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学术期刊 > 医药卫生综合 > 国际检验医学杂志

国际检验医学

国际检验医学杂志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Laboratory Medicine 국제검험의학잡지

省级期刊
  • 主管单位: 重庆市卫生局
  • 主办单位: 重庆市卫生信息中心
  • 影响因子: 1.01
  • 审稿时间: 1-3个月
  • 国际刊号: 1673-4130
  • 国内刊号: 50-1176/R
  • 发行周期: 半月刊
  • 邮发: 78-26
  • 曾用名: 国外医学(临床生物化学与检验学分册)
  • 创刊时间: 1980
  • 语言: 英文
  • 编辑单位: 国际检验医学杂志编辑委员会
  • 出版地区: 重庆
  • 主编:
  • 类 别: 医药卫生综合
期刊荣誉:
  • 血清缺血修饰清蛋白在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危险分层中的价值探讨

    作者:陈莉农;刘成桂;黄文方;杨永长;郑伟

    目的 探讨血清缺血修饰白蛋白(IMA)在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危险分层中的价值.方法 用清蛋白-钴结合法检测171例ACS和175例非ACS(NACS)患者血清IMA水平,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曲线)评估IMA对ACS危险分层的价值,并建立Logistic回归分析模型.结果 IMA诊断ACS的曲线下面积(AUC)为0.82,佳cut-off取75.40 U/mL时,其诊断ACS的灵敏度、特异度分别为71.8%、74.4%.逐步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在剔除三酰甘油(TG)、血糖(Glu)、同型半胱氨酸(Hcy)、性别、酗酒因素后,IMA是预测ACS的独立变量,其高三分位数与低三分位数相比,发生ACS的比值比(OR)为4.17.结论 在ACS患者发生阶段,检测IMA可弥补心肌损伤标志物因灵敏度较低的不足,有助于ACS的早期诊断和危险分层.

  • 精子DNA完整性、诱发顶体反应与夫精宫腔内人工授精妊娠率的关系

    作者:梁嘉颖;李子涛;张杰;杨旭辉;黄志承;汪李虎;刘风华

    目的 探讨精子DNA完整性和诱发顶体反应与夫精宫腔内人工授精(AIH-IUI)临床妊娠率的关系.方法 对相同促排方案的151个IUI周期的患者进行精子DNA碎片化指数(DFI)和钙离子载体激发硕体反应(ARIC)检测,分析精子DNA完整性和诱发顶体反应与AIH-IUI临床妊娠率的关系.结果 妊娠组DFI%为(20.6±9.5)%,非妊娠组为(31.5±13.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将患者分为DFI%≤30%和DFI%>30%两组,其临床妊娠率分别为14.0%和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妊娠组ARIC%为(14.1±4.6)%,非妊娠组为(8.2±2.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将患者分为ARIC%≥10%和ARIC%<10%两组,其临床妊娠率分别为18.6%和7.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精子DFI%和ARIC%与AIH-IUI临床妊娠率有关.

  • poly(A)加尾的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血清miR-124a表达及临床初步应用

    作者:陈鑫;臧素纲;韩霜;王伟;汪晓莺;周玉贵

    目的 建立ploy(A)聚合酶加尾的SYBR Green Ⅰ实时荧光定量PCR方法检测血清微小RNA(miR)-124a,并作临床初步应用.方法 用Trizol试剂提取血清总RNA.miR-124a ploy(A)聚合酶加尾逆转录获得cDNA,进行SYBR Green Ⅰ实时定量PCR扩增检测.制作C.elegans-miR-39模拟物浓度梯度稀释的标准曲线,定量血清中miR-124a的表达水平.结果 该方法能定量检测血清miR-124a表达水平,熔解曲线呈单峰,PCR扩增产物特异,在103~106 copies/uL范围内有良好的线性关系(r2 =0.999),并且检测重复性好.糖尿病患者血清中miR-124a表达水平明显高于健康体检者(P<0.05).结论 所建立的ploy(A)聚合酶加尾SYBR Green Ⅰ实时荧光定量PCR方法能敏感、特异地检测血清中miR-124a的表达水平,为下一步临床应用的研究奠定了方法学基础.

  • 血浆NGAL和血清CysC在糖尿病肾病早期诊断中的临床价值

    作者:孙丽;牛国平

    目的 探讨2型糖尿病(T2DM)患者血浆中性粒细胞明胶酶相关脂质运载蛋白(NGAL)和血清胱抑素C(CysC)的改变及其对糖尿病肾病(DN)的诊断价值.方法 选择T2DM患者58例,根据尿微量清蛋白/尿肌酐比值(ACR)分为正常清蛋白尿组(ACR<30 mg/mmol)和高清蛋白尿组(ACR≥30 mg/mmol);另选择40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测定其血浆NGAL、血清CysC、肾功能、血糖及血脂等水平.结果 血浆NGAL和血清CysC水平在对照组、正常清蛋白尿组和高清蛋白尿组中呈逐步增高趋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earson相关分析,血浆NGAL与血清CysC、肌酐(CREA)呈正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0.58、0.43、0.66,P<0.05);血清CysC与CREA、BUN亦呈正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0.73、0.58,P<0.05).结论 DN患者血浆NGAL与血清CysC水平显著升高,二者呈明显正相关,均与肾损伤程度有关,二者可以作为DN早期无创性诊断指标.

  • FAVN与RFFIT在动物和人狂犬病中和抗体检测中的比较

    作者:张守峰;张菲;刘晔;王颖;米立娟;扈荣良

    目的 比较荧光抗体病毒中和试验(FAVN)和快速荧光灶抑制试验(RFFIT)两项技术用于动物和人血清狂犬病中和抗体检测的差异.方法 以FAVN和RFFIT两种方法分别对60份动物及人血清进行狂犬病中和抗体的平行定量检测,应用配对定量资料的t检验对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以0.5 IU/mL的国际推荐标准,对同一样品经FAVN和RFFIT两种方法测定的中和抗体效价进行定性判定,二者对全部60份样品的检测符合率为96.67%(58/60).统计学分析显示,两种检测方法对总体样品及不同动物样品的定量检测结果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FAVN和RFFIT可通用于动物和人血清的狂犬病中和抗体检测.

  • 重症监护病房患者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的分子流行病学研究

    作者:吴财铭;栗俊杰;廖奇峰;吴伟元;吴劲松;卢月梅

    目的 通过对重症监护病房患者金黄色葡萄球菌(SA)感染的分子流行病学研究,为临床预防和研究SA感染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收集重症监护病房近3年SA培养阳性病例52例,(去除同一患者相同和不同部位标本)采用多重PCR扩增SA的毒素基因tst和sec,分析毒素基因的存在与发热的关系,通过PCR扩增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基因组稀有限制区旁的DNA序列,对MRSA进行基因分型.结果 52例患者中,19例为对甲氧西林敏感的金黄色葡萄球菌(MSSA),33例为MRSA,其中有22例MRSA携带tst和see基因(66.7%),显著高于MSSA 7例携带tst和see基因(P<0.05);37例伴有发热,其中29例含有tst和see基因,15例不伴发热,其中5例含tst和sec基因,发热组携带两种基因比率显著高于不发热组(P<0.05);稀有限制区PCR(IRS-PCR)分型表明,2012~2014年感染MRSA的33例患者有22例为同种基因型.结论 tst和see基因的存在可能与SA引起的发热有关,近3年该病房存在MRSA暴发流行可能.

  • 131例女性宫颈腺癌HPV感染基因型分布

    作者:夏林;王宏景;耿建祥;范雪梅;王志蕙;梅静;龙秀荣;徐海燕;赵雪

    目的 探讨女性宫颈腺癌组织中人乳头瘤病毒(HPV)感染基因谱的分布情况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从131份女性宫颈腺癌组织标本中提取23种HPV DNA,使用聚合酶链式反应和反向点杂交相结合的基因芯片技术对宫颈腺癌组织行23种HPV型别的测定,同时分析受检者的相关资料.结果 131例女性的宫颈腺癌组织标本中检出HPV感染者82例,总的HPV感染率为62.60% (82/131),其一型感染率为33.59%,一型中主要感染型别是HPV16型(16.79%),其次为HPV18型(13.74%).阳性检出率多型HPV感染为29,01%,其中HPV16+18型和HPV16+ 58型,分别占多型感染的21.05%和7.90%,是多型感染的主要型别.结论 一型HPV16型和HPV18型及多型HPV16+18型和HPV16+58型是女性宫颈腺癌组织的主要基因型,此基因芯片检测技术可适用于宫颈组织标本,一次可检测23种HPV基因型,其特异性强,敏感性高,对中国女性宫颈腺癌HPV感染基因型分布的病因学研究具有重要的意义.

  • 实验设计中样本含量估算方法探讨——以PI3K抑制剂对小鼠气道炎症影响的实验研究为例

    作者:喻宁芳;喻宁芬

    目的 介绍和比较医学实验设计中不同的样本含量估算方法.方法 以磷酸酰肌醇3激酶(PI3K)抑制剂对小鼠气道炎症影响的实验研究为例,运用不同方法计算样本含量.结果 公式法计算需12只,PASS软件Simple法计算需8只,Stata软件计算需10只,验算其检验效能:1-β>0.9.结论 3种不同方法估算的样本含量都是合理有效的,实验研究人员可以以多种计算结果为依据,分析实验研究性质,综合考虑研究成本、可行性与伦理学要求对样本含量的影响,确定合适的样本数.

  • TBA-120FR型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性能验证

    作者:翁镔;陈招虹;黄珍珍;姜明建

    目的 为参加ISO15189医学实验室认可和了解仪器性能,对TBA-120FR全自动生化分析仪进行了性能验证.方法 通过评估参加ISO15189认可的项目,包括总蛋白(TP)、清蛋白(AL B)、总胆红素(TBIL)、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谷氨酸氨基转移酶(GGT)、碱性磷酸酶(ALP)、肌酸激酶(CK)、钾(K)、钠(Na)、氯(Cl)、钙(Ca)、磷(P)、糖(Glu)、尿素(BUN)、肌酐(CRE)、尿酸(UA)、三酰甘油(TG)、胆固醇(CHOL) 19个项目的精密度、线性范围、准确度进行分析,评估仪器的性能.结果 TBA-120FR全自动生化分析仪在精密度、线性范围、正确度等方面均可达到ISO15189认可所要求的仪器性能指标或仪器声明的指标.结论 TBA-120FR生化分析仪性能稳定、准确度高,完全符合ISO15189分析质量要求.

  • 银杏达莫注射液联合低分子肝素钙治疗慢性肺心病急性加重期对棘形红细胞计数和红细胞体积变化的影响

    作者:张明洁;杨玉梅;李德仁;杨明建

    目的 观察银杏达莫注射液联合低分子肝素钙对慢性肺源性心脏病(CPHD)急性加重期棘形红细胞计数和红细胞体积分布宽度(RDW)变化的影响.方法 选取88例临床确诊CPHD急性加重期患者,分为常规治疗组(B组,n=44)和常规治疗+银杏达莫注射液和低分子肝素钙联合治疗组(C组,n=44);同时选择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A组,n=50).比较三组棘形红细胞计数及RDW.结果 C组患者经常规治疗+银杏达莫注射液和低分子肝素钙治疗后,临床总有效率为90.9%,明显优于B组的61.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B、C两组患者棘形红细胞计数及RDW明显高于A组(P<0.05);治疗后,B组RDW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5),C组棘形红细胞计数及RDW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5);与B组治疗后比较,C组治疗后棘形红细胞计数及RDW降低明显(P<0.05).结论 常规治疗+银杏达莫注射液和低分子肝素钙联合治疗CPHD急性加重期患者临床效果较单独常治疗好,治疗后棘形红细胞计数及RDW较后者明显降低(P<0.05).

  • T淋巴细胞亚群检验血标本在18~28℃温室或4℃冰箱过夜与当日标本检验结果对比研究

    作者:姚伯程;王芳;田彩平;包晓玲;李永辉;庞洁

    目的 为了解决血标本在采集后4h内检验限制和确保检验结果的准确性,同时满足患者和临床医生的需求,对T淋巴细胞亚群检验血标本的不同存放时间、存放温度条件的检验结果与标准方法进行对照研究.方法 抗凝管中的抗凝血一半当日检验,另一半标本置于18~28℃温室或4℃冰箱过夜,于次日再测定.检验方法用实用单克隆抗体SPA花环(McAb-A-E)直接法.结果 用20例标本对比结果,用SPSS19.0统计软件,经配对t检验对检验结果进行处理分析,两组CD3(t=-1.025,P=0.318)、CD4(t=-1.468,P=0.159)、CD8(t=-1.408,P=0.175)、CD4/CD8(t=-0.481,P=0.636)比较,四项结果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抗凝血标本在18~28℃温室或4℃冰箱过夜,T淋巴细胞亚群检验结果与当日相比无变化,即并不影响淋巴细胞CD3、CD4、CD8抗原性,也不影响实用McAb-A-E直接法对其抗原性的测定.

  • 糖尿病患者糖化血红蛋白与血清CA199水平相关分析

    作者:李亚波;闵晓黎;王轶珊;邹映东

    目的 探讨糖尿病患者糖化血红蛋白(HbAlc)与血清糖链抗原199(CA199)水平变化关系.方法 选择100例健康体检者作对照,收集2010~2013年653例糖尿痛患者(糖尿病组)的HbAlc与CA199资料,以HbAlc水平将患者分为3组(良好组、尚可组、控制差组).分析各组间CA199水平差异情况.选出部分CA199阳性的糖尿病患者:良好组9例、尚可组12例、控制差组15例,追踪观察2010~2013年的CA199变化情况.结果 对照组与糖尿病组CA199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HbAlc控制差组与良好组、尚可组CA199阳性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HbAlc控制差组CA199水平2013年与2010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糖尿病患者血清CA199水平高于健康人群;HbAlc控制差组血清CAl99水平明显高于血糖控制尚可组及良好组;控制差组患者的HbAlc水平随病程进展,血清CAl99水平明显上升.

  • 乙型肝炎病毒核苷类似物交叉耐药株RT区变异分析

    作者:滕旭;林乐勋;陈丽玲;梁爽;徐晖;谷鸿喜

    目的 研究多种核苷类似物(NAs)序贯治疗产生交叉耐药的患者体内乙型肝炎病毒(HBV) RT区变异位点和变异类型.方法 筛选6例临床上对两种或两种以上NAs产生交叉耐药的患者,并从患者血清中获取HBV交叉耐药株DNA,进行全基因克隆和测序,从而分析其变异特点和规律.结果 经测序鉴定,6位患者体内HBV基因型均为C型,产生交叉耐药的相关性变异以rtM204V/I (YMDD)变异为主(50%),部分YMDD变异株伴有rtL180M变异(16.7%)、其他伴随变异包括rtV173L(16.7%),rtL80I(16.7%).此外,还发现RT区次要变异伴随位点rtL269I(40%)、rtQ333K(56.7%)、rtH337N(56.7%).结论 RT区次要变异伴随位点rtL269I、rtQ333K、rtH337N的出现可能增强了HBV YMDD变异株在体内的复制能力,并对交叉耐药准种所占比例起到了放大的效果,从而导致本研究中6例患者出现对拉米夫定、恩替卡韦、阿德福韦和替比夫定产生多重耐药.

  • 3种基因分型方法在鲍曼不动杆菌中的应用评价

    作者:姜飞;邓丽华;康海泉;赵晓杰;马萍;李洪春

    目的 比较3种基因分型方法在鲍曼不动杆菌中的应用.方法 采用琼脂稀释法检测重症监护室(ICU)分离的30株鲍曼不动杆菌的小抑菌浓度(MIC);分别以肠杆菌科基因间重复一致性序列(ERIC)、基因外回文重复序列(REP)及随机多态性核苷酸序列(RAPD)为引物进行PCR扩增,利用电泳指纹图谱进行基因分型,并进行聚类分析.结果 30株鲍曼不动杆菌仅对头孢哌酮/舒巴坦有较低的耐药率;ERIC PCR基因分型法的扩增条带为丰富,能扩增出4~7个条带,RAPD和REP-PCR扩增条带较少,分别扩增出1~5和1~4个条带;3种方法分别将30株鲍曼不动杆菌分为4、4、3个群.结论 头孢哌酮/舒巴坦对于多重耐药鲍曼不动杆菌依然有较好的敏感性;本试验初步证实3种方法均可作为鲍曼不动杆菌基因分型的可选方法,ERIC-PCR较另外两种方法扩增条带更丰富,分辨率更好.

  • 两种循环酶法检测血清同型半胱氨酸结果的可比性及偏倚评估

    作者:许广伟;王玉洁

    目的 对两种不同厂家同型半胱氨酸(Hcy)诊断试剂测定结果的可比性及偏倚评估进行研究,为血清Hcy诊断试剂的试验室认可提供试验数据.方法 依据美国临床试验室标准化协会(CLSI)中的EP9 A2文件,用上海华臣和深圳奥萨试剂在Hitachi7600-020全自动生化分析仪上对40份患者血清分别进行Hcy测定,其中以华臣试剂为参比方法,以奥萨试剂为试验方法.用线性回归分析对医学决定水平处的预期偏倚和可信区间进行计算,根据生物学变异导出的可允许偏倚为标准,判断试剂的临床可接受性.结果 两种试剂对患者血清Hcy测定结果显示,方法内重复性良好,无离群点.在医学决定水平处的系统偏倚临床可以接受.结论 同一试验室一个检测项目存在2个或2个以上的试剂时,应进行试剂间的方法比对及偏倚评估,判断其临床可接受性,以保证检验结果的可比性.

  • 探讨Sysmex XE-5000型全自动血液分析仪对白血病的诊断价值

    作者:刘怀燕

    目的 研究Sysmex XE-5000型全自动血液分析仪的白细胞分类及散点图对白血病的诊断价值.方法 对79例白血病患者血液常规的白细胞分类结果、散点图结果和骨髓穿刺结果进行比较,探讨仪器的提示诊断价值.结果 白血病患者的血液标本用Sysmex XE 5000型全自动血液分析仪测定,结果中的白细胞总数、淋巴细胞、单核细胞结果异常对白血病的提示诊断有一定的价值.结论 Sysmex XE-5000型全自动血液分析仪对白血病分类及诊断有着重要意义,但是面对繁多的白血病种类,仪器对其识别有限,Sysmex XE-5000型全自动血液分析仪检测出的结果结合人工涂片镜检对白血病的提示诊断更有价值.

  • 2013年医院感染病原菌分布及其耐药性分析

    作者:肖斌龙;郭健莲;江先海;刘惠娜

    目的 分析该院2013年临床分离病原菌的分布及耐药性,为临床正确诊断和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MicroScan Walk Away 40SI全自动细菌鉴定/药敏分析仪对菌株进行鉴定和药敏试验,并运用WHONET5.4进行结果分析.结果 从13 379例标本中共分离病原菌3 701株,其中革兰阳性菌776株占21.0%,革兰阴性菌2 192株占59.2%,排名前5位病原菌依次为大肠希氏菌、肺炎克雷伯菌、铜绿假单胞菌、鲍曼不动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分别占18.7%、18.1%、13.2%、9.2%、9.3%.大肠埃希氏菌和克雷伯菌属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检出率分别为51.0%和26.7%.耐甲氧西林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和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检出率分别为79.5%和43.0%.肠杆菌科细菌对碳青霉烯类保持较高敏感性,革兰阳性菌对万古霉素和利奈唑胺均敏感.结论 必须加强细菌耐药性监测,指导合理用药.

  • ELISA法检测丙型肝炎病毒抗体佳临界值的探讨

    作者:卢香云;程江

    目的 探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丙型肝炎病毒(HCV)抗体诊断阳性的佳临界值(cut-off).方法 选取住院患者或体检者的130份经ELISA法初筛为阳性的血清标本和45份接近cut-off的阴性标本,吸光度(OD)值为0.15~2.0,采用重组免疫印记法(RIBA)检测确认其阴、阳性.利用SPSS17.0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曲线),确定佳临界值(cut-off值).结果 以该院检验科现用试剂说明书给定的cut-off值计算,ELISA法与RIBA法定性结果的一致性Kappa值为0.676.以ROC曲线确定的cut-off值0.251 3计算,ELISA法与RIBA法定性结果的一致性Kappa为0.829.结论 应用ROC曲线对临床实验室进行分析,可以更科学地找出适合该实验室临床诊断的佳cut-off值,为临床提供可靠的结果.

  • 探讨抗CCP抗体与RF联合检测在类风湿关节炎中的临床意义

    作者:匡红;周琳瑶;刘书蓉;袁璐;曾琳;裴莉;贾淑芳;蔡荣;熊露

    目的 探讨抗环瓜氨酸肽(CCP)抗体和类风湿因子(RF)联合检测对类风湿性关节炎(RA)的临床意义.方法 对55例RA患者及52例非RA患者进行抗CCP抗体和RF的测定,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血清抗CCP抗体,用免疫比浊法定量检测RF.结果 在RA组检出抗CCP抗体和RF阳性率明显高于非RA组,RF联合抗CCP抗体用于疑似RA和确诊为RA检测的阳性率分别为34.6%和63.6%;RF单独检测用于疑似RA和确诊1年以上的RA检测的阳性率分别为21.2%和45.5%;而单独将抗CCP抗体用于检测两组病例的阳性率分别为26.9%和47.2%.结论 抗CCP抗体是类风湿的特异性诊断指标,与RF联合检测有助于提高RA临床诊断效能.

  • 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外周血HFLC检测的临床意义

    作者:杜振华;鲍布和;张明华

    目的 探讨外周血高荧光强度淋巴细胞(HFLC)与类风湿性关节炎(RA)发作的关系.方法 选取2013年3月至2014年7月在武警后勤学院附属医院就诊的RA患者91例,含活动期患者(ARA)39例,静止期患者(SRA) 52例,并选择同期114例该院查体患者作为健康对照组(HC),采用Sysmex XE-5000检测外周血HFLC的两参数绝对计数(HFLC#)和占白细胞百分比(HFLC%),采用SIMENS BNII全自动免疫散射比浊仪检测C反应蛋白(CRP)、血清免疫球蛋白(IgA、IgG、IgM)、类风湿因子(RF)、抗链O(ASO)、补体(C3、C4).结果 HC组[0.00(0.00~1.00)×109/L]和SRA组[0.00(0.00~1.00)×109/L]间HFLC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均明显低于ARA组[1.00(0.00~2.00)×109/L](P<0.05).ARA组HFLC%[0.10%(0.00%~0.22%)]明显高于HC组[0.00% (0.00%~0.14%)](P<0.05).ARA组中HFLC#与IgE、CRP为正相关(P<0.05),HFLC%与RF正相关(P<0.05).HFLC#与HFLC%的RO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637(P<0.05)、0.632(P<0.05),当HFLC%界值为0.14%时,灵敏度为46.15%,特异度为78.85%.结论 HFLC%与H FLC#可以反映RA的发作,虽然其诊断效能不高,但是由于这些参数获取经济、便捷,可以为RA发作的诊断提供新的观察指标,为指导下一步的检查和治疗提供帮助.

  • Sysmex CS5100全自动凝血分析仪性能评价

    作者:薛赢俊;陆波;金孝燕;王蕾

    目的 验证Sysmex CS5100全自动凝血分析仪的系统性能,确定该检测系统是否稳定、准确、可靠.方法 对Sysmex CS5100全自动凝血分析仪上的准确度、不精密度、线性、检测限、携带污染率进行评价.测试20例健康体检者的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凝血酶时间(TT)、纤维蛋白原(FIB)验证厂家提供的参考区间.结果 准确度试验测定结果全部合格;批内大变异系数(CV)3.82%、批间大CV值为6.24%;线性试验FIB相关系数(r)为0.998 9、D二聚体(D-D)r为0.996 7、纤维蛋白(原)降解产物(FDP)r为0.998 5;检测限大CV为6.13%;携带污染率大值为-6.45%,验证全部合格.结论 Sysmex CS5100全自动凝血分析仪是一个精密度好、准确度高、检测范围宽、携带污染率低的检测系统.

  • 降钙素原与(1,3)-β-D葡聚糖对肺部感染诊断的临床效能

    作者:卢先雷;罗宇鹏;曹志跃;杨进;朱文磊;王平;刘波;朱勇;孙长贵

    目的 评价临床常规工作状态下降钙素原(PCT)与(1,3)-β-D葡聚糖(G试验)单独及联合应用诊断肺部感染的实际效能.方法 收集病例1 027例,统计痰涂片及培养阳性分离菌分布组成,分别与微生物检验和胸部CT比对研究PCT和G试验的诊断价值,并研究微生物检验阳性与CT推断性诊断时G试验值分布,系统评价G试验与PCT联合应用对肺部感染的预测能力.结果 病原菌分离以烟曲霉菌、多重耐药菌、结核分枝杆菌为主;与微生物检验比较时PCT特异性41.2%,敏感性66.4%;在微生物检验与CT均诊断为肺曲霉菌感染的病例中,G试验中位数与均数均小于临界值;与微生物检验比较,G试验特异性84.1%,敏感性13.2%;在一致病例中G试验中位值112.91,95% CI分布60~768;CT为参照,G试验特异性75.0%,敏感性21.4%;疑似肺源性败血症病例中,PCT的中位值7.51,三个病例PCT低于阈值;三个病例G试验假阳性.两项检查同时阳性对肺部真菌感染的预测能力仅2.30%,对细菌感染为5.40%;大部分肺部真菌感染的患者PCT并不升高;某些细菌感染G试验也可能升高.结论 对于PCT与G试验测定应该谨慎对待,合理分析,综合评价后有选择性的参考.

  • 豫西某市献血者乙型肝炎病毒感染趋势与现状

    作者:许东亚

    目的 了解乙型肝炎病毒(HBV)在平顶山市无偿献血人群中的现状和感染趋势,为平顶山市无偿献血的深入开展提供依据.方法 对平顶山市2007~2013年的无偿献血者285 282例乙型肝炎表面抗原(HBsAg)的检测结果进行分析.结果 299例无偿献血HBsAg阳性者中男性占75.9%,女性占24.1%;检出绝对数高发生在41~50、31~40年龄组,分别占总阳性数的33.4%和33.1%,高于18~30岁组的27.76%.2007~2013年总阳性率为1.15%.201 3年阳性率为0.67%,比2012下降了34.95%.结论 平顶山市无偿献血者人数不断增长,但HBsAg的阳性率却呈现逐年下降趋势.平顸山市无偿献血者中HBsAg阳性率在本省和全国皆处于较低水平,建设一支无偿、志愿、固定的献血者队伍势在必行.

  • 232例次单采血小板输注疗效的分析

    作者:魏贯峰;周素华;胡强;胡军

    目的 探讨无交叉配型的单采血小板(PLT)临床输注后的效果及疗效.方法 通过对输注单采PLT的患者进行输注前及输注后1h和24 h外周血PL T计数,对单采PLT输注效果进行评价.结果 输注单采PLT的患者与输注前相比,PLT总体上有明显提高,平均有效率达72.41%(168/232).有输注PLT史的患者与普通患者相比,输注PLT有效率随着次数增加而降低,不同输注次数总体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37.89,P<0.05).结论 临床医生应该严格控制患者输注PLT指征、掌握患者情况,减少或避免输注无效的发生,提高PLT输注有效率及临床疗效.

  • 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外周血游离DNA中检测EGFR基因突变

    作者:张世强;王保庆;王海清;张旭东

    目的 检测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外周血游离DNA中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基因19和21外显子的突变情况,并与相应的肿瘤组织检测结果进行比较,探讨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应用外周血游离DNA检测EGFR突变的临床意义.方法 应用实时荧光聚合酶链反应(PCR)技术检测32例非小细胞肺癌患者术后肿瘤组织和术前外周血游离DNA中EGFR基因19和21外显子的突变,所有扩增标本均经基因测序法验证.结果 32份外周血标本中,共检测到13份EGFR基因突变,突变率达40.6%,肿瘤组织中有16份EGFR基因突变,突变率达50.0%,外周血和肿瘤组织EGFR基因同时突变的有13份,两者突变一致性达到81.2%,两者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外周血游离DNA代替肿瘤组织进行EGFR基因突变检测具有可行性,为无法取得肿瘤组织的非小细胞肺癌患者提供一种更快捷、简便的EGFR基因突变检测方法,其检测结果可为临床选择靶向药物治疗提供依据.

  • 5种快速方法检测真菌孢子的比较

    作者:吴瑞民;李朝献;李妤蓉

    目的 推行白带常规检查规范化、标准化,提高检测阳性率.方法 严格控制白带常规检查如医生申请、患者准备、标本采集、送检、质量控制、实验室检查、报告发放等各环节操作.用亚甲蓝、新亚甲蓝、吕氏碱性美兰、改良革兰氏染色法及改良革兰氏染色法等快速染色法与生理盐水直接涂片法对妇科门诊216例疑似阴道炎的患者同时做阴道分泌物常规检测.结果 生理盐水直接涂片法:念珠菌检出率24.5%,滴虫检出率为10.6%.5种快速染色法:念珠菌检出率为31.5%,滴虫检出率为12%,加德纳菌检出率为19.4%.生理盐水直接涂片法和5种快速染色法对滴虫的检出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快速染色法检出率高于生理盐水直接涂片法.生理盐水直接涂片法和快速染色法对念珠菌的检出率经x2检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快速染色法对念珠菌的检出率明显高于生理盐水直接涂片法.结论 5种快速染色法均适用于检查阴道分泌物,提高白带常规检查的阳性率,对女性阴道炎诊断与鉴别诊断、治疗效果评估有重要价值.

  • 深圳市女性医务人员HPV感染现状及HPV基因分型的研究

    作者:刘秀卿;李卓成;李延武

    目的 了解健康女性医务人员HPV感染的阳性率与各年龄段的关系及各亚型的分布情况以及自然清除率,为该人群宫颈癌的早期防治及流行病学研究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采用PCR扩增-反向点杂交法检测23种HPV基因型,包括18种高危型和5种低危型HPV,分析受检者HPV感染率和基因型分布情况,比对各年龄段的感染率并对比1年后HPV复查情况计算自然清除率.结果 1 366例标本中阳性176例,阳性率为12.88%,21~<30岁与60岁及以上的感染率出现两个弱高峰;检测出22种HPV基因型,HPV83型未被检出,高危型主要以HPV52、53、16为主,低危型以HPV81、42较为常见;1年后HPV的自然清除率为32.95%.结论 对健康人群进行HPV基因分型筛查能较好地指导宫颈癌的早期防治,同时要加强对青年和中老年女性医务人员的HPV感染防控.

  • 2013年广州地区5岁以下儿童轮状病毒感染腹泻流行病学研究

    作者:李彩金;何艳明

    目的 为了解广州地区5岁以下婴幼儿腹泻A组轮状病毒(RV-A)感染情况及流行病学特征.方法 收集广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2013年1~12月因腹泻就诊的门诊和住院患儿粪便标本,采用胶体金免疫层析法检测A组轮状病毒.结果 在收集1 248例患儿粪便标本中共检出A组轮状病毒295例,阳性率为23.6%.不同性别腹泻患儿的阳性检出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A组轮状病毒是广州地区婴幼儿腹泻的重要病原体,6个月至2岁的儿童是轮状病毒的易感人群,疾病的高发季节为每年的1、11、12月份.

  • 282例结直肠癌患者UGT1A1 * 28基因多态性分析

    作者:黄春锦;张浩

    目的 分析结直肠癌患者尿苷二磷酸葡醛酰转移酶1A1(UGT1A1)* 28基因多态性,以期能为结直肠癌的个体化治疗提供指导.方法 采用聚合酶链反应(PCR)-测序的方法分析282例结直肠癌患者UGT1A1* 28基因多态性.结果 在282例结直肠癌患者中,携带TA 6/6、TA 6/7、TA 7/7基因型的患者分别占82.27% 、17.38%、0.35%;在164例男性患者中,携带TA 6/6、TA 6/7、TA 7/7基因型的患者分别占79.88%、19.51%、0.61%;在118例女性患者中,携带TA 6/6、TA 6/7、TA 7/7基因型的患者分别占85.60%、14.40%、0.00%.在31例年轻患者中,携带TA 6/6、TA 6/7、TA 7/7基因型的患者分别占83.87%、16.13%、0.00%;在105例中年患者中,携带TA 6/6、TA 6/7、TA 7/7基因型的患者分别占81.91%、17.14%、0.95%;在146例老年患者中,携带TA 6/6、TA 6/7、TA 7/7基因型的患者分别占82.19%、17.81%、0.00%.结论 结直肠癌患者UGT1A1* 28基因多态性主要为TA 6/6,TA 7/7基因型主要存在于中年男性患者中.

  • 冻存前滤除白细胞对解冻红细胞质量影响的研究分析

    作者:袁文声;林惠燕

    目的 探讨冻存前滤除白细胞对冰冻解冻去甘油红细胞的血液质量和生化指标的影响.方法 随机采集20名无偿健康献血者全血400 mL×20袋,常规分离血浆制备成悬浮红细胞2μ×20袋.根据配对设计方法,将血液等量分成两份1μ×20袋,其中20袋在2~4℃静置2~4h后用一次性白细胞滤器滤除白细胞为滤白组,另20袋不做其他处理为非滤白组.两组红细胞经40%甘油化后冻结,保存在低于-65℃的超低温冰箱至少30 d,解冻后红细胞复悬于MAP红细胞保存液中,4℃保存.分别在0、7、14、21 d检测解冻红细胞的血液学和生化学指标.结果 滤白组冰冻解冻去甘油红细胞较非滤白组冰冻解冻去甘油红细胞的溶血率低、氨浓度低及ATP浓度高,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滤白组可见LDH水平明显抑制,钾浓度增加速度相对较缓.结论 滤自组解冻红细胞长期生存能力较非滤白组解冻红细胞强.

  • 慢性HBV感染者的免疫状态与外周血T、B细胞亚群的含量相关性研究

    作者:杜颖;冯景;刘萃萃

    目的 通过分析慢性HBV感染者不同免疫状态外周血T、B细胞亚群的占淋巴细胞的百分比探讨其相互关系.方法 选取2010年2月至2013年3月50例在该院就诊医治的慢性HBV感染者作为试验组,按照免疫状态的不同将试验组分为21例免疫耐受组和29例免疫清除组,同时选取20例健康成人作为正常对照组,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外周血T、B细胞亚群的百分比,对3组的临床资料进行了对比.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免疫耐受组和免疫清除组患者的B细胞、CD8+T细胞的百分比明显增高;而免疫耐受组和免疫清除组患者CD3+T、CD4+T细胞的百分比和CD4-/CD8+的比值均明显降低,不同组间相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外周血T、B细胞亚群的百分比可作为慢性HBV感染者免疫状态的参考指标,常规检测该项目对了解HBV感染者的不同免疫状态以及疾病的治疗和疫苗接种等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肝素对肌酸激酶及其同工酶测定干扰评价

    作者:肖华勇;聂滨

    目的 应用美国临床实验室标准委员会(CLSI) EP7-A2文件评价肝素对速率法测定肌酸激酶(CK)及其同工酶(CK-Mb)的干扰,明确干扰物质带来的结果差异,确保分析方法性能符合临床要求.方法 根据CL SI EP7-A2文件第一种方案“干扰筛选”(将潜在干扰物添加到样本中评价干扰效应),使用四川迈克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的CK及其CK-Mb测定试剂盒同时测定4例患者血清样本和肝素锂抗凝血样本的CK、CK-Mb,对两种样本的CK、CK-Mb结果进行配对差异试验,对有差异的结果进行剂量效应试验.结果 迈克试剂测定血清和肝素抗凝血浆两种样本CK、CK-Mb的结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配对差异试验显示肝素在低浓度CK、CK-Mb时存在负干扰,而高浓度时不存在干扰.剂量效应试验结果显示肝素在不同浓度时对CK、CK-Mb测定的干扰为非线性函数.结论 高浓度(31.25 U/mL)肝素可对迈克公司的CK、CK-Mb试剂产生负干扰,当检测该种项目时应尽量使用血清标本.

  • 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外周血MIF、IL-17和IL-10检测的临床意义

    作者:曾钢;李彩东;吴斌;杨勇卫

    目的 探讨巨噬细胞移动抑制因子(MIF)、白介素17(IL-17)和白介素10(IL-10)在乙型肝炎肝硬化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机制.方法 采集60例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和50例健康对照者空腹血清标本,采用EL ISA法检测血清细胞因子MIF、IL17和IL-10水平;采用荧光定量PCR法测定各组HBV DNA载量;采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血清肝功能水平;进行临床相关性分析.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ALT、AST、胆红素、GLB水平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相比,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MIF、IL-17和IL-10水平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IL-17水平与TBIL、DBIL、IBIL、TP和GLB水平呈正相关,IL-10水平与TBIL、DBIL 、IBIL、TP和GLB水平亦呈正相关.结论 MIF、IL-17和IL-10间接或直接的参与了肝硬化的发生发展.

  • 西北地区健康人群三酰甘油参考区间的初步探讨

    作者:张莹;周铁成;童开;岳乔红;郝晓柯

    目的 建立西北地区健康人群血清三酰甘油(TG)的参考区间.方法 参照国际临床化学和实验室医学联盟(IFCC)多中心酶学研究参考人群筛选标准,募集18~79岁健康参考人群1 098例,其中男506例、女592例,分别用和光试剂检测系统和罗氏试剂检测系统建立西安地区健康人群TG的参考区间.结果 两个系统间检测结果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农村与城市人群检测结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各年龄段间,18~<30岁与30~<40岁两组检测结果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0~<40岁与40~<50岁两组检测结果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40~<50岁与50~<60岁两组检测结果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50~<60岁与60~79岁两组检测结果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各年龄段间男性和女性结果有差异.18~<30岁:0.42~2.06 mmol/L(男),0.33~1.61 mmol/L(女);30~<40岁:0.44~2.15 mmol/L(男),0.43~1.96 mmol/L(女);40~<50岁:0.53~2.21 mmol/L(男),0.48~2.14 mmol/L(女);50~79岁:0.58~2.30 mmol/L(男),0.51~2.23 mmol/L(女).结论 西北地区健康人群TG检测结果在不同年龄段间检测结果存在明显差异,男性和女性检测结果差异较大.随着年龄的增长,TG的检测结果逐渐增大.本次研究表明,西北地区TG参考区间有所提高,本文试验结果高于目前临床所用的参考区间,高于中国血脂异常防治建议提出的合适水平,囊括了美国胆固醇教育计划-成人治疗指南(NCEP-ATPⅢ)文件中的合适水平和临界水平.

  • 糖尿病患者检测甲状腺激素及抗体的临床意义

    作者:刘芯宇

    目的 探讨糖尿病(DM)患者检测甲状腺激素及其抗体变化的临床意义.方法 将108例受试者分为A组(36例,单纯DM组)、B组(36例,微量清蛋白尿组),同期体检健康者纳入C组(36例,健康对照组).测定72例DM患者血清中总三碘甲腺原氨酸(TT3)、总甲状腺素(TT4)、游离三碘甲腺原氨酸(FT3)、游离甲状腺素(FT4)、促甲状腺素(TSH)、甲状腺球蛋白抗体(TG-Ab)、甲状腺过氧化酶抗体(TPO-Ab)、β2-微球蛋白(β2-MG)、糖化血红蛋白(HbA1c)及尿微清蛋白(UmA1b)水平,并与36例健康人作比较,总体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ANOVA检验),组间比较采用方差分析中均数的两两比较(L SD检验).结果 与健康对照组比较,A、B两组血清TT3、FT3显著下降,三组及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TT4、FT4、TSH三组分别比较,均无显著性改变(P>0.05),当出现肾功能指标异常时,常伴有TG-Ab、TPO-Ab增高,三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C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由于代谢异常,DM病情的变化会影响甲状腺激素水平的变化.当病情进展出现肾功能指标改变时,常伴有TG-Ab、TPO-Ab的升高.因此,DM患者可辅助检查甲状腺功能,随病情加重应关注甲状腺并发症的发生,并及时采取治疗措施.

  • 正常妊娠妇女不同孕期凝血指标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探讨

    作者:辜少玲;高坎坎;庞舒尹;肖燕青;代玉梅;张媛;刘海英

    目的 观察正常妊娠妇女不同孕期的凝血指标变化并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 使用法国STAGO Compact全自动血凝仪,分别在孕中、孕晚及临产期测定207例正常妊娠妇女的凝血酶原时间(PT)、国际标准化比值(INR)、活化部分凝血酶时间(APTT)、凝血酶时间(TT)及纤维蛋白原(FIB),以205例同期健康体检的育龄期妇女为对照,比较其各项凝血指标的变化情况.结果 正常妊娠组与非孕对照组相比,APTT、PT、INR、TT明显缩短,FIB水平明显升高;孕晚期APTT、PT和INR较孕中期和临产期明显缩短;临产期TT较孕中期及孕晚期明显缩短,孕中、晚期差异则无统计学意义(P>0.05);孕晚期、临产期FIB水平较孕中期明显升高,孕晚期、临产期比较差异则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正常妊娠期妇女随孕期的延长,血浆处于高凝状态.定期动态监测凝血指标,可及时了解体内凝血功能状况,对预防和治疗产中、产后异常出血及产科并发症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 西北地区医学实验室仪器校准现状调查与分析

    作者:李锋;杨汝;王志伟;王利新;郭小龙;魏军

    目的 了解西北地区医学实验室仪器校准情况现状及存在的问题.方法 对西北地区各医疗机构医学实验室仪器校准的基本情况进行问卷调查,并对数据进行分类统计.结果 55家临床实验室中,三级医院、二级医院及其他等级医院实验室之比为16∶18∶21,校准满意率分别为87.5%、75.0%、70.0%,校准报告出具率分别为75.0%、66.7%、40.0%,生化分析仪一年内的校准实施率分别为81.3%、50.0%、30.0%,血细胞分析仪1年内的校准实施率分别为75.0%、58.3%、40.0%.结论 各级医院、医学实验室检验仪器校准实施率有待提高,且校准质量良莠不齐,检验仪器校准主管部门应重视校准工作的规范性和重要性.

  • 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在医院的临床分布与耐药性研究

    作者:宋玉印;李维;周德鹏;杨梅;李彬

    目的 探讨辽河油田总医院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临床分布及耐药性特征,指导该院临床合理用药.方法 对辽河油田总医院2012年1月至2013年12月临床分离的51株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标本,运用LIS系统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MRSA分离率占金黄色葡萄球菌的20.6%,标本以痰及分泌物检出率高,主要侧重于ICU及呼吸内科,对临床常用抗菌药物具有多重耐药性.结论 辽河油田总医院MRSA的分离率及耐药率均较高,MRSA表现为多重耐药性,临床各科室要合理使用抗菌药物并采取有效措施以预防和控制院内感染.

  • 津冀地区4 496例化学性药物中毒的调查

    作者:陈姿如;张明华;吴名;陈礼明;刘军生;杜书明

    目的 探讨津冀地区临床化学性药物中毒的规律和特点,提高临床中毒救治水平,研究预防药物中毒的方法和措施.方法 2012年5月1日至2013年4月30日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和仪器检测相结合,准确鉴定中毒药物,然后制作药物中毒情况调查表,按照患者性别、年龄和中毒药物的类别、成分、中毒发生的季节以及中毒原因等分别统计.结果 津冀地区临床药物中毒城市以镇静安眠药为主,有机磷以敌敌畏中毒较多见,乡村以低度有机磷和拟除虫菊酯中毒为主,百草枯中毒呈明显上升趋势,且治疗困难,病死率高.结论 建立建全镇静类药品管理和使用制度,加强对农药的管理,普及科学、安全、合理使用农药和贮存农药的知识是减少中毒病例的有效措施.热爱生活,珍惜生命,从根本上预防和减少家庭悲剧的发生.

    关键词: 药物 中毒 农药 鼠药
  • 缺铁性贫血患者血清铁蛋白等相关指标检测的临床意义

    作者:冯新平;呼格吉乐;张保平

    目的 探讨在缺铁性贫血(IDA)患者体内铁蛋白(Fer)、促红细胞生成素(EPO)、叶酸(Fol)和维生素B12 (VitB12)水平变化的临床相关性,为其临床诊断、治疗、预后判断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法,对91例IDA患者和88例健康者作为健康对照组的血清Fer、EPO、Fol和VitB12水平进行测定并进行对比.结果 IDA组EPO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P<0.05),Fer、Fol和VitB12明显低于健康对照组(P<0.05).结论 缺铁性贫血虽然主要是由于铁的摄取和体内贮存铁缺乏所引起,但与体内Fer、EPO、Fol和VitB12水平变化同样密切相关,Fer、EPO、Fol、VitB12是诊断和鉴别IDA的重要指标.

  • 老年人群中第二次和第一次晨尿清蛋白检测的比较

    作者:王华斌;李蓉;刘蕊;崔小璠;潘文杰;孙遨

    目的 探讨老年人群中第一次晨尿和第二次晨尿清蛋白(UAC)检测评价蛋白尿的一致性.方法 2013年4~6月天津市东丽区军粮城镇军粮城医院对军粮城镇管辖范围内12个乡村60岁以上老年人191例,其中糖尿病和高血压患者分别占16.8%和56.0%,收集第一次与第二次晨尿,检测UAC浓度和尿肌酐,并计算UAC/肌酐比值(ACR);分析比较第一次晨尿ACR(ACR1)或第一次晨尿UAC(UAC1)和第二次晨尿ACR(ACR2)或第二次晨尿UAC(UAC2)的相关性,评价两类标本诊断蛋白尿能力的一致性.结果 蛋白尿总体发病率为23.6%,在糖尿病组和高血压组人群分别是28.1%和29.0%.ACR1与ACR2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271),但UAC1与UAC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ACR1与ACR2相关性(r=0.901)高于UAC1与UAC2的相关性(r=0.797),且在男性ACR中相关性强(r=0.938).ACR1与ACR2评判蛋白尿能力(k=0.815)较UAC1与UAC2(k=0.627)有良好的一致性,其中以男性组(女=0.900)和高血压组(k=0.850)的ACR1与ACR2一致性好.结论 ACR2评价蛋白尿的能力与ACR1很相近(优于UAC),ACR2也可作为UAC常规检测的可靠标本类型.

  • 降钙素原在呼吸系统相关疾病中的应用探讨

    作者:匡红;刘书蓉;周琳瑶;袁璐;曾琳;裴莉;贾淑芳;蔡荣;熊露

    目的 了解降钙素原(PCT)的测定在呼吸系统相关疾病中的意义.方法 收集呼吸内科各种疾病(肺部感染、肺炎、肺癌、哮喘、呼吸衰竭、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等)患者血清测定PCT水平,按照疾病不同分组与健康对照组进行比较,同时对感染患者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两组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得到相关参数.结果 肺部感染组、肺炎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组、肺部肿瘤组、呼吸衰竭组患者PCT水平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中感染组曲线下面积(AUC) =0.872、灵敏度91%、特异度87%;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组AUC=0.822、灵敏度84%、特异度90%;哮喘组患者PCT水平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呼吸系统疾病患者与健康人PCT的区别有统计学意义,有助于临床医生判断病情;PCT的检测对于肺部感染、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可以对怀疑哮喘患者检测PCT,与慢性支气管炎、咽炎进行区分,降低误诊率.

  • 微生物检验在医院感染控制中的应用与意义

    作者:孟良

    目的 研究分析微生物检验对医院感染控制中的临床应用及重要意义.方法 选择2013年9月至2014年9月期间在该院接受诊治的448例感染患者,通过随机双盲法将其以1∶1比例分成2组,一组224例患者进行微生物检验作为试验的研究组;一组224例患者未进行微生物检验而盲目性控制感染作为试验的对照组.观察合理使用抗生素、控制医院感染中,微生物检验的应用意义.结果 研究组224例患者感染的严重程度明显轻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感染的控制率达89.29%(200/224)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8.57%(176/224),P<0.05有统计学意义.微生物检验可以有效控制医院感染,监测病原菌情况,预测传播途径,同时还可以对预感人群进行有效监测.结论 微生物检验对医院感染的控制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有效减少医院感染的发生率,减轻感染的严重程度.所以,临床工作中应该积极应用、推广微生物检验,大限度地降低医院感染率.

  • 骨折患者伤口分泌物培养病原菌分布及耐药性

    作者:许淑珍;朱碧姝;王自友

    目的 了解医院骨科感染病原菌的构成及耐药性,为临床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提供指导依据.方法 对2013年本院骨科送检的204例分泌物,进行细菌分离鉴定及药敏试验,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204份分泌物分离出致病菌144株,分离率为70.6%.主要感染病原菌为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埃希菌、铜绿假单胞菌和肺炎克雷伯菌,分别占20.9%、16.0%、15.2%和13.9%.未发现对万古霉素和替考拉林耐药的金黄色葡萄球菌株,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菌对亚胺培南100%敏感.铜绿假单胞菌对头孢吡肟、亚胺培南耐药率为9.1%和13.6%.结论 分离菌株对临床常用抗菌药物普遍耐药,应引导临床根据药敏结果科学合理使用抗菌药物,减少院内感染和耐药现象的发生.

  • 3种方法诊断梅毒的临床应用价值研究

    作者:李宏奎

    目的 探讨3种方法诊断梅毒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对比分析研究甲苯胺红不加热血清反应素试验(TRUST)、梅毒螺旋体抗体的酶联免疫吸附试验(TP-ELISA)及梅毒螺旋体明胶颗粒凝集试验(TPPA)诊断梅毒的临床应用价值.结果 TP-ELISA法与TPPA法的符合率为97.4%,TPPA法与TP-ELISA法两组间无显著性差异(x2=0.093,P>0.05),TRUST法与TPPA法两组间有显著性差异(x2=6.321,P<0.05).结论 TP-ELISA法作为梅毒诊断、治疗的首选方法,并辅以TRUST法等非梅毒螺旋体血清学试验,对临床诊疗梅毒进行合理的指导,而TPPA法是检测梅毒血清中的特异性抗体,在梅毒的诊断、治疗上,其特异性好,灵敏度高,但试剂昂贵,操作过程烦琐,时间长,不宜作为梅毒筛查试验方法.

  • 457例贫血患者骨髓细胞形态学检查的回顾性分析

    作者:杨淑君

    目的 分析骨髓细胞形态学检查在贫血疾病中所起的作用,了解2007年至2013年7年间贫血疾病的形态学特征对诊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对2007年至2013年7年间457例攀钢集团总医院贫血待诊患者进行骨髓穿刺,常规涂片,瑞-姬染色和骨髓铁染色,显微镜油镜下观察细胞形态和铁染色结果,并结合临床,统计分析2007年至201 3年间贫血患者的骨髓形态学特征.结果 缺铁性贫血、白血病性及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贫血和巨幼细胞性贫血为主要贫血,其中缺铁性贫血占128例(28%),增生性贫血91例(20%),白血病及MDS贫血占82例(18%),巨幼细胞性贫血占64例(14%),感染性贫血29例(6%),其他为描述性诊断骨髓象、骨髓坏死及骨髓转移癌等.结论 骨髓细胞形态学检查对查找贫血病因起着重要作用,有助于临床进行针对性治疗.

  • 727例尿液标本大肠埃希菌耐药性监测分析

    作者:李玲;尹莉莉

    目的 对727例尿液标本分离的大肠埃希菌进行耐药性监测,为临床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提供参考.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3~2014年727例尿液标本中大肠埃希菌检出及耐药情况.采用法国梅里埃公司生产的半自动细菌鉴定仪对分离的菌株进行鉴定,采用纸片扩散法进行药敏试验同时检测超广谱β-内酰胺酶.结果 共检出大肠埃希菌106株,产ESBLs阳性率为49.06%,大肠埃希菌对常用抗菌药物耐药率相对较低的是美罗培南、亚胺培南、头孢哌酮/舒巴坦,阿米卡星、哌拉西林/他唑巴坦,对其他抗菌药物的耐药率较高.产ESBLs大肠埃希菌与非产ESBLs大肠埃希菌相比较,头孢西丁、左氧氟沙星、米诺环素、复方磺胺甲噁唑等非β内酰胺类抗菌药物的耐药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尿液标本分离的大肠埃希菌耐药严重,727例尿液标本中产ESBLs大肠埃希菌对非β-内酰胺抗菌药物的耐药情况较非产ESBLs严重.

  • 血清铜兰蛋白的测定及其临床应用

    作者:吴学飞;杨伟霞

    目的 分析血清铜兰蛋白在各组疾病时的不同含量,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 用速率散射比浊法检测恶性肿瘤组,良性肿瘤组,甲状腺功能亢进组,糖尿病组,肝豆状核变性组,健康对照组的铜兰蛋白的含量,对测定方法及其临床应用进行评价.结果 根据检测结果我们认为各疾病对照组的铜兰蛋白的含量与健康对照组有显著性差异(P<0.05)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测定血清铜兰蛋白对多种疾病的诊断,鉴别诊断,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 自体输血与同种异体输血的临床效果研究

    作者:张贤鹏;鲍海娥;杨蓉;刘风芹;杨伯家;邹志强;白旭;曹一翠;胡伟芳

    目的 研究自体输血的临床应用效果,为临床实施自体输血提供依据.方法 抽取该院2011年1月至2014年9月210例自体输血患者为研究组(N1组),选取同期内基本资料有可比性的210例同种异体输血患者为对照组(N2组).对两组输血后(术后)第1、3、7天血常规、凝血功能比较,对两组间输血不良反应、输血疗效及转归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N1组输血(术后)笫3天相关检测结果与术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N2组(术后)第7天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输血不良反应N1组0.95%(2/210)、N2组8.57%(18/210)、治愈率N1组70.48% (148/210) N2组48.10%(101/210).死亡率N1组0.48%(1/210)N2组1.43%(3/21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自体输血优于异体输血、术后恢复快、输血不良反应率低、治愈率更高、死亡率更低.是一种安全、有效、经济适用的输血方法,有广泛的临床推广应用前景和重要意义.

  • Sysmex UF-1000i尿分析仪检测结果误判分析及对策

    作者:陈亚芳;毛颖华;沈红娟

    目的 研究UF-1000i全自动尿液有形成分分析仪检测的干扰因素,分析误判的因素和提出相应解决措施.方法 用UF-1000i全自动尿液有形成分分析仪和尿沉渣镜检对300例患者尿液标本进行分析并对结果进行比较,分析引起结果误判的原因,建立镜检标准.结果 UF-1000i全自动尿液有形成分分析仪检测结果的假阳性率为:红细胞25.8%,白细胞16.4%,管型37.5%,病理管型34.6%,小圆上皮20.0%,结晶4.3%,上皮细胞11.9%.仪器容易把细菌、酵母菌、结晶误认为红细胞,细菌和结晶、小圆细胞是引起白细胞误判的原因,引起管型误判的主要原因是黏液丝.结论 影响尿沉渣分析仪检验的因素很多,所以UF-1000i尿沉渣分析仪只是种初筛方法,当尿液成分结果异常时,会增加检测的干扰因素,尿镜检是不可或缺的.

  • PⅢNP在肝纤维化诊断中的作用

    作者:李涛;徐宁;吴子安;刘振杰;邓勤勤;钟伟国

    目的 通过比较肝纤维化各期患者血清 Ⅲ型胶原N端肽(PⅢNP)水平,研究血清PⅢNP在肝脏纤维化诊断中的作用.方法 收集454例来该院就诊患者的肝脏穿刺检查结果和血清PⅢ NP结果,比较两者相关性,同时利用ROC曲线研究PⅢNP在肝纤维化诊断中的作用.结果 血清PⅢNP水平与肝脏纤维化等级相关(r=0.332,P=0.000),当血清PⅢ NP取值为8.05 ng/mL时具有大诊断正确度.结论 随着纤维化的进行,血清PⅢ NP逐渐上升,且对肝纤维化分期有一定的诊断价值.

  • 儿童血清前清蛋白水平与营养状况关系浅析

    作者:曹登成;杨淑哲

    目的 评估前清蛋白对3~6岁儿童营养不良的诊断价值.方法 收集该院2011年11月至2013年6月在儿科就诊的3~6岁儿童,采用世界卫生组织推荐的Z值法,与中国卫生部妇社司《中国7岁以下儿童生长发育参照标准》做比对,包括年龄别身高、身高别体质量、年龄别体质量,分别计算Z值以评价营养状况,以上3项Z值均在-2以上为营养正常组,其中有1项或1项以上Z值小于-2为营养不良组,检测两组儿童血清前清蛋白,分析两组前清蛋白水平与营养状态的关系.结果 本次共检测营养不良组儿童1 463例,同时随机选取营养正常组儿童1 500例.在年龄别身高、年龄别体质量、身高别体质量中营养正常组和营养不良组儿童的前清蛋白检测值比较,营养不良组的前清蛋白检测值均低于营养正常组(P<0.05).采用ROC曲线计算出前清蛋白<194.8 mg/L,为营养正常组和营养不良组佳临界值,其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为0.786和0.783.结论 血清前清蛋白在营养不良组儿童中明显降低,可以作为一个简单快速的评价儿童营养状况的生化学指标.

  • 儿童肺炎支原体感染的两种实验方法检测的比较

    作者:陈友良

    目的 研究探讨该院两种方法学对儿童肺炎支原体感染的检测.方法 惠州市龙门县人民医院就诊的咳嗽伴发热患儿392例,年龄为1~12岁(平均3.5岁),其中男200例,女192例,住院诊断分别为:肺炎82例,支气管炎82例,上呼吸道感染42例,支气管哮喘72例,哮喘性支气管炎36例,支气管扩张28例,发热查因50例.分别用凝集法和间接免疫荧光法对肺炎支原体抗体进行检测,汇总各病例进行分析.结果 检出样本的阳性率凝集法30.1%高于间接免疫荧光法28.1%.经配对资料x2检验,二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每种方法都是对其他诊断方法的一种证实和有效的确认,各种方法之间是一种互补的关系,可以更好地指导临床用药.

  • 血细胞分析复检规则的建立及其应用

    作者:陈亚芳;毛颖华

    目的 建立适合苏州市中医医院实验室Sysmex XE-2100血细胞分析仪的复检规则并且进行评价.方法 以用Sysmex XE-2100血细胞分析复检规则为评估基础,随机检测500份EDTA-K2抗凝静脉血标本,用Sysmex XE-2100全自动血液分析仪检测,同时做显微镜核实,建立适合自己实验室血细胞分析仪的复检规则并对规则进行评估.结果 经过Sysmex XE-2100血细胞分析仪检测,并以显微镜镜检结果为金标准,对检测结果进行统计分析,得出复检率21.2%,真阳性率11.4%,假阳性率9.8%,真阴性率75.2%,假阴性率3.6%.结论 3.6%的假阴性率符合国际血液学复审组规定的假阴性率小于5.0%;21.2%的复检率是合理的.在血细胞分析实际工作中制定检测的复检规则,在临床应用中注意发现问题,及时根据医院实际情况、仪器特点进行完善和修改,提高分析的质量和效率.

  • 80例脊髓损伤患者血脂水平分析

    作者:朱红敏;朱红玲;张少武

    目的 分析住院脊髓损伤患者发病后血脂水平,了解脊髓损伤患者高脂血症的发病率,尽早进行预防及治疗.方法 对本院2011年3月至2014年4月收治的80例住院脊髓损伤患者空腹血清总胆固醇(TCHO)、三酰甘油(TG)水平进行检测.结果 脊髓损伤患者80例,有48人血脂增高,占60%,30~50岁年龄段发病率在70%以上,脊髓损伤3个月以上发病率大于90%.结论 高脂血症在脊髓损伤患者中发病率较普通人群的发病率增高,高发病期在损伤3个月以后.

  • ZL9000PLUS自动血流变测试仪血液流变学指标的参考区间探讨

    作者:孟宪君

    目的 探讨ZL9000PLUS自动血流变测试仪的血液流变学指标并进行分析.建立本区的健康人群血液流变学参考区间.方法 经回顾性分析,确定32 000例体检者为为健康人群.按年龄、性别不同进行分组统计,共分为6个年龄组,其中男25 000例,女7 000例.取肝素锂抗凝血3.0 mL,4h内完成血液流变学各项指标检测.结果 男女性间全血黏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浆黏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年龄组同性别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男性61岁以上年龄组血液流变学指标有增高趋势.在女性各年龄组所测指标呈上升趋势,造成的原因可能是女性生理周期的原因.结论 各参数值与文献报道均有差异,所以有必要确立本地区健康成年人参考区间,为临床对疾病的早期预防、诊断、疗效及预后提供准确依据.

  • 膀胱癌肿瘤标志物的研究进展

    作者:张丽秀;赵金匣

    膀胱癌是全球第九大常见的恶性肿瘤,每年新发病例超过333 000例,死亡130 000例[1].近年来,膀胱癌的发病率呈逐年上升的趋势,治疗后70%复发,其中30%复发肿瘤恶性度增加,治疗后需终生严密的随访[2].目前临床上用于膀胱癌诊断手段主要有膀胱镜检查和尿细胞学检查,膀胱镜检查是膀胱癌诊断和随访的金标准,但是作为一种有创检查,费用昂贵,很多患者难以接受.尿脱落细胞学检查特异度高,但对低级别的肿瘤敏感度较低[3].因此,寻找一种高敏感度、高特异度且无创的膀胱癌诊断方法已成为研究共识.本文对近年来肿瘤标志物在膀胱癌诊断中的研究进展做一综述.

  • 侵袭性曲霉菌病的实验室诊断

    作者:申晓敏

    曲霉菌属于条件致病菌,繁殖能力很强,适生长温度为25~30℃,形成丝状菌落,导致人类疾病的主要霉菌是烟曲霉、黄曲霉、土曲霉和黑曲霉等,人类曲霉菌病95%以上由烟曲霉引起[1].近年来,曲霉菌病发病率和死亡率不断上升.人类通过吸入空气中的曲霉孢子致病,肺部是曲霉感染的常见部位,其他组织包括肺实质,胸膜,气管和支气管,鼻窦等也是曲霉菌的重要侵袭部位[2].也有报道病菌能够侵袭脑、肝、肾、皮肤等组织[3],更为严重的是国内外均有报道曲霉菌侵入中枢神经系统的病例[4-5],虽较少见,但防治很困难.曲霉菌感染危险人群包括:中性粒细胞减少者;免疫抑制剂治疗者;艾滋病患者;存在移植物抗宿主病患者;有慢性基础疾病者;创伤、大手术、长期住ICU和急救的患者;长时间使用机械通气、体内留置导管、全胃肠外营养者和长期使用广谱抗菌药物糖皮质激素的患者等,其中中性粒细胞减少或缺乏是重要的危险因素[1].近年来非中性粒细胞缺乏人群如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肺结核、糖尿病、严重肝病患者中发生曲霉菌病的报道越来越多,其临床表现无特异性,病情重,病死率高,治疗方案不统一,极易误诊、漏诊.因此早期诊断是改善曲霉菌感染患者的预后,降低病死率的关键[6].

  • 肺孢子虫肺炎实验室诊断方法的评估与进展

    作者:陈兆艳

    肺孢子虫(PC)早于1909年被Chagas发现,由PC引起的肺孢子虫肺炎(PCP)是一种机会感染性疾病,早期见于早产儿及营养不良的婴幼儿,被认为是一种间质性浆细胞肺炎.20世纪80年代HIV流行,PCP的发病率增高,早期预防以及联合抗逆转录病毒疗法(HAART)的广泛应用明显减少了HIV患者PCP的发病率.

  • 手足口病并发症及其实验室诊断研究进展

    作者:世淑兰;周百灵

    手足口病(HFMD)是婴幼儿及学龄前儿童常见的急性传染病.其病原体主要是柯萨奇病毒A组16型(CoxA16)和肠道病毒71型(HEV71).多数患儿感染后症状轻,主要表现为发热和手、足、口腔及臀部等部位出现皮疹或疱疹,预后良好.但少数重症患儿可引起心肌炎、脑炎、无菌性脑膜炎、神经源性肺水肿或肺出血、呼吸衰竭等严重并发症,个别重症患儿起病急,病情进展快,病死率和残死率较高,尤其是EV71型重型HFMD,严重危害儿童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因此,了解HFMD的并发症及其诊断方法尤其重要.

  • 血脂比值在心脑血管相关疾病危险性评价中的应用

    作者:黄鑫

    作为目前人类病死率高的一类重大疾病,心脑血管疾病严重威胁着人类的健康.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发展中国家中心血管疾病的发病率在不断提高.前期研究已经证实,高密度脂蛋白(HDL-C)的减低,低密度脂蛋白(LDL-C)以及三酰甘油(TG)的升高被认为是引起心血管疾病(CVD)发病的独立危险因素[1].由于血浆脂蛋白之间存在一定相互影响的关系,近研究提示,与HDL-C相关的比值[TG/HDL-C、log(TG/HDL-C)、LDL-C/HDL-C以及总胆固醇(TC)/HDL-C]与CVD的关系更为密切[2].同时,国内的研究也指出,血脂比值比单个血脂指标对CVD的诊断价值更高[3-4].因此,为了更深入和全面了认识血脂比值在临床危险性评价及治疗评价中的应用价值,本文对近年来国内外与血脂比值相关的研究进行了综合分析.

  • ICU下呼吸道感染肺炎克雷伯菌的耐药性变迁分析

    作者:石齐芳;梁大胜

    目的 了解该院重症监护病房(ICU)内下呼吸道感染肺炎克雷伯菌(KPN)的耐药性及其变迁,为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提供参考.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至2013年12月ICU住院患者下呼吸道痰标本分离到的KPN 148株对17种常用抗菌药物的药敏结果,并记录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菌株、多重耐药株及泛耐药株的例数.结果 4年内哌拉西林/他唑巴坦、头孢哌酮/舒巴坦、头孢唑啉、头孢西丁、头孢他啶、头孢噻肟、左氧氟沙星耐药率呈逐步上升趋势;阿米卡星耐药率呈逐步下降趋势;哌拉西林、替卡西林/克拉维酸、亚胺培南、美洛培南、头孢吡肟、庆大霉素、米诺环素、氨曲南、复方磺胺甲噁唑耐药率变化没有显著差异.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KPN检出率2013年比2012年有升高的趋势,其余年份与上一年比较无明显变化趋势;4年KPN、多重耐药KPN及泛耐药KPN检出率无明显变化趋势.结论 部分抗菌药物对KPN耐药性呈上升趋势,部分年份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KPN检出率有升高的趋势,ICU应重视对KPN的耐药性监测,合理应用抗菌药物减缓细菌耐药性产生.

  • 外周血有核红细胞数量与新生儿缺氧的相关性研究

    作者:黄丽燕;凌彩虹

    目的 探讨新生儿外周血有核红细胞(NRBC)数量与新生儿缺氧的关系,为评价新生儿围产期缺氧提供实验依据.方法 随机选取130例临床诊断为缺氧的新生儿(足月窒息儿35例,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35例,早产儿30例)为窒息组,同期母儿无异常情况的足月新生儿30例作为对照组,用XE-2100全自动分析仪检测其NRBC百分比和绝对值.结果 窒息组、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组、早产儿组NRBC的数量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外周血NRBC的数量可作为新生儿缺氧诊断与评估的参考指标,早产儿外周血NRBC的数量较足月儿高.

  • 血培养联合血清降钙素原对血流感染患者的诊断价值分析

    作者:姚明媚;汤凤珍;胡英华;程璐

    目的 探讨血清降钙素原定量在血流感染诊断中的临床价值.方法 采用回顾性分析研究方法,对该院2013年1月至2014年2月同时采集血液进行细菌培养与PCT检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血清PCT水平在血培养阳性和阴性患者间,G-球菌感染和G-杆菌感染患者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CT> 10 ng/mL时,对血流感染诊断的阳性预测值达到91.67%,要高度警惕血流感染.PCT<0.5 ng/mL对血流感染诊断的阴性预测值为86.96%,对于排除血流感染具有较好的参考价值.结论 血培养联合PCT检测可作为血流感染有价值的实验室检测方法.

  • 重症监护病房病原菌分布与耐药性分析

    作者:吴林岚;张书强

    目的 了解该院重症监护病房(ICU)感染细菌菌株分布与耐药性特点,为临床合理选用抗菌药物以及预防耐药菌株产生提供依据.方法 回顾性分析比较2013年该院ICU与普通病区(非ICU)送检的细菌培养及药敏试验结果.结果 ICU送检标本393份,分离菌株102株,主要来源于下呼吸道,G-杆菌占80.39%,G+球菌占13.73%,真菌占5.88%.G-杆菌以鲍曼不动杆菌居首,其他依次为肺炎克雷伯菌、嗜麦芽窄食单胞菌、铜绿假单胞菌、大肠埃希菌等,其分布与非ICU有所不同.ICU检出鲍曼不动杆菌多表现为多重耐药,所占比例远高于非ICU,敏感性较好的药物有阿米卡星、头孢派酮/舒巴坦、米诺环素.G+球菌以金黄色葡萄球菌为主,MRSA所占比例高于非ICU,对万古霉素、利奈唑胺、替加环素仍保持100%敏感性.结论 ICU病原菌分布与非ICU有较大差异,细菌耐药性严重.为降低ICU院内感染风险,临床应对患者制定合理的预防和治疗方案.

  • 神木县育龄妇女纤毛菌性阴道炎感染状况分析

    作者:刘玉军;谢艳军;韩慧;杨红梅;王永锋

    目的 了解神木县育龄妇女纤毛菌性阴道炎的感染状况.方法 对全县2 200例育龄妇女阴道分泌物进行涂片染色检测,查找有无纤毛菌.结果 2 200例育龄妇女的阴道分泌物,经涂片染色后,检出纤毛菌440例,检出率20%.结论 神木县育龄妇女纤毛菌性阴道炎的感染率较高,应定期对育龄妇女进行阴道分泌物检查,做好预防与治疗工作.

  • 肺血栓栓塞患者D-二聚体测定的临床应用

    作者:姜凤全;曹盛吉;王峻峰

    目的 研究使用InnovanceD-Dimer试剂盒检测的D-二聚体水平与肺血栓栓塞症(PTE)的相关性,为临床排除、诊断和治疗提供辅助依据.方法 收集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PE患者68例,其他肺部疾病(肺炎、支气管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184例以及体检健康人60例,检测血浆D-二聚体水平,分析其与肺血栓栓塞症的相关性.结果 68例PTE患者血浆D-二聚体水平为(3 077±2 008)μg/L纤维蛋白原等量单位(FEU),其D-二聚体水平阳性率为100.0%(68/68).184例其他肺部疾病患者血浆D-二聚体水平为(655±564)μg/L,其D-二聚体水平阳性率为39.7%(73/184).60例健康人血浆D-二聚体水平为(290±130)μg/L,其D-二聚体水平阳性率为1.7%(1/60).68例肺血栓栓塞患者血浆中D-二聚体水平分别明显高于其他肺部疾病组和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68例肺血栓栓塞症患者治疗后血浆D-二聚体水平为(788±543)μg/L,其D-二聚体水平阳性率为52.9%(36/68),有效溶栓治疗后血浆D-二聚体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血浆D-二聚体水平的检测对于临床肺血栓栓塞症有着重要的临床诊断价值,肺血栓栓塞症患者在得到有效的溶栓治疗后,血浆D-二聚体水平下降.

  • T-SPOT.TB技术在结核性胸膜炎诊断中的意义

    作者:刘涛

    目的 探讨T-SPOT.TB技术在结核性胸膜炎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择42例结核性胸膜胸腔积液患者及42例非结核性胸腔积液患者,采用T-SPOT.TB技术检测胸腔积液及外周血中单个核细胞结核杆菌感染情况,并与PPD、抗酸杆菌染色结果进行比较,对比不同方法对结核性胸膜炎的诊断性能.结果 胸腔积液T-SPOT.TB、外周血T-SPOT.TB、PPD及抗酸杆菌涂片敏感度分别为95.2%、80.9%、42.8%及11.9%,胸腔积液T-SPOT.TB、外周血T-SPOT.TB、PPD特异度分别为90.4%、83.3%、54.7%,胸腔积液及外周血T SPOT.TB技术在诊断结核性胸膜炎敏感度高于PPD及抗酸杆菌涂片,且胸腔积液T-SPOT.TB敏感度高于外周血,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胸腔积液及外周血T-SPOT.TB方法特异度高于PPD,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采用T-SPOT.TB技术检测外周血和胸腔积液中单个核细胞结核杆菌感染有助于提高结核性胸膜炎的诊断率,且胸腔积液中单个核细胞T-SPOT.TB敏感度高于外周血.

  • 全血标本保存时间和温度对血常规检测结果的影响分析

    作者:艾卫军;彭金兰;徐霞

    目的 探讨全血标本的保存时间以及保存温度对血常规结果产生的影响.方法 收集82例健康者作为研究对象,采集体检者的静脉血3份分别置于4℃冰箱、25℃温室及32℃水浴箱中,并分别于不同的时刻进行检测,并以即时测定值作为对照组.结果 红细胞(RBC)分布密度(RDW)于4h时,在25℃与32℃中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平均血红蛋白浓度(MCHC)于12h时,在25℃中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红细胞压积(HCT)于24 h时,在25℃中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中间细胞绝对计数(MXD)%于12h时,在4℃中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于6h时,在25℃与32℃中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平均血小板体积(MPV)在2h后,各个温度中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全血标本保存时间和保存温度都会对血常规结果造成影响,为了获取佳的检测结果,在采集血液标本后的2h内应进行检测.

  • 标本放置时间对血小板聚集试验的影响

    作者:周淑芬;许宏敏;魏同庆

    目的 探讨一般患者在血小板聚集试验中标本室温放置时间对血小板聚集试验的影响.方法 利用光比浊法对采集的60例标本分别在1、2、3、4h进行血小板聚集测试.结果 标本放置1h血小板聚集率为(45.84士2,30)%,标本放置2h血小板聚集率为(45.58±0.79)%,标本放置3h血小板聚集率为(45.37±1.41)%,标本放置4h血小板聚集率为(18.35±1.60)%,1h组与2、3h组标本放置之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1h组与4h组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放置1h、2h、3h后测定结果均稳定,4h后检测结果急剧下降.

  • 2型糖尿病与平均血小板体积变化的关系及临床意义

    作者:杨静梅;余桂湘;曹步清

    目的 研究2型糖尿病患者血小板计数(PLT)、血小板平均体积(MPV)及血小板分布宽度(PDW)的变化及意义.方法 2型糖尿病患者210例,健康对照者200例,测定常规实验室指标和外周血MPV等血小板参数,分析2型糖尿病及2型糖尿病的并发症中MPV的变化.结果 2型糖尿病组FBG、Hcy、PLT、MPV、PDW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有并发症的2型糖尿病患者MPV显著高于无并发症者(P<0.05);2型糖尿病患者各亚组阁MPV比较,HbA1c高值亚组显著高于HbA1c低值亚组(P<0.05),肥胖亚组显著高于非肥胖亚组(P<0.05),重度周围动脉病变亚组显著高于轻度周围动脉病变亚组(P<0.05).结论 2型糖尿病患者MPV增高,并且MPV对糖尿病的诊断和发展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 78例抗-HIV抗体初筛阳性标本的WB确证结果分析

    作者:赵小英

    近年来,由HIV感染引起的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AIDS)对人类已造成了十分严重的危害.中国自1985年发现首例艾滋病(HIV)以来,在不到30年的时间内,从传人期、扩散期已进入快速增长期[1],目前HIV在中国呈加速流行的趋势[2-3].及时诊断是有效预防和控制HIV传播的重要环节.而HIV的诊断离不开实验室HIV抗体的检测.然而,由于目前HIV初筛和确认不在同一实验室完成,从初筛、复检到确认过程至少需要1周.且确认检测技术要求和成本较高,不易在基层医疗机构开展.如何更有效地利用现有的抗-HIV抗体检测结果预测确认结果,可及时为临床提供相关信息,便于尽早采取有效措施及报告疫情.本研究就78份抗-HIV抗体初筛阳性标本的WB确证结果做了简单的分析.

    关键词:
  • 烟曲霉菌感染及其临床意义

    作者:南志敏;王娟;陈淑云

    烟曲霉菌在自然界分布广泛,存在于土壤和动物腐烂的毛皮,产生的分生孢子在空气中,通过入的呼吸道进入人体,正常人的免疫系统可以清除孢子,使人体免受烟曲霉菌的感染.但作为一种条件致病性真菌,经常感染免疫功能低下,菌群失调等特殊状态患者.近年来因激素及免疫抑制剂的大量应用,恶性肿瘤、糖尿病、血液病、严重营养不良、大面积烧伤及器官移植等引发免疫功能低下,烟曲霉菌感染显著增多而且没有有效的治疗方法,已成为医学实践中一个重要问题[1].

    关键词:
  • 激发临床医学生实验诊断学学习动机的方法

    作者:陈佳宁

    实验诊断学在中国临床医学生的教学进程中,被置于基础学科与临床专业学科过渡的节点,这一方面体现了实验诊断学桥梁课程的本质,另一方面也造成了实验诊断学教学的尴尬之处——即学生尚未学习疾病的相关临床知识,却要先学习疾病的实验室检查表现.这种不明白“因”先学习“果”的倒置现象往往使学生感到困惑、对实验诊断学的学习流于表面,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学生对实验诊断学的学习兴趣、重视程度和学习效果.那么在现有的课程体系结构中,在实验诊断学教学时间点的安排暂时不会发生改变的情况下,教师如何规避上述弊端,更好的激发临床医学生实验诊断学的学习动机呢?

    关键词:
国际检验医学分期目录
期数
2019 01 05 06
2018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017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016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015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014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013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012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011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010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9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8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7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6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5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4 01 02 03 04 05 06
2003 01 02 03 04 05 06
2002 01 02 03 04 05 06
2001 01 02 03 04 05 06
2000 02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