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宵夜和超重没有绝对关联

    作者:陈继培

    美国农业部将一群体重超重的女性分为两组:一组在中午之前就吃下70%的一天所需热量,而另一组则在接近晚餐时间吃,结果并不影响她们的体脂肪率.

  • 骨质疏松性椎体骨折可控风险因素分析

    作者:朱秀芬;何占德;Brian Lin;曹威;陈新;杨海明;林华

    目的 分析骨质疏松性椎体骨折的相关可控风险因素,提示管理可控风险因素的临床价值.方法 绝经后女性626例,收集患者年龄、身高、体重、腰椎和髋部骨密度值及腹部体脂含量等信息,采用Tetrax平衡测试系统评估跌倒风险.通过胸腰段X线侧位片将患者分为椎体骨折组和无椎体骨折组,对两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比较,并采用Spearman检验,分析椎体骨折与年龄、身高、体重、体质指数(BMI)及骨密度、跌倒风险、体脂含量等可控因素的相关性.结果 椎体骨折组328例,无椎体骨折组298例,骨折涉及426个椎体.椎体骨折组与无椎体骨折组比较,椎体骨折组具有年龄大[(68.67±9.29)岁比(63.04±9.30)岁]、身高矮[(151.10±4.39)cm比(154.90±5.86)cm]、骨密度低[腰椎骨密度(0.85±0.16)g/cm2比(0.93±0.17)g/cm2,全髋骨密度(0.72±0.18)g/cm2比(0.81±0.13)g/cm2]及腹部脂肪含量高[(41.30±5.20)%比(36.30±5.90)%]、跌倒风险高(41.38±25.79比36.20±26.22)的特点,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01);相关性分析显示,年龄、身高、BMI、腹部体脂含量、跌倒风险腰椎和全髋骨密度与椎体骨折显著相关,r值依次为0.358、-0.323、0.169、0.186、0.135、-0.398、-0.364(P均<0.001).结论 骨量丢失、跌倒风险增高、腹部脂肪含量增加是绝经后女性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的重要可控风险因素.

  • 不同出生体重个体早期生长对儿童期体脂和胰岛素敏感性的影响

    作者:余慕雪;丘小汕;冯素娥;莫清萍;谢笑英;沈振宇;刘泳洲

    目的 分析不同出生体重个体早期生长对儿童期体脂成分和胰岛素敏感性的影响.方法 2009年6月至2010年2月收集258名广州市年龄6~7岁儿童的出生和生长发育资料,进行体格和实验室检查,包括体重、身高和体脂成分指标[包括体质指数(BMI)、体脂百比分(PBF)、腰围身高比(WtHR)等];测定空腹血糖和胰岛素,计算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按照出生体重三分位从低到高分为BW-Ⅰ、BW-Ⅱ、BW-Ⅲ组;按0~36个月体重标准差评分(SDS)增长程度分为增长改变(CU)、无改变(NC)、下降改变(CD)组.分析不同出生体重个体及早期生长状况对儿童期体脂成分和胰岛素敏感性的影响.结果 BW-Ⅰ组0~36个月体重SDS增长值为(1.06±1.29),高于BW-Ⅱ组(-0.19±0.94)和BW-Ⅲ组(-0.10±1.20)(P值均<0.01).CU组的出生体重为(2.90±0.47)kg,低于NC组的(3.22±0.34)kg和CD组的(3.57±0.37)kg(P值均<0.01).BW-Ⅲ组BMI、PBF、WtHR分别为(16.35±2.13)kg/m2、(17.03±5.88)%、(0.479±0.033),高于BW-Ⅰ组的(15.46±2.06)kg/m2、(14.06±5.25)%、(0.459±0.032)和BW-Ⅱ组的(15.47±1.58)kg/m2、(14.09±5.01)%、(0.460±0.025)(P值均<0.01),而BW-Ⅰ组与BW-Ⅱ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U组BMI、PBF、WtHR 分别为(16.44±2.20)kg/m2、(16.51±5.78)%、(0.473±0.034),高于NC组的(15.62±1.74)kg/m2、(14.49±5.30)%、(0.463±0.030)和CD组的(15.26±1.85)kg/m2、(14.24±5.54)%、(0.462±0.031)(P值均<0.05).CU组中,BW-Ⅲ-CU组BMI、PBF、WtHR分别为(18.76±2.56)kg/m2、(22.19±8.28)%、(0.512±0.029),高于BW-Ⅰ-CU组的(16.04±2.14)kg/m2、(15.54±5.28)%、(0.467±0.034)和BW-Ⅱ-CU组的(16.70±1.36)kg/m2、(17.12±4.44)%、(0.474±0.017)(P值均<0.05),而BW-Ⅰ-CU组与BW-Ⅱ-CU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U组HOMA-IR为(1.27±0.44),高于NC组的(1.08±0.31)和CD组的(1.00±0.36)(P值均<0.01).CU组中,BW-Ⅲ-CU组HOMA-IR为(1.69±0.48),高于BW-Ⅰ-CU组的(1.21±0.41)和BW-Ⅱ-CU组的(1.27±0.44)(P值均<0.01),而BW-Ⅰ-CU组与BW-Ⅱ-CU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以出生体重三分位法分组,较低出生体重且生后早期体重增长程度高的个体,以及较高出生体重个体在儿童期的体脂成分均较高,是胰岛素抵抗发生的高危人群.

  • 黑龙江省成年女性体脂百分比及腰臀比与心血管功能的关系

    作者:周晓梅;齐保申;潘阳杏;祖淑玉;韩少梅;朱广瑾

    目的 分析黑龙江省成年女性身体脂肪的含量及分布对心血管系统功能的影响.方法 依据分层不等概率二阶整群抽样原则,抽取黑龙江省部分地区18~70岁成年女性1903名,测量其身高、体重、腰臀比(WHR)等指标;分析脂肪体重、瘦体重和体脂百分比(PBF)等身体成分指标与心率、心输出量、心指数、搏出量、搏出指数、收缩压、舒张压、左心作功和体循环血管阻力等心血管功能指标的关系.结果 女性PBF和WHR有随年龄增长而增大的趋势.18岁~、30岁~、40岁~、50岁~、60~70岁年龄组PBF分别为(16.86±5.37)%、(18.43±4.89)%、(20.99±5.79)%、(23.47±5.74)%、(25.77±6.38)%(F=154.46,P<0.01),WHR分别为0.77±0.05、0.80±0.05、0.83±0.05、0.85±0.06、0.89±0.07(F=229,84,P<0.01).在校正年龄、身高和体重的影响后,PBF正常组心率、心输出量、心指数、收缩压、舒张压、左心作功分别为(75.45±0.35)次/min、(4.42±0.02)L/min、(2.78±0.01)L·min~(-1)·m~(-2)、(114.94±0.40)mm Hg(1 mm Hg=0.133 kPa)、(64.90±0.28)mm Hg、(4.57±0.03)kg·m/m~(-2),PBF肥胖组分别为(77.42±0.88)次/min、(4.54±0.05)L/min、(2.88±0.03)L·min~(-2)·m~(-2)、(120.55±1.00)mm Hg、(66.56±0.71)mm Hg、(4.86±0.07)kg·m/m~2(两组比较,F值分别为3.18、9.17、8.48、13.50、2.64、10.63,P值均<0.05).在校正年龄、身高和体重因素后,PBF与心率、心输出量、心指数、收缩压及左心作功呈正相关(r值分别为0.14、0.14、0.19、0.18、0.10、0.12,P值均<0.05);WHR与心指数、搏出指数、收缩压、舒张压、左心作功和体循环血管阻力呈正相关(r值分别为0.10、0.19、0.18、0.12、0.12,P值均<0.01).结论 女性PBF增加且呈腹部型肥胖者,可导致心脏负荷加重,心输出量增加、血压明显升高等心血管系统功能的改变.

  • 甘肃兰州市区城镇居民体成分分析

    作者:何进全;何烨;张红东;汪玉堂;马斌;白静雅;樊洁;海向军

    目的 分析甘肃兰州市区城镇成人居民体成分和脂肪分布随年龄变化的特点及发展趋势,为改善居民的身体状况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采用生物电阻抗法(日本产MC-180型人体成分分析仪)对1357名男女居民进行测试,对测试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20 ~79岁年龄段男女性居民体脂率、腰臀比(WHR)随年龄的增长而递增.蛋白质总量、肌肉总量、推定骨量、身体水分、身体质量指数(BMI)值随年龄的增长呈先升后降的趋势.内脏脂肪男、女性均随年龄的增长而增长,皮下脂肪男性随年龄的增长呈先升后降的趋势,女性则随年龄的递增而递增.结论 男性居民在20~岁年龄段后、女性在40~岁年龄段后出现了腹内型肥胖,男性在30~岁年龄段后,女性在60~岁年龄段后出现超重,超出了警戒范围.

  • 腰臀比与血管弹性及体脂肪率相关性分析

    作者:于燕燕;石海燕;金凤丽;周金璐

    目的:探讨中老年人腰臀比( WHpR)对体脂肪率及血管弹性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2—12月120例健康查体中老年人为研究对象,年龄40~60岁,测量腰臀比并将腰臀比值正常的60例受检者作为对照组,将腰臀比值高于正常范围的60例受检者作为研究组,对两组受检者的体脂肪率及动脉血管弹性、血压、血脂、血糖水平进行比较。结果研究组中体脂肪正常率及动脉血管正常率均低于对照组,研究组的体质脂肪率、脉搏波传导速度( PWV)、体质量指数明显高于对照组,研究组的收缩压、舒张压、脉压、血糖、尿酸、甘油三酯、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均高于对照组,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均低于对照组,各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腰臀比与体脂肪率、血管弹性硬化程度及体质指数均呈正相关(r=0.135,P=0.011;r=0.189,P=0.013;r=0.146,P=0.014)。血管弹性硬化程度和腰臀比、体脂肪率、体质量指数呈正相关(r=0.189,P=0.013;r=0.123,P=0.009;r=0.097,P=0.021)。结论中老年人腰臀比值可作为体脂肪率及血管弹性硬化的早期评估指标。

  • 联合门诊健康管理对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负性情绪的影响

    作者:鞠慧岩;窦攀;尚鶄;陈菲;董力;张娜;李雪迎;徐阳

    目的:探讨多囊卵巢综合征( PCOS)联合门诊的健康管理模式对患者负性情绪的影响,旨在帮助PCOS患者改善负性情绪,建立健康的生活方式、改善生殖功能,同时也为PCOS联合门诊的健康管理模式奠定临床护理依据。方法将56例体脂百分比( BF%)>30%的PCOS患者纳入PCOS联合门诊,进行8~12周的健康管理,对健康管理前、后负性情绪进行比较。结果健康管理前焦虑情绪发生率为78.6%,SAS评分为(45.33±7.94)分,抑郁情绪发生率为51.8%,SDS指数为(0.49±0.11);健康管理后焦虑情绪发生率为51.8%,SAS评分为(41.25±8.48)分,抑郁情绪发生率为30.4%,SDS指数为(0.45±0.10)。健康管理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 PCOS联合门诊的健康管理模式能有效地改善PCOS患者的负性情绪。

  • 多频生物电阻抗分析法测量人体脂肪率的可行性研究

    作者:许伟成;张鸣生;陈茵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肥胖症的发生率有越来越多的趋势,体脂率的测定对诊断肥胖症、评价人体的营养状况、体质状态、减肥效果及指导临床治疗均有重要意义.因此,体脂率的测量受到普遍的关注.目前测量人体脂肪率的方法多种多样,但大多受到设备价格昂贵、有一定的辐射、准确性欠佳等诸多原因的限制.本文应用单频及多频生物电阻抗分析法对71例门诊患者进行体脂测量,并对测量结果进行信度与效度评测.

  • 肥胖三种诊断指标与非酒精性脂肪肝的关系

    作者:胡滨;梁惠文;赵辉;刘颖;冷松;孙广慧

    目的探讨肥胖3种诊断指标:体质指数( BMI)、腰臀比( WHR)和体脂肪含量( BF%)与非酒精性脂肪肝( NAFLD)的关系。方法采用横断面研究的方法对283例健康体检者,检测身高、体重、WHR、BF%、血压、血糖、血脂、尿酸、肝功能、肝炎相关指标检查,同时行腹部超声检查。分别分析BMI、WHR和BF%3种肥胖诊断指标发生NAFLD的危险度( OR)。采用Logistic回归描述各肥胖诊断指标与NAFLD的关联性。计算不同性别BMI、WHR和BF%预测NAFLD的ROC曲线下面积。结果 NAFLD组BMI、WHR和BF%水平高于非NAFLD组。单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BMI、WHR和BF%发生NAFLD的风险OR分别为8.40(95%CI 4.17~16.92)、8.25(95% CI 2.89~23.54)和7.97(95% CI 2.41~26.35)。无论调整年龄、性别和其他因素与否,BMI或WHR与BF%联合时NAFLD发病风险均明显高于单纯BMI或单纯WHR。女性BF%、BMI和WHR判定NAFLD的RO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737(95%CI 0.594~0.879)、0.829(95%CI 0.713~0.945)和0.828(95% CI 0.749~0.907)。男性分别为0.781(95% CI 0.711~0.850)、0.780(95%CI 0.710~0.858)和0.730(95%CI 0.655~0.806)。结论 BMI、WHR和BF%均为NAFLD的独立危险因素,BMI或WHR联合BF%发生NAFLD风险均增加,男性BF%对NAFLD的发生具有较好预测能力。

  • 淮安市市区成人体脂百分比与BMI关系初探

    作者:沈旸;詹晓晴

    目的 调查淮安市区部分成人体脂成分现状,了解体重指数(BMI)与体脂百分比(F%)之间的关系.方法 对1700名成人进行体格测量,应用生物电阻抗技术对体重、腰臀比、F%、BMI、内脏脂肪面积分布进行描述,部分指标与上海、太原和日本东京成人指标进行比较,重新确定研究对象的肥胖诊断切点.结果 随年龄增长,BMI和F%均呈现逐年增长的趋势,但两者之间存在不均衡性;淮安市成人与上海、太原、日本东京的BMI、F%分布相近,但20~30岁男性在BMI,50~60岁女性在F%均与其他地区存在统计学差异;研究对象中男性、女性内脏脂肪分布呈逐年增长趋势,而男性达到50%内脏型肥胖的情况比女性提前10年左右;重新确定肥胖的切点显示男性BMI为24.625 kg/m2,女性为22.505 kg/m2;对研究对象F%的预测:F%(男性)=腰臀比×233.241-BMI×0.673-年龄×0.297-156.3;R2=0.881;F%(女性)=腰臀比×43.388+BMI×0.928-年龄×0.083-25.43;R2=0.616.结论 BMI与F%对肥胖的判定存在不均衡性,BMI的肥胖诊断切点可随慢性病预防的需要适当调整.

  • 持续气道正压通气治疗对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患者体脂率和血脂的影响

    作者:胡竞;黄慧;郝华;白丽丽;李凡

    目的 评价持续气道正压通气(CPAP)治疗对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bstructive sleep apnea hypopnea syndrome,OSAHS)患者体脂率及血脂的影响及其机制.方法 选择2014年1月~2015年1月在解放军总医院南楼心内科经睡眠呼吸监测确诊的老年OSAHS患者126例,计算体质量指数(BMI)和体脂率,同时抽血检测TG、LDL-C、HDL-C及高敏C反应蛋白(hs-CRP)等指标.所有患者接受CPAP治疗6个月,到期后再次通过多导睡眠呼吸监测复测呼吸暂停低通气指数(AHI)、低血氧饱和度(SaO2)、BMI、体脂率及TG、LDL-C、HDL-C和hs-CRP.结果 OSAHS患者CPAP治疗6个月后,低SaO2较治疗前明显升高[(94.07±2.15)% vs (74.54±7.82)%,P=0.001],而AHI、体脂率、LDL-C和hs-CRP水平则较治疗前明显降低[(5.88±2.36)次/h vs (27.61±7.38)次/h,P=0.001;(26.51±1.77)% vs (31.62±3.21)%,P=0.008;(2.04±0.55)mmol/L vs (3.75±0.81)mmol/L,P=0.005;(4.48±1.03)mg/L vs (6.73±1.65)mg/L,P=0.009].结论 OSAHS患者因夜间低氧引起体内炎性因子分泌增多而造成血脂异常,CPAP治疗能够有效纠正OSAHS导致的间歇性低氧,有助于减轻炎性反应,从而降低体脂率和LDL-C.

  • 不同体脂率成年男性人体皮肤表面硬度差异研究

    作者:王旭;卜伟平;柳松杨;杨阳;丛红

    目的 通过测量人体皮肤表面硬度及体脂率,研究不同体脂率的人及不同身体部位的皮肤硬度的差异,为航空动态仿真假人仿真皮肤和肌肉的设计提供参考. 方法 测量30名健康男性志愿者身上28处的皮肤表面硬度和2处皮下脂肪厚度,根据体脂率将志愿者分为正常组(体脂率<20%)和肥胖组(体脂率≥20%).用多个相关样本检验法对30名受试者不同部位的测量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再用2个相关样本检验法来确定显著性具体发生在哪两个水平之间及显著性的大小;用独立样本t检验法对正常组和肥胖组的测量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并给出两组体脂率与皮肤表面硬度之间的关系. 结果 30名受试者中,16人体脂率<20%(正常组),14人体脂率≥20%(肥胖组).肥胖组与正常组相比,全身28处皮肤有22处的表面硬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885~5.865,P<0.05).受试者四肢内侧的皮肤硬度与四肢其他部位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左、右小腿中部的硬度显著性高于全身其他部位(P<0.05).在大腿内侧及臀部,两组硬度均为0,且两组的体脂率与硬度分别呈现不同的线性关系. 结论 皮肤表面硬度在不同体脂率的人体上显示出相似的分布规律,但却因体脂率的不同硬度值存有很大的差异.建议在航空动态仿真假人皮肤和肌肉的设计上考虑不同体脂率对皮肤硬度的影响.

  • PLIN基因多态性与开放式生活方式干预相互作用对成人减肥效果的影响

    作者:吕祎然;刘阳;靳沙沙;黄贤仁;王海俊;王燕芳;林宝华;常翠青

    目的 探讨PLIN基因多态性与开放式生活方式相互作用对汉族超重及肥胖成人减肥效果的影响.方法 109名汉族成年超重或肥胖者通过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n=56)和对照组(n=53),对研究组进行22周开放式生活方式干预.所有受试者干预前和干预后分别进行体格测量和血生化指标检测,通过PCR扩增及一代测序法测定PLIN1、PLIN4、PLIN6位点的基因型.结果 在所有受试者中,PLIN1以罕见基因型C为主(0.619),PLIN4以常见基因型G为主(0.606),PLIN6以常见基因型A为主(0.564),其中PLIN1与PLIN4、PLIN4与PLIN6紧密连锁(D'>0.9).干预后,研究组女性体重指数、腰围、体脂肪率显著降低且低于对照组(P<0.05),男性仅腰围下降(P<0.05).研究组PLIN6罕见型纯合子携带者减重/减脂量差于常见型携带者,对照组PLIN1罕见型携带者体重/体脂比常见型纯合子携带者显著增加(P<0.05);研究组女性PLIN1、PLIN4、PLIN6任一位点罕见型纯合子携带者减重/减脂量均差于常见型携带者,同时携带PLIN1/PLIN4罕见型纯合子单倍型的女性减重/减脂量差于其他单倍型,同时携带PLIN4/PLIN6罕见型纯合子单倍型的女性减脂量也差于其他单倍型(P<0.05).结论 开放式生活方式干预与PLIN基因多态性相互作用,直接影响中国汉族成年超重和肥胖者的减肥效果.

  • 不同性别个体体脂肪率与代谢综合征的关系

    作者:黄绍鹏;周全;张婵;杨锡仪;陈小燕

    目的 探讨不同性别个体体脂肪率(BF%)与代谢综合征(MS)之间的关系.方法 选取MS男性23例,MS女性29例,检测其BF%、体质量指数(BMI)、收缩压(SBP)、舒张压(DBP)、甘油三酯(TG)等指标,分析不同性别MS患者各指标的差异;用相关分析方法分析不同性别MS患者个代谢指标与BF%的相关性.结果 男性MS患者BF%、BMI、SBP、DBP和TG均高于女性.男性和女性BF%分别与BMI、SBP、DBP、TG和空腹血糖(FBG)呈正相关关系,与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呈负相关关系.结论 不同性别个体的BF%均与代谢综合征相关,对代谢综合征的诊断具有参考价值.

  • 生物电阻抗分析法和双能X射线吸收法测量人体脂肪率的对比研究

    作者:贺媛;胡斌强;李兴博;王汉淙

    目的 探究生物电阻抗分析法(bioelectrical impedance analysis,BIA)和双能X射线吸收法(dual-energy X-ray absorptiometry,DXA)测量体脂肪率的相关性和一致性,为BIA法在人群筛查中的应用价值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在北京招募199名志愿者,其中男性92人,女性107人,分别采用DXA法和BIA法进行体成分测量,运用SPSS 18.0和MedCalc统计软件分析2种方法测量体脂肪率的相关性和一致性.结果 通过配对t检验发现,DXA法和BIA法测得的女性、男性及全体受检者的体脂肪率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通过相关分析发现,DXA和BIA测量女性、男性及全体受检者体脂肪率的r值分别为0.960 4、0.973 4和0.976 9,有统计学意义(P<0.01),具有较高的相关性;通过Bland-Altman分析发现,2种方法测得的女性、男性及全体受检者的体脂肪率均具有较强的一致性.结论 BIA和DXA测量体脂肪率的相关性和一致性较好,BIA法在人群筛查中有较好的应用价值.

  • 乌鲁木齐市成人超重与肥胖主要体成分的相关分析

    作者:刘欢;赵效国;李莉;王淑霞;吴向明

    目的 了解乌鲁木齐市不同民族成人超重肥胖体成分年龄变化特征,探讨其民族、性别差异及体脂率(BF%)、体质指数(BMI)、腰臀比(WHR)、内脏脂肪面积(VFA)、肥胖度(OBD)与肥胖之间的关系,为制定预防与控制超重与肥胖的干预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选取2013年2月至2014年4月在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自愿接受非药物干预体重的18~59岁超重肥胖者1 089名,采用InBody 720型人体成分分析仪,测量体重、BMI、WHR、VFA和OBD等人体成分指标,比较不同组别的体成分特征.结果 两民族间相比,维吾尔族人群的BMI、体脂肪、BF%、WHR、VFA和OBD高于汉族人群,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维吾尔族女性体重高于汉族女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18~59岁男女性WHR均值随年龄递增呈现逐渐增加的趋势,女性的增长幅度超过男性;18~59岁男女性VFA均值随年龄递增呈现逐渐增加的趋势;各变量对脂肪分布指标的贡献率分析显示,对BF%贡献率大的为体脂肪(R2=57.9%,P<0.01),对VFA贡献率大的为BMI(R2=69.2%,P<0.01),BMI和体脂肪对WHR的贡献率分别为45.8%和32.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经逐步回归得出方程式,通过WHR、VFA和OBD推测18~59岁超重肥胖者全身BF%的方法是可行的.结论 结合BF%、WHR、BMI和VFA主要体成分指标可较全面了解全身及腹部脂肪分布情况.

  • 腹型肥胖测量指标与动脉硬化的相关性分析

    作者:王凡;郑延松;赛晓勇;赵威;李磊

    目的 探讨体质指数(BMI)、腰臀比(WHR)、体脂肪率(FAT%)与动脉硬化的相关性.方法 2005年1月-2010年5月,以在某医院健康体检中心进行体检并接受人体成分检测及动脉硬化评价的成人26 599人为研究对象,其中男性13 663例(51.37%),女性12 936例(48.63%),平均年龄(45.91±8.07)岁,同时进行血脂、血糖、尿酸等指标的检测,用BMI、WHR、FAT%描述性分析人群肥胖的情况,用颈股脉搏波传导速度(cfPWV)、颈桡脉搏波传导速度(crPWV)来评价动脉硬化,用简单相关及多元逐步回归分析各种肥胖指标与动脉硬化的相关性.结果 青年男性和女性WHR与cfPWV均相关(r=0.191,P=0.005; r=0.306,P<0.001),女性BMI也与cfPWV相关(r=0.175,P=0.006);中年男性和女性WHR与cfPWV均相关(r=0.239,P<0.001;r=0.189,P<0.001),男性FAT%与crPWV相关(r=0.186,P=0.001),女性FAT%与cfPWV及crPWV相关(r=0.050,P=0.032;r=0.174,P=0.001);老年男性WHR与cfPWV及crPWV相关(r=0.134,P=0.011;r=0.145,P=0.001),FAT%与cfPWV相关(r=0.168,P=0.003),老年女性WHR与cfPWV相关(r=0.093,P=0.017),FAT%与cfPWV及crPWV相关(r=0.111,P=0.009;r=0.116,P=0.015).在调整血压、血脂、血糖、尿酸等因素后,多元逐步回归的结果表明,中年男性WHR与cfPWV独立相关(P<0.05),老年男性WHR与cfPWV、crPWV独立相关(P<0.05).青年、中年、老年女性的WHR均与cfPWV独立相关(P<0.05),老年女性FAT%与crPWV独立相关(P<0.05).结论 WHR是PWV的独立相关因素,而BMI与PWV无独立相关关系,老年女性的FAT%是crPWV的独立相关因素.

  • 体脂肪率及腰高比与高脂血症的关系及其筛检价值

    作者:陈永春;曹兴国;文静;李雪婷;孙琳

    目的:评价体脂肪率(BF%)和腰高比(WHtR)与高脂血症的关系及其筛检价值。方法收集2014年9月—12月河南省人民医院体检者2668例。检测身高、体质量、腰围、体成分及血脂水平。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法分析WHtR、BF%对高脂血症的筛检率,用曲线下面积(AUC)表示。按年龄、腰围、体质指数(BMI)分层后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探讨BF%、WHtR与高脂血症风险的关系。结果 BF%筛检高脂血症的AUC在女性和男性中均为0.79,高于WHtR和BMI。女性BMI<18.5和18.5~<24 kg/m2组中,BF%超标组高脂血症风险高于BF%正常组,而WHtR与高脂血症发生无关。男性年龄≥40岁及腰围超标(≥85 cm)者中,BF%超标组高脂血症风险高于BF%正常组,而WHtR与高脂血症发生无关。结论 BF%对高脂血症的筛检价值优于WHtR和BMI。建议BMI<18.5和18.5~<24 kg/m2的女性及年龄≥40岁或腰围≥85 cm的男性行体成分检查,提高筛检准确率。

  • 人体成分分析仪在成年人正常体质量人群脂肪肝中的应用

    作者:柳沁元;包云

    目的 分析正常体质量情况下身体成分变化与脂肪肝发生的关联.方法 选入体检人员中全部体质量正常者共956例,分为有脂肪肝组183例和无脂肪肝组773例.采用人体成分分析仪检测体脂肪率、腹围、内脏脂肪面积、脂肪肝等身体成分,同时对脂肪肝情况进行检查.分别对有无脂肪肝人群体脂肪率、骨骼肌、腹围及内脏脂肪总面积.结果 有脂肪肝组体脂肪率、腹围、内脏脂肪总面积较无脂肪肝组高(P<0.01);有脂肪肝组骨骼肌低于无脂肪肝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畅05).结论 体质量正常人群中体脂肪率、腹围及内脏总面积可能是脂肪肝的高危因素.

  • 糖尿病患者体脂肪率与体质量指数相关性研究

    作者:赵永江;苗海荣

    我国糖尿病人群已达9 420万,居世界首位[1].超重与肥胖被认为是糖尿病发病的重要危险因素之一[2],肥胖增加了人群罹患2型糖尿病、心脑血管疾病、脂肪肝和某些恶性肿瘤的危险性[3-5].体质量指数(body mass index,BMI)是目前国际上常用的衡量人体胖瘦程度以及是否健康的标准,但是,它在评价糖尿病患者方面存在不足.

60 条记录 1/3 页 « 123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