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学术期刊 > 基础医学 > 中国生物制品学杂志

中国生物制品学

中国生物制品学杂志

Chinese Journal of Biologicals 중국생물제품학잡지

统计源期刊
  • 主管单位: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 主办单位: 中华预防医学会,长春生物制品研究所有限责任公司
  • 影响因子: 0.41
  • 审稿时间: 1-3个月
  • 国际刊号: 1004-5503
  • 国内刊号: 22-1197/Q
  • 发行周期: 月刊
  • 邮发: 12-128
  • 曾用名:
  • 创刊时间: 1988
  • 语言: 英文
  • 编辑单位: 中国生物制品学杂志编辑部
  • 出版地区: 吉林
  • 主编: 封多佳
  • 类 别: 基础医学
期刊荣誉:
  • 一株绵羊肺炎支原体的分离及鉴定

    作者:邓守全;霍晓伟

    目的 从疑似患有传染性胸膜肺炎的绵羊肺脏中分离支原菌株,并进行鉴定.方法 采用组织浸泡法分离支原体,经革兰染色及瑞氏染色后于显微镜下观察,分离株命名为TLMY 1;经通用引物对分离株16S rDNA基因进行PCR扩增及序列分析,并建立亲缘关系进化树.结果 镜下观察可见分离株TLMY 1的菌落形态呈“煎蛋样”,革兰染色为阴性,瑞氏染色为紫红色形态不规则菌体;分离株TLMY 1与Mycoplasma arginini strain C1、787 、D17等亲缘性近.结论 分离株TLMY 1为精氨酸支原体.

  • 胎衣不下奶牛母体胎盘组织基质相互作用分子1异常表达分析

    作者:郑程远;邹晓;刘瑶;林宏甲;史金阳;罗春海;付世新

    目的 分析胎衣不下(retained placenta,RP)奶牛母体胎盘组织中基质相互作用分子1(stromal interaction molecule 1,STIM1)的表达变化,探讨STIM1与奶牛胎衣不下的相关性.方法 选取年龄、胎次、体重、泌乳量均相近且身体状况良好的的胎衣不下和胎衣正常排出奶牛,分别为R组和N组,收集两组奶牛母体胎盘组织,提取总RNA和蛋白,利用Q-PCR及Western blot法检测STIM1基因转录及蛋白表达水平.结果 R组STIM1基因转录及蛋白表达水平均下调,与N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下调表达的STIM1可能通过降低胞内Ca“浓度影响奶牛RP的发生.

  • 牛病毒性腹泻病毒E2蛋白的可溶性表达

    作者:杨婷铄;王宇婷;辛慧颖;张金悦;于迪;于泓漪;闻晓波;冉旭华;倪宏波

    目的 可溶性表达牛病毒性腹泻病毒(bovine viral diarrhea virus,BVDV)E2蛋白.方法 参考BVDV NADL株序列设计1对特异性引物,PCR扩增BVDV NADL株E2全长编码区片段,目的片段经限制性内切酶克隆入质粒pET28a,经双酶切及测序鉴定后,阳性重组质粒转化E.coli Rosetta (DE3)宿主菌,37℃IPTG诱导表达后,进行SDS-PAGE及Western blot分析;表达的重组蛋白经Ni-NTA Purification System纯化后进行SDS-PAGE鉴定.结果 表达的重组E2蛋白相对分子质量约45 000,主要以可溶性形式存在,表达量占菌体总蛋白的38.9%,可与BVDV阳性血清发生特异性反应,纯度达95%以上,浓度约3.8 mg/ml,产量可达4.96 mg/L细菌培养物.结论 实现了可溶性重组BVDV E2蛋白在原核表达系统中的表达,并具有较好的生物学活性.

  • 牛乳腺炎无乳链球菌PI-2a菌毛岛屿辅助蛋白BP、AP2主要抗原域的串联表达及其免疫活性

    作者:朝洛蒙;王金良;布日额;吴金花;锡林高娃;陈金龙;孙立杰;王华;牛天明

    目的 构建无乳链球菌(group B Streptococcus agalactea,GBS)菌毛岛屿辅助蛋白BP、AP2主要抗原表位域融合表达重组质粒,进行高效表达,并分析其免疫活性.方法 利用DNAstar生物信息软件Protean功能筛选BP和AP2主要抗原表位域,并引入15位柔性多肽,通过重叠延伸PCR技术扩增融合BP、AP2主要抗原表位域基因,PCR扩增串联体基因片段,克隆至原核表达载体pET-30a(+),构建重组表达质粒pET-30a(+)/BP+ AP2,转化至大肠埃希菌BL21 (DE3),IPTG诱导表达.表达的融合蛋白BP+ AP2经亲和层析纯化后,进行Western blot鉴定,并免疫昆明小白鼠,检测其免疫原性.结果 PCR扩增出675 bp的BP和759 bp的AP2主要抗原域,经重叠延伸PCR获得了1 380 bp的BP、AP2串联体基因片段,DNA测序结果表明,无碱基的缺失、突变和移码.构建的重组表达质粒经诱导后获得表达,目的蛋白相对分子质量约55 000,主要以包涵体形式存在,纯化后纯度达96%以上,浓度为2.05 mg/ml.纯化的融合蛋白能被兔抗GBS阳性血清所识别,且具有良好的免疫原性.结论 构建了GBS BP、AP2主要抗原表位域串联体重组表达质粒pET-30a(+)/BP+ AP2,表达产物具有良好的免疫活性,为进一步研究基于BP、AP2蛋白的致病机制、诊断制剂及基因工程疫苗奠定了基础.

  • ERK1/2抑制对沙门菌侵袭小鼠胃癌细胞后小鼠β-防御素-2表达的影响

    作者:范影;张柏宁;赵鹏伟;张坤

    目的 探讨ERK1/2抑制对沙门菌侵袭小鼠胃癌(mouse forestomach carcinoma,MFC)细胞后小鼠β-防御素-2(mouseβ-defensin-2,mBD-2)表达的影响及作用机制.方法 采用RNA干扰的方法抑制MFC细胞中ERK1/2的表达,并经G418筛选稳定细胞株,经RT-PCR和Western blot法检测ERK1/2基因的抑制效率.用103个/ml的沙门菌对干扰组及对照组(未转染)的MFC细胞分别作用4、8及12 h,通过Western blot法检测mBD-2蛋白表达及Rsk90的磷酸化水平.同时采用MTT法检测沙门菌作用两组MFC细胞12、24及48 h时的生长情况.结果 RT-PCR和Western blot法检测结果表明,ERK1/2基因抑制效果显著.沙门菌作用MFC细胞后4、8和12h后,各时间点间干扰组细胞中mBD-2蛋白表达及Rsk90蛋白磷酸化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且均显著低于各时间点的对照组(P<0.05).沙门菌作用12和24 h,干扰组细胞的抑制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作用48 h时,两组细胞的抑制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细胞几乎全部死亡,且干扰组细胞抑制率的增加速度较快,作用24 h时已达97.7%.结论 ERK1/2抑制可明显降低沙门菌侵袭MFC后mBD-2的表达水平,表明ERK1/2可调控mBD-2的表达.

  • 两种数学模型用于重复供血浆人群丙型肝炎病毒及人类免疫缺陷病毒残余风险评估的比较

    作者:余鼎;段艳;张燕;何学新;董蓉

    目的 比较Muller-Breitkreutz和发病率-窗口期两种数学模型用于评估丙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C virus,HCV)及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uman immunodeficieney virus,HIV)残余风险的适用性.方法 采用ELISA法对2014年1月~2014年12月本公司所属四川省内单采血浆公司562 275人份重复供血浆者血浆标本(来自48 105名重复供血浆者)进行抗-HCV及抗-HIV筛查,对筛查抗-HCV及抗-HIV阳性标本通过Western blot法进行确证.分别采用Muller-Breitkreutz模型和发病率-窗口期模型评估供血浆者HCV及HIV残余风险.结果 经ELISA法筛选及Western blot法确证,2014年1月~ 2014年12月四川地区562 275人份重复供血浆者血浆标本中,抗-HCV阳性1人,抗-HIV阳性1人.Muller-Breitkreutz模型计算的重复供血浆人群HCV及HIV残余风险分别为1∶119 332和1∶3 731 343;发病率-窗口期模型计算的重复供血浆人群HCV及HIV残余风险分别为1∶263 505和1∶790 514.结论 两种模型用于血清学检测结果的评估差异较大,发病率-窗口期模型适用于重复供血浆者所占比例较大的情况.

  • 细菌内毒素检查法在肺炎球菌结合疫苗研制中的应用及验证

    作者:吴兵;刘方蕾;李燕婷;罗树权;毛睿;范锋锋;于旭博;胡浩;沈荣;赵志强;谢贵林

    目的 应用细菌内毒素检查法(动态浊度法)检测13价肺炎球菌结合疫苗中细菌内毒素含量,并对该方法进行验证.方法 用《中国药典》三部(2010版)载录的动态浊度法检查疫苗原辅材料、疫苗过程产物及疫苗细菌内毒素含量,并进行肺炎球菌结合疫苗原液和成品的细菌内毒素含量检测,验证方法的可行性及准确性.结果 13价肺炎球菌结合疫苗生产使用试剂、相关原辅材料和磷酸铝佐剂对细菌内毒素检查无影响;该方法线性、专属性、准确性、精密度、耐用性良好,检定范围初步定为0.08 ~ 10 EU/ml,定量限度暂定为0.03 EU/ml;可准确测定疫苗原液和成品中细菌内毒素含量,重复性和准确性良好.结论 动态浊度法检测13价肺炎球菌结合疫苗中细菌内毒素含量,结果准确、稳定,符合方法验证的要求,可为该疫苗的质量控制提供稳定可靠的检测方法.

  • 白细胞滤板中T淋巴细胞的分离培养及其免疫原性

    作者:邹浩勇;张颂;龚钦;翁雅倩;李菁竹;杨邦玲

    目的 从成份血浆除白细胞过滤板中分离T淋巴细胞,并检测其免疫原性.方法 以白细胞过滤板为原料,从白细胞滤板中分离培养T淋巴细胞,计数单核细胞数量,并检测细胞活力.去除细胞中的红细胞和血小板,纯化后,对T淋巴细胞进行诱导、分化和培养,并检测其对猪的免疫原性.结果 从每个白细胞滤板中平均可分离3.94×107个单核细胞,细胞平均存活率达93.18%.纯化后T淋巴细胞在体外增殖培养8~ 10d处于增殖高峰期,14 d后达平衡期;增殖倍数高可达100倍,平均为38.5倍.用分离的淋巴细胞免疫猪后,具有较强的免疫反应,致1头猪死亡;E玫瑰花抑制试验显示,有1头猪合格;淋巴细胞毒试验结果显示,有1头猪合格.结论 成份血浆除白细胞过滤板中能分离培养T淋巴细胞,初步分离培养的淋巴细胞可产生免疫原性,但结果并不理想,其免疫条件和检测方法有待进一步优化.本研究为今后用分离培养的淋巴细胞制备猪抗人淋巴细胞免疫血浆提供了参考.

  • CHO DG44细胞电转染条件的优化

    作者:李计来;崔文禹;刘敬;郝少杰;徐静

    目的 优化CHO DG44细胞的电转染条件,提高细胞的转染效率.方法 采用电转染的方法将pEGFP-1质粒转入CHO DG44细胞内,利用L9(33)正交试验设计,对质粒量、电压和电容3因素进行优化,流式细胞仪检测不同条件下的绿色荧光蛋白(green fluorescent protein,GFP)阳性率和GFP的平均荧光强度,台盼蓝染色对细胞进行计数,了解细胞生长情况.结果 3个因素中,电压对转染效率影响大,其次为电容,质粒浓度影响小.质粒量8 μg、电压300 V、电容900 μF为佳电转染条件.结论 优化了CHO DG44细胞的电转染条件,为外源基因转染CHO DG44细胞表达重组蛋白提供了基础数据.

  • HPLC法测定流感疫苗中痕量甲醛的不确定度评定

    作者:李井涛;谷丽娟;李天雨;王佳凤

    目的 对HPLC法测定流感疫苗中游离甲醛残留量的不确定度进行评定.方法 通过分析测量过程,确定并简化不确定度来源,经统计学方法,量化不确定度分量,计算合成不确定度和扩展不确定度.结果 HPLC法测定流感疫苗中游离甲醛残留量和不确定度结果可表示为(8.04±0.24) μg/ml,k=2.结论 该方法适用于流感疫苗中游离甲醛残留量的不确定度评定,可为测定游离甲醛残留量提供依据.

  • 重组戊型肝炎p179疫苗小鼠抗体间接ELISA检测方法的建立及其初步应用

    作者:孟多佳;于爱东;韩顺子;靳萍;宋昊;时成波;迟祥;唐剑光;李铮;张健峰;张秀霞;吴晓娟;李利

    目的 建立重组戊型肝炎p179疫苗抗体间接ELISA检测方法,并进行初步应用.方法 确定重组戊型肝炎疫苗p179抗原的佳包被浓度及包被条件、酶标抗体的佳稀释度、封闭条件、佳抗体稀释液,对建立的方法的特异性、准确性及精密度进行验证,并与市售ELISA试剂盒进行比较.结果 抗原佳包被浓度为1μg/ml,4℃包被过夜;酶标抗体佳稀释度为1∶5000;3%牛血清白蛋白封闭3h;佳抗体稀释液为含1%酪蛋白PBS.建立的方法检测的A450与重组戊肝抗原浓度呈明显的剂量依赖性,对不相关的anti-HAV、anti-HB、anti-INF、anti-RABV无交叉反应;36份小鼠阳性血清的检出率为100%;3份阳性血清重复检测20次的CV均小于15%.市售某厂家ELISA试剂盒检测48份血清,阳性检出率为83.3%,建立的间接ELISA方法检测,阳性检出率为89.6%.结论 建立了重组戊肝p179疫苗抗体间接ELISA检测方法,可用于重组戊肝疫苗小鼠免疫后血清抗体的检测.

  • 总有机碳检测法在无细胞百日咳疫苗生产清洁验证中的应用

    作者:谢姗姗;廖丹;杨勇;张杜娟;杨烨;赵荣丽

    目的 证明总有机碳(total organic carbon,TOC)检测法可用于无细胞百日咳疫苗生产中的清洁验证,评价清洁方法的有效性.方法 对TOC检测法的线性、精密性(重复性及中间精密性)、准确性、检测限(LOD)和定量限(LOQ)、耐用性进行验证.取不同碳浓度(20、40、80 ppm)的无细胞百日咳精制品稀释液,分别滴于玻璃、不锈钢、硅胶及塑料4种样板的表面,采用擦拭和淋洗两种方式取样,进行TOC检测,计算残留物回收率.采用TOC法对无细胞百日咳疫苗生产用具清洁效果进行评价.结果 蔗糖浓度在0.25~8mg/L范围内,与TOC值呈良好的线性关系,线性回归方程为y=1.071 7x-0.2063,R2=0.999 8;重复性及中间精密性RSD值均<10%;准确性的平均回收率为99%,RSD为2.07%;超纯水的LOD及LOQ分别为24.1和80.2 μg/L,棉签的LOD及LOQ分别为56.8和189.4 μg/L;供试品溶液于常温下放置0、4、8、12、16、20、24、48 h后的TOC值呈逐渐降低趋势,RSD为5.66%;4种材质的淋洗和擦拭取样检测结果的RSD均<15%,回收率均在50% ~ 120%之间.无细胞百日咳疫苗生产器具经擦拭和淋洗取样检测的残留量均≤1.5 μg/cm2.结论 TOC法可用于无细胞百日咳疫苗生产的清洁验证,证明在百日咳生产过程中所使用的清洁方法是有效的,该方法可广泛用于疫苗生产中的清洁验证.

  • 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布尼亚病毒抗原超速离心纯化方法的建立

    作者:戴新宪;陈蕾;郝春生;温智恒;吴蕴怡;马淑花;张晨;李秀玲

    目的 建立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布尼亚病毒(severe fever with thrombocytopenia syndrome bunyavirus,SFTSV)抗原的超速离心纯化方法.方法 将SFTSV工作种子库毒种接种至Vero细胞,病毒培养物经灭活及浓缩后制备病毒浓缩液.病毒浓缩液通过20%蔗糖超速离心富集分离,再经60%、50%、40%、30%、20%、10%蔗糖密度梯度超速离心进一步纯化,将病毒抗原富集的组分进行合并,经SDS-PAGE及Western blot鉴定.结果 病毒抗原富集于组分22 ~ 26中,合并后经SDS-PAGE分析可见相对分子质量约60 000及28 000的糖蛋白(GP)及核蛋白(NP)条带,纯度约90%,浓度为2.58 mg/ml,且可与兔抗SFTSV全病毒多克隆抗体发生特异性结合.结论 成功建立了SFTSV的超速离心纯化方法,纯化制备出了高纯度的病毒抗原,为SFTSV灭活疫苗的研制奠定了基础.

  • 脊髓灰质炎病毒类病毒颗粒作为候选疫苗的研究进展

    作者:张哲罡;马金

    脊髓灰质炎是一种由脊髓灰质炎病毒引发的高感染性疾病,该病可导致瘫痪甚至致命.口服脊髓灰质炎减毒活疫苗(live attenuated oral poliovirus vaccine,OPV)和脊髓灰质炎灭活疫苗(inactivated poliomyelitis vaccine,IPV)的使用为全球消灭脊髓灰质炎的主要途径,但目前的OPV及IPV均存在生物安全隐患.脊髓灰质炎病毒类病毒颗粒(virus-like particles,VLPs)可保留原病毒的大量重要抗原表位,诱导较强的免疫反应,且无生物安全隐患,是一种具有巨大潜力的疫苗.本文结合全球范围内OPV与IPV的使用情况,对目前脊髓灰质炎病毒VLPs的研究现状及其作为脊髓灰质炎疫苗的意义和目前的困难作一综述.

  • 人C1酯酶抑制剂的研究进展

    作者:汪菲菲

    C1酯酶抑制剂(C1 esterase inhibitor,C1-INH),又称C1抑制物(C1 inhibitor),是目前已知的唯一一种既能通过经典途径,又能通过凝集素途径对补体系统进行调节的血浆蛋白酶抑制物,其在补体系统、激肽释放酶-激肽系统、纤溶系统和凝血系统中发挥重要的调节作用.目前有4种C 1-INH浓缩制剂批准上市,均用于治疗或预防遗传性血管性水肿(hereditary angioedema,HAE).本文就C1-INH的生化性质与生理功能、相关疾病与临床研究、C1-INH浓缩制剂的制备工艺及产品比较作一综述.

  • 2013~2016年A群C群脑膜炎球菌多糖疫苗质量的一致性分析

    作者:杨淼;刘东梅;赵阳;赵一欢;刘晓凡;张静;朱衍志

    目的 分析2013~ 2016年本公司生产的A群C群脑膜炎球菌多糖疫苗关键质量属性的变化趋势,评价产品质量的一致性.方法 根据《中国药典》三部(2010及2015版)规定的方法对2013 ~ 2016年本公司生产的520批A群C群脑膜炎球菌多糖疫苗的多糖含量(A群磷含量、C群多糖N-乙酰神经氨酸含量)、水分及多糖分子大小等关键质量指标进行检测,应用Minitab数据分析软件对产品关键质量指标的检测结果进行I-MR控制图趋势比较分析、方差分析及工艺能力指数分析.结果 2013 ~ 2016年A群C群脑膜炎球菌多糖疫苗的A群磷含量、C群多糖N-乙酰神经氨酸含量、水分及多糖分子大小的检测结果均在国家标准范围内,整体处于稳定状态.结论 A群C群脑膜炎球菌多糖疫苗生产工艺稳定,产品质量一致性良好.

  • 水痘带状疱疹病毒培养液的筛选

    作者:张夫坤;刘延威;王丽华;赫宝双;李晴;纪权;单雪峰;杨旭泉;沈红杰;徐俊峰

    目的 筛选培养水痘带状疱疹病毒(varicella-zoster virus,VZV)的培养液.方法 将4种不同的培养基分别与新生牛血清、人血白蛋白组合,配制12组不同的病毒培养液,培养VZV后,采用噬斑法检测病毒滴度.用筛选出的病毒培养液,对VZV进行6个40层细胞工厂的扩大化培养及连续传代培养,收获P1和P5病毒,进行ORF62核酸序列测序,利用DNAMan软件对测序结果进行比对分析.结果 实验2、4、11组培养液培养的VZV滴度明显高于其他组(P均<0.05),选择实验4组培养液对VZV进行扩大化培养后,病毒滴度均稳定在约5.4 LgPFU/ml;连续传代培养,ORF62核酸序列无碱基突变.结论 筛选出1种不含血清及人血白蛋白的VZV培养液,可以稳定地培养VZV.

  • 苦参碱对Raji细胞增殖及Notch信号通路的影响

    作者:杨春秀;刘水玉;伞景辉;杨敏

    目的 探讨苦参碱对淋巴瘤细胞株Raji细胞增殖及Notch信号通路的影响.方法 试验分为5组:对照组(0 g/L)和4个苦参碱组(0.5、0.75、1.0、1.5 g/L),分别于苦参碱作用于Raji细胞24、48、72 h后,采用MTr法检测细胞增殖,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凋亡及周期分布,RT-PCR法及Western blot法检测Notch1受体及下游靶基因Hes1 mRNA转录及蛋白的表达.结果 不同浓度苦参碱均有抑制Raji细胞增殖的作用,且随药物浓度增加及作用时间延长,抑制作用更明显;苦参碱可明显诱导Raji细胞凋亡;经苦参碱1.0g/L处理48 h后,G1期细胞减少(P<0.05),S期细胞增多(P<0.05),Notch1受体及下游靶基因Hes1 mRNA转录水平及蛋白表达水平均明显下调(P<0.01).结论 苦参碱可抑制淋巴瘤细胞株Raji细胞增殖,且呈浓度-时间依赖性,并诱导细胞凋亡,使细胞周期停留于S期,可能通过直接或间接下调Notch信号通路相关基因表达而实现.

  • 修复肠黏膜芽孢杆菌制剂的制备及其对断奶仔鼠生长性能的影响

    作者:崔一喆;史本栋;吕庆博;王莹;吴超;唐清秀;韦雪;王秋菊

    目的 制备具有肠黏膜修复功能的芽孢杆菌制剂,并探讨其对断奶仔鼠生长性能的影响.方法 正交试验法优化芽孢杆菌固体发酵原料配比.确定不同发酵时间对嗜热芽孢杆菌活菌数的影响,应用均匀设计试验优化发酵条件.采用佳发酵原料配比、发酵时间及发酵条件进行3次发酵验证试验,同时检测芽孢杆菌制剂对断奶仔鼠生长性能的影响.结果 佳发酵原料配比为:米糠57.45%,玉米面7.5%,豆粕7.5%,DDGS 22.5%,稻壳5%,硫酸锰0.05%.佳发酵条件为:温度37℃,底物厚度31 cm,发酵初始pH7.5,菌液量6%,料水比1.2∶1,发酵时间72 h.验证试验结果表明,嗜热芽孢杆菌固体发酵的活菌数稳定在2.5×1011 cfu/g.在仔鼠日粮添加1%芽孢杆菌制剂可显著提高断奶仔鼠3周的体重和日增重(P<0.05).结论 成功制备了具有肠黏膜修复功能的芽孢杆菌制剂,日粮中添加1%芽孢杆菌制剂对幼龄动物具有促生长的作用.

  • 吉林省2001~2016年成人麻疹病毒核蛋白基因特征分析

    作者:单元春;王爽;吴东林;周剑惠;田鑫;杨尧;程涛;魏雷雷

    目的 分析吉林省2001~2016年成人麻疹病毒核蛋白(nucleoprotein,N)的基因特征.方法 选取吉林省2001 ~ 2016年26株成人麻疹病毒代表株,分离病毒、提取核酸、通过RT-PCR扩增得到麻疹病毒N蛋白基因片段,测序后,运用生物信息学软件进行序列比对分析.结果 吉林省2001 ~ 2016年成人麻疹发病构成比呈逐年升高趋势;26株成人麻疹病毒株均为H1基因型H1a基因亚型,与中国疫苗株S191和H1a代表株相比,其N蛋白核苷酸和氨基酸序列同源性均呈波动下降趋势;氨基酸突变位点数量显著增多,第47、77、82、117、122、136、147位点熵值较高,可变性较大.结论 吉林省2001 ~ 2016年成人麻疹病毒N蛋白的核苷酸和氨基酸序列同源性逐年降低,基因突变位点数量显著增加,成人麻疹发病构成比逐年攀升,需持续监测成人麻疹N蛋白变异情况,并结合血清学和流行病学制定免疫策略,控制成人麻疹发病.

  • 浙江省水痘减毒活疫苗上市后安全性分析

    作者:李倩;潘雪娇;梁辉;符剑;马燕丽;汝东宇;栾明;沈红杰;陈海平

    目的 评价长春祁健生物制品有限公司(简称长春祁健)生产的冻干水痘减毒活疫苗(freezed-dried varicellaattenuated live vaccine,VarV,以下简称水痘疫苗)在浙江省大规模使用后的安全性.方法 通过全国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adverse events following immunization,AEFI)信息管理系统,收集浙江省2014 ~ 2015年报告的接种水痘疫苗后发生的AEFI个案信息,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进行分析.结果 浙江省共收到369例AEFI报告,估算报告发生率为28.04/10万剂次,其中异常反应89例,估算发生率6.76/10万剂次,所有案例男女性别比1.11∶1,时间分布集中在5~8月份,不良反应中一般反应主要表现为发热、红肿、硬结等临床症状,异常反应中则以过敏性皮疹为主(68例,76.40%),60.70%发生在接种后当天,99.19%的病例均治愈或好转.结论 水痘疫苗接种后不良反应以一般反应为主,异常反应发生率低,预后良好,显示长春祁健生产的水痘疫苗在浙江省具有较好的安全性.

  • GⅡ.17型诺如病毒单克隆抗体的制备及鉴定

    作者:潘俊杰;张坤明;潘勇兵;张囡;闭兰

    目的 制备抗GⅡ.17型诺如病毒(noroviruses,NoV)单克隆抗体,并鉴定其生物学特性.方法 将小鼠的骨髓瘤细胞SP2/0与经GⅡ.17 NoV VLPs抗原免疫的BALB/c小鼠的脾细胞进行融合,通过替代性的中和试验筛选出阳性杂交瘤细胞,制备单克隆抗体并进行纯化,ELISA法检测单克隆抗体效价,SDS-PAGE法检测单克隆抗体纯度,BCA法检测单克隆抗体浓度,Biacore法检测单克隆抗体亲和力,亚型试剂鉴定单克隆抗体亚型,并进行各单克隆抗体与不同型NOV VLPs-唾液人类组织血型抗原(histo-blood group antigen,HBGA)的交叉中和试验,单抗与不同型NOV VLPs结合能力的Western blot鉴定.结果 筛选出3株具有中和活性的细胞株,分别命名为E12、B7、H7,纯化后的3株单克隆抗体效价均在106以上,浓度分别为6.932、2.662和2.371 mg/ml,亲和力常数KD均为10-9 mol/L,单克隆抗体E12的纯度在93%以上,属于IgG2a亚型,单克隆抗体B7和H7的纯度分别在98%以上,属于IgG1亚型.3株单克隆抗体仅对GⅡ.17型NoV具有中和活性,对其他型的NoV无中和活性,且与8种抗原均发生结合反应,但E12对8种抗原的结合能力较B7、H7差.结论 已成功制备出抗GⅡ.17 NoV的单克隆抗体,为进一步研究该病毒的生物学特性及疫苗的开发奠定了基础.

中国生物制品学分期目录
期数
2019 01 02
2018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7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6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5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4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3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10 11 12
2012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1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0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9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8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7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6 01 02 03 04 05 06
2005 01 02 03 04 05 06
2004 01 02 03 04 05 06
2003 01 02 03 04 05 06
2002 01 02 03 04 05 06
2001 01 02 03 04
2000 01 02 03 04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