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学术期刊 > 心血管系统疾病 > 心脑血管病防治杂志

心脑血管病防治

心脑血管病防治杂志

Prevention and Treatment of Cardio-Cerebral-Vascular Disease 심뇌혈관병방치

统计源期刊
  • 主管单位: 浙江省卫生厅
  • 主办单位: 浙江省心脑血管病防治办公室,浙江省预防医学会,浙江医院
  • 影响因子: 0.63
  • 审稿时间: 1个月内
  • 国际刊号: 1009-816X
  • 国内刊号: 33-1252/R
  • 发行周期: 双月刊
  • 邮发: 编辑部自办
  • 曾用名:
  • 创刊时间: 2001
  • 语言: 英文
  • 编辑单位: 心脑血管病防冶杂志编辑委会
  • 出版地区: 浙江
  • 主编: 严静
  • 类 别: 心血管系统疾病
期刊荣誉:
  • 球囊漂浮电极床旁临时心脏起搏337例临床体会

    作者:俞晓军;袁国裕;沈凯;李海峰

    我院从1997年8月至2005年6月,采用球囊漂浮电极床旁临时心脏起搏337例,现总结如下:

  • 假性肿瘤型的间质性肺水肿1例

    作者:朱华芳;陈万春;王大英;金惠根;王之

    肺水肿时X线胸片上可呈现肺门蝴蝶状或蝙蝠翼状,常见于急性左心衰竭.本文报道1例高血压病合并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因感染诱发左心衰竭,X线胸片示心脏增大、肺淤血,左上肺见圆形阴影,疑为肿瘤,心衰好转后,阴影消退.

  • 经颅多普勒超声对锁骨下动脉盗血综合征的诊断及临床应用

    作者:吴玲光;孙莉英

    目的评价经颅多普勒超声(TCD)诊断锁骨下动脉盗血综合征(SSS)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应用TCD常规检查中发现41例SSS患者,总结分析其TCD的表现及诊断.结果 SSS的TCD表现为:患侧椎动脉收缩期部分反向血流或有切迹,舒张期正向;患侧椎动脉收缩期反向血流,舒张期正向;椎动脉血流完全反向.伴或不伴低动脉(BA)参与盗血.结论 TCD是诊断SSS无创、可靠的首选检查方法,并为临床治疗提供帮助.

  • 右心室流出道起搏联合卡维地洛治疗缓室率房颤伴心力衰竭

    作者:秦丰明;成银宏;唐欧杉;陈钟良;吴群伟;陈丽娜;周浩亮;谢华;施涛;陈新龙;张晓康

    目的探讨右心室流出道(RVOT)起搏联合卡维地洛治疗缓室率房颤伴心力衰竭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对24例缓室率房颤伴心力衰竭患者在常规抗心衰治疗下,植入右心室流出道起搏器,联合卡维地洛治疗,比较术前和术后3月左右的心功能.并在术后早期应用华法令抗凝治疗.选择24例常规右心室心尖部(RVA)起搏联合美托洛尔治疗作为对照研究.结果两组患者在术前和术后3月左右的心功能NYHA分级、每分钟心输出量(CO)、左室射血分数(EF%)、6分钟步行距离均有明显改善(P<0.05),而X线心胸比、左房内径(LAD)、左室舒张末内径(LVDd)在术前术后无明显改变(P>0.05).QRS波时限RVOT起搏组明显窄于RVA起搏组(P<0.05),再次住院次数RVOT组(0.25人次/年)低于RVA组(0.53人次/年),但无显著差异(P>0.05).RVOT组15例患者在术后3天即予华法令抗凝,预防血栓栓塞性疾病,未出现出血性并发症,电极固定良好.RVOT主动固定电极导线植入参数和RVA翼状电极导线相似,随访16.5±9.39月,无1例出现起搏、感知异常.结论右心室流出道起搏器植入是安全、可靠,联合卡维地洛治疗缓室率房颤伴心力衰竭是一种有效的方法,能改善患者心功能及生活质量,且能尽早使用华法令预防血栓栓塞性疾病.

  • 血清VitB12、叶酸浓度与动脉硬化和周围神经功能的关系

    作者:于民;陈桂花;郭舜源

    目的探讨中老年人血清维生素B12、叶酸浓度与动脉硬化、周围神经功能的关系.方法对246例中老年人采用化学发生法测定血清维生素B12、叶酸浓度和肌电图机测定神经传导速度,并予以分析比较.结果血清维生素B12、叶酸浓度下降与NCV减慢呈正相关(P<0.01);血清维生素B12、叶酸浓度异常的患者容易出现周围神经受损的阳性体征(P<0.01);维生素B12、叶酸水平下降对NCV的影响和周围神经的损伤在高龄患者中更为显著(P<0.05或<0.01).结论中老年人血清维生素B12、叶酸浓度的下降可影响周围神经功能,尤其在高龄患者,神经功能的损害更为明显,其机制可能与动脉硬化导致周围神经缺血性损伤有关.

  • 大骨瓣减压并颞肌贴敷术治疗恶性大脑中动脉梗死

    作者:李烨;陈晓;刘朴兴

    目的探讨大骨瓣减压并颞肌贴敷术治疗恶性大脑中动脉梗死(mMCAI)的治疗效果、手术时机和手术方法 .方法 23例mMCAI在内科常规治疗基础上行大骨瓣减压、加带血管蒂颞肌瓣贴敷术.结果生存16例,死亡7例(死亡率30%);生存者术后3个月BI评分:BI>60分11例,BI<60分5例.结论大骨瓣减压并颞肌贴敷术是治疗mMCAI的有效措施,只要把握手术时机、掌握手术方法 ,可迅速缓解颅内高压,促进神经功能恢复,降低死亡率,提高患者生存质量.

  • 尿激酶静脉溶栓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疗效观察

    作者:徐建国;徐峰

    临床和病理解剖资料证实冠状动脉内血栓形成是急性心肌梗死(AMI)发生的主要原因[1],因此,溶栓治疗是目前AMI早期治疗的有效措施之一.我们近年用尿激酶静脉溶栓治疗AMI取得了较好的临床疗效,现报道如下.

  • 脑局部亚低温治疗急性脑梗死临床观察

    作者:钟洁静;孙新芳;吴承龙;王黎萍

    目的探讨脑局部亚低温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疗效,及佳治疗时间窗.方法将收治的12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60例和对照组60例,对照组予常规的抗凝护脑等药物治疗,治疗组在常规药物治疗基础上加用脑局部亚低温治疗,分别评定治疗前后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NDS)并测定治疗前后患者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其中治疗组又按开始治疗时间分成3组:A组:发病6小时内;B组:发病6-24小时;C组:发病24小时后.结果治疗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及TNF-α下降均较对照组明显,其中尤以A组更为明显.结论脑局部亚低温治疗急性脑梗死有效,治疗佳时间窗在6小时,其机制可能与抑制炎性细胞因子等有关.

  • 缬沙坦联合氨氯地平对老年性高血压左心室构型的影响

    作者:吕雄胜;吴绍长;徐梅玉

    目的探讨缬沙坦联合氨氯地平对老年性高血压左心室肥厚及构型的影响.方法将70例高血压患者随机分成两组,Ⅰ组(n=38)予以缬沙坦联合氨氯地平,Ⅱ组(n=32)单用氨氯地平,两组均给药6个月后,应用超声心动图测定治疗前后左心室构型的变化.结果缬沙坦联合氨氯地平组对高血压左心室构型的逆转效果明显优于氨氯地平组(P<0.05).结论缬沙坦联合氨氯地平在逆转高血压左室肥厚方面有良好作用,左室构型中向心性重构是防止心肌损害加重的关键阶段.

  • 外伤性脑梗死的临床分析

    作者:石建宇;韦益仃;徐黔;张三希

    目的分析外伤性脑梗的发病原理、诊断及防治.方法结合文献回顾性总结了本科26例外伤性脑梗临床资料.结果外伤性脑梗的发生机理是多方面,它的发生加重了原发颅脑损伤并影响患者预后.结论外伤性脑梗应及时正确的诊断与防治.

    关键词: 外伤性 脑梗死
  • 轻度认知障碍患者血脂水平的关系

    作者:马立华;董万青;林桂珍

    目的探讨血脂水平与轻度认知障碍(MCI)的关系.方法对110例轻度认知障碍患者做血清载脂蛋白A-1、B-100,总胆固醇及甘油三酯测定,并与130例健康对照组作比较.结果轻度认知障碍患者血清载脂蛋白B-100、总胆固醇及甘油三酯与健康对照组比较,差异均呈显著性;两组载脂蛋白A1无显著性差异.结论脂质代谢异常与轻度认知障碍(MCI)的发生有一定的关系.

  • 血尿酸水平与脑梗死患者预后的分析

    作者:徐云飞;宣浩宇

    尿酸是嘌呤代谢的终产物,代谢异常尿酸生成增加或排泄减少,均可导致高尿酸血症发生.近年来对高尿酸血症与肥胖、高血压、血脂异常、糖尿病及心血管疾病的相关性研究较多,为探讨尿酸在脑梗死发展演变过程中所起的作用,我们对血尿酸水平与急性脑梗死发展及近期预后的相关性进行了分析.

  • 急性冠脉综合征择期冠心病介入治疗的近期疗效分析

    作者:蒋一鸣;程科云;屠晓鸣;金奇志;俎德玲

    目的评估急性冠脉综合征(Acute Coronary Syndrome, ACS)择期经皮冠心病介入治疗的临床近期疗效.方法分析接受择期PCI治疗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49例的临床近期疗效.结果 49例64处冠状动脉病变内植入62枚支架,植入成功率97.96%,术后临床症状消失,近期治疗效果良好.结论择期经皮冠心病介入治疗对ACS患者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

  • ABO血型与脑卒中关系的病例对照研究

    作者:韩钊;王贞;冯靓;张磊;陈为安;黄海波;谭显西;钟鸣;邵蓓;郑荣远

    目的探讨不同血型与脑卒中的关系.方法采用病例-对照研究方法,以脑卒中住院患者1987例为病例组,其中脑梗塞1016例,脑出血755例,蛛网膜下腔出血216例;选择35岁以上非脑卒中住院患者21051例为对照组,计算各型脑卒中ABO血型的四种表现型的构成比,分析不同表现型与各型卒中的关系.结果 (1)脑梗塞组,四种表现型构成比:O型36.4%、A型31%、B型25.8%、AB型6.8%;比值比(OR):O型0.952[95%可信区间CI 0.835~1.085]、A型1.066(95%CI 0.931~1.222)、B型1.012(95%CI 0.876~1.168)、AB型0.936(95%CI 0.729~1.201),P均>0.05.(2)脑出血组,构成比:O型42.5%、A型27%、B型24.2%AB型6.2%;OR:O型1.229(95%CI 1.061~1.424),P<0.05,A型0.879(95%CI 0.746~1.034)、B型0.932(95%CI 0.787~1.103),AB型0.853(95%CI 0.632~1.150),P>0.05.(3)蛛网膜下腔出血组,构成比:O型39.4%、A型28.7%、B型26.9%、AB型5.1%;OR:O型1.078(95%CI 0.820~1.419)、A型0.955(95%CI 0.711~1.285)、B型1.069(95%CI 0.790~1.446),AB型0.689(95%CI 0.375~1.267),P均>0.05.结论 ABO血型与脑卒中无相关性,脑出血组O型血的OR值有显著意义,提示脑出血与O型血可能有一定关联.

  • 高血压脑溢血微创手术分析

    作者:朱飚;黄礼明;吴旭;王卫余;卢刚;陈书达

    目的探讨高血压脑溢血微创手术治疗的手术指征、时机及方式.方法对158例高血压脑溢血分别采用微创开颅血肿清除术(92例)和立体定向穿刺血肿引流术(66例)进行治疗.结果微创开颅血肿清除组的术后生存率86.9%,手术并发症的发生率为8.7%;立体定向穿刺血肿引流组的生存率83.3%,手术并发症的发生率19.7%.结论高血压脑溢血微创手术的手术指征是意识分级低于Ⅳ级、出血量中等且血肿位于基底节和皮质下.微创开颅血肿清除术适用高血压脑溢血超早期及早期发病的患者,而立体定向穿刺血肿引流术则较适用发病中期且血肿形成后较稳定的患者.结合患者的病情、术者的专业技术和手术设备条件是选择佳治疗方案的关键.

  • 刺五加注射液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60例临床观察

    作者:高丽霞;林小春;卢丽萍

    目的探讨刺五加注射液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的临床疗效.方法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患者12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0例.观察组以刺五加注射液静滴,对照组以维脑路通注射液静滴,均每日一次,15天为一疗程.结果临床疗效:观察组显效率75.0%,对照组40.0%,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血液流变学指标:观察组除红细胞压积外,其余指标均明显改善(P<0.05),而对照组仅高切变率降低(P<0.05),其余指标无明显改善(P>0.05).经颅彩色多普勒检查:观察组改善率为90.0%,对照组改善率为66.0%,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刺五加注射液可有效解除血管痉挛,降低血液流变学指标,增加椎-基底动脉供血,改善临床症状.

  • 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患者慢径改良术后随访观察

    作者:白德龙;曾刚焕;林丛;冯湘君

    目的观察房室结慢径改良术对AVNRT的远期效果.方法 52例AVNRT患者进行随访分析.随访内容包括:心电图、心动过速复发率、并发症发生率以及生活质量等.结果本组患者慢径改良成功率100%(52/52),复发率1.9%(1/52),术中发生一度房室阻滞1例(1.9%),本后二周内复发1例,无二度、三度房室阻滞发生.92.4%患者随访无任何不适主诉.结论消融慢径治疗AVNRT安全有效,复发率低.

  • 脑动静脉畸形的血管内治疗

    作者:徐建林;傅伟明

    目的探讨血管内治疗脑动静脉畸形(AVM)的临床意义.方法在DSA电视屏幕监护下,通过微导管技术应用二氰基丙烯酸正丁酯(NBCA)生物胶对8例脑AVM患者进行血管内栓塞治疗.结果血管内栓塞治疗8例.栓塞程度:1例完全栓塞,2例栓塞70%~90%,2例栓塞50%~70%,3例栓塞小于50%.栓塞后行手术切除治疗5例,咖玛刀治疗2例.随访无一例再出血和死亡.结论血管内治疗脑AVM的方法安全性好,损伤小,栓塞深部供血动脉可降低手术的风险,并可减少AVM体积,使之适合放射治疗.血管内治疗是AVM综合治疗的重要组成部分.

  • 儿童头痛脑电图的临床意义

    作者:宋永建;刘庆宪

    目的研究儿童头痛患者脑电图检查的临床意义.方法对71例临床有反复发作头痛的儿童,进行脑电图资料分析.结果 3例病人出现脑电图的痫样放电,(4.2%).结论单凭临床头痛的发作或脑电图的异常就作出的诊断往往不可靠,结合临床表现及脑电图具有典型的痫样放电并排除其他类型的头痛是诊断儿童癫痫的必要依据.

    关键词: 头痛 脑电图 癫痫
  • 血管内超声在冠状动脉介入诊治中的运用

    作者:黄抒伟;沈法荣;凌锋;陈建明;俞蔚

    目的观察运用血管内超声(Intravascular ultrasound IVUS)测定冠脉病变血管的价值及安全性.方法 30例冠心病患者,共46支冠状动脉血管在冠状动脉造影(Coronary angiography CAG)后行IVUS检查.IVUS测量狭窄段血管直径和截面积、斑块性质,与相应部位定量的冠状动脉造影(Quantitative coronary angiography QCA)的结果比较.结果 QCA检出偏心性狭窄25处(54.3%);IVUS检出偏心性狭窄32处(69.6%)(P<0.05).IVUS发现30处(65.2%)靶血管病变钙化,而CAG检出18处(39.1%)血管病变钙化(P<0.01).CAG和IVUS检出病变血管直径狭窄率分别为62.15%和74.35%(P<0.01).46处(100%)靶血管完成IVUS检查,34处血管介入后复查,其中1处IVUS导管无法通过支架,IVUS检出不理想支架释放8处(24.2%).所有患者随访1个月以上,未发现严重心脏缺血事件.结论 IVUS可以准确地识别冠状动脉管腔形态、斑块性质,有助于冠脉介入手术策略的选择,是对CAG的有效补充,IVUS检查本身比较安全.

  • 进展性缺血性卒中的临床分析

    作者:易兴阳;潘光强;张顺开;黄雪融;池丽芬

    目的探讨不同类型的脑梗死患者进展性卒中的发生率、可能的预测指标以及预后.方法将起病在24小时内486例首次发病的脑梗死患者分成四组:即完全前循环梗死组(TACI),部分前循环梗死组(PACI),腔隙性脑梗死组(LACI)和后循环梗死组(POCI).进展性卒中的诊断根据起病到7天内肌力下降情况或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来判断.比较各组有进展与无进展的脑梗死患者的特征、危险因素、重要体征、头部CT、彩超下颈动脉粥样硬化特征以及预后情况.结果 486例患者中有116例发展为进展性卒中(23.87%),其中完全前循环梗死组发生率高为36.59%,其次为腔隙性脑梗死组26.70%及后循环梗死组20.34%,而部分前循环梗死组发生率低为12.10%.完全前循环梗死组患者中,有进展的患者头颅CT早期异常及严重颈动脉狭窄的患者较无进展的患者多.腔隙性脑梗死组中,有进展的患者入院时血糖较无进展的高,而头颅CT早期异常率较无进展的患者低.有进展的脑梗死患者急性期病死率高,神经功能恢复差,影响到患者预后.结论不同脑梗死组患者进展性卒中的发生率不同,有进展的患者预后差.完全前循环梗死组头颅CT早期异常、颈动脉粥样硬化的严重程度及狭窄程度、腔隙性脑梗死组入院时高血糖及低头颅CT异常,均可能是进展性卒中发生的预测指标.

  • 经皮腔内间隔心肌化学消融术治疗肥厚性梗阻性心肌病临床分析

    作者:马丽萍;徐耕

    目的分析经皮腔内间隔心肌化学消融术(PTSMA)治疗药物难治的肥厚性梗阻性心肌病(HOCM)术中术后左室流出道压差(LVOTG)、心律失常、心肌酶谱的变化和机制.方法 15例经心脏彩色多普勒诊断为HOCM的药物治疗无效的病人拟行PTSMA治疗,13例病人(男7例,女6例)接受了PTSMA治疗.无水酒精消融前后导管测量LVOTG,术后心电监护72小时,6-8小时检查一次心肌酶谱,术后一周复查心脏彩色多普勒.结果 13例病人中,3例(23.1%)术后即刻LVOTG消失,6例(46.2%)术后即刻LVOTG<30mmHg,2例(15.4%)术后即刻LVOTG下降>50%,1例(7.7%)LVOTG下降<50%.手术前后平均静息LVOTG77.0±38.8mmHgVS21.4±16.3mmHg,P<0.001.CRBBB发生率为46.2%,消融第一间隔支者CRBBB发生率为57.1%,第二间隔支者为33.3%,前者CRBBB的发生率略高,但无显著差异(P=0.645);心肌酶谱CK-MB峰值与术后即刻LVOTG下降幅度无相关性(P>0.05).结论 PTSMA治疗HOCM病人近期疗效显著且并发症少,是一个很有前景的治疗手段.

  • 脑梗死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不稳定性标志物的临床研究

    作者:高峰;吕晶;吴继敏;闻树群;钟国栋;游向东;宋水江

    目的寻找脑梗死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不稳定性的临床标志物.方法对80例脑梗死患者和20例正常人颈动脉进行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结合颈内动脉系统四血管微栓子的同步监测及血浆MMP-9水平的测定,确定血浆MMP-9能否作为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不稳定的临床标志物.结果 80例脑梗死患者中有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为56例,占70.0%,其中不稳定斑块为19例,占33.9%,10例TCD微栓子阳性均属于不稳定性斑块组,脑梗死患者血浆MMP-9水平明显高于正常人(P<0.01),微栓子阳性患者又显著高于阴性患者(P<0.01).结论血浆MMP-9参与了脑梗死的病理生理过程,血浆MMP-9水平增高易导致粥样斑块不稳定从而产生微栓子.MMP-9可能是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不稳定的临床标志物.

  • 老年脑卒中偏瘫患者褥疮风险评估的应用及护理干预

    作者:周菊珍;钟燕萍

    老年脑卒中偏瘫病人因运动障碍、长期卧床、大小便失禁、营养不良等原因,极易并发褥疮.据报道,70岁以上的老年卒中瘫痪患者褥疮发生率为70%[1].长期以来,国内将褥疮的预防重点放在加强基础护理上,对预防褥疮发生缺乏定性定量分析,常使护理工作处于被动局面.为降低脑卒中瘫痪患者褥疮的发生率,提高护理人员预防褥疮发生的主动性.我科2002年1月至2004年12月对282例脑卒中偏瘫患者实施褥疮风险评估及护理干预.报告如下:

  • 社会支持对心脑血管病住院病人身心症状的影响

    作者:蒋晓萍;盛洁华;黄丽华

    现代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关注一些躯体疾病的发生与社会心理因素、人类生活方式、人类自身行为有密切相关性.社会支持系统在疾病的发生、发展和转归中起着重要作用.心脑血管病住院病人存在许多身心症状,现代医学认为社会支持对其身心症状会有影响.为探讨社会支持对心脑血管病患者的身心症状的实际影响并为更好的做好心理护理提供依据,使心理护理更有的放矢、更有成效,特进行以下调查研究.

  • 嘉兴市农村人群高血压综合干预效果评价

    作者:周爱芬;顾伟玲;王金荣;曹家穗;徐荣全;李雪琴

    目的探索适合农村社区预防和控制高血压的综合防治方案.方法按照浙江省医药卫生科技98A069项目在嘉兴农村分别设立干预区和对照区.在干预区内对一般人群进行健康教育,对高危人群进行强化干预,对高血压人群进行系统管理.结果 1、干预区高血压患病率的上升幅度低于对照区(前者为36.22%,后者为104.91%).2、5年内干预区高血压患者收缩压及均值较基线升高了3mmHg,舒张压升高了1.8mmHg;对照组区高血压患者收缩压均值较基线升高了12.3mmHg,舒张压升高了7.4mmHg.3、干预区高危人群各类高危因素下降比例大于对照区.4、高血压患者的治疗率和控制率明显高于基线时的水平.结论农村社区开展高血压综合干预防治不仅有效,而且切实可行.

  • 台州农村老年代谢综合征成因相关性研究

    作者:樊锦秀;金国健;朱慧民;王爱华;张黎明;陈琪;赖卫强

    目的了解沿海农村老年常见病的分布情况发生的危险因素.方法采用随机整群抽样的方法,对农村3567名60岁以上老年人进行健康体检和生活质量问卷调查,并利用非条件Logistic回归进行危险因素分析.结果农村老年人的患病率为94.0%,同时两种以上阳性体征占61.9%,其中高血压占30.5%,高血脂占26.2%,高血糖占11.1%,体质指数≥25.0kg/m2占24.2%.疾病谱顺位为:高血压病(28.6%),白内障(24.0%),高脂血症(21.2%),脂肪肝(18.4%),糖尿病(8.3%),慢性胆囊炎胆石症(7.7%),慢性支气管炎(6.7%),大隐静脉曲张(3.5%),肾和前列腺结石(3.0%),肿瘤(0.17%).代谢综合征发病高危人群占34.6%,发病率为18.2%.结论农村老年人疾病谱发生改变,代谢综合征已成为沿海农村老年人患病的主要危险因素,定期体检,建立老年人健康档案,可为老年医学研究和疾病早期防治、提高老年人生活质量提供参考依据.

  •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移植治疗缺血性心脏病研究进展

    作者:金剑英;叶子;沈世竑

    缺血性心脏病(ischemic heart disease, IHD)是由于冠脉循环改变导致的心肌损害,是当今病死率高的疾病之一,常见的是冠心病,约占90%.目前,治疗冠心病的常用方法诸如药物,球囊扩张(PTCA)及旁路移植(CABG)手术等虽然改善心肌缺血,却不能使梗死的心肌细胞再生.近几年兴起的干细胞移植治疗IHD,不仅可以再生血管,而且可以再生心肌,是一全新的治疗方法.本文主要就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移植治疗IHD的进展作概述.

  • 阿托伐他汀改善心室重构作用及其抗氧化机制研究

    作者:徐浩;王安才;杨解人

    目的研究阿托伐他汀改善心室重构作用及其抗氧化机制.方法选用16周龄雄性自发性高血压大鼠(SHR)18只,随机分为3组,每组6只:阿托伐他汀组、阳性对照组(缬沙坦组)和阴性对照组(SHR组),另选同周龄雄性Wistar-Kyoto大鼠(WKY)6只作为正常对照组(WKY组),给药6周后测定全心重量(HW)、左心室重量(LVW)、左心室重量指数(LVWI)、心肌羟脯氨酸含量和胶原蛋白含量,透射电镜观察心肌超微结构,同时检测血清和心肌组织超氧化物化酶(SOD)活力、丙二醛(MDA)含量.结果给药6周后,阿托伐他汀组HW、LVW、LVWI、心肌羟脯氨酸含量和胶原蛋白含量明显低于SHR组(P<0.05);电镜显示阿托伐他汀组心肌与SHR对照组比较,肌原纤维较清晰,排列整齐,横纹清楚,间质胶原纤维无明显增生;阿托伐他汀组血清和心肌组织SOD活力明显高于SHR组、MDA含量明显低于SHR组(P<0.05).结论阿托伐他汀有明显改善心室重构的作用,其机制可能与其抗氧化作用有关.

  • 卵圆孔未闭与缺血性卒中

    作者:黄鉴政

    心脏疾病是引起缺血性卒中的重要来源,心源性脑栓塞占缺血性卒中的25%.在脑动脉狭窄基础上由于心脏疾病所致的血流动力学紊乱,可诱发脑梗死.在对隐源性卒中寻找病因的过程中,发现这类患者中卵圆孔未闭的比例较高,特别是小于55岁的年轻患者.为此,卵圆孔未闭与缺血性卒中的关系受到关注.

心脑血管病防治分期目录
期数
2018 01 02 03 04 05 06
2017 01 02 03 04 06
2016 01 02 03 04 05 06
2015 01 02 03 04 05 06
2014 01 02 03 04 05 06
2013 01 02 03 04 05 06
2012 01 02 03 04 05 06
2011 01 02 03 04 05 06
2010 01 02 03 04 05 06
2009 01 02 03 04 05 06
2008 01 02 03 04 05 06
2007 01 02 03 04 05 06
2006 01 02 03 04 05 06
2005 01 02 03 04 05 06
2004 01 02 03 04 05 06
2003 01 02 03 04 05 06
2002 01 02 03 04
2001 01 02 03 04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