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学术期刊 > 医药卫生综合 > 现代医药卫生杂志

现代医药卫生

现代医药卫生杂志

Journal of Modern Medicine & Health 현대의약위생

省级期刊
  • 主管单位: 重庆市卫生局
  • 主办单位: 重庆市卫生信息中心
  • 影响因子: 0.75
  • 审稿时间: 1个月内
  • 国际刊号: 1009-5519
  • 国内刊号: 50-1129/R
  • 发行周期: 半月刊
  • 邮发: 78-47
  • 曾用名:
  • 创刊时间: 1985
  • 语言: 英文
  • 编辑单位: 《现代医药卫生》杂志编辑部
  • 出版地区: 重庆
  • 主编: 姜瑜
  • 类 别: 医药卫生综合
期刊荣誉:
  • 七氟醚联合瑞芬太尼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的疗效

    作者:谢德惠

    目的:通过对七氟醚联合瑞芬太尼静吸麻醉、丙泊酚复合瑞芬太尼全凭静脉麻醉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的疗效对比观察,从而选择适合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麻醉方式。方法将2013年1月至2015年9月该院收治的80例择期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分为七氟醚组和丙泊酚组,各40例。观察两组患者瑞芬太尼的使用剂量,麻醉诱导前后、气腹前、气腹后10 min、气腹毕、手术结束后血压及心率的变化,术后清醒时间,术后拔管时间,术后并发症等相关情况。结果两组患者在麻醉诱导前后、气腹前、手术结束后血压及心率的变化等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丙泊酚组于气腹后10 min出现血压升高、心率加快等症状,与气腹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七氟醚组气腹后10 min血压、心率变化不明显。两组气腹后10 min血压、心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结束后,两组患者苏醒较快、较早拔管,意识恢复较快;七氟醚组中瑞芬太尼的使用剂量较丙泊酚组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七氟醚联合瑞芬太尼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具有平稳安全、清醒快、并发症少等优点。

  • 细支气管肺泡癌的CT诊断与鉴别

    作者:李巨春;李琦;易勋平;李德胜

    目的:综合分析细支气管肺泡癌( BAC)的CT表现,以提高对该病的认识。方法分析2002年6月至2014年6月在开县中医院经纤维支气管镜活检或手术穿刺证实为BAC的29例患者的CT表现。结果 BAC分为孤立结节型、浸润实变型、广泛型3型。孤立结节型19例,占65.5%,其中表现为磨玻璃密度征5例,细支气管通气征10例,蜂窝征2例,血管集束征2例,19例中胸膜凹陷征10例。浸润实变型3例,占10.3%,蜂窝征和细支气管通气征各2例,磨玻璃密度征1例。广泛型7例,占24.1%,7例均表现为双肺多发大小不一的结节影、磨玻璃密度影及实变影,结节有融合倾向。结论 BAC的CT征象多样,对各型的征象进行深入分析,掌握各型的典型表现,可提高对该病的诊断水平。

  • 优质流产后计划生育服务实施策略及效果研究

    作者:肖红英;莫绮华;陈晓

    目的:探讨优质流产后计划生育服务(PAFPS)策略对有效避孕和降低重复流产率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该中心2012年9月至2013年8月计划生育手术登记患者360例,通过电话问卷调查获得相关资料纳入对照组,开展传统PAFPS;选取2013年9月至2014年8月计划生育手术登记患者382例,经问卷调查获得相关资料纳入观察组,在传统PAFPS基础上开展优质PAFPS,如改进院内设施和服务内容、整合资源、完善原有流产后服务流程、注重保护患者隐私等。结果观察组患者1年内重复流产率[7.33%(28/382)]显著低于对照组[18.89%(68/360)],避孕知识知晓率[85.34%(326/382)]和避孕药具应用率[82.72%(316/382)]显著高于对照组[分别为56.11%(202/360)、38.33%(138/36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优质PAFPS较传统PAFPS可大幅度降低患者重复流产率,提高患者避孕知识知晓率和避孕药具应用率,提高社会效应,促进计划生育工作的深入开展。

  • 经后路伤椎植骨置钉钉棒系统内固定治疗胸腰椎骨折的临床疗效

    作者:李华平;樊世峰;陈爱国;管英;何大庆;姚裴;赵世杰

    目的:探讨经后路伤椎植骨置钉钉棒系统内固定治疗胸腰椎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系统回顾分析2013年1月至2015年1月该院收治的48例胸腰椎骨折患者采用经后路伤椎植骨置钉钉棒系统内固定治疗的临床资料,对比分析手术前后、末次随访时的影像资料,依据患者伤椎前缘、椎管横断面积、伤椎Cobb角的变化进行评价。所有患者均随访15~48个月,平均18.5个月。结果患者术后伤椎椎体高度、椎管横断面积得到恢复,Cobb角得到矫正,伤椎前缘压缩比、椎管横断面积、Cobb角术后1周较术前显著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末次随访时与术后1周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无钉棒系统内固定失效。结论经后路伤椎植骨置钉钉棒系统内固定治疗胸腰椎骨折术后有效恢复伤椎椎体高度、椎管横断面积,防止伤椎节段脊柱后凸畸形的发生,明显降低了远期并发症,临床疗效显著。

  • 精准肝切除治疗区域型肝胆管结石的临床疗效

    作者:丁兵;蒋辉;张瑜

    目的:评价精准肝切除对区域型肝胆管结石患者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该院2012年1月至2015年6月行肝叶切除治疗区域型肝胆管结石患者共98例的临床资料,根据手术方式分为对照组(n=51)和观察组(n=47),前者行非规则性肝切除,后者行精准肝切除。记录两组患者手术治疗效果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观察组患者残余结石发生率、肝断面感染率、肝功能恢复时间、胆漏发生率、结石复发率及术后住院时间等情况均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两组肝功能恢复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精准肝切除治疗区域型肝胆管结石是一种有效的方法,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结石复发率低。

  • 胆道镜联合腹腔镜应用于肝内胆管结石治疗的临床疗效

    作者:朱泽平

    目的:评估联合使用胆道镜及腹腔镜手术治疗肝内胆管结石患者的治疗效果。方法收集2015年1~12月该院78例采用不同手术方式进行治疗的肝内胆管结石患者的相关临床资料,将78例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9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手术治疗,观察组使用胆道镜和腹腔镜联合手术治疗。记录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开始排气时间及术后院内恢复时间;同时记录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开始排气时间及院内恢复时间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并发症总发生率[15.4%(6/39)]低于对照组[33.3%(13/3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肝内胆管结石的患者,选择联合使用胆道镜及腹腔镜手术的临床治疗效果优于常规手术,因此在对患者情况进行综合评估后,推荐优先选择胆道镜及腹腔镜联合的手术方式。

  • 左炔诺孕酮宫内节育系统治疗子宫内膜增生症的临床疗效观察

    作者:张黎;吴忠新

    目的:观察左炔诺孕酮宫内节育系统(曼月乐)治疗子宫内膜增生的疗效。方法选取该院2012年1月至2013年12月病理诊断为子宫内膜增生的患者64例,根据患者意愿分为宫内放置曼月乐组(曼月乐组)和口服醋酸甲羟孕酮组(甲羟孕酮组),各32例。曼月乐组于月经第4~7天宫内放置曼月乐,固定同一名主治医师,严格按照放置技术说明操作。甲羟孕酮组于月经第5天开始口服醋酸甲羟孕酮8 mg,每天1次,连续服用21 d为1个周期,持续服用6个月。对比两组患者的月经量、阴道超声下子宫内膜厚度、子宫内膜增生的逆转率及治疗后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6个月后,曼月乐组患者月经量较治疗前明显减少,无一例出现月经过多,甲羟孕酮组6例月经过多,两组月经量过多情况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曼月乐组子宫内膜增生的逆转率[93.8%(30/32)]明显优于甲羟孕酮组[62.5%(20/3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期间曼月乐组无一例出现肝肾功能异常和胃肠道反应(恶心等),甲羟孕酮组4例出现肝肾功能异常,3例出现胃肠道反应,两组上述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宫内放置曼月乐治疗子宫内膜增生效果肯定,不良反应少。

  • 沉降式液基细胞学制片质量12000例分析

    作者:贺德智

    目的:提高液基细胞学制片的质量。方法收集该院2009年12月至2015年12月共12000例妇科患者,采用广州安必平医药科技有限公司生产的沉降式液基细胞学系统进行制片。结果通过总结经验改进制片时的操作技术,提高了涂片质量。结论通过对制片过程中严格的质量控制,使每一步都做到细致操作,完全能做出符合诊断要求的涂片。

  • 髂静脉受压综合征的诊断及介入治疗

    作者:孙晓磊;王寓平;何虎强;张雷;王伟明;侯青春;袁罡;刘云平;曾宏;刘勇

    目的:探讨腔内介入治疗髂静脉受压综合征的安全性及疗效。方法对2011年8月至2015年3月该科收治的52例髂静脉受压综合征患者进行腔内介入治疗,其中2例患者行单纯球囊扩张,46例患者在球囊扩张后行支架植入术,4例合并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患者予以置管溶栓术后行球囊扩张和支架植入术。术后予以抗凝、口服华法林治疗。观察手术技术成功率、围术期并发症及远期通畅率等指标。结果所有患者手术均顺利完成,手术技术成功率为100.00%。术后肢体肿胀、浅静脉曲张等症状改善明显。所有患者在术中及术后均无严重并发症发生。52例门诊随访12个月,1例支架内形成血栓,其余患者在随访期间髂静脉均通畅,通畅率为98.08%(51/52)。结论血管腔内介入治疗髂静脉受压综合征是一种疗效好、安全性高的方法。

  • 丹红注射液联合曲克芦丁脑蛋白水解物治疗脑梗死疗效观察

    作者:程惠

    目的:通过丹红注射液联合曲克芦丁脑蛋白水解物治疗脑梗死的临床观察,为脑梗死治疗方案的制订提供依据。方法选取2015年5月至2016年2月在该院进行脑梗死治疗的患者80例。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观察组患者给予丹红注射液联合曲克芦丁脑蛋白水解物进行治疗,对照组单纯采用曲克芦丁脑蛋白水解物进行治疗。两组疗程均为2周。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的神经功能缺损(NIHSS)评分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ADL)评分、认知和行为能力、神经功能缺损程度积分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等。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总有效率[92.5%(37/40)]高于对照组[80.0%(32/40)],NIHSS及ADL评分改善程度明显高于对照组,简易精神状态检查(MMSE)及行为逻辑面试(BBSI)评分高于对照组,神经功能缺损程度积分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10.0%(4/40)]低于对照组[30.0%(12/4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丹红注射液联合曲克芦丁脑蛋白水解物治疗脑梗死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可以有效改善患者NIHSS和ADL评分,提高认知和行为能力,改善神经功能缺损程度积分,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

  • 术后应用抗生素对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前无菌尿患者的合理性评价

    作者:张琦;徐光勇;张唯力

    目的:探讨无菌尿的前列腺增生患者在行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TURP)后应用抗生素治疗的疗效,为临床合理用药及术后患者脓血尿的治疗提供指导。方法将2015年1~6月该院收治的40例TURP术前无菌尿的良性前列腺增生患者分为抗生素组和对照组,各20例。抗生素组于术后开始使用预防性静脉抗菌方案,连续使用7 d,出院后继续口服抗生素7d。对照组于术后开始使用静脉抗菌方案,连续使用5d至拔除尿管后停用抗生素,改静脉滴注生理盐水作为安慰对照剂,出院后口服非抗生素安慰剂。比较两组TURP术后5、7、14、28 d患者脓尿及血尿发生情况。结果术后5、7、14、28 d,抗生素组脓尿发生率分别为60.0%、100.0%、85.0%、40.0%,对照组脓尿发生率分别为55.0%、95.0%、90.0%、35.0%;术后5、7、14、28 d,抗生素组血尿发生率分别为100.0%、100.0%、80.0%、35.0%,对照组血尿发生率分别为100.0%、100.0%、75.0%、30.0%。两组脓尿及血尿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TURP患者术后应用14 d抗生素及5 d抗生素2种治疗方案的治疗效果无明显差别,患者均会出现脓尿、血尿。

  • 神经刺激仪引导下喙突入路锁骨下臂丛神经阻滞不同定位法比较

    作者:吴友冈;孙朗荣;杨玉华

    目的:比较上肢手术中神经刺激仪引导下喙突入路锁骨下臂丛神经阻滞单点定位法和两点定位法的临床效果。方法采用前瞻性随机对照研究法将2014年1月至2016年1月在该院接受上肢手术的62例患者(美国麻醉师协会分级Ⅰ~Ⅱ级)分为单点锁骨下臂丛神经阻滞组(S组)和两点锁骨下臂丛神经阻滞组(D组),各31例,两组均神经刺激仪诱发出目标动作后注射0.375%罗派卡因40 mL。S组采用单点锁骨下臂丛神经阻滞,D组采用两点锁骨下壁丛神经阻滞,30 min内每5分钟评估两组患者臂丛神经支配的桡神经、尺神经、正中神经、腋神经、臂内侧皮神经、前臂内侧皮神经、前臂外侧皮神经的感觉阻滞效果、起效时间和相关并发症。结果30 min后S组和D组的感觉神经阻滞成功率分别为83.9%和90.3%,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D组尺神经、前臂内侧皮神经起效时间较S组快,D组前臂内侧皮神经和前臂外侧皮神经的阻滞满意率高于S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D组有2例发生Horner′s综合征,2例损伤血管引起局部血肿,S组2例发生Horner′s综合征,1例损伤血管引起局部血肿,两组均无气胸发生。结论在上肢手术中,神经刺激仪引导下的喙突入路臂丛神经阻滞两点定位法较单点定位法起效快、阻滞满意率高。

  • 电子输尿管软镜钬激光二次治疗直径大于2.0 cm且小于3.5 cm肾盏结石临床研究

    作者:谢家恩;陈舜琦;赵军;李建涛

    目的:探讨应用Olympus电子输尿管软镜钬激光分二次治疗直径大于2.0 cm且小于3.5 cm肾盏结石的疗效与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该科2015年7月至2016年3月收治的53例肾盏结石患者的临床资料。在尊重患者意愿的前提下,讲解经皮肾镜取石术(PCNL)与输尿管软镜钬激光的方法后,按《泌尿外科诊治指南》结石直径在2.0 cm用软镜下碎石。该法需二次碎石。该科置管一般在7~9d后,将双J管拔到尿道口时,从双J管空植入斑马导丝,拔出双J管后,沿导丝同方向同轴运动,置入F13/15输尿管鞘,分二次输尿管软镜碎石术(FURL)治疗后,约第1次FURL治疗后4~5 d行第2次FURL,观察53例肾盏结石患者术后3个月治疗效果、安全和并发症情况。结果术后随访3次:术后4周随访腹部平片(KUB),结石清除率62.3%(33/53),术后8周随访KUB,结石清除率92.3%(49/53),术后12周随访KUB,结石清除率98.1%(52/53),1例因排石疼痛剧烈而住院,对症支持治疗后好转出院,1例在下盏3个月随访有残留结石未排出。结论 FURL治疗直径大于2.0 cm且小于3.5 cm的53例肾盏结石总体疗效尚好,尽管住院时间相对较长,但对肾脏损伤小,建议在尊重患者的意愿情况下选择该种治疗方式。

  • 临床微生物检验在控制医院内感染中的效果评价

    作者:陈宇宁;刘小花;陈涛;雷启丽

    目的:评价临床微生物检验在控制医院内感染中的效果。方法随机抽取2014年1~12月该院收治的临床患者322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161例。在治疗过程中观察组患者接受临床微生物检验并采取相应的防控手段,而对照组则不予以检验,仅采取常规控制感染的方法,对比分析两组患者医院内感染发生率及感染程度。结果观察组医院内感染发生率为8.07%(13/161),对照组医院内感染发生率为15.53%(25/161),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重度感染1例,中度感染4例,轻度感染8例;对照组重度感染4例,中度感染9例,轻度感染12例,观察组感染程度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微生物检验在控制医院内感染中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值得在基层医院推广应用。

  • 四川某医学院校实习生职业倦怠状况及其影响因素调查

    作者:黄天德;舒显竹;王俊;周永红;马晓洁

    目的:了解川北医学院校实习生职业倦怠状况及其影响因素,为预防实习生职业倦怠提供依据。方法采用中文版职业倦怠问卷及自行设计的一般情况量表对川北医学院2014届即将完成临床实习的390名实习生进行随机抽样调查,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发放问卷390份,收回有效问卷356份,有效回收率为91.28%。结果356名实习生中出现职业倦怠260人(73.03%),轻、中、重度分别占57.02%(203/356)、14.61%(52/356)、1.40%(5/356)。性别、考研情况、实习医院教师对学生态度、经历医患纠纷情况、娱乐方式等因素为实习生职业倦怠的影响因素。结论医学院校实习生作为医务工作者的后备军,是我国医疗卫生事业发展的希望,若职业倦怠等因素造成医疗人才流失,对发展中的医疗卫生事业将产生不利影响,因此,相关教育部门及实习医院应引起高度重视。

  • 老年高血压患者社区护理干预效果

    作者:陈珂

    目的:探讨实施社区护理干预对老年高血压患者的治疗效果。方法对浙江省宁波市海曙区南门街道社区服务中心2014年1月至2015年1月接诊的151例老年高血压患者实施社区护理,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制订干预措施,包括建立健康档案、健康教育、心理护理、饮食管理、适量运动、控制体质量、戒烟限酒、服药管理及自我血压监测、定期随访等,比较干预前后护理效果及血压控制情况。结果实施护理干预12个月后,患者高血压相关知识知晓率、健康生活方式、合理膳食、遵医行为、自我血压监测等均明显优于干预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收缩压、舒张压、体质量指数、空腹血糖、三酰甘油、总胆固醇等指标均较干预前明显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对以上各项指标的控制达标率均明显提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干预后患者生活质量相关的8个维度得分较干预前均显著提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综合性的社区护理干预措施能有效提高老年高血压患者的治疗效果,改善其生活质量,值得推广应用。

  • 不同稀释液对检测血清乳酸脱氢酶的影响

    作者:方伟祯;何健;蔡振华;陈梅;叶远羊

    目的:通过比较标本稀释前后血清乳酸脱氢酶(LDH)的变化,探讨不同稀释液对检测血清LDH的影响。方法用AU5800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标本稀释前后的LDH水平,比较用去离子水、生理盐水和灭活血清3种稀释液稀释同一份高LDH标本后与原始浓度的检测结果,通过绘制回归曲线,比较回归系数接近1的程度。结果2倍稀释时:去离子水回归系数(b水)=1.0384,生理盐水回归系数(b盐)=1.0434,灭活血清回归系数(b灭)=1.0234;5倍稀释时:b水=1.1529,b盐=1.1444,b灭=1.1420;10倍稀释时:b水=1.1078,b盐=1.1124,b灭=0.9958。结论通过2、5、10倍3个稀释梯度的比较,b灭相对b盐、b水为接近1,说明灭活血清是三者中好的稀释液。

  • 重症超声快速管理方案在ICU重症患者急性呼吸困难或血流动力学不稳定病因诊断中的作用

    作者:赖晓东;许珊;赖晓宁

    目的对重症超声快速管理方案在ICU重症患者急性呼吸困难或血流动力学不稳定病因诊断中的作用进行观察与探讨。方法对2012年12月至2014年12月在重庆市黔江中心医院接受治疗的100例呼吸困难或血流动力学不稳定的ICU重症患者进行临床相关研究,分析实施重症超声快速管理方案对患者病因诊断的作用。结果 ICU重症患者呼吸困难或血流动力学不稳定的病因主要有急性肺水肿(19例)、分布性休克(16例)、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15例)、肺炎(肺实变,12例)、急性肺栓塞(10例)、心源性休克(10例),重症超声快速管理方案对上述病因的诊断正确率分别为89.47%、93.75%、93.33%、91.67%、88.89%、90.00%,敏感性分别为93.56%、92.35%、90.31%、88.36%、90.21%、91.69%,特异性分别为93.33%、93.58%、94.02%、98.61%、98.62%、95.02%。结论重症超声快速管理方案可对ICU重症患者急性呼吸困难或血流动力学不稳定病因进行较快的诊断,且具有较高的诊断正确率、敏感性、特异性。

  • 杭州市某区苯接触员工血常规检查结果及其影响因素

    作者:薛海丽;兰满;曹毅;仇芳芳;江玲;陈小立;翁小瑜;胡宇

    目的:分析2011年11月杭州市拱墅区所有职业性苯接触员工的体检资料,了解苯接触员工的分布和职业健康管理状况,分析苯接触对员工健康状况的损害情况。方法收集杭州市2011年11月该区涉苯企业的职业健康检查数据,并通过问卷调查知晓员工基本情况、主要生活习惯;同时选择涉苯企业中不接触苯的行政、后勤、销售1012名工作人员为对照,对比分析涉苯员工和未涉苯员工的职业健康状况。结果该区1469名苯接触员工中,参加职业健康检查人数1012名,检查率为68.9%,血细胞计数异常80名,血细胞异常率为7.9%。未涉苯员工的血常规异常率[5.7%(58/1012)]低于涉苯员工,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涉苯员工的白细胞计数、红细胞计数、血红蛋白水平均低于非涉苯员工,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涉苯员工血常规异常的影响因素除苯接触外,女性员工、不佩戴防护用品、吸烟、苯浓度不合格也是血常规异常的间接影响因素(P<0.05)。结论职业健康检查率偏低,苯接触已经对职工的身体健康产生一定程度的损害,企业应当强化职业卫生宣传和培训,督促员工在涉苯环境中学会自我保护,并且针对重点人群进行专项管理。

  • 瘢痕子宫再次妊娠并发前置胎盘73例母婴结局分析

    作者:马红柳;罗欣;漆洪波;彭方亮

    目的:探讨前次剖宫产后瘢痕子宫再次妊娠并发前置胎盘的母婴围生期结局及其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1月至2015年12月于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住院分娩的瘢痕子宫(前次剖宫产术后)并发前置胎盘的孕妇73例,对母体一般情况、术中情况及母婴结局等进行比较,根据是否并发凶险性前置胎盘及前次是否为择期剖宫产将73例孕妇进行分组。结果(1)前次择期剖宫产再次妊娠时并发凶险性前置胎盘概率[40.00%(18/45)]高于阴道试产失败后剖宫产再次妊娠[28.57%(8/2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2)并发凶险性前置胎盘的孕妇胎盘植入、产后出血、子宫切除、弥散性血管内凝血、输血及新生儿不良结局发生率显著高于非凶险性前置胎盘孕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瘢痕子宫再次妊娠易并发前置胎盘;前次择期剖宫产的孕妇再次妊娠时并发凶险性前置胎盘及母婴不良结局的发生率升高;严格掌握首次剖宫产指征是降低再次妊娠时母婴不良结局的关键。

  • 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对脑出血患者并发脑水肿的影响

    作者:李林玲

    目的:探讨脑出血患者感染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后,对脑水肿及神经功能情况的影响。方法选取2013年10月至2015年10月该院收治的急性脑出血患者96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是否患VAP将其分为VAP组(观察组)47例和非VAP组(对照组)49例,分别在入院时,入院7、14 d测量患者脑水肿体积,运用Glasgow-Pittsburgh评分标准评价两组患者昏迷情况,进行组间及差值对比分析。结果入院时,两组患者的脑水肿体积及昏迷程度评分相差不明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入院7、14 d时,观察组脑水肿体积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入院14 d时,观察组昏迷程度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入院7、14 d时相对于入院时的变化值,观察组脑水肿体积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而两组昏迷程度评分仅入院14 d时相对于入院时的变化值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VAP会加快重症脑出血患者的脑水肿,延缓脑水肿消退速度,延缓神经功能的恢复,降低治疗效果。

  • 术前综合护理对食管静脉曲张套扎术患者手术应激的影响

    作者:岑发丽;李容华;刘俊利

    目的:探讨术前综合护理对食管静脉曲张套扎术患者手术应激的影响。方法选取该院2014年12月至2015年3月收治的80例食管静脉曲张套扎术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分配编码的方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术前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综合性护理,比较两组的手术应对方式(积极、消极应对评分)、手术应激(心率、呼吸频率、收缩压、舒张压及焦虑程度)及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积极应对评分高于对照组,消极应对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进入手术室时的心率、呼吸频率、收缩压、舒张压及焦虑程度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术前综合护理能够改善食管曲张套扎术患者的应对方式,有效降低患者的手术应激,提高护理满意度。

  • 高频彩色多普勒超声在甲状腺疾病诊断中的应用

    作者:李丽玲;张洪江

    目的:应用高频彩色多普勒超声(彩超)对甲状腺疾病发病率进行分析。方法应用高频彩超对2012年10月1日至2014年12月30日在该院健康体检的8733人进行甲状腺超声检查,受检者年龄为20~85岁,分3个年龄段(20~45、>45~60、>60~85岁)检查甲状腺疾病的发病率,重点检查甲状腺结节和甲状腺癌的发病率。结果甲状腺疾病发病率为36.70%(男性30.98%、女性42.45%),其中甲状腺结节的发病率为29.46%(男性25.84%、女性33.10%),其他甲状腺疾病发病率为7.24%(男性5.14%、女性9.35%)。不同年龄段女性甲状腺结节发病率高于男性,且随年龄增长发病率增加,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高频彩超提示警惕甲状腺癌者56例,随访45例行手术(39例经病理组织检查确诊为甲状腺癌,6例是良性结块),11例仍定期复查中,病理诊断提示符合率为86.67%(男性82.35%、女性89.29%)。结论高频彩超检查可对甲状腺癌的早期诊断提供依据。

  • 襄阳市国家免疫规划疫苗接种率情况调查

    作者:陶伊;黄家顺;刘斌;周国浩;张敏

    目的:调查湖北省襄阳市实施国家免疫规划疫苗接种情况,并分析其影响因素。方法全市12个县(区)全部参与调查,采取随机分层抽样方法,调查1、2、3、4、5岁年龄组各60名儿童实施国家免疫规划疫苗接种情况,应用Excel 201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300名调查对象建卡率为100.00%。卡介苗、脊髓灰质炎减毒活疫苗、百白破联合疫苗、麻疹减毒活疫苗、乙型肝炎疫苗的免疫接种率分别为99.00%、97.00%、96.33%、91.33%、97.67%。“五苗”全程免疫覆盖率为87.00%,新增扩大的国家免疫规划甲型肝炎减毒活疫苗接种率为57.22%,城镇与农村免疫规划疫苗接种率基本相当。结论全市“五苗”单苗平均接种率基本维持在较高水平,建卡率也较高,但仍存在新增免疫规划疫苗接种率低的问题,因此今后应重点强化相关工作措施,提高免疫规划工作质量。

  • 新诊断糖尿病患者周围血管病变患病率及危险因素分析

    作者:杨军;万沁;钟海花;李华

    目的:了解新诊断糖尿病患者周围血管病变(PVD)的患病率,探讨PVD发生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该院2013年6月至2015年5月在内分泌科住院并行踝肱指数(ABI)检查的648例新诊断糖尿病患者的临床资料。以ABI≤0.9作为PVD的诊断标准。648例患者中,52例(8.0%)患者合并PVD(PVD组)和596例患者未合并PVD (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在临床及生化指标上的差异,分析PVD发生的危险因素。结果男性PVD患病率为8.3%(33/398),女性为7.6%(19/250)。70岁以上患者PVD的患病率为21.6%(11/51)。PVD组吸烟史比例、高血压比例、TG水平、HDL-C水平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吸烟、高血压、TG、HDL-C是新诊断糖尿病患者PVD发生的危险因素,需要医护人员积极采取多种措施,做到早期预防、早期诊断及治疗。

  • 脑损伤新生儿血清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动态变化及临床意义

    作者:王春艳;彭好;夏长明;袁涛

    目的:了解缺氧缺血性脑病(HIE)和早产儿脑损伤(PBL)新生儿血清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水平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013年10月至2015年5月出生后第1天在该院新生儿病房住院的足月HIE患儿25例(HIE组)及PBL患儿15例(PBL组)作为观察组;将依据1分钟Apgar评分及病史有无宫内窘迫但未诊断为HIE的新生儿作为HIE组的单纯缺氧对照组(33例)和健康对照组(20例);将无脑损伤的早产儿设为PBL 组的无脑损伤对照组(20例)。应用电化学发光法测定出生后第1、5天新生儿血清NSE水平。结果 HIE组患儿同时间点血清NSE水平均高于单纯缺氧对照组和健康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单纯缺氧对照组患儿血清NSE水平高于健康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PBL组患儿同时间点血清NSE水平高于无脑损伤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各组研究对象出生后第5天平均血清NSE水平均低于出生后第1天,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清NSE水平可作为HIE的辅助诊断依据,但对诊断PBL无预测价值。

  • 大学生对近视性屈光不正矫正方法的选择

    作者:秦雯;赵同领;陈科;朱时敏;顾克英

    目的:通过对近视性屈光不正大学生群体的调查,了解其对近视性屈光不正矫正方法的选择特点,有助于加强对大学生的引导,真正改善其视觉质量。方法2015年5~7月以南宁市4所高校在校本科生作为调查对象,采用分层整群随机抽样法,对抽中班级的全部近视学生开展问卷调查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参与调查的近视性屈光不正大学生共837人,其中未进行视力矫正者7人(0.84%),均为单眼屈光不正;采用框架眼镜作为视力矫正方法的有748人(89.37%);采用角膜接触镜作为视力矫正方法者82人(9.80%);无人采用手术方式进行视力矫正。不同性别对视力矫正方法的选择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随着近视程度的加重,选择框架眼镜的学生逐渐减少,而选择角膜接触镜的学生逐渐增多,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着屈光参差程度的加重,选择框架眼镜的学生逐渐减少,而选择角膜接触镜的学生逐渐增多,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大多数大学生对近视性屈光不正矫正方法的选择是理性的。对少数单眼屈光不正又未采用任何视力矫正方法者和少数视力矫正方法的选择不适合自身状况者,应对其加强视力保健教育,使其找到适合自己的视力矫正方法。

  • 合并糖尿病住院患者糖尿病认知现状及其影响因素

    作者:陈喜;黄金

    目的:了解合并糖尿病住院患者对糖尿病知识的认知现状,并分析影响患者疾病知识认知的因素。方法运用糖尿病知识量表(ADKnowl)对海口市4家三级甲等医院的237例合并糖尿病的住院患者进行调查。结果糖尿病知识各维度得分分别为:饮食/食物(45.35±20.87)分、治疗(37.89±27.74)分、患病时(33.65±21.63)分、足部护理(51.00±25.61)分、锻炼的影响(37.93±23.81)分、吸烟/饮酒的影响(41.47±24.25)分、减少并发症的危险(57.38±28.05)分、低血糖(51.15±22.38)分。文化程度、糖尿病住院史可以解释饮食/食物知识总变异的18.7%;文化程度、治疗方案可以解释治疗知识总变异的5.6%,治疗方案、文化程度、糖尿病类型、性别可以解释患病时知识总变异的17.2%;文化程度、年龄、病程可以解释足部护理知识总变异的17.8%;治疗方案、文化程度、年龄可以解释锻炼的影响知识总变异的21.0%;文化程度、居住地可以解释吸烟/饮酒的影响知识总变异的11.7%;文化程度、病程可以解释减少并发症的危险知识总变异的12.9%;文化程度、糖尿病住院史可以解释低血糖知识总变异的13.6%。结论合并糖尿病住院患者对糖尿病认知状况不理想,其中减少并发症的危险知识掌握好,患病时知识差。患者的文化程度、病程、有无糖尿病住院史是合并糖尿病住院患者糖尿病认知的主要影响因素。

  • β-葡聚糖对巨噬细胞源性泡沫细胞胆固醇逆转运的影响及机制

    作者:李秀英;叶云

    目的:探讨β-葡聚糖对巨噬细胞源性泡沫细胞胆固醇逆转运的影响及相关机制。方法采用氧化低密度脂蛋白(oxLDL)诱导的RAW264.7巨噬细胞为泡沫细胞模型,给予β-葡聚糖进行干预。通过油红O染色及酶比色法定量检测细胞内总胆固醇和胆固醇酯水平的变化;采用Western blotting及实时定量PCR检测β-葡聚糖对巨噬细胞ATP结合盒转运蛋白A1(ABCA1)及其mRNA表达的影响并进行统计分析。同时采用蛋白合成抑制剂放线菌酮(CHX)处理细胞4、8、12 h测定ABCA1稳定性。结果与oxLDL处理组比较,β-葡聚糖对巨噬细胞摄取脂质的抑制率为(90.0±1.8)%, oxLDL处理组巨噬细胞源性泡沫细胞内胆固醇酯及总胆固醇与β-葡聚糖处理组(2.5、5.0、10.0μg/mLβ-葡聚糖+oxLDL共同孵育)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5.0、10.0μg/mLβ-葡聚糖处理组巨噬细胞源性泡沫细胞ABCA1及其mRNA表达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或0.05)。β-葡聚糖(10.0μg/mL)与CHX共同处理组在细胞孵育4、8、12 h时,ABCA1降低水平均小于CHX处理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β-葡聚糖通过增加ABCA1的表达水平及增强其稳定性,促进细胞内胆固醇的排出,终抑制巨噬细胞源性泡沫细胞的形成。

  • PBL结合TBL教学法在内科学临床实习中的应用思考

    作者:张雪扬

    临床实习是培养医学本科生基础知识、基本技能、临床思维等全方面综合能力的关键时期,具有承前启后的重要作用。针对目前临床医学专业本科生内科学临床实习中存在的普遍问题,提出将基于问题的学习(PBL)结合以团队为基础的学习(TBL)教学法应用于医学本科生的临床实习中。新颖的教学方法可以培养医学本科生的临床思维能力,提高医学本科生的学习积极性、主动性,为医学生本科进一步向临床医生转变打下扎实的基础。针对目前内科学实习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改革,将有助于提高医学本科生在临床实习的效果,从而培养出更优秀的医学人才。

  • 构建新型医学人才培养机制的思考

    作者:李贤英;郭红莲;蒋先仲

    我国现有医学人才培养机制特别是现行医学院校教育机制已经不能适应人们对医学人才的需要,构建新型医学人才培养机制成为当下我国医学教育改革的努力方向之一。该文对如何构建新型的医学人才培养机制并与现行的医学院校教育、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工作有效对接等进行探讨。

  • 药物化学实验课创新实践教学改革

    作者:郑鹏飞;欧阳勤;刘天渝

    药物化学是药学专业重要的基础课程之一,在以往的教学中药物化学实验课仅仅作为药物化学理论课的辅助,旨在通过实践操作加深学生对药物化学基本理论的理解。随着创新性教育理念的不断深入,对药学专业创新性人才的培养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该文根据作者近年教学实践,探索性地提出自主设计合成目标药物化合物的药学化学实验课创新实验改革方案,通过该项创新实践教学,训练学生运用基本知识解决专业研究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批判性思维,树立创新性研究理念。

  • 以转化医学理念开展病理学教学和实践的探讨

    作者:王娟;蔡文元;颜贝;景丽;常越;徐远义;曹相玫

    转化医学是强调基础研究与应用研究双向转化的医学研究新模式,为医学人才培养提出了新要求。病理学在基础医学教育中发挥承前启后的作用,是沟通基础医学与临床医学及临床医学与法医学之间的重要桥梁。该文阐述了在病理学教学改革过程中,运用转化医学理念,将基础医学知识与临床技能培训相结合,培养学生参与科研工作、临床医学诊断分析、法医病理学知识运用及病理技术创新的衔接和转化,探讨转化医学对病理学教学和实践应用的启示,实施医学生综合能力培养的新模式。

  • 临床诊断学多元化混合教学模式的构建及应用

    作者:马晓光;郝明

    构建基于数字化教学平台的临床诊断学多元化混合式教学模式,即将面对面的课堂教学模式、引导式教学模式、标准化病人教学模式、虚拟仿真实验教学模式有效结合,在教学中利用数字化教学平台强大的学习和交流功能,更好地适应临床诊断学教学的特点,有效地培养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创新能力,提高临床诊断学的教学质量。

  • 医学留学生生物化学教学的探索与思考

    作者:余贤军;李珊;唐微;王小波

    医学留学生教育是我国高等教育国际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生物化学是医学基础教育的主干课程,将影响相关临床专业课的学习。该文通过留学生生物化学教学实践,分析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探索提高留学生生物化学教学质量的途径。

  • 创新教学方式让病理学课堂“活”起来

    作者:杨晓荣;张建

    为培养适应社会发展要求的创新型人才,提高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提高其学习兴趣及积极性,在运用创新教学方式使其积极、主动参与教学过程的同时运用以案例为基础的教学方式,可收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1]。针对病理学课程的特点,从病理学教学内容、方法和方式、临床实习等方面进行创新,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贯穿“授之以渔”的教学理念,使学生在获取、应用知识的同时培养其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使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得到提高,从而使教学效果得到提高。

  • 药用植物学“兰科”的说课设计

    作者:张桂芳;赖小平

    说课是一种新型的教学活动,是教师在特定的场合面对同行、教学研究人员或专家系统地谈教学设想及理论依据,以达到相互交流、共同提高的教学研究形式,也是促进教师认真钻研教学、提高教学质量的一种有效途径。药用植物学是医药类学校的一门专业基础课,也是一门实践性和应用性较强的自然学科。该文以药用植物学教材中“兰科”为例探讨说课思路,从课程分析、教学对象、教学方法及教学过程等方面进行说课设计,旨在提高“兰科”的教学效果,以期对药用植物学中重点科的讲授提供经验。

  • 腹腔镜治疗胆囊结石的护理

    作者:杨英

    探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治疗胆囊结石的术后护理方法,总结护理对策,为不断改进临床护理手段提供依据。选取该院2015年3月1日至2016年2月28日接受LC的100例胆囊结石患者,进行心理护理、饮食护理、术前指导、术后护理和出院宣教等综合护理。结果仅10例患者术后出现不同程度的恶心、呕吐症状,3例发生尿潴留,术后未发生胆漏和腹腔出血等严重并发症,出院平均时间为3 d。因此,对LC治疗胆囊结石的患者进行合理术前指导,能促进手术顺利进行,以及不断更新的术后护理措施对减少术后并发症,促进患者康复,缩短住院疗程有重要作用。

  • 新癀片联合扶他林乳胶剂外用治疗痛风性关节炎的护理

    作者:刘嘉陵

    该文报道了该科2013年5月至2015年7月在常规治疗基础上配合新癀片与扶他林乳胶剂交替外敷治疗82例痛风性关节炎的护理经验。通过疼痛护理、心理护理、饮食护理、药物护理等护理方法,82例痛风性关节炎患者中,95.1%(78/82)的患者关节红、肿、热、痛快速缓解,显效明显。提示在积极治疗痛风性关节炎的基础上,采取针对性的护理,能减少痛风给患者带来的不适,同时还能缩短住院时间。

  • 预见性护理对主动脉内球囊反搏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的影响

    作者:张小群

    目的:探讨预见性护理对主动脉内球囊反搏(IABP)术后血栓等并发症发生率的影响,从而明确预见性护理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收集该科2012年1月至2015年6月接受IABP治疗的患者62例,将其分为预见性护理组和常规护理组,各31例。预见性护理组是在常规护理组基础上进行护理防范干预,比较两组血栓等并发症发生率、冠心病监护病房(CCU)监护治疗时间及平均总住院时间。结果 IABP术后常规护理组血栓或下肢缺血、感染、导管打折发生率均为9.7%(3/31),压疮发生率为3.2%(1/31),假性动脉瘤发生率为19.4%(6/31);预见性护理组患者未见血栓或下肢缺血、导管打折、压疮及感染发生,假性动脉瘤的发生率为3.2%(1/31)。两组血栓或下肢缺血、感染、导管打折、假性动脉瘤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常规护理组 D-二聚体水平[(408.29±142.45)μg/L]高于预见性护理组[(237.81±105.74)μg/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预见性护理组CCU监护治疗时间及总住院时间[(4.1±1.9)、(10.3±2.8)d]较常规护理组[(7.7±2.3)、(17.4±4.6)d]显著下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预见性护理可以显著改善IABP术后患者的预后。

  • 优质护理在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围术期的应用

    作者:张琦;夏明嫔;唐万彪

    目的:分析优质护理在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围术期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该院2014年6月至2015年6月收治的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168例,将其分为优质护理组(A组,n=86)和常规护理组(B组,n=82)。A组患者在常规护理方法的基础上给予优质护理,B组患者仅给予常规护理。比较两组患者Harris髋关节功能恢复情况、护理满意度,以及Zung编制的抑郁自评量表(SDS)和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分。结果两组患者术前SDS和SAS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A组SDS和SAS评分、Harris髋关节功能恢复优良率及护理总满意度均优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进行优质护理,能够降低患者的焦虑和抑郁程度,更好地恢复患者的关节功能,且终能够提高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

  • 心理护理在减轻初产妇产后痛苦中的应用

    作者:黄玉

    目的:探讨心理护理对减轻初产妇产后痛苦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该院于2012年12月至2015年12月收治并自然分娩的初产妇120例,将其分为心理组和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进行产妇分娩的常规护理,心理组除进行常规护理外,还进行心理护理。比较分析两组产妇的分娩时间、疼痛程度、焦虑程度。结果实施护理干预后,心理组初产妇的分娩时间、疼痛程度、焦虑程度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上对产妇进行适当的心理护理,可以有效减轻产妇的痛苦程度,帮助其早日出院,提高母儿的生活质量。

  • 社区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实施优质护理的效果

    作者:陈勇

    目的:通过对社区2型糖尿病患者实施优质护理,分析并探讨社区2型糖尿病的综合干预效果。方法抽取2013年10月该中心收治的400例60岁以上的2型糖尿病患者,将其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各20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健康教育及护理,干预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实施社区优质护理干预,比较两组血糖控制情况。结果干预组患者空腹血糖、餐后2小时血糖及糖化血红蛋白水平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实施优质社区护理干预2型糖尿病患者遵医行为显著改善,血糖控制良好;且居民满意度也得到提高。

  • 综合性护理对2型糖尿病患者自我管理能力的影响

    作者:廖雪梅

    目的:探讨综合性护理应用于2型糖尿病对提高患者自我管理能力的影响。方法选取2013年10月至2015年10月该院收治的2型糖尿病患者104例,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2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给予综合性护理,对比两组护理前后自我管理行为、自我管理能力评分和血糖指标变化情况。结果护理后,观察组自我管理行为良好率[57.69%(30/52)]明显高于对照组[19.23%(10/52)],普通饮食、特殊饮食、运动、血糖控制、药物和自我管理能力总分均高于对照组,空腹血糖、餐后2小时血糖和糖化血红蛋白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综合性护理应用于2型糖尿病可明显改善患者自我管理行为,提高自我管理能力,降低血糖水平,值得推广。

  • 医院药学工作模式的转变与临床药学学科发展

    作者:蒋先仲

    传统医院药学工作模式已经远远不能适应健康事业对药学工作的需要,作为医疗服务的一个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医院药学工作迫切需要得到优化和转变。该文对医院药学工作模式转变的现实需要、解决路径和措施及学科发展前景进行探讨,供卫生管理和政策制订部门及医院药学工作者参考。

  • 定性免疫检测的室内质量控制方法及关注点

    作者:丁海明;黎灿文

    定性免疫试验在临床免疫学检验中占有较大比例,应用广泛,大量学者对免疫学检验分析质量控制及影响免疫学检验分析质量的相关因素等内容进行了探讨。但定性免疫试验质量控制方法、规则不断被学者探索与改变,如“即刻法”、L-J 质控图法及一些衍生质控方法等。由于定性与定量免疫检测的意义在临床应用上有很大不同,完全采用或套用定量检测方法来评判定性免疫试验,有很多不适宜的地方。近几年定性免疫的室内质量控制方法逐渐从定量质控方法中分离出来,体现出其特有的性质和判断标准,该文就定性免疫检测的室内质量控制方法及关注点进行分析。

  • 品管圈活动对供应室消毒灭菌工作质量的影响

    作者:陈玥屹

    目的:观察与评价品管圈(QCC)活动在供应室消毒灭菌工作中的影响。方法2015年1~6月由供应室在岗护士组成QCC,开展工作,随机选取期间抽检样本资料作为QCC组,将2014年7~12月未开展活动时的常规抽检资料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资料QCC活动前后洗涤、包装、灭菌、表格书写质量等指标抽检合格率;分析与比较两阶段院内各科室对供应室消毒供应满意度。结果 QCC组各项清洗消毒指标抽检合格率均高于对照组,QCC活动阶段供应室服务质量总满意度高于常规管理阶段,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消毒供应室开展QCC活动,可提高供应品的清洗消毒合格率,从而进一步提高科室满意度,值得进一步推广。

  • 品管圈在手术室缩短接台手术间隔时间中的应用

    作者:冼晓琪;刘梅芳;刘小玲

    目的:探讨品管圈在手术室缩短接台手术间隔时间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7~12月该院手术室的200台手术作为对照组,另选取2014年1~6月该院手术室的200台手术作为观察组。对2013年7~12月连台手术间隔时间延迟情况的发生原因进行分析,并于2014年1~6月在手术室开展品管圈活动。对比两组手术的平均连台手术间隔时间、连台手术延迟发生率及护理工作满意度。结果观察组平均连台手术间隔时间为(48.52±2.56)min,明显低于对照组的(63.29±3.85)min,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连台手术延迟发生率为10.50%(21/200),明显低于对照组的34.50%(69/200);护理工作满意度为91.50%(183/20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46.50%(93/20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手术室护理管理过程中,开展品管圈活动,能够有效缩短连台手术的间隔时间,提高手术室的周转效率,提高护理工作满意度。

  • 品管圈在降低基层医院血源性职业暴露发生率中的应用

    作者:罗敏;吕维维

    目的:在基层医院运用品管圈的管理方法与技巧,探讨符合临床实际工作中预防针刺伤的方法,降低护士血源性职业暴露发生率。方法成立品管圈,以“降低血源性职业暴露发生率”为主题,开展一系列活动,并做到持续改进。结果规范了该院护士容易发生血源性职业暴露的操作流程,改用了安全器具,使2015年该院护士血源性职业暴露发生率较2014年降低,由10.4%降至4.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通过品管圈活动,使基层医院护士的血源性职业暴露发生率降低;使护士更善于发现及解决实际工作中的问题,更能体现护士的自身价值。

  • EB病毒与鼻咽癌发生发展关系的研究进展

    作者:吴若实(综述);农胜利(审校)

    鼻咽癌在中国南方长江流域地区是高发的肿瘤,虽然鼻咽癌在西方国家比较少见,但是在我国比较多见,尤其是在广东地区高发,又被称为“广东癌”,鼻咽癌的病因机制是多因素的,包括基因遗传易感性,EB病毒(EBV)的感染和饮食因素等[1]。鼻咽癌的发生与EBV的感染有着密切关系,鼻咽癌常见的病理类型是未分化型癌,几乎在每一个鼻咽癌细胞中均可证实有EBV的感染。

  • 成人复发/难治性急性髓系白血病治疗现状及进展

    作者:陈旭(综述);王利(审校)

    急性髓系白血病(AML)是目前发病率高的白血病类型,目前只有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APL)治疗效果相对较为理想,而其他非APL的AML患者,虽经传统标准的蒽环类药物联合阿糖胞苷(Ara-C)诱导化疗,完全缓解(CR)率可达50%~80%,但仍有相当一部分患者出现难治或复发,5年总生存率(OS)不足20%。本文结合近几年相关文献简单总结了成人复发/难治性AML的治疗现状,并就一些分子靶向药物、免疫调节剂等新药研发进展进行综述。

  • 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症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的治疗进展

    作者:耿波(综述);罗诗樵(审校)

    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是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症的严重并发症之一,病死率约43.5%。肝硬化患者中高达50%存在食管胃底静脉曲张,年破裂出血率为5%~15%[1],防治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显得尤为重要。经过数十年的发展,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的发生率及病死率明显降低,现对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症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的治疗现状作一综述。

  • 高强度聚焦超声治疗子宫腺肌病的临床应用进展

    作者:郑婵(综述);张炼(审校)

    子宫腺肌病是一种由多种因素引起的子宫内膜异位到肌层的常见妇科疾病,主要以痛经、经量增多、子宫体积增大为主要临床症状。根治性的治疗手段为子宫切除;保留子宫的手术方式包括局部病灶切除、肌层电灼等;药物保守治疗包括雌孕激素、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激动剂-α(gonadotrophine-releasing hormone agonist , GnRH-α)类药物等。高强度聚焦超声(high intensity fo-cused ultrasound,HIFU)作为一项新技术,通过高温使病灶凝固性坏死,达到治疗目的。目前已较广泛地应用于子宫肌瘤、子宫腺肌病等妇科常见疾病的治疗。本文拟对HIFU治疗子宫腺肌病的应用进展作一综述。

  • 成人感染后咳嗽的发病机制临床诊断与西医治疗进展

    作者:蒋春芳(综述);刘纯(审校)

    咳嗽是呼吸系统常见的症状,许多患者在喷嚏、鼻塞、流涕、头痛、发热等普通感冒症状消失后,咳嗽仍持续且迁延不愈,一般表现为干咳或咳少许白色黏液痰,血象及胸部影像学无异常,临床上称之为感染后咳嗽(PIC)。现普遍认为PIC主要由病毒、细菌如百日咳杆菌、肺炎支原体、肺炎衣原体等感染引起,病毒以鼻病毒、冠状病毒、呼吸道合胞病毒(RSV)、流行性感冒(流感)病毒、副流感病毒常见[1]。PIC病程一般3~8周,属亚急性咳嗽范畴,比占达40%~50%[2]。PIC具有自限性,一般不会直接引起患者死亡,但频繁持久的咳嗽常引起焦虑、失眠、困倦、声音嘶哑等,严重影响患者的工作、生活,因此患者诊治需求高。PIC发病机制目前尚未完全清楚,缺乏特异性临床症状,无客观检查指标,也无针对性治疗方法,主要为对症治疗。现就近年来PIC的发病机制、临床诊断及西医治疗现状作一综述。

  • 诱导热休克蛋白70形成预处理对心肌保护的研究进展

    作者:张国锐(综述);王元星(审校)

    生物体在受到外界有害刺激时(如高温热休克、创伤、感染、缺氧等)会快速作出一种自我保护反应,相应基因开始激活表达,产生一种特殊保护机体的蛋白--热休克蛋白(HSP)。HSP家族基于相对分子质量可划分7类:小HSP家族、HSP10/60家族、HSP40家族、HSP70家族、HSP90家族、HSP110家族和CCT家族。不同相对分子质量的HSP对机体有不同的保护作用,如抗动脉粥样硬化、参与肿瘤免疫、预防及治疗应激性溃疡、保护视网膜色素上皮细胞、改善缺血性脑损伤、减轻肾脏缺血再灌注损伤等。其中HSP70对心肌保护作用的研究也越来越多,多项研究表明HSP70具有保护心肌的作用。

  • 特发性肺纤维化发病机制及药物治疗进展

    作者:陈卓(综述);胡良安(审校)

    特发性肺纤维化(IPF)是一种病因不明的间质性肺炎,好发于老年人,以进行性呼吸困难和肺功能不可逆下降为主要表现,胸部高分辨CT(HRCT)表现为双下肺网状或蜂窝状影。IPF致残率和致死率高,从确诊之日起,中位生存期小于3年[1]。但是多年来一直缺乏有效的治疗药物。随着对IPF发病机制认识的深入,近期上市了2种名为吡非尼酮和尼特达尼的新药,临床试验显示二者能延缓IPF的进展。与此同时,还有一些新药处于临床试验中,为IPF的治疗带来了曙光。本文将对IPF的发病机制和药物治疗进行综述。

  • 浆细胞性乳腺炎的诊疗进展

    作者:陈薪旭(综述);印国兵(审校)

    浆细胞性乳腺炎(PCM)是一类乳腺炎症病变的统称,常简称浆乳,好发于中青年非哺乳期女性。从病理角度看,PCM早期常以乳腺导管异常非恶性扩张为主要特征,后期导管内的脂性物质或鳞状上皮的角质脱落后堆积、外溢,导致大量浆细胞、巨噬细胞及淋巴细胞等炎症细胞浸润,从而引起炎症、类炎症及免疫反应。主要有导管周围乳腺炎(PDM)、乳腺导管扩张症(MDE)和特发性肉芽肿性乳腺炎(IGM)3种表现类型。由于PCM临床症状及无创检查结果常无明显特异性,因此易被误诊误治。且PCM经非手术治疗及局部病灶切除后,极易复发,常需反复多次手术,严重影响乳房外观,甚至因多次手术造成严重瘢痕粘连,终不得不切除整个患侧乳房,这是乳腺外科临床工作中不得不攻克的一个难题。本文就PCM的发病原因、诊断、鉴别诊断及其治疗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旨在尽可能准确地抓住PCM的诊治关键点,寻找PCM下一步临床研究的方向。

  • 结外NK/T细胞淋巴瘤的治疗研究进展

    作者:唐学琴(综述);黄江菊(审校)

    结外NK/T细胞淋巴瘤(ENKTCL)是一种罕见的结外非霍奇金淋巴瘤(NHL),占NHL的5%~15%,由于其多原发于鼻腔,80%的 ENKTCL 为鼻 NK/T 细胞淋巴瘤[1],因此ENKTCL又称鼻NK/T细胞淋巴瘤(NNKTL)[2]。该病在亚洲的发病率较高,墨西哥和南美国家也较多见,欧洲和北美国家相对少见[3-4]。其好发于中年男性,中位年龄为45岁,男女发病比例为2.7∶1[3]。其发生可能与EB病毒有关[3]。ENKTCL的病理表现为肿瘤细胞侵袭性生长,导致组织灶性坏死[2,5]。该病早期主要表现为黏膜溃疡,表面附有脓痂或血痂,可伴恶臭。由于其高度的侵袭性及对化疗易耐受的特点,故预后差。早期单独放疗效果很好,晚期或复发病例预后差[6]。现就近几年来与ENKTCL的治疗进展予以综述。

  • 肝脏储备功能的评估方法研究进展

    作者:易亚阳(综述);李德卫(审校)

    肝脏储备功能是反映肝脏潜力的指标,是全部肝脏细胞能够发挥正常生理功能的总和。在我国,肝切除术后患者发生肝功能衰竭仍是死亡的主要原因[1-2]。因此,术前应尽可能全面、准确地评估肝脏功能储备,以预测及降低术后发生肝功能衰竭的概率,从而降低患者死亡风险。目前肝脏储备功能的评估方法很多,但均仅能从某一方面评估肝脏储备功能,全面有效评估肝脏储备功能仍需采用多种方法相结合[3]。本文对肝脏储备功能的评估方法进行综述。

  • 婴儿期抗生素暴露与儿童支气管哮喘发病的相关性研究进展

    作者:刘彤彤(综述);符州(审校)

    支气管哮喘,简称哮喘,是一种以慢性气道炎症为特征的异质性疾病,具有喘息、气促、胸闷和咳嗽的呼吸道症状,伴可变的呼气气流受限,呼吸道症状和强度随时间而变化[1]。哮喘是儿童常见的气道慢性疾病,全球6~7岁儿童哮喘的患病率高达10%,与发展中国家相比,发达国家儿童哮喘患病率更高[2],但近十年来发展中国家儿童哮喘患病率也呈逐年增长趋势[3]。哮喘已然成为威胁全球儿童健康的重大问题。其发病机制目前尚不完全明确。哮喘的发病具有个体差异性,是多种因素共同参与和作用的结果,如遗传因素、环境因素及宿主因素等;“卫生假说”提出生命早期微生物的暴露,可以减少儿童日后发展为过敏性疾病的概率;那么基于卫生假说的观点,婴儿期应用抗生素减少细菌的暴露机会,进而很有可能增加儿童患某些过敏性疾病的风险。近年来众多研究发现,生命早期抗生素的应用可能增加了儿童哮喘的发病风险。但也有部分研究认为生命早期抗生素暴露与哮喘发病并不相关,是由于哮喘家族史及呼吸道感染共同混淆所致。并且不同抗菌谱药物在增加哮喘发病风险方面相关性不尽相同。本文就婴儿期抗生素暴露与儿童哮喘发病相关性作一综述。

  • HBV X蛋白与非编码RNA在HBV相关性肝癌进程中相关性的研究进展

    作者:孙子军(综述);何松(审校)

    原发性肝细胞肝癌(HCC)是临床上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全球每年大约有25万新发的肝癌患者,有50万~60万人死于肝癌[1]。肝癌的形成涉及多个遗传学及分子学的改变,虽然众多的因素如酒精、滥用药物、炎症性肝病均可导致肝癌的形成,但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仍是导致肝癌形成的主要原因。全世界约有2.4亿人感染HBV,HBV 是一个不完全环状双链DNA,其包含4个开放读码框(ORF),分别编码4种蛋白,即S、X、E、C蛋白。HBV中的X基因作为小的一个ORF,编码由154个氨基酸组成,相对分子质量为17×103的蛋白HBx[2-3],HBx参与众多重要的生物学过程,如细胞信号传递、周期进程、细胞增殖与凋亡等,在HCC的形成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

  • 氟保护漆防龋的研究进展

    作者:陈珊;张露露(综述);柳志文(审校)

    局部应用氟化物是世界公认的有效防龋措施之一。氟保护漆作为一种缓释剂型的氟化物,早于1994年被批准应用于临床。现在临床常用的氟保护漆有duraphat (2.26%F)和protector(0.10%F)2种。前者以松香为基质,后者以聚氨基甲酸乙酯为基质,此外还含有蜂蜡、树胶、虫胶、乳漆、流动增强剂、糖精、调味剂等成分,这决定了氟保护漆有高黏度、遇唾液固化、味甜的特点。氟保护漆使用安全、操作简便、作用持续稳定、易被人接受,因而在临床上应用广泛。本文根据近年来国内外学者的研究,就氟保护漆防龋的作用机制及临床应用进行综述。

  • 抗NMDA受体脑炎的研究进展

    作者:贾微(综述);杨琴(审校)

    抗N-甲基-D-天冬氨酸(N-methyl-D-asparate,NMDA)受体脑炎是一种由抗NMDA 受体NR1亚基抗体介导的以精神行为异常、记忆减退、言语障碍、抽搐、意识障碍、运动障碍、通气失调和自主神经功能紊乱为主要表现,脑脊液和(或)血清抗谷氨酸(Glu)NR1免疫球蛋白G(IgG)抗体阳性的自身免疫性脑炎[1-3]。由Dalmau 等[1]于2007年首次报道,后报道逐渐增多。该病早诊断、早治疗,疗效较好,但因临床医生对该病的认识不足,往往漏诊、误诊,延误治疗,导致预后不佳。因此,本文从流行病学、发病机制、临床表现、辅助检查、诊断、治疗及预后等方面对该病作一综述,以提高临床医生对该病的认识。

  • 肢端肥大症合并心脏损害1例并文献复习

    作者:钟艾凌;蒲九君;阮伦亮;靳凯;杨刚

    肢端肥大症是垂体生长激素腺瘤在成年期的临床表现。该病起病隐匿,进展缓慢,初次就诊原因可以是其继发的其他系统器官病变,如高血压、糖尿病、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等,接诊医生有意识关注患者体征及必要时完善垂体相关检查,才能避免漏诊及更全面评估患者病情。肢端肥大症目前的治疗方式是以手术治疗为主的综合治疗,其围术期治疗尤以心血管系统及呼吸系统为重。现介绍本科2014年诊治的肢端肥大症合并心脏损害1例,并进行相关文献复习,借以提高临床医生对该类患者围术期管理及治疗的认识。

  • 胎盘植入致失血性休克1例的急救与护理

    作者:蔡永雪

    胎盘植入是指胎盘绒毛传入子宫壁肌层,分为部分性植入和完全性植入。部分性胎盘植入因胎盘部分剥离、部分未剥离,导致子宫收缩不良,已剥离面血窦开放发生致命性出血[1],是一种少见且严重的产科并发症,可引起大出血等急腹症,甚至危及产妇生命。任何可能导致子宫蜕膜缺乏或发育不全的原因都有可能导致胎盘植入,往往需要切除子宫以保全患者的生命,使患者丧失生育能力,正常的生理周期也开始紊乱,对其心理健康及内分泌系统均产生不良影响。2015年1月本科收治1例剖宫产术中胎盘植入致子宫次全切除的患者,经及时救治和精心护理,效果满意,现将抢救和护理结果报道如下。

  • 长期误诊为哮喘的嗜酸性肉芽肿性多血管炎1例报道

    作者:郝榆霞;娄京涛;危凤藕

    嗜酸性肉芽肿性多血管炎(EGPA)又称变应性肉芽肿性血管炎,1951年Churg和Strauss首先报道了13例具有哮喘、嗜酸性粒细胞增高、肉芽肿性炎、坏死性系统性血管炎和坏死性肾小球肾炎,故又称为Churg-Strauss综合征(CSS)。EGPA是一种临床少见的自身免疫性疾病,临床表现多样,可多系统受累,较难确诊。常以哮喘为首发症状,诊断缺乏特异性,故常常误诊为难治性哮喘,确诊需较长时间。现将1例EGPA的诊治报道如下。

现代医药卫生分期目录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