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学术期刊 > 医药卫生综合 > 四川医学杂志

四川医学

四川医学杂志

Sichuan Medical Journal 사천의학

统计源期刊
  • 主管单位: 四川省卫生厅
  • 主办单位: 四川省医学会
  • 影响因子: 1.17
  • 审稿时间: 1个月内
  • 国际刊号: 1004-0501
  • 国内刊号: 51-1144/R
  • 发行周期: 月刊
  • 邮发: 62-103
  • 曾用名:
  • 创刊时间: 1980
  • 语言: 英文
  • 编辑单位: 《四川医学》编辑部
  • 出版地区: 四川
  • 主编: 卓凯星
  • 类 别: 医药卫生综合
期刊荣誉:
  • 超声刀联合超声吸引刀在腹腔镜肝切除术中的应用

    作者:邓小凡;张宇;赵冀;刘兴超;杨洪吉

    目的 探讨超声刀联合超声吸引刀断肝法在腹腔镜肝切除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9年3月~2011年5月,我科14例腹腔镜肝切除的临床资料.结果 14例腹腔镜肝切除均获成功,无1例因出血中转开腹.手术时间120~220min,平均156min;术中出血80~300ml;术后恢复顺利.结论 腹腔镜肝切除安全可行,术中联合使用超声刀和超声吸引刀有助于减少术中出血,预防胆漏发生.

  • 晚期产后出血的介入栓塞治疗

    作者:张学红;汪小舟

    目的 通过DSA探讨晚期产后出血的原因和介入治疗的价值.方法 对27例晚期产后出血患者行双侧子宫动脉造影及介入栓塞治疗.结果 所有患者经介入栓塞治疗后均取得满意止血效果,术后随访均无再次出血.结论 子宫动脉造影可以明确晚期产后出血的原因,介入栓塞治疗晚期产后出血具有疗效快,安全性高,损伤小,易为患者接受等优点.

  • 持续股神经阻滞在全膝关节置换术后功能锻炼中的应用

    作者:付勇;韩一生

    目的 探讨持续股神经阻滞(continuous femoral nerve block,CFNB)对全膝关节置换术(total knee arthroplasty,TKA)患者功能恢复的效果.方法 50例拟行单侧TKA的患者完全随机分为实验组(25例)和对照组(25例).实验组患者术后给予CFNB,对照组患者给予持续静脉镇痛(continuous intravenous analgesia,CIA).记录术后各时间点静止视觉模拟疼痛评分(rest visual analogue score,RVAS)、被动活动视觉模拟疼痛评分(passive visual analogue score,PVAS)和膝关节活动度(range of motion,ROM),同时观察药物的不良反应.结果 ①实验组术后8、12、24、48h的RVAS和24、48h的PVAS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术后4h两组间RVAS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②实验组术后第1、2天的ROM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术后主动屈膝到90°所需的天数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③实验组中药物不良反应的发生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持续股神经阻滞可以有效的缓解TKA患者术后早期的疼痛,促进患者膝关节的功能恢复,提高了患者的满意度,减少了CIA所产生的全身不良反应,且该方案操作简单、安全,是一种较为理想的TKA术后镇痛方法.

  • 孟鲁司特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病65例疗效观察

    作者:宋毅;徐莉琼;李婵;曾凡兰

    目的 探讨孟鲁司特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的临床疗效.方法 62例COPD患者(对照组)采用常规基础治疗,65例患者在此基础上服用孟鲁司特(孟鲁司特组),检测治疗前和治疗4周后患者肺功能指标并进行血气分析,ELISA法检测血清NF-α、、IL-6、IL-8.结果 治疗后对照组和孟鲁司特组FEV1%、FEV1/FVC和MVV较治疗前明显升高,P<0.05或P<0.01,且孟鲁司特组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对照组PaO2升高,P<0.05,PaCO2降低,P<0.05;治疗后孟鲁司特组PaO2明显升高,P<0.01,PaCO2明显降低,P<0.01,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对照组IL-6、IL-8、TNF-α降低,P<0.05;治疗后孟鲁司特组各细胞因子明显降低,P<0.01,且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孟鲁司特辅助治疗COPD临床疗效显著,值得在临床上推广.

  • 康复新液治疗新生儿葡萄球菌性烫伤样皮肤综合征疗效观察

    作者:尚宏伟

    目的 观察使用康复新液治疗新生儿葡萄球菌性烫伤样皮肤综合征的治疗效果.方法 观察新生儿葡萄球菌性烫伤样皮肤综合征患儿18例,年龄15d~1个月,其中男10例,女8例,应用康复新液在皮疹粘膜破渍处外擦治疗.结果 应用康复新液治疗新生儿葡萄球菌性烫伤样皮肤综合征,本组18例患者用药2~4d体温趋于正常,4~6d后,全部糜烂面干燥,脱屑,10~14d后全部治愈出院.结论 应用康复新液治疗新生儿葡萄球菌性烫伤样皮肤综合征,病缩短病程,加快溃疡愈合,有明显疗效.

  • 眼底改变在妊娠高血压综合征的临床分析

    作者:徐元

    目的 观察妊高征患者眼底改变情况,探讨二者之间的相关性.方法 对我院自2008年3月~2009年5月收治的98例妊高征患者眼底情况等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本组98例妊高征患者发生眼底改变94例(95.9%);其中1期改变62例,2期改变12例,3期改变20例.眼底改变程度与妊高征程度、肢体水肿程度、蛋白尿程度呈正相关,与年龄无相关性.结论 妊高征眼底改变发生率较高,且对诊断、治疗及预后有一定参考价值.

  • 胃溃疡患者胃粘膜血管内皮生长因子表达水平研究

    作者:袁兴洪

    目的 探讨胃溃疡患者胃粘膜和血清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的变化及作用.方法 选择在本院进行内镜检查确诊的胃溃疡患者120例,其中活动期GA组42例,愈合期GH组38例和瘢痕期GS组40例.正常对照组50例.采用SPSS 11.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处理.结果 正常组织血清中的VEGF水平与溃疡活动期、愈合期和瘢痕期水平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另外,溃疡瘢痕期血清中的VEGF、组织中的VEGF阳性和血清中的VEGF阳性水平与溃疡活动期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VEGF在胃溃疡活动期、愈合期、瘢痕期逐渐下降但高于正常组织,为从VEGF角度干预溃疡愈合,提高溃疡愈合质量提供了科学依据.

  • 生物羊膜移植在治疗外伤性鼓膜穿孔中的应用

    作者:叶建国

    目的 探讨生物羊膜移植在耳内窥镜下修补外伤性鼓膜穿孔的疗效.方法 经过20例20只耳在耳内窥镜下,用外贴法将生物羊膜移植贴覆于外伤性鼓膜穿孔的外耳道面,再用医用生物胶粘附固定.羊膜及生物胶经2~4周降解脱落,穿孔处被新生鼓膜闭合,鼓膜完全愈合.结果 20例患者鼓膜穿孔完全愈合,新长出之鼓膜与正常鼓膜(健耳)外观无差异、听力均恢复正常.结论 生物羊膜可促进外伤性鼓膜穿孔修复愈合.

  • 老年高血压并微量清蛋白尿与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的相关性分析

    作者:刘漪;唐灵;刘树娇

    目的 探讨高血压病并微量清蛋白尿与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及血尿酸、血脂的关系.方法 142例老年高血压患者按尿清蛋白水平分为两组,正常组75例,微量清蛋白尿组67例.对两组的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MT)、斑块发生率、尿微量清蛋白(MAU)水平、血中尿酸、(UA)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LDL-C)浓度进行分析和比较.结果 微量清蛋白尿组的IMT、斑块发生率、MAU水平、血UA、TC、LDL-C浓度均高于正常清蛋白尿组(P<0.05);微量清蛋白尿组IMT和血尿酸浓度与MAU水平呈正相关(P<0.05).结论 老年高血压并微量清蛋白尿患者多合并高尿酸及高脂血症,微量清蛋白尿与动脉粥样硬化发生及程度密切相关,可作为心脑血管病变早期预测的重要指标.

  • 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局部运用高浓度枸橼酸钠抗凝治疗的疗效及安全性

    作者:王大云;向闻明

    目的 探讨局部应用高浓度枸橼酸钠对维持血液透析患者的抗凝治疗的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选择52例维持性血透患者,其中观察组30例用30%枸橼酸钠,对照组22例应用肝素抗凝,观察两组透析充分性、透析前后Ca2+、Na+、HCO3-、pH以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 观察组30例患者行常规血透患者血液透析时间均达到4~5h,无出血,均透析完全.对照组治疗过程出现5次(5/90)出血.两组尿素清除指数(Kt/V),尿素氮减少率(URR),超滤量三项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与治疗前比较,Ca2+、Na+、HCO3-、pH水平均显著变化,P<0.05,P<0.01.而观察组相对于对照组,Na+、pH均显著改善,P<0.05.观察组3.3%出现低钙表现,给予10%葡萄糖酸钙10~50ml后症状均消失.未出现高钠和碱血症.结论 高浓度枸椽酸钠抗凝用于持续性血液透析疗效确切且安全可行,可广泛用于高危出血倾向的维持性透析.

  • 吗啡与哌替啶在急性下壁心肌梗死患者中的应用比较

    作者:龚厚文;许锋成;余朝萍;曾洪燕;晏明君;刘天虎;刘于菲

    目的 观察吗啡与哌替啶在急性下壁心肌梗死患者中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我院及泸州医学院附属医院心内科2009年3月~2011年3月收治的93例急性下壁心肌梗死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31例)、吗啡组(31例)、哌替啶组(31例).吗啡组患者入院对给予吗啡5mg皮下注射,哌替啶组患者入院时给予哌替啶50mg肌肉注射,对照组予以生理盐水注射.比较3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及48h内出现的心律失常情况.结果 3组患者在发病后心肌钙蛋白T(cTnT)水平均呈现逐渐升高趋势,药物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吗啡组与哌替啶组无差异.3组患者在48h内心律失常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窦性心动过缓发生率高,吗啡组和哌替啶组发生窦性心动过缓较对照组低,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吗啡组发生窦性心动过缓较哌替啶组高,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急性下壁心肌梗死患者应用吗啡和哌替啶均可减少窦性心动过缓的发生,但哌替啶减少窦性心动过缓效果优于吗啡.

  • 160例无伴随症状白带增多患者病因分析

    作者:阳眉;兰长贵;梅晓锋

    目的 分析无伴随症状白带增多患者的常见病因.方法 160例白带标本作生理盐水(0.9%氯化钠注射液)湿片、10%的KOH湿片、美兰染色涂片、革兰染色涂片,检测念珠菌、阴道毛滴虫、线索细胞、乳酸杆菌、白细胞及胺试验.结果 细菌性阴道病、菌群失调、宫颈炎及涂片阴性比例依次为23.1%,18.1%、14.4%和25%.按年龄、病程、妊娠和安放宫内节育环分组,其病因构成无统计学差异.结论 细菌性阴道病、菌群失调、宫颈炎是无伴随症状白带增多患者的主要病因.

  • 蓝光照射治疗新生儿黄疸60例的临床分析

    作者:杨旭;瞿遥来;刘勇毅

    目的 探讨新生儿黄疸间歇蓝光照射治疗与持续蓝光照射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 两组患儿予以临床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分别予以间歇蓝光照射和持续蓝光照射治疗相同时间3d,结束时比较两组的新生儿黄疽的疗效及不良反应的发生率.结果 两种蓝光照射方法对两组新生儿黄疸的疗效不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但不良反应的发生率有差异,间歇蓝光照射优于持续蓝光照射(P<0.05).结论 新生儿黄疸间歇蓝光照射与持续蓝光照射的临床治疗效果无明显差异,但不良反应明显减少,对临床治疗有借鉴意义.

  • 基层医院开展门诊白内障防盲手术的临床观察

    作者:帅彤;宋德智;曾亚兰;刘萍;李华英

    目的 总结在基层医院门诊开展白内障防盲手术手术的临床效果.方法 356例(359眼)白内障均按门诊手术程序进行准备,排除眼部及全身绝对手术禁忌证,针对相对手术禁忌证进行先期治疗,手术方法按晶状体核的硬度采用超声乳化术(Ⅱ~Ⅲ级核)或现代囊外摘除术(Ⅳ~Ⅴ级核),并对比两者在术后第1天裸眼脱盲率、脱残率及术后并发症方面的差异.结果 全部病例术后第1天总的裸眼脱盲率为89.67%,裸眼脱残率为47.07%,但超声乳化组和现代囊外摘除组裸眼脱残率存在差异.结论 基层医院在门诊开展白内障防盲手术安全、有效,能取得较好的术后脱盲率,但超声乳化术在术后脱残率上较囊外摘除术高,且在术后并发症方面角膜水肿更少,提示在门诊条件下开展白内障超声乳化的防盲手术更安全,同时今后应注意加强对防盲手术术后的随访.

  • 两种足背动脉穿刺置管法成功率的对比观察

    作者:姚文建;梁涛;林涛

    目的 通过比较两种足背动脉穿刺置管方法的优缺点,寻求一种更为合理的足背动脉穿刺方法.方法 80例拟直接监测足背动脉压的患者随机分成A、B两组,各40例.A组为直接动脉穿刺置管法;B组为透壁足背动脉穿刺置管法.分别记录1次,2次以上试穿置管成功及失败例数,拔管前后穿刺部位情况.结果 A组成功率高于B组,拔管后A组止血时间比B组短,并发症比B组少.结论 足背动脉穿刺置管,直接法优于透壁法.临床操作时好选择直接足背动脉穿刺置管.

  • 伊班膦酸钠和辛伐他汀联合治疗老年性骨质疏松症的临床疗效研究

    作者:汪丙昂;李改丽;姚一民;任翔;唐杰;檀臻炜;张聪

    目的 观察伊班膦酸钠联合他汀类药物对老年性骨质疏松症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110例老年性骨质疏松症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55例,对照组单独静脉注射伊班膦酸钠,治疗组给予伊班磷酸钠和辛伐他汀,整个疗程共8个月.观察治疗前后左侧尺骨远端、腰2-4、Wards三角部位的骨密度变化,临床疼痛症状改善的疗效和生化指标的变化.结果 两组患者治疗后三个观察部位的骨密度较治疗前均有明显上升(P<0.01);治疗组腰2-4、Wards三角区的骨密度上升幅度明显大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疼痛症状改善的总有效率为92.3%,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1.8%(P<0.05).两组治疗前后生化指标无明显变化.结论 他汀类药物辛伐他汀对伊班膦酸钠治疗老年性骨质疏松症具有协同作用.

  • 血浆心脏标志物对心源性呼吸困难的诊断价值

    作者:周会敏

    目的 检测因急性呼吸困难就诊患者血浆心肌肌钙蛋白I(cTnI)和脑钠肽(B-type natriuretic peptide,BNP)水平,探讨cTnI和BNP对心源性呼吸困难的诊断价值.方法 选取因急性呼吸困难就诊患者共129例,分为心源性呼吸困难组63例和非心源性呼吸困难组66例.测定所有患者血浆cTnI和BNP含量并进行组间比较.分析心源性呼吸困难组中logcTnI浓度和logBNP浓度与左室射血分数(LVEF)值的相关关系.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曲线)以评价cTnI和BNP对心源性呼吸困难的诊断价值.结果 心源性呼吸困难组BNP值明显高于非心源性呼吸困难组(P<0.01).心源性呼吸困难组血浆cTnI浓度高于非心源性呼吸困难组和正常对照组(P<0.01).对于伴有收缩功能不全的心衰,logBNP水平与LVEF呈负相关(r=-0.739,P<0.01).BNP对诊断心源性呼吸困难佳阈值(112.68pg/mL)时的敏感性、特异性、阳性预测值和阴性预测值分别为94%、79%、81%和93%.ROC曲线下面积为0.941(P <0.01).结论 血浆BNP水平测定对于急性呼吸困难原因的鉴别有重要的意义,是诊断心源性呼吸困难的一项很有价值的指标.

  • 丁胺卡那封管治疗双腔股静脉管感染疗效观察

    作者:唐晓君

    目的 观察丁胺卡那封管治疗双腔静脉管感染的疗效.方法 将双腔股静脉管感染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一组采用单纯丁胺卡那封管治疗感染,另一组采用丁胺卡那封管联合静脉抗生素治疗感染;比较两种方法对导管相关感染(catheter-related infection,CRI)的疗效.结果 单纯用丁胺卡那封管治疗双腔股静脉管感染疗效可靠,与加上全身静脉用药治疗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单纯用丁胺卡那封管是临床上治疗双腔股静脉管感染理想的治疗方案.

  • 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与围产儿预后的临床分析

    作者:朱波;刘国群;杨斌

    目的 探讨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ICP)对围产儿预后的影响.方法 2009年10月~2011年3月住院分娩的ICP孕妇145例为ICP组,设同期分娩145例正常孕妇为对照组,比较两组间胎儿宫内窘迫、羊水粪染、新生儿窒息、早产儿、新生儿肺炎、围产儿死亡的发生率. 结果 ICP组胎儿宫内窘迫、羊水粪染、新生儿窒息、新生儿肺炎的发生率与对照组相差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ICP可导致胎儿宫内窘迫、羊水粪染、新生儿窒息、早产,早发现、早诊断以及果断处理,适时终止妊娠,可以降低围产儿病死率.

  • Cookgas气管插管型喉罩辅助纤支镜引导气管插管在颈椎手术患者中的应用

    作者:刘小平;钟廷惠

    目的 观察Cookgas气管插管型喉罩通气道(CILA)辅助纤维光导支气管镜(FOB)引导气管插管在颈椎手术患者中应用的临床效果.方法 择期在全麻下行颈椎手术的患者20例,麻醉诱导后,置入CILA,经CILA由FOB引导气管插管.记录CILA置入和气管插管情况;评估FOB下声门分级情况;记录麻醉诱导前、后置入CILA、插管即刻、插管后5min的血流动力学变化.结果 20例患者均成功置入CILA,17例1次成功置入CILA,3例经2~3次置入获得成功.FOB镜下声门暴露多为Ⅰ~Ⅱ级,经CILA在FOB引导下均一次性插管成功.插管期间血流动力学稳定,术后随访无插管相关并发症.结论 CILA辅助FOB引导气管插管用于颈椎手术患者效果满意且不良反应轻微.

  • 胸大肌肌皮瓣在晚期舌癌治疗中的应用

    作者:青松;熊万林;尹德辉;杨晶;邱亚

    目的 研究胸大肌肌皮瓣在晚期舌癌手术后缺损修复中的应用.方法 对2004年1月~2005年10月我科5例应用胸大肌肌皮瓣修复晚期舌癌手术后缺损的病例进行临床分析,并对该皮瓣的应用解剖、制作技术和优缺点进行讨论.结果 本组5例胸大肌肌皮瓣修复全部成活,且随访6~22个月患者口腔功能恢复良好.结论 胸大肌肌皮瓣组织量大、易存活,适宜于晚期舌癌术后缺损的即刻修复.

    关键词: 舌癌 胸大肌肌皮瓣
  • 精神病患者睡眠障碍的影响因素分析

    作者:付叶水

    目的 探讨精神病患者睡眠障碍的影响因素.方法 选择2009年1月~2010年12月期间我院收治的精神病合并睡眠障碍患者150例,由经过系统化培训的医护人员采用回顾性分析的方法对患者的一般资料和睡眠障碍影响因素进行深入细致的研究和分析.结果 在150例患者中:性别为男性(56.67%);年龄在40岁以上(57.33%);民族为汉族(95.33%);文化程度为中专学历(60.00%);职业类别为无业人员(45.33%);婚姻状况为离婚或丧偶(79.34%).睡眠障碍中兴奋因素(22.66%);恐惧因素(25.33%);躁动因素(19.33%);紧张因素(16.00%);焦虑因素(12.67%);其他因素(4.00%).结论 影响精神病患者并发睡眠障碍的因素较多,应全面认识并正确处理相关因素,积极改善和提高精神病患者的睡眠质量.

  • 转子间截骨旋转填塞治疗股骨转子间骨折术后髋内翻

    作者:王鑫;张勇;张华;张琥

    目的 探讨转子间截骨旋转填塞技术治疗股骨转子间骨折术后髋内翻的疗效.方法 对6例股骨转子间骨折术后髋内翻患者采用转子间截骨旋转填塞技术进行治疗,观察颈干角以及患肢短缩的纠正,以及髋部的harris评分改善情况.结果 术后所有患者的股骨颈干角均恢复正常,患肢短缩均控制在1cm以内.术后haris评分较术前均大幅提高.结论 转子间截骨旋转填塞技术治疗股骨转子间骨折术后髋内翻可以提供满意疗效.

  • 高位右室间隔起搏与右室心尖部起搏的临床对照研究

    作者:杜小兵

    目的 探讨高位右室间隔(HRVS)起搏对心室收缩同步性和心功能的影响以进一步评价其安全性和实用性.方法 170例置入起搏器的患者,随机分成右室心尖部(RVA)起搏组(RVA组,n=83)和右室间隔起搏组(HRVS组,n =87).分别测量两组成功置入后即刻和术后1个月起搏参数及心电图、术后3个月组织多普勒同步性指标、术后3个月、6个月、1年左室射血分数(LVEF)和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及观察随访1年中有无并发症.结果 成功置入后即刻及术后1个月HRVS组与RVA组在起搏阈值、感知阈值及阻抗方面均无明显差异,HRVS组比RVA组QRS波明显更窄.组织多普勒(TDI)检测RVE组与HRVS组同步性指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HRVS组三项差值均达到同步标准,RVAP组三项差值均不同步.术后3个月、6个月、1年时的LVEF值,HRVS组高于RVE组(P<0.05),随着时间延长,统计学意义差异更加显著(P<0.01).术后3个月、6个月、1年左室舒末内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1年随访中未发现电极脱位、心肌穿孔等并发症.结论 HRVS起搏较RVA起搏更有利于了保证心室收缩的同步性,对左室收缩功能的影响较小.高位右室间隔起搏是安全可行的,值得临床推广.

  • 前路减压单棒内固定系统治疗脊柱结核

    作者:刘宇军

    目的 探讨应用脊柱前路减压单棒内固定系统进行脊柱结核前路手术的效果.方法 应用此器械对46例脊柱结核患者进行侧前方入路病灶清除植骨单棒内固定手术.其中胸椎结核24例,胸腰段椎体结核15例,腰椎结核7例.结果 46例患者随访12~24个月,术后结核控制满意,无再发窦道,有神经功能的损害患者神经功能均有显著恢复,照片显示植骨46例融合,融合时间平均24周,无断钉松动.结论 在保证对结核病灶的彻底清除后采用前路两钉单棒系统具有操作简便、固定节段短、稳定性可靠、费用低廉的优点,对需行脊柱前路减压内固定的结核患者是一种较好的选择.

  • 丹红注射液对断肢再植缺血再灌注后心肌损伤的保护作用

    作者:何平;宋剑武;张梅

    目的 评价丹红注射液对断肢再植缺血再灌注后心肌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 80例断肢再植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丹红组,每组40例.两组患者给予常规断肢再植治疗.丹红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于术中再植后动脉开放前给予丹红注射液治疗,而对照组未给予丹红注射液治疗.分别于术前(T1)、术中再灌注后30min(T2)、术后24h(T3)、48h(T4),72h时(T5)共5个时点采集中心静脉血,检测两组血清肌酸激酶(CK)、肌酸激酶同功酶(CK-MB)、天门冬酸氨基转移酶(AST)、乳酸脱氢酶(LDH)、α-羟丁酸脱氢酶(HBDH)和丙二醛(MDA)的含量变化.结果 对照组血清CK、CK-MB、AST、LDH、HBDH及MDA含量于T2时点已开始上升,之后呈逐渐升高趋势(P<0.05);而丹红组各时点血清CK、CK-MB、AST、LDH、HBDH及MDA含量变化波动不明显.两组在T2、T3、T4、T5时点血清CK、CK-MB、AST、LDH、HB-DH及MDA含量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断肢再植会导致缺血再灌注继发的心肌损伤,丹红注射液对防治肢体缺血再灌注继发的心肌损伤有一定作用.

  • 右美托咪定在高血压病患者蛛网膜下隙阻滞的应用研究

    作者:吴刚明;莫利群;任长和

    目的 探讨盐酸右美托咪定(DEX)对高血压病患者蛛网膜下隙阻滞行全髋置换术的镇静效果及对循环及呼吸功能影响.方法 将34~82岁、ASAⅡ~Ⅲ级接受全髋置换术的高血压患者40例,随机分为咪唑安定组(M组)和右旋美托咪啶组(D组);M组,术前10min给予负荷剂量30μg/kg后以0.05mg/(kg·h)速率持续泵注咪唑安定;DEX组,术前10min给予负荷剂量1μg/kg,然后以0.5μg/(kg·h)速率持续泵注DEX;给药10min后进行;观察并记录入室时、给药后10 min、麻醉后5min、30min及90min患者的血压、心率及脉搏血氧饱和度(SpO2)和Ramsay镇静评分.结果 两组患者在入室时SBP、DBP、HR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给药10min后、麻醉后5min、30min、90min两组患者SBP、DBP、HR均较入室时下降(P<0.05),两组间SBP、DBP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D组患者HR较M组下降更为明显(P<0.05).组内比较,麻醉后5min患者SBP、DBP、HR均较其余各时点降低(P<0.05).与M组比较,D组呼吸抑制的发生率降低,心动过缓发生率升高(P<0.05).结论 右美托咪定可对高血压病患者蛛网膜下隙阻滞下行全髋置换术时产生良好的镇静、抗焦虑作用和轻微的中枢降压作用,增强循环稳定,不产生呼吸抑制作用,可安全应用于高血压患者腰麻下的镇静.

  • 冠心病心电图与冠脉造影结果的对比分析

    作者:张义红;田青

    目的 探讨动态心电图与冠脉造影在冠心病的患者诊断中的价值分析.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自2008年10月~2010年10月收治的48例冠心病患者,均进行动态心电图与冠状动脉造影检查,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相对于心电图检测,冠脉造影灵敏度为66.7%,特异度为71.4%.心电图与冠脉造影两种检查方法比较,P>0.05.冠脉造影与心 电检查,单支病变(62.5%),双支病变(53.8%)与三支病变(88.9%)相比,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动态心电图与冠脉造影在冠心病中的诊断效果无差异,均可用来诊断冠心病.

  • 沐舒坦氧驱动雾化吸入佐治婴儿毛细支气管炎效果分析

    作者:刘文彬;王太森;袁丽;刘华君

    目的 探讨沐舒坦氧驱动雾化吸入与传统药物超声雾化吸入辅助治疗婴儿毛细支气管炎的效果.方法 随机将符合毛细支气管炎诊断的386例患儿分为治疗组(200例)和对照组(186例),两组均在常规治疗(抗菌、抗病毒、使用糖皮质激素、解痉平喘)的基础上,治疗组给予沐舒坦(15mg/次,3次/d)氧驱动雾化吸入,对照组给予沭舒坦(15mg/次,3次/d)超声雾化吸入.结果 治疗组:治愈112例(56,00%),显效63例(31.50%),无效20例(13.50%);总有效率为86.5%.对照组:痊愈58例(30.11%),显效44例(23.66%),无效51例(46.23%),总有效率为53.77%,两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21.41,P<0.01.结论 应用沭舒坦氧驱动雾化吸入辅助治疗婴儿毛细支气管炎效果满意,未出现不良反应,在临床上可作为一种首选的治疗方法.

  • 干扰素联合黄芪注射液治疗病毒性心肌炎的疗效分析

    作者:张琼;张艺;李红萍

    目的 探讨干扰素联合黄芪注射液治疗病毒性心肌炎的疗效和不良反应.方法 对70例病毒性心肌炎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35例,给予干扰素联合黄芪注射液治疗;对照组35例,给予常规西医综合治疗,比较两组肌钙蛋白和肌酸磷酸激酶的水平及治疗效果.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1.4%,明显高于对照组74.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无明显不良反应.结论 干扰素联合黄芪注射液治疗病毒性心肌炎疗效显著,是一种切实有效的治疗手段.

  • 老年人胃癌184例诊治体会及临床分析

    作者:吴中远;唐令超;邓春美

    目的 回顾性分析老年人胃癌的临床表现,延误诊治的原因,诊治过程及转归,探讨发现诊断、治疗的正确方法.方法 采用多医院长时间,较大量病例,进行回顾性荟萃分析.结果 胃癌早期症状不明显,大多数病例存在不同时间的误诊误治,从而影响了治疗方法的选择而导致治疗效果欠佳,后造成生存期缩短.结论 胃癌起病隐匿,早期临床表现不明显,症状无特异性,应引起临床医生高度警惕.

  • 经腹腔小儿斜疝高位结扎术在基层医院的临床应用

    作者:李汉华;王光勇;魏禹;刘应钦;王波;郭园园

    目的 分析经腹腔小儿斜疝高位结扎术在基层医院的推广应用的可行性.方法 对2007年7月~2010年12月间腹股沟斜疝患儿47例分别采用经腹腔及经腹股沟行疝囊高位结扎术,并对其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经腹腔行小儿斜疝囊高位结扎术在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并发阴囊水肿、血肿和疝复发率方面优于经腹股沟术式.结论 经腹腔小儿斜疝高位结扎手术方式简单、创伤小、治愈率高,非常适合在基层医院推广应用.

  • 前列地尔联合西洛他唑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的临床观察

    作者:王同聚;杨红亚;田松朝

    目的 探讨前列地尔联合西洛他唑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的疗效.方法 将84例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42例,对照组42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给予前列地尔加西洛他唑治疗,疗程14d.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进行双侧椎动脉和基底动脉的平均血流速度变化监测,治疗后进行疗效评定.结果 治疗后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0.48%,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3.80%,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后治疗组椎-基底动脉血流速度较对照组明显增高(P<0.05).结论 前列地尔联合西洛他唑治疗推-基底动脉供血不足的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和深入研究.

  • 体外循环心脏直视手术期间天麻素对患者脑血流量/脑氧耗比值的影响

    作者:汤和青;林雷;侯俊;方为;陈春;柯齐斌

    目的 观察体外循环心脏直视手术期间天麻素对患者脑血流量/脑氧耗的影响,并探讨其在体外循环心脏直视术期间的脑保护作用.方法选择择期在中低温心脏停跳CPB下二尖瓣置换的患者30例,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15例.两组患者采用统一的麻醉方案和体外循环方法,试验组在CPB前静脉滴注天麻素注射液(600mg),对照组静脉滴注生理盐水.分别于麻醉后CPB开始前鼻咽温为36℃时(T1)、CPB降温至28℃升主动脉阻断20min时(T2)、心脏复跳20min鼻咽温为36℃时(T3)采集桡动脉和颈内静脉球部的静脉血液进行血气分析,测量颈静脉球部血氧饱和度(SjvO2),计算动脉血氧含量(CaO2)、脑氧摄取率(CERO2).结果 组内比较,CERO2:T2时与T1比较两组均显著降低(P<0.01),T3时较T2回升(P<0.01);脑血流量/脑氧耗比值(CBF/CMRO2):对照组和试验组T2与T1比较差异均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比较,CERO2:T2、T3时试验组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 <0.01);CBF/CMRO2:T2时试验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CPB中天麻素能降低脑氧耗,有利于改善大脑氧供需平衡.

  • “清醒”状态下的无痛肠镜与传统无痛肠镜的临床对比研究

    作者:刘宏锦;胡昕;刘庆

    目的 探索在“深镇痛”下保持患者清醒状态进行肠镜检查相对于传统的无痛肠镜检查的优势.方法 选取2010年4月~2011年10月来我院进行肠镜检查的145例患者.观察组75例采用帕瑞昔布、山莨菪碱复合芬太尼对患者进行“深镇痛”后进行肠镜检查;对照组70例采用传统的丙泊酚复合芬太尼对患者进行“深镇静”后进行肠镜检查.观察比对两组患者不同时间点的心率、血压、呼吸情况和清醒时间、术后不良反应、离室观察时间等差异以及患者的满意度.结果 两组患者术中的心率改变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血压、呼吸频率及血氧饱和度改变情况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离室观察时间和术后清醒时间观察组明显小于对照组(P<0.05);术后不良反应的总发生率观察组小于对照组(P<0.05);患者的满意程度观察组与对照组差异不明显(P>0.05).结论 采用帕瑞昔布复合山莨菪碱对受检者进行“深镇痛”后行肠镜检查术,不仅能够达到无痛效果,而且能有效地避免传统无痛肠镜“深镇静”麻醉下对呼吸和循环系统的抑制,患者配合好,安全性更高,值得进一步推广.

  • 急诊肝动脉栓塞治疗肝癌自发破裂出血的临床分析

    作者:覃岭;左罗;陆德云

    目的 评价肝动脉栓塞(TAE)在原发性肝癌自发性破裂出血治疗中的作用.方法 采用Seldinger技术,使用碘化油、明胶海绵作为栓塞剂,对16例肝癌破裂出血患者采用急诊肝动脉栓塞止血.结果 行TAE术后16例患者出血均得到完全控制.所有患者均无复发出血及急性肝功能衰竭.2例术后15d获二期外科手术切除,14例定期再行1~4次肝动脉化疗栓塞(TACE)治疗,肿瘤均有不同程度的缩小和坏死,1年存活率为28.6%.结论 急诊肝动脉栓塞是治疗肝癌破裂出血的有效、安全的方法,同时为肝癌后续治疗提供途径.

  • 不伴有结构性病变药物难治性癫痫外科治疗

    作者:高利民;罗丽;杜春富;高晋健;冯文;张文钊

    目的 对不伴有结构性病变药物难治性癫痫进行外科治疗回顾性分析,探讨术前癫痫灶定位,术中皮层电极监测下癫痫手术方式选择,以及术后癫痫控制的意义.方法头MRI扫描未见有结构性病变的药物难治性癫痫患者99例,均为复杂部分发作,其中继发全身强直-阵挛发作57例,术前24h视频脑电图(V-EEG)监测,专业评估系统详细全面评估,进行癫痫灶定位,术中皮层电极监测下联合运用前颞叶切除,额极切除,功能区软膜下多处横切术或(和)低功率热灼术,切除癫痫灶或阻断痫性放电传播的途径.结果 术后按照Engel疗效判断标准:Engel Ⅰ级40例,EngelⅡ级46例,EngelⅢ级8例,EngelⅣ级5例.结论 对不伴有结构性病变药物难治性癫痫,术前V-EEG结合临床表现,专业评估系统进行全面评估定位癫痫灶,术中皮层电极监测指导下联合不同癫痫手术方式可获得较好疗效.

  • 小儿深麻醉下气管内吸痰法评价

    作者:舒华

    目的 探讨深麻醉状态下拔除气管导管后,将吸痰管插入气管内吸痰,清理呼吸道的吸痰方法.方法 50例患儿随机分为两组:实验组,深麻醉状态下拔除气管导管后将吸痰管插入气管内进行吸痰;对照组,采用传统气管导管内吸痰方法吸痰.比较两组患儿吸痰有效率,观察血氧饱和度、血压、心率的变化以及有无恶心、呕吐、躁动、喉痉挛、支气管痉挛等并发症的发生.结果 实验组吸痰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吸痰前,两组SpO2 、BP、HR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吸痰后,对照组BP、HR明显升高(P<0.05),恶心、呕吐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发生 躁动明显升高(P<0.05).结论 深麻醉状态下拔除气管导管后,将吸痰管插入气管内吸痰的方法能彻底清除呼吸道潴留的痰液,效果明显优于传统气管导管内吸痰法;同时能改善肺的通气功能,预防术后肺部感染及肺不张的发生;由于在深麻醉下进行操作,大大地减少了心血管系统反应,降低恶心、呕吐、躁动、喉痉挛、支气管痉挛等并发症的发生,是一项保障麻醉安全,提高患儿术后生活质量的有效方法.

  • 卵巢上皮性交界性肿瘤38例诊断与治疗探讨

    作者:王平;彭子萍;李莉;罗跃

    目的 探讨卵巢上皮交界性肿瘤的治疗与预后和病理诊断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1996年1月~2010年12月15年来收治的38例卵巢上皮交界性肿瘤.结果 38例卵巢上皮交界性肿瘤患者均行手术治疗、单纯手术5年存活率95.3%,5例手术治疗后给予环磷酰胺、阿霉素、顺铂(CAP)方案为主的化学药物治疗,5年存活83.3%(P<0.01).Ⅰ期36例中29例行保守性手术,7例行根治性手术,5年存活率分别为95%和66.7%(P <0.01).结论 卵巢上皮交界性肿瘤手术作为主要治疗手段,应适当辅助化疗.

  • 急诊内镜下套扎治疗肝硬化食管胃静脉曲张破裂出血

    作者:曾庆贵;彭鹏;潘越

    目的 探索治疗肝硬化食管胃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的急诊止血方法.方法 采用国产套扎器对58例肝硬化食管胃静脉曲张破裂出血患者在入院24h内实施内镜下套扎.结果 58例中,1例发生术后出血.结论 采用急诊内镜下套扎的近期止血效果明显,短期内无复发.

  • 86例粘连性肠梗阻的治疗探讨

    作者:李洪明;刘林

    目的 探讨粘连性肠梗阻治疗的方法及手术时机.方法 对我院收治的86例粘连性肠梗阻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并分析.结果 在86例肠梗阻患者中保守治疗59例(68.6%),手术治疗27例(31.4%),两次或两次以上手术3例(3.4%),死亡2例.结论 保守治疗是治疗粘连性肠梗阻的首选方法.合理选择手术时机十分重要,对保守治疗无效或怀疑有绞窄性肠梗阻者,早期诊断及手术治疗是改善绞窄性肠梗阻预后,降低并发症及病死率的关键.在没有腹膜炎的情况下,把是否手术的临界点定为24h可能会更为有利.

  • 依达拉奉治疗大面积脑梗死的临床疗效观察

    作者:刘信东;张利娟;赵丽君

    目的 观察依达拉奉治疗大面积脑梗死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选择64例大面积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n=32)和对照组(n=32).对照组子以常规脑梗死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用依达拉奉30mg,2次/d.两组疗程均为14d.分别于治疗前及治疗后的第7d和14d检查血常规、肝肾功能及凝血功能;分别于治疗前、治疗后14d和28d进行临床疗效和神经功能缺损分数评定,对两组的死亡率、总有效率和并发症进行比较.结果 治疗组治疗28d后的临床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死亡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治疗14d和治疗28d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与治疗前相比,治疗组治疗14d和治疗28d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明显下降(P<0.05);两组各时点实验室检查结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依达拉奉治疗大面积脑梗死疗效显著,并发症少,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 中药蜈蚣汤与甲氨蝶呤治疗非破裂型输卵管妊娠的对照研究

    作者:陆静;李青;郭铭川

    目的 对比观察中药蜈蚣汤与甲氨蝶呤治疗非破裂型输卵管妊娠的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 收集保守治疗的非破裂型榆卵管妊娠患者72例,分别用蜈蚣汤口服(A组,37例)和甲氨蝶呤50mg/m2单次肌注(B组,35例)治疗,比较其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 A组治愈率(86.5%)和B组治愈率(88.6%)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在1周内血β-hCG下降>15%例数、2周内盆腔包块缩小≥30%例数、血β-hCG转阴时间、住院治疗时间等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A组的胃肠道不良反应明显低于B组(P<0.05).结论 两种方法治疗非破裂型输卵管妊娠均有较好的疗效,疗效相同,但中药治疗有活血化淤作用,促进包块吸收,不良反应少,是一种安全有效的药物治疗方法,值得临床推广.

  • 神经内科门诊患者抑郁症患病情况分析

    作者:张天照

    目的 了解目前神经内科门诊患者抑郁症患病情况及特征,为提高患者综合治疗效果、改善患者心理健康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国际通用的抑郁症评估工具:病人健康问卷抑郁症状分量表(PHQ-9)对入组对象进行调查,并分析抑郁症患者的一般特征.结果 在289例完成调查的患者中,PHQ-9评分≥5分者共151例(52.2%).轻度、中度、中重度及重度的患病率分别为:21.1%、20.0%、8.0%、3.1%.未患抑郁症的调查对象与有抑郁症的调查对象在性别分布上有差异x2=14.21,P<0.001,年龄、民族及教育程度在二者之间的分布情况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今后在对神经内科患者进行治疗时,应当重点关注女性人群的抑郁症情况,有针对性的采取干预措施.

  • 甲基强的松龙治疗急性期多发性硬化症56例临床疗效观察

    作者:李朝晖;刘宁;李兰

    目的 探讨甲基强的松龙治疗急性期多发性硬化症的临床疗效.方法 2006年6月~2010年12月在我院住院治疗的多发性硬化症患者56例,随机分为甲基强的松龙组(n=24)和地塞米松组(n=22),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和出现并发症的情况.结果 甲基强的松龙组24例中显效15例(62.5%),有效4例(16.7%),无效5例(20.8%);地塞米松组22例中显效10例(45.5%),有效3例(13.6%),无效9例(40.9%);甲基强的松龙组显效率和总有效率分别为62.5%、79.2%显著高于地塞米松组45.5%和59.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出院时EDSS评分分别为(2.6±1.4)、(3.1±1.6)显著低于入院时(5.6±1.7)、(5.4±1.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甲基强的松龙组出院时EDSS评分显著低于地塞米松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甲基强的松龙组并发症发生率为4.2%显著低于地塞米松组18.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甲基强的松龙治疗多发硬化症临床疗效优于地塞米松,能显著降低EDSS评分,并发症少.

  • 原发性气管肿瘤的外科治疗(附16例报告)

    作者:舒骏;丛伟;陈凡;甘崇志;谢家勇

    目的 总结和探讨外科手术治疗原发性气管肿瘤的临床经验.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科从1996~2011年16例原发性气管肿瘤外科治疗的临床资料.结果 16例患者均行手术治疗,气管节段切除12例,隆凸切除2例,气管侧壁切除4例.全组病例无围手术期死亡.结论 手术切除是治疗气管肿瘤有效的方法.早期诊断和早期治疗是取得良好临床效果的关键.

  • 磷酸钙骨水泥与自体骨植骨治疗C2型桡骨远端骨折的疗效比较

    作者:黄程川;马川;黄家骏

    目的 比较磷酸钙骨水泥与自体骨植骨同时结合外固定支架治疗桡骨远端C2型骨折的疗效.方法 将38例桡骨远端骨折患者分成两组,A组进行磷酸钙骨水泥结合外固定支架固定治疗;B组进行自体骨植骨结合外固定支架固定治疗.结果 术后随访6~17个月,平均13个月.A组优良率为85%,B组优良率为58.5%,A组治疗效果优于B 组.结论 在桡骨远端C2型骨折的治疗中采用磷酸钙骨水泥结合外固定支架固定治疗效果较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改良泪囊鼻腔吻合术

    作者:唐丽;宋东道

    目的 探讨经皮肤改良泪囊鼻腔吻合术的方法和治疗慢性泪囊炎的效果.方法 回顾性总结34例(35眼)采用经皮肤改良泪囊鼻腔吻合术的疗效.结果 功能治愈32例(33眼,92.3%),解剖治愈2例(2眼7.7%).结论 本手术方法效果可靠、手术操作方便.

  • 抑郁症患者伴高血压病不同治疗方法疗效比较

    作者:王玉玲

    目的 观察比较抑郁症患者伴高血压病不同治疗方法的疗效.方法 选择90例确诊抑郁症伴高血压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硝苯地平缓释片组(A组)、氟西汀组(B组)和硝苯地平缓释片+氟西汀组(C组),每组各30例,观察疗程为8周.结果 3组患者治疗8周后,A组和C组血压下降较治疗前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患者血压水平较治疗前SBP和DBP有所下降,但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3组SBP和DBP两两比较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C组血压下降更明显.HAMD评分:B组、C组治疗前与治疗后HAMD评分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0.01).治疗后C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A组和B组(P<0.01),B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A组(P<0.05).结论 抑郁症患者伴高血压病在抗抑郁治疗的同时给予降压治疗,能明显改善患者抑郁的症状,并显著提高患者的降压效果.

  • 乐山市高中学生屈光状态及近视相关因素调查分析

    作者:王国平;梁小琼;刘红英

    目的 了解高中生近视眼的发病情况,并对近视眼的发病因素进行相关性分析,为预防和治疗近视提供可靠依据.方法 对2009年~2010年间四川省乐山市3所中学高中学生6787人进行了视力普查及屈光检查.同时对近视眼学生进行了自制问卷调查.结果 ①高一学生近视发病率为52.13%,高二学生近视发病率为53.57%,高三学生近视发病率为73.21%,高三学生近视发病率显著高于高一、二学生,且其中中、高度近视的发病率显著高于高一、二学生.高三学生的学习时间显著长于高一、二的学生,而高三学生的睡眠时间显著短于高一、二学生.②高中学生的屈光学知识缺乏,对相关知识的求知欲望高.结论 调查结果表明,高中学生视力不良的主要原因为屈光不正,其中又以近视为主.学生近距离学习时间过长,户外活动减少,睡眠时间严重不足,不良的阅读姿势等与近视的发生与发展有密切的关系.近视学生屈光知识缺乏,对相关知识需求较高.

  • 上气道咳嗽综合征引起儿童慢性咳嗽58例临床分析

    作者:李兰;樊红;何海兰;李敏;陈昌辉

    目的 探讨上气道咳嗽综合征(UACS)引起儿童慢性咳嗽的临床特点.方法 对58例确诊为UACS的患儿,根据临床表现、辅助检查及治疗作回顾性分析.结果 58例中有鼻部相关原发疾病以慢性鼻窦炎多共27例(46.6%),其次为变应性鼻炎16例(27.6%),慢性鼻炎10例(17.2%),单纯腺样体炎5例(8.6%),均以慢性咳嗽为主诉,经过积极的抗炎与抗变态反应治疗,50例患儿在连续治疗2周后咳嗽症状缓解,8例患儿继续治疗1周后咳嗽症状缓解,所有鼻窦炎患儿在治疗3个月时复查鼻窦CT均示炎症完全吸收.结论 上气道咳嗽综合征是引起儿童慢性咳嗽的主要原因之一,结合专科检查,积极治疗原发疾病,可有效地消除慢性咳嗽.

  • 2型糖尿病患者血浆致动脉硬化指数与踝肱指数的相关性

    作者:张洪茂;张林;练寿英;胡茂清

    目的 探讨2型糖尿病患者血浆致动脉硬化指数(atherogenic index of plasma,AIP))与踝肱指数(ankle brachial index,ABI)的相关性.方法 纳入143例2型糖尿病患者,测定双下肢动脉血管压力和肱动脉血管压力,计算踝肱指数,测量身高、体重、血脂、肌酐、尿酸、HbA1c、超敏反应蛋白(sCRP)尿白蛋白/肌酐(ACR)、计算血浆致动脉硬化指数[log(TG/HDL-c)].依照踝肱指数分为两组:ABI <0.9和0.9≤ABI< 1.4组.结果 ①两组相比,AIP、三酰甘油(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sCRP、ACR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单因素分析表明,ABI与AIP、TG、TC、HDL、LDL、SCRP、ACR相关(P<0.05).其中ABI与AIP相关系数大r=0.484.③以ABI为因变量,以其余各因素为自变量作多元回归分析,结果表明血浆致动脉硬化指数(P<0.000)、ACR(P <0.000)、SCRP(P<0.000)进入方程.结论 AIP与2型糖尿病患者ABI具有较好的相关性,可以作为2型糖尿病患者外周血管疾病的有用指标.

  • 十二指肠镜治疗胆总管结石的临床应用研究

    作者:徐海荣;刘世峰;刘刚;刘益

    目的 评价十二指肠镜在胆总管结石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胆总管结石患者,根据病情分别采用内镜下十二指肠乳头括约肌切开术、内镜下乳头括约肌气囊扩张术、网篮取石术、机械碎石术、气囊取石术,经内镜鼻胆管引流术等治疗.结果 本组116例患者中,107例常规ERCP造影成功,成功率92.2%,行乳头预切开后及乳头开窗术后,113例ERCP造影成功,成功率为97.4%,取石成功110例,成功率94.8%.其中24例行机械碎石取石术,23例取石成功,碎石取石成功率95.8%,8例行单纯乳头括约肌气囊扩张取石术,7例成功,取石成功率87.5%.结论 十二指肠镜治疗胆总管结石是一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

  • 海昆肾喜胶囊治疗慢性肾功能不全临床研究

    作者:周伟;张五星;张志强;董哲毅;黄薇;汪洋

    目的 观察海昆肾喜胶囊治疗慢性肾功能不全的临床效果.方法 84例代偿期及失代偿期慢性肾功能不全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2例.治疗组采用常规治疗联合口服海昆肾喜胶囊;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联合口服尿毒清颗粒;两组疗程均为3个月.观察治疗前后临床症状改善情况,检测治疗前后Ccr、Scr、BUN等变化,并记录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治疗3个月后,两组患者临床症状均有改善;治疗前后相比,治疗组Scr(286.42±105.63)μmol/L vs (205.24±78.76)μmol/L、BUN(18.22±5.24)mmol/L vs(11.78±4.63)mmol/L,均明显下降(P<0.05),Ccr(35.45±7.26)ml/min vs(46.65±7.42)ml/min,明显升高(P<0.05);对照组Scr(282.47±100.46)μmol/L vs(202.86±76.45)μmol/L、BUN(17.75±5.47)mmol/L vs(11.41±4.37)mmol/L,均明显下降(P<0.05),Ccr(36.23±7.76)ml/min vs(47.77±8.21)ml/min,明显升高(P<0.05);两组间治疗后肾功能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期间治疗组未出现明显不良反应,对照组有3例患者每天腹泻次数达4次以上,4例患者出现恶心、呕吐,均经对症处理后缓解.结论 海昆肾喜胶囊治疗慢性肾功能不全临床疗效好,而且无明显不良反应、患者依从性好.

  •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致胆管横断伤5例诊疗体会

    作者:吴乔松;陶涛;朱春远;张逢普;谢维明;柴源;刘军

    目的 探讨胆管横断伤修复方式的选择.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6年10月~2011年5月5例LC手术致胆管横断伤患者采取一期胆管端端吻合术,(其中3例术中及时发现中转行胆管端端吻合术,其余2例术后24~48h发现胆管损伤,再次开腹行胆管端端吻合术),均放置较细支撑减压管3~6个月.结果 全组患者术后恢复顺利.随访2~3年无术后反复胆管炎,胆管狭窄等并发症发生,效果良好.结论 胆管横断伤时选择正确的处理方式至关重要,胆管端端吻合术可明显减少吻合口狭窄及胆管炎的发生.

  • 帕米膦酸二钠和唑来膦酸治疗乳腺癌骨转移的临床观察

    作者:杨胜利;高云;朱江红;庞洁;何兴平;苏敏;胡军

    目的 比较帕米膦酸二钠和唑来膦酸治疗伴骨转移的Ⅳ期乳腺癌患者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 伴骨转移的Ⅳ期乳腺癌患者共56例,随机分为帕米膦酸二钠治疗组和唑来膦酸治疗组.帕米膦酸二钠治疗组30例:帕米膦酸二钠90mg,静脉滴注4h,每4周重复1次.唑来膦酸治疗组26例:唑来膦酸4mg,静脉滴注30min,每4周重复1次.对患者的骨相关事件(SRE)、生存质量及药物的不良反应进行评估.结果 与帕米膦酸二钠治疗组相比,唑来膦酸治疗组第一次出现SRE的中位时间均明显后延(中位时间12个月vs 6个月,P=0.035).唑来膦酸治疗组改善骨痛的效果明显优于帕米膦酸二钠治疗组,两研究组改善骨痛效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研究组患者的一般健康状态均逐渐恶化,但帕米膦酸二钠治疗组患者一般健康状态恶化程度更显著(P=0.03).唑来膦酸治疗组的骨转移灶缓解率明显高于帕米膦酸二钠治疗组(73%vs 37%,P=0.024).两研究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92).结论 在延迟SRE发生和改善生存质量方面唑来膦酸优于帕米膦酸二钠,而两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基本相当.

  • 儿童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诱导化疗期间院内感染20例

    作者:李丹;史宏;李蕙;周敏;徐鸣;刘文丽;邝平兰

    目的 探讨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诱导化疗期间院内感染的临床特点,总结治疗经验.方法 分析20例初发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患儿诱导化疗期间院内感染的临床资料.结果 院感率高达95%,皮肤粘膜和呼吸道为常见感染部位,常见的病原菌为G-菌;中性粒细胞绝对值≤0.2×109/L者,感染发生距化疗开始的时间早,发热持续时间长;所有感染均采用广谱杀菌剂,其中7例发生真菌感染;除1例中途放弃外,18例均控制感染,19例获得缓解.结论 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患儿采用2006年全国ALL方案诱导化疗期间,骨髓缓解率高,但感染发生率高,感染程度重,真菌感染的概率大,及时而强有力的抗感染能有效提高患儿的生存率.

  • 足月新生儿高间接胆红素血症的围生因素分析

    作者:彭好;蒲友华;胡波;刘定远;袁涛

    目的 探讨围产期各种相关因素与高间接胆红素血症发病的关系.方法 选择2010年11月~2011年6月180例足月高间接胆红素血症患儿,同时随机抽取同期产科出生150例无高间接胆红素血症足月儿作对照组.采用单因素分析和逐步logistk回归分析的方法,筛选高间接胆红素血症发病的危险因素.结果 引起高间接胆红素血症的围生因素包括胎龄、产式、窒息、开奶时间延迟、胎类排出时间延迟、喂养方式、出血和出生体质量下降.其中引起高间接胆红素血症独立的高危围生因素为胎龄、开奶时间延迟、喂养方式、出血和出生体质量下降.结论 临床对具有多种高危围生因素的患儿应提高时其发生高间接胆红素血症可能的预见性,及早采取预防措施.

  • 86例腹腔镜下卵巢良性肿瘤剥除手术临床分析

    作者:许林萍;殷新明

    目的 探讨腹腔镜下卵巢良性肿瘤剥除术的治疗效果.方法 取2008年1月~2010年12月间本院经腹腔镜下行卵巢良性肿瘤剥除术86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腹腔镜组与传统开腹组在平均术中出血量,住院天数,术后下床活动时间,术后病率及术后白细胞(WBC)计数等指标升幅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腹腔镜下卵巢良性肿瘤剥除具有安全,术中出血少,恢复快等优点,值得临床应用推广.

  • 绵阳地区成人肾小球疾病127例临床病理分析

    作者:简讯;李斌;张华;马懿;曾蜀春;陈福琼

    目的 了解绵阳地区成人肾小球疾病的病理类型及其特点.方法 回顾我院2008年1月~2011年8月经肾活检确诊的127例成人肾小球疾病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其年龄性别分布、肾病理类型及其与临床表现的关系.结果 127例成人肾小球疾病患者,原发性肾小球疾病95例(74.80%),男∶女=1∶1.88;继发性肾小球疾病32例(25.20%),男∶女=1∶1.13.成人原发性肾小球肾炎病理类型主要为IgA肾病,其它有肾小球微小病变、膜性肾病和系膜增生性肾小球肾炎等.成人继发性肾小球肾炎病理类型主要为狼疮性肾炎,其它有过敏性紫癜肾炎、乙型肝炎相关性肾炎、系统性血管炎和肾淀粉样变等.原发性肾小球疾病临床表现蛋白尿和(或)血尿占30.71%,肾病综合征占50.39%,急性肾炎综合征占7.87%,急性肾衰竭占11.02%.结论经肾活检肾脏疾病在绵阳地区以青壮年多见,本地区常见的肾小球痰病为原发性肾小球肾炎,女性多发,其中IgA肾病是多见的病理类型.成人继发性肾小球肾炎病理类型以狼疮性肾炎常见.肾小球疾病每种病理类型可有多种临床表现,而每种临床表现亦可有多种病理类型.

  • 中青年单侧自发性气胸患者同期行双侧微创手术治疗的临床研究

    作者:刘胜中;丛伟;曾富春;薛洋;王雪海

    目的 探讨中青年单侧自发性气胸患者同期行双侧微创手术治疗的可行性、安全性及有效性,以寻求中青年单侧自发性气胸有效的治疗方法.方法 对2003年3月至2008年12月在我科接受同期双侧微创手术治疗的413例中青年单侧自发性气胸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术中发现所有患者双侧均存在肺大疱,且大部分对称存在.全组手术均成功,无手术死亡患者.手术时间(106.3±48.4)min,术中失血量(30.7±19.5)ml.术后保留胸腔引流管时间(3.5±1.2)d,住院时间(4.7±3.3)d.术后随访287例(69.5%),随访(21.5±9.3)个月,无气胸复发.结论中青年单侧自发性气胸患者往往双侧肺叶都有相对称的肺大疱病变存在,主要位于上叶尖段;同期行双侧肺大疱切除术可根治双侧肺大疱病变,并能有效地预防气胸复发和对侧发作气胸,疗效确切,安全性高,值得临床推广.

  • 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检测Bcl-2在乳腺癌临床应用

    作者:邓君;饶绍琴;黄文方;传良敏;洪华

    目的 建立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FQ-PCR)法检测Bcl-2基因表达水平,探讨其在乳腺癌诊断和治疗监测中的应用.方法 建立FQ-PCR法,并以β2-微球蛋白为内对照测定30名健康女性体检者、30例良性乳腺疾病患者和以及随访5年以上81例乳腺癌患者外周血中Bcl-2的表达量.结果 Bcl-2表达水平在正常对照组和良性乳腺疾病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乳腺癌组均高于前两组(P<0.05),β2-微球蛋白在三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81例乳腺癌患者阳性率为58.0%,良性乳腺疾病组为0.Bcl-2表达与患者年龄和肿瘤大小和类型无关(P>0.05),与乳腺癌组织学分级和预后相关(P<0.05).结论 FQ-PCR技术是高度灵敏、高度特异的快速定量检测Bcl-2方法,可有效监测乳腺癌的诊断、疗效、转移和预后.乳腺癌Bcl-2蛋白表达阳性提示肿瘤分化程度高,患者预后好.

  • 成都地区女性骨质疏松性骨折的相关危险因素研究

    作者:谭英;刘雅;魏东;韩文群;张云兰

    目的 骨质疏松症是一种常见的骨骼疾病,骨折是骨质疏松严重的后果,了解女性骨质疏松性骨折的危险因素,对于女性骨质疏松的预防有重要的意义.方法 通过调查在成都市第二人民医院及四川大学华西附四院等三甲医院就诊经DXA或X线确诊的非骨折骨质疏松症(174例)及骨质疏松性骨折(222例)女性患者的生活习惯,共396例,进行分析.结果 获取问卷396份,有效问卷396份,有效回收率100%.年龄44~97岁,平均(70.58±8.715)岁.年龄、膳食情况、起床时间、牙齿松动脱落、职业的体力要求、经常腰背部疼痛、舞蹈对于骨质疏松骨折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成都地区女性骨质疏松骨折与年龄、职业、饮食情况等生活方式有关,提倡早起,正确体育方式,均衡饮食、保持牙齿的健康有重要意义.

  • 应用经尿道肾镜下超声/气压弹道碎石治疗膀胱尿道结石

    作者:黄书提;辛军;辛明华;吴文峰;林俊雄;黄志扬;沈倚天

    目的 探讨经尿道肾镜下超声/气压弹道碎石治疗膀胱尿道复杂性结石的临床疗效.方法 采用经尿道肾镜超声/气压弹道碎石术治疗膀胱尿道复杂性结石98例.尿道结石22例,结石大小(0.7cm×0.8cm)~(1.2cm×1.9cm);前列腺部精阜旁结石16例,前尿道结石6例,膀胱结石76例,膀胱结石长径平均(2.5±1.3)cm,其中单发结石21例,两枚结石15例,多发结石40例(多10枚以上结石).结果 全部结石一次性碎石成功,结石清除率100%.粉碎并清除结石平均时间为(44.6±18.6)min.术后平均住院天数(3.2±1.5)d,无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 经尿道肾镜下超声/气压弹道碎石治疗膀胱尿道复杂结石创伤小、安全、高效,可作为下尿路结石治疗的一种好方法.

  • 水晶丹外敷联合TDP照射治疗化疗性静脉炎疗效观察

    作者:潘秀玲

    目的 探讨水晶丹外敷联合TDP磁疗仪照射治疗化疗性静脉炎的疗效.方法 将124例化疗性静脉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64例和对照组60例.治疗组在出现化疗性静脉炎后局部使用水晶丹外敷并联合TDP磁疗仪照射;对照组使用50%硫酸镁湿敷.结果 治疗组治愈化疗性静脉炎的平均时间短于对照组,且治愈率及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水晶丹外敷联合TDP照射治疗化疗性静脉炎,可缩短治愈时间,提高治愈率,有较好的临床效果,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 环节控制应用于手供一体器械的管理

    作者:白晓霞;包安竹

    目的 观察环节控制应用于手供一体器械管理的效果.方法 手术室供应室一体化的器械管理环节控制前选择2010年1~6月为对照组,环节控制后2010年7~12月为观察组,对手供一体化器械管理中出现的问题:器械损坏率、遗失率及工人早收晚送率进行回顾性对比分析.结果 观察组器械损坏率、遗失率及工人早收晚送率较对照组三项指标均明显降低(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环节控制法管理手供一体器械使各个环节的问题得到解决,器械损坏率、遗失率及早收晚送率明显降低,工作效率得到提高.

  • 胰岛素泵在食管癌合并糖尿病患者围术期应用与护理研究

    作者:任君;李云鹰

    目的 研究胰岛素泵治疗食管癌合并糖尿病患者围手术期的临床疗效与护理体会.方法 68例食管癌合并糖尿病围手术期患者随机分为33例采用胰岛素泵持续皮下输注胰岛素治疗(CSⅡ组),对照组35例采用常规多次皮下注射胰岛素治疗(MSⅡ组),分别对术前、术后的相关指标进行对比研究.结果 治疗后两组各时点血糖均较治疗前显著下降(P<0.01).CSⅡ组达到目标血糖所用的时间明显少于MSⅡ组(2.9d比7.2d)(P <0.05),血糖达标率优于MSⅡ组(93.9%比77.1%)(P<0.05),低血糖发生率低于MSⅡ组(9.1%比34.3%)(P<0.01).待手术时间(4.2比9.4d)和住院时间(16比24d)明显缩短(P<0.05),但两组住院总费用无差异.结论 CSⅡ在糖尿病患者围手术期中应用疗效及安全性方面优于MSⅡ,纠正糖代谢紊乱,维持内环境稳定,降低糖尿病手术的风险及并发症.

  • 临床护理路径在肝癌手术中的应用效果评价

    作者:张静

    目的 探讨临床护理路径对肝脏手术护理的疗效.方法 2009年10月~2011年10月共纳入180例患者,随机分别分为临床路径护理组和常规护理组.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的住院天数、住院费用、术后卧床时间、并发症发生率以及患者满意度等等.采用SPSS 12.0软件,对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chi-square检验.结果 临床护理路径组的住院天数,住院费用,卧床时间和并发症均显著性优子常规护理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另外,临床护理路径组的患者满意度也显著优于常规护理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临床护理路径明显降低肝癌手术患者的住院时间、住院费用,提高患者满意度,终提高生命质量,延长寿命.

  • “一站式”Hybrid手术治疗复杂性腹主动脉瘤1例

    作者:张立平;丁盛;张近宝;欧阳辉;高峰

    1临床资料患者,男,77岁.因“间断腹痛半月,加重9h”入院.半月前患者间断出现腹痛,以脐周及左下腹为主,当时腹痛不剧烈,未引起足够重视,入院9h前腹痛加重,伴背部胀痛.患者平素体健,既往史无特殊,有长期吸烟喝酒史.体格检查:T 37℃,P 65次/min,R 18次/min,BP 160/80mmHg,急性痛苦面容,双肺呼吸音清晰,未闻及干湿啰音,心率65次/min,律齐无杂音,腹软,中上腹隐约可扪及一包块,大小不清,脐周及左下腹有压痛,无反跳痛及肌紧张.

  • 马铃薯中毒患者阑尾切除术的麻醉处理1例

    作者:杨玺;周木香

    1临床资料患者,男,16岁,48kg.入院前9d,患者晚餐进食当日中午剩菜(马铃薯为主)和汤圆、葡萄后,于次日上午起床时出现头晕、眼花和呕吐表现,呕吐物性状及次数不详,未有腹泻、抽搐等表现,遂入当地医院治疗,具体治疗不详,患者病情未有改善.入院前4d,患者出现自主呼吸弱,呼之不应,在予以气管插管、呼吸机辅助呼吸、脱水、抗感染、抑酸、扩容等治疗后,患者意识转为清醒,但仍需机械通气,为进一步抢救治疗收入我院.入院后考虑急性马铃薯中毒,予以EICU护理常规、特级护理、禁食、机械通气、血必净解毒、补液、利尿等综合抢救治疗.

  • 华法林过量致胸腹髋剧烈疼痛1例

    作者:徐生志;吴平;王建建

    1临床资料患者,男,50岁.因胸腹部疼痛1d于2011年5月6日入院.患者5日上午开始出现胸前区剧烈疼痛,呈持续性,伴有腰背部酸痛,自服“散利痛片”等药物,症状无缓解.第2天胸痛有所减轻,腰背酸痛无缓解,并出现中上腹剧烈疼痛,无畏寒、发热,无嗳气、反酸,无恶心、呕吐,无肛门停止排便、排气,大小便正常.

  • 朗格汉斯细胞组织细胞增多症继发气胸1例

    作者:武娟娟;王春霞

    1临床资料患者,男,40岁.因反复发作胸憋、气喘3年,加重3h入院.患者2007年始无明显诱因出现活动后胸憋、气喘,胸部CT示双肺广泛肺囊肿.2009年反复自发性气胸4次,入院治疗2次行胸腔穿刺术排气治疗.

  • 硬膜外麻醉时穿刺针直接损伤脊髓1例

    作者:杨雪梅

    患者,女,20岁.既往无神经系统疾患,拟在硬膜外麻醉下行阑尾切除术.穿刺间隙T11~12,当18号硬膜外穿刺针刺入3.5cm深时,患者感到腰背剧疼,双下肢触电感,麻木而尖叫起来.由于硬膜外腔的指征不明显,操作者以为针末至硬膜外腔而继续进针,直刺入至骨质.后从穿刺针滴出1~2ml的淡红色液体,又以为是注入试探硬膜外腔压力之被血液混染的生理盐水.后因硬膜外穿刺位置不明确,而改全麻完成手术.

  • 家政保洁存在的卫生隐患分析与对策

    作者:张钰;沈渝;张建勋;文学琴

    目的 通过对崇州市家政保洁员保洁知识的调查,了解家政保洁员保洁存在的卫生隐患,提出分析与对策.方法 通过自行设计的问卷调查表对崇州市50名家政保洁员进行保洁知识的调查.结果 100%家政保洁员没有经过保洁知识规范培训,80%保洁员不同区域未分抹布、分桶,94%保洁员用后抹布与水桶没有作消毒处理,90%不知不规范的保洁存在卫生隐患易使病菌传播等.结论 崇州市家政保洁员缺乏规范化的保洁知识,保洁存在交叉感染、有造成疾病传播的隐患.当前家政保洁员正处于普及时期,为了防止交叉感染,应有专门的卫生机构对家政保洁员进行规范培训和监督,防止疾病隐性传播,保障人民健康.

    关键词: 家政 保洁 卫生隐患
  • 结外NK/T细胞淋巴瘤的研究新进展

    作者:谢雪;常红

    结外NK/T细胞淋巴瘤[extranodal natural killer (NK)/T-cell lymphoma,ENKTL]是WHO2008年发布的关于淋巴造血组织肿瘤新分类中的一个独立类型.它是一种很少见的侵袭性非霍奇金淋巴瘤(NHL),约占恶性淋巴瘤的2%~10%.它在亚洲国家以及部分南美洲国家中发病率高,约占总发病人数70%以上,而在欧美国家发病率低,仅占21%左右[1].

  • 经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联合阴道镜在宫颈病变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作者:陈辉;何耀娟

    目的 探究经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结合阴道镜检查在宫颈病变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我院2010年3月~2011年3期间收治的240例经宫颈活检或手术证实的宫颈病例,将其检查结论与阴道镜、阴道彩超检查结果进行对比验证.结果 宫颈炎的阴道彩超诊断符合率为74.6%,误诊率为25.4%;阴道镜结果为84.8%和15.2%;二者结合为96.0%和4%.宫颈肌瘤的彩超诊断符合率为84.2%,误诊率为15.8%;阴道镜结果为42.9%和57.1%;二者结合为88.9%和11.1%.宫颈癌前变彩超诊断符合率为44.4%,误诊率为55.6%;阴道镜结果为84.6%和15.4%;二者结合为100%和0%.宫颈癌彩超诊断符合率为37.5%,误诊率为62.5%;阴道镜结果为50%和50%;二者结合为83.3%和16.7%.其他病变(宫颈湿疣等)阴道彩超诊断符合率为33.3%,误诊率为66.7%;阴道镜结果为40%和60%;二者结合为66.7%和33.3%.结论 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联合阴道镜检查的方法能有效提高宫颈病症的确诊率,在宫颈病变的临床诊断过程中有较高应用价值.

  • 四维超声成像对产前胎儿发育异常的临床应用研究

    作者:刘佳

    目的 评价四维超声成像诊断技术在产前胎儿发育异常诊断中的作用.方法 采用二维及四维彩色超声多普勒超声诊断仪对1230例孕妇进行检查,追踪引产及分娩后胎儿的实际情况,分析四维彩色超声检查的灵敏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及符合率.结果 二维超声对胎儿检查的灵敏度为63.6%,特异度为100%,阳性预测值为100%,阴性预测值为99.7%,对胎儿诊断的符合率为99.7%;四维超声灵敏度为90.9%,特异度为100%,阳性预测值为100%,阴性预测值为99.9%,对胎儿诊断的符合率为99.8%.进一步分析二维及四维超声对发育畸形部位的诊断符合率,二维超声诊断符合率为52.4%,四维超声诊断符合率为81.0%.结论 四维超声对发育异常胎儿诊断的灵敏度、阴性预测值及病例诊断符合率高于二维超声,对发育异常部位诊断的符合率也优于二维超声.

  • 实时术中超声引导在脑胶质瘤切除术中的应用

    作者:唐仕军;叶楠;杨林

    目的 探讨实时术中超声显像对脑胶质瘤术中定位、实时监测及引导切除的应用价值.方法 对CT或MRI疑为脑胶质瘤且均被术后病理检查证实的22例患者,在术中用超声对肿瘤进行定位,了解病灶的大小、病灶与周围结构的关系,引导手术路径,监测病灶切除范围和程度.结果 实时术中超声对脑胶质瘤定位准确率达100%,超声图像显示病灶为不同于正常脑组织的异常回声区,形态多不规则,无明确包膜;在实时超声引导下对22例脑胶质瘤患者中行全切除14例(64%),次全切除8例(36%),出院时患者症状明显改善18例(82%),无明显变化4例(18%).结论 实时术中超声对脑胶质瘤定位准确、可靠,有助于指导临床对肿瘤病灶尽可能全地切除,并保护神经功能,降低手术并发症的发生.

    关键词: 术中超声 脑胶质瘤
  • 肾上腺素β3受体调节大鼠逼尿肌舒张的机制

    作者:曹文锋;王亮;王庆堂;杨航;陈卫国;李沙丹

    目的 探讨肾上腺能β3受体(β3-AR)调节逼尿肌舒张的机制.方法 应用激光共聚焦显微镜观察不同浓度β3-AR激动剂BRL37344A对氯化钾和咖啡因诱发的大鼠逼尿肌细胞钙荧光强度的变化,流式细胞仪测定β 3-AR激活后细胞内CaM活性变化.结果 较高浓度(1×10-6 mmol/L及1×10-4 mmol/L)的BRL37344A分别使氯化钾诱发的细胞内钙荧光强度的峰值下降了18.2%和28.3%,而低浓度BRL37344A对氯化钾诱发的细胞钙离子跨膜内流无显著影响;不同浓度的BRL37344对咖啡因诱发的细胞肌浆网内储存钙的释放均无明显影响(P>0.05).β3-AR激活后细胞内活性CaM含量明显增加.结论BRL37344A抑制电压门控钙通道的开放,减少钙离子跨膜内流.Ca2+-CaM信号传导途径参与了β 3-AR介导逼尿肌细胞舒张调节过程.

  • 大鼠脑出血模型中同型半胱氨酸与血肿周围氧自由基的关系

    作者:刘盈盈;王淳;李小刚

    目的 本实验通过观察同型半胱氨酸(Hcy)对脑出血模型大鼠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的表达、丙二醛(MDA)含量的变化等表达的影响,探讨实验性脑出血后Hcy的损伤作用及其机制.方法 制备脑出血模型后予血肿同侧颅内分别注射干预药物,检测SOD活性、MDA含量.结果 与假手术组比较,Hcy组SOD活性均明显下降(P<0.05),MDA含量明显增高(P<0.05);与ICH组比较,Hcy组SOD活性、MDA含量12h、24h、72h时间点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脑出血大鼠出血后3d SOD活性明显降低,MDA含量明显升高,证实Hcy为脑血管疾病的独立危险因素之一.

  • LPT技术在非妇科领域应用价值的研究

    作者:汪少华;李丹;陆忠鸣;刘顺燕;万宇;张健;张郁馨

    目的 通过对两种制片方法所做各种非妇科标本的分析研究,探讨薄层液基细胞学制片技术(LPT)在临床非妇科领域的应用价值.方法 对1185例临床送检的非妇科标本同时分别进行传统涂片法及LPT液基细胞学检测,研究两种涂片的制片质量和诊断结果,数据采用卡方检验.结果 LPT制片与传统涂片相比,前者细胞数量多、核染色质着色鲜明可靠、成团细胞中的单个细胞界限分明,染色背景清晰;传统涂片细胞核染色质着色均一、缺乏立体感,染色背景欠清晰.LTP技术在涂片质量上明显优于传统涂片,两种方法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LPT制片诊断可疑恶性32例,恶性59例,阳性率7.7%;传统涂片诊断可疑恶性16例,恶性29例,阳性率3.8%.两种制片方法的恶性细胞诊断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LPT技术克服了传统涂片假阴性率高的缺点,提高了恶性肿瘤的检出率及准确性,具有重要临床意义,值得推广应用.

  • 可逆型梗阻性黄疸兔与人类梗阻性黄疸患者血清肝功指标改变比较

    作者:王天然;古宇;邹自英;李继红;李素华;陈莉

    目的 探讨可逆型梗阻性黄疸兔血清肝功指标改变与人类梗阻性黄疽患者肝功改变是否有差异.方法 用止血钳钳夹胆总管造成实验兔可逆型梗阻性黄疸,用贝克曼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测定血清肝功相关生化指标;另外测定结石性梗阻性黄疸患者血清肝功相关指标;然后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梗阻黄疸实验兔(梗阻7d)TBIL、DBIL、BA分别为(31.1±6.9)、(16.7±5.2)和(61.5±20.5)μmol/L,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其血清Alb、ALT、AST和GGT与对照组相比也有显著肝损伤性改变.人梗阻性黄疸患者治疗前分别为(135.7±55.9)、(54.9±15.2)和(38.7±28.9)μmol/L,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其血清Alb、ALT、AST和GGT与对照组相比也有显著肝损伤性改变.结论 实验性梗阻性黄疸兔血清肝功相关指标改变与人类梗阻性黄疸患者相似,梗阻性黄疸可造成肝功能损害.

  • 氧自由基对内皮祖细胞的损伤及槲皮素的保护作用

    作者:王艳;胥光热;彭永权;刘应才

    目的 研究氧自由基对内皮祖细胞(endothelial progenitor cells,EPCs)的损伤及槲皮素(quercetin,Que)的保护作用.方法 分离并诱导分化人脐血EPCs,随机分为对照组、过氧化氢(H2O2)组:加入500μmol/L的H2O2建立氧化应激损伤EPCs模型、Que干预组:先分别加入浓度为60μmol/L、90μmol/L、120μmol/L的Que预处理30min后,后加500μ mol/L H2O2共同培养.培养24h及48h后使用WST-1法观察EPCs增殖情况.结果 与空白对照组比较,60~90μmol/L的Que可以促进EPCs增殖,120μmol/L的Que则表现出抑制EPCs增殖的作用,与培养24h比,在48h对EPCs的抑制作用较为明显.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空白对照组比较,H2O2组EPCs增殖能力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加入60~120μmol/L的Que处理后,损伤后EPCs的细胞增殖能力得到明显改善,且具有明显的时间和浓度依赖性,与H2O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氧化应激损害内皮祖细胞的增殖能力,而槲皮素有显著的改善作用.

  • 2型糖尿病血浆纤维蛋白原、血小板参数及高敏CRP与微血管病变的关系

    作者:马静;刘辰庚

    目的 探讨2型糖尿病血浆纤维蛋白原、血小板参数及高敏CRP与微血管病变的关系.方法 将243例糖尿病患者分为A组(有微血管病变组123例)、B组(无微血管病变组120例);120例健康人为正常对照组.分别检测血浆纤维蛋白原(Fib)、血小板计数(PLT)、血小板压积(PCT)、血小板平均体积(MPV)和血小板体积分布宽度(PDW)、高敏CRP(hs-CRP)的水平.结果 与正常对照组比,A组PCT、MPV、PDW、Fib、Hs-CRP的检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PLT检测有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Fib、Hs-CRP的检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PLT检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与B组相比PCT检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MPV、PDW、Fib、Hs-CRP检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PCT、MPV、PDW、Hs-CRP、Fib的检测对糖尿病微血管病变的早期诊断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 成都市成华区2008~2011年居民食用盐碘监测结果分析

    作者:许凌

    目的 及时掌握成都市成华区居民食用碘盐的情况,为碘缺乏病的防治干预提供依据.方法 根据《全国防治碘缺乏病监测方案(试行)》和《四川省碘盐监测实施方案》对居民食用碘盐进行监测.结果 2008~2011年共检测盐样1152份,检出合格碘盐1077份,非碘盐26份,不合格碘盐55份;碘盐覆盖率为97.74%,碘盐合格率为95.65%,合格碘盐食用率为93.49%.结论 2008~2011年全区碘盐覆盖率、碘盐合格率、合格碘盐食用率均达到国家标准.

  • 无偿献血血液检测现况研究

    作者:蔡兰

    目的 了解无偿献血人群的一般特征,为加强献血者招募的质量控制提供依据.方法 收集2008年1月~2010年12月,到我中心采血点无偿献血的38974名无偿献血者资料,内容包括年龄、性别、职业及血液质量各项指标的检测结果(ALT、HBsAg、梅毒抗体、抗HIV、抗HCV).分析各项指标的阳性率与年龄、性别、职业的关系.结果 不同年龄组及不同性别献血者之间HBsAg阳性率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其余各项指标在年龄组间及不同性别间均无差异.不同职业间各项血液指标阳性率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工人的各项指标阳性率均较高,而军人及专业技术人员的各项指标阳性率均较低.结论 职业应当作为今后招募固定献血者的重要限制因素,青年军人、专业技术人员、学生应当作为重要的招募对象人群,同时还应加强对军人及专业技术人员献血相关信息的宣传.

  • Hemotype全自动血型分析系统在血型鉴定中的应用研究

    作者:马晓军;李海军;李凌波

    目的 探讨全自动血型分析系统在ABO、RhD血型鉴定中的应用.方法 使用微板法自动血型分析系统,在一次性U形板上通过加样、离心、振荡、判读完成血型检测并发送报告.结果 8013份献血者ABO血型一次性准确定型率99.91%(8006/8013),7例正反定型不一致(含O细胞凝集),Rh(D)阴性4例.60例乳糜标本ABO血型正反定型一致.结论 全自动血型分析系统进行ABO正反定型及RhD血型检测更安全可靠,实验操作实现了标准化、自动化,检测结果可永久保存、便于查询.

  • 达州市早孕妇女焦虑抑郁状况调查

    作者:徐波;胡君玉

    目的 描述达州市早孕妇女焦虑与抑郁的状况,分析发生焦虑抑郁的影响因素,为进行医学治疗和心理护理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用Zung焦虑自评量表(SAS),Zung抑郁自评量表(SDS)及自编一般情况与妊娠资料调查表进行问卷调查,分别调查达州市四家医院孕妇学校听课的孕13周末内的孕妇100例,选用SPSS13.0软件进行统计,用均数和标准差进行描述孕妇焦虑抑郁与国内常模的比较.用单因素方差分析的方法分析孕妇焦虑与抑郁的社会影响因素.结果 ①79%有焦虑症状;37%有抑郁症状;22%同时存在焦虑和抑郁症状.②早孕妇女的SAS及SDS总分与国内常模比较,均高于国内常模(P<0.01或P<0.05).③早孕妇女文化程度、结婚时间、怀孕计划、既往史、月均收入与焦虑发生具有相关性(P<0.05).早孕妇女文化程度、结婚时间、既往史与抑郁发生具有相关性(P<0.05).结论 临床工作人员应有针对性地加强对孕早期妇女的健康教育,以减少其焦虑抑郁的发生.

    关键词: 早孕 焦虑 抑郁 调查
四川医学分期目录
期数
2019 01 02 03
2018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7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6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5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z1
2014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3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2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1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0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9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8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z1
2007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6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5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4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3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2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1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0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