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学术期刊 > 医药卫生综合 > 国际检验医学杂志

国际检验医学

国际检验医学杂志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Laboratory Medicine 국제검험의학잡지

省级期刊
  • 主管单位: 重庆市卫生局
  • 主办单位: 重庆市卫生信息中心
  • 影响因子: 1.01
  • 审稿时间: 1-3个月
  • 国际刊号: 1673-4130
  • 国内刊号: 50-1176/R
  • 发行周期: 半月刊
  • 邮发: 78-26
  • 曾用名: 国外医学(临床生物化学与检验学分册)
  • 创刊时间: 1980
  • 语言: 英文
  • 编辑单位: 国际检验医学杂志编辑委员会
  • 出版地区: 重庆
  • 主编:
  • 类 别: 医药卫生综合
期刊荣誉:
  • 同一厂家不同型号血液分析仪检测结果的可比性研究

    作者:李山;黄鹏;易珍;李若林;徐明辉;李泰阶;劳小霞;秦雪

    目的 探讨同一厂家不同型号血液分析仪测定结果的可比性,保证血细胞分析仪检测结果的准确性和稳定性.方法 选取白细胞、红细胞、血红蛋白及血小板计数高、中、低值标本各20份,在已经校准的参比仪器上进行比对试验.结果 参比的2台仪器具有良好的相关性,相关系数均大于0.975;2台仪器的检测结果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分析参数基本达到各自技术指标范围.结论 在保证参照系统结果准确、稳定的前提下,定期对仪器进行新鲜全血的比对试验,建立有效的校准程序,对于做好日常质控程序和室间质评很有帮助.

  • 经皮冠状动脉成形术后冠心病患者血浆内皮素、血栓素B2、6-酮-前列腺素FL1α水平变化的研究

    作者:谢华斌;陈英敏;张忠英

    目的 探讨血管活性物质血浆内皮素(ET)、血栓素B2(TXB2)、6-酮-前列腺素F1α(6-keto-PGF1α)与再狭窄的变化规律.方法 用放射免疫法测定41例冠心病患者术前及术后30 min、1d、3 d的血浆ET、TXBz、6-keto-PGF1α的浓度.结果 PTCA术后血浆ET水平30 min较术前显著降低(P<0.05),术后1、3 d与术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血浆TXB2水平30 min、1 d及3d与术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血浆6-keto-PGF1α水平30 min较术前显著降低(P<0.05),术后1、3 d与术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PTCA术后可引起冠状动脉循环ET、TXB2、6-keto-PGF1α的波动,研究这些血管活性物质的变化规律,对PTCA急性闭塞和远期再狭窄的预防有重要的意义.

  • 无锡地区妇女宫颈HPV感染及基因型别分析

    作者:张金伟;郭俭;刘振亚

    目的 对疑似人乳头瘤病毒(HPV)感染的970例妇女进行HPV基因分型检测,以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 用专用官颈刷采取妇女宫颈的脱落细胞,采用基因芯片法检测970例HPV临床样本,并进行基因分型.结果 970例样本中,HPV感染390例,阳性率40.2%.共检出12种HPV亚型,检出感染单一HPV亚型260例(26.8%),感染两种亚型以上130例(13.4%).低危型主要为HPV6、11,高危型主要为HPVl6、33、52、58、18等.结论 无锡地区妇女宫颈HPV感染率较高,感染亚型主要是6、11型.HPV基因分型检测对于生殖道感染以及子宫颈癌的早期发现以及预防和治疗具有重要意义.

  • ELISA试验加样误差对试验结果的影响分析

    作者:袁红;毛旖;黄文芳

    目的 评价不同程度加样误差对ELISA试验结果的影响.方法 分别在标准加样量基础上递减1、2、3、4μL和递增1、2、3 μL进行加样,比较加样差异对HBsAg、HCV和TP ELISA检测结果的影响.结果 随加样量的增加,S/CO值呈上升趋势,HBsAg和TP(除+3组)与对照组的平均S/CO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各组S/CO值虽存在差异,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HCV的-2、-1、+1组S/CO值虽存在差异,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4、-3组和+2、+3组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各试验组平均阳性率差(与对照组相减的绝对值)随标准加样量的减少呈增大趋势,HBsAg、HCV、TP加样量不足和加样过量的试验组之间的平均阳性率差相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加样误差对ELISA试验S/CO值和阳性率造成不同程度的影响,其影响程度随标准加样量的减少呈增大趋势.

  • 性病门诊患者解脲脲原体分离株的分子分群及血清分型研究

    作者:袁红梅;柯建良;钟山;吴志周;黄澍杰

    目的 了解性病门诊患者解脲脲原体(Uu)分离株的血清分型与分子分群的分布状况与相互关系.方法 采用液体加固体的方法从临床标本中分离获得解脲脲原体临床菌株,纯化后采用PCR扩增Uu多条带基因进行分子分群,采用代谢抑制试验进行血清分型.结果 从377例性病门诊患者中分离到Uu 117例,阳性率31%.其中男性54例,阳性率46%;女性63例,阳性率54%.成功进行分子分群114例,其中生物1群47例,占41.2%;生物2群67例,占58.8%;进行血清分型60例,其中单个型别41例,占68.3%;多型别合并19例,占31.7%.出现频率高的型别为7型24例(29.63%),2型19例(23.46%),14型11例(13.58%)和4型7例(8.64%).未见3、5、12、13 4种血清型别.16.7%Uu分离株(10/60)存在分型与分群结果不符情况.结论 性病门诊患者Uu分离株中,生物2群所占比例多于生物1群,血清分型以7、2、14、4等型别常见,发现部分菌株分子分群与血清分型结果不符现象.

  • 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患者血清可溶性细胞间黏附分子-1与超敏C反应蛋白浓度相关性研究

    作者:袁帆;潘云燕

    目的 观察缺氧缺血性脑病(HIE)患者血清slCAM-1水平的同时,研究其与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浓度的相关性,判断能否作为反映HIE患者病情变化及预后的指标.方法 用免疫比浊法检测hs-CRP,ELISA法检测siCAM-1.结果 与健康对照组比较,急性期HIE患儿血清hs-CRP、siCAM-1浓度明显增高,与健康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恢复期hs-CRP、sI-CAM-1浓度明显下降,与健康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血清slCAM-1和hs-CRP浓度均可作为反映HIE患者病情变化及预后的指标.

  • 血尿检测方法的探讨

    作者:刘承吉;陈巧林

    根据尿红细胞的来源不同通常可将血尿分为肾性血尿和非肾性血尿两类,肾性血尿异形尿红细胞明显增多,而非肾性血尿尿红细胞形态基本正常.不同原因的血尿其治疗方法不一样.因此,早期、快速、准确的鉴定血尿类型对临床的治疗具有重要意义.

  • 诱导痰的实验室检查及在慢性咳嗽中的应用

    作者:洪春霖;陈慧暖;洪敏俐

    诱导痰实验室检查是有效评估气道炎性反应的方法之一,也是检测气道pH值的有效方法.不同的储存方法、合格痰的挑选、痰液的混匀和细胞涂片方法等都会对诱导痰的检查结果产生影响.慢性咳嗽的病因复杂,诱导痰实验室检查为慢性咳嗽的病因分析提供了有力的证据,是诊断嗜酸性粒细胞性支气管炎的关键.

  • 潘多拉菌的分离鉴定及临床意义

    作者:李金钟;刘利平

    潘多拉菌属为2000年Coenye等提议设立的一个新菌属,目前由5个菌种和4个未命名的基因种组成.该菌主要引起囊性纤维化或其他慢性肺病患者的肺部感染,并可在患者之间进行传播.本文针对潘多拉菌的分类、生物学特性、鉴定及其临床意义进行了综述.

  • 胱抑素C临床应用进展

    作者:杨义明;刘预;涂植光

    肾脏功能损害是临床上常见的病症.寻找一种能反映肾功能损害的灵敏指标一直是人们研究的热点.胱抑素C(Cystatin C)是一种半胱氨酸蛋白酶抑制剂,在反映肾功能早期损害方面是一个比较好的诊断指标,正被广泛应用于糖尿病、高血压、冠心病、肾移植等疾病的肾功能监测.现就胱抑素C的临床应用研究作一综述.

  • DNA电化学传感器在白血病基因诊断中的应用

    作者:元小红;林新华;陈元仲

    DNA电化学传感器技术是20世纪末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型生物传感器技术,为基因识别和疾病基因诊断提供了一种快速、简便、廉价的方法,现已成为一个非常活跃的研究领域.目前DNA电化学传感器的研究已经取得很大的进展,但同时也面临很多困难和挑战.本文就DNA电化学传感器的设计、研究现状和近几年来该领域的一些重要进展作一总结,并对研制用于白血病融合基因检测和诊断的DNA电化学传感器作了展望.

  • 铜绿假单胞菌生物膜形成过程中多聚糖生物合成的调控机制

    作者:李立艳;魏殿军

    铜绿假单胞菌是临床常见的条件致病菌,具有多重耐药的特点,是临床抗感染治疗的难点.铜绿假单胞菌感染的难治性往往与其能够形成生物膜密切相关.多聚糖是铜绿假单胞菌维持生物膜结构所必须的骨架结构,在生物膜形成过程中具有重要的作用,多聚糖的生物合成已成为生物膜相关研究中的热点之一.

  • 蛋白质芯片技术及其在临床检测中的应用

    作者:刘菊林;易小兵

    随着人类基因组(genome)排序工作的完成,从基因水平向蛋白质水平深化已成为生命科学研究的迫切需要和新的任务.蛋白质芯片技术是一种高通量、高灵敏度、高特异性且缩型化的蛋白质分析技术.现将其在临床检测中的应用作一综述.

  • 实时荧光定量RT-PCR技术在疾病相关mRNA定量检测方面的应用进展

    作者:刘永萍;凌扬

    实时荧光定量逆转录多聚酶联反应(RT-PCR)技术作为一项高度敏感、程序结束无需后处理和可高通量检测的新型技术已广泛用于基因表达的定量检测.为了更好地将这一技术应用于临床研究的各领域,本文就荧光定量RT-PCR检测基因表达的原理、绝对定量与相对定量的区别、实时荧光定量RT-PCR技术检测核糖核酸(mRNA)存在的几个问题,以及目前该技术在临床研究方面的应用进展作一综述.

  • EGFR信号通路基因突变与非小细胞肺癌的靶向性治疗

    作者:潘虹;黄庆;府伟灵

    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是酪氨酸激酶活性的受体,由配体激活后,调解上皮细胞的生长分化.近年来研究发现有62%的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存在EGFR高表达和异常激活.针对EG-FR突变研发的靶向治疗药物--吉非替尼、埃罗替尼已通过美国FDA验证用于临床,但是存在不同程度的耐药.可见,决定非小细胞肺癌(NSCLC)对酪氨酸激酶受体抑制剂(TKI)--Gefitinib,Er-lotinib敏感性的突变基因不仅仅只有EGFlR基因,其存在复杂的基因突变谱.本文就目前对NSCLC基因突变类型与靶向治疗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 心脏型脂肪酸结合蛋白对急性心肌梗死早期诊断的临床价值研究

    作者:安晓华;徐维家;薛邦禄;马红光

    目的 探讨心脏型脂肪酸结合蛋白(H-FABP)在急性心肌梗死(AMI)早期诊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将来本院的AMI疑似患者156例,按就诊时发病时间分为2组,分别在发病后0~3、3~6 h内同时检测H-FABP、肌钙蛋白T(cTnT)、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计算各项指标的灵敏度、特异性、准确度,并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H-FABP在发病0~3 h内诊断的灵敏度为70.7%,特异性为97.0%,准确度为82.4%,显著高于cTnT和CK-MB,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发病3~6 h内诊断的灵敏度为100.0%,显著高于cTnT,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特异性为92.6%,准确度为97.6%.结论 H-FABP是AMI早期诊断敏感的指标,具有非常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 微柱凝胶技术在输血相关试验中的评价及应用研究

    作者:孟庆宝

    目的 探讨微柱凝胶技术在血型鉴定、交叉配血、抗体效价测定等相关输血试验中的应用,并对其进行方法学评价.方法 对微柱凝胶技术测定的55例Rh D阴性患者中的15例抗-Rh D呈阳性血样及21例正、反定型不符血样、29例交叉配血不合血样综合分析,并与试管抗人球蛋白结果对比.同时,对微柱凝胶技术检测的853例O型孕妇IgG型抗-A或抗-B效价结果进行分析.结果 抗-Rh D的检出率显示,微柱凝胶技术为27.27%(15/55),试管法为21.82%(12/55),效价在1:4以上阳性标本的检出两种方法一致.21例正、反定型不符的标本中,抗原或抗体减弱的11例用微柱凝胶技术检测,显示出反应的不一致性;而用试管法则呈现弱阳性反应.交叉配血中,微柱凝胶技术检出的29例阳性用试管法证实,2例为假阳性.O型孕妇血型效价测定以1:128为界,配偶为A型时,检出率为33.18%(144/434);配偶为B型时,检出率为33.17%(139/419),两者无显著差异.结论 微柱凝胶技术有操作简便、快速、结果客观的优点,但应重视其假阳性和假阴性.出现异常结果时,应将传统的试管法结合显微镜镜检.

  • 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致病性的鉴定

    作者:孙解生;黄丽亚;崔显念;李祚品;李松;张明忠;陈丽艳;郝君;廖明凤;李先云;刘道伟;柳玉珍

    目的 以细菌胞外多糖黏附素(PIA)产生作为毒力指标,鉴定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CNS)的致病性.方法 用刚果红琼脂培养法分离CNS,用刚果红-阿里新蓝对PIA进行联合染色,同时,与采自皮肤的CNS样本作阴性对照.结果 致病性CNS在刚果红琼脂培养基中菌落呈黑色,阴性对照组的菌落为红色.染色镜下观察,致病性CNS菌体着色较深,菌体表面PIA显深红色;对照组菌体无PIA而为淡红色.结论 刚果红琼脂培养法和刚果红-阿里新蓝联合染色,对CNS的分离和PIA的检测有重要意义,能为CNS致病性的确定提供可靠依据.

  • 乙肝患者血清前S1抗原和乙肝血清标志物联合检测的意义

    作者:姚春红;邓建平

    目的 探讨乙肝患者血清前S1抗原与HBV 5项之间的相关性及临床意义.方法 采用ELISA法对268例乙肝患者进行血清前S1抗原的检测.结果 前S1抗原在HBeAg阳性标本中检出率为85.88%,在阴性标本中的检出率为39.34%,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前S1抗原能较好地反映乙肝病毒的复制情况.在临床检验中,对乙肝患者血清进行前S1抗原与乙肝三系统联合检测,将有助于临床诊断、疗效观察及预后判断.

  • 肺癌患者血清CRP、LDH、CEA联合检测的临床意义

    作者:陈红涛;张红雨;舒小春;张丽娟;李克学;刘伟

    目的 探讨癌胚抗原(CEA)、C反应蛋白(CRP)和乳酸脱氢酶(LDH)检测对肺癌疗效监测的意义.方法 测定200例肺癌患者的CEA、CRP及LDH水平的变化,并和健康对照组进行比较.结果 肺癌组CEA、CRP、LDH的水平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P<0.05).化疗结束后,CEA、CRP、LDH的水平明显低于化疗前.结论 3项血清学指标联合检测对肺癌的病情判定及疗效监测有重要临床意义.

  • 血清CA153、CA125和CEA联合检测在乳腺癌诊断中的应用

    作者:刘莉莉;陈亮;林永志;叶辉铭;张忠英

    目的 探讨检测外周血肿瘤标志物CA153、CA125和CEA在乳腺癌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应用电化学发光技术检测20例健康对照者、55例乳腺癌患者以及20例乳房良性肿瘤患者手术前、后血清中CA153、CA125和CEA含量.结果 乳腺癌患者组血清CA153、CA125、CEA含量较健康对照组显著升高(P<0.05),其中CEA和CA153含量较乳房良性肿瘤患者组显著升高(P<0.05).手术后,患者血清中CA153含量较手术前明显下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临床分期为Ⅲ、Ⅳ期的乳腺癌患者外周血CEA和CA153含量较健康对照组显著升高(P<0.05);Ⅲ、Ⅳ期的乳腺癌患者外周血CA153含量较Ⅰ、Ⅱ期患者显著升高(P<0.05).联合检测CA153、CA125、CEA,敏感性达53.8%,特异性为83.3%.结论 检测CA153、CA125、CEA对乳腺癌的诊断有一定的价值,其中CA153和CEA对良、恶性乳腺肿瘤的鉴别诊断、乳腺癌病情进程的监测有实用价值.

  • MMP-9和TIMP-1在不明原因不孕症患者子宫内膜的表达

    作者:宋宏先;刁路明

    目的 检测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和组织金属蛋白酶抑制物-1(TIMP-1)在不明原因不孕症子宫内膜和正常子宫内膜中的表达,探讨两者与不明原因不孕的关系.方法 应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MMP-9和TIMP-1在20例不孕症患者的种植窗期子宫内膜和20例正常子宫内膜中的表达.结果 MMP-9/TIMP-1在2组子宫内膜的腺上皮细胞和基质细胞的胞浆中均有不同程度的表达.MMP-9/TIMP-1在正常子宫内膜中呈高表达状态;在不孕子宫内膜表达较低,与正常子宫内膜组织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不明原因不孕症妇女子宫内膜种植窗期MMP-9和TIMP-1的低表达,可能是导致不明原因不孕症的重要因素之一.

  • 北京石景山区6岁以下儿童微量元素正常参考范围调查

    作者:张凤霞;鲍素华;郝春怡;王永红

    近年来,微量元素与人体健康关系的研究取得了很大进展[1],微量元素含量已成为评价儿童营养状况的一项十分普及的指标,其正常参考范围具有针对性.随着地域差别、生活水平、饮食习惯、年龄等不同,不同地区人群指标参考范围也会出现不同程度差异.为此,对本地区1368例健康儿童进行调查,现报道如下.

    关键词: 元素 儿童 参考值 北京
  • 重型肝损伤患者血浆置换疗法治疗的临床研究

    作者:肖倩;辛荣传

    目的 应用血浆置换疗法治疗不同类型重型肝损伤患者的可行性研究.方法 通过体外循环将患者体内的血液用密闭的管路引入血液细胞分离机,经过连续不断的离心和分离,将血液的有形成分和血浆分离出来,并将分离出来的含有毒素(或毒物)的血浆导出.同时,将正常的异体血浆导入,随同有形成分一起输入患者.结果 此法2002年开始应用于临床,治疗各种重型肝炎、毒蕈中毒及有机磷农药中毒共313例,全部病例经血浆置换疗法治疗后,临床症状均有不同程度的缓解,一次置换量在1~1.3个血浆总量时,置换后可使TBII、ALT、AST、PLT下降50%左右,患者精神明显好转,腹胀消退,乏力减轻,食欲增加.4例毒草中毒患者、10例有机磷农药中毒患者与15例亚急性重型肝炎患者均痊愈,人均血浆置换疗法分别为1.25、2.8和6.4次.23例慢性重型肝炎中,早、中期8例,痊愈5例,转出1例,死亡1例,人均血浆置换疗法6.8次,而晚期15例中,人均血浆置换疗法10.5次.发生不良反应12例,不良反应发生率为3.8%,主要是过敏反应,经处理可完全缓解.结论 血浆置换疗法可用于治疗不同类型肝损伤患者,其临床症状均有不同程度的缓解.此法治疗急性重型肝损伤患者的效果佳,早、中期慢性重型肝损伤患者次之,晚期慢性重型肝损伤患者差.

  • 2型糖尿病患者血清胆红素和尿酸检测的应用价值

    作者:赵凯

    目的 探讨2型糖尿病(T2DM)患者血清胆红素、尿酸(UA)及血脂水平的变化及意义.方法 采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84例T2DM血管病变患者血清胆红素、UA及血脂水平,并与100例对照组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T2DM伴血管病变患者血清总胆红素(TBIL)和间接胆红素(NDBIL)含量明显低于无并发症组(P<0.01),血清UA含量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大血管组、微血管组TBIL、UA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血管病变组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含量与无并发症组和对照组比较有显著升高,而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则降低(P<0.01).结论 低胆红素血症、UA水平升高及血脂异常与T2DM血管病变密切相关,检测三者含量对判断T2DM伴血管病变具有重要意义.

  • 人乳头瘤病毒不同基因型检测的临床应用

    作者:邹单东

    目的 分析本地区人乳头瘤病毒(HPV)各基因型的感染情况.方法 应用反向斑点杂交法(RDB)对在本院妇科门诊和住院的宫颈疾病患者进行23种HPV基因型筛查.结果 781例患者标本中,HPV检出率为46.09%(360/781),共检出18种HPV型别,其中单一型感染者为76.39%(275/360);二型感染14.44%(52/360);三型和三型以上感染9.17%(33/360),感染的HPV型别排前5位的是HPV11、6、16、18、58型.结论 本地区官颈疾病患者中,HPV的感染率较高.RDB法能在同一样本中同时检测23种HPV型别,为HPV感染的诊断和宫颈癌防治提供重要依据.

  • 化学发光技术检测性激素在女童性早熟诊断的临床价值

    作者:柯江维;段荣;杨利

    目的 探讨化学发光技术对性激素在女童性早熟诊断的临床价值.方法 63例性早熟女童,根据B超、骨龄摄片、CT、MRI等检查及临床症状,分为3组:真性性早熟组、部分性性早熟组、假性性早熟组;再用化学发光免疫分析仪分别检测上述3组及健康对照组女童血清的雌二醇(E2)、睾酮(T)、促卵泡刺激素(FSH)、黄体生成素(LH)、孕酮(P)、催乳素(PRL)6项性激素浓度.结果 假性性早熟组与健康对照组相比,T、PRI、FSH、LH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E2则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真性性早熟组与健康对照组、假性性早熟组、部分性性早熟组相比,性激素6项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部分性性早熟组与健康对照组相比,性激素6项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与假性性早熟组比较,只有E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化学发光技术对性激素6项的检测对于尽早发现和鉴别性早熟女童真、假性性早熟有较好使用价值,且经济、实惠.

  • 高血压患者不同舒张压分层中血压与血脂间的关系

    作者:菅强;贾保民;尹锴;张文生;姜梅;蒲晓允

    目的 探讨高血压患者不同舒张压分层中舒张压(DBP)和收缩压(SBP)与血清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载脂蛋白(ApoA1)、载脂蛋白B(ApoB)和脂蛋白a[Lp(a)]等血脂诸项之间的关系.方法 以健康对照为A组,高血压患者中DBP<100mm Hg(1 mm Hg=0.133 kPa)者设为B组,DBP≥100mm Hg者设为C组.分别用比色法检测健康对照组和高血压患者组血清TC以及TG、HDI-C、LDL-C水平,用免疫比浊法检测ApoA1、ApoB和Lp(a);由专人负责检测收缩压与舒张压.结果 SBP:B、C与A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B、C组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DBP:A、B、C 3组间两两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TG:B、C与A组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poB:C与A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B与C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LDL-C:C与A组、B与A组、B与C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5.Lp(a):C、B与A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组中仅B组DBP与TG相关,r=0.459,P<0.05.结论 针对不同舒张压分层的高血压患者进行治疗时,采取个性化的控制血脂的方案可能更妥当.

  • 高敏C反应蛋白在儿童急性呼吸道感染的应用探讨

    作者:常玉芝

    目的 探讨患儿全血中CRP、WBC及其分类对儿童早期感染鉴别诊断的价值.方法 检测患儿801例和体检儿童50例的CRP、WBC水平并对其分类.结果 细菌感染组CRP、WBC、中性粒细胞百分率较对照组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病毒感染组与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细菌感染组与病毒感染组比较,CRP、WBC、中性粒细胞百分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183例CRF>5.0mg/L患儿抗生素治疗后,CRP下降明显,治疗前、后CRP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WBC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CRP、WBC、中性粒细胞百分率的检测有助于患儿呼吸道感染疾病早期的鉴别诊断,可指导合理使用抗生素并判断其疗效.

  • 2000~2008年淮北市双堆镇58例疟疾患者的相关性分析

    作者:夏晓玲

    目的 掌握2000~2008年淮北市双堆镇疟疾疫情,为深入开展疟疾监测和防控提供依据.方法 收集2000~2008年淮北市双堆镇58例疟疾患者资料,并对结果进行分析.结果 2000~2008年淮北市双堆镇疟疾患者58例,输入52例,占89.66%.结论 疟疾防控形势严峻,应继续开展监测,并以流动人口监测为重点.

    关键词: 疟疾 流行病学 安徽
  • 血中CRP、MPV、PT、Fg和PAgT联合检测对脑梗死的临床价值

    作者:戴隽;汤明荣;陆燕;范正君

    目的 研究血中CRP、MPV、PT、Fg、PAgT含量与脑梗死的关系.方法 用全血快速CRP分析仪(Quick Read CRP)、血液细胞分析仪(Abbott CD-3200)、血凝分析仪(BE Compact)、血小板聚集分析仪(PACKS-4),分别测定120例脑梗死患者急性期和恢复期CRP、MPV、PT、Fg、PAgT水平.结果 脑梗死患者急性期CRP、MPV、Fg、PAgT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PT显著低于健康对照组(P(0.01).脑梗死患者恢复期各项指标则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动态观察CRP、MPV、PT、Fg、PAgT对脑梗死的预防、治疗以及合理用药等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 冠心病患者糖代谢异常分析

    作者:姬克;李颢

    目的 分析冠心病患者糖代谢异常流行情况.方法 2007年5月至2008年5月门诊择期住院和急诊入院所有符合冠心病诊断标准的1373例患者,未确诊为糖尿病(DM)患者均行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OGTT).结果 门诊和住院冠心病患者已确诊为DM的分别为274例和164例,新诊断为DM的10例和8例.行OGTT后,糖尿病患病率分别为53.4%(461/864)、51.1%(260/509);糖调节受损患病率分别为24.3%(210/864)、21.2%(108/509).所有冠心病患者糖尿病患病率52.5%(721/1 373),糖调节受损患病率23.2%(318/1373),总的糖代谢异常率75.7%(1 039/1373).结论 冠心病患者多数合并有糖代谢异常.进行OGTT可避免81.1%糖调节受损和80.8%DM漏诊.心内科医生在诊治心血管疾病时应关注糖代谢情况.

  • 1 563例机关女性工作人员宫颈刮片检查结果分析

    作者:陈灵敏;舒程玲

    目的 研究机关已婚女性宫颈的清洁度及病变的相关因素.方法 对1563例宫颈刮片细胞学检查资料进行分析研究.采用巴氏染色法,用光学显微镜观察全片,进行分级报告.结果 1563例女性中,1410例属于正常,147例炎性反应,5例可疑癌,1例重度可疑癌.结论 未发现宫颈癌阳性,刮片中找到核异质细胞的女性及重度可疑癌的女性进行及时治疗并定期复查,以达到健康普查目的 .

  • 126例真菌感染的临床分析

    作者:黄妙芬

    目的 调查真菌感染现状,分析其危险因素及预防措施.方法 收集住院患者合并真菌感染126例的临床资料及培养结果,并进行统计和分析.结果 真菌感染部位以下呼吸道为主(38.89%),泌尿道占第2位(21.43%),胃肠道占第3位(19.05%);感染菌株以白色念珠菌占首位(61.33%),热带念珠菌占第2位(10.86%),光滑念珠菌占第3位(5.73%).结论 本组病例发生院内真菌感染与使用抗生素、原发疾病、老龄化等危险因素密切相关.合理使用抗生素,提高机体的免疫力是预防住院患者真菌感染的主要措施.

  • 68株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的耐药性分析

    作者:许涛;张世勇

    目的 了解本院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的感染状况及其对临床常用抗生素的耐药特点.方法 按常规方法分离金黄色葡萄球菌,用MicroScan A/s-4自动细菌鉴定系统进行鉴定和药敏试验,用苯唑西林药敏纸片在MH平板上以K-B琼脂扩散法来判定MRSA.结果 分离出MRSA 68株,占金黄色葡萄球菌(SA)感染总数的55.74%;全部对万古霉素敏感;对利福平耐药率较低;对其他抗生素耐药率都很高.结论 MRSA分离率及耐药率相当高,因此,应合理选用抗生素治疗及控制好院内感染.

  • 细菌室间质量控制的体会

    作者:王丽;张春民;张利民

    在医学科学飞速发展的今天,细菌检验在试验检验中所占地位越来越重要,在疾病治疗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为使临床医生得到准确可靠的试验诊断依据,搞好细菌室间质量控制至关重要.近年来,本室细菌质量控制工作取得了较好成绩,现就细菌质量控制浅谈几点体会.

  • 脑梗死患者血浆同型半胱氨酸水平的变化及临床意义

    作者:窦心灵;樊玉兰;柴凤霞;贺伟;窦晓军

    脑梗死目前已成为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疾病之一.近年来研究发现,有些脑血管病患者中并未发现高血脂症、高血压、糖尿病等传统危险因素,而血浆同型半胱氨酸(homocystein,HCY)水平升高者却占一定比例[1].大量资料表明,高HCY血症在引发普通人群心、脑及外周血管疾病发病机制中起重要作用,已被认为是一个重要的独立危险因素[2-3].作者对43例脑梗死患者的血浆HCY水平进行了检测,旨在探讨血浆HCY水平在脑梗死患者中的变化及其与脑梗死的关系.

  • 三分群血液分析仪对中间细胞群增高时镜检的临床意义

    作者:吴际贞;孟宪君

    近年来,全自动三分群血液分析仪已普遍应用于各医院实验室,不仅提高了全血细胞计数的准确度和灵敏度,减少了结果的统计误差和人为误差,而且也使细胞数量及形态学分析的参数不断增加,为临床提供了更多的诊疗依据,可信度也较高[1].

  • 仪器法与手工法在门诊患儿白细胞分类中的差异

    作者:毛雁飞;任君;谭琳琳

    三分群全自动血细胸分析仪是医院常规使用的检验仪器,其经济、快速及较准确的初性大大的检以工作效率.儿童血细胞分析是日常门诊工作的一部分,而儿童作为一特殊的群体,其生理、病理、免疫各方面都与成人有着明显的差异.

  • Mindray BC-5300全自动血液细胞分析仪应用评价

    作者:何俊;陈莉;赵美英

    BG-5300通过直流电阻抗法获得红细胞、血小板计数和体积,并对白细胞进行化学法区别染色,再经激光散射法加流式细胞术实现白细胞四分类,WBC/BASO通道将嗜碱性粒细胞和其他白细胞分开.现采用国际血液学标准化委员会(ICSH)所推荐的血液细胞分析仪评价方案,对BC-5300全自动血液细胞分析仪性能及异常样本报警能力进行评价.

  • 细菌标本采集的前期处理

    作者:瞿良;李云;吕宇杰;滕毅;夏正武

    实验室分析前的标本处理,需要医疗机构内的医护、检验工作人员通力协作,所有工作人员必须完全了解如何保持标本的品质与各项检验标本处理步骤,以提升实验窄报告的准确性及患者的治愈率.当标本的收集与处理方式不正确时,实验室所提供的微生物检验报告对于协助临床医生不但没有帮助,甚至会造成临床医生的错误诊断与用药.

    关键词: 细菌 标本 血样采集
  • 无偿献血者金标法梅毒螺旋体初筛结果分析

    作者:侯丽

    为了减少血液报废和污染,本站对无偿献血者第1次献血进行梅毒螺旋体初筛.2004年前未做初筛,采集血液后用ELISA法检测梅毒螺旋体抗体阳性率较高.2005年以后对第1次献血人员采血前进行了梅毒螺旋体初筛.现综合有关数据,对无偿献血者梅毒螺旋体初筛的必要性进行分析.

  • 血小板添加液保存血小板的体外功能的研究

    作者:张丽琼;郭永建;卓孝福

    血小板添加液(PAS)是用合成的晶体液部分代替血小板制品中的血浆来保存血小板.目前,临床广泛应用的浓缩血小板都是悬浮在200~250 mL自体血浆中来贮存的.与保存在血浆中的血小板相比,用血小板添加液保存血小板具有诸多优点.由于血小板添加液中血浆比例减少,使过敏反应和输血反应减少,避免大量血浆输入带来的不良反应和循环超负荷.

  • 免疫透射比浊法定量测定血清ApoE的试验评价

    作者:闫文强

    载脂蛋白E(ApoE)是人体内载脂蛋白的主要成分之一,在血清脂蛋白的转运、代谢和细胞识别中发挥着重要作用.ApoE在肝脏合成,少量在肠合成,其他组织如脑、肾、肾上腺等有合成ApoE的能力.为了更准确地为临床提供ApoE的结果,对ApoE免疫透射比浊法试剂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上的使用情况进行评价,现报道如下.

  • 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的动态变化及临床意义

    作者:魏万昆;万程彬

    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被认为是神经元损伤的特异标志.检测了45例急性脑梗死(ACI)患者发病3 d内以及5、7、10、14 d血清NSE的含量,观察其与病情严重程度、发展及预后的关系,现报道如下.

  • 动脉肝素抗凝血与静脉血清电解质测定的相关性比对分析

    作者:黄学忠;陈翔;刘谨

    血气电解质分析对于监测机体酸碱平衡及电解质紊乱具有重要意义.常规检验中,电解质通常采用静脉血分离血清后进行测定,而血气分析则直接采用经肝素抗凝的动脉血.因此,不仅增加了患者多次采血带来的痛苦,而且还增加了患者住院费用,甚至影响急诊医学检验的快速报告.

  • 微生物检验的质量控制

    作者:张凤梅

    为了提高微生物检验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必须建立一套行之有效的质量控制体系,关键作好以下几点.1.实验室的建设和维护微生物实验室主要分为无菌实验室、净化实验室、生物安全实验室等.净化实验室应采用封闭过滤除菌通风形式,吊顶、隔墙、围护全部采用彩钢板,地面作环氧树脂自流平处理,并设置非净化区、更衣区、净化区.

  • 使用真空采血管采血的常见问题

    作者:苏荟;马玉林

    随着各种检验检测技术的发展,医疗诊断越来越依赖于实验室检测结果,对于医学试验而言,如何保证提供可靠的检测结果显得尤为重要.标本采集是保证检测结果准确、可靠的第一步,正确采集血液标本是检验工作中基本的操作技术之一[1],也是检验人员给患者的第一印象.

  • 检测血清C反应蛋白浓度在细菌性及病毒性感染患者中的意义

    作者:薛俊太;邓翠华;袁问东;魏剑林

    细菌性感染及病毒性感染患者血清中C反应蛋白(CRP)浓度及WBC数量,用BS-300全自动生化分析仪及ABX Pen-tra 60全自动血球仪分别测定,报道如下.

  • 96例2型糖尿病患者合并高血脂、高血黏度经复合式营养干预后效果评价

    作者:代秀安;邓演超;李全双

    糖尿病、高血压、高血脂均为慢性非传染性疾病(NCD)[1],成为严重威胁人们生命健康的危险因素.糖尿病发病率高、并发症多,严重危害人们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东南大学在全省范围对慢性病开展复合式营养干预[2],证实复合式营养干预能降低血糖、胆固醇、三酰甘油以及使HDL-C升高.2型糖尿病多有血脂和血流变异常,本文对96例2型糖尿病合并高血脂、高血黏度患者和60例健康人经复合式营养干预进行比较,并将结果报道如下.

国际检验医学分期目录
期数
2019 01 05 06
2018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017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016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015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014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013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012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011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010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9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8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7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6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5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4 01 02 03 04 05 06
2003 01 02 03 04 05 06
2002 01 02 03 04 05 06
2001 01 02 03 04 05 06
2000 02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