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学术期刊 > 内分泌腺及全身性疾病 > 中国骨质疏松杂志

中国骨质疏松

中国骨质疏松杂志

Chinese Journal of Osteoporosis 중국골질소잡지

CSCD核心期刊
  • 主管单位: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政部
  • 主办单位: 中国老年学和老年医学学会
  • 影响因子: 1.43
  • 审稿时间: 1-3个月
  • 国际刊号: 1006-7108
  • 国内刊号: 11-3701/R
  • 发行周期: 月刊
  • 邮发: www.chinacjo.com
  • 曾用名:
  • 创刊时间: 1995
  • 语言: 英文
  • 编辑单位: 中国骨质疏松杂志编辑部
  • 出版地区: 北京
  • 主编: 张萌萌
  • 类 别: 内分泌腺及全身性疾病
期刊荣誉:
  • 砷中毒对大鼠骨密度影响的实验研究

    作者:杨海霞;刘佰林;栾立;孙梅;张鹏;李白艳

    目的 在慢性砷中毒实验中研究不同浓度砷对大鼠骨密度的影响.方法 Wistar大鼠40只,雌雄各半,随机分为4组,其中3组高、中、低砷染毒组分别饮用砷( As3-)浓度为34、8.5、2.125mg/L的含砷水,对照组饮用蒸馏水.饲养2、4和6个月时使用双能X线骨密度仪测量大鼠双侧股骨骨密度(BMD).结果 各染砷组组间比较:染毒2、4、6个月时骨密度比较均为高氟组≈中氟组≈低氟组≈对照组(P>0.05);各实验组组内骨密度比较:高砷组、中砷组、低砷组及对照组均为2月≈4月≈6月(P>0.05).结论 不论染砷时间长短或浓度大小砷都不会显著影响大鼠的骨密度.

  • 新疆地区汉族和维吾尔族健康人群前臂骨密度测量结果及差异性分析

    作者:郭辉;贺晓晔;张铁亮;孔德伟;李白艳

    目的 通过测量新疆地区3264例汉族、维吾尔族健康人群前臂骨密度(Bone mineral density,BMD),建立本地区双能X线骨密度仪(Duel energy X-ray absorptiometer,DXA))测量前臂骨密度的正常数据库,比较两族BMD随年龄变化的规律,评价两族骨质疏松(Osteoporosis,OP)发病率之间的差异.方法 使用法国DMS公司生产的Lexxos型DXA对新疆地区汉族和维吾尔族20岁以上健康人群前臂BMD进行测量,按不同性别每5岁分为1年龄组,得出骨密度均值、标准差和骨质疏松发生率.结果 ①汉族男性骨峰值见于30~34岁,女性骨峰值40~44岁;维吾尔族男性骨峰值40~ 44岁,女性骨峰值25~29岁,维吾尔族男、女峰值骨量分别高于汉族男、女峰值骨量.②同一族别中相同年龄段同一测定区域BMD男性均高于女性;两族同性别BMD(男性在20~24岁、25~29岁、40~44岁3个年龄段和女性在20~24岁、25 ~29岁两个年龄段)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③两族男女OP发生率之间均没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不同族别、不同性别到达骨峰值的年龄不同,骨量峰值水平也不同,本研究提供了新疆地区汉族和维吾尔族DXA测量前臂各年龄段BMD的参考数据和OP发生率,为国内的资料比较提供了依据.

  • 巴斯德毕赤酵母菌株分泌表达的重组骨保护素融合蛋白生物学活性的研究

    作者:刘俊丽;宋淑军;司少艳;吴继功;周学慧;景青萍;张建中

    目的 探讨巴斯德毕赤酵母菌株分泌表达的重组骨保护素融合蛋白(recombiant human osteoprogerin-human serum album,rhOPG-HSA)对破骨细胞的抑制效应.方法 利用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macrophage colony stimulating factor,M-CSF)以及破骨细胞分化因子(receptor activator of nuclear factor-kβ ligand,RANKL)诱导骨髓单核细胞Raw264.7分化为破骨细胞,通过抗酒石酸酸性磷酸酶(tartrate-resistant acid phosphatase,TRAP)染色和甲苯胺蓝染色法鉴定rhOPG-HSA抑制破骨细胞及其骨吸收能力.结果 rhOPG-HSA组与阴性对照组相比,Raw264.7细胞诱导3d,4d,5d后,TRAP阳性染色的破骨细胞明显减少;Raw264.7细胞与骨薄片共培养诱导10d后,骨吸收陷窝明显减少.结论 rhOPG-HSA能够抑制破骨细胞的分化及骨吸收.

  • 绝经后骨质疏松症肾阳虚证差异表达基因分析

    作者:葛继荣;谢丽华;陈可;赖玉链;李生强;赵毅鹏

    目的 通过基因表达谱的差比性分析,探讨绝经后骨质疏松症肾阳虚证相关基因的信息学特征.方法 随机选择绝经后骨质疏松症受试者,分为肾阳虚证组3例,肾阴虚证组4例、非肾虚证组3例,并选择健康绝经后妇女3例设为正常对照组.用人全基因组表达谱芯片检测4组基因表达谱,肾阳虚证组分别与其他3组比较,筛选共同的差异表达基因,并对这些差异表达基因进行相关功能分析.结果 肾阳虚证组与正常对照组、肾阴虚证组、非肾虚证组的差异表达基因分别为348,355,76条;肾阳虚证组与其他3组比较共同的差异表达基因有46条:与正常对照组相比,表达上调基因有4条,表达下调基因有42条.结论 绝经后骨质疏松症肾阳虚证主要与免疫、细胞信号转导、钙离子活性和神经内分泌等方面相关.

  • 振动力学刺激对骨质疏松性骨折愈合的影响

    作者:施鸿飞;梁国穗;张颖恺;熊进;陈一心;邱勇

    目的 本研究旨在探讨高频率低能量的振动力学刺激对骨质疏松性骨折愈合的影响.方法 59只大鼠建立大鼠卵巢切除骨质疏松模型,建模成功后构建股骨骨折模型,并随机分为振动力学刺激组和对照组.骨折后第5天开始对振动组使用高频率低能量振动平台(35Hz,峰振幅0.3重力加速度)行每天20min的振动力学刺激,对照组则行假治疗.每周摄X线片观察骨折愈合的情况,并采用显微计算机断层扫描和生物力学测试评估骨痂生成的情况及其力学属性.结果 X线随访显示,振动组的骨折愈合速度和愈合率均优于对照组.前者新生矿化骨痂的体积在治疗后第2周和第4周时均显著高于后者.第8周时,振动组成熟骨痂的体积以及整体的力学强度均显著优于对照组.结论 高频率低能量振动力学刺激可促进骨质疏松性骨折的愈合.

  • 老年男性骨质疏松患者血清胰淀素与骨密度及骨转换生化指标的关系

    作者:柴瑛;乔建民;周成福;邢冰

    目的 探讨老年男性骨质疏松患者血清胰淀素( Amylin)水平的变化及其与骨密度(BMD)及骨转换生化指标的关系.方法 采用酶联免疫法( ELISA)测定89例老年男性骨质疏松患者和50例正常男性老年人血清Amylin、骨碱性磷酸酶(BAP)、骨钙素(BGP)、Ⅰ型胶原氨基末端肽(NTX),采用美国NORLAND XR-46 Excell-plus双能X线骨密度测定仪分别测定正位腰椎(L2-L4)及左侧股骨颈BMD.结果 老年男性骨质疏松患者正位腰椎及左侧股骨颈BMD、血清Amylin、BAP、BGP水平较正常男性老年人明显降低(均P<0.01),血清NTX水平较正常男性老年人明显升高(P<0.01).老年男性骨质疏松患者血清Amylin水平与患者正位腰椎及左侧股骨颈BMD、血清BAP、BGP水平呈明显正相关(r=0.598,r=0.652,r=0.576,r =0.584,均P<0.01),与患者血清NTX 水平呈明显负相关(r=-0.673,P<0.01).结论血清胰淀素水平降低在老年男性骨质疏松的发病中可能发挥重要作用.

  • 年龄对股骨颈骨密度和皮质厚度的影响

    作者:李毅中;庄华烽;林金矿;姚学东;俞海明;潘源城

    目的 观察年龄对股骨颈骨密度和皮质厚度的影响,及与股骨颈骨折的关系.方法 对73例50岁以上因髋关节疾病住院病人行股骨近段CT扫描和DXA髋部骨密度测定,分为50~65岁组、66~80岁组和>80岁组,以股骨颈骨密度为标准判断骨质疏松程度,以皮质比率作为评估皮质厚度的标准.结果 股骨颈骨密度:50~65岁组为0.710 ±0.139、66 ~ 80岁组为0.613 ±0.104和>80岁组为0.572±0.061.66~80岁组和>80岁组与50 ~ 65岁组有非常显著性差异,66~80岁组与>80岁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20长径皮质比率:50~65岁组与66~80岁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而66~80岁组与> 80岁组有非常显著性差异.股骨颈宽径皮质比率:50~65岁组与>80岁组有非常显著性差异.结论股骨颈骨密度和皮质厚度随年龄增高而降低,提示股骨颈皮质厚度变薄是高龄髋部骨折风险高的原因之一.

  • 女性年龄相关的腰椎骨量与骨骼大小的关系及对诊断骨质疏松的影响

    作者:钟如意;伍贤平;廖二元;张红;罗湘杭;彭依群;张蓉

    目的 探讨腰椎骨量(面积骨密度和体积骨密度)与年龄和骨骼骨面积(BA)大小之间的关系,及腰椎骨骼大小对评价骨量和诊断骨质疏松(OP)的影响.方法 采用QDR-4500A型扇形束双能X线吸收法骨密度仪,测量5585例年龄5 ~ 96岁的女性正位腰椎BA、骨矿含量(BMC)、面积骨密度(aBMD)及估算体积骨密度(vBMD).结果 腰椎aBMD和 vBMD的峰值BMD(x±s)分别为0.9884±0.1064g/cm2和0.1310±0.0128g/cm3.在所有年龄阶段aBMD随年龄的变化率显著大于vBMD.腰椎BA与BMC、aBMD和vBMD均呈显著正相关,其中BA与BMC的相关系数大(r=0.706,P=0.000),与aBMD的相关系数次之(r=0.394,P=0.000),与vBMD的相关系数小(r=0.141,P=0.000).年龄≥40岁(平均52.7±9.58岁)的受试者(n=4012)腰椎BA按四分位数分成Q1、Q2、Q3和Q4组,4个组之间的BA、BMC和aBMD的平均值均有显著性差异.采用aBMD诊断OP,4个组的OP检出率分别为Q1 =33.6%、Q2=17.9%、Q3=13.3%和 Q4 =8.39%,呈显著性梯次降低;与总体组比较,Q1组的患病风险增加126%,Q2、Q3和Q4组的患病风险分别降低3%、31%和59%.采用vBMD诊断OP,4个组的OP检出率分别为Q1=27.4%、Q2=18.3%、Q3=15.9%和Q4=14.0%,其梯次差异显著低于aBMD;与总体组比较,Q1组的患病风险增加62%,Q2、Q3 和 Q4组的患病风险分别降低4%、19%和30%.Q1组aBMD的OP检出率显著高于vBMD,Q4组aBMD的OP检出率显著低于vBMD.在椎体小的Q1组,aBMD(OR=2.26)的患病风险比vBMD(OR=1.62)大约高64%,在椎体大的Q4组,aBMD(OR =0.41)的患病风险比vBMD( OR =0.70)大约低29%.结论 该研究揭示腰椎vBMD并不能完全消除骨骼大小对评价骨量和诊断OP的影响.在腰椎椎体较小的受试者,aBMD诊断OP的敏感性高于vBMD;在椎体较大的受试者,vBMD诊断OP的敏感性则高于aBMD.

  • 新疆乌鲁木齐地区维吾尔族健康人群骨矿含量DXA测量分析

    作者:刘德浩;李白艳;张鹏

    目的 通过测量乌鲁木齐市1485人维吾尔族健康人群的骨密度(BMD),确定本市BMD正常参考值,并探讨BMD随年龄变化的规律.方法 使用法国DMS公司生产的Lexxos型双能X线骨密度仪(Dual-energy X-ray absorptiometer,DXA)对乌鲁木齐市20岁以上的维吾尔族健康人腰椎前后位、左侧股骨近端的BMD进行测定.按不同性别每5岁分为1年龄组,得出BMD值、标准差及累计丢失百分率.结果 男性及女性腰椎骨峰值年龄段组均出现在35 ~39岁组,而股骨近端男性及女性骨峰值年龄段组均出现在20 ~ 24岁组,峰值后随年龄增加而骨密度下降,女性在50~74岁呈加速下降趋势,而男性无明显加速下降现象.结论 达到骨峰值后BMD随年龄增加而下降,女性绝经后骨量丢失明显加快,男性下降缓慢,女性骨质疏松发病率高于男性.提示预防和治疗骨质疏松的重点在中老年女性,同时老年男性也不容忽视.因此建立本地区健康维吾尔族人群骨峰值及诊断参考值,对于临床诊断早期原发性骨质疏松症有着重要参考意义.

  • 骨密度对骨质疏松性骨折的判断价值

    作者:遇呈祥;陈亮;宴铮剑;楚磊;梁凯路;陈富;柯珍勇;邓忠良

    目的 研究骨密度对骨质疏松性骨折的判断价值.方法 共3组研究对象,398例骨质疏松不伴有骨折的研究对象(A组),胸腰椎骨折患者(B组),骨密度正常的正常组进行研究.研究骨密度的一般情况、不同T值在各组的分配情况,骨质疏松性骨折与骨密度(BMD)的相关性.结果 腰椎L2-L4、L2-L4和股颈的BMD值之间,T值人数分配之间,正常组、A组以及B组的差别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腰椎L1-L4、L2-L4和股颈的BMD以及总BMD的测定值均与骨质疏松性骨折相关.结论 我们认为:本地区所收治的骨质疏松性骨折患者,全部应诊断判定为骨质疏松症.

  • “双固一通”针法对绝经后骨质疏松模型大鼠骨生物力学的影响

    作者:鲍圣涌;阎德文;张少君;林婉娟;陈竞芬

    目的 探讨“双固一通”针法治疗绝经后骨质疏松症(PMO)的作用机制.方法 采用60只6月龄雌性SD大鼠,切除双侧卵巢后饲养90d,实验性骨质疏松症动物模型建立,然后随机分成对照组、常规取穴组、“双固”组、“一通”组、“双固一通”组等5组,每组12只.对照组不做任何治疗;常规取穴组取背俞穴“脾俞”、“胃俞”、“肾俞”,“气海俞”;“双固”组取“关元”、“足三里”;“一通”组取“肾俞”、“膈俞”、“大杼”;“双固一通”组取“关元”、“足三里”、“肾俞”、“膈俞”、“大杼”.电针连续治疗12w.治疗结束后,处死大鼠,对各组大鼠第3腰椎及左侧股骨行生物力学指标检测.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常规取穴组、双固组、一通组的骨生物力学指标均升高(P<0.05),双固一通组显著升高(P<0.01);双固一通组较常规取穴组、双固组、一通组显著升高(P<0.05);常规取穴组、双固组、一通组3组之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针刺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改善或恢复PMO模型大鼠的骨组织的生物力学结构,“双固一通”针法优于其他常规取穴针法.

  • 绝经后妇女使用抗骨质疏松症药物的依从性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作者:杜艳萍;朱汉民;李慧林;洪维;程群

    目的 探讨影响绝经后妇女使用抗骨质疏松症药物依从性的相关因素.方法 收集2010年3月~2011年3月至我院骨质疏松科初诊并经过双能X线检测确诊为骨质疏松症的绝经后妇女200例.从给入组对象处方抗骨质疏松症药物起,3个月、6个月、12个月进行随访,确定患者用药情况,对自行停药的患者询问其停药原因.此外,所有入组对象在初诊时完成患者一般情况的问卷调查,每次随访时完成有关疾病和药物评价的问卷调查,对问卷调查中的各项内容与患者在随访期间是否出现自行停药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 患者在不同时间段内停药率和原因不相同,1年内的累积停药率高达35.0%.与停药相关因素有教育程度、起病症状、骨质疏松家族史、服用5种以上其他药物、骨质疏松症状改善、服药是否方便、药物副作用以及药物价格.结论 绝经后妇女使用抗骨质疏松症药物治疗的依从性较差,可通过增加患者对于疾病和药物的了解和认知,加强老年病人用药的管理、对不同停药原因采取相应的措施以及识别停药高危人群来提高依从性.

  • 骨代谢相关因子研究进展

    作者:周建;陈克明;王嘉琪;程国政

    骨质疏松症是老年人的一种常见病和多发病,在发病过程受到多个骨代谢相关因子的调控.对骨代谢相关因子进行研究可为骨质疏松症研究预防和治疗提供理论依据.其中骨保护素(Osteoprotegerin,OPG)、骨形态发生蛋白(Bone morphogenetic proteins,BMP)、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Fibroblast growth factors,FGF)是近年来研究热点.本文对它们的分子结构以及生物学功能做一综述.

    关键词: OPG BMP FGF
  • 纳米骨组织材料用于骨质疏松治疗进展

    作者:贾懿劫;田京

    目的 旨在探究通过纳米骨组织材料治疗骨质疏松的进展,以促进其临床应用.方法 由第一作者应用计算机检索PubMed、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 1997-05~2011-10相关文献.在标题、摘要、关键词中以“nano,osteoporosis,bone marrow mesenchymal stem cells(BMMSCs),treatment"或“纳米,骨质疏松,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治疗”为检索词进行检索.选择文章内容与纳米技术治疗骨质疏松有关者,同一领域文献则选择近期发表在权威杂志文章.结果 初检得到127篇文献,根据纳入标准选择36篇文献进行综述.结论 纳米技术治疗骨质疏松已经成为骨质疏松治疗中的一项新兴技术.目前通过纳米技术治疗骨质疏松主要通过促进药物吸收,维持药物作用时间,增加药物靶向性,促进干细胞分化的机制来进行骨质疏松的治疗.目前常用的技术包括药物纳米化,纳米微载体,材料表面纳米化,纳米材料修饰干细胞等.但目前纳米技术治疗骨质疏松尚未成熟,仍有许多问题有待解决.

    关键词: 纳米 骨质疏松
  • 不同地区光照量与人体维生素D水平及骨密度之间的关系

    作者:连星烨;孟增东

    骨质疏松症是以骨强度受损,骨折危险性增加为主要表现的骨骼疾病.是体内体外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维生素D在其中起着重要的作用.日光中的紫外线能够预防维生素D的缺乏和不足,其强度及量与机体内骨代谢、骨密度以及骨质疏松症的发生有非常密切的关系.我国不同海拔、不同日照量、不同地方,相同条件人群的骨密度有一定差异.适当的日照,不仅能改善骨代谢、骨密度情况,而且能够有效缓解骨质疏松的临床症状,对老年骨质疏松症有治疗作用.

  • 老年髋部骨折患者术后并发脑梗塞防治策略

    作者:窦榆生;谢恩;廖永华;康汇;吕向伟

    目的 探索老年患者髋部骨折术后并发脑梗塞防治策略.方法 对38例老年患者髋部骨折术后并发脑梗塞进行临床资料分析,确诊脑梗塞后常规、急性期、后期等系统康复治疗,进行疗效分析.结果 术后随访时间6个月~8年,平均5.2年.死亡16例,22例均有不同程度的康复,其中15例生活能自理.结论 老年患者髋部骨折术后并发脑梗塞,避免一些医源性因素,术中、术后进行正确预防和治疗,有效地预防和治疗这种并发症.

  • 两种不同方法治疗骨质疏松性胸腰椎骨折疗效比较

    作者:杨春;朱裕成;王冰;马军;李涛;杨光辉;孔祥如;史册

    目的 比较邻近双椎联合内固定椎体内植骨和经皮穿刺椎体成型治疗骨质疏松性胸腰椎骨折的疗效.方法 回顾分析采用邻近双椎联合内固定椎体内植骨和经皮穿刺椎体成型治疗骨质疏松性胸腰椎骨折各18例,比较手术后椎体高度变化,病椎愈合情况,并随访观察.对患者进行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对比影像学改变和患者自觉症状改变.结果 36例患者均获得随访,时间是8~26个月,平均16个月.术前、术后1w及末次随访,各项指标均较术前有显著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lw和末次随访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责任椎体均示愈合良好,无蛋壳现象发生.脊柱畸形得到矫正.结论 邻近双椎联合内固定椎体内植骨和经皮穿刺椎体成型治疗骨质疏松性胸腰椎骨折有各自适应症、禁忌症和优缺点,在各自手术适应症下安全手术,其疗效并无显著性差异.

  • 充填材料对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疗效影响的观察

    作者:程兴东;孙强;刘忠厚;曾逸文

    目的 观察不同充填材料对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PKP)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OVCF)疗效的影响.方法 OVCF共69例(69椎),均为女性.分成3组:A组23例(23椎),充填材料为聚甲基丙烯酸甲酯骨水泥(PMMA).B组23例(23椎),充填材料为丙烯酸树脂骨水泥.C组23例(23椎),充填材料为注射型自固化磷酸钙骨水泥(CPC).手术均在局部麻醉下由同一组医生负责完成.术前骨密度测量(DXA)值为0.62~0.88g/cm2,平均0.72±0.16g/cm2,提示3组均存在重度骨质疏松.比较3组术前、术后1w、术后8w椎体前、中份高度,脊柱后凸角度,主观满意度(VAS评分、止痛药使用评分),骨水泥渗漏率等指标.观察3种充填材料对PKP疗效的影响.结果 3组年龄,术前椎体前、中份高度,脊柱后凸角度,VAS评分,止痛药使用评分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术后1w,3组椎体前、中份高度,脊柱后凸角度均较术前有显著改善(P<0.01).术后8w,C组椎体前、中份高度较术后1w有轻度丢失(P<0.05).术后1w,3组VAS评分、止痛药使用评分均较术前有不同程度改善(P<0.05),其中A、B组对疼痛改善程度无统计学差异(P>0.05),但均优于C组(P<0.05).术后8w,3组对疼痛改善程度无统计学差异(P>0.05).3组术中骨水泥充填量及骨水泥渗漏率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充填材料对PKP治疗OVCF的疗效可能存在一定的影响.PMMA与丙烯酸树脂骨水泥近期止痛效果确切,CPC充填后患者卧床时间相对较长,但远期疗效可能优于前者.

  • 选择性应用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治疗高龄股骨粗隆间骨折

    作者:吴阳;孙捷;焦龙兵;崔巍

    目的 探讨选择性应用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治疗高龄合并骨质疏松股骨粗隆间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 用骨水泥型双极人工股骨头置换治疗年龄在75岁以上的股骨粗隆间骨折24例.结果 大部病例术后2~3w可下地行走,关节活动度基本正常.结论 选择性采用骨水泥双极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治疗高龄合并骨质疏松股骨粗隆间骨折,手术操作相对简单、模式化、时间短,手术创伤相对较小,术后可避免因闭合或切开复位内固定带来的诸多并发症和长时间的骨愈合期,能早期进行关节活动和负重训练,缩短患者卧床时间等优点,是内固定治疗很好的补充.结合改善骨质疏松治疗,有效提高了生存质量.

  • 唑来膦酸治疗35例原发性骨质疏松症的疗效及观察

    作者:甄东;邱冰

    目的 观察唑来膦酸治疗原发性骨质疏松症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应用唑来膦酸注射液治疗35例57~85岁原发性骨质疏松症患者,分别观察治疗前后患者骨痛的缓解情况、血钙、磷、碱性磷酸酶、骨钙素、尿DPD/Cr变化情况.采用双能X线骨密度仪测定患者治疗前后骨密度.观察患者治疗后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 全部患者骨痛症状明显改善,总优良率达100%.血钙、磷、碱性磷酸酶、骨钙素无显著变化,尿DPD/Cr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0.01).骨密度较治疗前显著增加(P<0.01),35例患者均无明显不良反应发生.结论 唑来膦酸是治疗原发性骨质疏松症的安全有效性药物.

  • 针灸加桂枝茯苓汤加味治疗绝经后骨质疏松症的临床观察

    作者:李国瑛;唐慧;童琴

    目的 观察针灸加加味桂枝茯苓汤内服为主治疗绝经后骨质疏松症的临床疗效、作用机理.方法 将56例病人随机分成治疗组(27例)和对照组(29例).2组均采用西医常规治疗(补钙加活性维生素D,双膦酸盐,补充雌激素等)为基础治疗,治疗组加用针灸(穴取命门穴、肾俞、脾俞、百会、三阴交、足三里等)和中药桂枝茯苓汤加减治疗.均治疗4w为l疗程,2个疗程为1个观察周期,观察2组治疗前后的症状体征的改善情况.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治疗组疗效显著.结论 针灸加中药桂枝茯苓汤内服是治疗绝经后骨质疏松症的有效方法.

  • 补肾壮骨颗粒对去势大鼠骨质疏松症骨组织计量学的影响

    作者:李晓昊;林宁;邓伟民;黄海

    目的 观察补肾壮骨颗粒对骨质疏松症雄性与雌性大鼠的骨组织计量学的影响;探讨该药对不同性别大鼠骨质疏松症疗效差异的机制.方法 雄性大鼠54例,雌性大鼠58例,各设假手术组、模型组、阳性药组、补肾壮骨颗粒高剂量组、补肾壮骨颗粒低剂量组,采用去势方法造成雄雌性大鼠骨质疏松模型,给药13w,观察不同性别各组大鼠骨组织计量学指标的变化.结果 与模型组对照,补肾壮骨颗粒高剂量组雌性大鼠骨小梁面积百分比有增加趋势(P>0.05),骨小梁数目明显增加(P<0.05),分离度明显减少(P<0.05);而高剂量组雄性大鼠各指标均未见明显的改变(P>0.05).结论 补肾壮骨颗粒可改善去势造成的骨质疏松雌性大鼠模型的骨组织计量学指标,对雄性大鼠则无明显作用.

中国骨质疏松分期目录
期数
2019 01 02
2018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7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6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5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4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3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2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1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0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9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8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7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6 01 02 03 04 05 06
2005 01 02 03 04
2004 01 02 03 04
2003 01 02 03 04
2002 01 02 03 04
2001 01 02 03 04
2000 01 02 03 04
1999 01 02 03 04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