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学术期刊 > 医药卫生综合 > 国际检验医学杂志

国际检验医学

国际检验医学杂志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Laboratory Medicine 국제검험의학잡지

省级期刊
  • 主管单位: 重庆市卫生局
  • 主办单位: 重庆市卫生信息中心
  • 影响因子: 1.01
  • 审稿时间: 1-3个月
  • 国际刊号: 1673-4130
  • 国内刊号: 50-1176/R
  • 发行周期: 半月刊
  • 邮发: 78-26
  • 曾用名: 国外医学(临床生物化学与检验学分册)
  • 创刊时间: 1980
  • 语言: 英文
  • 编辑单位: 国际检验医学杂志编辑委员会
  • 出版地区: 重庆
  • 主编:
  • 类 别: 医药卫生综合
期刊荣誉:
  • 免疫印迹法与放射免疫法检测抗谷氨酸脱羧酶抗体结果的比较

    作者:陈美才;张玲;王雯娟;肖晗;韦丽丽;李玲

    目的:比较免疫印迹法和放射免疫法测定抗谷氨酸脱羧酶抗体(GAD‐Ab)的结果。方法分别采用免疫印迹法和放射免疫法检测50例2型糖尿病(T2DM)患者和50例健康对照者血清中的GAD‐Ab。结果免疫印迹法检测GAD‐Ab的灵敏度为6%,特异度为100%,放射免疫分析检测GAD‐Ab的灵敏度为20%,特异度为98%。2种方法灵敏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特异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不同的方法学之间,检测结果差异较大,临床医生应结合患者临床表现及其他检查项目综合分析做出正确的判断。

  • 肌酐苦味酸试剂对生化项目结果的污染及防范措施

    作者:何清

    目的:探讨肌酐苦味酸试剂对全自动生化分析仪分析项目间试剂交叉污染的影响及防范措施。方法使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单独测定总胆红素(TBIL)、葡萄糖(GLU‐HK)和前清蛋白(PA)与测定肌酐(Cr)后,将肌酐试剂Ⅰ和肌酐试剂Ⅱ分别换成NaCl后测定TBIL、GLU‐HK和PA,观察肌酐苦味酸试剂对检验结果的影响以及持续影响情况。结果苦味酸试剂对TBIL、GLU、PA检测结果有影响,对GLU‐HK、PA测定产生明显的正干扰,对TBIL产生的是负干扰。结论肌酐苦味酸试剂对生化中一些项目存在明显干扰,检验工作者应熟悉仪器性能或改变肌酐测定方法或项目的安排顺序避免试剂间的交叉污染。

  • 单纯2型糖尿病、糖尿病前期与颈动脉病变的超声研究评价

    作者:谢宏

    目的:应用超声技术评价单纯2型糖尿病及糖尿病前期患者的颈动脉病变情况,为早期诊断和治疗糖尿病提供临床依据。方法随机选取于该院接收治疗的68例单纯2型糖尿病患者,102例糖尿病前期患者,对照组50例为研究对象,分为单纯2型糖尿病组、糖尿病前期组和对照组。对以上被试者均进行颈动脉超声的影像学分析,测量患者的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MT)、斑块的大小、位置和斑块回声强度、测量动脉内血流动力学数据、管径狭窄及闭塞情况。结果糖尿病前期组和单纯2型糖尿病组患者的双侧颈总动脉(CCA)、颈总动脉分叉处(BIF)及IMT与对照组相比均有所增加。此外,单纯2型糖尿病组患者的CCA、BIF及IMT较糖尿病前期组患者有显著增加;糖尿病前期组和单纯2型糖尿病组患者的IMT增厚、斑块检出情况、血流阻力指数与对照组相比均有所增加(P<0.05)。此外,单纯2型糖尿病组患者的IMT增厚、斑块检出情况、血流阻力指数较糖尿病前期组患者有显著增加(P<0.05);糖尿病前期组和单纯2型糖尿病组患者的动脉狭窄总发生率与对照组相比均有所增加。此外,单纯2型糖尿病组患者的动脉狭窄总发生率较糖尿病前期组患者有显著增加(P<0.05)。结论颈动脉超声检查可以对糖尿病前期及糖尿病患者达到早发现、早治疗的目的,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 4929例健康体检人群幽门螺杆菌4种抗体检测结果分析

    作者:张玲;王雯娟;翁海斌;韦丽丽;余敏

    目的:调查分析健康体检人群幽门螺杆菌抗CagA抗体、抗VacA抗体、抗UreA抗体、抗UreB抗体结果的阳性率及其在不同年龄组间的差异,为临床医生提供预防与诊断依据。方法选取4929例健康体检者血清,根据年龄分成8组:0~10岁组、>10~20岁组、>20~30岁组、>30~40岁组、>40~50岁组、>50~60岁组、>60~70岁组、>70~80岁组。采用免疫印迹法检测幽门螺杆菌抗CagA抗体、抗VacA抗体、抗UreA抗体、抗UreB抗体,对结果进行分析。结果在4929例健康体检者人群中,抗CagA抗体、抗VacA抗体、抗UreA抗体、抗UreB抗体的阳性率分别为32.89%、31.04%、43.56%、49.56%,抗CagA抗体、抗VacA抗体的阳性率与抗UreA抗体、抗UreB抗体的阳性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0~10岁的儿童和大于20~50岁的青年人抗CagA抗体、抗VacA抗体、抗UreA抗体、抗UreB抗体的阳性率较高。结论将幽门螺杆菌抗CagA抗体、抗Va‐cA抗体、抗UreA抗体、抗UreB抗体的检测纳入体检项目很有必要。

  • CA125在女性健康体检中的临床应用

    作者:李亚波;邹映东;卜德艳

    目的:分析云南省中医院女职工健康体检中的CA125检测情况,探讨CA125在女性健康体检中的临床应用意义。方法2011年第1次检测923例女职工血清CA125浓度,并对CA125阳性者进行追踪随访,2012年再次检测CA125,收集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绝经前妇女和绝经后妇女的CA125阳性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导致CA125升高的原因除生理性因素外,以女性泌尿生殖系统良性疾病为主。病理性CA125升高者,经积极治疗后,大部分患者的CA125浓度明显下降。结论在女性健康体检中,导致CA125升高的疾病以女性泌尿生殖系统良性疾病为主,应正确对待CA125作为肿瘤标志物在健康体检中的应用。

  • 联合应用细胞化学染色诊断急性混合型白血病临床研究

    作者:李清元

    目的:应用细胞化学染色诊断急性混合型白血病(AHL)。方法6种细胞化学染色方法。结果AHL过氧化物酶(POX)染色和苏丹黑B(SBB)染色可表现阳性,但阳性率均较低。糖原(PAS)染色可呈粗颗粒、珠状和块状或部分细胞呈细颗粒,部分粗颗粒、小珠。双克隆型髓系粒细胞和单核细胞的鉴别主要观察POX阳性物分布及单核反应较强的α‐丁酸萘酚酯酶(α‐NBE)染色和酸性磷酸酶(ACP)染色。结论联合应用细胞化学染色方法,应用髓系标志物检测,可以提高AHL的诊断率。

  • 产KPC型碳青霉烯酶肺炎克雷伯菌的检测与耐药状况分析

    作者:胡慧敏;王欣慧

    目的:了解该院肺炎克雷伯菌产KPC型碳青霉烯(KPC酶)的情况。方法收集临床分离的肺炎克雷伯菌756株,采用K‐B法进行药敏试验,筛选出耐碳青霉烯的肺炎克雷伯菌,采用改良的Hodge试验、PCR检测产KPC酶的肺炎克雷伯菌。结果在756株肺炎克雷伯菌中,检出耐碳青霉烯肺炎克雷伯菌41株,进行Hodge试验,检出36株KPC酶阳性菌株,阳性率87.8%。PCR扩增检出KPC酶阳性菌株39株。结论该院内发现了产KPC酶的肺炎克雷伯菌,但其分型还有待于进一步检测。

  • 两台凝血分析仪检测结果的可比性研究

    作者:贾连玲;龙宪连;门帅;欧红玲;马盈盈;王欣茹

    目的:探讨不同型号凝血分析仪检测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酶原时间(APTT)、纤维蛋白原(FIB)和凝血酶时间(TT)的结果是否具有可比性。方法随机选取40例患者新鲜血浆,分别在ACLTOP与ACLTOP700血凝分析仪上检测PT、APTT、FIB、TT,对结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两凝血分析仪4个检测项目结果的相关系数(r)均大于0.975,各项结果的偏倚均在CLIA′88规定的允许误差范围内。结论ACLTOP与ACLTOP700血凝分析仪检测PT、APTT、FIB、TT的结果具有可比性,符合临床要求。

  • 350例儿童血清呼吸道病毒抗体检测分析

    作者:韩小娟

    目的:探讨儿童血清呼吸道病毒抗体检测结果集感染情况。方法随机选择350例儿童,对其进行血清呼吸道病毒抗体检测,分析检测结果。结果350例儿童中,共检出173例病毒感染者,其中,副流感病毒(PIV)是常见的呼吸道病毒,350例患者中共检出71例,百分比为20.3%,检出率高的为PIV2与PIV3;38例检出腺病毒(AD),百分比为10.9%,其中AD11检出率较高;17例检出呼吸道合胞病毒(RSV),百分比为4.9%;风疹病毒(RU)检出率较低。3岁以下儿童RSV检出率较高,7~14岁的儿童PIV与AD检出率较高。14岁以上儿童病毒检出率逐渐下降。病毒性心肌炎患儿与健康儿童呼吸道病毒感染情况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幼儿,应重视预防RSV感染,对于学龄儿童,应重视预防PIV及AD的感染。

    关键词: 呼吸道 病毒 抗体 儿童
  • 监测糖化血红蛋白在糖尿病中的应用价值

    作者:陈淑云;顾文刚;于莉

    目的:研究糖化血红蛋白(HbA1c)的测定在糖尿病诊断和治疗中的价值。方法选取110例确诊为糖尿病的患者设为实验组,以及健康人员40例设为对照组,检测2组的HbA1c与空腹血糖水平,并对结果进行分析。结果实验组中,HbA1c与空腹血糖水平呈正相关(r=0.617,P<0.01),其中HbA1c与并发症的发病率关系密切。实验组与对照组比较,HbA1c与空腹血糖水平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监测HbA1c对于糖尿病的诊断和治疗都具有指导意义。

  • 住院患者梅毒感染情况分析及处理

    作者:陈华根;刘小花;黄学斌;宋强

    目的:了解住院患者梅毒感染情况,利于及时采取防治措施。方法采用时间分辨荧光免疫法筛查梅毒特异性抗体,结果阳性者,同时采用梅毒明胶颗粒凝集试验和梅毒甲苯胺红试验进行检测,结合流行病学史、临床症状和体征,诊断和鉴别诊断梅毒。结果6120例住院患者中,共筛查出梅毒特异性抗体阳性192例,其中1期梅毒8例、2期梅毒18例、3期梅毒2例、胎传梅毒2例、隐性梅毒34例、血清固定3例、生物学假阳性21例、血清治愈62例,此外还有42例难以确诊。结论住院患者中梅毒感染比例较高,尤其以隐性梅毒多见,有必要对住院患者进行梅毒检测,有利于早期防治。

    关键词: 梅毒 感染 住院患者
  • ECLIA法定量检测乙肝血清标志物的临床应用

    作者:姚家奎;韩东升;周林;成红霞

    目的:探讨采用电化学发光免疫分析(ECLIA)法检测某院医务人员乙型肝炎(乙肝)血清标志物(HBV‐M)及HB‐sAg临界或弱反应标本进行ElecsysHBsAg确证试验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1847例血清标本经RocheModularE170进行HBV‐M半定量分析,并对所有HBsAg处于临界或低浓度的标本进行了确证试验分析。结果检出HBsAg阳性标本共52例,其中HBsAg、HBeAg、HBcAb结果有反应性3例,检出率0.16%;HBsAg、HBeAb、HBcAb结果有反应性47例,检出率2.54%;HBsAg、HBsAb、HBeAb、HBcAb结果有反应性1例,检出率0.05%;HBsAg、HBcAb结果有反应性1例,检出率0.05%。HB‐sAg阴性标本共1795例,其中单HBsAb结果有反应性538例,检出率29.13%;HBsAb、HBeAb、HBcAb结果有反应性330例,检出率17.87%;HBsAb、HBcAb结果有反应性276例,检出率14.94%;HBsAb、HBeAb结果有反应性2例,检出率0.11%;HBe‐Ab、HBcAb结果有反应性14例,检出率0.76%;单HBcAb结果有反应性60例,检出率3.25%;HBsAg、HBsAb、HBeAg、HBe‐Ab、HBcAb结果均无反应性575例占受检人数的31.13%。将HBsAg处于临界或低浓度的标本进行了确证试验,半定量试验COI结果为0.80~0.99的8例标本,经ElecsysHBsAg确证试验结果均为无反应性;1例半定量试验COI结果为3.81的标本,经ElecsysHBsAg确证试验结果为阳性;5例半定量试验COI结果分别为9.13、10.86、11.15、11.11、10.42的标本,经ElecsysHB‐sAg确证试验结果均为阳性。HBV‐M半定量检测与ElecsysHBsAg确证试验的符合率为100%。结论ECLIA法在HBV‐M半定量检测及确证试验过程中具有重要临床应用价值,为乙型肝炎临床诊断及病情的治疗监测提供了科学的实验室依据。

  • 高血压患者血清胱抑素C与冠心病的关系

    作者:郭宝丽

    目的:探讨高血压患者血清胱抑素C(CysC)与冠心病的关系。方法将高血压并发冠心病患者(36例)作为实验组,将单纯高血压患者(30例)作为对照组,检测血清三酰甘油、脂蛋白‐α、载脂蛋白B、载脂蛋白A1、低密度脂蛋白、高密度脂蛋白、肌酐、CysC、总胆固醇等生化指标。采用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各项生化指标、年龄、体质量指数等临床资料与高血压并发冠心病的相关性。结果实验组患者血清CysC浓度比对照组患者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清脂蛋白‐α、载脂蛋白B、载脂蛋白A1、低密度脂蛋白、高密度脂蛋白、肌酐、三酰甘油、CysC、总胆固醇、年龄、体质量指数等临床资料均与冠心病的发生存在一定的相关性。结论及时、准确地对血清CysC进行检测是预防与控制高血压患者并发冠心病的重要措施。

  • 微柱凝胶法和凝聚胺法在不规则抗体检测的对比分析

    作者:滕艺艳;屈雅川

    目的:对微柱凝胶法和凝聚胺法在不规则抗体检测的结果进行比较分析。方法选择2010年1月至2013年1月3133例输血患者血样,用微柱凝胶法和凝聚胺法进行不规则抗体检测,结果用统计学处理。结果在3133例患者中,微柱凝胶法检出不规则抗体15例,凝聚胺法检出不规则抗体6例。结论微柱凝胶法灵敏度高于凝聚胺法,且微柱凝胶法操作简单快捷,减少操作者主观因素的影响,更有效保证输血的安全,值得推广。

  • 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游离脂肪酸与铁蛋白的相关性及其检测价值

    作者:邓宽国;杨文东

    目的:通过观察急性脑梗死(ACI)患者血清游离脂肪酸(FFA)及血清铁蛋白(SF)的水平,探讨ACI患者血清FFA与SF的相关性及其检测价值。方法选择95例ACI患者(ACI组)和50例健康体检者(对照组)作为研究对象,检测其血清FFA(ELISA法)和SF(电化学发光免疫法)水平,检测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ACI组患者急性期的血清FFA和SF水平显著高于恢复期及对照组(P<0.01),大面积梗死的ACI患者显著高于小面积梗死的ACI患者(P<0.01)。ACI患者在恢复期的血清FFA和SF水平仍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ACI患者血清FFA水平与SF水平呈正相关(r=0.509,P<0.01)。结论ACI患者体内存在着高水平的FFA和SF,联合检测血清FFA和SF水平有助于ACI患者病情和预后的判断。

  • 慢性重症乙肝并发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患者血清降钙素原检测的意义

    作者:元顺女;李春姬;程大生

    目的:评估血清降钙素原(PCT)在诊断慢性重症乙肝并发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SBP)中的价值。方法按照是否并发SBP,将慢性重症乙肝患者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分别检测其血清PCT、C反应蛋白(CRP)和白细胞计数(WBC),绘制ROC曲线评估各指标的诊断效能。结果实验组患者血清PCT、CRP、WBC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PCT水平与CRP、WBC呈正相关(r>0,P<0.01)。PCT诊断慢性重症乙肝并发SBP的佳临界值是0.52ng/mL,在此临界值下,其ROC曲线下面积是0.89,特异度和灵敏度分别为82%和86%。结论血清PCT对慢性重症乙肝并发SBP的诊断价值可能优于CRP和WBC。

  • 乙型肝炎定量HBsAg阳性样本HBV-DNA与HBeAg定量值分析

    作者:李燕斌

    目的:对696例同时检测HBV血清标志物和HBV‐DNA定量检测的结果进行回顾分析。方法HBV血清标志物采用免疫光激化学发光法;HBV‐DNA采用荧光聚合酶链式反应(PCR)技术。结果乙肝e抗原(HBeAg)阴性组中不同HBV‐DNA定量阳性率分别为56%、28%、13%、3%;HBeAg阳性组中不同HBV‐DNA定量阳性率分别为31%、19%、15%、35%;HBeAg定量值分析中当HBeAg≥65PEIU/mL时,随着HBV‐DNA检测拷贝数增大其构成比逐渐增大;当HBeAg<65PEIU/mL时,随着HBV‐DNA检测拷贝数增大其构成比逐渐减少。结论单纯以HbeAg的转换和HBV‐DNA定量的变化来判断乙肝病毒复制与非复制状态存在一定局限性。

  • 献血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初筛的效果评价与分析

    作者:伍俊;赵宏祥

    目的:对街头献血者献血前进行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初筛的效果进行评价。方法对盐城市中心血站2012年7~12月经干式生化分析仪ALT初筛合格的献血者34526人的血液复检结果进行统计,并与未实施ALT初筛的2011年和2010年同期血液复检结果进行梅毒(TP)、乙型肝炎(HBV)、丙型肝炎(HCV)、艾滋病(HIV)等疾病检出率对比分析。结果献血者献血前经ALT干式生化法初筛后,其ALT不合格率从2010年的2.28%、2011年的2.29%下降到2012年的1.26%,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HBV检测不合格率从2010年的0.21%、2011年的0.24%下降到2012年的0.17%,其中2010年与2012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011年与2012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HCV检测不合格率从2010年的0.15%、2011年的0.12%下降到2012年的0.07%,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献血者在献血前经过ALT干化学法初筛会大大降低因单纯ALT升高导致的血液报废,同时通过ALT的初筛也会不同程度地降低HBV、HCV检测不合格血液报废率。ALT干式生化法对献血者献血前进行初筛是可行的,适合于献血前的初筛应用和推广,这对节约宝贵血液资源,减少检测成本支出,进一步保障临床血液供应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 117例再生障碍性贫血Bessman分类结果分析

    作者:吴芹;冯春艳

    目的:对再生障碍性贫血(AA)患者Bessman分类结果进行分析比对。方法对31例AA患者的外周血常规中红细胞平均体积(MCV)和红细胞分布宽度(RDW)结果进行分析;查找中国知网报道文献增加病例数进行综合分析。结果31例AA患者平均MCV值为(98.00±8.65)fL,平均RDW值为(17.01±4.10)%。正细胞均一性贫血和大细胞不均一性贫血各11例,其次是正细胞不均一性贫血8例,还有1例大细胞均一性贫血。与文献报道累计117例AA患者中,17例大细胞均一性、37例大细胞不均一性、50例正细胞均一性、12例正细胞不均一性、1例小细胞均一性。大、正、小细胞性贫血分别占46.15%、53.00%和0.85%;RDW在正常范围的占58.12%。结论建议进行大样本统计分析,得出更为确切的结论,为临床一线提供准确的诊断依据,避免误诊。

  • 贮存式自体输血在基层医院的应用

    作者:吴忠;黄小华

    目的:探讨贮存式自体输血在基层医院的应用及可行性,观察患者血常规参数的变化及不良反应发展的情况,为临床应用提供依据。方法选择择期手术者36例,观察自体输血的效果及采血前后白细胞计数(WBC)、血小板计数(PLT)、红细胞计数(RBC)、红细胞比容(HCT)、血红蛋白(Hb)的变化。结果贮存式自体输血效果明显,采血前后各项指标下降不明显,采血时可能有晕针等不良反应,但发生率低。结论贮存式自体输血是一种经济、安全、有效的输血方式,且无需特殊设备,基层医院也可开展,值得推广应用。

  • 多重耐药鲍曼不动杆菌分子机制研究进展

    作者:张景皓;方毅(综述);赵虎(审校)

    鲍曼不动杆菌为革兰阴性非发酵菌,广泛分布于人体体表和与外界相通的部位,是呼吸道、胃肠道的正常菌群,也是引起医院内感染的重要病原菌。特别是在重症监护病房,其检出率和耐药率不断上升,给临床治疗带来了困难[1]。鲍曼不动杆菌耐药的机制非常复杂,目前的研究主要从分子水平上阐述其多重耐药的机制[2]。本文就其多重耐药分子机制进行综述。

  • 心力衰竭标志物中段肾上腺髓质素原测定的意义及应用前景

    作者:徐胜男(综述);张秀明(审校)

    肾上腺髓质素(ADM )是1993年日本学者由从肾上腺嗜铬细胞瘤的组织提取液中分离的一种血管活性多肽[1]。目前研究表明,ADM具有扩张血管、降压、排钠、利尿、减少氧化应激导致的血管内皮细胞凋亡、抑制血管平滑肌细胞迁移、对抗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等多种生物学作用,可减少血管损伤,延缓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形成,抑制血管重构。在高血压、急性心肌梗死、心力衰竭和严重感染时,血浆肾上腺髓质素代偿性升高,在多种心血管疾病中发挥重要的保护作用。

  • 金黄色葡萄球菌致病毒素的研究进展

    作者:姚蕾(综述);徐元宏(审校)

    金黄色葡萄球菌是一种重要的革兰阳性致病菌,广泛存在于人的体表、鼻咽部及肠道,可引起人的局部化脓性感染、肺炎、伪膜性肠炎、心包炎及败血症等,既能引起医院感染,又能造成社区感染。其致病性主要是能产生多种外毒素和酶[1],特别是金黄色葡萄球菌分泌大量的外毒素,包括一组能够破坏宿主细胞质膜的多肽,这些多肽包括成孔毒素(PFT ):α‐溶血素和双组分杀白细胞素(γ‐溶血素)、PV‐杀白细胞素(PVL )/LukED和 LukGH/AB、β‐溶血素,以及酚可溶性调控蛋白(PSM )[2]。在上个世纪20年代,金黄色葡萄球菌所具有的杀白细胞(主要为粒细胞类)以及致红细胞的溶血现象就已经被观察并研究,但是对各种毒素的生理作用的探索仍未完成。本文总结了金黄色葡萄球菌的一些主要致病因子,在宿主正常组织中传播,并造成宿主细胞的免疫损伤以及其在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中活化宿主炎性反应的部分机制。

  • 4种抗病毒方案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疗效分析

    作者:陈建辉;王笑;肖妮;喻斌;周军

    目的:观察4种抗病毒方案治疗慢性乙型肝炎(CHB)的疗效。方法将240例CHB患者按用药情况分为A、B、C、D组,分别给予口服拉米夫定、阿德福韦酯、阿德福韦酯/拉米夫定、恩替卡韦。比较各组治疗12、24、48周时的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复常率,HBVDNA水平及转阴率,HBeAg/HBeAb转换率以及治疗48周时的YMDD变异率。结果C组和D组的ALT、AST复常率,HBVDNA水平及转阴率,HBeAg/HBeAb转换率,以及YMDD变异率均优于A组和B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阿德福韦酯/拉米夫定和恩替卡韦是2种合理的治疗方案。

  • 过敏性鼻炎的鼻液蛋白质组学分析

    作者:谢服役;张孝认;孙琦

    目的:应用蛋白质组学技术筛选过敏性鼻炎(AR)患者鼻腔灌洗液中的蛋白标记物。方法采集10例AR患者及20例健康对照者过敏原刺激前后的鼻腔灌洗液,用双向电泳检测其中的蛋白组成,筛选差异表达的蛋白进行质谱分析鉴定。结果共筛选出6种差异表达的蛋白,在过敏原刺激后,乳铁蛋白、载脂蛋白A1(APOA1)及α1‐抗胰蛋白酶表达上调,PLUNC蛋白、结合珠蛋白、IgJ表达下调。结论筛选出的6种蛋白可能成为AR的生物标记物。

  • 心力衰竭患者炎症和贫血的相关性分析

    作者:万楠;孟冬娅;胡晓芳;郑伟;王璐

    目的:研究心力衰竭患者炎症与贫血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84例心力衰竭患者分为贫血组和非贫血组,检测血清脑钠肽(BNP)、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尿素(BUN)、肌酐(Crea)水平,并对结果进行分析。结果贫血组的BNP、hs‐CRP、Crea水平显著高于非贫血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logistic回归分析表明,hs‐CRP与贫血是独立相关的(P=0.021)。结论心力衰竭患者炎症的发生、发展与贫血是独立相关的。

  • 绒毛膜促性腺激素及其游离β亚单位对不良妊娠的诊断价值

    作者:袁玉枝;张栋武;余健全

    目的:探讨β绒毛膜促性腺激素(β‐HCG)及其游离β亚单位(fβ‐HCG)在不良妊娠中的诊断价值。方法运用化学发光分析技术分别检测早期不良妊娠患者(先兆流产组、稽留流产组、异位妊娠组)及正常妊娠孕妇(对照组)的血清β‐HCG、fβ‐HCG、黄体酮水平,计算各组48h后β‐HCG的倍增率,对结果进行分析。结果与先兆流产组相比较,稽留流产组和异位妊娠组的β‐HCG、fβ‐HCG、黄体酮水平及β‐HCG倍增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稽留流产组与异位妊娠组之间各指标差异则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β‐HCG和fβ‐HCG水平变化可反映不良妊娠。

  • 血清sIgE和sIgG4检测在儿童过敏性疾病中的临床应用

    作者:顾猛;丁翠君;陆冬明;高春标;陈朝

    目的:探讨血清特异性IgE(sIgE)和特异性IgG4(sIgG4)检测在儿童过敏性哮喘及过敏性鼻炎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采用ELISA法对85例过敏性哮喘组患儿、72例过敏性鼻炎组患儿及60例对照组健康儿童血清中sIgE和sIgG4进行检测。采用ROC曲线分析sIgE和sIgG4对过敏性哮喘和过敏性鼻炎的诊断效能。结果过敏性哮喘组和过敏性鼻炎组治疗前血清sIgE和sIgG4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6个月后,过敏性哮喘组及过敏性鼻炎组血清sIgE水平均较治疗前有明显下降,而血清sIgG4水平却较治疗前明显上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sIgE和sIgG4联合检测,对过敏性哮喘和过敏性鼻炎的诊断灵敏度分别为90.6%(77/85)和84.7%(61/72),诊断特异度分别为81.2%(69/85)和76.4%(55/72)。结论sIgE和sIgG4是反映过敏性疾病的良好指标。

  • 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血清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和超氧化物歧化酶检测的临床意义

    作者:沈云峰;张洪波;吴瑶

    目的:探讨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血清中乙型肝炎病毒DNA(HBV‐DNA)、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和天门冬酸氨基转移酶(AST)浓度与一氧化氮(NO)、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iNOS)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水平的相关性。方法选取轻度(24例)、中度(30例)、重度(18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和健康体检者(30例)分别设为A、B、C、D组,运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和化学酶分析法检测血清HBV‐DNA、ALT、AST、NO、iNOS和SOD水平。结果D组与A、B、C组之间的ALT、AST、NO、iNOS和SOD水平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ALT水平与NO、iNOS水平呈正相关(r分别为0.487、0.521,P<0.05),与SOD水平呈负相关(r=-0.574,P<0.05)。AST水平与NO、iNOS水平呈正相关(r分别为0.453、0.545,P<0.05),与SOD水平呈负相关(r=-0.484,P<0.05)。结论在慢性乙型肝炎患者中,随着ALT和AST水平升高,NO和iNOS水平也升高,SOD水平下降,表明与肝细胞受损有关。

  • 尿液C多糖抗原对肺炎链球菌感染的诊断价值

    作者:凌步致;李炜煊

    目的:探讨尿液C多糖抗原检测对肺炎链球菌感染的诊断价值。方法收集社区获得性肺炎患者372例,采用Bi‐naxNOW肺炎链球菌抗原试剂盒检测尿液中的C多糖抗原。结果C多糖抗原检测的敏感度为63.0%,特异度为85.3%。在确诊肺炎链球菌感染患者中,C多糖抗原阳性率为84.0%。在疑似肺炎链球菌感染患者中,C多糖抗原阳性率为57.4%。结论尿液C多糖抗原检测可作为诊断肺炎链球菌感染的辅助手段。

  • 扬州地区1466例孕妇羊水细胞染色体核型分析

    作者:陈剑;徐贵江

    目的:探讨孕妇羊水细胞染色体核型分析在产前诊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择孕16~24周、具有产前诊断指征的孕妇1466例,在B超引导下行羊膜腔穿刺抽取羊水。经过羊水细胞培养增殖成功后收获细胞,G显带检查分析羊水细胞的染色体核型。结果羊水细胞一次性培养成功率为99.8%。1466例孕妇中,检出16例异常核型(其中12例21三体,1例18三体,3例染色体异常)和3例染色体多态性。结论羊水细胞染色体核型检查仍然是产前诊断中不可替代的手段。

  • 静脉血与末梢血常规生化检测结果的比较分析

    作者:戴永辉;陈方璐;康之裔;陈兴国;李英;王战会

    目的:探讨CelercareM1分析仪检测静脉血与末梢血常规生化项目的结果可比性。方法取受试者的静脉血与末梢血在CelercareM1分析仪上平行测定Mg2+、Cl-、tCO2、K+、Na+、Ca2+、α‐HBDH、LDH、AST、CK、CK‐MB、TP、ALB、TBIL、ALT、GGT、ALP、UREA、GLU、UA、CHOL、HDL‐C等项目,并对结果进行比较。结果静脉血tCO2检测结果高于末梢血,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末梢血的α‐HBDH、LDH、CK、CK‐MB检测结果均高于静脉血,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除了电解质和α‐HBDH、LDH、CK以及CK‐MB项目外,末梢血可以替代静脉血在CelercareM1分析仪上进行常规生化项目的检测。

  • 血浆同型半胱氨酸与B型尿钠肽对急性心肌梗死的诊断和预后价值

    作者:张启贵;陈雪礼;涂艳;刘晓峰

    目的:探讨血浆同型半胱氨酸(Hcy)和B型尿钠肽(BNP)联合检测对急性心肌梗死(AMI)的诊断和预后价值。方法选取140例AMI患者(AMI组)及125例健康人(对照组),分别检测其血浆Hcy和BNP水平,并对结果进行分析。结果治疗前,AMI组血浆BNP[(585.24±155.37)pg/mL]和Hcy[(33.4±9.84)μmol/L]水平明显升高,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MI患者经治疗后血浆BNP和Hcy水平显著降低,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随访期间,发生心血管事件的AMI患者血浆BNP和Hcy水平明显高于未发生心血管事件的AMI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BNP和Hcy可作为指导临床诊断和治疗AMI的重要指标,并可作为预测AMI患者远期康复的重要参数。

  • 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血清学指标检测对肝纤维化诊断的临床意义

    作者:崔莎莎;郑伟;许云;杭国琴

    目的:探讨血清学指标在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肝纤维化不同时期的变化及其在肝纤维化诊断中的临床意义。方法检测258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包括72例肝纤维化患者)及80例健康对照者血清中的总胆汁酸(TBA)、血小板计数(PLT)、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凝血酶原时间(PT)、前清蛋白(PA)、透明质酸(HA)、Ⅲ型前胶原N端肽(PⅢNP)、Ⅳ型胶原(C‐Ⅳ)、层粘连蛋白(LN)水平。结果不同病情严重程度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之间和不同肝纤维化分期的患者之间,TBA、HA、PⅢNP、C‐Ⅳ、LN及PAPP指数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测定TBA、HA、PⅢNP、C‐Ⅳ、LN及PAPP指数对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肝纤维化的诊断有重要意义。

  • 健康妇女及宫颈癌患者HPV感染基因型分布的研究

    作者:徐妍婷;蔡为民;耿建祥;范雪梅;徐晓兰;王宏景;龙秀荣;谭进;赵雪

    目的:比较自然人群女性宫颈正常细胞、宫颈上皮癌前病变(CINⅢ级)及宫颈癌组织中HPV的基因型别分布情况。方法采用基因扩增结合基因芯片技术对1047例自然人群女性宫颈正常细胞(正常组)、173例宫颈上皮癌前病变(癌前病变组)及133例宫颈癌(宫颈癌组)组织标本进行23种HPV基因分型检测。结果正常组、癌前病变组、宫颈癌组分别检出HPV感染者109、159、121例,总HPV感染率分别为10.41%(109/1047)、91.91%(159/173)、90.98%(121/133)。结论基因扩增结合基因芯片检测技术可应用于宫颈细胞和组织标本的HPV基因分型检测。

  • 海洛因依赖者HIV和HCV感染情况分析

    作者:孙丽婷;张勇;马玉

    目的:了解海洛因依赖者HIV、HCV感染现状。方法对565例海洛因依赖者进行HIV、HCV血清学检测,比较不同性别、不同民族的海洛因依赖者感染病毒的情况。结果在565例海洛因依赖者中,男性的HIV、HCV和HIV/HCV合并感染率分别为14.57%(72/494)、59.72%(295/494)、13.36%(66/494),女性分别为19.72%(14/71)、77.46%(55/71)、16.90%(12/71),男性HCV感染率显著低于女性(P<0.05)。汉族与维吾尔族海洛因依赖者之间比较,HIV、HCV及HIV/HCV合并感染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海洛因依赖者是感染HIC、HCV的高危人群,需加强毒品和传染病预防知识的宣传教育,以控制疾病传播,减少疾病发生。

    关键词: 海洛因 药物依赖 HIV HCV
  • 1824例孕前检查结果分析

    作者:屈艳霞;陈桂兰;袁玉枝;江帆;杨烨;唐盈;左连东;吴伟雄

    目的:了解计划怀孕夫妇的健康状况,分析影响其生殖健康的不良因素。方法对2013年该所收集的1824人的孕前检查结果进行分析和评估。结果接受孕前检查的1824人中,有病史异常者170人,常规体格检查异常者112人,生殖系统检查异常者397人,妇科B超检查异常者84人。实验室检查项目中,以白带常规(27.95%,232/598)、尿常规(22.53%,411/1824)、乙肝血清标志物(17.98%,328/1824)、地中海贫血初筛(11.29%,206/1824)的异常者较多。结论孕前检查对促进优生优育,提高出生人口素质十分重要。

  • 慢性幽门螺杆菌感染对冠心病患者血清同型半胱氨酸浓度的影响

    作者:雷鸣;夏先考;吴建华;夏丹妮;汤兰桂;周权

    目的:探讨幽门螺杆菌感染对血清同型半胱氨酸(Hcy)浓度的影响及其与冠心病(CHD)的关系。方法选取159例CHD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14C尿素呼气试验结果将患者分为感染组和非感染组;根据感染严重程度将CHD患者分为阴性组、轻度感染组、重度感染组。根据SYNTAX评分将感染幽门螺杆菌的CHD患者分为低危组、中危组、高危组。采用循环酶法测定各研究对象血清Hcy浓度。结果感染组血清Hcy浓度高于非感染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随着幽门螺杆菌感染程度的加重,血清Hcy浓度升高,阴性组、轻度感染组、重度感染组间比较,血清Hcy浓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感染幽门螺杆菌的CHD患者随着冠状动脉病变严重程度的增加,其血清Hcy浓度也增加,低危组、中危组、高危组间比较,血清Hcy浓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幽门螺杆菌感染可能通过升高血清Hcy浓度,在CHD的发生、发展中起作用。

  • 2型糖尿病并发脑梗死的临床危险因素分析

    作者:李霞莲;尹莉莉;胡晓裕;武春梅;苗晋华

    目的:分析2型糖尿病并发脑梗死的临床危险因素。方法选取确诊为2型糖尿病的患者508例,分为A组(并发脑梗死,n=240)和B组(无脑梗死,n=268)。记录2组患者的基本临床资料并检测其血糖、血脂、糖化血红蛋白(HbA1c)、血β2微球蛋白、尿β2微球蛋白、尿微量清蛋白、空腹胰岛素、空腹C肽等指标生化指标和凝血指标。结果A组年龄、糖尿病发病年龄、高血压病程及收缩压与B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高血压及冠心病的发病率明显高于B组(P<0.05)。A组HbA1c、载脂蛋白B(ApoB)、空腹胰岛素、空腹C肽、脂蛋白a、同型半胱氨酸(Hcy)、血β2微球蛋白、尿β2微球蛋白、尿微量清蛋白与B组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抗凝血酶Ⅲ水平明显低于B组(P<0.05)。结论年龄、高血压、HbA1c、ApoB、空腹胰岛素、空腹C肽、脂蛋白a、Hcy等是2型糖尿病患者并发脑梗死的危险因素。

  • 慢性乙型肝炎患者乙型肝炎病毒基因分型的临床意义

    作者:彭瑛;邓正华;黄远帅;温先勇

    目的:探讨不同乙型肝炎病毒(HBV)基因型与相关生化指标和HBV‐DNA定量水平的相关性。方法采用DNA芯片技术,对216例HBV感染患者进行HBV基因型分型检测,同时检测血清HBV‐DNA和肝功能指标。结果216例患者中,HBV‐B型138例(占63.89%,138/216),HBV‐C型68例(占31.48%,68/216),HBV‐B+HBV‐C型混合感染8例(占3.70%,8/216),HBV‐D型2例(占0.93%,2/216)。各基因型HBV感染者之间比较,HBV‐DNA水平和肝功能指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该院患者HBV感染以HBV‐B型为主,HBV‐C型次之。

  • 妊娠早期和中期甲状腺功能测定的意义

    作者:曹小秋;李晓燕

    目的:探讨妊娠早期和中期甲状腺功能测定的意义。方法采用电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法对孕早期(T1组)、孕中期(T2组)和未孕妇女(对照组)进行促甲状腺素(TSH)、游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FT3)及游离甲状腺素(FT4)水平检测,并对结果进行分析。结果T1组FT3、FT4、TSH水平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孕妇的甲状腺疾病总患病率为28.85%,显著高于对照组(15.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甲状腺功能异常的孕妇以甲状腺功能减低和亚临床甲状腺功能减低为主。结论妊娠早期和中期进行甲状腺功能检测有利于优生优育。

  • PCT、hs-CRP、SAA对细菌与病毒感染的鉴别作用

    作者:朱星成;段勇;黄革联;王冬菊

    目的:探讨降钙素原(PCT)、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及血清淀粉样蛋白A(SAA)对病毒感染与细菌感染的鉴别作用。方法分别测定病毒感染组、细菌感染组、真菌感染组、混合感染组及非感染组患者的PCT、hs‐CRP和SAA浓度,分析PCT、hs‐CRP和SAA对病毒感染和细菌感染的诊断效能。结果细菌感染组、病毒感染组、真菌感染组、混合感染组及非感染组间比较,PCT、hs‐CRP和SAA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PCT用于细菌与病毒感染的鉴别诊断效能大。结论血清PCT、hs‐CRP和SAA检测可用于细菌感染性疾病的诊断及其与病毒感染性疾病的鉴别。

  • 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患者血脂、肝功能、雌激素水平变化的临床研究

    作者:邓纪望;赵卫;蔡燕玲;方瑾;刘招娣;叶秋灵

    目的:探讨血脂、雌激素和肝功能水平对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ICP)胎儿窘迫的预测作用。方法分别检测轻度ICP组、重度ICP组、对照组的血脂、雌激素、肝功能指标,并对结果进行分析。结果三酰甘油、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水平与雌二醇水平均呈正相关。多变量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甘氨胆酸(OR=8.24,P=0.01)、雌二醇(OR=4.46,P=0.02)对ICP患者胎儿窘迫有预测作用。结论雌二醇与甘氨胆酸可能成为预测ICP患者胎儿窘迫较好的指标。

  • 四川省细菌耐药监测网2011~2012年尿路感染病原菌分布及耐药分析

    作者:殷琳;喻华;乔宁;张凯;龙姗姗;先陶

    目的:了解2011~2012年四川省临床分离的尿培养病原菌的分布与耐药状况。方法收集四川省细菌耐药监测网成员单位的临床尿培养病原菌分布和药敏试验数据,进行统计及分析。结果全省54家医院参加了监测,从尿液标本中总共分离出12420株病原菌,检出率排在前5位的依次是大肠埃希菌(46.5%)、屎肠球菌(7.0%)、肺炎克雷伯菌(5.8%)、粪肠球菌(5.7%)、铜绿假单胞菌(3.7%)。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铜绿假单胞菌对亚胺培南的耐药率分别为16.0%、16.7%、15.2%;对左氧氟沙星的耐药率分别为55.2%、28.2%、27.7%。屎肠球菌和粪肠球菌对万古霉素的耐药率分别为4.1%和1.4%。结论尿路感染主要病原菌仍以大肠埃希菌和肠球菌为主,临床应根据药敏试验结果选用抗菌药物。

  • 端粒酶及hTERT在卵巢肿瘤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作者:李玲;谢明水;刘杨

    目的:探讨端粒酶及端粒酶催化亚单位(hTERT)在卵巢肿瘤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分别检测恶性卵巢肿瘤、良性卵巢肿瘤、正常卵巢组织中的端粒酶活性及hTERTmRNA表达水平,并对结果进行分析。结果与良性卵巢肿瘤和正常卵巢组织比较,恶性卵巢肿瘤组织中端粒酶活性增强、hTERTmRNA表达水平增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端粒酶在恶性卵巢肿瘤的发生、发展中起着重要作用,检测端粒酶活性有助于恶性卵巢肿瘤的早期诊断。

  • 尿液胱抑素C与β-N-乙酰氨基葡萄糖苷酶联合检测对肾小管损伤的诊断价值

    作者:张知;舒峤;廖跃华

    目的:探讨尿液中胱抑素C(CysC)和β‐N‐乙酰氨基葡萄糖苷酶(NAG)联合检测在肾小管损伤中的价值。方法收集130例肾小管损伤患者(病例组)和100例健康人(健康对照组)的尿液标本,分别检测其CysC浓度和NAG活性。结果联合检测CysC和NAG对肾小管损伤的辅助诊断敏感度为85.4%,特异度为89.6%,阳性预测值为82.1%。干预治疗前后比较,病例组患者尿液CysC浓度和NAG活性水平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尿液CysC和NAG联合检测对肾小管损伤的诊断和疗效监测价值显著。

  • 肾功能指标对慢性肾病的预测价值研究

    作者:王敏;顾洁;曹华

    目的:探讨肾功能指标对慢性肾病(CKD)的预测价值。方法按照肾小球滤过率估算(eGFR)值,将212例CKD患者分为3组:A组(eGFR>60mL·min-1·1.73m-2),B组(eGFR30~60mL·min-1·1.73m-2),C组(eGFR<30mL·min-1·1.73m-2)。选取175例具有CKD患病风险的患者和60例健康体检者,分别设为高危组和健康对照组。分别测定各组尿中微量清蛋白/肌酐比值(UmAlb/Cr)和血清尿素(Urea)、肌酐(Cr)、尿酸(UA)、胱抑素C(CysC)、β2‐微球蛋白(BMG)、同型半胱氨酸(Hcy)水平。结果CysC和BMG水平不仅在3组CKD患者之间差异统计学意义(P<0.05),而且在高危组与健康对照组之间差异也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CysC和BMG可以作为预测CKD的有效指标。

  • ADVIACentaur棆CP全自动免疫分析仪泵管的保养与维护

    作者:黄银群;蔡洁新;李格宁;林淳

    ADVIA Centaur棆 CP全自动免疫分析仪是拜耳公司推出的一款小型自动免疫分析仪,广泛用于内分泌激素、过敏源、心肌标志物、肿瘤标志物等重要指标的测定[1]。该仪器可以在正常运转的情况下更换试剂及消耗品、仪器内自带冷藏系统供试剂长久存放并自动混匀,保持了工作的连贯性,充分提高了免疫急诊工作效率,因其操作简单、高效、快速、精密度高而深受临床和检验科欢迎。仪器检测的准确性和使用寿命除操作正确与否外,正确的日常维护与保养是不可缺少的,主要是仪器的管道系统,特别是泵管,常被忽略又是故障高发处,往往导致维护或维修成本的增高,也给日常工作造成麻烦。实际上一些小的故障完全可以通过正确使用和维护加以避免或自行排除[2],本文着重对泵管的保养、处理及再利用进行了探讨。

  • 华氏巨球蛋白血症1例

    作者:朱小东;胡桂华;谢志雄;徐忠玉

    1临床资料
      患者为男性,72岁,因慢性肾功能不全、发热与反复感染、肝脾肿大、贫血而就诊,主诉头疼,眩晕,视力下降。主要病史:缘于入院前1年余前无明显诱因下出现头晕、乏力不适,活动后加重,休息可好转,家属发现其面色稍苍白,尚可忍受,无心悸、气促,无胸闷、胸痛,无畏寒、发热,无关节、肌肉疼痛,无皮肤、黏膜淤点或淤斑,起初未重视及诊治,上述症状逐渐加重,为诊治,求诊当地诊所,予口服药治疗(具体不详),症状稍缓解,之后未再就诊。3个月前,头晕、乏力仍持续,伴双下肢浮肿,按压可凹陷,仍无心悸、气促,无腹痛、腹胀,无排泡沫尿,于2012年10月1日就诊当地镇医院,查血常规示WBC 13.1×109/L ,HGB 80 g/L ,HCT 0.243,MCV 73.3 fL ,MCH 26.5 pg ;尿常规大致正常;肝肾功示:ALT 45 U/L ,GGT 65 U/L , UREA 9.8 mmol/L ,CREA 180μmol/L ,UA 529 mmol/L ,TG 4.71 mmol/L。给予利尿处理,浮肿渐渐好转,但头晕、乏力不适仍较重。为求进一步诊治,求诊本院门诊,腹部彩超示:双肾体积大,实质回声增粗,增强并囊肿。发病以来精神尚可、体力下降、食欲一般及睡眠一般,大小便正常,体质量减轻,具体不详。实验室检查:HGB 68 g/L ,红细胞沉降率升高(116 mm/h),WBC正常,PLT 195×109/L ;全血、血浆黏滞度增高,球蛋白增高,IgM75.3g/L,IgG17.4g/L,IgA0.96g/L,TP104.7,ALB 26.7,GLB 78.0。蛋白电泳:显示出一个窄而尖的峰,为M带。尿本周蛋白阴性,全身骨扫描均未见异常,免疫分型:B淋巴细胞标志(CD20、CD19、HLA‐DR)阳性。骨髓形态学检查骨髓增生活跃,以成熟淋巴细胞为主,粒系增生活跃占40.0%,红系增生减低占6.0%,淋巴样浆细胞浸润,占12%,成熟红细胞出现缗钱样排列,血小板常见,骨髓象见图1。

  • 泌尿生殖道感染衣原体和支原体检测及支原体药敏分析

    作者:秦妍妍;梁萍;杨延敏

    目的:了解泌尿生殖道解脲支原体(Uu)、人型支原体(Mh)和沙眼衣原体(Ct)感染现状及支原体的药敏情况。方法采用支原体培养、鉴定、药敏一体化试剂盒对泌尿生殖道样本进行支原体检测及药敏试验,采用免疫层析法检测Ct。结果497例样本中,单纯Uu阳性194例(39.0%),单纯Mh阳性9例(1.8%),Uu+Mh阳性73例(14.7%)以及Ct阳性54例(10.9%)。Ct阳性样本中包括Ct+Uu阳性38例(7.6%)。支原体对强力霉素、交沙霉素和美满霉素较敏感,对其他药物有不同程度的耐药。结论泌尿生殖道感染既有单纯感染又有混合感染,临床应根据病原体检测及药敏试验结果合理选用抗菌药物。

  • 415株肺炎克雷伯菌的临床分布及耐药性分析

    作者:卢赛飞;张建礼

    目的:分析临床分离的肺炎克雷伯菌的分布特点和耐药性状况。方法从临床各科室送检标本中分离出肺炎克雷伯菌,并进行药敏试验,对结果进行分析。结果共分离获得肺炎克雷伯菌415株,分离菌主要分布在神经外科(36.1%)、呼吸内科(27.7%)和重症医学科(16.9%),74.7%来自痰标本。30.0%的分离株为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菌株。肺炎克雷伯菌对美罗培南和亚胺培南的耐药率较低,均为0.5%。结论监测肺炎克雷伯菌的耐药趋势对指导临床用药有重要意义。

  • 铜绿假单胞菌的耐药性变迁分析

    作者:刘德华;胡大春;卢赞;任宝军;王霞;周玲;钱净;秦海燕

    目的:回顾性研究临床分离铜绿假单胞菌的标本来源、病区分布、耐药状况及其变迁。方法采用MicroscanWalk‐away40鉴定药敏系统及传统手工方法对2002~2012年医院各类临床送检标本中分离到的1114株铜绿假单胞菌进行鉴定及药敏试验,对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1114株分离的铜绿假单胞菌中,有64.18%来自呼吸道标本。铜绿假单胞菌感染主要发生在重症监护病房(ICU)病房,占49.64%。2002~2012年间,铜绿假单胞菌对19种抗菌药物的耐药率总体呈上升趋势。结论铜绿假单胞菌常引起呼吸道感染,其耐药机制复杂,可选择的抗菌药物有限。

  • 闽南地区3249例宫颈拭子解脲支原体检测及耐药分析

    作者:林建敏;黄革玲;林健;吴健宁;吴佳音

    目的:探讨闽南地区女性解脲支原体(Uu)感染情况,并对其进行耐药分析。方法应用支原体分离、鉴定、药敏检测板对3249例宫颈拭子标本进行Uu检测。结果Uu总检出率为47.18%(1533/3249),Uu感染患者主要以大于20~40岁女性为主,占检出总例数的90.8%。Uu对交沙霉素、多西环素的敏感度都大于95.00%,而对阿奇霉素和氧氟沙星的耐药性均大于50.00%。结论Uu易出现耐药菌株,应根据药敏试验结果选择治疗药物。

  • 深圳地区腹泻患儿A群轮状病毒感染情况分析

    作者:阳红梅;刘秀菊;裴园园;冉健

    目的:了解深圳地区腹泻患儿A群轮状病毒(RV)感染的流行病学特点,为临床诊断、治疗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对腹泻患儿的大便标本进行RV检测,并对结果进行分析。结果从14511例腹泻患儿中检出RV感染患儿3509例,总感染率为24.18%。RV全年均可感染,但高峰期为11、12、1月份。RV感染患儿主要分布在6个月至2岁年龄段。结论深圳地区腹泻患儿RV感染普遍,临床应引起重视。

  • 苏北人民医院住院患者梅毒感染情况调查

    作者:孙蓉;张玲

    目的:调查分析苏北人民医院住院患者的梅毒感染情况。方法采用化学发光法检测33055例住院患者的梅毒特异性抗体,将受检者以不同的性别、年龄分组计算梅毒特异性抗体阳性率。结果男性的梅毒特异性抗体总阳性率高于女性。>40~50岁组的男性梅毒特异性抗体阳性率高于同年龄组的女性,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男性和女性的高梅毒特异性抗体阳性率分别出现在大于40~50岁组和大于30~40岁组。结论年龄和性别是梅毒感染的重要影响因素。

  • 286株金黄色葡萄球菌临床分布及耐药性分析

    作者:孙恒彪;黄敬;张婧;潘祖汉;陈佑明

    目的:分析2013年住院及门诊患者送检微生物培养标本分离得到的金黄色葡萄球菌临床分布及耐药性情况。方法对2013年分离得到的金黄色葡萄球菌进行细菌培养鉴定及药敏试验,并对结果进行分析。结果共分离得到286株金黄色葡萄球菌,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检出率为46.85%。呼吸道标本中的金黄色葡萄球菌和MRSA检出率均为高。金黄色葡萄球菌主要分布于ICU、神经外科、创伤骨科、呼吸内科等临床科室。金黄色葡萄球菌对青霉素和氨苄西林耐药率较高,多数抗菌药物对甲氧西林敏感的金黄色葡萄球菌(MSSA)与MRSA的耐药率存在差异。结论监测金黄色葡萄球菌耐药性,对临床合理选择抗菌药物十分重要。

  • 梧州市血液检测阳性无偿献血者的分布情况

    作者:梁立飞;莫枝强;罗世彬

    目的:了解梧州市血液检测阳性的无偿献血者的分布情况。方法对梧州市2010~2012年108879例无偿献血者的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乙肝表面抗原(HBsAg)、丙型肝炎病毒抗体(抗‐HCV)、人类免疫缺陷病毒抗体(抗‐HIV)、梅毒抗体(抗‐TP)检测结果进行回顾性统计分析。结果108879例无偿献血者中,5项检测指标的总阳性率为6.01%(6548/108879),其中ALT阳性率为4.86%、HBsAg阳性率为0.57%、抗‐HCV阳性率为0.20%、抗‐HIV阳性率为0.07%、抗‐TP阳性率为0.59%。男性和女性之间ALT、HBsAg和抗‐HCV阳性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LT、抗‐TP阳性率高的年龄组均为18~30岁,抗‐HCV阳性率高的是大于30~40岁组。结论加大无偿献血宣传力度,做好献血前咨询,选择低危献血人群,对保证血液质量,减少输血传播疾病有重要意义。

  • 28659例成年体检人群高尿酸血症的流行特征

    作者:袁明生

    目的:调查小榄地区成年体检人群高尿酸血症(HUA)的流行特征。方法选择2011、2012年的成年体检者28659例作为研究对象,测定其血尿酸水平,并对HUA阳性率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2012年HUA阳性率(27.4%)低于2011年(35.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男性HUA阳性率显著高于女性(P<0.05)。61~94岁人群的HUA阳性率高。第3季度(7~9月)是HUA的高发季。结论掌握HUA流行特征,有利于该病的防治。

  • 基于芯片点样技术的RT-PCR平台建立及其在HCV、HIV-1快速检测中的应用

    作者:聂滨;鲁卫平;雷开健;逯心敏

    目的:建立基于芯片点样技术的荧光定量PCR(RT‐PCR)平台并将其用于HIV‐1和HCVRNA载量的检测。方法选择HIV‐1和HCV的保守区域设计引物,制备基因芯片管,建立RT‐PCR测定HIV‐1和HCV的反应体系,利用溶解曲线区分病毒种类。对该方法的灵敏度和特异度进行评价,并用临床标本验证其检测性能。结果该方法的特异度较好,其检测HCV、HIV‐1的低检测限为1×103copy/mL,对RNA载量为1×103~1×106copy/mL的临床标本能准确检测。结论该方法为检测HCV、HIV‐1提供了新思路。

  • 新鲜全血在不同血细胞分析仪比对及偏倚评估中的应用

    作者:侯霞;邓德耀;李增安;田维娟;朱丽红

    目的:对2台不同品牌的血细胞分析仪的检测结果进行方法学比对及偏倚评估。方法以SysmexXE‐2100血细胞分析仪为参考仪器,AbbottCD‐1700血细胞分析仪为比对仪器。选择新鲜全血样本40份,检测白细胞计数(WBC)、红细胞计数(RBC)、血红蛋白(HGB)、红细胞比容(HCT)、红细胞平均体积(MCV)、红细胞平均血红蛋白量(MCH)、红细胞平均血红蛋白浓度(MCHC)及血小板计数(PLT),计算相关系数(r)、线性回归方程及相对偏倚,判断2台血细胞分析仪检测结果的可比性。结果2台血细胞分析仪的精密度好。在使用新鲜全血为校准品时,2台仪器检测的8个项目的r均大于0.975,相对偏倚均在可接受范围内。结论2台血细胞分析仪测定结果具有可比性,用新鲜全血对不同血细胞分析仪进行比对试验,能及时发现仪器间的系统误差。

  • 高通量ELISA法与电化学发光法测定血清癌胚抗原的比较

    作者:牟晓峰;周爱凤;赵自云;陈娟;于华

    目的:探讨高通量ELISA法和电化学发光(ECLIA)法测定血清癌胚抗原(CEA)的可比性。方法分别用ECLIA法和高通量ELISA法对标本中的血清CEA浓度进行定量检测,并对检测结果进行比较。结果2种检测方法均能相对准确地反映血清中CEA浓度,检测结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高通量ELISA法CEA检测结果在线性范围内与ECLIA法高度相关(r=0.9228,P<0.01)。结论高通量ELISA法可准确检测血清中CEA浓度。

  • FISH技术及细胞学技术检测尿脱落细胞对膀胱尿路上皮肿瘤诊断价值研究

    作者:陈伟;伊惠霞;张睿

    目的:比较荧光原位杂交(FISH)技术及细胞学技术检测尿脱落细胞对膀胱尿路上皮肿瘤诊断价值。方法采用CSP3/CSP7组合探针和GLPp16/CSP17组合探针对膀胱尿路上皮肿瘤疑似患者的尿脱落细胞进行FISH检测,同时采用细胞学技术检测尿脱落细胞,比较2种方法的灵敏度和特异度。结果FISH技术筛查膀胱尿路上皮肿瘤的灵敏度和特异度分别为92.5%和85.0%,细胞学技术的灵敏度和特异度分别为27.5%和90.0%。FISH技术的灵敏度显著高于细胞学技术(P<0.05),但2种方法的特异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FISH技术有望成为筛查膀胱尿路上皮肿瘤的新方法。

  • 临床常用β-内酰胺类抗菌药物对果糖胺检测的干扰分析

    作者:颜巍;周竞;姚文娟;程冉;姚孝明

    目的:观察临床常用的13种β‐内酰胺类抗菌药物对果糖胺检测项目的干扰情况。方法将抗菌药物用注射用水配制成系列溶液,按5%体积加入到新鲜的混合血清中,评价不同抗菌药物对果糖胺检测结果的干扰。结果头孢硫脒和替卡西林钠/克拉维酸钾的血药浓度分别达到37.5mg/L和247.5μg/mL时,开始对果糖胺的检测产生正干扰,但干扰程度与果糖胺血清浓度无关。结论头孢硫脒和替卡西林钠/克拉维酸钾对果糖胺检测结果存在干扰。

  • 应用ROC曲线分析确定ELISA法检测泡型包虫病的诊断界值

    作者:李艳红;朱有森;张朝霞

    目的:应用ROC曲线确定ELISA法检测泡型包虫病的诊断界值。方法筛选经金标准确认的34例泡型包虫病标本,通过ELISA法检测,通过ROC曲线分析确定诊断界值,并根据其诊断界值计算诊断敏感度和特异度。结果当诊断界值为0.44时,ROC曲线下面积大,为0.995,诊断敏感度为97.06%,特异度为97.06%。结论ROC曲线法是寻找ELISA法诊断界值的佳方法。

  • 医学检验实习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改进建议

    作者:马润;杨红英;胡莹;秦燕春;赵金友

    医学检验是一门理论和实践紧密结合的学科,实习教学是专业教学中重要的组成部分,也是实现培养目标的后教学阶段。其主要以学生深化理论知识,提高临床实验室操作技能为目的,让学生在临床实习的过程中,通过所学的理论知识指导其临床实习,同时在临床实习中提高对所学理论知识的理解和掌握,从而培养学生综合运用理论知识和技能的能力,为毕业后从事临床实验室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笔者所在的昆明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检验科是昆明医科大学医学检验专业、云南省楚雄医专检验专业的实习基地,同时还承担了省外多所医学院校检验专业本科生的实习带教工作,具有深厚的检验实习教学基础,为本文开展相关教学研究工作提供了良好条件。本文对当前医学检验临床实习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并结合国际上先进的临床实习教学方法以及笔者的教学经验,提出了改进实习教学工作的几点建议。

  • BC-5000五分类血细胞分析仪性能评价

    作者:马韬;张爽;张灵玲;强雪芹

    目的:评价BC‐5000五分类血细胞分析仪(BC‐5000)的主要性能。方法对BC‐5000的本底及空白值、携带污染率、精密度、准确度、正确度、线性范围及其检测结果与参比仪器(XE‐2100)、人工分类的可比性进行评价。结果BC‐5000各参数的本底及空白值均合格,携带污染率均小于1%。所有参数均具有较好的批内和批间精密度,准确度及正确度验证合格。WBC、RBC、HGB、PLT具有良好的线性(r>0.990)。与XE‐2100及人工分类结果进行对比,只有嗜碱性粒细胞百分比(Bas%)的相关性略差(r=0.744,P>0.05)。结论BC‐5000具有良好的性能,是一款理想的小型五分类血细胞分析仪。

  • Erytra全自动血型分析仪的应用评价

    作者:甘玮玮;张添新;原敏

    目的:对Erytra全自动血型分析仪在血型鉴定和交叉配血中的应用进行评价。方法分别采用Erytra全自动血型分析仪(仪器法)和手工试管法对9860例EDTA‐K2抗凝血标本进行血型鉴定试验,对5099例EDTA‐K2抗凝血标本进行交叉配血试验。结果2种方法的血型鉴定准确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交叉配血试验中,仪器法的阳性率、假阳性率均高于手工试管法。结论应用Erytra全自动血型分析仪进行血型鉴定和交叉配血,可满足临床用血安全的需要。

  • SysmexUF-1000i全自动尿液分析仪检测尿有形成分参考值的建立

    作者:李伟;杨银芳;何超;马耀平;李燕平

    目的:调查兰州地区SysmexUF‐1000i尿沉渣分析仪检测不同性别、年龄的健康人群尿液有形成分的参考值。方法采集476例健康体检者清洁中段尿,采用SysmexUF‐1000i尿沉渣分析仪检测白细胞(WBC)、红细胞(RBC)、上皮细胞(EC)、管型(CAST)、细菌(BACT)等尿液有形成分。结果不同年龄、性别的健康体检者尿液有形成分检测结果存在差异,分别建立了男性和女性儿童、中青年、老年人群的WBC、RBC、EC、CAST、BACT的参考值。结论建立该地区不同性别、不同年龄人群的尿液有形成分参考值是必要的。

  • BeckmanAU5800生化分析仪交叉污染试验设计与应用

    作者:胡远明;王治伟;石凌波;何静;李晓靖

    目的:设计并验证适合BeckmanAU5800全自动生化分析仪试剂针和搅拌棒的交叉污染分析方法。方法以反应盘外圈项目(AST、ALP、TP、LDH、CK‐MB、HBDH、Urea、UA、TG、LDL‐C、APOB、Mg、P、Zn、AMY、CHE、LPS、ADA)作为试验项目,按设计的检测顺序进行交叉污染试验,各项目间的影响率以不超过95%~105%为判断标准。结果全部外圈项目中TP、HBDH、APOB、TG分别对CK‐MB、Mg、Mg、LPS存在交叉污染。结论通过建立的方法能有效、快速地对BeckmanAU5800全自动生化分析仪上的所有项目进行交叉污染试验,初步确定交叉污染产生的关联项目并采取相应的污染避免措施减少交叉污染,确保检验结果的准确。

  • 光学法与电阻抗法血小板计数差异及仪器报警信息分析

    作者:唐玉凤;尚晓泓;花蕾;王凤梅;郭盼;魏永毅

    目的:以手工显微镜计数法为参考,比较光学法与电阻抗法计数血小板的差异,并对仪器报警信息进行分析。方法应用SysmexXE‐2100全自动血液分析仪,同时采用光学法、电阻抗法检测468例患者的血小板计数(PLT‐O、PLT‐I),并与手工显微镜计数法检测的血小板计数(PLT‐M)进行比较,同时镜检观察红细胞与血小板的数量及形态,并记录仪器的红细胞和血小板的报警信息。结果非血液病组中,PLT‐M、PLT‐I、PLT‐O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71)。血液病组中,PLT‐I与PLT‐M、PLT‐O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PLT‐M与PLT‐O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血液病组仪器出现血小板报警信息者149例,出现红细胞报警信息者127例,与镜检结果较符合。结论当血小板计数低于正常参考范围内时,PLT‐I计数误差较大,需PLT‐M和PLT‐O方法复检或校正;当出现血小板或红细胞报警信息时,均需涂片复检。

  • 血清质量控制方法研究

    作者:娄晓丽;孙文化;侯彦强;陈洪卫;马善源;彭亮

    目的:提高血清质量控制水平,规范和标准化实验室流程。方法罗氏cobasp612QSI照相系统中建立溶血、脂血和黄疸血清图库,照相系统对干扰配置的血清拍照、与图谱库比对后筛选出问题血清,并检测其血清指数,供审核报告参考。对16710份标本的系统筛查结果与肉眼判断结果比较,以验证QSI照相功能的准确性。结果图谱库储存了195张问题血清图片。QSI照相系统对溶血、脂血、黄疸血清标本的检出与肉眼判断结果的符合率分别为94.2%、87.4%、60.9%。结论QSI照相系统能够替代肉眼筛查问题血清。

  • 分析性能σ值、质量目标指数和不确定度在血细胞分析质量改进中的联合应用

    作者:张灵玲;张爽;马韬;熊大迁

    目的:通过σ值和质量目标指数制定质量改进方案,根据测量不确定度的改变判断质量改进的效果,为有效地提高临床实验室质量水平提供可靠的实验室依据。方法分析血细胞分析项目的质量控制数据,计算σ值、质量目标指数(QGI)和测量不确定度,评价其分析性能,设计质量改进方案并运行一年,根据测量不确定度的改变来判断质量改进的效果。结果2012年血细胞分析检验项目的过程性能评价优秀率(σ值大于4σ)达62.5%,σ值大于6σ的项目达37.5%,有62.5%的项目需要改进;2013年较2012年有50%的项目测量不确定度有所改进,实验室质量水平得到提高。结论分析性能σ值、质量目标指数联合测量不确定度评估是一种提高效率与降低成本的良好管理方法。

国际检验医学分期目录
期数
2019 01 05 06
2018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017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016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015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014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013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012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011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010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9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8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7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6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5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4 01 02 03 04 05 06
2003 01 02 03 04 05 06
2002 01 02 03 04 05 06
2001 01 02 03 04 05 06
2000 02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