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2014—2016年四川省B型流感病毒全基因组进化特征分析

    作者:杨慧萍;潘明;童文彬;李天舒;徐佳楠

    目的 了解2014—2016年四川省B型流感病毒的流行特点,明确流行株与国际疫苗株的匹配情况及流感病毒全基因组进化特征.方法 选取2014—2016年四川省分离的29株B型流感病毒,全基因组测序后完成序列拼接,采用Bioedit、MEGA5.0软件对各基因片段进行系统发育分析及分子特征分析. 结果 2014—2015年以Yamagata系流感病毒为主,2016年以Victoria系流感病毒为主.全基因组分析表明,29株B型流感毒株中有5株发生了B/Yamagata系血凝素(hemagglutinin,HA)和B/Victoria系神经氨酸酶(neuraminidase,NA)间的重配;B/Yamagata系HA氨基酸序列与国际疫苗株B/Massachusetts/2/2012相比,进化树上group I分支毒株突变较多,所分析的15株病毒株均发生K58R、A118P、N126K、S160I、N176Y等14处氨基酸突变;2016年的11株Victoria系毒株与毒株B/Brisbane/60/2008相比,HA基因主要有2个氨基酸位点发生了共有突变(I127V、N139D).本研究中的29株分离株均未发生NA蛋白酶活性位点及耐药位点的突变.结论 2014—2016年四川省B型流感病毒两系交替流行,29株分离株中的5株出现BY/BV系间神经氨酸酶基因的重配,会导致抗原转变使疫苗失去保护效果,双组分的B型流感疫苗可能更为有效;NA重要的氨基酸位点相对保守.

  • 2007-2010年湖南省B型流行性感冒病毒基因特性分析

    作者:刘运芝;赵翔;黄一伟;陈长;李芳彩;高立冬;李希妍;李文超;胡世雄;谭敏菊;张恒娇;张红

    目的 了解湖南省2007-2010年B型流行性感冒(简称流感)病毒基因变异情况.方法 选取2007-2010年湖南省流感监测网络实验室分离到的42株B型流感病毒毒株,对其血凝素重链区(HA1)及神经氨酸酶(NA)基因进行RT-PCR,扩增产物纯化后进行序列测定,测序结果与2007-2010年WHO北半球流感疫苗株序列进行同源性比对,绘制基因进化树并进行分子特征分析.结果 HA1基因进化树中,在Victoria系分支中,2007 -2009年的毒株在V1分支中,与疫苗株Malaysia/2506/2004类似;2010年的毒株在V2分支中,与疫苗株Brisbane/60/2008类似;在Yamagata 系分支中,2007年的毒株在Y1分支中,与2008-2010年的毒株(Y2分支)在进化树上距离较远.NA基因进化树中所有病毒均在Yamagata系分支中,为Yamagata系来源.对2010年的7株病毒全基因序列分析显示,病毒为基因型2和15型.HA1分子与WHO推荐的流感疫苗株进行比较,Victoria系的同源性:2007年为98.6% ~99.1%、2008年为98.6% ~99.1%、2009年为98.1% ~99.1%、2010年为97.6% ~99.1%.Yamagata系:2007年为97.9%~98.5%、2009年为97.9%~98.5%、2010年为97.9%~98.2%.2007年毒株的主要突变位点为:R48K,K88R,P108A,D197N和S230G.而2009-2010年毒株的突变主要集中在:K88R,S150I,N166Y,D197N和S230G.结论 2007-2010年湖南省人群中流行的B型流感病毒持续发生着变异.

  • 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法在北京市流感病毒型别鉴定中的应用

    作者:石伟先;刘海林

    目的建立在流感病毒型别鉴定中使用的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法.方法用常规细胞培养法扩增病毒后,用2对型别鉴定引物和4对亚型鉴定引物进行RT-PCR反应.结果在23株发生细胞病理变化的标本中RT-PCR阳性标本为10份,其中甲型7株(6株甲3亚型、1株甲1亚型),乙型3株.结论该方法快速、特异、灵敏,在流感病毒型别鉴定中具有较大的应用价值.

  • 单管多重荧光定量RT-PCR方法鉴别新甲型H1N1及甲型和乙型流行性感冒病毒

    作者:张弘;何永强;张严峻;王真;李榛

    目的 建立和评价鉴别新甲型H1N1、甲型和乙型流行性感冒(简称流感)病毒的单管多重荧光定量RT-PCR方法.方法 2010年10月至2011年4月,采集流感样患者咽拭子样本213份.分别选用新甲型H1N1流感病毒HA基因、甲型流感病毒M基因和乙型流感病毒NP基因中的152、128和107 bp片段作为荧光定量PCR检测的靶片段,设计特异性引物和不同发光基团标记的TaqMan探针,采用体外转录构建标准品,绘制标准曲线,评价检测方法的重复性、特异度和灵敏度,并对213份流感样患者咽拭子样本进行检测及测序验证.结果 3种病毒对应的标准曲线分别为:新甲型H1N1流感病毒:Y=-3.46lgX+ 46.985;甲型流感病毒:Y=-3.49lgX +37.709;乙型流感病毒:Y=-3.51lgX +38.889,y为Ct值,lgX为病毒RNA拷贝数的对数值.质粒标准曲线的方差系数为0.998,灵敏度达到每个反应102拷贝/μl,特异度强.213份样本中检出新甲型H1N1流感病毒核酸39份(18.3%),甲型流感病毒核酸阳性63份(29.6%),乙型流感病毒核酸阳性23份(10.8%),阳性样品经过测序验证.结论 为鉴别新甲型H1N1、甲型和乙型流感病毒建立的单管多重荧光定量RT-PCR方法快速、特异且灵敏.

  • 2012年邯郸市乙型Yamagata系流感病毒HA1基因变异分析

    作者:李燕霞;郭瑞玲;黄亮;闫永飞;邓健;郭娜娜;张治芳;马燕霞;李晓伟

    目的 研究邯郸市2012年流感监测中分离的Yamagata系乙型流感毒株HA1的抗原性和基因特性,阐明HA1基因的变异与流感流行的关系. 方法 用MDCK细胞分离培养流感病毒,提取病毒核酸,采用RT-PCR方法特异性扩增病毒HA1基因,进行核苷酸序列测定,用DNAStar中Megalign软件进行分析.结果 2012年分离的Yamagata系乙型流感病毒与2008~2009年代表株B/Florida/4/2006相比亲缘关系较远,核苷酸同源性为96.2%~96.8%,氨基酸同源性为96.5~97.4%,HA1区9个位点氨基酸发生替换,其中6个参与抗原表位构成;与WHO推荐的2012~2013年疫苗株B/Wisconsin/01/2010相比亲缘关系近,核苷酸同源性为98.8%00~99.4%00,氨基酸同源性为97.4%~98.5%,有5个位点发生氨基酸替换,其中3个参与抗原表位的构成;与国家流感中心提供的标准抗血清的血凝抑制滴度≥1∶640. 结论 邯郸市2012年分离的Yamagata系乙型流感病毒血凝素蛋白HA1与B/Florida/4/2006相比已形成新的变种,与B/Wisconsin/01/2010相比也发生了新的变异,但尚不能确定是否形成Yamagata系有代表性的新变种.

  • 2009-2012年甘肃省流感监测病原学结果分析

    作者:李红育;张慧;姜中毅;李保娣;于德山

    目的 对2009-2012年甘肃省流感监测结果进行分析,为甘肃省的流感防控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全省19家国家级流感监测哨点医院采集流感样病例的咽拭子,各地医疗机构送检流感样暴发疫情标本,以荧光定量PCR方法检测病毒核酸,用MDCK进行病毒分离培养,送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病毒病所进行复核及序列分析.结果 共采集流感样病例咽拭子36 892份,检测出流感核酸阳性8030例,检出率为21.77%,其中新甲型H1N1 4331份,季节性H3 1562份,季节性H196份,B型1651份,A未分型380份.对7073份标本进行病毒分离,分离到病毒1149株,其中新甲型H1N1 346株,季节性H3 183株,季节性H1 34株,B型Victorian系470株,Yamagata系116株.按年度分析,2009-2012年流感病毒检出率依次为32.71%、13.95%、7.80%和19.64%;按月分析,在10-12月份A型流感病毒阳性率及构成比均高于其他月份,阳性率平均为31.33%,构成比为97.61%;2-4月份B型流感病毒阳性率及构成比分别为16.51%和81.10%;5-9月份为流感病毒阳性率仅为5.03%(2009年不统计).按年龄组分析,<1岁婴儿检出率低为7.21%,显著低于与其他年龄组;10~20岁高为34.26%.结论 甘肃省2009年以新甲型H1N1流感流行为主,2010-2011年流感活动很弱,仅为散发,2012年春季以B型为主,11月开始以甲型H1N1及季节性H3为主.流感流行每年均有一个高峰,病毒型别表现为交替流行的规律,甲型流感是冬季儿童常见的传染病.

  • 1983-2013年B型流感病毒的重配研究

    作者:曾晓旭;隗合江;杨磊;李希妍;郭俊峰;蓝雨;邢永才;王大燕;舒跃龙

    目的 研究1983-2013年间B型流感病毒的重配变异情况.方法 对GenBank数据库中1983-2013年间具有8个片段全基因组序列的B型流感病毒进行分析,利用Simplot软件筛选重配病毒,利用MEGA软件进行系统进化分析验证重配病毒.结果 获得432株B型流感病毒的全基因组序列,在66株代表病毒中,共计发现了22株重配株,其中9个为系内重配,13个为系间重配.在9个系内重配病毒中,2个B/Vic-87系内重配,7个B/Yam-88系内重配.Simplot软件结果和MEGA软件验证结果相似.结论 B型流感病毒间的重配事件频繁发生,既存在系内重配,也存在两系间的重配.Simplot软件可以用于快速筛选B型流感重配病毒.

  • 2006年中国流感病毒抗原性及基因特性研究

    作者:张烨;赵翔;郭峻峰;隗合江;成艳辉;李鑫婉;徐翠玲;郭元吉;舒跃龙

    目的 分析2006年中国季节性流感的流行状况,以及病毒的抗原性和基因变异情况.方法 对来自流感监测网络的毒株进行单向血凝抑制试验,在此基础上选择不同时间、地点分离的毒株进行血凝素基因的序列测定,然后分析其基因特性.结果 2006年我国同时流行A型(H1N1亚型、H3N2亚型)和B型流感病毒.H1N1亚型毒株和B型Victoria系流感病毒为优势毒株.对H1N1亚型毒株的HA1区序列比较发现,2006年分离的毒株与A/湖北洪山/53/2005(H1N1)比较,在192、193、196、198位发生氨基酸替换的毒株,这些位点位于抗原决定簇的B区.H3N2亚型毒株与A/云南/1145/2005(H3N2)比较,在142、144位发生氨基酸替换.我国流行的B型流感毒株无论是Victoria系和Yamagata系毒株的抗原性均没有发生变异,与2005-2006年我国的流行株B/shenzhen/155/2005、B/tianjin/144/2005类似.结论 2006年中国流行的H1N1亚型和H3N2亚型流感病毒的抗原性及基因特性已经发生改变;B型流感病毒的抗原性和基因特性没有改变.

  • 乙型流感患者外周血白细胞和淋巴细胞亚群变化分析

    作者:徐震;孙杰;王家蔚;吴烨;郁峰

    目的 探讨乙型流感患者外周血白细胞和淋巴细胞亚群的变化特点,为乙型流感的诊断、治疗和预后判断提供实验室依据.方法 采用全血细胞分析和流式细胞分析法分别检测47例乙型流感患者急性期和恢复期的外周血白细胞及淋巴细胞亚群,并与38名健康人比较.结果 乙型流感轻症患者外周血白细胞总数在急性期显著下降,恢复期迅速上升,而重症患者外周血白细胞总数、中性粒细胞百分比及绝对值在急性期显著上升,恢复期迅速下降;所有乙型流感患者淋巴细胞总数、CD3、CD4、CD8、CD19在急性期显著下降,恢复期迅速上升;轻症患者的NK细胞绝对值在急性期与恢复期都与健康对照组无显著差异,而重症患者NK细胞绝对值在急性期显著下降,恢复期迅速上升.结论 乙型流感患者在急性期出现白细胞总数及中性粒细胞的显著上升,而NK细胞绝对值的大幅降低可以提示病情重症化倾向.

  • 2013-2014年中国B型流感病毒抗原性及基因特性分析

    作者:成艳辉;王钊;肖宁;李希妍;黄维娟;隗合江;谭敏菊;郭俊峰;蓝雨

    目的 了解2013-2014年监测年度我国B型流感病毒的流行特点,明确当前流行株与国际疫苗株和国内代表株的匹配情况及流感病毒的抗原性和基因特性变异情况.方法 选择2013年4月至2014年3月流感监测年度中国大陆分离的B型流感病毒,利用红细胞凝集抑制试验(HI)进行抗原分析.利用Sanger测序法进行病毒基因测序,采用MEGA 5.0软件进行我国B型流感病毒的种系进化变异分析.结果 2013年至2014年监测年度流行的B型流感病毒以B-Yamagata系流感病毒为主.B-Yamagata系流感病毒与本年度疫苗株B/Massachusetts/2/2012和我国代表株B/Chongqing-Yuzhong/1361/2013的抗原性类似.B-Victoria系流感病毒的抗原性与WHO推荐的疫苗株B/Brisbane/60/2008和我国代表株B/Beijing-Haidian/1386/2013的抗原性类似.基因特性分析显示102株B型流感病毒中,有60株(58.8%)病毒发生了B-Victoria系HA和B-Yamagata系NA间的重配.结论 本监测年度我国使用的疫苗株与我国流行的流感病毒匹配,我们所筛选的国内代表株能够代表我国各地流行株的病原学特征.

  • 2001年中国新分离维多利亚系乙型流感病毒的抗原性及基因特性分析

    作者:张烨;温乐英;王敏;郭俊峰;李梓;郭元吉

    目的研究2001年中国新分离维多利亚(Victoria)系乙型流感病毒的抗原性及基因特性.方法鸡胚传代流感病毒,从尿囊液中提取流感病毒的RNA,进行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扩增产物用纯化试剂盒纯化后测序,然后用MegAlign软件进行基因种系发生树分析. 结果 B/Sichuan/63/2001和B/Zhejiang/2/2001毒株的抗原性与B/Shandong/7/97毒株间存在有差异,编码血凝素重链区基因已发生了突变并导致了HA1蛋白抗原性表位两个位点(197和199)氨基酸不同于B/Shandong/7/97毒株,基因种系发生树分析同样也证明了它们的HA1基因不同于B/Shandong/7/97病毒.然而B/Sichuan/63/2001与B/Zhejiang/2/2001毒株间无论抗原性还是HA1基因特性均很相似.结论 2001年我国人群中流行的乙型流感病毒维多利亚毒株系的抗原性已发生进一步的漂移.

  • 维百氏康空气健康剂抗流感病毒初步研究

    作者:赵素兰;王荣华;李洁;邱雪莲;陈杰鹏;周玲;叶淑清;林京;李风生;赵华

    目的 进行维百氏康空气健康剂抗流感病毒实验研究方法将不同稀释度的样品与100 TCID50的病毒液等量混合,37℃中和30 min,取适量接种于含维持液的细胞孔内,一式3孔,设病毒对照、细胞对照和不同稀释度样品对照,置37℃ CO2培养箱,逐日观察CPE,当病毒对照组CPE出现++++时终止试验,测定血凝程度.结果样品原液的1∶60,1∶120,1∶240,1∶480可100%灭活甲型及乙型流感病毒.原液的1∶960和1∶1920可灭活25%~50%甲型及乙型流感病毒.结论为维百氏康空气健康剂产品的研发提供了抗流感病毒试验依据.

  • 2004-2005年中国B型流感病毒抗原性及基因特性研究

    作者:张烨;温乐英;赵翔;李梓;郭俊峰;徐翠玲;王敏;余宏杰;杨维中;郭元吉;舒跃龙

    目的阐明2004-2005年中国流行的B型流感病毒血凝素抗原性及其基因变异情况.方法对2004-2005年分离的B型毒株先进行单向血凝抑制试验;在此基础上选取不同时间、地点的B型流感毒株进行血凝素基因HA1区核苷酸序列测定并推导出其氨基酸序列,然后进行基因进化特性分析.结果2004-2005年我国人群中同时流行着B型Yamagata系和Victoria系毒株.Yamagata系毒株与B/Shanghai/361/02比较,2004年有3.7%病毒单向血凝抑制效价有4倍以上差异,2005年有4.5%病毒单向血凝抑制效价有4倍以上差异,并且在血凝素基因HA1区发生9个氨基酸替换,在196为增加一个糖基化位点.Victoria系毒株与B/Hong kong/330/01比较,2004年有8.5%病毒单向血凝抑制效价有4倍以上差异,2005年有20.6%病毒单向血凝抑制效价有4倍以上差异,并且在HA1区发生9个氨基酸替换,在197位增加一个糖基化位点.结论2004-2005年我国人群中流行的B型流感病毒的抗原性与B/Shanghai/361/02、B/Hong kong/330/01相比抗原性已经发生了变化.

  • 2005-2011年徐州市流感病原学监测结果分析

    作者:杨晋川;童晶;张传玲;王保安;丁韧;杜阳光;晏嘉璐;吴畏畏;刘廷君;张雷;唐浏英

    目的 了解徐州市2005-2011年度流感流行状况、流感病毒流行株构成,为流感预防控制工作提供科学的依据.方法 对2005-2011年国家级流感样病例监测哨点医院采集的流感样病例咽拭子标本,按照《全国流感监测方案》和《流行性感冒病毒及其实验技术》要求,进行流感病毒分离及初步鉴定后,上送国家流感中心进行复核.结果 2005年10月至2011年12月共采集流感样病例标本9561份,分离流感毒株1152株,总分离率为12.0%.其中A型708株(61.5%)、B型444株(38.5%);分离流感病毒各亚型构成比A1(HlNI)为14.2%(164株)、A3(H3 N2)为40.5%(466株)、新HINI 6.8%(78株);BV(Victoia) 31.4%(362株)、BY(Yamagate) 7.1%(82株).2007年检出率高为25.9%(214/826),其次是2009年为17.4%(471/2708),2011年检出率低为2.3%(38/1681).2005-2006年冬春季,以A1(H1N1)亚型为主要流行株;2006年冬季,转为以BV为优势株;2007-2009年夏季,一直以A3 (H3N2)为流行优势株,期间的2008年A1(H1N1)、A3(H3N2)、BV、BY四种亚型并存流行;2009年冬季以新H1N1亚型和BV为优势株;2010-2011年,以BV为流行优势株.A3(H3N2)感染在全年均有发生,但在冬季和夏季有两个显著的感染高峰,BV亚型在冬春夏季均有检出,主要感染高峰在冬春季.流感病毒分离率高为1月份(34.4%),分离率低为7月份(2.2%).各年龄组人群均分离出流感病毒,其中5 ~年龄组分离率(24.0%)高,25~年龄组分离低.结论 徐州市2005-2011年以来,先后以流感病毒A1(H1N1)、A3(H3N2)、新H1N1、BV 亚型交替为主要流行优势株,其中BV亚型在人群中的流行显示逐年增强.

  • 流行性感冒病毒裂解疫苗的安全性和免疫原性研究

    作者:朱昌林;方捍华;朱凤才;王玉琦;吴晓丽;薛凤波;沈艳杰;廉锦章

    目的研究流行性感冒(流感)病毒裂解疫苗的安全性和免疫原性.方法根据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2002SL0043号<新药临床研究申请批件>的要求,选择876例观察对象按随机双盲法分成试验组和对照组,观察局部反应和全身反应.用微量血凝抑制(HI)试验检验抗体应答反应,计算抗体阳转率、保护率及几何平均滴度(GMT)增长倍数.结果试验疫苗和对照疫苗间全身和局部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显著意义;两组间HI抗体阳转率、保护率及H3N2亚型和B型HI抗体GMT增长倍数差异无显著意义;然而,两种疫苗H1N1亚型的HI抗体GMT增长倍数间差异有显著意义.结论两种疫苗均具有很好的安全性和免疫原性.

  • 2006-2011年青岛地区B型流感病毒全基因组进化特征分析

    作者:杨婷婷;柴青;段海平;于萍;刘晓琳;汪照国

    目的:了解2006-2011年间青岛地区流行的B型流感病毒的全基因组进化特征。方法选取2006-2011年间青岛地区分离的B型流感病毒,提取病毒RNA,应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 RT-PCR)扩增各基因片段,并进行序列测定;Sequencher 软件完成序列拼接。 MEGA5.0软件对各基因片段进行系统发育分析及分子特征分析。结果在血凝素( HA)基因进化树上,Victoria系V1分支为B/Malaysia/2506/2004样毒株,包含2006-2009年13个毒株,V2分支为B/Brisbane/60/2008样毒株,包含2009-2011年12个毒株;Yamagata 系全部为 B/Florida/4/2006样毒株, Y1分支包含2006-2008年5个毒株,Y2分支包含2010-2011年7个毒株。全基因组分析表明V2分支3个毒株发生了5+3重配,1个毒株发生了1+7重配,重配株均与前一季及当季疫苗株同亚型;HA进化树上处于Yamagata系的毒株全部属于基因型2,处于Victoria系的毒株全部属于基因型15;HA1蛋白与疫苗株进行比较:Victoria系分离株主要变异位点包括H14Q、L58P、N129S、I146V、N171D、R279K;Yamaga-ta系分离株主要变异位点包括R48K、K88R、P108A、N116K、S150I、N165Y、D196N、N202S、S229G;位点116和129、位点150、位点165、位点196和202分处以往证实经历阳性选择的抗原表位120环、150环、160环和190环。结论2006-2011年青岛地区B型流感病毒两系共流行,并且持续进化;疫苗的使用可为同系病毒造成选择压力,而双组分的B型流感疫苗可能更为有效。

  • 2009至2017年西安市流感病毒分型和流行特征

    作者:李倩;冀贞浩;刘继锋;于立芬;刘南;李思瑶;张辉

    目的 了解西安市流感病毒的分型和流行特征.方法 收集2009年8月至2017年12月西安市5家流感监测哨点医院的流感样病例咽拭子标本21 856份,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法进行流感病毒核酸检测和分型,采用鸡胚细胞(或)犬肾传代细胞系( MDCK)分离病毒,同时将流感样病例分为7个年龄组.采用SPSS 18.0软件分析流感病毒监测结果和数据.结果 21 856份流感样病例中,流感病毒阳性标本数为3 539份,阳性率为16.19%,其中A型流感病毒(包括季H1型、季H3型、新甲H1型、H7型)占62.39%(2 208/3 539),B型流感病毒(Victoria、Yamagata 和B型未分型)占37.50%(1 327/3 539),混合型为0.11%(4/3 539).不同年份流感病毒阳性检出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357.65,P<0.01). 1至3月A型主要流感病毒占49.07%(947/1 930)、B型占50.93%(983/1 930),10至12月A型流感病毒占78.07%(1 061/1 359),B型占21.93%(298/1 359). 1至3月和10至12月A型主要流感病毒和B型流感病毒构成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χ2=550.06,P<0.05). 0~3岁,>3~7岁,>7~13岁,>13~18岁,>18~24岁,>24~60岁和>60岁年龄组流感病毒检出阳性率分别为12.61%、19.41%、19.66%、22.98%、14.91%、13.50%和12.84%,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202.52,P<0.05).结论 西安市流感病毒以A型为主,冬春季为流感病毒高发季节.人群普遍易感,推荐接种流感疫苗.

  • 重组人干扰素α-2b对流感病毒的体外抑制试验

    作者:彭雁忠;张仁利;郑立运;张崇远;刘利成

    目的 研究重组人干扰素(IFN) α-2b对流感病毒的体外抑制作用.方法 将甲型H1N1流感病毒和乙型流感B/Y病毒接种到体外Vero细胞中,并添加不同浓度的IFNα-2b和奥司他韦共培养.观察并计算病毒空斑数,同时利用荧光定量RT-PCR法比较IFNα-2b和奥司他韦对流感病毒的体外抑制效果,利用荧光显微镜观察病毒核糖核蛋白(RNP)复合物的输出.结果 病毒空斑试验显示,10 μg/μL的IFNα-2b和10 μg/μL奥司他韦对甲型H1N1流感病毒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病毒空斑数分别为7.5×108和15×108PFU/mL,其中,奥司他韦对病毒的抑制作用较IFNα-2b更强;同样,10 μg/μL IFNα-2b和10μg/μL奥司他韦对乙型流感B/Y病毒均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病毒空斑形成单位分别为1.1×108和1.5×108PFU/mL.荧光定量RT-PCR检测结果显示,加入10 μmol/LIFNα-2b和10 μmol/L奥司他韦的培养基中甲型H1N1流感病毒和乙型流感B/Y病毒核酸扩增循环阈值(CT)均明显高于流感病毒单独培养组,其中,甲型H1N1流感病毒单独培养组、IFNα-2b和奥司他韦共培养组的病毒核酸CT值分别为16、26和35,乙型流感B/Y病毒单独培养组、IFNα-2b和奥司他韦共培养组的病毒核酸CT值分别为18、27和31.荧光显微镜观察病毒RNP复合物的输出发现,10 μmol/L IFNα-2b能够有效损害感染Vero细胞内病毒RNP复合物的输出.结论 IFNα-2b在体外对甲型H1N1流感病毒和乙型流感B/Y病毒均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

  • 2013至2015年杭州市甲型和乙型流感病毒流行病学特征分析

    作者:魏凌秀;林洁;崔大伟

    流感病毒是引起人类发生急性呼吸道感染的常见病毒,该病毒属于正粘病毒科,人流感病毒依据核蛋白的抗原性可分为甲(A)、乙(B)和丙(C)三型,是导致流行性感冒(简称流感)的病原体,而甲型和乙型流感病毒是引起人流感的主要病原体[1-2].近年来,甲型和乙型流感病毒导致的局部地区的流行频率在世界各地均有所增加[3-4].我国属于流感病毒的高发地区,因此应加强我国流感病毒的监测,为流感病毒的防控提供科学依据.本研究通过对2013年1月至2015年12月杭州市3家医院纳入的急性呼吸道感染病例的分析,了解杭州市甲型和乙型流感病毒流行趋势和临床特征,为甲型和乙型流感病毒的诊断和治疗提供参考依据.

  • 流感病毒对神经氨酸酶抑制剂耐药性的研究进展

    作者:包佳琪;王晓晨;邹迁达;郑书发;陈瑜

    流感病毒是流行性感冒的病原体,该类病毒传播速度快、感染性强,对公共卫生造成重大威胁.目前,一线抗流感病毒药物神经氨酸酶抑制剂已在临床上广泛使用,相应的耐药株逐渐出现,为流感的防治带来困难.本文对流感病毒结构特点、耐药分子机制、耐药株流行现状和耐药性检测方法作了综述,旨在为今后的流感病毒耐药性研究和临床用药提供参考.

69 条记录 1/4 页 « 1234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