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学术期刊 > 内分泌腺及全身性疾病 > 中国骨质疏松杂志

中国骨质疏松

中国骨质疏松杂志

Chinese Journal of Osteoporosis 중국골질소잡지

CSCD核心期刊
  • 主管单位: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政部
  • 主办单位: 中国老年学和老年医学学会
  • 影响因子: 1.43
  • 审稿时间: 1-3个月
  • 国际刊号: 1006-7108
  • 国内刊号: 11-3701/R
  • 发行周期: 月刊
  • 邮发: www.chinacjo.com
  • 曾用名:
  • 创刊时间: 1995
  • 语言: 英文
  • 编辑单位: 中国骨质疏松杂志编辑部
  • 出版地区: 北京
  • 主编: 张萌萌
  • 类 别: 内分泌腺及全身性疾病
期刊荣誉:
  • 绝经后妇女护骨素基因启动子区T950C基因多态性与骨密度的关系研究

    作者:刘杰;苗懿德;张育军;何培英;宝辉;褚林;李卫;张庆文;苏琳

    目的 探讨绝经后妇女护骨素(OPG)基因启动子区T950C基因多态性与骨密度的关系.方法 应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PCR-RFLP)方法,测定随机选取的50例绝经后骨质疏松妇女和50例绝经后非骨质疏松妇女,OPG基因T950C的基因型;采用双能X线吸收法分别测定腰椎(L1-4)和股骨颈、髋部的骨密度.结果 在绝经后妇女中发现TT、TC、CC 三种基因型,各基因型的分布频率分别为:TT,27%;TC,51%;CC,22%,符合Hardy-Weinberg定律.骨质疏松组与非骨质疏松组之间OPG基因型分布频率的差异无显著性(P>0.05).比较各基因型的骨密度,绝经后妇女三种基因型之间无差异(P>0.05).结论 护骨素基因启动子区T950C基因多态性与绝经后妇女的骨密度关系不密切,可能不能作为绝经后妇女是否发生骨质疏松的遗传标志.

  • 13629例女性初潮年龄、生育次数、绝经年限与骨密度相关性研究

    作者:张萌萌;张维奇;梁斌斌;郭忠;施顺华;张波

    目的 研究女性月经初潮年龄、生育次数、绝经年限与前臂远端骨密度的相关关系.方法 周围型双能X线骨密度仪(pDEXA)检测前臂远端骨密度,用自制的问卷调查表记录受试者月经初潮年龄、生育次数及绝经年龄、绝经年限,测量身高、体重.结果 月经初潮年龄与骨密度明显负相关,生育次数与骨密度负相关,绝经年限与骨密度负相关.结论 月经初潮年龄决定峰值骨量,生育次数和绝经是骨质疏松的危险因素.

  • 运动加一氧化氮供体治疗去卵巢大鼠骨质疏松的实验研究

    作者:王广斌;刘忠厚;王佳时;贺明;付勤

    目的 观察运动加一氧化氮供体左旋精氨酸(L-Arg)对去卵巢大鼠的影响.方法 60只SD雌性大鼠,随机分成六组:正常对照组(SHAM)、去卵巢手术组(OVX)、雌激素对照组(OVX+ES)、运动组(OVX+ET)、左旋精氨酸组(OVX+L-Arg)、运动+左旋精氨酸组(OVX+ET+L-Arg),每组10只,12周后进行骨密度、生物力学以及骨代谢指标测定.结果 运动+L-Arg组的大鼠的体重在各实验组中接近正常对照组;运动+L-Arg组的大鼠全身和腰椎部以及股骨的骨密度提高非常明显,是各组中高的;经单纯运动、单纯L-Arg以及运动+L-Arg治疗后的去卵巢大鼠的股骨部位的骨矿含量(BMC)有显著提高.结论 运动+左旋精氨酸是一种安全、可靠、实用、有效的骨质疏松的防治方法,值得推广.

  • 硫酸钙骨水泥强化去势绵羊体内椎弓根螺钉稳定性的动态生物力学研究

    作者:刘达;雷伟;吴子祥;高明暄;万世勇;李丹;吕荣;付索超

    目的 评价硫酸钙骨水泥 (calcium sulfate cement, CSC)在去势绵羊体内强化椎弓根螺钉稳定性的动态效果.方法 12只成年雌性绵羊行去势手术1年后,并测量去势前后腰椎骨密度.取去势绵羊的L2~L5双侧椎弓根为实验对象,其中一侧直接拧入椎弓根螺钉(空白组),另一侧向钉道内注入CSC(0.5 ml)后,再拧入椎弓根螺钉(CSC组),两种方法左右完全随机.于术后1天,6周,12周,24周四个时间点各随机处死3只绵羊,分别测定各组中螺钉的轴向拔出力和拔出能量吸收值,对比分析同一时间点不同方法之间和同一方法的不同时间点之间的力学指标.结果 去势1年后绵羊腰椎骨密度显著下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骨质疏松绵羊模型建立成功.空白组中各时间点之间的大轴向拔出力(Fmax)和拔出能量吸收值(E)无显著性差异(P>0.05),而CSC组中24周螺钉的Fmax 和E显著高于同组的1天,6周和12周;同一时间点,CSC组螺钉的Fmax和E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CSC可以显著提高骨质疏松椎体内椎弓根螺钉的稳定性,强化螺钉的作用在体内是动态稳定的,并能进一步提高螺钉在体内的远期稳定性.在椎弓根螺钉强化方面,CSC可以作为PMMA的替代材料.

  • 瘦素对成骨细胞增殖及Collagen I和Cbfa1 mRNA表达的影响

    作者:张蒙娟;董进

    目的 研究瘦素在体外对原代培养乳鼠颅盖骨成骨细胞增殖及对CollagenI(I型胶原蛋白)和Cbfa1 mRNA表达的影响.方法 培养乳鼠成骨细胞,以乳鼠成骨细胞为体外实验模型,采用MTT法检测不同浓度瘦素(0、40、80和160 ng/ml)作用于成骨细胞后的增殖情况;通过RT-PCR方法检测不同浓度瘦素对CollagenI和Cbfa1 mRNA的表达的影响.结果 瘦素作用于成骨细胞后,可促进其增值,OD值显著增加(P<0.01);瘦素增加CollagenI和Cbfa1 mRNA的表达,呈剂量效应关系.结论 瘦素促进成骨细胞增殖,同时通过调节CollagenI和Cbfa1的表达,促进成骨细胞分化,进而促进骨形成.

  • rhIGF-1对成骨细胞增殖、BMP-2及Cbfa1基因表达的影响

    作者:张艳红;董进

    目的 通过重组人胰岛素样生长因子(rhIGF-1)对体外成骨细胞增殖、骨形态蛋白-2(BMP-2)及核心结合因子1(Cbfa1)基因表达的影响,探讨rhIGF-1对骨代谢影响的可能机制.方法 不同浓度的rhIGF-1(0、10、50、100 ng/ml)刺激体外培养的大鼠成骨细胞,采用噻唑蓝(MTT)法检测细胞增殖能力,用半定量RT-PCR法检测成骨细胞BMP-2、Cbfa1 基因的表达.结果 rhIGF-1可明显促进成骨细胞增殖(P<0.05),并促进成骨细胞BMP-2、Cbfa1基因的表达(P<0.01),具有浓度依赖性.结论 rhIGF-1可促进成骨细胞的增殖、分化及成熟,可能是通过增强BMP-2、Cbfa1基因的表达来实现的.

  • 利塞膦酸钠胶囊防治绝经后骨质疏松症的随机、双盲、安慰剂平行对照、多中心临床研究

    作者:周日;袁志;刘建;施宇翔;王养维;王长江;王国新;蔡辉;郭郡浩;黄立新;沈忆新

    目的 评价利塞膦酸钠胶囊防治绝经后骨质疏松症(postmenopausal osteoporosis, PMOP)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240名受试者随机等分入利塞膦酸钠组(A组)和安慰剂组(B组).A组给予利塞膦酸钠胶囊+碳酸钙D3咀嚼片,B组给予安慰剂+碳酸钙D3咀嚼片,整个试验疗程为12个月.在治疗前、用药后6月末及12月末随访,通过对腰椎2~4骨密度(bone mineral density, BMD)、髋部BMD的测量及骨代谢生化指标:血骨钙素(osteocalcin, OCN)和尿Ⅰ型胶原氨基末端肽/肌酐(urine cross-linked N-telopeptide of collagen typeⅠ/creatine, NTX/Cr)的检测,对有效性进行评估;在治疗前、3月末、6月末和12月末随访,通过对一般体征、心电图、血常规、尿常规、肝功能、肾功能的观察对安全性进行评估.结果 治疗结束后,腰椎2~4BMD变化率A组增高8.28%±13.79%,B组增高4.09%±14.60%,组间有统计学差异(P<0.05);髋部BMD变化率A组增高8.49%±15.58%,B组增高6.84%±18.34%,组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血OCN A组下降2.94±4.73 ng/ml,B组下降0.53±3.90 ng/ml,组间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1);尿NTX/Cr A组下降9.38±65.93 nMBCE/mMCR,B组升高3.59±59.86nMBCE/mMCR,组间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期间,A组发生新骨折8例,发生率7.84%;B组6例,发生率5.76%,组间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过程中未发生与药物有关的严重不良事件.结论 利塞膦酸钠胶囊能够有效提高绝经后骨质疏松症妇女的骨密度,抑制骨吸收,降低骨转换,不良反应少,用于防治PMOP安全有效.

  • 骨质疏松性骨折膜内成骨和软骨内成骨特点的定量研究

    作者:施鸿飞;梁国穗;张颖恺;熊进;陈一心;邱勇

    目的 通过去势大鼠骨折模型,探讨骨质疏松性骨折愈合过程中膜内成骨和软骨内成骨的特点.方法 57只6月龄雌性SD大鼠,随机分为卵巢切除组(OVX)和对照组(SHAM),术后3个月pQCT随访观察到OVX组的骨密度(BMD)显著下降.随后OVX组和SHAM组均构建闭合性股骨骨折模型,每周摄X线片随访骨折愈合情况并行骨痂定量分析.第2、4、8周取材,行显微CT(micro-CT)三维骨痂定量分析和组织学分析,并于第8周采集标本进行生物力学测试.结果 SHAM组膜内成骨的新生骨量在骨折愈合早期显著高于OVX组(P=0.031),骨折区域的软骨形成也较OVX组活跃,但未构成显著性差异.随着软骨内骨化的进行,SHAM组软骨内成骨区域的新生骨量显著高于OVX组(P=0.023).骨折后8周时,SHAM组骨折愈合率高于OVX组,生物力学强度也明显优于OVX组(P=0.044).结论 骨质疏松对骨折愈合中膜内成骨和软骨内成骨的过程均产生负性作用,其分子生物学机制有待进一步探讨.

  • 老年男性骨质疏松与同型半胱氨酸、甲状旁腺素、睾酮水平的相关研究

    作者:余玲玲;彭小松;陈治卿;曾寿全

    目的 探讨老年男性骨质疏松与血清同型半胱氨酸、甲状旁腺素、睾酮是否具有相关性.方法 选择60岁以上老年男性148例.采用美国数字化双能X线骨密度仪测定其腰椎及股骨颈部位的骨密度值,并根据骨密度水平分为三组,为骨质疏松组(T<-2.5)、骨量减少组(-2.5>T<-1.0),正常骨量组(T>-1.0),检测血清同型半胱氨酸、甲状旁腺素及睾酮水平.结果 骨质疏松组血清同型半胱氨酸、甲状旁腺素水平明显高于骨量减少组(P<0.05)及正常骨量组(P<0.01),而睾酮水平明显低于骨量减少组(P<0.05)及正常骨量组(P<0.01).血清同型半胱氨酸、甲状旁腺素水平与骨密度值呈正相关,睾酮与骨密度值呈负相关.结论 血清同型半胱氨酸、甲状旁腺素水平升高及睾酮水平下降可造成骨量减少和骨形成障碍,终导致骨质疏松形成.高同型半胱氨酸是骨质疏松的一个独立危险因素.因此监测血清同型半胱氨酸、甲状旁腺素、睾酮水平对早期发现骨质疏松并阻止其进一步发生发展起着重要作用,降低高同型半胱氨酸、调节甲状旁腺素水平,增加睾酮水平可能成为骨质疏松治疗中的一种新方法之一.

  • 氧化应激在骨质疏松中的作用

    作者:吴骞;陈建庭

    氧化应激是指机体活性氧族的生成和清除失衡,活性氧族水平升高的一种状态.活性氧族能抑制成骨家属谱系细胞的增殖分化,导致成骨家属谱系细胞的死亡,促进破骨细胞形成和分化,在骨质疏松的发生过程中起重要作用.

  • 钙、维生素A、D等与骨健康关系的研究进展

    作者:刘臻;王茵

    骨质疏松症成为社会公共问题,其发病机理复杂,营养状况是重要因素之一.本文主要综述了营养因素中的钙、维生素D、维生素A和蛋白质与骨健康的关系:持续补充钙剂并保持充足的维生素D才能维持骨骼健康;摄入过量维生素A似乎对骨骼有不良影响,但还需进一步研究;蛋白质对骨健康的影响有两面性,取决于多种因素.

  • 免疫因素与骨质疏松

    作者:黄鑫;孟国林;刘建

    骨质疏松症(osteoporosis)是一种系统性骨病,其特征是骨量下降和骨的微细结构破坏,表现为骨的脆性增加,因而骨折的危险性大为增加,即使是轻微的创伤或无外伤的情况下也容易发生骨折.近研究表明,在骨质疏松发生发展过程中,免疫系统发挥着重要作用.本文在介绍了免疫反应和骨质疏松的关系的基础上,重点介绍了一些免疫炎性因子,如TNF-α、TGF-β1以及ILs在骨质疏松发生发展中的作用,并对免疫调节在骨质疏松治疗中的应用进行了展望.

  • 绝经后骨质疏松症流行病学研究进展

    作者:张亚军;刘忠厚;张鹏

    本文以电子检索结合手工检索的方式检索我国绝经后骨质疏松症患病率或发病率及费用的文献,转换成EXCEL数据库文件,并根据试验特征进行分类统计,综述绝经后骨质疏松症患病率、骨折的发生率及疾病的负担等流行病学研究进展.

  • 瓜氨酸化蛋白在类风湿关节炎中的研究进展

    作者:高佩芳;姚茹冰;蔡辉;虞伟

    研究发现,瓜氨酸化蛋白(Citrullinated Protein)是导致类风湿关节炎(rheumatoid arthritis,RA)发病的重要靶抗原之一,其相对应的血清抗环瓜氨酸肽(CCP)抗体被认为是目前RA早期诊断的血清学指标中有前途的特异性诊断抗体.本文主要对瓜氨酸蛋白在RA中的研究进展做一简要综述.

  • 复合振动仪治疗骨质疏松对骨代谢影响6个月临床观察

    作者:郑锦畅;陈建庭;裴卫卫;查丁胜;庞广兴

    目的 观察复合振动仪治疗骨质疏松(osteoporosis, OP)对骨代谢的影响.方法 70例骨质疏松志愿者随机分成复合振动组(whole body compound vibration training group)35例和对照组(control group)35例,复合振动组采用自行研制的复合振动仪进行全身振动治疗,振动频率45~55 Hz,振动强度0.5~0.8 g,30 min/次,1次/隔天,连续6个月,对照组不进行任何干预,于试验第0、1、3、6个月分别检测复合振动组和对照组碱性磷酸酶(alkaline phosphatase,ALP)、骨钙素(osteocalcin,OC)、抗酒石酸酸性磷酸酶(tartrate-resistance acid phosphatase,TRAP)、钙磷乘积(calcium-phosphorus product,[Ca]×[P])的变化.结果 第3、6个月,ALP、OC、TRAP、[Ca]×[P]的P分别为0.003、0.686;0.768、0.618;0.817、0.855;0.077、0.001.ALP早期呈上升的趋势,到第3个月形成一个峰值,然后呈下降趋势,[Ca]×[P]呈不断上升的趋势,OC、TRAP无明显变化趋势.结论 复合振动可促进骨组织钙化、促进钙和磷以骨盐形式沉积于骨组织;连续治疗可能使人体产生耐受,降低复合振动的治疗效应,采取短时、间断的加载方式可能更有利于促进复合振动的成骨效果.

  • 简化椎体成形术治疗骨质疏松性多发椎体压缩骨折

    作者:孔凡国;韩松辉;孔西建

    目的 探讨骨质疏松性多发椎体压缩骨折的简化经皮椎体成形术治疗方案及其疗效.方法 32例骨质疏松性多发椎体压缩骨折患者,采用选择靶椎体、多椎体同时穿刺注射、单侧椎弓根跨中线穿刺、少量骨水泥注射等简化椎体成形术方案进行治疗,在术前、术后3天、随访期(>1年)进行疼痛视觉类比评分(VAS),活动能力评分和止痛药使用评分比较.结果 本组所有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手术用时20~50 min,平均每节椎体用时(16.3±3.3)min,每节椎体注入骨水泥1~2.5 ml,平均(1.7±0.6)ml.术后3天疼痛视觉类比评分(VAS),活动能力评分和止痛药使用评分较术前得到显著改善(P<0.01),随访期内与术后三天比较VAS与使用止痛药物评分稳定(P>0.05),活动能力评分进一步显著改善(P<0.01).结论 简化PVP手术方案缩短了手术时间、缓解了临床症状,是治疗骨质疏松性多发椎体压缩骨折安全、显效、可行的方法.

  • 锁定加压钢板治疗骨质疏松性桡骨远端骨折

    作者:谭加群;李建赤;梁江声;徐自强;许太书;徐家宝

    目的 探讨锁定加压钢板(LCP)治疗老年骨质疏松性桡骨远端骨折的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自2007年3月至2009年4月,使用LCP治疗老年桡骨远端粉碎性骨折31例患者、34侧,平均年龄62岁.结果 经过平均8个月的随访,按Dienst功能评估标准评定,优17侧,良14侧,可2侧,差1侧,优良率为91.18%.结论 早期切开复位LCP内固定治疗桡骨远端粉碎性骨折具有固定牢靠,退钉率低,有利于早期功能锻炼,特别适合有骨质疏松的老年患者.

  • 中国福建莆田地区畲族居民742例骨密度流行病学调查

    作者:王国荣;杨俊华;许斌;张智海;刘忠厚

    目的 调查莆田地区全国人口较少的畲族居民骨密度,为诊断治疗预防骨质疏松症而建立骨密度正常参考值的数据提供资料.方法 采用美国Osteometer MediTech 公司的DTX-200骨密度仪对莆田地区的本地畲族居民人群742人(男251,女491)进行前臂挠尺骨远端的BMD检查,用SPSS10.0分析软件进行统计学处理,按年龄组进行平均值标准差的计数,各中老年龄组骨量与峰值骨量组比较,观察其变化规律.结果 莆田地区畲族居民人群男性女性骨密度峰值(PBM)均出现在30~39岁,随后成下降趋势,同年龄段和同一测量部位的男性BMD均高于女性,女性在50岁以后,男性在70岁以后骨密度值明显下降.结论 莆田地区畲族居民骨质疏松发生率和增龄呈明显正相关,女性在50岁以后,男性在70岁以后,骨质疏松发生率明显增高,应及早预防.

  • 呼和浩特地区髋部骨质疏松性骨折的回顾性研究(附1071例病例分析)

    作者:王长海;马志新;毕力夫

    目的 通过对呼和浩特地区老年人髋部骨质疏松性骨折病例的回顾性研究,揭示本地区髋部骨质疏松性骨折的发病特点,为髋部骨质疏松性骨折的防治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收集2005年1月至2008年12月在呼和浩特市六所三级医院因髋部骨质疏松性骨折住院的老年患者1071例, 设计调查表进行相关因素的登记,对髋部骨质疏松性骨折的流行特征及4年发生情况进行动态分析.结果 髋部骨质疏松性骨折发病例数有逐年递增趋势,女性发生例数明显多于男性, 70至89岁是髋部骨质疏松性骨折的高发年龄,呼和浩特髋部骨质疏松性骨折有地区特点.结论 应针对呼和浩特地区髋部骨质疏松性骨折特点,加强本地区人群髋部骨折,尤其跌倒和骨质疏松的预防工作.

  • 湖北十堰地区正常人群骨密度调查研究

    作者:陈霞平;王刚;万超;尹晶;朱小虎

    目的 调查十堰地区正常人群的骨密度变化规律及骨质疏松患病情况,为骨质疏松的诊断和防治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选取居住在湖北十堰地区的居民3026例(男性1468例,女性1558例),用DTX-200骨密度仪(美国OSTEOMETER MEDITECH公司生产)测量非优势手尺桡骨远端1/3的BMD.结果 男女性BMD均在30~39岁达到骨峰值,各年龄段男性的BMD均高于女性.女性从40~49岁开始(男性组从50~59岁开始),BMD开始明显下降(P<0.05),骨量减少和骨质疏松的检出率明显增加(P<0.05).同龄组女性骨质疏松患病率比男性高(P<0.05).结论 十堰地区正常人群BMD随年龄增长而降低,OP患病率随年龄增加而增加,女性OP患病率高于男性.

中国骨质疏松分期目录
期数
2019 01 02
2018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7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6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5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4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3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2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1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0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9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8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7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6 01 02 03 04 05 06
2005 01 02 03 04
2004 01 02 03 04
2003 01 02 03 04
2002 01 02 03 04
2001 01 02 03 04
2000 01 02 03 04
1999 01 02 03 04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