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学术期刊 > 内分泌腺及全身性疾病 > 中国骨质疏松杂志

中国骨质疏松

中国骨质疏松杂志

Chinese Journal of Osteoporosis 중국골질소잡지

CSCD核心期刊
  • 主管单位: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政部
  • 主办单位: 中国老年学和老年医学学会
  • 影响因子: 1.43
  • 审稿时间: 1-3个月
  • 国际刊号: 1006-7108
  • 国内刊号: 11-3701/R
  • 发行周期: 月刊
  • 邮发: www.chinacjo.com
  • 曾用名:
  • 创刊时间: 1995
  • 语言: 英文
  • 编辑单位: 中国骨质疏松杂志编辑部
  • 出版地区: 北京
  • 主编: 张萌萌
  • 类 别: 内分泌腺及全身性疾病
期刊荣誉:
  • 老年人血清骨硬化蛋白与冠心病及骨质疏松的相关性研究

    作者:贺无恙;陈庆伟;柯大智;李桂琼;陈靖

    目的 探讨老年人血清骨硬化蛋白水平与冠心病及骨质疏松的相关性.方法 入选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老年心血管科2014年10月至2015年10月因胸痛待查人院行冠状动脉造影的老年患者313例,其中诊断为冠心病的患者163例,非冠心病患者150例,取术前空腹静脉血用ELISA法测定血清骨硬化蛋白水平,同时测定骨密度及血脂、骨转换标志物等生化指标.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骨硬化蛋白水平与冠心病发生的相关性,用多元线性回归分析影响骨硬化蛋白水平的相关因素.结果 ①老年冠心病组骨硬化蛋白水平显著低于非冠心病组[(178.035±0.636) pg/mLvs(180.576±0.608)pg/mL,P<0.05];②多因素logistic回归提示老年患者骨硬化蛋白与冠心病发生负相关(OR=0.865,P=0.018),其中骨质疏松患者骨硬化蛋白水平升高可降低罹患冠心病的风险(OR=0.767,P=0.007),非骨质疏松患者骨硬化蛋白与冠心病无相关性(P>0.05);③多元线性回归提示骨硬化蛋白水平与腰椎骨密度(β=0.224,P<0.05)、Ⅰ型胶原氨基端延长肽(β=0.161,P<0.05)、年龄(β=-0.162,P<0.05)显著相关.结论 血清骨硬化蛋白与老年患者尤其是合并骨质疏松的老年患者冠心病发生密切相关,并可能在骨-血管轴中发挥信使作用.

  • 胶质细胞源性神经营养因子对股骨头缺血坏死的保护作用

    作者:喻钧伦;唐曦;肖文;黄雨;罗天友;吴少平

    目的 探究胶质细胞源性神经营养因子(glial cell line-derived neurotrophic factor,GDNF)对早期激素性股骨头坏死(steroid-induced avascular necrosis of the femoral head,SANFH)的保护作用.方法 采用改良技术建立早期激素性股骨头坏死兔模型,随机分成实验组(n=12)和对照组(n=12).实验组给予髋周臀大肌注射GDNF(8.0 μg/只),对照组相同部位注射等体积生理盐水,干预1周.分别于第5、10、15、20天进行股骨头多排螺旋CT、显微CT及苏木素-伊红(H&E)染色检测.结果 影像学观察示,GDNF注射后第15天开始,实验组股骨头骨小梁逐渐丰富、密集,间距变窄,骨皮质厚度及密度增加;对照组股骨头骨小梁分布稀疏,间距增宽,部分断裂,骨质密度减低.第15、20天,实验组与对照组股骨头骨矿物质密度、组织骨矿物质密度及骨体积分数,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织学观察示,实验组股骨头内骨小梁粗大,骨细胞分布广泛,细胞核着色深,脂肪细胞分布较少;对照组骨小梁分布稀疏,形态不完整,部分断裂,骨细胞空陷窝和脂肪细胞增多,骨细胞和造血细胞减少.第15、20天,实验组与对照组股骨头骨细胞空陷窝率分别为:13.3±3.2%、10.6±2.4%和71.0±7.5%、78.6±5.3%,两组比较,实验组骨细胞空陷窝率显著减低(P<0.05).结论 GDNF可通过抑制骨细胞坏死,保持骨小梁的完整性.

  • 温肾固疏方调控去卵巢大鼠氧化应激及骨代谢指标的机制研究

    作者:孙振双;徐道明;朱媛媛;陶文静;耿元卿;郭海英;沈蕴茹

    目的 观察温肾固疏方对去卵巢骨质疏松模型大鼠氧化应激及骨代谢指标的影响.方法 通过切除大鼠双侧卵巢建立绝经后骨质疏松症模型.造模后,将40只模型大鼠随机分为温肾固疏方高、中、低剂量组、雌二醇组、模型组;假手术组仅切除卵巢旁脂肪组织.干预2月后,检测骨组织形态学改变,测定骨密度,采用ELISA法测定血清PINP、BGP、TRACP5b、RANKL、OPG的含量.比色法检测血清中MDA、CAT、SOD水平.结果 与假手术组比较,模型组股骨近端和股骨总BMD均明显降低,模型组血清MDA活力明显升高(P<0.05),而CAT活力下降明显(P<0.01),血清TRACP5b、BGP、PINP含量明显升高(P<0.01),而OPG、OPG/sRANKL比值下降(P<0.05),骨形态改变与骨质疏松症一致;与模型组相比:各治疗组骨组织形态改善.雌激素组、温肾固疏方高、中剂量组BMD均明显增高(P<0.05).雌激素组、温肾固疏高、中剂量组血清PINP、BGP含量下降(P<0.05).雌激素组、温肾固疏中剂量组TRACP5b含量下降(P<0.05).温肾固疏中、低剂量组血清OPG含量升高(P<0.05).温肾固疏高、中剂量组OPG/sRANKL比值升高(P<0.05),低剂量组比值明显升高(P<0.01);雌激素组、温肾固疏中剂量组血清MDA活力降低(P<0.05),温肾固疏中、高剂量组血清CAT活力升高(P<0.05).结论 温肾固疏方可降低骨代谢高转换水平,增加骨形成,减少骨吸收而发挥抗骨质疏松作用,抗氧化应激机制可能在其中发挥了作用.

  • 健脾补肾方增加β-catenin、Runx2表达而促进骨质疏松性骨折愈合的疗效观察

    作者:笪巍伟;赵永见;兰儒贤;王腾腾;唐德志;舒冰;马俊明;施杞;王拥军

    目的 研究健脾补肾方促进骨质疏松性骨折愈合的疗效机制,探讨“脾肾相关”、“先后天之本”中医理论在骨质疏松性骨折防治中的运用.方法 建立去卵巢骨质疏松性骨折小鼠模型,随机分为7、14、28d 3个时间点,每个时间点分生理盐水、健脾补肾方2组.于骨折术后第2天给予相应药物灌胃治疗,分别于治疗3个时间点后处死小鼠,取材,进行影像学观察和病理组织学染色.结果 X-ray、Micro-CT结果显示,健脾补肾组7、14、28d均可促进骨痂形成及骨折愈合;Micro-CT定量分析显示,健脾补肾组7、14d骨痂BV/TV、Conn.D、mean/density of TV、mean/density of BV均明显高于生理盐水组(P<0.05);有限元分析结果提示,健脾补肾组28d骨折部位刚度、弹性模量结果均高于生理盐水组(P <0.05);HE染色、ABH/OG染色结果显示,健脾补肾方可以促进骨折部位早、中期膜内成骨和软骨内成骨,加速骨折愈合;免疫组化染色结果显示,健脾补肾方能增加骨痂部位β-catenin、Runx2的表达,促进骨折愈合.结论 健脾补肾方可以促进骨质疏松性骨折的愈合,其机制可能与增加β-catenin、Runx2的表达相关.

  • 女性年龄相关的股骨颈几何参数参考值

    作者:张云林;汤梦露;周祥;伍西羽;伍贤平;廖二元

    目的 调查女性人群年龄相关的股骨颈几何参数(FNGPs)和建立FNGPs参考数据库.方法 女性健康志愿者5478名(年龄10 ~91岁),采用DXA骨密度仪测量受试者FNGPs,包括股骨颈外周直径(OD)、横截面积(CSA)、皮质厚度(CT)、内皮质直径(ED)、抗曲比率(BR)、截面系数(SM)、截面转动惯量(CSMI)和抗压强度指数(CSI),并分析其随年龄的变化关系.结果 各种FNGPs随年龄的分布趋势均采用三次回归模型拟合优度佳,拟合曲线方程的决定系数均有显著性意义(R2=0.047 ~0.344,均P=0.000),但它们的散点分布趋势随指标而不同,其中CSA、CT、SM、CSMI和CSI在35岁之前随年龄而增加,之后随年龄增加而逐渐下降;只有BR约在40岁之后则随年龄而快速增加.调整年龄之后,身高、体重和BMI与股骨颈OD、CSA、CT、ED、SM和CSMI呈显著正相关关系(r=0.043~0.546,均P=0.002 ~0.000),BR和CSI则与身高、体重和BMI呈负相关关系(r=-0.057至-0.387,均P=0.000).结论 本研究建立的女性人群FNGPs参考数据库,将为临床评价和预测女性股骨颈骨质疏松性骨折风险提供可靠的参考值.

  • 成人腰椎不同部位表观弥散系数值的差异及与年龄的相关性

    作者:赵云超;程静;李杰;傅晗

    目的 通过磁共振扩散加权影像技术来研究正常健康人群的腰椎各部分的表观弥散系数之间的差异以及与年龄的相关性,为提高成人腰椎病变检查的准确性及可靠性.方法 选取2015年07月至2016年08月期间来我院进行正常体检的人员,经筛选终选择60例,其中男性为28例,女性为32例,平均年龄为(53.26±18.13)岁,分为中年、老年、青年三个年龄段组,进行腰椎正中矢状切面T2弛豫时间图像扫描,用以量化并分析腰椎内水分子的含量,同时进行腰椎正中矢状切面扩散加权影像扫描,用以分析腰椎内水分子的扩散程度,将获得的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分析不同年龄段组之间的腰椎各部分ADC值的差异.结果 正常健康成人的腰椎不同部位的ADC值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椎弓根的ADC值大于椎体;腰椎各部位的ADC值随年龄段的变化呈现显著性差异(P<0.05),青年组的ADC值大于中年组和老年组,老年组的ADC值小.结论 在以后研究腰椎病变时,一定要对照同样年龄段的正常健康人群来判定,这样才能提高诊断的效率和准确度.

  • 软骨ADAMTS-7基因上调与股骨头坏死发生之间的相关性研究

    作者:赵程锦;周煜虎;王坤正

    目的 探讨ADAMTS-7与ONFH(股骨头坏死)患者关节软骨退化和影像学变化的相关性,并研究其潜在机制.方法 共纳入2014年3月至2015年6月我院收治的80例股骨颈骨折(FNF)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检查结果将所有患者分为对照组和ONFH组,对照组患者X线片检查均无ONFH和骨关节炎OA;ONFH组患者X线片检查有明确ONFH.根据ARCO分期标准,将ONFH组患者进一步分为两组:A组,ARCO分期Ⅱ~Ⅲ期,X线片显示股骨头无明显塌陷;B组,ARCO分期Ⅳ期,X线片显示股骨头有明显塌陷.记录Mankin评分;免疫组化染色分析ADAMTS-7、TNF-α和磷酸化NF-κB的表达水平;RT-PCR检测ADAMTS-7的mRNA水平;Western Blot检测ADAMTS-7与COMP的蛋白水平;分析各组指标差异,探讨ADAMTS-7在ONFH发病机制中的潜在作用.结果 各组患者的年龄、性别等基本信息对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ONFH组患者关节软骨发生明显退化,ONFH A组与ONFH B组的Mankin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ONFH组的ADAMTS-7和TNF-α表达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ONFH组ADAMTS-7的mRNA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Western Blot结果显示ADAMTS-7的增加与COMP的降解潜在相关(P<0.05).此外,ONFH组患者的NF-κB表达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ONFH患者关节软骨ADAMTS-7 、TNF-α与磷酸化NF-κB均显著上调,ADAMTS-7的表达水平与软骨TNF-α和磷酸化NF-κB P65的表达呈正相关,ADAMTS-7可能通过TNF-α与磷酸化NF-κB P65参与ONFH的发病机制.

  • 补肾健脾活血方干预过表达DKK1骨细胞对细胞活性及BMP2的影响

    作者:王凡;黄宏兴;王吉利;万雷;黄红;柴爽

    目的 用补肾健脾活血方干预过表达的DKK1腺病毒转染的成骨细胞,通过观察细胞的活性及BMP2的表达,研究补肾健脾活血方治疗骨质疏松的分子生物学机制.方法 将培养细胞分成NC对照组,Ad-DKK1组两组.NC对照组由空载腺病毒转染;Ad-DKK-1组由包装过表达的DKK1腺病毒转染.每组分别用含药血清和空白血清干预.采用CKK-8检测细胞增殖,蛋白印记法检测BMP2的表达.结果 各组细胞活性变化;空白血清和含药血清干预均能提高细胞活性.与空白血清分别干预的两组比较,含药血清分别干预后的两组,在24 h,48 h,72 h的细胞活性的增加倍数都较多;在采用蛋白印记法检测后,BMP2在含药血清分别干预的两组的相对表达量较空白血清分别干预的两组的相对表达量高(P <0.01,P<0.01),在NC对照组中含药血清干预与空白血清干预无明显差异.结论 补肾健脾活血方含药血清可以提高细胞活性,提高BMP2的相对表达量,有利于成骨细胞的矿化,尤其在过表达DKK1干预后.补肾健脾活血方可能通过调控DKK1进而影响成骨细胞的代谢.

  • 在有氧运动的基础上服用补肾壮骨颗粒对改善去势大鼠骨质疏松症病情的协同效果

    作者:刘蓉;商宇红

    目的 探讨有氧运动与补肾壮骨颗粒综合疗法治疗绝经后骨质疏松症(postmenopausal osteoporosis,PMOP)的疗效及机理,为有效防治PMOP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采用去势大鼠模型,分为假手术组(n=10)、模型组(n=10)、阳性组(n=10)、有氧运动组(n=10)、补肾壮骨颗粒组(n=10)和联合组(n=10),去势后2 w运用有氧运动、补肾壮骨颗粒以及二者联合等干预方法防治大鼠发生的骨质疏松.连续12 w检测各组大鼠骨组织生物力学,同时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检测骨代谢相关指标表达.结果 与假手术组相比,模型组大鼠的左股骨大负荷、左胫骨大负荷和第四腰椎结构强度均显著降低(P<0.05).与模型组相比,阳性组、有氧运动组、补肾壮骨颗粒组和联合组的左股骨大负荷、左胫骨大负荷和第四腰椎结构强度均显著提高(P<0.05).荧光定量PCR结果显示,与模型组相比,阳性组、有氧运动组、补肾壮骨颗粒组和联合组的RANKL和OPG均显著提高(P<0.05),而RANKL/OPG显著降低(P<0.05).与阳性组相比,联合干预组的RANKL和OPG均显著提高(P<0.05),而RANKL/OPG显著降低(P<0.05).结论 补肾壮骨颗粒和运动的综合性治疗策略能通过降低骨组织中OPG/RANKL比值,进而抑制破骨细胞的活性来改善去势大鼠骨质疏松症病情,其疗效要优于单纯运动及补肾壮骨颗粒.

  • 骨质疏松症患者肠道菌群多样性分析

    作者:王飙;赵和平;高文杰;李鑫;梅洋;乔蓉;骞雨;王冀邯

    目的 探讨原发性骨质疏松患者肠道菌群的多样性变化.方法 收集原发性骨质疏松患者7例与健康对照组7例的粪便样本,提取肠道菌群DNA,16S rRNA基因扩增,Illumina平台测序.对测序结果进行物种注释、多样性分析、物种差异分析.结果 原发性骨质疏松患者肠道菌群在纲、目、科、属、种、分类操作单位水平的菌群种类要多于对照组,且两组人群在纲、目、科、属、种、分类操作单位水平的肠道菌群种类有一定的重叠性;Alpha多样性指标中的赵氏指数及艾森指数在两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香农指数及辛普森指数在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Beta多样性中的层级聚类能够将两组样本进行鉴别区分;骨质疏松组与对照组样本在门、科、种分类水平的部分肠道菌群含量存在差异(P<0.05),芽单胞菌门、绿弯菌门、酸杆菌门、芽单胞菌科、丛毛单胞菌科、厌氧绳菌科、毛螺菌、优杆菌等肠道菌群在骨质疏松患者中所占比例要大于正常对照组(P<0.05).结论 16S rRNA测序有助于分析原发性骨质疏松患者的肠道菌群多样性变化,为研究肠道菌群与骨质代谢的关系提供理论依据.

  • 补骨脂活性成分对骨质疏松相关信号通路影响的研究概况

    作者:刘小钰;宋敏;蒋林博;周灵通;董万涛;巩彦龙

    骨质疏松症(osteoporosis,OP)随社会老龄化进程加速在全球的发病率呈逐渐增长的态势,且致残、致死率较高,临床治疗效果尚不满意.补骨脂作为目前中医药防治OP的研究热点,疗效显著,其活性成分能够干预骨代谢相关信号通路,促进成骨细胞的分化、增殖,抑制破骨细胞的形成,维持骨稳态.本文将从三个方面围绕骨质疏松相关信号通路,对补骨脂活性成分治疗OP的作用机制展开综述,为OP靶向治疗提供依据,为进一步研究和开发抗骨质疏松新药提供前景.

  • 原发性骨质疏松症血瘀与疼痛的关系研究

    作者:阎晓霞;任之强;何升华

    目的 分析原发性骨质疏松症患者血瘀与骨质疏松性疼痛的关系.方法 收集2014年6月至2015年10月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确诊为原发性骨质疏松症血瘀证患者99例,检测患者腰椎骨密度及血细胞参数(MCV、RDW-CV、MPV、PDW)水平,并对所有患者进行血瘀评分及疼痛评分.结果 患者疼痛评分、血瘀评分随着年龄增高而呈不断升高的趋势,且疼痛评分与血瘀评分之间存在中度正相关(r =0.535,P<0.01);与RDW-CV呈低度正相关(r=0.357,P<0.01).结论 原发性骨质疏松症患者骨质疏松性疼痛与血瘀存在一定的相关性,血瘀越严重,疼痛程度也越严重,提示血瘀在骨质疏松性疼痛致病机制中起着重要作用.

  • 四种手术方式治疗高龄骨质疏松性股骨转子间骨折的回顾性分析

    作者:白志刚;宋强;程锁利;孙玺淳;马军;杨绿林;黄朋;牛东生

    目的 探讨治疗高龄骨质疏松性股骨转子间不稳定性骨折的方法及疗效.方法 对我院2005年1月至2015年5月收治的以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PFNA)、股骨近端解剖锁定钢板(PPF-LCP)、髋关节置换术(HRP)和动力髋螺钉(DHS)手术的194例高龄骨质疏松性股骨转子间不稳定骨折患者进行回顾性研究,分别对各组的手术时间、出血量、住院时间、术后下床活动时间、Harris评分、并发症等指标进行统计学分析,评价4种治疗方法的特点及优劣.结果 PFNA组手术及住院时间短,关节置换组次之,PF-LCP组第三,DHS组长;PFNA组出血量少,而关节置换组、PF-LCP组与DHS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关节置换组离床时间早,PFNA组次之,PF-LCP组与DHS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术后1月的Harris评分GTF假体组明显高于其他3组,PFNA组高于PF-LCP组与DHS组,PF-LCP组高于DHS组,而术后6月的Harris评分发现无明显差异.结论 对于高龄骨质疏松性股骨转子间不稳定性骨折,治疗的关键在于降低手术风险、尽早离床活动、避免术后并发症,对于身体状况尚佳、骨质疏松程度低、骨折粉碎程度轻者首选PFNA,相反,若患者合并有严重的骨质疏松、骨折部粉碎程度重则髋关节置换术更具优势,DHS需谨慎选择.

  • 不同剂量骨化三醇治疗绝经后骨质疏松疗效对比

    作者:李颂兵;黄昶荃

    目的 对比不同剂量骨化三醇治疗绝经后骨质疏松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我院门诊治疗的786例绝经后骨质疏松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393例.一组给予骨化三醇0.25 μg(骨化三醇0.25μg治疗组),每日一次;另一组给予骨化三醇0.50μg(骨化三醇0.50 μg治疗组),每日一次.两组患者都给予钙尔奇D2粒(每粒含离子钙600 mg和活性维生素D 3.125 μg),阿仑膦酸钠70 mg每周一次,连续治疗一年.测量、评价并统计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和两组患者治疗后腰椎正位(L2-4)和左右股骨颈骨密度(Bone Mineral Density,BMD)和腰背疼痛程度.结果 治疗一年后两组患者腰椎和股骨颈BMD均显著增加(P<0.05);治疗后,骨化三醇0.50 μg治疗组腰椎和股骨颈BMD显著高于骨化三醇0.25μg治疗组;疼痛程度显著低于骨化三醇0.25μg治疗组(P<0.05).结论 绝经后骨质疏松的三联疗法(钙、活性维生素D、双膦酸盐),骨化三醇0.25 μg剂量不足,0.5 μg能显著提高临床疗效.

  • 阿仑膦酸钠联合骨肽治疗骨质疏松症患者的临床效果

    作者:廖化波;张俊娟

    目的 分析骨质疏松症患者使用阿仑膦酸钠联合骨肽注射液治疗的临床效果和影响.方法 将我院2013年5月-2015年8月收治的500例骨质疏松症患者作为分析对象,按照随机分组方式分成对照组和试验组各250例,对照组患者采取阿仑膦酸钠治疗骨质疏松症,而试验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之上联合骨肽注射液治疗骨质疏松症,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治疗前后股骨密度的改善情况和临床不良反应率.结果 对照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72.0%)明显低于试验组(96.8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患者在治疗后骨密度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试验组患者的临床不良反应率(6.80%)明显优于对照组(40.0%),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骨质疏松症患者使用阿仑膦酸钠联合骨肽注射液治疗的临床效果良好,可以有效提高患者的骨密度.

  • 高尿酸血症与踝关节融合术后关节融合部位骨密度变化的相关性

    作者:李扬;张延辉;荣胜忠;王德平;关悦

    目的 研究并比较不同血尿酸浓度患者行踝关节融合术后融合部位骨密度,探讨高尿酸血症对踝关节融合术后融合部位骨密度的影响.方法 选取踝关节融合术后患者60名,按照不同血尿酸浓度分组,术后24 h、1、2、4、8、12w检测融合部位骨密度值.多组间比较采用ANOVA检验,两两组间比较采用LSD分析血尿酸浓度与融合部位骨密度的关系.结果 融合部位骨密度值在低浓度组和高浓度组随时间降低,低浓度组和高浓度组的融合部位骨密度BMD值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且高浓度组的融合部位骨密度T值均显著低于低浓度组(P<0.05).结论 踝关节融合术后患者合并血尿酸增高,会造成融合部位骨质密度降低,对踝关节融合可能造成不利影响.

  • 2型糖尿病患者FRAX评分及骨密度与BMI的相关性分析

    作者:俞海燕;郭晓珍;黄文龙;高远;方铭;胥娟;吴心池;陈华;张晓兰

    目的 探讨2型糖尿病患者骨折风险预测工具FRAX计算出的骨折风险及骨密度与BMI之间的关系.方法 选取278例糖尿病人群,开展相关问卷调查,收集相关临床指标,并检测骨密度,计算FRAX评分.研究2型糖尿病患者FRAX评分及骨密度与BMI的关系.结果 2型糖尿病患者的L1-4、股骨颈的骨密度随着BMI的升高,呈逐渐升高的趋势(P<0.05),10年主要骨质疏松性骨折发生概率(PMOF)和10年髋部骨折发生概率(PHF)在分组后无明显差异.结论 2型糖尿病患者骨密度与BMI有相关性,而FRAX评分与BMI无相关性.

    关键词: FRAX 骨密度 BMI 糖尿病
  • 远程数字化平台对某部干休所骨质疏松症患者的健康管理效果评价

    作者:罗展鹏;王亮;徐小文;杨帆;马远征

    目的 评价远程数字化平台对我院附属某部干休所门诊部骨质疏松症患者的一体化健康管理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附属某部干休所门诊部骨质疏松症患者为研究组(170例),我院本部门诊骨质疏松症患者为对照组(245例).所有病例于2013年12月至2015年3月完成入组,研究组进行基于远程数字化平台的骨质疏松症一体化健康管理,对照组不应用远程系统,但仍采用基于数字化平台的骨质疏松症一体化健康管理,随访期限1年.对比分析两组患者骨折发生率、药物依从性、骨质疏松知识、骨密度及研究组转诊率变化.结果 研究组和对照组患者1年内骨折发生率均较低(2.94%,3.26%),钙剂、维生素D、双膦酸盐药物依从性良好的人数比例均较高(82.35%,83.26%;77.06%,75.10%;70.00%,72.65%),两者比较均没有统计学差异(P>0.05).随访1年时,研究组骨质疏松知识OKT分值(20.94±2.38)与对照组(21.26±2.91)均比入组时(13.52±2.68,13.82±2.73)增高(P =0.000),但两者相比没有统计学差异(P>0.05);研究组腰椎(L1-L4)及股骨颈骨密度(0.7882±0.0946 g/cm2,0.6741±0.0814 g/cm2)与对照组(0.7946±0.1037 g/cm2,0.6872±0.0907 g/cm2)均比入组时增高(P =0.000),但两者相比没有统计学差异(P>0.05).研究组患者转诊率(18.14%)与前1年(73.28%)相比有显著降低(P=0.000).结论 远程数字化平台对我院附属某部干休所门诊部骨质疏松症患者的一体化健康管理效果与我院本部相似,且可使转诊率显著降低,有利于部队实现分级诊治,值得推广.

  • 膝骨性关节炎患者膝关节局部骨密度的差异性研究

    作者:杨伟铭;赵彩琼;潘三元;曹学伟;林定坤

    目的 探讨膝骨关节炎患者膝关节不同分区骨密度差异性及其与骨质疏松情况的相关性.方法 选取2016年3月至7月广东省中医院原发性膝骨性关节炎患者44例,共44膝(左膝22例,右膝22例);全部为绝经女性患者;年龄54~88岁,平均68.6±7.50岁.将膝关节感兴趣区(ROI)分别在正侧位上划分,正位分为6个感兴趣区,分别记为ROI 1-6区;侧位分为7个感兴趣,分别记为ROI 1-7区.利用双能X射线骨密度仪分别测量各个感兴趣区的骨密度,同时测量腰椎及股骨颈骨密度情况.根据测量结果,将不同分区BMD测量值分别进行两两间比较,采用SPSS 16.0的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处理与分析.结果 共纳入原发性膝骨性关节炎患者44例,腰椎BMD为0.859±0.156 g/cm2 (0.592 ~1.168 g/cm2);股骨颈BMD为0.660±0.112 g/cm2(0.436 ~0.087 g/cm2).其中骨质疏松(T值<-2.5)15例,占34.1%;低骨量(-1.0<T值<2.5)23例,占52.3%;正常(T值>-1.0)6例,占13.6%.膝关节正位感兴趣区ROI 1-6区BMD分别为:0.764±0.176、0.649±0.177、0.871±0.253、0.984±0.297、0.696±0.143、0.949±0.210.膝关节侧位感兴趣区ROI 1-7区BMD分别为:0.801±0.226、0.995±0.272、0.964±0.298、0.942±0.198、0.796±0.157、0.870±0.223、0.752±0.206.膝关节正位感兴趣区骨密度情况对比发现,ROI 1、ROI 2、ROI 3、ROI 4,四个分区相互间BMD测量值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其中BMD测量值ROI 4>ROI3>ROI 1>ROI2.膝关节侧位感兴趣区骨密度情况对比发现,ROI 1与ROI 2、ROI 3、ROI 4的BMD测量值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 <0.05);ROI 1 BMD测量值小.ROI 4、ROI 6分别与ROI 5、ROI 7的BMD测量值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ROI 4、ROI 6的BMD测量值大于ROI 5、ROI 7的BMD测量值.结论 膝骨关节炎患者大部分合并骨质疏松,膝骨关节炎与骨质疏松,相互影响,相互联系,导致疾病的不断发展.膝关节不同分区骨质量退变情况不同,胫骨平台内侧BMD测量值比胫骨平台外侧高,股骨外侧髁BMD测量值比股骨内侧髁;同时股骨髁、股骨干较胫骨平台、胫骨干、髌骨BMD测量值高.

  • 老年性骨质疏松症患者施用子午流注纳支法穴位敷贴的疗效分析

    作者:胡阳;金宇

    目的 探讨子午流注纳支法穴位敷贴治疗老年性骨质疏松症的疗效,为改善老年性骨质疏松症患者的生活质量提供依据.方法 选择2014年5月-2016年9月在我院针灸科门诊治疗的83例老年骨质疏松症患者,按照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41例和对照组42例,在接受口服钙尔奇D的基础上,观察组患者采用子午流注纳支穴位敷贴治疗,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穴位敷贴治疗.采用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问卷表、生活质量调查简表、焦虑自评量表评价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功能障碍、生活质量和焦虑程度.结果 两组患者治疗后的ODI、SAS得分均明显低于治疗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4周后,观察组的ODI、SAS得分明显低于对照组,观察组在躯体疼痛、生理功能、躯体功能、社会能力、活力、精神健康、情感职能、总体健康8个维度的得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采用子午流注纳支法取穴敷贴治疗老年性骨质疏松症能够明显改善患者的功能障碍,减轻焦虑情绪,提高生活质量水平,值得临床上进一步推广.

  • 葛根素和丹参酮Ⅱ A对维甲酸诱导骨质疏松大鼠生殖系统的修复作用

    作者:雒志恒;祁珊珊;冯自立;吴婕;王永吉

    目的 探讨和比较葛根素(puerarin,PUE)、丹参酮Ⅱ A(tanshinone Ⅱ A)两种植物雌激素对维甲酸诱导的雌性骨质疏松大鼠生殖系统的修复作用.方法 12周龄SPF级健康雌性SD大鼠50只,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葛根素组[50 mg/(kg·d)]、丹参酮Ⅱ A组[200 mg/(kg·d)]、苯甲酸雌二醇阳性对照组[40 μg/(kg·d)].除正常组外,其余各组每日给予维甲酸80mg/(kg·d)灌胃,建模21 d.建模21 d后除模型组外,其余各组进行给药,给药70 d后,检测各组大鼠体重,生殖系统(子宫、阴道、卵巢)湿重,ELISA测定血清雌二醇(estradiol,E2)含量,采集子宫、阴道组织进行石蜡包埋、HE染色,观察子宫及阴道形态,并用病理图像分析系统进行组织形态计量学测定.结果 通过生殖系统脏器指数计算、血清雌二醇检测以及子宫和阴道组织形态计量学分析显示,模型组脏器指数、血清E2含量较正常组显著降低(P<0.05),模型组大鼠子宫腔径、管径厚度、上皮厚度、肌层厚度、腺体数量较正常组显著减少(P<0.01),阴道出现不同程度萎缩,阴道上皮厚度较正常组显著降低(P<0.01);葛根素组上述指标较模型组显著增加(p<0.05);丹参酮Ⅱ A组上述指标较模型组显著增加(P<0.01);丹参酮组与葛根素组相比,丹参酮组子宫管径厚度,阴道上皮厚度,显著高于葛根素组(P<0.01).结论 葛根素和丹参酮Ⅱ A均对维甲酸诱导的骨质疏松大鼠生殖系统损伤具有修复作用,且丹参酮Ⅱ A对生殖系统的修复作用优于葛根素.

  • 异补骨脂素对去卵巢大鼠骨代谢的影响研究

    作者:刘锐;杨小杰;李鑫;张超;高秋明

    目的 研究异补骨脂素对去卵巢大鼠骨代谢的影响.方法 取3月龄雌性SD大鼠40只,随机分为4组,假手术对照组,模型组,雌二醇组(苯甲酸雌二醇0.2mg/kg,皮下注射,每周1次),异补骨脂素组.手术6 w后,异补骨脂素组用25 mg/kg(此浓度经过前期浓度筛选得到)异补骨脂素灌胃,每天1次,1周停止1次,模型组灌胃与用药组等体积生理盐水,假手术组正常饲养.12w后双能X骨密度仪检测全身骨密度后处死,分离骨组织,于AG-X系列台式电子万能试验机检测左侧股骨和椎骨生物力学指标,血清中骨钙素(osteocalcin,OC)和抗酒石酸性磷酸酶5b(tartrate resistant acid phosphatase 5b,TRACP 5b)检测,右侧股骨护骨素(osteoprotegerin,OPG),RANKL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剥离心、肝、脾、肺、肾、肾上腺和子宫称重,计算器官指数,并做常规病理学检测.结果 与假于术组比较,模型组大鼠体质量、全身骨密度、股骨骨密度、腰椎骨密度及血清OC、TRACP 5b,胫骨微组织结构和股骨生物力学性能差异极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1),说明骨质疏松造模良好;与模型组比较,异补骨脂素组大鼠体质量、全身骨密度、股骨骨密度、腰椎骨密度及血清OC、TRACP 5b,胫骨微组织结构和股骨生物力学性能显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0.01 <P <0.05).与模型组比较,阳性对照组大鼠全身与股骨骨密度、血清OC、TRACP 5b和股骨生物力学性能极显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药物处理组与阳性对照相比无统计差异.结论 25 mg/kg的异补骨脂素能增加SD大鼠骨密度,改善骨组织微结构,有效提升骨生物力学性能,促进骨形成,降低骨质疏松骨折发生的风险.

  • 骨疏康胶囊治疗糖皮质激素性骨质疏松症的临床研究

    作者:杨亚珊;罗云霞;竺红

    目的 观察骨疏康胶囊治疗糖皮质激素性骨质疏松症的疗效.方法 选取宁夏医科大学总医院门诊及住院确诊的风湿性疾病并糖皮质激素性骨质疏松症患者80例,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0例.试验组患者口服骨疏康胶囊4粒BID,阿法骨化醇软胶囊0.5 μg QD,碳酸钙D3片1片BID,对照组患者口服阿法骨化醇软胶囊0.5 μg QD,碳酸钙D3片1片BID,两组均连续用药12个月,观察其骨密度及骨代谢指标的变化.结果 试验组腰椎(L1-4)、股骨颈、大转子、全髋的骨密度均较对照组升高,与治疗前相比明显升高,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骨代谢指标中,试验组血清钙治疗前后无明显变化(P>0.05),骨钙素、碱性磷酸酶降低,25-羟维生素D、I型前胶原N端前肽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比较,血清钙与骨钙素无明显变化(P>0.05),碱性磷酸酶降低,25-羟维生素D、Ⅰ型前胶原N端前肽升高,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骨疏康胶囊可改善糖皮质激素性骨质疏松症患者的骨密度和骨代谢,具有临床使用价值.

  • 儋州农村地区老年人群骨质疏松症的患病率及其危险因素分析

    作者:张恒林;谢文凯;羊才丰;蒋家正

    目的 了解儋州农村地区老年人群骨质疏松症(OP)的患病率,并分析其相关危险因素,为有效预防和干预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美国GE公司生产的Lunar Prodigy Advance PA+ 300164型双能X线骨密度仪测量儋州农村地区老年人群的右侧跟骨骨密度.通过对受试者进行调查问卷,记录其一般资料及骨质疏松症相关因素等.单因素Logistic分析,有统计学意义的因素(P<0.05)进一步行二分类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计算OR值及其95%置信区间(95% CI).应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评价Logistic回归模型的效果.结果 在2186名调查对象中,OP总患病率为31.6% (691/2186),其中男性占21.4%(148/691),女性占78.6% (543/691).随着年龄的增长,男、女性骨质疏松症患病率均明显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男性,单因素及二分类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饮酒次数、OP家族史、骨折次数是OP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体质指数、饮用牛奶、每天锻炼时间、对骨质疏松症的认识程度可能是OP保护因素(P<0.05).在女性,单因素及二分类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OP家族史、骨折次数、婚姻状况、绝经状态是OP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体质指数、饮用牛奶、每天锻炼时间、对骨质疏松症的认识程度可能是OP保护因素(P<0.05).ROC曲线评价Logistic回归模型预测效果的曲线下面积(AUC)及95%CI为0.895(0.842 ~0.974).结论 儋州农村地区老年人群骨质疏松症的患病率较高,影响骨质疏松症的危险因素较多,需积极采取预防措施,以减少或延缓骨质疏松症的发生.

中国骨质疏松分期目录
期数
2019 01 02
2018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7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6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5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4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3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2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1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0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9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8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7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6 01 02 03 04 05 06
2005 01 02 03 04
2004 01 02 03 04
2003 01 02 03 04
2002 01 02 03 04
2001 01 02 03 04
2000 01 02 03 04
1999 01 02 03 04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