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学术期刊 > 医药卫生综合 > 国际检验医学杂志

国际检验医学

国际检验医学杂志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Laboratory Medicine 국제검험의학잡지

省级期刊
  • 主管单位: 重庆市卫生局
  • 主办单位: 重庆市卫生信息中心
  • 影响因子: 1.01
  • 审稿时间: 1-3个月
  • 国际刊号: 1673-4130
  • 国内刊号: 50-1176/R
  • 发行周期: 半月刊
  • 邮发: 78-26
  • 曾用名: 国外医学(临床生物化学与检验学分册)
  • 创刊时间: 1980
  • 语言: 英文
  • 编辑单位: 国际检验医学杂志编辑委员会
  • 出版地区: 重庆
  • 主编:
  • 类 别: 医药卫生综合
期刊荣誉:
  • 参考区间行业标准在汉族和维吾尔族人群中的适用性验证

    作者:邓朝晖;梁梦洁;宋颖博;宋雪;易卫东;鹿新红;张新

    目的:应用汉族和维吾尔族(维族)体检对象血清TP、ALB、ALT、AST、ALP和GGT检测结果,验证参考区间行业标准(WS/T404.1‐2012及WS/T404.2‐2012)的临床适用性。方法回顾性研究。收集2013年8月至2015年1月在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医院进行乌鲁木齐团体健康体检的汉族和维族(20~79岁)血清TP、ALB、ALT、AST、ALP和GGT检测结果,依据Sta‐land建议的医学决定水平2剔除有明显异常的体检人群(GGT按其建议的参考上限两倍取值)。按照参考区间行业标准的分组,统计汉族和维族各项目检测结果P2.5~P97.5,并计算超出参考区间行业标准的例数所占比例。验证的判断标准:超出例数低于10%则通过验证。结果正态性检验结果表明汉族和维族参考个体各项目的统计数据均呈偏态分布。汉族和维族参考个体各项目检测结果P2.5~P97.5:TP(汉族65~81 g/L、维族64~81 g/L),ALB(汉族41~53 g/L、维族40~52 g/L),ALT男性(汉族9~51 U/L、维族9~53 U/L),ALT女性(汉族7~42 U/L、维族6~43 U/L),AST男性(汉族14~42 U/L、维族12~42 U/L),AST女性(汉族12~37 U/L、维族12~38 U/L ),A L P男性(汉族45~119 U/L、维族47~122 U/L ),A L P女性20~49岁(汉族35~95 U/L、维族40~104 U/L),ALP女性50~79岁(汉族43~131 U/L、维族51~132 U/L),GGT男性(汉族11~71 U/L、维族11~73 U/L),GGT女性(汉族8~54 U/L、维族7~55 U/L)。汉族男性、维族男性和女性参考个体血清AST检测结果在参考区间行业标准之外的比例略超出10%,但超出比例以低于A S T行业标准下限值的比例为主,其余项目的汉族和维族参考个体检测结果超出行业标准的比例均在10%以内。结论参考区间行业标准(WS/T404.1‐2012及WS/T404.2‐2012)适用于本实验室检测的汉族和维族人群。

  • 血清降钙素原检测在新生儿细菌感染性疾病诊断中的应用

    作者:高原;邹琛;王欢;王宝平;张泓

    目的:探讨降钙素原(PC T )在新生儿细菌感染性疾病中的诊断价值。方法用酶联免疫荧光分析技术对90例新生儿血清PC T进行检测。细菌学培养结果阳性、临床有发热感染症状符合细菌感染诊断的归为观察组(48例);细菌学培养结果为阴性、临床资料未显示有感染症状的归为对照组(42例)。记录同期检测的PCT、白细胞计数(WBC)、C反应蛋白(CRP)、白细胞介素‐6(IL‐6)结果,计算各项指标的灵敏度和特异度,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并进行比较。结果 PCT灵敏度87.50%、特异度85.71%、阳性预测值(PPV)87.50%、阴性预测值(NPV)85.71%;CRP灵敏度81.25%、特异度83.33%、PPV 84.78%、NPV 79.54%;IL‐6灵敏度93.75%、特异度71.43%、PPV 78.95%、NPV 90.91%;WBC灵敏度68.75%、特异度57.14%、PPV 64.70%、NPV 61.53%。PCT、CRP、IL‐6、WBC用于新生儿细菌感染性疾病诊断的RO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859、0.852、0.803、0.647。结论与其他感染性指标相比,PC T在诊断新生儿细菌感染性疾病时有较高的灵敏度和特异度,操作方法简便可行,能为诊断提供实验室依据。

  • 齐拉西酮与利培酮对精神分裂症患者的疗效及其对血糖血脂的影响

    作者:李淇坪;赵敖;李辉腾;李春阳;黄再萍;许环宇;关洁萍;肖谭玲;张金花;傅展鸿

    目的:观察齐拉西酮与利培酮对精神分裂症患者的治疗效果及其对血糖、血脂的影响。方法将96例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分为采用齐拉西酮治疗的齐拉西酮组与采用利培酮治疗的利培酮组,共治疗8周,于基线水平(治疗前)、治疗第4周末和第8周末分别对患者的血糖、血脂进行测定。结果两组治疗前阳性和阴性症状量表(PANSS)阳性症状评分、阴性症状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第4、8周评分与基线评分比较均显著下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两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治疗8周后,齐拉西酮组有效率为91.7%,利培酮组有效率为89.6%,两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齐拉西酮组治疗后血脂、血糖水平与基线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利培酮组治疗后血脂、血糖水平增加明显,与基线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齐拉西酮与利培酮治疗精神分裂症疗效相当。齐拉西酮对精神分裂症患者的血糖、血脂无明显影响,而利培酮可升高血糖、血脂,长期服用需注意其副作用。

  • 急性脑梗死面积与患者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同型半胱氨酸水平的相关性分析

    作者:阮桂琴;吕颖;黄清玲

    目的:探讨急性脑梗死患者的梗死面积与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和同型半胱氨酸(Hcy)水平的相关性。方法选取于本院神经内科住院的急性脑梗死患者112例,对纳入研究患者于24 h内进行磁共振检查,将患者按脑梗死面积大小分为大面积脑梗死组和小面积脑梗死组(各56例)。收集两组患者的年龄、性别、吸烟、饮酒、高血压、高血脂及糖尿病方面的一般性资料,检测患者血清hs‐CRP、Hcy水平,对两组的一般资料和检测数据进行比较、分析。结果两组患者年龄及饮酒、吸烟、高血压、高血脂比例进行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小面积脑梗死组患者hs‐CRP、Hcy、血糖水平均低于大面积脑梗死组(P<0.05),并且脑梗死面积与血清hs‐CRP、Hcy水平及血糖水平呈正相关(r分别为0.625、0.833、0.651,P<0.05)。结论血清hs‐CRP、Hcy水平是急性脑梗死患者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形成的危险因素,其血清水平的高低有助于脑梗死面积的预测,糖尿病是脑梗死的重要诱因。

  • MMP-9蛋白及mRNA在乳腺癌组织中的表达

    作者:刘海霞;聂新民;杨军

    目的:研究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蛋白及mRNA在乳腺癌中的表达,探讨其在乳腺癌发生、发展及转移过程中的临床意义。方法用免疫组化法检测M M P‐9蛋白在乳腺癌、乳腺良性病变组织中的表达,用半定量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 T‐PCR)的方法检测组织中mRNA的表达。结果 MMP‐9蛋白在乳腺癌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为69.6%(39/56),在乳腺良性病变组织中为20%(6/3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MMP‐9 mRNA在乳腺癌和乳腺良性病变组织中表达水平(灰度比值)分别为0.9142±0.1081、0.3794±0.0428,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MMP‐9蛋白及mRNA在乳腺癌组织中的表达与淋巴结转移呈正相关,有可能作为判断乳腺癌浸润转移能力的参考指标之一。

  • AM H性激素测定指导女性不孕症个体化诊疗

    作者:

    日前,在天津召开的“2015年体外诊断新技术高峰论坛”上,北京协和医院妇产科主任医师孙爱军教授深入剖析了抗缪勒管激素(AMH)检测在判断卵巢储备功能中的应用。国内首个全自动AMH检测--罗氏诊断Elecsys棆 AMH已于今年4月正式获批上市,将对女性不孕症个体化诊疗等生殖健康领域产生重要意义。

  • 恶性肿瘤患者凝血功能相关指标与其临床特征关系的研究

    作者:贺家勇;王国良;张华彬;杨晨晨

    目的:探讨不同类型的恶性肿瘤患者凝血功能与其肿瘤分期、淋巴结转移的关系。方法选取2010年1月至2014年12月于该院住院的恶性肿瘤患者135例,选取同期于本院体检且合格的健康者57例纳入对照组。检测恶性肿瘤患者及对照组人群凝血酶原时间(PT)、凝血酶凝固时间(T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D‐二聚体、纤维蛋白原(FIB)水平,并对不同肿瘤分期、不同淋巴结转移情况的同类型恶性肿瘤患者的凝血功能相关指标进行比较和分析。结果与对照组比较,恶性肿瘤患者PT、APTT缩短,D‐二聚体及FIB水平升高(P<0.05)。食管癌、乳腺癌、胃癌患者PT、TT、APTT 较肺癌组延长,D‐二聚体及FIB水平较肺癌组降低(P<0.05)。恶性肿瘤(肺癌、食管癌、乳腺癌、胃癌)患者Ⅲ~Ⅳ期PT、TT、APTT 缩短,而D‐二聚体、FIB水平升高(P<0.05)。有淋巴结转移的恶性肿瘤患者较无淋巴结转移者PT、TT、APTT缩短,FIB水平增高(P<0.05)。结论恶性肿瘤患者血液存在高凝状态。不同临床分期、淋巴结转移情况不同的恶性肿瘤患者凝血功能也有差异,凝血功能的异常有可能参与了肿瘤的进展和转移。

  • 20株奇异变形杆菌耐药基因和整合子分布及亲缘关系分析

    作者:冯福英;杨湘越;洪宇;郑宗富;张薇;蒋际城;曾琦

    目的:了解该院神经内科病区奇异变形杆菌院内感染状况与耐药机制。方法对20株不重复奇异变形杆菌采用PCR法检测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头孢菌素(AmpC)酶、碳青霉烯酶(KPC)和金属β内酰胺酶(MBLs)耐药基因并测序;PCR法检测整合子并测序;脉冲场凝胶电泳法分析菌株间亲缘关系;对这20株奇异变形杆菌进行药敏试验并分析。结果从这20株奇异变形杆菌中均检测出TEM‐1和CTX‐M‐14型耐药基因,10株菌中分离出CMY‐2型耐药基因。从19株菌中扩增出Ⅰ类整合子,分别整合的基因盒有“aacA4+cmlA1”,“dfrA12+orfF+ aadA2”和“dfrA32+ ereA+ aadA2”。脉冲场凝胶电泳结果聚类分析20株菌可分为P1~P11的11个PFGE型别,其中P1~P3的12株菌为同一克隆株。20株菌对美罗培南、阿米卡星、氨曲南、头孢他啶和哌拉西林/他唑巴坦的敏感率高。结论该院神经内科病区出现奇异变形杆菌同克隆株的传播;携带的耐药基因以CTX‐M‐14和CMY‐2型为主;Ⅰ类整合子携带率高,耐药基因盒以“aacA4+cmlA1”和“dfrA12+orfF+aadA2”为主;菌株对美罗培南、阿米卡星和氨曲南均为敏感;临床科室应同样重视由奇异变形杆菌引起的院内感染,加强感染控制措施。

  • 2014年北京市西城区猩红热病原学监测分析

    作者:李达;王森;苗芳;张晶波;王永全;杨青俊

    目的:对2014年西城区猩红热病原学监测结果进行分析,为制定预防控制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于监测医院诊断为猩红热和“链球菌感染/扁桃体炎/咽峡炎”的212例患者咽拭子标本进行病原体的分离培养鉴定。结果212例标本中,A群溶血性链球菌阳性率为21.2%(45/212)。发病人群以4~15岁为主,6~<8岁为高发年龄段,6~<7岁人群的阳性率高。发病高峰月份为5~6月。结论幼儿园和学校是猩红热的防控重点,应加强预防控制措施,避免暴发疫情。

  • 来宾市艾滋病母婴阻断技术应用效果评价

    作者:何建英;覃玉英;谢世英;黄丹;陈世新

    目的:对艾滋病母婴阻断技术在该市的应用效果进行评价。方法在全市开展艾滋病母婴阻断技术应用研究,对参加孕检的女性同时进行艾滋病咨询检测,对确证感染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的孕妇进行艾滋病母婴阻断:母亲及所生婴儿按艾滋病母婴阻断技术方案应用抗逆转录病毒药物、安全助产和喂养指导等。结果5年全市孕妇平均艾滋病咨询检测率99.1%(176001/177738),检出 HIV抗体阳性孕妇269例,阳性率0.15%(269/176001)。通过卫生咨询,在告知艾滋病的危害及传播方式、预防措施后,确诊为艾滋病感染的孕妇后自愿选择终止妊娠的有67例,选择生育的有202例。将选择生育的202例孕妇纳入艾滋病母婴阻断系统管理,其中有192例按疗程足量服用抗逆转录病毒药物,孕妇服药率为95.05%(192/202);活产婴儿202例,按疗程足量服用抗逆转录病毒药物192例,婴儿服药率95.05%(192/202);对出生婴儿满42 d和3个月时进行艾滋病早期诊断,检出阳性1例,检出率0.50%;已有118例出生满18个月婴儿进行 HIV抗体检测,未捡出 HIV抗体阳性者。结论在孕检女性中同时进行艾滋病咨询检测很有必要,对艾滋病孕妇及所生婴儿采取艾滋病母婴阻断综合性预防措施,是预防艾滋病母婴传播的有效方法。

  • 创伤后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患者外周血髓源抑制细胞细胞的表达

    作者:刘佳;魏明;涂玲;梁颖红;龚艳杰;张宜花

    目的:探讨创伤后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患者外周血髓源抑制细胞(MDSCs)的表达在诊断MODS疾病严重程度和预后判断中的临床意义。方法分别采集66例M ODS患者、78例非M ODS患者和37例健康志愿者外周血,以CD14-CD11b+CD33+作为MDSCs的标志,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MDSCs细胞的表达;以MODS评分评估疾病严重程度;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测定血清白细胞介素‐10(IL‐10)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并分析患者MDSCs的表达与疾病严重程度评分和IL‐10和T N F‐α水平的相关性。结果 M ODS患者外周血CD14-CD11b+CD33+细胞表达为(11.84±2.18)%明显高于非MODS组的(6.52±0.37)%和健康对照组的(1.18±0.22)%(P<0.05);MODS患者死亡组(15.66±1.68)%较存活组(9.48±1.56)%明显升高(P<0.05)。MODS患者血清IL‐10、TNF‐α水平较非MODS组和健康对照组明显增高(P<0.05)。MODS患者中死亡组血清IL‐10、TNF‐α水平较存活组明显升高(P<0.05);相关分析显示,MODS患者外周血CD14-CD11b+ CD33+细胞表达率与TNF‐α水平和MODS评分成正相关(r分别为0.3426、0.3879,P<0.05)。结论外周血MDSCs水平变化可能与疾病的严重程度和预后相关。

  • 临产孕妇凝血指标检测的临床意义

    作者:平竹仙;王凡

    目的:研究临产孕妇凝血功能指标的变化情况,预防产后出血或血栓形成。方法采用Compact全自动血凝分析仪检测185例临产孕妇和100例健康非孕女性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PT )、凝血酶原时间(PT )、国际标准化比值(INR)、凝血活酶时间(TT)、纤维蛋白原(FIB)、D‐二聚体(D‐Di)、纤维蛋白降解产物(FDP)、抗凝血酶Ⅲ(AT‐Ⅲ)并进行分析。结果与健康非孕女性比较,临产孕妇的APTT、PT、AT‐Ⅲ水平明显降低,FIB、D‐Di、FDP水平明显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临产孕妇进行凝血功能的检测,可早期发现凝血功能的异常,对预防产妇全身微血栓的发生,减少分娩时并发症的发生和降低病死率有重要意义。

  • 血清降钙素原测定在急诊发热患者诊断中的应用

    作者:蒋灵霓;唐丹维

    目的:探讨血清降钙素原(procalcitonin ,PCT )检测在急诊发热患者诊断中的价值。方法采用电化学发光免疫法测定120例急诊发热患者的血清PCT水平并同时检测白细胞(white blood cell ,WBC)、C反应蛋白(CRP),以细菌培养阳性作为细菌感染诊断的金标准。WBC、CRP、PCT分别以WBC>10.0×109/L,CRP>10mg/L,PCT>0.5μg/L判断为升高。结果73例患者细菌培养检出病原菌,47例未培养出病原细菌;63例患者PCT、WBC、CRP水平同时升高;2例患者WBC升高,PCT、CRP不升高;6例患者PCT升高,WBC、CRP不升高;4例患者PCT、CRP升高,WBC不升高;35例患者 PCT、WBC、CRP同时保持低水平。结论血清PC T水平可作为急诊发热患者细菌感染的辅助诊断指标。

  • 血气分析中动脉血和中心静脉血电解质指标的相关性研究

    作者:牟爱珍;李衍森;纪凡层

    目的:分析血气分析中动脉血和中心静脉血电解质指标的相关性。方法选取拟行中心静脉穿刺和桡动脉穿刺的麻醉患者72例,在全身麻醉诱导后10 min分别抽取动脉血和中心静脉血,使用GEM Premier 3000血气分析仪进行血气分析,对Na+、K+、Ca2+浓度的测定值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动脉血中Na+:(138.81±2.40)mmol/L ,静脉血中Na+:(139.90±2.39) mmol/L ,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动脉血中K+:(3.92±0.42)mmol/L ,静脉血中K+:(3.93±0.39)mmol/L ,两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1);动脉血中Ca2+:(1.30±0.04)mmol/L ,静脉血中Ca2+:(1.32±0.05)mmol/L,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动脉血和中心静脉脉血血气分析中测定的Na+、Ca2+的离子浓度有明显差异,中心静脉血浓度略高于动脉血,而K+的浓度无明显差异。

  • 儿童非典型呼吸道病原体感染与血清总Ig E水平的相关性研究

    作者:刘宏景;窦敏;陈惠;陈瑾;潘秀军;沈立松

    目的:探讨儿童非典型呼吸道病原体感染与血清总Ig E水平的相关性。方法应用呼吸道九联检检测试剂盒(间接免疫荧光法)对1913例儿童呼吸道感染患者的血清样本进行9项非典型呼吸道病原体的Ig M抗体检测,包括肺炎支原体(M P )、嗜肺军团菌(Lp)、Q热立克次体(QFR)、肺炎衣原体(CPn)、腺病毒(Adv)、呼吸道合胞病毒(RSV)、甲型流感病毒(IAv)、乙型流感病毒(IBv)和副流感病毒(PIV)1、2和3型;同时应用免疫散射比浊法检测这些血清样本的总IgE水平。对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1913例儿童呼吸道感染患者中检出有非典型病原体感染者991例(阳性组),无非典型病原体感染者922例(阴性组);阳性组以M P及M P合并其他病毒感染者为主,共650例(占65.59%)。阳性组患者血清总Ig E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且MP感染患儿血清总IgE水平高于IBv、Adv及RSV感染者。在总IgE水平高于临床参考范围上限(100 kU/mL)的患者中,单纯MP感染者占31.29%,明显高于IgE低水平组(≤100 kU/mL)中的比例(21.30%);而单纯RSV感染者占1.88%,明显低于IgE低水平组中的比例(6.53%);单纯A dv感染者占3.13%,明显低于低水平组中的比例(6.53%)。结论在儿童非典型呼吸道病原体感染中以MP感染常见;MP感染者较非MP感染者血清总IgE水平更高。

  • 实时荧光定量 PCR检测CD44v2在膀胱及尿路上皮癌中的表达

    作者:刘小荣;王永翔;赵立明;赵小东;刘学军;任玉林;李少君

    目的:探讨CD44变异体(CD44v )2在膀胱及尿路上皮癌中的表达及其在膀胱及尿路上皮癌诊断中的价值。方法选取膀胱及尿路上皮癌患者70例,通过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PCR)检测,从病理分期和临床分期两个方面对患者癌组织标本进行CD44v2表达情况的分析。另外,收集20例正常膀胱黏膜组织标本作为对照。结果 CD44v2在正常膀胱黏膜上皮无阳性表达,拷贝数均小于1×102 co pies/m L。在70例膀胱及尿路上皮癌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为42.9%(30/70),C t值均小于35,基因拷贝数均大于1×104 copies/mL。CD44v2的表达在膀胱及尿路上皮癌不同TNM分期和病理分级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 CD44v2有助于膀胱及尿路上皮癌的早期评估。

  • 用喹诺酮诱导铜绿假单胞菌获得耐药质粒的研究

    作者:罗史科;刘鲜花;伍和;金娴;樊春卉;朱平安

    目的:探讨对喹诺酮敏感的铜绿假单胞菌经诱变后耐药质粒基因的变化。方法收集该院2011年1月至2013年12月从各种合格临床标本培养出的铜绿假单胞菌共31例,将其中16例用K‐B药敏试验证明对喹诺酮敏感的细菌作为研究对象。挑选环丙沙星药敏纸片敏感圈外生长的铜绿假单胞菌进行连续转种诱变,直至铜绿假单胞菌对喹诺酮产生耐药。对新产生耐药性的铜绿假单胞菌进行质粒转化、提取质粒并确定其耐药质粒的存在,通过PCR扩增、基因序列分析,确定获得的耐药质粒类型。结果16例对喹诺酮敏感的铜绿假单胞菌在喹诺酮诱变下连续转种第9次以后有2例发生突变产生qnrS耐药质粒。结论抗菌药物在抑菌浓度附近使用,细菌容易突变产生耐药质粒基因。

  • 68例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凝血功能检测及其临床意义

    作者:徐向勇;镇慧

    目的:探讨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凝血功能情况及临床意义。方法收集该院68例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及85例健康者血液标本,用Sysmex CA7000Ⅲ全自动凝血分析仪检测肝硬化患者与健康者血清凝血酶原时间(PT )、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和凝血酶时间(TT)及纤维蛋白原(FIB)、D‐二聚体和抗凝血酶Ⅲ(AT‐Ⅲ)水平,分析不同人群间各项指标的统计学差异。结果与健康者比较,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PT、APTT、TT延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D‐二聚体水平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FIB和AT‐Ⅲ水平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着Child‐Pugh肝功能分级的增加,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PT、APTT、TT逐渐延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D‐二聚体水平逐渐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FIB和A T‐Ⅲ水平逐渐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凝血功能6项指标可准确地评价肝硬化患者的凝血功能状况,对判断肝硬化患者肝功能损害程度和预后,以及指导其临床治疗具有一定参考意义。

  • 初诊乙型肝炎患者外周血淋巴细胞散点图参数变化的研究

    作者:徐阳;张彦平;张磊;王香玲;王金华

    目的:探讨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Sysmex XE‐2100检测外周血所得白细胞研究性参数对初诊乙型肝炎患者的临床意义。方法选取感染科门诊96例初诊乙型肝炎患者(观察组)和100例同期健康体检人群(对照组)作为研究对象。对上述人群进行相关指标的检测,如乙型肝炎病毒DNA(HBV‐DNA)、乙型肝炎表面抗原(HBsAg)、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淋巴细胞参数 Lymph‐Y、Lymph‐X ,中性粒细胞参数 Neut‐Y、Neut‐X ,记录检测结果并通过统计学软件SPSS19.0进行统计学数据处理、分析。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比较,Lymph‐X、Neut‐Y、Neut‐X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HBV‐DNA、HBsAg、AST、ALT、Lymph‐Y各检测指标两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并且参数Lymph‐Y与 HBV‐DNA(r=0.160,P=0.026)和 HBsAg(r=0.149,P=0.037)均呈正相关。结论初诊乙型肝炎患者外周血淋巴细胞参数Lymph‐Y高于健康人群,可能是一个潜在的用于鉴别诊断的指标。

  • 云南白药对金黄色葡萄球菌溶血现象和血浆凝固能力的影响

    作者:周湧;黄少隆;王杰敏;杨卫东;江俊兵

    目的:研究云南白药对金黄色葡萄球菌溶血现象和血浆凝固能力的影响,以抗毒力为立足点探讨云南白药的新作用。方法取金黄色葡萄球菌标准菌株(ATCC29213)配制为0.5麦氏浊度单位(MCF)的菌液分别点种于含不同浓度云南白药的血琼脂平板中,37℃培养24 h后观察并测量溶血环直径。取不同浓度药液作用后的金黄色葡萄球菌配制成0.1MCF的菌液分别取20μL加于80μL的血浆中,37℃培养24h,观察凝固现象。结果4种浓度药液对金黄色葡萄球菌溶血环的影响有明显差异(P<0.05),溶血环直径随药物浓度的增加而减小;对血浆的凝固作用影响不明显且没有规律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云南白药可以抑制金黄色葡萄球菌的生长和溶血能力,但对血浆凝固酶的作用不明显。

  • 测试片法在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快速检测中的应用

    作者:韩善桥;赵晓航;石峰;史成和

    目的:探讨金黄色葡萄球菌测试片在检测临床细菌感染中的应用。方法以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埃希菌、阴沟肠杆菌和肺炎克雷伯菌等26种标准菌株测定测试片的灵敏度和特异性,对测试片检测细菌的佳培养时间及储存稳定性进行实验。分离培养法细菌鉴定使用全自动微生物分析仪。对测试片法和分离培养法测定临床标本的结果进行分析。结果金黄色葡萄球菌测试片对纯菌检测灵敏度为1 CFU/mL ,与24种非目的菌无交叉反应,24 h完成测定,25℃条件存放2周无明显影响,使用测试片法检测临床标本结果与分离培养法一致。结论金黄色葡萄球菌测试片法灵敏度高、特异性强、简单快速,在特殊条件下可用于检测临床标本中的金黄色葡萄球菌。

  • 血清胱抑素C在糖尿病肾病患者早期诊断中的价值

    作者:王娴默;杨章元;明亮;谢良才;鲁锦志;肖林;李彦林

    目的:分析血清胱抑素C(CysC)在糖尿病肾病患者早期诊断中的临床价值。方法选择2013年3月至2014年3月该院诊治的98例糖尿病患者,按尿清蛋白排泄率(UAER)分为单纯糖尿病组49例,糖尿病肾病组49例,另选取同期健康体检者49例纳入对照组,比较3组受试者CysC、β2‐微球蛋白(β2‐MG)、尿素氮(BUN)、血肌酐(Scr)、尿微量清蛋白(mAlb)、糖化血红蛋白(HbAlc)等生化指标水平。结果对照组HbAlc、mAlb水平均明显低于其他2组,单纯糖尿病组均低于糖尿病肾病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 HbAlc、mAlb水平均明显低于其他2组,单纯糖尿病组均明显低于糖尿病肾病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糖尿病肾病组患者CysC、β2‐MG阳性率明显高于其他2组,且分别明显高于BUN、Scr指标阳性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单纯糖尿病组CysC、β2‐MG阳性率明显高于BUN、Scr指标阳性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CysC在糖尿病肾病患者早期诊断中的临床价值较高,提示患者的糖尿病发展情况,可作为临床诊断的主要依据指导相关治疗方案。

  • 乌司他丁对颅脑损伤患者肾功能及氧代谢的改善作用

    作者:唐西怀;樊凡;刘佳

    目的:探讨乌司他丁对颅脑损伤患者肾功能及氧代谢的作用。方法选取于该院进行治疗的50例颅脑损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进行常规颅脑损伤治疗,25例)和观察组(进行常规颅脑损伤治疗加乌司他丁治疗,25例),然后将两组患者治疗前与治疗后3、7、14 d的肾功能及氧代谢相关指标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治疗后3、7、14 d的肾功能及氧代谢相关指标均明显地优于对照组同时间的检测结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乌司他丁对改善颅脑损伤患者肾功能及氧代谢有较大作用。

  • 尿沉渣细菌定量检查与尿培养检测结果的相关性分析

    作者:李静芳;文丽;周友全;郭凤丽;杨丽

    目的:评价尿沉渣细菌定量检查作为筛选尿路感染指标的可行性。方法收集门诊及住院患者标本191例,先做尿培养,用余下的尿液做尿沉渣细菌定量检查,以细菌培养结果为标准,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曲线,求出白细胞和细菌计数对尿路感染的诊断阈值,并计算其灵敏度、特异度、准确率、假阴性/假阳性率和阴/阳性预测值。结果尿细菌培养阳性的标本占39.7%,其中常见的致病菌是大肠埃希菌;尿路感染的诊断阈值,细菌计数为1024.5个/微升,白细胞计数为135.8个/微升。白细胞和细菌计数联合测定对尿路感染检查的佳灵敏度为62.5%、特异度为98.1%、阳性预测值为95.7%、阴性预测值为79.6%、假阳性率为1.9%、假阴性率为37.5%、准确率为83.8%。结论尿沉渣细菌定量计数联合白细胞计数可作为泌尿系统感染的一项快速筛查指标,可筛除大部分阴性结果,尤其对细菌培养阳性结果的预测性较高,但仍然不可替代定量细菌培养。

  • E P14-A 3文件在试剂内源性抗体干扰研究中的应用

    作者:张娟;韦清;刘君君

    目的:针对目前免疫试剂自身抗体干扰评估方法存在的不足,探讨一种新的评估方法。方法运用EP14‐A3方法,将在研试剂A和在研试剂B分别用对应参比试剂同时测定类风湿因子(R F )干扰样品与正常样品,通过临床样品方法学比对,观察干扰样品是否在正常样品戴明回归的95%单值置信区间内。结果在试剂A中,不同浓度水平的RF样品测值均已超出95%单值置信区间上限,表现为RF对试剂A的正干扰,说明在研试剂A抗RF干扰能力与参比试剂存在差异。在研试剂B中,RF样品测值均在95%单值置信区间以内,RF对试剂B的干扰不明显,说明在研试剂B抗 RF干扰能力与参比试剂相当。结论EP14‐A3文件的方法可用于直观评估免疫试剂抗内源性抗体干扰的能力。

  • 高血脂高胆红素对IE-H PLC法检测糖化血红蛋白干扰的评价

    作者:萧金丽;张秀明;徐胜男;索明环;徐全中;陈亚琼;吴剑杨;李曼;阚丽娟;温冬梅

    目的:探讨高血脂和高胆红素对离子交换高效液相色谱法(IE‐HPLC)检测糖化血红蛋白的干扰。方法将收集的新鲜EDTA‐K2抗凝全血标本分成4组:对照组(HbA1c<6.2%)、糖尿病组(HbA1c≥6.2%)、高血脂组(TG 3~20 mmol/L)、高胆红素组(TBIL 21~549μmol/L)。分别用硼酸盐亲和层析高效液相色谱法(AC‐HPLC)和IE‐HPLC检测 HbA1c。结果当HbA1c≤18.7%时IE‐HPLC检测 HbA1c相关系数 r=0.993;95%置信区间(95% CI)为-0.71~0.89;偏差(%)为-5.8%~6.8%;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198)。当 HbA1c<16.3%时IE‐HPLC检测 HbA1c相关系数 r=0.997;95% CI为-0.31~0.67;偏差(%)为-5.8%~4.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结果无显著干扰;当% HbA1c为16.3~18.7时结果出现正偏倚。当TG≤20.78 mmol/L时IE‐HPLC检测 HbA1c结果相关系数 r=0.995;95% CI为-0.26~0.50;偏差(%)为-5.5%~5.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结果无显著干扰;当 TBIL≤549.3μmol/L对IE‐HPLC检测 HbA1c相关系数 r=0.990;95% CI为-0.08~0.63;偏差(%)为-14%~4.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当TBIL≤342.1μmol/L对IE‐HPLC检测HbA1c相关系数 r=0.994;95% CI为-0.09~0.50;偏差(%)为―5.5%~4.1%,结果无显著干扰;当 TBIL为380.7~549.3μmol/L时结果出现负偏倚。结论实验数据表明 IE‐HPLC检测 HbA1c有良好的抗脂血能力;当 TBIL ≤342.1μmol/L和HbA1c<16.3%对检测HbA1c无明显干扰能满足一般临床检测需求;当 HbA1c标本的 TG≥20.78 mmol/L、TBIL ≥342.1μmol/L、HbA1c≥16.3%临床工作者应结合患者本身情况选择更合适检测HbA1c的方法。

  • 老年冠心病患者血浆超氧化物歧化酶水平变化的相关因素分析

    作者:朱晓峰

    目的:探讨影响老年冠心病患者血浆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水平变化的相关因素。方法选取该院收治的老年冠心病患者232例,将血浆SOD≥129 U/mL的患者设为A组,血浆SOD<129 U/mL的患者设为B组,观察比较两组患者各检测指标的差异。结果两组患者在年龄、C反应蛋白(CRP)、血栓素B2(TXB2)和血浆6‐酮‐前列环素F1a (6‐Keto‐PGF1a )方面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在性别构成、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三酰甘油(TG)、高密度脂蛋白(HDL)、低密度脂蛋白(LDL)、总胆固醇(TC)、血肌酐(Cr)及同型半胱氨酸(Hcy)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在脑卒中、细菌性肺炎/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的比例方面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高血压、2型糖尿病、恶性肿瘤的发生比例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非条件性Logistic回归结果显示:老年冠心病患者血浆SOD降低的主要因素为年龄增加、CRP升高、TXB2升高、6‐Keto‐PGF1a降低、脑卒中、细菌性肺炎/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结论高龄、CRP升高、TXB2升高、6‐Keto‐PGF1a降低、脑卒中、细菌性肺炎/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是老年冠心病患者血浆SOD降低的影响因素。

  • 系统性硬化症患者P M-S cl抗体检测的临床意义

    作者:叶杨;高晓梅;杨南萍

    目的:分析并探讨系统性硬化症(SSc)患者血清多发性肌炎‐硬化症(PM‐Scl)抗体检测的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009~2012年通过典型临床表现或皮肤病理活检确诊为SSc的315例住院患者,根据自身抗体谱表达不同,分为PM‐Scl抗体阳性(PM‐Scl+)组90例、Scl‐70抗体阳性(Scl‐70+)组70例、抗着丝点抗体阳性(ACA+)组75例和抗体阴性组80例,分析并比较各组患者皮肤及内脏损害严重程度。结果 PM‐Scl+组临床表现多样,肌炎发生率与其他3组比较较明显升高( P<0.05);Scl‐70+组内脏器官损害发生率比PM‐Scl+组高(均 P<0.05);ACA+组皮肤色素加深、雷诺现象、毛细血管扩张发生率比PM‐Scl+组高,而肺间质、心脏、肾脏损害发生率降低(均 P<0.05)。结论对SSc患者血清PM‐Scl抗体表达水平的分析,有助于加深临床医师对SSc常见自身抗体的理解,并作出正确的病情评估。

  • Rta/IgG在鼻咽癌患者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作者:许琴;郑水华;林素香

    目的:探讨EB病毒的Rta蛋白抗体IgG(Rta/IgG)在珠海地区鼻咽癌患者中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75例经病理检测确诊,但未经治疗的鼻咽癌患者纳入鼻咽癌组,100例体检健康者纳入健康对照组,肝癌组、胃癌组、肺癌组、淋巴瘤组、宫颈癌组各19例患者。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Rta/IgG、EB病毒壳抗体(VCA/IgA )在各组被试中的表达水平,并进行比较分析。结果鼻咽癌组患者Rta/IgG阳性率明显高于肝癌组、胃癌组、肺癌组、淋巴瘤组、乳腺癌组、宫颈癌组及健康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鼻咽癌组Ⅰ期、Ⅱ期、Ⅲ期、Ⅳ期患者血清中Rta/IgG阳性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Rta/IgG、VCA/IgA单独检测及 VCA/IgA 联合 Rta/IgG 检测对鼻咽癌诊断的灵敏度分别为81.3%、89.3%、94.6%,特异度分别为93.0%、84.0%、80.0%。结论 Rta/IgG是鼻咽癌早期辅助诊断及筛查的可靠血清学指标,Rta/IgG的表达与鼻咽癌临床分期无关,Rta/IgG联合VCA/IgA检测提高了鼻咽癌的筛查和诊断灵敏度。

  • 气管切开患者下呼吸道痰液和护士手表标本分离的病原菌分析

    作者:邹玉珍;余艳芳

    目的:了解重型颅脑损伤行气管切开后肺部感染患者下呼吸道痰液标本与护士留取标本洗手后手表标本主要分离病原菌的分布及相关性。方法收集于本院进行治疗的97例重型颅脑损伤气管切开后肺部感染患者的下呼吸道痰液标本及护士留取标本洗手后的手表标本,送微生物实验室分离培养病原菌并进行细菌鉴定,鉴定结果用WHONET5.4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共收集388份标本,其中痰液标本194份,护士手表标本194份。共分离得到病原菌633株,其中革兰阴性菌(G -菌)452株(71.41%),革兰阳性(G+)菌134株(21.17%),真菌47株(7.42%)。引起下呼吸道感染所占比例排前5位的G-菌依次为铜绿假单胞菌(12.16%)、鲍曼不动杆菌(9.63%)、肺炎克雷伯菌(7.10%)、嗜麦芽窄食单胞菌(5.21%)、大肠埃希菌(4.89%);主要G+菌为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6.79%)、金黄色葡萄球菌(2.36%);真菌主要是白假丝酵母菌(4.24%)。护士手表分离细菌所占比例排前5位的G-菌依次是铜绿假单胞菌(6.79%)、鲍曼不动杆菌(5.84%)、大肠埃希菌(4.91%)、肺炎克雷佰菌(3.94%)、嗜麦芽窄食单胞菌(3.79%);主要G+菌主要是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10.74%)、金黄色葡萄球菌(2.36%);真菌主要是白假丝酵母菌(3.00%)。结论重型颅脑损伤气管切开后肺部感染患者,存在交叉感染的危险因素,应强化护士手卫生管理和无菌技术操作规程的遵守。

  • 血小板型去白细胞滤器在浓缩血小板去白细胞中的应用

    作者:胡文辉;阮丽仙;程海涛;危艳顺

    目的:评价血小板型去白细胞滤器在浓缩血小板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采用富血小板血浆法制备浓缩血小板,将35袋制备好的同型浓缩血小板利用血小板型去白细胞滤器过滤。记录过滤前后血小板常规指标变化情况,用流式细胞仪对血小板活化指标PAC‐1及CD62p进行检测,利用生化分析仪对血小板低渗休克进行测定,利用血小板聚集仪测定血小板聚集功能。结果利用血小板型去白细胞滤器进行过滤后,白细胞去除率为(98.28±0.97)%,血小板回收率为(86.37±2.84)%;过滤后白细胞计数、血小板、红细胞均较过滤器减少(P<0.05),过滤前后血小板容量、平均血小板体积和pH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过滤前后血小板活化标志物PAC‐1和CD62p表达、血小板低渗休克和血小板聚集功能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小板型去白细胞滤器能够有效滤除浓缩血小板中的白细胞,不会改变血小板常规指标,且对血小板活化、聚集功能和抗低渗休克能力均无明显影响。

  • T 淋巴细胞亚群与炎性因子在评估再生障碍性贫血病情及预后中的应用

    作者:何亚利;梁顺容;钟一梅

    目的:研究T淋巴细胞亚群与炎性因子检测在再生障碍性贫血(A A )病情及预后评估中的价值。方法选取本院收治的40例AA患者作为AA组,并进一步分为急性再生障碍性贫血(AAA)组和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CAA)组;同时选取同期于本院体检的40例健康者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的血常规指标、外周血 T 淋巴细胞亚群百分率和血清炎性因子水平。结果 AA组患者外周血辅助性T淋巴细胞(Th)Th1、Th17细胞百分率及 Th1/Th2、Th17/调节性T淋巴细胞(Treg)比例均高于对照组(P<0.05),Th2、Treg细胞百分率低于对照组(P<0.05);AAA组外周血 Th1、Th17细胞百分率及 Th1/Th2、Th17/Treg比例高于CAA组,Th2、Treg细胞水平低于CAA组(P<0.05)。AA组患者血清白细胞介素(IL)‐2、IFN‐γ、IL‐17水平高于对照组,IL‐4、IL‐6、IL‐10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AAA 组血清中IL‐2、干扰素‐γ(IFN‐γ)、IL‐17水平高于CAA组,IL‐4、IL‐6、IL‐10水平低于CAA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红蛋白(Hb)水平、PTL与 Th1、Th17细胞水平及IL‐2、IFN‐γ、IL‐17水平呈负相关,与Th2、Treg细胞水平及IL‐4、IL‐6、IL‐10水平呈正相关。结论 AA患者外周血中 T淋巴细胞亚群百分率及血清炎性因子水平存在异常,而且与反映病情严重程度及预后的指标具有良好的相关性。

  • 大肠埃希菌 sdiA 基因缺失株的建立

    作者:伍彬宁;蔡壬辛;曾建明;鄂顺梅;李有强;叶大柠;鲁洋;陈茶

    目的:为研究 HSL信号分子对大肠埃希氏菌的影响而建立大肠埃希菌 sdiA基因缺失株。方法通过Red重组系统敲除大肠杆菌BW25113和SM10λpir的 sdiA基因,PCR测序鉴定;不同时间点检测A600值,绘制细菌生长曲线;荧光定量PCR检测csgD、csgB基因水平。结果 PCR测序结果经DNAman软件比对分析,与预想结果一致;与野生株相比,sdiA基因突变对细菌生长曲线无明显影响。结论成功建立BW25113、SM10λpir的 sdiA基因缺失株,为后续研究铜绿假单胞菌信号分子 HSL对大肠埃希菌的影响奠定了基础。

  • 针刺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足三里穴后血浆ET 、NO、CGRP和 EG F水平的检测

    作者:秦蔚;顾炳全

    目的:探讨针刺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足三里穴前后血浆内皮素(ET)、一氧化氮(NO)、降钙素基因相关肽(CGRP)、表皮生长因子(EGF)水平变化的临床意义。方法选取36例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分别采用放射免疫分析法测定患者血浆ET、CGRP、EGF的水平,用生化法测定NO水平。结果针刺足三里穴后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血浆ET及EGF水平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GRP和NO水平上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针刺7 d较针刺1 d ,各检测指标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刺足三里穴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可导致患者ET、CGRP、EGF和NO水平变化且具有时间‐剂量效应。

  • 杭州地区体检人群乙型肝炎病毒标志物阴性结果分析

    作者:钟毓红;戴宇;张松照

    目的:分析2014年杭州地区体检人群乙型肝炎病毒血清学五项标志物(HBV‐M )全阴模式的分布特征,为预防和控制HBV‐M阴性人群感染乙型肝炎病毒(HBV )提供对策。方法采用 ELISA 对体检人群的血液标本进行 HBV‐M (HBsAg、HBsAb、HBeAg、HBeAb和HBcAb)检测。对保存的300例 HBV‐M阴性标本,分别使用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法检测 HBsAg、HB‐sAb和PROCLEIX ULTRIO棆 Assay检测HBV‐DNA ,对 HBV‐DNA反应性标本进行病毒载量测定。结果在检测的9143例体检者的标本中,2213例标本为 HBV‐M阴性,阴性率为24.20%;男女 HBV‐M 阴性率比值为1∶1.21。使用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法和PROCLEIX ULTRIO棆 Assay分别检测出1例低浓度的HBsAg标本(HBsAb及 HBV DNA均无反应性),4例低浓度的HBsAb标本(HBsAg及 HBV DNA均无反应性),2例 HBV‐DNA反应性标本(HBV‐M 阴性)。其中1例 HBV‐DNA反应性标本定量检测为560 IU/mL。结论杭州地区ELISA HBV‐M 阴性的体检人群中,少数人可检出低浓度的 HBsAg或 HBsAb或HBV DNA。针对ELISA HBV‐M阴性人群,建议接种乙肝疫苗前进行HBV‐M和HBV‐DNA定量检测,以确定是否需要接种乙肝疫苗及接种乙肝疫苗的方案。

  • 成人血细胞分析参考区间适用性验证探讨

    作者:杨银芳;张磊;何超;李琳;李燕平

    目的:为了对卫生行业标准WS/T 405‐2012血细胞分析参考区间中全血细胞计数相关检测指标的参考区间进行验证,以判断该标准是否适用于本实验室。方法采用美国临床实验室标准化协会(CLSI)文件C28‐A3中的推荐方法,采集40例健康参考个体的临床血液标本进行规范化检测和验证分析。结果40例健康参考个体的18项血细胞分析相关指标[WBC、RBC、血红蛋白(HGB)、血细胞比容(HCT)、红细胞平均体积(MCV)、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量(MCH)、平均血红蛋白浓度(MCHC)、血小板(PLT)等]的检测结果超出WS/T 405‐2012血细胞分析参考区间的概率均不超过10%(允许值为大于或等于90%)。结论卫生行业标准WS/T 405‐2012血细胞分析参考区间可以应用于本临床实验室。为了确保参考区间的临床适用性,实验室还应建立合理、完善的参考区间验证程序。

  • 布鲁菌病与其他菌属感染患者 PCT 、hs-CRP及白细胞检测结果对比分析

    作者:苏群志;唐荣德;李洁云;陈敏

    目的:探讨降钙素原(PCT )、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和白细胞检测在布鲁菌病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将37例血培养阳性患者按感染菌属分为4组,并且检测PCT、hs‐CRP和白细胞,然后将检测结果作对比分析。结果4组患者的PCT和hs‐CRP水平均升高,但布鲁氏菌组的升高程度低于其他3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布鲁氏菌组的白细胞总数(WBC )、中性粒细胞百分比(NEUT)和淋巴细胞百分比(LYMPH)均在正常范围内,而单核细胞百分比(MONO)升高检出率达80.0%。葡萄球菌组、肠杆菌组和链球菌组的WBC和NEUT高于布鲁氏菌组,LYMPH和MONO低于布鲁氏菌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PCT、hs‐CRP及白细胞检测可作为辅助布鲁菌病早期诊断的检测指标。

  • 3391例 ICU 感染患者的病原菌菌群分布特点及耐药性分析

    作者:李鸿飞;邱广斌

    目的:了解重症监护病房(IC U )感染主要致病菌分布特点及其耐药情况,为临床治疗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该院ICU自2013年1月至2014年6月各类标本培养结果,分析各系统主要致病菌分布情况及其耐药性。结果829例阳性标本中,491例来源于下呼吸道,占59.23%;965株分离菌中革兰阴性菌占60.93%(588/965),分离出来的病原菌以革兰阴性杆菌为主,排前四位的依次是铜绿假单胞菌、鲍曼不动杆菌、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铜绿假单胞菌的耐药性表现不明显。鲍曼不动杆菌对多黏菌素B耐药率低。而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菌对亚胺培南、美罗培南、头孢哌酮/舒巴坦的耐药性低,而对其他常用抗菌药物表现耐药。革兰阳性球菌以金黄色葡萄球菌为主,所有检出的葡萄球菌和肠球菌菌株对万古霉素均无耐药性。真菌对氟胞嘧啶、两性霉素B敏感性较高。结论 IC U感染多发生在下呼吸道,病原菌以革兰阴性菌居多,耐药情况较为严重。应加强IC U主要致病菌及其耐药性的监测,合理使用抗菌药物,减少IC U患者院内感染及耐药菌产生。

  • 糖尿病患者血液流变学检测的意义

    作者:钟莉华

    目的:了解血液流变学检测在糖尿病及其并发的脑梗死疾病中的意义。方法对274例检测血液流变学的患者按疾病种类进行分组,分为糖尿病脑梗死组、非糖尿病脑梗死组及单纯2型糖尿病组,182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患者和健康体检者均做全血低、中、高切黏度与血浆黏度及三酰甘油(TG)、胆固醇(T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等8项检查。各疾病组检测的结果分别与对照组的结果进行比较,糖尿病脑梗死组与非糖尿病脑梗死组及单纯2型糖尿病组进行比较。结果各疾病组检测结果与对照组比较,8项指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01);糖尿病脑梗死组与非糖尿病脑梗死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糖尿病脑梗死组与单纯2型糖尿病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血液流变学检测可对脑梗死、糖尿病引起的慢性并发症等疾病的发生、发展的监测及预防、治疗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 414例儿童肺炎衣原体IgM 和 EB病毒IgM 检测结果分析

    作者:朱真

    目的:探讨临床儿童肺炎衣原体(C P )感染与EB病毒感染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分析荆州市第三人民医院呼吸系统感染患儿中接受血清CP‐IgM和抗EB病毒衣壳抗原(EBV‐CA )IgM 抗体检测的414例患者检测结果。结果入选病例共414例,其中CP‐IgM阴性者321例,CP‐IgM可疑者42例,CP‐IgM阳性者51例,抗EBV‐CA IgM抗体阳性者81例,抗EBV‐CA IgM抗体可疑者57例,抗EBV‐CA IgM抗体阴性者276例。414例患儿的CP‐IgM与EBV‐CA IgM抗体检测结果存在一定相关性,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儿童CP感染与EB病毒感染存在一定的相关性。

  • 2011~2014年医院职工体检的实验室检查结果分析

    作者:何秀娟;李全亭

    目的:通过对医院职工实验室检查结果的统计分析,了解职工的健康状况,为制定有针对性的预防保健提供依据。方法对医院2011~2014年职工的实验室检查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2011~2014年主要生化指标中谷草转氨酶、尿素氮、尿酸、总胆固醇和高密度脂蛋白这5项异常率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余项目的异常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2014年,按性别分组,血糖和血脂的异常率男性均高于女性;按年龄段分组,血糖和血脂的异常率均随着年龄逐步上升,20~<31岁年龄段职工的异常率低,51~60岁年龄段职工的异常率高。结论实验室检查结果的异常率与性别和年龄有一定的相关性,医务人员需加强自我保健意识。

  • 高尔基体糖蛋白73和甲胎蛋白联合检测在腹水鉴别诊断中价值

    作者:闫慧霞

    目的:探讨在腹水鉴别诊断中高尔基体糖蛋白73(GP73)和甲胎蛋白(AFP)检测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2012年12月至2014年5月在该院进行治疗的肝源性腹水的患者98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对照组采用A FP进行检测,实验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用G P73进行检测,比较两组检测方法的临床应用价值。结果实验组患者阳性检出率为87.76%,明显高于对照组的59.18%,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GP73和AFP联合检测在腹水鉴别诊断中,能够提高原发性肝癌诊断的阳性率,对原发性肝癌的早期诊断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 3种梅毒血清学检测方法的应用评价

    作者:顾文刚;南志敏;蒋芬;陈淑云

    目的:分析选择合适、有效的检测方法以便于梅毒的早期诊断和治疗。方法采集静脉血标本3 mL ,分离血清,用梅毒酶联免疫吸附试验(TP‐ELISA)进行筛检,阳性标本进行梅毒螺旋体明胶颗粒凝集试验(TPPA)、胶体金免疫层析法(GIGA)以及梅毒螺旋体非特异性血浆反应素试验(RPR)检测。结果359例疑似梅毒感染者的标本(TP‐ELISA阳性标本),3种检测方法阳性率高的为GIGA法(95.0%),其次是T PPA法(93.3%),低的是RPR法(70.2%)。T PPA法灵敏度(98.5%)和特异度(90.5%)均较高;GIGA法灵敏度(99.1%)较高,但特异度(61.9%)较低;RPR法的灵敏度(74.3%)较低,但特异度(95.2%)较高。结论胶体金层析试验适合对急诊患者的快速检测,但阳性结果需经过 T PPA确证,普通患者可直接用 T PPA法筛检,T P‐PA阳性患者联合RPR滴度检测。

  • 同型半胱氨酸试剂携带污染对腺苷脱胺酶检测的干扰及对策

    作者:牛新海;高小焕;殷菁华;束炜;张欢

    目的:探讨同型半胱氨酸试剂携带污染对腺苷脱胺酶检测的干扰及对策。方法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单独测定10份相同混合血清的腺苷脱胺酶水平;先测定同型半胱氨酸项目后再测定腺苷脱胺酶水平,第2天、第3天继续测定相同混合血清的腺苷脱胺酶水平。结果测定同型半胱氨酸后再测定腺苷脱胺酶与单独测定腺苷脱胺酶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生化分析仪检测顺序必须避免先测定同型半胱氨酸后再测定腺苷脱胺酶;在添加腺苷脱胺酶的R2试剂之前,不论什么项目,都用清水清洗试剂针2次,以消除试剂针携带造成的交叉污染。

  • 空腹血糖与糖化血红蛋白在2型糖尿病诊断中的价值

    作者:周文虹;陈书裕;官煜彬;王燕萍

    目的:探讨空腹血糖与糖化血红蛋白(HbA1c)在2型糖尿病诊断中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2型糖尿病60例患者作为患者组,随机抽取同期60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分别检测两组的空腹血糖及HbA1c水平并作统计学分析。结果空腹血糖与HbA1c的相关系数 r=0.241,二者之间呈正线性相关关系(P<0.05)。患者组的空腹血糖与 HbA1c的检测结果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通过绘制用于2型糖尿病诊断的ROC曲线得出空腹血糖的曲线下面积大于 HbA1c曲线下面积,诊断价值空腹血糖大于 HbA1c;空腹血糖的佳切点为6.05 mmol/L ,HbA1c佳切点为6.25%。空腹血糖与HbA1c二者结合诊断2型糖尿病的阳性率为93.33%。结论空腹血糖与HbA1c检测对诊断2型糖尿病有重要的意义。

  • D-二聚体、NT-proBNP、MYO联合 hs-CRP诊断心肌梗死的临床价值探讨

    作者:谈艳芳;刘朝红;姜天华;袁成良

    目的:探讨D‐二聚体、血浆氨基末端脑钠肽前体(NT‐proBNP)、肌红蛋白(MYO)与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在心肌梗死患者中的相关性。方法对80例心肌梗死患者与80例健康体检者血浆D‐二聚体、NT‐proBNP、MYO与hs‐CRP水平进行定量检测,并进行相关性研究。结果心肌梗死患者D‐二聚体、NT‐proBNP、MYO与hs‐CRP与健康体检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D‐二聚体、NT‐proBNP、MYO与hs‐CRP联合检测对心肌梗死的诊断具有重要的价值。

  • 血液不合格标本的分析及对策

    作者:王光;董莉

    目的:探讨形成不合格血液标本的原因,以求减少不合格标本,增强质量控制。方法分析2009~2011年的不合格血液标本,比较各年度的量及形成因素。结果按照不合格原因所占比例由大到小依次为凝血标本、溶血标本、用错容器、脂血、量少;年度总不合格标本量逐渐下降;相同因素导致的不合格标本量逐年下降;以9月、2月为不合格标本的高发期,不合格率分别为0.38%、0.42%。结论形成不合格血液标本的原因多为人为因素,应加强培训管理。

  • 糖化清蛋白的检测及临床应用

    作者:史德宝(综述);吕礼应(审校)

    糖尿病(DM )患病率逐年升高,持续性高血糖可促进DM并发症的发生、发展,而良好的血糖控制可有效降低DM 并发症的发生率。糖化血红蛋白(HbA1c)是目前公认的血糖监控标准,可反映既往2~3个月的血糖平均水平,与DM并发症的发生、发展相关。但是,HbA1c受到溶血性贫血、红细胞寿命和血红蛋白变异体等因素的影响。糖化清蛋白(G A )是另一重要的血糖监控指标,因清蛋白(Alb)半衰期较短(约17 d),与血糖的结合速度比血红蛋白快,所以在短期血糖监控上较HbA1c更加敏感,可反映近2~3周血糖变化。本文将就GA的检测方法、参考区间、临床应用及与其他血糖监控指标的比较做一综述。

  • 乙肝表面抗原实验室检测方法的进展

    作者:刘杨(综述);彭道荣(审校)

    由乙型肝炎病毒(HBV )感染引起的乙型肝炎(以下简称“乙肝”)现已成为潜在威胁人类生命的全球性疾病,据世界卫生组织(WHO)2014年6月更新的数据显示,全球已有2.4亿人患慢性肝炎传染病,其中每年就有78万人死于由 HBV 感染所致的肝衰竭、肝硬化及原发性肝癌等肝脏疾病[1]。1992年,我国正式将乙肝疫苗纳入免疫规划管理,有效降低了易感人群的数量,但由于我国是一个乙肝大国,乙肝病毒携带者的基数过大,防治工作仍然面临着严峻的挑战。目前,针对 HBV感染的实验室检测方法多样,因而选择高效率、高质量的检测方法成为乙肝防治工作的重要前提。

  • 铜绿假单胞菌对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的耐药机制研究进展

    作者:张妍(综述);张立(审校)

    铜绿假单胞菌(Pseudomonas aeruginosa ,PA )属假单胞菌属,革兰阴性杆菌,是医院感染的重要条件致病菌,能引起人和动物的感染,也是慢性感染的常见致病菌,治疗非常困难。美国国家医院感染监测系统(NNIS)报告指出PA在所有院内感染致病菌中检出率居第5位,在革兰阴性菌中检出率居第2位[1]。近年来由于大量抗菌药物的广泛使用,P A耐药率在逐年递增,多药耐药PA的数量和耐药率不断上升[2],为临床带来很大困难。PA具有目前已知的细菌耐药的主要机制,已经成为引起院内获得性肺炎多重耐药的代表性革兰阴性菌[3‐4]。

  • 13240例呼吸道感染患者9种呼吸道感染病原体IgM 抗体检测结果分析

    作者:莫伟平;张泳仪

    目的:探讨9种呼吸道病原体的Ig M抗体检测结果及流行情况。方法对2013年1月至2014年12月13240例医院门诊与住院的呼吸道感染患者,采用间接免疫荧光法同时检测嗜肺军团菌1型(L P1)、肺炎支原体(M P )、Q 热立克次体(COX)、肺炎衣原体(Cp)、腺病毒(ADV)、呼吸道合胞病毒(RSV)、甲型流感病毒(IFA)、乙型流感病毒(IFB)、副流感病毒(PIV)9项病原体的IgM抗体。结果13240例患者血清IgM总阳性率为39.42%(5219/13240),MPIgM阳性率高,为21.90%;其次为IFB ,阳性率为13.70%;其他病原体,LP1、COX、CP、ADV、RSV、IFA、PIV的阳性率分别为1.54%、0.29%、0.34%、1.11%、0.17%、0.23、0.13%。5219例阳性样本中单一感染4363例(占83.60%),混合感染856例(16.40%),以M P+ IFB为主,占阳性例数的11.11%。M P Ig M抗体在小于18岁组中的阳性比例为59.94%,比18~50岁组的25.39%和大于50岁组的23.89%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呼吸道感染的病原体主要为MP和病毒。采用间接免疫荧光法检测呼吸道病原体的Ig M抗体可为临床的诊断和治疗提供重要的参考依据。

  • 网织红细胞参数、血小板参数及红细胞免疫在肝硬化患者中的变化情况

    作者:张雁;王志群

    目的:研究观察网织红细胞参数、血小板参数及红细胞免疫在肝硬化患者中的变化情况。方法选取2011年11月至2013年10月该院收治的61例肝硬化患者作为观察组,并以同期同龄的61例健康人员作为对照组,然后将两组人员的网织红细胞参数、血小板参数及红细胞免疫指标进行比较,同时比较不同肝功能分级者的检测水平。结果观察组的网织红细胞参数均高于对照组,血小板计数(PLT)、血小板压积(PCT)及协同肿瘤红细胞免疫花环率(ATER)、红细胞免疫黏附肿瘤细胞功能测定(RIT)、促肿瘤红细胞花环率(ETER)、直向肿瘤红细胞免疫花环率(DTER)均低于对照组,而血小板分布宽度(PDW)、血小板平均体积(MPV)、大血小板比值(P‐LCR)及免疫黏附抑制因子(FEIR)则高于对照组,且肝功能分级C级者波动大于 A级和B级者,B级者则大于A级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肝硬化患者的网织红细胞参数、血小板参数及红细胞免疫呈现异常的状态,且不同肝功能分级者的差异也较大。

  • 血清脂蛋白(a)检测在早期肾脏功能损害的应用价值

    作者:王衍晶;张翠玲

    目的:探讨血清脂蛋白(a )测定在早期肾脏功能损害时的应用价值。方法用免疫透射比浊法测定了58例早期肾脏功能损害患者(患者组)和150例健康人(对照组)血清脂蛋白(a )值,两组间结果比较用 t检验。结果患者组血清脂蛋白(a )水平为(321.82±181.97)mg/L ;对照组血清脂蛋白(a)水平为(44.11±40.64)mg/L ,两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血清脂蛋白(a )对早期肾病诊断的阳性率为66%。结论脂蛋白(a )的检测可以作为早期肾脏功能损害诊断的一个可靠指标。

  • 外周血染色体制备方法的探讨

    作者:庄建龙;王元白;庄倩梅

    目的:探讨外周血染色体制备过程的改良。方法利用改良后外周血染色体培养技术对1170例外周血进行染色体制备。结果改良后所制备的染色体,其分散度、长度和带型都比常规实验室制备有了大幅度的改善。结论改良方法制备外周血染色体不仅大大节约工作时间和人力资源,而且更有利于发现染色体异常。

  • 血清胱抑素C测定在慢性肾病中的诊断价值

    作者:杨云帆

    目的:探讨血清胱抑素C(Cys C)在慢性肾病中的诊断价值。方法按照 K/DOQI指南及预先设定的标准,选取2013年11月至2014年5月由该院肾内科确诊为慢性肾病的患者(患者组)86例(男48例、女38例,年龄26~69岁),定量测定患者血清中Cys C、肌酐(Cr)、尿素氮(BUN)的浓度及阳性率,并将结果与健康人(对照组)进行比较。结果患者组的血清Cys C、Cr、BUN的浓度水平高于对照组,而且血清Cys C异常检出率高于血清BUN、Cr。结论血清Cys C能准确、敏感地反映肾功能的损害,且其反映肾功能的变化不受许多肾外因素的干扰,是一种理想的反映慢性肾病的诊断指标。

  • 呼吸道感染苛养菌的分布及耐药特点

    作者:杨晓波;周璐坤;张方琼

    目的:了解该院呼吸道感染苛养菌的分布及耐药性分析,更好地服务临床,为临床诊疗提供参考依据。方法该院2012年1月至2014年11月从呼吸道感染患者痰共分离培养得到173株病原菌,选用法国梅里埃公司的 A PI鉴定系统进行鉴定;药敏试验使用K‐B法,选用英国Oxoid公司的M H琼脂、血琼脂平板和药敏纸片进行。结果在1374株呼吸道感染患者痰培养中分离出苛养菌173株,其中未发现对青霉素中介或耐药的肺炎链球菌。卡他莫拉菌、流感嗜血杆菌对四环素的敏感率达80%以上,然而对肺炎链球菌的耐药率则高达80%;肺炎链球菌、流感嗜血杆菌对环丙沙星和左氧氟沙星的敏感率为100%;流感嗜血杆菌对第三代头孢菌素的敏感率为100%。结论对于苛养菌的感染,临床治疗应根据药敏试验结果,合理选用抗菌药物,以有效提高治愈率。

  • 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血浆脑钠肽水平与心功能相关性临床研究

    作者:王霖

    目的:探讨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血浆脑钠肽(BNP)水平与心功能的相关性,为临床慢性心力衰竭的诊治提供参考。方法对该院2012年6月至2014年6月收治的60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血浆BNP进行测定,同时对患者的心功能进行评价,观察和分析血浆BNP水平与心功能的关系。结果血浆BNP水平随着NAHY心功能分级的增加而增加(P<0.05),两者呈正相关;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下降,血浆BNP水平显著增高(P<0.05),两者呈负相关;血浆BNP水平随着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的增加明显增(P<0.05)加,两者呈正相关。结论血浆BNP水平可特异、独立地反映左室功能变化,是心功能受损的重要敏感指标,与左心室重塑及心功能状态具有明显相关性。

  • ALT 、AST 、GGT 检测在肝脏疾病诊断中的临床价值

    作者:柳颖;林慧铭

    目的:探讨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谷氨酰氨基转移酶(GGT)检测在肝脏疾病诊断中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120例肝病患者作为患者组,66例健康体检合格人群作为对照组,采用东芝120全自生化分析仪分别检测其血清ALT、AST和GGT水平,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患者组血清ALT、AST 和GGT水平均有不同程度的升高,与对照组比较均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GGT 在不同类型的肝脏疾病中均有明显升高(P<0.05),GGT/ALT在肝硬化,重症肝炎中有显著升高(P<0.05),在肝癌或肝癌转移患者中也明显升高(P<0.01)。结论血清 ALT、AST、GGT检测是协助诊断肝脏疾病的良好指标。

  • 多指标联合检测在儿童细菌性和病毒性脑膜炎中的应用价值

    作者:朱有森;沈林;张丽;李艳红;张朝霞

    目的:通过检测儿童细菌性和病毒性脑膜炎血清中降钙素原(PCT)、C‐反应蛋白(CRP)、白细胞介素6(IL‐6)水平,进而探讨PCT、CRP、IL‐6在检测细菌性和病毒性脑膜炎的应用价值。方法收集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通过抽取脑脊液进行细菌培养鉴定细菌性和病毒性脑膜炎患者的标本,并用Cobas6000检测儿童细菌性和病毒性脑膜炎血清中PCT、CRP、IL‐6的水平,比较这3种检测指标对细菌性和病毒性脑膜炎的应用价值。结果细菌性脑膜炎和病毒性脑膜炎中PCT、CRP、IL‐6的水平均有增高,但在细菌性脑膜炎中PCT、CRP、IL‐6的升高速度更快,升高水平更多,治疗前和治疗后效果更明显,治疗前后3种检测指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PCT、CRP联合IL‐6在检测儿童细菌性和病毒性脑膜炎中能够更快速有效地给予临床治疗指导,具有一定的诊断价值。

  • 两种培养方法联合检测在女性生殖道支原体感染中的应用

    作者:代莉;吴鸿君;司志霖

    目的:通过联合应用固体和液体培养方法,探讨其在解脲支原体(Uu)和人型支原体(Mh)检测中的临床意义。方法用液体与固体培养法对临床340例疑似生殖道支原体感染患者标本进行检测。结果液体培养法阳性率为52.1%,其中单纯Uu感染42.4%,单纯Mh感染2.6%,混合Uu+Mh感染为7.1%。固体培养法阳性率为43.5%,阳性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药敏实验显示对美满霉素和强力霉素为敏感。结论两种培养方法联合检测,能够准确鉴定与培养 Uu与Mh ,同时能够排除由于细菌污染所导致单纯液体培养中产生的假阳性现象。

  • 尿液标本分析前质量控制影响因素分析

    作者:胡兰英;郑婕;贾民

    目的:探讨影响临床检验尿液标本分析前的因素及对策。方法用V FP6.0建立数据库管理系统。对该院2010年3月至2012年12月4563例住院患者不合格尿液标本影响因素进行统计分析,分析影响因素并探讨解决方法。结果采样时间不当、标本受污染、患者未规范准备是影响分析前质量的前3位因素。结论性别、年龄、职业等因素是尿液质量控制的关键因素,尿液标本分析前质量控制是强化全面质量保证的必要环节和确保结果准确及时的前提,需要检验工作者、临床医护工作者和患者的共同努力和参与。

  • Sysmex XE-5000检测浆膜腔积液的可比性研究

    作者:贺端明;蓝惠森;江雁琼

    目的:比较Sysmex XE‐5000血液分析仪体液模式及手工法使用改良牛鲍计数板对浆膜腔积液细胞进行检测的差异,分析这两种方法的可比性。方法随机取患者送检的浆膜腔积液液标本58份,在XE‐5000的体液模式下检测白细胞、红细胞及白细胞分类,对仪器法与手工法所得的结果进行比较分析,用SPSS 13.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组间比较采用配对t检验,并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 X E‐5000在总体标本检测中,白细胞、红细胞计数及白细胞分类与手工法结果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相关性分析显示:白细胞计数 r=0.98,红细胞计数 r=0.52,单个核细胞 r=0.42,多个核细胞 r=0.58。白细胞数大于或等于20×106/L的标本检测中,各项目两种方法的检测结果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P>0.05),白细胞计数 r=0.98,红细胞计数 r=0.62,单个核细胞 r=0.73,多个核细胞 r=0.73。白细胞数小于20×106/L的标本检测中,各项目的两种方法检测结果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相关性分析:白细胞计数 r=0.31,红细胞计数 r=0.99,单个核细胞 r=0.18,多个核细胞 r=0.50。在红细胞细胞数大于或等于1000×106/L 的标本检测中,各项目两种方法检测结果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差异( P>0.05),相关性分析:白细胞计数 r=0.99,红细胞计数 r=0.46,单个核细胞 r=0.80,多个核细胞 r=0.80。在红细胞数小于1000×106/L的标本经检测中,各项目两种方法检测结果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P>0.05),相关性分析:白细胞计数r=0.97,红细胞计数 r=0.00,单个核细胞 r=0.07,多个核细胞 r=0.30。结论 XE‐5000血液分析仪体液模式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特别是对于白细胞数较多的体液标本,可以部分代替人工镜检进行白细胞计数及分类。

  • 两种生化检测系统8项测定结果的比对和偏倚分析

    作者:李翠芬;董志鹏;位冒冒;李素彦

    目的:通过对实验室同一检测项目在不同检测系统间结果比对和偏倚评估。探讨不同检测系统对同一检测项目的结果是否具有可比性。方法以罗氏P800生化分析仪为参比系统,Beckman AU5800为试验系统,检测40例患者血清8项生化项目,计算试验系统(Y )与参比系统(X )之间的相关系数,直线回归方程和不同医学决定水平处的相对偏差。并以美国临床实验室改进修正案能力验证规则(CLIA′88)允许总误差1/2作为标准,判断两检测系统之间的可比性和临床接受可接受性。结果两个不同的生化检测系统对8项生化项目的检测结果相关项良好( r2≥0.95,P<0.01)。计算项目在不同医学决定水平处的相对偏差,不同生化项目在各自的医学决定水平相对偏差均小于1/2CLIA′88规定的总误差的1/2,可被临床接受。结论试验系统和参比系统8项生化项目测定结果相关性良好,两个检测系统的相对偏差可被临床接受。

  • 尝试用新鲜全血替代血常规室内质控品的研究

    作者:姚书克

    目的:尝试用新鲜全血替代配套质控物,做好室内质控工作。方法筛选新鲜血标本,置于冰箱中,于次日进行测定,比较当日和次日结果的偏差,当偏差的绝对值小于一定的值时,认为仪器的是可以接受的。同时用配套质控品做室内质控,以便更好地观察仪器。结果5个指标中,包括低、中、高3个值,所有的小偏差均为0,平均偏差甚至低于1/2NCCL的可允许值,也有个别偏差稍大。结论可考虑用新鲜全血代替室内质控物,同样能观察仪器的重复性。

  • 复发性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106例菌种鉴定及药敏试验分析

    作者:刘九菊;杨文丽;张利革

    目的:对复发性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recurrent vulvovagina candidiasis ,RVVC)患者阴道分泌物进行真菌培养、菌种鉴定及药物敏感试验,为临床诊断和治疗提供依据。方法采集RVVC患者阴道分泌物,采用真菌显色培养法完成假丝酵母菌的培养鉴定,并进行药物敏感试验。结果106份标本共培养出98株假丝酵母菌,白色假丝酵母菌66株占67.4%,非白假丝酵母菌32株占32.6%,其中光滑假丝酵母菌14株占14.2%。98株假丝酵母菌药敏试验,对制霉菌素的敏感率高(95.9%),其次是氟康唑(73.5%),而克霉唑(62.3%)和咪康唑(53.0%)较低。结论白色假丝酵母菌仍是RVVC的主要致病菌,但非白假丝酵母菌所占比例呈上升趋势,假丝酵母菌对临床常用的抗真菌药物存在一定的耐药性。

  • 集落刺激因子对化疗者血液白细胞介素-4和肿瘤坏死因子-α的影响

    作者:李庆端;林俊山;高凌云;叶少毅

    目的:探讨集落刺激因子(CSF)对化疗患者血液中白细胞介素‐4(IL‐4)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的影响。方法采用ELISA法,分别检测使用CSF前后、细菌感染组以及健康对照组静脉血浆中IL‐4和 TNF‐α的水平。结果化疗者使用CSF后可使血中IL‐4水平轻度升高,但与健康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细菌感染组比较明显降低(P<0.05);使用CSF后可使化疗者血中TNF‐α水平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P<0.05),同时也高于细菌感染组(P<0.05)。结论化疗者使用CSF后可明显地提高血液中TNF‐α的水平,这也是停用CSF后,外周血液中白细胞水平迅速下降的原因之一。

  • 2005~2013年盐城地区无偿献血者 ALT 不合格调查分析

    作者:姜蓓蓓;周军兵

    目的:探讨无偿献血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不合格率与性别、年龄、职业及学历的相关性,并统计ALT不合格率逐年的变化趋势,为更好地开展无偿献血工作提供相应依据。方法对无偿献血者的ALT检测结果按年度、职业、性别、年龄和学历方面进行统计,并用统计软件对数据进行详细分析。结果经统计分析,各组结果均存在明显差异,差异有统计学意(P<0.01)。2005~2013年间A L T不合格率以25~<35岁年龄段献血人群高,男性不合格率明显高于女性,职业以公务员高,学生低,“其他”学历人群不合格率低。结论加强对献血者的宣传和征询,增加献血前必要的筛查,可降低ALT不合格率,杜绝不必要的血液浪费。

  • 胆红素对小胶质细胞BV-2表面分子 Toll样受体4 mRNA 表达的影响

    作者:关小勇;李雪丽;陈华干;高干

    目的:探讨不同浓度胆红素对小鼠小胶质细胞系BV‐2表面分子Toll样受体4(TLR4)mRNA表达的影响。方法体外培养小鼠细胞系,加入不同浓度的胆红素孵育1 h ,再加入脂多糖(L PS )刺激24 h ,收集小鼠细胞,提取RN A进行逆转录,利用TLR4的特异性引物进行DNA扩增,观察不同组别 TLR4 mRNA表达的水平。结果 LPS对照组与空白对照组比较 TLR4 mRNA的表达没有显著差异;而两者与4个不同浓度的胆红素干预组比较有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4个不同浓度的胆红素干预组两两比较小胶质细胞系BV‐2表面分子TLR4 mRNA的表达随着胆红素浓度的增高呈现逐渐降低趋势。结论胆红素可抑制BV‐2表面分子TLR4的表达,且随着胆红素浓度的升高,抑制作用越明显。

  • 不同年龄段孕妇二联血清学唐氏筛查意义分析

    作者:张蕾;姜润涵;李小莉

    目的:探讨孕中期血清学标志物二联筛查,对不同年龄段产妇胎儿唐氏综合征初筛的意义。方法对该地区2117例孕中期产妇进行血清甲胎蛋白(AFP)和游离β‐绒毛膜促性腺激素(F‐βHCG)浓度的测定,结合孕妇的年龄、孕周等信息,利用专用数据软件处理数据评估风险,孕妇知情后对高风险产妇进行胎儿染色体核型分析,并跟踪随访。结果20~<26岁、26~30岁、>30岁年龄组孕妇中唐氏综合征筛查阳性率分别为2.47%、5.50%、9.24%,真阳性1例,无假阴性结果。结论随着产妇年龄增加,血清二联筛查唐氏综合征的阳性率越来越高,对30岁以上的产妇,实施该项初筛实验更具意义,对唐氏综合征初筛结果高危的产妇,应给予恰当的结果解释。

  • 血液标本保存时间对8项生化检测结果的影响分析

    作者:韦红金

    目的:分析血液标本保存时间对生化检验结果的影响。方法选取该院2014年9月至2014年12月门诊健康体检者血液标本40份,以日本日立7080全自动生化分析仪和深圳希莱恒IM S‐972型电解质分析仪测定标本在室温1 h时及在4℃冰箱保存4、12,24 h时的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葡萄糖(GLU)、钾(K+)、钠(Na+)、氯(Cl-)、肌酸激酶(CK),乳酸脱氢酶(LDH)等8项生化指标的水平,分别对其检测结果进行比较。结果以1 h时测定的结果为基准,4℃冰箱存放4 h时,GLU测定结果与之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4℃冰箱存放12 h时,GLU、K+测定结果与1 h时测定结果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4℃冰箱存放24 h时,GLU、AST、ALT、CK、LDH ,K+测定结果与1 h时测定结果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4℃冰箱存放4、12和24 h时Na+及Cl-测定结果与1 h时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随着血液标本保存时间的延长,标本中部分生化指标会偏高或偏低,影响检验准确度,24 h后如需复检则需重新抽取血液标本,以保证检验结果准确性。

  • 性病患者中淋球菌感染的流行病学调查及耐药性研究

    作者:黄健;黄美容;黄洋;黄娅娅;於薇

    目的:了解遵义地区性病患者中淋球菌的感染及耐药情况。方法统计2013年6月1日至2013年12月31日该院性病门诊患者中淋球菌的感染率,以及感染患者的性别、年龄特征。采用琼脂稀释法测定临床分离的淋球菌菌株对青霉素、阿奇霉素、大观霉素、头孢曲松钠、四环素及环丙沙星的低抑菌浓度,同时检测菌株产β‐内酰胺酶情况。结果820例性病门诊患者中共检出65例淋球菌感染者,感染率为7.93%;药敏结果显示淋球菌对环丙沙星、四环素、青霉素有较高的耐药率;对阿奇霉素、大观霉素、头孢曲松钠的敏感性较好。结论淋球菌仍然是造成该地区性病患者感染的主要病原菌之一,中青年男性是淋球菌感染的高危群体,在该地区推荐采用头孢曲松钠、阿奇霉素、大观霉素单独或联合使用治疗淋球菌感染。

  • 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血液流变学指标分析

    作者:朱娜;孙丽婷;方海荣;库热西·玉努斯

    目的:探讨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血液流变学的特征。方法选择50例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作为观察组,另选50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分别检测血液流变学的7项指标。结果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全血低切黏度(11.78±2.64)mPa·s、全血高切黏度(5.63±0.63)mPa·s、血浆黏度(2.43±0.22)mPa·s、红细胞凝集指数(2.44±1.02)、红细胞变形指数(0.79±0.04)、红细胞比积(52.43±.6.32)%、红细胞沉降率(8.67±5.41) m m/h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血液流变学各项指标均有不同程度的改变,检测患者血流变学对辅助诊断、治疗及转归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 临床成分血液出库及输注时间的调查研究

    作者:陈钰溪;张立川;刘建峰

    目的:了解血液发放到临床后护士对输注时间的掌握,探讨如何加强对血液质量控制。方法统计该院血库2013年全年的用血资料,选取符合条件的患者输血记录,对血液出库后临床滞留时间及输注时间进行调查统计,并将输血患者按输注类型分为单一成分输注者和多个成分输注者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血液出库到开始输注的间隔时间调查,在单一成分输者中输红细胞悬液者的64.47%,输新鲜冰冻血浆者的82.11%,输血小板患者的78.82%能够达到从出库到开始输注少于30 min的规定,而多个成分输注者明显差于单一成分输注者;血液从开始输注到输注完毕的时间间隔调查显示,输红细胞、血浆血小板患者均100%能达到4 h必须完成输注的规定,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临床护士取血后,不能完全在规范要求的时间内完成输注操作会影响输血安全。医院需要加强输血方面知识教育,以及强化护理人员对输血操作规范的执行监督,保障输血的质量安全。

  • 美沙酮替代疗法患者 HIV、HCV 及梅毒螺旋体感染状况变化趋势的研究

    作者:韦桂兰;黄芳

    海洛因成瘾是目前中国严重的公共卫生问题之一。吸毒人员作为高危群体,丙型肝炎(HCV)、梅毒螺旋体(TP)、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高感染率已有相关文献报道,但感染情况变化趋势研究报导较少。现将本市美沙酮替代疗法患者HIV、HCV及T P感染状况变化趋势本次研究结果报道如下。

  • 结合多种方法检测CK-M B

    作者:饶华春;卢海景;粘少硕

    用免疫抑制法检测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有时会出现结果异常升高但与临床症状不相符的现象,给临床医生的诊断造成了困惑。本文对其进行了分析并报道如下。

  • 产气荚膜梭茵致肱骨骨折伤口感染1例

    作者:姚立琼;张亚维

    患者,男性,34岁,农民,因“车祸致左上臂外伤后疼痛、畸形、伤口出血、活动受限2h”入某中医院就诊。查体:体温:37.3℃,脉搏:80次/分,呼吸:20次/分,血压:115/80 mm Hg 。

  • 六西格玛度量在实验室性能评价和质量控制设计中的应用

    作者:张路;王治国

    实验室在寻求对分析方法和仪器性能进行客观评价及比对。但是很少有方法可以在一个公平的条件下比较系统性能从而作出公平合理的比较。当前的评估方法是随意的,其依赖于不清晰的“当前技术水平”评估,或者更关注容易有形的效率指标,如速度、成本或易用性。在购买仪器的决策过程中常常忽视试验交付质量的分析目标和要求。而在这些方面,西格玛度量是一个很好的工具。

  • 医学参考实验室的计量学特性研究

    作者:全灿;徐蓓;李红梅;史光华;吴佳佳

    医学诊断及其治疗都依赖于临床检测指标的准确可靠。医学实验室的结果应可溯源至较高级别的参考物质和/或参考测量程序[1‐2]。参考实验室是指运行参考测量程序,提供测量结果不确定度符合特定要求的测量结果的实验室[1]。按国际检验医学溯源性联合委员会(JCTLM )要求,参考实验室需符合以下3个条件[3‐4]:(1)采用JCTLM 公布的参考测量程序;(2)通过ISO17025与ISO15195认可;(3)定期参加参考实验室室间比对计划。

  • 高职医学检验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与实践

    作者:袁学杰

    我国高等医学检验教育事业经过几十年的发展,逐步形成了人才教育的多层次培养模式[1]。高职医学检验学生的创新能力是国家教育与改革工程的重要目标,各高校人才培养过程中要体现提升高职医学检验学生的技能创新,现国内高职高专在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方面还均处于探索和摸索阶段[2],高职学校以技能应用为主旨,着重对实践能力的培养,让学生懂得怎样做,并且懂得为什么做,有没有更好的代替或更新,从而使其实践能力进一步提升,分析判断能力进一步增强,综合素质进一步提高,具有一定的技术开发及创新能力。

  • 多发性骨髓瘤检验的临床实习带教体会

    作者:肖明锋;刘基铎;刘光平;袁晴;黎允诗

    多发性骨髓瘤(multiple myeloma ,M M )是浆细胞异常克隆性增生所致的一种恶性肿瘤。它的特点是以一种单克隆免疫球蛋白(包括IgA、IgG、IgM、IgE或IgD)或游离的单克隆性轻链(κ或λ)过度增生。常见的临床表现有骨痛、贫血、感染及出血性疾病等。其临床表现复杂多样,大多数没有明显的特异性,很多患者以骨病、肝病、肾病等继发病前来就诊,容易造成临床的漏诊及误诊,从而延误患者的诊断和治疗[1]。多发性骨髓瘤的诊断主要依据是实验室检查,其中以 M 蛋白呈阳性、骨髓中异常浆细胞大于15%为临床诊断标准[2]。近年来MM的检验方法有了很大的改进,为临床上的准确诊断、患者的治疗及预后判断提供了更多的实验室依据。做好MM 检验的实习带教工作,让学生把在校学到的 MM 检验的理论知识与临床的实践工作结合起来,既能更加牢固的掌握专业知识,也能把知识向实际工作能力转化,是临床实习带教的关键。现将MM检验实习带教体会总结如下。

国际检验医学分期目录
期数
2019 01 05 06
2018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017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016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015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014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013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012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011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010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9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8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7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6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5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4 01 02 03 04 05 06
2003 01 02 03 04 05 06
2002 01 02 03 04 05 06
2001 01 02 03 04 05 06
2000 02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