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硫代乙酰胺促进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凋亡的研究

    作者:杨亚洋;张婷;沈灿;姚叶涛;李敏;骆丰;许健

    目的 研究硫代乙酰胺(TAA)对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SCs)的毒性作用.方法 体外分离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并培养;光学显微镜下观察原代细胞生长的过程;CCK-8检测TAA对BMSCs细胞的生长抑制作用;流工式细胞术法检测细胞凋亡率;免疫印迹法(Western blot)检测凋亡蛋白Bax,Bcl-2,Caspase-3的表达情况.结果 分离培养的BMSCs阳性表达CD90,CD29,阴性表达CD45,CD11 b/c;与对照组比较,TAA能显著的抑制BMSCs细胞增值,具有明显的时间和剂量依赖性;流式细胞术结果显示TAA能够诱导细胞凋亡;Western blot结果显示TAA能够上调Bax,Caspase-3的表达,Bcl-2的表达下降.结论 TAA对BMSCs具有促进其凋亡的作用.

  • 硫代乙酰胺引起兔肝纤维化及肾毒性作用的研究

    作者:王越;姚叶涛;杨亚洋;张婷;骆丰;任军;许健

    目的 探究硫代乙酰胺不同注入途径、不同剂量引起新西兰大白兔肝纤维化及肾毒性的作用机制.方法 15只新西兰大白兔随机分成空白对照组,腹腔注射高和低剂量组,耳缘静脉注射高和低剂量组.硫代乙酰胺干预20周处死试验阶段动物,制备肝、肾病理组织切片,苏木素-伊红(HE)染色观察肝肾组织结构病理改变;Western blot检测肝肾组织细胞凋亡相关蛋白Casepase3、Bax、Bcl-2表达水平的变化;免疫组化检测NF-κB表达水平的变化.结果 病理组织切片结果显示,2种注入途径均可导致新西兰大白兔肝细胞肿胀、纤维化形成,且都引起肾上皮细胞肿胀、出血等病理损伤,但无明显纤维化病变;Western blot结果显示2种注入途径均可使肝肾组织细胞凋亡相关蛋白Casepase3和Bax表达上调,Bcl-2表达下降,且呈现剂量依赖性;免疫组化结果表明两种注入途径NF-κB在肝肾组织的表达均随剂量增加表达上调.结论 硫代乙酰胺可引起兔肝纤维化合并肾损伤毒性,可能与其诱导细胞凋亡有关.

  • 血清谷胱甘肽S-转移酶在小鼠急性硫代乙酰胺肝损伤中的诊断价值

    作者:汪晖;彭仁琇;孔锐;李颖

    探讨了血清谷胱甘肽S-转移酶(GST)对硫代乙酰胺(TAA)所致小鼠急性肝损伤的早期诊断意义.结果表明,腹腔注射TAA 25~100mg/kg能增加小鼠血清GST活性,其活性改变与TAA之间存在量-效和时-效关系,与血清ALT变化间呈高度正相关.TAA致血清GST活性明显异常的同时,肝谷胱甘肽含量和GST、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和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明显降低.提示肝脏抗氧化功能减退是TAA致肝损伤的主要机理之一,血清GST水平是反映TAA急性肝损伤的早期灵敏指标.

  • 清毒汤对实验性重症肝损伤大鼠内毒素及D-乳酸表达的影响

    作者:曹吴冰;高连印;车念聪;张秋云;杜宇琼;付修文;王融冰;罗佳佳

    目的:观察清毒汤对实验性重症肝损伤大鼠丙氨酸氨基转移酶( alanine aminotransferase,ALT)、内毒素、凝血酶原活动度(prothrombin activity,PTA)及 D-乳酸表达的影响,探讨该方治疗慢性重型肝炎内毒素血症的作用机制。方法建立 TAA 致实验性大鼠重症肝损伤模型,清毒汤干预后,检测大鼠 ALT、内毒素、PTA 及 D-乳酸的表达水平。结果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大鼠 ALT、内毒素、D-乳酸水平均显著升高(P<0.01),PTA 水平显著下降(P<0.01);与模型组比较,清毒汤低、中剂量组及乳果糖组血清 ALT、内毒素、PTA 及 D-乳酸表达水平均有不同程度的改善(P<0.05),清毒汤高剂量组除血清内毒素含量外各指标均明显改善(P<0.05);与乳果糖组比较,清毒汤中剂量组除 PTA 外各指标均不同程度降低( P <0.05),低剂量组各指标均无明显差异(P>0.05),高剂量组除 PTA 外各指标明显高于乳果糖组(P<0.05)。结论清毒汤对实验性肝损伤大鼠有较好的改善肝损伤和降低内毒素表达的作用,尤其中剂量组为明显,推测其作用机制可能与降低肠道通透性相关。

  • 清毒汤对实验性重症肝损伤大鼠肿瘤坏死因子α及核转录因子κB表达的影响

    作者:曹吴冰;高连印;车念聪;张秋云;杜宇琼;付修文;王融冰;罗佳佳

    目的:观察清毒汤对实验性重症肝损伤大鼠内毒素( endotoxin,ET)、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 alpha,TNF-α)以及核转录因子κB(nuclear factor kappa B,NF-κB)表达的影响,探讨该方治疗慢性重型肝炎内毒素血症的作用机制。方法建立硫代乙酰胺( thioacetamide,TAA)致实验性大鼠重症肝损伤模型,给予清毒汤干预后,检测大鼠ET、TNF-α以及NF-κB表达的水平。结果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大鼠血清ET、TNF-α以及NF-κB蛋白含量水平均显著升高(P<0.01);与模型组比较,清毒汤中、低剂量组和乳果糖组 ET、TNF-α以及 NF-κB 蛋白含量水平显著降低(P<0.01),清毒汤高剂量组除ET外各指标均明显改善(P<0.05);与乳果糖组比较,清毒汤中剂量组ET及TNF-α水平显著降低(P<0.01),低剂量组ET及TNF-α水平无明显差异(P>0.05),高剂量组ET及TNF-α水平明显高于乳果糖组(P<0.05)。结论清毒汤对实验性肝损伤大鼠模型具有降低ET、TNF-α以及NF-κB蛋白水平的作用,尤其中剂量组效果为明显,推测其分子机制可能为通过抑制NF-κB因子的表达从而达到保肝目的。

  • 清毒汤对重症肝损伤大鼠肠道黏膜通透性的影响

    作者:罗佳佳;高连印;金双;车念聪;张秋云;杜宇琼;付修文

    目的 观察清毒汤对重症肝损伤大鼠肠道黏膜通透性的影响,探讨该方治疗慢性重型肝炎(chronic severe hepatitis,CSH)的作用机制.方法 建立硫代乙酰胺(thioacetamide,TAA)致重症肝损伤大鼠模型,以清毒汤进行干预治疗,采用血液生化法、ELISA法、Western Blot法,观察其对该模型大鼠肝功能的总胆红素(total bilirubin,TBIL)、谷草转氨酶(aspartate transaminase,AST)和反映肠道黏膜通透性的二胺氧化酶(diamine oxidase,DAO)、闭锁连接蛋白-1(zonula occludens-1,ZO-1)及肠组织白细胞介素(interleukin,IL)-1β、IL-6的影响.结果 (1)与模型组相比较,乳果糖组及清毒汤小、中剂量组大鼠中TBIL、AST、DAO含量显著性下降(P<0.01);ZO-1蛋白的表达水平在所有治疗组中均有显著性升高(P<0.01);乳果糖组、清毒汤中剂量组IL-1β、IL-6的含量均显著性降低(P<0.01);(2)与乳果糖比较,清毒汤中剂量组TBIL、AST、DAO、IL-1β含量明显下降(P<0.05)及ZO-1表达水平显著性升高(P<0.01);清毒汤小剂量组中IL-6呈明显下降(P<0.05);清毒汤大剂量组中AST、DAO有显著性统计学差异(P<0.01).结论 清毒汤能降低重症肝损伤大鼠肠道黏膜的通透性,从而改善肝功能,其作用机制可能是减少有害物质穿过肠道黏膜屏障,进而减少其通过肝肠循环途径而加重肝损伤的发生机率.

  • 荔枝核颗粒对小鼠肝损伤保护作用的实验研究

    作者:肖柳英;潘竟锵;饶卫农;韩超;谭海荣;萧丽珊;梁立帼;江燕梅

    目的: 探讨荔枝核对小鼠肝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采用化学中毒四氯化碳(CCl4)和硫代乙酰胺(TAA)致肝损伤小鼠模型,设荔枝核高、低剂量组,空白对照组,模型对照组,联苯双酯组共5组,分别给药,观察各组小鼠肝损伤的情况. 结果:荔枝核能明显降低CCl4和TAA引起中毒小鼠模型血清谷草转氨酶(AST)、谷丙转氨酶(ALT)的活性;各给药组的血清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升高,丙二醛(MDA)的含量明显降低.结论:荔枝核对小鼠实验性肝损伤有保护作用.

  • 甘草总黄酮抑制硫代乙酰胺诱导肝纤维化大鼠肝组织中TGF-β1及Caspase-3的表达

    作者:景晶;赵金英;华冰;薛旻秋;朱亚飞;刘刚;王英华;彭晓东

    目的:研究甘草总黄酮(LF)对硫代乙酰胺(TAA)诱导慢性大鼠肝纤维化的抑制作用及对肝脏中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和半胱天冬酶-3(Caspase-3)蛋白表达的影响.方法: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组、LF组(400,200,100,50mg·kg-1·d-1)及水飞蓟素(silymarin,30 mg·kg-1·d-1)阳性药物组共7组.除正常对照组外,其余各组均按150 mg·kg-1剂量给予腹腔注3% TAA,每周2次,连续12周诱导大鼠慢性肝纤维化模型.期间正常对照组、模型组灌胃给予1 mL·kg-1·d-1的生理盐水.造模及药物干预后,HE,Masson染色法观察肝组织病理变化及肝纤维化的形成程度;采用生化法检测血清中ALT,AST,ALP及肝组织中羟脯氨酸(HYP)的含量;采用放免法测定血清透明质酸(HA)的含量;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测定肝组织中TGF-β1和Caspase-3的蛋白表达,qRT-PCR方法检测肝组织中TGF-β1的mRNA表达.结果:与模型组相比较,甘草总黄酮能够保护肝组织结构的完整,并能明显减轻肝细胞变性坏死和纤维组织增生程度;甘草总黄酮能够显著降低血清中AST,ALT和ALP的水平;降低血清HA水平的同时降低肝组织中HYP的含量;甘草总黄酮能够剂量依赖性的下调肝组织中TGF-β1,Caspase-3蛋白的表达同时,下调肝组织中TGF-β1的mRNA的表达.结论:甘草总黄酮具有抗硫代乙酰胺诱导大鼠慢性肝纤维化的作用;其作用机制可能与下调TGF-β1和Caspase-3的蛋白表达有关.

  • 蜂王胎与甘草酸二铵治疗慢性肝炎临床疗效对比分析

    作者:徐翔;周宏民

    甘草酸二铵具有较强的抗炎、保护肝细胞膜及改善肝功能的作用,药理实验证明能减轻小鼠因四氯化碳、硫代乙酰胺引起的血清谷丙转氨酶及谷草转氨酶升高[1].

  • 表皮生长因子对多器官功能障碍小鼠的作用

    作者:徐南平;汪倩;邹音;杨文萍;肖乔梅

    目的 研究重组人表皮生长因子(recombinant human epidermal growth factor,rhEGF)对多脏器功能障碍综合征小鼠预后的影响.方法 江西省人民医院动物实验室清洁级雄性昆明种小鼠120只,SPF级,随机(随机数字法)分为生理盐水(normal saline,NS)空白对照组15只、MODS模型对照组15只,采用ME Caballero方法用硫代乙酰胺(thioacetamide,TAA) 2000 mg/kg单次腹腔注射建立单相速发小鼠多脏器功能障碍综合征模型.rhEGF MODS治疗组90只,其中随机(随机数字法)分为两种给药方式:腹腔注射组45只,皮下注射组45只;每组随机分为3个剂量组:10 μg/kg,30 μg/kg和50 μg/kg,每个剂量组15只.观察各组小鼠24 h内呼吸、体质量、饮食等一般情况的变化.24h后,计算各组病死率;颈椎脱臼处死动物后立即收集肝脏、肾脏、心脏、脑、肺、脾脏、胰腺、肠、胃,行苏木素-伊红染色光镜下观察组织学变化.实验数据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体质量自身变化比较采用t检验,不同给药方式及不同剂量的rhECF给药对MODS小鼠体质量变化影响采用Dunnett法分析;不同给药方式对MODS小鼠病死率的比较采用Fisher精确概率法,以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果 rhEGF皮下给药组与MODS模型对照组的病死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hrEGF MODS腹腔给药组病死率明显低于MODS模型对照组病死率73.3%(P<0.01),其中腹腔给药50 μg/kg和30 μg/kg剂量组的病死率(6.7%、20.0%)较MODS模型对照组降低(P =0.000,0.009);而且腹腔给药50 μg/kg的病死率(6.7%)比10 μg/kg更低(P=0.014).同时,rhEGF MODS (50 μg/kg)腹腔给药组的病死率(6.7%)较皮下给药组的病死率(40.0%)降低更明显(P=0.031).在组织病理学上rhEGFMODS治疗组能改善MODS小鼠肝肺组织的损伤,随rhEGF腹腔给药剂量增加,肝淤血程度减轻,肝细胞凋亡减少,肝细胞浊肿和空泡变减少.同时随rhEGF MODS治疗组给药剂量增加肺间质充血减轻,炎细胞减少,偶见凋亡小体,支气管柱状纤毛上皮较少脱落.结论 rhEGF对TAA诱导的MODS小鼠模型的肝肺等脏器的组织损伤有修复作用,且腹腔注射较皮下注射能更有效地降低MODS小鼠的24 h病死率.

  • 肝纤维化动物实验超声造影评估

    作者:陈曼;詹维伟;周建桥;周伟;方靓;林艳艳

    目的 评估灰阶超声造影在兔肝纤维化模型的诊断价值.方法 硫代乙酰胺诱导兔肝纤维化模型,自身前后对照,分成S0组(正常对照组)、S1~S3组到S4组(肝硬化组).评估参数包括肝动脉(HA),门静脉(PV),肝实质(LP)和肝静脉(HV)开始显影时间(AT),并观察肝实质的灌注均匀性.结果 HAAT、PVAT、LPAT、HVAT随纤维化程度增加,基本呈递减趋势;HAAT S4组和S1组间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PVAT S4组与其他组间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LPAT S4组与其他组间具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HVAT各组间比较均具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并且,与其他各组相比,S4组肝实质灌注不均差异非常显著(P<0.01).结论 灰阶超声造影有望成为无创伤性诊断肝纤维化的新指标.

  • 声学造影对早期肝纤维化诊断的实验研究

    作者:刘平;高云华;谭开彬;黄嘉;马丽慧;王冬;何琳;刘蓉

    目的:探讨声学造影对肝纤维化早期诊断的价值.方法:10只实验兔以120mg/100ml的硫代乙酰胺作为唯一饮用水的方法建立肝纤维化模型,应用自制的白蛋白-氟碳气体声学造影剂进行肝脏声学造影,并用自身前后对照的方法,在肝纤维化模型建立前后测量肝动脉、肝静脉内造影剂出现的时间(AT)、造影剂明显增多时间(IT),并用肝静脉内造影剂变化的各时间值减去相对应的肝动脉内造影剂出现的时间值得到相应校正后的出现时间(CAT)、明显增多时间(CIT),比较肝纤维化前后各值的变化情况.结果:口服硫代乙酰胺成功地建立了兔的肝纤维化模型,校正后的肝静脉内造影剂出现的时间(CAT)、明显增多时间(CIT)在肝纤维化前后有非常显著的差异.结论:以硫代乙酰胺作为唯一饮用水可用于兔的肝纤维化模型的建立,声学造影肝静脉内造影剂出现时间、明显增多时间提前出现可作为无创早期诊断肝纤维化的指标.

  • 肝纤维化的SPIO增强磁共振成像研究

    作者:廖伟;郭启勇;高玉颖;陈丽英

    目的 旨在通过动物肝纤维化模型的超顺磁性氧化铁(SPIO)增强磁共振(MR)研究,分析不同程度肝纤维化对SPIO增强效应的影响.方法 肝纤维化大鼠21只及正常大鼠8只于注射SPIO前及60 min后行T2加权MR扫描.测量图像的信号强度(SI),计算信噪比(SNR)和信号强度变化百分比.肝脏标本行组织学检查,根据Scheuer的肝纤维化分期标准将大鼠分为4组.结果 正常及肝纤维化组的SI及SNK于增强前后差异有显著性(P<0.01).肝纤维化分期与信号强度变化百分比的Spearman相关分析显示无相关性存在(P=0.212.r=0.239).结论 SPIO在肝纤维化与正常肝脏具有同样有效的增强作用.SPIO对肝脏增强效果的降低与慢性肝脏疾病的损害程度无显著相关.

  • 硫代乙酰胺诱导大鼠肝硬化增生结节模型的评价

    作者:孟令平;邹彪;李杨;吴强;韩芳;洪玉萍;乔伟伟

    目的 探讨硫代乙酰胺(TAA)诱导下大鼠肝硬化增生结节形成的时间,评价肝硬化结节的显示率.方法 纯系SD大鼠70只,雄性,体重180 ~220 g,随机分为实验组(n=60)、对照组(n=10)两组:实验组采用TAA腹腔注射,20 mg/kg,2次/周,对照组同期腹腔注射同剂量的无菌蒸馏水,均持续10周后改常规饲养.实验组于注射后8、10、11、12、13周时处死大鼠,取出肝脏,观察其大体形态变化并做HE染色和Masson染色观察,镜下假小叶形成为肝硬化模型诱导成功;对照组同期相应处置.结果 对照组大鼠肝脏质地柔软光滑,色泽均匀暗红;实验组第8周时见部分大鼠肝表面灰黄,质韧,肉眼观无明显结节,镜下肝内广泛纤维化,仅1例为不全纤维包绕结节,假小叶形成率为30%,第10周时肝表面广泛弥漫突起小结节,大小1~2mm,再生结节形成率为90%;第11 ~13周时肝内形成2~5mm大小结节,肝表面结节突起明显,镜下大部分为退变结节,光镜下仅1个结节内细胞异型性变,肝退变结节发生率为48%.大鼠死亡率:实验组SD大鼠肝硬化模型诱导期间死亡率为8.3% (5/60);对照组无死亡.Masson染色观察显示第8周鼠肝胶原纤维明显增生,第10~13周时形成胶原纤维间隔;对照组无明显胶原纤维增生.结论 TAA诱导大鼠肝硬化增生结节稳定、持续时间长,是一种比较理想的大鼠肝硬化增生结节模型建立的方法.

  • 整肠生对肝纤维化大鼠肠黏膜屏障及肥大细胞的影响

    作者:李琴;张海燕;刘立新

    目的 明确整肠生对肝纤维化大鼠肠黏膜屏障是否具有保护作用及对肠黏膜肥大细胞有何影响.方法 雄性SD大鼠32只随机分为4组,每组8只:正常对照组、模型组、整肠生低剂量组、整肠生高剂量组.采用经典的硫代乙酰胺(TAA)皮下注射制备肝纤维化模型,整肠生干预组在此基础上给予整肠生活菌制剂灌胃.取血检测血浆内毒素水平、血清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水平和反映肠黏膜屏障功能的二胺氧化酶(DAO)水平,取肝组织行HE染色,回肠组织行HE染色及甲苯胺蓝染色.结果 9周后模型组、整肠生低和高剂量组大鼠体重增长与正常对照组体重增长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模型组大鼠体重增长与整肠生低和高剂量组体重增长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正常对照组血浆内毒素水平[(0.07±0.03)EU/ml]、血清AST水平[(15.26±1.40)IU/L]、血清DAO水平[(10.65±4.09)U/L]相比,模型组血浆内毒素水平[(0.35±0.19)EU/ml]、血清AST水平[(18.03±1.13)IU/L]和DAO水平[(22.26±6.18)U/L]均升高(P均<0.01);与模型组相比,整肠生低剂量组血浆内毒素水平[(0.11±0.04)EU/ml]、血清AST水平[(15.68±1.52)IU/L]、血清DAO水平[(11.39±5.96)U/L]和整肠生高剂量组血浆内毒素水平[(0.14±0.05)EU/ml]、血清AST水平[(15.28±1.50)IU/L]、血清DAO水平[(12.03±7.37)U/L]均降低(P均<0.01);与正常对照组血浆内毒素水平相比,整肠生高剂量组血浆内毒素水平升高(P<0.01);与模型组相比,肝组织及回肠组织病理改变均减轻,回肠组织肥大细胞数量均减少,脱颗粒现象亦减少.结论 整肠生对肝纤维化大鼠肠黏膜屏障具有保护作用,并能减少其肠黏膜肥大细胞的数量及脱颗粒现象,进而减轻肝损伤.

  • 肝纤维化动物模型的建立

    作者:刘平;高云华

    动物模型建立可为研究人类疾病的发病机制和预防、治疗提供一定的实验依据,为寻求较为理想的肝纤维化的动物模型,本文以鼠为实验对象,综述了应用四氯化碳、血清制品、重金属、二甲基亚硝胺、硫代乙酰胺、胆总管套扎法、酒精及复合因素的建立模型方法,并阐述了每一种方法的作用机制.

  • 丁酸钠对肝性脑病大鼠血氨浓度的影响初探

    作者:张强;焦晨阳;李根茹;葛长青;张玲;林维佳;王珍;李毓;李丹丹;徐传英;孙红

    目的:观察不同浓度丁酸钠对肝性脑病(HE)大鼠血氨浓度的影响以及对HE的防治效果。方法采用腹腔注射硫代乙酰胺(TAA)诱导急性肝性脑病模型。饲喂两周后造模两天,观察大鼠一般情况,并进行神经反射评级,血浆TBil、DBil、AST、ALT、血氨和肠道pH值等指标的测定。结果丁酸钠各组HE大鼠TBil、DBil、ALT、AST均有所下降,其中丁酸钠A组的肠道pH值较模型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丁酸钠A、B两组的血氨浓度较模型组明显降低(P均<0.001)。丁酸钠处理可改善大鼠的神经反射,降低大鼠肝性脑病的分期。结论丁酸钠通过酸化肠道,降低HE大鼠的血氨浓度,进而改善HE大鼠所表现出来的精神症状。

  • 整肠生改善大鼠肝纤维化程度的实验研究

    作者:杨俊杰;张海燕;刘立新

    目的 探讨整肠生(地衣芽孢杆菌活菌胶囊)能否通过改善肠源性内毒素血症(IETM)进而改善大鼠肝纤维化程度.方法 40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肝纤维化组、整肠生低剂量组及整肠生高剂量组4组,每组各10只.肝纤维化组、整肠生低剂量组、整肠生高剂量组均皮下注射硫代乙酰胺(TAA)诱导大鼠肝纤维化,且整肠生低剂量组和整肠生高剂量组分别以每kg体重5 mg、15 mg整肠生灌胃进行干预,正常对照组不做任何处理.分别采用HE染色、苦味酸-天狼猩红染色观察各组大鼠肝组织损伤和肝组织胶原纤维沉积情况,测定肝组织损伤面积百分比和肝组织胶原纤维面积百分比;采用动态浊度法检测血浆内毒素水平;采用赖氏法检测血清丙氨酸转氨酶(ALT)、天门冬氨酸转氨酶(AST)水平,采用标准法检测血清乳酸脱氢酶(LDH)水平,采用TBA法检测血清丙二醛(MDA)水平;采用Spearman秩相关分析肝组织胶原纤维面积百分比与血浆内毒素水平关性.结果 (1)与正常对照组大鼠比较,肝纤维化组大鼠有明显的肝纤维化形成;与肝纤维化组大鼠比较,整肠生低剂量组、整肠生高剂量组大鼠肝纤维化程度明显改善.肝纤维化组、整肠生低剂量组、整肠生高剂量组大鼠肝组织损伤面积百分比、肝组织胶原纤维面积百分比均高于正常对照组大鼠,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肝组织损伤百分比:q值均为0.99,P均<0.05;肝组织胶原纤维百分比:q值分别为0.99、0.98、0.98,P均<0.05);但整肠生低剂量组、整肠生高剂量组大鼠肝组织损伤面积百分比、肝组织胶原纤维面积百分比与肝纤维化组大鼠的差异也均有统计学意义(肝组织损伤百分比:q值均为0.99,P均<0.05;肝组织胶原纤维百分比:q值分别为0.96、0.95,P均<0.05).(2)与正常对照组大鼠相比,肝纤维化组大鼠血浆内毒素、血清ALT、AST、LDH、MDA水平明显升高,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q值均为0.99,P均<0.05);与肝纤维化组大鼠比较,整肠生低剂量组、整肠生高剂量组大鼠血浆内毒素、血清AST、LDH、MDA水平明显降低,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q值均为0.99,P均<0.05),但血清ALT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3)肝组织胶原纤维面积百分比与血浆内毒素水平正相关(r=0.356,P<0.05).结论 整肠生可能可通过改善IETM而改善大鼠肝纤维化程度.

  • 比格犬肝损伤时F4/80、IL-6与IGFBPrP1的变化及意义

    作者:张骞骞;郭亚荣;刘立新;范慧琴

    目的 探索硫代乙酰胺(Thioacetamide,TAA)诱导的比格犬肝损伤时F4/80、白细胞介素6(Interleukin-6,IL-6)与胰岛素样生长因子结合蛋白相关蛋白1(insulin-like growth factor binding protein-related protein1,IGFBP-rP1)的表达变化.方法 将12只雄性比格犬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正常对照组和TAA 6周组,每组6只,观察肝组织形态学改变,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检测F4/80与IGFBPrP1的表达,ELISA检测血浆IL-6与IGFBPrP1的水平,Western blot检测IGFBPrP1蛋白的表达.结果 HE染色结果显示TAA组肝细胞变性、坏死,炎细胞浸润增多.F4/80的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结果显示TAA组肝组织枯否细胞内可见大量棕褐色颗粒,表达较正常对照组明显增强(3.14±0.01 vs.0.10±0.02,P<0.05).IL-6的ELISA结果显示TAA组血浆IL-6水平较正常对照组显著增高(26.00±2.90 vs.16.8±4.10,P<0.05).IGFBPrP1的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结果显示TAA组肝组织肝窦、血管壁、汇管区及部分肝细胞内可见大量棕褐色颗粒沉积,表达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1.69±0.01 vs.0.50±0.06,P<0.05).IGFBPrP1的Western blot结果显示TAA组IGFBPrP1蛋白的表达较正常对照组显著增多(P<0.05).IGFBPrP1的ELISA结果表明TAA组血浆IGFBPrP1水平较正常对照组显著增高(1.54±0.08 vs.1.09±0.05,P<0.05).结论 比格犬肝损伤时F4/80、IL-6与IGFBPrP1均发生了明显变化,表明其参与了肝损伤的过程.

  • 水林佳对硫代乙酰胺所致的比格犬肝纤维化的保护作用及对 Sm ad3信号通路的影响

    作者:王贞贞;张海燕;刘立新

    不断增加的基质是活化的肝星状细胞( hepatic stellate cell,HSC)导致肝纤维化的直接途径,其导致肝脏瘢痕形成,终形成肝硬化甚至肝癌,危害人类健康。目前研究表明抑制HSC活化,减少细胞外基质( extracellular matrix ,ECM)生成,可以逆转肝纤维化[1]。水林佳是经典的肝损伤修复药,其主要成分水飞蓟宾有很强的清除氧自由基和减轻脂质过氧化反应的作用,提高肝脏的解毒能力,维持细胞膜的流动性,保护肝细胞膜,促进肝细胞修复、再生及抗肝纤维化的作用[2]。影响HSC活化的信号转导通路中与之关系为密切的是 Smad 信号通路,而Smad3是该通路的承上启下的关键分子,在HSC活化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3]。大型哺乳类动物比格犬的病理生理过程与人类极其相似,硫代乙酰胺( thioacetamide ,TAA)诱导其所致的肝纤维化模型适用于肝纤维化的机制研究。本实验通过TAA诱导的比格犬肝纤维化模型,给予水林佳灌胃治疗,探讨水林佳对肝纤维化的保护作用及是否通过Smad3信号通路发挥作用。

128 条记录 1/7 页 « 1234567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