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围术期预防性使用抗生素对高龄起搏器置入患者安全性评价

    作者:谭志胜;杨宇;刘晓丽;王红

    目的 评价围术期24h内预防性使用抗生素对置入起搏器的高龄患者预防感染发生的安全性.方法 对置入心脏起搏器的115例高龄患者分两组,围术期24 h内使用抗生素的预防组(55例)和常规术前及术后使用抗生素的常规组(60例),比较两组囊袋血肿、囊袋感染、伤口感染、肺部感染、住院天数、术后1~3个月感染、术后6个月再次入院等情况.结果 术后发生并发症共20例(17.39%),预防组和常规组发生囊袋血肿分别为2例(3.64%)和3例(5.00%),肺部感染5例(9.09%)和6例(10.00%),住院天数(25.63±7.25)d和(23.87±8.12)d,术后1~3个月内发生感染3例(5.45%)和3例(5.00%),6个月内再入院14次(25.5%)和13次(21.7%).术后并发症、术后肺部感染、住院天数、术后1~3个月内发生感染数、6个月内再入院数两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于置入心脏起搏器的高龄患者,围术期24 h内预防性使用抗生素并未增加术后感染风险,提倡在高龄起搏器置入患者围术期合理规范使用抗生素.

  • 预防性使用抗生素对胎膜早破产妇的母婴预后的影响

    作者:王志彬

    目的 研究探讨预防性使用抗生素的胎膜早破产妇的母婴预后情况.方法 选取本院2015年4月至2017年1月收治的胎膜早破产妇40例,依据产妇抗生素用药意愿进行分组观察,观察组20例,针对胎膜早破产妇病情状态给予预防性抗生素治疗,对照组20例,未实施抗生素用药,观察两组母婴预后效果.结果 观察组产妇在剖宫产率、产后感染、绒毛膜炎以及胎儿窘迫、新生儿吸入性肺炎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采取预防性用药方式进行胎膜早破的期待治疗,可延长胎儿妊娠发育时间,降低宫内感染率,降低新生儿并发症,改善治疗效果.

  • 风湿免疫性疾病并发结核感染的临床特征分析

    作者:邓国防;王玉香;陈涛;王庆文;郑俊峰;谭洁;张培泽

    目的 分析风湿免疫性疾病患者并发结核感染的状况,探讨风湿免疫性疾病患者并发结核感染的特点.方法 对2011年1月至2015年12月深圳市第三人民医院和北京大学深圳医院诊断为风湿免疫性疾病的1218例患者进行结核筛查,对其中并发结核感染的300例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系统性红斑狼疮(systemic lupus erythematosus, SLE)患者32例,强直性脊柱炎(ankylosing spondylitis, AS)患者 I74例,类风湿关节炎(rheumatoid arthritis, RA)患者73例,干燥综合征(sicca syndrome, SS)患者18例,皮肌炎(dermatomyositis,DM)患者3例.应用结核菌素皮肤试验(tuberculin skin test, TST)、X线摄影、CT扫描和病原学检查等方法评价结核感染状况,并进行追踪随访24~36个月.结果 300例风湿免疫性疾病并发结核感染患者中,结核潜伏感染(latent tuberculosis infection,LTBI)发生率为86. 33%(259/300),非活动性结核病(inactive tuberculosis,IATB)发生率为9.0%(27/300),活动性结核病(active tuberculosis, ATB)发生率为4.67%(14/300);并发结核感染患者中,男性占54.7%(164/300),女性占45.3% (136/3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8.368, P<0.01);在结核筛查的1218例患者中,不同风湿免疫性疾病患者并发结核感染率(包括LTBI+ATB+IATB)[SLE占9.5%(32/335), AS占37.7%(174/461),RA占22.7%(73/321),SS占26.4%(18/68),DM占9.1(3/33)]的构成不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88.766, P<0.01);不同风湿免疫性疾病患者并发结核潜伏感染率(TST方法检测)[SLE占8.0%(27/335),AS占33.6%(155/461),RA占18.7% (60/321),SS占23.5%(16/68),DM占3.0(1/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 84.971,P<0.01).结论 风湿免疫性疾病患者并发结核感染以LTBI为主,AS患者并发结核感染的比例高,男性多于女性,临床医生应增强认识.

  • 预防性应用抗生素对肝硬化并发上消化道出血的疗效影响

    作者:董伟;田道容;曾梅

    目的:探讨预防性应用抗生素对于肝硬化并发上消化道出血疗效的影响.方法:收治肝硬化并发上消化道出血患者99例,随机分为抗生素预防治疗观察组49例和对照组50例.监测入院时合并感染率、止血时间、平均住院天数及院内感染率差异.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比较,平均出血停止时间、平均住院天数、院内感染发生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预防性应用抗生素治疗肝硬化并发上消化道出血患者疗效肯定,有临床意义.

  • 大腿后筋膜室综合征1例报告

    作者:于长征;刘少璐

    病历资料患者,女,53岁.2007年因车祸致右大腿外伤.入院查体:右侧大腿肿胀,压痛,大腿中段可触及骨擦感,有假关节形成.右下肢感觉无异常,肌力正常,右足背动脉搏动有力.以"右股骨粉碎性骨折"收住我院骨科.入院后给予右胫骨结节牵引及输液治疗,右大腿肿胀逐渐消退.入院后4天在硬膜外麻醉下行右股骨骨折切开复位钢板内固定术.术后给予补液、止血及抗生素预防感染治疗.术后2天患者突然诉右大腿后方疼痛、肿胀,立即静脉注射甘露醇250ml及地塞米松10mg,患者局部疼痛仍持续加重.

  • 预防性抗生素应用对肝硬化并消化道出血患者医院感染的影响

    作者:王蕾;鲍中英;苑晓冬

    目的 对肝硬化上消化道出血并发医院感染患者使用抗菌药物进行观察分析,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方法 选择医院2012年1月至2013年12月收治的180例肝硬化合并上消化道出血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所有患者随机分成头孢曲松钠组、左氧氟沙星组和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不用抗菌药物,观察比较三组患者医院感染率、再出血率和住院期间死亡率等.结果 头孢曲松钠组患者医院感染率为8.33%,再出血率为8.33%,明显好于对照组(P<0.05),左氧氟沙星组其医院感染率、再出血率分别为10.0%、6.67%,明显好于对照组(P<0.05),但抗生素两组间医院感染率、再出血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三组间病死率无统计学差别.结论 肝硬化并上消化道出血患者预防性抗生素应用,可降低医院感染发生率和再出血率,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 骨科手术后切口感染的病原学分析

    作者:崔凤金;曾思平

    目的 分析骨外科手术后切口感染的情况,为术后患者伤口感染预防及防治提供依据.方法 2009年1月至2011年12月,根据本院骨科住院手术患者伤口情况,留取骨科手术后切口感染的伤口分泌物并送微生物室进行检验,对其中病原菌的分布和耐药性进行相关因素分析.结果 病原微生物的感染与手术切口的分类有关,其中Ⅰ类切口的感染率低,而Ⅱ类和Ⅲ类切口的感染率高[ 5.9%( 14/237)比39.2%( 93/237)、54.8%(130/237),均P<0.05].术后患者切口感染的阳性菌以金黄色葡萄球菌为主,阴性菌以大肠埃希菌为主.结论 骨外科手术患者切口感染原因多样,应注意提高患者免疫力.感染时应根据感染病原菌进行抗生素的个性化治疗.

  • 美容整形外科预防性应用抗生素调查

    作者:魏培翰;张撰荣;曹其武;张红军

    目的:探讨抗生素在美容整形外科预防切口感染中的作用.方法:调查美容整形外科手术1 143例次.围手术期用药869例,未用药274例.对切口感染与围手术期抗生素是否使用及用药时间进行比较并行χ2分析.结果:未用药者感染率5.84%,用药者感染率为1.96%(P<0.05),感染切口术中用药者仅3例(13%).结论:围手术期预防性应用抗生素可明显降低切口感染率.抗生素术中使用优于单纯术后应用.

  • 不同抗生素用药方案在预防腹膜透析置管术后腹膜炎中的比较

    作者:郑佳麒;熊子波;熊祖应;梁伟;廖玉梅;高敏;徐春华;熊萍

    目的 比较不同预防性用药方案在新置腹膜透析导管患者的使用情况,探讨抗生素用药在预防新置腹膜透析导管患者术后发生腹膜炎的重要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8年10月至2012年10月在北京大学深圳医院肾内科腹膜透析中心接受腹膜透析置管术开始行腹膜透析治疗的患者173例.按照预防性使用抗生素方法分为3组,A组:患者在腹膜透析置管术后3天内使用含有头孢唑啉0.25g/L的腹透液,共计101例次;B组:患者在腹膜透析置管术前3h静脉滴注头孢唑林0.5g,共计48例次;C组:患者术前及术后3天均未使用抗生素,共计24例次.比较3组患者术后14天内腹膜炎的发生率.结果 A组101例患者中l例出现腹膜炎,发生在术后第11天,占0.99%;B组48例患者中2例出现腹膜炎,均发生在术后第1天,占4.17%;C组24例患者中4例出现腹膜炎,3例发生在术后第1天,1例发生在术后第2天,占16.67%.对3组患者腹膜炎发生率进行两两比较,A组与C组比较,P=-0.005,P<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B组与C组比较,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A组与B组比较,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腹膜透析置管术围手术期预防性抗生素用药十分有必要,术后腹腔内给药或术前一次静脉用药能有效预防术后腹膜炎发生.

  • 经腹腔腹膜前“二合一”网片腹股沟疝修补术免预防性抗菌药的临床观察

    作者:彭亮;潘乃梁

    目的 临床观察经腹腔腹膜前“二合一”网片腹股沟疝修补术免预防性抗菌药使用是否安全、可靠.方法 2011年6月至2012年8月共收治203例成人腹股沟疝患者,实施经腹腔腹膜前“二合一”网片腹股沟疝修补,前瞻性方法按一定条件筛选出56例,围手术期免用预防性抗菌药物.结果 203例患者通过电话或门诊随访,随访时间1个月至1年,中位时间6个月,未发生术后伤口及补片感染.结论 部分患者在实施经腹腔膜前“二合一”网片腹股沟疝修补术免预防性抗菌药安全、可靠,并不会增加术后感染的机会.

  • 氟康唑预防应用对深部真菌感染高危患者体内分离的念珠菌药物敏感性的影响

    作者:余进;张敏;李若瑜;许蔚林;任汉云;宋以信

    目的 通过对深部真菌感染高危患者体内分离的念珠菌进行体外药敏试验,了解氟康唑预防用药对其药物敏感性的影响.方法 采用微量稀释法测定152株分离自血液科、重症监护病房和老年科病房住院患者的痰、尿、便和支气管灌洗液的念珠菌对氟康唑的敏感性.对氟康唑预防用药组和未预防用药组两组念珠菌对氟康唑的敏感性差异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93.4%(142/152)的念珠菌对氟康唑敏感.氟康唑预防用药组和非预防用药组非白念珠菌分离率分别为41.4%(12/29)和25.3%(21/83),两者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67,P>0.05).氟康唑预防用药组和非预防用药组MIC>8 μg/ml的菌株数分别为7株(24.1%)和3株(3.6%),两者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8.75,P<0.05).氟康唑预防用药会导致念珠菌MIC值的提高.结论 从深部真菌感染高危患者体内分离的大部分念珠菌菌株对氟康唑敏感.氟康唑预防用药可能会导致对氟康唑不敏感的念珠菌菌株感染的出现.

  • 抗生素预防择期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感染

    作者:史景溪;张晓东;孙涛

    目的探讨择期腹腔镜胆囊切除术预防性应用抗生素的价值.方法回顾性研究1998-04/2001-03住院病人择期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共119例,随机分为A组64例在麻醉前30min和术后24h内给予抗生素治疗,B组55例无抗生素治疗,两组分别记录病人的年龄、性别、糖尿病数目、手术时间、术后住院时间、术中胆囊破裂数目、胆汁感染数目、感染性并发症的数目.所有资料与感染现象的发生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 A组切口感染1例,因胆漏导致肝下脓肿1例、泌尿系感染1例;B组切口感染1例,泌尿系感染1例,支气管肺炎1例.两组无显著性差异结论在择期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抗生素的应用并不能影响感染的发生率和程度.

  • 伊曲康唑与氟康唑预防肝移植术后侵袭性真菌感染疗效比较

    作者:蔡常洁;易述红;郭怡;李敏如;易慧敏;杨扬;陆敏强;陈规划

    目的 比较伊曲康唑口服液和氟康唑胶囊预防肝移植术后侵袭性真菌感染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 本试验为随机、对照、开放的临床试验.入选的60例肝移植术后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试验组(30例)使用伊曲康唑口服液预防肝移植术后真菌感染,20ml,1次/d,空腹服用;对照组(30例)使用口服氟康唑胶囊预防肝移植术后真菌感染,0.15 g,1次/d;两组均常规使用15 d,在服药期间观察两组患者真菌感染的发生情况和药物敏感情况.结果 伊曲康唑口服液组服药期间有3例发生真菌感染,感染率为10.0%,其中确诊1例,临床诊断2例.氟康唑胶囊组10例发生真菌感染,感染率为33.3%,其中确诊2例,临床诊断6例,拟诊2例.两组患者真菌感染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用药前及用药后两组患者肝肾功能指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伊曲康唑口服液较氟康唑胶囊能更有效地预防肝移植术后侵袭性真菌感染,且两者的安全性相当.

  • 预防性应用抗生素对肝硬化并发上消化道出血的疗效

    作者:尹丹萍;董俊峰

    目的 探讨预防性应用抗生素对于肝硬化并发上消化道出血疗效的影响.方法 选取济南军区总医院2015年2月至2016年1月收治的86例肝硬化并发上消化道出血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意愿分成观察组(45例)和对照组(41例),其中对照组未进行抗生素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进行预防性应用抗生素进行治疗.观察并监测两组患者平均住院时间、止血时间及住院期间的感染率.结果 观察组的45例患者住院时间(12.9±5.3)d,低于对照组的(15.1±4.3)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止血时间(21.2±10.3)d,低于对照组的(26.4±16.9)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住院期间感染率2例(13.2%),低于对照组的9例(21.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于肝硬化并发上消化道出血患者预防性应用抗生素,可有效缩短止血时间,减少患者住院时间及住院期间的感染率,减轻患者经济负担,临床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

  • 定向抗菌预防法在防治经直肠前列腺穿刺活检术后感染中的应用价值

    作者:李九智;王雪怡;文彬;宋超

    目的 探讨通过肛拭子培养结果采取定向抗菌预防法在防治经直肠前列腺穿刺活检术后感染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新疆自治区人民医院泌尿一科2008年7月-2012 年4月在经直肠B超引导下行前列腺穿刺活检术的344例患者的病例资料,将344例患者分成3组,A组:n=105,常规术前稀碘伏灌肠;B组:n=117,术前稀碘伏灌肠联合经验性应用环丙沙星组;C组:n=122,术前稀碘伏灌肠联合根据肛拭子培养结果定向抗菌预防.穿刺后监测患者体温变化,血尿培养结果,按标准认定感染结果 A组105例中,17例发热,3例出现前列腺脓肿,1例出现败血症;R组117例中,3例出现发热,1例出现菌血症,1例出现前列腺炎,无前列腺脓肿出现;C组122例病例中无一例出现术后发热、前列腺炎、脓肿及败血症等临床感染.结论 前列腺穿刺活检前后预防性应用抗生素可减少前列腺穿刺引起的尿路感染;虽然环丙沙星可具有良好的抗感染效果,但定向抗菌预防法更可显著降低患者术后并发症的发病率及患者抗生素应用率.

  • 骨科Ⅰ类切口手术预防性使用抗菌药物干预前后效果分析

    作者:孙远南;张玲娣;蒋国军

    目前,抗菌药物不合理使用导致的细菌耐药已成为全球严重的公共卫生问题.2004年卫生部颁布了《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1],2012年又颁发了《卫生部办公厅关于做好全国抗菌药物临床应用专项整治活动的通知》[2]:Ⅰ类切口手术即清洁手术,患者预防性使用抗菌药物的比例不超过30%,时间不超过24 h.

  • Meta分析抗生素对TURP术后感染性并发症的预防效果

    作者:魏强;吴建臣;杨宇如;刘关键;卢一平

    目的分析预防性抗生素能否减少术前为清洁尿、行经尿道前列腺切除术(TURP)患者的术后感染性并发症.方法制定原始文献的纳入标准、排除标准及检索策略,在美国医学索引(MEDLINE)、荷兰医学文摘(EMBASE)药理学分册、中国生物医学文摘(CBMA)、及Cochrane图书馆(CL)内进行相关的随机对照试验的检索、质量评价和资料提取.应用RevMan软件进行数据处理;计数资料的效应尺度以相对危险度(RR)及其95%可信区间(95%CI)表示;计量资料的效应尺度以加权均数差(WMD)及其95%CI表示.结果共检索到相关随机对照试验53篇,排除26篇,符合纳入标准27篇进入Meta分析.结果表明:术前清洁尿的患者,预防性抗生素能显著降低TURP术后1周内菌尿、术后发热、菌血症的发生率和术后需继续抗生素治疗的比率,RR值及其95%CI分别为0.36(0.28~0.46)、0.83(0.71~0.97)、0.43(0.22~0.86)及0.26(0.20~0.33);但尚不能确定预防性抗生素能否缩短患者住院时间,其WMD及95%CI为-0.31(-0.78~0.35).结论术前为清洁尿的患者,预防性应用抗生素能减少TURP术后菌尿、发热、菌血症的发生率和术后需继续抗生素治疗的比率;尚不能确定能否缩短术后住院时间.

  • 注射用头孢美唑钠预防术后感染及治疗普外科感染的有效性与安全性评价

    作者:钟林;裘正军;陈国庆;徐军明;孙星;邢同海;王兆文;樊军为;王书云;黄力;张金彦;彭志海

    目的 评估注射用头孢美唑钠预防术后感染及治疗普外科感染的安全性与有效性.方法 采用多中心、前瞻性、开放性临床研究.清洁污染手术患者入组1700例进行预防性研究,术前半小时给予注射用头孢美唑钠1 g(静注或静滴),术后给药1 g、2次/d,连续3d,根据症状体征及病原菌检查结果进行疗效判定;治疗性研究中,门急诊或住院诊断为腹膜炎、胆囊炎及胆管炎的患者897例,根据感染的程度,给予注射用头孢美唑钠2 g,2次/d(静注或静滴),总疗程7~14d.治疗结束后进行临床症状和细菌学疗效评价.结果 预防研究入选的1700例患者中,有251例由于不符合入选标准等原因不能进行临床疗效分析,终符合方案的临床疗效可评价病例为1449例,100%的患者预防有效.治疗性研究入选的897例患者中,有110例由于不符合入选标准等原因不能进行临床疗效分析,终符合方案的临床疗效可评价病例为787例,90.7% (714/787)的患者临床治疗有效;治疗前在50例患者的血液中检出各种细菌,治疗后46例(92.0%)细菌完全消失.预防性研究中有22例(1.3%,22/1700)、治疗性研究中有11例(1.2%,11/897)患者发生不良反应,主要是轻度恶心、呕吐等.结论 注射用头孢美唑钠预防术后感染及治疗普外科感染有效率高,而且是安全的.

  • 奈替米星不同给药方案预防术后感染的临床研究

    作者:于振海;孙淑娟;张曙光;李光新;李宏建;苏乐群;阮长乐

    目的通过测定奈替米星(NTA)两种给药方案的体内杀菌活性及血药浓度,观察不同给药方案预防感染的疗效与副作用, 优选其佳给药方案.方法血药浓度用荧光偏振免疫法测定.体内杀菌活性用微量稀释法测定.结果日剂量相同时,NTM 1日1次(OD)给药,谷浓度均低于2 μg/ml,且较1日2次(TD)给药方式低(P<0.05),而其峰浓度明显高于NTM TD给药方式,两者差异有显著意义(P<0.01).除绿脓假单胞菌外,NTM对其他3种细菌峰时血清杀菌活性(SBA)均大于1∶8,且较TD给药组高.OD给药组患者给药前后肾小球清除率(Cr)、BUN没有变化,而TD给药组患者用药后较用药前Cr有显著性增高(P<0.05).结论NTM OD比TD给药峰浓度与SBA高,谷浓度低,从而有利于提高疗效,降低副作用,用于术后预防感染,可以获得满意的结果.

  • 甲状腺切除术围手术期是否需要使用抗菌药物预防切口感染?

    作者:覃谦;卢强;李洪;王力斌;张万宇;李爱辉;陈思远;欧阳杰;梁卓虹

    目的 对不存在基础疾病、手术时间<3h的甲状腺切除术患者围手术期是否需要使用抗菌药物预防手术部位感染(surgical site infection,SSI)进行探讨.方法 2047例行甲状腺切除术患者分为未使用预防性抗菌药物组(no-prophylactic antibiotic therapy,no-pABX) 1030例,使用预防性抗菌药物组(prophylactic antibiotic therapy,pABX) 1017例进行比较.结果 两组手术时间分别为20 ~ 390 min和30 ~320 min,两组术后的SSI发生率均为0.1%;两组的手术时间和术后并发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甲状腺切除术为清洁类切口,同时也具有手术时间短、出血少和术后并发SSI极低等特点.如术中严格遵守无菌原则和采用精细的操作技术,围手术期不预防性使用抗菌药物仍然是安全的.

120 条记录 1/6 页 « 123456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