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学术期刊 > 心血管系统疾病 > 心脑血管病防治杂志

心脑血管病防治

心脑血管病防治杂志

Prevention and Treatment of Cardio-Cerebral-Vascular Disease 심뇌혈관병방치

统计源期刊
  • 主管单位: 浙江省卫生厅
  • 主办单位: 浙江省心脑血管病防治办公室,浙江省预防医学会,浙江医院
  • 影响因子: 0.63
  • 审稿时间: 1个月内
  • 国际刊号: 1009-816X
  • 国内刊号: 33-1252/R
  • 发行周期: 双月刊
  • 邮发: 编辑部自办
  • 曾用名:
  • 创刊时间: 2001
  • 语言: 英文
  • 编辑单位: 心脑血管病防冶杂志编辑委会
  • 出版地区: 浙江
  • 主编: 严静
  • 类 别: 心血管系统疾病
期刊荣誉:
  • 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血清BNP、CA125、尿酸水平变化及临床意义

    作者:姚惠亚;周峻

    目的 观察慢性心力衰竭(CHF)患者血清B型脑钠肽(BNP)、糖类抗原CA125(CA125)、尿酸(UA)水平与心功能的关系及临床意义.方法 将79例CHF患者按心功能分为Ⅱ、Ⅲ、Ⅳ级组,另外随机选择心功能正常的心血管病患者30例作为对照组,测定入院时及心力衰竭控制好转后BNP、CA125、UA水平.结果 CHF患者BNP、CA125、UA浓度增高,升高与心功能分级有关;治疗后各指标明显下降.结论 BNP、CA125、UA水平可作为CHF患者诊治及判断预后的有效指标.

  • 促红细胞生成素对高龄慢性心力衰竭并贫血患者的治疗作用

    作者:夏鸿剑;刘维波;朱瑶;蔡雅卫

    目的 探讨促红细胞生成素(EPO)对高龄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合并贫血患者的治疗作用.方法 108例诊断为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中合并贫血58例纳入本研究.入选患者依顺序单双号法分为对照组与治疗组,各29例.对照组常规抗心力衰竭治疗,按常规剂量应用叶酸、铁剂等补充造血原料.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EPO 6000IU/周、皮下注射,治疗4个月.结果 在高龄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中贫血的发生率高;心力衰竭越重,贫血更为常见.两组治疗前各相关临床指标比较无差异(P>0.05).对照组治疗前后比较,射血分数增加(P<0.05),但血红蛋白、左室内径、肾小球滤过率均无改善(P<0.05);治疗组治疗后与治疗前比较血红蛋白增加、左室内径下降、射血分数增高及肾小球滤过率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心脏结构与功能改善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 高龄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合并贫血患者加用EPO治疗能更好地纠正贫血与改善心功能.

  • 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他汀类药物的依从性研究

    作者:汤亚男;朱英标;高丽霞;卢丽萍

    目的 研究缺血性脑卒中/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患者他汀类药物的依从性.方法 对服用他汀类药物的缺血性脑卒中/TIA住院和门诊患者的基本资料(包括性别、年龄、文化程度、报销情况、医师的指导性、门诊的随访情况、他汀类药物的种类、功能预后、脑卒中的危险因素个数等),通过电话及信件随访的方式,调查患者离院和出院后第12个月他汀类药物的服用情况,对他汀类药物的依从性进行调查并分析影响因素.结果 他汀类药物使用的依从性与随访情况、指导性、报销情况有关(P<0.05).而与性别、年龄、文化程度、他汀类药物的种类、功能预后、脑卒中的危险因素个数无关(P>0.05).结论 积极干预他汀类药物依从性的影响因素,是解决指南-实践之间差距的一个途径,是降低脑卒中的重要措施.

  • 微量白蛋白尿与脑梗死面积的关系探讨

    作者:刘慧丽;梁丽贞;李鹏;吴春丽

    目的 探讨脑梗死患者微量白蛋白尿水平变化与脑梗死面积之间的关系.方法 用比浊法测尿微量白蛋白值,比较大梗死组、中梗死组、腔隙性梗死组及对照组微量白蛋白尿的阳性率及尿微量白蛋白水平.结果 微量白蛋白尿阳性率大梗死组62.4%、中梗死组58.9%、腔隙性梗死组54.5%,对照组32.6%.尿微量白蛋白水平大梗死组(22.56±14.28mg/L)、中梗死组(16.82±11.78mg/L)、腔隙性梗死组(11.76±10.28mg/L)、对照组(7.12±10.12mg/L).3个脑梗死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大梗死组、中梗死组与腔隙性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脑梗死患者呈现微量白蛋白尿高发率;尿微量白蛋白水平越高,梗死面积越大.可为临床预后的预测因子.

  • 2型糖尿病与轻度认知功能损害的相关性

    作者:卢晔芬;邱伟文;曾婷婷;彭潇;余琳玲

    目的 对2型糖尿病患者进行认知功能评价,确定轻度认知功能障碍(MCI)的发生率及特点,为进一步防治MCI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采用简易智能状态检查量表(MMSE)和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CA)对90例2型糖尿病患者(观察组)、及128例健康体检老年人(对照组)进行认知功能评定,对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①观察组患者MCI的发病率为36.7%(33/9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25%(12/192),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观察组的MoCA评分及MMSE评分较对照组显著降低(P<0.05);观察组中的MCI患者在MoCA总分较对照组中MCI患者的水平低(P<0.05),而在MMSE评分两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MoCA分项比较两组间的视空间与执行功能、注意、抽象、延迟回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尤其延迟回忆损害为明显(P<0.01).结论 2型糖尿病患者中MCI发生率较高,且MCI以延迟回忆损害为明显.MoCA量表在评价MCI较MMSE量表敏感.

  • 脑梗死患者丹红注射液治疗后血清Hcy含量变化的临床分析

    作者:李文娟;谢霞;黄文琦;陈颖娟;潘燕君

    目的 观察丹红注射液和丹参注射液对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同型半胱氨酸(Hcy)含量的影响.方法 将6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每日静脉滴注丹红注射液30ml)和对照组(每日静脉滴注丹参注射液6ml),疗程均为14天,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及巴氏日常生活指数,检测治疗前及治疗后第8,15日血清Hcy的含量.结果 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前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及巴氏日常生活指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2周后两组患者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及巴氏日常生活指数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且治疗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及巴氏日常生活指数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0.05).治疗组患者的有效率为93.3%,对照组为73.3%,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患者血清Hcy在治疗后第8,15日时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丹红注射液明显降低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Hcy水平,对神经细胞具有较好的保护作用.

  • 踝臂指数评价2型糖尿病患者下肢动脉血管疾病及危险因素

    作者:王春霞;何小林;廖洪恢;刘伟;高向英

    目的 探讨2型糖尿病(T2DM)患者下肢动脉血管疾病(lower extremity arterialdisease,LEAD)的患病情况和危险因素.方法 对200例T2DM患者行踝臂指数(Ankle/Brachial Index)检测,按ABI<0.9或ABI>0.9分为LEAD、非LEAD两组.同时收集年龄、性别、糖尿病病程及吸烟史,测量其体重指数(BMI)、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并检查空腹血糖(FBG)、餐后2小时血糖(PBG2h)、总胆固醇(TC)、甘油三脂(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糖化血红蛋白(HbA1c)、尿素氮(BUN)、肌酐(Cr)、超敏C反应蛋白(hs-CRP).结果 200名T2DM患者中,合并LEAD 52例,占26%.LEAD组的年龄、糖尿病病程、吸烟比例、患高血压的比例、HbA1c、TC、TG、LDL-C显著比非LEAD组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ABI测量是发现2型糖尿病患者合并PAD的简便有效手段,年龄、病程、吸烟、TC、TG、LDL-C、HbA1c、hs-CRP等与2型糖尿病患者合并LEAD有密切关系.

  • 2型糖尿病患者血清铁蛋白与动脉粥样硬化的相关性观察

    作者:詹宇红;陈宇;徐陈柯

    目的 探讨2型糖尿病患者血清铁蛋白与颈动脉及下肢动脉粥样硬化的关系.方法 选取2型糖尿病患者108例,根据B超检查情况分为2型糖尿病伴颈动脉及下肢动脉粥样硬化组73名(A组)与2型糖尿病不伴颈动脉及下肢动脉粥样硬化组35名(B组),分别测定两组患者的血压,BMI,血红蛋白,血脂谱(TG、TC、LDL-C、HDL-C、ApoA1、ApoB),糖化血红蛋白(HbA1c)、尿微量白蛋白、24小时尿蛋白、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尿酸(UA),内生肌酐清除率(Ccr),铁蛋白等,并对两组间的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A组血清铁蛋白水平显著高于B组(P<0.01),铁蛋白与年龄、HbA1c、UA呈正相关,与性别呈负相关.Logistic多元逐步回归分析发现铁蛋白是2型糖尿病颈动脉及下肢动脉粥样硬化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2型糖尿病患者血清铁蛋白与颈动脉及下肢动脉粥样硬化存在密切相关.

  • 运动疗法对冠心病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近期疗效观察

    作者:胡江飚;陈海挺;陈赛璇

    目的 观察运动治疗对冠心病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心功能和运动耐量的影响.方法 将64例冠心病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分成运动组32例和对照组32例,两组均常规进行内科治疗,运动组加以运动疗法.分别于入组时和治疗12周后对两组患者临床心功能、左室射血分数(LVEF)、运动耐量及6min步行距离进行测定与比较.结果 治疗12周后,与对照组比较,运动组患者心功能改善,LVEF明显升高,运动耐量显著提高,6min步行距离显著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0.01).结论 运动疗法可以减轻冠心病心力衰竭患者症状,改善心功能,提高运动耐量.

  • 动脉粥样硬化型脑梗死不同性别患者危险因素的探讨

    作者:张颖丽;叶祖森

    目的 比较不同性别动脉粥样硬化型脑梗死患者临床危险因素的差异并探讨其意义.方法 回顾性分析142例女性及225例男性动脉粥样硬化型脑梗死患者资料.结果 男女患者动脉粥样硬化型脑梗死危险因素的单因素比较显示,年龄、吸烟史、饮酒、收缩压、HDL-C、CRP这6项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OR=1.07,95%CI=(1.04~1.11)]、吸烟[OR=2.52,95%CI=(1.02~6.54)]、HDL-C水平[OR=3.11,95%CI=(1.23~8.46)]为男性动脉粥样硬化型脑梗死发病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不同性别动脉粥样硬化型脑梗死患者临床危险因素存在差异,制定相应的脑卒中防治策略,具有重要意义.

  • 高血压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与动态血压参数的关系

    作者:胡小李;肖春晖;王娟梅

    目的 探讨高血压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与动态血压参数的关系.方法 选择高血压患者220例,行动态血压监测与颈动脉超声检查,根据结果将患者分为斑块组120例和无斑块组100例,斑块组又根据斑块数量分为单一斑块组48例和多发斑块组72例.比较各组动态血压情况.结果 斑块组较无斑块组患者24h、昼间和夜间平均收缩压、舒张压和动脉压均显著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斑块组非杓型血压发生率较无斑块组也显著升高[82例(68.33%)vs 41例(41.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发斑块组较单一斑块组患者24h、昼夜和夜间平均收缩压、舒张压和动脉压均显著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多发斑块组非杓型血压发生率较单一斑块组显著增高[63例(87.50%)vs 19例(39.5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持续血压升高是产生颈动脉粥样硬化的重要影响因素,且颈动脉粥样硬化更易引起血压昼夜节律调节紊乱.

  • 胰岛素强化治疗对2型糖尿病合并高血压血压变异性的影响

    作者:章永根;郑良荣

    目的 探讨胰岛素强化治疗对2型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患者血压变异性的影响.方法 随机将56例患者分为强化治疗组与对照组,观察两组治疗前后的血糖、血脂、24小时尿蛋白的变化以及强化治疗对高血压血压变异性的影响.结果 强化治疗组血糖缓解率62.06%,甘油三酯(TG)明显下降及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明显上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4小时尿白蛋白排出量(UAE)显著下降,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6个月后强化组的血压变异性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胰岛素强化治疗对2型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患者的血压节律改善及自主神经功能恢复有益.

  • 单纯疱疹病毒性脑炎29例的临床观察

    作者:王红祥;张汶

    目的 提高单纯疱疹病毒性脑炎(HSE)的早期诊断和治愈率,减少病死率.方法 对29例典型HSE患者临床特点,脑脊液(CSF)检查结果,EEG、影像学、治疗及预后进行回顾性临床分析.结果 HSE患者均呈急性或亚急性起病,首发症状多样多变,临床容易误诊误治,头颅MRI、EEG有利于早期诊断,脑脊液HSV特异性抗体可确诊.结论 掌握HSE的临床多变特点,对HSE作出早期诊断及早期有效治疗是改善预后的关键.

  • 水化和他汀类药物预防对比剂肾病的临床观察

    作者:景胜;周忠;何文明

    目的 探讨他汀类药物在预防对比剂肾病(contrast-induced nephropathy,CIN)中的作用.方法 选择行经皮冠状动脉造影病人115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病人分为他汀组(n=40)、水化组(n=34)以及对照组(n=41).他汀组于冠状动脉造影术前3d开始每晚顿服阿托伐他汀20mg,水化组予0.9%氯化钠注射液静脉滴注,速度为1ml/(kg·h),一般于术前4h开始至术后12h结束,对照组未服用阿托伐他汀及其他调脂类药物亦未应用水化处理.观察患者术前1d、术后36~48h血清肌酐(Scr)、内生肌酐清除率(Ccr)、尿白蛋白肌酐比(UACR)以及超敏C反应蛋白(hsCRP)的改变情况.结果 他汀组及对照组两组患者术后血hsCRP、Scr,UACR较术前均升高(均P<0.05),而血Ccr较术前降低(P<0.05).对照组患者术后血hsCRP、UACR较他汀组术后明显升高(P<0.05),对照组对比剂肾病发生率(9.76%)高于他汀组(5.00%).水化组术后血hsCRP、Scr、UACR及血Ccr与术前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对比剂肾病发生率明显小于他汀组及对照组.结论 造影剂可造成轻微的肾功能损害;术前3d使用他汀药物,可能具有减轻炎症反应、预防造影剂肾病发生的作用,但相比之下水化处理更能明显减少对比剂肾病的发生.

  • 瞬目反射及脑干听觉诱发电位检测在后循环短暂性脑缺血发作中的应用

    作者:王晋荣;叶憬;杨伟丽

    目的 探讨瞬目反射(BR)和脑干听觉诱发电位(BAEP)检测对后循环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患者脑功能受损的诊断价值.方法 回顾分析126例后循环TIA患者的BR、BAEP检测结果,观察BR各反射波波幅及平均潜伏期,BAEP波形及各波潜伏期、峰间期.结果 97例BR检查结果异常74例,异常率76.29%;109例BAEP检测结果异常79例,异常率72.48%;其中80例同时进行BR和BAEP检查结果异常71例,异常率88.75%;两种方法联合检测异常发现率明显高于单纯BR或BAEP检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BR与BAEP检查方便易行,均能敏感地反映脑干病变,两者联合检测有助于提高后循环TIA引起脑干功能损伤的早期发现和定位诊断.

  • 超声心动图与脑利钠肽在川崎病不同时期临床诊断价值

    作者:张树华;张俊玲;闫晓燕;暴瑞丽;王彬;刘牧

    目的 探讨超声心动图与脑利钠肽(brain natriuretic peptide,BNP)在川崎病(kawasaki Disease,KD)中的临床诊断价值,为川崎病不同时期采用不同的检查方法进行诊断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选取川崎病患儿35例为川崎病组,以发热、皮疹为主诉的肺炎支原体或病毒感染的48例患儿为对照组,用超声心动图检测急性期与恢复期左、右冠状动脉内径,同时,检测血中脑利钠肽水平,并做相关性分析.结果 川崎病患儿恢复期冠状动脉内径值明显升高,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川崎病患儿急性期脑利钠肽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43.9 vs 15.8,P<0.01).恢复期川崎病患儿冠状动脉扩张比例显著高于急性期KD患儿(P<0.05);川崎病患儿急性期脑利钠肽水平与恢复期左冠状动脉内径(LCAID)、右冠状动脉内径(RCAID)呈正相关(P<0.05).结论 超声心动图诊断川崎病及冠状动脉扩张在恢复期更有临床意义;脑利钠肽可作为急性期诊断川崎病的生化指标之一;急性期脑利钠肽值明显升高应警惕患儿恢复期冠状动脉扩张.

  • 微伏级T波电交替与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恶性心律失常的相关性研究

    作者:叶科星;卢海燕;吴雅琴

    目的 评估微伏级T波电交替与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恶性心律失常的相关性.方法 入选89例AMI患者,并根据住院期间是否发生恶性心律失常分为恶性心律失常亚组及无恶性心律失常亚组,另选来我院健康体检的非心肌梗死患者80例入选对照组,对比分析其MTWA大值、LVEF、心率变异性SDNN值.结果 急性心肌梗死组MTWA大值高于对照组,而LVEF值、心率变异性SDNN值低于对照组.急性心肌梗死两亚组间比较,恶性心律失常亚组MTWA大值高于无恶性心律失常亚组,而LVEF值、心率变异性SDNN值低于无恶性心律失常亚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MTWA大值、LVEF和心率变异性与AMI患者住院期间恶性心律失常的发生有相关性,可用于AMI患者的危险分层.

  • 高龄冠心病患者PCI围术期负荷剂量阿托伐他汀的疗效及安全性分析

    作者:杨伊萍;傅慎文;胡宪清

    目的 探讨高龄冠心病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围术期阿托伐他汀负荷剂量治疗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选择住院接受PCI治疗的高龄冠心病患者80例,随机分为负荷剂量组和常规剂量组,比较两组PCI术前、术后24hCKMB、cTnI、CRP的水平及PCI术前、术后1个月LDL、TC的水平并随访观察两组患者1个月期间药物主要不良反应及心血管事件的发生情况.结果 (1)常规剂量组PCI术后CKMB、cTnI、CRP水平均较术前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常规剂量组PCI术后24h的CKMB、cTnI、CRP水平均高于负荷剂量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两组在用药后1个月LDL和TC均显著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负荷剂量组下降幅度更加显著(P<0.05).(3)负荷剂量组1个月内心血管事件发生率显著低于常规剂量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4)肝转氨酶升高负荷剂量组3例,常规剂量组2例,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均无肌痛、骨骼肌溶解及肾功能受损等不良反应.结论 高龄冠心病患者PCI围术期负荷剂量阿托伐他汀治疗能有效减轻心肌损伤,降低术后心血管事件发生率,且相对安全.

  • 脑血管肌纤维发育不良3例报告

    作者:夏文卿;牛国忠;卜香叶;唐波;殷聪国;蒋琳;来青

    肌纤维发育不良(Fibromuscular dysplasia,FMD)是一种非炎症性、非动脉硬化性、阶段性及多灶性的血管病.该病多见于中年女性,主要累及全身中、小动脉,以肾动脉、颈内动脉颅外段和椎动脉多见.主要表现为动脉狭窄和闭塞,也可引起动脉瘤和夹层.其临床表现与受累动脉相关,肾动脉受累可表现为肾性高血压,颈动脉、椎动脉受累可表现为头痛、耳鸣、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或脑梗死等症状[1].

  • 冠心病介入诊疗患者实施群体集中健康教育的效果评价

    作者:许芬娟;吕巧霞;吴伟芳;赵瑞芳;陆燕

    冠心病介入治疗是一种切实有效的诊疗方法.该方法具有创伤小、无疼痛、疗效确切等优点,目前已被广泛应用于临床.2011年1月起我们对冠心病介入诊疗患者实施群体集中健康教育的方法,效果满意,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 颅内动脉瘤致动眼神经不全麻痹伴瞳孔回避1例

    作者:左红霞

    动眼神经麻痹是神经内科常见的临床症状之一.主要原因为外伤、微血管病变及颅内动脉瘤等.由于颅内动脉瘤常是蛛网膜下腔出血的主要病因,因此及早明确动脉瘤的存在并及时采取干预极为重要.约90%的颅内动脉瘤患者出现动眼神经麻痹,而动脉瘤引起的动眼神经麻痹伴瞳孔回避者极为罕见[1],瞳孔回避是指动眼神经麻痹患者患侧瞳孔和对侧差异小于1mm,且对光反射正常[2].早在1958年Rucher即发现几乎所有(约97%)的颅内动脉瘤引起的动眼神经麻痹均伴有瞳孔散大固定[3],近几年报道此类病例也多在90%以上.但事实证明瞳孔正常的动眼神经麻痹不能排除颅内动脉瘤的存在,现将我院诊治的伴瞳孔回避的动眼神经不全麻痹颅内动脉瘤1例报道如下.

  • PICCO技术在重症心脏疾患患者中的监测与应用

    作者:张懿

    PICCO(Pulse Index Continuous Cardiac Output)是一项全新的脉波轮廓连续心排血量与经肺温度稀释心排血量联合应用技术.仅用1支中心静脉和1支动脉导管就能简便、精确、连续监测心排量和外周血管阻力,心搏量的变化[1].其创伤与危险性小,使危重血流动力学监测和处理得到进一步提高.

    关键词: PiCCO 监测 护理
  • 经皮体外无创性心脏起搏在基层医院的应用

    作者:张美红;彭雪东

    经皮体外无创性心脏起搏(noninvasive transcutaneous cardiac pacing,NTCP)由美国学者ZOOL等[1]于1952年首创并用于临床,具有无创、快捷、简便、安全及有效等优点.NTCP可作为永久起搏和经静脉心内膜临时起搏的过渡性起搏,我院对25例患者实施了NTCP,并给予精心的护理,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 瑞舒伐他汀对初诊不稳定心绞痛患者介入术后血脂及高敏C反应蛋白的影响

    作者:徐辽杭

    在冠心病的二级预防中,他汀类药物的长期应用能显著改善冠心病患者的预后,本文通过观察不同剂量瑞舒伐他汀对初诊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术后血脂、高敏C反应蛋白(hs-CRP)的影响以及药物的安全性,为PCI术后的强化调脂治疗提供参考.

  • 体外循环术中6例高钾血症患者的护理体会

    作者:邵满芬

    在常温体外循环、氧合血心停搏液持续心肌灌注下行心脏手术,较易出现高钾血症.高钾血症对心功能的恢复极为不利,必须及时处理.在临床工作中,笔者曾遇到6例高钾血症,现就其原因及处理浅析如下.

  • 益智算盘联合早期康复护理对脑卒中患者日常生活能力的影响

    作者:夏娟芬;马卫琴;沈吴箴;唐袁虹

    脑卒中是危害中老年身体健康常见的疾病之一,发病率高达109.7/10万~217/10万,是当今社会第三大死因,同时也是第一大致残原因[1].一直以来,患侧上肢功能的恢复是脑卒中康复的棘手问题之一.大约30%~36%[2]的脑卒中患者在6个月后仍遗留上肢功能障碍,严重影响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早期康复可以降低脑卒中患者的致残率,提高生活质量,倍受人们的重视.寻找一个符合康复机制,比较简单、易操作、安全、能长期使用、能提高患者兴趣、有效的康复技术或器械是当务之急[3].我院中风专科收治的50例患者,应用益智算盘联合早期康复护理,取得了良好效果,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 院外连续性护理计划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作用

    作者:章莉;盛国安;王玉梅;陈丽霞;王宝玉;王苗云;童佳琼

    慢性心力衰竭是各种严重心脏疾病终末阶段所表现出来的一种临床综合征,预后不良,其生存率甚至低于许多恶性肿瘤.本文旨在探讨实施院外连续性护理计划对改善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生活质量、服药依从性、心功能及降低心力衰竭再住院率等的作用.

  • 冠状动脉搭桥术后高血糖病人的处理及护理

    作者:杨丹丹;许瑛;毛土英

    冠状动脉搭桥术(又称冠脉旁路移植术CABG).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我国冠心病发病率及死亡率逐年升高,冠脉搭桥术能有效缓解心绞痛症状,改善心肌缺血,避免心肌梗死的发生,提高生活质量和延长寿命,已是公认的治疗冠心病心肌缺血有效的方法[1].机体遭受感染、创伤、大出血、大手术及急性中毒所致出现的非特异性反应称应缴.机体在应激情况下会出现一系列神经内分泌功能紊乱,破坏了原有生理状态下的平衡,常出现的就是糖代谢紊乱,应激性高血糖即是其中之一.

  • 心源性猝死的临床分析及预见性护理

    作者:方雪梅

    心脏性猝死(sudden cardiac death,SCD)系指由于心脏原因所致的突然死亡,常在急症出现后1h内死亡[1].由于猝死事件发生急骤,猝死前病情大多较稳定又缺少预兆,难以预测,故一旦发生幸存机会极低.患者突然死亡,处理不好家属不易接受,极易引发医疗纠纷.因此,正确认识猝死,熟练掌握猝死的判断、急救与护理,提高抢救成功率等,在临床上至关重要.本文通过对2002年6月至2008年6月本院住院的33例心源性猝死发作临床病例资料回顾性分析,从中寻找加强护理的关键点,并对2008年7月至2012年6月16例在本院心内科住院过程中发生猝死患者,实施针对病因、先兆症状、诱发因素的预见性护理,并积极配合医师救治,在及时发现和判断病情,提高抢救成功率,减少医疗纠纷等方面起到很大作用,现报告如下:

  • 社区家庭康复护理对脑卒中患者康复的效果分析

    作者:童菁华

    脑卒中是我国常见病、多发病,具有发病率高、致残率高、死亡率高及复发率高"四高"特点[1].由于脑卒中患者治疗后康复期长、医院床位紧张、家庭经济负担重等条件制约,患者除急性期住院治疗外,病情稳定后多回归家庭完成康复治疗.但多数患者及家属缺乏对脑卒中康复治疗知识的了解,易致出院患者生活模式异常,不利于疾病恢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为保证脑卒中患者出院后在社区和家庭中得到及时有效的康复护理指导和健康教育,本文对此类患者进行系统的社区家庭康复护理,取得满意效果,现报道如下.

  • 基层医院冠心病二级预防《指南》的遵循度

    作者:吴国星;徐步红

    大量临床研究证实,冠心病患者二级预防药物如抗血小板药、β受体阻滞剂和他汀类药物能显著减少心血管事件的发生.然而,相对于心血管病患病率持续升高的现状,基层医院和社区使用这些二级预防药物的情况明显不足[1].本文通过回顾性分析,报道此类药物在本院的使用情况.

  • 肾动脉交感神经导管消融治疗顽固性高血压的进展

    作者:王丽娟

    高血压病是全球范围内的重要公共健康问题.降压药物的种类虽然很多,但还有相当一部分患者血压难以控制,这些患者中有部分为顽固性高血压.顽固性高血压[1]的定义:在生活方式改善的基础上规律服用3种或以上足量的不同作用机制的降压药物(其中之一为利尿剂),血压仍不能达标者.由于高血压病的各种肾上腺素活性指标,如血浆去甲肾上腺素水平、肾上腺素溢出(norepinephrine spillover)、交感神经脉冲频率(sympathetic nerve firing rate)增加,交感神经过度激活等参与并加剧了心脏、肾脏疾病的进程,这些证据表明消除肾上腺素过度激活是高血压治疗的对策之一.

  • 淫羊藿苷对S-亚硝基化谷胱甘肽诱导损伤的内皮细胞的保护作用

    作者:黄熹;张维晨;黄兆铨

    目的 探讨淫羊藿苷对S-亚硝基化谷胱甘肽诱导损伤的内皮细胞的保护作用.方法 内皮细胞(EA.hy926)预先给予不同浓度ICA(高浓度:10μmol/L,中浓度:1μmol/L,低浓度:0.1μmol/L),之后给予S-亚硝基化谷胱甘肽(1mmol/L)损伤,建立模型.采用:噻唑兰染色法检测细胞存活率,通过对乳酸脱氢酶、超氧化物歧化酶、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活性氧、细胞色素C、Caspase-3等相关指标的测定进行分析.结果 淫羊藿苷可明显提高内皮细胞内超氧化物歧化酶以及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的活性,抑制活性氧的产生,降低细胞色素C的释放以及Caspase-3的活性,从而减少细胞的凋亡,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对S-亚硝基化谷胱甘肽诱导损伤的内皮细胞起到保护作用.结论 淫羊藿苷对S-亚硝基化谷胱甘肽诱导损伤的内皮细胞具有保护作用,其机制可能与淫羊藿苷可提高细胞内超氧化物歧化酶以及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的活性,抑制活性氧的产生和减少细胞色素C的释放有关.

  • 国际专家评述2012心脏病学领域大事记

    作者:医脉通

    1 急性冠脉综合征Jean-Pierre Bassand Jean-Pierre Bassand(法国Jean-Minjoz大学医院):2012年是ACS(急性冠脉综合征)相对安静的一年,该领域主要试验(TRILOGY ACS)结果平平.但对我来说,大的成功消息是,随着新药后续研究结果的出现,如利伐沙班和Vorapaxar(一种新型抗血小板药),他们都可以减少缺血性结果,ACS患者治疗也许不再需要阿司匹林了.

  • 冠心病的超声诊断与进展

    作者:马苏亚

    冠心病(CHD)的发病率在我国呈逐年上升趋势,因此对冠心病的诊断显得尤为重要.近年来,数字化技术的飞速发展以及超声新技术的不断涌现,超声心动图已成为诊断冠心病不可缺少的检测手段,发挥着其他诊断技术所不可比拟的作用.

心脑血管病防治分期目录
期数
2018 01 02 03 04 05 06
2017 01 02 03 04 06
2016 01 02 03 04 05 06
2015 01 02 03 04 05 06
2014 01 02 03 04 05 06
2013 01 02 03 04 05 06
2012 01 02 03 04 05 06
2011 01 02 03 04 05 06
2010 01 02 03 04 05 06
2009 01 02 03 04 05 06
2008 01 02 03 04 05 06
2007 01 02 03 04 05 06
2006 01 02 03 04 05 06
2005 01 02 03 04 05 06
2004 01 02 03 04 05 06
2003 01 02 03 04 05 06
2002 01 02 03 04
2001 01 02 03 04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