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学术期刊 > 医药卫生综合 > 四川医学杂志

四川医学

四川医学杂志

Sichuan Medical Journal 사천의학

统计源期刊
  • 主管单位: 四川省卫生厅
  • 主办单位: 四川省医学会
  • 影响因子: 1.17
  • 审稿时间: 1个月内
  • 国际刊号: 1004-0501
  • 国内刊号: 51-1144/R
  • 发行周期: 月刊
  • 邮发: 62-103
  • 曾用名:
  • 创刊时间: 1980
  • 语言: 英文
  • 编辑单位: 《四川医学》编辑部
  • 出版地区: 四川
  • 主编: 卓凯星
  • 类 别: 医药卫生综合
期刊荣誉:
  • 羟考酮、舒芬太尼和地佐辛防治瑞芬太尼麻醉术后疼痛过敏的临床观察

    作者:谭杰;高志勇

    目的 比较羟考酮、地佐辛和舒芬太尼预防瑞芬太尼术后疼痛过敏的效果.方法 择期行全身麻醉下经腹腔胆囊切除术患者80例,ASAⅠ~Ⅱ级,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羟考酮(Q组)、舒芬太尼组(S组)、地佐辛组(D组)和瑞芬太尼组(R组)各20例,在手术结束前约10min分别给予羟考酮0.03mg/kg,舒芬太尼0.1μg/kg,地佐辛0.1mg/kg和等量生理盐水,记录四组患者一般情况、手术时间、异丙酚和瑞芬太尼泵入量清醒拔管时间及拔管后10、30、120min的VAS评分.结果 S组清醒拔管时间明显延长于Q、D、R组,而Q组清醒拔管时间短于S、D、R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拔管后10、30minVAS评分Q、S、D组明显低于R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120mimQ组VAS评分低与其它三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腹腔镜手术结束前预防性使用羟考酮、舒芬太尼、地佐辛可减轻瑞芬太尼引起的疼痛过敏,舒芬太尼可延长拔管时间,而羟考酮缩短拔管时间.

  • 痰热清配合胰岛素治疗2型糖尿病合并肺部感染的疗效观察

    作者:罗琴

    目的 探究临床对于2型糖尿病患者合并肺部感染选择胰岛素配合痰热清进行治疗的效果.方法 选取2013年10月至2016年6月我院收治的2型糖尿病合并肺部感染患者82例,对照组41例使用胰岛素加抗生素进行肺部抗感染治疗,观察组患者41例选择用胰岛素控制血糖在理想水平下使用常规抗生素配伍痰热清治疗,对比临床成效.结果 观察组患者肺部感染相关临床、影像表现改善,干预后血糖水平及改善血糖用时以及患者体内各项离子指标,感染生化指标都优于对照组,以上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前两组患者血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于临床患有2型糖尿病同时合并肺部感染的患者,选择痰热清配合胰岛素与抗生素结合治疗,能够缩短缓解患者的肺部感染和血糖控制用时,更好地改善患者的酸碱平衡状态,推荐临床广泛应用.

  • 维格列汀和阿卡波糖对老年人2型糖尿病疗效比较的meta分析

    作者:刘燕;蒲莹峰;杨曦;袁仁斌

    目的 比较维格列汀和阿卡波糖治疗老年人2型糖尿病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从Cochrane图书馆、Medline、Embase、CBM、CNKI、VIP的临床随机对照试验资料库收集所有比较维格列汀和阿卡波糖用于治疗老年人2型糖尿病的文献,由两位评价者按照相关限定条件进行筛选,纳入符合标准文献,使用RevMan5.3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两位评价者均检索到105条索引,筛选后共有5项随机对照研究436例患者纳入分析,结果显示:维格列汀组糖化血红蛋白降低量(%)显著优于阿卡波糖组(MD=1.07,95% CI[0.86,1.27],P<0.00001),两组间空腹血糖降低量(mmol/L)及餐后2小时血糖降低量(mmol/L)比较无统计学差异(MD=0.42,95% CI[-0.45,1.28],P=0.35及MD=0.21,95% CI[-0.72,1.14],P=0.65),维格列汀组服药后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阿卡波糖组(OR=0.28,95% CI[0.15,0.51],P<0.001).结论 通过现有文献的分析说明维格列汀治疗老年人2型糖尿病降糖效果与阿卡波糖相当,服药后不良反应更少,但是需更多高质量、大样本量的随机对照试验证实.

  • 口底多间隙感染文献回顾及临床分型探讨

    作者:王杰;李树华;姚婷;刘国旗;蒋振华;邓伟;夏少华

    目的 对我院口底多间隙感染进行资料分析.方法 纳入我院2014年1月至2016年8月就诊于我科的口底多间隙感染伴(不伴)颈-纵膈感染患者21例诊疗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21例口底多间隙感染患者均为男性,年龄35~56岁,平均年龄(37.1±11.8)岁;糖尿病患者11例.牙源性13例,颌下腺感染4例,腮腺感染2例,外伤性感染1例;口底多间隙感染8例,口底多间隙合并颈部感染10例,口底多间隙合并颈-纵膈感染3例.患者在入院后积极完善相关检查、采用综合治疗,所有患者均使用广谱抗菌药联合(不联合)替硝唑抗感染治疗,口底间隙感染行颏下切开引流4例、颌下切开引流2例、1例未切开引流;合并颈部感染者均行颈部切开引流及间隙扩张术;合并纵膈感染者均行颈-纵膈切开引流术.经2~3周治疗,平均住院日(14.5±5.3)d,所有患者均治愈出院.结论 根据临床表现、辅助检查,确定疾病的程度、分型和感染间隙部位,把握手术时机,及时介入可提高生存率.细菌培养与药敏确定抗生素选择,手术时机和手术入路选择尤为重要.

  • 老年患者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危险因素分析及病原菌研究

    作者:罗林城;段永建;游曼清;魏茂刚;廖冰;魏海龙

    目的 探讨老年患者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的危险因素以及病原菌分布情况,为预防VAP发生及治疗提供依据.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 ICU收治的机械通气时间>48h的78例老年患者的临床资料,并将患者分为VAP组和非VAP组.结果 VAP组患者ICU住院时间、机械通气时间均长于非VAP组,再次行气管插管、使用抑酸剂、发生胃食道反流及误吸患者的比例均显著高于非VAP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45例VAP患者共检出病原菌59株,其中革兰阴性菌41株,占69.5%,明显高于革兰阳性菌(14株,23.7%)及真菌(4株,6.8%).结论 患者ICU住院时间、机械通气时间以及再次行气管插管、使用抑酸剂、发生胃食道反流及误吸是老年患者发生VAP 的危险因素;老年患者VAP感染的病原菌以革兰阴性菌为主.

  • 颈围、臀围、腰臀比变化与代谢综合征发生的相关性

    作者:佟净;李艳彬

    目的 分析颈围、臀围、腰臀比变化对代谢综合征发生的预测价值.方法 2016年1至2016年12月,以北京某社区具有本地户籍且每年定期来我院体检的常住居民为研究对象,以确诊的MS患者为MS组,采用配对研究的方法,纳入同期与观察组患者年龄、性别相匹配的患者作为非MS组.统计两组患者过往3年的颈围、臀围、腰臀比增长趋势,绘制Δ颈围、Δ臀围、Δ腰臀比评价代谢综合征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 结果 共入选MS患者102例,其中MS组男48例,女54例,平均年龄(53.9±14.7)岁.非MS组男96例,女108例,平均年龄(51.6±18.2)岁.与非MS组比较,MS组Δ颈围、Δ臀围、Δ腰臀比均更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以Δ颈围、Δ臀围、Δ腰臀比为绘制ROC曲线,结果显示Δ颈围有诊断价值,其AUC为0.710;Δ腰臀比、Δ臀围对MS的发生无诊断价值.结论 颈围的快速增长对MS的发生有预测价值.

  • 白芍总苷联合窄谱中波紫外线治疗银屑病有效性和安全性的Meta分析

    作者:凌雪梅;田伟

    目的 评价白芍总苷联合窄谱中波紫外线(Narrow band ultraviolet B,NB-UVB)治疗银屑病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 计算机检索维普数据库、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万方数据库、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Medline、Embase、Cochrane Library,数据库检索时限均从建库起截止2016年10月,根据Cochrane系统评价方法对纳入的随机对照试验进行方法学质量评价,并用RevMan 5.2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 共纳入8个随机对照试验,Meta分析结果显示:白芍总苷联合NB-UVB组在有效率、PASI评分下降方面,疗效优于单用NB-UVB或白芍总苷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白芍总苷联合NB-UVB组在有效率、PASI评分方面,与阿维A联合NB-UVB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白芍总苷联合NB-UVB组的药品不良反应发生率与单用NB-UVB或白芍总苷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白芍总苷联合NB-UVB组的药品不良反应发生率小于阿维A联合NB-UV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 白芍总苷联合NB-UVB治疗银屑病具有良好疗效,较低的药品不良反应发生率,但纳入研究质量较低,结论还需高质量研究进一步验证.

  • 术后同步放化疗IIb~IIIa期食管鳞癌的临床疗效

    作者:赵宇;郭红玉;赵智勇

    目的 讨论术后同步放化疗对IIb~IIIa期食管鳞癌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 2009年1月至2011年12月入组IIb~IIIa局部中晚期食管鳞癌手术后患者102例,随机分为术后同步放化疗和术后单纯放疗两组.化疗方案采用顺铂75mg/m2和氟尿嘧啶1000mg/m2化疗共2个周期;两组放疗计划和方案相同,靶区定义参照RTOG8501设计,总剂量50Gy/25fx.结果 随访3年以上,随访率为100%.同步放化疗组与单纯放疗组1、2、3年总生存率分别为78.84%(42/52)、48.08%(27/52)、30.76%(19/52)和56.0%(30/50)、24.0%(14/50)、14.0%(8/50).进而生存分析显示,同步放化疗组和单纯放疗组两组患者总中位生存时间分别为25个月和14个月,两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6.613,P=0.0130).在失败模式分析中,发现较之术后单纯放疗,术后同步放化疗能显著降低局部复发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6.815,P=0.009),但是对远处转移没有影响.毒副作用可以耐受.结论 术后同步放化疗能提高IIb~IIIa期食管鳞癌患者的长期生存.

  • 营养指标与糖尿病足严重程度相关性分析

    作者:李珍;区岛良

    目的 分析糖尿病足患者营养状态与糖尿病足发生发展的关系.方法 纳入2014年至2015年我院内分泌科收治的糖尿病足患者147例作为研究对象并进行Wagner诊断分级.选择年龄、性别、病程相匹配的同期收治的2型糖尿病非糖尿病足患者作为对照组.收集患者的一般资料及实验室指标,采用SPSS18.0分析不同Wagner诊断分级患者各营养指标的趋势变化.用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糖尿病足与各变量间的关系.结果 两组患者比较糖尿病足组BMI、Hb、Alb、TC、TG、HDL-C、LDL-C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按照Wagner诊断分级对糖尿病足患者进行分级,其中1级患者11例,2级患者55例,3级患者39例,4级患者34例,5级患者8例.随着Wagner分级的增高,BMI(F=19.5,P<0.05)、Hb(F=12.1,P<0.05)、Alb(F=23.1,P<0.05)、TG(F=34.1,P<0.05)、HDL-C(F=13.2,P<0.05)呈下降趋势,LDL-C(F=51.3,P<0.05)升高趋势.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BMI、Hb、Alb、HDL-C为糖尿病足发生的保护因素.结论 积极进行营养支持,尤其是纠正低白蛋白血症,对于糖尿病足的防治有积极的意义.

  • 非典型脑膜瘤的诊治与预后分析

    作者:宋志富;吴文友;夏祥国;郑悍东;甘玉兰;庞国银;谭灵

    目的 探讨非典型脑膜瘤(AM)的诊治特点并分析影响其预后的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28例AM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随访结果将患者分为未复发组(20例)和复发死亡组(4例复发存活、4例复发死亡),对两组患者临床资料的19项指标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28例AM患者共行39次手术,其中1次手术20例,2次手术3例,3次手术3例,4次手术1例;肿瘤均SimpsonⅠ级切除;术后均未放疗,随访6个月~5年,8例患者复发(28.57%),平均复发时间2.19年(0.5年~5年);不同预后的患者性别、年龄、瘤卒中、大小、有无分叶、钙化、脑膜尾征、质地、是否分切及血供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肿瘤部位、瘤周水肿、坏死、粘连、瘤脑边界、侵袭性、包膜、术中失血、Ki-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AM临床表现无特异性,首选显微手术切除,当肿瘤位于非大脑凸面,周围水肿严重,有坏死粘连、肿瘤无包膜、边界不清,对周围组织有侵袭,术中失血≥375mL,Ki-67≥8%时易复发,术后应结合放疗,并密切随访.

  • 快速血酮检测仪检测血β-羟丁酸水平对住院糖尿病患者酮症的筛查价值

    作者:朱显军;李蓬秋;鲜杨;吴冀川

    目的 应用快速血酮检测仪对住院糖尿病患者常规检测毛细血管全血β-羟丁酸水平,探讨其诊断的准确性以及诊断糖尿病酮症(DK)的价值.方法 对住院治疗的228例糖尿病患者,应用快速血酮检测仪测定毛细血管全血β-羟丁酸水平,并同步检测指尖血糖、静脉血糖、尿酮体、动脉血pH值及HCO-3水平,分析血酮与尿酮体、指尖血糖、静脉血糖、血PH值以及HCO-3的相关性,评估这种检测方法的准确性,利用血β-HBA及尿酮体对DK诊断的价值及差异性.结果 血β-羟丁酸水平与尿酮体的相关系数为0.617(P<0.01),与指尖血糖的相关系数为0.203(P<0.01),与静脉血糖的相关系数为0.423(P<0.01),与动脉血pH值得相关系数为-0.487(P<0.01),与HCO-3的相关系数为-0.683(P<0.01).利用血β-羟丁酸检测结果,诊断DK54例,利用尿酮体检测结果,诊断DK67例,两种方法诊断一致者38例.结论 快速血酮检测仪可快速、准确地测定毛细血管全血β-羟丁酸水平,与尿酮体、指尖血糖、静脉血糖呈正相关,与血PH、HCO-3呈负相关,与利用尿酮体诊断DK的传统方法相比,具有良好的可比性,可及时、有效、便捷地筛查DK.

  • 不同单片复方制剂降压治疗对高血压心脏病预后研究

    作者:陈旸;贺涛;刘明江;陶剑虹

    目的 探讨应用不同新型单片复方制剂降压治疗对高血压心脏病预后研究.方法 随机抽取161例高血压心脏病性心衰患者,分别采用缬沙坦/氨氯平地片80mg/5mg(1次/d)与缬沙坦/氢氯噻嗪片80mg/12.5mg(1次/d)治疗,对比分析两组患者治疗2年后的血压达标率、不良反应发生率、一级疗效终点发生率(心衰,急性冠脉征、卒中).结果 两组患者血压达标率、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一级疗效终点主要心血管事件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缬沙坦/氢氯噻嗪片组心衰事件发生率低于缬沙坦/氨氯平地片组,急性冠脉综合征、卒中事件发生率高于缬沙坦/氨氯平地片组.结论 不同新型单片复方制剂干预高血压心脏病患者预后机制不同,应根据患者具体危险因素进行合理的个体化治疗.

  • 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治疗屈光参差

    作者:廖沁;张娣;杨静

    目的 总结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Laser in situ keratomileusis,LASIK)治疗屈光参差后患者的屈光和视力结果,评价此疗法的效果、安全性和可预测性.方法 40例屈光参差患者的80只眼接受了LASIK治疗.术前平均等效球镜度较高眼-12.73(-5.75~-14.50D),对侧眼为-8.32D(-2.75~-13.50D),术前两眼屈光参差平均为-4.12(-2.75~-12.50D).结果 术前平均等效球镜度较高眼-12.73D,术后减少为-0.75;对侧眼为-8.32D,术后减少为-0.35D.术后两眼屈光参差减少为-0.36D(0~-3.50D).术后佳矫正视力(BCVA)有35眼(43.8%)为5.0.术后平均裸眼视力(NCVA)≥4.7的56眼(70.0%).未发生明显并发症.结论 LASIK是一种安全、有效、预测性好的治疗成人屈光参差的手术方法.

  • 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对乳腺癌患者的预后价值分析

    作者:欧阳玥;谢媛媛;王毅

    目的 探讨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NLR)对乳腺癌患者的预后价值.方法 纳入我院2008年1月至2011年1月收治的经手术治疗的乳腺癌患者,根据随访结果分为复发组(n=22)及对照组(n=145)、死亡组(n=14)及生存组(n=153).比较各组患者间临床资料,采用ROC曲线分析各指标对乳腺癌患者的预后价值.结果 ①复发组共22例患者发生复发转移,NLR为(2.56±0.84),对照组共145例,NLR为(1.86±0.57),两组患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年龄、肿块大小、转移淋巴结个数、TNM分期、ER、PR、HER-2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肿块大小、转移淋巴结个数、TNM分期、NLR对肿瘤是否复发转移有判断价值.②死亡组与死亡组患共14例,NLR为(2.62±1.01),生存组共153例,NLR为(2.06±0.72),两组患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肿块大小、转移淋巴结个数、TNM分期、ER、PR、HER-2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肿块大小、转移淋巴结个数、TNM分期、NLR、PR阳性对肿瘤是否复发转移有判断价值.结论 NLR对乳腺癌患者的预后具有一定判断价值,值得进一步研究.

  • 不同术后镇痛方式对剖宫产产妇产后微循环与疼痛指标的影响比较

    作者:应泽华;孙德友;徐鹏;李卫;畅文丽;齐成秋

    目的 观察不同术后镇痛方式对剖宫产产妇产后微循环与疼痛指标的影响程度.方法 选取2014年7月至2015年8月于我院进行剖宫产的78例产妇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A组(哌替啶肌内注射组)39例和B组(硬膜外自控镇痛组)39例,然后将两组患者术前及术后12h、24h及48h的甲襞微循环加权积分、血液黏度及疼痛相关血清指标进行比较.结果 术前两组甲襞微循环加权积分、血液黏度及疼痛相关血清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2h、24h及48hB组甲襞微循环加权积分、血液黏度及疼痛相关血清指标均低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硬膜外自控镇痛对于剖宫产产妇产后微循环与疼痛状态的控制效果相对更好,因此更为适用于剖宫产产妇.

  • 组织细胞坏死性淋巴结炎42例临床分析

    作者:吴岑;栾九松;周晓明;谷秀

    目的 探讨组织细胞坏死性淋巴结炎(histiocytic necrotizing lymphadenitis,HNL)的临床特点.方法 以病理确诊为组织细胞坏死性淋巴结炎为诊断标准,回顾性分析我院从2007年至2015年收治的42例HNL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共纳入42例病理确诊病例,男12例,女30例,平均年龄(27.4±12.0)岁.主要临床表现包括发热(97.6%)、淋巴结肿大(100%)、淋巴结压痛(69.0%)、皮疹(40.5%)和出现上感前驱症状(40.5%).实验室检查主要特点是85.7%伴有白细胞降低,42.9%抗核抗体阳性或弱阳性.前期均接受抗生素治疗,抗生素治疗无效后,27例(66.7%)改为强的松0.5~1.0mg/(kg·d)治疗,2~5d后体温降至正常,14例(33.3%)对症治疗后缓解,1例(2.4%)自行缓解,3例(7.1%)复发.结论 HNL以持续性发热、疼痛性浅表淋巴结肿大和白细胞降低为特征,病理特征为出现大量的核碎裂的组织细胞和增生的单个核细胞.抗感染治疗无效,部分患者可以自愈,激素治疗有效.部分患者可合并或进展为风湿免疫系统疾病,需对患者随访1~2年,尤其是病理结果为增生型和坏死型的患者较病理结果为黄色瘤型的患者复发的可能性更大,更需对此重视.

  • 不同浓度的罗哌卡因经蛛网膜下腔阻滞应用于剖宫产手术的临床麻醉效果分析

    作者:尹亚岚;钟惠;陈亮;马跃成;罗国琼

    目的 采用经蛛网膜下腔阻滞法,比较不同浓度的罗哌卡因用于剖宫产手术的临床麻醉效果.方法 将我院2012年1月至2015年4月200例经蛛网膜下腔阻滞法麻醉进行剖宫产手术的孕妇分成高剂量组(60例,0.75%罗哌卡因,2mL)、中剂量组(70例,0.5%罗哌卡因,2mL)、低剂量组(70例,0.5%罗哌卡因,1.5mL).比较各组的蛛网膜下腔阻滞效应及相关不良反应.结果 三组患者的运动阻滞起效时间、感觉阻滞起效时间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低剂量组运动阻滞持续时间、感觉阻滞持续时间较高剂量组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低剂量组与中剂量组麻醉前后动脉压的降低幅度显著低于高剂量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腹肌松弛程度三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高剂量组患者心动过缓、呼吸困难发生率显著高于低剂量组及中剂量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高剂量组虽然疗效优于低剂量组,但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提高,且低剂量组的麻醉效果已经能达到手术的要求,罗哌卡因应用于剖宫产手术推荐低剂量.

  • 中国西部地区正常体检人群糖尿病患病率分析

    作者:周莉莎;李贵星;郭英;都向阳;贺勇;聂鑫

    目的 研究中国西部地区正常体检人群糖尿病患病率.方法 纳入我院2010年1月至2016年5月124601例正常体检人群为研究对象,采集静脉血检测HbA1c%,计算糖尿病患病率.结果 正常体检人群平均患病率为7.46%;男性糖尿病患病率为9.48%,女性患病率为4.38%,男性明显高于女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0岁糖尿病患病率 0.53%、31~40岁1.83%、41~50岁5.39%、51~60岁10.58%、61~70岁15.78%、≥71岁20.70%.随着年龄增加,糖尿病的患病率呈逐渐上升的趋势.结论 体检人群男性糖尿病患病率高于女性,且糖尿病患病率随年龄的增加而增加.

  • 甲状旁腺切除术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肾性贫血的影响

    作者:姬玲玲

    目的 探讨甲状旁腺全切术加部分前臂自体移植术(parathyroidectomy + foreary auto-transplantation,PTX+FAT)对伴有重度继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SHPT)及难治性肾性贫血的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肾性贫血的疗效.方法 选取伴有重度SHPT及难治性肾性贫血的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30例,观察术前、术后第 3、6、12 个月时患者的血清全段甲状旁腺素(iPTH)、钙(Ca)、磷(P)、血红蛋白(Hb)、红细胞压积(Hct)、血清铁蛋白(SF)、转铁蛋白饱和度(TSAT)、血清白蛋白(Alb)、KT/V 等指标变化,并记录各时间段患者促红细胞生成素(rHuEPO)用量等数据.结果 与术前相化,PTX + FAT 术后3个月血清 iPTH、Ca、P下降;术后3个月开始,贫血明显改善,血 Hb、Hct 显著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6个月 rHuEPO 用量显著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TX 前后 SF、TSAT、ALB、CRP 及 Kt/V 等指标均无显著改变,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重度SHPT血液透析患者在PTX+FAT 术后可迅速降低 iPTH水平并显著改善肾性贫血、减少促红细胞生成素用量,提示SHPT是引起rHuEPO抵抗的一个重要因素,纠正SHPT有利于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肾性贫血的改善.

  • 新生儿G-6-PD缺乏症的调查及随访研究

    作者:张倩;王华

    目的 探讨新生儿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G-6-PD)活性的变化.方法 常规检测新生儿3328例G-6-PD活性,对缺陷者生后3~6月后复查.结果 初筛G-6-PD缺陷的患儿148例,总发生率为4.45%;复查78例患儿有32例转复正常,对初筛阳性G-6-PD值与复查进行分析.结论 新生儿G-6-PD缺乏分暂时性和持久性两种类型.

  • 运用肩托治疗脑卒中后偏瘫的疗效观察

    作者:彭爱丽

    目的 探讨运用肩托治疗脑卒中后偏瘫的疗效.方法 选择2014年1月至2016年7月我科收治的86例脑卒中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3例.对照组进行常规康复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早期运用肩托,比较两组偏瘫肩痛发生例数并用Brunnstrom方法评定肢体功能康复效果.结果 治疗组发生肩痛8例,无肩痛35例;对照组发生肩痛26例,无肩痛17例.Brunnstrom评定治疗效果,治疗组有效13例,显效30例;对照组有效34例,显效9例,两组疗级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运用肩托治疗脑卒中患者,能有效减少偏瘫肩痛,促进偏瘫侧肩关节的主、被动活动,利于上肢功能恢复,促进脑卒中患者的全面康复.

    关键词: 脑卒中 偏瘫 肩痛 肩托
  • 膝骨关节炎严重程度与脊柱-骨盆矢状面平衡的相关性

    作者:张建光;陈路;蔚芃;周海鹰

    目的 探讨原发性膝骨关节炎(knee osteoarthritis,KOA)影像学严重程度与脊柱-骨盆矢状面平衡之间的相关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至2016年5月在我院诊断为原发性KOA患者的膝关节及腰椎立位正侧位X线片.根据Kellgren-Lawrence(K-L)分级系统评估方法将其分为轻度、中度及重度KOA三组.若患者双侧膝关节均为KOA,则取严重的一侧进行分析.在腰椎侧位片上测量腰椎前凸角(lumbar lordosis angle,LL)、骨盆投射角(pelvic incidence,PI)、骨盆倾角(pelvic tilt,PT)及骶骨倾角(sacral slope,SS).结果 148例原发性KOA患者纳入本研究,其中轻度KOA组33例、中度组80例,重度组35例.三组间年龄、性别及腰椎体退行性变严重程度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除PT外,LL、PI、SS与KOA影像学严重程度呈正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0.361、0.349、0.289(P<0.001).重度KOA组LL、PI及SS值均大于轻度组与中度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轻度组与中度组间上述测量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重度KOA可影响脊柱-骨盆矢状面平衡.

  • 非酒精性脂肪肝患者血清脂肪因子Chemerin、肿瘤坏死因子-α及白介素6的检测及其意义

    作者:赖敏;张仕华;晋琼玉;黄隽;徐静;张艳丽;曾洪燕;秦亚录;吴多江;葛斌;徐革;吴攀

    目的 探讨非酒精性脂肪肝(NAFLD)血清Chemerin、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白介素6(IL-6)变化及关系.方法 收集NAFLD组患者60例(包括单纯性脂肪肝39例,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21例)和正常对照组29例.采用ELISA法测定NAFLD 组和健康对照组Chemerin、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IL-6 水平变化.结果 NAFLD 组的血清Chemerin、TNF-α和IL-6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血清Chemerin与TNF-α、IL-6呈正相关(r=0.734,P <0.01;r=0.733,P <0.01).结论 Chemerin、TNF-α及IL-6的异常表达可能与NAFLD 的发生发展有关.

  • ABO疑难血型的血清学检测及配血处理

    作者:段莉;王远杰;梁春艳;邓冬梅

    目的 对我院2013年至2015年20例ABO血型正反定型不一致病例进行血型血清学分析,以正确鉴定ABO血型,为临床输血治疗提供安全保障.方法 采用全自动血型及交叉配血分析仪及试管法进行ABO血型鉴定,通过检出血清中不规则抗-A抗-B,吸收放散试验等方法进行ABO血型亚型鉴定.结果 20例ABO亚型中有4例A亚型,9例B亚型,4例AB亚型和3例B(A)型.结论 ABO血型准确的检测结果是保证输血安全的先决条件,还可根据血清学结果制定个性化的输血治疗方案.

  • 七味三七口服液和艾司洛尔对围术期心肌缺血高龄患者心肌保护的临床疗效比较

    作者:雷光磊;张兰;李培玉

    目的 将活血化瘀药物应用于高龄骨伤心肌缺血患者围手术期心肌保护,并与艾司洛尔相比较.方法 70岁以上心肌缺血全麻下择期行全髋关节置换术患者60例,ASA 2~3级.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均分为两组:活血化瘀组(A组):术前5d开始口服"七味三七口服液",手术当日停用,术后第2d开始服用直至术后10d;艾司洛尔组(B组):入院后不使用任何活血化瘀功效的药物,麻醉诱导后持续泵注艾司洛尔[1mg/(kg·h)]直至手术结束.每组30例,观察并记录入室(T0)、诱导/插管(T1)、手术开始(T2)、手术结束(T3)、拔管(T4)时点,心率、收缩压、心肌耗氧量(收缩压×心率)(RPP)值、ST段变化.儿童入院第2d(N1),手术当天(术前,N2),手术结束2h(N3),手术后10d(N4)时人缺血修饰白蛋白(IMA)值并记录术中不良事件,术后回访6个月并记录不良事件.结果 B组患者心率、收缩压、RPP、ST值组内比较,T2、T3、T4时点与T0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B组比较T0时点心率、收缩压、RPP值较低,而T3、T4时点RPP值较高,各时点ST值绝对值明显较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组内IMA 值各时点比较,N1时点IMA数值明显高于N2、N3、N4时点,B组组内IMA 值各时点比较,N3时点IMA数值明显降低,与B组比较,IMA 值N2、N4时点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应用活血化瘀药物和β受体阻滞剂均能对高龄心肌缺血患者起到心肌保护作用,但活血化瘀药物的心肌保护作用优势更加明显.

  • 阿仑膦酸钠治疗老年髋关节假体周围骨质疏松的早期观察

    作者:王彦川;杨静;谢志进;余强;孙伟;石建宏;段斌

    目的 探讨阿仑膦酸钠在预防及治疗老年髋关节假体周围骨质疏松的临床疗效,延长老年髋关节置换术后假体的使用寿命.方法 收集我院2011年9月至2014年10月47例有完整资料的老年髋关节置换术后患者,随访服用阿仑膦酸钠治疗骨质疏松1年后的骨密度变化.结果 47例老年髋关节置换手术患者在服用阿仑膦酸钠1年后,骨密度均有显著改善.结论 阿仑膦酸钠在预防及治疗老年髋关节假体周围骨质疏松具有显著作用.

  • 局部注射自体富血小板血浆联合运动疗法和局部注射曲安奈德治疗跟腱病的临床疗效对比

    作者:刘步云;咸杰;孙育良;吴骁;何本祥

    目的 观察与评估自体富血小板血浆联合运动疗法与曲安奈德在治疗跟腱病中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15年1月至2016年1月成都体育学院附属体育医院收治的共36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予以曲安奈德局部注射(40mg/次,3周/次)治疗,治疗组采用自体富血小板血浆(5mL/次,3周/次)配合小腿离心负荷运动训练干预(15次/组,3组/d,3d/周).于治疗前及治疗后3周及6周后,分别采用美国后足评分系统(AOFAS)及视觉模拟评分系统(VAS)评估2组患者跟腱疼痛及足踝功能改善情况,并比较两组的总体疗效.结果 治疗前两组组间各项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1周、6周,两组组内评分均优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组间治疗后1周组间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6周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自体富血小板血浆联合运动疗法和曲安奈德治疗跟腱病均有一定疗效,自体富血小板血浆联合运动疗法治疗跟腱病临床疗效优于曲安奈德.

  • 经胸封堵小儿室间隔缺损并发症的护理

    作者:杨茜

    目的 总结经胸封堵小儿室间隔缺损后常见并发症及护理对策.方法 对90例Amplatzer封堵器经胸封堵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及分析,总结临床并发症的类型及发生率及针对该并发症的护理对策.结果 经胸封堵室间隔缺损患儿出现并发症共8例(8.9%),其中心包积液或胸腔积液3例,机械性溶血1例,残余分流2例,完全性左束支传导阻滞1例,封堵器脱落1例,血栓形成1例.所有患者均存活,无死亡.结论 室间隔缺损经胸封堵术创伤小,手术时间短,不使用体外循环,恢复快等优点,但术后存在一定特殊并发症.详细理解并发症原因,准确识别并发症类型,掌握准确护理对策,可明显促进患者康复.

  • 护理敏感指标在护理质量管理中的应用效果

    作者:杨玉茹

    目的 探讨护理敏感指标在护理质量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2016年抽取全院16个普通病区,应用护理敏感指标进行护理质量管理的效果评价.2016年1月起采用《四川省护理质量检测指标手册》收集数据,每季度对收集的数据进行动态分析,针对分析结果进行护理质量的控制与改进,比较2015年与2016年的患者满意度、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结果 16个普通病区2016年与2015年相比,患者满意度提高,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护理敏感指标能促进护理质量持续改进.

  • Rh阴性母亲第七次发生RH溶血1例

    作者:包碧惠;王小芳;严小丽;王丹;常青

    1 临床资料孕妇,38岁,孕7产6,因"孕35+6周,先兆早产,母儿Rh血型不合"入院,AB_Rh(Ccddee)血型,丈夫AB_RhD,有6次足月孕分娩但6个子女均死亡的病史,其中5个孩子出生后3~4d内死于"黄疸",第2胎出生后1个月内"喝中药度过黄疸期",但4个月时患"脑瘫"、5岁时死于"高热".

    关键词:
  • 伴BRCA1突变的早期输卵管浆液性腺癌1例

    作者:刘丽佳;李雷

    1 临床资料患者,女,45岁,外院筛查发现BRCA1胚系突变,要求预防性切除子宫及双附件入院.患者父亲患有鼻咽癌,妹妹患有卵巢癌.入院后B超示子宫及双附件未见异常,肿瘤标记物未见异常,遂行腹腔镜下全子宫+双附件切除术.病理检查:巨检:已剖全切子宫带双附件,外观未见明显异常,其中左输卵管长6cm,右输卵管长6.5cm,管径0.3~0.4cm,浆膜光,伞端开放;镜检:右输卵管伞端黏膜上皮局部增生,病变区直径0.2cm,呈乳头状排列,并见筛网状结构;细胞异型性明显,核浆比升高,细胞核变圆,泡状,核仁明显,核分裂像易见;局部浸润黏膜固有层;其余组织镜下未见异常.免疫组织化学染色:肿瘤细胞P53+++,WT-1+++,CK7+++,ER+++,PR+,P16+++,CA125++,CK20-,Ki-67增殖指数约80%.病理诊断:(右输卵管伞端)高级别浆液性腺癌.

    关键词:
  • 造影发现椎动脉变异1例报道及文献复习

    作者:程文;杨全龙;袁晓东;刘杰

    1 临床资料患者,女,50岁,因突发头痛2h入院,行头颅CT示蛛网膜下腔出血,考虑颅内动脉瘤破裂出血,遂行DSA检查,术中行主动脉弓造影示左侧椎动脉缺如,右侧颈总动脉路途可见右侧颈外动脉、颈内动脉,同时可见右侧椎动脉发自于右侧颈内动脉,右侧大脑前动脉A1段缺如,左侧大脑前动脉A1供应双侧大脑前动脉,见图1.术中证实为左侧颈内动脉眼动脉段动脉瘤及前交通动脉瘤各1枚.根据患者出血分析考虑为眼动脉段动脉瘤破裂出血,遂给予行眼动脉段动脉瘤栓塞术,痊愈出院.

    关键词:
  • 超声在引导椎间孔穿刺中的应用

    作者:李继东;欧册华

    椎间孔穿刺是椎间孔镜手术、背根神经节射频治疗和各种根性神经炎疼痛治疗的关键步骤,椎间孔穿刺决定了这类手术和治疗是否成功.传统的穿刺方式有盲探法和X线、CT等放射线引导穿刺.X线、CT对脊柱骨性结构显像较好,可以提高椎间孔穿刺的准确率,减少对周围组织的损伤,但无法避免的问题是CT设备价格昂贵,不能得到实时图像,仪器设备不便携,操作复杂,且医患双方都难以避免放射线辐射的伤害,推广使用有一定局限性.

  • 肝纤维化的超声诊断应用进展

    作者:凌文武;卢强;邱婷婷;罗燕

    肝纤维化作为多种慢性肝病的一个共同病理改变的中间环节,研究表明有20%~40%的肝纤维化可能进展为肝硬化甚至是肝细胞肝癌[1-2],严重威胁患者的健康和生命,给社会带来巨大经济负担.但早期有效的治疗可干预或阻断肝纤维化及早期肝硬化的进展,甚至逆转,因此肝纤维化严重程度的准确量化评估对其治疗起着关键作用.

  • 腹腔镜下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剔除术对卵巢的损伤及保护研究进展

    作者:赵昆

    近年来,妇科卵巢良性肿物发病率较高,其中包括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卵巢单纯囊肿及卵巢良性肿瘤.随着科学技术的长足发展,腹腔镜手术以其创伤小、恢复快、手术时间短等优势较传统开腹手术降低了对卵巢功能的影响[1].影响卵巢功能的腹腔镜手术主要是子宫内膜异位囊肿剔除术、卵巢单纯囊肿剥除术及卵巢良性肿瘤剔除术等.这些手术在治疗疾病的同时,也对卵巢造成一定的损害,引起卵巢功能的降低.本文就腹腔镜下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剔除术对卵巢的损伤及保护做一综述.

  • mRNAs在精神分裂症发病机制的研究进展

    作者:张前升;刘卫青;王美玲;白燕

    精神分裂症是一种重性精神疾病,终生患病率约为1%,临床症状主要有阳性症状(幻觉和妄想)、阴性症状(情感的淡漠)、认知缺陷、紊乱的行为、社会功能的减退.目前精神分裂的发病机制不明,较多证据支持精神分裂症是一种多基因与环境交互作用的遗传病.目前已发现一些易感基因如RELN、COMT、TF4、DISC1、DRD2等能够增加精神分裂症的发病风险[1],但是这些易感基因多态性远不能解释精神分裂症的发病原因,提示我们在DNA序列之外的遗传因素(如表观遗传因素)和环境因素还起着重要的致病作用.本文就目前发现与精神分裂症关系密切的几个MicroRNAs(miR-137、miR-132、miR-185)及其可能的调控机制进行综述.

  • 专科医院住院大楼搬迁中感染防控措施落实对医院感染发病率的影响

    作者:郭丽;张静;吴楠霖;李渠

    目的 通过对比分析医院搬迁前后各住院科室医院感染发病率的情况,讨论在搬迁过程中落实感染防控措施的重要性.方法 收集旧住院大楼内各住院科室搬迁前3个月医院感染发病情况以及搬入新住院楼3个月内各住院科室医院感染发病情况,对比分析各科室在新旧住院大楼内搬迁前后医院感染发病的差异.结果 各住院科室搬迁前后3个月医院感染发病率对比分析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医院搬迁过程中,通过在搬迁前、搬迁中、搬迁后采取有效的感染防控措施,阻断了细菌搬家,医院感染病例不会因为搬迁而增多.

四川医学分期目录
期数
2019 01 02 03
2018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7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6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5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z1
2014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3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2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1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0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9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8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z1
2007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6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5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4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3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2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1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0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