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0期刊为您保价护航
-
您好,我们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期刊推荐
2、咨询绿色通道
3、医生论文咨询
-
现在咨询——先见刊后付款
请输入您想要咨询的问题......
《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自创刊以来,深受广大读者及作者好评。坚持以中医中药为主体,以教学科研为先导,以基层实用为根本,及时报道新理论、新技术、新思路、新成果。重点为中医药高中等院校教师、学生及医药人员服务,尤其是硕士研究生、博士研究生。栏目新颖,切合实际,内容丰富,实用性强。
1个月内
1.文稿要求:内容真实,论点明确,论据充分,重点突出,说理透彻,文字精练,具实用性、真实性、科学性和逻辑性;字数在3000字以上。
2.文题应做到简明、醒目,反映出文章的主题,中文文题一般以20个汉字以内为宜,不能使用笼统的、泛指性很强的词语,避免使用简称、缩写、化学结构式、药品商品名等不规范的词语。尽量不设副标题。论文所涉及的课题凡取得国家或部、省级以上基金或属攻关项目,应予说明,如“本课题受XX基金资助(编号XXXX)”,并附基金证书复印件。论文刊登后获奖者,请及时通知编辑部,并请将获奖证书复印件寄来。
3.作者署名:作者姓名在文题下按序排列,排列应在投稿时确定。在编排过中如须更动,应由第一作者出具书面证明,并加盖单位公章。作者单位,应注明单位名称、科室、地址(XX市或县XX路XX号)、邮编。
4.摘要及关键词:文章必须附中文摘要,内容包括目的、方法、结果(应给出主要数据)及结论4部分内容,要求以第3人称撰写200~300字为宜。并附3~8个关键词。有条件者,可将文题、作者、单位、摘要及关键词译成英文。
5.文章内容层次:一般按3级,序号均用阿拉伯数字编号,左顶格书写,不同层次序号之间用下圆点相隔,如1、1.1、1.1.1,夹在段落内的序号用①②……书写。
6.文中图、表要用中文清晰明了。表格内容不与文字、插图重复,均采用三线表。表中参数应标明量和单位的符号,需注释处,用*、▲、#等表示。本刊提供图、表单独铜版纸彩色印刷,费用另计。
7.文中涉及的量和单位应按《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定计量单位》规定执行,并用规定缩写符号表示。每一个组合单位符号中,斜线不得多于1条,如每天每千克体重用药剂量应写成mg/(kg?d)。
8.数字用法:凡是可以使用阿拉伯数字且很得体的地方,均应用阿拉伯数字,如公元世纪、年代、年、月、日、时刻,物理量量值必须用阿拉伯数字,非物理量的量词(计数单位)前面的数字,计数的数字,文后参考文献(古籍除外)著录中的数字。应使用汉字数字的场合:固定词语中作语素的数字,相邻2个数字并列连用表示的概数,带有“几”字的数字表示的概数,中国及世界各国、各民族的非公历纪年,含有月日简称表示事件、节日和其他特定含义的词组中的数字,古籍参考文献标注中的数字。
9.参考文献:必须是作者亲自阅读过的近年对本文有重要参考价值的正式文献,内容资料、转摘、保密资料、文摘等不能作为参考文献引用,文中出现的次序号,在引文末右上角方括号内注明,参考文献著录书写格式、间隔符号必须按照本刊规定:期刊:[序号]作者(作者3名以内全部列出,3名以上者列出前3名后加“等”,作者之间加“,”).文题[J].刊名,年,卷(期):页.书籍:[序号]作者(作者数同期刊要求).书名[M].版次(如第1版可略).出版地:出版社(要写全称),出版年:页.论文集:[序号]作者.题名[C]//原文献主编.论文集名.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页.
10.文稿直接通过电子信箱投稿,并请注明作者简介:第一作者的姓名(出生年-),性别(民族),籍贯(省市或县),职称,学位,主要研究方向。同时提供第一作者联系电话。投稿须附单位正式介绍信并加盖单位公章,将其扫描成图片或拍成图片随文稿一并寄至投稿信箱。
11.本刊对来稿有删改权,审定录用的稿件将在45天内发出录用通知至您投稿电子邮箱。凡2个月未接到采用或修改通知者,作者可电话咨询或将稿件另行处理。在规定时间内切勿一稿多投。凡被本刊录用的稿件均被中国期刊网全文发布,稿酬均由本部一次性支付。
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杂志影响因子
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杂志发文量
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杂志总被引频次
热门常见问题
杂志官网:http://lzxb.cbpt.cnki.net
推荐刊物均可到国家新闻出版总署网站查询正刊
可签署保密协议 ,不透露任何用户信息可跟踪进程,全程协议
1对1服务,7x24小时在线
14年经验沉淀,实体公司运营
对产柴胡皂苷内生真菌抗肿瘤作用机制研究概况进行综述,为柴胡次生代谢抗癌的深入研究提供依据.通过系统文献调研,以近年来的50余篇中外文献为依据进行归纳总结.产柴胡皂苷内生真菌抗肿瘤机制涉及诱导肿瘤细胞凋亡、逆转肿瘤耐药性和增强免疫调节功能等方面.植物内生真菌产生的抗肿瘤活性成分十分丰富,以它独特的优势使柴胡皂苷抗肿瘤制剂早日推广临床仍需要长期更全面、更深入的研究.
目的:观察手针足三里对佐剂性关节炎(Adjuvant-induced arthritis,AIA)急性期大鼠的抗炎镇痛作用及阿片肽系统在手针镇痛中的介导作用.方法:建立完全弗氏佐剂(complete Freund's adjuvant,CFA)诱导的大鼠模型,手针双侧足三里,观察痛阈、足肿胀;检测足爪、血清β-内啡肽含量.为进一步证实阿片肽系统在手针镇痛中的作用,通过足爪/血液注射纳洛酮观察大鼠痛阈变化.结果:手针可提高慢性炎性痛痛阈(P<0.01),足肿胀有下降趋势,但无统计学差异,足爪/血清β-内啡肽含量未见差异.足底/血液注射纳洛酮后,痛阈降低(P<0.05).结论:手针针刺足三里对急性期AIA大鼠有镇痛作用,可能与激活中枢阿片肽系统和外周阿片肽受体有关.
简述了在中医领域古今医家对IgA肾病病因病机的认知变化,将辨证角度分为宏观辨证和微观辨证,治疗以辨证论治为基础结合当代名医经验、中成药、中西结合治疗等方面,分析了中医药治疗该病的优势及其相关研究的局限,概括提出中医药研究IgA肾病的辨证思维及施治方法.
目的:探索痰湿型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患者临床特征与生化水平之间的相关性,为临床治疗提供依据.方法:对161例PCOS患者分为痰湿组99例,非痰湿组62例,对所有PCOS患者进行年龄、身高、体重、腰围、臀围及多毛、痤疮、黑棘皮的记录,并计算体重指数(BMI)和腰臀比(WHR).于自然月经周期或孕激素撤退出血的第3~5天空腹采血,测定性激素五项、雄激素三项、血脂四项及空腹血糖、空腹胰岛素水平,计算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结果:(1)在体重、BMI、腰围、臀围、WHR比较中痰湿组均高于非痰湿组,痤疮及多毛评分均低于非痰湿组,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2)痰湿组患者FSH、LH、PRL、SHBG水平均低于非痰湿组,TC、TG、LDL、FPG、FINS、HOMA-IR水平痰湿组均高于非痰湿组(P<0.05).(3)年龄与FSH呈负相关,与FPG呈正相关;体重与LH、FSH、SH3G水平呈负相关,与TG、TC、LDL、FINS、HOMA-IR均呈正相关;BMI与LH、SHBG呈负相关,与TG、TC、LDL、FINS呈正相关;腰围与T、TG、LDL、FPG、FINS和HOMA-IR呈正相关;臀围与TG、LDL、FINS和HOMA-IR呈正相关;WHR与E2、T、DHEAS、TG、LDL、FPG和HOMA-IR呈正相关;痤疮评分与FSH呈正相关,与E.和TC呈负相关;多毛评分与E.、PRL、DHEAS、FPG、FINS和HOMA-IR呈正相关,与SHBG呈负相关;黑棘皮评分与T、DHEAS、TC呈正相关,与AND呈负相关.(4)E.与HDL呈负相关;T与HDL呈负相关,与LDL呈正相关;PRL与TG呈正相关;AND与TG、FPG、HOMA-IR呈正相关,与HDL呈负相关;DHEAS与FPG、FINS呈正相关,与HDL呈负相关;SHBG水平与HDL、FPG、HOMA-IR呈负相关,与FINS呈正相关.结论:痰湿型较非痰湿型PCOS患者有明显临床特征,性激素和糖脂代谢水平紊乱,并且各个指标之间存在一定的相关性.
近年来慢性肾脏病的发病率呈攀升趋势,西医在治疗慢性肾脏病方面有一定局限性,中医药在慢性肾脏病治疗中具有一定的优势,且目前各中医家从脾肾方面入手治疗慢性肾脏病颇有心得,该文就对近几年从脾肾来阐述慢性肾脏病的中医病因病机、施治、临床研究等方面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了解从脾治肾方面治疗慢性肾脏病所取得的研究成果,为中医药治疗慢性肾脏病提供更系统的理论支持.
目的:基于中医传承辅助平台系统(V2.5)软件,对《中医方剂大辞典》中活血化瘀方剂在治疗心系疾病方面的用药特点进行探讨并分析其规律,以期对活血化瘀法治疗心系疾病进一步完善补充.方法:利用《中医方剂大辞典》系统搜集用于治疗心系疾病的具有活血化瘀功效的方剂,应用“中医传承辅助平台”系统的数据挖掘方法,如频数统计、复杂网络分析、关联规则分析、熵方法分析等,分析药物频数、关联规则、处方规律、核心药物组合、新方组合等用药及组方规律.结果:终纳入方剂327首,涉及药物275味;使用频率高的中药为当归(158次,48.31%)、川芎(100次,30.58%)、赤芍(89次,27.21%);常见的对药为川芎-当归(120次,50.84%),其次为赤芍-当归(104次,44.06%);常见的角药为赤芍-当归-肉桂(49次,20.76%),赤芍-川芎-当归(49次,20.76%);基于关联规则发现的常见药物组合:赤芍→当归(置信度1),川芎+白芍→当归(置信度1),延胡索+川芎→当归(置信度1),基于复杂网络发现的核心药物有当归、川芎、赤芍、人参、肉桂、生地黄;通过熵方法提取出来的新方组合12个.结论:本研究进一步的挖掘了活血化瘀方在历史过程中治疗心系疾病的核心用药及组方规律,其中当归、川芎、赤芍等核心药物常配伍温阳药、益气药、理气药等,其治法多为活血化瘀,益气温阳,行气止痛,进而为活血化瘀方在心系疾病治疗上提供补充借鉴,以及为下一阶段活血化瘀方干预心血管疾病的新药研发方面提供补充参考.
《神农本草经》重视五脏的重要性,强调“五脏”用药应注重药物的属性.该文初步对《本经》治疗“五脏”及其病证的用药进行了整理分类,发现其明言治疗“五脏”或“五内”有关的药物共计三品,四类,47味;四气五味多用药以性味甘、平为主;治疗“五脏”用药不仅有虚实之分,同时也说明“五脏”病证有虚实之别.
查阅近年来国内外有关单味中药止咳作用研究的文献,就我国在单味中药止咳作用方面初步研究进展做一概述,总结归纳出对不同方向咳嗽具有抑制作用的中药,包括化痰止咳平喘药、利水渗湿药、补虚药、解表药和理气药等,并对其主要止咳成分和可能的作用机制进行阐述,为我国发展富饶的中药资源及研发中药止咳药提供有用的建议,为更好进行对中药止咳药的研究开拓思维.
目的:探讨针刺联合中药大黄穴位贴敷治疗中风后便秘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对照研究的方法对2016年3月-2017年12月于我院收治住院的100例中风后便秘患者进行临床观察.将患者按随机数字表分配,实验组50例,对照组50例,其中对照组患者进行常规西医治疗,实验组患者使用针刺联合中药大黄穴位贴敷治疗,两组患者均治疗4周.治疗结束后计算临床总有效率,比较两组治疗前后排便症状、治疗前后患者大便性状评分及生存质量评分.结果:对照组临床总有效率为60%,实验组临床总有效率为8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5);两组患者经过治疗后,其各项症状均有改善,但实验组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比较两组患者经过治疗后其大便性状,实验组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P<0.05);患者治疗后生存质量评分明显提高,实验组生存质量评分优于对照组,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刺联合中药大黄穴位贴敷具有通调脏腑、调畅气机、润肠通便的作用,治疗中风后便秘的临床疗效显著,临床上值得应用.
哮病多因外感六淫、饮食不当、七情所伤,或体虚病后、禀赋不足,脏腑气机失调,功能障碍,宿痰内伏所致.痰是机体水液代谢障碍形成的病理产物.由于肺、脾、肾、肝对水液代谢起着重要作用,故哮病的产生与上述脏腑功能失常密切相关.该文通过探讨“治痰先治气”的机理,结合古籍医案分析,阐明调气法在哮病治疗中的作用,以期为提高临床疗效提供理论依据.
细胞死亡是机体发生发展中极为重要的一个过程,活细胞和死亡细胞之间的平衡关系是维持机体稳态的一个重要因素.近些年,细胞死亡的发生机制已成为生命科学研究领域的热点和中心,同时也是医学领域的研究焦点.程序性细胞死亡是细胞死亡中重要的一种形式,多受基因或信号转导通路的调控,随着科学技术的进一步开发,人们对程序性细胞的死亡形式又有了新的研究进展.该文结合国内外研究对凋亡、自噬、程序性坏死、焦亡和铁死亡5种比较重要的程序性细胞死亡形式,关于它们的来源、概念、形态学特征、死亡机制及近期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阐述程序性细胞死亡是人类生命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以后更好的研究人类生命篇章打下坚实的基础.
目的:青蛾丸为祖国医学的传统名方,其临床应用以及随证变方应用十分广泛.我们采用青娥丸治疗绝经后中医辨证属肾虚血瘀型的骨质疏松症患者并观察其临床疗效.方法:共选择60例我院收治并确诊为绝经后肾虚血瘀型骨质疏松症的患者,根据就诊顺序编号并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每组各30例.治疗组在正常治疗方案治疗下,予青娥丸口服,每次1丸,日3次,连续治疗1个月为1个疗程;对照组仅按正常治疗方案治疗,予口服安慰剂蜜丸.对两组有效性评价指标和安全性评价指标进行检测和比较,并随时记录不良事件.结果:青娥丸能显著降低绝经后肾虚血瘀型骨质疏松症的患者腰背疼痛VAS评分、主要临床症状计分、腰背疼痛和腰膝酸软症状程度.经治疗3个疗程后,显效21例,有效5例,无效4例,治疗组有效率为86.7%优于对照组29.17%(P<0.01).结论:青娥丸治疗绝经后肾虚血瘀型骨质疏松症,可显著改善患者腰背疼痛和腰膝酸软的临床症状,疗效确切且副作用少,患者易于接受,故值得推广.
目的:评价靳三针疗法治疗中风后抑郁症的临床疗效及研究现状.方法:系统检索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万方数据库、PubMed、Cochrane Library和Springer、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维普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VIP),搜集靳三针疗法治疗中风后抑郁症的随机对照试验(RCT),由2名评价员经过文献的筛选、资料提取、评价其特征及偏倚风险后,使用RevMan5.3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10个RCT,包括581例患者.经分析,靳三针对有效率、抑郁自评量表(SDS)、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OR=3.03,95%CI(1.75,5.26),P<0.0001;MD=-2.05,95%CI(-2.79,-1.31),P<0.00001;MD=-2.05,95%CI(-2.79,-1.31),P<0.00001].结论:Meta分析结果表明,相对于对照组,靳三针治疗中风后抑郁症的疗效结果存在明显优势.由于本系统评价纳入研究质量较低,极可能存在偏倚,影响了结果的论证强度,需要进行多中心、大样本的随机对照双盲试验证实.
慢性心衰为难治性疾病,关于慢性心衰探讨多为临床资料.该文从中医经典理论和文献报道入手,探讨慢性心衰的中西医结合治疗,尤其是中医辨证论治心衰.根据心衰中西医结合诊治指南,心衰病应该分阶段、分致病邪气不同进行治疗.该文为慢性心衰中西医结合治疗提供更全面依据.
目的:观察督脉灸结合恢刺法对脑卒中痉挛性偏瘫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6例患者随机分为督脉灸结合恢刺法治疗组(简称督恢组)、常规针刺组(简称常针组),每组各33例,均每天治疗1次,6次为1个疗程,疗程间休息1d,共治疗4个疗程,采用改良Ashworth量表(MAS)、Fugl-Meyer肢体运动功能量表(FMA)、日常生活活动能力量表(BI),对患者进行量表评定及疗效评价.结果:MAS、FMA及BI评定结果显示,督恢组总体评分优于常针组,2组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疗效评价结果显示,督恢组总有效率90.91%,常针组总有效率81.82%,两组对比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督脉灸结合恢刺法治疗脑卒中痉挛性偏瘫疗效更为理想.
总结近年来关于中医药治疗甲状腺癌的文献报道,从中医对甲状腺癌病因病机的认识、中医药辨证治疗甲状腺癌、其他中医药疗法三个方面作一综述,为更好地发挥中医药优势,服务临床提供参考.
地衣作为真菌和光合生物的共生联合体在传统中医药中得到广泛的使用,被添加于收敛剂、泻药、抗痉挛药、抗哮喘药、抗炎药、抗生素中,以及用于心血管、呼吸系统和胃部疾病的治疗.松萝酸(Usnic acid,UA)作为地衣代谢物,自1844年首次分离以来,得到了广泛的研究,并且已成为为数不多的市售产品之一.有研究显示,松萝酸具有较强的生物学活性,在抗炎、促进伤口愈合、抗氧化、抗菌、抗原虫、抗病毒、杀幼虫和防紫外线等方面有一定的功效.近,含有松萝酸的健康食品补充剂被推广用于减肥,但是,目前研究表明,肝毒性和接触性过敏,已成为松萝酸的潜在威胁.因此进一步确定松萝酸的有效性和安全性以评价松萝酸的生物活性和毒性成为了目前临床用药研究的重点.
目的:探究中成药联合心理干预治疗动脉粥样硬化临床前期病变(PCA)的临床疗效及血清中apoA1、apoB的水平变化及意义.方法:通过观察临床中收集的PCA患者200例,将其分为西医治疗对照组100例(A组),中成药联合心理干预结合治疗组100例(B组);两组患者均进行常规西医治疗,中成药联合心理干预组在常规西医治疗基础上给予中成药通心脉颗粒及心理干预治疗,并检测患者治疗前后血清中载脂蛋白A1(apoA1)、载脂蛋白B(apoB)水平变化并比较检测值结果的差异,并与治疗前后疗效作对比,并对两组患者进行心理评估,探讨治疗的临床价值.结果:(1)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载脂蛋白A1(apoA1)明显升高(P<0.05),组间比较差异明显(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载脂蛋白B(apoB)明显降低(P<0.05),组间比较差异明显(P<0.05).(2)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相比,心理抑郁评分明显降低;B组心理评分明显低于A组,且差异明显(P<0.05).结论:(1)中成药联合心理干预治疗PCA患者的疗效高于单纯西医治疗,安全性高,疗效明显,并且明显提高了临床疗效.(2)载脂蛋白A1(apoA1)、载脂蛋白B(apoB)可以用来预测PCA患者疾病的严重程度及预后,并且可以根据检测结果对治疗效果进行评价.(3)临床治疗过程中,及时对患者进行心理等方面评价可以提高临床疗效改善患者预后,对患者的病程及预后有着更全面的了解与认识.(4)可以将通心脉颗粒运用到临床治疗PCA中去,可以改善患者的症状及远期预后,为临床医生提供了新的治疗方法.
史伟教授认为IgA肾病病性总属本虚标实,以脾肾亏虚为本,风邪、湿热、浊毒、血瘀为标,湿、热、瘀贯穿始终.治疗过程中传承经典,临床不断探索创新,辨病与辨证结合,将药对巧用、活用,推陈出新,使药对不仅能在固有经方中治病,而且能运用到非固有经方中,协助或增强其他方药更好地发挥治疗作用.该文对史伟教授治疗IgA肾病常用药对进行总结.
目的:探索中医对伊立替康导致腹泻的中医证型及用药规律,为进一步临床研究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通过计算机与人工检索相结合的方法,对近10年中医诊治伊立替康导致腹泻的文献整理,进行中医证型、方剂和药物归类统计,分析总结各证型、方剂和药物出现的频次和所占比例.结果:伊立替康导致腹泻的中医证型有5个,其中频次高的为脾胃虚弱证,占33.33%,其次为脾肾阳虚证,占30%;方剂以自拟方居多,成方中频次多的是参苓白术散,占13.33%;药物类别共15类,其中以补虚药、收敛固涩药、清热药及利水渗湿药较为多见;中药共91味,常用药物为甘草、白术、党参、茯苓、黄芩等.结论:通过对近10年伊立替康导致腹泻的中医证型及用药规律分析,为伊立替康导致腹泻的临床辨证论治提供参考.
糖尿病足作为糖尿病严重的并发症之一,具有无法治愈和高截肢率的特点,严重影响患者的身心健康和生活质量.中医药治疗作为一种治疗糖尿病足的有效手段,在减轻病证和避免复发方面具有突出的疗效.糖尿病足的中医病因为消渴与脱疽,病机为气阴两虚及热毒寒凝,根据其病因病机可将临床糖尿病足患者分为气阴亏虚型、瘀血阻络型、寒湿阻滞型和热毒炽盛型4种类型.目前中医治疗糖尿病足的方法主要包括中医药内治、中医药外治和综合疗法,其中外治法包括熏洗疗法、足浴疗法、针灸疗法和穴位注射疗法.该文综述了糖尿病足的病因病机以及近十年来中医药治疗糖尿病足的临床研究进展情况,以期为今后糖尿病足的临床治疗提供参考.
目的:观察针刺配合下丹田灸对阳虚型疲劳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方法:将48例阳虚型疲劳综合征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n=24)和对照组(n=24).治疗组采用针刺配合下丹田灸法,对照组采用单纯针刺治疗,两组治疗时间均为30 min,每周2次,治疗2个月.两组患者在治疗前后采用临床症状积分及FAI进行效果评价.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87.50%,对照组总有效率62.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针刺配合下丹田灸在改善患者临床症状及FAI评分上有显著疗效(P<0.05).结论:针刺配合下丹田灸对改善阳虚型慢性疲劳综合征患者的疲劳状况优于仅使用针刺者.
目的:观察冬病夏治穴位贴敷治疗慢性咳嗽肺脾阳虚证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6年7月于北京中医药大学东方医院呼吸热病科诊断为慢性咳嗽肺脾阳虚证患者52例,予冬病夏治穴位贴敷疗法,每伏第1~3天各贴敷1次,共贴9次,采用前瞻性自身前后对照研究方法,比较贴敷前及贴敷1年后患者咳嗽、背冷症及中医证候总积分变化情况.结果:52例慢性咳嗽肺脾阳虚患者采用冬病夏治穴位贴敷疗法治疗咳嗽愈显率13.5%,有效率75.0%;背冷症愈显率50.0%,有效率58.8%,中医证候总积分治疗前与治疗后平均值分别为10±3.73、7.12±3.8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冬病夏治穴位贴敷治疗慢性咳嗽肺脾阳虚证临床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
全蝎是中国传统的中药材,具有多种活性成分和广泛的药理作用.该文对近年来有关全蝎的化学成分、药理作用及临床作用进行了综述,为全蝎药材的进一步开发和利用提供参考.
目的:观察电针足三里穴对功能性胃肠病(FGIDs)模型大鼠胃、肠表面微循环以及五羟色胺(5-HT)含量的影响,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综合方法复制FGIDs大鼠模型.电针足三里穴,并以阴谷穴和非经非穴为对照,每天1次,共针刺7d,激光多普勒血流仪同步监测胃、肠表面微循环血流量,采用酶联免疫法检测血、下丘脑、脊髓、胃、肠中5-HT含量的变化.结果:电针足三里穴可以明显改善胃、肠表面微循环,增加其微循环血流量(P<0.05),并可以明显降低FGIDs模型大鼠异常升高的血、下丘脑、脊髓及胃肠等各部位5-HT含量(P<0.05),且与阴谷穴、非经非穴相比,胃肠表面微循环血流量和各部位5-HT含量的变化皆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电针足三里穴可以改善FGIDs模型大鼠胃肠微循环状况而改善其症状,可能机制与整体调节各水平部位的5-HT含量有关,而且具有穴位特异性.
通过相关文献系统梳理刘完素论治消渴的中医理论框架结构,从病因病机、辨证论治等方面分析总结刘氏论治消渴的内在理论体系.病因病机方面,从玄府出发,将消渴的病理机制归于“燥热”,并阐述了消渴并发症的病机:辨证论治方面,以泻实补虚为原则,提出了“泻心火、除胃热、补肾水”的基本治法,主张三焦论治,开后世之先河.刘完素论治消渴,见解独到,为后世医家提供了新思路.
对肢体痉挛性偏瘫和经筋理论进行阐释,分析经筋理论与卒中后肢体痉挛性偏瘫的相互关系,并基于经筋理论来指导中医对脑卒中后肢体痉挛性瘫痪的治疗,为中风后肢体活动不利的治疗提出临床思路.
目的:探讨疏肝健脾逐水汤治疗原发性肝癌腹水及其对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收集我院收治的原发性肝癌腹水患者76例,依据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38例,对照组予以西医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联合疏肝健脾逐水汤治疗,两组患者均治疗4周.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生活质量、中医症状积分及不良反应发生率情况.结果:治疗后,治疗组临床总有效率为94.74%,对照组临床总有效率为76.68%,两组结果具有显著差异(P<0.05);治疗组生活质量提高情况较对照组更明显,结果具有显著差异(P<0.05);治疗组患者中医症状积分均较对照组改善明显,结果具有显著差异(P<0.05);治疗组患者红细胞减少、白细胞减少及腹泻等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结果具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疏肝健脾逐水汤治疗原发性肝癌腹水疗效显著,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减轻患者临床症状,提高免疫力,从而改善生活质量,是治疗中晚期原发性肝癌腹水良好的治疗方案,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对药是临床上常用的相对固定的配伍形式,可由两味或三味药组成,在方剂配伍中常相辅相成以增强疗效及减弱毒副作用.吕老师在慢性肝病的诊治过程中,在辨证用药的同时,结合辨病用药,所选药物精炼,配伍严谨,疗效显著,有效的阻断了“慢性肝炎-肝纤维化-肝硬化-肝癌”这一进展过程,为辨证与辨病相结合治疗慢性肝病提供了一定的指导和借鉴作用.
目的:观察化纤通络汤联合乙酰半胱氨酸治疗特发性肺纤维化(IPF)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简单随机抽样法将60例IPF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0例;对照组给予乙酰半胱氨酸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服化纤通络汤,疗程均为3个月;比较两组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6 min步行距离、圣·乔治医院呼吸问题调查问卷(SGRQ)评分、血气分析指标[动脉氧分压(PaO2)、动脉二氧化碳分压(PaCO2)]、肺功能指标[肺活量(VC)、肺总量(TLC)、一氧化碳弥散量(DLCO)]等变化.结果:治疗后,观察组喘息、咳嗽、咳痰等症状积分及中医证候总分、SGRQ评分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5),6min步行距离较治疗前明显增大(P<0.05);治疗后,对照组各症状积分及中医证候总分、6 min步行距离、SGRQ评分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喘息、干咳、咳嗽、咳痰等症状积分、中医证候总分、SGRQ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6min步行距离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PaO2、VC、TLC、DLCO与治疗前及对照组比较均有所升高,PaCO2与治疗前及对照组比较有所降低,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化纤通络汤能够有效缓解IPF患者临床症状,提高患者运动耐力,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并可在一定程度上延缓肺功能恶化进程.
目的:探讨丹红注射液联合三仙化痰清淤方治疗急性脑梗死效果的综合评价.方法:随机选取2015年1月-2017年6月我院神经内科收治的急性脑梗死患者150例,依据治疗方法将这些患者分为两组,均给予康复训练治疗,在此基础上,对照组单用丹红注射液治疗,观察组采用丹红注射液联合三仙化痰清淤方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神经功能各指标变化、血液流变学指标.结果: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88.0%(66/75)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7.3%(58/75)(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的NIHSS、CSS评分均显著低于治疗前(P<0.05),FMA、MBI评分均显著提高(P<0.05),治疗后观察组的NIHSS、CSS评分均显著较低(P<0.05),FMA、MBI评分均显著较高(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的血浆黏度、全血黏度、红细胞聚集指数、红细胞比积均显著低于治疗前(P<0.05),治疗后观察组的血浆黏度、全血黏度、红细胞聚集指数、红细胞比积均显著较低(P<0.05).结论:丹红注射液联合三仙化痰清淤方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综合疗效显著,能有效修复受损神经功能,改善脑组织血液循环,减轻神经功能缺损程度,利于患者的早期康复,具有积极的临床意义.
目的:探讨龙葵银消片联合凉血化瘀方治疗银屑病的临床疗效,并分析其对血清相关因子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3月-2017年10月我院收治的银屑病患者82例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纽,各41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凉血化瘀方治疗,研究组患者给予龙葵银消片联合凉血化瘀方治疗,对比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并对比治疗前后银屑病皮损面积严重指数(PASI)、T淋巴细胞亚群水平、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介素-6(IL-6)、白介素-17(IL-17)水平变化,后观察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研究患者的总有效率87.80%,明显高于对照组总有效率75.60%(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的PASI评分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PASI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且治疗组患者的PASI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且治疗前后治疗组患者的PASI差值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的T细胞亚群水平、炎症因子水平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后,研究组与对照组TNF-α、IL-6、IL-17水平较治疗前明显降低,且研究组患者的TNF-α、IL-6、IL-17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研究组与对照组患者的CD4+/CD8+、CD4+水平均较治疗前升高,CD8+较治疗前降低(P<0.05),且研究组患者CD4+/CD8+、CD4+高于对照组,CD8+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与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在凉血化瘀方治疗的基础上联用龙葵银消片治疗银屑病可显著提高临床疗效,减轻患者皮损严重程度,并能有效改善患者免疫功能,减轻炎症反应状态,且安全性高,值得临床推广.
失眠作为现代社会常见疾病,与人们的生活健康息息相关,该文从中医经典出发,结合《黄帝内经》中关于不寐的病机认识和医圣张仲景治疗不寐的治疗思路,以具体方药为例,系统分析张仲景治疗不寐的用药思路,为临床医生治疗不寐培养临床思维,开拓临床思路提供帮助.
视疲劳是现代社会常见的疾病,发病率逐年升高,西医治疗不理想,中医眼科对这类疾病的治疗方面具有一定优势.该文从中医辨证,病因病机,中药内服治疗,中药外治法包括外熏、针刺、经络调理、直流电等多方面综述了近五年国内该病的治疗及其机制研究进展.
目的:观察基于“松紧结合”思路针刀治疗颈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为临床防治颈型颈椎病提供新的治疗思路和理论依据.方法:选择110例颈型颈椎病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即“松紧结合”思路指导下的针刀松解+颈部功能锻炼治疗(治疗组),“弓弦、网眼理论”指导下的大“T”整体松解术+颈部功能锻炼治疗(对照组),两组各55例.分别观察对比两组治疗前后患者VAS评分、颈椎活动度、颈椎曲度和治疗后总体疗效.结果:两组治疗后VAS评分、颈椎活动度、颈椎曲度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P<0.01),治疗组总有效率95.56%(53/55),治愈率21.8%(12/55),对照组总有效率90.91%(50/55),治愈率7.27%(4/55),差异具有显著性(P<0.01).结论:“松紧结合”思路指导下的颈型颈椎病治疗,对比“弓弦网眼”理论指导下的治疗,能够更有效地缓解颈部疼痛,改善颈椎活动度,增加颈椎生理曲度,提高了临床治愈率.
目的:研究3种常见抗感冒中药对肝药酶P450及其亚型是否具有诱导或抑制作用,认识中药的药理作用机制以指导临床合理用药.方法:通过CO还原差示光谱法测定大鼠细胞色素P450酶含量的变化,通过“cocktail”探针药物法研究细胞色素P450重要同工酶CYP1A2、CYP3A4、CYP2E1活性.结果:三种抗感冒中药均显著性降低了CYP450的含量,且三组之间对CYP450的影响无统计学差异;板蓝根组可以明显抑制CYP1A2(P<0.05),芙朴组可以明显诱导CYP3A4(P<0.05),三组给药组均明显抑制了CYP2E1的活性(P<0.01).结论:三种抗感冒中药都有抑制细胞色素P450的作用,且药理作用机制存在一定的差异.
目的:观察葛根定眩胶囊对颈性眩晕实验模型大鼠的一般情况、行为学情况、血液去甲肾上腺素(NE)及一氧化氮(NO)含量变化的影响,以期揭示其作用机理.方法:选用SPF级SD雄性大鼠40只随机分为4组,空白组10只、模型组10只、西药(西比灵)组10只、中药(葛根定眩胶囊)组10只,采用颈椎失稳模型造模,造模后连续给药8周,观察大鼠在给药4周和8周后各组大鼠行为学表现、血液NE及NO水平.结果:给药4周后,中药组大鼠行为学得分高于模型组(P<0.05),与西药组大鼠无显著差异(P>0.05);给药8周后,中药组大鼠行为学得分明显高于模型组和西药组(P<0.01).中药组大鼠血液NE、NO含量与模型组相比明显降低(P<0.01),与西药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葛根定眩胶囊能够改善颈性眩晕模型大鼠行为学指标,并能显著降低NE、NO的含量,推测葛根定眩胶囊治疗颈性眩晕与改善软组织的痉挛、炎性反应,及改善血管痉挛、增加血供等有关.
目的:建立一贯煎方药的HPLC指纹图谱同时验证该方法的可行性,为进一步研究一贯煎制剂的质量控制提供参考.方法:采用Agilent ZORBAX EclipsePlus C18色谱柱(250 mm×4.6 mm,5μm),以含有0.1%甲酸的水溶液(A)-乙腈(B)为流动相进行梯度洗脱,流速0.8 mL/min,检测波长280 nm,柱温30℃.使用《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委员会“中药色谱指纹图谱相似度评价系统”(2012.130723版)标定共有峰,指认特征峰.评价了10批来自不同药房的饮片,计算相似度并对指纹图谱进行了方法学验证(专属性、稳定性、专一性以及精密度).结果:一贯煎样品的指纹图谱与对照品图谱一一比较后,标定了34个共有峰,指认了5个共有峰.这5个峰代表的成分为阿魏酸(ferulic Acid,FA)、毛蕊异黄酮葡萄糖苷(Calycosin7-O--D-Glucopyranoside,acteoside)、香草酸(vanillic acid)、补骨脂素(psoralen)和槲皮素(quercetin).方法学验证得到专属性良好,稳定性、专一性以及精密度的RSD均在1.20%以内.10批饮片的相似度均大于0.850.阿魏酸以及毛蕊异黄酮葡萄糖苷线性范围分别为0.5~10μg/mL和10.0~100.0μg/mL.结论:本文建立了中药一贯煎的HPLC指纹图谱,可用于实验中一贯煎的给药以及临床应用制荆的质量控制研究.同时,为一贯煎开发成中成药制剂提供质量控制的基础.
目的:考察盐酸川芎嗪经眼部给药后在大鼠体内的药物动力学特征,并与其静脉给药和灌胃给药相比较,观察主要药物动力学参数的变化.方法:135只SD大鼠随机分成3组,分别滴眼给药、静脉注射和灌胃给药盐酸川芎嗪制剂,给药剂量均为10 mg·kg-1,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大鼠血浆中盐酸川芎嗪的浓度,并计算主要药物动力学参数.结果:大鼠滴眼给药后的药物动力学参数:Cmax为(2.96±0.43) mg·L-1,tax为5 min,AUC0-t为(113.93±18.93)mg·L-1·min-1;大鼠静脉给药后的药物动力学参数:Cmax为(4.82±0.27) mg·L-1,AUC0-t为(180.20±5.71)mg·L-1·min-1;大鼠灌胃给药后的药物动力学参数:Cmax为(1.25±0.30) mg·L-1,tmax为5 min,AUC0-t为(30.41±3.29)mg·L-1·min-1;盐酸川芎嗪经眼部给药相对于静脉给药的绝对生物利用度为63.22%,比灌胃给药高出3.75倍.结论:盐酸川芎嗪经眼部给药后能迅速吸收进入全身血液循环,眼部给药途径相对于灌胃给药有着较高的生物利用度,预示着盐酸川芎嗪通过眼部给药可以有望提高治疗效果和患者的顺应性.
近年来粉刺性乳痈发病率逐年上升,给广大女性患者心理和生理健康带来诸多痛苦.随着对本病的不断认识和深入研究发现,中医内外治法的联合应用对粉刺性乳痈不同时期的治疗疗效显著,临床治愈率高,同时能有效的降低疾病复发率.该文通过文献整理,对粉刺性乳痈的发病机制及中医内外合治法进行综述,期望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价值.
目的:探讨海风藤对血管紧张素Ⅱ诱导的人肾小球系膜细胞TGF-β/Smad传导通路的影响.方法:培养人肾小球系膜细胞,分为正常组,模型组,海风藤高剂量(10 mg/mL)、中剂量(1 mg/mL)、低剂量(0.1 mg/mL)组.经预实验筛选结果,采用10-8 mol/L血管紧张素Ⅱ诱导模型组及海风藤各组人肾小球系膜细胞增殖,采用MTT法检测正常组、模型组及海风藤药液培养的经血管紧张素Ⅱ诱导的人肾小球系膜细胞于24、48、72 h等时间点的细胞活性.收集培养48 h时间点各组细胞,采用Western blot法及Real-time-PCR法分别检测Smad2、3蛋白表达及TGF-β、Smad7 mRNA的表达.结果:模型组与正常组比较,培养24、48、72 h内,系膜细胞显著增殖;海风藤各组能够抑制其增殖;于48 h时间点收集的系膜细胞中Smad2、Smad3含量及TGF-β mRNA的表达显著上升(P<0.05),Smad7 mRNA的表达显著降低(P<0.05);海风藤高、中、低各组与模型组比较,均能逆转上述变化,但量-效依赖趋势并不显著.结论:血管紧张素Ⅱ能够有效刺激肾小球系膜细胞增殖,海风藤可能通过多靶点抑制TGF-β/Smad信号通路的传导,从而抑制延缓肾小球硬化.
目的:探讨平胃胶囊治疗肝郁脾虚型功能性消化不良的分子机制.方法:夹尾刺激、饮食失节、过度疲劳的复合因素方法建立肝郁脾虚型FD大鼠模型,造模10d,将16只造模成功的大鼠随机分为模型组和平胃胶囊组,每组各8只,平胃胶囊组以0.24 g/mL的混悬液1 mL/100 g灌胃3周,正常组和模型组以1 mL/100 g生理盐水灌胃,3组均灌胃给药3周,2次/d.记录大鼠体质量、饮食,测定胃排空及肠推进,胃组织HE染色,蛋白质组学方法筛选差异表达的蛋白,采用MALDI-TOF-MS质谱仪进行质谱分析.结果:平胃胶囊组大鼠体质量、饮食均较模型组上升(P<0.05);经典夹尾刺激、配合不规律饮食、过度疲劳的方法可成功复制肝郁脾虚型FD大鼠模型;平胃胶囊具有增加胃排空和肠推进,促进胃肠动力的作用;成功鉴定出10种蛋白,模型组与正常组相比有差异而平胃胶囊可使差异趋势逆转的蛋白点为8个,其中5个表达上调,3个表达下调.结论:平胃胶囊治疗肝郁脾虚型FD的分子机制可能与改善细胞骨架和形态、能量代谢、生物氧化等有关.
目的:研究马铃薯凝胶剂的抗静脉炎、消肿的药理活性.方法:选择昆明种小鼠30只,随机分为空白组、喜辽妥软膏组、马铃薯凝胶剂组,采用酒石酸长春瑞滨注射液(Vinorelbine,VIN)致化疗性静脉炎(Chemotherapeuticphlebitis,CIP)模型,考察马铃薯凝胶剂的抗静脉炎活性,采用二甲苯致小鼠耳肿胀模型,评价马铃薯凝胶剂的抗炎消肿作用.结果:与空白对照组比较,马铃薯凝胶剂组对VIN所致的化疗性静脉炎引起的静脉皮肤颜色加深,并伴有疼痛、静脉条索状改变,及对二甲苯所致的耳廓肿胀均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P<0.05).结论:本实验采用实验室自制的马铃薯凝胶剂,研究马铃薯凝胶剂的抗静脉炎、消肿作用,研究结果表明,马铃薯凝胶剂有较强的抗静脉炎消肿活性.经文献调研,未见相关马铃薯制剂的研究报道,该文初次研究了马铃薯凝胶剂的抗静脉炎、消肿作用,为马铃薯广泛应用于临床静脉炎的治疗提供了理论依据.
目的:通过对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中TGF-β、BMP-7、BGP蛋白表达的分析,探究右归丸含药血清通过TGF-β信号通路诱导BMSCs向成骨细胞分化的机制,从而为“肾主骨”这一理论提供实验依据.方法:42只SPF级SD雌性大鼠,体质量(210±20)g,随机分为:正常组、诱导液组、右归丸组、福善关组、骨疏康组各8只,对大鼠灌胃5d,制备含药血清,并分离和培养大鼠BMSCs,观察不同实验组合药血清对成骨细胞中TGF-β、BMP-7、BGP蛋白表达的影响.结果:与正常组相比,其余各实验组均不同程度上调了TGF-β、BMP-7、BGP的表达水平,并且右归丸组与其余各组相比,结果有统计学差异(P<0.01).结论:①正常大鼠BMSCs中存在TGF-β、BMP-7、BGP蛋白表达;②右归丸含药血清能够通过调控TGF-β、BMP-7、BGP的蛋白浓度促进BMSCs向成骨细胞分化,以起到对骨质疏松症的防治作用.
目的:评价葫芦素D对血管内皮细胞增殖、迁移、成管作用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方法:采用人脐静脉血管内皮细胞株(EA.hy926),通过CCK8细胞增殖检测、划痕实验、管腔形成实验检测葫芦素D对血管新生各环节的作用,并通过Western Blot法检测葫芦素D对bFGF介导的细胞信号通路激活的抑制作用.结果:葫芦素D对血管内皮细胞活性影响较低,同时能够明显抑制血管内皮细胞的迁移、成管能力;能够抑制bFGF刺激下FGFR2及其下游信号通路关键蛋白PLCγ、Erk1/2的磷酸化.结论:葫芦素D具有抑制血管新生的作用,其机制可能与抑制bFGF介导的信号通路激活有关.
目的:从血小板聚集功能以及活化后激活物质释放情况分析补阳还五汤、少腹逐瘀汤、丹参饮对寒凝血瘀的治疗机制.方法:80只大鼠按体质量随机分成空白组和寒凝血瘀模型组,补阳还五汤、少腹逐瘀汤和丹参饮高低剂量组,每组10只.大鼠复制寒凝血瘀模型,连续造模15 d,每日灌胃给药,末次颈总动脉取血,测定血小板相关的各项指标.结果:与模型组比较,丹参饮低剂量组cAMP含量极显著升高(P<0.01);三方均可显著降低TXB2含量(P<0.05,P<0.01)和β-TG含量(P<0.05).补阳还五汤低剂量组可显著升高6-keto-PGF1 α含量(P<0.05).少腹逐瘀汤高剂量组和丹参饮低剂量可显著升高PF4含量(P<0.05,P<0.01).结论:补阳还五汤、少腹逐瘀汤、丹参饮通过提高cAMP含量、降低TXB2和β-TG含量,达到改善寒凝血瘀模型大鼠血小板聚集、释放的状态.
目的:观察益气健脾通便方对慢传输型便秘大鼠磷脂酰肌醇3-激酶/蛋白激酶B/内皮型一氧化氮合酶(PI3K/Akt/eNOS)信号通路的影响,探讨其治疗慢传输型便秘的作用机制.方法:共纳入60只SPF级8周龄wister大鼠,将50只大鼠运用“复方地芬诺酯灌胃法”造成慢传输型便秘模型后,随机分成模型组、莫沙必利组、益气健脾通便方低、中、高剂量组,每组各10只,其余10只大鼠设成正常对照组.各组大鼠连续给药4周,以大鼠一般情况、首粒黑便排出时间、粪便含水率、结肠组织一氧化氮(NO)及内皮型一氧化氮合酶(eNOS)含量、磷酸化蛋白激酶B(P-Akt)阳性细胞面积及蛋白水平表达为观察指标.结果:益气健脾通便方各组均能明显提高大鼠粪便含水率(P<0.05),缩短首粒黑便排出时间(P<0.05),减少结肠组织NO及eNOS含量(P<0.05),提高结肠组织P-Akt阳性细胞面积及蛋白表达量(P<0.05),从而改善模型大鼠便秘症状,以中、高剂量疗效为显著.结论:益气健脾通便方对慢传输型便秘大鼠具有治疗作用,其作用机制可能与其调控PI3K/Akt/eNOS信号途径有关.
目的:本课题拟在原有研究的基础上进一步探讨青藤碱对痛风性关节炎(GA)大鼠模型滑膜组织IL-6影响变化,探讨青藤碱治疗GA的可能机制,为临床应用青藤碱防治GA寻找和奠定理论基础.方法:选用SD大鼠60只,随机选出10只作为正常组,命名为Ⅰ组,其余50只采用尿酸钠诱导大鼠痛风性关节炎模型,于造模7d后筛选出造模成功(关节炎指数大于4分)的大鼠共40只,随机等分为4组,每组10只,分别命名为Ⅱ~Ⅴ组.Ⅱ组:双氯芬酸钾组;Ⅲ组:造模+低剂量青藤碱治疗组;Ⅳ组:造模+中剂量青藤碱治疗组;Ⅴ组:造模+高剂量青藤碱治疗组.分别给予Ⅲ组、Ⅳ组和Ⅴ组大鼠后肢大腿上1/3外侧肌肉注射青藤碱注射液15、30、60 mg/(kg·d),Ⅱ组每只大鼠给予双氯芬酸钾25mg/ (kg·d)灌胃给药,Ⅰ组每只大鼠给予1mL/ (kg· d)生理盐水同法注射.每天1次,连续21 d.观察GA大鼠踝关节肿胀程度,用放射免疫分析法测定各组大鼠滑膜悬液中IL-6含量;半定量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法检测GA大鼠关节滑膜组织IL-6 mRNA的表达.结果:(1)踝关节肿胀度比较:第7天时Ⅱ、Ⅲ、Ⅳ、Ⅴ组大鼠踝关节均出现严重肿胀,且Ⅱ、Ⅲ、Ⅳ、Ⅴ组之间关节肿胀程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Ⅱ、Ⅲ、Ⅳ、Ⅴ组踝关节肿胀程度与Ⅰ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第14天和21天时Ⅱ、Ⅲ、Ⅳ、Ⅴ组踝关节肿胀程度均有不同程度减轻,其中Ⅱ、Ⅲ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Ⅱ组与Ⅳ、Ⅴ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Ⅰ组与Ⅱ、Ⅲ、Ⅳ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Ⅳ组与Ⅴ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第14天时Ⅰ组与Ⅴ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第21天时Ⅰ组与Ⅴ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第21天时Ⅱ、Ⅲ、Ⅳ、Ⅴ组滑膜悬液中IL-6、IL-6 mRNA、关节液白细胞计数、中性粒细胞百分比含量比较:Ⅱ、Ⅲ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Ⅱ组与Ⅳ、Ⅴ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Ⅳ、Ⅴ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Ⅰ组与Ⅱ、Ⅲ、Ⅳ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Ⅴ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青藤碱能有效降低GA大鼠滑膜中IL-6的水平,抑制滑膜组织IL-6 m RNA的表达,减少关节液白细胞、中性粒细胞含量,抑制炎性细胞因子的恶性循环,从而对GA起到治疗作用.
目的:分析宫外孕患者中西医结合治疗和临床护理情况.方法:我院2016年1月-2017年5月接受宫外孕保守治疗的患者150例作为分析对象,并分成A、B、C3组,每组50例,A组患者给予中药结合米非司酮药物治疗;B组进行化疗,给予甲氨蝶呤配合米非司酮治疗;C组将米非司酮配合中药和甲氨蝶呤进行治疗,之后比较3组患者治疗效果和不良反应.结果:C组患者的血β-HCG恢复正常时间显著短于A组、B组(P<0.05),2周内包块缩小50%比例90.0%(45/50)、成功率92.0%(46/50)均显著高于A组、B组的70.0%(35/50)、78.0%(39/50),64.0%(32/50)、72.0%(36/50)(P<0.05),平均住院时间显著短于A组、B组(P<0.05),但A组和B组患者的血β-HCG恢复正常时间、2周内包块缩小50%比例、成功率、平均住院时间之间的差异均不显著(P>0.05).A组患者中胃肠不适6例,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2.0%(6/50);B组患者中口腔溃疡2例,胃肠不适11例,肝功能异常2例,不良反应发生率为30.0%(15/50);C组患者中口腔溃疡1例,胃肠不适5例,肝功能异常2例,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6.0%(8/50). A组、C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均显著低于B组(P<0.05),但A组和C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之间的差异不显著(P>0.05).结论:对宫外孕患者进行米非司酮、甲氨蝶呤和中药结合治疗临床效果显著,可以缩短患者的血β-HCG恢复正常时间、平均住院时间,提升患者的2周内包块缩小50%比例、成功率,而且患者出现的不良反应比较少.
目的:观察综合护理结合中药熏洗治疗肛裂术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全部70例肛裂病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和对照各35例.对照组采用常规综合护理,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中药熏洗及中医辨证施护,两组疗程均为15 d,治疗过程中及治疗后观察两组疗效、疼痛和创口愈合情况,并进行比较.结果:治疗15 d后治疗组的总有效率(97.14%)明显高于对照组(80.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4、6、10d的疼痛积分,治疗组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0、15 d的创口愈合积分,治疗组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治疗组的平均愈合时间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综合护理结合中药熏洗对肛裂术后的创口愈合有明显的促进作用.
脓毒症是各种致病因素作用在机体内所引起的全身性炎症反应综合征,是目前临床常见的疑难疾病,同时也是全球医者在医学领域重点研究的课题.它具有发病率高、病死率高、治疗费用高的特点,是威胁人类生命健康和生活质量的重大疾患.然而在临床治疗上,西医长期广泛的使用抗生素,致使患者体内的病原菌对抗菌药物的敏感性慢慢下降甚至消失,从而对抗生素产生了耐药,病情发展迅速得不到有效控制,大大增加了临床上的治疗难度.近年来医者在临床上不断探索发现中医药思想结合临床研究治疗细菌耐药后的脓毒症有了新突破,并得到了广泛推广及认可,临床上有效的预防了患者对抗生素耐药的情况,有效的改善了患者的症状,降低了临床病死率和治疗费用.故该文从中医药治疗细菌耐药后的脓毒症进行归纳并阐述.
银屑病是一种慢性、反复发作、顽固难治性皮肤病.历代医家多从“血分”论治,故凉血之法贯穿始终.王玉玺教授临床上不拘泥于传统之凉血、活血之法,常配合解表之法,使风、寒、湿、热等邪气从表而解.利用解表药辛散之性,调畅气机,以助散瘀,又调和营卫,使津液布散正常以润燥.临床对银屑病的治疗收效显著.
年 | 期数 |
2018 |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
2017 |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
2016 |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
2015 |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
2014 |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
2013 |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
2012 |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
2011 |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
2010 |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
2009 |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
2008 |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
2007 | 01 02 03 04 05 06 |
2006 | 01 02 03 04 05 06 |
2005 | 01 02 03 04 05 06 |
2004 | 01 02 03 04 05 06 |
2003 | 01 02 03 04 |
2002 | 01 02 03 04 |
2001 | 01 02 03 04 |
12月20号投稿,1月2号发邮件表示初步录用按照录用通知修改了,还会要求提供全文中文译稿,修改了半个月左右,一周通知录用了,投稿系统很便捷,审稿速度很快,要求文章有创新点,根据杂志修改意见认真修改后,编辑人很好,打过几次电话问相关事宜,编辑都很耐心。
杂志的审稿流程很清晰,就是审稿费有点贵,毕竟是核心期刊,编辑态度很好,要看运气,整体来说基本都是月中送外审的,如果着急投稿的话可以赶在月中前几天投稿,文章质量好的话一般三个月就会录用的。
杂志很不错,审稿速度也很快,要求不是很难,退修时给了5条意见,从投稿到录用不到三个月左右,杂志挺好的。
投稿两个月一个晚上忽然编辑电话我,说文章被录用了,可见杂志编辑工作很负责,晚上还在工作,很高兴!
能成功发表真不容易,之前投了两篇文章退稿也很快,终于第三篇终于中了,前两篇文章已经投中别的期刊了,这篇审稿速度很快,效率也很高,看了以往的文章,都是博士类的文章,能被选中很幸运。
杂志编辑很负责,投了一篇综述,几周就返回了审稿意见,审稿意见很中肯,认真修改后就录用了,如果文章质量好的话,录用速度还会更快的。
编辑很负责,审稿效率也很高,审稿流程特别专业,从投稿到录用大概三个月左右,但是修改有点麻烦,对格式要求很严格,修改好多次,太不容易了,好在结果是好的。
杂志的工作人员很负责,处理速度很快,一般三周审稿就结束了,之后一周做决定,审稿老师的意见很中肯,非常有价值,文章已经被录用了。
编审稿件很认真,按照要求修改后返回去,没几天就收到了拟录用的通知,修改了一下格式,打电话过去咨询,编辑态度很好,这次投稿经历很不错。
杂志速度很快,今年9月投稿的,10月回复了审稿意见,11月就正式录用了,从投稿到录用大概三个月左右,时间还挺快的,编辑态度很好,每次交流都很顺利。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4年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4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1.医学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已有论文-内部合作见刊
5.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客服正在输入...
投过去之后没几天就让交了审稿费,但是审稿费有点问题,过了20几天还说我审稿费没交,催他们能不能先送审,再核对稿费的事情,还好审稿速度很快,不到一周就录用了,稿费也理清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