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学术期刊 > 医药卫生综合 > 四川医学杂志

四川医学

四川医学杂志

Sichuan Medical Journal 사천의학

统计源期刊
  • 主管单位: 四川省卫生厅
  • 主办单位: 四川省医学会
  • 影响因子: 1.17
  • 审稿时间: 1个月内
  • 国际刊号: 1004-0501
  • 国内刊号: 51-1144/R
  • 发行周期: 月刊
  • 邮发: 62-103
  • 曾用名:
  • 创刊时间: 1980
  • 语言: 英文
  • 编辑单位: 《四川医学》编辑部
  • 出版地区: 四川
  • 主编: 卓凯星
  • 类 别: 医药卫生综合
期刊荣誉:
  • 缩窄性心包炎的CT诊断价值

    作者:景笑伪

    缩窄性心包炎是一种严重的心血管疾病,如不及时诊断可导致心肌萎缩、瘀血性肝硬化等严重的并发症.今收集27例临床证实为缩窄性心包炎患者的螺旋CT资料,以评价螺旋CT的诊断价值,现报告如下.

  • 小剂量氯胺酮芬太尼复合丙泊酚用于无痛人流

    作者:何崎;张瑞;张欢;田丹;聂在隆;王楷蓉

    目的探讨小剂量氯胺酮、芬太尼复合丙泊酚用于无痛人流的效果及不良反应,丙泊酚作为基础用药的总量变化,并分别与较大剂量氯胺酮复合丙泊酚、较大剂量芬太尼复合丙泊酚进行对照.方法选择ASA Ⅰ~Ⅱ级,行人工流产的早孕患者120例,随机分为3组,K组为氯胺酮0.2mg/kg+丙泊酚1.5~2mg/kg,F组为芬太尼0.2μg/kg+丙泊酚1.5~2mg/kg,KF组为氯胺酮0.1mg/kg+芬太尼0.1μg/kg+丙泊酚1.5~2mg/kg,各组遇肢体躁动追加丙泊酚,记录术前、术中MAP、HR、SpO2值及丙泊酚用量,不良反应情况.结果KF与K组、F组对照,MAP、SpO2抑制减轻,丙泊酚用量减少,不良反应减少.结论小剂量氯胺酮芬太尼联合丙泊酚用于无痛人流能达到良好的镇痛效果,能减少3种药物用量,减少药物的不良反应.

  • 单纯全麻与全麻复合硬膜外阻滞用于开胸手术的临床观察

    作者:夏炳春;杨玉华;郭德琼;罗晓利

    全麻和区域麻醉均是临床常用的麻醉方法.在不同的手术中应用,显示各自的明显优点,但也有不足之处,因此,现在在许多医院提倡二者联合应用以彼此取长补短.对患者和外科手术,获得了更为满意的效果.本文选择了我院在2003年1月至2004年6月期间两种不同麻醉方法完成的开胸手术20例进行了围术期循环、术毕苏醒时间和血糖的变化进行了观察,报告如下.

  • 冠心病患者心肌灌注显像的影像表现

    作者:游金辉;吴小华

    目的对104例冠心病患者进行心肌灌注显像,分析其影像特点.方法对104例患者进行潘生丁介入99mTc-MIBI(740MBq)SPECT心肌灌注显像,由3位医生分别进行读片(双盲法),分析其影像表现,以6壁段(前壁、侧壁、间壁、下壁、心尖和基底部)方式分别判断是否有左心室心肌肥厚、灌注降低等征象,有2位以上判断相同者为有效,并记录备用.结果104例冠心病患者心肌灌注显像的影像表现为灌注降低和节段性心肌肥厚,二者可能单独存在,也可并存;104例患者中81例呈现灌注降低,30例呈现节段性心肌肥厚,其检出率分别为77.8%和28.8%;具有多壁段、多病灶的特点,灌注降低以前壁、下壁(各占32.7%)常见,节段性心肌肥厚以侧壁(35.6%)常见.结论冠心病患者心肌灌注显像不仅表现为灌注降低,而且可伴发节段性心肌肥厚,具有多壁段、多病灶的特点.

  • 血清生化指标在胆源性胰腺炎诊断中的意义

    作者:薛萍;徐万清;古宇;王宇;丁雁

    目的探讨患者血清生化指标的改变在胆源性及非胆源性胰腺炎鉴别诊断的意义.方法将178例急性胰腺炎患者分为胆源性及非胆源性两组,并对其血清生化指标TBIL、DBIL、ALT、AST、ALP、γ-GT、AMY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两组的生化指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除AMY外,胆源性胰腺炎组升高更为明显.结论血清TBIL、DBIL、ALT、AST、ALP、γ-GT对鉴别胆源性及非胆源性胰腺炎有重要的参考意义.

  • 18例结节性硬化症患儿脑电图和头颅CT分析

    作者:叶强华

    结节性硬化症(tuberous sclerosis,TS)为神经皮肤综合征的一种,临床特征为癫痫、智力低下、皮肤色素脱失斑和面部血管纤维.为探索脑电图(EEG)、脑CT在结节性硬化症诊断上的意义,现将临床诊断为TS的18例患儿的两项检查结果报告如下.

  • 经鼻内窥镜行鼻咽部活检对鼻咽癌的诊断价值

    作者:余静;王晋;付尤英;罗启荣;陈瑶

    鼻咽癌是世界上诊断效果不理想的肿瘤之一[1],早期症状通常不明显,容易被患者和医师忽略或延误诊断,终使大多数病人的治疗效果不能令人满意.临床上确诊鼻咽癌的方法主要靠鼻咽部活检.近年来,我院耳鼻喉科采用经鼻内窥镜行鼻咽部活检术,临床实践证明该方法具有较高的准确率,现报告如下.

  • 经周围静脉进行肠外营养的临床应用

    作者:徐荣华

    Wolfe报道中心静脉穿刺置管的技术并发症发生率为5.7%[1].虽然当今TPN技术已十分成熟和普及,但是深静脉穿刺技术目前还难以做到完全避免并发症.所以,经周围静脉进行肠外营养(简称PPN)的应用会越来越受到重视.我院1983年1月至2004年12月采用经周围静脉肠外营养650例,现报告如下.

    关键词: 周围静脉 肠外营养
  • 肾癌的诊断和治疗(附493例临床分析)

    作者:窦科;卢一平;李响;范天勇;魏强;杨宇如

    近年来,肾细胞癌的发病率逐渐增高,临床上肾癌的诊断和治疗尤显重要;随着影像学技术的快速发展,越来越多的肾癌是在常规体检或进行其他疾病检查时被"偶然"发现;偶发肾癌比例的逐渐增高,使得肾癌的典型临床表现和手术方式出现较大变化.为评价影像学诊断和治疗方式的选择在治疗肾癌中的作用,现将我院1981年1月至2001年12月收治的493例肾癌患者的病例资料进行总结报告.

    关键词: 肾细胞癌 诊断 治疗
  • 乳腺癌术后放疗所致放射性肺炎16例临床分析

    作者:李自康;王浩

    绝大多数乳腺癌术后均需做放射治疗.放疗后病人出现的并发症中主要的是放射性肺炎.我院从1995年3月至2004年6月,共收治乳腺癌放疗病人72例,放疗结束后6个月内有16人发生放射性肺炎,发生率为22.2%,报告如下.

  • 腹、盆腔手术医源性输尿管损伤的诊治和预防体会(附22例报告)

    作者:马晋;阮浩然;董文瑞;廖凯

    医源性输尿管损伤近年有增多的趋势,我院自1987年至2004年共治疗处理该症22例.现将诊治和预防该症的体会报告如下.

  • 120例异位妊娠临床分析

    作者:税锦华

    异位妊娠是妇产科常见的急腹症之一,其发病率高,起病急,病程进展迅速.若不及时诊断和积极抢救,可危及生命.本文就我院120例异位妊娠进行回顾性分析,报告如下.

    关键词: 异位妊娠 临床分析
  • 西比灵加复方丹参片治疗偏头痛的疗效观察

    作者:王宾;简伟翔;王伟民;汪兆虎;罗贤智

    目的评价西比灵加复方丹参片治疗偏头痛的临床疗效.方法把98例符合偏头痛诊断标准的病人随机分成西比灵加复方丹参片治疗组和消炎痛、谷维素、颅痛定对照组.30d为1疗程.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0%,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5%,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西比灵加复方丹参片治疗偏头痛疗效确切,简便可靠.

  • 紫杉醇化疗同期后程三维适形放疗治疗局部晚期鼻咽癌短期疗效观察

    作者:廖东彪;李雪松;李慧;任素蓉;杜小波;周筱秋

    目的探讨紫杉醇化疗同期后程三维适形放疗治疗局部晚期鼻咽癌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30例局部晚期鼻咽癌患者进入治疗组,患者先行常规两野对穿照射剂量至50Gy后,再三维适形放疗,放疗同时给予紫杉醇20mg/m2,每周1次,至放疗结束.另配对选取30例单纯放疗者为对照组,放疗按常规方法进行.结果放疗结束后3个月,CT检查鼻咽癌局部病灶CR治疗组为93.3%,对照组为76.7%(P<0.05).不良反应治疗组的白细胞下降的发生率高于对照组.结论紫杉醇化疗同期后程三维适形放疗,可以明显提高局部晚期鼻咽癌患者局部控制率,不良反应可以耐受.

  • 钬激光治疗下鼻甲肥大临床观察

    作者:粟红燕;周浩;代友明;旦小红

    目的对鼻内镜下钬激光与传统术式治疗下鼻甲肥大的临床观察.方法对157例下鼻甲肥大的患者分为两组.钬激光组:80例在局麻下行鼻内镜钬激光下鼻甲部分汽化.传统组:77例在局麻下行下鼻甲剪下鼻甲部分切除.对比两种手术方式、术后并发症、复发等情况,随访1年.结果钬激光组治愈率为96.25%,有效率为100%,无鼻干燥及粘连;传统组治愈率64.9%,有效率为90.9%,鼻干燥明显,部分有粘连.结论钬激光治疗下鼻甲肥大不易发生萎缩性鼻炎,可保持粘膜的完整性,不影响鼻粘膜的生理功能.

  • 儿童非酒精性脂肪肝28例临床分析

    作者:张大明;赵涛

    近年来,由于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也不断提高,发生儿童脂肪肝的情况也日渐增多.本文就我院2003年1月至2004年底2年间遇到的28例16岁以下儿童脂肪肝病例作临床分析,报告如下.

  • 扩张型心肌病17例住院病例的回顾性分析

    作者:游建林

    本文回顾性分析了我院近4年来DCM患者住院资料,诊断标准按照1996年WHO/ISFC工作组报告的诊断标准.并对临床资料结合复习相关诊治文献进行分析,以便了解近年DCM的临床特点及新认识.

  • 脑积水患者VP术前和术后脑室体积及TCD结果的相关分析

    作者:万衡;周泽永;雷町;王伟;张跃康;毛伯镛

    目的分析脑积水患者大脑血流脉动指数与大脑分流功能及CT提示的脑室尺寸间的关系.方法此研究包括13例儿童及67例成人,术前TCD(经颅多普勒)提示2例患者脉动指数正常,78例患者脉动指数升高.术前CT提示71例患者中度脑积水,9例患者重度脑积水.所有患者在行VP术(脑室腹腔分流术)后36~48h内复查CT及TCD.结果VP术后69例患者脉动指数明显下降,并且复查的CT提示脑室尺寸明显缩小;11例患者脉动指数轻度下降或未下降,他们复查的CT提示脑室尺寸都没有缩小.有1例患者术后第72小时出现颅内压增高表现,复查CT提示脑室尺寸扩大,TCD复查提示脉动指数上升,急诊行VP再通术后复查CT及TCD,结果均恢复至正常.结论脉动指数下降与脑室尺寸缩小密切相关,TCD可作为床旁检测VP术后分流情况的手段.

  • 胰腺肿瘤1例病理报告

    作者:奉孝荣

    胰腺实性-囊性-乳头状瘤(solid cystic-papillary tu-mor of the pancreas)是一种少见的、组织来源未定的肿瘤,临床一般无特殊症状和体征,近年来随着认识的不断深入,备受关注,应引起临床医师和病理医师的重视.我院收治1例胰腺实性-囊性-乳头状瘤发生于胰体,现结合文献对其临床和病理学特征进行讨论,报告如下.

    关键词: 胰腺肿瘤 病理诊断
  • 儿童先天性室间隔缺损因素分析

    作者:程光存;严中亚;吴一军;卢中;孙云

    目的探讨儿童先天性室间隔缺损因素.方法报告258例先天性室间隔缺损儿童;同时对258例儿童的父母进行调查,调查患儿和儿童的父亲、母亲和母孕前和孕期多方面因素,对可能原因进行分析.结果发现家族中有遗传史,父母亲饮酒史,母孕期有感冒病史、服用抗病毒药物,母孕期使用黄体酮及接触X射线,有较高先天性室间隔缺损的发病率.同时对患儿血型分析,表明A型儿童和AB型儿童患先天性室间隔缺损频率较高(分别为42.25%和11.24%),OR(比值比)分别为1.63和2.21.与对照组比较有非常显著性差异(即A型χ2=7.02,P<0.001;AB型χ2=5.71,P<0.05).A/O、AB/O抗原病人组与对照组比较,OR(比值比)分别为1.72和2.62,χ2值分别为6.72和7.51均有显著性差异(P<0.001),而O型则相反,患先天性室间隔缺损的概率相对减少.

  • 顺铂5-Fu联合腹腔化疗+热疗与单纯腹腔化疗治疗癌性腹水疗效观察

    作者:罗文娟;吴文涛;卢萍

    目的观察顺铂5-Fu腹腔化疗结合微波局部热疗治疗癌性腹水与单纯腹腔化疗的临床疗效.方法41例癌性腹水病人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21例顺铂+5-Fu腹腔化疗+微波热疗,对照组20例,单用顺铂+5-Fu腹腔灌注.结果治疗组有效率71.4%,KPS评分较对照组明显提高,对照组有效率35%,两组两项指标比较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结论顺铂+5-Fu腹腔化疗结合微波热疗能显著提高癌性腹水治疗有效率,改善患者生存质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盆底肌电刺激治疗前列腺术后逼尿肌不稳定20例

    作者:虎华静;吴建军;庞键

    目的观察经尿道前列腺汽化电切(TUEVP)术后早期使用盆底肌电刺激对早期逼尿肌不稳定症状的临床疗效.方法将57例术后患者随机分为3组.于手术当日起,盆底肌治疗组(20例)使用盆腔生物反馈电刺激,药物治疗组(19例)口服酒石酸托特罗定片,至拔除尿管后4d,空白对照组不进行任何处理.结果两治疗组膀胱痉挛每日发作次数、持续时间、术后膀胱持续冲洗液清亮时间、拔除尿管时间、每日排尿次数及急迫性尿失禁发作次数均低于对照组(P<0.01或0.05),而平均每次排尿量高于对照组(P<0.01).并且两治疗组之间相比,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盆底肌电刺激对于预防和治疗TUEVP术后早期膀胱痉挛临床疗效确切,能明显改善拔管早期尿频和急迫性尿失禁症状.

  • 粗糙度对核桩冠桩固位力的影响

    作者:彭燕;陈新民;徐莉亚;周懿;马砚南;杨艳

    目的探讨不同粗糙度对核桩冠桩固位力的影响.方法标准尺寸的有机玻璃模拟上中切牙牙根试件27个,其桩道聚合度均为3.93°,制备铸造桩核后分3组分别进行不喷砂、喷细砂、喷粗砂处理.不喷砂桩道-桩核的光洁度为△9-8,喷细砂的光洁度为△8-7,喷粗砂的光洁度为△7-6.用75%酒精清洗后磷酸锌粘固剂粘固,进行拉伸试验测得固位力.用铸造圆片测试平面粘接力,换算出单位面积粘接力,计算出桩固位力中机械嵌合力大小以及粘接力的大小和所占比例.并对固住力、单位面积固位力、粘接力对粗糙度之间进行回归分析.结果桩固位力和粘接力随粗糙度增大而增大,统计分析组间有差异,P<0.05.结论对牙体进行喷砂处理,可在其表面形成细微凹陷,加大了表面粗糙度,增加了粘接面积,使粘合强度得以提升,提高固位力.

  • C反应蛋白及外周血白细胞计数与2型糖尿病胰岛素抵抗的相关性研究

    作者:朱乃武;印小红;付徐泉;李卫东

    目的观察C反应蛋白、外周白细胞计数在T2DM组及T2DM合并胰岛素抵抗组中的浓度变化.方法用免疫比浊法测定CRP.在T2DM非IR组(B组),T2DM伴胰岛素抵抗组(C组)及正常对照组(A组)测定血清CRP水平、WBC水平.结果B组及C组WBC水平均高于A组且C组的CRP、WBC水平显著高于B组.结论慢性亚临床炎症可能与T2DM的IR代谢综合征密切相关.CRP作为急性炎症敏感的蛋白指标应较白细胞计数实用性更强.

  • 应用前臂逆行岛状皮瓣治疗手部软组织缺损

    作者:胡江海

    手部的严重损伤和肿瘤切除,往往造成手部软组织的较大面积缺损,这时单纯的组织缝合不能有效地覆盖创面,常需要皮瓣修复.应用带蒂皮瓣转移修复,手术操作方便,效果确定,在临床已经有广泛应用.笔者在莫桑比克国家中心医院手外科工作期间,从2000年9月至2005年2月共诊治手外科病人近5000例,针对有严重手部软组织缺损的病人,选择了前臂逆行岛状皮瓣,带蒂移植手术,取得了满意的疗效,现报告如下.

    关键词: 皮瓣 移植
  • 学龄前儿童血锌含量检测分析

    作者:黄国霞

    血锌对评价儿童营养状况和儿童锌缺乏症的诊断有重要的参考价值.为了解我市学龄前儿童血锌含量及锌缺乏情况,对我市部分幼儿园、托儿所入托儿童的血锌情况进行了测定.现将检测结果报告如下.

  • 卡维地洛对肝硬化门静脉高压患者血流动力学的影响

    作者:刘映川;肖阳;李琛;何辉

    目的观察卡维地洛对肝硬化门静脉高压患者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将60例早期肝硬化门静脉高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口服卡维地洛8周,对照组不针对门静脉高压治疗.于治疗前后分别使用彩色多谱勒超声检测门静脉(PV)、脾静脉(SV)、胃左静脉(LGV)血流动力学参数,并加以统计学分析.结果治疗前两组各参数比较无明显差异.治疗后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DPV、DSV、VSV、QSV、DLGV均有所下降,有统计学差异,门静脉血流量(QPV)下降9.92%,脾静脉血流量(QSV)下降31.97%.门静脉流速两组分别为(16.42±2.03)cm/s和(16.47±1.87)cm/s,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卡维地洛改善门静脉高动力状态同时降低门静脉阻力,降低门静脉压力,在肝硬化门静脉高压治疗中的作用值得进一步研究.

  • 肛周及肛内尖锐湿疣29例临床分析

    作者:曲志敏;曲增君;盛芳

    尖锐湿疣(CA)是目前为常见的性传播疾病之一.但肛周及肛内CA报道不多.现将1995~2004年我院29例肛周及肛内CA病人的诊治体会报告如下.

  • 硬肿症霜治疗新生儿硬肿症疗效观察

    作者:吴鸿基

    新生儿硬肿症是因受寒、早产、窒息、饥饿等原因引起皮肤和皮下脂肪硬化与水肿的一种疾病.近年来,我院儿科在常规综合治疗基础上,运用硬肿症霜治疗新生儿硬肿症62例,取得显著临床疗效,现报告如下.

  • 尿毒症患者动静脉内瘘手术86例临床体会

    作者:蒋建

    为探讨血液透析患者的动静脉内瘘手术成功率和并发症的防治.现将我院1994~2004年收治的慢性肾功能衰竭尿毒症晚期患者行动静脉内瘘手术的体会报告如下.

  • 右手掌上皮样肉瘤1例

    作者:高欣凤;岑瑛

    患者,男,14岁,因发现右手掌皮下包块5+年入院.5+年前,患者在右手掌中部扪及1cm × 1cm大小质硬包块,无疼痛,在当地手术切除(不详),3+年前,患者外伤后于原包块处再发包块,生长迅速,感瘙痒,无疼痛,自行抓破后不愈合.

    关键词: 上皮样肉瘤 手掌
  • 抗结核药所致粒细胞缺乏症1例

    作者:代阳;卢家桀;雷秉钧;杨尧

    患者,男,52岁,因发热,尿频,尿急,尿痛1d于2004年6月13日入我院.患者于入院前1d,无明显诱因出现发热,体温达39℃,伴尿频、尿急、尿痛、无畏寒、寒颤,无咳嗽、咯痰、腹痛、腹泻.患者2个月前在南京某医院诊断"结核性胸膜炎",予异烟肼0.3g,1次/d,利福喷叮0.6g,2次/周,吡嗪酰胺0.75g,1次/d,抗结核治疗,一直服药至入院当日.

  • 慢性梗阻性脓肾急发肾切除5例探讨

    作者:王常;龚小明;魏大海

    上尿路梗阻造成慢性肾盂积脓,突发寒颤、高热,病情危重进展迅速.近两年来我院收治5例患者,入院后即行肾切除术取得较好疗效,现报告如下.

    关键词: 尿路梗阻 脓肾 切除
  • 肝炎后肝硬化合并饮酒者初探

    作者:颜峻松;张良川

    肝硬化是消化系统常见病.在我国以病毒性肝炎所致的肝硬化为常见(约占70%)[1],称为肝炎后肝硬化.在甘孜藏族自治洲地区,由于藏族人群的生活习惯中多喜饮酒,该地区肝硬化患者中嗜酒者并不少见.本文分析肝炎后肝硬化合并饮酒者与肝炎后肝硬化非饮酒者的肝功能比较.

  • 倍他乐克在老年高血压患者非心脏手术麻醉中的应用

    作者:范丹;温开兰;谢先丰;兰志勋;齐国华

    目的观察倍他乐克用于老年高血压患者在非心脏手术麻醉诱导前后血压、心率的变化,探讨其降低血压、减慢心率与保护心肌的作用.方法选择60例ASA Ⅰ~Ⅲ级择期全麻非心脏外科手术的老年高血压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Ⅰ组)和对照组(Ⅱ组),每组30例,在麻醉诱导前Ⅰ组予以倍他乐克40μg/kg,Ⅱ组予以生理盐水2ml,采用异氟醚复合芬太尼维持麻醉.观察麻醉诱导前(T0),插管即刻(T1),插管后1min(T2),3min(T3),5min(T4),10min(T5),1h(T6),术毕(T7)各时点的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RPP(心率×收缩压)的变化及使用麻黄素、阿托品的例数.结果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无显著性差异(P>0.05).与T0比较,Ⅰ组T1~T7SBP、DBP、MAP、HR、RPP显著降低(P<0.05),Ⅱ组在T1~T5时SBP、DBP、MAP、HR、RPP显著升高(P<0.05),T5~T7趋于平稳.与Ⅱ组比较,Ⅰ组在T1~T7各时点SBP、DBP、MAP、HR、RPP有显著差异(P<0.05),但两组使用麻黄素、阿托品的例数无差异(P>0.05).结论倍他乐克能有效地降低血压,减慢心率,降低心肌氧耗,抑制全麻诱导气管插管所致的心血管反应,易于维持稳定的循环功能,能够安全应用于老年高血压患者围术期.

  • 普通气管导管替代可插管喉罩导管的研究

    作者:朱涛;李崎;刘进

    目的研究利用一次性普通气管导管替代可插管喉罩导管的可行性.方法采用自身前后对照,随机选取全麻插管的手术病人50例,普通气管导管经喉罩盲插时,采用两个方法:顺着导管本身的自然弯曲放置(ETTCONV)和将导管的自然弯曲旋转180°后放置(ETTREV),分别记录上述两种以及喉罩导管(ETTILM)盲插的成功率.结果三种经喉罩盲插成功率分别为:ETTCONV70%,ETTREV84%以及ETILM82%;ETTCONV+ETTREV90%.结论普通气管导管可以替代可插管喉罩的导管.

    关键词: 喉罩 气管导管 盲插
  • 去白细胞血对犬体外循环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中炎性因子的影响

    作者:方华;王泉云;刘兴奎;喻田;余志豪

    目的探讨去白细胞血再灌注对犬体外循环(CPB)中促炎性细胞因子引起的缺血心肌再灌注损伤的保护效果.方法成年杂种犬12只,根据再灌注液成分不同随机分为对照组(C组)、全血组(W组)和去白细胞血组(L组),每组6只.各组动物经麻醉和开胸后,建立体外循环心肌缺血再灌注实验模型.C组在心肌缺血40min后,于主动脉根部以2ml/(kg·min)灌入晶体再灌注液,持续20min.W组的再灌注液为新鲜动脉全血,L组在再灌注通路中加用一次性白细胞滤过器(LDF),再灌注液为去白细胞新鲜动脉血,余均同C组.L组分别测定滤过前后血液成分的变化.分别于CPB前、转机5min、阻断60min、开放30min和60min取冠状窦静脉血,检测血清IL-1β和IL-8浓度.并于阻断前、阻断60min和开放60min分别取心肌标本进行髓过氧化物酶(MPO)活性和丙二醛(MDA)检测,于阻断前、开放30min及开放60min测定血液动力学指标.结果滤后白细胞计数显著低于滤前;阻断60min后各组IL-1β和IL-8浓度均升高.阻断60min和开放主动脉后,L组白细胞数、IL-1β和IL-8浓度显著低于C组与W组.与C组和W组比较,L组阻断60min和开放主动脉60min时心肌组织匀浆MPO活性和MDA均显著降低.结论CPB中应用去白细胞血再灌注液可有效地抑制促炎性细胞因子的释放和活化白细胞介导的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产生较好的心肌保护作用.

  • "利宁"凝胶用于气管表面麻醉的动物实验研究

    作者:杨静;刘进;龚春雨;程微波;王文东

    目的研究"利宁"凝胶(1%丁卡因凝胶)在气管插管全身麻醉时用于气管粘膜表面麻醉的可行性.方法20只成年SD大鼠,随机分为两组,每组各10只.经腹腔注射3%戊巴比妥钠50mg/kg全身麻醉后,利宁组插入前端3cm均匀涂有"利宁"凝胶的特制大鼠气管导管;对照组插入同型导管,但不使用"利宁"凝胶.观察气管插管后的耐受情况,插管4h后,取气管粘膜与气管导管接触部位行病理切片检查.结果两组大鼠经全身麻醉气管插管后,嘴唇红润,呼吸通畅;两组大鼠气管粘膜标本均未见形态学改变,双肺观察也无水肿、充血、分泌物增加的现象,病理切片检查未见嗜酸性细胞,白细胞浸润.结论"利宁"凝胶用于气管插管时气管粘膜表面麻醉,对实验动物大鼠呼吸道未见过敏及炎性反应.

  • 莫沙比利对机械通气病人胃肠动力的影响

    作者:邓丽静;唐飞舸;康焰

    目的了解莫沙比利对机械通气病人胃肠动力的改善作用.方法45例行机械通气的ICU住院病人随机分入莫沙比利治疗组和对照组,两组均接受相同肠内营养制剂,观察胃残留量(GRV)、肠鸣、腹胀、腹泻情况.结果莫沙比利治疗组与对照组相比胃残留量(GRV)明显减少,胃肠蠕动功能改善,腹胀发生率降低.结论莫沙比利可以改善机械通气病人的胃肠动力.

  • 氯诺昔康及芬太尼与异丙酚联合用于人工流产的临床观察

    作者:罗东;黄蔚;李华凤;马玉姗

    目的观察氯诺昔康及芬太尼与异丙酚联合用于人工流产的临床效应.方法早孕妇女150例,随机分为A(异丙酚组)、B(氯诺昔康复合异丙酚组)、C(芬太尼复合异丙酚组)3组,每组50例,A组为异丙酚2.5mg/kg,B组为氯诺昔康8mg+异丙酚2mg/kg,C组为芬太尼1μg/kg+异丙酚2mg/kg,监测血压(MAP)、心率(HR)、血氧饱和度(SpO2)的变化情况,观察意识消失时间、苏醒时间、离院时间;同时记录有无头晕、呕吐等不良反应及术中出血量,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分别对术后30min、手术当天、术后第2天病人的疼痛情况进行评分并记录术后子宫出血量及不良反应.结果B组及C组与A组比较异丙酚的总用量较少、苏醒时间和离院时间更短(P<0.05),呼吸、循环功能抑制较轻(P<0.05),术后30min VAS评分更低(P<0.05),B组手术当天、术后第2天病人的VAS评分与C组及A组比较更低(P<0.05),术中、术后出血量及不良反应3组间无差异(P>0.05).结论氯诺昔康及芬太尼都可以与异丙酚合用于人流术中,可降低异丙酚用量、减少呼吸、循环功能抑制,缩短苏醒时间及离院时间,不增加术中和术后子宫出血量.在改善术后疼痛方面氯诺昔康复合异丙酚有更好的效果.

  • 改良急性非等容血液稀释联合控制性降压用于大失血手术的临床观察

    作者:曹蓉;姜华

    目的观察改良的急性非等容血液稀释方法(iANIH)的血液稀释效果、节血作用及安全性,并与急性高容血液稀释比较.方法30例年龄18~60岁,ASA Ⅰ~Ⅱ级行肝脏、脊柱等估计失血量>1000ml手术病人,随机分为iANIH组(Ⅰ组),AHH组(Ⅱ组).均采用全麻,诱导开始后快速补充15ml/kg贺斯加10ml/kg乳酸林格液.Ⅰ组患者诱导前按(所需扩容率-20%)×体重×70ml采血,采血时暂不扩容.采血后以等量贺斯补充血容量.手术结束前或Hct<23%时回输.两组在扩容时均以吸入异氟醚和硝酸甘油扩血管,并在手术开始后行控制性降压.监测病人MAP、HR、CVP及麻醉前、血液稀释后、术毕各时点Hct变化.结果两组血液稀释后CVP都明显增加,但均在安全范围;AHH组达轻度血液稀释,Hct 31.9%;iANIH达到中度血液稀释,Hct 27.4%.术后4hiANIH组Hct 33.5%明显高于AHH组31.3%.结论iANIH联合控制性降压操作简便,能在容量负荷比较安全的范围内达到理想的稀释效果.较AHH稀释效率高,节血效果好.

  • 33例中心静脉导管相关感染分析

    作者:胡建华;万勇

    目的观察经皮中心静脉插管术后感染发生率及病原学.方法对860例手术病人按导管留置时间分为A、B、C 3组,对疑为中心静脉相关感染的患者进行诊断,同时进行病原学检查.结果A组感染率0.45%,B组感染率3.9%,C组感染率67%.各组之间比较,P<0.01,有显著性差异.感染细菌主要是表皮葡萄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阴沟杆菌及不动杆菌.结论中心静脉导管的感染与导管留置时间密切相关,应尽量缩短留置时间,感染的主要致病菌为表皮葡萄球菌.

  • 大鼠冷冻伤血管源性脑水肿模型的建立与评价

    作者:孙正清;杨天德;王显望;陈志斌

    目的改进目前建立大鼠颅骨外冷冻伤血管源性脑水肿模型的方法,以获得更加理想的脑冷冻伤模型.方法运用自制的小口径液氮冷冻器作用于大鼠左侧顶颅骨60s,建立脑冷冻伤模型,通过观察脑组织含水量、冷冻伤脑组织的伊文思蓝蓝染范围及病理改变,对模型进行评价.结果大鼠脑水肿明显,伊文思蓝蓝染的程度稳定,动物死亡率低.结论按此方法建立的脑冷冻伤模型,方法简单,可比性强,重复性高,是研究脑水肿较理想的模型.

  • 猪ED+PVD全胰十二指肠移植围术期胰腺内分泌功能变化及术中管理

    作者:姚俊岩;王泉云;魏新川

    目的研究猪ED+PVD全胰十二指肠移植的麻醉管理措施及围术期胰腺内分泌功能的变化规律.方法健康杂种长白猪40只,两两配对,采用肠内引流(enteric drainage,ED)和门静脉回流(portal venous drainage,PVD)的术式建立猪全胰十二指肠移植模型.基础麻醉后行心电监护,硫喷妥钠缓推诱导,暴露声门后静脉注射司可林气管插管,机控呼吸.术中以芬太尼、咪唑安定、哌库溴铵、硫喷妥钠静脉复合维持麻醉.右颈总动脉穿刺置管,连续监测并记录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及经皮脉搏氧饱和度(SpO2).右颈外静脉置管,于以下时点采集静脉血:术前、胰腺切除后30min、供胰恢复灌注后30min、术后第1天及术后第3天,分别以GOD-POD法及放射免疫法测定血糖及胰岛素、胰高血糖素水平.结果以芬太尼、咪唑安定、哌库溴铵、硫喷妥钠静脉复合的麻醉方法效果满意.在未使用胰岛素的情况下,血糖水平于切胰30min已明显升高(P<0.05),新胰灌注30min升至高(P<0.05),而相应时点的胰岛素及胰高血糖素水平则呈对应相反的下降趋势,3者均于术后第3天恢复至术前水平(P>0.05).结论成功建立ED+PVD猪全胰十二指肠移植模型,采用静脉复合麻醉,循环稳定,苏醒迅速.无胰期有效扩容可保证新胰灌注,其内分泌功能在术后3d恢复正常.

  • 预防饱胃患者气管插管时误吸的食管阻塞法

    作者:张兰;何沛霖;王泉云

    目的采用物理方法预防饱胃患者气管插管时反流误吸.方法急症手术患者46例,其中男29例、女17例,年龄10~68岁,均为餐后1~3h并伴有不同程度的低血容量休克,术前发生呕吐者6例.直视下将球囊导尿管(Balloon Foley Catheter)放入食管,向球囊内缓慢注入生理盐水直至向外轻拉尿管有阻力为止.结果46例患者均顺利将Balloon Folev Catheter放入食管,球囊内注入生理盐水15~20ml后向外轻拉尿管有阻力,全麻诱导及插管无1例病人出现呕吐及反流现象.结论我院自2003年6月以来在饱胃的急诊患者中采用食管阻塞法以避免全麻诱导时胃内容物反流取得较好的临床效果,值得在饱胃的急症手术中推广使用.

  • 异丙酚靶控输注复合瑞芬太尼在纤维支气管镜检查中的应用

    作者:黄河;吴悦维;杨天德;陶军;李洪;谭虎;陈祥瑞

    目的观察异丙酚靶控输注及复合瑞芬太尼在纤维支气管镜检查监护麻醉中的静脉麻醉效能,及其对呼吸、循环功能的影响和药物的不良反应.方法42例患者,随机分为异丙酚靶控输注复合瑞芬太尼组(A组)及单纯异丙酚靶控输注组(B组).在不同时间点监测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脉搏血氧饱和度(SpO2).记录不良反应.结果A组诱导时间明显短于B组(P<0.05),T1、T2点B组MAP低于A组(P<0.05),术中A组肢动明显少于B组(P<0.05),呼吸暂停A组多于B组(P<0.05),A组病人对镇静镇痛的满意程度高于B组.结论异丙酚靶控输注复合瑞芬太尼静脉麻醉的效果确切、术后苏醒迅速,并发症少.

  • 瑞芬太尼两种不同配伍方案在短小手术应用时的麻醉效果和麻醉恢复的比较研究

    作者:江晓琴;左云霞;刘进

    目的比较瑞芬太尼分别与异丙酚和异氟醚配伍时的麻醉效果及血流动力学、呼吸抑制程度和麻醉恢复程度.方法择期短小手术患者34例随机分成瑞芬太尼+异丙酚组(A组)和瑞芬太尼+异氟醚组(B组).麻醉诱导后置入喉罩,麻醉维持用瑞芬太尼0.2μg/(kg·min)静脉输注复合异氟醚或异丙酚.不用肌松剂.结果瑞芬太尼两种不同配伍麻醉效果相似但A组的平均动脉压的绝对偏差百分率是B组的0.52倍(P<0.05),心率的绝对偏差百分率是后者的0.71倍,拔除喉罩的时间、清醒时间均比后者短(P<0.05);两组呼吸抑制程度相似.结论瑞芬太尼与异丙酚配伍比瑞芬太尼+异氟醚组血流动力学稳定,麻醉恢复快.

  • 异丙酚对假死大鼠脑组织血管通透性变化的影响

    作者:张文楷;杨天德

    目的探讨假死状态下大鼠脑组织血管通透性变化及异丙酚对它的影响.方法90只Wistar大鼠随机取9只为手术对照组(C组),其余随机均分为假死组(SA组)、假死+镇静剂量异丙酚组(SA+S.P组)和假死+麻醉剂量异丙酚组(SA+A.P组),制备20℃条件下大鼠假死模型.测定大鼠股动静脉插管后和假死模型建立后30min,60min和90min脑组织的组织含水量、瞬时组织通透性和MPO活性并取材用单盲法做病理学检查.结果①组织含水量:与C组相比,在30min时,其余3组大鼠脑组织含水量升高,但无异差(P>0.05);在60min和90min时,其余3组高于C组,P值分别为<0.05和<0.01;②瞬时组织通透性:在30min时,SA+A.P组低于其他组(P<0.01);在60min时,SA组和SA+S.P组高于C组(P<0.05),与SA+A.P组相比时,SA组和SA+S.P组较高(P<0.01);在90min时,其余3组高于C组(P<0.05),与SA+A.P组相比,SA和SA+S.P组较高(P<0.05);③MPO活性:在30min、60min和90min 3个时间点,其余3组均高于C组(P<0.05).从30min→60min→90min,除C组外,其余3组的组织含水量、瞬时组织通透性和MPO活性随时间推移逐渐增高(P<0.05);④病理学光镜检查:C组各时间点病理切片显示脑组织血管轻度扩张充血,细胞周围间隙略增宽;其余3组,在30min时,显示脑组织血管扩张充血,血管周围及细胞周围间隙增宽,在60min时,显示血管周围及细胞周围间隙明显增宽,可见散在的软化灶;90min显示血管周围及细胞周围间隙显著增宽,可见多灶性软化灶.结论在时间为30min的20℃假死状态下,假死大鼠脑组织的组织通透性、组织含水量与正常脑组织无显著性差异;病理学光镜检查结果与正常脑组织非常相接近.麻醉剂量异丙酚能减轻假死状态下大鼠脑组织血管通透性,但未能改善其病理学结果.结果提示在20℃假死状态下,30min可能为其可复苏时限,改善假死状态下的复苏用药尚待进一步研究.

  • 老年病人在麻醉手术期间发生低血压的原因分析

    作者:唐显玲;刘玉林;郑英

    目的对470例老年病人在麻醉手术期间低血压的发生率及原因进行回顾性分析.方法收集2004年1~7月在我院进行过手术,年龄在60岁以上的470例老年病人的麻醉手术资料,根据麻醉方法和手术时间进行分析.结果232例病人在麻醉手术中发生低血压.其中硬膜外麻醉组显著高于全麻组和腰麻组(P<0.01),手术时间1h以上组显著高于手术时间1h以内组(P<0.05).结论老年病人在麻醉手术期间易发生低血压,尤其是在硬膜外麻醉时和长时间手术时.

  • CPPf/PLLA支架负载人半月板纤维软骨细胞的体外实验研究

    作者:林炎水;杨柳;戴刚;李忠;陈光兴

    目的探讨聚磷酸钙纤维/左旋聚乳酸(CPPf/PLLA)支架负载人半月板纤维软骨细胞的有效性和可行性.方法将人半月板纤维软骨细胞接种CPPf/PLLA支架并在体外培养,应用倒置相差显微镜和扫描电镜观察纤维软骨细胞的粘附、生长和增殖情况,培养14d,行HE、TB(甲苯胺蓝)及Ⅰ型胶原免疫组化染色观察纤维软骨组织形成情况.结果纤维软骨细胞在支架上粘附、生长和增殖良好,体外培养14d能形成较成熟的纤维软骨组织.结论CPPf/PLLA支架具有良好的细胞相容性,可作为负载人纤维软骨细胞的载体.

  • 四川地区汉族人群HLA-DRB1位点的测序分型研究

    作者:陈耿臻;郭钊轩;吴丽娥;翁惠兰;张东涛

    目的调查四川地区人群HLA-DRB1位点等位基因多态性,获得完整准确的遗传学数据.方法采用单管PCR扩增方法建立高效的HLA-DRB1基因测序分型(SBT)技术对180名健康个体进行HLA-DRB1基因型检测.结果共检出39种HLA-DRB1等位基因,其中等位基因HLA-DRB1*0901的频率高,HLA-DRB1*1101的频率次之.结论提供了四川地区汉族人群HLA-DRB1位点等位基因频率,证实了单管扩增测序分型方法快速准确的优点.

  • 鼻咽癌合并胃癌1例

    作者:冯岗;李慧;李雪松

    患者,男,58岁.2003年2月患者偶然发现右侧颈部2cm×3cm大小肿块,可活动,无压痛,彩超检查提示:该肿块下面有一1cm×1cm大小的肿块.患者当时无涕血、头痛、潮热,盗汗等,自服用中药(具体不详)未行进一步治疗.

  • 全麻期间立止血引起过敏反应1例

    作者:徐莉;王健

    患者,男52岁,体重59kg,术前诊断为乙肝肝硬化失代偿、脾大、脾亢,拟全麻下行脾切除、门奇断流术.术前一般情况尚可,患乙肝15年,各系统回顾无其他重要病史.实验室检查:Hb 125g/L、Plt 18×109/L、总蛋白83.2g/L、白蛋白29 g/L.心电图示房早.

  • 喉头、气管狭窄罹患气管肿瘤切除的麻醉处理1例

    作者:邓继光

    患者,男,35岁,因反复咳嗽伴活动后气紧6个月,加重15d入院.体检:不能平卧,只能右侧卧位卧床休息,行走时气急明显.CT示气管近气管分叉处2.0cm×2.5cm肿瘤.纤支镜检查:距声门5cm处气管肿瘤,占气管4/5,喉狭窄,气管狭窄,狭窄处约2cm(10年前喉部外伤在某医院做喉成型术、气管切开术);SpO2 90%,其余常规实验室检查正常.

  • 先天性肥厚性幽门狭窄1例

    作者:邓梅君;侯岚

    患儿,男,47d,因进食后呈喷射状呕吐,体重不增32d来我院就诊.门诊疑肥厚性幽门狭窄而行超声检查.声像图提示在胆囊和十二指肠的区域,显示幽门横断面呈"环形征"或"圈饼征",长径呈"宫颈征"的团块回声,长径2.0cm,外径1.69cm,肌壁厚0.6cm.

  • 老年不典型恶性组织细胞病1例

    作者:王丽春;刘志刚;李天;雷秉钧

    患者,男,68岁,因发热伴咳嗽、咳痰半个月于2004年6月18日入院.入院前半个月患者无明显诱因出现畏寒、发热,体温高可达40℃,伴咳嗽、咳黄色脓痰,痰易咳出,无咯血、胸痛等不适,稍感气紧,无腹痛腹泻、尿频尿急尿痛及皮疹等症状,当地医院予头孢唑啉静滴1周,病情无明显缓解,为进一步治疗入院.病后体重下降约10+kg.

  • 原发性子宫内膜鳞状细胞癌1例

    作者:古伟

    患者,女,57岁.因绝经6年,阴道不规则出血4个月就诊.诊刮送检,病理检查示:宫内膜癌,考虑鳞癌.行手术切除.大体:带双侧附件的全切子宫10cm×8cm×4.5cm,切面灰白,内膜厚0.3~0.5cm,后壁内膜粗糙,表面灰白,似有坏死,侵入浅肌层;肌壁间见数个直径0.3~1cm的灰白肿块,边界清楚;肿块切面灰白,质韧,编织状排列;颈体交界及宫颈未见异常.

  • 以上消化道出血为首发症状的空肠平滑肌肉瘤1例

    作者:李基诚;王永强

    患者,男,70岁.因间断呕血、黑便4d入院,自诉4d前进食"菜团"后吐出暗红色血3次,每次量约150~200ml,内有食物,大便呈黑色共3次,入院后急诊输血等治疗,既往患过乙型肝炎30年,高血压病40年.

  • 昏睡性脑炎1例

    作者:莫晔;胡定海;李应宏;阙玉梅;王湘明;朱高平

    患者,女,15岁.因复视1周,嗜睡3d,于2004年8月入院.病后表现反应迟钝、少语、动作缓慢、多汗.发病前2周有上呼吸道感染史.入院后第2天,出现睁眼无力、吞咽困难,发音不清,流涎多.

  • 家族性脑动脉瘤研究进展

    作者:周良学;游潮

    家族性脑动脉瘤(FIA)是指在一级和二级亲属中出现两个或两个以上被证实的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或动脉瘤.自1954年Chambers首次报道动脉瘤的家族性聚集以来,数百个家族已被报道.近年来随着分子生物学不断发展及脑动脉瘤研究的深入,家族性脑动脉瘤因其具有一些不同于非家族性动脉瘤(NFIA)的特点,而且其发病机制欠清楚,已越来越受到国内外学者的重视.

  • 闭合性睾丸损伤的诊治现状

    作者:余志海;魏强

    闭合性睾丸损伤是指阴囊部外伤后,阴囊皮肤无破裂而睾丸损伤者.由于阴囊的保护及睾丸的游动性较大,加之睾丸表面被覆有坚韧的白膜,一般外伤性睾丸损伤的发生率较低,但近年来国内外文献已大量报道[1].在闭合性睾丸损伤中,由于鞘膜腔和阴囊壁的出血,形成广泛血肿,加上局部淋巴血液循环障碍,阴囊肿胀通常较为严重,故要作出正确无误的诊断并不容易.如外伤后未及时处理可导致睾丸萎缩,还可因睾丸破裂后精细胞外溢,血睾屏障碍破坏,精子抗原暴露在体液中,形成抗体,由循环进入睾丸,形成抗原抗体复合物,而影响生育功能.睾丸损伤也曾一度认为是睾丸肿瘤的主要原因[2].因此,早期及时准确地诊断和处理闭合性损伤具有重要的意义.

  • 前列腺增生的动脉栓塞治疗进展

    作者:程祝忠;陈君辉;文华长;许国辉

    良性前列腺增生(benign prostatie hyper plasia,BPH)是中老年男性的常见病、多发病,50岁以上发病率达50%~90%.BPH导致膀胱出口梗阻,排尿困难,终引起膀胱和肾脏损害,成为影响中老年男性健康的重要疾病之一[1].目前临床主要采用药物和手术治疗,笔者以对BPH的动脉栓塞的理论基础和临床应用价值,加以简要综述.

  • 老年慢性病患者社会支持与生活质量的研究

    作者:张晓莉;代中全

    目的评估老年慢性病患者的社会支持和生活质量,分析社会支持和生活质量的关系,提高患者生活质量.方法应用个人资源量表(PRQ-85)以及改良的生活质量指数量表(MQLI),对110例门诊老年慢性病患者进行调查.结果大部分患者的社会支持和生活质量均处于中等水平;社会支持和生活质量的总均分、各因子分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老年慢性病患者的社会支持是影响生活质量的重要因素,提高患者的社会支持,将会改善其生活质量.

  • A型肉毒毒素治疗儿童肛直肠疾病护理

    作者:张义质;郑思琳;陈红

    我院自1999年6月至2003年1月使用A型肉毒毒素局部注射治疗儿童肛裂及先天性巨结肠症(短段型),取得明显疗效,现结合临床实践的观察,将护理人员在A型肉毒毒素局部注射治疗中的配合、不良反应的防治,以及治疗前、中、后护理要点介绍如下.

  • 电视胸腔镜下小切口食管下段癌护理体会

    作者:朱世琼;刘淑蓉

    我院针对早期食管下段癌患者,采用电视胸腔镜辅助小切口游离食管下段,然后经腹部切口游离胃,使用吻合器行残胃食管胸内吻合,共完成25例.通过术前加强心理护理,完善术前准备,术后密切观察生命体征变化,加强呼吸道及各引流管护理,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现将临床护理体会介绍如下.

  • 人工肩关节置换术后病人的观察及护理

    作者:邹兴建;刘昌凤

    人工肩关节置换术主要为病人解除肩关节疼痛,恢复其功能,稳定关节[1].适用于难于闭合和手术复位恢复功能差的肱骨头粉碎性骨折、肱骨头缺血性坏死、肱骨头肿瘤等.我院2000年1月至2004年1月对11例病人施行肩关节置换术,取得满意效果.

  • 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病人术前健康教育体会

    作者:高虹

    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CABG)近年来已成为治疗冠心病的一种主要手段[1].我院1999年10月至2003年10月共做CABG 14例.由于术前的健康教育及指导,减轻了病人因健康知识缺乏所引起的焦虑和恐惧,积极主动配合术前检查及准备,以良好的生理、心理状态接受手术,为病人终顺利康复打下良好的基础,报告如下.

  • 改良持续腰池引流治疗SAH的临床护理体会

    作者:李丹;郭予大;李国平

    持续腰池引流是一种安全、有效、微创治疗蛛网膜下腔出血(SAH)的方法[1].以往治疗通常采用持续硬膜外麻醉作引流管引流,经常由于引流管的堵塞,而不得不中断引流治疗.我们于2001年9月至2003年12月对84例SAH患者采用深静脉穿刺管行持续腰池引流治疗,取得了满意的疗效,并总结了对该改良腰池引流的临床护理体会.

  • 癌症病人的临终关怀

    作者:杨慧;王琳;程予波

    临终关怀是人口与文化变迁的产物,全人类都希望垂死前免于肉体的痛苦及心理恐惧,有尊严的死亡.英、美分别于1967年和1974年兴起了临床关怀的护理运动.1988年上海首创了我国第一个临终关怀机构.临终关怀的实践和发展与社会中每一个人的生命质量都息息相关.

    关键词: 癌症病人 临终关怀
  • 防范护理差错实施手术室安全护理

    作者:王雪

    手术室是医院实施手术治疗和抢救危重病人的重要工作场所,其工作质量高低,直接影响病人安危及医院的医疗水平,为此,安全护理要求手术室护士应具有高度的工作责任心和业务技术水平,树立病人第一,安全第一,质量第一的思想,认真对待每一项治疗和护理工作,杜绝护理差错,实施安全护理.我院是一所三级甲等综合性教学医院,有床位1100张,手术室平均每天接纳各种手术病人32例,为了完成大量工作任务,我们实行护理连班制,开展连台手术.为了保证工作质量,确保病人手术安全,防范护理差错事故的发生.笔者简要分析了容易发生的护理差错,重点提出防范护理差错的措施.现将有关问题报告如下.

  • GSP在医院药品质量管理中的指导作用

    作者:刘应合

    目的探寻GSP在医院药品质量管理的指导作用及其存在的问题和解决办法.方法依据相关法规,结合医院的实际情况,寻求适合的管理模式.结果部分受温度影响较大的药品在运输中防护措施欠佳、不能及时建立客户服务档案、药品广告的科学性、售后服务不到位等是药品质量管理中的主要问题.结论医院如果可以借鉴GSP部分规定,指导药品的质量管理,就能进一步管理好药品质量.

    关键词: GSP 质量管理
  • 免除疼痛是患者的基本权利,也是医师的神圣职责

    作者:王泉云

    疼痛常常是患者就医的主要原因,它起着就医警示作用,促使人们及时治疗疾病,因而有重要的生物学意义.人们通常认为"疼痛是一种症状,不是病,病好了自然不痛",实际上,创伤或术后的急性痛涉及实际的或潜在的组织损伤.当急性期过去、损伤愈合之后疼痛仍然存在,则为慢性痛,它不再与创伤直接相关,而是反映了伤害性系统内部病理生理改变以及相关的心理社会反应.由于急性痛很少得到完全的控制,因此增加了心血管、呼吸、胃肠道系统的并发症以及转变为慢性痛风险.慢性痛导致的经济负担的加重和生活质量的下降、躯体功能的缺失和躯体与心理变化及其并发症,构成了一个严重的健康问题,因此就疼痛本身来说,它是一个隐性杀手,是一种疾病.

    关键词: 疼痛 免除 权利
  • 重症监护病房医院感染调查研究

    作者:杨康;杨莉莉;唐方;陈金蓉

    目的探讨重症监护病房住院患者医院感染的临床特点及易感因素,采取措施,予以防护.方法采用回顾性调查方式,对2004年1~12月ICU收治680例住院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发生医院感染77例,感染率11.32%;例次感染112例,例次感染率为16.47%.主要感染部位为呼吸道77例,泌尿道31例,胃肠道4例,在送检的各类标本中检出G-54株,G+25株,真菌40株.结论加强ICU医院感染调查及相关因素研究,对控制医院感染有重要意义.

  • 1997年~2003年成都市临床使用单采血小板的情况分析

    作者:陈颜;傅雪梅;王乃红;杨群身;田莉;习燕

    目的了解医院使用单采血小板的状况.方法对1997年4月至2003年12月临床医院使用单采血小板原始记录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全市单采血小板总用量和使用医院数目逐年上升,各医院增长情况不一致.结论医院的规模、诊疗水平等与单采血小板用量直接相关,随医疗水平和经济的发展,单采血小板的用量会越来越大.

  • 继续医学教育试题(2005年第5套)(单选题)

    作者:

    关键词: 继续医学教育 试题
  • 心肺复苏基本技术及其进展

    作者:左云霞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心血管疾病的发病率逐渐增加.在西方发达国家,心血管疾病已成为首位死亡原因.在心血管疾病死亡病例中,相当部分病人死于突发心律失常尤其是心室纤颤.这部分病人如果及时发现心律失常并尽快采取电击去颤等复苏处理措施则能完全挽救生命.

  • 178例大肠癌临床首发症状及漏误诊分析

    作者:王建祥

    大肠癌是常见恶性肿瘤之一.中国大肠癌发病率和病死率在恶性肿瘤发病和死亡谱中位居第3~6位[1].我院近4年收治大肠癌178例,本文对其临床首发症状及漏误诊情况进行分析.

四川医学分期目录
期数
2019 01 02 03
2018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7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6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5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z1
2014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3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2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1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0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9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8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z1
2007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6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5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4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3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2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1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0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