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华人消化杂志
World Chinese Journal of Digestology 세계화인소화잡지
- 主管单位: 华人消化杂志;新消化病学杂志
- 主办单位: 山西省科学技术厅
- 影响因子: 0.00
- 审稿时间: 1-3个月
- 国际刊号: 14-1260/R
- 国内刊号: 李军亮
- 论文标题 期刊级别 审稿状态
-
原发性胃恶性淋巴瘤诊治36例
目的:探讨原发性胃恶性淋巴瘤的误诊原因、诊断方法和治疗体会.方法:对我院1993-10/2003-10收治的36例原发性胃恶性淋巴瘤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本组患者多以上腹部不适或黑便为临床表现.术前明确诊断17例(47%),均为胃镜下确诊.术前误诊19例(53%),其中误诊为胃癌13例(36%)、胃巨大溃疡6例(17%).32例患者进行了正规手术治疗,4例患者进行姑息性手术.病理类型均为非何杰金氏淋巴瘤,其中B淋巴细胞性31例,T淋巴胞性3例,浆样细胞型1例,T、B双淋巴细胞性1例.34例术后进行了1-8次辅助性CHOP化疗,总有效率93.4%.31例获得随访,5 a生存率为64%.结论:原发性胃恶性淋巴瘤临床表现缺乏特征性,易于误诊.胃镜活检是诊断价值的方法.手术方式与胃癌相似,但一般不进行淋巴结清扫,术后化疗是重要的辅助性治疗措施,病理类型是判断预后的重要指标.
-
干扰素α/β受体慢性乙型肝炎肝组织的免疫组化定位
目的:IFNα/βR在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肝脏组织内的免疫组化定位及其对干扰素应答的预测作用.方法:应用链霉菌抗生物素蛋白-过氧化酶连接法,对40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肝脏组织内IFNα/βR的分布特点进行了观察.结果:IFNα/βR在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肝脏组织肝细胞膜和胞质内均有不同程度的表达,其中2例患者血管内也有分布.结论: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肝肝组织内非溶性的IFNα/βR的表达量可能系IFNα干扰素应答率更为有效的预测指标.
-
肝癌患者肝局部细胞免疫状态与预后的关系
目的:探讨原发性肝细胞癌(HCC)、肝硬化(LC)患者的肝局部细胞免疫状态及与预后的关系.方法:HCC60例,LC62例,正常肝组织23例,以免疫组化SP法进行CD3,CD 57,CD20,CD68,GrB染色,对阳性细胞数进行定量分析,以了解病灶局部免疫细胞的数量和分布情况并与临床资料进行相关分析.结果:HCC患者肝脏局部组织中的T淋巴细胞(60.5±18.9)、B淋巴细胞(40.3±29.9)和NK细胞数量(6.8±5.1)明显多于LC(分别为53.0±18.7,t=2.21,P=0.029<0.05;21.5±18.2,t=4.19,P=0.000<0.01;4.2±2.9,t=3.53,P=0.001<0.01)和正常肝组织(分别为45.4±11.7,t=3.57,P=0.001<0.01;8.1±5.9,t=7.97,P=0.000<0.01;4.8±2.3,t=2.54,P=0.013<0.05);而巨噬细胞(Mφ)数量(24.6±13.4)明显少于LC(41.0±13.5,t=6.74,P=0.000<0.01)和正常肝组织(40.3±8.9,t=6.17,P=0.000<0.01).LC组织中T淋巴细胞和B淋巴细胞数量明显多于正常肝组织(分别为53.0±18.7 vs 45.4±11.7,t=2.23,P=0.029<0.05;21.5±18.2 vs 8.1±5.9,t=5.14,P=0.000<0.01).在肝脏GrB阳性细胞中,大部分为CD57阳性细胞,少量为CD3阳性细胞.HCC中临床TNM分期Ⅰ,Ⅱ期NK细胞,B淋巴细胞,GrB阳性细胞数量高于Ⅲ,Ⅳ期(分别为8.3±5.3 vs 5.3±4.5,t=5.38,P=0.024<0.05;49.1±29.8 vs 31.0±27.5,t=2.44,P=0.018<0.05;6.8±5.3 vs 4.1±3.2,t=2.32,P=0.024<0.05).15 mo内有转移复发的癌组织中T淋巴细胞、NK细胞、MΦ和GrB阳性细胞计数明显低于无转移复发组(分别为53.1±16.0 vs 65.5±21.1,t=2.41,P=0.02<0.05;2.9±3.1 vs 9.4±4.5,t=6.33,P=0.000<0.01:20.9±11.3 vs 30.1±14.4,t=2.62,P=0.012<0.05;2.5±1.6 vs 7.0±4.3,t=5.02,P=0.000<0.01).随着HCC患者的病情恶化,T淋巴细胞、NK细胞、B淋巴细胞、GrB阳性细胞逐渐减少.结论:T淋巴细胞、NK细胞、B淋巴细胞、Mφ和GrB阳性细胞是反映机体抗肿瘤特异性细胞免疫状态及判断患者预后的重要指标.
-
小檗碱、吴茱萸碱和靛玉红对人胃癌细胞的作用比较
目的:探讨加味左金丸三种组成中药的主要单体成分小檗碱、吴茱萸碱和靛玉红对人胃癌细胞生长抑制、诱导凋亡和细胞周期的影响.方法:人胃癌细胞株为低分化黏液腺癌MGC803细胞;小檗碱、吴茱萸碱和靛玉红购自中国药品与生物制品检定所.苔盼蓝染色细胞计数法测定细胞存活率和凋亡率,流式细胞技术进行细胞周期、凋亡百分比分析,甲基绿-派诺宁联合染色法观测凋亡形态,琼脂糖凝胶电泳分析DNA损伤情况.结果:96 h内小檗碱、吴茱萸碱各组细胞存活率不断下降,其中48 h存活率对照组为100.0±7.9%,小檗碱4 mg/L和8 mg/L组分别为72.9±6.2%(t=4.67,P<0.01)和17.4±4.8%(t=15.48,P<0.001),吴茱萸碱1 mg/L和5 mg/L组分别为37.8±5.7%(t=11.06,P<0.001)和10.7±11.1%(t=11.35,P<0.001);各组均与对照组比较(n=3);对生长的抑制作用呈时间、药物浓度依赖性.甲基绿-派诺宁原位染色,细胞表现出凋亡特征.小檗碱与吴茱萸碱组脱落的悬浮死细胞中有较高比例胞膜完整、抗拒苔盼蓝和酚红染色的凋亡细胞,其中48 h凋亡率对照组为0.3±0.0%,小檗碱8 mg/L组为65.2±9.5%(t=11.83,P<0.001);吴茱萸碱1 mg/L组为58.9±11.4%(t=8.90,P<0.001),而阿霉素组脱落死细胞不能抗拒苔盼蓝和酚红染色.流式细胞仪检测表明小檗碱与吴茱萸碱组均出现亚二倍体凋亡峰;细胞周期分别阻滞于G0-G1、G2期;凋亡百分比与对照组11.8±2.5比较,小檗碱4 mg/L组48 h为18.9±2.7(t=3.34,P<0.05),72 h为23.9±3.3(t=5.06,P<0.01),吴茱萸碱1 mg/L组72 h为16.6±1.6(t=2.80,P<0.05).琼脂糖凝胶电泳表明,小檗碱组DNA裂成大片段,吴茱萸碱组和阿霉素组DNA断裂呈涂抹状.靛玉红各组对细胞生长、凋亡无影响,DNA无损伤.结论:小檗碱与吴茱萸碱均能诱导人胃癌细胞凋亡,且作用较阿霉素温和;靛玉红对胃癌细胞的体外作用不明显.
-
缺血缺氧损伤对肠上皮细胞整合素极性及细胞凋亡的影响
目的:研究缺氧缺血损伤对肠上皮细胞(IEC)整合素极性及分布的改变的凋亡机制.方法:建立缺血缺氧与IEC凋亡的实验模型,实验分组:对照组(A组),缺氧组(B组),缺血组(C组),缺氧缺血组(D组);采用流式细胞仪(FCM)检测IEC凋亡率,激光共聚焦显微镜(LSCM)检测IEC自基底侧至顶侧5个平面的整合素α3,α5,β1,β2,β5染色荧光强度并定量.结果:A组细胞整合素α3,α5,β1,β5荧光标记主要分布于细胞基底侧,损伤后B、C、D组呈上移趋势,其分布和极性与细胞凋亡率相一致;整合素α3在C组的中间和顶层没有阳性表达.β2分布较弥散,无明显变化规律.结论:缺氧缺血损伤对IEC整合素分布改变呈规律性变化,与IEC凋亡密切相关;对缺氧反应更敏感.
-
人胎肝干细胞的体外分离培养与鉴定
目的:对人胎肝干细胞进行体外分离、培养与鉴定,为其在生物人工肝及肝细胞移植方面的应用奠定基础.方法:取16-29周龄死产人胚胎肝脏,参照本室建立的方法对胎肝干细胞进行分离.所获细胞悬液用50 g反复离心,沉淀物用F12培养液悬浮细胞;将细胞悬液加入Percoll液进行梯度离心,吸取50%与70%Percoll层之间的细胞层,用Hanks液洗涤两次后离心.将细胞团悬浮于DMEM/F12(2:1)培养液中,接种于塑料培养瓶或六孔培养板中;在37℃50 mL/L CO2孵箱中培养.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鉴定细胞表型.结果:原代细胞呈圆形或卵圆形,体积明显小于肝细胞,胞核大而胞质少,核浆比较小,培养中细胞生长旺盛.培养的细胞胞质CK19,OV6及白蛋白染色均呈阳性;部分细胞胞质同时表达白蛋白和CK19.结论:人胚胎肝脏中存在在肝干细胞,这些细胞表现出不同的分化状态.
-
中药有效成分对甲基硝基亚硝基胍转化的人胃黏膜上皮细胞的毒性作用
目的:明确三种中药有效成分三七皂甙(PNS)、黄芪皂甙(As)及黄芩甙(Ba)单用或配伍应用对永生化的人胃黏膜上皮细胞GES-1以及经过甲基硝基亚硝基胍(MNNG)转化后的GES-1细胞(MC细胞)增生能力的影响.方法:以MNNG转化GES-1细胞,转化后细胞简称MC细胞.分别以不同浓度的三七皂甙、黄芪皂甙及黄芩甙处理GES-1细胞及MC细胞,四甲基谷氮唑盐(MTT)法及软琼脂集落形成试验检测三种药物单用及配伍对细胞增生活性的影响.Annexin V及PI双染,流式细胞仪检测三药单用及配伍对MC细胞凋亡/坏死的影响;电镜和Hoechst33258及PI双染荧光显微镜观察凋亡细胞形态.结果:PNS、AS及Ba对GES-1和MC细胞的增生活性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并有随剂量增加作用增强的趋势.三药配伍应用对2种细胞的抑制作用增强(P<0.05或P<0.01 vs 三药单用组),还能明显抑制MC细胞的软琼脂集落形成能力(P<0.05或p<0.01 vs MC细胞对照组).三药单用可引起MC细胞凋亡及死亡比例增加并呈一定的时间依赖性,配伍应用作用强于单独应用(P<0.05或P<0.01 vs三药单用组),增强程度从大至小依次为PNS+AS+Ba>PNS+AS>AS+Ba>PNS+Ba.结论:三种中药有效成分单用及配伍可显著抑制MC细胞的增生并引起细胞死亡;引起细胞死亡的机制部分是通过诱导凋亡实现的;不同药物配伍应用的增效程度不同.
-
三羟基异黄酮诱导胃癌原代细胞凋亡的分子机制
目的:探讨三羟基异黄酮诱导胃癌原代细胞发生凋亡的可能性,揭示该凋亡发生与基因bcl-2和bax之间的关系.方法:在体外实验中,采用MTT比色法测定三羟基异黄酮对胃癌原代细胞的生长抑制率;以透射电镜和TUNEL染色法,定性、定量地研究三羟基异黄酮与胃癌原代细胞凋亡的关系;通过免疫组织化学法和R T-PCR法检测基因bcl-2和bax的表达.结果:三羟基异黄酮对胃癌原代细胞有明显抑制作用,随三羟基异黄酮浓度增加和培养时间的延长而增强;三羟基异黄酮诱导胃癌原代细胞出现凋亡细胞形态;TUNEL染色法可见,经三羟基异黄酮处理24,48,72,96 h后,胃癌原代细胞凋亡数明显随时间增加(1.25±0.30%→4.97±0.80%,18.44±1.92%,35.18±0.35%,43.93±1.11%,P<0.05).免疫组织化学发现经三羟基异黄酮处理24,48,72,96 h后,胃癌原代细胞的Bcl-2蛋白阳性率减少(36.34±0.72%→21.62±0.08%,10.60±0.49%,7.21±0.45%,4.54±0.36%,P<0.01),Bax蛋白阳性率增加(10.73±0.57%→20.63±0.86%,34.3±0.81%,45.96±0.42%,58.61±1.46%,P<0.01).RT-PCR也发现经三羟基异黄酮处理24,48,72,96 h后,胃癌原代细胞的bcl-2 mRNA条带密度降低,bax mRNA条带密度加强.结论:三羟基异黄酮可能通过下调bcl-2的表达和上调bax的表达而诱导胃癌原代细胞发生凋亡.
-
大鼠肝肺综合征模型的研究
目的:建立实验性肝肺综合征动物模型.方法:Wistar ♂大鼠20只随机分成正常组和模型组;正常组给予正常饲料和自来水,模型组以掺入胆固醇的玉米面作饲料,胆固醇占饲料重量的5%(前2 wk的每千克饲料中含有200g猪油),以300mL/L酒精作为其唯一饮料.在实验第1 d脊背sc 5 mL/kg四氯化碳原液,以后每隔3 d sc 400mL/L四氯化碳(用玉米油稀释),按3 mL/kg给予.于8 wk末处死动物,腹主动脉取血,右肝和右肺用40 g/L多聚甲醛固定;左肝950 mL/L酒精固定.检测ALT,AST;测定肝脏羟脯氨酸,用氯胺T法;肝脏HE、VG染色;肺HE染色;腹主动脉血氧检测;尾静脉注射99m锝-多聚白蛋白肺脑放射活性扫描.结果:肝硬化形成,肺泡-动脉氧分压差增大,血氧含量降低,肺血管明显扩张.结论:复合因素造成的模型能够作为肝肺综合征的实验动物模型.
-
DHFR-CD双耐药基因增强转基因小鼠对大剂量化疗毒性的抵御能力
目的:探讨将人双突变的二氢叶酸还原酶基因(DHFR)和胞苷脱氨基酶基因(CD)同时导入小鼠骨髓细胞中,观察小鼠对大剂量氨甲喋呤(MTX)和阿糖胞苷(Ara-C)的耐受性,研究骨髓耐受联合化疗的可行性.方法:以反转录病毒为载体,将人双突变的二氢叶酸还原酶基因(DHFR)和胞苷脱氨基酶基因(CD)通过共培养转染入小鼠骨髓干细胞,观察共培养后的骨髓细胞及受体小鼠骨髓移植后经药物处理后的骨髓细胞耐MTX及Ara-C CFU-GM生成情况;转基因小鼠骨髓细胞提取的DNA,用PCR检测转基因小鼠骨髓细胞耐药基因的表达;观察转基因小鼠经大剂量MTX和Ara-C化疗后血象、体质量及生存率的变化.结果:骨髓移植前共培养后供体的骨髓细胞和骨髓移植后受体含有耐药基因(SFG-F/S-CD)的骨髓细胞均有耐药克隆的形成(14%,20%;x2分别为42.55,44.26;P<0.01),并明显增加了对MTX和Ara-C的耐受;与对照组比较含双耐药基因组动物经大剂量化疗后,生存率明显提高(x2=7.42,P<0.01),血象逐渐恢复正常;转基因小鼠骨髓细胞经PCR检测,显示有F/S-CD基因条带;耐药基因转染后小鼠骨髓对MTX和Ara-C的耐受明显增加.结论:双耐药基因可以进入小鼠骨髓细胞并且获得共表达,提高了造血细胞对MTX和Aar-C的耐药性.
-
黏附素保守区疫苗防治鼠幽门螺杆菌感染
目的:利用人类幽门螺杆菌(Hpylon)感染的小鼠模型研究黏附素保守区(AB)疫苗在预防与治疗Hpylon感染的作用.方法:实验分为预防与治疗两部分.预防部分把实验动物无特定致病菌C57BL/6小白鼠分成4组,分别通过灌胃方法给予AB(100μg)加CT(2.μg)、生理盐水、单纯AB(100μg)、单纯CT(2μg),1次/wk,共4次.2 wk后再用活Hpylori灌胃,再4 wk后处死动物.治疗部分把已感染H pylori的小白鼠分成4组,分组与治疗方法同预防部分,治疗结束后4 wk处死动物,取胃黏膜行半定量细菌培养检查H pylori情况.结果:预防实验的保护率分别为AB加CT61.5%(16/26),单纯AB、单纯CT和PBS保护率均为0.AB加CT治疗组H pylori根除率为:38.5%(10/26),生理盐水组、单纯AB、单纯CT组均无治疗作用.治疗组未根除H pylori的小鼠,疫苗组H pylori的定植密度明显低于其他4组(P<0.05).结论:由AB加免疫佐剂组成的口服疫苗,不仅有预防H pylori感染的作用,同时也有根除已感染的H pylori的作用.AB可用于Hpylori疫苗的研制.
-
L-[1-13C]苯丙氨酸呼气试验与肝脏苯丙氨酸羟化酶活性
目的:研究L-[1-13C]苯丙氨酸呼气试验(PheBT)结果与大鼠肝脏苯丙氨酸羟化酶(PAH)活性的关系.方法:CCl4诱导急性肝损伤SD大鼠10只,正常对照组10只;尾静脉给予13C标记L-苯丙氨酸(13C-phe)20 mg/kg,收集给药前和给药后60 min内间断时间点的气样;采用气体同位素比值质谱仪测量气样中13CO2丰度;计算呼气气中13C清除速率常数;采用酶偶联法测量肝脏组织中PAH活度.结果:绝大部分正常(9/10)和CCl4急性肝损伤(8/10)大鼠尾静脉给予13C-phe以后,呼出气中13C排除在2 min达到峰值;呼出气中13C排除分为快、慢两个时相;CCl4肝损伤大鼠PheBT参数13C排除速率常数PheBT-k显著小于正常对照组(P=0.00,P<0.01),其值分别为(2.45±0.25)×10-2/min和(2.98±0.19)×10-2/min而快时相13C处置常数在肝损伤和正常组大鼠之间没有差异(P>0.05),其值分别为(9.46±3.27)×10-2/min和(10.17±2.10)×10-2/min;CCl4急性肝损伤大鼠呼出气中13C丰度峰值(204.33±35.80)‰却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170.65±22.85)‰(P=0.04,P<0.05);急性肝损伤大鼠全肝脏苯丙氨酸羟化酶活度显著低于正常对照组(P=0.00,P<0.01);大鼠呼气试验参数PheBT-k与大鼠全肝苯丙氨酸羟化酶总活度高度相关(r=0.92,P=0.00,P<0.001).结论:PheBT时全肝PAH总活度降低是急性肝损伤大鼠呼出气中13C排除速率下降的直接原因;呼气试验参数PheBT-k可以定量评价肝脏损伤程度.
-
大鼠胃Cajal间质细胞的分离和培养
目的:探索Wistar大鼠胃Cajal间质细胞(ICC)的分离和培养方法,为进一步研究其起搏机制提供条件.方法:取出Wistar大鼠的胃组织,采用胶原酶酶解法分离细胞,将细胞悬液接种于含干细胞因子的平滑肌细胞培养基中,进行培养,隔日换液.用c-Kit特异性抗体标记细胞,证实细胞类型.结果:培养后的ICC保持其固有特征,多突起,核大,相互之间连接形成网络,c-Kit抗体荧光染色证实细胞培养成功.结论:酶解法分离Wistar大鼠胃ICC并培养成功.
-
大鼠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肝组织MMP-13及TlMP-1表达变化与肝纤维化的关系
目的:观察大鼠非酒精性脂肪肝模型肝组织纤维化形成过程中基质金属蛋白酶-13(MMP-13)和基质金属蛋白酶抑制物-1(TIMP-1)表达的变化,探讨其在非酒精性脂肪肝纤维化发生发展机制中的意义.方法:SD大鼠40只,随机分为模型组和对照组,模型组大鼠通过高脂饮食制备高脂血症性脂肪肝模型,并在20 wk、22 wk分批处死,采用半定量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检测肝组织MMP-1 3mRNA和TIMP-1 mRNA的表达,并与肝脏组织学改变进行对照研究.结果:模型组肝组织出现明显的脂肪变性及炎症坏死并伴有程度不同的纤维化,部分大鼠出现早期肝硬化.在20 wk肝组织MMP-13mRNA表达,模型组(1.14±0.29)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0.71±0.08),有显著性差异(t=3.71,P<0.01)而TIMP-1mRNA表达,模型组(0.73±0.16)虽高于正常组(0.60±0.03),但差异无显著性.在22 wk MMP-13mRNA模型组(0.84±0.10)表达明显下降,而TIMP-1mRNA模型组(0.75±0.12)表达则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0.60±0.10),(t=3.13,P<0.01).肝组织HE和Masson染色提示肝脂肪变性和纤维化改变.结论:非酒精性脂肪肝炎,随着纤维化进程MMP13mRNA表达由强到弱,TIMP-1mRNA表达逐渐增强,提示其可能参与非酒精性脂肪肝炎纤维化的机制.
-
EGFR信号通路影响Caco-2细胞黏附和侵袭的分子机制
目的:探讨EGFR信号通路对人结肠癌Caco-2细胞增生、黏附和侵袭的影响及其分子机制.方法:应用细胞培养技术培养Caco-2细胞;以MTT法检测EGF,AG1478和PD98059对Caco-2细胞增生和生长的影响;Matrigel黏附实验、侵袭实验和RT-PCR技术检测EGF,AG1478和PD98059对Caco 2细胞黏附力、侵袭力和MMP-2,MMP-9,TIMP-1和TIMP-2基因转录的影响;Western blot蛋白免疫印迹法检测EGF和AG1478对Caco-2细胞P-EGFR蛋白表达的影响.结果:外源性EGF(10 μg/L)可明显地促进Caco-2细胞的增生和生长,24 h细胞生长率提高了23.4%(P<0.01);而AG1478(20μmol/L)和PD98059(40μmol/L)则明显地抑制细胞的增生和生长,其抑制作用没有时间效应关系,AG1478强抑制时间为第48 h,细胞生长率下降了45.7%(P<0.01),PD98059强抑制时间为第72 h,细胞生长率下降了54.6%(P<0.01).Matrigel黏附实验、侵袭实验揭示了,EGF(10μg/L)提高EGFR活性后能明显地增加Caco-2细胞的体外黏附力(P<0.05)和侵袭力(P=0.001);而且AG1478和PD98059分别阻断EGFR和ERK1/2后能使EGF的促细胞黏附力和侵袭力的作用消失(P<0.01).RT-PCR测定显示,EGF能增加Caco-2细胞MMP-2,MMP-9 mRNA的表达,同时也能减少TIMP-1和TIMP-2 mRNA的表达;而AG1478和PD98059均能逆转EGF对Caco-2细胞基因的影响,使MMP-2和MMP-9mRNA的表达下降,TIMP-1和TIMP-2 mRNA的表达上升,结果MMP-2/TIMP-2比值和MMP-9/TIMP-1比值均下降(P<0.001).结论:EGFR信号可能通过下游MAPK通路传递信息,改变MMP-2,MMP-9,TIMP-1和TIMP-2基因功能,从而有助于结肠癌Caco-2细胞的侵袭与转移.
-
肝细胞癌组织中DNA损伤修复基因APE1表达意义
目的:探讨脱嘌呤/脱嘧啶核酸内切酶(apurinic/apyrimidinic endonuclease,Ape1),又称氧化还原因子(redox factor-1,Ref-1)在肝细胞性肝癌(HCC)的表达特点及其与临床病理因素的关系.方法:应用免疫组化S-P法分别检测正常肝组织10例、结节性肝硬化组织40例和HCC103例组织中Ape1表达情况.结果:在HCC组织中Ape1在细胞核、细胞质均可表达,其中细胞核/细胞质联合表达(49.5%)显著高于结节性肝硬化组(20%)和正常对照组(0%)(P<0.01).Ape1 细胞核和细胞质阳性分度在正常组、肝硬化组、HCC组之间依次增高,并与HCC组织学分级有密切关系(P<0.01或0.05).结论:癌细胞过度表达Ape1蛋白可作为判断肝癌组织学分级的有用指标之一.Ape1基因在HCC的发生、发展中可能具有重要作用,
-
睡眠剥夺对胃黏膜血流量及胃黏膜损伤的影响
目的:探讨睡眠剥夺(SD)对大鼠胃黏膜血流量及胃黏膜损伤的影响.方法:采用小站台水环境法建立大鼠SD模型,以正常单独笼养组(CC)和大平台实验对照组(TC)作为对照组,应用激光多普勒微循环血流计检测胃黏膜血流量,观察胃黏膜损伤.用放射免疫法(RIA)测定动脉血中内皮素(ET)和降钙素基因相关肽(CGRP)的水平.结果:在SD3 d、5 d、7 d大鼠胃黏膜血流量与CC组、TC组和SD1d组比较明显下降,血流量分别为(54.2±2.5)、(53.7±3.0)、(48.3±2.5)my;大鼠胃黏膜损伤与CC组、TC组和SD 1 d组比较明显加重,溃疡指数分别为(29.8±3.2)、(33.7±3.6)、(34.8±3.5).同时SD3 d、5 d、7 d大鼠血浆中ET和CGRP的水平发生明显改变,血浆中ET含量分别为(123±28)ng/L、(139±36)ng/L、(149±38)ng/L;SD 5 d、7 d,CGRP含量分别为(193±32)ng/L、(221±40)ng/L.结论:SD可导致胃黏膜血流量下降及胃黏膜损伤并且伴随着血浆ET和CGRP含量的变化.
-
针对端粒酶蛋白催化亚单位的肿瘤免疫治疗研究
端粒酶蛋白催化亚单位(hTERT)相对分子质量Mr 127000,包含1132个氨基酸,其基因位于5号染色体短臂的末端(5p15.33),在90%以上的人类肿瘤中高表达,而正常成熟组织中则基本没有表达,可作为广谱的抗肿瘤治疗分子靶点.DC是已知体内激活静息T细胞功能强的专职抗原递呈细胞,经DC递呈hTERT抗原表位信息后,CTL能识别从hTERT提取的多肽表位,并在体外杀伤多种组织来源的hTERT阳性的肿瘤细胞.因此hTERT是迄今发现的一个具应用前景的肿瘤广谱相关抗原,针对hTERT的肿瘤免疫基因治疗有可能成为肿瘤免疫治疗的又一研究热点.
-
大肠癌发病的相关因素
大肠癌是常见的恶性肿瘤,其发生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本文从遗传、良性疾病、饮食、环境、体育锻炼等多个方面,阐述了与大肠癌发病相关的因素,为大肠癌的防治提供理论依据.
-
干扰素所致的抑郁症及其治疗
干扰素(interferon,IFN)被广泛地用于肿瘤和病毒感染治疗,其针对慢性病毒性肝炎的应用,为不少患者带来了希望.但其副反应较多且常见,特别是以抑郁症为主的精神异常,常影响着患者的依从性和治疗效果.该症的发生与IFN对神经生化病理的影响有密切关系.作者试图对INF引起抑郁症的现状及其发病机制的研究加以阐述,以引起医护工作者、患者及其家属的警觉与重视.并提出,观察与监测患者病情变化,辅以心理精神支持和应用抗抑郁药物治疗是对大多数患者的适宜选择.
-
肠易激综合征患者结肠5-HT的分布特点
目的:探讨肠易激综合征(irritable bowel syndrome,IBS)患者结肠黏膜嗜铬细胞(EC)的分布特点.方法:符合RomeⅡ诊断标准的IBS患者53例,腹泻型27例,便秘型14例,腹泻与便秘交替型12例;活动性溃疡性结肠炎(UC)患者5例作为对照.正常对照组12名.组织切片采用免疫组化的方法,用兔抗人5-HT多克隆抗体,计数一定范围内EC数量进行定量分析.结果:直肠-乙状结肠交界部EC明显多于回盲部(P<0.05).IBS患者直肠-乙状结肠交界部EC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其中腹泻型IBS患者EC明显增加(P<0.01).在活动性溃疡性结肠炎患者,直肠-乙状结肠交界部可见到EC增加,但与正常对照组相比较没有统计学意义.结论:IBS患者,尤其是以腹泻为主的IBS患者,直肠-乙状结肠交界部EC明显增加.
-
HSP90α蛋白在人结肠癌中的表达
目的:探讨HSP90α在我国结肠癌中的表达特点,为应用HSP90α抑制剂治疗结肠癌提供依据.方法:应用免疫组化SP方法对88例人结肠癌组织中HSP90α的表达进行检测.结果:HSP90α在结肠癌细胞质表达,胞质被染成深浅不一的棕黄色.HSP90α表达在不同Dukes分期阳性率差异显著(P<0.01).其在Dukes B期及C期的阳性率分别为47.17%、80.0%.HSP90α表达分别与患者性别、年龄、癌发部位、癌细胞分化程度及浸润深度等无显著相关性(P>0.05).结论:HSP90α的表达与结肠癌的浸润进展密切相关,HSP90α抑制剂可用于结肠癌的辅助治疗.
-
健胃愈疡片保护大鼠胃黏膜促进胃溃疡愈合的作用
目的:研究中药方剂健胃愈疡片对大鼠胃黏膜的保护和促进胃溃疡愈合的作用,同时研究作用的机制.方法:采用乙醇、阿斯匹林及幽门结扎诱发大鼠胃黏膜损伤,药物剂量为400 mg/kg/d,给药3 d,2次/d;第4 d处死动物,检查损伤指数,测定氧自由基的代谢产物MDA和胃酸排除量.用500 mL/L的醋酸涂抹胃体部浆膜面产生胃溃疡,药物剂量同上,给药11d,2次/d,12 d麻醉下测定GMBL,然后结扎幽门,3 h后,处死动物,取胃液测定胃酸排除量,检查溃疡面积,测定胃黏膜一氧化氮含量及胃黏膜黏液糖蛋白代表产物氨基己糖的浓度.结果:健胃愈疡片和硫糖铝有抵抗乙醇、阿斯匹林和幽门结扎诱发的胃黏膜损伤作用,和对照组比较均有明显的差异.抵抗乙醇诱发的损伤:损伤指数对照组为56.7±3.6,健胃愈疡片组为38.8±6.7(P<0.05),MDA含量对照组为7.1±2.2 umol/g,健胃愈疡片组为4.5±3.2 umol/g(P<0 05).减少阿斯匹林诱发的损伤,损伤指数对照组为13.6.1±1.2,健胃愈疡片组为4.4.8±1.5(P<0.01).抵抗幽门结扎诱发的损伤,损伤指数对照组为9.7±2.3,健胃愈疡片组为4.4±0.5(P<0.05),胃液分泌减少,对照组4 h为6.3±0.9 mL,健胃愈疡片组为4.5±0.2 mL(P<0.05),4 h总酸排除量减少,对照组为1.0±1.2 mol,健胃愈疡片组为0.5±0.1 mol(P<0.05).氨基己糖含量增加,对照组为12.6±6.5 mg/g,健胃愈疡片组为21.7±7.1 mg/g(P<0.05).健胃愈疡片促进胃溃疡愈合,溃疡面积对照组为6.8±2.9 mm2,健胃愈疡片组为4.1±2.5 mm2(P<0.05),GMBL增加,对照组为322.2±54 mL/min/kg健胃愈疡片组为411.2±58 mL/min/kg(P<0.05),3 h胃酸排除量,对照组为44.2±13.0 mol,健胃愈疡片组31.2±15.7 mol(P<0.05),氨基己糖含量明显增加,对照组为15.4±7.2 mg/g,健胃愈疡片组为20.8±9.7 mg/g(P<0.05),NO的含量增加,对照组为0.8±0.02 umol/L,健胃愈疡片组为0.7±0.03 umol/L(P<0.05).结论:健胃愈疡片有抵抗损伤促进溃疡愈合的作用,其作用机制是减少氧自由基的产生,抑制胃酸,增加GMBL、胃黏膜黏液糖蛋白和NO的含量.
-
塞来昔布对胃癌细胞生长的抑制作用
目的:观察特异性COX-2抑制剂塞来昔布对体外培养的SGC7901胃腺癌细胞生长及环氧化酶活性的作用.方法:采用MTT比色法观察不同浓度的塞来昔布对COX2高表达的人胃癌细胞SGC7901生长的影响,免疫细胞化学方法检测COX-2蛋白的表达;同时用相差显微镜动态观察细胞形态及生长方式的改变.结果:塞来昔布25 μmol/L对SGC7901细胞生长无抑制作用,作用72 h后细胞存活率为80.0%;50-100μmol/L的塞来昔布与SGC7901细胞相互作用24 h细胞存活率分别为88.5%,80.7%,42.3%,48 h细胞存活率分别为79.8%,60.2%,40.1%,72 h细胞存活率分别为58.6%,37.8%、21.2%.塞来昔布同时减少COX-2蛋白表达;当浓度为50μmol/L的塞来昔布与胃癌SGC7901细胞作用后,COX-2表达明显下降,并呈剂量依赖关系.结论:塞来昔布能抑制SGC7901胃癌细胞株的生长及COX-2蛋白表达.
-
胃腺癌细胞株SGC7901中Fas及FasL的基因转录与表达
目的:探讨胃腺癌细胞株SGC7901中Fas及FasL基因转录与表达情况,为胃癌与Fas及FasL基因的相关研究提供帮助.方法:利用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检测胃腺癌细胞株SGC7901中Fas及FasL基因mRNA转录情况.采用免疫细胞化学染色鉴定胃腺癌细胞株SGC7901中Fas及FasL基因有无蛋白表达及其表达程度.结果:从提取的胃癌细胞总RNA中分别扩增出Fas及FasL的D NA片段,免疫细胞化学染色亦显示胃腺癌细胞株SGC7901中存在Fas及FasL蛋白表达产物.结论:中国人胃腺癌细胞株SGC7901中存在Fas及FasL基因的mRNA转录及蛋白的表达.
-
幽门螺杆菌感染对胃癌及其癌前病变组织中胃泌素和CCK-B receptor表达的影响
目的:分析幽门螺杆菌(Hpylori)感染对胃黏膜癌变过程中胃泌素及受体CCK-BR基因转录和蛋白表达的影响,探讨Hpylor在胃癌发生中的作用.方法:采用快速尿素酶试验、Giemsa染色及Warthin-Starry银染色检测H pylori;应用免疫组织化学和RT-PCR技术检测萎缩性胃炎51例,18例肠上皮化生18例,异型增生15例和胃癌组织37例中的胃泌素及受体CCK-BR蛋白和mRNA表达情况.结果:胃泌素mRNA和蛋白在H pylori阳性的萎缩性胃炎中的表达显著低于Hpylori阴性的萎缩性胃炎(0.32±0.09 vs0.51±0.12,26.79±3.61vs32.80±2.24,P<0.01),CCK-BR mRNA在H pylori阳性的萎缩性胃炎、肠化生、异型增生及胃癌中的表达与H pylori阴性组比较无明显变化.结论:H pylori感染可以抑制萎缩性胃炎组织中的胃泌素mRNA和蛋白表达,这可能是H pylori感染导致慢性胃炎的重要机制之一.H pylori感染在胃癌发生过程中,主要作用于胃癌发生的早期阶段-萎缩性胃炎,可能起着启动因子的作用.
-
PCNA和VEGF在肝细胞肝癌中的表达意义
目的:探讨PCNA基因蛋白和VEGF在肝细胞肝癌发生和发展中的作用.方法:应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了PCNA基因蛋白和VEGF在100例肝细胞肝癌中的表达情况,并分析了其与肝细胞肝癌临床病理指标的关系.结果:PCNA基因蛋白和VEGF在肝细胞肝癌中的表达明显高于正常肝组织,差异显著(91.0% vs 14.3%及81.0% vs 23.8%,P<0.05).PCNA基因蛋白和VEGF在肝细胞肝癌中的表达与组织分化程度、年龄等临床病理指标无明显相关性;而VFGF与静脉内小癌栓形成有相关性(r=11.05,P<0.05).结论:PCNA和VEGF对肝细胞肝癌的诊断、治疗和预后判断有积极意义.
-
胃淋巴瘤组织Survivin表达与幽门螺杆菌感染的关系
目的:探讨Survivin基因在胃淋巴瘤中的表达及其与幽门螺杆菌(H pylori)感染的关系.方法:用免疫组化法检测30例胃淋巴瘤和30例正常胃组织Survivin的表达,同时用碱性品红染色法检测30例胃淋巴瘤及30例对照组H pylori感染情况.结果:30例胃淋巴瘤中14例Survivin表达阳性,而正常胃组织均无表达(46.67% vs 0%,P=0.0002).Survivin表达与淋巴瘤分化程度、淋巴结转移及预后相关.胃淋巴瘤组织中H pylori阳性检出率11例,正常胃组织7例(36.7%vs23.33%,P=0.26).胃MALT型淋巴瘤Survivin阳性表达与H pylori感染有显著相关性(r=0.644,P=0.04).结论:Survivin基因在胃淋巴瘤中表达上调,而且与分化程度、淋巴结转移及预后有关.H pylori感染与胃MALT型淋巴瘤和Survivin表达有关.
-
ntPCR-RFLP检测HBV阿德福韦耐药变异-rtN236T变异
目的:建立一种简便、快速、实用的乙型肝炎病毒(HBV)阿德福韦(ADV)耐药变异-rtN236T变异的快速检测方法.方法:根据GenBank收录的HBV基因全序设计巢式PCR引物,使野生株(rt236N)PCR产物中含有DraI酶切位点(5'TTTAAA3'),而变异株(rt236T)无此限制性酶切位点.同时PCR扩增2份已行HBVRT区基因测序证实未出现rtN236T变异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血清及自行构建的对照质粒,扩增产物经DraI酶切,30 g/L琼脂糖凝胶电泳后,进行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RFLP)分析.结果:所建立的ntPCR-RFLP方法灵敏度高,可以检测到106copies/L的HBV DNA;特异性强,其RFLP分析结果与DNA测序结果一致.结论:ntPCR-RFLP方法灵敏、特异、简便、实用,适用于ADV耐药变异的临床监测工作.
-
外周血恶性肿瘤相关物质群诊断食管癌的价值
目的:系统评估初诊食管癌患者恶性肿瘤相关物质TSGF检测的价值.方法:检测健康人400例,食管癌患者148例,利用化学比色法检测恶性肿瘤相关物质群(TSGF)的表达;同时用微粒子酶免疫分析(MEIA)技术与双抗体夹心法分别检测CEA,SCC-Ag.结果:食管癌患者TSGF表达(66.0±40.3)明显高于健康人(53.6±8.0)(P=0.000),灵敏度0.404,特异度0.940,Youden指数0.539,Roc曲线下面积为0.761.食管癌患者TSGF阳性率(37.2%)明显高于CEA(12.4%)、SCC(13.7%),差异显著(P=0.000);TSGF与CEA,SCC间相关无统计学意义(P>0.05).食管癌患者TSGF阳性率明显高于CEA+SCC联合检测的阳性率(27.70%,P=0.036);而TSGF与TSGF+CEA,TSGF+SCC联合检测的阳性率相近(P>0.05);3种指标联合检测的阳性率(52.0%)明显优与单纯检测TSGF(P=0.027).与肿瘤部位、肿瘤长度、T分期、N分期、临床分期、病理类型和分化程度无明显相关性(P>0.05).结论:TSGF对食管癌患者具有一定的辨别价值,对食管癌筛查和早期诊断有一定的应用价值;联合检测CEA,SCC可提高检测效率.
-
抑癌基因p27Kip1对肝癌细胞增生及DNA合成的影响
目的:探讨抑癌基因p27Kip1对肝癌细胞的抑制作用.方法:利用脂质体介导法将真核表达载体pcDNA3.1/MycHis(+)C-p27Kip1基因导入肝癌细胞株HHCC细胞中,经G418筛选获得稳定表达的细胞克隆,用MTT、3H-TdR掺入法和克隆形成实验观察抑癌基因p27Kip1对肝癌细胞增生及DNA合成的影响,电子显微镜技术探讨过表达的p27Kip1抑制肝癌细胞生长的可能机制.结果:抑癌基因p27Kip1对肝癌细胞增生及DNA合成均有明显抑制作用,抑制率达56%(P<0.01 vs 转染空载体组),电镜结果显示肝癌细胞发生凋亡.结论:抑癌基因p27Kip1可能通过诱导肝癌细胞凋亡抑制肝癌细胞生长.
-
肠易激综合征内脏感知异常与临床症状的相关性
目的:探讨肠易激综合征(irritable bowel syndrome,IBS)患者内脏感知异常与临床腹部症状的相关性.方法:用问卷调查的方式对符合RomeⅡ诊断标准的腹泻、便秘、腹泻与便秘交替三种亚型的IBS患者与内脏感知异常有关的腹部症状进行调查分析;部分患者接受了直肠水囊容积初始阈值和紧迫感阈值的测定.结果:腹痛是IBS患者内脏感知异常的主要临床表现;与正常对照组比较,IBS患者直肠容积的初始阈值和紧迫感阈值明显降低(腹泻型IBS组初始感觉阈值33±2.02 vs 56±4.04mL,紧迫感阈值86±4.53 vs 135±3.55 mL,P<0.01;便秘型和腹泻便秘交替型IBS组初始感觉阈值分别为42±3.69 vs56±4.04,38±3.56 vs 56±4.04 mL,紧迫感阈值分别为96±3.45 vs135±3.55 mL,102±4.78 vs 135±3.55 mL,P<0.05),以腹痛为主和以非腹痛为主的IBS患者相比,以腹痛为主的IBS患者的初始阈值和紧迫感阈值明显降低(初始感觉阈值26±2.29 vs 42±3.34ml,P<0.05,紧迫感阈值68±4.20 vs 94±4.37 mL,P<0.01).结论:腹痛是内脏感知异常主要的临床表现,内脏神经敏感性增加即内脏感知异常是IBS的主要发病机制.
-
IRIS 13C-美沙西汀呼气试验和ICG试验对肝硬化肝功能评估比较
目的:比较13C-美沙西汀呼气试验与吲哚氰绿(ICG)试验评估肝硬化患者肝功能状况的临床价值.方法:肝硬化患者59例,隔夜空腹进行13C-美沙西汀呼气试验,通过红外线同位素能谱分析仪(IRIS)检测服药前、后120 min内各个时间点呼气中13CO2的含量,得出mvmax40(40 min前的13CO2代谢速率峰值),cum40(40 min的13CO2累积呼出丰度)和cum120(120 min的13CO2累积呼出丰度),同时进行ICG试验测定15 min的血清ICG滞留率(R15ICG).结果:13C-美沙西汀呼气试验的mvmax40,cum40和cum120值在肝硬化各组之间差异具有显著性(mvmax40A-B,B-C和A-C间t值分别为2.80,4.82和10.38;cum40各组间t值分别为3.85,3.39和8.64;cum120各组间t值分别为4.52,3.75和12.36,P<0.01);R15ICG测定值在肝硬化A,B与A,C组间差异具有显著性(t值分别为4.72和-1.27,P<0.01),B,C组间差异无显著性(t值为-5.85,P>0.05).13C-美沙西汀呼气试验的mvmax40,cum40和cum120值和R15ICG测定值与Chld-Pugh肝功能分级评分均呈显著相关(r值分别为-0.562,-0.614,-0.716和0.555,P<0.001).13C-美沙西汀呼气试验与Child-Pugh肝功能分级在判定肝硬化患者肝功能状况上的一致性(Kappa=0.69,P<0.05)优于ICG试验(Kappa=0.47,P<0.05).结论:ICG试验为评估肝硬化肝功能状况的较好定量检测方法;13C-美沙西汀呼气试验是反映肝细胞损害情况和储备功能的良好肝功能试验,对肝硬化尤其失代偿患者较之ICG试验更为灵敏.
-
肠上皮细胞紧密连接在肠屏障中的作用研究进展
肠上皮细胞紧密连接是肠上皮细胞间的主要连接方式,对维持上皮细胞极性及调节肠屏障的通透性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因此,维持完整的肠上皮结构和功能对于保护肠道屏障功能、防止细菌内毒素及毒性大分子物质进入体内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从紧密连接在肠上皮中的生物学功能、分子调控机制及当前研究现状等作综合阐述.
-
树突状细胞与肝癌的免疫逃逸
肝脏作为免疫特惠器官具有独特的免疫系统,参与机体局部和整体免疫调节,对于肝细胞癌的发生与演变具有重要作用.树突状细胞作为机体免疫反应调控的关键细胞,在肝癌的免疫逃逸中起着非常关键的作用,深入研究树突状细胞与肝癌的相互作用,对于阐明肝癌免疫逃逸机制,探索行之有效的治疗手段具有重要的理论与实践意义.
-
干扰素对肝星状细胞活化的影响
干扰素分为两大类:Ⅰ型和Ⅱ型.Ⅰ型干扰素分为IFN-α、IFN-β、IFN-ω,Ⅱ型干扰素IFN-γ.IFN结合细胞表面特殊的受体.IFN-α、IFN-β竞争结合细胞表面相同的受体,而IFN-γ结合不同的受体,干扰素的受体本身并无酪氨酸激酶活性,但也可以激活酪氨酸激酶通路,将信号有细胞表面而传导至核而影响特异的基因转录等一系列细胞内事件.IFN-α已经显示在各种类型的间质细胞中有抗增生和抗纤维化作用.IFN-β可能更容易诱导细胞凋亡,另外可以减少α-SMA表达,从而减轻肝纤维化.IFN-γ肝纤维化发展中一个关键的调节因子,通过抑制肝星状细胞的活化,拮抗TGF-β1,诱导胶原酶产生而降低细胞外基质的沉积.
-
HBx在原发性肝癌发病中的作用及其生物治疗策略
HBx对宿主细胞基因存在着广泛而深刻的影响.虽然其致癌机制仍不很明确,但其在HCC发病中的作用却是肯定的.HBx能影响肝细胞的生长、转化、迁移和凋亡等重要细胞过程以及DNA的修复过程,并能促进肿瘤新生血管的形成.HBx的这些重要作用为HCC治疗新靶点的选择提供了依据.本文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提出了HCC生物学治疗的新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