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吴茱萸毒理学研究进展

    作者:曹思硕;杜军

    吴茱萸为芸香科植物吴茱萸Euodiarutaecarpa (Juss.) Benth.、石虎Euodiarutaecarpa(Juss.)Benth.var.officinalis(Dode) Huang或疏毛吴茱萸Euodiarutaecarpa(Juss.)Benth.var.bodinieri (Dode)Huang干燥近成熟果实.主产于贵州、广西、云南、四川、浙江、湖南和陕西等地.吴茱萸味辛、苦,热,有小毒,归肝、脾、胃和肾经.具有散寒止痛,降逆止呕,助阳止泻的功效.用于厥阴头痛,寒疝腹痛,寒湿脚气,行经腹痛,脘腹胀痛,呕吐吞酸,五更泄泻的治疗[1].本文针对吴茱萸及其成分的系统毒性、靶器官毒性、毒性机制及药物相互作用等方面总结了近年来国内外学者的研究进展.

  • HPLC测定复方吴茱萸软膏中吴茱萸碱和吴茱萸次碱的含量

    作者:周雪红;李志浩

    目的 建立同时测定复方吴茱萸软膏中吴茱萸碱和吴茱萸次碱含量的方法.方法 采用HPLC法,色谱柱为Agilent HC-C18(250 mm×4.6 mm,5μm),流动相为乙腈-0.08%辛烷磺酸钠(41∶59),流速为0.8 ml/min,柱温30℃,检测波长为225 nm.结果 吴茱萸碱和吴茱萸次碱分别在0.62~12.40 μg/ml (r=0.999 7)和0.24~4.80 μg/ml (r=0.9996)范围有良好的线性关系,平均加样回收率分别为97.9%、98.0%; RSD小于2.0%.结论 本方法快速简便,重复性好,可用于复方吴茱萸软膏的质量控制.

  • 吴茱萸碱抑制M2型巨噬细胞功能的机制研究

    作者:樊垒垒;朱飞云;崔琳;王小晓;张松江;沈思;朱明军;王幼平

    目的:吴茱萸碱是中药吴茱萸重要生物碱成分之一,其具有明显的抗炎作用,但具体机制不清.研究显示瞬时受体电位香草醛亚型1受体(Transient Receptor Potential Vanilloid Type 1 Channel,TRPV1)对炎症反应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而吴茱萸碱可激活TRPV1受体.本研究以人单核细胞(THP-1)培养模型,探明吴茱萸碱对M2型巨噬细胞功能的影响及TRPV1受体参与该过程中的作用,从而阐明吴茱萸碱抑制炎症反应的分子生物机制.方法:在THP-1细胞培养模型上,观察吴茱萸碱对白介素-4(Interleukin-4,IL-4)诱导的M2型巨噬细胞功能的影响,以及特异性TRPV1受体拮抗剂Capsazepine(CAPZ)对该过程的影响,并分别利用ELISA、荧光定量PCR和western blot确定M2型巨噬细胞功能指标,其中包括TGF-β1的产生、Arginase-1和Mannose Receptor mRNA和蛋白的表达.结果:本研究发现吴茱萸碱明显抑制IL-4诱导的M2型巨噬细胞功能亚型,其主要表现为TGF-β1分泌产生下降(P<0.05),同时伴有Arginase-1和Mannose Receptor mRNA和蛋白表达的降低(P<0.05),以上结果可被特异性TRPV1受体拮抗剂CAPZ所阻断(P<0.05).结论:本研究显示吴茱萸碱通过激活TRPV1受体抑制M2型巨噬细胞功能反应,从而实现其抑制炎症反应的作用.

  • 制吴茱萸提取物在肠外翻中的吸收研究及与P-gp的关系

    作者:董宇;张英丰;杨庆;李玉洁;鲍天冬;翁小刚;潘国凤;朱晓新

    目的:用肠外翻模型研究制吴茱萸提取物不同剂量在大鼠不同肠段的体外肠吸收特征及其与P-gp的关系.方法:采用大鼠肠外翻模型,以吴茱萸碱(evodiamine, Evo)和吴茱萸次碱(rutaecarpine, Rut)为制吴茱萸提取物中代表成分,用HPLC对其进行检测,计算Evo和Rut的吸收参数来分析其在肠道的吸收特征.结果:不同剂量时制吴茱萸提取物中Evo和Rut在各肠段经时吸收均为线性,符合零级吸收;Evo和Rut在空肠和回肠中的吸收速率常数(Kα)比较没有差异,符合主动转运;结肠中Evo低剂量Kα较低,但在中、高剂量时达到平衡,说明其为主动转运;Rut在结肠中的Kα随剂量增加而增加,符合被动转运.在给药剂量为4mg/mL时,Evo和Rut在各肠段的吸收没有明显差异,加入P-gp抑制剂维拉帕米(verapamil, Ver, 100μM),对Evo和Rut的吸收没有明显影响.结论:制吴茱萸提取物中Evo和Rut为零级吸收,Evo在各肠段均为主动转运,Rut在空肠和回肠中为主动转运,在结肠中为被动转运.Evo和Rut的转运不受P-gp影响.

  • 液相色谱-质谱法同时测定吴茱萸水提物中吴茱萸碱和吴茱萸次碱的含量

    作者:鄢良春;李波;华桦;廖利;赵军宁

    目的:建立同时测定吴茱萸水提物中吴茱萸碱(Evodiamine,EVO)和吴茱萸次碱(Rutaecarpine,RUT)的LC/MS方法。方法:液相色谱采用Welch Materials Xtimate-C18色谱柱(2.1 mm ×150 mm,3μm),以甲醇-10 mmol/L乙酸铵水溶液(85∶15)为流动相,流速0.2 mL/min,柱温30℃。质谱采用正离子全扫描模式,m/z:0~1000,电喷雾离子化源(ESI)。雾化气为氮气,雾化压力为40 psi;喷雾电压4000 V,源温度为100℃;去溶剂气为氮气,温度350℃,流速为10 L/min。结果:吴茱萸碱在2.02~504 ng/mL(r=0.9992),吴茱萸次碱在1.97~493.33 ng/mL(r=0.9999)线性关系良好,回收率分别为87.8%~97.04%和86.35%~98.22%,日内、日间精密度均<10%。结论:该方法简便、可靠、灵敏度高,可用于同时测定吴茱萸水提物中吴茱萸碱和吴茱萸次碱的含量及药代动力学研究。

  • 小檗碱吴茱萸碱联用对AGS细胞TNF-α和IL-8含量的影响

    作者:石海莲;谢建群

    目的:观察小檗碱吴茱萸碱对胃癌细胞株(AGS)细胞增殖及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白细胞介素(IL-8)含量的影响.方法:采用MTT(四甲基偶氮唑盐)法测定小檗碱、吴茱萸碱及两药联用对AGS细胞生长的影响;流式细胞技术检测小檗碱、吴茱萸碱及两药联用对AGS细胞细胞周期的影响;ELISA法测定小檗碱、吴茱萸碱及两药联用对AGS细胞TNF-α和IL-8含量的影响.结果:小檗碱15 μmol·L-1和吴茱萸碱45 μmol·L-1联用时对AGS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弱于吴茱萸碱单用;小檗碱83 μmol· L-和吴茱萸碱14 μmol·L-1联用时对AGS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稍优于两药单用,两药联用阻滞细胞周期于G2/M期的作用较两药单用无显著差异.进一步研究发现,小檗碱83μmol· L-1和吴茱萸碱1.4 μmol· L-1联用增加AGS细胞培养上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含量的作用优于两药单用.小檗碱具有降低AGS细胞培养上清IL-8含量的趋势,而吴茱萸碱能够显著增强AGS细胞培养上清IL-8的含量(P<0.01),两药联用能够显著降低AGS缅胞培养上清中IL-8的含量(P<0.01).结论:不同剂量的小檗碱吴茱萸碱联用对AGS细胞增殖的影响不同.小檗碱能够抑制吴茱萸碱诱导的AGS细胞IL-8的表达上调.

  • 切换波长HPLC同时测定左金丸乙醇提取物中7种生物碱的含量

    作者:丁世兰;崔元璐;张叶;王强松;董天骄

    目的:建立同时测定左金丸乙醇提取物中表小檗碱、盐酸药根碱、黄连碱、盐酸巴马汀、盐酸小檗碱、吴茱萸碱和吴茱萸次碱含量的液相色谱法.方法:采用Kromasil C18(4.6mm×250mm,5μm)柱,以乙腈-0.1%磷酸和0.05%三乙胺水溶液为流动相进行梯度洗脱,检测波长0~40 min为265 nm,40~55 min为225 nm.结果:表小檗碱、盐酸药根碱、黄连碱、盐酸巴马汀、盐酸小檗碱、吴茱萸碱、吴茱萸次碱的线性范围分别是0.2759~17.66,0.2670 ~ 17.09,0.2625~16.80,0.2214~14.17,0.9487 ~ 60.71,0.0504 ~ 3.229,0.0449 ~2.874 mg·L-1,平均回收率分别为100.4%,99.8%,100.2%,100.0%,99.0%,98.9%,97.4%,RSD分别为1.8%,1.2%,2.1%,2.1%,2.0%,2.0%,2.2%.结论:本法简便、准确,可同时测定左金丸乙醇提取物中表小檗碱、盐酸药根碱、黄连碱、盐酸巴马汀、盐酸小檗碱、吴茱萸碱和吴茱萸次碱的含量,为左金丸的现代制剂研究和质量控制提供方法学参考.

  • 多指标优化吴茱萸的提取纯化工艺

    作者:王群;刘文;宋信莉;施晓伟;陈大业;杨颂

    目的:优选吴茱萸的提取纯化工艺.方法:以吴茱萸内酯、吴茱萸碱、吴茱萸次碱转移率的综合评分为指标,采用正交试验考察溶媒倍数、溶剂浓度、提取次数和提取时间对吴茱萸醇提工艺的影响;以吴茱萸内酯、吴茱萸碱、吴茱萸次碱的质量分数为指标,通过单因素试验考察吴茱萸提取液逐步水沉纯化工艺.结果:佳提取工艺为加16倍量70%乙醇回流提取3次,每次3h;佳逐步水沉纯化工艺为回收乙醇,离心,取沉淀加20倍量90%乙醇超声提取15 min,离心,取上清液,加1/4倍量水进行二次水沉.结论:优选的提取、纯化工艺可确保吴茱萸中有效成分大限度保留.

  • 透皮吸收促进剂对小儿腹泻凝胶膏经皮渗透性的影响

    作者:秦海军;马玲;张毅;陈师农;任燕茹

    目的:考察不同透皮促进剂对小儿腹泻凝胶膏体外透皮吸收能力的影响.方法:采用药物透皮仪进行小儿腹泻凝胶膏的体外经皮渗透试验,通过单因素试验筛选接受液,并分别考察加入不同质量分数(1%,3%,5%)氮酮、油酸、丙二醇后小儿腹泻凝胶膏剂中吴茱萸碱及吴茱萸次碱的24 h体外累积渗透总量和累积透过率.采用HPLC测定吴茱萸碱及吴茱萸次碱含量,流动相乙腈-水(51∶49),检测波长225 nm.结果:空白样品中吴茱萸(次)碱在24 h内的累积透过率34.53%,含不同质量分数氮酮样品中吴茱萸(次)碱累积透过率分别为33.92%,34.78%,34.65%,含不同质量分数油酸样品则分别为为33.67%,34.57%,34.57%,含不同质量分数丙二醇样品则分别为34.49%,34.61%,34.53%.结论:小儿腹泻凝胶膏剂中不需加入化学透皮吸收促进剂,其所含挥发性成分本身具有促进药物渗透的作用.

  • 吴茱萸水包油微乳巴布剂的体外透皮吸收特性

    作者:张广唱;郭殷锐;武哲丽;王剑

    目的:考察水包油微乳巴布剂与常规巴布剂对吴茱萸脂溶性成分体外释放性能的差异,为巴布剂制备工艺的改进提供参考.方法:按吴茱萸提取物-肉豆蔻酸异丙酯-丙二醇-聚山梨酯80-氢化蓖麻油-水(0.3∶0.6∶3.6∶3.6∶3.6∶18)制备水包油微乳,将微乳添加至巴布剂基质制成水包油微乳巴布剂.采用体外扩散池法测定巴布剂中吴茱萸碱和吴茱萸次碱的体外透皮累积渗透量.结果:吴茱萸水包油微乳巴布剂中的吴茱萸碱、吴茱萸次碱24 h单位面积累积渗透量分别为常规巴布剂的1.86,1.40倍.结论:采用微乳工艺制备的巴布剂中吴茱萸脂溶性成分的释放性能明显优于传统方法制备的巴布剂,适合中药水难溶性成分巴布剂的制备.

  • 吴茱萸汤颗粒剂、配方颗粒剂及传统汤剂中指标成分的含量比较

    作者:林伟雄;乐智勇;车海燕;刘荫贞;刘冲;王晖

    目的:比较吴茱萸汤颗粒剂、配方颗粒剂与传统汤剂中指标性成分的含量差异.方法:采用不同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测定吴茱萸颗粒剂、配方颗粒剂与传统汤剂中吴茱萸碱、吴茱萸次碱、人参皂苷Re和人参皂苷Rb1的含量,并对含量测定方法进行考察.结果:颗粒剂、配方颗粒剂与传统汤剂中吴茱萸碱和吴茱萸次碱质量浓度之和分别为47.32,13.49,12.60 mg·L-1,颗粒剂、配方颗粒剂中二者的质量浓度之和分别为传统汤剂的3.76,1.07倍;人参皂苷Re和人参皂苷Rb1质量浓度之和分别为335.23,345.28,307.39 mg·L-1.颗粒剂、配方颗粒剂中二者的质量浓度之和分别为传统汤剂的1.09,1.12倍.结论:比较吴茱萸碱和吴茱萸次碱的含量时,颗粒剂与传统汤剂相差较大,而配方颗粒剂与传统汤剂基本一致;比较人参皂苷Re和人参皂苷Rb1的含量时,颗粒剂、配方颗粒剂与传统汤剂基本一致.

  • 高效液相色谱法同时测定制吴茱萸及其提取物中吴茱萸碱、吴茱萸次碱和吴茱萸内脂含量

    作者:鲍天冬;董宇;杨庆;朱晓新

    目的:建立高效液相色谱法同时测定制吴茱萸及其提取物中吴茱萸碱、吴茱萸次碱和吴茱萸内酯含量的方法.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Kromasail C18色谱柱(4.6 mm×250 mm,5 μm);流动相:乙腈-水-四氢呋喃-乙酸(51:48:1:0.1),流速:1 mL·min-1;检测波长:225 nm:柱温:32℃.结果:吴茱萸碱回归方程:Y吴茱萸碱=10 300 000X-14 700,r=0.999 9;线性范围0.015~0.3 μg;吴茱萸次碱回归方程:y吴茱萸碱=5 380 000X-6 610,r=0.999 9,线性范围0.012~0.24 μg;吴茱萸内酯回归方程:y吴茱萸碱=227 000 X-5 110,r=0.999 6,线性范围0.059~1.18μg.吴茱萸碱平均回收率为99.6%,RSD 0.65%;吴茱萸次碱平均回收率为99.1%,RSD1.2%;吴茱萸内酯平均回收率为97.5%,RSD1.4%.结论:方法简便,结果准确.

  • 吴茱萸粉末醋调敷日本大耳兔足心的药代动力学分析

    作者:王森;欧水平;雷小娟

    目的:研究吴茱萸粉末醋调敷日本大耳兔足心后吴茱萸碱(EVO)和吴茱萸次碱(RUT)的药代动力学特征,探讨吴茱萸穴位贴敷疗法的药动学基础.方法:吴茱萸粉末(1.0 g·kg-1)醋调敷雄性日本大耳兔足心12 h,于不同时间点(0,1,2,3,4,5,6,8,10,12,24 h)心脏取血,血浆样品用乙腈萃取并沉淀蛋白,采用LC-MS检测血浆中EVO和RUT的血药浓度,采用Phenomenex Gemini C18色谱柱(4.6mm×150mm,5μm),流动相乙腈-5 mmol·L-1甲酸铵水溶液(62:38),流速0.4 mL· min-1,柱温25℃,以色胺酮(TRY)为内标,采用电喷雾离子化(ESI)和正离子多离子反应监测(MRM)模式检测.采用PKSolver 2.0软件的非房室模型拟合药动学参数.结果:EVO和RUT的主要药动学参数半衰期(t1/2)分别为(18.55 4±7.98),(20.15±1.06)h;达峰时间(Tmax)分别为5,4h;药峰浓度(Cmax)分别为(4.68 4±0.34),(9.764±1.05).μg· L-1;药时曲线下面积AUC0-1分别为(58.18 4±5.46),(155.38±13.91) iμg·L-1·h,AUC0-∞分别为(101.46 4±23.34),(300.32 4±36.22) μg· L-1 ·h;平均驻留时间(MRT0-∞)分别为(27.63 4±9.34),(31.254±1.47)h.结论:吴茱萸粉末醋调敷日本大耳兔足心后,EVO和RUT均可透皮吸收入血,且撤药后24 h内仍能维持血药浓度,为吴茱萸穴位贴敷给药提供了实验依据.

  • 两种巴布剂基质的体外经皮渗透性考察

    作者:彭丽华;刘淑芝;郭春燕;李曼玲;冯伟红;康琛;金日显

    目的:对所制备的中药巴布剂进行透皮吸收实验研究.方法:采用改进的透皮扩散试验仪进行经皮渗透实验,经高效液相测定吴茱萸所含吴茱萸碱、吴茱萸次碱在一定时间的经皮累积透过量,并进一步考察两种巴布剂基质的经皮渗透规律.

  • 左金微乳凝胶与水凝胶体外释放和经皮渗透特性的研究

    作者:秦剑;刘淑芝;张强;杨华;杜茂波;金日显;易红;李曼玲

    目的:研究、比较左金微乳凝胶、水凝胶体外释放和经皮渗透特性,探讨微乳凝胶对药物释放及透皮性能的影响.方法:采用改良Franz扩散池,以凝胶中小檗碱、巴马汀、吴茱萸碱、吴茱萸次碱等4种生物碱为评价指标,采用HPLC方法测定接收液中上述4个成分含量.结果:吴茱萸次碱的体外释放速率水凝胶高于微乳凝胶,而吴茱萸碱释放速率微乳凝胶高于水凝胶,其余两个成分体外释放无明显差异.微乳凝胶中吴茱萸碱、巴马汀、小檗碱的经皮渗透速率比水凝胶分别提高了10倍、36倍、26倍,提示微乳凝胶具有明显的经皮渗透优势.两种凝胶中四个指标成分的体外释放和经皮渗透行为均符合零级方程.吴茱萸次碱较为特殊,其在水凝胶中透皮速率比微乳凝胶高1.6倍.结论:微乳凝胶能显著增强药物成分的经皮渗透能力.

  • 多指标经典恒温法预测戊己胃漂浮缓释片有效期

    作者:王群;刘文;陈中芬;杨颂;施晓伟

    目的:进行戊己胃漂浮缓释片有效期研究.方法:采用HPLC法同时测定戊己胃漂浮缓释片中盐酸小檗碱、吴茱萸碱、吴茱萸次碱及芍药苷的含量,并以多个有效成分为指标,运用经典恒温法预测其有效期.结果:盐酸小檗碱、吴茱萸碱、吴茱萸次碱及芍药苷的量随时间变化属一级降解反应,在25℃时的分解速度常数K分别为:4.22×10-6、3.13×10-6、4.80×10-6、4.14×10-6,以有效期时间短的吴茱萸次碱为指标,制剂有效期为2.50年.结论:戊己胃漂浮缓释片的有效期暂定为2.50年.

  •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穴位敷贴散中吴茱萸碱的含量

    作者:黄孟君;欧阳荣;邓桂明;周新蓓

    目的对穴位敷贴散进行定量分析.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色谱柱:Hyper sil 0DS C18(4.6mm×100mm,5μm);流动相:乙腈:水(44:56);检测波长:290nm;柱温:35℃.结果吴茱萸碱在105~1050μg范围内呈线性关系,r=0.9999,平均回收率为98.49%,RSD=1.16%.结论方法简便、灵敏、准确,可用于该制剂的质量控制.

  • 吴茱萸碱药理作用研究进展

    作者:崔岚;祝德秋;安富荣

    吴茱萸(Evodia rutaecarpa(Juss.)Benth.)为传统中药,用于治疗头痛、胸腹痛、呕吐,并用作镇痛剂及感冒药的组分,亦可改善血液循环.吴茱萸碱(Evodiamine)是该植物中的主要生物碱.笔者通过查阅国内外文献,对近年来吴茱萸碱的药理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 一测多评法测定吴茱萸中吴茱萸内酯、吴茱萸碱及吴茱萸次碱的含量

    作者:宋亚芳;王智民;朱晶晶;闫丽华;张启伟;龚慕辛;高慧敏;冯伟红;王维皓

    目的:建立吴茱萸一测多评的含量测定方法,考察不同类型化合物之间采用相对校正因子进行一测多评含量测定的准确性和可行性.方法:以吴茱萸为研究对象,建立吴茱萸次碱与吴茱萸内酯、吴茱萸碱的相对校正因子,并用该校正因子进行吴茱萸内酯、吴茱萸碱的含量计算,实现一测多评;同时采用外标法测定药材中吴茱萸内酯、吴茱萸碱及吴茱萸次碱的含量,并比较计算值与实测值的差异.结果:11批吴茱萸药材中2种成分含量的计算值与实测值间无显著差异(RSD<5%).结论:以外标法测定吴茱萸次碱,利用相对校正因子实现对吴茱萸内酯和吴茱萸碱测定是准确的、可行的,一测多评法可以用于特定的不同类型成分间的测定.

  • 高效液相法测定黄连与吴茱萸配伍前后吴茱萸碱及吴茱萸次碱的含量

    作者:徐艳春;魏璐雪;周玉新;王亚丽

    目的:考察黄连与吴茱萸配伍前后吴茱萸中主要生物碱的含量.方法:HPLC法测定含量.结果:测定组分具有较好的线性关系和分离度,两种生物碱的回收率分别为97.82%,97.00%,RSD分别为0.81%,1.10%.结论:黄连配伍吴茱萸后各种生物碱含量均有不同程度的下降,本法可用于含吴茱萸复方水煎剂中吴茱萸碱和吴茱萸次碱的含量测定.

267 条记录 1/14 页 « 12345678...1314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