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学术期刊 > 心血管系统疾病 > 心脑血管病防治杂志

心脑血管病防治

心脑血管病防治杂志

Prevention and Treatment of Cardio-Cerebral-Vascular Disease 심뇌혈관병방치

统计源期刊
  • 主管单位: 浙江省卫生厅
  • 主办单位: 浙江省心脑血管病防治办公室,浙江省预防医学会,浙江医院
  • 影响因子: 0.63
  • 审稿时间: 1个月内
  • 国际刊号: 1009-816X
  • 国内刊号: 33-1252/R
  • 发行周期: 双月刊
  • 邮发: 编辑部自办
  • 曾用名:
  • 创刊时间: 2001
  • 语言: 英文
  • 编辑单位: 心脑血管病防冶杂志编辑委会
  • 出版地区: 浙江
  • 主编: 严静
  • 类 别: 心血管系统疾病
期刊荣誉:
  • 高血压病人不同左室功能与血浆B型钠尿肽及Ⅲ型前胶原的关系

    作者:林文辉;彭万军;王齐增;朱玲军;林斌;马湘俊;李新祥;周仁芳

    目的 探讨原发性高血压患者不同左心室功能状态与血浆B型钠尿肽(BNP)及血清Ⅲ型前胶原(PCⅢ)的相互关系.方法 入选原发性高血压患者190例,根据心功能情况分为心功能正常、左室舒张功能不全、左室收缩功能不全三组,另设正常对照组40例,所有患者均行超声心动图检查.用放免法测定血清PCⅢ浓度,干式快速免疫荧光法定量测定血浆BNP浓度.结果 (1)高血压患者心功能正常、左室舒张功能不全、左室收缩功能不全三组的BNP与PCⅢ水平分别为:49±18pg/ml,135±31pg/ml,283±96pg/ml;82.3±33.7ug/L,119.4±38.5ug/L,147.4±51.6ug/L;血压正常对照组BNP与PCⅢ水平分别为43±16pg/ml,77.5±23.1ug/L.BNP与PCⅢ水平在高血压患者三组间逐步增高(P<0.05),且以左室收缩功能不全组增高显著(P<0.05);(2)血浆BNP水平与LVMI、血清PCⅢ水平均呈显著正相关(P<0.05).结论 血浆BNP及组织纤维化血清指标PCⅢ可客观反映高血压患者不同左心室功能状态.

  • 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微量白蛋白尿与颈动脉粥样硬化的关系

    作者:张光辉

    目的 观察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微量白蛋白尿与颈动脉粥样硬化的关系.方法 175例高血压患者分别测定24小时尿微量白蛋白含量,并行颈动脉超声等检查.按尿微量白蛋白水平分为两组,正常组86例,微量白蛋白尿组89例.结果 微量白蛋白尿组颈动脉内膜增厚及斑块形成率均高于正常组(P<0.05).结论 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微量白蛋白尿与颈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与程度有较密切的关系,是动脉粥样硬化的早期标志之一.

  • 氯吡格雷和他汀联用对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临床观察

    作者:赵嫣;屈百鸣;丁亚辉;俞坚武;车贤达

    目的 探讨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氯吡格雷和不同他汀联用在短期内对血小板聚集的影响,并观察对PCI术后心肌损伤以及临床事件的影响.方法 60名ACS患者随机分为氯吡格雷和阿托伐他汀(10mgqd)组(30例)以及氯吡格雷和氟伐他汀(40mg qd)组(30例),分别测定联合用药前、用药后24小时、1周血小板聚集率,PCI术后24小时测定心肌损伤标志物,观察术后1周、半年临床心血管事件.结果 两组联合用药24小时、1周血小板聚集率无统计学差异(P>0.05),PCI术后心肌损伤标志物未显著升高,两组导致不良心血管事件发生无统计学差异.结论 ACS患者常规用量阿托伐他汀、氟伐他汀与氯吡格雷联合应用是安全、有效的,对氯吡格雷的抗血小板作用未见影响.

  • 室上性心动过速射频消融术后心肌损伤标志物的变化分析

    作者:王志勇;江力勤;钱钢;徐金英

    目的 观察血清肌酸磷酸激酶同工酶(CK-MB)和心肌肌钙蛋白I(cTnI)在射频消融术前后的变化,探讨RFCA治疗室上性心动过速对心肌的损伤.方法 选择因室上速接受射频消融术的患者51例,测定术前、术后的血清CK-MB和cTnI.结果 手术前后CK-MB无明显动态变化,cTnI在术后即刻开始升高,术后6至12小时达高峰,随后逐渐下降,术后24小时大部分恢复正常,术后72小时均恢复正常;28例升高者平均消融时间为(281±42)S,未升高者(196±34)S;两者比较P<0.05;28例升高者消融释放总能量为(8694.5±356.2)W*S,未升高者为(4920.3±172.9)W*S;两者比较P<0.05.结论 RFCA可致心肌轻微损伤,但恢复快,提示RFCA是安全的治疗室上性心动过速的方法.RFCA所致心肌损伤与消融时间、消融部位及消融总能量呈正相关.

  • 阿托伐他汀治疗无血脂异常冠心病心绞痛的疗效观察

    作者:张力

    目的 探讨阿托伐他汀治疗无血脂异常冠心病心绞痛的临床效果.方法 120例无血脂异常冠心病心绞痛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其中对照组60例给予硝酸酯类,抗血小板凝集药,β受体阻滞剂,钙拮抗剂以及控制高血压、高血糖等常规治疗,治疗组60例在以上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阿托伐他汀,比较两组治疗疗效.结果 与对照相比,治疗组心绞痛发作次数和硝酸甘油用量显著减少(P<0.05、P<0.01),治疗有效率明显提高(P<0.05).结论 阿托伐他汀能在常规治疗基础上进一步缓解无血脂异常冠心病心绞痛的症状,并减少患者硝酸甘油用量,疗效肯定.

  • 瑞舒伐他汀、血脂康治疗高脂蛋白(a)血症的疗效观察

    作者:季晓君;章耀;林苗;王凯华;林斌

    目的 分别观察瑞舒伐他汀和血脂康对高脂蛋白(a)[Lp(a)]血症的临床疗效,探讨治疗高Lp(a)血症的理想药物.方法 80例高Lp(a)血症患者随机分为瑞舒伐他汀治疗组(10mg/日)和血脂康治疗组(600mg/次,2次/日)各40例,观察12周,分别测定治疗前、治疗4周、治疗12周的血脂水平特别是Lp(a)水平.结果 治疗4周时血脂康组血Lp(a)水平已显著下降(P<0.05),治疗12周两组均有效降低Lp(a)水平(P<0.05,血脂康组P<0.01),且血脂康组较瑞舒伐他汀组更显著(P<0.05).两组无明显不良反应.结论 瑞舒伐他汀和血脂康治疗可安全有效降低Lp(a),可作为治疗高Lp(a)血症较理想的药物,血脂康较瑞舒伐他汀作用更快更显著.

  • 二维及彩色多普勒超声对下肢深静脉血栓的诊断

    作者:李斌

    目的 探讨二维(2D)及彩色多普勒超声(CDFI)对下肢深静脉血栓(DVT)的诊断价值.方法 21例DVT患者,用二维及彩色多普勒观察血栓部位、大小、回声及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特点.结果 21例患者共23条患肢,其中单侧受累19例,双侧受累2例.10条患肢表现为亚急性期或慢性期血栓,另13条患肢表现为急性期血栓.结论 二维及彩色多普勒可以成为下肢深静脉血栓的首选检查方法 .

  • 磁敏感成像在急性脑梗死治疗中的意义

    作者:柯绍发;王恩;周元林;金笑平

    目的 探讨磁敏感成像在急性脑梗死治疗中的意义.方法 应用磁敏感成像对126例急性脑梗死的患者检查,22例被发现存在脑微出血,其中4例合并房颤,均予以阿司匹林片200mg/天、阿托伐他汀20mg/天治疗.104例未发现脑微出血患者予以阿司匹林片200mg/天、阿托伐他汀20mg/天;其中24例合并房颤患者,病情稳定后予以抗凝治疗:低分子肝素钙4100u,皮下注射,一日两次.2周后观察出血性脑梗死的例数.结果 治疗2周后,126例患者6例出现脑梗死后出血,占总病例数的4.7%,22例脑微出血者中1例出现脑梗死后出血.结论 急性脑梗死的治疗,可依据磁敏感成像检查是否存在微出血,存在微出血者慎用抗凝或溶栓治疗,可降低出血性脑梗死的发生.

  • 心脏左房肿瘤39例外科治疗分析

    作者:何志锋;刘瑜;程德志;孙成超

    目的 总结发生在左房的心脏肿瘤的临床特征及治疗结果 .方法 回顾性分析39例原发性心脏左房肿瘤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39例全为良性肿瘤,其中左房粘液瘤37例;左房脂肪瘤2例.临床表现为心悸、气短;系统栓塞及发热.39均行手术治疗且完整切除.其中2例同期行二尖瓣成形术,2例行二尖瓣置换术,2例行三尖瓣成形术.术后随访9个月~9年其中一例复发,其余恢复良好.结论 原发性心脏左房肿瘤中以左房粘液瘤常见.外科治疗良性肿瘤手术效果好,预后令人满意.

  • 急性进展性脑梗死患者CRP水平测定的临床意义

    作者:刘廷磊;王允明

    目的 探讨急性进展性脑梗死患者血浆C反应蛋白(CRP)的动态变化及其与病情的关系.方法 对89例急性进展性脑梗死患者入院后次日,病情发展高峰日和第21天的血浆CRP进行测定,并予神经功能缺损评分.结果 急性进展性脑梗死患者入院后次日血浆CRP浓度即开始升高,病情发展高峰日明显升高,至21天时下降近对照组水平,病情发展高峰日血浆CRP水平与病情高峰日及治疗后21天时的神经功能缺损严重程度呈显著正相关.结论 血浆CRP水平是临床评价进展性脑梗死病情发展轻重和预后的一个重要指标.

  • 大剂量尿激酶溶栓治疗急性大面积肺栓塞15例分析

    作者:朱寅南;王文红

    目的 探讨大剂量尿激酶溶栓治疗急性大面积肺栓赛的治疗效果.方法 应用大剂量尿激酶(2×104U/kg)30min内快速滴入溶栓治疗急性大面积肺栓塞患者15例,观察疗效并监测SaO2和PaO2的变化.结果 15例患者均抢救成功,溶栓治疗后2h症状明显症状缓解、SaO2和PaO2均有明显改善.结论 大剂量尿激酶快速滴入,能快速有效溶栓,是救治急性大面积肺栓塞的有效措施.

  • 心电图评估急性ST段抬高性心肌梗死与PCI术后左心收缩功能间关系

    作者:黄明远;魏大臻;吴连拼

    目的 探讨AW心电图记分与急性ST段抬高性心肌梗死PCI术后左心收缩功能间的关系.方法 急性ST段抬高心肌梗死病例56例,采用AW记分法记录入院时心电图记分,双平面法测量PCI术后1周左右左室EF值,分析AW记分与左室EF值间的相关性及是否存在直线回归关系,将AW值分为1≤AW≤2;2

  • 补钾对盐敏感性高血压胰岛素抵抗的影响

    作者:程旭峰;李学斌

    目的 探讨补钾对盐敏感性高血压胰岛素抵抗的影响及安全性.方法 选择盐敏感性高血压患者208例随机分为对照组(n=105)和进行补钾治疗的治疗组(n=103),比较各组和组间治疗前后血压(分别比较收缩压和舒张压)、血钾、空腹血糖(FPG)、空腹胰岛素(FINS)、餐后2小时血糖(PG2h)餐后2小时胰岛素(2hINS)、血脂(主要包括TC、TG)和评价胰岛素抵抗(IR)的参数,IR分别采用膜稳定模式评估法(HOMA)和McAuley指数法评价.结果 两组血压均得到有效控制(P<0.01),且治疗组比对照组控制更加满意(收缩压P<0.01;舒张压P<0.05).两组血钾治疗组治疗前后变化显著(P<0.05),但两组治疗后血钾无显著变化(P>0.05).各组和组间治疗前后FPG、PG2h、TC和TG均无显著变化(P>0.05),FINS和2hINS同组治疗前后有显著变化(P<0.01),HOMA-IR和McAuley指数治疗组治疗前后有显著变化(P<0.01),对照组治疗前后显著变化(P<0.05),两组治疗后比较变化显著(P<0.05).两组均无高钾血症退出补钾治疗者,也无高血压的严重并发症退出研究患者.结论 补钾治疗对盐敏感性高血压胰岛素抵抗有改善作用并且安全.

  • 可逆性后部白质脑病综合征的临床分析

    作者:汤亚男;卢丽萍;杜小鹏;陈伟康

    目的 探讨可逆性后部白质脑病综合征的临床特点和影像学特点.方法 回顾性分析6例可逆性后部白质脑病综合征患者的临床及影像学资料.结果 6例患者中男2例,女4例;妊娠高血压综合征、先兆子痫1例(孕37周),慢性肾功能不全2例,高血压病4例.急性起病5例,亚急性起病1例.头痛4例,伴恶心、呕吐3例,视物模糊2例,癫痫样发作(全面强直-阵挛性发作)1例,行为异常1例,视乳头水肿3例,皮质盲2例.影像学检查:病灶在CT表现多为低密度影,MR呈稍长或等T1,长T2及Flair像高信号,具有双侧性;其中累及额叶2例,顶、枕叶6例,颞叶2例,小脑3例,脑干2例,丘脑1例,基底节2例,侧脑室周围4例;白质6例,皮层2例;2例行增强检查无强化.6例均采取降压、脱水及对症等治疗治疗2~3周后MR复查病灶完全或大部分消失.结论 可逆性后部白质脑病综合征的临床和影像学具有一定的特征性,早期诊断及治疗一般预后良好.

  • 脑出血术后肺部感染的合理治疗

    作者:张卫华;陈书达;雷兵;金晓;楼林;朱君明

    目的 探讨高血压脑出血术后获得性肺部感染的合理治疗.方法 常规治疗组21人,按临床经验结合药敏的方法 使用抗生素.循证治疗组26人,按循证医学的系统分析结论 指导抗生素使用,包括系统+局部预防用抗生素,尽早进行细菌培养,尽早停用抗生素等措施.结果 循证治疗组显效时间、肺部感染吸收时间与常规治疗组相比明显缩短,痊愈率、退热时间2组无明显差别.结论 应用循证医学系统分析结论 ,指导抗生素使用能缩短脑出血术后获得性肺部感染疗程.

  • 依达拉奉治疗急性脑梗死合并糖尿病的疗效观察

    作者:朱敏初;黄俊军

    目的 观察依达拉奉治疗急性脑梗死合并糖尿病患者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选取急性脑梗死合并糖尿病患者70例,随机分成2组,治疗组用依达拉奉注射液30mg加生理盐水100ml静滴,2次/d,共14d;对照组用生理盐水15m1加生理盐水100m1静滴,2次/d.两组基础用药:丹参注射液+拜阿司匹林片.结果 治后第14d,治疗组ESS,MBI评分分别为72.4±16.7、55.6±27.3;对照组ESS,MBI评分分别为54.1±17.8、47.7±28.2,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组脑水肿的发生率由28.6%降至14.3%,对照组脑水肿的发生率由31.4%升至34.3%,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组有2例出现肾功能损害,停药后肾功能恢复正常,治疗组、对照组各有1例脑梗死灶内少量出血,不良反应两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依达拉奉治疗急性脑梗死合并糖尿病患者安全有效,但原有肾病者使用时需慎重.

  • 易化PCI加替罗非班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的临床疗效

    作者:王正东;李平;廖波

    目的 观察国产替罗非班在易化PCI治疗急性心肌梗死(AMI)中的临床疗效.方法 79例AMI患者按照治疗方法 分为应用溶栓剂的易化PCI组(A组,32例)和国产替罗非班+溶栓剂的易化PCI治疗组(B组,47例),对比两组临床疗效和副作用.结果 两组基础临床状况及梗死相关血管开通率无显著性差异(P>0.05),A组死亡1例,B组无死亡,B组出血并发症高于A组,但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TIMI3级获得率未见显著性差异(P>0.05),但TIMI计帧数显示B组快于A组(P<0.01).B组肌酸激酶峰值浓度低于A组(P<0.05),而90min心电图ST段下降幅度大于A组(P<0.05).B组1周内左心室射血分数值有高于A组的趋势,但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应用国产替罗非班的易化PCI治疗AMI安全、有效,可以改善PCI术后的冠脉血流,值得进一步研究.

  • 老年高血压病左心室肥厚与昼夜动态血压的关系

    作者:秦霞;张顺

    目的 探讨老年高血压病患者24小时动态血压参数比值与左心室肥厚(LVH)的关系.方法 289例>60岁老年高血压病患者依据左心室状况分为左心室肥厚组简称(LVH组)与无左心室肥厚组(简称无LVH组)并进行动态血压比较分析.结果 (1)LVH与无LVH组比较24MSBP、24hPP、dMSBP、nMSBP、BPF、BPL、LVMI差异有显著性(P<0.01或0.05).(2)LVH组以非杓型血压为主占76%,而无LVH组以杓型血压为主占78.43%.(3)LVH组LVMI与24hMSBP、24hPP、dMSBP、nMSBP、SBPL正相关(r=0.599~0.792,P<0.001),与SBPF、DBPF负相关(r=-0.358,-0.289,P<0.01).结论 老年高血压病引起LVH与24hMSBP、24HPP、SBPL、BPF密切相关.

  • 国产封堵器介入治疗室间隔缺损69例

    作者:岑雪降;屈百鸣;车贤达;王长华;胡雪烈

    目的 评价国产封堵器介入治疗室间隔缺损(VSD)的安全性及疗效.方法 69例室间隔缺损(男24例,女45例),其中膜周部(PMVSD)50例、嵴内型(IVSD)9例、干下型(SVSD)8例、肌部2例.PMVSD使用对称型封堵器、IVSD和SVSD使用偏心型封堵器、膜部瘤形成合并多孔型使用对称型封堵器或大边封堵器、急性心肌梗死室间隔穿孔使用房间隔缺损(ASD)封堵器.结果 左心室造影测量缺损直径3mm~12mm,平均7.67mm±1.59mm.69例中62例封堵成功,其中50例膜周部缺损,47例成功,8例SVSD4例成功,9例IVSD及2例肌部室缺均成功.1例在术中发生封堵器脱落;1例出现脑栓塞;1例出现溶血;1例Ⅲ度房室传导阻滞.结论 介入治疗室间隔缺损,创伤小,成功率高,手术安全,国产封堵器安全、可靠.

  • 经超声测量的内脏脂肪及心外膜脂肪组织厚度对代谢综合征的诊断预测价值

    作者:赖长春;童跃锋;徐永远;胡智星;李浙成;吕炜俊;王云乡;柳泽华;应显星

    目的 评价内脏脂肪厚度(VAT)和心外膜脂肪组织厚度(EAT)对代谢综合征(MS)的诊断预测价值.方法 对210例符合入选标准的健康体检对象进行腰围、空腹血生化测定并用超声测量VAT、EAT.根据国际糖尿病联盟MS标准,分为MS组和非MS组,用SPSS1 2.0软件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男女VAT在MS组均高于非MS组(P<0.01),而EAT在男性MS组高于非MS组(P<0.05),女性则两组之间无显著差异;无论男女VAT和EAT均和腰围成正相关.经年龄、性别、腰围调整后,VAT和收缩压、舒张压、甘油三酯、载脂蛋白B、空腹胰岛素、胰岛素抵抗指数成正相关,和胰岛素敏感指数成负相关;EAT和空腹胰岛素、胰岛素抵抗指数成正相关,和胰岛素敏感指数成负相关.经超声测量的VAT、EAT诊断MS的RO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男性为0.74、0.73,女性为0.79、0.63,诊断切点值分别为男性为43.5mm、5.53mm,女性为23.8mm、7.95mm.两种方法 ROC曲线下面积比较,无论男女均无显著差异.结论 由超声测量的VAT、EAT均可作为内脏型肥胖简便、可靠和实用的评价指标,和MS关系密切,可作为MS患者无创的协同诊断方法 之一.

  • 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细胞粘附分子与B型钠利尿肽的相关性研究

    作者:陈礼平;韦铁民

    目的 探讨CHF患者细胞粘附分子与B型钠利尿肽的相关性.方法 CHF患者35例,其中扩张性心肌病19例、高血压性心脏病11例、冠心病5例;正常对照组18例,分别测定sICAM-1、白细胞表面CD18的阳性表达率和BNP;采用Accuson Sequoia 512超声诊断仪测定左房大小、左室舒张末内径、左室收缩末内径、左室射血分数.结果 1.CHF组与正常对照组年龄对比无显著性差异(P>0.05),两组在左房内径、左室舒张末内径、左室收缩末内径、左室EF、sICAM-1、CD18的阳性表达率、BNP值对比有显著性差异(P<0.01);2.CHF组中心功能Ⅱ级、Ⅲ级和Ⅳ级组三组,sICAM-1、CD18经方差分析无显著性差异(P>0.05);心功能Ⅳ级组与Ⅱ级组比较BNP有显著性差异(P<0.01);3.sICAM-1与CD18的阳性表达率及BNP水平呈正相关,Pearson指数分别为0.355(P=0.036)和0.531(P=0.001);4.BNP、CD18与LVEF呈负相关:Pearson指数分别为-0.542(P=0.001)和-0.502(P=0.002);5.BNP值>450pg/ml组(n=18)sICAM-1值及CD18分别为387.61±21.39μg/L和64.73±2.91%,<450pg/ml组(n=17)为314.47±24.10μg/L和52.60±3.91%,两组比较P=0.029和0.017,有显著性差异.结论 CHF患者血清sICAM-1及白细胞表面CD18的阳性表达率增加;sICAM-1浓度与BNP呈正相关,提示慢性炎症可能是充血性心力衰竭的发病机制之一.心功能分级各组sICAM-1和CD18无显著性差异.根据BNP值分组显示sICAM-1及CD18有显著性差异.

  • SafeCut球囊处理分叉病变分支血管的疗效和安全性观察

    作者:林丛;官学强;陈鹏;李嘉;曾刚焕;唐疾飞;杨鹏麟

    目的 评价SafeCut球囊成形术治疗冠脉分叉处分支血管中病变的安全性及疗效方法 .方法 42例冠心病患者46个分叉病变主支病变置入支架,分支病变单行SafeCut,球囊扩张而不置入支架,观察其手术过程,手术成功率,并发症和近期随访结果 .结果 42例患者46个分叉病变中位于前降支/第一对角支占62%,回旋支/钝圆支占29%,右冠脉/后降支或后侧支占10%.对分支血管行SafeCut球囊扩张后有2例因内膜严重撕裂而置入支架,其余病变残余狭窄为10%~50%,成功率达100%,无急性心肌梗死等严重并发症.术后临床随访6~20个月,无死亡及心肌梗死等心脏事件发生.结论 SafeCut球囊成形术治疗冠脉分叉处分支血管病变安全,有效,其成功率高,并发症少,近期疗效满意.

  • 雷米普利与厄贝沙坦联合治疗心力衰竭合并心绞痛

    作者:吕晓冰;曹广智;赵靓鸽;王涛;姜少燕

    目的 观察雷米普利与厄贝沙坦联合治疗心力衰竭(HF)合并稳定型心绞痛(AP)的疗效与安全性.方法 90例HF合并AP的患者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随机分为:A组口服雷米普利、B组口服厄贝沙坦和C组两药联合治疗,观察8周.治疗前、后分别进行NYHA分级,行血生化、肝肾功能、12导联心电图及超声心动图检查.结果 C组治疗后心绞痛发作次数、硝酸甘油消耗量、NST和Σ ST、血清脑钠肽(BNP)水平、超声心动图指标均有改善(P<0.05),且比A、B组改善更为显著;三组不良反应发生率相仿(P>0.05).结论 雷米普利与厄贝沙坦联合治疗HF合并AP不仅优于单用两药,而且是一种安全的治疗方法 .

  • 3.0 TMR多站式多期相三维动态增强下肢血管成像技术

    作者:吴伟峰;张建军;牟彩云;丁辉;管卫

    下肢血管疾病的影像学检查,DSA被认为是金标准,但是其具有创伤性、辐射性、碘剂过敏等诸多缺点而致应用受到限制.磁共振血管成像(Magnetic Resonance Angiography,MRA)作为无创性影像学检查方法,在头颈部血管疾病的应用已较成熟.近年来,随着MobiTrak,自动移床、造影剂团注跟踪等技术的开发,为3D-CE MRA在腹盆及下肢血管病变的检查提供了新的检查手段.本文通过行下肢血管3D-CE MRA检查的18例患者,阐述该成像技术的要点.

  • 丘脑出血68例临床分析

    作者:骆杭丽

    丘脑为脑出血好发部位.丘脑出血由大脑后动脉的丘脑膝状动脉和丘脑穿动脉破裂所致.现将我院2002年至2007年被证实的68例丘脑出血住院病例进行分析如下.

  • 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治疗老年高血压60例疗效观察

    作者:潘华福

    为观察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片治疗老年原发性高血压的临床疗效,2007年6月至2007年12月,我们应用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施慧达,2.5mg/片,吉林天风制药有限公司生产)治疗老年原发性高血压患者60例,现报告如下.

  • 机械辅助通气治疗重症急性左心衰32例疗效观察

    作者:徐颖;吕菁;邓旻;隋向前

    急性左心衰竭起病急,病情重,传统氧疗和药物治疗对轻、中度病人可以有效,但对已经意识不清,呼吸明显变浅、慢的重症急性左心衰疗效较差,及时气管插管给予机械通气配合药物治疗,可以迅速纠正低氧血症和酸中毒,控制心衰,挽回生命,降低死亡率.

  • 心肌肌钙蛋白T对小儿病毒性心肌炎的诊断价值

    作者:安晓华;刘希亮;徐维家;薛邦禄

    儿童病毒性心肌炎(VMC)是儿科重症,其预后较复杂,须及时诊断治疗.近年来有报道心肌特异性肌钙蛋白是一种高敏感度,高特异性的反映心肌细胞损伤的血清标志物[1].本文分析本院2007年6月至2008年4月收治的35例VMC住院患儿血清心肌肌钙蛋白T(cardiactoponinT, cTnT)水平,探讨其特异性以及与CK-MB的相关性,以评价其在VMC诊断中的价值.

  • 严重高钾血症伴窦室传导15例临床分析

    作者:王齐增

    严重高钾血症临床并不罕见,当血清钾浓度大于8.0mmol/L时,P波消失,QRS波明显增宽,心电图上无P波规则节律的窦室传导.如果不及时处理,可导致心室停搏及心室颤动.现将近年收治的15例严重高钾血症伴窦室传导作一临床分析.

    关键词: 高钾血症 窦室传导
  • 50例进展性脑梗死与危险因素关系探讨

    作者:袁明;裘昊

    进展性脑梗死是指脑梗死发病后的一段时间内,其原发性神经系统症状在医疗干预后仍继续加重的一个临床过程[1],属于难治性脑血管病,发生率占脑梗死的30%左右,致残率和死亡率较高.探清其相关因素对早期合理治疗,可提高疗效.本文就我科收住?0例进展性脑梗死患者的临床资料,对其血压、血糖、血脂、纤维蛋白原的检测并结合TCD及颈部血管超声检查结果进行分析.探讨进展性脑梗死的相关危险因素,为临床治疗提供依据.现报告如下.

  • 脑血管病患者血浆同型半胱氨酸浓度的变化及意义

    作者:何晓芳

    脑血管病是一种常见病和多发病,近年来国内外研究表明,血浆中的同型半胱氨酸(HCY)增高是脑血管疾病的独立危险因素[1],本文对脑血管病患者158例和健康体检者118例的血浆同型半胱氨酸水平进行测定和比较.现报告如下.

  • 颅内动脉瘤血管内治疗的围手术期护理

    作者:陈瑜;吴雪洁;游俊莉

    颅内动脉瘤是常见的脑血管病之一,破裂出血死亡率和致残率高,危险性大.近10多年来随着血管内技术的日趋成熟,手术的风险已逐渐下降,而围手术的正确处理对其预后具有重要的影响,其中护理有着重要的作用.作者回顾性分析本院2004年10月至2006年10月行血管内治疗的72例颅内动脉瘤患者的围手术期护理情况,报道如下:

  • 健康体检人群高血压病相关知识调查分析

    作者:李建英;李凌霄

    高血压病是常见的心血管病,不仅是中风和心脏病发作的主要危险因素,而且也是引起充血性心力衰竭,慢性闭塞性周围血管疾病,动脉瘤和肾功能衰竭的前因.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全国患高血压病的人数从20世纪70年代的3000万例到90年代的9000万例至20世纪末的1亿余例,平均每12人中就有1例高血压患者[1].2006年7月至2007年3月,笔者对在我院进行健康体检的930名体检者进行调查,了解其对高血压病相关知识掌握情况,并提出相应的对策,现报道如下.

  • 直立倾斜试验诊断血管迷走性晕厥的全程护理

    作者:葛琴芬;程晓涛;吴巧元;屠亚明;唐娴;王晓红

    血管迷走性晕厥(Vasovagal syncope, VVS)是常见的晕厥类型.据估计约有40%以上的晕厥事件属于VVS[1].直立倾斜试验是诊断和鉴别诊断VVS的主要方法.基础倾斜试验特异性虽高,但敏感性却较低,药物激发试验则可明显提高其诊断价值[2].本院对110例患者进行BHUT和/或多阶段ISO药物激发试验用于VVS诊断,并对患者实行全程护理,现将护理体会介绍如下.

  • 静脉应用地尔硫(艹卓)治疗老年重度心力衰竭伴房颤快速心室率的护理

    作者:陈美红;陆骏;金建芬

    快速心律失常是诱发和加重心力衰竭的常见因素之一.对心力衰竭伴房颤快速心室率的患者,快速有效地控制房颤的快速心室率,保持血流动力学稳定,是治疗心力衰竭的重要环节.

  • 老年高血压病患者左室肥厚独立相关因素的研究

    作者:张帆;边平达;李秀央;陈任清

    目的 通过筛选老年高血压病(EH)患者左室重量指数(LVMI)的独立相关因素,来寻找延缓或逆转EH患者左室肥厚(LVH)的途径.方法 对年龄在65~89(76.00±5.00)岁的302名老年EH患者进行问卷调查、体格检查、24h动态血压检测、心脏超声检查和实验室检测,运用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筛选EH患者LVMI的独立相关因素.结果 老年EH患者LVMI的独立相关因素包括24h平均收缩压(β=0.332,P<0.05)和血尿酸(β=0.079,P<0.01).结论 降低24h平均收缩压水平和血尿酸浓度,可能是延缓或逆转老年EH患者LVH的重要途径.

  • ABCA1基因多态性与冠心病的相关研究

    作者:张雄信;徐力辛;张怀勤;林捷;黄伟剑

    目的 探讨三磷酸腺苷结合盒转运子A1(ATP binding cassette transporter 1,ABCA1)基因R219K多态性与冠心病(coronary heart disease, CHD)易感性的关系.方法 采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PCR-RFLP)方法 检测了162例冠心病患者和186名对照的ABCA1基因R219K基因型和等位基因的分布.结果 两组基因型频率均符合Hardy-Weinberg平衡.对照组的RK和KK基因型的频率显著高于CHD组(73.66%比56.17%,P<0.05),同样,对照组K等位基因的频率显著高于CHD组(48.66%比36.11%,P<0.01).调整年龄、性别、体重指数、吸烟和高血压等因素后,携带至少1个219K等位基因的个体显著减少患冠心病的危险(OR=0.38;95% CI=0.22-0.65).结论 ABCA1基因R219K多态性与中国温州汉族人群冠心病的遗传易感性相关,其中K等位基因可能是冠心病的保护因子.

  • T445S:肥厚型心肌病的一个新的基因突变位点

    作者:颜默磊;严静;安丰双;安贵鹏;姜虹;张运

    目的 调查中国人群肥厚型心肌病(HCM)患者心肌肌球蛋白结合蛋白C(MyBPC3)基因突变的发生情况并对基因型与表现型之间的关系进行分析.方法 对92例肥厚型心肌病患者及100名正常对照的聚合酶链反应(PCR)扩增产物进行单链构象多态性分析(SSCP)分析,于MyBPC3基因第14-15、17、25、27、33号外显子范围内寻找突变位点,并了解基因型明确的HCM患者的临床特点.结果 在一例HCM患者的MyBPC3基因的第14-15号外显子上发现了一个新的突变位点T445S.由于在100名正常对照中未见该错义突变,故我们认为此突变位点为该患者的致病基因位点.结论 心肌肌球蛋白结合蛋白C的C3结构域对于其连接及调节功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该区域的基因突变可导致肥厚型心肌病的发生.

  • 重视高血压的社区防治提高高血压的治疗率和控制率

    作者:唐新华

    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中指出:降压治疗的益处主要来自于血压降低本身.降压治疗能减少卒中事件35~45%;减少心肌梗死20~25%;减少心力衰竭50%以上.越来越多的循证医学结果提示;血压降低程度越大,心血管风险降低越显著.

心脑血管病防治分期目录
期数
2018 01 02 03 04 05 06
2017 01 02 03 04 06
2016 01 02 03 04 05 06
2015 01 02 03 04 05 06
2014 01 02 03 04 05 06
2013 01 02 03 04 05 06
2012 01 02 03 04 05 06
2011 01 02 03 04 05 06
2010 01 02 03 04 05 06
2009 01 02 03 04 05 06
2008 01 02 03 04 05 06
2007 01 02 03 04 05 06
2006 01 02 03 04 05 06
2005 01 02 03 04 05 06
2004 01 02 03 04 05 06
2003 01 02 03 04 05 06
2002 01 02 03 04
2001 01 02 03 04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