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学术期刊 > 医学教育与医学边缘学科 > 系统医学杂志

系统医学
国家级期刊
  • 主管单位: 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 主办单位: 国家卫生计生委医药卫生科技发展研究中心 全国卫生产业企业管理协会 《中国卫生产业》杂志社
  • 影响因子: 0.00
  • 审稿时间: 1个月内
  • 国际刊号: 2096-1782
  • 国内刊号: 10-1369/R
  • 发行周期: 半月刊
  • 邮发:
  • 曾用名:
  • 创刊时间: 2016
  • 语言: 英文
  • 编辑单位: 系统医学编辑部
  • 出版地区: 北京
  • 主编: 胡大一
  • 类 别: 医学教育与医学边缘学科
期刊荣誉:
  • 正畸临界病例拔牙与非拔牙治疗其硬组织变化的长期疗效分析

    作者:谭晖

    目的 分析探究正畸临界患者给予拔牙或非拔牙疗法其硬组织变化的长期观疗效.方法 该研究选取2011年1月—2012年1月该院就诊患者中被确诊为正畸临界的患者共44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不拔牙组22例和拔牙组22例.拔牙组采用拔牙正畸治疗,非拔牙组采用非拔牙正畸治疗.在治疗结束时、治疗后随访时,分别对两组的中线、侧方咬合对位关系、牙齿排列、覆颌覆盖以及容貌美观度等硬组织相关指标进行评分,评分以10分制进行,10名医生参与评价过程,计算结果 取平均值.结果治疗结束时,拔牙组容貌美观程度得分(9.10±0.23)分高于非拔牙组(8.88±0.15)分,随访时,拔牙组容貌美观程度得分(9.13±0.38)分高于非拔牙组(8.67±0.51)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结束及随访时,两组牙齿排列、中线、侧方咬合对位关系和覆颌覆盖等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正畸临界患者给予拔牙或非拔牙正畸疗法其硬组织变化的长期观疗效均可取得较好治疗效果.但拔牙疗法相比于非拔牙正畸疗法在容貌及美观方面,效果更加显著.

  • 牙髓切断术与牙髓摘除术在深龋露髓乳磨牙临床治疗中的对比分析

    作者:杨涛

    目的 探讨牙髓切断术与牙髓摘除术在深龋露髓乳磨牙临床治疗中的对比效果情况.方法 分析该院2015年6月—2016年9月收治的60例深龋露髓乳磨牙患儿临床资料,依据治疗方式不同进行分组,牙髓切断术组(牙髓切断术治疗)30例和牙髓摘除术组(牙髓摘除术治疗)30例.观察两组深龋露髓乳磨牙患儿临床效果情况、随访6个月的病理改变.结果 牙髓切断术组和牙髓摘除术组深龋露髓乳磨牙患儿临床治疗有效率93.3%和90.0%、随访6个月的牙周膜间隙增宽10.0%和20.0%、根尖根分叉暗影10.0%和20.0%、根管内外吸收10.0%和16.7%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牙髓切断术与牙髓摘除术在深龋露髓乳磨牙临床治疗中均有较好的效果,但是牙髓切断术价格相对昂贵,临床应根据实际情况,采取有效的手术治疗.

  • 回药石菖蒲挥发油神经保护活性初步研究

    作者:权洪峰;杨婷;彭晓东

    目的 对回药石菖蒲挥发油进行成分分析,并初步筛选其神经保护活性.方法 2016年10月课题组在宁夏医科大学回药现代化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回药提取分离室采用水蒸汽蒸馏法提取挥发油,并通过GC-MS检测主要化学成分,采用峰面积归一化法得出各组分的相对百分含量.以大鼠皮层神经元细胞氧糖剥夺损伤模型初步考察石菖蒲挥发油神经保护活性.结果 通过GC-MS分析,从石菖蒲挥发油中分离出17种化合物,通过计算机自动检索与标准图谱对照鉴定出16种化学成分,占挥发油总相对含量的96.86%,在已鉴定的组分中相对含量较高的成分为:α-细辛醚(37.73%)、β-细辛醚(31.12%).石菖蒲挥发油在1~20μg/mL的剂量下均有显著的神经细胞保护活性,且在2~20μg/mL剂量下细胞生存率均值可达80%以上.结论 石菖蒲挥发油在大鼠皮层神经细胞氧糖剥夺模型中具有显著的神经细胞保护活性.

  • 血清BNP联合尿NGAL检测对急性心肌梗死PCI术后患者早期心肾功能的临床意义

    作者:吴帆;贺秀华

    目的 探讨血清BNP联合尿NGAL检测对急性心肌梗死PCI术后患者早期心肾功能的临床意义.方法 选取2016年4月—2017年5月该院收治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共118例入院后均行急诊直接PCI术,根据术后24 h有无合并心力衰竭随机分为研究组50例合并心力衰竭,对照组68例为心功能正常者,术前、术后24 h均检测血清BNP、Scr、尿NGAL,记录所有患者血清BNP、Scr、尿NGAL.结果 2组术前血BNP、Scr均在正常水平,NGAL在正常偏高水平,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术后BNP为(578.61±21.33)ng/mL,对照组为(182.75±12.31)ng/mL,研究组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术后NGAL为(231.10±8.52)ng/mL,对照组为(53.15±7.94)ng/mL,研究组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术后SCr为(110.40±9.16)μmol/L,对照组为(75.33±17.21)μmol/L,研究组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血清BNP联合尿NGAL检测可以早期反映AMI患者心肾功能变化,便于及时指导制定治疗方案,以更好改善患者预后.

  • 骨代谢生化标志物临床应用指南

    作者:朱玲

    目的 观察骨代谢生化标志物临床应用指南.方法 选取该院2015年6月—2017年6月收治的60例骨代谢疾病患者(即为观察组)以及120名正常体检个体(即为对照组)为该次实验研究对象,所有该次实验参与者均采用电化学发光法测定血清β-胶原特殊序列、血清检测骨钙素(OC)、甲状旁腺激素(PTH)、总I型胶原氨基端前肽(PINP)、25-羟基维生素D[25(OH)D],比较观察组与对照组各项检测数值变化情况.结果 观察组患者血清β-胶原特殊序列、血清检测骨钙素、甲状旁腺激素与对照组相比均有一定程度的提高,对照组患者血清β-胶原特殊序列(362.31±126.44)pg/mL、血清检测骨钙素(15.26±4.26)ng/mL、甲状旁腺激素(38.26±6.25)pg/mL,各项检测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O5).结论 对于骨代谢疾病患者检测其血清β-胶原特殊序列、血清检测骨钙素、甲状旁腺激素、总I型胶原氨基端前肽、25-羟基维生素D等骨代谢生化标志物,对综合评价患者骨代谢变化可提供准确的临床判断依据.

  • 耳穴压豆联合穴位贴敷与两项技术独立应用对中风后失眠的效果

    作者:胡世荣;刘燕娜;王雪送;范媛媛

    目的 探讨耳穴压豆、穴位贴敷以及两技术联合应用在中风后失眠患者护理中的效果比较,旨在探讨一种更有效的护理方法 .方法选取该院2016年1—9月中风后失眠患者90例,随机分3组:耳穴压豆加常规药物治疗组;穴位贴敷加常规药物治疗组;耳穴压豆联合穴位贴敷加常规药物治疗组.比较3组给与不同的干预后,PSQI评分的7个条目及总分,临床疗效方面的改善情况.结果 3组各30例共90例,经治疗后,联合组在主观睡眠质量、入睡时间、睡眠时间、睡眠效率、睡眠障碍、睡眠药物、日间功能方面改善明显(P<0.05),PQSI总分由(16.51±2.47)分,降低至(6.8±1.33)分,改善幅度显著大于耳穴压豆组和穴位贴敷组.临床疗效:联合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0.33%,均高于耳穴压豆和穴位贴敷分别为83.33%和80.00%的有效率(P<0.05).结论 耳穴压豆联合穴位贴敷在中风后失眠患者护理中,其效果优于单独应用的效果.可显著改善中风后失眠患者的症状,是一种显效的护理方法.

  • 推拿疗法早期干预运动发育迟缓高危儿的临床观察

    作者:王纯花;冯娇梅

    目的 探讨早期推拿疗法对于运动发育迟缓高危患儿的临床干预效果.方法 随机选取寿光市妇幼保健院儿科2015年7月—2016年6月收治的60例运动发育迟缓高危患儿作为干预组,分为干预I组(月龄0~3个月),干预Ⅱ组(月龄4~6个月),干预Ⅲ组(月龄7~12个月),进行中医推拿;选取同时期60名正常小儿作为对照组,分为正常I组(月龄0~3个月),正常 Ⅱ 组(月龄4~6个月),正常 Ⅲ 组(月龄7~12个月),不进行任何干预.干预前和干预3个月后对所有对象进行GESELL检查,并进行运动功能评分.结果 经推拿治疗3个月后,三个干预组患儿运动能评分分别为(89.57±9.42)分、(84.37±4.68)分、(81.45±7.82)分,较干预前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I组运动能提升的幅度为(24.27±6.18)分,优于其它干预组(P<0.05);干预I组疗效为90.9%,干预Ⅱ组为83.3%,干预Ⅲ组为71.4%,干预I组疗效优于其他两组(P<0.05).结论 早期推拿疗法对于运动发育迟缓高危患儿临床疗效显著,且干预越早效果越好.

  • BNP、NT-proBNP、肌钙蛋白在新生儿心血管疾病中的研究进展

    作者:孙芸;何海英;刘利军

    心力衰竭是新生儿各种心血管疾病的终结局,其病因复杂,症状多种多样,临床表现不典型,早期诊断有一定困难.当临床症状明显出现时,多数患儿已失去佳干预时期,因此在心衰的早期阶段寻找合适的生物学标志物是诊断及治疗的关键.目前国内外对新生儿心力衰竭疾病的诊断仍缺乏金标准,大多限于临床症状、体征的判断.许多生物学标志物参与新生儿心血管疾病的发生发展过程中,所以研究诊断价值较高的生物学标志物,可以早期发现并且在合适的时期积极干预疾病的病理生理过程,对新生儿预后具有重要意义.该文主要阐述BNP、NT-proBNP、肌钙蛋白(cTn)在新生儿心血管疾病中的研究进展.

  • 自噬相关基因Beclin1在鳞状细胞癌中的研究进展

    作者:徐艳艳;李小静

    自噬通过降解受损蛋白质、细胞器为细胞提供循环能量,与机体多种生理和病理过程密切相关,是机体的防御和应激调控机制.自噬的调节是一个相当复杂的过程,多种调控因子参与其中.Beclin1是一种自噬相关基因,又称为BECN1,参与调控自噬的起始阶段,基因Beclin1通过调控自噬,自噬的异常活化或抑制都与鳞状细胞癌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鳞癌发生早期自噬抑制肿瘤增殖和迁移,鳞癌发生晚期自噬促进肿瘤发展.因此,探索Beclin1与鳞癌的作用有重要的临床意义,为寻求鳞癌早期诊断及肿瘤发展不同阶段的靶向治疗提供思路.

  • 外阴癌的治疗进展

    作者:陈阳;徐玲

    外阴癌的治疗以手术为主,传统的手术方式损伤大,并发症多,对患者的生存质量影响较大.如今提倡注重个体化治疗及综合治疗.该文从新辅助化疗、根治性放疗等6个视角,阐述概括了近年来外阴癌治疗的研究进展及每个治疗方法的有效性和局限性,得出了对于早期外阴癌患者,直接采用手术治疗,而晚期患者,将联合放化疗和手术的优势结合起来疗效比较好的结论.

  • 氟斑牙危险因素的研究进展

    作者:高秀秀;王富珍

    氟斑牙是地方性氟中毒典型的临床症状,不仅会影响人们的咀嚼、消化功能,还会影响外貌美观,对其心理健康带来不利影响.氟斑牙危险因素多样,与个体年龄、性别、氟化物的应用有关;与家庭中父母文化程度、父母职业、家庭经济状况、父母营养知识、卫生知识等内容有关;与自然环境中水氟含量、居住地位置有关,还与营养因素、基因易感性有关.因此,明确氟斑牙的危险因素,对有效预防和治疗氟斑牙具有关键性的意义.

  • 小组案例讨论式教学在生理学教学中的研究进展

    作者:陈德琴

    生理学教学作为医学基础性科目,是医学专业学生学习的难点和重点,不少同学反映该科目牵涉的知识点广且琐碎,虽为基础科目但其内容过于深奥,传统的填鸭式教学无法让学生真正理解知识的内涵,加重了学生的学习负担,影响其学习的积极性.近年来,随着新课改浪潮的推进,生理学教师积极响应国家号召,加快了深化改革的步伐,致力于更新教学模式改进教学方法,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让学生轻松驾驭生理学知识,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减轻学生的学习负担,进而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当下越来越多的教师采用小组案例讨论的方式开展教学活动,以期实现佳的教学效果,提高课堂效率,为学生日后学习活动的开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 基质金属蛋白酶2在冠心病的研究进展

    作者:熊俊;鲁赛

    冠心病是一种中老年常见疾病,冠心病的病理基础是动脉粥样硬化,基质金属蛋白酶2是基质金属蛋白酶家族的重要成员之一.MMP-2促进了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发生发展及不稳定性.MMP-2与冠心病的发生及预后密切相关,其基因多态性与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和发展紧密联系.该文就MMP-2与冠心病相关的新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 细胞因子IL-6、IL-10在难治性肺炎患儿肺泡灌洗液中的变化及意义

    作者:徐慧;靳蓉;孙永烽;程星;王琦

    目的 研究细胞因子白细胞介素-6(IL-6)以及白细胞介素-10(IL-10)在难治性肺炎患儿肺泡灌洗液中变化情况以及临床意义.方法 将该院2015年3月—2016年8月收治的50例难治性肺炎患儿作为研究组,35例难治性肺炎恢复期患儿作为恢复期组,另选择35例非肺炎患儿作为对照组,均采取肺泡灌洗治疗,比较3组肺泡灌洗液中IL-6以及IL-10情况.结果 研究组灌洗液中IL-6(75.6±11.6)pg/mL、IL-10(22.7±7.5)pg/mL以及血清中IL-6(43.4±14.4)pg/mL、IL-10(30.4±10.1)pg/mL均比对照组(11.8±3.9)、(10.8±3.5)、(9.5±3.1)pg/mL以及(4.7±1.5)pg/mL高;且研究组细胞总数(1.8±0.5)×106/mL、中性粒细胞(12.7±4.2)%、上皮细胞(2.8±0.9)%以及嗜酸性粒细胞(0.7±0.2)%与恢复期组(1.4±0.4)×106/mL、(10.5±3.4)%、(2.6±0.8)%以及(0.6±0.2)%均比对照组(0.6±0.1)×106/mL、(2.0±0.6)%、(1.1±0.3)%以及(0.2±0.1)%高(P<0.05),研究组巨噬细胞(85.6±10.3)%、淋巴细胞(3.3±1.1)%以及恢复期组(72.7±9.5)%、(3.1±1.0)%均比对照组(91.5±11.4)%、(4.3±1.3)%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难治性肺炎患儿灌洗液中细胞因子IL-6以及IL-10水平明显提高,且细胞总数增多,为患儿病情严重程度提供有力的依据.

  • 肺炎支原体感染患儿血清IgM、IgG、IgA变化及其临床意义

    作者:朱香红;金学锋

    目的 分析肺炎支原体感染患儿血清免疫球蛋白(IgM、IgG、IgA)的变化情况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选择2014年1月—2016年1月收治的肺炎支原体感染病例60例,设为观察组,选择同期收治的非支原体感染肺炎患儿60例,作为对照组.使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两组的免疫球蛋白IgM、IgG、IgA水平.结果 ①观察组血清IgG(8.62±1.25)g/L、IgA(1.07±0.63)g/L水平,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而两组IgM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②观察组中,重症支原体肺炎患儿其IgA、IgM水平均显著高于轻症患儿(P<0.05).结论 肺炎支原体感染患儿普遍存在IgG、IgA指标异常,且重症者IgM水平显著高于轻症者,提示免疫应答在肺炎支原体感染发病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因此,可将血清IgG、IgA、IgM检测用于肺炎支原体感染诊断以及病情严重程度评估中.

  • 舌下特异性免疫治疗对螨过敏性鼻炎患儿的长期疗效

    作者:法明;李朋

    目的 观察舌下特异性免疫治疗在以螨过敏为主的鼻炎患儿中的7年长期疗效.方法 选择2009年3—6月来南通大学附属常州儿童医院和南京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耳鼻喉科就诊的,主要对尘螨过敏的过敏性鼻炎的99例儿童患者,年龄4~14岁.实验组54例和对照组45例,实验组患儿使用鼻炎控制药物治疗合并3年SLIT治疗,对照组患儿仅使用鼻炎控制药物治疗,随访7年.比较实验组和对照组在入组时、治疗3年、治疗7年(SLIT结束后4年)的鼻炎总症状评分、控制药物总评分、鼻炎视觉模拟评分.结果 治疗3年时,实验组鼻炎症状评分为2.40[1.60;4.00]、 用药评分为0.45[0.13;1.10]、RVAS为1.30[0.20;3.2],与对照组鼻炎症状评分2.80[2.30.4.50]、用药评分0.88[0.33;1.50]、RVAS评分2.30[1.40;4.20]相比较明显改善(Z=-3.174,Z=-5.221,Z=-7.687,P<0.05),治疗7年时,两组鼻炎症状评分1.90[1.50;3.00]和2.3[1.80;4.10]、药物评分0.30[0.13;0.76]和0.49[0.15;1.20]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Z=-3.174,Z=-1.157,P>0.05),实验组RVAS为1.40[0.30;2.50]与对照组1.90[1.30;3.70]相比减低(Z=-5.965,P<0.05).结论 过敏性鼻炎患儿经过3年SLIT联合控制药物治疗疗效优于仅仅使用药物治疗,在SLIT治疗结束后4年仍有着缓解鼻炎症状及减少控制药物使用的远期疗效.药物治疗在治疗3年时鼻炎疗效不如SLIT联合治疗方案,治疗7年药物治疗疗效与SLIT联合治疗相似,提示儿童过敏性鼻炎可能存在自限性.

  • 艾司西酞普兰与帕罗西汀治疗老年性抑郁症对比分析

    作者:刘丽

    目的 研究艾司西酞普兰、帕罗西汀治疗老年性抑郁症的效果.方法 在该院2015年2月—2017年1月收治的老年抑郁症患者中选出60例随机分组,A组患者给予艾司西酞普兰治疗,B组患者给予帕罗西汀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 ①A组在治疗2、4、8周后,其HADM评分分别变为(15.10±0.65)分、(12.28±0.54)分、(7.46±0.32)分,B组为(18.46±1.05)分,(15.47±0.75)分,(10.27±0.57)分,经数据分析,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A组发生不良反应发生率是13.33%,较B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出约27.00%,经数据分析,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③A组在治疗2、4、8周后,以第8周为例,其工作/学习、社交生活、家庭生活/家庭责任的评分分别是(2.11±0.15)分、(2.03±0.21)分、(1.67±0.20)分,B组为(2.89±0.18)分,(2.56±0.23)分,(2.38±0.28)分,经数据分析,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老年性抑郁症的治疗中应用艾司西酞普兰治疗效果确切,有助于促进患者社会功能的恢复,且安全性高,值得推广.

  • 探讨经济型PET/CT在非小细胞肺癌患者放疗方案制定中的诊断价值

    作者:喻岳超;刘雨

    目的 探讨经济型PET/CT在非小细胞肺癌患者放疗方案制定中的诊断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该院于2017年2—6月期间收治的50例非小细胞肺癌患者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拟进行3D适型放射治疗,给予经济型PET/CT扫描及颈胸部CT扫描.观察患者的图像情况,由两名肿瘤科医师分别行经济型PET/CT及CT指导的GTV勾画,并以此为结果 进行放疗方案的制定.结果50例患者中8例行经济型PET/CT联合CT异机融合发现转移病灶或肿块体积过大,根据情况将放疗方案改为姑息性放疗.经经济型PET/CT勾画GTV后制定计划,50例患者中39例改变了放疗方案,占78%.这与行CT-GTV勾画结果基本一致.结论 经济型PET/CT扫描的图像解剖精确度较差,但再联合CT异机融合后能够帮助准确有效勾画放疗靶区,为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放射制定提供有效依据.

  • 血红蛋白浓度对中晚期宫颈癌放疗效果的影响分析

    作者:王璐

    目的 探究血红蛋白浓度对于中晚期宫颈癌患者放疗治疗效果的影响.方法 在2012年9月—2014年4月收治的中晚期宫颈癌患者中选出60例为研究对象,全部患者均接受放射治疗,根据治疗前的血红蛋白浓度分组,低浓度组(Ab在75~89 g/L)、中浓度组(Ab在90~119 g/L)、高浓度组(Ab≥120 g/L);对比3组患者的肿瘤局部控制率、1年生存率和3年生存率.结果 在近期疗效肿瘤局部控制率、远期疗效1年生存率和3年生存率上,高浓度组患者分别为90.91%、100.00%、90.91%,中浓度组患者分别为69.70%、84.85%、66.67%,低浓度组患者分别为65.38%、76.92%、61.54%;3组对比,高浓度组患者的各指标值均高,中浓度组次之,低浓度组低(P<0.05).结论 血红蛋白浓度是影响到中晚期宫颈癌放疗效果的一个影响因素,随着血红蛋白浓度的提高,放疗效果也随着提高,临床医师应重视对患者的纠正贫血治疗.

  • 螺旋CT诊断小细胞肺癌临床分析

    作者:付爱华

    目的 探讨螺旋CT诊断小细胞肺癌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收集该院于2011年4月—2017年4月间收治的98例小细胞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对螺旋CT诊断结果 进行详细分析,对比CT诊断结果与穿刺或手术病理检查结果的符合率,进一步评价螺旋CT诊断小细胞肺癌临床应用价值.结果经螺旋CT检查,结果提示有71例阳性患者,其中有11例周围型小细胞癌,占比15.49%,有60例中央型小细胞肺癌,占比84.51%.穿刺或手术病理检验结果与螺旋CT阳性检验结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100.00%vs 72.45%,P>0.05).结论 采用螺旋CT诊断小细胞肺癌,检验结果可靠,与穿刺或手术病理检验结果符合率较高,值得临床进一步实践.

  • 核磁共振成像在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早期诊断及预后评估中的价值

    作者:李红双

    目的 探讨核磁共振成像在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早期诊断及预后评估中的价值.方法 该次研究选取该院2015年4月—2017年5月收治的50例足月缺氧缺血性脑病患儿为观察组,选取同期健康的50名足月新生儿为对照组,对比分析两组新生儿核磁共振成像脑血流参数以及缺血缺氧性脑病患儿的预后效果.结果 观察组≤24 h时间段内Vd、Vs、RI分别为(7.12±2.19)cm/s、(26.41±3.47)cm/s、(0.79±0.07),在24~48 h时间段内Vd、Vs、RI分别为(15.21±3.66)cm/s、(34.28±4.91)cm/s、(0.70±0.13),与对照组比较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观察组根据临床诊断分为轻度组、中度组和重度组,轻度组预后良好为100.0%,中度组为65.2%,重度组为10.0%,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核磁共振成像能早期发现缺血缺氧性脑病患儿的病变位置,较好评估患儿的预后,有临床推广应用价值.

  • 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乳腺癌的临床价值分析

    作者:刘芳

    目的 分析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乳腺癌的临床价值.方法 收取该院50例乳腺癌患者,收取时间在2014年10月—2016年2月,并将乳腺癌患者分为两组,对照组(25例患者实施乳腺X线钼靶摄片检查),观察组(25例患者进行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将两组乳腺癌患的诊断结果 进行对比.结果观察组乳腺癌患者中,阴性患者有4例(其中有1例患者被误诊成为乳腺炎、3例患者由于黏液性癌和导管内癌而导致漏诊)、阳性患者有21例、检出率为84%高于对照组患者(在对照组6例阴性患者中,其中有3例患者被误诊成为导管内乳头状瘤、3例患者由于自身局部结构较为紊乱而导致漏诊)(P<0.05),观察组乳腺癌患者诊断后的特异性84%、敏感性88%高于对照组患者(P<0.05).结论 对乳腺癌患者进行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能显著提高乳腺癌患者的敏感性、特异性和检出率,值得进一步推广和应用.

  • 探讨数字钼靶X线检查钙化灶对良恶性乳腺病变的诊断价值

    作者:吴定权;吕益忠

    目的 对数字钼靶X线检查钙化灶对良恶性乳腺病变的诊断价值进行探讨.方法 随机抽取该院2014年3月—2017年3月期间的103例乳腺病变患者,并调取其所有患者的乳腺钼靶X线影像资料,参照其乳腺影像报告以及数据系统(BI-RADS)的评估分类,进行患者良恶性病变钙化灶的形态、分布以及其他阳性征象的差异进行分析.结果 通过相关的统计后发现,所有患者其在钙化灶形态方面,无定形或模糊的恶性率为17.65%(6/34)、粗糙不均质恶性率为40.00%(2/5)、斑点样恶性率为2.70%(1/37)、细小多形性恶性率为66.67%(10/15)、细线或细线分支状钙化的恶性率为91.67%(11/12).在其分布方面,弥漫/散在的恶性率为0.00%(0/12)、区域性恶性率为10.00%(1/10)、簇状恶性率为30.00%(18/60)、段样钙化的恶性率为52.38%(11/21).结论 在评估患者的乳腺病变的恶性度时,乳腺钙化的形态、分布特点有明显推动作用,当患者伴有其他阳性征象时,其乳腺的恶性度明显提高.

  • 急性梗阻性肾周积液的CT与MRI表现

    作者:刘德海;丁长青;丁爱兰;王雪璐;孙迎迎

    目的 探讨MSCT及MRI对急性梗阻性肾周积液的诊断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2016年12月39例丰县人民医院临床随访确诊为急性梗阻性肾周积液的病例资料.重点观察肾周积液的影像学特点及并进行可能的病因学判断.39例患者,男22例,女17例,年龄19~86岁,平均(60.5±2.61)岁.患者均有16排或64排螺旋CT资料,2例有同期MRI资料.结果 39例中32例为尿路结石,3例输尿管癌,2例淋巴瘤,子宫内膜癌及宫颈癌输尿管侵犯各1例.CT平扫均可见患侧肾脏增大,密度减低,肾盂输尿管扩张积水、肾周积液.26例输尿管周围亦可见液性密度影.MPR等后处理技术可更直观清晰显示梗阻部位及渗液征象.MRI显示肾周积液呈T1WI低、T2WI及抑脂序列高信号,较CT更清晰.结论 MSCT平扫及其后处理技术可对急性梗阻性肾周积液清晰显示及病因学诊断,MRI对肾周积液诊断能力优于CT,二者相结合,可更好评价肾周积液.

  • 米索前列醇与小剂量缩宫素对足月妊娠引产的临床疗效对比

    作者:杨璐

    目的 探究并全面分析米索前列醇与小剂量缩宫素对足月妊娠引产的临床疗效对比.方法 于2015年1月—2017年1月在该院接受治疗的足月妊娠引产产妇中选取44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分段随机法将其均分为对照组(n=22例)、实验组(n=22例),对照组产妇采用小剂量缩宫素进行引产,而实验组产妇则采用米索前列醇进行引产,观察并对比两组的用药前、后的宫颈成熟度,分娩时的指标以及临床治疗的效果.结果 用药前,两组产妇的宫颈成熟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用药后,实验组产妇的宫颈成熟度Bishop(5.63±2.24)分明显高于对照组(4.62±1.73)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用药后,实验组产妇临产时间、宫缩始动时间、产程时间分别为(5.20±1.10)、(3.00±1.15)、(6.75±2.03)h,而对照组的分别为(8.30±3.15)、(5.48±1.70)、(9.92±2.42)h,实验组的分娩指标与对照组对比均明显缩短(P<0.05);且实验组引产的总有效率为86.36%,对照组引产的总有效率则为54.55%,实验组引产总有效率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比两组新生儿的结局,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采用米索前列醇对足月妊娠产妇进行引产,无论是临产时间、宫缩时间还是产程均比采用小剂量缩宫素要短,且有效将自然分娩率提高,值得在临床上广泛应用.

  • 硫酸镁对妊娠高血压综合征孕产妇母婴结局的影响

    作者:席晓娥;马颖

    目的 探讨硫酸镁对妊娠高血压综合征孕产妇母婴结局的影响.方法 选择2014年10月—2016年6月该院收治的妊娠期高血压产妇80例,按照随机数字法分为两组,各40例,对照组使用硝苯地平缓释片,观察组则在对照组基础上使用硫酸镁,比较两组新生儿1 min及5 min Apgar评分变化情况,统计两组分娩后开始性生活及规律性生活时间,并对两组分娩后1 h时平均动脉压和24 h尿蛋白总量进行分析.结果 观察组新生儿1 min Apgar评分为(8.6±0.3)分高于对照组的(6.5±0.2)分(P<0.05),5 min Apgar评分为(9.1±0.3)分,高于对照组的(6.9±0.2)分(P<0.05),观察组开始性生活时间为术后(1.5±0.1)个月,早于对照组的(2.9±0.3)个月,恢复规律性生活时间为术后(3.6±0.2)个月,早于对照组的(4.9±0.5)个月,观察组分娩后1 h时平均动脉压为(125.6±2.8)mmHg,显著低于对照组(145.8±3.9)mmHg(P<0.05),24 h尿蛋白水平为(1.5±0.2)g,显著低于对照组的(3.5±0.3)g(P<0.05).结论 针对妊娠期高血压患者使用硫酸镁治疗,可显著提高新生儿出生安全性,降低产妇血压及尿蛋白水平,并对产后性生活的恢复有积极意义.

  • 妊娠期糖尿病对孕产妇及新生儿的影响

    作者:马颖;席晓娥

    目的 探讨妊娠期糖尿病对孕产妇及新生儿的影响.方法 选择2015年12月—2016年12月该院收治的妊娠期糖尿病顺产产妇40例为观察组,另外选取同期正常妊娠者40例为对照组,对所有产妇及新生儿均进行住院观察及电话随访,比较两组新生儿出生后1周时直接胆红素、间接胆红素及总胆红素水平,统计两组产妇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LDL-C),高密度脂蛋白(HDL-C)水平,并对所有产妇随访6个月,比较两组分娩后开始性生活及规律性生活时间.结果 观察组直接胆红素、间接胆红素及总胆红素水平分别为(15.3±1.1)、(256.3±10.6)μmol/L和(215.6±23.3)μmol/L均显著高于对照组(10.3±0.3)、(160.5±2.3)μmol/L和(170.6±15.8)μmol/L(P<0.05),观察组TC、TG、LDL-C水平分别为(4.6±0.01)、(1.4±0.01)mmol/L和(2.3±0.02)mmol/L均显著高于对照组(6.1±0.02)、(2.3±0.02)mmol/L和(3.5±0.03)mmol/L(P<0.05),HDL-C水平为(1.3±0.02)mmol/L低于对照组(1.5±0.03)mmol/L(P<0.05),观察组开始性生活时间为(2.8±0.3)个月,晚于对照组的(1.7±0.1)个月,恢复规律性生活时间为(3.6±0.5)个月,晚于对照组的(2.0±0.2)个月(P<0.05).结论 妊娠期糖尿病患者,其容易出现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同时产妇容易出现高脂血症,以及分娩后性生活质量降低.

  • 乙型肝炎患者血清免疫球蛋白的临床检验探讨

    作者:郑磊

    目的 探讨乙型肝炎患者血清免疫球蛋白的临床检验意义.方法 选取该院2015年1月—2016年1月收治的63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以及同期健康体检者30名,根据病情不同分为中轻度乙肝组33例、重度乙肝组30例、 健康体检对照组30名.使用免疫比浊法对3组进行免疫球蛋白IgA、IgG、IgM水平测定并进行比较.结果 中轻度乙肝组IgA(3.32±0.37)g/L、IgG(12.94±2.13)g/L、IgM(2.57±0.69)g/L,重度乙肝组IgA(4.01±0.72)g/L、IgG(17.63±3.27)g/L、IgM(3.07±0.97)g/L,均高于健康体检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好转患者IgA(2.61±0.43)g/L、IgG(13.03±2.11)g/L、IgM(2.28±0.14)g/L,恶化患者IgA(3.49±0.72)g/L、IgG(16.72±2.97)g/L、IgM(2.99±0.97)g/L,好转患者与恶化患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进行免疫球蛋白检验可观察免疫球蛋白水平,为疾病分型提供正确科学的依据.另外,检验结果可清晰的反应患者疾病发展程度,并为临床医生进行针对性治疗提供依据.

  • 中医药健康管理在社区2型糖尿病管理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作者:高静民

    目的 分析中医药健康管理在社区二型糖尿病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将2015年1—12月期间在该院就诊的108例社区2型糖尿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通过投掷硬币法随机分成A组(中医药健康管理)和B组(常规健康管理),54例/组.比较两组体质量指数、血糖浓度、并发症发生情况以及生活质量评分.结果 A组患者干预1年后体质量指数(23.54±2.20)kg/㎡、空腹血糖(6.11±1.25)mmol/L、餐后2 h血糖(7.54±1.27)mmol/L以及神经病变、肾脏病变、视网膜病变、血管病变发生率(1.85%、0.00%、0.00%、1.85%)均较B组更低(P<0.05);且A组患者心理维度、身体维度、物质生活状态维度、社会关系维度、总生活质量评分分别为(83.36±5.52)分、(84.29±5.36)分、(85.58±6.69)分、(82.98±5.36)分、(84.48±4.36)分,与B组患者干预后数据相比均明显更高(P<0.05).结论 中医药健康管理应用在社区2型糖尿病管理中可有效控制患者的血糖水平,预防并发症,改善体质,效果十分理想.

  • 复发性尿路感染的细菌检验和药敏情况及治疗分析

    作者:李兴矗

    目的 研究复发性尿路感染的细菌检验和药敏情况及治疗效果.方法 该次研究选取的研究对象为2015年10月—2016年9月期间在该院进行治疗的复发性尿路感染患者70例,70例患者均进行细菌检验和细菌药敏试验,对检测结果 进行分析,并观察患者采用抗生素药物治疗的临床效果.结果70例复发性尿路感染患者中尿路细菌检验结果显示阳性率和阴性率分别为29.55%、70.45%,临床总有效率为97.14%;药敏试验结果显示亚胺培南的敏感性强,其他抗菌药物的敏感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细菌检验和药敏试验应用在复发性尿路感染患者中可对患者的病情进行充分了解,并有利于选择有效的抗菌药物进行分期治疗,有助于临床合理用药以及提高临床治疗效果.

  • 白内障超声乳化术后黄斑中心凹下脉络膜厚度改变及其影响因素

    作者:谢南明;吕旭菁

    目的 研究分析临床中在接受白内障超声乳化术之后患者黄斑中心凹下脉络膜厚度(SFCT)的情况以及对其影响因素.方法 选取该院2015年1月—2016年10月期间收治的老年白内障患者70例,运用超声乳化白内障吸出人工晶状体植入手术进行治疗.之后使用深度增强相干光断层扫描(EDI-OCT)技术对患者手术之前、手术后第1天、第2周、第1个月、第3个月的SFCT以及眼压(IOP)实施测量.对比不同因素下SFCT的变化情况,运用回归分析法对SFCT的改变与IOP、AL、年龄等因素的关系.结果 ①患者手术后第3个月IOP平均值(14.68±3.48)mmHg高于手术前平均值(P<0.05);②男性患者第3个月的SFCT为(27.48±25.57)高于女性患者(18.73±10.42),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实施超声乳化白内障吸出书之后3个月内患者的SFCT增厚,第1个月为显著.而SFCT的值变化和患者的IOP、AL、年龄、性别等不存在显著相关.

  • 心理干预联合药物治疗焦虑抑郁情绪障碍的疗效分析

    作者:金春花

    目的 探讨心理干预联合药物治疗焦虑抑郁情绪障碍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2015年1—12月该院门诊收治的焦虑抑郁情绪障碍患者80例,按照随机数字法分成干预组及对照组,每组40例,对照组采用盐酸氟西汀治疗,干预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心理干预,比较分析治疗前及治疗1个月末两组SAS、SDS评分,并观察两组不良反应.结果 对照组与干预组SAS、SDS得分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时间点测量抑郁焦虑症状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且不同时间点测量与是否加以干预在改善抑郁焦虑情绪上存在交互作用(P<0.05).SAS 1 d(60.78±5.39)分vs(60.45±5.08)分,30 d(42.85±6.83)分vs(52.65±4.19)分,SDS 1 d(59.14±6.65)分vs(43.63±9.79)分,30 d(57.93±5.88)分vs(51.90±5.10)分,干预察组与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心理干预联合盐酸氟西汀治疗焦虑抑郁情绪障碍效果显著,可有效改善焦虑抑郁症状,是治疗此类患者的理想方法.

  • 老年痴呆患者听功能与韦氏智力量表的相关性研究

    作者:黄鑫;刘强和;何志华;王亮亮

    目的 探讨老年痴呆患者听功能与韦氏智力量表得分之间的关系.方法 选取2014年1月—2016年12月桂林医学院附属医院神经内科及老年科住院及门诊患者,利用韦氏智力测验(WAIS-RC)检测轻度认知障碍(mild cognitive impairment,MCI)患者30例,轻度老年痴呆(Alzheimer's disease,AD)患者30例,健康老人30名,检测受试者的纯音测听、声导抗、听觉脑干反应(auditory brainstem response,ABR),分别依其WAIS-RC[包括数字广度测验(DS)、积木测验(BD)、相似性测验]得分的不同,应用Spearman秩相关法分析.结果 MCI组听功能与正常对照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轻度AD组听功能与其他两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且发现随着听力损失的加重,轻度AD患者和MCI患者的WAIS-RC得分也明显减少.轻度AD组DS得分、相似性得分和BD得分与听功能测试结果的相关系数分别为-0.466、-0.421、-0.379(P<0.05);MCI组DS得分、相似性得分和BD得分与听功能测试结果的相关系数分别为-0.462、-0.418、-0.482(P<0.05).结论 MCI组与正常对照组纯音听阈、听性脑干反应结果相似,轻度AD患者与MCI患者及正常对照组相比差异有显著性,且受试者听力障碍程度与WAIS-RC得分呈负相关.

  • 右美托咪定应用于无痛胃镜中的麻醉治疗效果分析

    作者:王香

    目的 研究并探讨右美托咪定应用于无痛胃镜中的麻醉效果.方法 于2017年1—6月期间,将该阶段内在该院接受无痛胃镜检查的100例患者纳入作为研究对象,采取计算机随机数字分组法分为对照组50例、实验组50例,对照组单用丙泊酚麻醉,实验组采用丙泊酚联合右美托咪定麻醉,比较两组患者的麻醉效果、疼痛评分、检查耗时、苏醒时间、生命体征指标、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 实验组的麻醉优良率达到100%,较对照组的86%明显更高(P<0.05);实验组患者的疼痛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其检查耗时、苏醒时间均少于对照组(P<0.05);检查时,两组患者的心率、收缩压、舒张压均出现一定程度的波动,其中,实验组的心率、收缩压、舒张压波动不明显(P>0.05),而对照组的心率、收缩压、舒张压出现明显波动(P<0.05);实验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6%,对照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无痛胃镜检查时,在原有的丙泊酚麻醉基础上加用右美托咪定,可有效提高无痛胃镜的麻醉效果,减轻其疼痛,还可减少其生命体征波动,减少不良反应,有利于保证无痛胃镜检查的顺利完成.

  • YL-1型针在治疗高龄患者慢性硬膜下血肿中的应用

    作者:费喜峰;万意;王之敏;陈寒春

    目的 探讨YL-l型针在治疗80~90岁高龄患者慢性硬膜下血肿中的治疗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2年5月—2016年12月该院收治的17例经YL-1型针穿刺治疗的高龄患者慢性硬膜下血肿患者的临床资料,设为80~90岁组,同时随机抽取同期收治60~79岁的19例慢性硬膜下患者为60~79岁组,手术方法与第一组相同.观察比较两组治疗效果,包括在术后治愈率,并发症发生率,复发率及住院时间等方面的差异.结果 两组术后均治愈出院,80~90岁组术后血肿复发1例,并发不同程度气颅1例,伤口感染1例;60~79岁组术后复发1列,其余一次性治愈,并发不同程度气颅2例,两组在复发率及并发症发生率上并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80~90岁组平均住院天数为(9.235±2.948)d,60~79岁组平均住院天数为(7.316±3.660)d,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YL-1型针穿刺治疗80~90岁组高龄老年患者慢性硬膜下血肿同60~79岁组一样安全、有效.

  • 胫骨平台骨折57例手术治疗及疗效探讨

    作者:卢贺华

    目的 对57例胫骨平台骨折手术治疗和临床疗效进行探讨.方法 选取该院2013年4月—2014年4月收治的57例胫骨平台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对研究对象的观察指标包括手术治疗效果以及疗效影响因素进行观察.结果 57例患者均受到后续长期随访,对骨折的愈合情况进行统计,发现患者的痊愈时间普遍在5~7个月,平均6.2个月.结论 外科手术对治疗胫骨平台骨折有非常好的效果.

  • PFNA内固定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价值探讨

    作者:谈俊

    目的 观察PFNA内固定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价值.方法 该院骨科2011年3月—2016年12月收治64例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根据内固定治疗方法不同将所有患者均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对照组32例患者给予股骨近端重建钉内固定(PFN)治疗,实验组32例患者给予股骨近段抗旋髓內钉(PFNA)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骨折愈合时间、并发症发生情况以及患者治疗前后髋关节运动功能(Harris)评分变化情况.结果 实验组患者手术时间为(40.2±8.4)min、术中出血量为(281.5±18.2)mL、术后骨折愈合时间为(54.3±3.2)d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实验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9.4%vs 31.3%),实验组患者髋关节运动功能(Harris)评分提升幅度明显多于对照组[(44.0±5.2)分vs(26.8±3.5)分],两组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于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给予股骨近段抗旋髓內钉(PFNA)治疗可有效缩短患者手术时间、骨折愈合时间、并发症发生少,患者术后髋关节功能恢复快.

  • 探讨体外冲击波碎石治疗经皮肾镜术后残石的时机及对治疗安全性、结石清除率的影响因素

    作者:吴荣鑫;胡明进

    目的 探讨体外冲击波碎石治疗经皮肾镜术后残石的时机及对治疗安全性、结石清除率的影响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该院泌尿科在2013年1月—2017年4月期间收治的32例接受经皮肾镜术后存在残石的肾结石患者临床资料,术后经CT影像确定残石后,计算皮肤和残石的距离、残石的大小.术后2周行体外冲击波碎石术的17例为A组患者,术后4周行体外冲击波碎石术的15例为B组.观察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石清除率,并就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情况展开分析.结果 A、B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总有效率均为100.00%,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B组结石清除率为100.00%、 并发症发生率为5.88%,A组结石清除率为86.67%、 并发症发生率为13.34%,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针对经皮肾镜术后残石的肾结石患者可行体外冲击波碎石治疗,相较于术后2周操作来说,术后4周体外碎石的时机好,且结石清除率、安全性也较高,值得推广.

  • 骨折患者放射诊断误诊影响因素的临床分析

    作者:胡瑞敏

    目的 分析在该院骨折患者的放射诊断当中,患者出现误诊的具体相关影响因素,并且以此为基础分析具体的解决对策.方法 选择该院在2016年1—12月间收治的102例骨折患者为主要对象进行分析,所有患者都需要接受放射诊断,在所有患者当中,有12例患者出现了误诊情况,该院对这12例患者的误诊影响因素进行分析,并且提出科学的解决对策.结果 在12例出现误诊的患者当中,四肢骨折为5例,肋骨骨折及胸骨骨折患者为3例,骨盆骨折患者为2例,脊柱骨折患者有2例.所有患者出现误诊的原因与临床医师、放射医师、所用的诊断设备及患者自身因素相关,医院应当根据以上因素进行科学分析,并且提出多方面、全方位的解决对策,从根本上避免患者出现误诊.结论 对于骨折患者的放射诊断而言,其相关的影响因素较多,医院应当根据具体的影响因素制定科学的诊断对策,以此保证骨折患者放射诊断的准确性.

  • 多轴锁定接骨板与外固定支架治疗桡骨远端C3型骨折的疗效分析

    作者:胡海洋

    目的 探究针对桡骨远端C3型骨折患者实施多轴锁定接骨板与外固定支架手术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 择取2014年1月—2016年12月期间,该院骨科收治的桡骨远端C3型骨折48例作为该次研究对象,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参照组,每组24例患者,针对参照组患者实施单纯性外固定支架手术治疗,针对研究组患者实施多轴锁定接骨板治疗,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 研究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有效率(91.67%)显著高于参照组患者(66.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的临床并发症发生率(12.50%)显著低于参照组患者(29.7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的骨折愈合时间(3.8±1.6)个月和桡骨缩短程度(11.7±5.3)mm均明显低于参照组患者(4.6±1.2)个月和(14.1±5.1)mm,但Gartland-Werley评分(8.9±4.1)分明显高于参照组患者(7.1±2.3)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针对桡骨远端C3型骨折患者实施多轴锁定接骨板手术治疗,能够获取到较好的临床效果,值得推广.

  •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慢性肺心病的治疗分析

    作者:佘亚南

    目的 分析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合并慢性肺心病(CCP)的治疗效果.方法 按照入院顺序随机抽取该院自2015年4月—2017年4月收治的COPD合并CCP患者60例,按照抽签的方式,分为观察组(n=30)和对照组(n=30).对照组进行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进行头孢噻肟钠、血塞通治疗.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肺功能、并发症发生率以及生活质量.结果 与对照组的治疗效果(96.7%)比较,观察组的(66.7%)较高;与对照组的并发症发生率(30.0%)比较,观察组的(6.7%)较低;观察组的FVC、FEVI.0、MVV指标分别是(69.28±10.95)%、(75.89±9.07)%、(67.78±11.12)%;对照组的分别是(60.14±13.53)%、(64.13±13.34)%、(57.08±13.09)%;并且观察组的生活质量远比对照组的高.结论 COPD合并CCP患者进行头孢噻肟钠、血塞通联合治疗,病情可见显著好转,并发症较少,生活质量明显改善,值得借鉴和推广.

  • 眩晕症的病因分析与治疗探讨

    作者:刘艳华

    目的 探讨眩晕症的病因、治疗方法 和效果.方法选择该神经内科2015年5月—2017年5月收治的主诉以眩晕为主的患者270例,随机将患者分为两组各135例,分析患者病因,A组给予倍他司汀治疗,B组给予丁咯地尔治疗,观察疗效.结果 在该组病例中,前庭性眩晕200例(74.1%),包括前庭周围性眩晕143例(71.5%),前庭中枢性眩晕57例(28.5%),其中BPPV、VN、MD、急性迷路炎、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精神性、偏头痛性眩晕分别占51.7%、16.8%、13.3%、7.7%、32.2%、14.7%,非前庭性眩晕70例(25.9%).B组总有效率为94.8%,明显优于A组88.1%(P<0.05);A组临床症状消失时间为(5.3±1.7)d,B组临床症状消失时间为(4.9±1.5)d,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患者的病因进行分析可为治疗提供依据;丁咯地尔和倍他司汀作为治疗眩晕症的药物,可有效缓解眩晕症状,提高疗效.

    关键词: 眩晕症 病因 治疗 探讨
  • 慢性心力衰竭患者中血浆脑钠肽水平检测的临床价值

    作者:冉旋

    目的 探讨慢性心力衰竭(CHF)患者中血浆脑钠肽(BNP)水平检测的临床价值.方法 抽取至该院就诊的86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2016年1月—2017年1月),将其设置为实验组,另同期收集86名健康体检者作为常规组,对两组受检者均进行BNP水平检测,对两组的检测结果 进行分析比较.结果CHF患者的血浆BNP[(890.25±287.45)ng/L]与LVEF[(0.38±0.22)%]相比健康体检者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健康体检者分别为[(66.25±20.85)ng/L]、(0.68±0.16)%,该类疾病患者不同分级的的血浆BNP水平明显低于健康体检者,LVEF明显高于健康体检者(P<0.05);随着患者心功能分级的增加,将会使得血浆BNP浓度不断增高,LVEF不断降低(P<0.05).结论 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来说,加强对血浆BNP水平的检测,利于对其实际病情进行判断,便于加强疾病的诊断与治疗工作,值得实践推广.

  • 多巴胺联合呋噻米腹腔注射治疗肝硬化腹水的效果探讨

    作者:刘平;田园丁;姜曼莉

    目的 观察多巴胺联合呋噻米腹腔注射治疗肝硬化腹水的效果.方法 对该院2015年5月—2016年9月收治的26例肝硬化腹水患者分组,其中对对照组患者进行常规治疗,在此基础上对观察组患者应用多巴胺联合呋噻米腹腔注射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 疗程结束后,观察组患者的总有效率为84.6%,与对照组患者的61.5%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肝功能指标、血氮、24 h尿量得到明显改善,组间对比,观察组患者的TBil、ALB、24 h尿量指标改善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肝硬化腹水患者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应用多巴胺联合呋噻米腹腔注射治疗疗效显著,值得推广.

  • 无创呼吸机联合药物治疗煤工尘肺合并症的临床分析

    作者:王艳丽;冯喜增

    目的 探讨无创呼吸机联合药物治疗煤工尘肺合并症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 以2015年6月—2016年6月期间该院的80例煤工尘肺合并症患者为研究对象,并将其随机分为人数相等的观察组和对照组,其中对照组只采取药物治疗,而观察组则在药物治疗的基础上联合无创呼吸机进行治疗,再比较分析两组采用不同的治疗方式后在临床症状、血气、血生化、肺功能及影像学方面的变化.结果 观察组的总有效率(92.5%)要高于对照组的总有效率(77.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无创呼吸机联合药物治疗煤工尘肺合并症具有较好的临床效果,可以临床推广使用.

  • 重症哮喘合并呼吸衰竭的急诊治疗效果探究

    作者:蒋希石;李蕾;王后丹;赵志国;张明德

    目的 探讨对重症哮喘合并呼吸衰竭患者行急诊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2015年12月—2016年12月该院收治的96例重症哮喘合并呼吸衰竭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急诊组和常规组,各48例.急诊组行急诊治疗,常规组行基础治疗,观察并比较两组治疗效果、治疗前、后各项指标的改善情况.结果 急诊组的治疗有效率45例(93.75%)显著高于常规组36例(75.00%),两组治疗前的动脉氧分压(PaO2)、动脉二氧化碳分压(PaCO2)、心率(HR)等指标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急诊组的PaO2、PaCO2以及HR等指标均优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重症哮喘合并呼吸衰竭患者行急诊治疗,不仅能够有效改善患者PaO2、PaCO2以及HR等指标,同时,还能够缓解患者的临床症状,减少死亡事件的发生.

  • 消化内镜治疗上消化道出血的疗效分析

    作者:王觅柱;孟宪梅;常志恒

    目的 探析消化内镜对上消化道出血的治疗效果.方法 随机抽取该院于2016年1月—2017年3月接收的80例上消化道出血病患资料,并对其进行对比分析.依据临床治疗方式不同,将病患均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对照组病患接受云南白药和去甲肾上腺素治疗;实验组接受胃镜下药物局部注射治疗,医护人员需精心呵护病患的病情,随时查看病患的病情进展状况,并对比两组病患的止血时间、并发症发生状况以及临床治疗效果.结果 通过相关治疗后,实验组病患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是95.00%,对照组的治疗总有效率是67.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病患的止血时间为(0.87±0.73)d,对照组病患的止血时间是(1.67±0.82)d;其中实验组病患的并发症发生率(2.50%)显著低于对照组病患(15.00%)(P<0.05).结论 运用消化内镜对上消化道出血病患进行治疗时,其止血效果好,安全性高,值得继续推广于临床治疗中

  • 沙美特罗联合丙酸氟替卡松治疗尘肺病合并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效果研究

    作者:张龑心

    目的 观察沙美特罗联合丙酸氟替卡松治疗尘肺病合并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该院2016年1月—2017年1月尘肺病合并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患者97例,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患者49例,对照组患者48例.两组患者均采用缩唇呼吸,观察组患者使用沙美特罗联合丙酸氟替卡松治疗,对照组患者使用噻托溴铵治疗.治疗6个月后,比较两组患者肺功能情况、6 min步行距离、血氧饱和度.结果 观察组患者49例,治疗后FVC(70.82±3.47)%、FEV1(73.73±3.99)%、MVV(72.79±3.42)L/min、6 min步行距离(410.82±19.28)m、SaO2(82.83±1.69)%;对照组患者48例,治疗后FVC(63.87±3.21)%、FEV1(68.37±2.99)%、MVV(66.73±3.96)L/min、6 min步行距离(378.93±18.28)m、SaO2(80.12±1.62)%.两组患者临床症状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沙美特罗联合丙酸氟替卡松治疗尘肺病合并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具有良好的临床疗效,可以提升患者肺功能情况,值得在临床中推广.

  • 他汀类药物在心脑血管疾病中的应用价值分析

    作者:曹洪兵

    目的 评价他汀类药物在心脑血管疾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以2012年4月—2016年12月为时间段,将期间该院收治的90例心脑血管疾病患者设为研究对象,采用双盲随机法分为参照组与研究组各45例,给予参照组服阿司匹林肠溶片治疗,研究组在参照组基础上联用辛伐他汀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结果 经过治疗两组患者TG、TC、LDL-C、HDL-C等指标明显改善,且治疗后观察组的指标[TG(1.49±0.83)mmol/L;TC(4.21±1.01)mmol/L;LDL-C(2.46±0.71)mmol/L;HDL-C(1.51±0.52)mmol/L]与对照组[TG(1.77±0.91)mmol/L;TC(4.89±1.08)mmol/L;LDL-C(3.00±0.79)mmol/L;HDL-C(1.34±0.33)]mmol/L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5.65(43/45)明显高于参照组88.89%(40/4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均未出现严重不良反应情况(P>0.05).结论 他汀类药物应用于心脑血管疾病中疗效确切,有助于促进患者症状改善,提高临床治疗效果,安全性高,具有临床实用价值.

  • 视神经脊髓炎的临床特点及预后分析

    作者:张子剑

    目的 对视神经脊髓炎的临床特点及预后展开分析研究.方法 以该院2010年4月—2015年的5月期间的7例视神经脊髓炎患者为研究对象,以回顾性分析的方法对患者的临床表现、实验室及影象学检查、治疗及其预后展开分析.结果 7例患者之前从未患过视神经脊髓炎,其中男性5例,女性2例,起病年龄为1~15岁,病前有相关感染史的为5例;第一次犯病临床表现为视神经炎的患者3例,脊髓炎患者4例,视神经炎与脊髓炎间隔时间为1d~7个月;单侧视神经炎患者2例,双侧视神经患者5例;脊髓横贯性损害患者5例,非横贯性损害患者2例;VEP检查异常患者7例;脊髓MRI检查胸段病灶患者7例;抗体检查异常患者1例.在治疗过程中,除了一名患者不想继续接受治疗外,其余患者的病情均有所好转.有4例患者愿意接受随访调查,其中有两名患者病情复发.结论 视神经脊髓炎患者中,儿童患者可于幼儿期发病,患者治疗后可能出现复发现象,应注意复审及跟踪随访.

  • 护理随访对慢阻肺患者健康行为和肺功能的影响

    作者:张雪云

    目的 探究护理随访对慢阻肺患者健康行为和肺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择该院自2015年12月—2016年12月在该院确诊为慢阻肺患者资料150例,将这150例患者采用随机分组的分组方式平均分为两组,并分别命名为观察组与对照组两组,每组人数均为75例.观察组患者进行护理随访,而对照组患者则仅进行一般的身体护理.一段时间的护理结束之后,观察两组患者的肺部功能情况以及健康行为,记录有关数据,以便结果 分析.结果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肺功能,显示观察组FEV1(L)随访前随访后数据分别为(1.97±0.89)、(2.32±0.88)L,对照组分别为(1.96±0.90)、(1.94±0.85)L.而观察组PEF(L/s)随访前随访后数据分别为(5.11±0.76)、(5.92±1.74)L/s.对照组分别为(5.12±0.76)、(5.23±1.58)L/s.根据随访得到的观察组数据显示患者的呼吸功能训练、戒烟、身体锻炼、营养供给等等健康行为相较于对照组均有明显的提高(P<0.05).结论 对慢阻肺患者进行护理随访,能够使患者具有更佳的健康行为,并能够有效的改善患者的肺部功能水平,建议临床上广泛使用护理随访的方式照料患者.

  • 神经内科门诊老年患者心理特点及护理价值探讨

    作者:肖利君

    目的 探讨神经内科老年患者心理特点及护理价值.方法 选取该院曾在2014年8月—2016年8月所接收的300例患有神经内科的老年患者,并随机把这300例患者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150例,其中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研究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分析患者心理特点并给予针对性护理措施,并对2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负面情绪改善效果进行分析和对比.结果 在满意度的比较上,研究组为91.33%,对照组为79.33%,研究组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负面情绪改善效果的比较上,护理后研究组评分为(40.3±9.0)分,对照组为(45.8±8.7)分,研究组低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准确分析神经内科老年患者心理特点并给予相应护理服务可显著改善其负性心理情绪,对提高护理满意度具有积极意义.

  • 护理干预在脱敏治疗慢性湿疹患者中依从性的影响

    作者:苏琳

    目的 观察护理干预对于慢性湿疹脱敏治疗患者依从性影响分析.方法 将在该院2016年1月—2017年1月收治以慢性湿疹为诊断的患者114例,按照护理方案的区别随机分为对照组与护理组,每组57例.对照组常规护理方式,护理组采用有针对性的护理干预.将两组服药依从性与治疗效果对照分析.结果 治疗结束后治疗依从性统计良好、较好、较差、极差分别为护理组35例、21例、1例、0例;对照组则为7例、11例、26例、13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组总有效率为98.25%,对照组为68.4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 对于慢性湿疹患者的脱敏治疗上,采用有针对性的护理干预,可有效提高患者服药依从性,进而提高治疗效果,有在临床上普及、推广、使用价值.

  • 产科护理不安全因素的分析与防范对策

    作者:王丽

    目的 探讨产科护理的不安全因素,并针对性地提出防范对策.方法 以2015年5月—2016年5月期间该院的46名护理人员为研究对象,总结分析护理人员经常出现的护理问题,再将这46名护理人员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的人数均为23名,对观察组的护理人员普及规章制度,对照组的护理人员不普及规章制度,然后分析并总结消毒情况、医疗设备精准度、护理人员技术水平、医疗环境、药物使用是否合规等指标.结果 在2015年5月—2016年5月期间,共出现200件由于产科护理不到位而导致的风险事件,引起产科护理不安全的主要因素有患者及家属原因、消毒不合格、医疗设备是否精准、护理人员技术问题、医疗环境、药物使用不合格,其占总风险事件的比率分别为19.0%、5.0%、7.5.0%、15.0%、45.0%、8.5%.对观察组的护理人员普及相关的规章制度后,其风险事件的发生率要明显低于对照组的风险事件发生率,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导致产科风险事件的不安全因素有很多,为了防止产科风险事件的出现,对产科的相关护理人员普及规章制度有利于降低风险事件的发生率,从而确保产科患者的安全.

  • 产后出血的临床护理对策分析

    作者:荆玲玲

    目的 分析产后出血的临床护理对策.方法 随机抽取该院2014年1月—2016年1月70例产后出血产妇,分为对照组(n=35)与观察组(n=35),对照组予以常规的护理模式,观察组予以整体护理模式.观察两组产妇的产后2、24 h的出血量,同时观察两组产妇的护理满意度.结果 观察组产妇产后2 h的出血量为(579.62±146.29)mL,与对照组产妇的(582.36±162.31)mL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产妇产后24 h的出血量为(740.39±137.92)mL,明显少于对照组产妇的(917.21±211.37)mL,同时观察组产妇的护理满意度为97.14%,明显高于对照组产妇的62.8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于产后出血的产妇采取整体护理模式可有效的降低产妇的出血量,提升护理质量,具有较高的临床推广价值.

  • 循证干预对ICU导尿管相关性尿路感染发生率的临床影响观察

    作者:刘献英

    目的 对循证干预在ICU导尿管相关性尿路感染发生率中的影响作用分析.方法 在该院2015年12月—2016年12月ICU接收的患者中随机选取60例为观察组,实施循证干预,另外选取2014年12月—2015年11月ICU接收60例为对照组,对比分析循证干预前后患者的导尿管相关性尿路感染发生率.结果 和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患者的导尿管相关性尿路感染发生率显著偏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对照组和观察组患者的导尿管相关性尿路感染发生率分别为16.7%、3.3%;和对照组患者相比,观察组患者的临床护理满意度显著偏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和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分别为58.3%、96.7%.结论 在ICU患者临床护理干预中,对患者实施循证干预,则有助于显著降低患者导尿管相关性尿路感染发生率,提高患者护理满意度,值得推广.

  • 临床护理路径在耐药肺结核患者中的应用效果评价

    作者:郑文灵

    目的 在耐药肺结核患者护理过程中采用临床护理路径,评价应用效果.方法 该次探究需要利用自愿参与原则在该院2015年1月—2017年1月期间所收治的耐药肺结核患者中选取66例作为样本人群,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对66例患者实行均分,2组患者分别命名为研究组和参照组,每组33例患者.参照组患者在护理过程中应用常规护理干预,研究组患者在护理过程中应用临床护理路径,将2组患者实行不同护理干预后得到的组间数据(健康知识知晓水平、服药依从性、配合度满意度、疼痛满意度、心理舒适度满意度、住院时间、住院费用)进行统计学分析,计算出统计学分析结果 的相关性数值.结果研究组患者入院时服药依从性(1.47±0.56)分、健康知识知晓水平(6.83±2.06)分对比参照组患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出院时健康知识知晓水平(3.95±0.04)分、服药依从性(17.35±1.55)分、配合度满意度96.96%(32/33)、疼痛满意度96.96%(32/33)、心理舒适度满意度100.00%(33/33)、住院时间(49.25±3.75)d、住院费用(6308.14±123.69)元均显著性更佳,对比参照组患者而言,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耐药肺结核患者护理过程中采用临床护理路径,应用效果较为理想.

  • 无缝隙护理管理模式在促进母婴分离产妇母乳喂养中的应用

    作者:陈霞;张金花;张丽芹

    目的 对无缝隙护理管理模式在促进母婴分离产妇母乳喂养中的应用效果进行分析.方法 从2016年1月—2017年6月在该院分娩的产妇中选取400例母婴分离产妇,随机、均等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对照组使用常规护理管理模式,研究组使用无缝隙护理管理模式.对比不同组别产妇母乳喂养知识掌握与母乳喂养情况、对护理的满意度、对母乳喂养知识与喂养技巧掌握的依从情况.结果 研究组产妇母乳喂养知识掌握率96.0%,明显高于对照组80.5%(P<0.05);研究组产妇母乳喂养成功率92.5%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7.5%(P<0.05);研究组产妇护理满意度96.5%,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0.5%(P<0.05).结论 无缝隙护理管理模式在促进母婴分离产妇母乳喂养中的应用效果显著,有大规模推广的必要.

系统医学分期目录
期数
2019 03
2018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017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016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