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学术期刊 > 医药卫生综合 > 四川医学杂志

四川医学

四川医学杂志

Sichuan Medical Journal 사천의학

统计源期刊
  • 主管单位: 四川省卫生厅
  • 主办单位: 四川省医学会
  • 影响因子: 1.17
  • 审稿时间: 1个月内
  • 国际刊号: 1004-0501
  • 国内刊号: 51-1144/R
  • 发行周期: 月刊
  • 邮发: 62-103
  • 曾用名:
  • 创刊时间: 1980
  • 语言: 英文
  • 编辑单位: 《四川医学》编辑部
  • 出版地区: 四川
  • 主编: 卓凯星
  • 类 别: 医药卫生综合
期刊荣誉:
  • 心肌致密化不全4例报告

    作者:肖艳春;孙向阳;刘彦军

    心肌致密化不全(noncompaction of ventricular myocardinm,NVM)是一种罕见的先天性心肌病.现将我院心内科2002年6月至2003年5月收治的4例NVM报告如下,并结合文献,进一步认识其发生机理、临床表现、诊治方法及预后.

  • 系统性红斑狼疮致二尖瓣狭窄1例

    作者:李媛

    1临床资料患者,女,38岁,因心累,乏力2年,反复抽搐4个月,腹痛10天入院.患者2年前出现心累,乏力,不咳嗽,无呼吸困难.4个月以来先后3次于夜间突发抽搐,神志不清、双眼凝视、口吐白沫、小便失禁,持续3分钟左右自行缓解.发作时血压、心率正常.发作后作脑电图示轻度异常脑电图.头部CT未见异常.入院10天前出现全腹疼痛、腹胀而入院治疗.

  • 直肠癌术后首发颈部淋巴结转移1例

    作者:张列;何泽友

    1临床资料患者,男,58岁,因大便带血1月于1997年2月入院.直肠指诊:距离齿状线约7cm之直肠前壁扪及一大小约4cm×3cm包块,质硬,活动度好.肠镜检查及病理报告:直肠粘液管状腺癌.B超、胸片等检查未发现远处转移灶,CEA(-),行经腹、会阴联合直肠癌切除、乙状结肠造瘘术,术中未发现肝脏、腹主动脉周围等有转移.术后病理报告:①直肠溃疡型粘液管状腺癌,癌细胞灶性浸及浆膜层;②癌旁淋巴结转移性腺癌(1/5);③肠系膜淋巴结转移性腺癌(1/4);④直肠动脉旁淋巴结反应性增生.术后患者恢复良好出院.

  • 腹膜恶性间皮细胞瘤1例报告

    作者:冉静;丁群芳

    1病历报告患者,男,76岁,因"膀胱癌术后14年,腹胀半年"于2003年2月28日入院.14年前出现血尿,检查后确诊为膀胱癌,行电凝切除术,术后5年内定期复查未发现转移.半年前开始腹胀,伴纳差,近2月体重下降2kg,不伴发热,腹痛,腹泻.查体:腹膨隆,叩鼓,张力稍高,未扪及包块,左中腹压痛,无反跳痛,肝脾扪诊不满意,双下肢无水肿,左锁骨上淋巴结未扪及肿大.

  • 32例心包积液患者心包穿刺放置中心静脉导管的临床应用

    作者:倪卫;张晓东;林德智

    本文总结32例心包积液患者心包穿刺放置中心静脉导管临床应用体会,旨在探讨心包积液患者心包穿刺放置中心静脉导管的有效性及安全性.

  • 肺隔离症合并风湿性心脏瓣膜病同期手术治疗体会

    作者:俞永康;刘宝玉;丁盛;王小平;姜建青;唐旭东

    1临床资料患者,女,31岁.活动后心悸、气促伴反复咳嗽、咯痰10年入院.先后在外院诊断为风湿性心脏病、二尖瓣重度狭窄伴肺部感染而给予强心、利尿及抗感染治疗,症状未见好转.我院于2002年8月12日接诊后,胸部X线检查心影发现可疑阴影.进一步行胸部CT,考虑左下肺血管畸型或左下肺隔离症.心脏彩超示:风湿性心脏病,二尖瓣重度狭窄,左房后壁附壁血栓.入院查体:一般情况尚可,口唇无紫绀.颈静脉充盈.心率105次/min,节律绝对不齐.

  • 人工晶体植入术后迟发性虹膜睫状体炎2例

    作者:张黔义;蒋炜;李琴;段烈英;袁平

    常规人工晶体植入术后常发生一定程度的炎症反应,经药物治疗3~7天内能消退.少数患者在一定时间后亦有复发,如不及时处理,重者可发生视障.现将我院2例报告如下.

  • 小脑血肿微创手术治疗25例

    作者:徐辉

    1 临床资料1.1 一般情况:本组25例,男18例,女7例,年龄21~74岁,平均48岁,病程1~30天,病理报告结果20例血肿,5例合并动静脉畸形,左右半球各12例,小脑蚓部1例,血肿直径平均3cm,距皮质层0.2~4cm,临床表现均有头痛、头晕、共济失调、呕吐、视物不清等.1.2 CT定位:常规以0m为基线至颅顶进行扫描,CT图像中占位病变所在部位不同,深度进行大体定位,部位确定后在其头皮表面放置X线不透物(塑料橡皮).CT扫描核对无误后,皮肤用涂龙胆紫标记.注意避开重要血管、窦的位置.

  • 冰片促进顺铂透过血脑屏障的实验研究

    作者:贾钰铭;丁正;曾令源;林渝峰;张文彬

    目的研究冰片促进顺铂透过血脑屏障的作用.方法将冰片对Wostar大鼠灌胃给药后,腹腔注射顺铂,HPLC法测定脑中和血清中顺铂的药物浓度,以研究冰片对抗癌药物顺铂(Cisplatin)透过血脑屏障(BBB)的促进作用.结果冰片对顺铂透过BBB具有一定的促进作用.结论冰片可能是一种有应用前景的、能有效促进药物透过BBB的辅助剂.

  • C-反应蛋白与冠心病关系的临床研究

    作者:王勉;赵思勤;聂晓莉;李秋;吴涛;刘小蓉

    目的探讨C反应蛋白(C-RP)与冠心病(CHD)之间的关系.方法测定50例正常对照人群和50例经冠状动脉造影(CAG)证实为CHD患者的血浆CRP浓度,在CHD组中,单支病变21例,双支以上病变29例.稳定型心绞痛22例,不稳定型心绞痛28例.结果CHD组C-RP浓度比对照组明显升高(P<0.05).不稳定型心绞痛组G-RP水平比稳定型心绞痛组有显著增高(P<0.05).CHD组中,双支以上病变组C-RP水平较单支病变组明显增高(P<0.05).结论C-RP浓度与冠心病(CHD)和冠脉病变程度相关.

    关键词: 冠心病 C反应蛋白
  • cyclinD1与非小细胞肺癌患者预后的关系

    作者:张桂蓉

    目的探讨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lung cancer,NSCLC)组织中细胞周期蛋白D1(cyclinD1)的表达及其与预后的关系.方法对73例原发性NSCLC组织和20例良性肺部疾病组织进行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检测其cyclinD1,并结合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良性肺部疾病组织20例中cyclinD1的阳性率为15%.73例NSCLC组织中cyclinD1阳性表达率为64.4%,且在肺鳞癌、腺癌组织中表达的差异无显著性.有淋巴结转移组其CyclinD1阳性率明显高于无淋巴结转移组,P<0.05,Ⅰ~Ⅱ期cyclinD1表达的阳性率高于Ⅲ~Ⅳ期,P<0.05.结论CyclinD1的过表达与NSCLC的发生、发展有密切相关,检测cyclinD1可以协助NSCLC的诊断和预后判断.

  • 基于高校社区的高血压病心血管危险因素断面研究

    作者:廖晓阳;罗玲

    目的探讨高校社区高血压病患者的心血管危险因素分布特点,为针对性的进行一、二级防治提供依据.方法采用断面调查的方法,对健康体检普查的201例高血压患者,以问卷的方式调查其存在心血管危险因素.结果高校高血压病患病率18.4%,≥2级者占54.8%.66.2%的患者伴发心血管危险因素,男性以高胆固醇血症为主,女性以超重为主.高胆固醇血症、糖尿病和超重是常见的危险聚集因素.结论高校高血压病患病率高,大多伴发有危险因素的存在及聚集,高脂血症和超重是防治的重点.

  • 114例老年男性与糖代谢异常相关的其他代谢异常状况的调查

    作者:丁群芳;杨茗;张新军;万仕琼

    目的研究老年男性人群中与糖代谢紊乱相关的其他代谢紊乱的特点.方法对我院门诊的114例老年男性的基线资料进行横断面调查.结果114例老人中①确诊2型糖尿病(T2DM)者26例,餐后2h血糖(2PG)增高者28例,分别占22.81%、24.56%;②T2DM患者中合并高血压、高尿酸(UA)血症、高甘油三脂(TG)血症、高胆固醇(TC)血症者分别占46.15%、34.62%、42.31%、19.23%,合并冠心病者占61.53%;③餐后2h血糖增高者中合并高血压、高UA、高TG、高TC者分别为35.7%、35.7%、46.42%、17.85%,合并冠心病者占35.72%.结论老年人群的糖代谢紊乱与多种代谢紊乱相关联,导致冠心病的发生发展,提示除降糖以外对代谢紊乱进行全面综合干预,以减少动脉硬化发生发展的迫切必要性.

  • 老年高血压患者血浆纤维蛋白原和血小板聚集功能的观察

    作者:黄晓丽;张新军;张晓军;谢冬梅

    目的观察老年高血压患者血浆纤维蛋白原和血小板聚集功能.方法用凝固法和血液凝集仪分别测定30例老年高血压患者和30例健康老年人的血浆纤维蛋白原(FIB)含量和血小板聚集功能(PAG).结果试验组与对照组相比,血浆FIB较高,PAG较强,且具有统计学显著性差异.结论老年高血压患者血浆FIB水平和PAG均高于正常人,具有血液高凝状态,易患血栓性疾病.

  • 直接冠状动脉支架术与rt-PA静脉溶栓治疗急性ST段抬高性心肌梗死的对比研究

    作者:李伟钦;颜红兵;柯元南;王勇;李宪伦;郑知刚;王小莉

    目的比较直接冠状动脉支架术与加速性rt-PA静脉溶栓治疗急性ST段抬高性心肌梗死的近期临床效果.方法168例STEMI患者中,100例行冠状动脉支架置入术,68例行rt-PA静脉溶栓治疗.观察两组梗死相关动脉(IRA)再通率、30天病死率,靶病变血管重建治疗等指标.结果①直接支架组:在99例病人植入135个支架,成功率为99%,93例IRA达TIMI血流3级,7例(7%)IRA达到TIMI血流2级,30天病死率2%;②rt-PA溶栓组:68例IRA再通59例,成功率86.8%,30天病死率5.9%,溶栓后2~4周,52例做冠状动脉造影,均有IRA高度狭窄.结论与rt-PA溶栓比较,直接冠状动脉支架术扩大了STEMI病人的治疗适应疽,能建立可靠的IRA前向血流,手术并发症和病死率均低.

  • 慢性胃溃疡发生机理的实验研究

    作者:张薇;潘华峰;王茵萍;邹移海

    目的探讨慢性胃溃疡发生机理.方法采用乙酸注射法造成慢性胃溃疡动物模型,测定溃疡指数、再生粘膜炎症细胞密度、胃窦部ir-SP、ir-VIP含量和胃粘膜HSP70、HSP27.结果模型组与正常对照组相比较,溃疡指数、粘膜炎症细胞密度、胃粘膜HSP70、HSP27增加(P<0.01),胃窦部ir-SP、ir-VIP含量减少(P<0.01).结论损伤粘膜的侵袭力超过粘膜自身的防卫力产生溃疡.

    关键词: 慢性胃溃疡 机制
  • 乙型肝炎病毒前S1抗原与乙肝两对半定量检测的对比分析及意义

    作者:唐中;张国元;郭晓兰;凡瞿明;周彤;邓仁兵

    目的探讨乙肝病毒前S1抗原(preS1)与乙肝两对半结果的关系以及与乙型肝炎病毒的存在关系.方法ELISA和微粒子酶联免疫分析技术(MELA)分别检测327例患者的preS1和乙肝两对半.结果在114例HBeAg阳性标本中preS1阳性98例,阳性率86.0%;79例HBeAg阴性而HBeAb阳性的标本中preS1阳性者37例,阳性率46.8%;在11例乙肝患者HBeAg和HBeAb均阴性的血清中preS1阳性的仅3例,阳性率27.3%.结论血清preS1是HBV在体内复制的又一个可靠而有用的指标,与乙肝两对半联合检测,在乙肝诊断、治疗及疗效考核中将互为补充,更加完善.

  • 89例老年住院病人甲状腺异常分析

    作者:王双;刘明志;杨茗

    目的探讨因各种急性或慢性疾病就诊的老年病人的甲状腺形态、功能状况.方法89例因非甲状腺疾病就诊的住院病人,均于入院当日晨起时抽空腹静脉血检测T3、T4、FT3、FT4、TSH、rT3.其中39例行甲状腺B超检查.结果筛查出临床甲状腺功能减退症(甲减)患者4人(4.49%),亚临床甲减5人(5.61%),另有TSH>4.0mU/L 9人(13.75%),其中TSH>5.0mU/L 3人(3.92%).33人有T3/FT3不同程度降低,其中甲状腺功能正常性病变综合征(SES,低T3/低T4综合征)11例(12.3%),低T3、T4综合征4例.结论在老年住院病人中,甲状腺功能减退是一种发病率高又极其容易被漏诊的疾病,同时SES,T3/FT3的降低程度及FT3的升高程度与疾病的严重程度及预后有关系.

  • 伊贝沙坦联合贝那普利对老年高血压病患者心功能及左心室肥厚的影响

    作者:张新军;吴锦晖;葛宁;黄晓莉;章茂顺

    目的探讨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ARB)联合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并与ACEI比较,对老年高血压病患者心功能及左心室肥厚(LVH)的影响.方法18例年龄≥65岁的老年原发性高血压(高血压分级1,2级)经超声心动图(UCG)测定左心室内径、室间隔和左室后壁厚度,并测算左心室重量指数符合LVH诊断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伊贝沙坦联合贝那普利治疗组10例,贝那普利对照组8例.治疗8周后两组患者再次UCG检查,对比治疗前后左心功能及左心室参数的变化.结果治疗组的心脏指数(CI)、射血分数(EF)及平均左室周边缩短率(mVcf)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室间隔、左室后壁厚度无显著性改变,但左心室重量指数(LVMI)有下降(与治疗前及对照组比较均P<0.05).结论ARB联合ACEI治疗改善老年高血压病患者心功能作用优于ACEI单独应用.短期(8周)联合治疗对LVH的影响不明显,但LVMI有下降.

  • 非瓣膜性心房纤颤患者中血小板活化状态的研究

    作者:葛宁;姜建;王海;彭先镜

    目的本研究采用横断面研究的方法,通过对非瓣膜性心房纤颤(AF)以及对照组血小板膜上选择素(P-selectin)和血小板聚集率的测定,探讨非瓣膜性心房纤颤患者血小板的活化状态.方法测定持续性心房纤颤患者周围血中血小板膜上p-selectin的水平以及血小板聚集率,并与对照组对比.心房纤颤合并脑梗死20例,对照组20例.结果持续性AF的血小板p-selectin水平及血小板聚集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持续性心房纤颤组中p-selectin的表达和血小板聚集率都是增高的,提示持续性AF与血小板活性的增高及血小板聚集功能的增强有关.

  • 右侧显性旁道顺、逆向标测方法定位消融靶点的对比研究

    作者:杨祝瑛;刘世玉;胡立禄;赵龙生;刘映雪;李德;孙梅芹

    目的比较显性右侧房室旁道(RAP)顺、逆向标测方法寻找导管法射频消融靶点的效果.方法在显性RAP患者100例中,电生理检查显示显性RAP100条,51条采用顺向房室(AV)标测法、49条采用逆向室房(VA)标测法寻找消融靶点.结果两种标测方法消融的成功率相同(100%),但逆向标测方法标测和消融的总时间、试消融次数及复发率与顺向标测法相比,分别为86±13 VS 125±19min(P<0.01)、7±5 VS 15±9(P<0.01)和8.2%VS 15.7%(P<0.01),差异非常显著.结论导管法射频消融RAP,即使旁道为显性,也建议首选逆向标测法定位消融靶点.

  • 急性心肌梗死溶栓成功患者PCI临床观察

    作者:徐曙东;陈宇清;周希敏

    目的观察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溶栓成功后,进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的临床意义.方法抽取我院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溶栓成功的病例,随机分为PCI组和药物保守治疗组,观察溶栓后进行PCI对患者心脏功能、胸痛次数、住院天数、病死率、再梗死率的影响.结果PCI组生活质量明显高于药物保守治疗组,PCI组住院天数明显少于药物保守治疗组(P<0.01),病程1月左室射血分数(LVEF)高于保守治疗组(P<0.01),心功能改善优于药物保守治疗组,发病后6月内胸痛发作次数明显少于药物保守治疗组(P<0.01),住院期间病死率与6月内再梗死率未见明显差异.结论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溶栓成功后,作PCI治疗可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心功能改善、胸痛发作次数减少.在无条件作急诊PCI的医院,溶栓后作补救性PCI是一种较好选择.

  • 风湿性心脏病患者能量、能量效率与左室收缩功能关系的研究

    作者:夏纪筑;陈锐;高玉丽;罗兴林;刘应才

    目的探讨风湿性心脏病(RHD)患者能量(E)、能量效率(EE)与左室收缩功能的关系.方法应用超声心动图检测58例RHD患者左室收缩功能,根据相应公式计算出E、EE,并与45例正常对照组进行比较,了解RHD患者E、EE与左室收缩功能的关系.结果与对照组比较,RHD患者E随心功能变化而改变,有显著性差异(P<0.05);EE则明显降低(P<0.05).结论RHD患者E、EE与左室收缩功能密切相关.

  • 心肌缺血再灌注中肿瘤坏死因子-α表达及多层次的心肌保护

    作者:唐旭东;姜建青;刘宝玉;周凯;丁盛;李丽;张富英;刘小燕

    目的研究①心肌缺血-再灌注时心肌组织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表达与心肌核因子-κB(NF-κB)活化之间的关系;②抗肿瘤坏死因子-α单克隆抗体(Anti-TNF-α-mAb)及吡咯基二硫氨基甲酸酯(PDTC)的心肌保护作用.方法新西兰兔248只分为①缺血-再灌注组(IR):结扎免左冠状动脉前降支造成心肌缺血45分钟后再开放,②PDTC预处理组:在心肌缺血前10分钟静脉注射PDTC(15mg/kg);③Anti-TNF-α-mAb预处理组:在心肌缺血前10分钟静脉注射(Anti-TNF-α-mAb)(2mg/kg);④多层预处理组:在心肌缺血前10分钟静脉注射Anti-TNF-α-mAb及PDTC(量同前);⑤假手术对照组(Sham).每组又分缺血前(0),再灌注后30、60、90、120、240、360分钟时相点.用酶联免疫吸附实验(ELISA)测定心肌组织中TNF-α的表达,凝胶电泳迁移率(ESMA)分析检测心肌组织NF-κB的活性,髓过氧化酶法(MPO)定量测定心肌组织中浸润的中性粒细胞.结果与缺血前比较,在缺血-再灌注组中心肌再灌注30分钟后NF-kB活性开始增高.120分钟达到高峰,之后活性有所下降,但仍明显高于缺血前(P<0.05);心肌TNF-α的表达在心肌再灌注120分钟明显增高(P<0.05),并持续保持在高水平状态,并与中性粒细胞浸润升高有相关性(r=0.764,P<0.05);PDTC、Anti-TNF-α-mAb均能抑制NF-κB的活化、减少TNF-α的表达及中性粒细胞浸润,与IR组比较均有显著差异(P<0.05);二者共同作用时心肌保护效果更好(P<0.05).结论心肌缺血-再灌注能刺激心肌NF-κB的活化,活化的NF-κB启动TNF-α的表达而参与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发生过程.而TNF-α的表达对心肌NF-κB的活化有反馈激活作用.PDTC、Anti-TNF-α-mAb可以从不同层次抑制TNF-α表达,二者共同作用时能获得更好的心肌保护效果.

  • 心达康治疗老年冠心病室性早搏的临床观察

    作者:吴锦晖;黄晓丽;张新军;章茂顺;高云;先红

    目的观察雅达心达康片治疗老年冠心病室性早搏的疗效.方法将入选60名老年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分别给予心达康10mg tid,心律平50mg tid治疗,随访4周,观察症状改善情况和动态心电图(Holter)变化.结果心达康组改善冠心病室性早搏症状总有效率达73.33%,改善Holter中室性早搏总有效率达63.33%.结论心达康组能有效改善患者症状,且能明显改善Holter中室性早搏分级.与心律平组比较,两组统计学上没有显著性差异.

  • 胃癌肠道内种植性转移1例

    作者:肖连光

    患者,男,30岁.因上腹部疼痛半月就诊,作胃镜检查.胃镜发现:胃体大弯见一约5cm×7cm×3cm不规则隆起新生物,表面糜烂,组织极脆,有接触性出血.十二指肠球部下壁有一约0.8cm×1.0cm×0.5cm大小新生物,表面糜烂;降部中上份内侧壁环形粘膜皱襞上有一约0.5cm×0.8cm×0.5cm大小新生物,表面糜烂.

  • 亚胺培南-西司他丁致癫痫1例

    作者:许红莲;林秀

    患者,女,72岁.因高热,咳嗽,咯痰4天于2002年2月收入院.化验:WBC 13×10 9/L,N 0.82,空腹血糖15.2mmol/L,尿蛋白++,诊断为肺炎、2型糖尿病、糖尿病肾病.入院后给予先锋霉素V 4.0g溶于生理盐水250ml中静脉点滴,2次/d,3天后病情无好转.痰培养为鲍氏不动杆菌感染,将先锋霉素V改为亚胺培南-西司他丁1g溶于生理盐水200ml静滴,每8小时1次,当第3次输液中患者出现面肌痉挛,四肢抽动,手脚麻木.

  • 深静脉外套管引导下拔出扭曲硬膜外导管1例

    作者:张智;马兰

    患者,女,28岁.诊断,G2P141周孕,胎膜早破,胎儿官内窘迫,拟行剖宫产术.麻醉取L1,2椎间隙硬膜外穿刺,皮肤距硬膜外腔3.5cm,头向置管4cm,穿刺置管均顺利,术中麻醉效果优良.术毕拔除硬膜外导管时,有4cm导管残留患者体内,拔除困难,侧卧位屈膝仍不能拔出.消毒,固定导管后,于16小时后再行拔除,屡试无果.

  • 肺外周分泌性腺癌1例

    作者:徐万宇

    患者,男,71岁,因咯痰1月,痰中见血丝,于2002年3月入院.人院后X线胸片见左肺下叶背段高密度阴影,分叶状,边缘有毛刺.临床诊断左肺下叶肺癌.手术切除左肺下叶.病理检查:在距支气管切缘1.5cm处的肺膜下有一肿物,大小为2.0cm×2.0cm×1.8cm,与周围肺组织分界清楚.

  • 人体内脏器官完全异位1例

    作者:严俊

    患者,女,28岁.因反复左上腹疼痛半年入院.患者于半年前食脂肪餐饮食后,突然出现左上腹阵发性绞痛,疼痛向背心及左肩部放射,并感恶心、呕吐,皮肤巩膜轻度黄染,当地卫生院因条件有限未作检查,便给予对症消炎治疗而缓解,但之后常反复发作.

  • 腰部硬膜外阻滞引起霍纳综合征1例

    作者:郭德琼;夏丙春

    患者,女,26岁.于2003年3月24日因过期妊娠在硬膜外阻滞下行剖腹产手术,术前各项检查未见异常.麻醉经过,术前30分钟肌注阿托品0.5mg,取右侧卧位,L1,2间隙直入法穿刺,经过顺利,向头端置管4cm.平卧后测BP 17/11kPa,P 80次/min,注入2%利多卡因3ml,5分钟后测得阻滞区域T8~L2,随后注入2%利多卡因10ml,15分钟后手术开始.

  • 排除非典疑似病例1例

    作者:罗金成

    患者,男,30岁.与其妻于2002年9月前往广东省中山市古镇打工.既往有精神分裂症病史10年,时有复发.2003年5月7日从中山市回到高县,10日精神分裂症复发住进高县精神病院治疗,11日出现发热、咳嗽,体温在38℃~39℃之间,该医院以青霉素800万U,加5%GS 250ml静滴,1次/d.连续2d抗炎治疗无明显好转.13日上午9时由县精神病院送至我院就治.

  • 心包腔炎性团块误诊为肿瘤1例

    作者:卢茜

    患者,女,50岁.因纳差、厌油、畏寒1周,皮肤黄染3天,肝功异常,拟急性黄疸性肝炎入院.入院后第2天病人突然出现右胸痛,但无放射、气紧、呼吸困难等,活动后感心累不适.超声心动图:心包腔内见液性暗区,其内径为:前1.5cm、后2.3cm、心尖区4.7cm.在心尖区心包腔内尚可见一3cm×4cm×3cm稍强回声团与心包脏层相连,随心脏舒缩而活动.该团块边界较清,内部回声不均匀.其余心脏结构未见异常.

  • 横结肠系膜浆液性囊肿1例

    作者:杨联;胡开宾

    患者,女,61岁.因右下腹胀痛伴纳差3天入院.无畏寒、发热,无恶心、呕吐.查体:T 37.3℃,BP 120/80mmHg,心肺(-),腹平坦,右侧中下腹压痛,轻度肌紧张、反跳痛,叩浊阴性,肠鸣减弱,未扪及包块.血常规WBC 12.6×10 9/L,N 0.83.B超疑"阑尾炎".入院当天在持续硬膜外麻醉下行剖腹探查术.术中发现阑尾正常,右结肠肝曲部有一约5cm×4cm×3cm类圆形肿块,被大网膜包裹,分离大网膜后,见肿块表面有脓苔,紧附于横结肠系膜,上壁与横结肠粘连,分离后见囊壁与横结肠浆膜完整,肿块内含草黄色透明液体,并有两块0.5cm×0.5cm胶冻状晶体.行囊肿摘除术,术后8天痊愈出院.病理报告:脂肪组织炎性改变.

  • 心血管超声的新进展

    作者:唐红;黄承孝

    超声检测已被公认为心血管疾病的重要诊断手段.近年来,在检测技术和临床应用两个方面又取得了不少新进展.

  • 心肌缺血的能量代谢及代谢药物治疗

    作者:林琦;曾朝荣

    不管单独应用或联合使用,传统的血流动力学药物均不能完全有效地控制心绞痛的发作.代谢药物具有非血流动力学的作用模式,为缺血性心脏病的治疗提供了独立的有益作用,因此近年受到了应用的重视,本文拟就心肌缺血时的能量代谢,代谢药物治疗的作用机制以及有关的实验和临床研究作一简要综述.

  • 心血管疾病危险因素的研究进展

    作者:廖晓阳;章茂顺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人口老龄化,21世纪的发展中国家(包括中国)正面临着心血管病的大流行,如何利用有限的卫生资源大程度地控制这一流行,降低由此所造成的疾病负担,当务之急是认识和控制心血管危险因素.

  • 多途径中心静脉置管成功的方法及并发症防治

    作者:范云芳;潘少华;卢海燕

    2000年11月至2002年11月我院消化内科有340余例需长期输液并接受多途径中心静脉置管患者.现对320例患者多途径置管成功率、成功方法和置管后的并发症进行回顾性分析.

  • "康复新液"治疗褥疮30例的临床观察

    作者:席小燕;易红梅;池晓红;朱晓芳

    癌症患者由于正衰邪聚,长期卧床,局部受压处易致气滞血瘀,肉腐血败,形成褥疮.我科采用"康复新液"治疗晚期肺癌并发褥疮患者30例,取得很好的效果,现总结如下.

    关键词: 康复新液 肿瘤 褥疮
  • 气囊尿管导尿致尿道大出血2例

    作者:王秀聪;陈智英

    气囊导尿管导尿术是在严格无菌操作下,用气囊导尿管经尿道插入膀胱引出尿液的方法.它具有操作简便,易于固定,便于护理的优点,因此,被临床广泛应用,但如果操作不当,则可损伤尿道粘膜引起大出血.2002年我科有2例患者在应用过程中发生大出血,经积极采取措施处理后,症状得到及时控制.本文分析此2例患者发生大出血的原因,供同行们借鉴.

  • 心理护理对美施康定治疗重度癌痛疗效的影响

    作者:陈丽琴

    据WHO统计抗癌治疗的成人和儿童中50%有不同程度的疼痛,70%的晚期癌症患者疼痛是主要症状,30%的癌症患者有难以忍受的剧烈疼痛.因此,有效缓解或解除癌症患者的疼痛,不仅是癌症治疗中的重要问题,更是护理工作的重点.对我院2001年5月至2003年5月145例晚期重度癌痛患者在给予美施康定(由北京萌蒂制药有限公司生产)治疗的同时,随机对其中62例辅以心理护理及心理治疗,观察两组的治疗效果.

  • 重视糖尿病足溃疡发生高危者的健康教育

    作者:王英;张元;郑玉霞

    糖尿病足部溃疡是糖尿病常见的并发症之一,严重者需要截肢,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甚至威胁生命.资料显示①,美国每年有3%的糖尿病患者发生足部溃疡,糖尿病足溃疡和截肢所带来的医疗耗费巨大.在我国糖尿病发病率由1980年的0.67%上升到1997年的3.21%,糖尿病患者总数至少每年增加100万人②,目前国内糖尿病足溃疡的发病在临床报道中有增多趋势.

  • 老年患者医院内感染调查及护理措施

    作者:魏克燕;郭菊红;张雪梅;郑玉霞

    老年患者是医院内感染的高危人群之一,感染发生率高,本文通过对我院内科3457例出院老年患者的回顾性调查,发现有204例患者发生了医院内感染,以下对老年患者医院内感染的易感染部位及住院时间与医院内感染的关系进行调查分析.

  • 老年隐性左心衰竭30例误诊临床分析

    作者:王建评

    老年人由于心脏功能老化,储备力减弱,心脏顺应性差,易发生心力衰竭.而其早期临床特征不典型,常易误诊为呼吸道疾病.现就我院1990~2000年收治的老年隐性左心衰患者分析如下.

  • 甲状腺功能亢进症误诊40例分析

    作者:徐玲;杨军;马红艳

    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简称甲亢)是一种常见病,典型病例容易诊断,但部分病例以某一系统症状为突出表现时容易被误诊,有报道误诊率达44.4%[1].本文对我院近3年收治的在院外长期被误诊的40例患者进行分析,报告如下.

  • 妇产科原因导致泌尿系统损伤28例分析

    作者:唐荣琼;卢祥蓉

    由于女性生殖系统与泌尿系统不仅在位置上相邻,而且血管、淋巴及神经系统也相互联系,因此,妇产科手术容易致泌尿系统损伤.现将我院1987~2002年收治的28例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部分病例属院外病例),现报告如下.

  • 416例血象有异型淋巴细胞者抗HCMV-IgM及抗EBV-IgM的检测

    作者:李朝金;陈诚;伍玉容;杨兴萍;陈彦杰

    异型淋巴细胞(Downey氏细胞,以下简称异淋)并非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所特有[1],亦可在人巨细胞病毒(HCMV)感染、传染性淋巴细胞增多症等病毒感染性患者的血象中出现[2,3].为探讨异型淋巴细胞的量及形态种类与各病毒感染间的关系,我们将416例血象有异淋的患者进行了抗HCMV-IgM及抗EBV-IgM检测,现报告如下.

  • 心包穿刺留置导管引流加尿激酶灌洗法治疗结核性心包积液14例临床观察

    作者:刘晓康

    心包炎是常见的心包病变,可由多种致病因素引起,急性心包炎常伴有心包渗液,短期内心包的渗液可造成急性心包填塞而危及患者生命.我们自1999年应用经皮心包穿刺留置导管引流治疗中量以上心包积液14例,收到良好效果.

  • 血性胸腹水细胞块的改进方法

    作者:刘福川;王小兵;杨宏樱

    细胞块技术系因细胞学技术"嫁接"于组织学技术而见长.其基本方法是利用琼脂做支架将离心沉淀的细胞嵌于着染均质状、无结构的琼脂中,将融有细胞成分的琼脂块象组织块一样包埋于石蜡块中,从而使细胞学标本具有组织石蜡块的诸多优点(可多次切片、永久保存、回顾性研究、各种特殊染色及免疫组化染色或原位杂交等).然而血性胸腹水细胞块的制备常因红细胞过多而相应"病理特征性"细胞成分过少,红细胞过多还影响免疫组化的非特异性背景着色而干扰制片效果与诊断.为解决这一矛盾,我们通过实践发现了一种改良的血性胸腹水细胞块制备术,现介绍如下.

  • 重视心血管疾病多危险因素的预防

    作者:章茂顺

    随着社会经济发展,人均寿命延长,心血管疾病已成了威胁人类健康的首要疾病.半个多世纪以来,众多学者从基础到临床对心血管疾病进行了广泛而深入的研究,取得了可喜的成果.特别对心血管疾病多重危险因素在心血管疾病一级和二级预防方面受到了更多的重视.美国NCEP(国家胆固醇教育计划)ATP-Ⅲ除了继续肯定L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是降低胆固醇的主要靶目标外,其新的特点是集中于对有多种危险因子人的一级预防,首次提出了具有多种危险因素而无CHD(冠心病)的糖尿病患者是冠心病的等同症的新概念.

  • 晚期妊娠合并小肠坏疽穿孔1例

    作者:李雪梅

    患者,25岁,孕2产0.因停经36+5周,腹痛3天,加重6小时而于2003年5月19日2时急诊入院.孕妇LMP 2002年9月4日,EDC 2003年6月11日,既往体健,无手术外伤史,定期孕期检查正常.3天前,孕妇感觉全腹隐痛不适,并伴有黑色大便,量少,每日2~3次,无恶心、呕吐、腹胀,无里急后重.6小时前,孕妇晚睡醒来,觉左侧腹疼痛厉害,阵发性加剧,到当地乡医院给予消炎止痛药物(药名不详),疼痛不缓解而来我院.

  • 少见膀胱异物1例术后体会

    作者:廖用文;杜云章

    患者,男,50岁.因排尿困难1天,自行用一塑料管导尿,症状缓解,塑料管全部置于膀胱内,导致小便淋漓不尽2月余入院.查体见中下腹深压痛.B超示膀胱内有一条索状阴影.治疗:行膀胱异物取出术.从膀胱内取出一长38cm,直径0.8cm硬质胶管,冲洗膀胱,再行导尿,治愈出院.

  • 终末期肾病肾替代治疗的卫生经济学

    作者:陈民;樊均明;李正

    终末期肾病(end-stage renal disease,ESRD)是各种原因所致慢性肾功能衰竭的严重阶段,是一种全球性的疾病,严重威胁患者的生命.据统计本症各国年发病率占自然人群的100/100万~240/100万不等,每年需要治疗的病人每100万人中为800~1200人[1].据UNOS 2002年统计,美国1998年ESRD患者总人数为326217,估计到2010年患者总数将达到661330人[2].目前我国每年每100万人中新发尿毒症病人为96~100人,每年大约新增ESRD 12万人,其中80%是年轻人[3].

  • 《医疗事故处理条例》运行中的主要伦理、法律问题探新(上)

    作者:兰礼吉

    <医疗事故处理条例>(以下简称<条例>)自2002年4月14日颁布、同年9月1日运行以来,受到各方诸多好评,并在处理医疗纠纷中显示了良好的效果和作用.与此同时,也凸现出一些伦理法律问题.本文试从对相关问题的伦理和法律分析入手,为解决这些问题探求伦理辩护和法律依据.

  • 妇科门诊病人遵医行为的影响因素

    作者:尹如铁;唐晓丽;蔡压西

    目的通过妇产科门诊病人的问卷调查,探讨影响门诊病人遵医行为的因素及对策.方法随机选择2002年3~4月在四川大学华西第二医院及成都军区总医院妇产科门诊就诊的98名妇女,对其进行遵医行为的问卷调查.结果影响就诊妇女遵医行为的因素是多方面的.文化程度越高,妇女遵医得分也越高,且配偶文化程度也间接影响妇女遵医得分(P<0.05).30~34岁年龄组妇女的遵医得分比其他年龄组低(P<0.05).感染性疾病组妇女的遵医得分明显高于其他就诊原因妇女(P<0.05).享受社保医疗的妇女其遵医得分高于自费医疗组妇女(P<0.05).医护人员的态度、药品价格、就诊环境、治疗效果等也是影响病人其遵医行为的因素.结论提高全民文化素质,加强对病人保健卫生知识的宣传教育,改善医疗的各个环节,提高医疗服务质量,建立新型的医护关系模式,同时得到社会和家庭的支持,并进一步完善现有医疗制度是促进患者遵医率的根本措施.

  • 遂宁市城区高血压病流行病学调查

    作者:唐川苏;张建强;马俊杰;罗贵全;陈建伟;席海林;周明刚

    高血压是常见的心血管疾病,也是导致心脑血管疾病的重要危险因素.遂宁市尚无高血压病流行病学调查资料,为此,我院于2002年7~12月对遂宁市城区进行了高血压抽样调查并随访部分病例,以了解遂宁市高血压的流行病学特征.

  • 女性职业性工作者的心理状态及医学干预初探

    作者:廖红文;沈庆泉;吴音;罗捷

    关于女性职业性工作者[1]心理状态的研究报告尚不多见.了解这些有助于针对她们的心理状态特点进行医学干预.笔者采用SCL-90、SDS、SAS量表对150例女性职业性工作者进行测试并和101名正常人作比较分析.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四川医学分期目录
期数
2019 01 02 03
2018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7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6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5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z1
2014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3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2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1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0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9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8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z1
2007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6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5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4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3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2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1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0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