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学术期刊 > 基础医学 > 中国生物制品学杂志

中国生物制品学

中国生物制品学杂志

Chinese Journal of Biologicals 중국생물제품학잡지

统计源期刊
  • 主管单位: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 主办单位: 中华预防医学会,长春生物制品研究所有限责任公司
  • 影响因子: 0.41
  • 审稿时间: 1-3个月
  • 国际刊号: 1004-5503
  • 国内刊号: 22-1197/Q
  • 发行周期: 月刊
  • 邮发: 12-128
  • 曾用名:
  • 创刊时间: 1988
  • 语言: 英文
  • 编辑单位: 中国生物制品学杂志编辑部
  • 出版地区: 吉林
  • 主编: 封多佳
  • 类 别: 基础医学
期刊荣誉:
  • 人端粒酶蛋白催化亚单位基因逆转录病毒真核表达质粒的构建及其对人乳腺癌相关成纤维细胞增殖的影响

    作者:彭琼乐;王黎阳;赵浏阳;孙艳;柳满然;彭惠民

    目的 构建人端粒酶蛋白催化亚单位(Human telomerase reverse transcriptase,hTERT)逆转录病毒真核表达质粒,并检测其在人乳腺癌相关的成纤维细胞(Cancer-associated fibroblast,CAF)中的表达及其对CAF增殖的影响.方法 扩增pIRES-EGFP-hTERT质粒,酶切回收hTERT片段,正向克隆至逆转录病毒载体pBABE-puro上,构建重组质粒pBABE-purohTERT,转染PT67细胞,进行逆转录病毒的包装.将PT67细胞上清感染原代培养的人乳腺癌CAF,荧光定量PCR和Western blot分别检测hTERT基因在人乳腺癌CAF中的转录和表达,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的增殖情况.结果 重组质粒pBABE-purohTERT经酶切和测序证实构建正确;与未处理的人乳腺癌CAF和感染pBABE-puro的细胞相比,感染重组质粒的人乳腺癌CAF 中hTERT基因mRNA的转录水平及蛋白的表达水平均明显增强,其增殖指数也明显增加(P<0.05).结论 成功构建了hTERT 基因逆转录病毒真核表达质粒,其能增强人乳腺癌CAF的增殖能力,为乳腺癌微环境CAF的研究提供了良好的细胞模型.

  • 人源抗狂犬病病毒scFv噬菌体抗体库的构建及筛选

    作者:毕司英;毛晓燕;陈继军;秦海艳

    目的 构建人源抗狂犬病病毒单链抗体(Single-chain fragment variable,scFv)噬菌体抗体库,并进行筛选.方法 以接种过狂犬病疫苗的21份高效价的健康人外周血为原料,提取淋巴细胞总RNA,PCR扩增VH、Vκ、Vλ基因,重叠延伸PCR扩增获得scFv基因,克隆入噬菌粒pS100,电转化E.coli TG1,建立scFv初级抗体库,并进行基因序列分析及鉴定.以灭活的狂犬病病毒为抗原,进行3轮scFv噬菌体抗体库的富集筛选,随机挑取单克隆,制备噬菌体抗体颗粒,并进行ELISA分析,阳性克隆进行序列分析,采用快速荧光灶抑制试验(Rapid fluorescent facus inhibition test,RFFIT)检测噬菌体抗体颗粒的中和活性.结果 获得了库容为1.7×108的人源抗狂犬病病毒scFv噬菌体抗体库,该抗体库具有较好的序列正确率和多样性,经3轮筛选后,ELISA分析显示,共获得24个序列各不相同的针对狂犬病病毒的阳性克隆,对其中7个克隆的噬菌体抗体颗粒进行RFFIT检测,均具有中和活性.结论 已成功构建了人源抗狂犬病病毒scFv噬菌体抗体库,并建立了筛选方法.

  • Ⅰ型登革病毒D06063株人二倍体细胞适应株的筛选及纯化

    作者:赵玉娇;潘玥;陈俊英;杨丽娟;岳耀斐;施海晶;马绍辉;孙强明

    目的 筛选Ⅰ型登革病毒(Dengue virus,DV)中国株D06063人胚肺二倍体细胞KMB17的适应株,经噬斑纯化后,分析其生物学特性.方法 将Ⅰ型DV中国株D06063在C6/36细胞上进行扩增,采用微量滴定法测定病毒的感染性滴度;RT-PCR法鉴定DV型别;病毒连续以4.0 MOI的量感染KMB17细胞,传代至病毒完全适应在细胞内扩增,再连续传10代,筛选出KMB17细胞适应株,并进行3轮噬斑纯化;免疫荧光法检测纯化病毒,电镜观察病毒颗粒的形态.结果 在C6/36细胞上扩增的Ⅰ型DV D06063株的滴度为6.0 lg CCID5o/ml,经RT-PCR可扩增出511 bp的DV特异基因和482 bp的Ⅰ型DV型特异性基因;病毒感染KMB17细胞后,可产生明显的细胞病变,至第10代,病毒的感染性滴度达峰值,为6.75 lg CCID50/ml;纯化的病毒经免疫荧光检测呈阳性,电镜观察显示病毒形态正常.结论 成功筛选出传代稳定性好、病毒扩增量高的Ⅰ型DVKMB17细胞适应株,纯化的病毒株保持了原始毒株的基本生物学特性.

  • 结肠癌源性exosomes的分离及其相关免疫学性质

    作者:冯业童;刘朋飞;吴昊昱;刘迪;董超;吴璇;周余来;孙波

    目的 分离结肠癌细胞株的exosomes,并分析其在致敏抗原呈递细胞及激活相关效应细胞过程中的作用.方法 差速离心法分离体外培养的正常exosomes和经热休克处理的sw1116细胞(Heat shocked sw1116,HS-sw1116)分泌的exosomes (Heat shocked exosomes,HS-Exo),并在电子显微镜下观察exosomes和HS-Exo的形态结构;SDS-PAGE初步分析exosomes和HS-Exo的蛋白组分,CCK-8法检测其促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eripheral blood monouclear cells,PBMCs)增殖的能力.结果 电子显微镜观察,exosomes和HS-Exo的形态学结构无明显差异,其平均直径约为150 nm;exosomes和HS-Exo的蛋白条带分布情况基本相同,在高相对分子质量区域蛋白分布较多;exosomes比sw1116细胞更易引起PBMCs的增殖反应,HS-sw1116细胞和HS-Exo促PBMCs增殖的作用比sw1116细胞和exosomes更明显(P<0.05).结论 结肠癌sw1116细胞株可分泌exosomes,其比肿瘤细胞更易引起PBMCs的增殖,热休克处理可进一步增强细胞和exosomes的促PBMCs增殖的能力,exosomes在结肠癌免疫治疗方面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 连续3次基因抓捕构建人EEF1A1-人凝血因子Ⅶ杂合基因座

    作者:刘蓥灿;林艳丽;吴晓洁;熊福银;周艳荣;孙晓艳;李力;陈红星

    目的 利用人类真核翻译延伸因子1A1 (Human eukaryotic translation elongation factor 1A1,hEEF1A1)基因座完整的上下游调控序列和人凝血因子Ⅶ(Human coagulation factorⅦ,hFⅦ)基因组序列构建hEEF1A1-hFⅦ杂合基因座.方法 首先构建连入6个同源臂的pBR322作为连续3次基因抓捕的载体;然后通过Red同源重组系统,在大肠杆菌内进行缺口修复.第一步将hEEF1A1基因3'端侧翼序列亚克隆至抓捕载体上,第二步将hFⅦ完整基因组序列亚克隆至抓捕载体上,第三步将hEEF1A1基因5'端完整侧翼序列亚克隆至抓捕载体上.结果 经3次基因抓捕,3个基因片段在抓捕载体上无痕连接,形成一条长约50000 bp的hEEF1A1-hFⅦ杂合基因座.经PCR、酶切及测序验证,构建的hEEF1A1-hFⅦ杂合基因座中,原hEEF1A1基因组编码序列从起始密码子到终止密码子被hFⅦ基因组序列精确置换.结论 成功构建了hEEF1A1-hFⅦ杂合基因座,为哺乳动物细胞表达大载体的制备提供了实验依据.

  • 人源溶菌酶基因在杆状病毒系统中的表达

    作者:陈锐;孙晓宇;万一;门欣;路鹏鹏;李玥;沈卫荣

    目的 在杆状病毒系统中表达人源溶菌酶(Human lysozyme,hLY)基因,为其临床应用和大规模生产奠定基础.方法 将人工合成的含信号肽和不含信号肽的溶菌酶基因克隆至重组杆状病毒表达系统的载体中,构建重组穿梭质粒,转染sf9细胞,SDS-PAGE和Western blot验证蛋白的表达,溶菌试验验证表达产物的溶菌酶活性.结果 重组克隆质粒PFastBac HTA-signal-lysozyme和PFastBac HTA-lysozyme的PCR产物分别可见444和393 bp的目的基因条带,测序结果证实重组克隆质粒构建正确.PCR结果显示Lysozyme-1、Lysozyme-2、slysozyme-1、slysozyme-2、slysozyme-3、slysozyme-4号重组穿梭质粒可扩增出目的条带.sf9-PHLY和sf9-PHSLY的表达产物经12% SDS-PAGE分析,分别可见相对分子质量约17500和19300的特异蛋白条带;表达的两种重组蛋白均可与鼠抗6×His单抗特异性结合;表达产物具有溶菌酶活性.结论 成功在杆状病毒表达系统中表达了hLY基因,为其临床应用和大规模生产奠定了基础.

  • 戊型肝炎病毒ORF2蛋白与新型融合标签Halo Tag的融合表达

    作者:马天武;黄芬;井申荣;曾韦锟;禹文海

    目的 在大肠杆菌KRX中表达戊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E virus,HEV) ORF2与新型融合标签Halo Tag融合蛋白.方法 采用RT-PCR法从4型HEV毒株中扩增ORF2基因部分片段(aa 382 ~ 620),插入含新型融合标签Halo Tag的原核表达载体pFN 18the中,构建重组表达质粒pFN 18the-ORF2,转化大肠杆菌KRX,鼠李糖诱导表达Halo-ORF2融合蛋白,纯化后Westem blot分析融合蛋白的反应原性.结果 经RT-PCR扩增出717 bp的目的基因片段;重组表达质粒pFN 18the-ORF2经双酶切和测序鉴定构建正确;表达的融合蛋白Halo-ORF2相对分子质量为57900,表达量约占菌体总蛋白的15%,以包涵体形式表达,纯化后纯度达90%以上,可与HEV IgG阳性血清特异性结合.结论 在大肠杆菌KRX中表达了Halo-ORF2融合蛋白,为HEV结构蛋白抗原表位的筛选及戊肝血清学诊断的研究奠定了基础.

  • 斑马鱼模型评价BCG-CpG-DNA的安全性

    作者:王勇;赵爱华;陈将飞;陈保文;陈元红;王国治

    目的 用斑马鱼模型对BCG-CpG-DNA进行安全性评价.方法 以斑马鱼胚胎为实验材料,将BCG-CpG-DNA设置4个浓度组(0.15、1.5、15、75 mg/L),暴露斑马鱼,以胚胎培养液暴露为空白对照组,以三甲基氯化锡(TMT)和全氟辛烷磺酸盐(PFOS)暴露为阳性对照组,胚胎期6 hpf(受精后6h)脱膜,8 hpf进行暴露毒性实验,研究其对斑马鱼发育、遗传、免疫以及行为的毒性影响.每组做3个重复,试验重复3次.结果 未观察到BCG-CpG-DNA各浓度组的斑马鱼胚胎明显的畸形和孵化死亡情况,其自主运动、触摸运动、行为检测、免疫强度检测与空白对照组相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TMT对照组暴露对斑马鱼生长、发育、免疫及其神经等均有不同程度的影响,导致心胞肿大,对光暗刺激反应敏感,相对荧光强度明显增强,嗜中性粒细胞数量增多,对炎症的敏感性增强,与空白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BCG-CpG-DNA暴露对斑马鱼生长、发育、免疫及其神经均无明显的急性毒性作用,在斑马鱼的胚胎暴露中具有较好的安全性.

  • FoxO3a基因缺失致小鼠脾脏进行性慢性炎性反应的观察

    作者:邱红;陈晨;王若立;罗红;赵宝霞

    目的 观察FoxO3a基因缺失致小鼠脾脏进行性慢性炎性反应.方法 分别于16周、24周和12个月称取FoxO3a基因敲除小鼠和对照小鼠体重;于16、24和38周处死各组小鼠,取脾脏,肉眼观察脾脏变化,并制备脾细胞悬液,进行细胞计数,同时取各组小鼠卵巢、肺及皮下等组织,观察其炎性变化.流式细胞术检测24周的FoxO3a基因敲除小鼠和对照小鼠脾细胞中T、B淋巴细胞和Mac-1+细胞数量及百分率;Real-time PCR检测脾细胞中炎性细胞因子S100A8和S100A9基因mRNA的表达水平.结果 与对照小鼠相比,FoxO3a基因敲除小鼠脾脏明显肥大,且随年龄增加更加显著,卵巢、肺及皮下等组织内可见大量炎性细胞浸润,脾细胞数明显升高;基因敲除组老年小鼠的体重明显低于对照小鼠;FoxO3a基因敲除小鼠的脾细胞中T、B淋巴细胞数增加明显,但所占脾细胞的百分率无明显增加,Mac-1+细胞数和百分率均明显增加;S100A8和S100A9基因mRNA的表达水平明显高于对照小鼠.结论 FoxO3a基因缺失致小鼠脾脏进行性慢性炎性反应.

  •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3和神经纤毛蛋白2对胃癌SGC-7901细胞增殖和凋亡的影响

    作者:王璐璐;吴小翎;刘波;连海峰;李本杰

    目的 探讨分别阻断和联合阻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3(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 3,VEGFR3)及神经纤毛蛋白2(Neuropilin 2,NRP2)基因的表达对人胃癌SGC-7901细胞株增殖和凋亡的影响.方法 将SGC-7901细胞株分为3大组,VEGFR3阻断组、NRP2阻断组和VEGFR3+NRP2阻断组,各大组中又包含空白对照组、脂质体转染组、无义链转染组(NSODN组)和不同浓度反义链转染组(ASODN组).转染后的各组SGC-7901细胞株经RT-PCR法检测VEGFR3-mRNA及NRP2-mRNA的转录水平.分别采用MTT法和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的增殖和凋亡情况.结果 反义链转染组VEGFR3-mRNA和NRP2-mRNA的转录水平明显低于其各自的空白对照组、脂质体转染组和NSOND组,表明该组成功阻断基因VEGFR3和NRP2的表达.各组细胞的增殖和凋亡情况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并呈剂量和时间依赖性.在相同条件下,单独转染VEGFR3-ASODN组对胃癌细胞增殖的抑制及促凋亡作用优于单独转染NRP2-ASODN组,而联合转染组对细胞增殖的抑制及促凋亡作用明显.结论 阻断VEGFR3基因的表达对细胞增殖凋亡的影响大于阻断NRP2基因,联合阻断两个基因的表达,对细胞增殖和凋亡的影响明显大于单独阻断组.

  • 柯萨奇B组1型病毒株MSH-KM9-09的分离鉴定及其VP1基因序列特征分析

    作者:刘建生;潘玥;吉玛;马忠飞;叶君;马绍辉

    目的 对2009年昆明市无菌性脑膜炎的病原柯萨奇B组1型病毒(Coxsackievirus B1,CVB1)分离株MSH-KM9-09进行鉴定,并分析其VP1基因的序列特征.方法 采用RD细胞和Hep-2细胞对22份疑似无菌性脑膜炎患者脑脊液标本进行病毒分离,采用微量中和试验,经WHO肠道病毒组合血清及单价血清对分离株进行鉴定,RT-PCR法扩增病毒全长VP1基因,进行序列测定,并采用Mega 4.1等软件进行分析.结果 所分离的毒株经微量中和试验定型为CVB1亚型,编号为MSH-KM9-09.经RT-PCR扩增获得834 bp的VP1基因,与国内CVB1分离株核苷酸和氨基酸序列的同源性分别在86.1%和97.8%以上,与国外CVB1分离株的核苷酸和氨基酸序列同源性分别为80.2% ~ 83.2%和94.3%~96.0%;在系统进化树上,MSH-KM9-09株与国内分离株属于同一个分支,而国外分离株分属其他两个不同的分支.结论 MSH-KM9-09分离株为肠道病毒CVB1.

  • 增强ESAT6-CFP10融合蛋白诱导小鼠细胞免疫应答佐剂的筛选

    作者:由鹏飞;叶祥忠;葛胜祥;李益民;张怡轩

    目的 筛选能增强特异性抗原早期分泌抗原靶6蛋白(Early secretory antigenic target 6,ESAT6)-培养滤出液蛋白-10(Culture filtrate protein 10,CFP-10)融合蛋白(E1C0)诱导小鼠细胞免疫应答的佐剂,建立基于细胞免疫应答的小鼠模型,以评价基于体外干扰素γ释放分析(IFNγ release assay,IGRA)结核诊断方法中特异性刺激抗原E1C0的活性.方法 建立小鼠IFNγ双抗体夹心SABC-ELISA检测系统,并验证系统的线性、灵敏度、重复性和特异性.将BALB/c小鼠随机分为7组:E1C0+单磷酸类脂A(Monophosphoryl lipid A,MPL)+双十八烷基二甲基溴化铵(Dimethyl dioctadecylammonium bromide,DDA)组、E1C0+DDA组、E1C0+MPL组、E1C0+弗氏不完全佐剂(IFA)组、E1C0组、生理盐水组和MPL+DDA联合组,每组6只,经小鼠后肢内侧皮下免疫3次,间隔2周,免疫剂量为:E1C0 100 μg/只,MPL 25 μg/只,DDA 250 μg/只,IFA 100μl/只.末次免疫4周后处死小鼠,无菌取脾,分离脾淋巴细胞,加入E1C0进行培养,MTT法检测特异性淋巴细胞增殖反应,ELISA法检测培养上清中IFNγ水平.采用筛选出的佳佐剂与抗原组合免疫3批BALB/c小鼠,进行IFNγ诱生测定.结果 检测系统的线性范围为:40 ~2560 pg/ml(R>0.98);灵敏度为40 pg/ml;变异系数(CV)<15%,检测大鼠、豚鼠和兔血清IFNγ均为阴性;E1C0+MPL+DDA组、E1C0+IFA组和E1C0+DDA组小鼠特异性淋巴细胞增殖刺激指数均明显高于生理盐水组(P<0.01);E1C0+MPL+DDA组小鼠的脾淋巴细胞经E1C0体外刺激后,产生的IFNγ水平明显高于其他组(P<0.001);重复试验结果显示,E1C0+MPL+DDA组3批小鼠免疫后,脾淋巴细胞诱生的IFNγ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E1C0与MPL和DDA联合免疫所诱导的小鼠Th1型细胞免疫应答强,成功建立了用于评价刺激抗原E1C0活性的小鼠模型.

  • 肝细胞移植治疗肝硬化的疗效

    作者:杨均均;黄文祥;史芳静;冯渊

    目的 建立SD大鼠药物性肝硬化模型,探讨原代肝细胞移植治疗大鼠肝硬化的疗效.方法 经四氯化碳(Carbon tetrachloride,CCL4)诱导大鼠肝硬化模型,将40只模型大鼠分为2组,每组20只,Ⅰ组经脾尾注射约2×107个肝细胞,Ⅱ组经脾尾注射0.4 ml Hank's液.观察每组大鼠的存活情况及肝功能变化;HE染色观察脾脏病理变化;免疫荧光观察植入的肝细胞在大鼠脾内合成白蛋白(Serum albumin level,ALB)的功能.结果 经CCL4诱导10周后,大鼠肝脏经HE染色发现假小叶形成,表明成功建立了肝硬化模型;移植术后8周,Ⅰ组大鼠存活率(75%)显著高于Ⅱ组(3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Ⅰ组大鼠的血清ALB水平较Ⅱ组明显升高(P<0.05),血氨(Serum ammonia level,AMM)水平较Ⅱ组明显降低(P<0.05);Ⅰ组大鼠移植术后1、8周,大量肝细胞在脾脏红髓中定植下来;Ⅰ组大鼠移植术后5周,植入的肝细胞在大鼠脾内具有合成白蛋白的功能.结论 CCL4能稳定诱导肝硬化动物模型;同种异体肝细胞移植能提高肝硬化大鼠的生存率,并改善肝性脑病和低蛋白血症.

  • Tollip体外转染HepG2215细胞对HBsAg和HBeAg分泌的影响及其机制

    作者:陈维英;施又丹;唐俐;李龙江;王亚平;余瑜;汤为学

    目的 探讨Tollip转染人肝癌细胞系HepG2215细胞对HBsAg和HBeAg分泌的影响及其机制,为乙型肝炎的治疗寻找新的靶点.方法 含HA标签的重组表达质粒pCMV-HA-Tollip经EcoR Ⅰ和Kpn Ⅰ双酶切鉴定后,采用脂质体LipofectamineTM 2000转染HepG2215细胞,共设4个转染组:脂质体转染对照组(15μl脂质体)、空质粒转染对照组(6μg空质粒、15μl脂质体)、空质粒重组质粒共转染组(3 μg空质粒、3μg pCMV-HA-Tollip、15μl脂质体)及重组质粒转染组(6μgpCMV-HA-Tollip、15μl脂质体),转染48 h后,收集细胞,经Western blot检测AKT、p-AKT、NF-κB以及HA标签蛋白的表达;收集上清,ELISA法检测HBsAg和HBeAg的水平.结果 重组质粒pCMV-HA-Tollip经双酶切鉴定构建正确.空质粒重组质粒共转染组和重组质粒转染组均有HA标签蛋白的表达,而脂质体转染对照组和空质粒转染对照组无HA标签蛋白表达;与空质粒转染对照组比较,空质粒重组质粒共转染组和重组质粒转染组中NF-κB和p-AKT蛋白的表达明显降低(P<0.01),而AKT蛋白的表达无明显变化(P>0.05);空质粒重组质粒共转染组和重组质粒转染组细胞上清中HBsAg和HBeAg的含量明显低于空质粒转染对照组(P<0.01),对HBsAg的抑制率分别为24%和41%,对HBeAg的抑制率分别为13%和31%.结论 pCMV-HA-Tollip重组质粒在HepG2215细胞中能有效抑制HBsAg和HBeAg的分泌,其机制可能与抑制AKT的磷酸化和下调NF-κB的表达有关.

  • 单增李斯特菌溶血素O的原核表达及纯化

    作者:曲祖乙;杨松

    目的 原核表达并纯化单增李斯特菌溶血素O(Listeriolysin O,LLO).方法 PCR扩增LLO hly基因,并插入pET-32a载体,构建重组表达质粒pET-hly,转化入大肠杆菌BL21 (DE3),IPTG诱导表达,切胶纯化重组蛋白,并进行Western blot分析.结果 克隆的hly基因长1515 bp,与GenBank中登录的hly基因的核苷酸序列同源性为99%;重组表达质粒pET-hly经酶切鉴定构建正确;表达的重组蛋白相对分子质量约为55000,表达量占细菌总蛋白的45.2%;纯化的重组蛋白可与单增李斯特菌阳性血清反应.结论 已成功原核表达并纯化了LLO,为下一步诊断试剂盒的研制奠定了基础.

  • 肠道病毒71型3C基因原核表达质粒的构建表达及纯化

    作者:江月;丛浩龙;李梨

    目的 构建肠道病毒71型(Entervirus71,EV71)3C基因的原核表达质粒,在大肠杆菌中进行表达并纯化.方法 以病毒的反转录产物为模板,PCR扩增EV71 3C基因,克隆至pGEx-4T-1载体中,构建重组表达质粒pGEx-3C,转化大肠杆菌BL21 (DE3)中,IPTG诱导表达.表达的重组融合蛋白GSR-3C经GST-Agarose亲和层析和分子筛层析纯化后,Western blot检测其反应原性.结果 重组表达质粒pGEx-3C经双酶切及测序证实构建正确;表达的重组融合蛋白相对分子质量约46000,表达量约占菌体总蛋白的50%,主要以可溶性形式表达;纯化后的重组融合蛋白纯度大于90%,可与小鼠抗EV71单克隆抗体特异性结合.结论 成功构建了重组表达质粒pGEx-3C,在大肠杆菌中高效分泌表达并纯化了重组GST-3C融合蛋白,为EV713C蛋白酶结构与功能的研究及3C靶向药物和疫苗的研究奠定了基础.

  • GINS2基因siRNA真核表达质粒的构建及其对NB4细胞凋亡的影响

    作者:高艳军;刘北忠;钟梁;初晨;吴秀娟;黎亮;张曦;高远梅;胡秀秀

    目的 构建GINS2基因siRNA真核表达质粒,并检测其对NB4细胞凋亡的影响.方法 人工合成针对GINS2基因的4组siRNA干扰序列和1组无同源性的序列,测序鉴定后转染低传代人早幼粒细胞系NB4细胞,经G418筛选后,通过QRT-PCR、Western blot检测重组质粒对NB4细胞中GINS2基因mRNA转录水平和蛋白表达水平的影响;流式细胞术检测NB4细胞的凋亡情况.结果 5组重组质粒经测序证明构建正确,4组干扰质粒转染NB4细胞后,细胞中GINS2基因mRNA的转录水平和蛋白的表达水平均有所降低,其中干扰组1基因干扰率达50%,蛋白相对表达量为56%;干扰组1细胞凋亡率为32.54%,较正常对照组和NC组明显上升(P<0.01).结论 成功构建了GINS2基因siRNA真核表达质粒,抑制GINS2基因的表达可促进NB4细胞的凋亡,为进一步研究GINS2基因在白血病中的作用奠定了基础.

  • FOXC1蛋白基因shRNA干扰质粒对胃癌SGC-7901细胞增殖的影响

    作者:张瑶;刘纯伦;刘代江;窦娟

    目的 探讨FOXC1蛋白基因RNA干扰质粒对胃癌SGC-7901细胞增殖的影响.方法 采用RT-PCR及Western blot法检测SGC-7901细胞和胃黏膜上皮细胞GES-1中FOXC1基因mRNA的转录水平和蛋白的表达水平.构建3个FOXC1基因shRNA真核表达质粒pshRNA-FOXC1a、pshRNA-FOXC 1b、pshRNA-FOXC1c,分别转染SGC-7901细胞,并设pGenesil-1空质粒转染组和未转染的细胞对照组,RT-PCR及Western blot法分别检测转染细胞中FOXC1基因mRNA的转录水平和蛋白的表达水平;MTT法检测转染细胞的增殖活力;流式细胞术检测转染细胞的细胞周期.结果 SGC-7901细胞中FOXC1基因mRNA的转录水平及蛋白的表达水平均显著高于GES-1细胞(P<0.05).pshRNA-FOXC1a组、pshRNA-FOXC1b组和pshRNAFOXC1c组SGC-7901细胞中FOXC1基因mRNA的转录水平和蛋白的表达水平均显著低于pGenesil-1组和SGC-7901组(P<0.01);细胞增殖抑制率显著高于pGensil-1组(P<0.05).处于G1、G2期的细胞比例显著高于SGC-7901组(P<0.01),S期细胞比例显著低于SGC-7901组(P<0.01).结论 成功构建了FOXC1蛋白基因shRNA真核表达质粒.FOXC1在胃癌细胞SGC7901中呈高表达,抑制其表达后,细胞周期被阻滞在G1~ G2期,细胞增殖受到抑制.

  • 甲型肝炎病毒与水痘病毒感染2BS细胞的超微结构变化

    作者:蔡岩;赵晓青;何巍;姜崴;周长军;张金岩;付博;刘建华

    目的 观察甲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A virus,HAV)、水痘带状孢疹病毒(Varicella zoster virus,vzv)分别感染与共同感染二倍体细胞2BS株时细胞超微结构的变化.方法 电镜观察HAV单独感染21、23、25 d,VZV单独感染1、3、5d及HAV感染21 d后再以VZV感染1、3、5、7d的2BS细胞的超微结构.结果 与正常对照2BS细胞相比,单独感染HAV的2BS细胞超微结构无明显变化;单独感染VZV的2BS细胞的超微结构主要出现核膜破坏;HAV与VZV共同感染的2BS细胞核内出现VZV包涵体,核膜缺失,胞浆中可见HAV与VZV形态,且细胞粗面内质网和滑面内质网膨胀,内质网小池内有致密颗粒.结论 HAV与VZV共同感染的2BS细胞的超微结构与两种病毒单独感染的细胞的超微结构存在不同的变化规律和形态特征,先感染HAV后感染VZV的2BS细胞比单独感染VZV的2BS细胞受到的破坏程度轻.

  • 应用国产激流式生物反应器培养表达HBsAg的重组CHO细胞

    作者:李志强;张睿;王宝忠;赵丽剑;王宇;董海波;吕学用;李德娟;刘瑞

    目的 采用国产激流式生物反应器培养表达HBsAg的重组CHO细胞.方法 分别应用美国NBS公司的Celligen 310型生物反应器和国产AP20SC型激流式生物反应器(单个细胞培养袋和4个细胞培养袋)连续灌流培养重组CHO细胞,连续培养35 d,每24h收获1次,采用ELISA法测定细胞收获液中HBsAg的滴度.结果 Celligen 310型生物反应器培养重组CHO细胞分泌的HBsAg在2.0μg/ml水平上可持续8d,至第18天达高水平(2.16 μg/ml),第35天收液中HBsAg含量为1.12μg/ml;国产AP20SC激流式生物反应器单个细胞培养袋培养重组CHO细胞分泌的HBsAg在2.0μg/ml水平上可持续9d,第18天达高水平(2.20 μg/ml),第35天收液中HBsAg含量为1.08 μg/ml,与Celligen 310型生物反应器相比,收液中HBsAg含量在2.0μg/ml水平持续时间无明显差异;国产AP20SC激流式生物反应器4个细胞培养袋培养重组CHO细胞分泌的HBsAg在2.0μg/ml水平上可持续13d,与该生物反应器单个细胞培养袋相比明显延长,第21天达高水平(2.14 μg/ml),第35天收液中HBsAg含量为1.5μg/ml,明显高于单个细胞培养袋培养的细胞.结论 国产AP20SC型激流式生物反应器可代替进口生物反应器对传代细胞进行大规模培养,用于人用疫苗的生产.

  • 疫苗诱导的特异性细胞杀伤活性检测方法的建立

    作者:卫江波;徐然然;付志浩;郑秀玉;饶春明;高凯;杜丽芳;王军志;沈心亮

    目的 建立一种基于流式细胞术的评价疫苗诱导的特异性细胞杀伤活性的方法,以完善疫苗及基因治疗药物的评价方法.方法 用羧基荧光素二乙酸盐琥珀酰亚胺酯(Carboxyfluorescein diacetate,succinimidyl ester,CFSE)标记淋巴细胞,利用肿瘤坏死因子(Tumor necrosis factor,TNFα)模拟杀伤淋巴细胞,用碘化丙啶(Propidium iodide,PI)染色,流式细胞仪检测,确定CFSE和PI的浓度及作用时间.利用已确知有较强细胞免疫作用的治疗性乙型肝炎疫苗免疫小鼠,分离特异性淋巴细胞并用特异性肽刺激,分离未免疫小鼠的淋巴细胞作为靶细胞,并用特异性抗原肽致敏,并从靶细胞的标记、效应细胞培养时间,效靶作用时间、效靶比几方面进行优化,确定试验方法的操作流程.结果 采用CFSE/PI双标记能有效分离实验所需各组群,细胞分为CFSE+PI-、CFSE+PI+、CFSE-PI+、CFSE-PI-4个组群,可区分活细胞和凋亡细胞.CFSE标记靶细胞的时间为6h;效应细胞培养时间为72 h;效靶作用时间为6h;效靶比可使用100:1和50:1.结论 建立了基于流式细胞术的评价疫苗诱导的特异性细胞杀伤活性的方法,该方法可有效和精确地评价CTL杀伤效应,完善了疫苗及基因治疗药物的评价方法.

  • 狂犬病病毒抗原定量双抗体夹心ELISA检测方法的建立及应用

    作者:崔文广;杨屹;常军亮;井伟东;张秀霞;苗丽;丁丽丽;周长军;郭秀侠

    目的 建立狂犬病病毒(Rabies virμs,RV)抗原定量双抗体夹心ELISA检测方法,以应用于疫苗生产过程中RV含量的监测.方法 将RV aGV株纯化抗原经腹腔注射免疫BALB/c小鼠,制备抗RV单克隆抗体,纯化后以HRP进行标记,建立双抗体夹心ELISA检测方法.以狂犬病疫苗(效力检定用)国家标准品为定量标准,建立剂量-反应曲线,确定该方法的灵敏度,并对该方法的专属性、精密性及适用性进行验证.结果 制备了2株针对不同抗原位点的单克隆抗体1E9和2H1,间接ELISA法测定腹水效价为1:105~1:107,纯化后蛋白含量分别为10.285和7.64 mg/ ml.建立的ELISA法对RV抗原的低检出限为1.03 mIU/ml,标准曲线的佳线性范围为1.03 ~ 66 mIU/ml,相关系数为0.9919.该方法对检测过程中可能遇到的杂质和添加物(人血清白蛋白、牛血清、Vero细胞培养上清)的检测结果均为阴性;检测3个浓度(20、12.50和3.13 mIU/ml)狂犬病疫苗(效力检定用)国家标准品的试验内和试验间变异系数的平均值分别为7.78%和14.0%;用该方法检测不同毒株、不同细胞生产的狂犬病疫苗的RV抗原含量的平均值在0.67 ~4.86 IU/ml之间.结论 成功建立了RV抗原定量双抗体夹心ELISA检测方法,可对来自不同毒株、不同细胞的狂犬病疫苗的RV抗原进行快速定量检测,为疫苗生产中的质量控制提供了简便的监测手段.

  • 3种细胞基质制备的麻疹血凝素效价的比较

    作者:李海燕;闫磊;赫宝双;金向男;彭岩松;崔国庆;王玮

    目的 比较3种细胞两种培养基制备的麻疹血凝素的效价.方法 分别采用含10%新生牛血清的MEM培养基和含0.2%水解乳蛋白的199培养基培养原代人羊膜细胞、传代人羊膜细胞(FL)和Vero细胞,以0.01 MOI麻疹病毒L4株感染细胞,收获原制血凝素,采用Tween-80/乙醚处理,经血凝试验监测血凝素佳收获时间,并测定原制血凝素和血凝素效价.结果 采用MEM培养基培养的FL和Vero细胞在感染麻疹病毒后10~11d,血凝素效价高,均可达1:16,原代人羊膜细胞在感染麻疹病毒后14 ~ 15 d,血凝素效价高,可达1:128;采用199培养基培养的FL和Vero细胞所制备的麻疹原制血凝素和血凝素效价均大于1:32,高于MEM培养基组(1:16),而原代人羊膜细胞所制备的麻疹原制血凝素和血凝素效价均为1:128.结论 3种细胞两种培养基均可用于制备麻疹血凝素.

  • 比浊法检测疫苗中TritonX-100残留量的方法学验证

    作者:陈平;罗珊;钟静;刘杰;孙艳;何敏;范凤鸣;曾献武

    目的 建立检测疫苗中Triton X-100残留量的比浊法,并进行方法学验证.方法 将TritonX-100与5%苯酚溶液充分混匀后,室温静置15 min,采用比浊法测定340 nm处吸光度值,与经同样处理的标准品绘制的标准曲线比较,计算样品中残留TritonX-100的浓度.由4名试验人员连续3d测定12次,评价不同试验人员建立标准曲线的成功率;由同一试验人员在同一试验内和不同时间内及由4名试验人员在不同时间内分别测定低(15μg/ml)、中(25 μg/ml)、高(45μg/m1)3个不同浓度的TritonX-100的浓度,验证该方法的精密度和准确度;并检测BSA对试验准确度和精密度的影响.结果 4名试验人员连续3d的12次检测结果均满足标准曲线的成立条件,成功率为100%;同一试验人员在同一试验内对低、中、高3个不同浓度的TritonX-100溶液重复测定10次,变异系数分别为分别为5.33%、1.19%和1.39%,回收率分别为99.33%、105.60%和110.67%;同一试验人员在不同时间内连续测定3次,变异系数分别为4.94%、7.49%和3.46%,回收率分别为87.75%、93.85%和95.51%,4名试验人员在不同时间内连续测定3次,变异系数在1.73% ~ 12.17%之间,回收率在89.55%~99.26%之间,灵敏度为10 μg/ml,具有良好的精密度和准确度;BSA对试验准确度和精密度无显著影响.结论 该方法快捷、简便,可灵敏、准确地定量检测TritonX-100的含量,可用于疫苗样品中残留TritonX-100的质量控制.

  • 儿童呼吸道易感病原菌多重PCR检测方法的建立

    作者:冯燕玲;薛冠华;徐文健;王晓燕;王洛平;金春华;孙红妹

    目的 建立儿童呼吸道5种易感病原菌多重PCR(Multiplex PCR,mPCR)检测方法,并应用该方法分析北京地区儿童呼吸道易感病原菌菌群分布情况.方法 分别设计针对肺炎链球菌(Streptococcus pneumoniae,SP)自溶素基因(ply)、肺炎克雷伯杆菌(Klebsiella pneumoniae,KP)16S核糖体RNA基因(16S rRNA)、金黄色葡萄球菌(Staphylococcus aureus,SA)热核酸酶基因(nuc)、表皮葡萄球菌(Staphylococcus epidermidis,SE)特异性保守基因(SeS)、流感嗜血杆菌(Hacmophilus influenzae,HI)16S rRNA基因的特异性引物,建立mPCR检测方法;验证该方法的特异性及敏感性;并采用该方法对北京地区128例呼吸道感染患儿和80名健康儿童咽拭子或痰标本进行检测,并与传统培养法检测结果进行比对.结果 mPCR法能对同一样品中5种病原菌的DNA模板同时进行PCR扩增;该方法检测5种病原菌之间及与呼吸道其他易感病原之间无交叉反应,敏感性可达5×10-10 μg/μl;mPCR法检测128例呼吸道感染患儿的菌群分布情况为:HI 24.22%、SP 15.63%、KP 4.69%,SA 2.34%,未检出SE,与培养法相比,两种检测方法的总符合率为78.91%;感染患儿与健康儿童相比,HI和SP的感染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O.01).结论 建立了从呼吸道标本中直接检测多病原儿童易感病原菌的mPCR检测方法,该方法特异性强、敏感性高,为临床正确诊断和治疗细菌感染性疾病提供了参考.

  • 脑膜炎球菌W135群多糖含量和分子大小双抗体夹心ELISA检测方法的建立及初步应用

    作者:潘殊男;肖詹蓉;王宇星;张霖阳;史雨舟;孙芳芳;张萍

    目的 建立检测A、C、Y、W135群脑膜炎球菌(Neisseria meningitidis,Nm)多糖疫苗(Groups A,C,Y,W135 menignococcal polysaccharide vaccine,MPV4)中W135群多糖含量和分子大小的双抗体夹心ELISA法,并进行初步应用.方法 以抗W135群Nm多克隆抗体作为包被抗体,建立双抗体夹心ELISA法,采用棋盘滴定法筛选包被抗体与酶标抗体的佳工作浓度,对W135群Nm多糖进行特异性定量测定,并验证线性关系的重复性;对建立的ELISA法进行特异性、准确度、精密度及定量限的验证;采用建立的ELISA法检测10批W135群Nm多糖样品和10批无关流脑多糖样品,进行W135群Nm多糖的鉴别试验;采用建立的ELISA法测定MPV4多糖含量、多糖分子大小和回收率.结果 经棋盘滴定法确定双抗体夹心ELISA法的佳包被抗体工作浓度为10 μg/ml,佳酶标抗体工作浓度为1:15000稀释,W135群Nm多糖在2.5~ 20 ng/ml浓度范围内剂量反应曲线线性关系良好,相关系数大于0.99.采用建立的双抗体夹心ELISA法检测W135群Nm多糖为强阳性,检测其余样品的结果均为阴性;试验内及试验间测定16、8、4 ng/ml W135群Nm多糖含量的变异系数在1.1%~9.0%之间,回收率在87.5% ~ 105.0%之间,定量限为4 ng/ml;检测W135群Nm多糖的阳性符合率和无关多糖的阴性符合率均为100%.采用该法测定3批MPV4中W135群多糖含量、分子大小及回收率均符合申报MPV4疫苗暂行规程关于W135群Nm多糖的质量标准.结论 建立的双抗体夹心ELISA法可用于MPV4中W135群多糖含量和分子大小的测定.

  • DV50纳米过滤去除静注人免疫球蛋白中的病毒时流速的影响因素

    作者:郑丰平;王炳;郑琪;吕家成

    目的 分析DV50纳米过滤去除静注入免疫球蛋白(Human immunoglobulin for intravenous injection,IVIG)病毒时流速的影响因素.方法 分别采用浊度仪、密度仪检测IVIG原液的浊度及浓度,随机选取5批浓度相近、浊度不同的IVIG原液及5批浊度相近、浓度不同的IVIG原液,分别经同一批号纳米滤芯过滤,计算平均流速;随机选取5批浊度、浓度相近的IVIG 原液,经不同批号的纳米滤芯过滤,计算平均流速.结果 随着制品浊度的升高,平均流速逐渐降低;制品浓度与平均流速不呈线性对应关系;不同批号的纳米滤芯,纳米平均流速相差较大.结论 制品浊度对流速具有一定的影响,浓度对流速基本无影响,纳米滤芯对流速的影响大.本实验为实际生产中控制纳米过滤去除病毒时的流速及改进生产工艺提供了参考.

  • 重组戊型肝炎疫苗抗原工程菌发酵工艺的优化

    作者:徐军;曹玉锋;时成波;李铮

    目的 优化重组戊型肝炎疫苗抗原工程菌的发酵工艺,为其规模化生产奠定基础.方法 以目的蛋白的表达量及菌体浓度作为综合评价指标,对重组戊型肝炎疫苗抗原工程菌的摇瓶发酵温度、初始pH值、溶解氧、IPTG浓度及诱导时间进行优化;以摇瓶发酵结果为基础,进一步对发酵罐培养工艺中诱导时机、诱导时间及补料培养基配方进行优化;以确定的罐发酵工艺条件连续发酵5批,验证该发酵工艺.结果 适摇瓶发酵工艺条件为:发酵温度为37℃,初始pH值为7.0,高溶氧,IPTG诱导浓度为0.05 mmol/L,诱导时间为4h;适罐发酵工艺条件为:菌体A600值约为40时开始诱导,诱导时间为4h,补料培养基配方为葡萄糖25%,MgSO4·7H2O 0.5%.按照确定的工艺连续发酵5批,终菌体A600均达50.0以上,目的蛋白的表达量均高于15%.结论 优化的重组戊型肝炎疫苗抗原工程菌的发酵工艺稳定性良好,已达到中试生产规模的要求.

  • B群脑膜炎奈瑟菌疫苗的研究进展

    作者:谭亚军

    随着A、C、W135、Y群脑膜炎奈瑟菌(Neisseria meningitides,Nm)多糖疫苗和多糖-蛋白结合疫苗的接种使用,相应菌群引起的流行性脑膜炎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均得到有效控制,而B群等其他群别引起的流行性脑膜炎发病率有所增加.因B群Nm的荚膜多糖(Capsular polysaccharide,CPS)或多糖-蛋白结合物免疫原性均较低,目前采用常规方法尚未生产出有效的B群Nm疫苗.本文对B群Nm CPS疫苗、外膜囊泡(Out membrane vesicles,OMV)疫苗、脂寡糖(Lipooligosaccharide,LOS)疫苗和重组蛋白疫苗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 不同佐剂流感疫苗的小鼠免疫效果

    作者:单璞;徐立猛;李计来;李媛媛;凌媛;马志新;徐静

    目的 评价不同佐剂流感疫苗的小鼠免疫效果.方法 培养并纯化流感病毒鼠肺适应株PR/8/34,制备流感病毒裂解液.将BALB/c小鼠随机分为5组:流感病毒PR/8/34裂解液(HA)组、HA+大肠杆菌不耐热肠毒素b亚单位(Heatlabile exterotoxin B subunit,LTB)组、HA+弗氏不完全佐剂(FIA)组、HA+Al(OH)3组和生理盐水对照组,HA+LTB组采用滴鼻黏膜免疫,免疫剂量为50 μl/只,其余各组均采用肌肉注射,免疫剂量为100 μl/只,共免疫2次,间隔2周.于初次免疫后28 d,经小鼠眼内眦采血,分离血清,检测各组小鼠血清IgG抗体效价、血凝抑制效价及攻毒后保护力及鼠肺病毒RNA载量,评价不同佐剂对流感疫苗的免疫增强作用.结果 各佐剂组小鼠血清IgG抗体水平及血凝抑制效价均显著高于HA组,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1);HA+FIA组小鼠血清IgG抗体水平及血凝抑制效价均显著高于HA+LTB组和HA+Al(OH)3组(P均<0.01);HA+LTB组与HA+Al(OH)3组抗体效价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各佐剂组和HA组小鼠攻毒后均存活,HA+FIA组鼠肺病毒RNA载量低,HA+LTB组与HA+Al(OH)3组相当.结论 不同佐剂对流感疫苗均有一定的免疫增强作用,其中LTB滴鼻免疫和Al(OH)3肌肉注射对流感疫苗的免疫增强作用相当.

  • 我国百日咳疫苗生产用菌株主要抗原片段基因序列分析

    作者:姜崴;竭晶;杨红育;惠琦;付博;郑晓丽

    目的 对我国百日咳疫苗生产用菌株主要抗原片段基因进行序列分析,为我国百日咳疫苗的研制和质量控制提供依据.方法 分别从我国百日咳杆菌疫苗生产用菌株CS株基因组DNA中扩增百日咳毒素(Pertussis toxin,PT)、外膜蛋白(Pertactin,PRN)、菌毛蛋白2(Fimbriae 2,FIM2)、菌毛蛋白3(Fimbriae 3,FIM3)基因,克隆至pMD 18-T载体,测序,并与GenBank 中登录的百日咳杆菌其他菌株的PT、PRN、FIM2、FIM3基因序列进行比较,构建系统进化树.结果 百日咳杆菌CS株PT、PRN、FIM2和FIM3基因的扩增产物大小均与预期一致.CS株PT基因与国内的另一疫苗生产株18323亲缘关系近,在同一分支上,且与国际标准株Tohama在同一亚分支内;PRN、FIM2和FIM3基因与国际标准株Tohama均在同一进化分支上.结论 百日咳杆菌CS株与国际标准菌株Tohama亲缘关系较近,与临床分离的其他流行株亲缘关系较远.

  • 铜绿假单胞菌3型O-特异性多糖-破伤风类毒素结合疫苗的制备及其免疫特性分析

    作者:谢茂超;陈明拓;姜晓;杨硕;吴鸿舟;王学林;赵高梅;葛永红

    目的 研制铜绿假单胞菌3型0-特异性多糖(O-specific polysaccharide,O-SP)-破伤风类毒素(Tetanus toxoid,TT)结合疫苗,并分析其免疫特性.方法 采用热酚水法提取铜绿假单胞菌国际抗原分型系统(International Antigen Typing System,IATS)3型菌株的脂多糖(Lipopolysacchride,LPS),去除类脂A后纯化O-SP,用1-氰基-4-二甲胺基吡啶四氟硼酸盐(CDAP)活化O-SP,己二酸二肼(ADH)作为连接臂,在碳二亚胺(EDAC)作用下,与TT结合制备O-SP-TT结合疫苗,检测其理化性质,并分析结合疫苗的免疫原性和免疫保护性.结果 O-SP收获量相当于水解LPS量的30%,其蛋白质和核酸含量均低于1.0%,O-SP衍化度为3.83%,O-SP与Tr的结合率约为40%,多糖蛋白质比(w/w)为1:2.18.O-SP-TT结合疫苗可刺激小鼠产生高效价的IgG抗体,与O-SP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合疫苗免疫小鼠能保护5 LD50和10 LD50活菌的攻击,小鼠免疫O-SP-TT后兔抗血清对3 LD50和5 LD50活菌攻击具有良好的保护作用.结论 制备的铜绿假单胞菌3型O-SP-TT结合疫苗具有良好的免疫原性和免疫保护性,该疫苗有望成为防治IATS 3型铜绿假单胞菌感染的有效疫苗.

  • 福辛普利对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大鼠肝组织ACE和ACE2基因mRNA转录水平的影响

    作者:刘波;吴小翎;张霞;张伟;吴蓉;肖晓秋;张凤;周华梅;王璐璐

    目的 探讨福辛普利对高脂饮食诱导的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Nonalcoholic steatohepatitis,NASH)大鼠肝组织ACE 和ACE2基因mRNA转录水平的影响,为阐明NASH的发病机制及探索新的治疗策略提供实验依据.方法 将40只雄性SD大鼠用普通饲料喂养1周后,随机分为4组:正常对照组(NC组,普通饲料+生理盐水1 ml灌胃)、高脂组(HC组,高脂饲料+生理盐水1 ml灌胃)、药物对照组[NF组,正常饲料+福辛普利3.6 mg/(kg·d)灌胃]和药物干预组[HF组,高脂饲料+福辛普利3.6 mg/(kg·d)灌胃],每组10只.给药24周后,分析各组大鼠肝组织病理学变化,检测各组大鼠血清中谷丙转氨酶(Alanine aminotransferase,ALT)、碱性磷酸酶(Alkaline phosphatase,ALP)、甘油三酯(Triglyeerides,TG)、低密度脂蛋白(Lowdensity lipoprotein,LDL)、转化生长因子-β(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β,TGF-β)、血管紧张素转换酶(Angiotensin-converting enzyme,ACE)、ACE2、血管紧张素Ⅱ(AngiotensinⅡ,AngⅡ)和Ang-(1-7)的水平;RT-PCR检测各组大鼠肝组织ACE和ACE2基因mRNA的转录水平;Western blot检测各组大鼠肝组织Ⅰ型胶原蛋白(Collagen Ⅰ)的表达水平.结果 给药24周后,HF组非酒精脂肪性肝病活动度评分和肝纤维化程度与HC组相比,均明显下降(P<0.001);HF组血清中ALT、ALP、TG、LDL、TGF-β、ACE和Ang Ⅱ的水平均明显低于HC组(P<0.05),而ACE2和Ang-(1-7)的水平均明显高于HC组(P<0.05);福辛普利可显著降低肝组织ACE基因mRNA的转录水平(P<0.001)和Collagen Ⅰ蛋白的表达水平(P<0.01),升高ACE2基因mRNA的转录水平(P<0.01).结论 福辛普利可能通过下调ACE和上调ACE2的生成和表达,从而降低AngⅡ和升高Ang-(1-7)的生成,具有改善NASH和抗肝纤维化作用.本实验为阐明NASH的发病机制及探索新的治疗策略提供了实验依据.

  • 冻干水痘减毒活疫苗的安全性评价

    作者:李永成;高志刚;陶航;张颖;张之伦;韩永刚;董晓静;王伟;庄振荣;曲江文;骆晓艳

    目的 观察儿童接种冻干水痘减毒活疫苗的安全性,为制定水痘疫苗接种策略提供依据.方法 按照分层随机原则及“入选和排除标准”选择天津市滨海新区年龄在1 ~ 12岁的健康儿童作为观察对象,并按照生理特点分为幼儿、学龄前儿童和学龄儿童组.采取主动和被动监测结合的方式,观察接种冻干型水痘减毒活疫苗后42 d内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共有效观察7546人,失访62人,不良反应发生率为7.08%;不良反应以Ⅰ级反应为主,占81.27%;不良反应中以发热为主,占89.51%,未出现严重不良反应;幼儿、学龄前儿童和学龄儿童3个年龄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7.90%、6.88%和6.36%,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不良反应发病时间为接种疫苗后30 mm ~ 12 d,多数集中在接种疫苗后1~3d,占89.51%.结论 接种冻干水痘减毒活疫苗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不高于国内其他研究结果,未出现严重不良反应,疫苗具有很好的安全性.

  • 平顶山市2010年麻疹疫苗强化免疫活动的分析

    作者:张俊杰;杨恒丹;崔振铎;王晓明;魏海涛;杨秋锋;赵克娜

    目的 分析平顶山市2010年麻疹疫苗强化免疫活动的有关数据及经验,为加速控制和消除麻疹提供依据.方法 对收集的平顶山市2010年麻疹疫苗强化免疫数据和现场评估资料进行流行病学分析.结果 2010年全市共摸底麻疹疫苗强化免疫1043294人,接种1016848人,接种率为97.47%;强化免疫期间,全市共报告麻疹疫苗相关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Adverse effects following immunization,AEFI)20例,发生率1.97/10万,其中严重AEFI 2例,发生率为0.19/10万;共调查了747790名强化免疫目标儿童的免疫史,其中0剂次占1.01%,免疫史不详占3.81%;采取抽样调查方法对强化免疫活动进行了快速评估,全市共调查应种10455人,实种10146人,接种率为97.04%.结论 我市首次实施的麻疹疫苗强化免疫活动迅速降低了目标人群的麻疹发病率,形成了有效的免疫屏障,为全市消除麻疹奠定了基础,同时也促进了全市免疫规划工作的规范开展.

    关键词: 麻疹疫苗 强化免疫
  • 低氧诱导因子-1α和上皮间质转化相关蛋白在甲状腺滤泡状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作者:龙方懿;杨俊艳;刘智敏;贾朝莉;刘小花;董超然;王旎

    目的 探讨低氧诱导因子-1α(Hypoxia-inducible factor-1α,HIF-1α)和上皮间质转化(Epithelial-mesenchymal transition,EMT)相关蛋白在甲状腺滤泡状癌(Follicular thyroid carcinoma,FTC)组织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 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42份FTC组织中HIF-1α、锌指转录因子(Snail)、波形蛋白(Vimentin)和钙黏蛋白E(E-cadherin)的表达;MTT法检测不同浓度CoCl2对FTC WRO细胞增殖活力的影响;RT-PCR法检测不同浓度CoCl2对WRO细胞HIF-1α基因mRNA转录水平的影响;免疫荧光法观察150 μmol/L CoCl2处理24 h的WRO细胞中HIF-1α蛋白的核定位;Western blot检测150 μmol/LCoCl2处理不同时间对WRO细胞中HIF-1α、Snail、Vimentin和E-cadherin蛋白表达的影响;Transwell小室试验检测150 μmol/LCoCl2处理24 h对WRO细胞中侵袭及迁移能力的影响.结果 在42份FTC组织中,HIF-1α、Snail、Vimentin和E-cadherin蛋白的表达与多项临床指标相关,且4者表达显著相关(P<0.05);CoCl2可抑制WRO细胞的增殖活力;随着CoCl2浓度的增高,WRO 细胞中HIF-1α基因mRNA的转录水平先增高然后趋于平稳;150 μmol/L CoCl2处理24 h的WRO细胞内HIF-1α蛋白发生核转位;CoCl2处理的WRO细胞中随着HIF-1α蛋白表达的增多,Snail和Vimentin蛋白的表达逐渐增多,E-cadherin蛋白的表达逐渐减少(P<0.05);150 μmol/L CoCl2处理24 h后,侵袭、迁移细胞数目较对照组明显增加.结论 HIF-1α能够通过上调Snail与Vimentin的表达,下调E-cadherin的表达,进而促进FTC EMT的发生.

  • 新德里金属-β-内酰胺酶的原核表达及其多克隆抗体的制备

    作者:赵祖国;喻云梅;刘炜;许壁榆;张腊喜;刘仿;杨银梅;王凯;周小棉;徐军发;丁元林

    目的 原核表达新德里金属-β-内酰胺酶(New Delhi metallo-β-lactamase-1,NDM-1),并制备其多克隆抗体.方法 以临床分离的产NDM-1的臭鼻克雷伯杆菌为模板,PCR扩增NDM-1基因,克隆入pET-28a载体,构建重组原核表达质粒pET-28a-NDM-1,转化E.coli BL21 (DE3) pLyss,IPTG诱导表达重组蛋白.表达的重组蛋白经硫酸铵沉淀、离子交换层析、Ni亲和层析及分子筛层析纯化后,免疫日本大耳白兔,制备NDM-1多克隆抗体.抗体经硫酸铵沉淀和SPA-Sepharose亲和层析纯化后,Western blot鉴定其特异性.结果 重组表达质粒pET-28a-NDM-1经PCR及测序鉴定构建正确;表达的重组蛋白相对分子质量约为28000,诱导表达的重组菌破菌上清存在较强的β-内酰胺酶活性,表明NDM-1蛋白为可溶性形式表达;终纯化获得的NDM-1蛋白纯度高于95%;制备的NDM-1多克隆抗体能与诱导表达的重组菌胞外蛋白特异性结合.结论 成功原核表达了NDM-1,并制备了其多克隆抗体,为NDM-1的快速检测提供了新的思路.

中国生物制品学分期目录
期数
2019 01 02
2018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7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6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5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4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3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10 11 12
2012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1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0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9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8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7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6 01 02 03 04 05 06
2005 01 02 03 04 05 06
2004 01 02 03 04 05 06
2003 01 02 03 04 05 06
2002 01 02 03 04 05 06
2001 01 02 03 04
2000 01 02 03 04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