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骆氏肾衰汤治疗气阴两虚型慢性肾功能衰竭随机平行对照研究

    作者:吴传林;韦海棠;李金梅;童晶晶

    [目的]观察骆氏肾衰汤治疗气阴两虚型慢性肾功能衰竭疗效.[方法]使用随机平行对照方法,将94例住院患者按掷骰子法简单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47例尿毒清,10g/次,3~4次/d.治疗组47例骆氏肾衰汤(熟地黄、黄芪各30g,山萸肉、牡丹皮、茯苓各10g,枳实20g,女贞子、大腹皮各15g,熟大黄25g,川牛膝30g),1剂/d,水煎400mL,早晚口服,200mL/次;西药治疗同对照组.连续治疗70d为1疗程.观测临床症状、HB、CRP、Hcy、LDL、不良反应.治疗1疗程,判定疗效.[结果]治疗组痊愈22例,显效13例,有效12例,无效4例,总有效率91.49%.对照组痊愈15例,显效12例,有效8例,无效12例,总有效率74.47%.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HB、CRP、Hcy、LDL治疗组改善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骆氏肾衰汤治疗气阴两虚型慢性肾功能衰竭疗效满意,无严重不良反应,值得推广.

  • 冠心病患者治疗前后外周血脂联素水平分析

    作者:康云平;孙宝云;陈松;陈建萍

    脂联素(adiponectin,ADP)又称为Acrp30、apM1、AdiopQ或GBP2,是脂肪细胞分泌的一种内源性生物活性多肽或蛋白质,为脂肪组织分泌多的脂肪因子,由244个氨基酸组成,相对分子量为30×103,人体控制ADP编码基因位于3q27.

  • 白藜芦醇对氧化型低密度脂蛋白所致细胞损伤的防护作用

    作者:曹莉;王拥军

    目的探讨白藜芦醇对氧化型低密度脂蛋白(oxLDL)所致PC12细胞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白藜芦醇预处理细胞,再加入不同浓度oxLDL,通过噻唑蓝(MTT)实验、乳酸脱氢酶(LDH)释放实验、TUNEL实验及半胱氨酰天冬氨酸特异性蛋白酶-3(Caspase-3)活性测定,观察白藜芦醇对细胞存活率、细胞膜通透性、细胞核及Caspase-3活性的影响.结果 10 mg/L oxLDL组细胞存活率、LDH释放率、TUNEL阳性细胞数、Caspase-3活性分别为(62±3)%、(23±3)%、(26±5)%和(0.811±0.049)mol·min-1·μg-1;10 mg/L oxLDL + 50 μmol/L白藜芦醇组分别为(84±7)%、(13±4)%、(12±4)%和(0.553±0.048)mol·min-1·μg-1,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白藜芦醇具有减轻oxLDL致PC12细胞的毒性作用;对PC12细胞具有神经保护作用.

  • 正确认识胆固醇科学声明

    作者:中华预防医学会慢性病预防与控制分会;中国营养学会营养与慢病控制分会;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学分会;中国心血管健康联盟

    近,针对胆固醇与健康的报道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公众关注焦点围绕胆固醇来源与日常膳食的关系、胆固醇与心脑血管疾病关联,以及胆固醇科学管理方式等问题,对此,我国卫生行政部门和专业学术机构高度重视.为了使广大基层卫生工作者和公众更加明确胆固醇管理和膳食健康的相关问题,经相关专业学会专家讨论,联合发布如下声明:一、降低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可显著降低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病风险血液中的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俗称“坏胆固醇”)增高与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有着密切的关系,证据确凿,毋庸置疑.

  • 肝脂消胶囊抗大鼠脂肪肝药效学实验研究

    作者:谢春娥;李军祥;司银楚

    肝脂消胶囊是北京中医药大学东方医院的临床经验方,预防和治疗高脂血症及高血脂引起的脂肪肝疗效较好.为进一步证实该药的临床药效,本研究拟动态观察肝脂消胶囊对高脂血症大鼠血清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LDL)、高密度脂蛋白(HDL)及体重的影响,并观察对大鼠高血脂30d时肝TC、TG、LDL、HDL含量,肝指数、肝脂肪面积与厚度的变化,为本方临床主治高脂血症及脂肪肝提供药理学实验依据.

    关键词: 肝脂消胶囊 TG LDL HDL
  • 血脂分析注意的几个问题

    作者:张玲

    现代医学研究表明,血脂代谢异常与动脉粥样硬化(AS)的发生和发展有密切的关系,而且对冠心病急性事件(不稳定型心绞痛、急性心肌梗塞和冠脉猝死)的发作起重要作用.近年来一系列大规模的临床试验业已肯定,降低血浆胆固醇水平是冠心病一级和二级预防有关测定项目日益增多,血脂、脂蛋白、载脂蛋白测定已广泛应用于心血管病流行病学与临床.测定血脂的目的是评估血脂水平对AS 性疾病发生的危险程度,而不是用于AS 性疾病(如冠心病)的诊断.但对于高脂蛋白血症与异常脂蛋白血症,血脂测定则为必要的诊断指标.在血脂的认识上常存在一些误区,一些影响测定结果的因素常被忽视,往往会造成治疗上的错误应用.

    关键词: 血脂 TC TG HDL LDL apoA APoB
  • 大豆提取物对去卵巢大鼠脂代谢的作用

    作者:王继峰;牛建昭;李华;张弛;刘连起;高宝华

    目的:确定大豆提取物及其有效成分对去卵巢大鼠脂代谢的作用.方法:Wistar大鼠90只,随机分成正常组、假手术组、模型组、雌激素组、高剂量大豆黄酮组、低剂量大豆黄酮组、高剂量大豆提取物组、低剂量大豆提取物组、大豆多糖组,每组10只.除假手术组与正常组外,其余各组均切除双侧卵巢.术后1周开始喂养.6周后处死动物,测定血清总胆固醇(sTC)、血清甘油三酯(sTG)、血低密度脂蛋白(LDL)、肝组织中甘油三酯(hTG)和胆固醇(hTC)含量,取适量肝组织作病理学观察.结果:切除卵巢后动物sTC,LDL,hTG,hTC均有显著性增加,肝脏切片观察显示肝细胞中出现明显的脂滴.雌激素组与大豆提取物、黄酮组均表现不同程度降低去势大鼠sTC,LDL,hTG和hTC含量,但大豆多糖无作用,黄酮成分药理作用强与雌激素相当.雌激素组肝脏切片有明显空泡样变性.结论:大豆提取物有减弱去卵巢引起的病理改变,其有效成分为黄酮类化合物;雌激素虽有较强的替代卵巢作用,但亦表现出一定的毒副作用.

  • CTLA4Ig可诱导T淋巴细胞对氧化修饰低密度脂蛋白的免疫无反应性

    作者:肖云玲;高海青;刘向群;张建华;张彩

    目的 研究融合蛋白CTLA4Ig对氧化修饰低密度脂蛋白(ox-LDL)诱导的T淋巴细胞特异性免疫反应的作用,探索预防和延缓动脉粥样硬化发生和发展的新途径.方法 从健康成人外周血分离单核细胞,加入500IU/ml的重组人粒单细胞集落刺激因子(rhGM-CSF)和500 IU/ml的重组人白细胞介素4(rhIL-4),培养6 d.取1×106个细胞以流式细胞仪检测CD14的表达,其余细胞分为4组,分别加入细菌脂多糖(LPS)30 ng/ml(LPS组)、LDL10 μg/ml(LDL组)、ox-LDL 10μg/ml(ox-LDL组)和相同体积的PBS(PBS组),作用48 h,以流式细胞仪检测CD86和HLA-DR的阳性表达率和平均荧光强度(MFI).将各组DC与同种异体T淋巴细胞以1∶5和1∶10的比例混合进行同种异体混合淋巴细胞增殖反应(MLR),其中ox-LDL组在1∶5的试验中分为4个亚组,分别给予加入1.25、0.62、0.31 μg/ml的CTLA4Ig和不加CTLA4Ig的处理,各组细胞继续培养4 d,以噻唑蓝(MTT)比色法检测T淋巴细胞增殖活性,结果以刺激指数(SI)表示.结果 细胞培养6 d后CD14的阳性表达率为2.9%,证实已由单核细胞转化为DC.LPS组、ox-LDL组CD86阳性表达率(96.0%±8.8%,97.7%±11.4%)和HLA-DR阳性表达率(90.3%±8.8%,90.9%±7.0%)均明显高于LDL组(90.0%±10.2%,84.4%±9.6%)和PBS组(87.3%±8.4%,83.6%±7.0%)(均P<0.05),ox-LDL组CD86MFI(73.4±6.6)和HLA-DR MFI(87.0±7.1)均明显高于LDL组(40.0±7.4,55.0±7.7,均P<0.01)和PBS组(54.6±8.2,P<0.01;70.2±6.7,P<0.05).在MLR中,DC∶T细胞=1∶5和1∶10两种条件下,LPS组、ox-LDL组SI均明显高于LDL组和PBS组(均P<0.05).在ox-LDL组的MLR中,以1.25、0.62、0.31和0 μg/ml的CTLA4Ig处理的各亚组SI分别为0.96±0.30,1.12±0.33,1.29±0.28和1.64±0.37,CTLA4Ig浓度为1.25μg/ml时,ox-LDL激发的同种异体MLR已被完全抑制.结论 ox-LDL可作为抗原被DC递呈,激发同种异体MLR;CTLA4 Ig能明显抑制该作用,诱导T细胞对ox-LDL的免疫无反应.这一结果为动脉粥样硬化防治的研究提示了新的思路.

  • 脂代谢相关基因在低密度脂蛋白受体基因缺失幼龄小鼠肝脏中的表达分析

    作者:商允菊;戴学栋;荆文;杜会芹;叶红燕;尹苗;张晾;张圣强;李继峰;潘杰

    目的 探讨脂代谢相关基因在低密度脂蛋白受体(LDLR)基因缺失(LDLR-/-)小鼠肝脏中的表达特征及其与血脂紊乱和动脉粥样硬化早期病变的关系.方法 应用RT-PCR技术分析14、30、60和90天龄LDLR-/-与野生型(WT)小鼠靶基因表达差异,并进行血生化及主动脉形态学检测.结果 与同龄WT小鼠相比,LDLR-/-小鼠肝脏中载脂蛋白AⅣ、脂肪酸转运酶和肉碱棕榈酰转移酶Ⅰ的mRNA水平在14天龄时即显著下调(P<0.05);30天龄时载脂蛋白A Ⅰ显著上调,载脂蛋白F则显著下调(P<0.05);60天龄时肝X受体α显著升高(P<0.05),酰基辅酶A氧化酶1在90天龄时显著下调(P<0.05);载脂蛋白A Ⅴ、载脂蛋白E、过氧化物增殖物激活受体α和血管生成素样蛋白3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血清总胆固醇、甘油三酯和低密度脂蛋白C含量从14天龄起均显著高于同龄WT小鼠(均P<0.05),并随年龄增长持续升高.结论 上述脂代谢相关基因在幼龄小鼠即发生表达水平的改变,与血脂紊乱及主动脉病变发生过程呈正相关,说明其可能共同参与幼龄小鼠的脂质代谢紊乱,进而影响动脉内皮细胞功能改变乃至动脉粥样硬化早期病变的发生.

  • 胆汁酸螯合剂类降血脂药研究进展

    作者:江文文

    随着对高血脂发病机制的深入了解以及他汀类药物的广泛应用,胆汁酸螯合剂类药物在高血脂治疗中的临床地位明显下降,但这类药物具有独特的作用机制。本文对胆汁酸螯合剂类药物的作用、不良反应与进展进行综述,希望对这类药物的临床应用有所帮助。

  • 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血清氧化型低密度脂蛋白水平与颈动脉易损斑块的关系

    作者:许寅宏;徐恩;林清原;邱少东

    目的:探讨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血清氧化型低密度脂蛋白(ox-LDL)水平与颈动脉易损斑块的关系,评估ox-LDL对易损性颈动脉斑块的识别能力,为早期识别易损性颈动脉斑块探索新的途径。资料与方法选择经CT和MRI确诊为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181例患者,根据颈动脉超声检查将其分为无斑块组48例、稳定斑块组38例、易损斑块组95例。检测血清总胆固醇、三酰甘油、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空腹血糖及血清ox-LDL水平,并采用双功能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测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MT)、总斑块面积(TPA)及斑块性质,分析血清ox-LDL与缺血性脑卒中危险因素的相关性。结果斑块组合并高血压、血清ox-LDL明显高于无斑块组(P<0.05);易损斑块组血清ox-LDL、TPA明显高于稳定斑块组(P<0.01)。血清ox-LDL水平与颈动脉IMT、总胆固醇、LDL-C呈正相关(r1=0.154,P<0.05;r2=0.338,P<0.05;r3=0.385,P<0.05);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血清ox-LDL是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颈动脉易损斑块形成的独立危险因素(OR=1.038,95%CI 1.008~1.069,P<0.01)。结论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血清ox-LDL与颈动脉易损斑块的形成独立相关,ox-LDL可以作为临床筛查易损斑块的血清学指标,颈动脉超声联合应用血清学检查可以早期识别可能导致脑缺血事件发生的颈动脉易损斑块。

  • 低胆固醇血症与上消化道出血的相关性探讨

    作者:杨燕;张玫;和芳;李邦一

    目的:探讨上消化道出血患者血清总胆固醇水平的变化,以及血清总胆固醇水平对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收集2011年11月至2013年3月因消化性溃疡并出血于我科住院的患者76例(其中大出血35例、非大出血41例),并统计因消化性溃疡于我科住院的患者70例作为对照组。比较对照组、大出血组、非大出血组血清总胆固醇、LDL、甘油三酯含量。将所有出血患者分为低胆固醇血症组与正常胆固醇组,比较两组再出血率以及ROCKALL评分,以观察血清总胆固醇对上消化道出血患者预后的影响。结果(1)与对照组比较,消化性溃疡并出血患者的血清总胆固醇水平、LDL水平明显下降(P均<0.001),且大出血患者明显低于非大出血者(P<0.05);而甘油三酯水平三组之间无明显差异。(2)和正常胆固醇组相比,低胆固醇血症者再出血率明显升高(P<0.001)、ROCKALL评分明显增加(P<0.001)。且低胆固醇血症者发生低血容量性休克的比例增加(P<0.05)。结论血清总胆固醇水平、LDL 水平与上消化道出血患者出血量呈负相关;血清总胆固醇水平越低,表示患者预后越差。

  • 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联合高敏C反应蛋白对初发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近期及远期预后的预测作用分析

    作者:王慧娟;万云高;秦俭;刘君;孙志媛;徐东

    目的 研究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联合高敏C反应蛋白(hs-CRP)对初发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 选取2009年1月至2010年1月宣武医院心脏科收治的发病24 h内初发ST段抬高型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253例;全面收集患者住院资料,并随访主要心血管事件.根据LDL-C、hs-CRP水平分组,分析LDL-C及hs-CRP与AMI患者近期及远期预后的关系.结果 (1)AMI患者住院死亡率为6.3%(16/253);(2)平均随访(7.5±3.7)个月,心脏性死亡占2.5%(6/237),非致死性心肌梗死占0.4%(1/237),心绞痛住院占3.4%(8/237),心力衰竭住院占1.3%(3/237),冠状动脉血运重建占3.0%(7/237),总终点事件占10.5%(25/237);(3)经Cox回归分析与远期死亡相关的因素是hs-CRP水平(r=0.177,P=0.006,OR=1.219,95% CI:1.061~1.400);hs-CRP、LDL-C值均高的组随访心脏性死亡事件(9.0%)明显高于其他组(0),P=0.001.结论 hs-CRP是AMI患者远期死亡预测指标,LDL-C和hs-CRP的联合检测可为AMI患者长期预后提供依据.

  • 乳香酯对ox-LDL诱导的巨噬细胞表达单核细胞趋化因子的影响

    作者:郭冬娜;廖平川;王晓卉

    目的 探讨乳香酯对氧化型低密度脂蛋白(ox-LDL)所致的巨噬细胞单核细胞趋化因子(MCP-1)释放的影响及相关分子机制.方法 以ox-LDL、ox-LDL加不同浓度的乳香酯处理人单核细胞THP-1,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细胞上清液中MCP-1的浓度,免疫印迹法检测细胞质中p65/NF-κB和IκBα的表达水平以及细胞核内p65/NF-κB的表达水平.结果 乳香酯能够显著减少ox-LDL所致的巨噬细胞MCP-1的表达,且p65/NF-κB的核移位减少,IκBα的降解水平明显降低.结论 乳香酯减少ox-LDL所致的巨噬细胞MCP-1的表达与其调节磷酸化IκBα的表达和NF-κB的核-浆转位有关.

  • 瑞舒伐他汀干预ox-LDL诱导的THP-1细胞株中MMP-2、MMP-9的表达研究

    作者:侯方杰;邢明青;王国安;管军;郭亮

    目的 瑞舒伐他汀是目前经临床试验证实能够稳定并逆转动脉粥样硬化病变进展的他汀类药物,本实验主要探讨药物干预后基质金属蛋白酶(MMP)-2,9在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稳定中的机制.方法 人单核细胞株(THP-1)经佛波酯(PMA)诱导贴壁为巨噬细胞后,利用氧化型低密度脂蛋白(ox-LDL)80 mg/L与巨噬细胞共同孵育,分别给予不同药量(0,2,4,7和10 ng/ml)的瑞舒伐他汀进行干预,应用RT-PCR法检测上述组细胞中MMP-2,MMP-9 mRNA表达结果;应用ELISA的方法检测各实验组的上清液中MMP-2、MMP-9的表达.结果 7、10 ng/ml瑞舒伐他汀可以使MMP-2和MMP-9的蛋白表达量和mRNA的表达与其对照组相比均有显著性差异(P<0.01),无论是蛋白表达还是mRNA的表达均具有随药物浓度的增加而降低的趋势.结论 瑞舒伐他汀可以降低MMP-2和MMP-9在THP-1源性巨噬细胞中的表达,这有利于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稳定.

  • 不同浓度氧化性低密度脂蛋白对成年大鼠心肌细胞的损伤作用

    作者:王洁;刘颖;王雷;宫海滨

    目的:研究不同浓度氧化性低密度脂蛋白(ox-LDL)对成年大鼠心肌细胞的损伤作用。方法本实验采用铜氧化LDL法制备ox-LDL,分为1μg/ml、2.5μg/ml、5μg/ml、7.5μg/ml、10μg/ml 5个浓度组和PBS对照组。LDL亦分为相应浓度组。测定培养的心肌细胞的存活率。结果与对照组相比,2.5μg/ml ox-LDL组心肌细胞培养24 h、5μg/ml ox-LDL组培养8 h、10μg/ml ox-LDL组培养4 h,心肌细胞存活率均明显降低(P<0.05)。LDL组与对照组相比心肌细胞存活率无明显差异,随着ox-LDL作用时间的延长,心肌细胞的存活率逐渐下降。结论 ox-LDL的浓度和作用的时间与心肌细胞损伤的程度有着密切的关系。

  • 清除法测定小而密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的方法学评价及临床应用初探

    作者:成士清;鞠瑛;栾芳;徐艳秋;鲁真真;卢志明;张炳昌

    目的 对直接清除法检测小而密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sdLDL-C)的检测性能进行初步评价,并对其在急性冠脉综合征(ACS)中的临床应用进行评估.方法 采用病例对照研究,验证并评估直接清除法检测sdLDL-C的精密度、准确度和线性范围.选择2016年4至10月在山东省立医院心内科和急诊内科住院ACS患者143例,男100例,女43例,包括急性心肌梗死(AMI)组59例,不稳定性心绞痛(UAP)组84例;选择山东省立医院健康查体中心健康对照者83名,其中男性59名,女性24名.采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sdLDL-C与常规血脂项目总胆固醇(TCH)、三酰甘油(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载脂蛋白ApoA Ⅰ、载脂蛋白ApoB、脂蛋白(a)(Lpa)以及超敏C-反应蛋白(Hs-CRP)的水平.非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non-HDL-C)用TCH与HDL-C的差值表示.统计学分析采用x2检验、t检验、ANOVA方差分析、Pearson线性相关和多元线性逐步回归分析.结果 直接清除法检测sdLDL-C的批内和批间变异系数为2.85%、3.36%;方法学比对:线性回归方程Y=0.984X +0.018,r2 =0.966,t-0.191,P=0.850;sdLDL-C检测在0.15~2.65 mmol/L范围内呈线性,拟合方程y=1.026X+0.007,r2=0.999.sdLDL-C水平与TCH、non-HDL-C、LDL-C、TG、ApoB呈正相关(r分别为0.758、0.848、0.839、0.514、0.885,P均<0.01),与HDL-C呈负相关(r=-0.224,P=0.001),与ApoA Ⅰ、Lpa、Hs-CRP无相关性(r分别为-0.021、0.050、0.003,P均>0.05).多元线性逐步回归分析显示,对sdLDL-C水平有显著影响的因素为ApoB、LDL-C、TG和HDL-C.ACS组的sdLDL-C、TG水平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t值分别为3.415、4.660,P均<0.01),而两组的TCH、non-HDL-C与LDL-C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1.831、-0.452、-1.398,P均>0.05).AMI组与健康对照组比较,sdLDL-C、TG、Hs-CRP均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P值分别为0.000、0.000、0.000),而TCH、LDL-C以及non-HDL-C两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值分别为0.800、0.320、0.120);UAP组与健康对照组比较,TG、Hs-CRP高于健康对照组(P值分别为0.001、0.047),TCH、LDL-C明显低于健康对照组(P值分别为0.003、0.008),而sdLDL-C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305);AMI组与UAP组比较,sdLDL-C、TCH、LDL-C、Hs-CRP明显高于UAP组(P值分别为0.000、0.003、0.001、0.000),而TG两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473).结论 直接清除法检测sdLDL-C性能符合要求,能评估血脂的代谢情况,可作为一个ACS独立危险因素和预测指标,临床价值优于LDL-C.

  • 小而密低密度脂蛋白检测试剂盒性能评价及其与冠状动脉性心脏病风险评估的相关性研究

    作者:顾俊旭;殷悦;李珊珊;贾玫

    目的 对新型酶法检测小而密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sdLDL-C)试剂盒进行性能评价并探讨其在冠状动脉性心脏病(CHD)患者的风险性评估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参考美国临床和实验室标准化协会(CLSI)文件要求对sdLDL-C酶法试剂盒的精密度、线性、可报告范围及正确度进行评价.并对2015年10月至2016年10月在北京大学人民医院确诊的683例CHD患者(男性423例,女性260例,年龄35 ~ 79岁),根据患者是否服用降脂药情况分为571例经降脂药治疗组(CHD1,男性342例,女性229例,年龄40~79岁)、112例未经降脂药治疗组(CHD2,男性81例,女性31例,年龄35 ~ 70岁).同时收集2016年4至8月,在北京大学人民医院体检并排除各项疾病的472名健康者(男性274名,女性198名,年龄41 ~ 75岁)作为健康对照组.同时检测CHD组和健康对照组的肝脏功能、肾脏功能、血糖和血脂,并用新型酶法试剂盒对sdLDL-C进行测定.符合正态分布的资料以两组间均数比较独立t检验;不符合正态分布的资料以中位数(四分位间距)表示,两组间比较使用Mann-Whitney U非参数检验.结果 sdLDL-C试剂盒批内和批间3个浓度水平的精密度分别为3.7%和5.0%,3.0%和3.7%,2.5%和2.8%,符合标准声明.在0.11 ~ 2.42 mmol/L范围内线性良好(y=1.008 9X+0.024 8,R2=0.998 2),可报告范围为0.11 ~4.84 mmol/L.CHD组sdLDL水平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0.824(0.443) mmol/L,0.609(0.361) mmol/L;Z=-5.603,P<0.001].经降脂药治疗组(CHD1)较未经降脂药治疗组(CHD2) sdLDL水平低[0.761(0.479) mmol/L,0.888(0.426) mmol/L;Z=-2.304,P<0.021].校正传统CHD危险因素[CHO、TG、Hs-CRP、Lp(a)、GLU]后,sdLDL-C血浆水平高四分位数与低四分位数相比,CHD的OR值为3.02,95% CI为1.15 ~9.05.结论 酶法检测sdLDL-C试剂盒的检测性能符合要求.sdLDL-C水平与CHD的发生、严重程度显著相关.

  • 高密度与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参考物质在4种常规检测系统上的同步稳定性研究

    作者:周伟燕;张传宝;马嵘;张江涛;曾洁;赵海建;张天娇;胡翠华;汪静

    目的 探讨不同储存条件下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参考物质用4种常规检测系统测定的稳定性.方法 方法学评价.采用同步实验设计对HDL-C和LDL-C参考物质进行稳定性研究.共设计13种“温时”,不同温时的样品在储存时间到期时转移至液氮中,至稳定性试验结束时将样品取出,同时分析所有样本.选择罗氏、和光、协和和第一化学4种不同检测原理的试剂盒同日立7170组成4种检测系统.4种系统分别对不同温时下储存的HDL-C和LDL-C冰冻血清参考物质进行测定,各测定39份样本.计算检测系统的精密度,并分别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和t检验进行均匀性和稳定性检验,评价不同温时下储存的HDL-C和LDL-C参考物质在4种常规检测系统上的稳定性变化趋势及同参考值的相对偏差,评估不稳定性产生的不确定度.稳定性分析采用线性回归系数的t检验.结果 4种检测系统的精密度和参考物质的均匀性良好,可以满足稳定性分析的要求.稳定性分析结果显示:-70℃保存12个月的HDL-C和LDL-C参考物质在4个系统上均显示出很好的稳定性,相对偏差小于1%.HDL-C在其他温时下不稳定,-20℃下12个月和4℃下2个月均发生明显的降低,常温保存的HDL-C在各系统上稳定性变化趋势不同.-20℃保存12个月及4℃保存2个月的LDL-C在罗氏和和光系统上显示稳定性良好,其他温时保存的LDL-C在各系统上均不稳定,且表现出不同的变化趋势.HDL-C和LDL-C在4种检测系统下由不稳定性产生的不确定度分别为,HDL-C:0.003、0.005、0.005和0.005 mmol/L; LDL-C:0.012、0.011、0.009和0.009 mmol/L.结论 HDL-C和LDL-C血清参考物质在-70℃保存至少稳定1年,其他温时下储存的HDL-C和LDL-C在不同系统上表现出不同的稳定性.

  • 不同血脂水平人群小而密LDL胆固醇分布及其与血脂组分的相关性

    作者:陈力平;林杰;孔维菊;袁俊菲;肖立

    目的 调查血脂正常健康人群和高血脂人群小而密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sdLDL-C)的分布,分析sdLDL-C与其他血脂组分的相关性.方法 1012名18~ 93岁血脂正常受试者(男503名,女509名)按性别(男性、女性)和年龄(18~ 29岁、30 ~69岁和≥70岁)共分6组;433例23~90岁血脂增高受试者按空腹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 LDL-C)水平分为:高TG组(165例)、高LDL-C组(129例)和联合增高组(139例).用Olympus AU2700自动分析仪测定血清sdLDL-C、TG、LDL-C、TC、HDL-C、ApoAI和ApoB.采用方差分析及Kruskal-Wallis H检验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血脂正常受试者sdLDL-C近似正态分布,且存在性别和年龄差异:18 ~ 29岁组男性sdLDL-C[ (0.55 ±0.21) mmol/L]高于女性[(0.47±0 22) mmol/L,t=2.212,P=0.028];30 ~69岁组男性sdLDL-C(0.66±0.28) mmol/L[高于女性[(0.62±0.25) mmol/L,t=2.121,P=0.034];≥70岁组男性sdLDL-C[ (0.54±0.21) mmol/L]与女性[(0.54±0.22) mmo]/L[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022,P=0.982).血脂增高受试者sdLDL-C[( 1.25±0.44) mmol/L明显高于血脂正常受试者[ (0.60 ±0.26) mmol/L,t =29.306,P<0.01].联合增高组的sdLDL-C高[(1.52±0.49)mmol/L,F =525.66,P<0.01];高TG组的sdLDL-C/LDL-C比值大(0.47±0.12,F=287.93,P<0.01);高LDL-C组的非sdLDL-C(LDL-C减去sdLDL-C)高[(2.71±0.52) mmol/L,F =336.32,P<0.01].sdLDL-C与TC、TG、LDL-C、ApoB、BMI呈正相关(rs=0.66、0.68、0.65、0.79、0.27),与HDL-C和ApoAI呈负相关(rs=-0.42、-0.37,P均<0.01).偏相关分析:sdLDL-C与TG、LDL-C、TC偏相关系数为0 42、0.28、0.15,P均<0.01.结论 LDL-C和TG是影响sdLDL-C水平的重要因素,但TG的影响更大.sdLDL-C是评价小而密低密度脂蛋白(sdLDL)水平、判断脂质代谢整体状况的适宜且良好的指标.有必要对不同地区人群sdLDL-C分布进行调查,建立正常人群sdLDL-C参考区间,这对发挥sdLDL在临床诊疗、健康评估中的应有作用十分必要.

525 条记录 1/27 页 « 12345678...2627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