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分析儿童青少年骨性Ⅱ类错畸形患儿拔牙与非拔牙矫治前后的软组织侧貌变化差异

    作者:何杨

    目的 分析儿童青少年骨性Ⅱ类错畸形患儿拔牙与非拔牙矫治前后的软组织侧貌变化差异.方法 收集我院2016年诊治的30例骨性Ⅱ类错畸形患儿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治疗时是否拔牙的因素将纳入病例分为拔牙组(15例)与非拔牙组(15例),观察两组患儿矫治前后软组织侧颜美观情况上的变化.结果 非拔牙组多项测量指标差值、家长满意度及审美平面合格率均明显优于拔牙组(P<0.05).结论 对骨性Ⅱ类错畸形患儿矫治不给予拔牙,和拔牙患儿相比,侧貌影响更小.

  • 掩饰性治疗成人轻中度骨性Ⅲ类软硬组织变化的研究

    作者:武杰

    目的 分析成人骨性Ⅲ类错k非拔牙代偿性矫治前后的软硬组织变化.方法 选取成人骨性Ⅲ类错k非拔牙患者11例,运用直丝弓矫治技术配合早期轻力Ⅲ类牵引进行矫治,通过头影测量分析得出治疗前后软硬组织的变化.结果 治疗后软组织UL-EP、UL-Sn-Pogs增大,Z角、∠Cm-Sn-UL、LL-Sn-Pogs减小;硬组织∠ANB、Wits值、∠NA-PA、Ptm-U6距、∠U1-SN、∠U1-NA、U1-NA距增大,∠U1-L1、∠L6-MP、L6-McNamara距减小,以上指标治疗前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直丝弓矫治技术配合早期短Ⅲ类轻力牵引可以有效治疗轻中度骨性Ⅲ类错k,治疗前后患者侧貌得到明显改善.

  • 传动直丝弓矫治器治疗安氏Ⅲ类错颌的临床研究

    作者:赵伟

    目的 分析传动直丝弓矫治器治疗安氏Ⅲ类错颌前后的软硬组织变化.方法 选取安氏Ⅲ类错颌非拔牙患者10例,使用传动直丝弓技术进行矫治,通过对比治疗前后头影测量分析得出软硬组织变化.结果 治疗后软组织UL-EP、UL-Sn-Pogs增大,Z角、LL-EP、LL-Sn-Pogs减小;骨组织指标∠ANB、Wits值、∠NA-PA增大,∠NP-FH减小;牙性指标中∠U1-SN、∠U1-NA、U1-NA距增大,∠U1-L1减小,以上指标通过t检验显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传动直丝弓矫治器能够有效矫治安氏Ⅲ类错颌,治疗前后患者的软硬组织得到明显改善.

  • Smart-Clip自锁托槽非拔牙矫治后牙弓形态变化的研究

    作者:张亮;牛茜楠;宋扬

    目的:观察在牙矫治过程中,应用非拔牙技术Smart-Clip自锁托槽的疗效,对比牙弓形状在治疗前后的形态变化,寻求Smart-Clip自锁托槽治疗后牙弓形态相关参数变化的矫正特点。方法对牙齿比较拥挤的患者采用自锁托槽进行非拔牙矫治,观察矫正前后牙弓形态发生的变化。结果 Smart-Clip自锁托槽会明显增加牙弓的长度与宽度,牙弓宽度增加主要发生在前磨牙区。上颔中切牙唇向前移动的量和向后移动的量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牙弓变化和牙列拥挤度有直接关系。结论在牙矫治过程中,应用非拔牙技术Smart-Clip自锁托槽的矫治效果显著,后牙可增加牙弓的长度和宽度,上颔切牙移动和磨牙中移动可增加上颔牙弓长度。

  • 正畸临界病例拔牙与非拔牙治疗其硬组织变化的长期疗效分析

    作者:谭晖

    目的 分析探究正畸临界患者给予拔牙或非拔牙疗法其硬组织变化的长期观疗效.方法 该研究选取2011年1月—2012年1月该院就诊患者中被确诊为正畸临界的患者共44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不拔牙组22例和拔牙组22例.拔牙组采用拔牙正畸治疗,非拔牙组采用非拔牙正畸治疗.在治疗结束时、治疗后随访时,分别对两组的中线、侧方咬合对位关系、牙齿排列、覆颌覆盖以及容貌美观度等硬组织相关指标进行评分,评分以10分制进行,10名医生参与评价过程,计算结果 取平均值.结果治疗结束时,拔牙组容貌美观程度得分(9.10±0.23)分高于非拔牙组(8.88±0.15)分,随访时,拔牙组容貌美观程度得分(9.13±0.38)分高于非拔牙组(8.67±0.51)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结束及随访时,两组牙齿排列、中线、侧方咬合对位关系和覆颌覆盖等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正畸临界患者给予拔牙或非拔牙正畸疗法其硬组织变化的长期观疗效均可取得较好治疗效果.但拔牙疗法相比于非拔牙正畸疗法在容貌及美观方面,效果更加显著.

  • 自锁托槽非拔牙矫治牙列拥挤的临床效果分析

    作者:汪磊;缪晓江;张江涛

    目的 探讨自锁托槽非拔牙矫治牙列拥挤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2013年10月-2014年10月本院收治的64例牙列拥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试验组与对照组每组32例,对照组采用传统MBT直丝弓托槽非拔牙矫治方法进行治疗,试验组采用自锁托槽非拔牙矫治治疗,对比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第一磨牙及尖牙间宽度水平无显著差异(P>0.05),试验组患者前磨牙间宽度改善程度显著好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上前牙凸度均有明显提高,其中试验组较对照组提高更加明显(P<0.05).结论 自锁托槽非拔牙矫治牙列拥挤疗效显著,对于提高患者前磨牙间宽度以及上前牙凸度效果显著,适合进行推广.

  • 安氏Ⅰ类拥挤伴融合牙的矫治设计

    作者:段银钟;高原;汪银雄

    目的 结合临床病例探讨安氏Ⅰ类拥挤伴下颌融合牙的临床处理,以期获得比较有效的处理下颌融合牙病例的常用治疗方法.方法 收集本科近三年来临床上安氏Ⅰ类拥挤拌下颌前牙有融合牙者12例(男5例,女7例),根据牙弓的拥挤程度,面型突度、患者主观要求等,决定是采用拔牙或非拔牙的矫治方案,再通过计算Bolton指数的前牙比和全牙比,确定如何拔牙以及如何邻面去釉.结果 根据不同的适应证,分别采用不同的矫治设计方法 :非拔牙矫治患者,主要采用上颌邻面去釉的方法 ,磨去的量主要以Bolton指数来指导;拔牙病例中,多采用上下颌非对称拔牙(上颌两颗,下颌一颗),再通过计算Bolton指数来适当行下颌下齿的领面去釉.后所有患者均获得满意的临床矫治效果.结论 对于安氏Ⅰ数拥挤伴下颌融合牙患者,根据其临床条件可选择拔牙或非拔牙的矫治方案,两者均可取得健康,美观的临床疗效.

  • 正畸临界病例采用拔牙和非拔牙治疗的临床效果分析

    作者:殷辉;孙萌

    目的:探讨拔牙和非拔牙治疗正畸临界的临床疗效。方法40例既可采取拔牙治疗也可采用非拔牙治疗的正畸临界患者作为本次的研究对象,以治疗方式的不同将患者分为两组,即拔牙组及非拔牙组,每组20例,比较两组研究对象的临床疗效。结果两组研究对象经拔牙及非拔牙治疗后其牙齿排列、侧方咬合关系、覆颌覆盖、中线等评分及治疗时间等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两组患者经不同方式治疗后其侧貌美观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给予正畸临界患者拔牙及非拔牙治疗均可取得良好的治疗效果,但拔牙治疗较非拔牙治疗在侧貌美观方面效果更加显著,因而更值得广泛推广应用。

  • 安氏II类1分类错牙合26例非拔牙矫正临床研究

    作者:孟祥民

    目的 总结临床使用方丝弓技术矫治安氏II类1分类非拔牙病例的疗效.方法 对26例年龄在11~16岁的骨性II类1分类下颌正常或轻度后缩病例,采用推磨牙向后技术,进行矫治.结果 26例牙性II类1分类患者,平均矫治时间为18个月.矫治完成后均达到理想的侧貌外形,磨牙关系由II类改正为中性关系,前牙覆牙合覆盖正常,尖窝关系良好.具有代表意义的ANB角,由平均5. 2°±2.5°改正为3.1°±1.5°;代表面部软组织侧貌外形的Z角,由61.4°±4.0°改变为73.6°±6.0°.结论 临床应用磨牙推进器,推磨牙向后技术矫治安氏II类1分类下颌正常或轻度后缩,是行之有效的治疗方法.

  • 种植支抗非拔牙矫治成人上颌前突畸形的临床研究

    作者:魏威;龚仁国;肖海鹰

    目的:探讨种植支抗非拔牙矫治成人上颌前突畸形的临床疗效。方法分析50例上颌前突畸形成人患者临床资料,依据支抗不同进行临床分组,对照组(传统强支抗组)20例和观察组(种植支抗非拔牙矫治组)30例。结果观察组上颌前突患者上中切牙切缘到Y轴的距离(U1-Y)、下中切牙切缘到Y轴的距离(L1-Y)、上第一磨牙冠近中点到Y轴的距离(U6-Y)、下中切牙长轴和下颌平面所形成的后上夹角(L1-MP)、上、下中切牙长轴之间的夹角(U1-L1)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不锈钢微螺钉种植系统矫治成人上颌前突畸形效果明显,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不同位置正畸非拔牙治疗错颌畸形的效果对比

    作者:董文杰;王禹锟;李艳艳;张诗扬

    目的 探讨不同位置正畸非拔牙治疗错颌畸形的效果对比.方法 选取86例于2014年5月~2015年5月期间我院接收的错颌畸形患者,随机分为舌侧组(n=43)与唇侧组(n=43),分别行舌侧正畸和传统唇侧正畸非拔牙治疗,于粘结托槽当天、7d、28d、56d评价患者进食困难、软组织不适感、外观影响、语音障碍4个主观指标,并于治疗前后进行头影测量.结果 舌侧组操作时间、终完成时间均显著高于唇侧组(P<0.05);舌侧组相比于唇侧组,在对患者美观影响方面有明显优势(P<0.05);在进食困难、语言障碍上,舌侧组与唇侧组间的差异持续到治疗28d(P<0.05),在软组织不适上,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后下颌平面角、上前牙-前颅底平面角、下切牙-下颌面角、上-下中切牙角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上述指标均显著优于治疗前(P<0.05).结论 进食困难和发音障碍是舌侧正畸大的不足,在2个月以后可逐渐适应,然而其在美观方面具有显著的优势,在成人正畸中具有价高的应用价值.

  • 拔牙矫治与非拔牙矫治对牙槽骨宽度影响的比较研究

    作者:刘新强;曹奕;李正明;陈杰;范存晖;徐宏

    目的研究拔牙矫治与非拔牙矫治对牙槽骨宽度的影响.方法选正畸临床非拔牙病例和拔除四颗第一双尖牙病例各32例,分别对其矫治前和矫治后模型的下颌尖牙间、上颌尖牙间、下颌第二磨牙间及上颌第二磨牙间牙槽骨宽度进行测量,测量点为牙根牙槽部之突点,测量数据经统计学分析.结果矫治后,拔牙组比非拔牙组下颌、上颌前部宽度分别增加了1.57mm、1.64mm(P均<0.01),而后部宽度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矫治前后,非拔牙组牙槽骨前后部宽度变化不明显(P均>0.05);而拔牙组下颌前部宽度增加了2.47mm(P<0.001),上颌前部宽度增加了2.07mm(P<0.01),而后部宽度的变化不明显(P均>0.05).结论非拔牙矫治对牙槽骨前、后部宽度无影响;拔牙矫治对牙槽骨后部宽度也无影响,但对前部宽度不但未引起降低,反而有明显的增宽.拔牙矫治导致牙弓缩窄、从而影响美观的结论有待探讨.

  • “8”字形曲在侧切牙转距中的应用

    作者:袁东辉;王俊祥;吴洪

    临床工作中,一方面由于侧切牙内收弯的弯制,侧切牙的理想位置较邻牙稍偏舌侧,另一方面由于冠唇向倾斜致转距角随之增大,使方丝完全锁入侧切牙托槽实施转距非常困难,且易致托槽脱落,为解决这一问题笔者设计了“8”字形曲,效果良好。 1.临床资料:选择我科正畸患者30例,男性18例,女性12例,年龄13~25岁,30例患者均为侧切牙舌侧位的牙列拥挤患者。其中安氏Ⅰ类15例,安氏Ⅱ类15例。拔牙患者25例,非拔牙者5例。常规术前取模型及拍片。 2.“8”字形曲的弯制方法:“8”字形曲采用0.018×0.025方丝弯制,由主弓丝,上纵臂(2个)、上臂、中臂、下纵臂(2个),下臂组成,如图1。

  • 自锁托槽和传统结扎式托槽非拔牙矫治牙列拥挤的临床效果观察

    作者:刘潇

    目的:分析和研究自锁托槽和传统结扎式托槽非拔牙矫治牙列拥挤的临床效果观察。方法:对在2008年7月1日-2013年7月1日期间在我院矫治轻中度牙列拥挤的40例患者,随机分为自锁托槽非拔牙组和传统结扎托槽式非拔牙组。观察牙弓宽度、磨牙间宽度和前磨牙的宽度变化。结果:两组患者在经矫治后,自锁托槽非拔牙组第一磨牙近中颊尖间的宽度、第一前磨牙颊尖间的宽度、第二前磨牙颊尖间宽度及尖牙牙尖间的宽度明显优于传统式托槽非拔牙组,统计学上有意义(P<0.05)。结论:使用自锁托槽矫治牙齿的效果较佳,应在临床大力推广。

  • 改良Pendulum矫治器远移上颌磨牙矫治安氏Ⅱ类错殆的疗效分析

    作者:刘丽霞;冯云霞;王培洁

    安氏Ⅱ类错(牙合)患者在正畸患者中占据了相当大的比例,对于上颌牙槽骨前突或轻度骨性畸形的患者,通过非拔牙推磨牙远移来开拓牙间隙的方法较多.传统的远中移动磨牙的装置包括两类:一类是口外弓、带指状簧的活动矫治器、Wilson弓等,治疗的成功与否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患者的合作程度;另一类是对患者依赖低,但制作麻烦、费用高,如磁力矫治器、附加压螺簧的横腭弓等.

  • 前牙重度深覆盖患者的非拔牙矫治

    作者:包扬;郐滨;刘奕

    目的 探讨前牙重度深覆盖患者非拔牙矫治的可能性.方法 对处于生长发育期、前牙覆盖大于8 mm的安氏Ⅱ类1分类错(牙合)患者,采用直丝弓矫治技术,配合使用口外弓及Ⅱ类颌间牵引进行非拔牙矫治.结果 矫治时间为18~30个月,所有病例治疗结束后牙齿排列整齐,前牙覆(牙合)覆盖正常,后牙咬合关系良好,侧貌协调,面部美观.结论 对于前牙重度深覆盖患者,有效地利用下颌骨向前生长的潜力,采用非拔牙矫治方法,可以达到满意的疗效.

  • 生长发育期上颌牙列严重拥挤患者30例未拔牙治疗机制探讨

    作者:白艳洁;孙晓菊;李波

    目的:探讨生长发育期牙弓宽度宽变化的可塑性的限度及规律,尽可能减少正畸治疗中拥挤患者的拔牙比率.方法:通过回顾性分析选出我科十年来治疗完成的、采用未拔牙手段治疗成功的病例100例.从中选出30例严重拥挤病例,其中男18例,女12例,平均年龄11.2岁,对其治疗前后牙弓宽度长度及拥挤部位进行比较分析.结果:尖牙唇侧错位造成间隙不足的患者,通过牙弓前段和中段宽度的增加来解除拥挤排齐牙列,治疗前后比较,有显著性差异;牙齿腭侧错位造成拥挤的患者,通过拥挤对应区段长度的增加来解除拥挤,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显著性.结论:生长发育期严重拥挤惠者可通过牙弓长度或宽度的生长适应性改建而非绝对拔牙手段采解除拥挤.

    关键词: 拥挤 非拔牙 治疗
  • Damon自锁矫治系统非拔牙治疗上颌轻中度拥挤的效果评价

    作者:张薇;颜传杰;李俐

    目的:评价Damon自锁矫治系统与Roth传统矫治器非拔牙治疗上颌轻中度拥挤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骨性Ⅰ类正畸患者60例,根据矫正器种类及上颌拥挤程度分为DamonⅠ、Roth Ⅰ、DamonⅡ、RothⅡ4组(各15例).测量排齐整平前、后的头颅侧位片与模型,使用SPSS19.0软件包对所得数据进行配对t检验和独立样本t检验,分析治疗前、后以及各组间软、硬组织与牙弓形态的变化特征.结果:非拔牙治疗上颌Ⅰ度拥挤时,2种托槽治疗前、后各段牙弓宽度与牙弓长度、上前牙唇倾度均有增加,但无显著差异.非拔牙治疗上颌Ⅱ度拥挤时,DamonⅡ组在上颌尖牙区(1.81 mm)、前磨牙区牙弓宽度的扩大量(2.29 mm)显著大于RothⅡ组(1.66 mm,1.80 mm)(P<0.05),但DamonⅡ组牙弓长度扩大量(3.19 mm)、上前牙唇倾度的变化量(9.1°)显著小于RothⅡ组(3.85 mm,14.5°)(P<0.05),而上颌磨牙牙弓宽度的扩大量在2组之间无显著差异.结论:在非拔牙治疗牙列拥挤时,随着上颌拥挤度的增大,Damon自锁矫治系统的扩弓作用和控制前牙唇倾的优势越明显.

  • 恒牙期Ⅲ类错牙合拔牙与非拔牙矫治的初步研究

    作者:郑敏玲;胡荣党;王剑锋;张硕非

    目的 分析恒牙期Ⅲ类错牙合拔牙组和非拔牙组矫治前后软硬组织的变化. 方法 恒牙期Ⅲ类错牙合成功矫治完成后的79名患者,其中36人接受了拔牙治疗;43 人接受了非拔牙治疗.治疗前后X线头颅侧位片应用Winceph7.0软件测量.统计学分析采用SPSS10.0统计学软件进行,两组治疗效果的评价采用配对t检验.结果 治疗后两组均出现上切牙唇倾、下切牙舌倾、覆盖增加、覆牙合减小.上颌骨和下颌骨的改变无统计学意义,但上下颌骨间的位置关系及面高发生了变化.结论 恒牙期Ⅲ类错牙合治疗以牙性改变为主,非拔牙组面中部软硬组织突度增加,上唇突度增加;拔牙组下唇突度减小,侧貌均得到明显改善.

  • 恒牙期Ⅲ类错(牙合)拔牙与非拔牙矫治的判别

    作者:郑敏玲;胡荣党;王剑锋;张硕非

    目的 通过分析Ⅲ类错(牙合)拔牙和非拔牙患者治疗前头影测量颅颌面软硬组织的不同,运用逐步判别分析法寻找影响拔牙选择的因素,以期为临床恒牙期Ⅲ类错牙合畸形的矫治提供一定的科学依据.方法 选取成功矫治的恒牙期Ⅲ类错(牙合)患者79例(接受拔牙治疗36例,接受非拔牙治疗43例),治疗前均行头颅侧位X线摄片,然后应用Winceph7.0软件分析软、硬组织各项指标.对两组患者的各项指标进行比较,选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的测量指标,运用逐步判别分析法筛选出主要指标,得出判别公式.结果 两组间共12项测量指标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0.01).经逐步判别分析法筛选后得到5项主要指标:∠NAPg、∠ANB、∠L1-NB、ANS-Me及∠SN-MP.将得到的主要指标行统计学分析后得出个体指数(IS),IS=0.122∠NAPg+0.103 ANS-Me-5.634.将两组患者IS值相加,取平均值作为该判别分析的临界值(临界值为0).应用此公式对本研究进行分析,拔牙组判别准确率为94.4%,非拔牙组为95.3%.结论 对恒牙期Ⅲ类错(牙合)患者矫治前应重点关注颌凸角及前下面高,当IS<0时可考虑选择非拔牙矫治,当IS>0时可考虑选择拔牙矫治.

32 条记录 1/2 页 « 12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