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2017年珠海市暴发流行麻疹病毒遗传进化研究

    作者:李红霞;魏泉德;林树婉

    目的 分析2017年广东省珠海市麻疹暴发流行期间麻疹病毒基因组序列和可能的传播来源. 方法 分段扩增2017年珠海市的第1株和后1株麻疹病毒毒株全基因组并测序,通过末端重叠序列拼接组成病毒全基因组序列并上传至GenBank.参考已公布的麻疹病毒全基因组序列,对病毒进行进化分析.结合流行病学调查,推测病毒的可能来源及传播途径.通过核苷酸序列推导病毒氨基酸序列,比对疫苗株Shanghai191,分析病毒氨基酸变异的意义. 结果 拼接后的麻疹病毒MVs/Zhuhai.CHN/10.17/2[H1](GenBank序列号:MG972194)基因组全长15894个核苷酸,编码6个结构蛋白和2个非结构蛋白.序列进化分析表明,病毒属麻疹病毒H1型.遗传距离上,与2007年分离自浙江的KJ755987.1的核苷酸同源性高,达99%(15783/15894).病毒N、P、V、C、M、F、H、L蛋白氨基酸序列与疫苗株Shanghai191的一致性分别为96.6%(507/525)、98.2%(498/507)、97.7%(292/299)、96.8%(180/186)、99.1%(332/335)、96.6%(534/553)、98.5%(08/617)和99.3%(2168/2183).结论 2017年珠海市麻疹病毒可能由浙江省的感染者传播并导致珠海本地暴发流行.病毒N、P、L和V蛋白的氨基酸变异可能使其在复制和转录功能、致病力、诱导宿主T细胞免疫功能及细胞体液免疫平衡方面与疫苗株Shanghai191出现差异.

  • 上海市黄浦区2013—2016年麻疹病毒分离株核蛋白基因特征分析

    作者:宋黎黎;王静;褚维;王宇;陈军;李崇山

    目的 分析上海市黄浦区2013—2016年麻疹病毒分离株核蛋白基因特征.方法 2013—2016年上海市黄浦区麻疹实验室共采集72例疑似麻疹病例咽拭子标本,用Vero/hSLAM细胞进行病毒分离,经real-time RT-PCR方法鉴定为阳性的麻疹病毒分离株,采用RT-PCR方法扩增麻疹病毒N基因核苷酸片段(450 bp),对扩增产物进行序列测定和基因特征分析.结果 72例疑似麻疹病例中分离到40株麻疹病毒.40例阳性病例中,男性23例(57.5%),女性17例(42.5%),年龄为(19.07±16.52)岁.40株麻疹病毒的基因亲缘关系显示,39株为H1基因型中的H1a基因亚型,并且有2个明显分支,另外1株为B3基因型.39株H1a基因型麻疹病毒株与同型参考株MVi/Hunan.CHN/0.93/7(AF045212)的核苷酸和氨基酸同源性分别为97.8%~100.0%和96.6%~100.0%.结论 H1a基因亚型是上海市黄浦区2013—2016年本地麻疹流行的优势基因亚型,同一年份存在着不同的传播链.分离的病毒株在核苷酸和氨基酸序列水平上高度保守,关键功能位点未发生变异.

  • 四川省阿坝州1起麻疹暴发疫情病毒分离株基因分型分析

    作者:刘李;何吉兰;曹冉冉;鄢碧蓉;张小兵;童文彬

    目的 对四川省阿坝州发生的1起麻疹暴发疫情病毒分离株进行基因特征分析.方法 在2017年3月16日至4月3日四川省阿坝州红原县某乡镇小学发生的1起麻疹暴发疫情中采集8份咽拭子标本,经Vero/SLAM细胞分离培养,通过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扩增麻疹病毒N基因羧基末端634 bp片段,并对扩增产物进行序列测定和分析.结果 8份咽拭子标本共分离到3株麻疹病毒,均为H1a基因亚型,与H1a基因亚型参考株Chin9322的核苷酸和氨基酸同源性分别为98.9%和99.3%;与同时期四川省其他市州分离的麻疹病毒的核苷酸同源性为99.3%~100.0%,氨基酸同源性为98.6%~100.0%;与2017年度阿坝州分离的麻疹病毒的核苷酸同源性为98.9%~100.0%,氨基酸同源性为98.0%~ 100.0%.结论 该起麻疹暴发疫情由H1a基因亚型麻疹病毒引起.

  • 麻疹病人咽拭子标本的麻疹病毒分离结果

    作者:赵红;陆培善;姚文虎;魏洪霞;范春红

    目的收集麻疹病人的咽拭子标本进行麻疹病毒分离,为我国麻疹病毒流行毒株基因型的鉴定提供更多的分离株.方法 2005年5~8月,选择南京市第二医院收治入院的疑似麻疹病人109例采集了咽拭子标本,接种EB病毒转化的狨猴淋巴母细胞(B95a细胞).结果分离到麻疹病毒46株,分离阳性率为42.20%.结论此次南京第二医院与江苏省CDC合作分离到麻疹野病毒,标本量大,阳性率高,分析原因,与采集的时间、操作人员的技术及冷链储运和及时运输密切相关.

  • 2013年北京市首例输入性D9基因型麻疹毒株的分离和鉴定

    作者:高艳;赵剑虹;王恒伟;张玉松;张士尧;焦洋;刘丹;王珊;顾琳

    目的 分离并鉴定北京市输入性D9基因型麻疹毒株.方法 使用Vero/SLAM细胞,对可疑麻疹输入性病例的咽拭子和尿液标本进行麻疹毒株的分离培养.用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扩增麻疹病毒核蛋白(N)基因羧基末端676个核苷酸片段,对扩增产物进行核苷酸序列测定和分析,并以羧基末端450个核苷酸片段构建基因亲缘关系树,进行遗传距离及核苷酸同源性分析.结果 该病毒分离株BJCY13026-2和世界卫生组织D9基因型代表株Victoria.AUS(维多利亚.澳大利亚)12.99在基因亲缘性关系树上同属一个分支,核苷酸同源性为95.8%,氨基酸同源性为96%;和其他23个基因型代表株的核苷酸和氨基酸同源性分别在88.1% ~95.6%和90.7%~96.7%.和中国大陆目前所使用的麻疹疫苗株沪191相比对,其核苷酸和氨基酸同源性分别为91.1%和90.0%;和中国目前流行的麻疹病毒绝对优势本土基因型Hla基因型代表株相比对,其核苷酸和氨基酸同源性分别为89.4%和91.3%.结论 该输入性病例的病毒分离株为麻疹病毒D9基因型.

  • 广东省东莞市1株麻疹野病毒核蛋白基因分析

    作者:黄勇;袁达康;杨华可;黎景全;李艳芬

    目的 分析2008年广东省东莞市疫情中分离到的1株麻疹病毒的核蛋白基因序列,了解毒株基因型别及其核蛋白基因变异情况.方法 采集麻疹疫情中病例的尿液标本,用VERO-SLAM细胞进行病毒分离培养,对分离到的病毒株通过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扩增麻疹病毒核蛋白基因片段,对扩增产物进行测序并与麻疹各基因型代表株及沪191疫苗株进行序列比对和构建进化树分析.结果 分离到的麻疹病毒株属于H1基因型H1a亚型.与China93-2毒株同源性高,为99.1%,与China94-7毒株同源性为97.1%,与其他几株H1亚型的同源性则在97.6%~98.0%之间.与沪191疫苗株同源性为92.9%.结论 此次疫情中的毒株属于H1基因型H1a亚型,与中国其他地区的流行情况一致.与其同亚型的毒株相比变异较小.

  • 新疆部分地区麻疹野病毒分离与基因特征分析

    作者:关静;任丽;陈涛;郭强;王慧玲;甫尔哈提;关晓冬;张燕

    目的 探讨新疆目前流行的麻疹病毒的基因型别和特征.方法 采用Vero/SLAM细胞分离培养麻疹病毒,通过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方法扩增麻疹病毒N基因羧基末端456 bp片段,并对PCR产物进行序列测定和同源性分析.结果 2013-2014年新疆分离到7株麻疹病毒均为H1a基因亚型,与Shanghai-191同源性为89.5% ~87.3%;与世界卫生组织推荐用于鉴定基因型别的6株H1基因型同源性为91.0% ~99.3%,与目前3株流行H1a亚型同源性为97.3% ~ 100.0%.结论 H1a基因亚型仍为新疆本土流行病毒株的优势亚型,近年来引起新疆麻疹流行的麻疹病毒基因序列存在着不同程度的差异,可能来自于不同的传播链,麻疹病毒株H1a亚型的持续传播与易感人群的累积和人口流动有密切关系.

  • 儿童亚急性硬化性全脑炎病例1例并文献复习

    作者:孙静

    亚急性硬化性全脑炎(SSPE)是由麻疹病毒所致的慢性中枢神经系统感染,早期临床表现无明显特异性,易造成误诊.文章报告1例儿童亚SSPE,指出依靠脑脊液和血清的麻疹病毒抗体IgG检测和典型临床表现可确诊.

  • 麻疹病人的护理

    作者:孙会琴

    麻疹是由麻疹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临床上以发热、流涕、咳嗽、眼结膜充血、麻疹黏膜斑和全身红色斑丘疹为特征,多见于小儿,易并发肺炎.今年麻疹有皮疹不典型,症状重,病例多等特点.对麻疹病毒至今尚未发现特异的抗病毒药物,故治疗重点在加强护理,对症处理和防治并发症.

  • 上海闵行区首次发现输入性B3基因型麻疹病例

    作者:余峰;杜艳;张莉萍;李捷;金宝芳;王烨

    为了解闵行区麻疹野毒株新基因型流行病学特征,对2013年到上海市闵行区就诊的1例麻疹病毒新基因型病例的发病情况进行描述性流行病学分析.结果显示,该例患儿的鼻咽拭子检测中分离到麻疹病毒株,经鉴定基因型为B3型.该病例无麻疹免疫史,其家属也没有前往过B3基因型流行的国家,也无明确外籍人员接触史,不能判断病毒是国外输入.该病例的发现提示闵行区麻疹监测系统敏感,发现了首例输入性B3基因型麻疹病例.掌握麻疹基因型的动态分布可确定病毒传播途径,有利于阻断麻疹病毒传播,为评估麻疹控制策略效果提供了依据.

  • 2012年上海市虹口区麻疹流行株基因特征分析

    作者:李淑华;汤显;钱晓华;袁政安;李崇山;杨彦基;于晓楠;龚向真

    目的 鉴定2012年上海市虹口区麻疹流行株基因型,了解2000-2012年上海市麻疹流行株基因特性.方法 采集疑似麻疹病例咽拭子标本,使用Vero-SLAM细胞分离麻疹病毒,使用RT-PCR扩增分离培养阳性病毒N基因羧基末端450 bp片段并测序,与GenBank中的部分流行株构建系统进化树,分析麻疹病毒基因型,同时进行流行病学调查.结果 34份咽拭子标本中分离到麻疹病毒7株,进化树分析显示,6株为H1基因型,1株为D8基因型.流行病学调查显示,D8基因型为上海自2000年开展病毒监测以来的首次外来输入病毒.结论 2012年虹口区麻疹分离株与历年上海市麻疹流行株属于同一基因型,Hla亚型为优势流行株,首次出现D8基因型,为外来输入病毒.

  • 新疆地区2003-2004年麻疹野病毒分离株基因特征分析

    作者:杨学磊;张燕;孙荷;许文波

    目的 了解新疆地区流行的麻疹野病毒基因型和亚型特征.方法 对2003-2004年用健康产要儿脐带血单个核细胞分离的麻疹野病毒进行分子流行病学分析.采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对麻疹病毒N基因C末端676个核苷酸片段进行扩增,并对扩增产物进行核苷酸序列测定.通过分析C末端450个核苷酸序列构建基因亲缘关系树,并分析毒株变异情况.结果 2003年和2004年各分离麻疹病毒3株(XJ03-26、XJ03-27、XJ03-74、XJ04-146、XJ04-150、XJ04-152),除XJ03-26株与沪191株核苷酸差异<1%,属疫苗相关株A基因型外,其余5株均为H1基因型.其中XJ03-27、XJ03-74、XJ04-150和XJ04-152与H1a参考株China9322的核苷酸差异为0.5%~1.6%,同属于H1a亚型;XJ04-146与H1b参考株China9475的核苷酸同源性为98.7%,属于H1b亚型.4株H1a毒株分属两组(即XJ03-27与XJ04-150,XJ03-74与XJ04-152),每组内毒株N基因碳末端450个核苷酸序列几近相同无差异,但两组间毒株却存在较大变异,核苷酸差异达6.1%(27个核苷酸差异).结论 新疆地区2003-2004年流行的麻疹病毒以H1a亚型为主,亦存在H1b亚型.

  • 麻疹病毒血凝素蛋白抗原表位的预测与分析

    作者:冯燕;钟淑玲;徐昌平;卢亦愚

    目的 探讨麻疹病毒(MeV)流行株血凝素蛋白(H)抗原表位上氨基酸(aa)变异对病毒抗原性的可能影响.方法 利用生物信息学软件预测MeV H蛋白上B细胞线性表位,设计并合成来源于疫苗株和流行株表位以及同一区域非表位上的多肽对.间接ELISA法检测合成多肽的免疫原性,并制备多肽免疫血清.采用交叉ELISA法分析两条多肽间的抗原性差异,计算抗原比.结果 合成的多肽均能与MeV免疫血清结合,其中设计在表位区的多肽对CW23/CW22(273~282aa)结合能力强,而非表位区多肽对CW150/CW151(418~427 aa)结合能力弱.多肽对中来源不同两条多肽间抗原性差异较大,其中CW23(疫苗株来源)与CW22(流行株来源)间抗原比为16,CW123(疫苗株来源)与CW124(流行株来源)(236 ~ 246aa)间的抗原比为2.877±0.583.非表位多肽对中,CW125与CW126(356 ~ 364aa)间抗原比为1.631±0.481,而CW150与CW151间抗原比为10.367±1.617.结论 麻疹流行株上仍存在保守的抗原表位,但预测的抗原表位及非表位区上的部分aa变异导致疫苗株与流行株间抗原性存在差异.

  • 不同人群血清对麻疹疫苗株与流行株的中和能力比较

    作者:冯燕;卢亦愚;严菊英;姜晓慧;史雯;徐昌平;李榛

    目的 探讨不同人群血清对麻疹流行株与疫苗株中和能力的差异.方法 采集麻疹患者急性期与恢复期血清、麻疹疫苗免疫前后儿童血清以及流动人口血清,分别对疫苗株沪191与2005年麻疹流行株进行中和抗体(NT)滴度测定.同时,利用疫苗株、浙江省当地流行株制备动物免疫血清,与相应毒株进行交叉中和试验,测定各毒株之间抗原比.结果 疫苗免疫后儿童血清对疫苗株的中和抗体几何平均滴度(GMT)为50.82,高于流行株Mvi/ZJ/05/7(GMT值为27.35)1.86倍;患者恢复期血清对流行株的中和能力(GMT值为386.95)显著高于疫苗株(GMT值为151.83);流动人口血清对流行株中和抗体GMT值均小于疫苗株,差异为2.22~4.17倍;Mvi/ZJ/99/1、Mvi/ZJ/04/1和Mvi/ZJ/05/7与疫苗株间抗原比分别为4.28、5.24和5.66.此外,部分患者急性期血清对疫苗株存在低滴度的中和抗体,GMT值1∶4左右.结论 不同人群血清对麻疹疫苗株与流行株的中和能力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低滴度的疫苗抗体不能有效保护个体免受麻疹流行毒株的侵袭,应加强麻疹病毒变异与疫苗效果的相关研究.

  • 利用反转录环介导等温扩增技术检测麻疹病毒

    作者:李淑华;刘岩;曹广文

    目的 建立一种快速检测麻疹病毒的方法.方法 以分离到的麻疹病毒RNA为模板,利用环介导等温扩增技术(LAMP)原理,设计合成3套引物,特异型识别病毒基因的8个位点,在反转录酶作用下,63℃扩增60 min,80℃2 min终止反应,终产物分别经凝胶电泳和荧光目视观察.通过real-time仪实时监测反应过程,同时将该方法的灵敏度、特异度与常规RT-PCR、real-time RT-PCR进行比较.结果 RT-LAMP反应约1h即可完成,终产物经电泳观察可见大小片段不等的呈梯度的扩增条带,目视显示反应液颜色由黄色变为绿色.灵敏性是常规RT-PCR和real-time RT-PCR的100倍.结论 RT-LAMP方法具有灵敏、特异、快速、简便、成本低等特点,适用于基层和现场使用.

  • 浙江省1999-2011年麻疹流行株全基因组序列分析

    作者:金青青;冯燕;徐昌平;卢亦愚;钟淑玲;莫世华

    目的 从全基因组层面探讨浙江省1999-2011年麻疹病毒的变异及其与疫苗株S191之间的差异.方法 选取浙江省不同年份分离的麻疹病毒流行株9株,采用RT-PCR方法扩增全基因组序列,并与疫苗株S191及国外主要流行基因型毒株进行全序列比较分析.结果 1999-2011年浙江麻疹流行株间的氨基酸同源性为98.77% ~ 99.89%,麻疹病毒尚未受到明显的正向压力,各基因的变异仍属随机漂移.与疫苗株S191相比,两者间氨基酸的同源性仅为96.63%~ 98.16%,分别存在135~159个氨基酸的改变,其中共同的氨基酸变异位点113个,导致5个糖基化位点的变异.在核苷酸水平上,N基因的平均变异率大(5.5%);而在氨基酸水平上,P蛋白的平均变异率大(7.7%).此外,在全基因组序列上,浙江流行株与各国疫苗株的遗传距离均大于D4、B3基因型流行株与各国疫苗组的遗传距离(t=9.76,P<0.05;t=-12.39,P<0.05).结论 浙江麻疹流行株与疫苗株S 191在各基因上均产生了较大的差异,现行疫苗株与H基因型流行株之间的差异远大于疫苗株与国外优势流行株(D4、B(1)基因型)之间的差异,应密切关注这一变化趋势,及早研究后备麻疹免疫株.

  • 亚急性硬化性全脑炎的研究现状及进展

    作者:熊菲;邓思燕;万朝敏

    亚急性硬化性全脑炎(subacute sclerosing panencephalitis,SSPE)是由有缺陷的麻疹病毒持续感染所致的中枢神经系统慢性进行性退行性致死性疾病,其预后差,病死率极高.1933年Dawson首先报道该病,1969年Greenfield从患者脑组织中分离出麻疹病毒后,将其正式定义为SSPE.国外病例报告较多,而我国研究报道较少,目前仅有5例病例报告.本文通过查阅近10年国外文献的SSPE病例报告,分析总结临床特征及预后,阐述其研究现状.

  • 浙江省2005年麻疹病毒流行株基因特性分析

    作者:冯燕;严菊英;卢亦愚;史雯;茅海燕;周敏;余蓓蓓

    目的分析浙江省2005年麻疹病毒流行株的基因特性.方法对暴发疫情中分离的4株麻疹病毒采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扩增血凝素蛋白(H)和核蛋白(N)基因,纯化产物进行核苷酸序列测定.结果浙江省2005年分离到的4株麻疹病毒流行株均为麻疹H1基因型,属于中国麻疹病毒优势基因型.各分离株之间H基因氨基酸同源性为99.2%~99.7%,N基因氨基酸同源性为99.8%;与中国疫苗株沪191株的H基因和N基因比较,其氨基酸水平上的同源性分别为95.2%~95.5%和95.5%.结论浙江省2005年分离到的麻疹病毒流行株属于同一性状毒株,均为H1基因型;与中国疫苗株沪191株相比较,两者在基因特性上存在明显差异.

  • 上海地区2005年麻疹流行株基因特性分析

    作者:李淑华;倪政;居丽雯;申惠国;谈逸云;蒋露芳;周连娣;林玉尊;郑英杰;姜庆五

    目的 了解2005年上海部分地区麻疹暴发流行株的基因型别和特性,加强麻疹病毒学监测.方法 采集暴发麻疹患者咽拭子标本分离病毒,通过RT-PCR扩增麻疹病毒N基因C末端450 bp核苷酸并进行序列测定,与GenBank中麻疹病毒各基因型参考株及国内其他地区的麻疹分离株进行基因比较.结果 从10例麻疹患者的咽拭子标本中共分离麻疹病毒4株,均属H基因组H1基因型,型内变异0.7%~1.3%.与H1型代表株China93-7的基因同源性为98%~98.2%;与H2基因型代表株China94-1的基因差异为6.4%~6.9%.与A型代表株Edmonston的基因差异为6.7%~6.9%;与中国麻疹疫苗株Shanghai191的基因差异为7.6%~8.0%,与国内其他地区麻疹流行株基因差异为0.2%~3.7%.结论 2005年上海部分地区麻疹暴发是由H1基因型病毒引起,为中国本土流行株.

  • 2000年东莞市麻疹病毒流行株基因型分析

    作者:朱建琼;雷满根;李润深;彭志强;王红;陈清;郑少敏;叶临湘

    目的了解东莞市麻疹病毒(measles virus,MV)流行株的基因型.方法2000年4~7月间东莞市发生有55例患者的麻疹流行,采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方法直接检测麻疹病人急性期唾液中的麻疹病毒核糖核酸(RNA)的N基因和M基因,对任意选取的5份RT-PCR阳性标本和疫苗株沪-191的N基因扩增片段进行核酸序列测定,并进行序列系统树分析.结果用RT-PCR方法直接检测的阳性率为87.3%;用血清抗-MV-IgM ELISA方法检测的阳性率为70.9%,抗-MV-IgM阴性的病人唾液中有68.8%的标本MV-RNA阳性.序列分析结果表明此流行株的基因型与世界麻疹病毒流行株不同,差异为1.4%~11.7%,可归属于H基因型.结论2000年东莞市麻疹病毒流行株核酸序列完全相同,为H基因型,说明本次流行的麻疹病毒具有同源性,来源于同一传染源.

388 条记录 1/20 页 « 12345678...1920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