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后脓尿和菌尿自然变迁的临床研究

    作者:杜震;陈山;乔庐东

    目的 探讨经尿道前列腺电切(TU RP)术后不同时间脓尿、菌尿的发生率和变化规律及意义,为指导抗菌药物应用提供依据. 方法 2011年3月至2012年5月收治84例前列腺增生患者,年龄61 ~ 87岁,平均(71.9±7.6)岁.前列腺体积27.8~118.0 ml,平均(70.8±24.1) ml.均行TURP治疗,术后1周拔除导尿管时行导尿管培养及次日晨(24h后)尿常规、尿培养,并在术后第1、2、3个月时随访患者的尿常规、尿培养.诊断标准:尿常规检查白细胞>5个/HP为脓尿,尿培养细菌计数≥1×104 CFU/ml为菌尿,导管培养细菌计数≥1× 104 CFU/ml为细菌培养阳性.脓尿合并菌尿者定义为尿路感染,予抗菌药物治疗后出组. 结果 术后1周、1个月、2个月、3个月的脓尿率分别为54.8% (46/84)、100.0% (82/82)、65.8%(48/73)、34.2%(25/7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个月有脓尿组前列腺切除体积为(31.4±15.2) ml,无脓尿组为(24.8± 11.6) ml,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周、1个月、2个月、3个月的菌尿率分别为7.1%(6/84)、11.0%(9/82)、6.8%(5/73)、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TURP术后患者均会出现脓尿,且随时间延长发生率逐渐降低,单纯脓尿而无菌尿者为炎症性反应,单纯菌尿而无脓尿者为无症状菌尿或细菌定植,均无需抗菌药物治疗.

  • 川崎病伴有泌尿系受累患儿的临床特征分析

    作者:周楠;王阳;陈佳佳;陈黎;唐晓蕾

    目的 探讨川崎病伴有泌尿系受累患儿的临床特征及转归.方法 回顾性分析川崎病患儿的临床及辅助检查资料,比较伴或不伴泌尿系受累患儿两组间临床特征的差异及对丙种球蛋白治疗的敏感性.结果 诊断明确且资料完整的川崎病患儿797例,泌尿系受累者105例(13.2%).男女比例为2∶1,尿检异常以白细胞尿多见[74例(70.5%)].9例(52.6%)患儿尿检肾早期损害指标(包括IgG或微量白蛋白或β2微球蛋白)提示升高.67例患儿行超声检查,3例患儿超声提示双肾增大,5例提示回声增强.58例患儿复查尿常规,89.7%的患儿在1周之内恢复.泌尿系受累患儿出现发热、淋巴结肿大及口唇改变的比例显著高于无泌尿系受累组(P<0.05),但冠状动脉受累比例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泌尿系受累组对丙种球蛋白冲击后不敏感比例升高(16.2% vs.7.2%),但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川崎病患儿泌尿系统损伤以白细胞尿为多见,多于1~2周内恢复.泌尿系受累患儿发热、淋巴结肿大及口唇改变显著,对冠脉损伤无显著影响,对丙种球蛋白冲击不敏感比例有增高趋势.

    关键词: 川崎病 泌尿系 脓尿
  • 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后脓尿和菌尿状况改变研究

    作者:李恤民

    目的 探讨前列腺增生(BPH)患者行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TURP)后脓尿和菌尿状况改变.方法 40例BPH患者均行TURP治疗,术后摘除导尿管时,行导尿管培养,并于术后1周,术后1、2及3个月检测尿常规及尿培养.结果 术后1周,术后1、2及3个月脓尿、菌尿及两者合并发生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术前因尿潴留行导尿术、吸烟、饮酒、患有内科疾病(糖尿病和心脑血管病)和前列腺切除体积均是术后1个月菌尿率的影响因素(均P< 0.05).结论 TRUP术后患者脓尿和菌尿率呈先增长后降低的趋势,菌尿可能为无症状菌尿.随着时间的延长,脓尿率、菌尿率和脓尿合并菌尿率逐渐降低,无需药物治疗.

  • 抗菌治疗脊髓损伤致脓尿的效果分析

    作者:董燕;曾晓艳;陈波

    目的 探讨脊髓损伤患者出现脓尿时进行抗菌治疗的疗效.方法 65份尿液浑浊尿检提示脓尿患者分为治疗组37份,接受了抗菌治疗,对照组28份未接受抗菌治疗.结果 治疗组在使用抗菌治疗后脓尿转阴率为72.97%,对照组为46.43%,两者有显著性差异(P<0.05).在随后的1个月内治疗组脓尿复发率为74.07%,对照组为69.23%,两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组出现症状性尿路感染5例(13.51%),对照组3例(10.71%),两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脊髓损伤出现尿液浑浊伴脓尿时采取抗菌治疗无显著益处.

  • 76例未成年患者急性附睾炎临床特点分析

    作者:戴志红;白杰;王镇伟;崔昊昱;刘志宇;王梁

    目的:总结未成年患者急性附睾炎的发病特点,探讨未成年患者急性附睾炎的规范化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8年1月~2016年6月确诊为急性附睾炎的142例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年龄分为未成年组76例(A组,<18岁)和成年组66例(B组,≥18岁).结果:A、B两组在发病年龄、症状持续时间、住院时间及发病部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B组在血白细胞计数(WBC)、C反应蛋白(CRP)、脓尿发生率及尿培养的阳性率明显高于A组.A组中仅有3例出现脓尿及1例尿培养阳性.结论:未成年急性附睾炎主要以特发性附睾炎为主,对于就诊的未成年急性附睾炎常规使用抗生素治疗应慎重,但对于有脓尿无论尿培养是否阳性的患者应使用抗生素治疗.

  • 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伴术前脓尿的临床特点及预后分析

    作者:吴周亮;徐浩;沙楠;张羽;申忠华;邢晨;刘肖腾;汤洋;吴长利

    目的:探讨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non-muscle-invasive bladder cancer,NMIBC)伴术前脓尿患者的临床特点及脓尿对其预后方面的临床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11月~2011年3月我院278例首发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定义脓尿为每高倍视野下尿白细胞数量≥5个,根据术前尿白细胞值,将患者分为脓尿-组(尿白细胞<5)和脓尿+组(尿白细胞≥5),运用卡方检验分析脓尿和各临床病理特点之间的关系,运用Kaplan-Meier法比较两组之间无复发生存期(recurrence-free survival,RFS)和无进展生存期(progression-free survival,PFS)的区别,并用Log-rank检验评估其统计学意义.结果:278例NMIBC患者中,有98例(35.3%)出现术前脓尿,平均随访48.6(3~72)个月.在随访期间内,脓尿的出现与大体积、多发、高TNM分期、高级别肿瘤以及高复发率和高进展率显著相关,且经Kaplan-Meier法分析发现,脓尿+组患者无复发生存率明显低于脓尿-组患者(58.2% vs.71.7%,P=0.016);同样,脓尿+组患者无进展生存率也明显低于脓尿-组患者(74.5% vs.85.6%,P=0.018).结论: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伴术前脓尿患者肿瘤多发且体积大,组织学分级和临床分期高,预后较差,应积极手术治疗并术后密切随访.

  • 术后应用抗生素对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前无菌尿患者的合理性评价

    作者:张琦;徐光勇;张唯力

    目的:探讨无菌尿的前列腺增生患者在行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TURP)后应用抗生素治疗的疗效,为临床合理用药及术后患者脓血尿的治疗提供指导。方法将2015年1~6月该院收治的40例TURP术前无菌尿的良性前列腺增生患者分为抗生素组和对照组,各20例。抗生素组于术后开始使用预防性静脉抗菌方案,连续使用7 d,出院后继续口服抗生素7d。对照组于术后开始使用静脉抗菌方案,连续使用5d至拔除尿管后停用抗生素,改静脉滴注生理盐水作为安慰对照剂,出院后口服非抗生素安慰剂。比较两组TURP术后5、7、14、28 d患者脓尿及血尿发生情况。结果术后5、7、14、28 d,抗生素组脓尿发生率分别为60.0%、100.0%、85.0%、40.0%,对照组脓尿发生率分别为55.0%、95.0%、90.0%、35.0%;术后5、7、14、28 d,抗生素组血尿发生率分别为100.0%、100.0%、80.0%、35.0%,对照组血尿发生率分别为100.0%、100.0%、75.0%、30.0%。两组脓尿及血尿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TURP患者术后应用14 d抗生素及5 d抗生素2种治疗方案的治疗效果无明显差别,患者均会出现脓尿、血尿。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