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绝经后骨质疏松症的性激素补充疗法

    作者:李春荣

    绝经后骨质疏松症,亦称退行性Ⅰ型骨质疏松症.其发病机理主要是由于绝经后雌激素水平骤然下降,促使骨吸收增加,骨矿含量快速丢失,骨折发生率升高.

  • 补充钙剂对青春期骨矿含量的影响

    作者:李继斌;黎海芪;王松艳

    为研究补充钙剂对青少年骨矿含量以及体格发育的影响,选取161例9~20岁健康青少年,按性别和性发育程度分为补钙组和对照组.实验前后评价两组膳食钙摄入量、运动量水平、性发育程度,并测定两组青少年身高、体重和桡骨远端1/3处骨矿含量、骨宽和血清总碱性磷酸酶水平.结果表明本组青少年膳食钙摄入量低于每日膳食钙参考摄入量的适宜摄入量水平,补充钙剂对青少年身高、体重无明显影响;骨矿含量增长除女性青春期后期有显著性差异外,其余各组增长与对照组比较无显著性.结果提示,青春期存在体格快速发育和骨量迅速积累的特点,补充钙剂对骨矿含量的增长作用有限,对体格发育也无明显影响;在女性骨量增长较少阶段补充钙剂则可能有助于骨矿含量的增加,且这种作用可能通过降低骨代谢率实现.

  • 骨密度无损测定方法简介及其新进展

    作者:孙涛;汪家旺

    骨密度无损测定是评价骨质疏松的重要手段,其方法 多种多样,临床应用各有千秋.本文仅就临床常见的X线片测量、X线片光吸收法、单光子和单能X线吸收测量法、双能X线吸收测量法、定量超声、定量CT、定量磁共振等测量方法 作一简介,并对各种检查方法 的适用范围、应用前景及测定结果 的临床意义等进行综述.

  • 浅谈131碘治疗甲亢前后骨密度分析

    作者:赵艳;孟作龙;金玉新

    目的 :探讨131I治疗甲亢前后的骨密度变化.方法 :对2015年1月-2018年5月在我院进行131I治疗的57例甲状腺机能亢进症患者进行回顾性研究,于131I治疗前及治疗后6个月测定骨密度、骨矿含量、观察其变化,比较有无显著差异.结果 :57例患者治疗6个月后较治疗前骨密度、骨矿含量均有明显改善,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131I治疗不仅能治疗甲状腺机能亢进症还能改善骨质疏松,值得在临床推广使用.

  • 补肾中药温肾强身散对去卵巢大鼠骨微结构和骨矿含量的影响

    作者:安方玉;刘永琦;颜春鲁;宋敏;王勇平;席永斌;马正民;牛彦强

    目的:观察补肾中药温肾强身散对去势大鼠骨微结构和骨矿含量的影响并探讨其治疗机制.方法:SPF级雌性SD大鼠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模型组、西药对照组及温肾强身散高、中、低剂量组和假手术组,除假手术组外其余各组大鼠行双侧卵巢去除术,假手术组大鼠行假手术处理,各组大鼠给予相应处理4周,计算胸腺、脾脏及肾指数,检测血清钙(Ca)、磷(P)含量,测定大鼠股骨的骨矿含量(bone mineral content,BMC)、大载荷和弹性模量,并进行股骨病理形态学检查.结果:与模型组比较,温肾强身散组大鼠胸脾指数明显升高,血清Ca、P含量明显升高,股骨的骨微观参数骨含量均得到良好的修复,骨生物力学参数中大载荷、弹性模量得到明显修复,骨小梁排列规则,数目增多、增宽.结论:补肾中药温肾强身散对骨质疏松症模型大鼠的作用机制可能是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股骨组织中BMC的水平,进而抑制骨组织的吸收,促进骨组织的形成.

  • 文登市健康中老年人尺桡骨骨矿含量调查

    作者:张永妙;王丽敏

    老年性骨质疏松症引起的骨痛及其并发症日益受到重视.骨矿含量(BMC)是分析骨折危险性精确的方法,是骨矿含量与地区种族生活习惯以及年龄、性别、职业关系密切.我们采用SD-1000型骨矿分析仪定量测定了文登市1,682名中老年人尺桡骨骨矿含量,为确定山东省正常人群骨矿含量的正常值及预防和治疗老年性骨质疏松症提供了重要依据.

  • 股骨头坏死大鼠模型组织学指标观察及指标间相关性分析

    作者:刘大全;李杰;杨静;李心乐;张平

    股骨头坏死是骨科常见病,缺乏有效的治疗方法。本研究采用大鼠股骨头缺血性坏死作为动物模型,观察造模后股骨头组织学相关指标及进行指标间的相关性分析。12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2组:假手术组、股骨头坏死模型组。本研究采用创伤性股骨头坏死模型,手术采用切断股骨头圆韧带及结扎股骨颈的方法造成股骨头缺血性坏死。动物造模5周后进行取材和相关指标的检测。骨密度和组织学评估骨损伤的程度,墨汁灌注评估血管灌注情况。结果显示模型组大鼠股骨头表面缺损塌陷,骨密度和骨小梁体积分数显著减少(均P<0.001),血管灌注显示血管密度和血管面积显著降低(均P<0.001)。指标间的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血管密度与骨矿密度、骨矿含量和骨小梁体积分数均呈明显的正相关(均P<0.01,相关系数分别为:r=0.891,0.898和0.920);血管面积与骨矿密度、骨矿含量和骨小梁体积分数也呈明显的正相关(均P<0.01,相关系数分别为:r=0.901,0.918和0.924)。本研究通过手术创伤的方法成功建立了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的大鼠模型,造模后股骨头组织的骨密度、骨容积以及血管灌注指标均明显下降,说明缺血性股骨头坏死造模成功。同时血管灌注与骨组织学指标间有显著的正相关性。说明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的根本病因是血管灌注障碍引起的骨损伤。本研究得出的组织学相关指标及指标间的相关性分析进一步明确了缺血性股骨头坏死的发病机制,也为寻求股骨头坏死的新治疗提供线索。

  •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的骨超声和骨矿含量的改变

    作者:孙文萍;薛延;田巍;李笠

    目的通过观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的跟骨超声振幅衰减(BUA)、超声声速(SOS)、髋部骨矿含量(BMC)及骨密度(BMD)变化,进一步了解COPD与骨质疏松的关系.方法测定COPD老年男性患者及对照组各30例的跟骨BUA、SOS和股骨颈、Ward's三角、股骨粗隆的BMD、BMC以及动脉血气.结果老年COPD组的股骨颈、Ward's三角、股骨粗隆的BMD、BMC以及跟骨的BUA、SOS均较对照组的测定值低,差异有显著性.COPD组动脉血气分析氧分压较对照组低(P<0.01).结论 COPD患者因缺氧引起各脏器受损,加速骨量丢失而易患骨质疏松症.

  • 男性老年性骨质疏松症

    作者:金世鑫

    经典的骨质疏松定义是:骨矿含量减少,伴骨微结构受到破坏,其结果是骨脆性增加和容易发生骨折.上述4个条件中,仅仅骨矿含量是无损伤检查而在临床应有.

  • 肌少症治疗进展与趋势

    作者:夏维波;付勤;王鸥;陈林

    肌肉骨骼疾病已经成为危害老年人健康重要的慢性病。高龄后骨骼和肌肉均减少或称肌肉骨骼老化,随着脂肪浸润增加,呈现肌纤维和骨矿含量减少的复合进程[1]。肌肉骨骼老化的功能减低会导致平衡力降低、容易摔倒易发生骨折,进而增加老年人的致残率和致死率。目前,防治骨折的策略主要聚焦于骨骼和增加骨量上,却忽略了骨骼和肌肉的相互联系和某些共同的调控网络。只有将骨骼和肌肉作为一个整体,即将肌肉-骨骼单位作为共同的治疗靶点,同时防治肌肉减少症和骨质疏松症,才能真正阻止骨骼-肌肉衰竭的恶性循环,终防止摔倒和骨折[2]。

  • 原发性骨质疏松症的诊断与治疗

    作者:周智广;李霞

    原发性骨质疏松症是一种以骨矿含量降低和骨组织微结构破坏为特征、导致骨脆性增加、易发生骨折的全身性疾病,是机体自然衰退、老化过程的组成部分.骨质疏松症是老年患者致残和致死的一种常见疾病,其并发症包括骨折(常见的部位有脊椎骨、髋骨和前臂)、骨畸形和慢性疼痛.对于50岁的妇女,其一生中发生骨质疏松性骨折的危险性为54%,同龄男性一生中发生髋骨骨折的危险性约5%~6%.

  • 评估腰椎和髋部体脂含量对全身体脂含量的预测作用

    作者:刘敏燕;肖彧君;张颖;裴育;成晓玲;李楠;李春霖

    体脂含量增加是心血管疾病的重要危险因素.体脂含量可以通过体成分测定获得.双能X线吸收测量法(DXA)测量体成分目前广泛应用且精确性好,但DXA测量体成分时需要采用全身扫描模式,不能与常规的骨密度(BMD)测定同时完成.然而,在BMD测定中,腰椎和髋部的脂肪百分含量(%fat)作为必要参数用来计算骨密度和骨矿含量.因此,如果能利用BMD测定中包括的腰部和髋部的%fat估测全身% fat,则可以节省时间、费用.此外,有些DXA骨密度仪不具备测定全身体成分的功能,也可以通过局部%fat方法了解全身% fat.国外已有研究显示局部%fat可以很好的预测全身% fat[1-2].本研究观察在我院老年男性中运用BMD测定中的局部%fat与DXA法全身体成分测定的%fat进行比较,明确局部% fat对全身%fat的预测作用,为临床体脂含量初步判断提供简洁有效的方法.

  • 胸腰段椎体区域性骨密度分析及其临床研究

    作者:丁明;孙东升;韩国华;魏传银;陈越林

    目的 探讨正常青壮年人胸腰段椎体区域性骨密度(BMD)的差异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测量每个椎体不同区域的BMD和骨矿盐含量(BMC),分析其存在的差异.结果 在单个椎体内部,椎体上半的BMD和BMC均小于椎体下半;椎体前半的BMD和BMC均小于椎体后半,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胸腰段椎体的BMD存在区域性差异,这是临床上椎体压缩性骨折多发于椎体前上部的原因之一.其可用于指导临床上胸腰椎骨折的后路植骨融合范围.

  • 骨质疏松诊断与分类中的统计学问题

    作者:陆盈;赵燕玲

    骨质疏松症(OP)的诊断主要依赖于骨密度的测量.根据世界卫生组织(WHO)骨质疏松工作组的建议,白人妇女骨密度(BMD)或骨矿含量(BMC)的T值低于正常人BMD或及BMC的-2.5SD,就是骨质疏松症[1].尽管目前国际上各种研究机构和学术团体认为在诊断OP症时应综合考虑危险因素或症状等[2,3],但是骨密度测量始终是诊断的一个主要参考依据.DXA测量仍被认为是金标准.除对OP的诊断外,测量骨密度还可以观察药物疗效,判断病人预后,同时也可用于高危人群的筛查[4,5].尽管OP诊断和分类是两个截然不同的问题,需要不同的统计方法,但是这两种情况都涉及如何选取阈值.对于诊断来说,我们要根据特定阈值判断病人是正常人还是OP病人;对于分类来说,我们要根据阈值将病人分为轻、中、重.

  • 更年安怡片对绝经后骨质疏松雌鼠防治作用的实验研究

    作者:冯异;黎烈荣;张英;刘又香

    目的 观察更年安怡片对绝经后骨质疏松雌鼠预防和治疗的效应及其作用机制.方法 雌性SD大鼠60只,随机分为正常组(INT),假手术组(Sham),模型组(Model),雌激素组(E2),更年安怡片组(GNAT)和更年安怡片预防组(GNAT PR),每组10只.检测腰1-6(L1-6)和右侧股骨的骨矿含量(BMC)和骨密度(BMD);放射免疫法(RIA)和酶联免疫法(ELISA)分别检测血清雌二醇(E2)、胰岛素样生长因子(IGF)及其结合蛋白(IGF-BP)含量.结果 模型组雌鼠L1-6和股骨的BMC、BMD明显减少,血清E2、IGF-I和IGF-BP1含量下降;雌激素和更年安怡片可不同程度地增加E2、IGF-Ⅰ含量(P<0.05或P<0.01),但BMC在用药前后无明显变化.更年安怡片预防组对上述指标无明显改善.结论 更年安怡片可以通过上调E,、IGF-Ⅰ的含量,增加腰椎和股骨BMD,改善因去除双侧卵巢引起的实验性绝经后骨质疏松症,为临床运用更年安怡片治疗绝经后骨质疏松提供了实验依据.

  • 老年性骨质疏松症患者腰椎及髋关节骨矿含量及骨钙素变化相关性分析

    作者:樊继波;李莎;丁小刚;鄂建设;王建刚;蒋亚飞;张睿;覃勇

    目的 研究并分析老年性骨质疏松症患者不同年龄组腰椎及髋关节骨矿含量及其骨钙素相关性.方法 选取2011年3月-2012年3月在我院收治入院确诊的患者86例.应用X线骨密度检测仪检测其腰椎及髋关节骨矿含量,放免法检测其骨钙素.应用SPSS13.0对比研究骨质疏松症患者腰椎及髋关节骨矿含量与骨钙素变化相关性分析.结果 86例骨质疏松症患者随着年龄的增长腰椎及髋关节骨矿含量呈下降的趋势,而血清骨钙素水平相对增高(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erson相关分析结果显示:血清骨钙素与腰椎及髋关节骨密度呈负相关(P<0.05),结论血清骨钙素在早期诊断骨质疏松症有一定的临床意义.

  • 不同季节补钙对北方男性青少年骨矿含量的影响

    作者:周波;王晓红;王松涛;徐超;刘艳;韩中凝;刘威

    目的为观察不同季节补钙对北方男性青少年骨矿含量的影响.方法将46名男性青少年(年龄17.2±0.7岁)随机分成两组,第一组在冬春季补充碳酸钙胶囊,每天500 mg元素钙,第二组夏秋季补充相同的钙胶囊.在实验前后进行人体测量,三天称重法膳食调查,三天活动量记录法测体力活动量,用BH-6012型二维扫描单光子骨密度仪,测量非优势桡骨超远端的骨矿含量(BMC,g/cm)、骨密度(BMD,g/cm2)和骨宽(BW,cm).对有关变量进行t检验和协方差分析.结果该人群膳食钙的摄入量为544±185 mg/d,体力活动能量消耗夏秋季明显高于冬春季(P<0.05),但在同一季节中两组间无差异.12个月后,第二组桡骨超远端BMC(8.83%±6.55%)、BMD(4.28%±5.41%,)增加的百分数明显高于第一组BMC(5.45%±7.21%)、BMD(3.09%±4.01%)(P<0.05).BW、身高、体重的增加值无显著性差异.结论提示季节对补钙效果有影响,在北方地区对低钙膳青少年补钙时,选择夏秋季节对增加骨矿含量效果更好.

  • 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的Micro-CT影像学参数分析

    作者:李永贤;张顺聪;梁德;杨志东;郭丹青;莫国业;李大星;冯蓬勃;郭惠智;李永巍;莫凌

    目的 初步探讨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患者、骨质疏松患者以及无骨质疏松患者3者间椎体骨质的差别.方法 对30例需要进行手术治疗的患者进行分组,分别为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患者组、骨质疏松患者组及无骨质疏松患者组,每组10例.在术中分别取出3组患者少许椎体样本,椎体样本大小相等,不影响手术疗效的同时亦不会对患者造成不良影响,患者均表示知情同意.随后分别对取出的椎体标本进行显微计算机断层扫描术(micro-computed tomography,Micro-CT)检测,以了解及对比3组患者之间椎体骨密度(bone mineral density,BMD)、骨矿含量(bone mineral content,BMC)和骨小梁情况.结果 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患者组对比骨质疏松患者组、无骨质疏松患者组其椎体皮质骨BMD、松质骨BMD、骨小梁BMD和总体BMD以及皮质骨BMC、松质骨BMC和总BMC均有明显下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骨小梁BMD、皮质骨BMC、松质骨BMC和总BMC下降显著(P<0.01);骨质疏松患者组对比无骨质疏松患者组其椎体皮质骨BMD、松质骨BMD、骨小梁BMD和总体BMD以及皮质骨BMC、松质骨BMC和总BMC均有下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骨小梁BMD下降显著(P<0.01).结论 较低的椎体BMD和BMC是椎体压缩骨折发生发展的主要原因,骨质疏松患者和暂无骨质疏松人群需要预防BMD、BMC的下降,防止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的发生.

  • 体重、身高对峰值骨量及腰椎形态的影响

    作者:马锦富;王文志;安珍;杨定焯

    目的通过体重(W)、身高(H)对成都地区青壮年峰值骨量及腰椎形态的影响研究,为骨质疏松症的诊治中合理应用骨量参数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随机抽取成都地区20~39岁237名(男108名,女129名)排除心、肝、肺、肾、内分泌等疾病,骨代谢疾病及脊椎畸形者.应用双能X射线骨密度仪(DXA)测定全部受试者腰椎( L1-L4)正位骨密度(BMD)、面积(Area)、骨矿含量(BMC)及腰椎形态(横径及高径).结果男性L2-4 BMC、L2-4 Area及 L2-4 Area/H均明显高于女性(P<0.05), L2-4 BMD、 L2-4 BMC/W、 L2-4 Area/W、 L2-4 BMC/H男女无显著性差异(P>0.05). L2-4 BMD/W、 L2-4 BMD/H女性明显高于男性(P<0.05).由L1至L4腰椎的横断面积逐渐增大,横径>高径,男性腰椎横径及高径均明显高于女性(P<0.05),横径更明显.横径/W、高径/H男、女差异无显著性(P>0.05),高径/W女性明显高于男性,横径/H则男性明显高于女性(P<0.05).结论 L2-4 BMC较 L2-4 BMD更好反映体重、身高及骨几何尺寸的变化,体重主要影响腰椎横径,身高主要影响腰椎高径.

  • 身高、体重及体重指数对辽宁地区正常中老年人骨矿含量的影响

    作者:孙国强;郭庆生;闻久全

    目的调查分析身高、体重及体重指数(BMI)对辽宁地区正常中老年人群骨矿含量的影响.方法在辽宁地区年龄在40~79岁的中老年人群中随机抽样1 731例,除外可能导致继发性骨质疏松症的各种疾病,应用美国lunar公司生产的双能X线骨密度仪,分别测试受试者的腰椎及股骨上段的骨密度(BMD),全部资料输入微机,用SPSS软件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身高与腰椎及股骨上段的BMD相关性较差(r=0.087~0.197, P<0.05),体重与腰椎及股骨上段的BMD相关性较好(r=0.226~0.352 P<0.01).体重指数与腰椎的相关性好,其次是大转子.腰椎及股骨颈的BMD在超体重组(BMI>25 kg/m2)明显大于低体重组(BMI≤19 kg/m2),其差异有显著性,该特点在腰椎为明显.结论体重是影响中老年人骨矿含量的重要因素.对低体重的中老年人(BMI≤19 kg/m2)可作为骨质疏松症的易发人群,及时监测BMD,早期预防及治疗.

    关键词: 骨矿含量 骨密度
130 条记录 1/7 页 « 1234567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