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学术期刊 > 心血管系统疾病 > 心脑血管病防治杂志

心脑血管病防治

心脑血管病防治杂志

Prevention and Treatment of Cardio-Cerebral-Vascular Disease 심뇌혈관병방치

统计源期刊
  • 主管单位: 浙江省卫生厅
  • 主办单位: 浙江省心脑血管病防治办公室,浙江省预防医学会,浙江医院
  • 影响因子: 0.63
  • 审稿时间: 1个月内
  • 国际刊号: 1009-816X
  • 国内刊号: 33-1252/R
  • 发行周期: 双月刊
  • 邮发: 编辑部自办
  • 曾用名:
  • 创刊时间: 2001
  • 语言: 英文
  • 编辑单位: 心脑血管病防冶杂志编辑委会
  • 出版地区: 浙江
  • 主编: 严静
  • 类 别: 心血管系统疾病
期刊荣誉:
  • 超重和肥胖成人心外膜脂肪组织和胰岛素抵抗的关系研究

    作者:李浙成;杨德业;徐永远;胡智星;童跃锋;赖长春

    目的 研究超重和肥胖成人胰岛素敏感性、胰岛素抵抗及心外膜脂肪组织和胰岛素抵抗的关系.方法 收集2005年3月至2005年12月在我院体检中心符合入选标准的资料210份,均具人体指标测量、空腹血生化检查和经超声测量心外膜脂肪组织厚度、腹壁脂肪厚度(SFT)等数据,根据中国肥胖工作组推荐的判定标准,分为超重肥胖组和体重正常组.采用稳态模式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评价胰岛素抵抗.用SPSS 13.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超重肥胖组SI显著低于体重正常组(P<0.01),FINS、HOMA-IR显著高于体重正常组(P<0.01),心外膜脂肪组织厚度明显厚于体重正常组(P<0.01);控制年龄、性别、腰围影响因素进行偏相关分析,显示心外膜脂肪组织厚度和FINS、HOMA-IR成正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0.239、0.249,P<0.05;和SI成负相关,相关系数为0.249,P<0.05,SFT则与各个因素无相关性;逐步法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显示,心外膜脂肪组织厚度和HOMA-IR呈正相关,标准化偏回归系数0.309,P<0.01,而SFT仅和BMI呈正相关.结论 超重肥胖成人存在胰岛素敏感性降低、胰岛素抵抗,心外膜脂肪组织厚度和胰岛素抵抗成正相关,可能是新的心血管和代谢疾病的危险因素.

  • 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后心率震荡的变化

    作者:王海燕;张怀勤;杨德业;黄伟剑;谢玲斐;李玲文

    目的 探讨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CI)治疗急性心肌梗死(AMI)后对窦性心率震荡(HRT)的影响.方法 选120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分为直接PCI组、延迟PCI组和药物治疗组三组,各组均为40例,入选病例均有单发室性期前收缩(VPC)并且有完全的代偿间歇,AMI后1~3周对患者行24h动态心电图检测,获得震荡起始(TO)、震荡斜率(TS)、震荡斜率起始时间(TT)等指标,比较三种治疗方法对急性心肌梗死后窦性心率震荡现象的影响.结果 直接PCI组IT,TO低于延迟PCI组和药物治疗组,而TS高于延迟PCI组和药物治疗组(P<0.01),同时延迟PCI组上述指标也优于药物治疗组(P<0.05).结论 AMI患者经直接或延迟PCI后HRT各参数得到不同程度改善,直接PCI更优,故对于AMI患者应尽早行直接PCI,对于无条件者行延迟朐同样获益.

  • 脑梗死患者血浆BNP与CRP浓度的变化及临床意义

    作者:陈子晞;陈怀红;陈琳迪

    目的 探讨血浆脑钠肽(BNP)与G-反应蛋白(CRP)在脑梗死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应用酶联免疫分析法测定45例脑梗死急性期患者和40例亚急期患者血浆BNP与CRP浓度,并以30例健康自愿体检者作对照.结果 脑梗死组急性期血浆BNP、CRP含量显著高于亚急期(P<0.01)与正常对照组(P<0.01),大面积脑梗死组血浆BNP、CRP含量显著高于非大面积脑梗死组(P<0.01),在非大面积梗死组中后循环梗死组血浆BNP含量显著高于前循环梗死组(P<0.01).结论 脑梗死患者血浆BNP和CRP水平明显升高,提示二者在脑梗死的发病过程中起重要作用.

  • 去骨瓣减压术在治疗高血压脑出血中的应用

    作者:童民锋;刘伟国

    目的 分析去骨瓣减压术在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了25例行血肿清除加去骨瓣减压的高血压脑出血患者和同期23例行单纯血肿清除术患者的资料,比较死亡率及神经功能恢复情况,并分析其预后影响因素和高血压脑出血行去骨瓣减压的适应证.结果 两组的性别分布、年龄、术前GCS评分、血肿量、瞳孔变化情况无显著性差异;平均随访时间为7个月,去骨瓣减压组25例患者中5例死亡,存活20例中,6例预后良好(mRS<4);单纯血肿清除组23例患者中12例死亡,存活11例中3人预后良好.组间死亡率有显著性差异(P<0.05),去骨瓣减压组(6/25)良好比例高于单纯血肿清除组(3/23)但两组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本组病例中,影响高血压脑出血行血肿清除加去骨瓣减压手术死亡率的重要因素包括:术前ICH评分、术前瞳孔对光反射.结论 在高血压脑出血患者中选择性的开展血肿清除加去骨瓣减压手术有助于降低死亡率并改善功能预后.

  • 右心室不同位点起搏对起搏依赖性患者血BNP的影响

    作者:卢孔杰;袁高辉;韦凡平;沈法荣

    目的 比较右心室间隔部起搏与右心室心尖部起搏对起搏依赖性患者血BNP(脑钠肽)的影响.方法 36例慢室率房颤伴高度或Ⅲ度房室传导阻滞,16例窦律伴Ⅲ度房室传导阻滞,20例显著窦性心动过缓,共72例患者,均植入VVI型心脏起搏器,按心室电极固定部位不同随机分为右心室间隔部起搏组(RVS组)和右心室心尖部起搏组(RVA组),观察2组术前与术后心电图QRS波宽度和形态;比较2组术前与术后血BNP(脑钠肽)变化.结果 RVA组起搏心电图Ⅱ导联QRS间期显著长于RVS组([0.20±0.03]svs[0.12±0.04]s,P<0.01),术前2组BNP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术后3个月随访检测BNP,RVA组较RVS组有显著升高([121.8±5.2]pg/ml vs[57.1±6.6]pg/ml,P<0.01).结论 RVA起搏扰乱了双心室电同步,恶化了血流动力学和心功能,RVS起搏尽可能的维持了双心室激动顺序和双心室收缩同步性,对血流动力学影响较小,RVS起搏是比RVA起搏更加符合生理的起搏方式.

    关键词: 起搏 心脏 脑钠肽
  • 厄贝沙坦和苯那普利分别联合氢氯噻嗪治疗老年高血压105例的临床观察

    作者:吴国海;王文英;陈建明

    对于轻中度原发性高血压,有80%的病人需要同时使用两种或两种以上降压药物才能较好的控制血压[1],厄贝沙坦是一种非肽类血管紧张素Ⅱ(AngⅡ)受体拮抗剂(ARB),苯那普利是一种长效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它们均为目前主要的降压药物,疗效肯定,作者将它们分别与利尿剂联合应用,以观察对老年高血压的降压疗效与耐受性,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 43例小脑出血临床分析

    作者:蒋秀娟

    因小脑出血临床表现复杂多样,且首发症状通常不典型.极易造成误诊,故选取我院2001年1月至2007年6月以来确诊为急性小脑出血患者43例,对其临床特点、治疗等及头颅CT扫描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以减少误诊.

  • 非ST段抬高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的临床特点分析

    作者:蔡燕军;胡晓晟;傅文中

    非ST段抬高急性冠脉综合征(ACS)包括非ST段抬高的心肌梗死和不稳定性心绞痛,常由于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破裂、血栓形成引起冠状动脉不完全阻塞所致,具有与ST段抬高ACS不同的临床发病特点及冠脉病变[1].本文通过回顾分析非ST段抬高ACS患者的病史特点和危险因素,结合冠状动脉造影结果,为临床诊治提供一定的参考.

  • 急性心肌梗死患者Q-T离散度临床意义

    作者:王庆军

    近几年来,人们发现Q-T间期离散度(QTd)反映心室复极不同步性和电不稳定性的程度,在临床上判断预后具有一定的价值.本文分析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QTd与正常人以及AMI生存组与死亡组QTd的关系,并探讨其临床意义.

  • 通心络胶囊合用阿托伐他汀钙对颈动脉硬化斑块的作用

    作者:葛可法;徐承红;虞中东

    脑血管病(CVD)是导致人类死亡的三大疾病之一,其发病率、致残率、死亡率均高,而颈动脉粥样硬化是脑血管疾病重要的危险因素[1].通心络胶囊合用阿托伐他汀钙片是中西结合治疗方法,本研究观察其治疗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疗效.

  • 慢性肺心病急性加重期并发症188例临床分析

    作者:钟晖

    慢性肺原性心脏病急性加重期并发症发生较多,呼吸道感染是常见的诱因,病死率较高[1].本文回顾分析我院呼吸科2002年1月至2007年6月间住院确诊的慢性肺原性心脏病急性加重期病人188例并发症情况,报告如下:

  • 阿托伐他汀和氨氯地平联用对老年单纯收缩期高血压患者脉压影响

    作者:夏晓芬;彭乐明

    单纯收缩期高血压(ISH)是指只有收缩压升高而不伴有舒张压升高的一种高血压状态,是老年人高血压中常见的类型,约占50%以上.主要表现为收缩压(SBP)和脉压(PP)的升高,是冠心病、心力衰竭、脑卒中等的危险因素.本文采用阿托伐他汀和氨氯地平联合用药治疗血清胆固醇正常老年ISH患者,发现两者联合用药有助于改善老年ISH患者的PP,现报告如下.

  • 依达拉奉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观察

    作者:徐建国

    依达拉奉是一种新型羟自由基清除剂及抗氧化剂,大量研究结果表明,依达拉奉具有抑制脑细胞的过氧化作用,从而减轻脑缺血和脑缺氧引起的脑水肿及组织损伤,可用于急性脑梗死(ACI)的治疗.我院自2004年7月至2007年6月应用依达拉奉治疗急性脑梗死患者64例,取得较好的临床效果,现报道如下.

  • 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性心脏病26例临床分析

    作者:方根娟;张甦

    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性心脏病是指妊娠期严重高血压导致心肌受损的急性心功能减退症候群.心脏病代偿期仅有心悸、其他症状不明显,失代偿期出现以急性左心衰为主的临床表现,是导致孕产妇及围生儿发病率和病死率的重要原因.本文通过我院26例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性心脏病临床分析,探讨其发生原因、诊治要点和预防措施,以期提高对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性心脏病的诊治水平.

  • 16层螺旋CT冠状动脉造影的技术分析

    作者:郭献忠;曹国全;胡章勇;董丽卿

    目前,多层螺旋CT已广泛应用于临床,多层螺旋CT冠脉成像技术通过造影增强及三维重建可以显示冠脉管腔的大小,直接评价冠脉病变,为冠脉病变的诊断提供了一种无创的检查手段[1].

  • 缺血性脑卒中超早期动脉溶栓术的护理

    作者:姚明亚

    急性脑卒中是临床常见急症,平均发病率约为每年150~200/10万,其中缺血性脑血管病高达85%.溶栓治疗已成为降低脑梗死和致残率的有效方法[1].但文献报道溶栓治疗可有脑出血并发症.致颅内出血率达16~20%[2].为有效预防及早期发现脑出血,护理有至关重要的作用.2007年1月至7月我院为12例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成功实施了动脉溶栓术,现将护理报告如下.

  • 农村高血压病患者的社区护理探讨

    作者:方雪梅

    我县地处偏远山区,因交通不便、信息闭塞等因素,致农村很多农民未进行过正规的定期体检,高血压病病初通常没有症状,少数人可能有头晕、头痛或鼻出血等轻微症状,未能引起足够的重视,很多病人即使患高血压多年,仍不会感到不适,一旦症状明显,即已发生心、脑、肾等重要脏器功能改变,所以,高血压病对农村居民的更大危害在于它是"无声杀手"[1,2].为提高农村居民健康意识,加强对农村高血压病的管理,我院与结对的镇卫生院联合组办农村"高血压学校",通过开展高血压病健康教育,大限度地吸引农村居民参与高血压病防治,现报告如下.

  • 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的手术配合

    作者:倪亚君;汤雄鹰;王贞贞

    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是近年来心血管外科的新进展,其中微创冠脉旁路移植即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off-pump coronary artery bybass grafting,OPCABG)是治疗冠心病重要而有效的方法之一.OPCABC由于不在体外循环下进行,具有创伤小,并发症少,术后恢复快等特点,特别适用于多数冠心病患者,尤其是高龄、严重糖尿病、肝肾功能不全、慢性阻塞性肺病、脑梗死、升主动脉钙化、再次搭桥手术等,老年患者常合并升主动脉粥样硬化病变,OPVAB避免了主动脉插管所致的粥样斑块脱落栓塞.

  • 紧急床边临时心脏起搏器植入的急救护理

    作者:赵红英;蒋爱敏;阮春燕

    严重缓慢性心律失常是循环系统常见的急危重症,尤其是Ⅱ度Ⅱ型房室传导阻滞(AVB)、Ⅲ度房室传导阻滞可以导致病人阿斯综合征发作、甚至猝死.自上世纪80年代Robertolang[1]等应用漂浮电极行床边心脏临时起搏后,大大提高了该病的生存率.

  • 近年来某省级机关老干部血压、血脂、血糖和血尿酸水平变化分析

    作者:林一真;林益芳

    为了解和控制机关事业单位老年离退休干部(以下简称老干部)心脑血管疾病主要危险因素情况,我们收集了本单位老干部2003年~2007年的体检资料,期间还进行了经常性的健康教育和生活方式干预,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 258例高血压患者糖代谢状况调查分析

    作者:王晓红

    目的 调查原发性高血压患者伴有糖代谢异常的流行病学情况,为全面干预危险因素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对在我院门诊或所辖社区卫生服务站点就诊不知晓自患糖尿病的258例高血压患者进行糖代谢状况的问卷调查静脉血糖测定.结果 258例患者行空腹血糖(FPG)和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OGTT)后2小时血糖测定,其中79人(30.6%)达到了糖尿病诊断标准,糖调节受损期(IGR)者93人(36.0%).糖代谢异常者共为172人(66.7%).原发性高血压合并糖尿病患者与无合并糖尿病患者相比,体重指数、腰围呈上升趋势,空腹血糖受损组(IFG)和正常葡萄糖耐量组(NGT)间比较无差异(P>0.05),葡萄糖耐量减低组(IGT)或糖尿病组,有显著性差异(P<0.05);血脂异常也越加明显,TG、TC、LDL呈上升趋势,HDL则下降;IGT组HOMA-IR明显升高(P<0.01),与糖尿病组比较无差异;IGT组HOMA-B细胞功能升高,与其他组间比较无差异;糖尿病和IGT组IST下降.结论 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合并糖耐量异常的比例非常高,而日常诊断率却很低.对于合并代谢综合征的高血压患者,更应关注糖代谢情况,并积极进行OGIT,以早期发现和治疗糖代谢紊乱.

  • 胞二磷胆碱、硫酸镁联用对大鼠局灶脑缺血后梗死体积、细胞凋亡及Caspase-3 mRNA表达的影响

    作者:严永兴;梁丽贞;张利军;吴春丽;刘慧丽

    目的 研究胞二磷胆碱、硫酸镁联用对局灶脑缺血大鼠的神经保护作用.方法 用大脑中动脉栓塞法制作局灶脑缺血模型,观察胞二磷胆碱、硫酸镁单用及不同剂量联用7天后,大鼠神经功能缺损、脑梗死体积、凋亡细胞数及Caspase-3 mRNA表达.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胞二磷胆碱、硫酸镁单用及两药联用组脑梗死体积较小,Caspase-3mRNA表达、凋亡细胞数均较少,差异有显著性(P<0.05).两药联用组脑梗死体积、Caspase-3 mRNA表达、凋亡细胞数较两药单用组减少(P<0.05).不同剂量两药联用组相比各项指标均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 胞二磷胆碱与硫酸镁联用对局灶脑缺血的神经保护有协同作用.

  • 高胆固醇血清对血管内皮细胞VEGF表达及辛伐他汀的抑制作用

    作者:李卫权;边昶

    目的 研究高胆固醇血清对血管内皮细胞VEGF表达的影响以及辛伐他汀的抑制作用.方法 分别培养的血管内皮细胞予不同浓度的高胆固醇血清或合用100nmol/L的辛伐他汀共同培养,分别测定其培养上清液中VEGF水平.结果 当胆固醇浓度大于0.08mmol/L时,血管内皮细胞VEGF表达显著增加;且随胆固醇浓度的增加,VEGF的表达亦显著增强.但可被100nmol/L的辛伐他汀所抑制,不同高胆固醇血清合用辛伐他汀组其血管内皮细胞VEGF表达与正常对照组无差异.结论 高胆固醇血清可致血管内皮细胞VEGF表达增高,而高胆固醇的上述作用可被辛伐他汀显著抑制.

  • 脑缺血再灌注后实验大鼠核因子kappaB的变化

    作者:封菲;丁美萍

    目的 研究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后核因子kappaB(NF-κB)在时间上表达的变化过程.方法 线栓法建立右侧大脑中动脉闭塞大鼠模型,分别于缺血90min后再灌注2h,6h,12h,24h,72h,大鼠在各时间点断头取脑,测算脑梗死体积,用免疫印迹法检测脑组织胞核内NF-κB的表达.结果 脑缺血再灌注后NF-κB的表达在6h出现明显升高(P<0.01),在24h达到高峰,72h略有下降,其脑梗死体积随着再灌注时间延长而增加,脑梗死体积与NF- κB表达水平之间有显著的相关性.结论 脑缺血再灌注后,脑梗死区域出现胞核内NF-κB表达增加,NF-κB在再灌注损伤中起重要作用.

  • 心房颤动的诊断与药物治疗(中国专家共识)

    作者:杨进刚

    心房颤动(房颤)是临床常见的心律失常之一.特点是心房丧失规则有序的电活动,代之以快速无序的颤动波.心房因失去了有效的收缩与舒张,泵血功能恶化或丧失,并导致心室极不规则的反应.房颤的发病机制包括多种,如快速的局灶异位活动、单环路折返机制、多环路折返机制;也包括炎症介质以及自主神经系统活动参与等.不同人群房颤发病机制并不相同,不同发病机制的房颤对不同治疗方法的反应也不相同.

  • 房颤治疗新视点——双极射频消融微创外科手术

    作者:蒋爱敏;郑海农

    心房颤动(房颤)是常见的心律失常之一,已经成为一个严重威胁人民健康的疾病.房颤总体上可分为两大类:第一类为阵发性和孤立性房颤,即不合并严重器质性心脏疾患的房颤患者;第二类为在器质性心脏疾患基础上并发的房颤.以上述分类为基础,目前房颤的治疗方法可分为两大类,一为导管介入消融技术,其适应人群主要为第一类.第二为心脏外科手术消融技术,其适应人群主要为第二类.长期以来,由于适应人群的不同,上述两种房颤治疗技术一直成并行发展.其中导管介入消融技术更是发展迅猛,在全球范围内获益的患者人数不断增多.

  • 血液透析患者脑卒中与血脂水平关系的探讨

    作者:郑育;王红;金领微;叶菡洋

    目的 探讨维持性血液透析(MHD)患者血脂水平与脑卒中的关系.方法 95例MHD患者分为脑卒中组与非脑卒中组.另外选取健康体检人员30例作为对照组.分析各组患者以及脑卒中组与其自身血透前血脂水平改变情况.结果 MHD组的TG、LDL-C及TC/HDL-C比值均显著性高于对照组(P<0.05~P<0.001),HDL-C显著性低于对照组(P<0.001).脑卒中组的HDL-C显著性低于非脑卒中组(P<0.05),TC/HDL-C比值显著性高于非脑卒中组(P<0.05);同时发生脑卒中时皿HDL-C显著性低于血透前(P<0.001),TC/HDL-C比值显著性高于血透前(P<0.01).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进入回归方程只有TC/HDL-C比值,其偏回归系数为0.513,P<0.05.结论 MHD患者存在脂质代谢紊乱.HDL-C降低以及TC/HDL-C比值升高与MHD患者发生脑卒中有关,并且TC/HDL-C比值具有独立的预测作用.

  • 老年糖尿病患者冠状动脉造影的临床特点分析

    作者:蒋宇群;葛焕祥;牟彩云;钟诚

    目的 探讨老年糖尿病患者选择性冠状动脉造影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分析选择性冠状动脉造影检查的老年糖尿病患者550例,同期选择老年非糖尿病患者600例,根据冠状动脉造影结果进行对照分析.结果 糖尿病组中冠状动脉显示正常或基本正常(≤50%)108例,诊断冠心病的患者442例中,受累血管974支,单支血管病变115例,2支血管病变115例,3支血管病变119例,重度狭窄及慢性闭塞93支.和对照组相比冠心病的发病率和病变程度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老年糖尿病患者的冠状动脉狭窄率显著高于非糖尿病患者.

  • 房颤患者脑钠肽与心功能及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的关系

    作者:郭益红;陈丽玉;罗增辉;林丽花

    目的 探讨持续性房颤患者的血浆脑钠肽(BNP)水平与心功能及肾素、血管紧张素Ⅱ、醛固酮系统的关系.方法 把55例持续性房颤患者分为心功能正常组35例与心衰组20例,和50例对照组进行血浆BNP、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水平检测,并经胸心脏超声检查测定左房内径(LAD)、左室射血分数(LVEF)等.结果 房颤组无论心功能正常组还是心衰组,BNP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水平也明显高于对照组.多元线性逐步回归分析,BNP与LAD和血管紧张素Ⅱ高度相关,心衰组BNP与LVEF明显相关.结论 房颤患者BNP明显升高,与心房重构及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密切相关.

  • 糖尿病心血管危险因素与动脉弹性的比较

    作者:王雁;任爱华;朱利月;王伯忠

    目的 比较不同糖尿病患者的动脉弹性及主要心血管危险因素的差异.方法 将入选的患者分为健康对照组(NC)35例、糖尿病前期组(IGR)56例、2型糖尿病组(DM)40例.比较三组的年龄、性别、体重指数(BMI)、血压、血脂、血糖.用稳态模式评估法(HOMA)评价胰岛素抵抗(IR),用Cvprofilor Do-2020动脉脉搏分析仪测量大、小动脉弹性指数.结果 (1)三组间比较,BMI、总胆固醇(TC)、甘油三脂(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收缩压(SBP)、舒张压(DBP)、脉压(PP)、危险因子、空腹血糖(FBG)、餐后2小时血糖(2-h BG)、空腹胰岛素(FINS)、胰岛素抵抗指数(IR)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DM组与IGR组比较,TC、LDL-C、PP、FBG、2-h BG、FINS、IR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3)C1:IGR组与NC组比较无差异,DM组明显低于NC组(10.55±1.80)比(12.18±2.18),(P<0.05);(4)C2:由低到高排列为DM组(3.25±1.01)<IGR组(4.63±1.32)<NC(5.44±1.39),三组间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5)C1、C2与SBP、PP、LDL-C、FBG、2-h BG、FINS、IR呈负相关,与HDL-C呈正相关,C2与年龄呈负相关.结论 糖尿病前期已伴有多种心血管危险因素的异常及动脉弹性的下降,为早期干预提供依据.

  • 替罗非班治疗急性冠脉综合征临床观察

    作者:赵依农;吾红光;邱慧卿;杨淳英;郑彦

    目的 观察血小板GPⅡh/Ⅲa受体拮抗剂替罗非班治疗急性冠脉综合征(ACS)的临床效果和安全性.方法 70例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随机、双盲分为替罗非班静脉应用组(n=35)与常规治疗组(n=35),疗程36小时,终点事件是36h和30天的复合缺血事件(死亡、新发心梗、顽固心肌缺血).结果 36h及30天的复合缺血事件发生率,受试组低于对照组(36h:2.9%vs22.9%,30天:5.7%vs35.7%,P<0.001),替罗非班组肌钙蛋白T(cTnT)峰值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出血并发症在两组之间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 替罗非班在ACS标准治疗基础上能进一步减少心肌缺血事件,并能减少心肌细胞的损伤,且安全性较好.

  • 吸烟、嗜酒患者窦性心率震荡检测的临床意义

    作者:吴雅琴

    目的 观察吸烟、嗜酒患者窦性心率震荡(heart rate turbulence,HRT)现象的特征并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 55例吸烟患者,45例吸烟及嗜酒患者及50例对照者均接受24hHolter检查,分别计算HRT的两个参数震荡初始(TO)和震荡斜率(TS),比较各组之间的差别.结果 1.吸烟组的TO值显著高于对照组,TS值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2.吸烟及嗜酒组的TO值显著高于吸烟组和对照组,TS值显著低于吸烟组和对照组(P<0.01).结论 吸烟患者、吸烟及嗜酒患者窦性心率震荡现象明显减弱,与副交感神经功能减弱相关.

  • 大面积小脑梗死后急性脑积水15例临床分析

    作者:江毅卿;周灵芳;金笑平

    目的 探讨大面积小脑梗死后急性脑积水的临床特点.方法 回顾性分析64例大面积小脑梗死中15例出现急性脑积水患者的临床表现、发病特点及治疗等.结果 临床上大面积小脑梗死后出现急性脑积水主要分为三种情况,其中以急性脑积水为首发症状5例;治疗过程中因脑水肿出现急性脑积水9例;继发出血引起急性脑积水1例.脑水肿引起脑积水加强脱水降颅压治疗,症状均好转;继发出血者,予转外科手术后好转.结论 临床上大面积小脑梗死后出现急性脑积水主要分为三种情况,及时予加强脱水降颅压治疗非常重要.

  • 依达拉奉结合早期康复锻炼对急性脑卒中患者疗效观察

    作者:舒勤奋;刘小利;吴炯;张亦军;徐赛珠;倪姣娜

    目的 观察依达拉奉结合早期康复锻炼对急性脑卒中的治疗效果.方法 将60例脑卒中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于依达拉奉30mg加入生理盐水100ml静滴,2次/d,疗程为2周.分别在治疗前及治疗后4周进行神经功能缺损程度(NIHSS)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量表(BI)进行评定.结果 与治疗前比较,治疗组与对照组在治疗后4周的NIHSS及BI评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比较,治疗组治疗4周后NIHSS及BI评分差异也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依达拉奉结合早期康复治疗可显著促进脑卒中患者的神经功能康复.

    关键词: 脑卒中 依达拉奉
  • 老年高血压患者脉压指数与血脂的关系

    作者:隋向前;朱仕兵;邓旻;徐颖;黄进宇

    目的 探讨老年高血压患者脉压指数与血脂及血糖的相关性.方法 305例老年高血压病患者在空腹状态下测血压,抽取血样本,检测其血脂及血糖.用Pearson相关分析及多元线形回归分析脉压指数与血脂及血糖的相关性.结果 Pearson相关分析显示:在老年高血压病患者中,脉压指数与年龄、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空腹血糖、肌酐呈显著正相关,多元线形回归分析显示脉压指数与年龄、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空腹血糖独立相关.结论 在老年高血压患者中,脉压指数与血脂之间有一定的相关性.

  • 卡维地洛对老年单纯收缩期高血压病人血管内皮依赖性舒张功能影响的观察

    作者:杜永远;周国强;贾连旺

    目的 观察卡维地洛对老年单纯收缩期高血压病人血管内皮依赖性舒张功能的影响.方法 单纯收缩期高血压(ISH)64例,年龄60~80岁,随机分为A、B两组.两组均以卡维地洛治疗,其中32例为A组,在卡维地洛的基础上,联合应用硝苯地平缓释片;B组32例,单用卡维地洛内服,两组均连续用药12周,治疗前后对相关指标进行检测与对比观察,并采用高分辨超声测定患者用药前后的反应性充血和含服硝酸甘油后肱动脉内径的变化.结果 与治疗前比较,两组的收缩压(SBP)与舒张压(DBP)均显著下降(P<0.01与P<0.05),组间比较,A组SBP下降更为显著(P<0.01),而DBP的下降两组无显著性差异(P>0.05).血管内皮依赖性舒张功能指标(FMD)值在A组用药前后比较差异非常显著(P<0.01),B组差异亦有非常显著性(P<0.01),组问比较,A组FMD改善程度优于B组(P<0.05).两组的非依赖性血管内皮舒张功能用药后均无显著变化(P>0.05).治疗期间未见卡维地洛严重不良反应.结论 ISH患者血管内皮依赖性舒张功能受损,卡维地洛有显著改善其血管内皮依赖性舒张功能作用.

  • 踝臂血压比值异常对老年高血压病颈动脉粥样硬化诊断价值

    作者:李琦;杨卓

    目的 探讨踝臂血压比值异常对老年高血压病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的诊断价值.方法 对212例行颈动脉内膜测量的老年高血压病患者进行ABI测量.结果 踝臂血压比值≤0.9诊断颈动脉粥样硬化的灵敏度为82.2%、特异度为67.7%、漏诊率为17.8%、误诊率为32.3%、阳性预测值为84.5%、阴性预测值为62.9%.结论 老年高血压病人,踝臂血压比值≤0.90对诊断颈动脉粥样硬化具有较高的特异度和灵敏度.

  • 腔隙性脑梗死与糖尿病的关系分析

    作者:陈学梅

    目的 探讨腔隙性脑梗死与糖尿病的关系.方法 对180例腔隙性脑梗死作回顾性分析,根据是否合并糖尿病将其分为非糖尿病组(A组)及糖尿病组(B组),其中糖尿病组按病程长短各分为两组,分别进行对照研究.结果 腔隙性脑梗死中糖尿病占58.8%,糖尿病患者中女性占60.4%.糖尿病组死亡率、多发梗死率、平均胆固醇及甘油三酯水平均高于非糖尿病组,且病程愈长,上述指标愈高.结论 糖尿病是腔隙性脑梗死的危险因素,病程愈长,发病率愈高,预后愈差.女性糖尿病患者发生腔隙性脑梗死的危险更大.

心脑血管病防治分期目录
期数
2018 01 02 03 04 05 06
2017 01 02 03 04 06
2016 01 02 03 04 05 06
2015 01 02 03 04 05 06
2014 01 02 03 04 05 06
2013 01 02 03 04 05 06
2012 01 02 03 04 05 06
2011 01 02 03 04 05 06
2010 01 02 03 04 05 06
2009 01 02 03 04 05 06
2008 01 02 03 04 05 06
2007 01 02 03 04 05 06
2006 01 02 03 04 05 06
2005 01 02 03 04 05 06
2004 01 02 03 04 05 06
2003 01 02 03 04 05 06
2002 01 02 03 04
2001 01 02 03 04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