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药物洗脱球囊在冠状动脉特殊病变介入治疗中的应用分析

    作者:王吉佳;李晶瑶;徐华

    目的:探讨药物洗脱球囊在冠状动脉特殊病变介入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依照冠状动脉造影结果对药物洗脱球囊的型号进行选择,根据药物洗脱球囊治疗的具体要求完成各项操作.结果:药物洗脱球囊应用于支架内再狭窄病变20例,应用于分叉病变20例,应用于小血管病变10例,应用于支架内闭塞病变10例.结论:药物洗脱球囊在小血管病变介入治疗、分叉病变、支架内闭塞病变以及再狭窄病变等方面的治疗中有比较突出的安全性优势.

  • 心血管介入治疗中药物洗脱球囊的发展及应用

    作者:林森;尚磊

    作为介入治疗新革命的药物洗脱球囊拥有其特殊适应症,具有防止再狭窄、抑制平滑肌增生、改善血管供血系统、为再治疗提供可能等的优点,广泛应用于支架内再狭窄、小血管病变及分叉病变等介入治疗.

  • 药物洗脱球囊治疗支架内再狭窄的研究进展

    作者:崔孔勇;吕树铮;柳弘;宋现涛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PCI)经历了30年的发展历程,而减少术后再狭窄一直是人们努力的方向.单纯经皮冠状动脉腔内成形术(percutaneous transluminal coronary angioplasty,PTCA)再狭窄高达39% ~ 67%[1],裸金属支架(bare-metal stent,BMS)置入术后再狭窄可达5% ~ 35%[2],药物洗脱支架(drug-eluting stent,DES)置入术后再狭窄仍达5% ~ 10%[3].近些年来出现了预防介入治疗术后血管再狭窄的新技术—药物洗脱球囊(drug eluting balloon,DEB)已经取得初步临床应用效果.

  • 药物洗脱球囊与第二代药物洗脱支架治疗药物支架内再狭窄的观察性研究

    作者:崔孔勇;吕树铮;宋现涛;柳弘;苑飞;许锋;张闽;张明多;王蔚

    目的:对中国汉族人群中药物洗脱球囊(DEB)和第二代药物洗脱支架(DES)内再狭窄(ISR)的疗效进行非劣效性比较.方法:连续入选2014年9月至2015年8月,因DES-ISR而接受DEB或第二代DES治疗的患者,根据所接受的治疗策略将患者分别纳入DEB组和第二代DES组.记录两组患者住院期间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MACE)发生率,并于术后12个月通过电话或门诊进行临床随访.结果:共纳入DES-ISR患者183例,包括DEB组74例,DES组109例;根据Mehran分型,非点状病变患者147例.住院期间两组患者均未发生MACE;(12.4 ±2.9)个月临床随访发现,DEB组共发生MACE 8例,包括心源性死亡1例、非致死性心肌梗死(MI)2例和靶血管血运重建(TVR)6例;第二代DES组MACE 3例,均为TVR.DEB组的MACE发生率高于第二代DES组(11.0% vs.2.8%,P=0.03),并且DEB组的无事件生存率劣于第二代DES组(89.0% vs.97.2%,P非劣效=0.94),而在非点状病变患者中,DEB组患者的无事件生存率仍劣于第二代DES组患者(87.9% vs.96.6%,P非劣效=0.92).结论:药物洗脱球囊在中国汉族人群中治疗药物洗脱支架内再狭窄的疗效劣于第二代药物洗脱支架,且在非点状病变患者中仍劣于第二代药物洗脱支架.

  • 药物洗脱球囊在冠心病原位病变中的安全性研究

    作者:田涛;毛懿;杨伟宪;乔树宾;杨跃进

    目的 药物洗脱球囊(drug-coated balloon,DCB)在冠心病原位性病变中的研究较少,本研究旨在评估其安全性.方法 前瞻性入选2015年11月至2017年8月在我院确诊为冠心病合并原位病变的患者.急性心梗7天内、左主干病变、严重扭曲/钙化病变、预扩张后严重夹层和桥血管病变患者排除在外.结果 研究共入选65例患者平均年龄(56.0±10.3)岁,男性占78%.累计干预病变66处.靶病变参考血管直径为(2.5±0.3) mm,长度为(19.0±7.9) mm.有1例(2%)患者在DCB治疗时出现C型夹层,即刻给予药物洗脱支架植入.平均随访时间(12.2±5.7个月),无患者发生心血管死亡;1例(2%)发生急性心肌梗死,并接受了靶病变的再次血运重建(事件发生前一月患者停用抗血小板治疗).结论 DCB在冠状动脉原位病变中的应用是相对安全的,其长期安全性和有效性需进一步证实.

  • 药物洗脱球囊在冠状动脉特殊病变介入治疗中的应用分析

    作者:刘斌;王智慧;赵雷;武军铎;邢玥;张基昌;史永锋;李智博;薛歆

    目的 分析药物洗脱球囊(DEB)在再狭窄病变、支架内闭塞病变、分叉病变及小血管病变中的应用情况.方法 根据冠状动脉造影结果选择不同型号的DEB,严格按照DEB使用要求进行操作.结果 DEB在支架内再狭窄病变中应用26例(27处病变),使用28个DEB,其中左主干(LM)1个、左前降支(LAD) 12个、右冠状动脉(RCA)12个、回旋支(LCX)1个、钝缘支(OM)2个,出现1例冠状动脉夹层,给予裸金属支架置入;DEB在分叉病变中应用27例(28处病变),使用28个DEB,其中LM至LCX开口6个、LM至LAD开口1个、LAD与第一对角支(D1)开口17个、LCX至OM 2个、RCA至左心室后支(PL)2个;DEB在小血管病变中应用13例(13处病变),使用13个DEB,其中LCX 6个、LAD 3个、D1 2个、OM 1个、PL 1个;DEB在支架内闭塞病变中应用10例(10处病变),使用12个DEB,其中LAD 8个、LCX 2个、OM 1个、中间支1个.术中及术后未见并发症发生,随访至今未发生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MACE).结论 DEB在再狭窄病变、支架内闭塞病变、分叉病变及小血管病变介入治疗过程中是安全的.

  • 支架内再狭窄的治疗进展

    作者:王海旭;王悦喜

    我国冠心病的发病率逐年升高,且由于不合理的饮食结构、相对不足的运动锻炼以及各种心血管疾病危险因素使得冠心病的发病人群呈现年轻化趋势.随着冠心病发病率与住院率的不断上涨,我国的冠心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PCI)手术量亦保持较高的年增长率[1].PCI患者增多使得心脏支架的使用也随之增加,因而暴露出一个十分严重的问题,即支架内再狭窄(in-stent restenosis,ISR).

  • 药物洗脱球囊治疗冠状动脉小血管病变的研究进展

    作者:任家孚

    冠状动脉小血管病变一直以来都是冠心病介入治疗领域的难点和热点问题.目前冠状动脉小血管病变的治疗方案主要为支架置入,但多项临床研究表明,无论是裸金属支架还是药物洗脱支架,置入后都可能引起一系列不良反应,并且术后需要较长时间的双联抗血小板治疗.近年来,随着对药物洗脱球囊不断深入研究,其应用的范围也在不断扩展,尤其是在冠状动脉小血管病变的治疗中表现出了优越性.本文从药物洗脱球囊作用机制、冠状动脉小血管病变特点及现有药物洗脱球囊治疗冠状动脉小血管病变的研究做一综述.

  • 药物洗脱球囊的现状与展望

    作者:杨伟宪;乔树宾

    药物洗脱球囊将以往的球囊成形技术与药物洗脱技术结合,在治疗支架内再狭窄方面取得了越来越多的循证医学证据,2014年欧洲心脏病学会/欧洲心胸外科协会指南更新,推荐药物洗脱球囊治疗支架内再狭窄为Ⅰ类A级适应证,包括裸金属支架和药物洗脱支架内再狭窄.进一步的临床研究提示,药物洗脱球囊治疗不适合置入支架或置入支架困难的冠状动脉原发病变,以及口服抗血小板药物受限制的患者具有可行性.预测药物洗脱球囊很有可能成为更优化的介入治疗方法.

  • 药物洗脱球囊对冠状动脉支架内二次再狭窄的临床疗效观察

    作者:韩明磊;金卫东;刘振;王成;崔佳佳;李艳茹

    目的 探讨药物洗脱球囊( DEB)对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冠状动脉药物洗脱支架(DES)二次再狭窄(ISR)的临床疗效. 方法 回顾性选取新乡市中心医院心内科2014年6月至2016年6月冠状动脉造影证实支架内二次ISR、并需再次介入治疗的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124例,根据治疗方式分为DEB组和DES组,记录两组患者介入治疗术中、术后即刻冠状动脉情况,并随访术后1年冠状动脉造影情况及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发生率. 结果 两组患者基线临床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为P>0. 05),但两组冠状动脉支架内二次ISR病变多位于前降支、表现为局灶型狭窄;两组患者介入前靶血管直径、靶病变小直径、靶病变长度及靶血管狭窄百分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为P>0. 05),术后即刻靶血管直径和靶病变小直径差异亦无统计学意义(均为P>0. 05),但DES组靶血管即刻获得直径和残余百分比明显优于DEB组(均为P<0. 0001).随访1年,DES组患者的靶病变小直径、靶病变直径狭窄百分比、晚期管腔直径丢失和晚期管腔直径净获得均优于DEB组(均为P<0. 05),DES组患者晚期管腔直径丢失率明显小于DEB组(P=0. 003),且急性心肌梗死、全因死亡、靶血管血运重建及靶病变再次血运重建率均低于DEB组(均为P<0. 05).多因素分析发现,高血压、糖尿病、靶病变长度和支架内弥漫型病变是二次ISR的危险因素,而术后靶血管直径是其保护因素. 结论 DEB治疗冠状动脉支架内二次ISR的效果不理想,不应作为冠状动脉支架内二次ISR的首选治疗方案,但需更多研究证实.

  • 药物洗脱球囊与第二代药物洗脱支架治疗支架内再狭窄临床疗效的Meta分析

    作者:金风;毛晓波

    目的 评价药物洗脱球囊(DEB)与第二代药物洗脱支架(DES)治疗支架内再狭窄(ISR)的临床疗效.方法 计算机检索PubMed、Springer、The Cochrane Library、EMBase等数据库,筛选有关DEB与第二代DES治疗ISR临床疗效的随机对照研究(RCT)或观察性研究,其中DEB组患者采用DEB扩张治疗,DES组患者采用依维莫司涂层支架(EES)/佐他莫司涂层支架(ZES)置入治疗.采用RevMan 5.2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 终纳入7篇文献,包括1 083例患者.Meta分析结果显示,两组患者靶病变血运重建发生率〔RR=1.30,95%CI(0.61,2.77)〕、靶血管血运重建发生率〔RR=1.03,95%CI(0.52,2.03)〕、主要不良心脏事件发生率〔RR=1.15,95%CI(0.75, 1.77)〕、心肌梗死发生率〔RR=0.89,95%CI(0.47,1.67)〕、全因死亡率〔RR=1.73,95%CI(0.92,3.24)〕、心源性死亡率〔RR=1.81,95%CI(0.65,5.04)〕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DES组患者术后即刻管腔内径比高于DEB组〔MD=-0.36,95%CI(-0.57,-0.16)〕、晚期管腔丢失少于DEB组〔MD=0.11,95%CI(0.02, 0.19)〕、ISR再发率低于DEB组〔RR=2.24,95%CI(1.49,3.37)〕(P<0.05).结论 现有文献证据表明,DEB与第二代DES对ISR患者靶病变/靶血管血运重建、主要心脏不良事件、心肌梗死、全因死亡、心源性死亡的影响相似,而与DEB相比,第二代DES可增加术后即刻管腔内径比、减少晚期管腔丢失、降低ISR再发率.

  • 药物洗脱球囊在冠脉介入治疗后支架内再狭窄病变中的应用进展

    作者:潘月毅;张峰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技术日趋成熟,已经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冠心病患者的生存率及生存质量.近10余年来,随着药物洗脱支架(DES)的普遍应用,介入治疗进入了新的阶段.然而,支架内再狭窄(ISR)的处理仍然是治疗的难点.药物洗脱球囊(DEB)能够将抗增生药物输送至靶病变部位,同时由于避免植入支架,减少了植人物刺激血管壁引起的炎症反应及内膜过度增生,从而降低了再狭窄率.因此,DEB在ISR等特殊病变治疗中具有特殊的优势.

  • 药物洗脱球囊的临床应用进展

    作者:冯灿;张必利;赵仙先

    药物洗脱球囊的出现为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提供了一个新的思路,由于其易用性及能避免支架植入后的缺陷,因此被逐步投入到临床应用当中。药物洗脱球囊在治疗支架内再狭窄方面的有效性与安全性已得到证实,在欧洲心脏病学会的指南中被作为对冠状动脉血管再通中裸金属支架放置后再狭窄治疗的ⅡA 级推荐。但其进一步广泛应用也面临许多悬而未决的问题,其应用前景尚有待在不同临床环境下进行更深入的评估。

  • 药物洗脱球囊的临床应用

    作者:李晓倩;柯永胜

    药物洗脱支架能抑制血管管壁平滑肌细胞增生,较普通球囊和金属裸支架显著降低介入术后再狭窄率,但此类支架同样抑制血管内皮修复,引起内皮化延迟或不完全,容易诱发晚期支架内血栓形成.药物洗脱球囊的应用使血管内皮化保留完整,降低了小血管病变、再狭窄病变和分叉病变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后支架内再狭窄、晚期支架内血栓形成和主要不良心脏事件等的发生率.

  • 药物洗脱球囊与药物洗脱支架治疗支架内再狭窄疗效比较

    作者:曾书燚;王正东;陈坚;李平;谢文超;林智海;黎艺毅

    目的 对比药物洗脱球囊(DEB)和药物洗脱支架(DES)治疗冠状动脉疾病支架植入后支架内再狭窄(ISR)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2年1月至2014年12月收治的76例支架植入后ISR患者临床资料.根据治疗方法分为紫杉醇DEB组(n=32)和紫杉醇DES组(n=44).收集一般资料及冠状动脉造影特征,记录术后1年患者全因死亡、心源性死亡、心肌梗死、支架内血栓形成、靶病变血运重建、靶血管血运重建、主要心血管不良事件(MACE).结果 DEB组和DES组患者一般资料具有良好均衡性(P>0.05).ISR发生在前降支较多(DEB组43.75%,DES组47.73%).两组ISR靶血管类型类似(P>0.05).两组裸金属支架(BMS)和DES植入术后ISR类型、ISR病变类型、再狭窄支架特点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12个月显示,全因死亡、心源性死亡、心肌梗死、支架内血栓形成、靶血管血运重建、靶病变血运重建及MACE发生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进一步分析无事件生存率,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DEB治疗BMS或DES植入术后ISR安全可行,疗效不低于DES治疗.

  • 药物洗脱球囊抑制下肢动脉狭窄性病变的实验研究

    作者:张文俐;杜润;朱政斌;朱劲舟;应晨;刘慧竹;张瑞岩

    目的:探讨新型药物洗脱球囊(DEB)在下肢动脉狭窄性病变(PAD)中可能具有的抑制管腔丢失、减少内膜增生作用。方法以雄性新西兰纯种兔(体重2.5~3.0 kg)为实验对象,于兔腹主动脉近心端及远心端各植入Mustang裸支架1枚,模拟PAD模型,并分别用裸球囊(PTA组)及药物洗脱球囊(DEB组)在血管支架段行后扩张,术后28 d处死动物,收集腹主动脉支架标本,塑料包埋并行Masson染色,比较各组内膜增生程度,同时行DEB药物(紫杉醇)靶点β-微管蛋白免疫组化检测。结果形态学上,与PTA组比较,DEB组内膜增生及管腔狭窄率明显下降。同时β-微管蛋白免疫组化检测显示,与PTA组相比,DEB组血管内膜β-微管蛋白表达量显著增加。结论动物实验初步显示,DEB具有潜在的有效地抑制管腔丢失、减少内膜增生作用,初步证实该新型DEB的优良性能,提示该新型DEB远期应用于临床治疗PAD的潜在可能性。

  • 介入治疗的新革命——药物洗脱球囊

    作者:周玉杰;杨士伟

    [原编者按] 介入治疗的发展经历了三个里程碑,从单纯球囊扩张(PACA)到稞金属支架(BMS),再到药物洗脱支架(DES).

  • 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支架内再狭窄的腔内治疗研究进展

    作者:张丹;刘明;郝清智;赵波;赵亚男;张大伟

    经皮穿刺动脉介入手术血管支架置入是动脉硬化闭塞症的常规治疗方法,而支架内再狭窄(ISR)是导致病情反复甚至恶化的重要原因之一.目前用于治疗支架内再狭窄的技术主要有球囊血管成形术(PTA)、金属裸支架(BMS)重复置入、准分子激光斑块消蚀术、斑块旋切术、切割球囊、药物洗脱支架(DES)置入、药物洗脱球囊(DCB)成形术等.PTA及DCB成形术的可重复性好,但是PTA远期通畅率不佳,DCB则拥有较好的结果;BMS重复置入及DES置入短期内可获得较好的有效管腔,DES的通畅率相当可观,但重复支架的使用终将会面临更加严重的ISR,并且支架断裂风险也会成倍增加;斑块旋切术等减容技术的兴起,为ISR的治疗提供了新选择,机械或激光消融在技术成功的前提下,都具有良好的通畅率,但其昂贵的费用,限制了该技术的大范围使用.

  • 药物洗脱球囊在冠状动脉介入治疗中的应用进展

    作者:陈涛;孙晶琳;齐向前

    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是治疗冠心病的主要方法,但术后易发生血管再狭窄。药物洗脱球囊可有效避免留置异物引起的血管内炎症,减少支架内再狭窄发生率。其已经用于冠状动脉小血管病变、支架内再狭窄、冠状动脉分叉病变的冠状动脉介入治疗中,安全、有效,应用前景较好。

  • 药物洗脱球囊与药物洗脱支架治疗冠状动脉支架内再狭窄的效果比较

    作者:董加建;宋爽;马心超

    目的 探讨药物洗脱球囊(DEB)与药物洗脱支架(DES)治疗冠状动脉支架内再狭窄(ISR)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 选取2016年1月至2017年2月郑州市第七人民医院心内科收治的冠状动脉支架内再狭窄患者83例,根据治疗方法分为紫杉醇药物洗脱球囊组(DEB组)39例和紫杉醇药物洗脱支架组(DES组)44例.比较两组患者的心血管不良事件发生情况、ISR发生例数、小管腔直径及管腔狭窄率.结果 DEB组和DES组心血管不良事件发生情况、ISR发生例数、小管腔直径、管腔狭窄率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DEB治疗ISR安全可行,疗效不差于DES再置入.

31 条记录 1/2 页 « 12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