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学术期刊 > 内分泌腺及全身性疾病 > 中国骨质疏松杂志

中国骨质疏松

中国骨质疏松杂志

Chinese Journal of Osteoporosis 중국골질소잡지

CSCD核心期刊
  • 主管单位: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政部
  • 主办单位: 中国老年学和老年医学学会
  • 影响因子: 1.43
  • 审稿时间: 1-3个月
  • 国际刊号: 1006-7108
  • 国内刊号: 11-3701/R
  • 发行周期: 月刊
  • 邮发: www.chinacjo.com
  • 曾用名:
  • 创刊时间: 1995
  • 语言: 英文
  • 编辑单位: 中国骨质疏松杂志编辑部
  • 出版地区: 北京
  • 主编: 张萌萌
  • 类 别: 内分泌腺及全身性疾病
期刊荣誉:
  • 增龄对大鼠股骨上端BMP-2基因表达的影响

    作者:刘铭;朱振安;王克敏

    目的了解增龄变化对大鼠股骨上端BMP-2基因表达的影响,分析BMP-2基因表达与老年性骨质疏松发病的相互关系.方法随机选取4,8,12,16及22月龄大鼠各3只,应用RT-PCR技术检测其股骨上端BMP-2的基因表达情况.结果 4~8月龄的大鼠股骨上端BMP-2基因表达逐渐升高;8~12月龄时进入平台期;12~16月龄时开始逐步下降.22月龄大鼠BMP-2基因表达较12月龄大鼠显著下降.结论 BMP-2基因表达具有明显的年龄相关性,老龄时BMP-2基因表达明显降低可能是老年性骨质疏松发病的重要原因之一.

  • 氟对破骨细胞骨吸收陷窝的影响

    作者:范哲;华坤;赵志涛;李广生

    目的观察氟对大鼠破骨细胞(Osteoclast, OC)形成的骨吸收陷窝的影响.方法通过机械分离新生大鼠乳鼠四肢长骨方法体外培养OC,并于1 d后加入含不同浓度氟的培养基,观察氟对OC形成的骨吸收陷窝数量及面积的影响.结果随染氟剂量的增加,骨吸收陷窝数及陷窝面积逐渐增加,各剂量组与对照组比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其中尤以4.0 mg/L染氟组为明显(P<0.01).结论在一定的剂量范围内,随染氟剂量的增加,OC的骨吸收作用是增强的.

  • 用骨质疏松骨折的骨密度变化来探讨骨质疏松诊断标准

    作者:王文志;赵立强;廖海鹰;安珍;杨定焯

    目的用脊椎压缩性骨折及髋骨骨折人群骨矿含量(BMC)、骨密度(BMD)的改变来探讨国人骨质疏松诊断标准.方法对成都地区≥20岁健康人群共1 460人采用DEXA测量L2-4和股骨上端Neck、Ward's、Troch 的BMC、BMD和BMC/体重(W);对≥50岁者摄T5-L4侧位片.用本次流调获得的骨峰值(PBM),分别减2.0SD和2.5SD作为骨质疏松(OP)的诊断标准,对脊椎压缩性骨折、髋骨骨折人群的BMC、BMD和BMC/W骨质疏松检出率进行分析,并对L1-L4骨质增生骨密度进行修正.结果脊椎压缩性骨折人群的BMD、BMC、BMC/W在PBM减去2.0SD,OP的检出率L2-4BMD女性为89%,男性为60%.修正骨质增生后女性为93%,男性为74%.两组均明显高于女性BMC(72%)、BMC/W(70%)及男性BMC(56%)、BMC/W(40%)和减去2.5SD为标准的各指标检出率.用PBM-2.0SD对髋骨骨折人群OP检出率在Neck BMD女性为89%,男性为100%,两组均高于BMC、BMC/W及Ward's、Troch和减去2.5SD各指标检出率.结论我国骨质疏松诊断标准应为骨峰值L2-4BMD-2.0SD,当其腰椎有明显骨质增生时可给予适当修正.

  • 绝经后骨质疏松症妇女血清瘦素水平与骨密度的关系

    作者:王文汇;姚学海;董晓林;崔莹;颜淑红

    目的观察绝经后骨质疏松症妇女血清瘦素水平与骨密度(BMD)、骨矿含量(BMC)的相关性.方法 ELISA法检测32名绝经后骨质疏松症妇女(绝经组)和27名体重指数(BMI)相匹配的非绝经正常对照者(非绝经组)的空腹血清瘦素浓度,双能X线骨密度仪测定受试者腰椎BMD、BMC、T值、Z值.结果绝经组和非绝经组的血清瘦素浓度分别为12.43±7.90ng/ml和11.76±4.42ng/ml,两组之间无差异;两组血清瘦素浓度均与体重、BMI和脂肪含量(Fat%)显著正相关,绝经组的瘦素水平与BMD及BMC无相关性,非绝经组瘦素浓度与BMDL3和BMCL5相关(r=0.132,P<0.05;r=0.140,P<0.05),但调整BMI后瘦素浓度与BMD及BMC的相关性消失(r=0.079,P>0.05; r=0.067,P>0.05).结论成年妇女瘦素水平与体重、体脂及脂肪含量显著相关,瘦素不是绝经后妇女骨质疏松症的主要影响因素.

  • 老年人动脉硬化与骨质疏松关系的初步研究

    作者:刘杰;苗懿德

    目的探讨老年患者动脉硬化与骨质疏松的关系.方法对106例老年患者进行超声波颈动脉内中膜厚度(IMT)检测及双能X线吸收法(DEXA)骨密度(BMD)测定,并对界值上下两组患者临床数据及骨密度进行比较.另外,所有患者再分为骨质疏松组与非骨质疏松组,比较两组的IMT结果.结果 IMT≥0.8 mm组的松质骨T值明显降低(P<0.01),有斑块组BMD未明显低于无斑块组,骨质疏松组与非骨质疏松组比较,IMT无明显升高,骨密度与年龄及IMT呈负相关(P<0.01).结论老年人动脉硬化可能与骨质疏松有关,但是颈动脉超声检查IMT不能作为很好反映动脉硬化与骨质疏松关系的指标.二者的明确因果关系有待于进一步研究.

  • 碱解法测定组织羟脯氨酸的实验研究

    作者:孔璐;王继峰;周子悦;高宝华;牛建昭

    目的在羟脯氨酸的测定方法中,传统的酸解法存在消化时间长,6 mol/L HC1易挥发,步骤繁琐等缺点,故本文目的在于探讨操作简单的碱解法测定羟脯氨酸的可行性及影响因素.方法将待测组织匀浆或组织碎块按1∶4的比例加入2.5 mol/L氢氧化钠,120°C、0.1 kPa消化20 min,然后氯氨T氧化10 min(37°C水浴),与对二甲氨基苯甲醛反应10 min(水浴80℃)生成红色化合物,550 nm处比色.分别观察了氢氧化钠浓度、水解时间、pH值、组织干重及湿重对本实验的影响,并与酸解法作了对比.结果碱解法的适宜条件如下:组织块必须称干重、2 mol/L NaOH(终浓度)、水解时间20 min、pH值6.0~6.5.结论碱解法缩短了测定时间(全部测定用2 h),简化了操作,而且灵敏度高、重复性和一致性较好,回收率较高,可用于临床和生物医学领域.

  • 2型糖尿病患者骨密度变化及血清IGF-1水平

    作者:姚学海;张淑珍;李静;王文汇

    目的观察2型糖尿病患者不同性别、不同年龄阶段以及肥胖与非肥胖状态下IGF-1血清浓度及前臂骨密度水平.方法 2型糖尿病100人,根据年龄、体重分别进行分组.ELISA法测定血清IGF-1浓度,双能X线骨密度检测仪(DEXA)测量前臂超远端(尺桡骨远端1/10交界处)及中远端(尺桡骨远端1/3交界处)骨密度(BMD)、骨矿含量(BMC)及T积分.结果骨质疏松症的患病率为14%(<50岁组)到73%(>70 岁组),总患病率为33%(超远端)和27%(中远端).其中女性患病率为47.7%和22.7%,男性为21.4%和30.4%.BMD、BMC、IGF-1血清水平随增龄逐渐低降,50岁以后女性BMD、BMC较男性显著下降.肥胖者的BMD、BMC较非肥胖者高,非肥胖女性骨质疏松症的患病率升高.IGF-1在男性与女性之间及肥胖与非肥胖者之间均无差异.结论 2型糖尿病非肥胖者的骨密度低于肥胖者,女性低于男性,非肥胖女性易在前臂超远端发生骨质疏松症.IGF-1不受性别和体重的影响,随增龄逐渐减少.

  • 大鼠去卵巢后骨髓源性破骨细胞形成的动态变化及其与骨髓IL-6、IL-6受体表达的关系

    作者:曾天舒;陈璐璐;夏文芳;周慜;黎慧清

    目的观察大鼠去卵巢后骨髓源性破骨细胞形成的动态变化及其与骨髓细胞IL-6、IL-6受体以及gp130基因表达水平改变的关系.方法健康3月龄雌性SD大鼠60只,30只作为假手术对照组,30只经腹手术去卵巢.分别于去卵巢后2,4,6,8,12周取去卵巢组和对照组各6只大鼠骨髓细胞作细胞培养和提取RNA.培养的第6天分别作瑞氏-吉姆萨染色和抗酒石酸酸性磷酸酶(TRAP)染色,以胞核3个或3个以上以及TRAP(+)为破骨细胞标志,计数细胞数.骨髓细胞提取总RNA进行逆转录PCR.结果术后2周去卵巢组破骨细胞形成数即多于对照组(P<0.05);第4~6周,去卵巢组破骨细胞形成达高峰,明显多于2周(P<0.01);去卵巢后的8周,较峰值下降,直至12周去卵巢组破骨细胞形成数仍高于对照组(P<0.05).与破骨细胞的变化相对应,术后2周,骨髓细胞IL-6及IL-6RmRNA表达均明显增高(分别为P<0.01,P<0.05);第4周时,IL-6表达水平达到高峰,保持至第6周,IL-6R表达则在第6周达高;第8周,IL-6、IL-6R基因表达水平较峰值下降,但直至第12周仍高于对照组.去卵巢后全程未见gp130基因表达水平有明显变化.结论大鼠去卵巢后骨髓干细胞分化形成破骨细胞明显增加,呈时间相关动态过程,第6周达高峰,这一过程与骨髓细胞IL-6、IL-6R基因表达的动态变化一致,提示去卵巢后骨髓细胞IL-6、IL-6R基因表达水平上升增强骨髓微环境中IL-6介导的生物信号进而使骨髓源性破骨细胞形成增多是导致骨吸收亢进的重要原因.

  • CT2000、T101对产蛋后期蛋鸡血浆AKP、BGP水平及BMD的影响

    作者:周振雷;侯加法;张皎;陈杰

    目的探讨CT2000、T101对产蛋后期蛋鸡血浆AKP、BGP水平及BMD的影响. 方法1500只455日龄伊莎褐蛋鸡,随机分为3组,即对照组、CT2000组、T101组.各组日粮处理分别为:对照组为基础日粮,CT2000组为基础日粮+400 mg/kg CT2000,T101组为基础日粮+10 mg/kg T101.实验为期9周.结果 (1)与对照组比较,CT2000、T101血浆AKP、BGP水平显著下降(P<0.05).(2)实验期末,CT2000组、T101组左胫骨BMD比对照组增加了7%(P>0.05)和19%(P<0.05);CT2000与T101组左肱骨BMD分别高于对照组增加了5%(P>0.05)和11%(P>0.05).结论 CT2000与T101均可改善产蛋后期鸡骨质,而T101效果则更好.

  • Bcl-2过表达对TNF-α诱导大鼠成骨细胞凋亡的影响

    作者:李靖;王全平;张颖;黄鲁豫

    目的探讨凋亡相关基因Bcl-2过表达对TNF-α诱导大鼠成骨细胞凋亡的影响及相关机制.方法将含有Bcl-2cDNA的逆转录病毒表达载体pDOR-SB质粒转染原代培养的大鼠成骨细胞并且进行阳性克隆筛选.用30 ng/ml TNF-α刺激转染组和对照组细胞24 h,流式细胞术、透射电镜检测细胞凋亡,应用免疫组化结合计算机图像分析技术检测转染组和对照组细胞Bcl-2蛋白及TNF-α刺激前后Caspase-3蛋白表达.结果 Bcl-2蛋白表达在转染加压筛选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TNF-α刺激后转染组细胞亚二倍体凋亡峰比例为6.6%,对照组为16.1%.TNF-α刺激后转染组细胞超微结构大多正常,对照组细胞出现明显凋亡征象.TNF-α刺激后两组细胞Caspase-3蛋白表达均升高;TNF-α刺激前Caspase-3蛋白表达转染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TNF-α刺激后Caspase-3表达对照组较转染组显著高(P<0.05).结论 Bcl-2过表达对TNF-α诱导的成骨细胞凋亡有抵抗作用,Bcl-2过表达的抗凋亡作用可能部分通过抑制TNF-α刺激引起的Caspase-3蛋白表达升高实现,有望作为抑制成骨细胞凋亡的侯选基因.

  • 126例骨质疏松患者的疼痛与脉冲电磁场疗效的初步分析

    作者:翁瑛霞;高巧英;邵宏伟;孔晓东;高家纯

    目的分析原发性骨质疏松患者疼痛的特点,探讨脉冲电磁场治疗疼痛的疗效.方法分析126例原发性骨质疏松患者疼痛的部位、性质、程度和持续时间,采用BG100型骨质疏松治疗仪产生的脉冲电磁场(PEMFs)进行治疗.结果原发性骨质疏松患者疼痛以下腰背及下肢区域为多见,性质以钝痛为主.PEMFs对Ⅰ型骨质疏松患者止痛的效果比Ⅱ型患者更为迅速显著.结论PEMFs为一种安全而有效的治疗骨质疏松症患者疼痛的方法.

  • 人参水煎剂防治去卵巢大鼠骨量丢失的骨形态计量学观察

    作者:刘晓青;崔燎;吴铁;覃冬云

    目的探讨人参水煎剂对去卵巢大鼠骨量丢失的骨形态学改变及其预防作用.方法 4.5月龄SD雌性大鼠,按体重随机分为基础组、假手术组、去卵巢组、已烯雌酚阳性用药组、人参低剂量用药组、人参高剂量用药组,共给药10周,取胫骨上段骨组织包埋,不脱钙骨切片,用全自动图像分析仪及松质骨形态计量学软件进行测量和分析,观察人参对骨形态计量学参数的影响.结果去卵巢10周后骨量丢失和破骨细胞活性、骨形成及骨转换率增加,差异有显著性(P<0.01).低剂量的人参能使骨量增加26.6%,高剂量能使骨量增加35.1%,高低两剂量人参能使大鼠的骨吸收和骨转换率均下降,差异有显著性(P<0.01或0.05),不抑制藕联的骨形成.结论去卵巢大鼠骨量丢失,骨转换率增高,出现明显的骨质疏松;已烯雌酚(10 μg·kg-1·d-1)能抑制骨吸收,也抑制骨形成.人参有增加骨量的趋势,增加骨形成,并对子宫无刺激作用,有弱的预防去卵巢大鼠的骨量丢失作用.

  • 矿物质的协同平衡不可忽视

    作者:蒋一方

    人每天都要吃饭,除了从一日三餐的饮食中获取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维生素和水外,还摄入人体所必不可少的矿物质.矿物质对人体健康是极其重要的,它们具有许多生理功能,矿物质是所有细胞必需的组成成分,它们是骨骼、牙齿和指甲的主要组成成分,而且还是软组织、肌肉、神经细胞、酶、腺体分泌物(包括激素)和血液的必需组分.

  • 降钙素对骨质疏松性骨折的作用

    作者:赵文国;张柳

    一、降钙素(Calcitonin)降钙素是由甲状腺滤泡旁细胞分泌的含32个氨基酸的单链多肽,降钙素的主要作用是在"钙应激期",如儿童生长、妊娠、哺乳等时期保护骨骼.成人女性血降钙素水平比男性低得多,降钙素是否随年龄增加而降低尚无一致意见.但妇女绝经后,血降钙素确实进一步降低.

  • 生化标志物在骨质疏松诊断、骨折预测和疗效观察中的应用

    作者:杨成宇;阮祥燕;刘忠厚

    近20年来,骨代谢的生化标志物方面的研究取得了很大进展,许多新的更敏感的指标被发现,并被应用于临床研究和作为治疗效果的观察指标,近期日本学者还提出了"骨转化生化标志物应用于骨质疏松的指南2001"(后文简称"2001指南")[1].多数研究集中于这些指标在绝经后骨质疏松方面的应用,但在个体化临床应用方面还未明确阐明.

  • 甲状旁腺疾病与骨质疏松症

    作者:黄薇;郝景华

    甲状旁腺疾病常可引起人体内钙、磷等矿物质的代谢紊乱及不同部位、不同程度的骨质减少,是继发性骨质疏松症的常见病因之一.笔者主要讨论了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症(甲旁亢)、甲状旁腺功能减退症(甲旁减)与骨质疏松症之间的关系.

  • 原发性骨质疏松症患者血清瘦素水平的临床研究

    作者:蔡金梅;丁国宪;程蕴琳

    目的研究原发性骨质疏松症患者血清Lentin的变化.方法选择原发性骨质疏松患者27例,采用放射免疫法测定血清瘦素水平,采用双能X线法检测骨矿密度,与非骨质疏松者(20例)比较.结果非骨质疏松组病人瘦素水平明显高于骨质疏松组,两者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瘦素可通过刺激骨髓基质向成骨细胞分化,抑制其向破骨细胞及脂肪细胞的分化,从而促进骨形成,维持骨量及骨质量,对骨质疏松起保护作用.

  • 轻度偏瘫患者的髋部骨密度探讨

    作者:王英民;张耀南;蔡恒江;李维斌;郭志斌;黄公怡

    目的临床所见大量的偏瘫患者发生瘫侧髋部骨折,笔者通过髋部骨密度测定,研究骨折与髋部骨量之间的关系,探讨瘫侧骨折发生率高的原因.方法我们选择脑卒中患者60例,男性35例,48~78岁,平均年龄67岁,女性25例,48~70岁,平均年龄61岁.病史0.5~17年,平均6年.按其步行能力进行运动分级.另取正常对照60例,男性30例,女性30例,平均年龄64岁.分别用DEXA测定其双侧髋部骨密度值.结果轻瘫患者中,不论患者有无跛行,其瘫侧髋部骨密度较健侧相比无显著性差异(P>0.05),与同年龄对照组相比亦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偏瘫患者瘫侧骨折发生率高与瘫侧髋部骨量无关.可能与患者瘫侧运动功能障碍,重心倾向瘫侧,瘫侧肌力减弱, 易向瘫侧跌倒有关.

    关键词: 偏瘫 髋部 骨密度
  • 男性2型糖尿病患者肾脏损害与骨质疏松症关系的研究

    作者:冯正平;孟萍;陈兵;王富华;黄姝

    目的探讨男性2型DM患者肾脏损害与骨密度关系.方法应用DEXA测定了96例2型糖尿病(DM)患者(正常白蛋白尿组44例,微量白蛋白尿组27例,临床白蛋白尿组25例)和43例对照组L2-4及股骨近端BMD.结果微量白蛋白尿期的DM患者BMD有下降趋势,但无统计学差异(P>0.05),临床白蛋白尿期DM患者L2-4、Neck、Ward's、Troch的BMD显著降低(P<0.01或P<0.05).结论肾脏损害是加重男性2型DM患者OP的重要因素.

  • 老年人腰椎正位及髋部骨密度测量结果分析

    作者:赵方;陆泉承;吴玉洁;王凯;袁志军

    目的了解老年腰椎及髋部骨密度(BMD)变化,并探讨不同部们测量点结果对骨质疏松症诊断的影响.方法用法国产Lcxxos型双能X线骨密度测量仪(DEXA)对辽宁地区45~89岁老人腰椎正位及髋部骨密度测定,按年龄分组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腰椎正位及髋部本组两性间BMD值差异有显著性(P<0.01),女性50~59岁骨量丢失较快,男性骨量丢失随年龄增长逐渐增加.且男性在75~89组腰椎BMD值保持稳定,并稍有升高趋势.各组腰椎BMD值明显高于髋部BMD值,差异有显著性(P<0.01).腰椎BMD值诊断敏感性明显低于髋部BMD值.结论在诊断骨质疏松症中髋部BMD值较腰椎正位BMD值更精确,且腰椎BMD值受影响因素较多,腰椎骨质增生、腰椎骨折畸形等.轻者应对异常高密区加以删除后分析,重者应避免应用压缩骨折明显或侧弯,前后凸明显,较重的腰椎增生性骨关节的腰椎前后位BMD值进行临床分析.这样才能保证诊断更准确.

  • 鲑鱼降钙素喷鼻剂临床试验分析

    作者:王美莲;张克勤;王长江;罗佐杰;包丽华;韦永中;于洁

    目的观察国产鲑鱼降钙素喷鼻剂的有效性、安全性和顺应性.方法采用多中心,随机对照开放实验设计.选择年龄55~70岁,患骨质疏松伴骨痛的患者141例,随机分组.对照组(72例):肌注法给药,每日1次50IU;研究组(69例):喷鼻法给药,每日每鼻孔1次100IU.疗程12周.治疗前后分别用标尺评分方法测定疼痛程度、血Ca、碱性磷酸酶(ALP)及空腹晨尿脱氧吡啶并啉与肌酐的比值(DPD/Cr).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的主客观疼痛评分与治疗前比较下降差异有显著性(P<0.001),两组之间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两组之间主客观疼痛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尿脱氧吡啶并啉与肌酐的比值均下降,差异有显著性(P<0.01).血碱性磷酸酶均下降,差异有显著性(P<0.05),两组间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不良反应发生率喷鼻剂组14.5%,注射剂组38.8%,两组间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01),但两组均无严重不良反应发生.结论国产喷鼻鲑鱼降钙素与其注射剂一样能明显缓解骨质疏松性疼痛,抑制体内的破骨活动,其不良反应的发生率明显低于注射剂,有良好的顺应性.

  • 泼尼松治疗对肾病综合征患儿血清骨钙蛋白和碱性磷酸酶的影响

    作者:戎赞华;窦志艳;徐青;张会丰

    目的通过测定肾病综合征患儿激素不同治疗阶段的血清骨钙蛋白及血清碱性磷酸酶,探讨二者在泼尼松治疗时的内在关系及变化规律.方法实验分3组:激素治疗前组,激素治疗和对照组.结果肾病综合征患儿在激素治疗前血清骨钙蛋白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而碱性磷酸酶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无显著性(P>0.05);应用激素治疗后二者均明显低于激素治疗前组(P<0.05),血清骨钙蛋白水平和血清碱性磷酸酶水平呈正相关(P<0.05).结论血清骨钙蛋白和血清碱性磷酸酶都是反映成骨细胞功能活性的指标,激素治疗后患儿的成骨细胞功能受到显著抑制,导致血清骨钙蛋白和碱性磷酸酶水平降低.

  • 福善美预防绝经后胸腰椎压缩性骨折再骨折25例疗效观察

    作者:岳德波;李子荣

    目的探讨福善美治疗绝经后妇女腰椎骨折及预防骨折再发生的临床疗效.方法 45例绝经后骨质疏松伴腰椎压缩骨折患者随机分组,分别服用福善美及单纯钙剂,进行疗效对照研究,用药1年比较治疗前后骨密度及再骨折率.结果用福善美治疗1年后,腰椎骨密度及股骨颈骨密度分别增加(5.0±2.5)%,(1.8±2.2)%.单纯钙剂分别为:(0.2±3.8)%,(-1.0±4.0)%,差异有显著性(P<0.01).治疗组再骨折率为4%(1∶25),对照组为27%(5∶19)(P<0.01).差异有显著性.结论福善美治疗绝经后腰椎骨折可明显提高骨密度及有效预防再骨折的发生.

  • 中药对血瘀型围绝经期功能性子宫出血骨密度的影响

    作者:陈敏;高丽萍;钟秀美;柯晓红

    骨质疏松(OP)是一种严重危害老年人健康的骨代谢性疾病,是老年人尤其是绝经后妇女的常见病、多发病之一.随着人口寿命的增长和社会老龄化,早期诊断、预防和治疗OP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许多研究表明,妇女在绝经后雌激素水平下降、骨吸收与骨形成失衡,是造成OP的主要原因.骨密度(BMD)是诊断骨质疏松以及评估骨质疏松症患者骨折发生危险性的可靠指标.腰椎和股骨颈是OP先受累和早期诊断OP的常见部位[1].

  • 辨证治疗骨质疏松症

    作者:操良玉

    骨质疏松症是指单位体积内的骨质含量降低,骨组织呈多孔性改变,即骨质内的孔隙增多使骨骼脆性增加,容易导致骨折,所以骨质疏松的骨又称"脆骨".引起骨质疏松症的原因有来自生理性的退变,也有病理性损害.在衰老过程中,随年龄的增加,骨组织也发生生理性退行性改变.突出表现在骨质中的钙逐渐流失,使骨量减少,骨小梁的结构发生变薄、穿孔、断裂等改变.这种自然衰老在骨骼方面表现称原发性骨质疏松症.包括妇女绝经后骨质疏松症(Ⅰ型)和老年骨质疏松症(Ⅱ型).

  • 降钙素的生物合成和生理作用

    作者:金世鑫

    降钙素在1961年由Copp等人发现,1963年Kumar和Foster等人进一步证明降钙素来源于甲状腺.后来发现,哺乳动物的甲状腺滤泡旁细胞分泌降钙素;脊椎动物中比哺乳动物低等者,比如鱼类的后部鳃腺分泌降钙素.Copp等人从鲑鱼的后部鳃腺提取得到活性很强的降钙素.

  • 446例女性骨密度超声法检测分析

    作者:范纯武;胡彬;唐凤强;赵锐

    原发性骨质疏松症(POP),是危害老年人尤其是绝经后妇女健康的疾病之一.及时诊断和采取适当的预防和治疗措施才能有效防止骨质疏松性骨折等并发症的发生.灵敏度及精确性高的诊断方法如双能X线骨密度测定(DEXA)、定量计算机X射线断层仪(QCT)等,由于设备要求高且价格昂贵,难以普及.笔者选用超声骨密度仪(UBIS-5000型),对446例女性的骨密度进行检测,探讨其骨质改变与年龄及老化的关系,为骨质疏松的防治提供科学依据.

  • 沈阳地区绝经后妇女绝经年限与股骨近端骨密度的关系分析

    作者:李莉;彭扬;刘聪;王艳军;吴波;刘英敏;韩萍

    目的探讨绝经年限与股骨近端BMD的关系.方法随机调查沈阳地区285例健康的绝经后妇女,调查其年龄和绝经年限,测量其身高、体重、股骨近端骨密度(BMD),应用SPSS软件统计分析.结果随绝经年限的增加股骨近端各部位BMD有下降的趋势,随绝经年限的增加股骨近端各部位BMD下降速度减慢,并且相对而言Neck、Ward's区的BMD下降速度高于其他部位.以年龄和体重指数(BMI)为协变量,经协方差分析显示Ward's区BMD与绝经年限具有显著相关,而其他部位无显著相关.结论对绝经后妇女应注意绝经早期的股骨近端BMD变化.

    关键词: 绝经 骨密度
中国骨质疏松分期目录
期数
2019 01 02
2018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7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6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5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4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3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2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1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0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9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8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7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6 01 02 03 04 05 06
2005 01 02 03 04
2004 01 02 03 04
2003 01 02 03 04
2002 01 02 03 04
2001 01 02 03 04
2000 01 02 03 04
1999 01 02 03 04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