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清开灵联合干扰素-α2b治疗流行性腮腺炎

    作者:李莉;李培英;王勇;刘昆景

    目的:观察清开灵联合干扰素-α2b治疗流行性腮腺炎的疗效.方法:314例流行性腮腺炎患者随机分为A(观察组)107例,B(对照组)104例,C(对照组)103例.A组采用清开灵注射液静脉滴注,同时给予干扰素-α2b肌肉注射,每日1次,7天为1疗程;B组单用清开灵治疗;C组单用干扰素-α2b治疗,剂量与疗程均与A组相同.结果:A组7天内痊愈率达100%,分别与B组70.13%,C组74.33%比较,P均<0.05,差异显著.结论:清开灵联合干扰素-α2b治疗流行性腮腺炎疗效良好,疗程短.

  • 表达干扰素-α2b重组长双歧杆菌工程菌的制备

    作者:张帆;余治健;邓启文;曾位森;刘守江;魏巍;覃林珍;王健

    目的 构建表达人干扰素-α2b(hIFN-α2b)蛋白的双歧杆菌工程菌,并验证靶蛋白的表达水平. 方法 人工合成hIFN-α2b基因,插入双酶切的pBAD质粒,构建重组质粒pBAD-IFN.制备双歧杆菌感受态,用pBAD-IFN电转化后PCR鉴定、筛选阳性克隆,筛选的阳性双歧杆菌克隆在L-阿拉伯糖诱导下表达靶蛋白,并进行Western blot检测.结果测序和双酶切鉴定表明成功构建重组质粒pBAD-IFN,Western blot检测证明氨苄青霉素筛选出的该质粒转化双歧杆菌阳性克隆经L-阿拉伯糖诱导表达分子质量单位为18 ku的hIFN-α2b蛋白. 结论 hIFN-α2b表达载体pBAD-IFN转化双歧杆菌后可表达hIFN-α2b蛋白.

  • 干扰素-α2b对慢性髓系白血病抗血管生成作用的体外研究

    作者:张利铭;虞咏知;黄知平;张万胜;董莉

    本研究旨在应用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VEC)及K562细胞探讨干扰素-α2b在慢性髓系白血病(CML)中抗血管生成作用.用ELISA法检测K562细胞系培养上清液中VEGF和bFGF水平;应用real-time RT-PCR法检测103、102、10 U/ml IFN-α2b作用K562细胞24、36、48小时VEGF、bFGF mRNA的表达;通过MTT法、Transwell室及体外微管形成实验研究K562细胞培养上清液及IFN-α2b对HUVEC增殖、迁移及体外分化的影响.结果表明:K562细胞系表达和分泌VEGF和bFGF,细胞培养上清液能明显促进HUVEC的增殖、迁移、体外微管形成,其作用随着细胞培养上清液浓度的增加而增强;IFN-α 10 U/ml作用K562细胞24、36、48小时,VEGF相对表达量为1.64±0.18、1.49士0.14、1.31±0.05,bFGF相对表达量分别为1.53±0.10、1.29±0.15、0.79±0.13(p=0.002),随着药物浓度增高,细胞VEGF、bFGF相对表达量无明显差异.结论:CML存在血管新生,K562细胞分泌和表达促血管新生因子VEGF和bFGF,促进HUVEC的增殖、迁移、体外微管形成,干扰素通过抑制HUVEC的增殖、迁移、微管形成,下调K562细胞VEGF和bFGF mRNA表达,具有一定程度的抗血管新生作用.

  • 应用噬菌体随机肽库技术研究干扰素-α2b抗原表位

    作者:田旺;李正赫;曹学琳;杨文博;白钢

    目的应用噬菌体随机肽库技术,研究干扰素-α2b高抗原性表位. 方法利用结合有干扰素-α2b多克隆抗体的免疫磁性微球,对噬菌体随机肽库进行生物淘筛,以ELISA方法鉴定阳性克隆.阳性克隆测序后与干扰素氨基酸序列进行了同源性分析,研究干扰素-α2b分子中高抗原性表位. 结果经4轮淘筛后噬菌体克隆的阳性率为57.6%,据随机挑选的12个阳性克隆的同源性分析结果将其分为3组,分别对应干扰素-α2b 3个高抗原性表位与预测的结果吻合,其中第2组与干扰素受体结合区AB环接近. 结论利用噬菌体随机肽库技术,成功筛选出3个与抗原性预测相符合的干扰素-α2b抗原表位,为研究干扰素分子的作用机理、制备抗特定表位的单克隆抗体以及设计和开发干扰素的小分子模拟肽奠定了基础.

  • 干扰素作用下乙型肝炎病毒的变异机制

    作者:王卫峰;周晓东

    目的:体外研究干扰素-α2b(IFN-α2b)作用下乙肝病毒(HBV)突变机制.方法:以不同浓度IFN-α2b反复作用于HBV分泌型HepG2.2.15细胞,Western blot方法检测培养细胞上清中AFP,提取培养细胞上清中HBV基因组DNA,以聚合酶联反应扩增HBV C基因,克隆入pGEM-T easy载体,鉴定后行测序分析.结果:Western blot方法检测各组培养细胞上清中AFP,实验组AFP未见明显减少;序列分析表明,对照组前C/C基因克隆有两种类型,同源性93%,有10个氨基酸的差别,其中6个氨基酸相比,氨基酸的性质相同;实验组同样具有这两种克隆,其中优势株所占比例分别为12/15、14/14和9/15,高剂量组与对照组相比优势株所占比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高剂量IFN组出现了四个插入/缺失突变克隆,造成前C/C基因移框突变,其中C31-2插入突变发生在前C区,另外3个突变均发生在C区,与优势株相比平均同源性97%以上.结论:在rhIFN-α高剂量条件选择下,能检测到HepG2.2.15 HBV前C/C基因插入或缺失突变株,突变株与优势株相比基因序列同源性平均在97%以上.

  • 拉米夫定联合干扰素-α2b治疗慢性乙型肝炎105例

    作者:石文龙;徐阿定

    目的 探讨和对比单用拉米夫定(3TC)与3TC联合干扰素-α2b治疗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CHB)的安全性及疗效.方法3TC组单用3TC10mg/d,口服,55例,疗程一年.其中47例用药超过一年;联合组在3TC上+干扰素-α2b 5mu/qod,肌肉注射,50例,疗程1年,其中24例服3TC超过一年进行疗效评价,并随访6个月.结果 3TC组和联合组用药一年后,ALT/AST、HBV-DNA复常率为94.5、100%,(P>0.05),无显著差异,但HbeAg/血清抗Hbe转换率为14.5,52%.(P<0.05),有显著差异,在随访6个月中,3TC组用药11-20个月,有7例(15%)发生HBV多聚酶YMDD变异,联合组没有发生YMDD变异.结论 拉米夫定和联合组治疗CHB安全性和耐受性良好,联合组HbeAg/抗Hbe血清转换率显著高于拉米夫定组.

  • 苦参素与干扰素联合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临床观察

    作者:周建英;张启顺;柳盛

    目的观察苦参素与干扰素-α2b用于拉米夫定治疗慢性乙型肝炎失败后再治疗的疗效.方法64例符合条件的患者,随机分为2个组:A组32例,仍用贺普丁100 mg/d继续治疗12个月;B组32例改用苦参素并干扰素-α2b 500万U/d肌注半月,后改为隔日1次,疗程12个月.观察治疗前,治疗后2个月、5个月、8个月、12个月肝功能、乙肝病毒血清标志物(HBV-M)、HBVDNA变化情况.结果各组疗程完成后,对HBVDNA及HBeAg阴转率苦参素与干扰素较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拉米夫定治疗慢性乙型肝炎失败后改用苦参素与干扰素联合抗病毒治疗,效果较为满意.

  • 干扰素α-2b联合胸腺肽α1治疗慢性乙型肝炎临床疗效分析

    作者:张经良;李涛

    探讨干扰素α-2b联合胸腺肽α1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选择112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随机分成联合组(A组)38例,给予干扰素α-2b及胸腺肽α1治疗,干扰素α-2b组(B组)37例,胸腺肽α1组(C组)37例,3组均3个月为1疗程,治疗2个疗程.疗程结束时,3组患者ALT均较治疗前显著下降,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3组患者HBeAg阴转率分别为57.9%、35.1%、32.4%,HBVDNA阴转率分别为63.1%、40.5%、37.8%,A组的疗效明显高于B、C两组(P<0.05),差异有显著性意义,未见明显不良反应.干扰素α-2b联合胸腺肽α1具有改善肝功能和抑制乙肝病毒复制等功效,两者联合应用疗效较单独应用为佳,值得在临床推广.

  • 慢性丙型肝炎患者抗病毒治疗后甲状腺功能动态变化和转归及其影响因素

    作者:陈倩;亓传旺;张会;张鹏;吴瑞红;迟秀梅;于鸽;潘煜;牛俊奇

    目的:探讨慢性丙型肝炎(C H C)患者抗病毒治疗后甲状腺功能动态变化和转归,阐明基线因素对甲状腺功能改变的影响。方法:取基线甲状腺功能正常的CHC患者243例,均给予干扰素-α2b联合利巴韦林抗病毒治疗48周,分别在12、24、36、48、60和72周时对甲状腺功能和 HCV RNA定量等进行检测,根据治疗后甲状腺功能变化情况分为持续正常组、亚临床甲状腺功能减退(亚甲减)组、甲状腺功能减退(甲减)组和甲状腺功能亢进(甲亢)组,观察各组患者甲状腺功能变化的规律。结果:82例(33.7%)患者发生甲状腺功能改变,其中亚甲减51例(20.9%),甲减13例(5.3%),甲亢18例(7.4%)。随访至72周时,亚甲减、甲减、甲亢患者恢复正常的分别为32例(39.0%)、12例(14.6%)和7例(8.5%),甲减转变为亚甲减的为6例(7.3%),甲亢转变为亚甲减的为3例(3.7%);19例(23.2%)患者病情无明显改善,1例(1.2%)表现为持续亚甲减,13例(15.9%)持续甲减,5例(6.1%)持续甲亢;3例(3.7%)患者由甲亢转变为甲减。女性甲减发生率高于男性(P<0.05);发生甲亢患者平均年龄低于甲减、亚甲减及持续正常患者(P<0.05);发生甲亢和甲减患者基线γ-谷氨酰转肽酶水平低于亚甲减和持续正常者(P <0.05);发生甲亢患者中 HCV 2a型患者所占比例明显高于发生甲减、亚甲减及持续正常者(P <0.05)。结论:CHC患者抗病毒治疗可使甲状腺功能发生改变,性别、年龄、肝功能和基因型对甲状腺功能改变具有预测意义。

  • 干扰素对上颌黏膜恶性黑色素瘤生存率的影响

    作者:刘云生;张文东;杨春惠;孙亚夫;耿波;袁奎封

    目的:评价2种辅助治疗方案对口腔黏膜恶性黑色素瘤患者生存率的影响.方法:回顾性生存分析.上颌黏膜恶性黑色素瘤术后患者165例,分为3组:Ⅰ组,单纯手术作为对照组,50例;Ⅱ组:手术+干扰素-α2b治疗组,78例;Ⅲ组:手术+干扰素-α2b+氮烯咪胺治疗组,37例.所有患者AJCC2000分期均为Ⅱ、Ⅲ期.Cox比例风险模型用于预后因素筛选,Kaplan-Meier法计算不同治疗措施下各组的3年累积生存率,Log-rank法用于各组间两两比较.结果:3年总生存率为4%,其中Ⅰ组为3%,Ⅱ组为4.5%,Ⅲ组为5.7%.肿瘤厚度(P<0.001,RR=2.696)、有无破溃(P<0.001,RR=2.068)、淋巴结转移(P<0.001,RR=1.710)和治疗方法(P<0.001,RR=0.395)是影响生存率的主要因素.2种辅助治疗方法对提高生存率均有显著影响(P均<0.01),但2年后作用逐渐减退.2种辅助治疗方法间无统计学差异(P=0.925).结论:2种辅助治疗措施对提高生存率的影响在2年内显著,随时间逐渐消失.干扰素-α2b+氮烯咪胺方法效果并不优于单纯使用干扰素-α2b.

  • 中药益肾消结方联合白介素-2和干扰素-α2b治疗Ⅲ/Ⅳ期肾细胞癌的疗效分析

    作者:尤建良;张辰岑

    目的 评价中药益肾消结方联合白介素-2(IL-2)和干扰素-α2b(IFN-α2b)治疗Ⅲ/Ⅳ期肾细胞癌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40例Ⅲ/Ⅳ期肾细胞癌患者随机分为2组,每组20例.治疗组接受益肾消结方联合IL-2和IFN-α2b进行治疗,对照组单纯接受IL-2和IFN-α2b进行治疗.治疗2个疗程后,比较2组患者的近期疗效,常见症状及Kamofsky评分的变化,以及治疗前后细胞免疫功能(CD3+、CD4+、CD8+、CD4+/CD8+)及神经特异性烯醇化酶(NSE)、铁蛋白(FERR)、β2微球蛋白(β2-MG)、癌胚抗原(CEA)等肿瘤指标的变化.结果 治疗后,治疗组倦怠乏力及食少纳呆改善明显优于对照组,且症状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治疗后,2组患者Karnofsky评分均明显升高,但治疗组升高程度显著大于对照组.2组NSE及β2-MG水平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而治疗组治疗后NSE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此外,治疗后治疗组CD3+、CD4+及CD4+/CD8+水平升高程度显著大于对照组,且CD8+水平降低程度明显小于对照组.结论 中药益肾消结方联合IL-2和IFN-α2b能缓解Ⅲ/Ⅳ期肾细胞癌患者的临床症状,提高细胞免疫功能,改善体力状况,提高生命质量.

  • 乙型肝炎病毒基因型和早期病毒学应答对干扰素-α2b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疗效的预测价值

    作者:肖扬;周岳进;郑金莉;胡操寒;胡侠;卢成鸿;张文静;潘华将

    目的 观察乙型肝炎病毒基因型以及早期HBV DNA应答对干扰素-α2b疗效的影响.方法 136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接受干扰素-α2b治疗6个月,观察治疗结束时患者乙型肝炎病毒血清标志物、HBV DNA和ALT的变化.结果 在完成治疗的129例患者中,C型感染者57例,B型感染者42例,B/C感染者30例.在治疗结束时,B型患者的综合应答率为42%,优于C型28%及B/C混合型16%.多变量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治疗3月时HBV DNA呈现应答者,治疗结束时应答率高(HBV DNA快速应答的偏回归系数=0.801,P=0.001,优势比=4.5,优势比的95%可信区间为3.01~5.28).结论 快速病毒学应答和感染病毒的基因型可以预测干扰素-α2b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疗效.

  • 乙型肝炎病毒基因型与干扰素-α2b疗效的关系

    作者:王春颖;杨友国;刘成永;王骥;王海舰;周冬青;侯远沛

    目的 研究乙型肝炎病毒基因型与干扰素-α2b治疗疗效的关系.方法 采用DNA测序法对 222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进行HBV基因分型.其中106例接受干扰素-α2b治疗6个月,观察治疗后应答率与基因型的关系.结果 在106例接受干扰素-α2b治疗的患者,C基因型患者肝组织学改变明显重于B基因型.在6个月治疗结束时,B型感染者HBV DNA阴转、HBeAg血清转换和ALT复常率分别为41.9%,38.7%和58.1%, 均显著高于C型患者(P<0.05).结论 HBV基因型与肝损害程度及对干扰素-α2b的应答率有一定的关系.

  • 51例慢性丙型肝炎患者血清HCV RNA及ALT随访研究

    作者:孙焱;杜绍财;马慧;王剑;王豪

    目的研究慢性丙型肝炎不同基因型患者对干扰素治疗的反应性差异.方法42例慢性丙型肝炎患者中33例为基因Ⅱ型,9例为基因Ⅲ型.所有患者给予干扰素-α2b 3Mu治疗,每周三次,连续十二个月,治疗结束后随访十二个月.结果治疗结束及随访结束时,33例慢性丙型肝炎病毒基因Ⅱ型患者中,HCV RNA阴转率为45.45%(15/33)和27.27%(9/33),ALT的复常率分别为63.64%(21/33)和33.33%(11/33);而在基因Ⅲ型患者中则分别为66.67%(6/9),55.56%(5/9)及88.89%(8/9),77.78%(7/9).结论不同基因型的慢性丙型肝炎患者对干扰素的疗效不同,基因Ⅲ型对干扰素的疗效反应优于基因Ⅱ型.

  • 大剂量干扰素α-2b治疗HBeAg阳性慢性乙型肝炎疗效观察

    作者:谢东文

    目的 观察大剂量干扰素α-2b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治疗组72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应用干扰素α-2b 6MU治疗6个月,对照组55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应用于干扰素α-2b 3MU治疗6个月,比较治疗结束时和随访6个月时的疗效.结果 大剂量干扰素治疗组患者在治疗结束和随访6个月时,HBeAg阴转、HBV DNV阴转和ALT复常率分别为41.7%、83.3%、86.1%和43.1%、79.2%和80.6%,而小剂量组则分别为29.1%、54.5%、49.1%(P<0.05)和27.3%、47.3%、47.3%(P<0.05);在随访6个月时,两组综合疗效的比较.CR(41.7%对25.5%)和NR(9.7%对34.6%)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在大剂量治疗组患者中,流感样症状(97.2%)、ALT明显升高(27.8%)和白细胞减少(91.7%)发生率明显高于小剂量治疗组(分别为87.3%、3.6%和54.5%.结论 大剂量干扰素α-2b治疗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疗效更好.

  • 拉米夫定治疗慢性乙型肝炎失败者接受干扰素再治疗临床观察

    作者:范永军

    目的 观察拉米夫定治疗慢性乙型肝炎失败者干扰素再治疗的疗效.方法 125例符合条件的患者被随机分为A、B、C 3组.A组21例,仍用拉米夫定100mg/日继续治疗12个月;B组84例,改用干扰素-α2b 50μg/日肌肉注射1个月,后改为隔日1次,疗程6个月;C组20例,仅给予甘利欣等对症治疗.200例未服用拉米夫定患者的治疗同B组.观察治疗前、治疗后1个月、3个月、6个月、12个月时肝功能、乙型肝炎病毒血清标志物(HBVM)、HBV DNA的变化情况.结果 各组疗程完成后,干扰素再治疗组(B组) 及干扰素初治组第6个月后HBV DNA及HBeAg阴转率达到高峰:B组HBV DNA阴转率为60%、HBeAg阴转率为64.3%;初治组HBV DNA阴转率为62%、HBeAg阴转率为61%,两组差异无显著性意义(x2=0.71,P>0.05).结论 拉米夫定治疗失败患者仍可选用干扰素抗病毒治疗.

  • 拉米夫定治疗失败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再治疗方法探讨

    作者:徐海峰;永兵

    目的观察干扰素治疗拉米夫定治疗失败的慢性乙型肝炎的疗效.方法85例拉米夫定治疗失败的患者,随机分为A、B、C三组.A组20例,仍用拉米夫定100mg/日继续治疗6个月;B组25例,改用苦参素600mg,静脉滴注,每日一次,2个月,然后改为口服0.2g,每日3次,4个月;C组40例,改用干扰素-α2b 5Mu,肌肉注射,隔日一次,疗程6个月;另外38例(D)组治疗同C组.观察治疗前后肝功能、HBV标志物、HBV DNA变化情况.结果各组疗程完成后,C、D组HBeAg阴转率高于A组B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而对ALT的复常率和HBV DNA转阴率,各组间比较没有显著性意义.结论对拉米夫定治疗失败的乙型肝炎患者的治疗,还需探索新方法.

  • 利用大肠杆菌甲硫氨酸氨基肽酶去除重组人干扰素-α2b N端的起始甲硫氨酸

    作者:王中安;邹文艺;刘磊;范清林;宋礼华

    目的 构建重组大肠杆菌甲硫氨酸氨基肽酶(reMAP)的原核表达体系,并利用表达的reMAP切除重组人干扰素-α2b(rhIFN-α2b)N末端的初始甲硫氨酸.方法 将PCR扩增得到的大肠杆菌MAP基因克隆到表达载体质粒pACYCDuet-1中,并在宿主菌E.coli BL21中通过IPTG诱导进行可溶性表达,经SDS-PAGE和Western blot分析及活性检测后,通过两种方法作用rhIFN-α2b:① 将纯化后reMAP和rhIFN-α2b在体外适当的缓冲液中作用;② 构建reMAP和rhIFN-α2b的共表达体系,实现在细胞内对rhIFN-α2b进行作用,并对两种作用方式的结果进行比较.结果 reMAP和rhIFN-α2b均得到正确表达,酶活性检测结果表明reMAP具有水解N端甲硫氨酸的活性,两种方法作用后的rhIFN-α2b经氨基酸序列测定后显示N端起始甲硫氨酸均被切除,其中体内作用切除率>94%、体外作用切除率>96%.结论 reMAP可以用于 rhIFN-α2b N末端的初始甲硫氨酸的切除.

  • 突变人干扰素-α2b基因5'端提高其在大肠杆菌中的表达

    作者:王参军;邹文艺;张玲;范清林;宋礼华

    目的 对人干扰素-α2b(hIFN-ao2b)基因的5'端进行突变,构建重组人干扰素-α2b(rhIFN-α2b)原核高表达工程菌,以提高rhIFN-α2b的表达水平.方法 依据大肠杆菌密码子偏好性,在不改变hIFN-α2b的氨基酸序列的情况下,定点突变hIFN-α2b基因5'端序列并PCR扩增出rhIFN-α2b',克隆至温控型表达载体pJW2,转化大肠杆菌DH5α,筛选阳性重组子,温度诱导表达,表达产物进行SDS-PAGE、Westernblot鉴定分析并以WISH-VSV系统检测其抗病毒活性.结果 SDS-PAGE分析表明rhIFN-α2b表达量约占菌体总蛋白20.6%,Westem blot表明rhIFN-α2b具有与hIFN-α2b相同的免疫原性,WISH细胞-VSV病毒系统证实其比活性达1.2×108 IU/mg,与未突变工程菌一致.结论 突变hIFN-α2b基因5'端可以提高其表达水平,并成功构建出rhIFN-α2b原核高表达工程菌.

  • 干扰素-α2b对尿道瘢痕成纤维细胞生物学的影响

    作者:孟凡伟;刘玉强;史本康;徐祗顺

    目的 探讨人重组干扰素-α2b( IFN-α2b)对尿道瘢痕成纤维细胞生长及其胶原合成的影响.方法 建立尿道瘢痕成纤维细胞的体外培养模型,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IFN-α2b(浓度分别为0、100、500、1000 IU/mL,n=6)对其细胞周期的影响;采用羟脯氨酸比色法检测对其胶原合成量的影响.结果 加入IFN-α2b 72 h后检测,随着加入IFN-α2b浓度的增加,①S-G2-M期细胞百分数降低(P<0.05);②尿道瘢痕成纤维细胞的胶原含量显著降低(P<0.05).结论 IFN-α2b是成纤维细胞负性调节因子,降低胶原合成,可有效抑制尿道瘢痕形成.

26 条记录 1/2 页 « 12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