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学术期刊 > 内分泌腺及全身性疾病 > 中国骨质疏松杂志

中国骨质疏松

中国骨质疏松杂志

Chinese Journal of Osteoporosis 중국골질소잡지

CSCD核心期刊
  • 主管单位: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政部
  • 主办单位: 中国老年学和老年医学学会
  • 影响因子: 1.43
  • 审稿时间: 1-3个月
  • 国际刊号: 1006-7108
  • 国内刊号: 11-3701/R
  • 发行周期: 月刊
  • 邮发: www.chinacjo.com
  • 曾用名:
  • 创刊时间: 1995
  • 语言: 英文
  • 编辑单位: 中国骨质疏松杂志编辑部
  • 出版地区: 北京
  • 主编: 张萌萌
  • 类 别: 内分泌腺及全身性疾病
期刊荣誉:
  • 垂直振动对大鼠腰椎小关节退变及骨密度影响的实验研究

    作者:刘博;高天君;马远征;王亮;黎立

    目的 观察大鼠腰椎小关节突在不同振动频率下关节软骨退变程度及腰痛相关因子的表达情况,同时探究振动对骨密度的影响.方法 收集对照组和振动组(振动组接受15 min/d,频率5~60 Hz、振幅3 mm的垂直振动12 w)大鼠腰椎小关节软骨,采用HE染色和AB-PAS染色,进行Mankin评分评价软骨退变程度;免疫组化染色观察凋亡软骨细胞、COX-2、PGE2、CⅡ在小关节突软骨表达;双能X线吸收法测量振动前后股骨颈骨密度.结果 对照组、5 Hz振动组、20 Hz振动组、60 Hz振动组小关节Mankin评分依次增加,有显著性差异(P<0.05);组间凋亡软骨细胞、COX-2、PGE2表达随着振动频率增加而显著性增强(P<0.05);对照组与5Hz振动组CⅡ表达差异不明显(P>0.05),其余各组间CⅡ表达差异明显(P<0.05);组间骨密度增加值无显著性差异.结论 长时间垂直振动可导致软骨退变,振动频率越大,小关节退变越重;振动与致痛因子表达具有相关性;5~60 Hz、3 mm振幅振动不能促进幼龄大鼠BMD增加.

  • 基于薄层CT扫描大数据的骨结构常规分析

    作者:朱敏;张国栋;黄文华;陈宣煌;陈旭;余正希;林海滨

    目的 骨密度降低和骨结构劣化是骨质疏松症发生病理性骨折的根本原因,因此,准确、快速判断骨结构优劣具有重要的诊断及骨折风险评估价值.此研究通过薄层CT扫描大数据的描述性统计学分析,命名为“骨结构常规”,探讨量化判断骨结构优劣的可行性.方法 721例薄层CT扫描数据,在Mimics 14.0以三维分割的方式将股骨分割为股骨头、股骨颈和转子间三个部分,并且加入一步随意分割股骨颈的步骤.通过Excel宏命令获得数据:①CT值平均值:Hu;②标准差系数:Vσ(σ/Hu).统计学分析:①年龄与Hu,Vσ的相关及回归分析.②股骨头、股骨颈、转子间部分与年龄相关性的比较.③随意分割的股骨颈与准确切割的股骨颈之间的单因素方差分析.结果 相关分析:①年龄与松质骨及完整股骨的Hu呈负相关,松质骨R2为0.799-0.8278,完整股骨R2为0.7951-0.8251;②年龄与松质骨及完整股骨的Vσ呈正相关,松质骨R2为0.8829 ~0.9411,完整股骨R2为0.8381 ~0.8839;③年龄与松质骨的相关性优于完整股骨.相关性比较:股骨颈与年龄的相关性高于股骨头与转子间部分.单因素方差分析:随意分割的股骨颈与准确分割的股骨颈相比较,在松质骨部分二者的CT值均值和标准差系数并无显著差异.结论 骨结构常规具有良好的质量控制,可用于量化判断骨结构优劣.

  • 震荡流体剪切力通过ERK5信号通路促进成骨细胞增殖

    作者:张波;杨利娟;丁宁;许田恩;郭来威;孟会强;汪静;王翠芳;安丽萍

    目的 探讨震荡流体剪切力(oscillatory shear stress,Oss)通过ERK5信号通路在诱导成骨细胞增殖中发挥的作用.方法 对成骨MC3T3-E1细胞进行不同的处理,分为正常组、OSS组、XMD8-92组和OSS+ XMD8-92组.采用MTT实验分别测定4组细胞的增殖活性并绘制生长曲线;蛋白免疫印迹法分别检测P-ERK5、ERK5和Cyclin D1等蛋白水平变化.结果 OSS可显著增加成骨MC3T3-E1细胞增殖活性,但此效应可被ERK5高选择性抑制剂XMD8-92阻断.OSS可显著上调Cyclin D1的表达,而XMD8-92可显著下调OSS诱导的Cyclin D1的表达.结论 OSS通过激活ERK5信号通路促进成骨细胞增殖,Cyclin D1是ERK5信号通路下游的重要靶点基因.

  • 广西多民族在校大学生体能测试与骨密度的研究

    作者:刘鹏;官丽萍;李明奕;覃凤芳;刘玉玲;韦丽华;徐林

    目的 了解广西多民族在校大学生体能测试与骨密度含量,并进一步探讨体能测试与骨密度的关系.方法 随机抽取广西地区汉族、壮族及其他民族(瑶族、苗族、侗族、土家族、布依族等少数民族)共1084名在校大学生,采用超声骨密度仪测量右跟骨骨密度,包括T值和Z值.体能测试包括男女50米跑、男子1000米跑和女子800米跑的成绩.结果 汉族、壮族和其他民族大学生的体能测试(包括短跑时间、短跑分数、长跑时间、长跑分数)和骨密度(T值和Z值)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随着短跑速度的增加,T值和Z值呈上升趋势(三者P值均为0.000);随着长跑速度的增加,T值和Z值呈上升趋势(P值分别为0.004、0.000、0.036).结论 广西多民族在校大学生的体能测试和骨密度不因民族不同而有差异;不同强度的体能测试对骨密度的影响不同,在机体承受的范围内,较高强度的体能测试对骨密度的促进作用更大.

  • HLA-B27阳性与阴性强直性脊柱炎患者骨密度的对比分析

    作者:朱笑夏;陶庆文;金玥;张英泽;张楠;赵淑欣;孔维萍;阎小萍

    目的 探讨HLA-B27阳性和阴性AS患者BMD的特点,及两组BMD与其他指标的相关性分析.方法 回顾性调查2006年3月至2014年12月中日友好医院中医风湿病科确诊为AS的患者,其中HLA-B27阳性AS患者352例,HLA-B27阴性AS患者99例,双光能X线法检测腰椎、股骨颈、股骨粗隆的BMD,并与年龄、病程、疾病活动性指标、影像学指标、体征进行相关分析.结果 ①HLA-B27阳性AS患者各部位BMD较阴性组显著降低;阳性AS患者OP及OT率66.76%,显著高于阴性组OP及OT率41.41%;阳性AS患者腰椎OP发生率、股骨颈、股骨粗隆OT发生率高于阴性组(P <0.01、0.01、0.05).②低年龄组(20~29岁)HLA-B27阳性AS患者的腰椎、股骨颈BMD低于阴性组;高年龄组(40~45岁)HLA-B27阳性AS患者的腰椎BMD显著低于阴性组.病程<5年,HLA-B27阳性AS患者的腰椎BMD低于阴性组;5-10年,阳性AS患者各部位BMD显著低于阴性组(P <0.05、0.01、0.05、0.01).③HLA-B27阳性AS患者各部位BMD与年龄、体征具有显著相关性(P<0.01).结论 HLA-B27阳性AS患者OP及OT的发生率较阴性患者高,各部位BMD下降程度更明显,尤其是腰椎BMD;HLA-B27阳性AS患者在青年阶段、发病早中期即可出现骨密度的下降,且随着骨密度的下降,功能活动减退.所以对HLA-B27阳性患者更要重视及早进行OP及OT的筛查、预防和诊治,尤其要注重腰椎BMD的检查.

  • CST6蛋白的表达与骨质疏松及乳腺癌骨转移预测模型建立

    作者:张洋;李义强;刘坤

    目的 探讨CST6蛋白表达与乳腺癌骨转移的关联性、骨转移与骨质疏松间的关系.探索临床病理参数与骨转移的关联,建立骨转移预测模型,以期为患者进行前瞻性治疗,减少骨不良事件,减缓骨质疏松与骨转移两者恶性循环的进程.方法 收集本院乳腺癌病人术后病理标本.用免疫组化法检出癌组织及癌旁正常组织CST6表达水平,统计每个病例的骨密度值、临床病理参数,探讨CST6与病理参数、骨转移与骨密度、骨转移与CST6及病理参数间是否两两相关,建立骨转移预测模型并判定确切率.结果 ①骨转移组癌组织中CST6阳性率较无转移组及正常乳腺组织明显降低.②CST6阳性率与肿瘤大小、临床分期及腋窝淋巴结转移情况有关.③骨转移加重骨质疏松,且与年龄、性别相比,其对骨质疏松影响更大.④乳腺癌骨转移与CST6水平、腋窝淋巴转移情况、病程分期、病理分级、HER-2和ER水平有关.结论 乳腺癌组织中CST6阳性率和癌灶大小、病程分期、腋窝淋巴转移情况呈负相关.CST6降低及骨质疏松与骨转移存在恶性相关,临床Ⅲ期、组织学Ⅲ级、ER及HER-2阳性增大乳腺癌骨转移风险.建立乳腺癌骨转移预测模型,可用于临床预测患者骨转移概率.

  • 新疆老年男性骨转化生化标志物及性激素与骨质疏松症的相关性研究

    作者:帕力达·阿不力孜;艾克拜·艾合麦提;周晓辉;王顺丽

    目的 探讨新疆老年男性骨转换生化标志物及性激素水平与原发性骨质疏松症的关系.方法 采用双能X线骨密度仪检测146例老年男性患者腰椎、左侧股骨骨密度(BMD),平均年龄:72.4±7.9岁,基于骨密度T值分为骨量正常组(75例)和骨量异常组(71例),采用酶联免疫法测定Ⅰ型前胶原氨基端原肽(PINP)和Ⅰ型胶原C末端肽(CTX),放射免疫法测定雌二醇(E2)和睾酮(T),比较两组骨转换生化指标和性激素水平是否存在差异及其与骨密度的相关性.结果 ①PINP与CTX在骨量正常组和骨量异常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者偏相关分析呈显著正相关(r =0.746 P=0.000).②雌二醇、睾酮在两组中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骨量异常组雌二醇(17.48±7.61)低于骨量正常组(21.31±11.43),t=2.391,P=0.018;骨量异常组睾酮(3.50±1.02)低于骨量正常组(3.98±1.43),t=2.331,P=0.021.③汉族人群左侧髋关节骨密度高于维吾尔族人群,除Inter Tro部位外,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年龄与髋关节各部位骨密度呈显著负相关.结论 性激素水平降低可能是影响男性骨量减少的一个重要危险因素,而雌激素可能占主要地位;随着年龄的增加,老年男性髋关节骨密度呈下降趋势,测定左侧髋关节骨密度对诊断骨质疏松症有着重要意义.

  • 新型气体信号分子H2S与骨代谢的研究概况

    作者:郝彦明;李翀;张盼盼;陆荣柱

    硫化氢被证明为第三种内源性气体信号分子,并被发现有许多新型的功能,通过不断研究发现硫化氢与骨代谢有密切关系,并对硫化氢对骨代谢的影响及机制逐步研究.在体外细胞研究发现成骨细胞表达CSE增强ALP活性、成骨分化,H2S可促进RANKL诱导的破骨细胞分化,抑制破骨细胞的增殖,减弱破骨作用;但其他观点H2S可增加细胞内抗氧化剂谷胱甘肽,进而增强破骨细胞的分化,观点有争议.动物模型研究发现H2S可以治疗雌激素缺乏引起的骨量丢失;高浓度的H2S可加重类风湿性关节炎大鼠的炎症反应,而低浓度的H2S可以减轻炎症反应.人体方面研究发现多种疾病如股骨头脱臼,骨质疏松症与CBS缺乏症相关,骨折血浆中H2S含量明显降低,H2S在骨折愈合过程中降低局部炎性细胞浸润并抑制成骨细胞中的氧化应激反应,对成骨细胞起到保护作用.前期研究以体外研究为主,对人体直接相关研究甚少;以及体内是否存在内源性H2S及如何改变内源性H2S需要进一步研究,通过总结分析,多位学者的结论存在争议,所以我们对有关文献进行梳理,以期为揭示硫化氢与骨代谢及调控骨质疏松机制的研究提供新的思路.

  • 胰岛素样生长因子结合球蛋白(IGFBP)与骨质疏松症相互关系的探究

    作者:尹航;施振宇;史晓林

    骨质疏松症的高发病率及其继发的脆性骨折给老年骨质疏松患者健康造成了巨大威胁,近年来,得益于骨质疏松的生理病理学机制探究,临床上涌现出多种的治疗方案,并取得了一定的治疗效果,然而,当前治疗骨质疏松的药物主要以两种途径,一是抑制破骨细胞的骨吸收,可以达到短期内防止骨量快速丢失,缺点是长期应用会使骨折老化,陈旧,脆性增加,增大了脆性骨折的发生率;另一类是以促进骨形成为主,如PTH片段,但是长期应用副作用大,甚至会诱发肿瘤.因而寻找新的骨质疏松药物靶点,设计新的药物,成为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随着蛋白质组学技术的发展,越来越多的骨质疏松作用相关蛋白被发现,为新药的研制提供了新的契机,而胰岛素样生长因子结合球蛋白(IGFBP)是目前被认为与骨质疏松症高度相关的一个靶蛋白,但机制及当前情况却鲜被提及,本文就胰岛素样生长因子结合球蛋白(IGFBP)与骨质疏松的相关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 分子信号通路在骨质疏松症发生机制中的研究进展

    作者:闫慧明;郭静;安燕;张雪

    目的 骨质疏松症正成为影响老年人健康的老年疾病之一,主要原因是骨吸收大于骨形成,成骨细胞数量减少和活性下降.目前研究重点主要通过调节骨合成代谢的信号传导通路,抑制破骨细胞骨吸收,降低骨转换以达到减少骨量丢失.本文总结了骨代谢相关调控通路,包括MAPK信号转导途径、Notch信号通路、Wnt/B-catenin信号途径、BMPs信号通路、PPAR-r信号通路、TGF-β信号通路和Hedgehog信号转导途径.多个信号通路相互交叉,共同参与通路中相关因子的调节,通过激活或抑制一些关键环节的细胞因子,在骨代谢过程中发挥了主要作用.

  • 强直性脊柱炎异位骨化机制研究进展

    作者:聂蕊;李涯松

    强直性脊柱炎是一种发病机制不明的慢性炎性脊柱关节病,主要侵犯骶髂关节、脊柱关节等,严重者可发生脊柱、关节的畸形和强直.临床表现为炎性腰背痛,夜间及休息后加重,活动后减轻.该病发病率男性高于女性,且男性主要表现为中轴关节改变,而女性大多首发于外周关节.目前生物制剂肿瘤坏死因子抑制剂通过控制炎症,从而改善病情发展,被认为是前沿的药物,但其在阻断新骨形成方面尚未经循证医学证实有效.本文着眼于新骨形成角度,从基因及细胞因子层面探讨强直性脊柱炎的病因.目前相关研究发现LRP5、ANTXR2、PTGER4、ANKH等基因的异常表达激活骨形成信号通路,在多种细胞因子及相关蛋白(如Noggin蛋白、DKK、转化生长因子-β、骨形态发生蛋白、碳酸酐酶1等)直接或间接作用下将骨形成信号传至靶细胞表面,进而传人细胞核,改变靶细胞正常生理代谢过程,导致过度骨形成,造成异位骨化.近年的临床影像学病例分析也提示了骨赘形成的分布特点,进而推断机械应力是促进其形成的外部因素.本文对强直性脊柱炎异位骨化方面进行了文献综述,以期待能进一步加深对本病的认识,为临床治疗研究提供新的思路.

  • 间充质干细胞与免疫细胞相互作用于骨折愈合的研究进展

    作者:宋敏;刘涛;巩彦龙;董万涛;李清林;孙定平;周灵通

    骨折发生后的初始炎症反应过程在骨折愈合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但长期的炎症则抑制骨折修复.免疫细胞及其细胞因子对骨折愈合的影响机制仍不清楚.某些细胞因子能促进成骨,而其他则抑制骨折愈合.基于间充质干细胞(mesenchymal stem cells,MSCs)的细胞疗法是一种新型、微创和前沿的增强骨折修复方法.MSCs不仅分化成骨,而且通过各种机制施加于免疫细胞调节作用.本文就MSCs在骨折愈合过程中的应用及MSCs与免疫细胞的相互作用新进展予以综述,为骨折愈合的进一步研究提供依据.

  • 小鼠单核巨噬细胞白血病细胞(RAW264.7)的培养及其在诱导破骨细胞中的应用

    作者:许丹;律颖;朱小语;陈晓文;冯金秋;范爱琴;许雅君

    小鼠单核巨噬细胞白血病细胞(RAW264.7)是通过Abelson鼠白血病病毒诱导BALB/c小鼠产生肿瘤后得到的细胞株.RAW264.7细胞在医学研究中应用十分普遍:它是许多白血病相关研究模型的常用细胞株;在微生物学、免疫学等研究中也十分常用;同时也是小鼠源性破骨前体细胞,可通过特定细胞因子的诱导在体外获得成熟破骨细胞,因此也成为许多骨骼疾病研究的体外模型.但RAW264.7细胞形态和分化状态多变,在实际培养中较难把握,给科研工作带来了一定困难.科研工作者在RAW264.7细胞的培养方法、细胞的形态及分化状态等方面始终观点不一,对于用RAW264.7细胞在体外诱导获得破骨细胞的方法也有许多差别.本文结合文献资料及实践,探索了RAW264.7细胞的培养条件,冻存、复苏、传代方法,以及用核因子κB受体活化因子配基(receptor activator for nuclear factor-κB ligand,RANKL)诱导其成为成熟破骨细胞的技术关键;旨在总结RAW264.7细胞的培养及诱导其分化为破骨细胞的经验教训,探讨RAW264.7细胞的培养和在体外用RANKL诱导RAW264.7细胞分化为破骨细胞的方法、技巧,供广大科研工作者借鉴.

  • 肾功能正常的男性2型糖尿病并发白蛋白尿患者骨密度变化

    作者:杜云峰;赵丹;赵镇;叶新华;成金罗

    目的 分析男性2型糖尿病(T2DM)并发白蛋白尿但肾功能正常患者的骨密度(BMD)变化.方法 本研究为回顾性分析,纳入202例肾功能正常的男性T2DM患者和99例男性健康对照者(A组).T2DM患者根据尿白蛋白与肌酐比值(UACR)分为正常白蛋白尿组(B组)、微量白蛋白尿组(C组)及大量白蛋白尿组(D组).采用双能X线吸收法(DXA)测量所有受试者腰椎及髋部BMD值.结果 B组、C组腰椎BMD较A组升高(P<0.05);D组腰椎BMD较A有升高趋势,较B组、C组间有降低趋势,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大转子区(Troch)、转子间区(Inter)、髋部总体区(Total Hip) BMD在B组、C组较A组升高(P<0.05),在D组较A、B、C组间均有升高趋势,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股骨颈区(Neck)、Ward三角区(Ward) BMD在4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L1-4BMD和Total Hip BMD在C较B组有升高趋势,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男性T2DM患者BMD较健康人群升高,并发微量白蛋白尿时BMD可能继续升高,出现大量白蛋白尿后腰椎BMD有回降趋势,而髋部BMD有进一步升高趋势.

  • 维持性血液透析及腹膜透析患者骨密度的评估

    作者:张磊;王志奎;马金玲;刘兆英;王朝霞;任岳钦

    目的 了解我院MHD及PD患者BMD状况,探讨BMD与临床资料、骨代谢指标及生化指标的相关性及危险因素分析.方法 选择我院住院及门诊随访的MHD及PD患者,透析龄均超过3个月,收集患者临床资料及血尿标本.采用超声骨密度仪检测患者BMD状况,对骨量异常患者的BMD及患者一般临床及实验室资料进行相关性分析,并进一步分析透析患者骨量异常的危险因素.采用SPSS19.0软件包进行数据统计及分析.结果 MHD组及PD组骨量异常发生率分别为57.98%,48.54%,有显著统计学差异;随着透析龄的延长,透析患者BMD下降,透析龄3年以上的PD患者比MHD患者的T-Score值相对较高,两组间也存在统计学差异.高龄、高透析龄、高BMI、高血磷及高ALP血症是透析患者发生骨量异常的危险因素.结论 MHD患者比PD患者更易发生骨量异常,且随着透析龄的延长,透析患者骨量异常发生率增高,高龄、高透析龄、高BMI、高血磷及高ALP血症是透析患者发生骨量异常的危险因素.

  • 南京市不同人群对骨质疏松症知晓情况调查

    作者:袁春燕;金辉;张云霞;彭丹红;任慕兰;卞荣荣

    目的 了解南京市一般人群、医护人员和骨质疏松症患者对骨质疏松症相关知识的知晓情况及其影响因素,为制定合理有效的骨质疏松症健康教育策略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采用自行设计的问卷对三类人群进行自填式问卷调查.结果 医护人员正确认识骨质疏松症的知晓率83.1%,明显高于一般人群的49.1%和患者的44.8% (P =0.000).关于骨质疏松健康危害的调查选项只有2名医护人员答案完全正确.预防骨质疏松的知识知晓率,医护人员为31.3%,明显高于一般人群10.2%和患者人群7.9% (P =0.000).调查相关信息的获取和愿意接受的来源中,医护人员主要来自于医疗结构,一般人群和患者人群主要来自媒体机构.结论 一般人群和骨质疏松症患者关于骨质疏松症的知识知晓率低,医疗机构在对社会人群的骨质疏松症健康教育中没有发挥应有的作用;而医护人员的骨质疏松症知识也仍然需要加强教育.

  • 不同骨量状态的2型糖尿病患者骨密度影响因素分析

    作者:吴静;陈玲;白玉晓;罗樱樱;胡肇衡;纪立农

    目的 观察不同骨量状态的2型糖尿病(T2DM)患者的糖脂代谢、骨代谢生化指标水平,探讨T2DM患者的骨质疏松(0P)相关危险因素.方法 选择北京大学人民医院T2DM患者264例(男性133例,女性131例),采用双能X线骨密度仪测定患者腰椎、股骨颈及全髋BMD,按T值不同分为3个亚组:骨密度正常组(T值>-1.0);骨量减少组(-2.5 <T值≤-1.0);OP组(T值≤-2.5).比较3组之间各种生化、骨代谢指标及BMD的差异并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 ①OP组的年龄明显大于其余两组,体重及血尿酸水平明显低于其余两组(P均<0.05).②OP组的血清BALP及TRACP-5b水平明显高于其余两组(P均<0.05).OP组和骨量减少组的L1-4、股骨颈及全髋BMD均明显低于正常组,尤以OP组下降明显(P均<0.05).③男性T2DM患者中,OP组的血尿酸明显低于其余两组,而血清TRACP-5b明显高于其余两组(P均<0.05).女性T2DM患者中,OP组的血清BALP明显高于其余两组(P<0.05).④在校正性别、年龄及体重等因素影响后,腰椎骨密度与尿酸正相关(r=0.137,JP<0.05),与BALP、TRACP-5b负相关(r=-0.281,-0.146,P均<0.05).股骨颈骨密度与舒张压、BALP、TRACP-5b负相关(r=-0.135,-0.237,-0.136,P均<0.05),全髋骨密度与BALP负相关(r=-0.25,P<0.05).⑤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T2DM患者的年龄、BALP、低体重、低血尿酸水平与OP发生有关(P<0.05).结论 年龄、BALP、低体重、低血尿酸水平与T2DM患者发生OP有关.

  • 甲状旁腺切除加自体移植术对尿毒症患者近期临床症状及钙磷代谢的影响(附20例临床分析)

    作者:左江乐;卢文;张敬杰;吴开乐;钱浩;张培;吴永贵

    目的 观察甲状旁腺切除加自体移植(parathyroidectomy with autotransplantation,PTX+ AT)对尿毒症继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症(secondary hyperparathyroidism,SHPT)患者近期临床症状及各项生化指标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20例SHPT手术前和手术后短期内的临床症状、血清全段甲状旁腺激素(intact parathyroid hormone,iPTH)、血钙、血磷等变化以及术后近期疗效及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 20例尿毒症继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症患者,术前iPTH为(1648±797) pg/mL,甲状旁腺切除后,术后1w iPTH为(125±263) pg/mL,P<0.0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术前血钙(2.58±0.25) mmol/L、血磷(2.30±0.73) mmol/L;术后第1天血钙(1.97±0.46) mmol/L、血磷(1.92±0.81) mmol/L,术后1 w血钙(1.99±0.46) mmol/L、血磷(1.38±0.66) mmol/L.术后lw 15例患者(占总失眠人数100%)失眠症状,13例患者(占总皮肤瘙痒人数80%)皮肤瘙痒症状、3例患者(占不安腿人数100%)不安腿症状明显好转,12例患者(占骨关节痛患者80%)骨关节疼痛症状、5例患者(占肌无力患者60%)肌无力症状有所改善.术后5位患者出现抽搐,4例患者出现声音嘶哑,经相应处理后,患者症状明显改善.结论 甲状旁腺切除在短期内显著改善尿毒症继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患者的骨关节痛、皮肤瘙痒、肌无力、失眠等临床症状,同时缓解高钙,高磷血症.

  • 地塞米松磷酸钠注射液在预防唑来膦酸注射液急性期反应中的价值

    作者:边平达;寿张轩;王珏;应奇峰;陈锦平

    目的 为了探讨地塞米松磷酸钠注射液在减少老年女性骨质疏松症(OP)患者静脉滴注唑来膦酸注射液后急性期反应(APR)发生中的价值.方法 把68例老年女性OP患者,随机分成2组,其中1组在静脉滴注唑来膦酸注射液5 mg前静脉推注地塞米松磷酸钠注射液5 mg,然后比较两组患者72 h内在发热、流感样症状、肌痛、头痛头晕、失眠、恶心呕吐等APR发生率上差异.结果 两组患者72 h内在发热、流感样症状、肌痛、头痛头晕、失眠、恶心呕吐等症状发生率上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静脉推注地塞米松磷酸钠注射液,不能降低老年女性OP患者静脉滴注唑来膦酸注射液后APR的发生率.

  • 复方贞术调脂胶囊对糖皮质激素诱导骨质疏松大鼠血脂和骨转换指标的研究

    作者:孙平;虎松艳;巫培康;董群伟;王晓东

    目的 观察复方贞术调脂胶囊(FTZ)对糖皮质激素诱导骨质疏松大鼠血脂水平和血清骨转换指标的影响.方法 3月龄SPF级雄性SD大鼠32只,随机等分为4组:Nrm组为正常对照组,Met组为皮下注射甲强龙(Met)5 mg/(kg·d),每周5次,FTZL组和FTZH组在Met组基础上每日分别给予低剂量FTZ(1.5g/ks)和高剂量FTZ(6g/kg)灌胃,实验期为12w.ELISA法测量血脂四项(TC、TG、HDL-C、LDL-C),血清中Ⅰ型前胶原氨基末端前肽(N-terminal propeptide of type Ⅰ procollagen,PINP)、Ⅰ型胶原羧基端肽(C-terminal cross-linking telopeptide of type Ⅰ collagen,β-CTX)和OC (osteocalcin)含量.结果 Met组大鼠体质量、血清HDL和OC、P1NP均显著低于Nrm组相应指标(P <0.05,P<0.01,P<0.001),血清TC、TG、LDL和β-CTX显著高于Nrm组(P<0.01);FTZL组大鼠的体质量和P1NP较Met组有升高趋势,β-CTX有降低趋势,但两组间各指标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FTZL组大鼠血清HDL和OC显著高于Met组(P<0.05),血清TC、TG和LDL显著低于Met组(P<0.05);FTZH组大鼠体质量、血清HDL、OC和P1NP显著高于Met组相应指标(P <0.001,P<0.01,P<0.05),血清TC、TG、LDL和β-CTX显著低于Met组(P<0.05);FTZH组大鼠血清TC、HDL、LDL和OC显著高于FTZL组(P <0.05,P<0.01).结论 FTZ对糖皮质激素诱导骨质疏松大鼠的血脂和骨转换有一定的改善作用.

  • 野葛叶总黄酮提取物对去卵巢大鼠骨质疏松的防治作用

    作者:王翰华;陆元勋;吴庆玲

    目的 探讨野葛叶总黄酮提取物对去卵巢大鼠骨质疏松的防治作用.方法 选择6月龄SD雌性大鼠60只,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己烯雌酚组、野葛叶总黄酮提取物低和高剂量组.观察各组胫骨抗弯力,右股骨和腰4椎体的骨密度和骨生物力学性能,血清中钙(Ca)、磷(P)和碱性磷酸酶(ALP)的变化.结果 野葛叶总黄酮高、低剂量组及己烯雌酚组大鼠胫骨抗弯力,股骨和腰椎的骨生物力学性能均高于模型组(P<0.05);野葛叶总黄酮高剂量组及己烯雌酚组大鼠股骨和腰椎骨密度,ALP的变化均高于模型组(P<0.05).结论 野葛叶总黄酮提取物通过提高大鼠胫骨抗弯力,增加股骨和腰椎的骨密度,改善股骨和腰椎的骨生物力学性能,提高血清ALP含量等因素防治骨质疏松.

  • 墨旱莲对维甲酸所致大鼠骨质疏松症的药效学研究

    作者:程敏;刘雪英;邓雅婷;王庆伟

    目的 探讨中药墨旱莲对维甲酸所致大鼠骨质疏松症的药效作用.方法 3月龄SPF级雌性SD大鼠60只,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组(RA,75 mg/(kg·d))、墨旱莲组(1.46、0.73、0.37 g/(kg·d))、仙灵骨葆组(1.5 g/(kg·d)).除正常组外,其余各组给予维甲酸造模2 w,造模同时给予墨旱莲、仙灵骨葆.实验过程每日称量体重,连续给药6w后测定血钙(S-Ca)、血磷(S-P)、血清中碱性磷酸酶(ALP)和骨钙素(OCN)的水平,尿液中钙(U-Ca)、磷(U-P)、脱氧吡啶啉(DPD)的水平.采用DXA型骨密度仪检测大鼠的股骨、第4椎骨、胫骨的骨密度(bone mineral density,BMD).三点弯曲试验检测左侧股骨生物力学性能:大载荷、结构硬度、能量吸收、大应力、弹性模量.MicroCT法分析右侧股骨骨微结构.结果 墨旱莲1.46 g/(kg·d)能显著升高模型组大鼠的血钙水平,同时降低尿钙、ALP、OCN和DPD(P <0.05)水平.与模型组相比,墨旱莲1.46 g/(kg·d)对维甲酸所致骨质疏松大鼠的股骨、第四椎骨及胫骨骨密度分别提高8.17%、11.79%、14.59% (P <0.05),对大载荷、结构硬度、能量吸收、大应力、弹性模量等生物力学参数分别提高13.98%、16.33%、40.18%、12.45%、34.96% (P <0.05),同时能有效抑制维甲酸所致大鼠股骨干骺端骨小梁微结构的退化(P<0.05).结论 墨旱莲1.46 g/(kg·d)对维甲酸所致大鼠的骨质疏松症有防治作用,其作用机制可能与增强钙吸收、促进成骨细胞活性、降低骨转换率有关.

  • 山东省淄博市城区中老年人群骨密度变化及骨质疏松发生率调查

    作者:隋建玲;周绍龙;李玉;杜海霞

    目的 总结山东省淄博市城区中老年人群骨密度检测结果,调查骨质疏松症发病情况.方法 在2013年5月至2014年6月期间,对淄博市城区的中老年人按年龄组随机抽样的方式选取部分人群进行骨密度检测及骨质疏松症发病情况的调查.用日本ALOKA AOS-100NW超声骨密度仪进行检测,以SOS和T值共同作为骨质疏松症评价指标,并按10岁1年龄段分组进行不同人群结果的比较,计算总体均值;然后统计T值≤-1SD同时>-2.5SD者及≤-2.5SD者人数,计算其占总受检人群的比重,将SOS及T值按男性和女性分别计算均值并予以比较,再将总受检人群按年龄分组分别统计均值并比较和绘图.结果 参加骨密度检测的人群共计605人,年龄小者40岁,大者92岁,平均年龄57.3±14.3岁.总平均SOS值为:1547.92±217.97m/s;其中男性SOS值为:1576.19±370.42 m/s;女性SOS值为:1532.77±25.87 m/s;男女之间有显著差异(P =0.034).总平均T值为:-0.24334±4.278SD;其中男性T值为:0.54926±7.121859SD;女性T值为:-0.64765±1.169555SD;均属正常范围,男女之间无显著性差异(P=0.206).-2.5SD≤T值<-1SD者160人,占总检测人数的26.45%,平均T值为-1.57875±0.402595SD;T值≤-2.5SD者25人,占总检测人数的4.13%,平均T值为-2.84240±0.347662SD;T值<-1SD者总计185人,占总检测人数的30.58%,平均T值为-1.74591±0.586059SD.结论 女性平均骨量明显低于男性.男性骨量随年龄增加虽呈下降趋势,但各年龄组差异不大,没有统计学意义;女性伴随年龄增加,骨量明显下降,各年龄组之间差异明显.

  • 乌鲁木齐地区人群放射吸收法测量指骨骨密度的研究

    作者:艾雪儒;刘新军;龚翔;陈静波;田文虹;张惠芳;马少群;王玉玲;苏汉新

    目的 探讨通过放射吸收法(radiographic absorptiometry,RA),获得乌鲁木齐地区人群指骨正常骨峰值及骨质疏松的BMD参考值,为本地区骨质疏松的预防、诊断和治疗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本次受检者4828例均剔出骨代谢相关疾病及服用激素类药物史者,用美国CompuMed OsteoGram-2000骨密度仪测定受检者非优势手的第2、3、4指中节指骨骨密度,按10岁一个年龄组男女各分7组.测试先用岛津XHD-150G 60 X线机对患者非优势手指进行摄片,使用相同摄影条件先后曝光两次.将数据通过美国柯达CR850系统以及Easywork影像工作站(mini PACS)对图像进行数字化处理、传输.后采用美国OsteoGram2000骨密度仪进行检测、分析(无片式诊断系统).结果 根据骨密度仪所提供的骨质疏松症诊断标准:本组4828例受检者中,提示骨质量减少(T值介于-1~-2.5之间)者1587例.其中男性548例,占34.5%(548/1587),女性1039例,占65.5%(1039/1587).诊断骨质疏松症(T值低于-2.5)者1452例.其中,男性384例占26.4%(384/1452).女性1068例,占73.6%(1068/1452).本地区受检者骨质疏松患病率为30.0%.男女性骨质丢失率在40岁开始上升,并随着年龄的增长丢失率不断上升.女性44岁(平均44.2 ±2.6岁)以上开始绝经,绝经后骨量开始快速丢失,当绝经后16~20年时丢失率迅速加快,20年以后缓慢上升.男性骨量减少发生例数与女性有统计学差异(P<0.01),女性骨质疏松发生例数与男性有统计学差异(P<0.01).乌鲁木齐地区女性绝经年龄与骨量丢失率成正比关系(r=0.9643,P<0.01),绝经0~15年内骨量丢失率平稳上升,16 ~ 20年时骨量丢失明显加快,绝经21年以后骨量丢失率变缓,但仍处于上升趋势.结论 通过运用放射吸收法对乌鲁木齐地区4828例受检者非优势手指骨骨密度的统计与分析,有效的反映了本地区人群骨矿含量及骨质疏松发病率,并与乌鲁木齐地区DXA与QCT的检测结果相似.但该检查技术辐射剂量低、扫描速度快、价格低廉,更适合基层医院用于临床诊断骨质疏松和预测骨折风险.

  • 苏南地区中青年男性人群骨密度及其生活习惯的相关性研究

    作者:张东军;周新宇;田士兵;孙燕;叶霞

    目的 调查苏南地区中青年男性体检人群骨密度及其与生活习惯的相关性,为本地区骨质疏松防治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选择2014年7月至2015年10月间1578例在我院体检的苏南地区≤60岁男性人群为研究对象,采用美国HOLOGIC公司的Discovery WI骨密度仪对受试者L1-L4椎体进行骨密度检测,同时自行设计调查表进行问卷.将824例骨质减少人群作为病例组,将754例骨质正常人群作为对照组进行研究.采用IBM SPSS19.0统计软件进行分析,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 苏南地区男性人群在26~30岁形成腰椎骨量峰值,之后BMD逐渐下降,46岁以后BMD下降加速.运动、喝牛奶、吸烟及饮酒与骨质减少与否有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苏南地区中青年男性人群每天运动大于30 min的占31.115%、每天喝牛奶的占27.82%,而每天抽烟的占50.76%、每天喝酒的占43.346%.结论 喝牛奶及>30 min/d的运动是骨质健康的保护因素,吸烟和饮酒是骨质健康的危害因素.苏南地区中青年男性人群要改善现有的生活方式.

  • 舒筋接骨汤治疗膝骨关节炎的临床研究

    作者:王功国;郑胜;董济青;王均动;贾庆运

    目的 观察舒筋接骨汤对膝骨关节炎患者WOMAC骨关节炎指数、关节压痛、肿胀、活动度及血清肿瘤坏死因子(TNF-α)、白细胞介素-1(IL-1)和转化生长因子-β(TGF-β)水平的变化的影响,从而评价其临床疗效.方法 132例膝骨关节炎患者随即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66例.对照组给予口服硫酸氨基葡萄糖,治疗组给予口服舒筋接骨汤,治疗4 w后,通过比较两组患者WOMAC骨关节炎指数、VAS评分、关节压痛、肿胀、关节活动度以及血清TNF-α、IL-1、TGF-β的变化.结果 4 w后,治疗组与对照组相比两组WOMAC指数、VAS评分、关节压痛、肿胀、关节活动度评分均有下降,且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治疗组血清中TNF-α、IL-1较对照组下降,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血清中TGF-β较对照组上升,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 舒筋接骨汤对膝骨关节炎疗效显著,可以有效抑制关节炎症,减少关节破坏,缓解改善关节炎临床症状.

  • 左、右归丸及其拆方对去卵巢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成脂分化的影响

    作者:葛心慈;徐岩;吴琼;孙千惠;任艳玲

    目的 研究左、右归丸及其拆方对去卵巢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one marrow stem cells,BMSCs) PPARγ LPL、FABP4mRNA的影响.方法 分别以空白对照组(CON)、模型组(OVX)、假手术组(SHAM)、左归丸组(ZGW)、右归丸组(YGW)、共同药组(GTY)、滋阴药组(ZYY)、补阳药组(BYY)和补佳乐组(BJL)共9组对BMSCs进行干预,MTT法检测各组BMSCs增殖情况;流式细胞仪鉴定BMSCs;用Q-PCR法检测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y(Peroxisome Proliferator-Activated Receptor γ,PPARγ),脂蛋白脂肪酶(lipoprotein,LPL),脂肪酸结合蛋白4(fatty acid binding protein 4,FABP4)mRNA的表达.结果 左、右归丸及其拆方均可显著下调BMSCs PPARγ、LPL、FABP4mRNA的表达,其中YGW组可显著下调PPA Rγ LPL、FABP4的mRNA(P<0.05).结论 左、右归丸及其拆方均能抑制BMSCs的成脂分化,且“右归丸”抑制成脂分化的作用优于“左归丸”,以及纯阳药及二者的共同药组.

  • 肌肉、骨骼与骨质疏松

    作者:中国老年学和老年医学学会骨质疏松分会肌肉、骨骼与骨

    骨质疏松症已成为全球性的公共健康问题和前沿研究难题.老年人骨骼肌肉系统的衰退会造成肌肉萎缩、骨质减少,进而引起肌力减退、运动能力、平衡能力下降、步行缓慢、骨脆性增大、易骨折,终导致老年人生活质量下降.如何从肌肉、骨骼方面研究其与骨质疏松的关系非常迫切和重要.为此,中国老年学学会骨质疏松委员会成立了肌肉、骨骼与骨质疏松学科组,组织专家编写《肌肉、骨骼与骨质疏松专家共识》,为骨质疏松症的临床诊疗和科学研究提供参考.共识认为:骨质疏松与肌肉、骨骼密切相关.骨质疏松症和肌少症存在着很多共同的风险因素.肌骨代谢生化指标可反映肌骨代谢状态,对代谢性肌肉骨骼疾病的诊断和疗效评价有指导作用.推荐使用DXA测量肌肉质量和骨密度.肌力和平衡能力评定有助于判断跌倒风险.肌肉、骨骼存在潜在的药物作用共同靶点.肌肉骨骼运动可以增加峰值骨量,调节骨代谢信号通路,促进骨形成.骨质疏松人群应注重个体化运动锻炼.中医学认为肌肉、骨骼与脾、肝、肾关系密切,骨质疏松症的病位主要在肾、脾、经络,主要与肾虚、脾虚和血瘀有关,强调骨筋肉并重,动静结合,治疗原则宜补肾、健脾、活血.

中国骨质疏松分期目录
期数
2019 01 02
2018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7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6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5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4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3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2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1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0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9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8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7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6 01 02 03 04 05 06
2005 01 02 03 04
2004 01 02 03 04
2003 01 02 03 04
2002 01 02 03 04
2001 01 02 03 04
2000 01 02 03 04
1999 01 02 03 04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