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番茄红素对高糖环境下人外周血内皮祖细胞增殖、凋亡的影响

    作者:曾瑶池;穆桂萍;黄淑芬;曾学辉;李顺民

    目的 探讨不同浓度番茄红素对体外高糖培养环境下健康人外周血内皮祖细胞(EPCs)增殖、凋亡的影响.方法 密度梯度离心法分离健康成年人外周血单个核细胞,在体外诱导分化后,用FITC标记的荆豆凝集素Ⅰ(FITC-UEA-Ⅰ)和Dil标记的乙酰化低密度脂蛋白(Dil-ac-LDL)双染色鉴定为内皮祖细胞.观察不同浓度番茄红素对高糖环境下的内皮祖细胞增殖、凋亡的影响.结果 33mmol/L葡萄糖明显抑制EPCs增殖,并促进其凋亡(P<0.05);番茄红素10μg/ml、30μg/ml、50μg/ml组EPCs增殖能力均明显高于0μg/ml组,凋亡率明显低于番茄红素0μg/ml组(P<0.05).结论 高浓度葡萄糖能抑制体外培养条件下人外周血EPCs的增殖、促进其凋亡;番茄红素可以保护高糖环境下EPCs的增殖能力并抑制其凋亡.

  • 基因修饰内皮祖细胞在冠心病治疗中的研究进展

    作者:马国栋;梁伟钧

    冠心病的发病机制复杂,其中一个重要的发病机制是冠状动脉内皮损伤和修复两者间的平衡受到破坏。目前关于冠心病治疗方法主要包括药物治疗、冠脉搭桥、支架介入等。内皮祖细胞在一定条件下能分化为内皮细胞,参与血管新生。但是内皮祖细胞在人体组织中含量极低,远不够为移植治疗所用。另外,有多项研究显示,年龄大、冠心病、糖尿病、高血压患者的内皮祖细胞相比正常者量更少,且其功能显著下降。近年有许多学者提出通过基因修饰的内皮祖细胞能解决上述问题。下面笔者为基因修饰内皮祖细胞移植治疗的研究予以综述,为临床治疗冠心病提供新思路。

  • 益气逐瘀法干预择期PCI围手术期对EPCs动员与归巢影响研究

    作者:张玉灵;邢文龙;尚菊菊;周琦;李享;刘红旭

    目的:探讨益气逐瘀法对择期PCI围手术期EPCs动员与归巢影响.方法:采用随机、双盲、安慰剂、对照试验方法,研究对象为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中医医院心血管科2016年7月至2016年11月成功接受PCI治疗的证属气虚血瘀证非ST段抬高急性冠脉综合征(NSTE-ACS)患者.64名符合纳入标准的患者被随机分为试验组(n=33)和对照组(n=31),对照组予常规西药治疗+安慰剂,试验组在常规西药治疗基础上加服参元丹胶囊,分别采用流式细胞仪、ELISA法进行检测2组择期PCI前后3个时点(术前、术后24 h、术后1周)外周血EPCs计数及促血管内皮生成因子VEGF水平,探索益气逐瘀法对NSTE-ACS患者择期PCI围手术期EPCs动员与归巢的影响.结果:2组受试者PCI术前外周血EPCs计数、VEGF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35、P=0.48),2组PCI术后外周血中EPCs计数及VEGF水平较术前均升高(P<0.05),但接受参元丹治疗的患者外周血中VEGF水平高于对照组.2组PCI术后7 d和术后24 h比较,外周血EPCs计数及VEGF水平均变化不大(P>0.05).结论:参元益气活血胶囊(参元丹)干预NSTE-ACS患者PCI围手术期可促进骨髓EPCs动员与归巢,其机制可能与SYD增加循环中VEGF水平有关.

  • 电针对脑缺血再灌注大鼠外周血内源性内皮祖细胞的作用

    作者:蔡绍皙;于文娟;张莉;王秀志;赵瑛;陈斯佳

    目的:初步探讨电针对脑缺血后内源性内皮祖细胞(EPCs)及其相关因子的影响.方法:72只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假手术组、模型组、针刺组,各组分24、48、72 h 3个时间点,每个时间点6只.大脑中动脉闭塞法制造脑缺血再灌注模型.电针刺激大鼠单侧"足三里""曲池",针刺30 min,每日1次.使用流式细胞术检测EPCs的数量,ELISA法检测血清中内皮生长因子(VEGF)含量,分光光度法检测总一氧化氮合酶(TNOS)、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iNOS)活力.结果:模型组脑缺血再灌注后24 h外周血EPCs数量和血清TNOS、iNOS活力都明显升高(P<0.01,P<0.05);48 h时,针刺组EPCs数量升高,与其它各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72 h时,针刺组EPCs数量较模型组降低(P<0.01).针刺组在各时间点血清中VEGF含量都高于其它各组(P<0.01,P<0.05).结论: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后外周血EPCs数量和血清iNOS活力增加.电针能够影响脑缺再灌注损伤大鼠内源性EPCs,该作用可能与VEGF表达上调有关.

  • 电针对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大鼠外周血和骨髓内皮祖细胞的作用

    作者:孙宏毅;罗勇;卢桃利;周承;秦文熠;李扬;蔡艳丽

    目的:探讨电针对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大鼠外周血及骨髓中与血管再生相关的因子及细胞的影响.方法:54只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和电针组,采用线栓法制备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模型,并按局灶性脑缺血2h再灌注后的观察时间点,将模型组和电针组分为1、2、3、7d各4个亚组,每个时间点6只大鼠.电针刺激大鼠双侧“合谷”穴,刺激时间15 min,每日1次.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外周血内皮祖细胞(EPCs)、趋化因子受体4+ (CXCR 4+)细胞和骨髓EPCs占单核细胞的百分比,酶联免疫法检测血清中基质细胞衍生因子-1α(SDF-1α)蛋白浓度.结果: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大鼠1d模型组和电针组较正常组外周血EPCs和CXCR 4+细胞数量均显著增高(P<0.01),2d电针组高于模型组(P<0.05);2 d电针组骨髓EPCs数量显著高于正常组和模型组(P<0.05,P<0.01);模型组和电针组血清SDF-1α蛋白浓度第1天均增至高,较正常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P<0.01),且第1、2天电针组显著高于模型组(p<0.01).结论:电针能促进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大鼠外周血EPCs、CXCR 4+细胞和骨髓EPCs数量的增加,该作用可能与SDF-1α表达上调相关.

  • 电针对局灶脑缺血/再灌注大鼠骨髓及外周血CD 34+内皮祖细胞的影响

    作者:谢宸宸;罗勇;庞月珊;高祥;李满;汶海琪;陈瑞芳

    目的:观察电针对局灶脑缺血/再灌注大鼠骨髓及外周血CD 34+内皮祖细胞(EPCs)数量、磷酸化蛋白激酶B(p-AKT)表达的影响,探讨电针动员骨髓CD 34+ EPCs入血,促进脑缺血修复的机制.方法: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电针组.采用线栓法制备局灶脑缺血/再灌注大鼠模型,局灶脑缺血2h后将各组分为再灌注12、24、48h3个时间点,每个时间点12只大鼠.取大鼠“百会”穴及左侧“四关”穴(“合谷”/“太冲”)为电针穴位,刺激时间30 min,每日1次.采用神经行为学评分法评价大鼠神经功能缺损情况,流式细胞术检测骨髓及外周血CD 34+ EPCs数量,Western blot法检测骨髓p-AKT蛋白的表达.结果:模型组再灌注后各时间点均有不同程度的神经功能缺损,电针可明显改善大鼠再灌注后48 h神经功能评分(P<0.05).与假手术组比较,模型组各时间点骨髓及外周血CD 34+ EPCs数量及骨髓p-AKT蛋白的表达明显增多(P<0.01,P<0.05);与模型组比较,电针组再灌注后各时间点外周血CD 34+ EPCs数量及骨髓p-AKT蛋白的表达亦明显增多(P<0.05,P<0.01),同时电针组再灌注后12、24 h骨髓CD 34+EPCs数量相对模型组明显上调(P<0.05,P<0.01).结论:电针可上调局灶脑缺血/再灌注大鼠骨髓及外周血CD 34+ EPCs数量,促进骨髓CD 34+ EPCs动员入血,其作用可能与电针进一步激活骨髓磷脂酰肌醇-3-激酶/AKT通路相关.

  • 黄连解毒汤对自发性高血压大鼠血压及其内皮祖细胞NO分泌功能的影响

    作者:马晓聪;许明东;岳桂华;郑景辉;唐莎莎

    目的:观察黄连解毒汤(HLJDT)对自发性高血压大鼠(SHR)血压及其内皮祖细胞(EPCs)一氧化氮(NO)分泌功能的影响,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60只雄性12周龄SHR随机分为5组,分别为模型组,卡托普利阳性药组,HLJDT低、中、高剂量组,每组12只,12只同周龄雄性WKY大鼠作为正常组.正常组和模型组予生理盐水ig(20 mL·kg-1),其余各组分别给予卡托普利ig(1.35 mg·kg-1),HLJDT低剂量ig(13.5 mg·kg-1),HLJDT中剂量ig(27 mg· kg-),HLJDT高剂量ig(54mg·kg-1),均1次/d,连续2周.用药前及预处理结束后当天采用BP-6大鼠无创血压测试仪测定各组大鼠尾动脉收缩压,采用密度梯度离心法分离培养骨髓来源的EPCs,经Dil-ac-LDL和FITC-UEA-I双染色鉴定后,分别采用细胞计数试剂盒(CCK-8)检测法、迁移小室(Transwell)小室、黏附实验及NO检测分析各组EPCs增殖、迁移、黏附能力及NO分泌功能.结果: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SHR血压明显升高,SHR内皮祖细胞数量,增殖能力,迁移能力,黏附能力及NO分泌功能明显降低(P<0.01);与模型组比较,HLJDT可以降低SHR血压,HLJDT低、中、高剂量组SHR内皮祖细胞数量,增殖能力,迁移能力,黏附能力及NO分泌功能均有增加(P <0.05,P<0.01).结论:HLJDT能降低SHR血压,并且能增加EPCs的数量,提高EPCs的增殖、迁移、黏附能力及NO分泌功能.

  • 中药对内皮祖细胞的影响

    作者:邬伟魁;张海燕;宋伟;贺娅;郑琴;朱根华;杨明

    主要就中药对内皮祖细胞的影响研究进行文献整理和分析.研究表明,内皮祖细胞(endothelial progenitor cells,EPCs)是血管内皮细胞(endothelial cells,ECs)的前体细胞,可参与血管新生和内皮损伤后的修复,在心血管疾病的发生、发展中扮演了重要角色.中医药治疗心血管疾病有着悠久的历史,能够同时作用于疾病发生的不同环节,多途径、多环节、多靶点直接或间接地影响疾病的进程.一些中药能有效调节EPCs的功能,如影响其动员、分化、归巢、黏附等.全文从临床观察、动物实验、细胞培养等3个方面综述了中药对内皮祖细胞的有效影响,同时探讨了中药对内皮祖细胞的作用机制及目前研究存在问题,以期为心血管领域的中药应用和新药研发提供参考.中药调节EPCs的数量和功能在心血管疾病和肿瘤的防治中具有重要作用.中药结合材料学、生物医学等学科,有可能为终打破重大疾病防治的瓶颈做出贡献.

  • 电针血清对大鼠骨髓源性内皮祖细胞增殖、迁移、黏附功能的影响

    作者:卫肖艳;张莉;陈欢;彭博;彭园园;李富运;洪培馨;范伊凡

    目的:探讨大鼠骨髓源性内皮祖细胞(EPCs)的培养与鉴定方法,以及电针血清对其增殖、迁移、黏附等功能的影响.方法:将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电针组,后两组制造脑缺血再灌注模型后分别不治疗和采用电针治疗,48h后获取各组血清.将不同处理组的血清加至体外分离、培养、鉴定过的SD大鼠骨髓来源的EPCs,设对照组,分别采用MTT法、迁移实验、黏附实验观察电针血清对EPCs增殖、迁移、黏附能力的影响.结果:电针组EPCs在增殖能力方面OD值为(0.380±0.052),迁移细胞数为(46.00±1.32),黏附细胞数为(44.67±1.53).与对照组相比,正常组、模型组、电针组增值、迁移、黏附能力均明显增强(P<0.05,P<0.01);与正常组相比,电针组与模型组增殖、迁移、黏附能力均显著增强(P<0.05,P<0.01);与模型组相比,电针组在增殖能力方面无明显差异,但迁移、黏附能力显著增强(P<0.01).结论:电针血清能明显提高EPCs的增殖、迁移、黏附能力.

  • 蒙药达日布-8对动脉粥样硬化兔内皮祖细胞的影响

    作者:哈申图雅;孟根杜希;云苏日娜;张冲;敖德德;李姹润

    目的:研究蒙药达日布-8对动脉粥样硬化(AS)模型兔内皮祖细胞(EPCs)数量的调节作用.方法:将60只雄性新西兰兔随机分成6组:空白对照(A)组、模型对照(B)组、辛伐他汀(C)组、达日布-8低剂量(D)组、达日布-8中剂量(E)组、达日布-8高剂量(F)组,每组10只,每天给相应饲料并灌胃相应药物,饲养12周.分别于第0、4、8、12周,禁食12h后,耳缘静脉取血,经密度梯度离心法分离细胞、培养、鉴定.结果:B组内膜斑块形成明显,镜下可见大量泡沫细胞、脂质沉积,斑块向血管腔内突入,中膜平滑肌细胞呈不规则增生,证明模型有效.经Dil-Ac-LDL和FITC-UEA-I双染色后,第12周,与A组比较,B组双阳性细胞数量减少(P<0.01),与B组比较,F组双阳性细胞增多(P<0.01).经荧光双抗CD34、VEGFR-2联合EPCs表型双染色后,第8周,兔外周血EPCs数量不同程度的发生变化,但与B组比较,各给药组差异并不显著.灌胃至第12周时,与B组比较,C、E、F组EPCs数量均明显增多(P<0.01).结论:大剂量蒙药达日布-8可以通过动员体内EPCs达到防治AS的作用.

  • 泰山白花丹参提取物对人脐血内皮祖细胞增殖、黏附及分泌NO的影响

    作者:焦鹏;常起;陈彬;杨娜娜;唐瑜菁;夏作理

    目的:观察单味中药泰山白花丹参提取物( SBE)对人脐血内皮祖细胞(EPCs)增殖、黏附及分泌—氧化氮(NO)的影响.方法:采用密度梯度离心法从脐血获得单个核细胞,将其接种在人纤维连接蛋白包被的培养板上,培养7d后收集贴壁细胞,加入不同浓度SBE继续培养24h;分别采用MTT比色法、黏附能力测定实验和硝酸还原酶法测定EPCs的增殖、黏附和分泌NO能力.结果:与对照组比较,SBE组EPCs增殖、黏附能力提高,培养上清中NO浓度增加(P<0.05),其作用在一定范围内随SBE浓度增加而增强.结论:白花丹参显著改善EPCs功能,这可能是其内皮保护的新机制.

  • 黄芪对2型糖尿病外周血内皮祖细胞增殖、分化的影响

    作者:徐寒松;雷闽湘;孔德明;向慧;谢晓云

    目的:研究黄芪对2型糖尿病(T2DM)患者外周血内皮祖细胞(endothelial progenitor cells,EPCs)增殖、分化的影响.方法:选择T2DM患者和非T2DM对照人群各20例,密度梯度离心法获取外周血单个核细胞,培养7d后,收集贴壁细胞并加入黄芪注射液(0.2,2,20,200mg/ml)干预一定时间(6h,12h,24h,48h).激光共聚焦显微镜鉴定EPCs,MTT法、流式细胞仪检测黄芪对T2DM患者EPCs增殖、分化的影响.结果:T2DM患者外周血EPCs数量减少(P<0.01),增殖能力受损(P<0.05),EPCs数量、增殖能力与糖化血红蛋白(HbAlc)水平和糖尿病病程年呈负相关(P<0.01);T2DM患者外周血EPCs CD14+、CD64+细胞百分比明显高于对照组,而vWF+细胞百分比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黄芪对T2DM患者外周血EPCs具有明显的促增殖及促进其向内皮细胞系分化的作用.结论:T2DM,患者外周血EPCs数量减少、增殖及分化能力受损;黄芪对T2DM患者外周血EPCs增殖及向内皮细胞系分化有显著促进作用.

  • 丹酚酸B干预内皮祖细胞对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心脏移植后存活的影响

    作者:赵桂峰;范英昌;华声喻

    目的:观察丹酚酸B( SalB)预处理的内皮祖细胞(EPCs)不同比例与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SCs)联合心脏移植后BMSCs的存活状况.方法:通过结扎左冠状动脉复制大鼠急性心肌梗死模型;密度梯度离心法和贴壁筛选法培养、纯化EPCs与BMSCs,免疫细胞化学法鉴定细胞;丹酚酸B佳药物浓度处理的EPCs以不同比例与5-溴脱氧尿核苷( Brdu)标记的BMSCs混合,移植至心肌梗死区.4周后,硝基四氮唑蓝(N-BT)染色法测算心梗面积;免疫组化法检测Brdu的表达情况.结果:8∶1组和模型组心肌梗死面积分别为(9.23±2.35)%和(19.60±3.23)%,8∶1组与其他各组比较心梗面积显著缩小(P<0.05).4∶1组和8∶1组BMSCs阳性细胞数与其他治疗组比较,存活细胞显著增多(P<0.05).结论:丹酚酸B预处理的EPCs联合BMSCs的移植,能够提高BMSCs在梗死周边和缺血局部的存活.随着EPCs移植比例的增加,BMSCs的存活数量增多.

  • 中药促进内皮祖细胞功能治疗血管损伤性疾病的研究进展

    作者:贺爽;郭浩;徐砚通;覃刚健;高秀梅;朱彦

    在治疗血管损伤性疾病过程中,损伤血管内膜再内皮化及缺血部位血管新生均起到了重要作用,内皮祖细胞(endothelial progenitor cells,EPCs)具有定向参与以上两个过程的作用.查阅近年来国内外具有代表性的文献,对中药复方、中药有效成分促进EPCs功能以达到治疗血管损伤性疾病的实验研究结果进行分析,归纳,很多中药复方及其有效成分被证实具有良好的促进EPCs增殖并改善其功能的作用,如促进EPCs定向迁移,动员EPCs至血管损伤部位进行修复等,但具体作用机制尚需深入研究.

  • 血府逐瘀汤影响内皮祖细胞分化的实验研究

    作者:高冬;吴立娅;焦雨欢;陈文元;宋军;陈可冀

    目的:观察血府逐瘀汤对骨髓内皮祖细胞分化的影响.方法:采用不同浓度的血府逐瘀汤含药血清和空白对照血清诱导处理EPCs后,观察药物对EPCs吞噬乙酰化低密度脂蛋白、分泌NO和细胞超微结构的影响.结果:经含药血清诱导48h,15%含药血清能显著提高内皮祖细胞吞噬乙酰化低密度脂蛋白和分泌NO的能力,且透射电镜观察表明药物有利于内皮祖细胞的分化,在5%和10%的含药血清组可观察到内皮细胞的特征性结构.结论:血府逐瘀汤具有诱导内皮祖细胞分化成内皮细胞的作用.

  • 通心络下调RAGE-MAPK信号通路拮抗AGEs诱导的人内皮祖细胞内皮分化异常

    作者:武双平;贺治青;袁国强;王永恒;梁春

    目的:观察通心络对晚期糖基化终产物(advanced glycation end products,AGEs)诱导人内皮祖细胞(human endothelialprogenitor cells,hEPCs)内皮分化的影响及其分子机制.方法:自健康人外周血体外培养hEPCs,给予AGEs和或不同浓度的通心络(tongxinluo,TXL)刺激,首先观察其对置于体外matrigel环境中hEPCs内皮分化的影响,随后针对相关的受体分子信号通路进行干预,明确上述信号通路哪些参与TXL的保护作用.结果:①单纯TXL刺激即可显著提高hEPCs的内皮分化水平,并呈一定的剂量依赖性;②与AGEs刺激组比较,TXL干预并可显著改善AGEs导致的hEPCs内皮分化异常;③RAGE-MAPK通路介导了TXL的内皮分化保护作用.结论:TXL干预可通过下调RAGE-MAPK信号通路,显著改善AGEs介导的hEPCs内皮分化异常,这可能是TXL发挥其血管保护作用,特别是糖尿病病理环境下的重要机制之一.

  • 丹红注射液对大鼠局灶脑缺血模型外周血内皮祖细胞及神经功能缺损的影响

    作者:刘冉;邸丽;李江;郝洪军;高枫;孙葳;黄一宁

    目的:观察丹红注射液对大鼠局灶脑缺血模型后外周血内皮祖细胞数量及神经功能缺损的影响.方法:SD大鼠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假手术组、脑梗死组(对照组)和脑梗死丹红注射液治疗组(丹红治疗组).对照组和丹红治疗组采用线栓法建立左侧永久性大脑中动脉栓塞(permanent Middle cerebral artery occlusion,p-MCAO)模型.术后24 h±2h、72 h±2h、168 h±2h抽取尾静脉血,通过流式细胞仪测定CD133+/VEGFR-2+双阳性细胞数量并进行神经功能缺损评分.结果:3组术前外周血CD133+/VEGFR-2+双阳性细胞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丹红治疗组大鼠术后24 h、72 h、168 h外周血CD133+/VEGFR-2+双阳性细胞数百分率较对照组升高(64.60%(14.62%,82.32%)vs 1.38% (0.05%,24.14%),24.36%(7.38%,72.36%)vs 2.78%(0.09%,32.17%),4.53% (0.57%,11.16%)vs 0.46% (0.07%,0.98%),P<0.01).丹红治疗组大鼠术后24 h、72 h、168 h神经功能评分较对照组低(2(1,4)vs 2.5(0,4),1(0,4)vs 2(0,4),o(o,1)vs 3(0,4)).结论:丹红注射液有可能提高脑梗死后外周血内皮祖细胞数目,具有改善神经功能缺损的作用.

  • 中医药调控内皮祖细胞归巢治疗脑梗死的研究进展

    作者:朱炜楷;王承明;陶汉华;沈会;赵妍妍;王楠

    脑梗死所引起的神经功能障碍是神经病学领域亟待解决的难题,脑梗死后脑损伤和神经修复机制复杂,内皮祖细胞(endothelial progenitor cells,EPCs)的发现为缺血性脑血管疾病的治疗提供了一种新的方式.中医药在治疗脑梗死方面具有丰富的临床经验,近年来研究发现中药及针灸能够促进脑梗死后血管新生,提高神经元的功能,改善脑梗死预后.其作用机制主要表现为促进EPCs的增殖、分化和迁移等方面.故在分析EPCs对脑梗死血管神经修复影响的基础上,对中医药调控EPCs归巢治疗脑梗死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并归纳分析其不同的作用途径,为今后中医药治疗脑梗死提供参考.

  • 中药影响血管新生作用机制研究进展

    作者:陈文元;吴立娅;陈岩;高冬;宋军

    目的:探讨一些中药对血管新生的影响.方法:从中药对内皮祖细胞(Endothelial progenitor cells,EPCs)、相关生物因子、信号转导通路、基质金属蛋白酶(Matrix metalloproteinases,MMPs)合成及活化和内皮细胞等方面回顾对血管新生影响及作用机制.

  • 健脾补肾活血方药动员内皮祖细胞治疗缺血性中风研究进展

    作者:郭朋飞;刘向哲;冯珍珍;毋少华

    健脾补肾活血方药以扶正固本法为指导,具有健脾补肾,活血通络之功.内皮祖细胞是干细胞的一种,参与血管损伤的修复与重建.缺血性中风患者血管内皮细胞损伤,数目减少,且其素体多为痰、虚、瘀体质,可通过健脾化痰、补益肝肾、活血通络等法治疗.近年来运用健脾补肾活血方药治疗缺血性中风的研究众多,本文就健脾补肾活血方药治疗缺血性中风的临床及基础研究进行综述.

1638 条记录 1/82 页 « 12345678...8182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