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肝细胞癌组织中DNA损伤修复基因APE1表达意义

    作者:张沁宏;肖华亮;李增鹏;仲召阳;何怡;卿毅;王东

    目的:探讨脱嘌呤/脱嘧啶核酸内切酶(apurinic/apyrimidinic endonuclease,Ape1),又称氧化还原因子(redox factor-1,Ref-1)在肝细胞性肝癌(HCC)的表达特点及其与临床病理因素的关系.方法:应用免疫组化S-P法分别检测正常肝组织10例、结节性肝硬化组织40例和HCC103例组织中Ape1表达情况.结果:在HCC组织中Ape1在细胞核、细胞质均可表达,其中细胞核/细胞质联合表达(49.5%)显著高于结节性肝硬化组(20%)和正常对照组(0%)(P<0.01).Ape1 细胞核和细胞质阳性分度在正常组、肝硬化组、HCC组之间依次增高,并与HCC组织学分级有密切关系(P<0.01或0.05).结论:癌细胞过度表达Ape1蛋白可作为判断肝癌组织学分级的有用指标之一.Ape1基因在HCC的发生、发展中可能具有重要作用,

  • APE1在鼻腔NK/T细胞淋巴瘤中的表达及其意义

    作者:谢家印;仲召阳;李增鹏;向德兵;王东

    目的探讨DNA损伤修复基因脱嘌呤/脱嘧啶核酸内切酶(APE1)在鼻腔NK/T淋巴瘤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用免疫组化法对64例鼻腔NK/T细胞淋巴瘤和10例正常淋巴结中APE1的表达及定位进行检测,并通过图像分析系统计算其积分光密度值.同时应用免疫组化SP法和TUNEL法检测细胞增殖和凋亡变化.结果 APE1在淋巴瘤中存在胞质、胞核和胞核/胞质表达,且以胞核表达明显,其中APE1阳性分度在复发/难治组、无复发/难治组、正常对照组鼻腔NK/T细胞中依次降低(P<0.01).APE1高表达多伴随着细胞增殖升高和凋亡减少.APE1表达的程度和患者的预后密切相关.结论 APE1基因表达强度与淋巴瘤的疗效有关,APE1基因表达增强可能是NK/T淋巴瘤患者预后不良的指标之一.

  • 大肠癌APE1的表达特点及临床意义

    作者:向德兵;牟江洪;谢家印;王东;肖华亮;李增鹏

    目的探讨脱嘌呤/脱嘧啶核酸内切酶(APE1)在大肠癌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方法应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125例大肠癌、72例大肠腺瘤、60例癌旁大肠黏膜和40例正常大肠黏膜中APE1的表达情况,并分析APE1与大肠癌临床病理之间的关系.结果正常大肠黏膜APE1呈胞核表达,大肠腺瘤和大肠癌组织APE1表达特征发生改变,呈胞核表达、单纯胞质表达或核浆共同表达.APE1胞质异位表达率大肠癌组织为73.6%,大肠腺瘤组织为83.3%,二者无显著性差异(P>0.05),但均显著高于癌旁大肠黏膜(10%)和正常大肠黏膜(0%,P<0.01).APE1胞质异位表达与大肠癌临床分期和淋巴结转移有关(P<0.01,P<0.05).结论 APE1胞质异位表达可能在大肠癌的发生、发展中起重要作用.

  • 马法兰作用后多发性骨髓瘤细胞APE1蛋白表达的改变及意义

    作者:王东;杨镇洲;向德兵;李增鹏;王阁

    目的探讨脱嘌呤/脱嘧啶核酸内切酶(APE1)基因在多发性骨髓瘤(multiple myeloma,MM)细胞中的表达变化及其与马法兰作用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细胞化学、Western blot方法检测0~15μmol/L马法兰作用KM3多发性骨髓瘤细胞1~2天后APE1表达的变化,并且通过图像分析系统计算其积分光密度值.结果马法兰作用可诱导KM3细胞APE1表达增强,并与其作用时间、剂量成正比.结论马发兰作用可诱导APE1蛋白表达增强,提示其可能在MM对马发兰耐药中起一定作用.

  • pSilence APE1抑制骨肉瘤生长的实验研究

    作者:仲召阳;王东;向德兵;张沁宏;李增鹏

    目的观察脱嘌呤/脱嘧啶核酸内切酶(APE1)siRNA表达载体pSilence APE1对骨肉瘤裸鼠移植瘤生长的抑制作用,探讨APE1与骨肉瘤发生、发展的关系.方法人骨肉瘤细胞9901荷瘤裸鼠20只随机分为2组:脂质体对照组(n=10)和pSilence APE1治疗组(n=10).在实验第12天处死动物,计算抑瘤率.免疫组化SP法检测骨肉瘤细胞APE1蛋白的表达和肿瘤微血管密度、增殖指数变化;TUNEL法检测肿瘤细胞凋亡的变化.结果 pSilence APE1处理组肿瘤细胞APE1表达显著降低,抑瘤率为38.23%,肿瘤微血管密度和增殖指数明显低于对照组,而肿瘤凋亡显著增加.结论靶向敲低APE1表达能显著抑制骨肉瘤的生长.

  • APE、VEGF在宫颈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与MVD的关系

    作者:曾宪瑞

    目的 探讨宫颈癌组织中脱嘌呤/脱嘧啶核酸内切酶(APE)、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的表达及其与微血管密度(MVD)的关系.方法 50份宫颈癌术后未经放化疗治疗的肿瘤石蜡组织标本设为宫颈癌组,50份宫颈上皮内瘤变组织蜡块设为宫颈上皮内瘤变组,50份子宫肌瘤行子宫切除宫颈正常组织腊块设为对照组,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对三组APE、VEGF、MVD指标进行检测并对比.结果 APE在宫颈癌组织中,与组织分化、临床分期有关,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病理类型无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宫颈癌组织中,APE与VEGF呈正相关性(r=0.796,P<0.01),APE与MVD呈正相关性(r=0.606,P<0.01),VEGF与MVD呈正相关性(r=0.651,P<0.01).结论 APE在诱导VEGF表达中有参与,并对肿瘤血管生成有促进作用,VEGF、APE均可作为对宫颈癌预后进行监测的指标,也可用于癌前病变的评估.

  • 氧化还原因子1在胃癌中的表达及其意义

    作者:黎文明;曾宪瑞

    目的 检测氧化还原因子1(Ref-1)在胃癌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 收集120例胃癌和15例正常胃黏膜组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Ref-1基因的表达,并分析Ref-1与胃癌临床病理因素间的关系.结果 Ref-1在胃癌和正常胃黏膜组织中呈胞核、胞质或核质共表达.Ref-1胞质表达与胃癌分化程度相关(p<0.05).结论 Ref-1表达在胃癌的发生发展中发挥重要作用.

  • APE1基因和ADPRT基因多态与慢性苯中毒易感性的关系

    作者:孙品;张忠彬;万俊香;金锡鹏;夏昭林

    目的探讨脱嘌呤/脱嘧啶核酸内切酶(APEl)和腺苷酸二磷酸核糖基转移酶(APDRT)的基因多态与慢性苯中毒易感性的关系.方法采用病例对照研究,以152名苯中毒工人为病例组,152名接触苯而无中毒表现的工人为对照组.应用创造酶切位点的限制性片断长度多态检测技术(CRS-RFLP)检测APE1基因Asp148Glu位点和ADPRT基因Val762Ala位点的多态性.结果APE1 Asp148Glu多态与ADPRT Val762Ala多态的各基因型在病例组和对照组的分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携带APE1 Asp148Glu Asp/Asp基因型的饮酒个体比携带该基因型的不饮酒个体发生慢性苯中毒的危险性升高(OR=4.13,95% CI:1.07~15.85,P=0.03);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提示,吸烟对慢性苯中毒发病风险具有一定的修饰作用(OR=0.33,95% CI:0.14~0.75,P=0.01).结论APE1 Asp148Glu和ADPRT Val762Ala位点多态与慢性苯中毒的发病风险没有关系.饮酒与APE1 Asp148Glu多态可能存在联合作用,仍需进一步研究确定.

  • APE1 siRNA重组腺病毒增强贝伐单抗对移植骨肉瘤的治疗作用

    作者:仲召阳;张沁宏;卿毅;李梦侠;李增鹏;王东

    明显高于单独治疗组(P<0.01).APEI siRNA或Avastin治疗均可引起肿瘤组织缺氧,抑制肿瘤组织中VEGF的表达,Avastin+APEI siRNA治疗效果更加明显.结论:以APEI为靶点的siRNA能显著抑制裸鼠移植骨肉瘤的血管生成和瘤体生长,并诱导肿瘤细胞凋亡,且与Avastin具有协同作用.

  • APE、VEGF在宫颈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与MVD的关系

    作者:徐平平;纪新强;张奎关

    目的 探讨DNA损伤修复基因脱嘌呤/脱嘧啶核酸内切酶(apurinic/apyrimidinic endonuclase,APE)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M growth factor,VEGF)在宫颈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与肿瘤发生、发展以及血管生成的关系.方法 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61例宫颈癌组织、24例宫颈上皮内瘤变组织和10例正常宫颈组织的APE、VEGF表达及微血管密度(microvessel density,MVD).结果 (1)APE在宫颈癌组织呈强阳性表达,主要定位于肿瘤细胞的胞核,61例宫颈癌组织中53例(86.9%)呈高表达,8例呈低表达,且显著高于正常宫颈组织及宫颈上皮内瘤变组织(P<0.05).宫颈癌组织VEGF高表达率及MVD计数与正常宫颈组织、宫颈上皮内瘤变组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宫颈癌组织APE高表达率与VEGF高表达率及MVD计数呈正相关(分别为r=0.795,P<0.05;r=0.607,P<0.05);VEGF高表达率与MVD计数呈正相关(r=0.651,P<0.05).(3)宫颈癌组织中,APE表达与病理分级、临床分期(P<0.05)有关,VEGF表达及MVD计数与病理类型有关(P<0.05).结论 APE参与了诱导VEGF表达并促进肿瘤血管生成,APE和VEGF可作为宫颈癌的预后或癌前病变的监测指标.

  • 多功能蛋白APE1/Ref1在肝衰竭大鼠肝细胞不同部位的表达意义

    作者:刁建新;代欢;李海叶;杨运高

    目的 研究多功能蛋白酶脱嘌呤/脱嘧啶核酸内切酶(APE1/Ref1)在慢加急性肝衰竭大鼠肝细胞不同部位的表达意义.方法 将30只SD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n=15)和模型组(n=15).采用四氯化碳(CCL4)联合D-氨基半乳糖(D-GalN)和内毒素(LPS)注射法制备肝衰竭模型,使用B超监测筛选成功模型.检测血清ALT、AST、总胆红素(TBIL),采用HE染色观察肝组织病理学变化,采用免疫组化和免疫印迹法检测肝组织胞浆蛋白、胞核蛋白、总蛋白APE1/Ref1的表达.结果 本组实验,经B超筛选模型成功率达80%;正常对照组血清ALT、AST和TBIL水平分别为(56.5±16.0) U/L、(178.7±36.5) U/L和(3.2±0.6)μmol/L,均显著低于模型组[(620.4±347.5)U/L、(1077.7±666.1)U/L和(21.2±16.9)μmol/L,均P<0.05];免疫组化法检测模型组肝组织APE1/Ref1表达水平为(6.8±1.3)IOD,显著低于正常对照组的[(8.1±1.2)IOD,P<0.05],模型组胞浆蛋白水平为(0.91±0.08)IOD,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的[(0.18±0.01)IOD,P<0.01],而核蛋白和总蛋白水平分别为(0.71±0.01)IOD和(0.92±0.03)IOD,均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1.41±0.04)IOD和(1.15±0.01)IOD,P<0.05].结论 慢加急性肝衰竭大鼠肝内APE1/Ref1表达呈现由细胞核内转向胞浆内表达的特征,总体表达呈下降水平.

  • 采用组织芯片技术研究APE/Ref-1在胃癌中的表达及其意义

    作者:高艳红;郭丽娟;赵治国

    目的 检测APE/Ref-1在胃癌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 收集60例胃癌和27例癌旁5 cm胃黏膜,用组织芯片(tissue micro-array)和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APE/Ref-1基因的表达,并分析APE/Ref-1与胃癌临床病理指标之间的关系.结果 APE/Ref-1在胃癌和正常胃黏膜组织中呈胞核、胞质或核质共表达.在胃癌组织中,胞核阳性率为91.7%,胞质阳性率为21.7%,核质阳性率为20%;在胃正常黏膜组织中,胞核阳性率为92.6%,胞质阳性率为78%,核质阳性率为63%.胃癌和胃正常黏膜组织相比,胞核阳性率变化不明显(P>0.05),但胞质阳性率和核质阳性率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APE/Ref-1在胃黏膜组织中普遍表达,以胞核表达为主.APE/Ref-1在胃癌胞质表达水平的降低可能在胃癌的发生、发展中起重要作用.

  • 双功能基因APE1敲低后人体骨肉瘤细胞基因表达谱变化的研究

    作者:王东;仲召阳;李增鹏;杨镇洲;Mark R Kelley

    目的 探索APE1敲低后骨肉瘤细胞恶性表型受抑的可能机制,以及APE1相互作用的可能分子.方法 应用免疫印迹和AP核酸内切酶活性检测确证合成APE1 siRNA对人体骨肉瘤细胞HOS APE1基因的敲低作用;应用GEArrayTMQ系列cDNA微阵列研究HOS细胞APE1敲低后基因表达谱的改变.结果 APE1 siRNA对HOS细胞APE1基因具有特异性"敲低"作用,其抑制效率为91.5%.APE1抑制对cDNA微阵列六族途径均有影响,其中对细胞周期族基因影响较少;96个基因中有42个基因有明显变化(43.8%),其中CDK4、FGFR2、KAI1和NCAM1表达上升,其余38个基因表达均呈下降.结论 APE1的敲低对骨肉瘤细胞的细胞周期及DNA损伤、细胞凋亡、信号转导、细胞黏附、血管生成、肿瘤转移途径基因均有影响.

  • APE1 siRNA表达载体的构建及其对骨肉瘤细胞APE1表达的抑制作用

    作者:王东;仲召阳;李增鹏;张沁宏;卿毅;杨宇馨

    目的构建DNA损伤修复基因脱嘌呤/脱嘧啶核酸内切酶APE1 siRNA表达载体pSilence APE1,观察其对骨肉瘤细胞HOS和9901APE1蛋白表达的抑制作用.方法设计合成APE1 siRNA cDNA序列与线性化pSilence 2.0-U6质粒连接后构建APE1 siRNA表达载体pSilence APE1,经酶切鉴定和测序确认.应用免疫组化检测骨肉瘤细胞APE1蛋白的表达,同时应用免疫印迹检测其对APE1基因的敲低作用的量效和时效关系.结果通过双酶切鉴定和测序分析,成功构建了APE1 siRNA表达载体.免疫组化和免疫印迹证实pSilence APE1对骨肉瘤细胞APE1基因具有特异性"敲低"作用,其抑制APE1基因表达效率为72%~95%,而且其抑制作用以3.0μg pSilence APE1转染第3天为显著.结论成功构建了APE1 siRNA表达载体pSilence APE1,并且该载体能有效地敲低骨肉瘤细胞APE1基因表达.

  • 非小细胞肺癌化疗相关基因标志物表达特征分析

    作者:张诗珩;李峥;彭宇;彭杨;杨宇馨;李崇义;肖何;王东

    目的:探讨非小细胞肺癌(NSCLC )化疗药物相关基因标志物的表达谱特征及其与病理类型的关系,为临床个性化化疗方案提供实验依据。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分析733例NSCLC患者的剪切修复交叉互补基因1(ERCC1)、乳腺癌易感基因(BRCA1)、脱嘌呤/脱嘧啶核酸内切酶1(APE1)、核糖核苷还原酶 M1(RRM1)、β-Tubulin Ⅲ家族(TUBB3)和胸苷酸合成酶(TS)6种化疗药物相关标志物的表达特征,分析6种标志物与病理的关系及其相互间的相关性。结果 BRCA1、TUBB3、TS表达在腺癌、鳞癌、未分类癌3种病理类型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1);且这3种标志物表达与病理类型有关( r=0.107、r=-0.229、r=0.168,P<0.01)。ERCC1与BRCA1、ERCC1与APE1、APE1与RRM1之间呈正相关(r=0.214、r=0.316、r=0.222,P<0.01)。结论 NSCLC化疗相关标志物表达与临床病理类型有关,多种标志物表达相互间具有显著相关性。对化疗药物相关标志物表达及病理类型进行联合检测有助于临床制订个体化化疗方案。

  • DNA损伤修复基因APE1表达与非小细胞肺癌术后治疗及预后关系的研究

    作者:陈连生;王东;张云嵩;向德兵;李梦侠;杨镇洲;肖世全

    目的 探讨脱嘌呤/嘧啶核酸内切酶APE1在非小细胞肺癌中的表达特点及其与术后治疗及患者生存的关系.方法 应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103例非小细胞肺癌组织中APE1的表达,按染色强度将其分为低表达组和高表达组,并分析APE1的表达与术后治疗的生存关系.结果 正常肺组织及肺癌组织均有APE1表达,但正常肺组织以胞核表达为主,肺癌组织主要在胞浆表达;APE1高表达组无疾病进展期为(16.6±8.3)个月,而APE1低表达组无疾病进展期为(37.6±11.4)个月(P<0.05).APE1高表达组的2年和3年及5年生存率亦显著低于APE1低表达组.结论 APE1基因表达增强可能是导致非小细胞肺癌患者放化疗效果差、预后不良的重要因素.

  • 免疫组化法检测大肠肿瘤DNA修复基因APE1表达和细胞定位

    作者:李增鹏;向德兵;张沁宏;仲召阳;肖华亮;牟江洪;王东

    目的 探讨DNA修复基因脱嘌呤/脱嘧啶核酸内切酶(apurinic/apyrimidinic endonuclease 1,APE1)在大肠癌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方法 应用免疫组化PowerVisionTM法检测125例大肠癌、72例大肠腺瘤、60例癌旁大肠黏膜和40例正常大肠黏膜中APE1的表达和细胞定位,并分析其与大肠癌临床病理之间的关系.结果 正常大肠黏膜APE1呈胞核表达,大肠腺瘤和大肠癌组织APE 1表达特征发生改变,呈胞核表达、单纯胞浆表达或核浆共同表达,大肠癌组织APE1胞浆异位表达率为73.6%,大肠腺瘤APE1胞浆异位表达率为83.3%,二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均显著高于癌旁大肠黏膜(10%)和正常大肠黏膜(0) (P<0.01).APE1胞浆异位表达与大肠癌临床分期和淋巴结转移有关(P<0.01、P<0.05).结论 APE1胞浆异位表达可能在大肠癌的发生、发展中起重要作用.

  • APE1/Ref-1在外周血单核细胞破骨样分化中的作用研究

    作者:杜佳;谢家印;张亮;周立为;杨宇馨;王东

    目的:探讨脱嘌呤/脱嘧啶核酸内切酶(APE1)在核因子κB 受体活化因子配体(RANKL )及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M-CSF)诱导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s)破骨样分化过程中的作用。方法采用密度梯度法分离提取人 PBMCs ;将构建的APE1 siRNA 表达载体导入分离获得的单个核细胞中。抗酒石酸酸性磷酸酶(TRAP)染色检测是否为破骨样细胞(OCL ),蛋白免疫印记法(Western blot)检测单个核细胞 APE1蛋白表达,逆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RT-PCR)检测 OCL 中组织蛋白酶 K (ca-thepsin K ,CK)及 V-ATPase 基因表达水平。结果 APE1 siRNA 可明显降低 PBMCsAPE1蛋白表达,与未感染 APE1 siRNA 细胞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 RANKL /M-CSF 作用下单个核细胞可分化为 TRAP 阳性的 OCL ,CK 及 V-ATPase 的表达在基因水平升高;但经 APE1 siRNA 处理后,诱导分化的 OCL 数量减少,CK 和 V-ATPase 的表达在基因水平降低。结论PBMCs 经 RANKL /M-CSF 诱导培养后可产生大量 OCL ,APE1 siRNA 能明显抑制单个核细胞的破骨样分化,APE1参与调节单个核细胞破骨样分化过程。

  • APE1在DEN诱导大鼠肝细胞癌形成过程中作用的研究

    作者:许文;王阁;杨志祥;陈川;张志敏;李琼;雒喜忠;胡庆;王东;李增鹏

    目的:研究DNA损伤修复关键酶脱嘌呤/脱嘧啶核酸内切酶(apurinic/apyrimidinic endonuclease 1 Aep1)在大鼠肝细胞癌形成过程的动态变化,初步探讨Apel与肝细胞癌发生、发展的关系.方法:采用改良法建立二乙基亚硝胺(diethylnitrosamine,DEN)诱发大鼠原发性肝癌模型应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Ape1和PCNA在不同诱癌阶段的表达情况.结果:正常大鼠肝脏组织中Ape1呈胞核高表达,在不同诱癌阶段的肝脏组织中Ape1 表达特征有所改变,呈核浆共同表达或、单纯胞浆表达;随着诱癌时间的延长PCNA表达逐渐增加.结论:在DEN诱导大鼠肝细胞癌模型的过程的同时Ape1具有表达由核内转向浆内的特征,提示核内DNA损伤修复减少导致基因突变增加,可能是肝细胞癌发生、发展的重要机制之一.

  • APEl在宫颈癌的表达及其与锎-252中子放疗预后的关系

    作者:卿毅;王东;雷新;向德兵;李梦侠;李增鹏;单锦露

    目的 探讨脱嘌呤/脱嘧啶核酸内切酶(APE1)基因在官颈癌中的表达情况及其与临床病理和锎-252中子放射治疗预后的关系.方法 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10例正常宫颈组织、15例子宫颈上皮内肿瘤(CIN)组织、89例宫颈癌组织(接受锎-252中子刀放疗)中APE1的表达,并分析其与宫颈癌临床病理及患者预后的关系.结果 宫颈癌组织APE1表达水平明显高于正常宫颈组织和CIN病例(P<0.01).APE1在正常官颈组织和CIN 病例均呈胞核表达,宫颈癌组织中APE1呈胞核表达(59例)、单纯胞浆表达(8例)或核浆共同表达(22例).APE1 表达强度与宫颈癌FIGO分期、病理分级和淋巴结转移情况有关(P<0.05),与年龄和病理分型无关.APE1亚细胞定位情况与FIGO分期、病理分级有关(P<0.01),与淋巴结转移情况无关.生存分析显示在APE1核表达组(中位生存时间70.9月)和APE1低表达组(中位生存时间75.8月)的生存时间明显长于APE1浆表达组(中位生存时间57.8月)和APE1高表达组(中位生存时间56.5月)(P=0.025,0.001).结论 APE1胞质异位表达可能与宫颈癌的发生、发展相关,APE1亚细胞定位和表达水平对锎-252中子放射治疗宫颈癌的疗效有提示作用.

23 条记录 1/2 页 « 12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