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医疗美容杂志
China Medical Cosmetology
- 主管单位: 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
- 主办单位: 中国整形美容协会
- 影响因子: 0.45
- 审稿时间: 1个月内
- 国际刊号: 2095-0721
- 国内刊号: 11-6007/R
- 论文标题 期刊级别 审稿状态
1个月内
1 本刊欢迎下列稿件:基础研究,临床应用与研究(包括整形、齿科、皮肤、五官等),美容中医药学,有一定指导意义的文献综述、讲座、述评、案例报告、手术技巧、国外美容信息、护理美学、仪器美容等美容技术交流,会讯、书讯,美容产品信息等。
2 来稿内容务求科学性强,并有理论和实践指导意义,文字精炼、准确,重点突出。论文应有创新性,观点明确,数据可靠,并附200字左右中、英文摘要及5~8个关键词。论著文章请用“结构式”文摘,关键词尽可能选用中国医科院情报所出版《医学主题词注释字顺表》中的词语。计量单位参照国务院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定计量单位》。
3 创新的设计、操作技巧最好附示意图,浮贴于相应正文段落之后,说明疗效最好附典型病例治疗前后彩色对比照片,照片应对比良好,层次分明,图表应有自明性,正文与图表内容避免重复,电子图片要求300万像素以上,以JPG或TIF格式保存发送。
4 参考文献请选用亲自阅读的近年的与内文有关者,按引用的先后顺序排列于文末,并于文内引用处依次以角码加方括号标注于右上角。内部刊物及会议资料等请勿引用。
5 作者和通信作者:①参与论文选题和设计,或参与资料分析与解释;②起草或修改论文中关键性理论或其他主要内容;③能按编辑部的修改意见进行核修,对学术问题进行解答,并最终同意论文发表;④除了负责本人的研究贡献外,同意对研究工作各方面的诚信问题负责。作者排序应在投稿前由全体作者共同讨论确定,在投稿后不应再作改动,确需改动时必须出示单位证明以及所有作者亲笔签名的署名无异议书面证明。
6 来稿请自留底稿,勿一稿多投,推荐网上投稿(E-mail:zgmryx@163.com)。作者如欲改投他刊,请务必尽早告知本刊。
7 致谢为对完成稿件有实质性贡献者,必须征得被致谢者的书面签名,其内容排在正文末,参考文献之前。
8 投稿时,务必在稿件上方标注作者姓名,单位,邮箱及电话,以便沟通。有录用或需要修改时,我刊会及时联系并发送邮箱通知。投稿时请寄稿件审理费100元并在稿件后附第一作者详细联系方式(包括联系地址和电话)。根据《著作权法》并结合本刊具体情况,作者文责自负,本刊可以对来稿作文字修改、删节,凡有涉及原意的修改,则提请作者考虑。
9 如涉及开票事宜(编审费等),烦请汇款后一周内提供准确的开票信息,以便我刊尽快帮您开具发票,发票一经开出不予更换及重开。
10 各类基金资助项目的论文请注明项目名称及其编号,我刊可安排优先刊登。凡在我刊发表后获各类科研成果奖的、被数据库或国内外文摘收录的、被正式发表刊物参考引用5次以上的文章,请将获奖证书、被收录或引用资料等复印件寄至我刊编辑部,本刊将酌情予以奖励。
11 本刊邮发代号:52-27。定价30元,月刊,全年360元(含邮资),每年春秋两季(5月、10月)可在当地邮局预定。为方便读者,错过征订季节者,可与编辑部联系订阅事宜,编辑部地址:西安市新科路1号东兴科技大厦12层,邮编:710043,电话:029-83659967。
12 来稿经刊载后,酌致稿酬,作者著作权的使用费将在本刊稿酬中一次给付并赠当期杂志两本。寄送杂志均以邮政平邮寄送,如需快递(本刊默认顺丰到付),请直接电话联系(029-83659967)或邮箱(zgmryx@163.com)并发送具体信息,包括第一作者姓名,文稿编号,收件人,收件详细地址及联系电话。
中国医疗美容杂志影响因子
中国医疗美容杂志发文量
中国医疗美容杂志总被引频次
热门常见问题
-
中国医疗美容杂志官网是什么?
以下是查询到的有关期刊的官网网址:http://ylmr.cbpt.cnki.net。
-
中国医疗美容杂志属于什么级别杂志?
该期刊是由中国整形美容协会主办的,是一本国家级期刊。
-
中国医疗美容杂志投稿后多久能见刊?
期刊的审稿周期在2个月左右,录用后3个月左右见刊。
-
中国医疗美容杂志是几类期刊?
《中国医疗美容杂志》是由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主管、国家新闻出版总署认定学术期刊,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认定的“A类”学术期刊。
-
中国医疗美容杂志怎么样?
该期刊是一本普刊,被知网、万方等数据库收录,可以用来晋升职称。
-
刊物信息可查
推荐刊物均可到国家新闻出版总署网站查询正刊
-
严格保密协议
可签署保密协议 ,不透露任何用户信息可跟踪进程,全程协议
-
售后服务保障
1对1服务,7x24小时在线
-
企业信誉保障
16年经验沉淀,实体公司运营
-
小耳症永田法耳再造术的护理效果分析
目的分析小耳症永田法耳再造术的护理效果.方法随机选取2016年6月至2018年5月我院小耳症永田法耳再造术患者120例(120耳),采用SPSS21.0将入组患者按先后序列号(1-120)随机分为2组:一组常规护理组(60例,60耳),一组优质护理组(60例,60耳),统计分析两组患者的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护理满意度.结果患者中切口感染0例,耳肋软骨支架外露1例,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1.7%(1/60);常规护理组患者中切口感染0例,耳肋软骨支架外露2例,筋膜瓣坏死2例,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6.7%(4/60).优质护理组患者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常规护理组(P<0.05).优质护理组患者中很满意34例,一般24例,护理满意度为96.7%(58/60);常规护理组患者中很满意20例,一般30例,护理满意度为83.3%(50/60).优质护理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显著高于常规护理组(P<0.05).结论小耳症永田法耳再造术的优质护理效果较常规护理好,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
自体脂肪颗粒移植技术在面部凹陷整形美容中的围手术期综合护理
目的探讨自体脂肪颗粒移植技术在面部凹陷整形美容中的护理.方法将80例于2017年1月至2018年1月来我院实施自体脂肪颗粒移植技术的面部凹陷患者作为本次试验的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措施,观察组实施围手术期综合护理措施.护理一个月后,评估两组患者的心理状况、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以及护理满意度.结果干预后观察组的生活质量、自信心以及自我形象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干预后观察组的护理满意度(97.50%)高于对照组(87.50%).干预后观察不良反应发生率为5.00%,显著低于对照组的20.00%.结论对自体脂肪颗粒移植技术在面部凹陷整形美容中实施围手术期综合护理干预,可显著改善患者的心理状态,提高护理满意度,降低不良反应.
-
DSD技术指导下全瓷贴面修复在接受前牙美学修复患者的应用观察
目的分析数字微笑设计(DSD)技术指导下全瓷贴面修复在接受前牙美学修复患者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3月~2018年3月我院接受前牙美学修复患者108例(228颗牙),依照修复方法不同分为DSD组(n=54,114颗)与传统组(n=54,114颗).传统组接受传统全瓷贴面修复,DSD组接受DSD技术指导下全瓷贴面修复.对比两组治疗效果及美学满意度.结果治疗6个月后,DSD组完整度、边缘变色及边缘密合性A级率高于传统组(P<0.05);治疗6个月后,DSD组舒适度、颜色匹配度及外形美学满意度高于传统组(P<0.05).结论DSD技术指导下全瓷贴面修复应用于接受前牙美学修复患者,可有效提高治疗效果,改善美学满意度.
-
正畸治疗对成年安氏Ⅱ类高角型错颌患者颞下颌关节的影响
目的研究成年安氏Ⅱ类高角型错颌患者采用正畸治疗对颞下颌关节的影响.方法选取本院口腔科2016年9月至2017年9月收治的40例(80侧)成年安氏Ⅱ类高角型错颌患者进行观察,所有患者均采用自锁托槽矫治技术实施正畸治疗.16层螺旋CT在治疗前后扫描颞下颌关节,多层面重建技术对扫描数据进行参数测量、三维重建,分析对颞下颌关节的影响.结果(1)40例患者平均治疗时间为(16.3±1.5)月,治疗后,髁状突位置:关节窝内中性位有48侧(60.00%),关节窝前位有25侧(31.25%),关节窝后位7侧(8.75%);关节窝后位、关节窝前位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治疗后髁状突前斜面倾角(31.7±2.7)°明显大于治疗前(28.5±3.2)°,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后患者的关节窝高度、前后径、内外径,髁状突前后径、内外径,关节结节后斜面斜度、髁状突高度、髁突头高度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成年安氏Ⅱ类高角型错颌患者采用正畸治疗能改进髁状突前斜面,使髁状突位置向前移动,恢复下颌外观美观度.对颞下颌关节的骨性结构、功能无不良影响,疗效安全可靠.
-
浓缩生长因子(CGF)在美学区拔牙位点保存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美学区拔牙位点保存中CGF(浓缩生长因子)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4月至2018年5月内收治的32例前牙美学区外伤性根折及慢性根尖周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拔牙同期,应用CGF配合植骨材料,进行拔牙位点保存、种植及修复,术后,观察患者软硬组织的愈合状况.结果 ①剩余牙槽嵴相对长度分析,1周时检测,研究组与对照组差异不大,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4周、12周时检测,研究组剩余牙槽嵴相对长度明显比对照组大,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4周时,研究组与对照组牙槽窝CT值差异不大,无统计学意义(P>0.05),12周时,研究组牙槽窝CT值大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美学区拔牙位点保存中,应用CGF,有利于种植与美学修复,操作简单,缩短治疗周期,便于美学区牙槽与骨量的保存,修复软组织,疗效确切.
-
福建省宁德地区畲族各类错畸形患者Bolton指数的测量分析
目的探讨福建省宁德地区畲族错牙合畸形患者Bolton指数分析情况,分析宁德地区畲族错畸形患者Bolton指数的平均值、男女差异及各分组之间差异.方法选取2014年1月~2017年1月就诊于宁德市医院口腔正畸科畲族患者186例的正畸石膏模型作为研究对象.其中,男87例,女99例,按照骨性Ⅰ类、Ⅱ类、Ⅲ类错畸形分为三组.测量各样本上下颌的牙冠宽度,计算每个样本的前牙及全牙Bolton指数,然后运用SPSS软件处理数据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宁德地区畲族不同错患者的Bolton指数前牙比、全牙比骨性Ⅲ类组高于骨性Ⅰ类及Ⅱ类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宁德地区畲族错畸形患者Bolton指数的标准值与中国人正常Bolton指数平均值相差不大.结论宁德地区畲族错畸形患者Bolton前牙比及全牙比骨性Ⅲ类组骨性Ⅰ类及Ⅱ类组高.平均值与中国人正常Bolton指数平均值相差不大.
-
眶肌筋膜提紧联合轮匝肌悬吊眼袋的整形效果分析
目的分析眶肌筋膜提紧联合轮匝肌悬吊眼袋的整形效果.方法回顾分析我院2017年2月~2018年2月行眼袋整形术的134例患者资料,随机将其分为对照组(n=67)及联合组(n=67),对照组行单纯轮匝肌悬吊眼袋整形,联合组在此基础上行眶肌筋膜提紧整形,对比两组疗效及并发症情况.结果联合组手术效果及患者满意度均高于对照组(P<0.05),且联合组术后并发症更少(P<0.05).结论通过联合整形治疗,更加有助于彻底眼袋松弛组织,保证眼睑轮廓紧致,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临床疗效显著.
-
点线面提拉联合透明质酸"C"形注射在面部年轻化中的作用
目的探讨点线面提拉联合透明质酸"C"形注射在面部年轻化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60例面部松弛下垂、轮廓欠佳的求美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2组,试验组和对照组.两组患者均根据衰老松弛和面部轮廓曲线情况,采用点线面提拉方式治疗.试验组在面部提拉术后进行透明质酸的"C"形填充注射,对照组仅行线性提拉.根据视觉模拟评分法(visualanaloguescale,VAS)和临床表现,评价术后即刻、1天、3天、7天,1月、6月、12月的面部改善情况及不良反应.结果试验组较对照组满意度明显提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即刻,两组患者均有轻微水肿、红斑、疼痛等不良反应,无明显凹凸不平及线头外露的情况.术后第3天症状基本缓解,入组患者均无局部异物肉芽肿或全身性不良反应等.结论点线面提拉联合透明质酸"C"形填充能明显改善衰老下垂的面部轮廓,安全有效,值得应用推广.
-
上面部动力性皱纹应用不同稀释浓度A型肉毒毒素注射治疗的疗效对比
目的 探讨上面部动力性皱纹应用不同稀释浓度A型肉毒毒素注射治疗的疗效.方法 将我院2016年5月至2018年3月收治的上面部动力性皱纹患者200例根据A型肉毒毒素注射浓度不同分为A组与B组,每组100例,A组给予25U/mLA型肉毒毒素,B组给予50U/mLA型肉毒毒素,对两组患者效果、面部皱纹严重指数、不良反应发生率进行观察.结果 A组治疗有效率为96.00%,B组治疗有效率为98.0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面部皱纹严重指数、药物起效时间及持续时间均无明显差异(P>0.05);A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8.00%,明显低于B组19.00%(P<0.05).结论 低浓度A型肉毒毒素注射治疗上面部动力性皱纹可取得与高浓度相同效果,且安全性高,值得推广.
-
V脸提拉联合自体脂肪填充应用于面部年轻化的临床价值
目的研究在面部年轻化中使用V脸提拉和自体脂肪填充联合治疗的临床效果和应用价值.方法参考入院就诊时间将我院自2017年4月至2018年4月期间参与收治的90例行面部年轻化手术患者划分为试验组(n=45,行V脸提拉和自体脂肪填充联合治疗)与对照组(n=45,行V脸提拉治疗),计算比较试验组与对照组行面部年轻化手术患者面部改善总优良率、不良反应、恢复时间、对治疗满意度评分、颞区眉颧点间距、外眦颧点间距、眶颧点间距、下颌角角度.结果与对照组数据比较,试验组行面部年轻化手术患者面部改善总优良率升高,不良反应合计值降低,恢复时间缩短,对治疗满意度评分增加,颞区眉颧点间距、外眦颧点间距、眶颧点间距、下颌角角度增加,组间数据指标展示出统计学计算意义(P<0.05).结论使用V脸提拉和自体脂肪填充联合治疗在面部年轻化中,有助于解决面部皱纹和凹陷的问题,让患者面部肌肤、轮廓年轻化.
-
睑缘切口内固定法重睑成形术的疗效及安全性分析
目的探讨睑缘切口内固定法重睑成形术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1月至2018年3月收治的行重睑成形术患者140例为研究对象,根据手术方案不同分组,观察组与对照组各70例,对照组接受常规切口重睑成形术,观察组行睑缘切口固定法重睑成形术,对两组外观指标、患者满意度、并发症发生率进行观察.结果观察组患者切口痕迹、睁眼闭眼自然、上睑提肌力量评分与对照组比较明显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1个月、3个月、6个月时的满意度评分与对照组相比,明显较高(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20.00%,与对照组58.57%相比明显较低(P<0.05).结论睑缘切口内固定法重睑成形术的效果及安全性优于常规切口重睑成形术,具有推广价值.
-
自体耳软骨联合膨体聚四氟乙烯在鼻整形的临床应用效果
目的分析自体耳软骨联合膨体聚四氟乙烯在鼻整形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择2017年4月-2018年4月我院收治的接受鼻综合整形者在72例为研究对象.对其开展自体耳软骨联合膨体聚四氟乙烯实施手术,分析结果.结果4例发生术后感染,68例病患术后1星期复诊,拆线后达到I期愈合标准,既往蝶型切口不显著.鼻部肿胀、发红者共计28例,对患者开展随访,结果证实,手术后,对于形态满意者共计70例,占据97.22%,不满意共计2例,占据2.78%.结论在对受试者开展鼻综合整形过程中,应用自体耳软骨和膨体四氟乙烯材料进行填充,能取得满意成效,其能够对鼻部形态进行动态化调整,保证外表美观,因此值得进一步在临床中推广.
-
眶隔脂肪合理化释放在眼袋手术中的应用研究
目的探讨眶隔脂肪合理化释放用于眼袋手术中的价值.方法将我院2016年1月至2018年3月进行眼袋整形术患者104例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52例,对照组采用改良肌皮瓣法整形术,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眶隔脂肪合理化释放,对两组治疗后眼部指标、患者满意度、不良反应发生率进行观察.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前的眼袋程度、下睑皮肤皱纹、皮肤光泽度、睑泪沟等各指标评分无明显差异(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的上述指标改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满意度为96.15%,明显较对照组82.69%高(P<0.05);观察组术后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7.31%,明显低于对照组36.54%(P<0.05).结论眶隔脂肪合理化释放用于眼袋整形术中效果满意,且不良反应少,值得推广.
-
皮肤软组织扩张术对烧伤整形患者皮肤创面愈合及血运恢复时间的影响
目的探讨皮肤软组织扩张术对烧伤整形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2月至2018年2月在我院治疗的72例烧伤整形患者,依据手术方式的不同分为观察组(皮肤软组织扩张术)与对照组(复合皮移植术),各36例,比较两组皮肤创面愈合、血运恢复时间与手术安全性.结果观察组皮肤创面愈合时间与血运恢复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手术安全性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烧伤整形患者通过皮肤软组织扩张术治疗,可有效缩减皮肤创面愈合及血运恢复时间,利于提高手术安全性.
-
内镜辅助下乳腺良性病变切除同期行双平面假体隆乳术的临床应用
目的探讨内镜辅助下腋窝入路乳腺良性病变切除同期行双平面隆乳术的临床应用,并总结手术要点.方法自2013年5月至2017年10月,对我院整形科和乳腺外科收治的29例乳腺良性病变患者,根据患者的情况,标记切除乳腺良性病变的范围,设计经腋窝拟置入假体所需剥离的范围,选择适宜假体.在内镜辅助下用电刀剥离植入腔隙,应用穿刺引导技术定位乳腺病变并切除,同期行双平面假体隆乳术.结果本组29例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手术时间为(153.4±22.7)min;术中出血量为(45.2±4.3)ml;术后引流量为(4.6±0.6)d;单侧乳腺引流量为(227.2±24.6)ml.术后门诊随访1~12个月,均无乳头、乳晕感觉异常.1例患者出现局部腺体轻度凹陷.其余患者乳腺外形丰满圆润,手感柔软,活动度好,无包膜挛缩、假体移位、双侧不对称及双峰乳形等并发症.结论对于合并乳腺良性病变的患者,经腋窝入路在内镜辅助下建立双平面植入腔,切除乳腺病变后再行隆乳术,手术方案安全可行,瘢痕隐蔽,可获得良好的手术效果.
-
经残耳切口双平面埋置大容量扩张器在全耳再造术中应用价值研究
目的探讨全耳再造术中采用经残耳切口双平面埋置大容量扩张器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6年7月至2018年6月在我院行全耳再造术治疗的小耳畸形患者72例,参照随机数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6例.对照组采用耳后乳突去浅筋膜表面埋置大容量扩张器,观察组采用经残耳切口双平面埋置大容量扩张器,对比两组胸部瘢痕面积、扩张器下移距离及并发症情况.结果观察组胸部瘢痕面积及扩张器下移距离均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扩张器外露、感染发生情况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颅耳沟浅显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P<0.05).结论在全耳再造术中采用经残耳切口双平面埋置大容量扩张器效果显著,可有效减少扩张器下移及胸部瘢痕面积,降低颅耳沟浅显发生率.
-
面部深度烧伤致眼睑外翻的早期整形手术治疗分析
目的面部深度烧伤致眼睑外翻的早期整形手术治疗分析.方法将2015年9月--2018年10月收治的面部深度烧伤致眼睑外翻患者共50例作为对象,都采取早期整形手术予以治疗,对临床疗效进行评价观察.结果50例患者通过手术治疗,眼睑所植全厚皮片都成活,色泽接近面部皮肤,眼睑形态及闭合良好者共47例,仅仅3例出现轻微外翻现象,其中,优良率达88%(44/50).结论早期整形手术治疗面部深度烧伤致眼睑外翻,疗效确切.
-
果酸换肤联合红光治疗痤疮的美容效果分析
目的探讨果酸换肤联合红光治疗痤疮的美容效果.方法选取我院皮肤科2013年6月~2018年6月收治的面部痤疮患者60例,按区组随机设计分为观察组(n=30)和对照组(n=30),观察组给予果酸换肤联合红光治疗,对照组仅给予红光治疗,两组均治疗1个疗程后比较临床疗效、皮肤生理指标、不良反应及随访3个月内复发率.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两组皮肤生理指标比较差别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皮质层含水量、皮肤经皮水值、皮肤油脂改善均显著优于对照组,随访复发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且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果酸联合红光治疗痤疮能显著提高临床疗效,改善皮肤生理状态指标,且不会增加明显副作用.
-
超皮秒激光联合微针治疗黄褐斑的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超皮秒激光联合微针治疗黄褐斑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7年8月~2018年3月收治的黄褐斑患者90例,随机分为超皮秒组、微针组和联合组,每组30例,分别使用超皮秒激光治疗,微针治疗和超皮秒激光联合微针治疗,对比三组临床疗效.结果 ①超皮秒组总有效率50.0%,微针组总有效率43.3%,联合组总有效率80.0%,联合治疗组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其它两组(P<0.05);②超皮秒组不良反应发生率3.3%,微针组不良反应发生率6.7%,联合组不良反应发生率6.7%,三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超皮秒激光联合微针治疗黄褐斑疗效理想,安全性高,值得推广.
-
点阵式强脉冲光治疗黄褐斑疗效的观察
目的观察点阵式强脉冲光治疗黄褐斑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接受氢醌乳膏+防晒乳膏治疗的43例黄褐斑患者(对照组)与同期接受点阵式强脉冲光治疗的43例黄褐斑患者(观察组)的临床资料.测算并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皮肤测试仪(VISIA)色斑绝对分值与皮损面积和修正的严重度评分指数(mMASI),比较两组治疗过程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及治疗后6个月回访时的复发率、治疗满意度.结果治疗后,两组VISIA色斑绝对分值及mMASI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且对照组明显低于同期对照组(P<0.05).治疗过程中,观察组中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6个月回访时,观察组治疗效果总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复发率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点阵式强脉冲光对于黄褐斑治疗效果较为理想,患者满意度较高.
-
强脉冲光与1540nm点阵激光治疗面部黄褐斑的临床效果研究对比
目的探讨强脉冲光与1540nm点阵激光治疗面部黄褐斑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3年2月-2018年2月入院接受面部黄褐斑治疗的女性患者62例,根据治疗方式分成1540nm点阵激光治疗组(35例)和强脉冲光治疗组(27例).两组均治疗3个月,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有效率、两组治疗前后黄褐斑面积及严重程度评分(MASI)变化及两组不良反应的发生率.结果激光组的临床有效率(97.14%)明显高于脉冲组(77.7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MASI评分均明显下降(P<0.05),且激光组下降幅度大于脉冲组(P<0.05);激光组不良反应发生率(5.71%)明显低于脉冲组(29.63%)(P<0.05).结论1540nm点阵激光治疗面部黄褐斑效果优于强脉冲光治疗,对患者面部黄褐斑改善情况较好,不良反应较轻.
-
微针联合类人胶原蛋白对面部毛孔粗大及皮肤屏障的影响
目的探讨微针联合类人胶原蛋白对面部毛孔粗大的短期疗效、安全性及其对皮肤屏障功能的影响.方法招募符合入选/排除标准的健康志愿者9例,微针注射类人胶原蛋白修复敷料,注射结束即刻冷敷类人胶原蛋白辅料面膜,8小时后使用类人胶原蛋白安护舒缓喷雾,24小时后涂抹R型类人胶原蛋白修复辅料.本研究为期10天,2次治疗(第1、7天),4次VISIA-CR检测及CK无创皮肤生理功能测试(第1、3、7、10天),观察面部毛孔粗大的改变并测定皮肤屏障功能相关指标,进行治疗前后患者满意度调查.结果治疗前患者面部毛孔、皱纹、水分、患者满意度与治疗后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经皮水分流失、色斑、红斑与治疗后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微针联合类人胶原蛋白治疗对面部毛孔粗大有改善作用,安全,且对皮肤屏障无损伤.
-
miRNA-21调控PDCD4在恶性黑素瘤组织中的表达及意义探究
目的探究miRNA-21调控PDCD4在恶性黑素瘤组织中的表达及意义探究.方法选取2016年01月-2016年8月山东大学齐鲁医院皮肤外科手术切除的20例恶性黑素瘤组织及20例健康对照皮肤组织;采用real-time PCR法检测恶性黑色素瘤组织及健康皮肤组织中miRNA-21、PDCD4 mRNA的表达;采用western blot法检测恶性黑色素瘤组织及健康皮肤组织中PDCD4蛋白的表达.结果与健康对照皮肤组织相比,恶性黑素瘤组织中miRNA-21表达水平上调(P<0.05),PDCD4 mRNA的表达水平下调(P<0.05);PDCD4蛋白的表达水平显著下调(P<0.05).结论恶性黑素瘤组织中miRNA-21水平显著增加,而PDCD4 mRNA水平及蛋白水平显著降低,可能参与了皮肤恶性黑色素瘤的发病过程.
-
6年经验——肉毒毒素应用于面部年轻化的"算法"
1 眉间(皱眉肌、降眉间肌、眼轮匝肌、前额)眉间收缩有五种模式,其中三种如图1所示.常见的是V形.每种模式都需要不同剂量和注射深度的BTX注射点分布,以达到持久的效果.第一步是评估眉间区域的宽度,即两块皱眉肌之间的距离.如果距离较宽,降眉间肌的BTX的剂量应保守,在一两个注射点使用2.5-5U剂量;如果皱眉肌之间的距离正常或较小,剂量应为5-10U.确定眉轮匝肌的上纤毛降肌和/或内侧面是否参与了眉部的活动,做出愤怒的表情.当患者皱眉时,确定眼眶内侧边缘至鼻侧壁是否有皱纹.如有,在降眉间肌注射两点,每点2.5 U,或在中心一处注射5U.确定眼轮匝肌是否也在起作用.患者闭上眼睛时,就会帮助皱眉肌抑制眉心,如果皱眉肌后出现小皱纹.则在眉上表面注射1-2U.还要确定前额是否在皱眉肌收缩中起作用.当患者皱着眉头,皱眉肌之间出现皱纹时,在距两皱眉肌中心4mm处注入1-2 U.
关键词: -
基于双创能力培养的中医美容特色模块素质教学探索
创新创业教育是一种较新的教育理念,开展创新创业教育是社会发展和高等教育自身改革需要的必然选择.中医美容人才是新型医学专长人才,具有广泛社会需求,医学本科专业设置中医美容特色模块培养本身就是创新创业教育的体现.美容医学是新兴的医学学科,在学科发展的现阶段创新创业具有广泛的空间与现实需要,提高双创能力有利于学生的创新思维、应用能力、实践能力、拓展能力和创业能力,因此双创能力的培养是中医美容特色模块教学的重点.为此,我们从培养方案、课程设置、技能教学、技术应用创新教学、社会实践、创业指导、能力考核等方面进行改革完善,取得了良好效果,为提高中医美容专业学生的双创能力与综合素质提供了思路和方法.
年 | 期数 |
2018 |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
2017 |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
2016 |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
2015 | 01 02 03 04 05 06 |
2014 | 01 02 03 04 05 06 |
2013 | 01 02 03 04 |
-
未知
-
未知录用情况: 已投修改后录用选择周期: 2个月内
投稿后三天送外审,一个月左右返回审稿意见,都很中肯,经修改后被收录,历时两个月的时间,效率很高,大家有合适的文章可以投稿试试。
-
未知录用情况: 已投修改后录用选择周期: 2个月内
中国医疗美容的审稿速度还是很快的,审稿期间送审了两个专家,一个建议直接接受,一个建议小修后接受,近修改回复后被收录,历时两个月左右,还是很满意的。
-
未知录用情况: 已投修改后录用选择周期: 2个月内
审稿速度很快,投稿到录用历时两个月的时间,期间历经一次的修改,审稿专家和编辑给出的修改意见都很中肯,对文章修改有很大的帮助,大家有合适的文章可以投稿试试。
9月8号投的稿件,之后很快送外审,10月22号被拒了,审稿专家指出了文章中很多问题,都很有针对性,主要是文章创新性不是很强,所以被拒稿了,还是比较严格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