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学术期刊 > 心血管系统疾病 > 心脑血管病防治杂志

心脑血管病防治

心脑血管病防治杂志

Prevention and Treatment of Cardio-Cerebral-Vascular Disease 심뇌혈관병방치

统计源期刊
  • 主管单位: 浙江省卫生厅
  • 主办单位: 浙江省心脑血管病防治办公室,浙江省预防医学会,浙江医院
  • 影响因子: 0.63
  • 审稿时间: 1个月内
  • 国际刊号: 1009-816X
  • 国内刊号: 33-1252/R
  • 发行周期: 双月刊
  • 邮发: 编辑部自办
  • 曾用名:
  • 创刊时间: 2001
  • 语言: 英文
  • 编辑单位: 心脑血管病防冶杂志编辑委会
  • 出版地区: 浙江
  • 主编: 严静
  • 类 别: 心血管系统疾病
期刊荣誉:
  • 老年高血压患者运动性高血压的临床分析

    作者:王伯忠;胡申江

    目的 探讨老年高血压患者运动血压异常升高与颈动脉内膜和心脏改变的关系.方法 应用血压监测仪监测运动平板时的运动血压及24小时动态血压,采用彩色超声诊断仪检查颈动脉内膜、舒张末期左心房内径(LAd)、左心室内径(LVIDb)、左室后壁厚度(LVPWT)、室间隔厚度(IVST)等指标,比较运动血压异常升高的老年高血压患者和运动血压正常的老年高血压患者的差别.结果 运动血压异常升高组与运动血压正常组在平均血压控制方面无明显的差异,在颈动脉内膜厚度、左心房内径、及左心室重量均有显著差异,在左室后壁厚度、室间隔厚度、左心室内径无显著性差异.结论 运动血压异常升高与血管内膜及心脏损害存在着密切的关系.在控制好高血压患者的静息血压的同时,还应关注高血压患者的运动血压异常反应情况.

  • 首次心房颤动后冠状动脉缺血事件的发生率及其相关因素

    作者:魏新萍;魏红;周惠浩;唐树德

    目的 探讨发生首次心房颤动(房颤AF)后冠状动脉缺血事件的发生率及其相关因素.方法 回顾分析543例患者首次发生房颤后的完整资料并随访2006年.观察冠状动脉缺血事件发生情况,及其伴随疾病并与无发生冠状动脉缺血事件患者进行比较.结果 首次发生AF后随访4.0±1.2年后,有80/543例(14.7%),发生冠状动脉缺血事件,相关疾病有高血压、糖尿病、阻塞性肺病、高血脂等.结论 以往元冠心病的中老年患者首次房颤后发生冠状动脉缺血事件较高,房颤可作为新发生冠状动脉缺血性心脏病一种危险因素.

  • 不同剂量氢氯噻嗪治疗老年高血压病的临床观察

    作者:陈建平;郑良荣

    目的 观察两种剂量氢氯噻嗪治疗老年高血压病的降压疗效及其安全性.方法 选择门诊1-2级老年高血压病患者60例,随机给予氢氯噻嗪12.5mg和25mg两种剂量,每日晨起1次口服,观察8周.比较两种剂量氢氯噻嗪的降压疗效及生化指标的变化.结果 (1)12.5mg组和25mg组氢氯噻嗪治疗前后的收缩压和舒张压都有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它们的降压幅度、总有效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2)生化指标:12.5mg和25mg氢氯噻嗪治疗后,患者均出现血清钾下降及血尿酸值增加,但服用25mg氢氯噻嗪对患者影响更明显,且出现血糖升高,与治疗前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每日服用12.5mg剂量的氢氯噻嗪可有效降低1、2级老年高血压病患者的血压,与每日25mg剂量的氢氯噻嗪相比,降压作用相当,但对生化影响及出现的不良反应较小.

  • 老年人左室肥厚相关因素的研究

    作者:吴俊;顾南媛;周黑牛;边平达

    目的 探讨老年人左室肥厚(LVH)的相关因素.方法 对478例老年人进行24h动态血压检测、实验室检查和心脏超声检测,运用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方法筛选影响老年人LVH的独立相关因素.结果 老年人LVH的独立相关因素包括24h收缩压(β=0.289,P<0.05)、血尿酸(β=0.075,P<0.01)和血钾(β=12.221,P<0.01).结论 老年人LVH受多种因素的共同影响,而降低24h收缩压水平和血尿酸浓度,保持合适的血钾浓度,可能是延缓或逆转LVH的重要途径.

  • 不同剂量阿托伐他汀对2型糖尿病患者颈动脉硬化的影响

    作者:黄鹤飞;俞海风;赵冰冰;肖滨;陈育生

    目的 探讨不同剂量阿托伐他汀对2型糖尿病患者颈动脉硬化的影响.方法 将78例2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2组,分别每日口服阿托伐他汀40-mg、20mg,共6个月.治疗前后采用彩色多普勒超声血流观察颈动脉结构,并测定颈动脉内膜.中膜厚度(IMT),同时测定治疗前后的血糖(GUJ)、血脂及肝功能、肌酸激酶(CK)、C反应蛋白(CRP).结果 两组患者经治疗后颈动脉IMT均明显降低(P<0.05);且40mg组的IMT值下降幅度较20mg组明显(P<0.05).两组血清总胆固醇(TC℃)、甘油三脂(TG)、低密度脂蛋白(LDL-C)、CRP均显著下降(P<0.05),40mg组降低更显著(P<0.05、P<0.01),而肝功能、CK(与治疗前后及20mg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结论 阿托伐他汀40mg/d较20mg/d能更有效的逆转颈动脉粥样硬化,而剂量的增加不会导致毒副作用的增加.

  • 代谢综合征对老年高血压患者左室结构和功能的影响

    作者:王洁婷;倪建芳

    目的 探讨代谢综合征(MS)对老年高血压患者左室结构和功能的影响.方法 采用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对60例正常人(对照组),92例高血压患者(EH组),64例无高血压组分的MS患者(NMS组),96例有高血压组分的MS患者(HMS组)进行心超检查,计算左室质量,左室质量指数及二尖瓣舒张早期血流峰值(E)和舒张晚期血流峰值(A)的比值.结果 口组、NMS组、HMS组都存在左室结构和功能的改变,其中HMS组左心室结构和功能的改变更明显.结论 代谢紊乱可以加剧血流动力学改变,引起左室结构和功能的变化.高血压患者如合并糖尿病、肥胖或血脂紊乱,则随着代谢性危险因素的增加,LVH则更明显.

  • 维持性血透患者合并脑梗死14例分析

    作者:徐俊;张运

    目的 探讨维持性血透患者合并脑梗死发生的特点、危险因素及治疗转归.方法 对14例维持性血透合并脑梗死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所有病例行头颅CT扫描检查,其中4例同时行头颅MRI扫描,发现梗死灶:基底节区9例、桥脑2例、小脑2例、半卵圆中心3例、额叶2例,顶叶1例,其中5例呈多发性梗死灶.治疗结果:1例基本痊愈,死亡1例,其余12例遗有不同程度的偏瘫和/或偏身感觉障碍,1例同时有不全性运动性失语.结论 高血压和动脉粥样硬化是其发生脑梗死的主要危险因素,纤维蛋白原增高、肾性贫血及EPO治疗亦可能是维持性血透患者发生脑梗死重要的危险因素.

  • 97例青年与老年心肌梗死患者临床分析

    作者:张萍;张怀勤;章慧娣

    目的 分析青年与老年心肌梗死患者的临床特点,提高临床诊疗水平.方法 回顾性调查97例心肌梗死患者,根据年龄分为青年组与老年组,对两组患者的一般情况,临床表现,起病诱因,危险因素,心电图及心超特点,冠脉造影结果,预后等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青年(<40岁)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男性多见,82.2%具有明显诱因,临床症状较典型,血管病变多单一,严重并发症少,预后相对较好.老年(>60岁)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女性发病率明显增高,达25%,患者症状多不典型,冠状动脉造影以多支病变为主,心律失常及心力衰竭并发症分别达56.8%,44.2%,预后较差.结论 两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病因主要为冠状动脉粥样硬化,青年患者冠脉病变轻,以单支为主,吸烟和家族史为其主要危险因素,而老年患者多为冠脉多支病变,合并疾病多,预后较差,高血压为其主要危险因素.两组血脂升高程度无显著差异.

    关键词: 心肌梗死 青年 老年
  • 老年血管性痴呆40例临床分析

    作者:刘小兰;章文俊;章松娟;毛雅琴;张展;廖辉

    血管性痴呆(VD)是指在缺血性、出血性及慢性缺血缺氧性脑血管病引起的脑组织损害基础上产生的以高级神经认知功能障碍为主的一组临床综合征.

  • 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血脑钠肽水平与6分钟步行试验的关系及临床意义

    作者:陈建明;吕冰;邱万敏;陈安;何鑫;赵秀娣;卜劲松;龚月江

    目的 探讨慢性心力衰竭(VHF)患者全血脑钠肽(BNP)水平与6分钟步行试验(6-MWT)的相关性,进一步说明BNP测定对心衰的重要性.方法 随机选择77例住院心衰患者及41例心功能正常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入院当日采集全血标本,用荧光免疫分析的试剂盒测定BNP,并于当日完成6-MWT.BNP水平与 6-MWT之步行距离(6-MWO)相关性采用SPSSV10.0软件包分析.结果 随着心衰程度的加重,BNP水平逐渐升高,与6-MWD具有良好的相关性(r=-0.812,P<0.01.结论 BNP水平可以判断心衰患者的严重程度,与6-MWT相比,检测更简便、安全、客观,更具临床实际应用价值.

  • 脑梗死复发危险因素分析

    作者:周婷;丁美萍

    目的 研究脑梗死复发的危险因素及预防措施.方法 回顾性分析63例复发脑梗死和192例首发脑梗死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脑梗死首次发病与复发组危险因素比较,复发组高血压病,糖尿病,高纤维蛋白原血症,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吸烟与首发组有着显著差异(P<0.05~0.001);脑梗死首发组和复发组比较,血糖、总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低密度脂蛋白、纤维蛋白原、同型半胱氨酸上有显著差异.(P<0.005~0.01);多因素logistic分析结果,影响脑梗死复发的危险因素有:高血压病,高纤维蛋白原血症,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结论 脑梗死复发的危险因素主要是高血压病,高纤维蛋白血症,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积极防治高血压病,高纤维蛋白血症,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对防止脑梗死复发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 脑梗死 复发 预防
  • 幽门螺杆菌感染与中青年脑梗死关系的探讨

    作者:左红霞;闻树群

    目的 探讨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 pylori,HP)感染与中青年脑梗死的关系.方法 用心法测定47例中青年脑梗死患者和40例对照者血HP-lgG;,用EIA法测定血同型半胱氨酸(Homocystine,Hey)水平,同时测定脑梗死患者血胆固醇(1℃)、甘油三酯(TC)、高密度脂蛋白(HDL)、低密度脂蛋白(LDL)、血纤维蛋白原及外周血白细胞计数水平,根据实验结果分析它们的关系.结果 脑梗死组HP感染阳性率43%,对照组18%,两者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脑梗死组HP感染阳性者血Hcy水平及血纤维蛋白原水平显著高于阴性者(P<0.01);血LDL水平显暑高于阴性者(P<0.05);HDL水平显著低于阴性者(P<0.05);两者中风危险因素无显著性差异.结论 HP感染与中青年脑梗死的发生有关,可能是其发病的危险因素之一,升高血同型半胱氨酸水平、干扰血脂代谢、升高血纤维蛋白原水平等均是其可能的作用机制.

  • 出血性脑梗死53例临床与CT分析

    作者:张成国

    目的 探讨出血性脑梗死(HI)的临床特点与CT表现.方法 对53列出血性脑梗死患者的临床特点及头颅CT检查结果进行分析.结果 大面积脑梗死及心源性栓塞患者发生HI的机率高.发生HI时部分病人病情加重,以头痛发生的频度高.头颅CI'的表现可分为血肿型和非血肿型.结论 对于脑梗死病人尤其是大面积梗死及心源性栓塞患者,均应在治疗中定期进行头颅CT.检查,以便及时发现本病,合理修正治疗.头颅Cr是HI的重要手段.

    关键词: 脑梗死 出血 CT
  • 跨室壁复极离散与恶性室性心律失常

    作者:俞海风;肖滨;刘春霞;吕亚莉;陈育生

    目的 探讨恶性室性心律失常病人的跨室壁复极离散度.方法 恶性室性心律失常组11例,健康对照组13例,对两组的跨度壁复极离散度分别进行测量.结果 恶性室性心律失常组病人的跨室壁复极离散度明显大于健康对照组(P<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跨室壁复极离散增大可能是发生恶性室性心律失常的预测指标之一.

  • 主动脉夹层动脉瘤50例临床诊治分析

    作者:林韩立;吕蓓

    目的 分析主动脉夹层动脉瘤临床表现,诊断和治疗.方法 回顾性分析50例主动脉夹层动脉瘤.结果 患者以男性(84%),老年(年龄>60岁)为主,螺旋CT确诊率100%.40例(80%)有明确高血压,42例(84%)有剧烈胸背、腰背等处疼痛,其中大多数(68%)为胸背部疼痛.Stanford分型,A型14例(28%),B型36例(72%),经治疗后存活44例(88%),死亡6例(12%).结论 本组患者以老年、男性、高血压、病变仅累及降主动脉相对较多,早期准确诊断和正规治疗有相对较高的生存率.

  • 急性心肌梗死血管内超声特征及与Hs-CRP、ProMMP-1和TIMP-1的关系

    作者:杨建敏;高炎;张邢炜;王宁夫;周亮;潘浩;童国新;叶显华;徐坚

    目的 研究急性心肌梗死(A加)冠脉斑块的血管内超声(IVUs)特征,以及与高敏C反应蛋白(Hs-CRP)、基质金属蛋白酶.1前体(ProMMP-1)、基质金属蛋白酶-1抑制剂(TTMP-1)的关系.方法 冠脉介入治疗前应用IVUS研究22例A加和68例稳定性心绞痛(SA)患者罪犯病变IVUS特征.应用EusA方法检测血浆Hs-CRP、ProMMP-1和TRMP-1水平.结果 AMI全部表现为破裂斑块和不稳定斑块,而sA主要表现为稳定斑块;AMI组罪犯病变血管外弹力膜面积、斑块负荷、脂核负荷大于SA组,纤维帽更薄,正性重构、夹层和血栓多见.AM]组Hs-CRP、ProMMP-1和TIMP-1显著高于稳定斑块组,并与斑块破裂、血栓形成、夹层和纤维帽厚度具有显著相关性.结论 罪犯斑块性质和临床表现相关,AMI患者Hs-CRP、ProMMP-I和TTMP-1升高可能与斑块的不稳定性和破裂相关.

  • 合并2型糖尿病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心律震荡的临床研究

    作者:卢先本;江建军;王斌

    目的 探讨糖尿病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心律震荡(Heart Rate Turbulence,HRT)的影响.方法 选取起病1-2周的急性心梗患者134例,按是否合并2型糖尿病分为合并糖尿病的AM]组(A组)和非糖尿病的AMI组(B组).并取健康对照50例.收集资料,计算震荡初始(Turbulence Onset,TO)和震荡斜率(Turbulence Slope,TS),并统计TO、Ts 2项阳性率、1项阳性率及2项阴性率.结果 A组TO、TS值显著低于B组,P<0.05;急性心梗组2项阳性率显著高于健康对照组,P<0.05.结论 糖尿病能放大急性心肌梗死对心律震荡的负面效应.

  • 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与中青年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关系

    作者:张宗辉;郑良荣;傅颖;郭明;杨杰

    目的 探讨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MG)与中青年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SAHS)的关系.方法 测定39例中青年OSAHS(其中19例合并高血压)患者清晨7:00血压、呼吸暂停低通气指数(AⅢ)及颈动脉IMT值,并选择年龄、性别、体重指数相匹配的正常人作为对照.结果 中、重度中青年OSAHS的颈动脉IMT值较正常人及轻度OSAHS显著增加(P<0.01),OSAHS合并高血压较单纯性OSAHS患者的颈动脉IMT显著增加(P<0.01).结论 中青年中、重度OSAHS已存在血管形态学改变,合并高血压以后,这一趋势将更明显.

  • 电话传输心电图对老年冠心病患者无症状性心肌缺血的应用

    作者:寿晓玲;徐耕;任爱华

    目的 探讨电话传输心电图(TTM)对老年冠心病患者无症状性心肌缺血(SMI)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200例老年冠心病患者,在1周内无症状时分别予24-48小时TIM监测和24小时动态心电图(DcG)检查,比较两者SMI和心律失常的检出率.结果 SMI检出率TTM(69.50%)较DCG(44.00%)高,两者有显著性差异(P<0.05),房性期前收缩、室性期前收缩和缓慢性心律失常检出率两者无明显差异(P>0.05),快速性心律失常检出率TrM(15.50%)较DCG(9.0%)高,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TTM能及时发现老年冠心病患者SMI以及短暂、无规律的心律失常等心电变化,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 非ST段抬高急性冠脉综合征诊疗策略的变化与评估

    作者:史明娟;邱原刚;刘紫燕;王齐齐;祝玉娟;朱建华;张芙荣

    目的 比较2000年和2006年非ST段抬高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的诊疗策略变化,比较与指南的差距.方法 回顾性调查分析547例患者.结果 2006年心肌损伤标记物、胸片、心超、动态心电图、运动平板等检查和冠脉造影率比2000年增高,而负荷核素心肌显像、CT冠状动脉成像检查率降低;2006年比2000年阿司匹林、阿司匹林负荷量、β受体阻滞剂、ACEI、噻吩并吡啶类化合物、GPⅡh/Ⅲa受体拮抗剂、他汀类使用率和有创干预率均高,而吗啡、硝酸酯类和普通肝素使用率降低.结论 非ST段抬高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诊疗策略进步明显,尤其是有创检查及治疗;但临床实践与循证指南仍存在差距,特别是β-受体阻滞剂使用及加量、GPⅡh/Ⅲa抑制剂和低分子肝素使用,需进一步提高循证指南的宣传教育.

  • 华法林预防非瓣膜性心房颤动并发脑卒中的临床研究

    作者:徐建然;陈笑瑛;陆备军;岑镇波;胡于健;龚世峰;陈君柱

    目的 探讨华法林预防非瓣膜性心房颤动(NVAF,非瓣膜性房颤)患者发生脑卒中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 选择慈溪市人民医院和市第二、第三人民医院门诊和住院治疗的非瓣膜性房颤患者136例,随机分为调整剂量华法林组(初始剂量2mg/d),目标国际标准化比值(INR)为2.0~3.0,阿司匹林组(1(Dng/d)和对照组(未用抗栓药物).常规门诊随访,调整华法林剂量并记录三组患者的终点事件和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136例患者,失访4例.随访男性77例,占58.3%,女性55例.华法林组40例[平均用量为(2.45±0.97mg)],阿司匹林组42例,对照组50例,平均年龄70.6 4±5.9岁,三组患者基本特征(包括合并疾病和伴随用药)无显著性差异(P>0.05).三组一年脑梗死未发生率分别为(100.0%、90.5%、90.0%,P=0.129).有≥3项伴随危险因素的病人,三组一年脑梗死未发生率分别为(100.0%、57.1%、78.3%,P=0.02).结论 有≥3项伴随危险因素的病人,华法林可降低NVAF患者脑卒中的发生率,华法林组多数出血并发症发生在IN'R3.0.严密监测(INR2.0-3.0)下的调整剂量华法林安全有效.

  • C-反应蛋白与脑动脉功能相关性的观察

    作者:陈晓;詹眉;骆乐;孙玉瑛

    经颅多普勒(Tramscranial Doppler,TCD)超声可以检测颅内和颅外动脉的血液流速,并计算动脉的搏动指数和阻力指数,从而检测脑血管的功能[1],C-反应蛋白(C-reactive protein,CRP)作为一种炎症物质也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本文以正常体检人群作为研究对象,研究大脑中动脉(middle cerebralartery,MCA)的搏动指数(pulsatility index,PI)、阻力指数(reels-tance index,RI)和血清CRP含量相关性.

  • 急性心肌梗死中肌钙蛋白I和CK-MB定量检测的临床价值

    作者:丁丽;吕远栋

    急性心肌梗死(AMI)是临床常见的急性多发病.及时诊治,对挽救濒危心肌,改善愈后,降低急性期的病死率具有重要的意义.

  • 成年人左冠状动脉起源于肺动脉1例

    作者:华军益;刘艳;毛威;叶武;黄兆铨;蔡宏文

    1 病例介绍患者男,52岁,因"体检发现冠状动脉畸形20年,活动后胸闷1年"入院.20年前体检B超提示:"右冠状动脉明显扩张畸形,左冠状动脉未见显示",当时无任何症状,能参与体育活动,未进一步检查.

    关键词: 冠状动脉 肺动脉
  • 安博维合用络活喜对原发性高血压病的疗效

    作者:葛可法;潘刘英;徐承红;张朝阳;周兴其;陈彩萍

    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福辛普利和络活喜合用是常见的较好的降压方案.本文将血管紧张素Ⅱ(AngⅡ)受体阻滞剂(ARB)安博维和络活喜合用与其比较,观察在降压的疗效上两者有无明显差异.

  • 参松养心胶囊治疗充血性心力衰竭伴室性心律失常的疗效观察

    作者:许钦荣

    充血性心力衰竭(CHF)患者合并室性心律失常(VA),尤其是复杂性室性失常,其病死率明显增加,因此,在纠正心力衰竭的同时,并有效地治疗室性心律失常显得尤为重要.

  • 盐酸乌拉地尔治疗急性左心衰竭38例疗效观察

    作者:徐建平

    心力衰竭是各种心脏病的终末阶段,是心血管病中主要致死、致残的原因之一,需要安全、有效的治疗.乌拉地尔(商品名:利喜多)是一种新型α1-肾上腺素受体阻滞剂,具有外周和中枢神经双重作用机制.

  • 依达拉奉治疗脑梗死临床疗效观察

    作者:单利华;吴晨娟;朱志鑫;付新征;丁雪萍;王健

    急性脑梗是神经内科的常见病,多发病,发病率与致残率均相当高.目前用于治疗该病的药物较多,但如何阻止脑缺血瀑布链带来的脑损害,从而达到保护脑的作用,日益受到关注.

  •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与心律失常的相关性探讨

    作者:杨彪;郭航远;彭放;池菊芳;朱敏;周研;徐超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obstructive sleep apnea syndrome,OSAS)是指上气道塌陷阻塞引起的呼吸暂停和低通气反复发作30次以上或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指数(apnea-hypop.nea index,AHI)≥5.

  • 病毒性心肌炎与小儿轮状病毒感染相关性分析

    作者:谢忠罗;何炜;黄旭峰;郑彬;羊小华

    轮状病毒(RV)是婴幼儿秋季腹泻的主要病因.RV不仅可以引起肠道内感染,而且发病早期发生的病毒血症,可引起全身多器官损害.

  • 动态脉压与颈动脉粥样硬化关系探讨

    作者:余传银

    脉压反映动脉血压的波动情况,受左心室射血、大动脉僵硬度、早期脉搏反射以及心率的影响.本文探讨高血压病患者动态脉压与颈动脉IMT及内径和斑块的关系.

  • 阶段性康复训练护理对脑卒中患者ADL的影响

    作者:徐赛珠

    脑卒中是严重威胁国人健康的主要疾病之一[1].虽然急性脑卒中的诊断与治疗水平有了明显的提高,病死率明显下降,但其后遗症发生率仍很高,约60%-80%遗留不同程度的功能障碍,其中15%的患者日常生活不能自理,给家庭及社会带来沉重的负担.

  • 老年急性脑血管意外患者安全护理

    作者:谢萌

    护理安全是指患者在接受护理的全过程中,不发生法律和法定的规章制度允许范围内的心理,机体构成损害,障碍,缺陷和死亡[1].

  • 颅内动脉瘤夹闭术后的观察和护理

    作者:邱玲丽

    颅内动脉瘤是一种严重的血管性疾病,亦是神经外科常见病,近年来随着我科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技术(DSA)的开展,提高了对颅内动脉瘤的确诊和手术方式的选择.

  • 心脏起搏器并发症的救治和家庭防护

    作者:叶玲燕

    植入永久性心脏起搏器是治疗严重缓慢型心律失常和抢救危重病人,使病人得以延长生命,提高生存质量的重要手段[2].

  • 舟山市235名老年干部心脑血管疾病情况调查分析

    作者:徐卡敏;方满红;余彩芬

    为更好地了解和掌握本市离休干部发病特点,进一步做好老年(离休)干部的保健工作,以提高他们的健康水平和生活质量,本文对2006年来院进行体检的235名离休干部疾病健康状况进行分析,结果报告如下:

    关键词: 健康状况 调查
  • 3302例老龄干部心脑血管病体检结果的调查分析

    作者:赵金云;周霖;林伟;边平达

    目的 通过调查浙江省3302例老龄干部心脑血管病的患病情况,探讨进一步做好老龄干部保健工作的措施.方法 对3302例老龄干部进行病史询问、体格检查及实验室检查,并对其所息疾病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在3302例老龄干部中,脑动脉硬化、高血压病、冠心病、糖尿病的患病率分别达到81.02%、55.94%、24.14%、17.08%,年龄≥80岁组的心脑血管病的患病率明显高于年龄<80岁组(P<0.05).结论 心脑血管病是威胁老龄干部健康的主要因素.定期组织老龄干部进行体检,积极防治心脑血管病,是进一步做好老龄干部保健工作的有效措施.

  • 包头市社区医师高血压病知识技能培训前后对比分析

    作者:王志香;苏湘慈;韩梅欣;刘险峰

    目的 调查并培训包头市社区医师高血压病的诊治能力,探索全科医师的培训模式.方法 包头市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的医师为研究对象,142人参加"医务人员高血压病防治知识基线调查问卷".122人参加以病例为引导互动式的培训并完成"医务人员高血压病防治知识终末调查问卷".结果 (1)社区医师在高血压病降压治疗策略选择正确率比培训前上升了141.6%,危险分层正确率比培训前上升了186.9%;(2)社区医师对于高血压非药物治疗内容,知道合理膳食、体育锻炼、戒烟、平衡心理,比培训前分别上升了114.2%、21.4%、82.1%和77.3%;(3)社区医师对常用降压药物慎用/禁忌症知识,知道利尿剂、β受体阻滞剂、ACEI、复方制剂的慎用/禁忌症比培训前分别上升了136.6%、108.1%、173.1%和287.9%.结论 社区医师对于高血压的诊疗能力一般,经培训后,规范了全科医师高血压病的治疗行为,可以明显提高医师高血压病知识的诊治能力,是可行的并值得进一步推广和探索.

  • 1022例Ⅰ级原发性高血压应用非药物治疗疗效观察

    作者:周贤明

    目的 了解非药物治疗对Ⅰ级高血压的治疗效果.方法 对确诊为Ⅰ级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应用非药物治疗,包括合理膳食、控制体重、体育锻炼、戒烟、平衡心理、健康教育.结果 观察6个月总有效率达46.1%;12个月总有效率达69.2%.结论 Ⅰ级原发性高血压应用非药物治疗效果良好.

  • β-受体阻断剂对提高CHF患者的运动耐量的作用

    作者:周占林;王宁夫

    β-受体阻断剂能显著提高慢性心衰病人(CHF)的生存率,但在缓解症状和改善运动耐量方面还不很清楚.本文综述卡维地洛、美托洛尔和比索洛尔在临床试验中以运动耐量为研究终点的结果.

  • 介入治疗的新革命——药物洗脱球囊

    作者:周玉杰;杨士伟

    [原编者按] 介入治疗的发展经历了三个里程碑,从单纯球囊扩张(PACA)到稞金属支架(BMS),再到药物洗脱支架(DES).

  • 《心脑血管病防治》稿约

    作者:

    关键词:
心脑血管病防治分期目录
期数
2018 01 02 03 04 05 06
2017 01 02 03 04 06
2016 01 02 03 04 05 06
2015 01 02 03 04 05 06
2014 01 02 03 04 05 06
2013 01 02 03 04 05 06
2012 01 02 03 04 05 06
2011 01 02 03 04 05 06
2010 01 02 03 04 05 06
2009 01 02 03 04 05 06
2008 01 02 03 04 05 06
2007 01 02 03 04 05 06
2006 01 02 03 04 05 06
2005 01 02 03 04 05 06
2004 01 02 03 04 05 06
2003 01 02 03 04 05 06
2002 01 02 03 04
2001 01 02 03 04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