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卵巢癌抗独特型单链抗体6B11ScFv/鼠HSP70融合蛋白复性条件的研究

    作者:张果;昌晓红;成夜霞;叶雪;程洪艳;魏丽惠;崔恒

    目的 探讨大肠杆菌表达的卵巢癌抗独特型单链抗体,小鼠热休克蛋白70(6B11ScFv/mHSP70)融合蛋白包涵体变性、复性条件,以确定其佳体外复性条件.方法 大肠杆菌表达大量融合蛋白6B11ScFv/mHSP70:①比较不同的裂解液(8 mol/L 尿素和6 mol/L 盐酸胍)对包涵体的裂解效率及其对复性蛋白活性的影响;②探索序贯稀释方法,以及氧化还原环境和复性液中不同浓度 L-精氨酸对蛋白稀释复件的影响;③比较稀释复性和柱上复性对融合蛋白复件效率及活性的影响.采用Bradford法测定包涵体裂解液与复性后蛋白浓度.所有复性蛋白活性的检测均采用ELISA方法.结果 以包涵体形式表达6B11ScFv/mHSP70蛋白:①经6 mol/L 盐酸胍裂解包涵体的效率远高于8 mol/L 尿素,但前者复性所得蛋白活性低,6 mol/L 盐酸胍彻底裂解的包涵体经8 mol/L 尿素透析后再复性,复性效率显著提高;②序贯稀释方法可提高蛋白复性效率;加入0.5 mol/L L-精氨酸可降低稀释复性过程中蛋白聚集物的产生,提高复性效率;加入还原型谷胱甘肽(GSH)与氧化型谷胱甘肽(GSSH)浓度比为1:5时,可提高复性后蛋白活性;③柱上复性可一步完成蛋白的复性和纯化,所得蛋白纯度较高,但复性效率和复性后蛋白活性较稀释复性低.结论 本研究建立了6B11ScFv/mHSP70融合蛋白的佳复性条件:包涵体经6 mol/L 盐酸胍彻底裂解后,再经8 mol/L 尿素透析,然后进行序贯稀释复性,且复性液中加入0.5 mol/L L-精氨酸和GSH:GSSH=1:5以提高复性效率和蛋白活性,为进一步研究该蛋白的功能奠定了基础.

  • 卵巢癌抗独特型单链抗体6B11ScFv与鼠HSP70融合蛋白的构建、表达及鉴定

    作者:张果;昌晓红;石菁菁;成夜霞;李巍;叶雪;程洪艳;付天云;魏丽惠;崔恒

    目的 构建卵巢癌抗独特型单链抗体6B11ScFv与小鼠热休克蛋白70(mHSP70)融合蛋白6811ScFv/mHSP70,并初步鉴定其免疫活性.方法 根据Genebank上已发表的mHSP70基因序列(NM_010478)合成引物行PCR扩增,以扩增所得mHSP70基因插入pET30a(+)-6811ScFv质粒后转化入E.coli DH5a,获得pET30a(+)-6B11ScFv/mHSP70重组质粒.将鉴定正确的pET30a(+)-6811ScFv/mHSP70重组质粒转化入E.coli BL21(DE3),获得E.coli BL21(DE3)[pET30a(+).6811ScFv/mHSP70]重组菌株.以异内基-β-D-硫代半乳糖苷(IPTG)诱导表达并行SDS-PAGE分析,对表达产物进行复性和Ni2+-NTA柱亲和层析纯化后,采用蛋白质印迹法和ELISA方法 进行鉴定和免疫活性检测.结果 6811ScFv/mHSP70融合基因测序结果基本与理论序列相符.SDS-PAGE分析显示,重组菌株表达产物相对分子质量与预期相符.复性、亲和层析纯化后的蛋白复性率达20.9%,蛋白纯度达95%以上.蛋白质印迹分析证实6B11ScFv/mHSP70融合蛋白相对分子质量为104 000,ELISA检测表明其具有6811ScFv和mHSP70的免疫活性.结论 构建表达的6811ScFv/mHSP70融合蛋白具有良好的免疫活性,为进一步研究其体内外抗卵巢癌活性奠定了基础.

  • 热休克蛋白70与2型糖尿病合并脑缺血的进展

    作者:霍福贵;高萍

    2型糖尿病合并脑缺血疾病越来越受关注,它是2型糖尿病患者致死、致残的主要原因之一,严重影响患者的生存和生活质量。缺血性脑梗死的发生与炎症反应、细胞凋亡等有关。近年来,与炎症和细胞凋亡相关的热休克70(HSP70)家族因具有广泛的生物学功能而成为生命科学研究中的热点,并且其在脑缺血中的神经保护作用的研究越来越受到重视,现就HSP70与糖尿病合并脑缺血性疾病的关系作一综述。

  • 急性颅脑损伤脑脊液 IL-19、IL-18与热休克蛋白-70变化及意义

    作者:曾丽容;郑定容

    目的:探讨IL-19、IL-18与热休克蛋白-70(HSP70)在急性颅脑损伤(ACI)患者脑脊液的动态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将158例ACI分为轻度损伤组(50例)、中度损伤组(50例)和重度损伤组(58例);采用化学发光免疫分析(CLIA)对动态监测各组ACI患者和80例健康对照者脑脊液的IL-19、IL-18和HSP70表达水平进行动态检测。结果各组ACI患者在脑脊液中的IL-19、IL-18和HSP70的表达1 h便增高,与对照组比较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各组ACI患者IL-19、IL-18和HSP70在脑脊液中浓度,第3天达到高峰,第7天开始下降;重度损伤组脑脊液的IL-19、IL-18和HSP70水平>中度损伤组脑脊液的IL-19、IL-18和HSP70水平>轻度损伤组脑脊液的IL-19、IL-18和HSP70水平,重度损伤组与中度损伤组和轻度损伤组比较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中度损伤组与轻度损伤组比较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脑脊液中IL-19、IL-18和 HSP70水平与颅脑外伤的严重程度呈正相关,颅脑损伤患者脑脊液存在 IL-19、IL-18和HSP70的过量表达,IL-19、IL-18和HSP70的检测可作为反映脑损伤严重程度及预后转归的指标,是评价颅脑损伤早期炎症损伤程度的重要生化指标之一。

  • HSP70在无创性肢体缺血预适应中对心肌的保护作用

    作者:寇俊杰;贾魁;赵继义;王际鹏;柯雪莲;李树云;赵英玲;张跃东

    目的 探讨无创性肢体缺血预适应对心肌梗死后心肌细胞凋亡及HSP70表达的影响.方法 将健康成年雄性Wistar大鼠48只,随机平均分成4组:对照组(C),缺血再灌注组(I/R),经典缺血预适应组(IP),远程缺血预适应组(NDLIP).各组分别在心肌梗死,再灌注过程中记录心电,再于实验末测定血清肌酸激酶(CK),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后取心脏以免疫组化法检测热休克蛋白70(HSP70),以TUNEL法检测心肌细胞凋亡率,行心脏缺血范围(AAR)和梗死范围测定(IA),并计算梗死范围与缺血范围(IA/AAR)的比值.结果 (1)CK和CKMB:远程预适应组同经典预适应组的血清CK和CKMB值与缺血再灌注组相比明显下降(P<0.05);(2)心肌梗死面积(坏死区占缺血范围心肌重量的百分比):远程预适应组同经典预适应组的心肌梗死面积与缺血再灌注组相比明显下降(P<0.05);(3)凋亡率:远程预适应组同经典预适应组的凋亡率与缺血再灌注组相比明显下降(P<0.05);(4)HSP70:远程预适应组同经典预适应组的HSP 70表达与缺血再灌注组相比表达增强(P<0.05).结论 远程缺血预适应同经典缺血预适应一样对大鼠心肌具有保护作用,其保护机制可能部分通过上调热休克蛋白以降低心肌细胞凋亡实现.

  • 热休克蛋白70过表达对骨骼肌细胞内 ATP水平的影响

    作者:王磊;王尊;刘跃飞;顾一煌

    目的:探讨热休克蛋白70(heat shock protein 70,Hsp70)过表达对骨骼肌细胞(C2C12)内ATP水平的影响。方法通过构建重组pTRE2hyg-Hsp70质粒,稳定转染C2C12细胞系,建立Hsp70过表达的C2C12细胞系。分别在转染后细胞培养的不同时间点(0 d,3 d,7 d),检测细胞内ATP的水平。结果 Hsp70过表达的C2C12细胞系在培养的3 d,7 d,细胞内ATP的水平分别达到(14.5±2.87)nmol/mg蛋白质、(15.3±3.12)nmol/mg 蛋白质,与对照组相比明显增高(P<0.05)。结论 Hsp70过表达的骨骼肌细胞可以提高细胞内的ATP水平,提示Hsp70对骨骼肌细胞的能量代谢产生影响。

  • 非小细胞肺癌患者血清中SP70的检测及其临床意义

    作者:彭蘡;潘世扬;王芳;黄珮珺;徐婷;黄蕾;张丽霞;黎青;张红梅;徐建;秦雪君;韩月;徐娟;朱善军

    目的 评价血清中单抗NJ001相关靶抗原SP70能否成为检测非小细胞肺癌(NSCLC)的新型血清肿瘤标志物.方法 以SPC-A1为抗原免疫新西兰兔,制备多抗.用多抗包被微孔板,NJ001为一抗,酶标记的羊抗鼠抗体为标记抗体,建立双抗体夹心ELISA法,并优化实验条件;采用该法对2007年10月至2011年6月从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集的经病理确诊的175例肺癌(包括80例肺腺癌、70例肺鳞癌和25例小细胞肺癌)、25例肺良性疾病患者和300名健康体检者血清中SP70进行检测;同时与电化学发光法检测癌胚抗原(CEA)、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和角质蛋白19片段(CYFRA21-1)进行比较;各组间阳性率比较采用x2检验或Fisher确切概率法.结果 肺腺癌、肺鳞癌、小细胞肺癌和肺良性疾病组的阳性率分别为68.8%、51.4%、16.0%和12.0%,均明显高于健康体检组(7.3%);NSCLC组(肺腺癌和肺鳞癌)阳性率高于小细胞肺癌组(60.7%υs 16.0%,x2 =17.23,P<0.05)和肺良性疾病组(60.7%υs 12.0%,x2=20.41,P<0.05);68例有分期资料的NsCLC患者中,早期组(n=30)的阳性率达76.7%.另外,ELISA法对NSCLC患者SP70总检出率高于CEA、NSE和CYFRA21-1(32.7%、18.0%和37.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60.7%υs32.7%x2=23.63,P<0.05;60.7%υs18.0%,x2=57.22,P <0.05;60.7%υs37.3%,x2=16.34,P<0.05).结论 NSCLC患者血清中SP70阳性检出率较高,SP70可能是潜在的用于诊断NSCLC的血清肿瘤标志物.

  • 模拟失重大鼠胰腺组织HSP70表达的变化

    作者:刘飞;周金莲;段育忠;张诗琳;杨建武;杨鹤鸣;李成林;崔彦

    目的 研究模拟失重环境下大鼠胰腺组织HSP70表达的变化.方法 健康雄性Wistar 大鼠64只,采用尾悬吊法建立模拟失重动物模型.按完全随机法分为悬尾6、12 h及1、2、3、5、7d组和未悬尾对照组.应用免疫组化法、蛋白质印迹法和RT-PCR法检测各组大鼠胰腺组织HSP70蛋白和mRNA的表达.结果 免疫组化染色显示,对照组大鼠胰腺组织无HSP70蛋白表达,悬尾组大鼠胰腺组织均有HSP70蛋白表达,尤其是胰岛细胞的胞质和胞核在早期即深染.蛋白质印迹法结果显示,悬尾6、12 h及1、2d组大鼠胰腺组织HSP70蛋白持续高表达,分别为0.921±0.078、0.862±0.048、0.838±0.063、0.807±0.071,较对照组的0.693 ±0.055显著增加(P<0.05);3、5、7d组的HSP70蛋白表达恢复到对照组水平.HSP70 mRNA表达在6h组即明显增加至0.881 ±0.013,然后逐渐回落,3d组降至0.694±0.027,5d组出现回升,达0.836±0.014,7d组又回落至0.674±0.013.结论 模拟失重使大鼠胰腺组织中HSP70蛋白和mRNA表达发生明显变化,早期过表达,后期恢复正常水平.

  • 曲美他嗪对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后热休克蛋白70及超氧化物歧化酶表达的影响

    作者:钟志英;唐昱;陈图刚;马战清;谭维羚;葛俐娜;刘瑞红;赵宇

    目的 探讨缺血再灌注模型大鼠给予曲美他嗪预处理在心肌缺血再灌注保护作用的可能机制.方法 选择SD大鼠120只,随机分为对照组、缺血再灌注组、HSP70合成抑制剂组、曲美他嗪组、联合组,每组24只,每组又根据缺血后再灌注时间分为30 min、4h及8h3个时间点,每个时间点8只大鼠.每组分别于各时间点测定心肌HSP70阳性细胞数,血清肌酸激酶(CK)、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丙二醛、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及心肌梗死面积百分比.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缺血再灌注组、HSP70合成抑制剂组、曲美他嗪组、联合组再灌注4及8h血清CK、CK-MB明显升高(P<0.01).曲美他嗪组再灌注4及8h血清CK、CK-MB较联合组和缺血再灌注组明显降低,再灌注30 min、4h及8 h HSP70、SOD较联合组和缺血再灌注组明显升高,丙二醛较联合组和缺血再灌注组明显降低(P<0.01).曲美他嗪组再灌注4及8h心肌梗死面积较联合组和缺血再灌注组明显减少[(39.15±3.62)%vs (44.65±5.14)%、(45.18±3.45)%,P<0.05;(41.28±5.26)% vs (47.54±5.89)%、(46.27±3.94) %,P<0.05].结论 曲美他嗪能升高心肌细胞HSP70水平,减少心肌梗死面积,对缺血再灌注大鼠心肌具有保护作用.

  • 热休克蛋白70基因与缺氧损伤神经元凋亡的相关性研究进展

    作者:陈茁;鲁旭阳;王俊雄;罗大蓓;金醒防

    随着老龄化进程的加剧,脑血管病的发病率逐年上升.北京地区一项长达21年的心血管病人群监测项目显示,脑卒中的每年新发病例数>200万,年增长率高达8.7%[1].目前,临床上所应用的治疗脑梗死的方法尚未取得满意的效果,促使我们去研究和发现除脑梗死传统发病机制以外的新机制.脑梗死发病的遗传因素是近年来的研究热点,基因多态性与脑梗死的关系取得了重大进展.凋亡是脑缺血半暗带中细胞死亡的主要形式,脑梗死后神经元凋亡的发生、发展与患者的病情密切相关,但脑缺血后神经细胞凋亡的机制尚不清楚.热休克蛋白(Hsp)存在基因多态性,与缺氧损伤神经元凋亡的发生、发展存在相关性.我们将对Hsp70与缺氧损伤后神经元凋亡的关系进行综述.

  • 大鼠肝脏增龄性变化和热休克蛋白70表达差异

    作者:张颖;马桂芬;庄艳;陈世耀;郑松柏

    目的 观察不同年龄大鼠肝脏的增龄性变化以及热休克蛋白70(HSP70)在肝组织中的表达,探讨HSP70在肝脏老化中的作用. 方法 雄性SD大鼠按月龄分为21 d组、3月龄组、12月龄组和18月龄组,每组各6只.进行常规血清学测试,光镜下观察肝组织结构,Real-time PCR法检测HSP70在各组大鼠肝组织中的表达. 结果 随着鼠龄增长,4组大鼠肝质量/体质量比值明显降低,分别为0.073、0.050、0.025和0.019(P=0.000);21 d组和3月龄组与12月龄组和18月龄组比较,血清白蛋白水平减低[分别为(35.0±2.7)g/L和(39.8±3.5)g/L比(27.3±9.3)g/L和(20.6±1.7)g/L,t=12.233,P=0.000];碱性磷酸酶(ALP)水平升高[分别为(68.8±23.3)U/L和(71.6±19.2)U/L比(185.9±41.5)U/L和(418.6±140.6)U/L,t=35.354,P=0.000].光镜下可见12月龄和18月龄大鼠的肝细胞排列紊乱,细胞内脂肪空泡明显增多.18月龄组大鼠肝细胞HSP70mRNA表达相对量(0.218),低于12月龄组(0.220)和3月龄组(0.230) (P=0.000). 结论 HSP70可能参与了肝细胞老化的进程,可以作为预测肝脏老化的检测指标之一.

  • 谷氨酰胺诱导热休克蛋白70高表达可抑制大鼠心房肌纤维化及缝隙连接蛋白43重构

    作者:鲍宏刚;张卫泽;马凌;李涛;王菲;陈永清

    目的 探讨谷氨酰胺(glutamine,Gln)诱导热休克蛋白70高表达对大鼠心房肌纤维化及缝隙连接蛋白43(connexin43,Cx43)重构的影响及其机制.方法 40只SPF级雄性SD大鼠,体质量(180±20)g,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对照组、二甲基亚砜(DMSO)组、盐酸异丙肾上腺素(isoprenaline,ISO)5 mg· kg-1·d-1组(模型组)、ISO5 mg· kg-1·d-1+内氨酰谷氨酰胺(Ala-Gln)0.75 mg·kg-1·d-1组(干预组)和ISO5 mg· kg-1·d-1+槲皮素(quercetin,QUE) 100 mg· kg-1·d-1 +Ala-Gln0.75 mg· kg-1· d-1+DMSO组(QUE组),每组8只大鼠.每组每天1次给予相应试剂,7d后处死大鼠.放射免疫法检测大鼠心房肌组织中血管紧张素Ⅱ(Ang Ⅱ)含量;苏木素伊红(HE)染色法观察大鼠心房纤维化情况;Masson染色法计算心房肌胶原容积分数;免疫组织化学SP法观察并半定量测定大鼠心房肌组织中热休克蛋白70(heat shock protein70,Hsp70)、磷酸化c-Jun氨基末端激酶1/2/3(p-JNK1/2/3)、c-Jun及Cx43的含量.结果 DMSO组大鼠心房肌组织中 AngⅡ含量[(71.47±11.49) pg/L]与对照组[(68.51±10.76) pg/L]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模型组[(211.25±49.49) pg/L]、干预组[(185.32±54.85) ng/L]和QUE组[(189.90 ±42.12) pg/L]则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均<0.01) HE、Masson染色结果示对照组和DMSO组大鼠心房肌纤维化不明显[心肌胶原容积分数分别为(6.842±1.674)% 和(7.108±1.343)%],模型组和QUE组则有明显的纤维化[心肌胶原容积分数分别为(29.485±9.966)%和(25.06 ±8.581)%],而干预组纤维化程度[心肌胶原容积分数为(7.861±1.867)%]较模型组和QUE组心房肌纤维化程度弱(心肌胶原容积分数比较P均<0.01).对照组、DMSO 组、模型组和QUE组心肌组织 Hsp70含量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分别为0.160±0.023、0.163±0.022、0.166±0.028和0.168±0.027,P均>0.05),而干预组(0.215 ±0.018)则显著高于上述各组(P均<0.01).DMSO组大鼠心房肌组织中p-JNK1/2/3和c-Jun含量(分别为0.154 ±0.021和0.164±0.024)与对照组(分别为0.151 ±0.016和0.163±0.022)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而模型组(分别为0.202±0.025和0.254±0.044)、QUE组(分别为0.196±0.024和0.251±0.027)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和DMSO组(P均<0.01),而干预组(分别为0.160±0.025 和0.168±0.024)与对照组和DMSO组相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且显著低于模型组和QUE组(P均<0.01). DMSO组大鼠心房肌组织中 Cx43含量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0.220±0.032比0.231 ±0.035,P>0.05)且呈线性规律分布,而模型组(0.163 ±0.013)和 QUE组(0.165 ±0.024)则显著少于对照组(P均<0.01)且分布无规律性,侧面分布相对增多,干预组(0.216 ±0.026)则较模型组、QUE组多(P均<0.01)且分布较规律.结论 Gln诱导Hsp70高表达可减轻ISO诱发的大鼠心房肌纤维化程度和Cx43重构,机制可能与Hsp70下调p-JNK1/2/3和c-Jun表达、抑制JNK信号通路激活有关.

  • 热休克蛋白70在血红素氧合酶/一氧化碳系统抗兔食饵性动脉粥样硬化过程中的效应

    作者:王晓兵;魏万林

    目的 探讨热休克蛋白70(HSP70)及血红素氧合酶(HO)/一氧化碳(CO)系统对食饵性动脉粥样硬化保护作用的机制.方法 健康雄性新西兰大白兔32只,随机分为4组,分别为正常对照组(n=8,喂饲正常饲料),胆固醇组(n=8,添加胆固醇粉1 g·d-1·只-1),生理盐水组(n=8,予以胆固醇的同时,经腹腔注射生理盐水)以及血红素干预组(n=8,予以胆固醇的同时,经腹腔注射血红索-L-赖氨酸盐9 mg·kg-1·d-1).采用血红蛋白结合及联二亚硫酸盐还原法检测动脉组织内源性CO含量.分别采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和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主动脉内HO-1和HSP70 mRNA及蛋白表达.结果 胆固醇组主动脉CO生成量明显高于对照组,HO-1表达亦高于对照组(P均<0.01),主动脉斑块面积达(42.3 ±8.7)%.生理盐水组CO生成、HO-1表达及主动脉斑块面积[(40.9±9.1)%]与胆固醇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而血红素干预组主动脉内膜斑块面积(26.6±9.2)%明显小于胆固醇组,主动脉CO的生成量和HO-1表达明显高于胆固醇组(P均<0.01).生理盐水组与胆固醇组比较,HSP70表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而血红素干预组HSP70表达则显著高于生理盐水组和胆固醇组.结论 HO/CO系统通过增加CO的生成量及HSP70高表达抑制动脉粥样硬化病变的发展.

  • 低氧预适应对大鼠肝癌肝切除术后残肝缺血再灌注中细胞凋亡的影响

    作者:韩效帆;张培建;李鹏飞;王健;薛同敏

    目的 探讨低氧预适应诱导热休克蛋白70(HSP70)在大鼠肝癌肝切除术后对残肝细胞凋亡的影响及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 采用SD大鼠移植性肝癌模型,根据随机表将60只模型鼠分为A组(假手术组),B组(缺血状态下肝叶切除组),C组(低氧预适应+缺血状态下肝叶切除组),每组20只.C组的处理方式:术前给予10%氮氧混合气体处理90 min,Pringle法完全阻断入肝血流15 min,同时切除肿瘤所在的肝左外叶.各组分别于术后1,8,12,24 h取残余肝脏标本,用Western blotting免疫印迹法检测HSP70、Bax蛋白的表达,应用流式细胞仪检测肝细胞凋亡率,下腔静脉取血检测ALT、AST,并在光镜下观察各组组织形态学改变,对相关数据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 (1)与A、B组比较,C组检测的各同时相点HSP70的相对量表达明显增加,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A、B组肝组织中仅有微量HSP70表达,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与A组比较,B组各同时相点Bax蛋白表达水平明显升高,肝细胞凋亡率明显增加,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或0.05),而C组以上各项指标的变化均较B组明显减弱(均P <0.05);(3)C组肝功能较B组改善明显,病理示A组肝组织形态基本正常,C组呈轻微病理学改变,而B组肝组织损伤明显加重.结论 低氧预适应对缺血条件下肝癌肝切除术产生的缺血再灌注损伤具有保护作用,其可能的机制之一是通过上调HSP70蛋白的表达,而HSP70通过降低Bax的表达,抑制细胞凋亡,从而发挥肝脏保护作用.

  • 热休克蛋白70入核转位参与缺血再灌注损伤的脱氧核糖核酸修复的实验研究

    作者:张劭;张静;张晓宁;金春梅;詹翔;李豪

    目的 观察肝脏缺血再灌注损伤条件下HSP70改变细胞周期动力学影响的核机制.方法 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5组:HSP70抑制组(H-/P+组)、热休克组(H+/P+组)、PARP-1蛋白抑制组(H +/P-组)、缺血再灌注组(PC组)、阴性对照组(NC组).造模成功后取肝脏组织免疫组化染色检测PARP-1的表达;提取核蛋白,免疫共沉淀法检测HSP70与PARP-1的结合;免疫荧光组织化学双染法显示HSP70与CyclinD1的表达时间点.结果 NC组与其他组比较PARP-1的表达低(P<0.01);免疫共沉淀提示HSP70进入细胞核中与PARP-1结合;免疫荧光组织化学双染显示HSP70回归胞质的时间点在IR1-2 h与CyclinD1出现时间一致.结论 可复性肝脏缺血再灌注损伤,HSF70进入细胞核与PARP-1结合,对于G2/M期进行负调控,抑制细胞进行DNA复制重组,阻滞其进入有丝分裂,修复受损DNA链;缺血再灌注对于G1/S期进行正调控,促进肝细胞再生和肝脏功能代偿.

  • 胰高血糖素样肽-1对高糖环境下兔胸主动脉内皮细胞HSP70表达的影响

    作者:蔡方刚;郭平凡;吴捷;詹腾辉

    目的 探讨胰高血糖素样肽-1(glucagon-like peptide-1,GLP-1)对高糖环境诱导兔胸主动脉内皮细胞增殖凋亡的作用和HSP70表达的影响.方法 胶原酶消化法培养兔胸主动脉内皮细胞,加入不同处理因素进行分组,TUNEL法测定内皮细胞凋亡,BRDU法测定内皮细胞增殖,Western blot法测定内皮细胞的HSP70表达水平.结果 高糖(33 mmol/L)培养24 h后兔胸主动脉内皮细胞增殖(0.54 ±0.06)低于对照组(0.78 ±0.04),细胞凋亡率(36.43±6.85)%与HSP70的表达水平(0.94±0.11)高于对照组[(5.25±0.73)%与(0.29±0.03)],差异有统计意义(P<0.01).GLP-1组与高糖组相比,内皮细胞增殖(0.62±0.06)增加,细胞凋亡率(10.13 ±1.19)%与HSP70表达水平(0.76±0.05)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exendin 9-39组,内皮细胞的增殖、凋亡与HSP70表达与高糖组相比则无明显差异(P>0.05). 结论 GLP-1通过GLP-1受体依赖途径促进高糖条件下兔胸主动脉内皮细胞增殖,抑制细胞凋亡,减低高糖诱导HSP70表达水平.

  • 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孕妇血清、脐血及胎盘组织中热休克蛋白70的表达及其意义

    作者:朱锦明;李敏;李蕾

    目的 探讨热休克蛋白70(HSP70)在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孕妇血清、脐血及胎盘组织中的表达及其在发病中的作用.方法 收集2011年8月至2012年12月在徐州市妇幼保健院产科住院分娩的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孕妇90例,其中妊娠期高血压组30例,轻度子痫前期组30例,重度子痫前期组30例.选择同期分娩的健康孕妇30例为对照组.采用ELISA法检测各组孕妇血清、脐血中HSP70水平;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胎盘组织中HSP70蛋白表达水平;用逆转录(RT)-PCR技术检测胎盘组织中HSP70 mRNA表达水平.结果 (1)轻度子痫前期组孕妇血清及脐血中HSP70水平分别为(2.61±0.98)及(0.78±0.27) μg/L,重度子痫前期组分别为(3.10±1.18)及(0.96±0.28)μg/L,两组孕妇血清及脐血中HSP70水平均分别高于对照组[分别为(1.88±0.79)及(0.61±0.15)μg/L]及妊娠期高血压组[分别为(2.13±0.71)及(0.64±0.18) μg/L],分别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重度子痫前期组均分别高于轻度子痫前期组,差异也有统计学意义(P<0.05);妊娠期高血压组虽高于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妊娠期高血压组、轻度子痫前期组及重度子痫前期组胎盘组织中的HSP70蛋白表达总阳性率[分别为83%(25/30)、90%(27/30)及100%(30/30)]均高于对照组(43%,13/30),分别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重度子痫前期组高于妊娠期高血压组及轻度子痫前期组,差异也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3)妊娠期高血压组、轻度子痫前期组及重度子痫前期组胎盘组织中HSP70 mRNA表达水平(分别为0.82±0.27、0.92±0.26及1.36±0.29)明显高于对照组(0.45±0.18),分别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重度子痫前期组高于妊娠期高血压组及轻度子痫前期组,分别比较,差异也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孕妇血清、脐血及胎盘组织中HSP70表达水平明显升高,且随疾病程度加重其表达水平明显升高.提示HSP70在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发病中可能起一定作用.

  • 热休克蛋白90α在人类肝癌细胞外的表达及其对侵袭、迁移能力的影响

    作者:李卫华;陈广原;余湘文;彭妙官;石永英;卫建筠

    目的 探讨细胞外热休克蛋白90α(HSP90d)参与肝癌细胞转移的可能分子机制.方法 采用免疫印迹法检测HSP90 α在低、高转移性肝癌MHCC97-L和MHCC97-H细胞外的表达.选取高转移潜能MHCC97-H细胞,应用不穿透细胞膜的小分子抑制剂抑制细胞外HSP90α表达,体外侵袭实验观察细胞侵袭、迁移能力的变化,明胶酶谱法分析基质金属蛋白酶2(MMP-2)活性的改变.免疫印迹和免疫共沉淀法检测细胞外辅助分子伴侣HSP70和MMP-2的表达及其与HSP90α的相互作用.利用RNA干扰技术下调细胞HSP70表达,观察细胞外HSP90 α与MMP-2相互作用及其细胞转移潜能的变化.结果 HSP90α在不同转移潜能肝癌细胞内外均表达,且与肝癌细胞转移潜能呈正相关.MHCC97-H细胞经特异性HSP90抑制剂二甲氨基乙氨基-17-去甲氧基格尔德霉素-N-氧化物(DMAG-N-oxide)作用24 h后,穿过上室基底膜的细胞数较未处理组和空白对照组明显下降(P<0.01),分别为(28.11±3.56)、(80.12±4.16)、(82.24±4.12)个.体外侵袭实验显示,穿过Matrigel人工基底膜的细胞数低于未处理组和空白对照组,分别为(36.54±4.12)、(95.12±3.48)、(101.11±3.36)个,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7),并伴有细胞外MMP-2活性减低.HSP70和MMP-2均可在MHCC97-H细胞外表达,且能与HSP90α相互结合.小分子干扰RNA (siRNA)能有效抑制细胞HSP70表达,MHCC97-H细胞外HSP90α和MMP-2相互作用减弱,MMP-2活性下降,细胞侵袭、迁移能力受抑制.同时联合应用MMP-2抑制剂,具有协同抑制效应.结论 细胞外HSP90α可能通过与HSP70形成伴侣复合体介导MMP-2成熟活化,增强肝癌细胞侵袭、迁移运动,提示其可能是潜在的对肝癌转移实施防治的靶点.

  • 脑室出血大鼠不同部位脑组织热休克蛋白70表达的差异

    作者:彭建伟;许予明;张松坡

    目的 观察实验性大鼠脑室出血后,不同部位脑组织热休克蛋白70(heat shock protein 70,HSP70)表达的差异. 方法 18只成熟雄性SD大鼠随机均分为正常组、对照组和模型组,采用侧脑室注血法制备大鼠脑室出血动物模型,然后用酶联免疫吸附. 方法 制作热休克蛋白70组织切片,在显微镜下直接计数阳性细胞;采用干湿重法计算脑含水量. 结果 模型组大鼠脑组HSP70阳性细胞数和含水量明显高于正常组和对照组(P分别为0.015和0.013),而且HSP70阳性细胞主要分布于皮层和皮层下.室周也有表述. 结论 大鼠脑室内出血可引起远隔部位的皮层和皮层下组织HSP70的高度表达.

  • 丙戊酸钠对大鼠视网膜缺血再灌注所致视网膜损伤的保护作用

    作者:张珍珍;吴星伟;宫媛媛;张薇;尹莉莉

    目的 探讨丙戊酸钠对大鼠视网膜缺血再灌注所致视网膜损伤的保护作用及其相关机制.方法 实验研究.Wistar大鼠90只,随机分为3组:空白对照组、视网膜缺血再灌注+磷酸盐缓冲液组(实验对照组)和缺血再灌注+丙戊酸钠组(实验组),每组30只.前房加压灌注方法制作大鼠视网膜缺血再灌注模型,于损伤后6、12、24、48 h和7d分别取眼球做视网膜组织病理学检查,荧光金逆行标记后行视网膜神经节细胞计数;免疫印迹法检测视网膜组织中热休克蛋白( Hsp) 70表达水平及转录因子Sp1的乙酰化水平;逆转录(RT) -PCR法检测大鼠视网膜组织中bcl-2和bax的mRNA水平.采用配对t检验对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1)缺血后24 h,视网膜组织HE染色示实验组视网膜水肿程度较实验对照组轻,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 =7.491,P<0.05);荧光金逆行标记示再灌注后7d,实验组存活的神经节细胞数[(1629±63)个/mm2]较实验对照组[(908±65)个/mm2]明显增多,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7.248,P <0.05).(2)免疫印迹法检测结果显示,再灌注损伤后24 h实验组视网膜中Hsp70蛋白表达水平及Sp1的乙酰化水平升高,与实验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 =6.176,11.264,P值均<0.05);RT-PCR法检测结果显示,再灌注损伤后24 h实验组视网膜组织中bcl-2 mRNA表达水平(0.403±0.009)较实验对照组(0.314±0.012)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5.489,P< 0.05);实验组baxmRNA表达水平(0.383±0.009)较实验对照组(0.492±0.016)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5.723,p<0.05).结论 丙戊酸钠对大鼠视网膜缺血再灌注损伤具有保护作用,Hsp70、bcl-2表达水平的上调及bax表达水平的下调可能与该作用相关.

90 条记录 1/5 页 « 12345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