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HIV感染者和艾滋病患者并发潜伏结核感染的特征及其影响因素

    作者:林玫;崔哲哲;蓝如束;聂绍发;覃慧芳;葛利辉;覃雄林;何名聪

    目的 调查HIV感染者和艾滋病(AIDS)患者并发潜伏结核感染(latent tuberculosis infection,LTBI)的水平、流行病学特征及影响因素.方法 于2013年9月至2015年8月对广西壮族自治区南宁市、贵港市、来宾市3个研究点的AIDS防治机构的HIV感染者和AIDS患者进行筛选,共纳入860例.调查对象均为当地AIDS防治机构目前可随访到的新登记患者及既往患者,且其感染HIV之后未服用过抗结核药物,其中,南宁市纳入的是AIDS住院患者,贵港市和来宾市纳入的是HIV感染与AIDS患者的门诊随访者.收集调查对象的基本信息和临床资料,选取其中MTB潜伏感染(LTBI)者[无结核相关症状体征、仅有γ-干扰素释放试验(IGRA)阳性]、MTB和HIV双重感染者,以及单纯HⅣ感染者和AIDS患者(排除非结核分枝杆菌感染、MTB和HIV双重感染和LTBI者),应用多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HIV感染者和AIDS患者并发LTBI及活动性肺结核的影响因素.结果 860例调查对象中LTBI者1 56例,检出率为18.14%(156/860),其中贵港市(门诊随访患者)、来宾市(门诊随访患者)和南宁市(住院患者)的LTBI检出率分别为30.79% (97/315)、19.47% (51/262)和2.83%(8/283),各地区间LTBI检出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78.97,P<0.01).经多因素分析,相对于LTBI者,商业性行为有时使用安全套者[相对风险比(relative risk ratio,RRR)=7.65,95% CI=2.61~22.39]或从不使用安全套者(RRR=10.28,95%CI=4.08~25.88),经血液途径传播HIV者(RRR=10.20,95%CI=2.55~40.71)发展为活动性结核病的可能性较大;而门诊来源(RRR=0.01,95% CI=0.00~0.05)、居住在城市(RRR=0.19,95% CI=0.06~0.67),估计HIV感染病程在5~10年(RRR=0.17,95% CI=0.04~0.69)或大于10年(RRR=0.18,95%CI=0.04~0.78)的LTBI者不易发展为活动性结核病.相对于LTBI者,门诊患者(RRR=0.17,95% CI=0.05~0.64),HIV感染病程大于10年者(RRR=0.29,95% CI=0.14~0.63),并发其他机会性感染者(RRR=0.18,95%CI=0.08~0.41)是单纯HIV感染者和AIDS患者可能性不大.结论 门诊随访的HIV感染者和AIDS患者LTBI的检出率高于住院患者,作为罹患结核和潜伏感染的高危人群,需要加强对其监控和预防性治疗干预;稳定的身体和生活条件,抗病毒治疗及防病意识可阻止结核病的发生和发展.

  • 两种检测技术在不同危险因素等级儿童中筛查潜伏性结核感染的结果分析

    作者:祁雪;王亚翠;郭雅洁;马琦;陈玉莹;孙琳;申阿东

    目的 评价结核菌素皮肤试验(tuberculin skin test,TST)和γ干扰素释放试验(interferon-gamma release assay,IGRA)在具有不同危险因素等级儿童中检测潜伏性结核感染(latent tuberculosis infection,LTBI)的应用价值.方法 收集2013-2015年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儿童医院收治的有与活动性结核病患者接触史的965例患儿的相关资料,排除经病原学确诊或临床诊断为活动性结核病的451例患儿和根据病史及影像学检查诊断为非活动性结核病的31例患儿,终纳入483例患儿进行TST和IGRA两种检测方法筛查LTBI的研究与分析.以密切接触、年龄<5岁、无卡介苗接种卡痕(简称“卡痕”)作为危险因素,根据其存在危险因素多少划分危险因素等级,具有0、1、2、3个危险因素者分别归为Ⅰ级(218例)、Ⅱ级(210例)、Ⅲ级(54例)、Ⅳ级(1例,纳入Ⅲ级中分析).采用卡方检验分析TST和IGRA在上述人群中的检测阳性率差异,并进行其阳性结果相关的单因素分析,均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两种检测方法的一致性分析采用Kappa检验.结果 483例患儿均进行了IGRA筛查检测,阳性率为2.48%(12/483),危险因素等级Ⅰ、Ⅱ、Ⅲ级患儿检测的阳性率分别为2.29%(5/218)、2.38%(5/210)和3.64%(2/5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0.459,P=0.795);369例患儿进行了TST检测,阳性率为11.38% (42/369),危险因素等级Ⅰ、Ⅱ、Ⅲ级患儿检测的阳性率分别为9.36%(16/171)、12.74%(20/157)和14.63%(6/41),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1.412,P=0.494);二者联合(TST+ IGRA)检测任一阳性的阳性率为9.11% (44/483),危险因素等级Ⅰ、Ⅱ、Ⅲ级患儿检测的阳性率分别为7.34%(16/218)、9.52%(20/210)、14.55%(8/5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2.832,P=0.243).3种筛查方法的阳性率在风险等级Ⅰ级和Ⅱ级组中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x2 =7.861,P=0.020;x2=13.318,P=0.001).患儿与结核病患者密切接触史是TST和IGRA两种方法阳性结果的相关因素,与结核病患者密切接触的患儿TST (25.26%,24/95)或IGRA(5.00%,6/120)检测的阳性率均高于非密切接触患儿[分别为6.57%(18/274)、1.65%(6/363)],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x2=21.131,P<0.05,OR(95%CI) =4.329(2.232~8.396);x2 =4.291,P=0.038,OR(95% CI)=3.186(1.006~10.096)].TST和IGRA两种方法检测的总体一致性较差,Kappa值为0.346.结论 在有结核病密切接触史的儿童中,危险因素等级越高,发生LTBI的风险越高,是儿童发生LTBI的高危险因素.由于TST和IGRA两种检测方法的一致性较差,为避免漏诊,建议在暴露后危险因素等级高的儿童中同时使用两种方法筛查LTBI.

  • 风湿免疫性疾病并发结核感染的临床特征分析

    作者:邓国防;王玉香;陈涛;王庆文;郑俊峰;谭洁;张培泽

    目的 分析风湿免疫性疾病患者并发结核感染的状况,探讨风湿免疫性疾病患者并发结核感染的特点.方法 对2011年1月至2015年12月深圳市第三人民医院和北京大学深圳医院诊断为风湿免疫性疾病的1218例患者进行结核筛查,对其中并发结核感染的300例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系统性红斑狼疮(systemic lupus erythematosus, SLE)患者32例,强直性脊柱炎(ankylosing spondylitis, AS)患者 I74例,类风湿关节炎(rheumatoid arthritis, RA)患者73例,干燥综合征(sicca syndrome, SS)患者18例,皮肌炎(dermatomyositis,DM)患者3例.应用结核菌素皮肤试验(tuberculin skin test, TST)、X线摄影、CT扫描和病原学检查等方法评价结核感染状况,并进行追踪随访24~36个月.结果 300例风湿免疫性疾病并发结核感染患者中,结核潜伏感染(latent tuberculosis infection,LTBI)发生率为86. 33%(259/300),非活动性结核病(inactive tuberculosis,IATB)发生率为9.0%(27/300),活动性结核病(active tuberculosis, ATB)发生率为4.67%(14/300);并发结核感染患者中,男性占54.7%(164/300),女性占45.3% (136/3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8.368, P<0.01);在结核筛查的1218例患者中,不同风湿免疫性疾病患者并发结核感染率(包括LTBI+ATB+IATB)[SLE占9.5%(32/335), AS占37.7%(174/461),RA占22.7%(73/321),SS占26.4%(18/68),DM占9.1(3/33)]的构成不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88.766, P<0.01);不同风湿免疫性疾病患者并发结核潜伏感染率(TST方法检测)[SLE占8.0%(27/335),AS占33.6%(155/461),RA占18.7% (60/321),SS占23.5%(16/68),DM占3.0(1/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 84.971,P<0.01).结论 风湿免疫性疾病患者并发结核感染以LTBI为主,AS患者并发结核感染的比例高,男性多于女性,临床医生应增强认识.

  • 免疫受损人群的潜伏性结核感染筛查和预防性治疗

    作者:阮巧玲;黄希田;刘雪峰;蔡丽敏;邵凌云;张文宏

    免疫受损人群的潜伏性结核感染(latent tuberculosis infection,LTBI)筛查和预防是控制结核病的重要挑战之一.免疫受损人群中,人类免疫缺陷病毒感染者、免疫介导的炎症性疾病患者、移植候选人及移植患者等是结核病易感人群,对高风险人群进行靶向LTBI筛查是进行预防性治疗的前提.γ干扰素释放试验和结核菌素皮肤试验在不同类型的免疫抑制人群中诊断潜伏性结核感染的能力存在异质性,因此选择合适的筛查策略尤其重要.对LTBI诊断试验阳性者进行预防性治疗可以降低发生活动性结核病的风险,而不同的免疫受损人群在LTBI预防性治疗的方案和时间点有所不同,需要更为深入地进行探索.

  • 利福喷丁抗结核治疗进展

    作者:张培泽;邓国防

    利福喷丁是抗结核治疗的重要药物,作者回顾了利福喷丁的药理特点、近年来利福喷丁在潜伏性结核感染及活动性结核病患者中的应用、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肯定了利福喷丁抗结核病的疗效.进而指出,目前利福喷丁的研究热点是吸人制剂的研发,在特殊人群结核病及其他疾病方面的应用,以及利福喷丁的使用剂量与血浆药物浓度、疗效之间的关系,这些研究有望更好地发挥该药抗结核病的作用.

  • 儿童结核分枝杆菌潜伏感染的筛查和预防性治疗

    作者:祁雪;田建岭;孙琳;申阿东

    结核分枝杆菌潜伏感染(latent tuberculosis infection,LTBI)严重危害儿童健康.儿童时期的LTBI多由成人传播而来,能够反映所在地结核分枝杆菌的传播流行和疾病控制情况,以及成人结核病流行情况.加强儿童LTBI的管理对于全球结核病的防控具有重要的意义.然而,针对儿童LTBI的筛查指征及方法、预防性治疗方案的选择仍缺乏统一的标准及共识.笔者对WHO指南、不同国家指南及建议、相关临床研究等进行归纳总结,有助于临床医生深入了解儿童LTBI高风险人群及筛查流程;通过推荐相关预防性干预方案,推动儿童LTBI的管理和诊治.

  • 学校结核病疫情流行病学调查和现场处置专家共识

    作者:上海市防痨协会;中国防痨协会青年理事会;《中国防痨杂志》编辑委员会

    学校是人群密集的场所,容易发生结核病聚集性疫情甚至结核病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本专家共识从学校结核病流行病学调查、现场处置及效果评估三方面,对指示病例及密切接触者调查方法、活动性结核病患者及结核潜伏感染者诊断治疗与管理等提出了相关建议.

  • 潜伏结核感染者CD4+T细胞miR-29家族、靶基因IFN-γ的表达及生物信息学分析

    作者:伊正君;付玉荣;李建花;张波

    目的 探讨潜伏结核感染和活动性肺结核感染对患者外周血CD4+T细胞内miR-29家族及其靶基因IFN-γ表达的影响.方法 于2012年3-12月,在山东省潍坊市某两家医院选取调查对象并分为3组:活动性肺结核组(30例)、潜伏结核感染(LTBI)组(25例)和健康对照组(30名).分离纯化3组受试者外周血中的CD4+T细胞;用核酸杂交与荧光定量PCR检测CD4+T细胞内miR-29a、miR-29b和miR-29c的表达;用定量PCR检测miR-29靶基因IFN-γ的表达;用TargetScan与PicTar联合预测miR-29家族的靶基因;用David数据库和Cytoscape软件对miR-29家族的预测靶基因进行基因本体论(GO)和京都基因和基因组百科全书(KEGG)生物通路富集分析.结果 miR-29a、miR-29b和miR-29c在活动性肺结核组、LTBI组和健康对照组CD4+T细胞中的表达水平均不同(P <0.05):miR-29b和miR-29c在活动性肺结核组的表达(561.63±65.36,281.85±42.78)高于健康对照组(260.74±38.69,128.21±19.98),低于LTBI组(2030.29±321.68,620.93±79.14);miR-29a在对照组的表达水平(913.95±104.73)高于活动性结核组(323.37±54.38),低于LTBI组(4782.13±567.81).靶基因IFN-γ在3组之间的表达水平亦不同(P <0.05):LTBI组(0.45±0.09)低于健康对照组(1.00),而高于活动性结核组(0.11±0.03).miRNA-29家族的预测靶基因的GO功能富集于细胞外基质结构成分、转录调节活性等分子功能方面;在KEGG的通路数据库中,miR-29家族预测靶基因集合显著富集于局部黏附信号通路、调节细胞骨架与mTOR信号通路等方面.结论 LTBI和活动性结核感染明显增加了患者外周血CD4+T细胞内miR-29家族的表达,降低了其靶基因IFN-γ的表达,从而影响了信号通路等生物学过程.

  • 学校结核病疫情流行病学调查和现场处置专家共识

    作者:上海市防痨协会;中国防痨协会青年理事会;《中国防痨杂志》编辑委员会

    学校是人群密集的场所,容易发生结核病聚集性疫情甚至结核病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本专家共识从学校结核病流行病学调查、现场处置及效果评估三方面,对指示病例及密切接触者调查方法、活动性结核病患者及结核潜伏感染者诊断治疗与管理等提出了相关建议.

  • 上海市某区菌阳肺结核患者密切接触者结核分枝杆菌潜伏感染及其相关因素

    作者:谢欣;唐利红;黄晓霞;吴燕;苏华林

    目的 了解上海市闵行区肺结核患者密切接触者MTB潜伏感染的情况,并分析影响潜伏感染的相关因素.方法 以2009—2010年闵行区户籍的痰培养阳性的肺结核患者及其密切接触者为研究对象,问卷调查收集研究对象的基本信息及与患者接触的相关信息,对密切接触者进行结核感染T细胞斑点试验(T-SPOT.TB),通过Pearson卡方检验和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MTB潜伏感染的相关因素.本研究为横断面研究.结果 共纳入59例菌阳肺结核患者和137名密切接触者,其中密切接触者男性54名,女性83名;年龄平均42岁,60岁以上118名,60岁以下19名.密切接触者MTB潜伏感染率为20%(27/137).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接触场所的通风情况越差,发生MTB潜伏感染的风险越大,60岁以上的密切接触者发生潜伏感染(42.1%)的风险是60岁以下(16.1%)的3.9倍.每周与菌阳肺结核患者接触40 h以上的人群发生MTB潜伏感染(25.8%)的风险是40 h以下人群(6.8%)的4.2倍.结论 肺结核患者密切接触者MTB的潜伏感染率为19.7%.对密切接触者进行MTB感染筛查并采取有效的干预措施具有重要意义.

  • 高迁移率族蛋白1与结核病相关性研究进展

    作者:常蕴青;唐神结

    目前,结核病的免疫发病机制,结核分枝杆菌(MTB)疫苗的制备,潜伏MTB感染及活动性结核病的辅助诊断,以及结核病严重程度的判断仍然是结核医学领域存在的难题.近年来,大量研究对结核病的免疫发病机制及新的诊疗靶点进行了探索,其中高迁移率族蛋白1(HMGB1)以其独特的病理生理机制受到了关注.该文就HMGB1与结核病相关性研究进展作一综述,以期对结核病的诊断及治疗提供帮助.

  • 藏汉族大学生结核病知识态度行为比较

    作者:何瑛;魏元龙;贺拥军;张金静

    目的 比较藏汉大学生结核病知信行,为开展学校结核病健康教育提供参考.方法 采用整群分层抽样方法,抽取西藏某高校学生3 032名进行结核病相关知识、态度、行为问卷调查.结果 总体学生结核病知识知晓率为64.8%,藏族与汉族大学生也均为64.8%,藏族与汉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0.000,P>0.05);结核病正确态度持有率为93.1%,汉族大学生(94.4%)高于藏族大学生(91.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8.009,P<0.05);结核病正确行为形成率为84.3%,藏族大学生(87.7%)高于汉族大学生(82.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0.767,P<0.05).结论 藏、汉族大学生均接受过结核病相关知识教育,但深度欠缺,且传播结核病防治知识的主动性不强.应结合学生特点,利用多种方式,并寻求专业机构的协助,在学生群体中开展健康教育.

  • 西部地区高二学生结核病知识态度行为及其相关因素

    作者:袁立;谢言;蒋伟利;李旭亮;赵琦;徐飚

    目的 了解西部地区高中生结核病防治知识态度行为现状,为开展健康教育和结核病防治工作提供依据.方法 在四川、贵州、云南3省的11所学校共随机整群抽取857名高二学生,对其进行结核病防治知识信念行为现状调查.结果 高中生结核病防治核心知识总知晓率为61.3%,知识得分合格率为63.8%,四川的学生知识得分合格率较高(OR=3.398,95%CI=2.125~5.432).受调查者结核病防治态度总体正答率为91.04%,23.9%的学生对结核存在消极态度,来自四川(与云南相比,OR=2.613,95%CI=1.523~4.482)和贵州(与云南相比,OR=3.378,95%CI=2.000~ 5.707)、家人无结核病史(OR=4.512,95%CI=1.010~ 20.167)的学生消极态度比例较高.98.2%的学生愿意了解有关知识,97.5%愿意参加宣传活动.受调查者结核病防治行为总正确率为31.9%,曾主动了解和向别人讲过结核病知识的学生分别占27.7%和29.3%;学生知识得分合格的学生曾主动讲过知识的比例更高(x2=25.798,P<0.01).学生获得结核病知识的途径排名前三为电视(66.9%)、报刊杂志(61.3%)和口口相传(57.2%).结论 西部地区高中学生结核病防治知识总知晓率较低,对结核病防治态度积极但行为消极,学校结核病健康教育薄弱.应重点加强学校健康教育工作,并纳入社会宣传渠道,开展形式多样的教育活动.

  • 湖北省2010-2013年学校结核病聚集性疫情分析

    作者:周丽平;侯双翼;刘勋;赵丁源;张玉;杨成凤;李爱国;彭延;皮琦

    目的 分析湖北省2010-2013年学校结核病聚集性疫情的特征及原因,为学校结核病防控工作提供可行性建议.方法 收集湖北省2010-2013年发生的10起学校结核病聚集性疫情资料,并对疫情相关学校进行结核病风险隐患排查,分析疫情特点及与风险隐患的关联.结果 10起疫情中,高中8起、初中及大学各1起,主要以毕业体检发现为主,占70.0%;报告发现活动性肺结核患者130例,报告发病率为389.1/10万,涂阳患者占9.2%,涂阴患者占90.8%;10起疫情中有6起未发现涂阳患者,有6起有既往病例处置不当,有9起出现有症状患者就诊延误;130例活动性肺结核患者中无症状患者92例,占70.8%,与2010年的43.1%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36.42,P<0.05).风险隐患排查学校平均合格率为50.6%,低于和不低于50%合格率学校的平均报告发病率分别为628.7/10万和167.2/10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45.81,P<0.05).结论 学校结核病防治机制不健全,制度不落实,既往病例处置不当,传染源发现与治疗不及时,无症状患者的隐性传播,密切接触者不及时筛查等是造成聚集性疫情的主要原因.

  • 一起学校结核病聚集性疫情流行病学调查

    作者:王焕珍;常建华;李朋娟

    2013年2月17日,河南省鹤壁市某中学高二(3)班学生刘某(女,17岁)在浚县人民医院被确诊为传染性肺结核病.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接到报告后,为核实疫情,分析疫情三间分布特征和流行强度,探讨发病危险因素,提供控制疫情的科学依据,进行了现场调查,现将调查情况报道如下.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