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58例头孢噻肟短疗程治疗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疗效观察

    作者:郑宇;石艳

    目的:探究对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应用头孢噻肟进行短程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自本院2010年-2012年收治的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患者共58例,以随机的方式分为观察组1和观察组2,每组各有患者29例,2组均接受头孢噻肟进行治疗,剂量有所分别,另选本院2009年收治的细菌性腹膜炎患者29例,设为对照组,该组患者接受环丙沙星进行治疗.对比2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结果:相对于对照组患者,观察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具有显著优越性,两者对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头孢噻肟药物剂量对患者临床治疗效果无显著差异性(P>0.05).结论:对于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应用头孢噻肟进行治疗,不但能够收到突出的临床治疗效果且治疗后患者不会出现严重不良反应,具有安全高效的优点,值得临床推广.

  • 选择性肠道清洁预防肝硬化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的疗效

    作者:龚飞跃;陈渝萍;陈剑鸣;黄唯;黄永强;孙达春

    目的观察采用选择性肠道清洁(SID)对肝硬化腹水有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SBP)易患因素的病人预防SBP发生的疗效.方法①短期SID:肝硬化腹水有易患SBP因素住院病人60例分为预防组30例(除常规治疗外,给予口服诺氟沙星400mg,2次/d,共7d)和对照组30例(仅给予常规治疗)两组;②长期SID:肝硬化腹水无SBP的易患SBP病人50例,分为预防组25例(除常规治疗外加用口服诺氟沙星400mg,2次/d,3d/周,共半年)和对照组25例(仅给予常规治疗)两组.结果①短期SID中,预防组SBP发生率(6.67%)明显低于对照组(16.67%) (P<0.05);②长期SID中,预防组发生SBP(8%)明显低于对照组(32%) (P<0.05),预防组腹水总蛋白和补体C3较治疗前显著增加(P<0.05),而对照组治疗前后无明显变化(P>0.05).两方案中,预防组死亡例数少于对照组,未见明显副反应发生.结论短期或长期SID对存在SBP易患因素肝硬化腹水病人SBP的发生具有良好的预防作用.

  • 影响肝硬化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的多因素分析

    作者:李易;韩盛玺

    目的了解肝硬化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SBP)与其相关影响因素的关系.方法在276例肝硬化患者中,对SBP的发生率与其相关影响因素SBP病史、腹水蛋白,消化道出血、Child-Pugh分级、血浆白蛋白、总胆红素、胃镜检查及腹腔穿刺术的关系进行研究.结果既往有或无SBP病史,其SBP的发生率分别为73.5%和23.1%(P<0.01);腹水蛋白≤10g/L或>10g/L,其SBP的发生率分别为44.4%和8.6%(P<0.01);Child-PughC级或者A、B级,其SBP的发生率分别为41.0%和21.0%(P<0.01);有或无消化道出血,其SBP的发生率分别为37.4%和23.6%(P<0.05);血浆白蛋白≤28g/L,或者>28g/L,其SBP的发生率分别为35.7%和22.6%(P<0.05).结论肝硬化SBP发生率与SBP病史、腹水蛋白≤10g/L、消化道出血、Child-Pugh C级、血浆白蛋白≤28 g/L有明显的相关性,而与胃镜检查和腹腔穿刺无明显相关性.

  • 肝硬化患者并发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腹水病原菌及耐药性分析

    作者:薛萌;樊宏伟

    目的:分析肝硬化患者并发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腹水病原菌及耐药性。方法:2013年1月-2014年1月收治肝硬化并发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患者50例,进行腹水细菌培养。结果:腹水细菌培养后,发现其均为单一菌种,并且革兰阴性杆菌35例(70%)。病原菌的耐药性分析:革兰阴性杆菌中第三代头孢菌素的耐药率明显要好于第四代头孢菌素,并且氨节西林的耐药率高。结论:根据肝硬化患者并发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腹水病原菌及耐药性分析结果选择相应的治疗方法,不仅可以延缓细菌耐药性的产生,而且还能提高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

  • 肝硬化伴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57例临床分析

    作者:杜明杰;安桂凤

    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SBP)是肝硬化常见而严重的并发症,是指无腹腔脏器穿孔、炎症而发生的急性腹膜细菌性感染,本病预后差,死亡率高,通过回顾性分析肝硬化合并SBP患者57例的临床资料,探讨肝硬化合并SBP的诊断与治疗.

  • 细菌性腹膜炎患者腹水分离大肠埃希菌耐药性分析

    作者:肖迪;宋红霞

    目的 探讨肝病并发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SBP)患者腹水中大肠埃希菌的耐药情况,为临床合理应用抗菌药物提供依据.方法 对2011年10月-2014年10月,济南市传染病医院收治的肝病并发SBP患者腹水标本中大肠埃希菌的药敏试验结果及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检测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患者腹水中分离的105株大肠埃希菌对16种临床常用抗菌药物产生了不同程度的耐药.产ESBLs菌株的检出率为41%,耐药率均高于非产ESBLs菌株,其中对哌拉西林/他唑巴坦、头孢哌酮/舒巴坦及头孢吡肟的耐药率<40%,对亚胺培南/西司他丁的耐药率为5%,对美罗培南与比阿培南未产生耐药.结论 山东济南地区肝病并发SBP患者抗感染治疗的经验性用药可选择哌拉西林/他唑巴坦、头孢哌酮/舒巴坦、头孢毗肟,严重感染者可首选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

  • 中满分消丸联合头孢噻肟钠治疗肝硬化合并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40例

    作者:黄裕红;熊焰;阳航;陈斌

    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SBP)是肝硬化常见并发症及导致肝硬化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近年来,笔者采用中满分消丸联合头孢噻肟钠治疗肝炎肝硬化合并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取得较好疗效,现报道如下.

  • 肝硬化并发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的治疗体会

    作者:李爱儿

    目的:探讨肝硬化并发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诊断、治疗方法。方法:收集2011年1月—2014年12月在广州市番禺区化龙医院治疗的SBP患者18例,回顾性分析其临床资料。结果:18例SBP患者腹水蛋白含量≥10g/L者7例,WBC≥106/L者8例,PMN≥0.5者12例。10例腹水样本的细菌学检查结果呈阳性,阳性率为55.6%,其中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杆菌较为常见。治疗后2例痊愈,11例进步,5例无效,治疗有效率72.2%。结论:SBP是肝硬化晚期常见并发症,早期发现和积极治疗是关键。

  • PCT 联合 CD64指数在肝硬化合并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患者抗感染治疗效果中预测作用

    作者:张文;甘平

    目的:研究降钙素原(PCT)联合 CD64平均荧光强度指数(CD64指数)在肝硬化合并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SBP)患者抗感染治疗效果中的预测作用。方法选择2010年5月至2014年5月接受诊治的失代偿期的肝硬化腹水患者112例实施研究。依据患者临床表现及实验室检测结果将患者划分为非 SBP 组24例(阴性对照组)和疑似 SBP组70例,以及 SBP 确诊组18例。将疑似 SBP 组70例患者进一步划分亚组,分别是伴腹痛组30例,无腹痛组40例。外周血的中性粒细胞百分比上升组36例,外周血的中性粒细胞百分比未上升组34例。SBP 确诊组及疑似 SBP 组共88例经抗感染治疗后划分亚组,分别是治疗有效组59例和治疗无效组29例。对比各组实验室指标情况、疑似 SBP 组不同亚组的实验室指标情况、SBP 确诊组及疑似 SBP 组经抗感染治疗后不同效果亚组的实验室指标情况,分析 PCT 联合 CD64指数对患者治疗效果的预测作用。结果 SBP 确诊组、疑似 SBP 组及阳性对照组的腹水 CD64指数及外周血 PCT 水平均分别显著高于阴性对照组,同时,SBP 确诊组的腹水 CD64指数及外周血 PCT 水平均分别显著高于疑似 SBP 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 P ﹤0.05)。疑似 SBP 组下的伴腹痛组与无腹痛组在腹水 CD64指数、WBC 计数以及外周血 WBC和 PCT 指标水平上对比,差异无显著性。但外周血的中性粒细胞百分比上升组的腹水 CD64指数及外周血 PCT 水平均分别显著高于外周血的中性粒细胞百分比未上升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 P ﹤0.05)。治疗有效组的腹水 CD64指数及外周血 PCT 水平均分别显著低于治疗无效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 P ﹤0.05)。PCT 联合 CD64指数对患者治疗效果进行预测的灵敏度和准确性均高于两指标单独应用,特异度亦较好。结论 PCT 联合 CD64指数对肝硬化合并SBP 患者的抗感染疗效具有较好的预测作用,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 肝硬化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患者血清补体C3、B因子水平研究

    作者:周杰;李德昌;丘可清;谢鸿恩;范红顺

    目的 探讨肝硬化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患者血清补体C3、B因子水平的变化特点,从而指导临床诊断.方法 肝硬化腹水患者常规作腹水检查和细菌培养,并同时作血清补体C3、B因子水平检测.结果 肝硬化并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患者外周血补体C3、B因子水平明显低于肝硬化无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患者.结论 肝硬化腹水患者血清补体C3、B因子的测定,有助于鉴别肝硬化腹水患者是否并发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

  • 肝硬化腹水并发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86例临床分析

    作者:邓家征

    目的 分析肝硬化并发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SBP)的临床特点.方法 对86例肝硬化并发SBP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86例患者中,发热65例(75.6%),腹胀71例(82.6%),腹痛55例(64.0%),腹水多形核白细胞(PMN)≥0.50者75例(87.2%),腹水培养阳性31例(36.0%).结论 肝硬化并发SBP临床表现不典型,腹水常规可早期诊断,腹水PMN比值是诊断SBP的可靠参数.大肠杆菌为主要病原菌,对第三代头孢菌素和第三代喹诺酮类药敏感.

  • 肝硬化并发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的临床分析及预防护理

    作者:章映丽;马惜珍;钟莹林;侯小妹;林秋萍

    目的探讨肝硬化并发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SBP)病原茵种类、临床特点,提出针对性的预防护理措施,提高抢救成功率,降低死亡率.方法对53例肝硬化并发SBP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53例肝硬化患者中33例腹水细菌培养阳性,阳性率62.3%;共分离细茵33株,包括11种细茵,病原茵以革兰氏阴性杆菌为主,其中大肠杆菌16株,为主要致病菌,占48.5%;药物敏感试验对第三代头孢菌素和第三代氟喹诺酮类药物敏感.结论肝硬化并发SBP病原茵以革兰氏阴性杆菌为主,其中主要致病茵为大肠杆菌;抗感染治疗首选第三代头孢菌素和第三代氟喹诺酮类药物;早期识别不典型SBP,积极预防感染,重视饮食护理和心理护理是预防护理的关键.

  • 肝硬化患者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临床特点分析

    作者:吕玉凤

    目的:分析肝硬化患者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的临床特点,为临床治疗提供科学依据. 方法:选取68例肝硬化患者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总结出疾病的临床特点. 结果:肝硬化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常见的临床表现就是腹胀,腹水细菌培养阳性率为29. 4%,细菌的类型主要有,革兰阴性菌9例(45%),大肠埃希菌4例(20%)、肺炎克雷伯菌3例(15%)、铜绿假单胞菌2例(10%)、肺炎链球菌和粪球菌各1例(5%). 结论:肝硬化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细菌培养阳性率较低,主要致病细菌为革兰阴性菌. 早发现,早治疗,可以有效地提高对炎症的治愈率.

  • 乳果糖联合枯草杆菌、肠球菌二联活菌肠溶胶囊对肝硬化伴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患者血浆降钙素原的影响

    作者:陈建婷;严喜章

    目的 探讨乳果糖联合枯草杆菌.肠球菌二联活菌肠溶胶囊对肝硬化伴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患者血浆降钙素原(PCT)水平的影响.方法 选择肝硬化伴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患者76例,随机分为常规治疗组(n=36)和联合治疗组(n=40),另外选择单纯腹水30例为对照组.所有患者于治疗前、治疗第3天、第7天采用免疫色谱法检测血浆PCT水平.结果 治疗前常规治疗组和联合治疗组患者血浆PCT水平显著高于单纯腹水组;联合治疗组PCT下降水平较常规治疗组显著(P<0.01).结论 乳果糖联合双歧三联活菌可以有效抑制肠道致病菌的生长,减少内毒素的吸收,使血浆PCT水平显著下降.

  • 肝硬化并发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102例分析

    作者:桂若虎

    目的探讨肝硬化并发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SBP)菌株种类、临床特点及治疗.方法对102例住院肝硬化并发SBP 临床资料回顾性分析.结果102例患者近半数无明显腹膜刺激征.88例(86.27%)患者腹水多核细胞(PMN)比值≥0.50.26例腹水细菌培养呈阳性,共分离细菌28株,大肠埃希菌占46.43%.腹水蛋白≤10 g/L,并发SBP发生率高于腹水蛋白>10 g/L患者.两者差异显著(P<0.01).结论肝硬化并发SBP临床症状多不典型,腹水pMN比值是诊断SBP较可靠的参数.病原菌以大肠杆菌为主.腹水蛋白≤10 g/L患者应警惕SBP的发生,宜及早行腹水检查.SBP患者宜早期抗生素治疗,不必待腹水细菌培养回报.

  • 肝硬化合并糖尿病伴发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患者的护理

    作者:程宏;范小玲;张锦前;董小冬;徐寒

    对282例肝硬化合并糖尿病伴发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患者的特点和护理进行总结.认为肝硬化合并糖尿病伴发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的患者具有腹水细菌培养阳性率高、多重细菌感染率高、抗感染治疗效果欠佳等特点.提示在护理工作中,要重视此类患者的血糖监测;加强基础护理,预防继发感染;合理安排患者的饮食和运动;做好心理护理.

  • 外周血清sCD163在肝硬化无创评估中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李娜;曾晓清;潘独伊;刘以梅;缪青;马桂芬;陈世耀

    目的:定量检测肝硬化患者外周血清中可溶性CD163分子(sCD163)的表达水平,以探讨血清sCD163在肝硬化患者无创诊断及病程监测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收集肝硬化不同阶段患者外周血清41份及正常健康对照外周血清20份。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定量检测肝硬化患者外周血清sCD163表达水平,并采用受试者工作曲线(ROC)分析其临床诊断价值。结果肝硬化患者外周血清sCD163水平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92.53±3.34)μg/L vs.(58.22±3.12)μg/L,P<0.01],且随着 Child-Pugh A、B、C 分级而增高[(76.99±4.46)μg/L vs.(99.69±4.04)μg/L vs.(112.90±3.59)μg/L,均P<0.05]。与患者病因、有无再出血、有无门脉血栓形成及有无合并肝细胞性肝癌等无关,而与是否合并腹水或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SBP)相关。外周血清sCD163的ROC曲线下面积为0.901,以80.12μg/L作为临界点,其诊断肝硬化的灵敏度为73.2%,特异度为95%。有腹水肝硬化患者外周血清sCD163的ROC曲线下面积为0.795,sCD163>94.79μg/L预测肝硬化患者腹水生成的灵敏度和特异度分别为73.1%和80%。结论 sCD163作为巨噬细胞活化的标记物,在肝硬化患者外周血清中明显升高,且与肝硬化Child-Pugh分级有关,可作为肝硬化程度判断及病情监测的无创指标。血清sCD163水平与肝硬化相关并发症腹水和SBP的形成相关,提示其可能在肝硬化病程进展中发挥了一定的作用。

  • 肝硬化患者自发性肠球菌性腹膜炎的临床研究

    作者:张思泉;刘华锋;张玉娟;周可幸;韩加裕;颜成敏;刘寿荣;朱明利

    目的 探讨肝硬化患者发生自发性肠球菌性腹膜炎(SEP)的危险因素、临床特点及预后.方法 搜集2005年1月至2011年7月收住杭州市第六人民医院的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SBP)患者共332例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肝硬化并发SEP患者(SEP组)30例,其他病原体所致SBP患者(对照组)302例.分别评估两组患者的临床特点及预后.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SEP组中有近期胃肠道出血史、3月内应用抗菌药物史、近期胆道感染史、腹部手术史或中心静脉置管史的患者较多,且肝功能Child-pugh评分较低(P均<0.05).其中,7d内上消化道出血为发生SEP的独立危险预测因素(β=1.621,RR=5.3,P=0.005).SEP组30 d病死率(43.3%,13/30)远远高于对照组(18.9%,57/302)(x2=9.812,P=0.002),而感染性休克是SEP组患者死亡的独立危险预测因子(β=-3.25,RR=8.7,P=0.004). 结论 肝硬化患者并发SEP预后较差.近期有胃肠道出血提示患者为肠球菌感染,应注意预防并及时治疗感染性休克.

  • 肝硬化腹水及相关并发症的诊疗指南

    作者:中华医学会肝病学分会

    一、概 述腹水(ascites)是失代偿期肝硬化患者常见且严重的并发症之一,也是肝硬化自然病程进展的重要标志,一旦出现腹水, 1 年病死率约15%,5 年病死率约 44%-85%[1,2].因此,腹水的防治一直是临床工作中常见的难点和研究的热点问题.2001 年 4 月,世界胃肠病学组织(WGO)制定了《临床指南 : 成人肝硬化腹水的治疗(2001)》. 2004年美国肝病学会( AASLD)制定了《成人肝硬化腹水处理指南》,并于 2009 年和 2012 年进行了更新.2006 年英国肝病学会也制定了《腹水管理指南》, 2010 年欧洲肝病学会(EASL)发表了《肝硬化腹水、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和肝肾综合征处理临床实践指南》.1996、2013 年国际腹水俱乐部(ICA)制定了《腹水管理共识》[3-6].国内也先后制定过一些肝硬化腹水、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spontaneous bacterial peritonitis, SBP)的专家共识等.为帮助临床医生在肝硬化腹水及其相关并发症的诊疗和预防工作中做出合理决策,中华医学会肝病学分会组织肝病、消化、感染、药学和统计等领域的专家编写了本指南.本指南不是强制性标准,不可能包括或解决肝硬化腹水诊治中的所有临床问题.因此,临床医生在面对某一患者时,可以指南为参考,充分了解病情,并根据患者具体情况制订全面合理的个体化诊疗方案.

  • 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实验诊断研究进展

    作者:陈勇;张娜;范敬静;韩永平;蒋荣猛

    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是肝硬化腹水患者常见且可致命的并发症,住院患者具有较高的病死率.延迟诊断和未能及时采用有效的抗生素治疗,可明显增加患者的死亡风险.因此,合理使用腹水分析,血清腹水检测以及腹水病原学检测等技术对实现该病早期诊断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本文对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的实验室诊断进展进行综述.

476 条记录 1/24 页 « 12345678...2324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