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痛泻要方干预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肝郁脾虚证模型大鼠的效应评价

    作者:张北华;王微;王凤云;唐旭东

    目的:探讨痛泻要方对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IBS-D)肝郁脾虚证大鼠模型的干预作用及其机制.方法: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中药组,每组10只.采用母子分离联合慢性束缚应激和番泻叶灌胃法建立IBS-D肝郁脾虚证病证结合大鼠模型,采用自制测压计检测各组大鼠的痛觉阈值,观察造模结束后的大便积分,采用旷场实验、糖水偏好实验及悬尾实验观察大鼠行为学特征,采用流式细胞仪分析血液中T淋巴细胞亚群,间苯三酚法检测血清D-木糖含量,ELISA法检测血清免疫球蛋白A(IgA)、免疫球蛋白G(IgG)、5-羟色胺(5-HT)、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水平,甲苯胺蓝改良染色法检测近端结肠组织中的肥大细胞(MC),酶免疫组化法检测近端结肠和末端回肠组织中的嗜铬细胞(EC).结果:与正常组相比,模型组大鼠痛觉阈值明显降低,大便积分增加,旷场穿格数、站立数明显减少,糖水偏好率降低,悬尾不动时间延长(P<0.05);血IgA水平升高,T淋巴细胞CD3+CD4+亚群比例升高,CD3CDs亚群比例降低,CD4+/CD8+比值升高(P<0.05);血清D-木糖含量降低、5-HT水平升高(P<0.05);近端结肠和末端回肠EC数量增加,近端结肠MC数量增加(P<0.05).与模型组比较,中药组大鼠的痛觉阈值升高,旷场穿格数、站立数升高,糖水偏好率升高,悬尾不动时间缩短(P<0.05);血清5-HT水平降低,末端回肠EC数量减少,近端结肠MC数量减少(P<0.05).结论:痛泻要方可降低IBS-D肝郁脾虚证模型大鼠的内脏敏感性,改善其抑郁焦虑样行为,降低血清5-HT水平,减少肠组织中EC和MC的数量.

  • APA微囊包裹对牛肾上腺嗜铬细胞分泌儿茶酚胺和亮氨酸脑啡肽的影响

    作者:郭水龙;崔忻;罗芸;薛毅珑

    分析海藻酸钠-多聚赖氨酸-海藻酸钠(APA)微囊包裹对牛肾上腺嗜铬细胞(BCCs)分泌儿茶酚胺(CA)和亮氨酸脑啡肽(L-EK)的影响. 用APA微囊包裹原代BCCs, 分别用高效液相色谱-电化学法和放射免疫法检测囊化与非囊化的BCCs分泌CA和L-EK的能力. 与非囊化BCCs相比, 囊化BCCs在单位时间内分泌肾上腺素(E)和去甲肾上腺素(NE)的能力并没有大的改变, 而多巴胺(DA)和L-EK的分泌量则在部分时间点有明显下降. APA微囊对牛肾上腺嗜铬细胞分泌E和NE并无显著的影响, 而对DA和L-EK的分泌有一定影响, 这种影响仅在包裹后短期内发生, 对后期的分泌没有影响.

  • 蛛网膜下腔植入APA-BCC微胶囊对癌痛患者脑脊液中镇痛相关物质含量的影响

    作者:郭水龙;潘静坤;高宇红;崔忻;罗芸;田磊;薛毅珑

    目的 观察蛛网膜下腔植入微囊化牛肾上腺嗜铬细胞(APA-BCC)对癌痛患者中枢内源性脑啡肽类和儿茶酚胺类物质含量的影响.方法 随机将不同剂量的APA-BCC植入中、重度癌痛患者的腰段脊髓蛛网膜下腔内;应用放射免疫法检测移植前后脑脊液中亮氨酸脑啡肽(L-EK)、β-内啡肽(β-EP)和强啡肽A(DynA)的含量;应用高压液相法检测去甲肾上腺素(NA)和肾上腺素(AD)的含量;应用NRS法计算癌痛患者的疼痛缓解程度.结果 移植APA-BCC后,脑脊液中L-EK含量上升,移植剂量为1.0×107和1.25×107个细胞时,L-EK升高为显著,分别升高155.27%和154.28%;β-EP、DynA、NA和AD含量无明显改变; 完全缓解、部分缓解和无效的患者,L-EK分别升高241.07%、130.45%和115.78%.结论 APA-BCC植入对癌痛患者的镇痛效应可能与中枢L-EK含量升高有关;1.0×107和1.25×107可能是较佳的细胞移植剂量.

    关键词: 移植 镇痛 嗜铬细胞
  • 牛嗜铬细胞蛛网膜下腔移植治疗三叉神经痛研究

    作者:丁丽华;于生元

    目的:观察牛嗜铬细胞移植对三叉神经痛的镇痛效果及耐受性,以评估该方法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将30只制成单侧缩窄性三叉神经痛模型大鼠,在痛觉超敏期,随机分为三组.嗜铬细胞组:蛛网膜下腔移植10μl牛肾上腺嗜铬细胞悬液;卡马西平组:腹腔内注入卡马西平(50mg/kg);对照组:不用药.观察用药后动物行为反应及机械刺激疼痛阈值变化.结果:三叉神经缩窄环术后2周大鼠出现痛觉超敏现象,疼痛阈值明显下降(P<0.01).细胞移植后2周,镇痛效果明显,痛觉超敏现象消失,疼痛阈值明显增高,与移植前及对照组相比存在显著差异性(P<0.01),持续至移植后第7周,第8周两组痛阈均恢复至术前水平.而卡马西平组在用药后1小时镇痛作用即达高峰,与嗜铬细胞大镇痛阈值相比无显著差异性(P>0.05),但作用很快下降,3小时后消失.结论:动物实验表明,嗜铬细胞蛛网膜下腔移植对三叉神经痛具有肯定的镇痛作用且无耐受现象.

  • 雌激素对大鼠内脏痛觉感受及结肠5-羟色胺合成的影响

    作者:臧凯宏;秦红岩;马骏;任远;朱丽娟

    目的:研究雌激素对大鼠内脏痛觉感受及结肠5-羟色胺(5-hydroxytryptamine,5-HT)合成的影响.方法:Wistar雌性大鼠采用随机数字表分组,分为假手术组,卵巢切除组及卵巢切除+雌激素组.卵巢切除+雌激素组动物皮下注射苯甲酸雌二醇(30μg·kg-1),连续给药2周.给药结束后次日测定大鼠内脏痛阈值、血清雌激素和孕激素水平;收集结肠组织测定5-HT含量、嗜铬细胞数量及色氨酸羟化酶的表达.结果:雌激素替代给药后显著提高卵巢切除大鼠血清雌激素水平、降低内脏痛阈值、明显提高结肠嗜铬细胞数量、5-HT含量及色氨酸羟化酶的表达.结论:雌激素对结肠5-HT合成具有正性调控作用,该机制可能参与雌激素介导的内脏痛觉感受增强.

  • 嗜铬细胞移植治疗疼痛的进展

    作者:郭水龙;薛毅珑

    将肾上腺髓质嗜铬细胞进行同种或异种移植正在逐渐成为一种治疗疼痛的新方法.基础研究表明,在中枢神经系统中移植嗜铬细胞,可显著缓解多种动物疼痛模型的急慢性疼痛并促进受损神经元的修复;临床研究也发现接受移植病人的疼痛得到明显的缓解,吗啡摄入量显著减少或停止.嗜铬细胞移植镇痛的具体作用机制复杂,现在普遍认为移植细胞分泌的各种镇痛物质通过一种"鸡尾酒"式的综合协同效应参与中枢神经系统的镇痛与修复.

  • 肠易激综合征患者结肠5-HT的分布特点

    作者:姜敏;凌立平;傅宝玉

    目的:探讨肠易激综合征(irritable bowel syndrome,IBS)患者结肠黏膜嗜铬细胞(EC)的分布特点.方法:符合RomeⅡ诊断标准的IBS患者53例,腹泻型27例,便秘型14例,腹泻与便秘交替型12例;活动性溃疡性结肠炎(UC)患者5例作为对照.正常对照组12名.组织切片采用免疫组化的方法,用兔抗人5-HT多克隆抗体,计数一定范围内EC数量进行定量分析.结果:直肠-乙状结肠交界部EC明显多于回盲部(P<0.05).IBS患者直肠-乙状结肠交界部EC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其中腹泻型IBS患者EC明显增加(P<0.01).在活动性溃疡性结肠炎患者,直肠-乙状结肠交界部可见到EC增加,但与正常对照组相比较没有统计学意义.结论:IBS患者,尤其是以腹泻为主的IBS患者,直肠-乙状结肠交界部EC明显增加.

  • 肾上腺髓质素与心血管病关系研究现状

    作者:王风芝;王文荣

    肾上腺髓质素(ADM)初于1993年由Kitamura等从人类嗜铬细胞瘤组织中分离得到.现在已知,多种哺乳类动物的肾上腺髓质、血管内皮、血管平滑肌细胞、心肌以及中枢神经系统均可以合成ADM.

  • 嗜铬细胞瘤摘除术后肾萎缩二例报告

    作者:牛志宏;王法成;吕家驹

    例1,男,25岁.头晕、心悸、右侧腰部不适伴血压升高6个月,于1996年4月15日入院.体检:血压160/80 mm Hg(1 mm Hg=0.133 kPa),腹部未触及包块,右侧肾区轻叩痛,未闻及血管杂音.

  • 沉痛悼念谢桐教授

    作者:

    我们沉痛悼念《中华泌尿外科杂志》第二、三、四届原副总编辑谢桐教授。  谢桐教授1923年9月生于江苏省常州市。2000年10月27日病逝于上海。享年77岁。  谢桐教授1950年毕业于上海同济大学医学院,后到上海市第一人民医院工作。1953~1954年参加抗美援朝医疗队入朝工作,因工作成绩卓著,荣立国际三等功。以后回到上海市第一人民医院工作。1959年12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60年开始从事泌尿外科工作,从此为泌尿外科事业贡献毕生的精力,并取得了丰硕成果。1963年在国内率先开展了选择性肾动脉造影,1964年在国内率先进行电刺激膀胱的研究。70年代,他和吴阶平院士一起研究了嗜铬细胞增生症并发表了论文。他和他的学生一起发现了乳糜尿的发病机制是腰淋巴管动力学的变化,还在国内外首创用喜树碱膀胱灌注防治膀胱肿瘤复发。70年代初在国内率先引进血液透析设备,在临床上正式开展血液透析治疗工作,并身体力行,到全国各地讲学,开展技术交流,促进血液透析在国内逐步普及,参与研制国产血液透析设备,促进了我国透析专业的发展,他参与研制的小型人工肾机器和国产空心纤维透析器获全国科学大会奖。

  • 微囊化牛肾上腺髓质嗜铬细胞脑内移植治疗偏侧帕金森病样大鼠及猴的实验研究

    作者:薛毅珑;王振福;李新建;高军茂;齐增飞;钟大光;崔忻;马小军;王鲁宁;朱克

    以右侧帕金森病样大鼠和猴为模型,分别将微囊化和非微囊化牛肾上腺嗜铬细胞(BCC)及空微囊定向植入右侧脑纹状体内,观察动物行为、脑组织生化和组织学变化.结果表明:植入的BCC能够在异种脑内存活、分泌多巴胺等单胺类物质并纠正帕金森病样大鼠及猴的异常行为.海藻酸钠-聚赖氨酸-海藻酸钠微囊具有免疫保护作用,可明显地延长BCC在异种宿主脑内的存活时间,作用超过10个月.微囊化BCC脑内移植有望成为治疗帕金森病的一种有效方法.

  • 微囊化牛嗜铬细胞移植于脊髓蛛网膜下镇痛作用的研究

    作者:何立敏;薛毅珑;黎立;张莉;王振福;李新建;崔忻;李留树;王捷;朱建华

    采用微囊化牛嗜铬细胞(BCC)异种移植于大鼠和癌痛病人脊髓蛛网膜下方法,观察BCC镇痛作用和海藻酸钠-聚赖氨酸-海藻酸钠(APA)微囊对异种移植物的免疫保护作用.结果显示,移植后微囊组和非微囊组大鼠基础热痛阈和尼古丁激发热痛阈明显升高;微囊组80%受试鼠的镇痛作用持续时间超过270天.将微囊化BCC植入8例癌痛病人脊髓蛛网膜下,除1例镇痛效果不明显外7例缓解,减少或停止使用止痛药,镇痛作用持续时间>60天.表明BCC异种移植于脊髓蛛网膜下可产生明显的镇痛作用,APA微囊具有良好的免疫隔离作用.

  • 微囊化牛嗜铬细胞移植于帕金森病样大鼠脑纹状体内的行为观察

    作者:齐增飞;薛毅珑;高军茂;罗云;崔忻;王鲁宁;朱克

    帕金森病(PD)的基本病理生理改变是黑质致密带、蓝斑及自主神经节的神经元变性,致使黑质/纹状体通路中的多巴胺(DA)减少,引起一系列临床症状.目前,由于药物治疗只能部分地改善PD症状,且不能阻止其病情发展、人们试图在脑内移植DA能细胞,以替代变性的神经元分泌DA类物质,改善PD行为障碍.与其它组织细胞移植一样,移植物来源稀少和免疫排斥反应是主要难题.本实验采用来源广泛的牛嗜铬细胞作为DA分泌细胞源,通过微囊来克服免疫排斥反应,观察微囊化牛嗜铬细胞异种移植于PD鼠脑内对其行为的影响.

  • APA微囊植入小鼠体内的生物相容性和急性毒性观察

    作者:李新建;薛毅珑;陆庆国;李雁凌;罗芸;崔忻;高宇红

    目的:了解植入型免疫隔离膜APA(海藻酸盐-多聚赖氨酸-海藻酸盐)微囊的生物相容性和急性毒性.方法:将不同剂量的APA微囊或APA微囊化牛肾上腺嗜铬细胞(APA-BCC)植入小鼠背部皮下或腹腔内,观察移植后不同时间微囊形态的变化,并观察移植后小鼠的日常活动、进食情况和体重,以断颈法将小鼠处死,取其心、肝、脾、肺、肾、小脑、小肠和肌肉等内脏器官.结果:空微囊植入小鼠皮下或腹腔 4 个月后大部分保持完好; APA-BCCs植入小鼠背部皮下或腹腔 2 个月后大部分微囊保持完好,但移植后 4 个月部分微囊被包绕或破损;大剂量、超剂量植入APA微囊的情况下,小鼠的日常活动和进食情况均正常,14 d 时肉眼见小鼠腹腔内无明显异常,病理学检查主要器官未见异常改变.结论:APA-BCCs微囊材料对肌体无明显毒副作用,具有较好的生物相容性.

  • 羊蛛网膜下植入APA微囊化牛嗜铬细胞脑脊液亮氨酸脑啡肽和儿茶酚胺含量的变化

    作者:郭水龙;薛毅珑;崔忻;李新建;罗芸;何立敏

    目的:了解APA微囊化牛嗜铬细胞(APA-BCCs)蛛网膜下植入引起正常羊脑脊液中儿茶酚胺(cate cholamine,CA)和亮氨酸脑啡肽(leucine-enkephlin,I-EK)含量的变化,分析APA-BCCs移植镇痛的可能机制及APA微囊的免疫保护效应.方法:以手术方法分别将APA-BCCs、BCCs或空微囊植入正常羊脊髓蛛网膜下,测定移植前后不同时间羊脑脊液中去甲肾上腺素(norepinephrine,NE)、肾上腺素(epmephrine,E)和L-EK的含量.结果:与移植前羊脑脊液中NE、E和L-EK的水平相比,空微囊植入未能升高;BCCs植入可在7 d内升高;APA-BCCs植入可明显升高超过28d(P<0.05).结论:蛛网膜下植入BCCs能显著升高宿主羊脑脊液中CA和L-EK的水平,这可能与BCCs蛛网膜下移植的镇痛效应有关;APA微囊包裹有利于BCCs在异种动物体内较长期地分泌镇痛物质.

  • 牛嗜铬细胞体外培养及其分泌多巴胺的测定

    作者:吕捷;张进禄;赵春礼;段春礼;徐群渊

    为给肾上腺髓质细胞移植治疗帕金森病提供理论依据,观察正常体外培养和冷冻复苏后牛肾上腺嗜铬细胞的形态变化,并检测培养液中的多巴胺含量.结果:悬浮培养嗜铬细胞在培养液中集聚成团,始终保持圆形,并分泌多巴胺,在冷冻复苏后仍存活;单层贴壁培养嗜铬细胞于贴壁后开始变形,伸出短的突起,但于1周后开始退化;体外培养嗜铬细胞分泌多巴胺在5~6 d达高峰.结果提示:肾上腺嗜铬细胞可作为脑内移植治疗帕金森病的细胞来源.

  • 川芎嗪抑制蟾蜍离体嗜铬细胞分泌的实验研究

    作者:戴丽军;张昌杰;丘剑峰;刘寒英

    目的研究川芎嗪(TMP)对由乙酰胆碱(ACh)或高K+引起的离体蟾蜍肾上腺髓质嗜铬细胞儿茶酚胺分泌的抑制作用.方法用胶原酶(0.5mg/mL)消化蟾蜍肾上腺,再用牛血清白蛋白(5mg/mL)终止消化,获得离体的蟾蜍肾上腺髓质嗜铬细胞.用乙酰胆碱(200μmol/L)、高K+(65mmol/L)、川芎嗪(0.5×10-6~2×10-6mmol/L)或它们的混合液分别作用于离体嗜铬细胞,测定其儿茶酚胺(CA)的分泌量.结果川芎嗪对乙酰胆碱或高K+引起的分泌活性均有明显的抑制作用.结论离体蟾蜍肾上腺髓质嗜铬细胞可作为刺激-分泌耦联的模型;川芎嗪可能是一种钙离子拮抗剂.

  • 小肠类癌的临床诊治现状

    作者:闫朝岐

    类癌又称类癌瘤,是一组发生于胃肠道和其他器官嗜银细胞的新生物,其临床表现、组织化学和生化特征可因其发生部位不同而不同.类癌可被银复合物染色,又称为嗜银细胞癌,90%以上发生于胃肠道,能分泌生物学活性因子,如5-羟色胺、肠肽类、组织胺等,引起血管运动障碍、胃肠道症状、心脏和肺部病变等表现,称为类癌综合征.小肠类癌发生于小肠李氏腺中的嗜铬细胞,Lubarsch于1888年先描述了这种肿瘤.由于其不常见,故临床医生应对这类少见疾病有所了解和熟悉,更有利于对小肠类癌的诊治[1].

  • 阑尾类癌的病理、诊断及外科治疗

    作者:杨维良;李胜龙

    阑尾类癌(CTA)是阑尾中常见的恶性肿瘤,起源于黏膜上皮下嗜银细胞(亦称嗜铬细胞、Kultschitzsky细胞),又称嗜银细胞瘤.胃肠道类癌中,也以CTA多见,占45%~50%.其发病率较低,缺乏特异性临床表现,临床误诊率高;确诊多靠术中所见及术后病理检查.因此,特别要熟悉CTA的病理特性,对提高术中确诊率和选择合适的术式实属必要.

  • 结肠类癌的诊治、分期及预后

    作者:王夫景;张好刚

    类癌是一组病理形态类似恶性而生物学行为趋向于良性的肿瘤[1],一般认为起源于黏膜腺体腺管的嗜铬细胞,患病率约为1/10万,其中85%发生于胃肠道,以阑尾、小肠、直肠多见,乳腺、胆道、胰腺偶见[2],发生于结肠者罕见.1888年Lubarsch首先描述了胃肠道类癌,1907年Oberndorfer为强调该肿瘤的良性特征将其命名为"carcinoid",1912年Saltykow首先报道了结肠类癌.结肠类癌占全部类癌的5%~6%,主要分布在右半结肠.多见于中老年患者,女性多于男性.类癌中结肠类癌恶性度高.

87 条记录 1/5 页 « 12345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