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白内障超声乳化术后黄斑中心凹下脉络膜厚度改变及其影响因素

    作者:谢南明;吕旭菁

    目的 研究分析临床中在接受白内障超声乳化术之后患者黄斑中心凹下脉络膜厚度(SFCT)的情况以及对其影响因素.方法 选取该院2015年1月—2016年10月期间收治的老年白内障患者70例,运用超声乳化白内障吸出人工晶状体植入手术进行治疗.之后使用深度增强相干光断层扫描(EDI-OCT)技术对患者手术之前、手术后第1天、第2周、第1个月、第3个月的SFCT以及眼压(IOP)实施测量.对比不同因素下SFCT的变化情况,运用回归分析法对SFCT的改变与IOP、AL、年龄等因素的关系.结果 ①患者手术后第3个月IOP平均值(14.68±3.48)mmHg高于手术前平均值(P<0.05);②男性患者第3个月的SFCT为(27.48±25.57)高于女性患者(18.73±10.42),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实施超声乳化白内障吸出书之后3个月内患者的SFCT增厚,第1个月为显著.而SFCT的值变化和患者的IOP、AL、年龄、性别等不存在显著相关.

  • 超声乳化白内障吸出为主的睫状环阻滞性青光眼手术治疗模式探讨

    作者:由新英;王涛

    目的 探讨超声乳化白内障吸出为主的睫状环阻滞性青光眼治疗模式的可行性.设计 回顾性病例系列.研究对象 北京同仁医院青光眼滤过术后药物治疗无效合并有白内障的睫状环阻滞性青光眼患者12例12眼.方法 对所有患眼优先行透明角膜切口超声乳化白内障吸出联合折叠式人工晶状体(IOL)植入术,必要时联合术中抽玻璃体水囊及房角分离术;无效者再行Nd:YAG激光晶状体后囊膜及玻璃体前界膜切开或前部玻璃体切割术.除常规检查外,手术前及手术后2周行超声生物显微镜检查.术后平均随访(15.8±5.2)个月.主要指标 眼压、中央前房深度及视力变化.结果 12眼中术前平均中央前房深度(0.38±0.17)mm,平均眼压(31.50±3.50) mm Hg.5/12眼经单纯超声乳化白内障吸出折叠式10L植入术联合房角分离术;5/12眼又联合Nd:YAG激光晶状体后囊膜及玻璃体前界膜切开术;2/12眼又联合前部玻璃体切割术.术后2周平均中央前房深度(2.31±0.37)mm;末次随访时平均眼压(14.60±4.80)mm Hg;视力提高或不变.结论 本文小样本的资料显示,药物治疗无效的睫状环阻滞性青光眼病例先行白内障超声乳化吸出术,无效者依次行Nd:YAG激光晶状体囊膜、玻璃体前界膜切开及前部玻璃体切割术的治疗模式是可行的.(眼科,2012,21:43-46)

  • 白内障超声乳化吸出术后脉络膜脱离一例

    作者:贾卉;张冰洁;姜宏;程广印

    1 病历简介患者,男,53岁.因右眼视力逐渐下降2年,诊断为"老年性白内障",于当地医院行白内障超声乳化吸出人工晶状体植入术,术中吸出皮质时发现后囊膜破裂,因破裂面积较小,睫状沟内植入人工晶状体,瞳孔圆形、居中,人工晶状体位置正;术后3天剧烈咳嗽后,右眼虹膜自上方角巩膜缘创口处脱出,部分玻璃体脱出入前房,行前节玻璃体切割术;二次术后3天发现脉络膜脱离,静点甘露醇及抗生素、激素(地塞米松10mg),症状无好转.

  • 比较现代囊外摘出术与超声乳化吸出术对老年性白内障血-房水屏障功能的影响

    作者:罗莉霞;刘奕志;朱斯平;刘玉华;曾阳发

    目的 比较老年性白内障现代囊外摘出术与晶状体乳化吸出术两种手术对眼血-房水屏障功能的影响.方法 分别对32例(37眼)老年性白内障行经典的现代囊外摘出(10 mm大切口)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术以及60例(64眼)老年性白内障行超声乳化(3.2 mm透明角膜切口)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应用激光蛋白细胞检测仪定量检测手术前后房水蛋白浓度的变化.结果 两组术前房水蛋白浓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术后各观察时期的房水蛋白浓度.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现代囊外摘出术组术后随访90 d均高于术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晶状体超声乳化组术后90 d与术前比较,差异无统计意义(P>0.05).结论 比较白内障现代囊外摘出手术与晶状体超声乳化手术,前一种术式对血一房水屏障损伤较大,且血-房水屏障功能不能在短时间内修复.

  • 三种手术方法治疗青光眼合并白内障的临床对比观察

    作者:杜敏;牛永亮;周瑞芳

    目的 探讨3种不同手术方法治疗青光眼合并白内障的临床效果.方法 对96例96只眼急性闭角型青光眼合并白内障患者,凡房角开放1/3以上象限者,分为3组,每组32只眼,I组行单纯白内障超声乳化+人工晶状体植入术,Ⅱ组行单纯白内障超声乳化+人工晶状体植入术联合虹膜根切术,Ⅲ组行白内障超声乳化吸出+人工晶状体植入联合小梁咬切除术,术后随访12个月.结果 术后三组早期视力差异无统计学意义,6个月后因眼压较高引起视力下降者,I组3眼,Ⅱ组2只眼,Ⅲ组2只眼,3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2组并发症的发生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急性闭角型青光眼合并白内障,术前房角开放1/3象限以上者3种不同手术方法效果相当.

  • 晶状体前囊染色在白色白内障连续环形撕囊术中的应用

    作者:岳军

    连续环形撕囊术(coninuous curvilinear capsulorhexis,CCC)是现代囊外白内障摘出术,特别是超声乳化白内障吸出术成功的关键.对于一些缺乏眼底红光反射的白内障如白色白内障、硬核白内障、过熟期白内障等,撕囊过程中很难辨清撕开囊膜的边界及走向,造成边缘不连续,甚至放射状撕裂,撕囊的大小亦难以控制,给手术的操作增加了许多困难,更严重者会导致后囊膜破裂、玻璃体溢出等并发症.因此,如何提高白色白内障连续环形撕囊的成功率,成为眼科医生所共同关心的问题.近年来,我们采用染色剂辅助撕囊技术,大大提高了连续环形撕囊的成功率,取得了理想的手术效果.报告如下.

  • 白内障超声乳化吸出术的护理

    作者:朱黎光

    白内障是老年性人群中主要的致盲眼病之一.随着人均寿命的延长,老年性白内障的发病率逐年增高,而超声乳化白内障吸出术+人工晶体植入术以切口小、视力恢复快、术后散光轻等优点,已是白内障患者复明的主要治疗手段.优质良好的术前术后护理是提高手术质量的重要标志.通过对患者进行围手术期护理,提高了护理质量,同时保证了患者的安全,获得了满意的效果,白内障术前术后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 白内障超声乳化吸出术的护理

    作者:闫广丽;王艳;孙学明;马丽范;宫维丽

    超声乳化白内障吸出术以切口小,视力恢复快,术后散光轻等优点,已加入到了当前眼科手术的行列.我院自2008年10月以来对200例白内障患者行超声乳化白内障吸出术+人工晶体植入术,其中住院治疗42例,不住院治疗148例.

  • 晶状体乳化吸出人工晶体植入术治疗白内障合并高度近视的临床疗效观察

    作者:杜荣秀

    目的 观察白内障超声乳化吸出人工晶体植入术治疗白内障合并高度近视的临床效果.方法 对16例(20只眼)眼轴>26mm的白内障合并高度近视患者行超声乳化吸出人工晶体植入术.结果 术后3个月佳矫正<0.1者1只眼,0.1~0.4者7只眼,0.5~0.9者10只眼,≥1.0者2只眼.手术并发症:2只眼(10.0%)后囊膜破裂,5只眼(25.0%)角膜水肿,2只眼(10.0%)后囊膜不同程度混浊,1只眼(5.0%)视网膜脱离.结论 超声乳化白内障吸出人工晶体植入术是白内障合并高度近视患者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

  • 白内障超声乳化联合房角粘连分离术治疗慢性闭角型青光眼

    作者:韩霞;叶剑;王维光

    目的观察白内障超声乳化人工晶体植入联合房角粘连分离术治疗慢性闭角型青光眼的疗效以及术后房角形态的改变.方法白内障超声乳化联合房角粘连分离术治疗慢性闭角型青光眼32例(36只眼),对其手术前后的视力、眼压、视野、中央前房深度、房角形态进行对照观察.结果 术后随访3~7个月,32例(36只眼)有31例(35只眼)视力较术前明显提高.36只眼术后中央前房深度均加深,术前前房深度(1.557±0.338)mm,术后前房深度(3.382±0.197)mm.35只眼术后眼压明显降低,术前眼压(26.655±3.274)mmHg,术后眼压(13.96±4.045)mmHg.房角镜和UBM术后1月检查32例(36只眼)房角均开放,术后3月房角镜和UBM检查未发现房角再次粘连.26例(28只眼)术后6月复查视野无缩小.结论白内障超声乳化房角分离术可有效治疗合并白内障的慢性闭角型青光眼.

  • 白内障手术连续环形撕囊的染色技术

    作者:林振德;朱晓波;程冰;邹玉平;冯波

    目的:观察VisionBlue(0.06%台盼蓝)染色在白色白内障超声乳化手术中是否有助于连续环形撕囊(CCC)及整个手术安全顺利进行.方法:30例30只眼,术中前房注入0.1ml VisionBlue,观察前囊膜着色效果、撕囊成功率、在超声乳化手术中囊膜保护的完整率以及角膜内皮、眼压和房水炎症反应等.结果:28眼前囊膜周边及中央一次性均匀着色,2只眼经过两次染色后着色均匀;撕囊全部成功顺利,在后续的超乳手术中保留的囊膜边界清晰,完整率30/30;术中无并发症,术后视力提高,炎症反应轻,眼压及角膜内皮与术前无统计学差异;追踪3个月未见明显副作用.结论:VisionBlue染色是一种简单安全的技术,提高了前囊膜的可见度,有助于白色白内障超声乳化手术CCC和整个手术的安全顺利进行.

  • 两种手术方式治疗急性闭角型青光眼的临床对比观察

    作者:钟凌;李桦;杨敏;余海江;徐万柏;于莎

    目的 探讨两种不同手术方法治疗急性闭角型青光眼合并白内障的临床效果.方法 对86例96只眼急性闭角型青光眼合并白内障患者,凡房角开放1/4象限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44只眼,行白内障超声乳化吸出+人工晶状体植入联合小梁切除术,对照组52只眼行单纯白内障超声乳化吸出+人工晶状体植入术,术后随访6~10个月.结果 术后两组早期视力差异无显著性,6个月后因眼压较高引起视力下降者,观察组5只眼,对照组8只眼,两组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眼压控制在正常范围者<20mmHg(1kPa=7.5mmHg),观察组38只眼,对照组46只眼,两组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术后两组并发症的发生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 急性闭角型青光眼合并白内障,术前房角粘连个象限以下者,单纯行白内障超声乳化人工晶体植入手术和联合小梁切除术手术效果相当.

  • 青白联合术治疗虹膜劈裂合并白内障青光眼的临床疗效观察

    作者:雷晓军;李静敏;邵彦

    [目的]观察超声乳化并人工晶状体植入及小梁切除术治疗虹膜劈裂合并青光眼白内障的治疗效果.[方法] 对虹膜劈裂合并青光眼白内障的患者3眼行白内障超声乳化吸出术并人工晶体植入术及小梁切除术,术后观察视力、眼压、视野、结膜滤过泡、角膜、前房、虹膜、房角及人工晶状体的情况.[结果] 随诊6~14个月,3例患者视力分别由术前0.2(矫正0.3),0.1(矫正0.3),0.12(矫正0.2),提高至0.6(矫正0.7),0.5(矫正0.8),0.4(矫正0.8),术后术眼眼压波动于12~18 mmHg,视野缺损好转或无变化,滤过泡弥散,角膜光滑,角膜后少许色素KP,前房较术前明显加深,虹膜劈裂及纤维破裂范围扩大,虹膜脱色素加重,房角大量色素沉着,人工晶体位置正常,前表面少许色素沉着.[结论] 虹膜劈裂合并青光眼白内障的患者行白内障超声乳化吸出并人工晶体植入术及小梁切除术术后近期效果明确,无明显并发症,远期效果有待进一步观察.

  • 白内障超声乳化吸出术及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后中西医结合护理效果分析

    作者:王钰婷

    目的:研究对白内障超声乳化吸出术和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后的患者进行中西医结合护理的临床护理效果.方法:选择本院眼科白内障超声乳化吸出术和人工晶状体植入术患者96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8例.其中,对照组术后予以本科室常规护理手段,观察组予以中西医结合护理.比较两组术后视力恢复情况、并发症发生率和焦虑以及疼痛程度.结果:观察组术后视力提高效果优于对照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总并发症发生率2.99%,明显低于对照组对照组12.50%(P<0.05);观察组焦虑与疼痛的减轻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护理能有效降低白内障超声乳化吸出术及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后并发症的发生,可帮助提高视力,减轻患者焦虑感以及疼痛感.

  • 不同手术方式对白内障术后角膜散光的影响

    作者:宋颖;周绍荣;张琳

    目的了解不同手术方式对白内障术后角膜散光的影响.方法将113例(128只眼)白内障患者随机分成3组,各44例(51只眼)、40例(45只眼)、29例(32只眼),分别行白内障囊外摘除术(Ⅰ组)、小切口囊外摘除术(Ⅱ组)和超声乳化吸出术(Ⅲ组),并植入人工晶体,于术前、术后1周、1、3、6月随访远视力、角膜散光及其轴位等指标.结果Ⅱ组和Ⅲ组术后1周、1、3、6月的视力明显高于Ⅰ组,其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术前平均散光值Ⅰ组、Ⅱ组、Ⅲ组统计无显著差异(P>0.05);Ⅰ组平均散光值在术后1周、1、3、6月时均大于Ⅱ、Ⅲ组,且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Ⅱ组与Ⅲ组平均散光值在术后1周和1月时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3月后统计无显著差异(P>0.05).Ⅰ组、Ⅱ组、Ⅲ组术后早期均以顺规性散光为主,随着时间的推移Ⅲ组术后散光漂移明显,而Ⅰ组则漂移少.结论超声乳化吸出及人工晶体植入术是白内障手术发展的方向,但在无条件行超乳术时,调整切口大小、位置、深度、缝合技术等,术后仍可达到较低的散光度和满意的视力.

  • 光学生物测量仪角膜曲率指导下白内障超声乳化透明角膜切口矫正原有散光的疗效分析

    作者:王敏;王于蓝;陶津华;盛耀华;兰应霞

    目的 探讨在光学生物测量仪(IOL-master)引导下,取陡曲率子午线透明角膜切口行白内障超声乳化术,评价其矫正白内障患者原有角膜散光的疗效.方法 挑选71例(85眼)术前IOL-master检查角膜曲率差值(△K)为1.5~3.5 D的老年性白内障患者.按散光轴向分组:顺规散光组(A组)23眼,散光轴位>45.且≤135.;逆规散光组(B组)29眼,散光轴位≤30.或>150.;斜轴散光组(C组)11眼,散光轴位>30°且≤45°或>135 °且≤150.;对照组(D组)22眼.A、B和C组的主切口均位于陡曲率子午线的透明角膜上;D组的主切口均位于角膜缘11点方位.术者坐位可根据切口所在轴位灵活改变,但无需改变常规操作习惯.观察术后1周、1个月、3个月的视力及角膜散光度.结果 所有患者手术均顺利,且均无术后并发症发生.术后3个月裸眼视力≥1.0,A组7眼(30.4%)、B组12眼(41.3%)、C组2眼(18.2%)、D组3眼(13.6%),A、B组显著高于C、D组(P值均<0.05),而A组与B组及C组与D组间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术后3个月,A、B组的△K分别为(1.39±0.49)、(1.37±0.57)D,均显著低于术前的(1.87±0.41)、(1.96±0.53) D(P值均<0.05),且均显著低于D组的(1.75±0.64)D(P值均<0.05).结论 在IOL-master测量的陡角膜曲率上取透明角膜切口行白内障超声乳化术较常规上方切口可有效矫正部分角膜散光,且该方法适宜在大规模常规白内障手术中开展.对顺规及逆规散光的矫正效果较好;对斜轴散光的矫正效果不可预知,可能导致过矫.

  • 超声乳化联合房角分离术治疗急性闭角型青光眼持续高眼压疗效观察

    作者:李小萍;高小明;杨路;余腾

    目的 探讨超声乳化联合房角分离术治疗急性闭角型青光眼持续高眼压的疗效.方法 持续高眼压下的急性闭角型青光眼患者24例28眼,其中14例16眼(超声组)行超声乳化联合房角分离术,10例12眼(小梁切除组)行小梁切除术.术后均随访3~24个月,观察术前术后眼压、视力、中央前房深度(ACD)、房角开放距离500(AOD,00)和小梁虹膜夹角(TIA)等指标,以及并发症.结果 两组内手术前后视力、眼压、AOD500、ACD和TIA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 0.05),两组间术后AOD500、ACD和TIA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而视力和眼压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 0.05).两组并发症发生情况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急性闭角型青光眼持续高眼压状态下行超声乳化联合房角分离术可作为首选治疗方式.

  • 白内障超声乳化吸出术中应用多孔灌注前房维持器的临床价值

    作者:康震雷

    目的 研究白内障超声乳化吸出术中应用多孔灌注前房维持器(ACM)的临床价值.方法 选取我院2015年1月至2016年8月收治的80例(80只眼)年龄相关性白内障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均采用白内障超声乳化吸出术治疗.将手术中应用黏弹剂的40例患者纳入对照组,应用多孔灌注前房维持器的40例患者纳入研究组.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时间、超声乳化时间、超声乳化能量、手术前后视力水平、眼压、角膜内皮细胞计数、内皮细胞丢失率、角膜内皮细胞面积变异系数、中央角膜厚度、角膜散光、术源性散光水平.结果 两组患者平均手术时间、平均超声乳化时间、平均超乳能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个月,两组患者视力水平、内皮细胞丢失率、角膜内皮细胞面积变异系数、中央角膜厚度、角膜散光水平均高于术前,术后3个月两组患者眼压水平、角膜内皮细胞计数、术源性散光水平均低于术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两组间上述指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白内障超声乳化吸出术中应用多孔灌注前房维持器临床价值高,能在维持前房动态稳定基础上,提高患者视力水平,调节眼压,减轻角膜内皮细胞损伤,利于视觉功能恢复.

  • 白内障超声乳化术后早期眼内炎的临床分析

    作者:梁婧;袁容娣;刘小琴;张聪

    目的 探讨白内障超声乳化术后眼内炎发生的原因、早期诊断及治疗.方法 对2011年1月至2012年7月我院白内障超声乳化术后876例(1228只眼)中3例(3只眼)眼内炎进行随访观察.结果 3例(3只眼)眼内炎通过前房冲洗及玻璃体腔注入万古霉素1mg及头孢他定2mg,全身给予广谱抗生素及糖皮质激素治疗,病情得到了控制.结论 尽早行前房冲洗及万古霉素玻璃体腔注射术是治疗白内障术后早期眼内炎的有效方法之一.

  • 白内障超声乳化吸除联合房角粘连分离术治疗白内障合并闭角型青光眼的临床分析

    作者:李军花;袁毅;张瑞雪;吕雪漫

    目的 探讨白内障超声乳化吸除联合或不联合房角粘连分离术治疗白内障合并闭角型青光眼的效果.方法 31例(33只眼)随机分为2组:A组行白内障超声乳化吸除人工晶状体植入术;B组行白内障超声乳化吸除人工晶状体植入术联合房角粘连分离术.追踪观察眼压、降眼压药种类、佳矫正视力、前房角粘连关闭情况.平均随访20个月.结果 术后眼压平均降低:A组(1.92±1.65)mm Hg,B组(3.64±2.64)mm Hg;两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206,P<0.05);术后降眼压药种类平均减少:A组1.50±1.03,B组1.63±1.02,两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344,P>0.05);佳矫正视力≥0.5,A组13只眼(81.2%),B组15只眼(93.8%),两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0.286,P>0.05);前房角全部开放:A组0只眼(0%),B组10只眼(62.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1.782,P<0.005).结论 白内障超声乳化吸除联合或不联合房角粘连分离术都是治疗白内障合并闭角型青光眼的有效方法 ,联合房角粘连分离术,降低眼压和开放房角的效果更明显.

43 条记录 1/3 页 « 123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