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左金微乳凝胶与水凝胶体外释放和经皮渗透特性的研究

    作者:秦剑;刘淑芝;张强;杨华;杜茂波;金日显;易红;李曼玲

    目的:研究、比较左金微乳凝胶、水凝胶体外释放和经皮渗透特性,探讨微乳凝胶对药物释放及透皮性能的影响.方法:采用改良Franz扩散池,以凝胶中小檗碱、巴马汀、吴茱萸碱、吴茱萸次碱等4种生物碱为评价指标,采用HPLC方法测定接收液中上述4个成分含量.结果:吴茱萸次碱的体外释放速率水凝胶高于微乳凝胶,而吴茱萸碱释放速率微乳凝胶高于水凝胶,其余两个成分体外释放无明显差异.微乳凝胶中吴茱萸碱、巴马汀、小檗碱的经皮渗透速率比水凝胶分别提高了10倍、36倍、26倍,提示微乳凝胶具有明显的经皮渗透优势.两种凝胶中四个指标成分的体外释放和经皮渗透行为均符合零级方程.吴茱萸次碱较为特殊,其在水凝胶中透皮速率比微乳凝胶高1.6倍.结论:微乳凝胶能显著增强药物成分的经皮渗透能力.

  • 白芥子涂方穴位与非穴位给药皮肤渗透特性的比较研究

    作者:郭秀彩;刘霞;徐月红

    目的:研究白芥子涂方经穴位和非穴位皮肤给药的渗透特性,为其临床穴位贴敷预防和治疗哮喘提供实验支持.方法:以白芥子涂方中延胡索乙素为评价指标,采用HPLC定量,用Franz扩散池法研究涂方离体经穴位和非穴位皮肤的渗透特性;在体渗透实验,采用冰冻切片法比较穴位与非穴位皮肤中各层药物的分布,并用荧光显微镜进行可视化验证.结果:24 h内,离体试验中延胡索乙素经穴位皮肤的累积透过量为(13.53 ±3.92)μg·cm-2,是经非穴位皮肤的4倍(P<0.05);穴位皮肤稳态透皮速率(0.659 1 μg·cm-2·-1)是非穴位(0.147 2 μg·cm-2·h-1)的4.5倍;离体透皮试验和在体渗透试验中,24h皮肤中药物滞留量均为穴位>非穴位(P<0.05),切片显示皮肤各层的药物含量为角质层>活性表皮>真皮层>皮下层.结论:白芥子涂方浸膏在穴位皮肤的透过量和皮肤滞留量均显著高于非穴位皮肤,验证了涂方临床使用以穴位经皮给药的科学性.

  • 大黄酸神阙穴给药经皮渗透性的影响因素研究与初步机制探讨

    作者:封玲;丁美红;沈勤;孙秋华;石森林

    采用V-C扩散池,分别以新鲜的离体大鼠、家兔、小型猪的神阙穴及非穴位区皮肤为渗透屏障,以20%乙醇的生理盐水为接收液,进行渗透试验,HPLC测定大黄酸含量,以累积透过量、稳态透皮速率为指标;同时采用激光共聚焦显微镜可视化观察大黄酸经皮吸收差异,考察大黄酸经神阙穴和非穴位以及不同种属动物神阙穴皮肤的渗透特性.结果显示,在24 h内大黄酸经大鼠神阙穴皮肤的累积渗透量为(102.63 ±9.60) μg·cm-2,稳态透皮速率为4.307 μg·cm-2·h-1,均高于经非穴位区皮肤;大黄酸经不同种属动物神阙穴给药的累积渗透量和稳态透皮速率为大鼠>家兔>小型猪,两两比较,存在显著性差异;荧光吸收图显示皮肤中的药物含量为神阙穴>非穴位,大鼠>家兔>小型猪.研究结果表明,大黄酸经皮渗透存在种属、穴位差异,经神阙穴位皮肤给药的透过量及速率显著高于非穴位皮肤,大黄酸神阙穴给药的初步机制可能是神阙穴为药物传递提供通道、载体,可视化验证了临床贴敷神阙穴治疗疾病具有特异性和优越性.

  • 咳喘穴位贴片成型工艺研究及透皮特性研究

    作者:杨立平;邓桂明;杨广民

    目的 探索咳喘穴位贴片的处方组成并筛选适宜的透皮促进剂.方法 根据文献资料初步找出佳组成基质,再设计正交实验,得出基质的佳配比,用Franz扩散池分别考察不加氮酮、加1%氮酮、加3%氮酮的透过速率.结果 基质组成以单硬脂酸甘油酯∶硬脂酸∶司盘-80∶吐温-80∶羊毛脂∶黄凡士林∶提取物=1.5:1.5:1:2:1.5:1.5:9为佳,加1%氮酮透过迅速.结论 以单硬脂酸甘油酯、硬脂酸等基质组成并加入1%氮酮制成的贴片在外形及透过率上均优于散剂.

  • 尼莫地平固体脂质纳米粒的制备及其体外透皮特性研究

    作者:王文刚;杨莉;王睿;付桂英;刘泽源;赵志刚

    目的 研制尼莫地平固体脂质纳米粒,并考察其理化性质及体外透皮特性.方法 采用熔融超声-低温固化法制备尼莫地平固体脂质纳米粒,考察其形态、粒径、粒度分布、Zeta电位等理化性质,以RP-HPLC测定药物的包封率和载药量,以改良的Franz扩散装置研究其体外释药和透皮扩散特性.结果 优化条件下制备的尼莫地平固体脂质纳米粒均匀圆整,平均粒径为(104.47±3.98)nm,跨距为(0.96±0.04),包封率为(95.53±1.15)%,载药量为(9.22±0.12)%,Zeta电位为-(34.3±5.1)mV;体外药物呈缓释释放,符合Higuchi动力学模型:Q=0.115 6t1/2-0.137 3(r2=0.990 5);体外透皮特性优于氮酮、油酸和丁香油对尼莫地平的促透作用.结论 尼莫地平固体脂质纳米粒处方和工艺合理可靠,经皮渗透特性较佳,作为药物微载体可用于多种经皮给药系统的设计.

  • 白芷香豆素类有效部位体外透皮特性研究

    作者:卢闻;贺浪冲

    目的考察白芷香豆素类有效部位的透皮吸收特性及促透剂对其透皮行为的影响.方法以有效成分欧前胡素为定量考察指标,通过V- C水平扩散池用HPLC测定指标成分的透皮吸收动力学特性及促进剂的促透作用. 结果以欧前胡素为指标经离体小鼠、家兔、大鼠和人体皮肤的渗透系数分别为24. 1,22.9,11.5和8.9,而月桂氮酮(Azone)、冰片、油酸有明显的促透作用,其中2%月桂氮酮和冰片使渗透系数分别增加了4.9和6.2倍.结论白芷香豆素类有效部位在大鼠皮肤中渗透系数与人体皮肤接近,冰片和月桂氮酮具有促进药物渗透的作用.

  • 温经止痛凝胶膏剂体外释放度及透皮特性的研究

    作者:张锦炳;李周;张艳;王利胜

    目的:研究温经止痛凝胶膏剂的体外释放及透皮特性以及挥发油包合技术对挥发油透皮特性的影响,为开发温经止痛处方贴敷预防和治疗痛经的药物新型给药系统提供实验支持。方法分别以透析膜和大鼠皮肤为屏障,以扩散池法进行体外释放和透皮实验,以方中君臣药当归、川芎的主要有效成分之一的藁本内酯为指标,利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分析,测定温经止痛凝胶膏剂释放介质和透皮接收液中的药物浓度,分别以累积释放量和透皮量对时间进行回归计算,计算12 h的累计释放率和24 h的透皮速率。结果藁本内酯自温经止痛凝胶膏剂中体外释放的方程为Q=4.37t+1.79,r=0.993,释放速率为4.37μg/(cm2?h),12 h累计释放率为90.9%;24 h温经止痛凝胶膏剂挥发油包合组的透皮特性方程为:Q=1.45t+6.06,透皮速率为1.45μg/(cm2?h);挥发油包合组24 h的透皮特性方程为Q=2.65t+11.99,透皮速率为2.65μg/(cm2?h)。结论藁本内酯的释放速率远大于透皮速率,释放速率可保证其稳定透皮的动力,其透皮过程不受其释放的限制;包合技术可使藁本内酯的透皮速率降低,但是影响不大,挥发油可包合后再加入凝胶膏剂中。

  • 微透析联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研究白芥子涂方皮肤药动学

    作者:徐月红;叶卉;郭秀彩;刘霞;韦敏燕;吴传斌

    目的 研究白芥子涂方皮肤给药后皮肤局部药动学特征,为白芥子涂方贴敷预防和治疗哮喘的药物作用机制研究提供参考.方法 大鼠在体贴敷白芥子涂方后,以方中君药白芥子的有效成分芥子碱硫氰酸盐为指标,利用微透析采样技术,结合反相高效液相色谱分析,测定白芥子涂方贴敷给药后透析液的药物质量浓度,通过相对损失率的校正,计算皮肤药物质量浓度,并利用Kinetica 4.4软件对皮肤药物质量浓度和时间进行非房室模型拟合,计算相关统计矩参数.以相对累积吸收量对时间做图,计算稳态的吸收速率.结果 白芥子涂方贴敷给药后芥子碱硫氰酸盐达峰时间为1.5 h,平均滞留时间(MRT)约为22 h,半衰期(t1/2)约15h,稳态吸收速率为13.65 μg/h.结论 微透析取样技术结合反相高效液相色谱分析可研究白芥子涂方给药后的皮肤药动学,给药后的皮肤药动学行为与其临床作用特点相一致,可为阐明白芥子涂方贴敷预防和治疗哮喘的药物作用机制提供研究手段.

  • 穴位与非穴位皮肤生物物理学性质影响芥子碱渗透特性研究

    作者:刘霞;郭秀彩;林媛媛;徐月红;王茵萍;吴传斌

    目的 比较穴位与非穴位皮肤的电阻、角质层厚度、生物化学组成,并研究白芥子涂方经穴位和非穴位给药芥子碱的渗透特性,探讨皮肤生物物理学性质对芥子碱经皮给药的影响,为白芥子涂方临床穴位贴敷预防和治疗哮喘提供实验支持.方法 以自制装置测定穴位与非穴位皮肤电阻;皮肤组织切片经HE染色后,在光学显微镜下测量皮肤和角质层厚度;以激光显微拉曼光谱法比较皮肤的生物化学组成;以芥子碱为评价指标,采用HPLC法定量,用Franz扩散池法研究白芥子涂方离体经穴位和非穴位皮肤的渗透特性;在体渗透实验采用胶带粘贴法剥离角质层,比较穴位与非穴位皮肤各层中药物的分布.结果 穴位皮肤电阻在给药前后各时间点均显著低于非穴位皮肤(P<0.05);穴位皮肤角质层厚度显著低于非穴位(P<0.05);激光显微拉曼光谱显示穴位与非穴位皮肤的生物化学组成基本一致.给药24 h后,离体实验中芥子碱经穴位皮肤的单位面积累积透过量是经非穴位皮肤的6.8倍(P<0.05);穴位皮肤稳态透皮速率是非穴位的6.1倍;离体透皮实验和在体渗透实验中,24 h皮肤中药物滞留量均为穴位>非穴位(P<0.05),各时间点角质层中药物滞留量均为穴位>非穴位(P<0.05).结论 芥子碱经穴位皮肤的透过量和皮肤滞留量均显著高于经非穴位皮肤.穴位皮肤的低电阻、角质层薄有利于药物的经皮吸收和贮存,验证了涂方临床使用以穴位经皮给药的科学性.

  • 麻黄碱壳聚糖修饰脂质体凝胶剂的制备及体外透皮研究仲博

    作者:张岭;张莉;王嘉欢;陈莉;CHEN Li

    目的 制备麻黄碱壳聚糖修饰脂质体凝胶剂,考察其粒径分布、包封率及体外透皮特性.方法 采用薄膜蒸发法制备麻黄碱脂质体混悬液,在麻黄碱脂质体混悬液中缓慢滴加pH值为5~6的0.35%壳聚糖溶液,制成麻黄碱壳聚糖修饰脂质体凝胶剂.激光粒度仪测定修饰脂质体的粒径分布,反透析法测定包封率,Franz扩散装置考察其体外透皮特性.结果 麻黄碱壳聚糖修饰脂质体的平均粒径在1400~1900 rnn;平均包封率达(41±0.94)%;修饰脂质体中麻黄碱能缓慢透过大鼠皮肤,与普通剂型相比累积透过量随时间变化差异较明显,缓释效果显著.结论 该制剂制备工艺简单,性质稳定,药物包封率较高,定量测定方法简便、准确;药物透皮速率缓慢,释药稳定.

  • 积雪草总苷脂质体的制备及体外透皮研究

    作者:闫丹;江敏瑜;王云红;张琳;张传辉;杨荣平

    目的 优化积雪草总苷(CTG)脂质体的制备工艺,并考察其体外透皮特性规律.方法 采用逆相蒸发法,以羟基积雪草苷、积雪草苷的包封率为评价指标,通过单因素考察结合Box-Behnken效应面法优化CTG脂质体的制备工艺,并对其表面特征、包封率、粒径、Zeta电位、体外释放度及体外透皮性能进行考察.结果 佳处方为卵磷脂-胆固醇的质量比4∶1,卵磷脂-CTG的质量比23.22∶1,有机相-水相的体积比7∶1.所得脂质体形态呈球型,表面圆整、无粘连;平均粒径201.7 nm;Zeta电位-15.7 mV;羟基积雪草苷、积雪草苷的平均包封率为75.85%、84.94%;羟基积雪草苷、积雪草苷体外12h累积释放率分别为52.10%、45.97%;脂质体中羟基积雪草苷、积雪草苷的透皮速率拟合方程分别为Q=67.93 t1/2-50.34,R2=0.988,Q=139.74 t1/2-241.2,R2=0.987;皮肤滞留量分别为76.0、48.7μg/cm2,相对原料药溶液提高到1.56和1.18倍.结论 优选的制备工艺合理可行、稳定性好,所得CTG脂质体包封率高、粒径小、皮肤滞留量大、缓释作用明显.

  • 白芥子涂方凝胶膏剂的体外释放及透皮特性研究

    作者:徐月红;叶卉;官素桃;郭秀彩;刘霞;吴传斌

    目的 研究白芥子涂方(白芥子、延胡索、甘遂、细辛等)凝胶膏剂的体外释放和透皮特性,为开发白芥子涂方贴敷预防和治疗哮喘的药物新型给药系统提供实验支持.方法 分别以透析膜和大鼠皮肤为屏障,以扩散池法进行体外释放和透皮实验,以方中君药白芥子的有效成分芥子碱硫氰酸盐为指标,利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分析,测定白芥子涂方凝胶膏剂释放介质和透皮接收液中的药物浓度,分别以累积释放量和透皮量对时间做图,计算释放和透皮速率.结果 芥子碱硫氰酸盐自凝胶膏剂中体外释放的方程为QR=45.65t +3.193,r2 =0.994 6,释放速率为45.65 μg/(cm2·h);其透皮特胜方程为QT=0.502 1t +0.178 0,r2 =0.997 1;透皮速率0.502 1 μg/(cm2·h).结论 芥子碱硫氰酸盐的释放速率远大于透皮速率,释放速率可保证其稳定透皮的动力,其透皮过程不受其释放的限制,限速步骤主要是由于皮肤的屏障作用导致,寻找合适的透皮促进剂对白芥子涂方凝胶膏剂发挥疗效具有重要意义.

  • 补骨脂素和异补骨脂素体外透皮特性研究

    作者:张宁;徐莲英

    目的:探讨补骨脂素和异补骨脂素透皮特性.方法:采用V-C水平扩散池,和常用促透剂乙醇、氮酮、甘油研究补骨脂素和异补骨脂素在裸鼠皮肤中的透过性.结果:补骨脂素和异补骨脂素能够透过裸鼠皮肤,异补骨脂素渗透系数较补骨脂素大;所选用的促渗剂中以10%乙醇-1%氮酮的复合促渗剂为好.结论:本研究为补骨脂透皮制剂研究提供了依据.

  • 酮康唑醇质体凝胶剂的制备及体外透皮特性研究

    作者:吴樱;王敏芳;王莉;茅伟安

    目的:制备酮康唑醇质体凝胶剂并研究其体外透皮特性.方法:采用乙醇注入法制备醇质体和脂质体,用研和法制备凝胶剂;分别采用Franz扩散池法和匀浆法考察离体大鼠皮肤中药物的扩散性能和皮肤储留性能,用 HPLC法测定酮康唑含量.结果:醇质体凝胶剂中酮康唑的渗透速率分别是普通凝胶剂和脂质体凝胶剂的1.41和1.07倍,酮康唑在皮肤中的储留量分别是两者的12.77倍和2.08倍.结论:酮康唑醇质体凝胶剂是一种优良的局部皮肤给药制剂.

  • 盐酸格拉司琼凝胶膏剂的研制及其质量评价

    作者:朱全刚;朱裕林;柳正青;刘继勇;胡晋红

    目的:研制盐酸格拉司琼凝胶膏剂并对其质量进行评价.方法:以亲水性高分子材料为基质制备盐酸格拉司琼凝胶膏剂.采用HPLC法测定膏剂中药物含量,以体外渗透实验考察不同pH值对盐酸格拉司琼透皮特性的影响,按<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规定的方法测定其体外释放度、含膏量、赋形性和黏附性.结果:溶液pH值(范围3.25~8.35)显著影响盐酸格拉司琼的体外透皮特性,pH 8.35时的渗透速率大.凝胶膏剂的药物含量为(0.485±0.020) mg/cm2,含膏量为(81.37±1.02) mg/cm2,体外释放速率为0.996 9 mg·cm-2·h-1/2.结论:制备的盐酸格拉司琼凝胶膏剂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的要求,值得进一步开发.

  • 醋酸曲安奈德柔性纳米脂质体的制备及瘢痕皮肤的透皮特性

    作者:邓王萍;谭朝丹;吴志宏;张立超

    目的:研究醋酸曲安奈德柔性纳米脂质体在人瘢痕皮肤中的透皮特性.方法:薄膜分散法制备柔性纳米脂质体,考察其形态、粒径和包封率;改良Franz扩散池和皮肤匀浆法观察体外及在体瘢痕透皮特性;HPLC法测定药物含量.结果:柔性纳米脂质体包封率(67.04±3.77)%.12 h体外累积透过量(7.84±0.99)μg·cm-2,分别是普通纳米脂质体和乳膏的2.20和4.43倍(P<0.05);12 h药物滞留量,分别是普通纳米脂质体和乳膏的2.23倍和7.24倍(P<0.05).在体瘢痕试验12 h,柔性纳米脂质体表皮和真皮滞留量分别是乳膏的5.44和7.72倍(P<0.05).结论:柔性纳米脂质体显著增加了醋酸曲安奈德在瘢痕皮肤中的药物透过量和滞留量,有望成为治疗瘢痕的新型局部给药制剂.

  • 复方大黄软膏中黄芩苷的含量测定及体外透皮特性

    作者:朱全刚;叶晨昊;徐蓓蕾;顾小燕;年华;张若曦

    目的:建立复方大黄软膏中黄芩苷的含量测定方法,并考察其体外透皮特性.方法:采用HPLC法测定黄芩苷含量,色谱柱为Agilent1200-C18柱(4.6 mm×250 mm,5 μm),流动相为甲醇-水-磷酸(47∶53∶0.2),流速为1.0 mL/min,检测波长为280 nm;应用药物透皮扩散试验法考察其体外透皮特性.结果:黄芩苷的质量浓度在1.5172~242.75 g/mL范围内与峰面积呈良好线性关系(r=1),平均加样回收率102.1%(RSD%=2.7%,n=6);2批次复方大黄软膏中黄芩苷的含量分别为2.31 mg/g、2.17 mg/g,经离体裸小鼠皮肤24h平均累积透过率仅为0.25%.结论:该方法简便、快速、准确,可用于复方大黄软膏的质量控制及透皮特性评价.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