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黄杨宁渗透泵型控释片的设计及释放度的研究

    作者:胡容峰;马凤余;张虹;韩玲玲;苏丹

    目的:以黄杨宁为模型药物制备黄杨宁渗透泵控释片.方法:采用酸性染料染色分光光度法对其释放度进行测定,考察不同处方下药物的释放情况.结果:制备的黄杨宁渗透泵控释片体外释药速度较平稳.结论:本制剂在14h内呈现良好的零级释药特征,此后随渗透泵内药量的减少,释放速度有所下降.

  • 黄杨宁缓释片的制备和评价

    作者:马凤余;胡容峰;梅康康;苏丹

    黄杨宁是黄杨科植物中国贡杨Buxus sinica(Rehd.ct Wils.)Cheng及其同属植物中提取的生物碱环维黄杨星D,能改善冠状动脉循环,提高机体耐缺氧能力和防治心律不齐的作用,用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1].

  • 黄杨宁分散片人体生物利用度和生物等效性研究

    作者:郝光涛;郑专杰;姜冰;刘泽源

    目的:在中国健康成年男性志愿者中比较研究黄杨宁分散片与黄杨宁片的相对生物利用度,评价二者的生物等效性.方法:20名健康男性志愿者随机交叉单剂量口服黄杨宁分散片与黄杨宁片3 mg,采用高效液相-质谱-质谱法分别测定血浆中环维黄杨星D的浓度,计算其药代动力学参数,评价这两种制剂的生物等效性.结果:受试制剂及参比制剂环维黄杨星D的Cmax分别为(90.17±45.19)和(99.95±50.06) ng/L,Tmax分别为(5.3±4.1)和(4.9±3.9) h,t1/2分别为(51.45±33.40)和(39.70±20.59) h;AUC0-tn分别为(3 625.79±1 619.20)和(3 608.21±1 320.07) ng·L-1·h,AUC0-∞分别为(4 459.28±1 965.11)和(4 113.58±1 560.08)ng·L-1·h,试验制剂黄杨宁分散片的相对生物利用度F0-tn, F0-∞分别为(102.03±22.79 )%, (109.94±28.08 )%.统计学分析显示,药代动力学参数AUC、Cmax、Tmax等的差异无显著性.结论:受试制剂和参比制剂具有生物等效性.

  • 黄杨宁及其改构化合物对大鼠离体血管环舒张作用的比较

    作者:沈俊岭;郭家彬;高泽军;许启泰;彭双清

    目的:比较黄杨宁(CVB-D)及其结构改造衍生化合物(CVB-D1,CVB-D2和CVB-D3)对大鼠胸主动脉的舒张作用.方法:采用氯化钾或去氧肾上腺素预收缩血管,观察CVB-D及其改构化合物对血管的舒张作用.将血管与6×10-4 mol·L-1 CVB-D或CVB-D3预孵育,观察二者对氯化钾或去氧肾上腺素收缩血管作用的影响.结果:在1×10-5 ~6×10-4 mol·L-1浓度范围内,CVB-D对KC1或PE预收缩血管环的舒张作用呈剂量依赖性,CVB-D1舒张预收缩血管的作用较弱,CVB-D2无舒张预收缩血管的作用,CVB-D3舒张预收缩血管的大效应强于CVB-D;CVB-D和CVB-D3对内皮完整血管环的舒张作用均强于去内皮血管环;CVB-D和CVB-D3与血管预孵育均可抑制氯化钾或去氧肾上腺素引起的血管收缩,且CVB-D3的抑制作用强于CVB-D.结论:CVB-D与CVB-D3具有类似的血管舒张作用,但后者的大效应强于前者.

  • 黄杨宁分散片工艺研究

    作者:尹莉

    目的:研制黄杨宁分散片.方法:通过试验筛选合适的崩解剂等辅料,确定处方及制备工艺,并进行工艺考察.结果:确定了以羟丙纤维素、交联聚乙烯吡咯烷酮做崩解剂的处方,辅料对含量测定无影响,工艺考察本法研制的黄杨宁分散片各项指标合格,溶出度测定表明本品溶出速度较普通黄杨宁片快.结论:本法研制的黄杨宁分散片处方合理、工艺可行,并体现了分散片的特点.

  • 黄杨宁质量标准改进研究

    作者:冯芳;马永建;张正行;安登魁

    目的改进黄杨宁质量标准.方法 TLC分离检查了黄杨宁中共存2种杂质;采用酸性染料比色法测定了黄杨宁含量.结果提高了杂质检查方法的专属性和可靠性.含量测定黄杨宁在1.6~8.0 μg*mL-1范围内有良好的线性关系,含量测定结果较之非水滴定法无显著性差异.结论本研究结果能有效地控制黄杨宁质量且含量测定灵敏度大为增加.

  • 黄杨宁缓释片的体外溶出度测定

    作者:康威;杜守颖;罗岸

    目的评价黄杨宁缓释片的缓释效果.方法以乙基纤维素(EC)作为缓释材料与黄杨宁原料药混合做固体分散物,再加入其他辅料制备黄杨宁缓释片.转篮法测定释放度,酸性染料染色分光光度法测定黄杨宁的含量.结果黄杨宁缓释片1 h累计释放约为总量的30% ,可以达到有效治疗剂量,6 h累计释放约为总量的60%,12 h时基本释放完全. 结论黄杨宁缓释片有较好的缓释作用,释药以扩散为主.

  • 黄杨宁治疗心律失常的临床应用效果观察

    作者:魏秀敏

    目的:观察分析黄杨宁治疗心律失常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随机选取2012年1月1日~2013年1月1日期间我院的60例心律失常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30例)和试验组(30例)。给予对照组患者心律平治疗,在对照组的治疗基础上,给予试验组患者黄杨宁抗心律失常治疗,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结果。结果试验组的总有效率(90.00%)高于对照组的总有效率(60.00%),试验组的并发症发生率(6.67%)低于对照组的并发症发生率(33.33%),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黄杨宁治疗心律失常的临床应用效果好,副作用少,可考虑于心律失常的治疗中推广应用。

  • 黄杨宁并心达康在冠心病治疗中的应用

    作者:娄庆文

    目的:观察在冠心病治疗中应用黄杨宁和心达康的疗效.方法:130例患者随机分为黄杨宁并心达康治疗组66例(A组),常规治疗组64例(B组).对照两种治疗方法的临床症状改善情况、心电图ST-T和血脂的变化.结果:两组均改善临床症状,治疗效果显著,但A组明显优于B组(P<0.05).心电图ST-T及血脂变化说明了A组治疗方法的优越性.结论:在冠心病治疗中应用黄杨宁和心达康收到显著疗效,有应用推广价值.

  • 黄杨宁的CO2超临界萃取工艺优选

    作者:李利明;郑在飞

    目的:优选黄杨宁的CO2超临界萃取工艺.方法:采用单因素考察、正交优化方法,以萃取压力、萃取温度、CO2流量、萃取时间、pH值作为考察因素,以黄杨宁含量为考察指标,对萃取工艺进行筛选.结果:佳萃取工艺为萃取压力35 MPa、萃取温度35℃、pH值10.5、CO2流量25 kg/h、萃取时间2.5 h.结论:经筛选的萃取工艺合理可行,适于工业生产.

  • 黄杨宁治疗老年心律失常临床观察

    作者:万方响;施进

    笔者应用黄杨宁治疗老年心律失常患者45例, 疗效满意, 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 参松养心胶囊联合黄杨宁片治疗室性期前收缩的疗效观察

    作者:李倩

    目的 观察参松养心胶囊联合黄杨宁片治疗室性期前收缩的临床疗效与安全性.方法 将68例室性期前收缩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每组各34例.治疗组餐后服用参松养心胶囊2粒/次,3次/d;黄杨宁片1.5mg/次,3次/d.对照组口服心律平,0.15g/次,1次/8h,4周为1个疗程.观察两组临床症状改善率,动态心电图室性期前收缩改善的总有效率及安全性.结果 治疗组临床症状改善率为97%,对照组为79.4%;治疗组动态心电图改善总有效率为94.1%,对照组为73.5%.治疗组对室性期前收缩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且无明显不良反应.结论 参松养心胶囊联合黄杨宁片治疗室性期前收缩有良好疗效,且无明显不良反应,值得在社区患者中应用推广.

  • 黄杨宁联合倍他乐克对室性早搏病人心率变异性的影响

    作者:吴辉;吴伟;陈宇鹏;黄衍寿

    目的:观察黄杨宁与倍他乐克联用对频发室性早搏病人心率变异性(HRV)的影响.方法:68例经24 h动态心电图证实的频发室性早搏病人随机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每组各34例,观察组以黄杨宁(2 mg,每日3次)及倍他乐克(25 mg,每日2次)口服,对照组以同等剂量的倍他乐克口服,疗程为4周,治疗前后以动态心电图时域分析法对其心率变异性指标进行检测,并与对照组进行比较.结果:与治疗前相比,两组治疗后代表心率总变异程度的指标SDNN、SDANNI、SDNNI及代表迷走神经功能的指标rMSSD、pNN50均有显著升高(P<0.05或P<0.01);治疗后各指标变化在观察组较对照组更明显,两组间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观察组与对照组抗室性早搏总有效率分别为70.6%和52.9%,组间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黄杨宁与倍他乐克联用不仅能有效治疗室性早搏,而且能提高心率变异性,改善其预后.

  • 响应面法优化二氧化碳超临界萃取黄杨宁的工艺研究

    作者:卢宏丽;卢宏霞;李利明;赵耿曼

    黄杨宁为黄杨科植物中国黄杨Buxus sinica (Rehd.et wils) M.cheng及其同属植物中提取得到的生物碱(环维黄杨星D),具有改善冠状动脉循环,提高机体耐缺氧能力和防治心绞痛、心律不齐的作用[1].黄杨宁常用的提取方法有酸性乙醇提取,pH值梯度萃取,原料碱化,三氯甲烷或环己烷直接提取[3],相比之下,超临界提取具有提取温度低、效率高、溶剂分离方便完全、产品无残留等优点[3].本实验拟以超临界二氧化碳(CO2)流体萃取为手段,选择Box-Behnken设计和响应曲面(RSM)分析方法,研究萃取压力、温度、CO2流量、pH值等因素对黄杨宁得率的影响以及他们之间的交互作用,从而优化超临界CO2提取黄杨宁的试验条件,以期为黄杨宁的提取提供参考.

  • 黄杨宁的临床和实验研究近况

    作者:陈爱芳;崔志清

    从临床及实验研究方面对黄杨宁的近年研究进行了综述,认为黄杨宁作为新近研制成功的一种治疗心血管疾病药物,具有较好的临床应用前景,但其不良反应及对神经元、血压和平滑肌的作用机理有待于进一步深入研究,以期为临床应用提供药理学参考.

  • 黄杨宁联合酒石酸美托洛尔治疗室性期前收缩65例临床观察

    作者:吴寅莹

    目的:观察黄杨宁联合酒石酸美托洛尔治疗室性期前收缩疗效。方法将130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65例)予黄杨宁、酒石酸美托洛尔治疗。对照组(65例)予以酒石酸美托洛尔、安慰剂治疗。两组疗程均为8周。结果治疗组与对照组总有效率分别为89.2%与69.2%,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黄杨宁联合酒石酸美托洛尔较单剂应用酒石酸美托洛尔治疗室性期前收缩更有效。

  • 黄杨宁对冠心病QT间期离散度的影响

    作者:倪卫兵

    为探讨黄杨宁与心室复极离散度(QTd)的关系,对冠心病黄杨宁治疗患者42例用药前、后和非黄杨宁治疗患者42例的心室复极各参数进行分析发现:①黄杨宁组用药前后QTd、QTcd、QTLcd组内比较,用药后QT间期离散度减少有显著差异(P<0.01).②黄杨宁组治疗后QTd、QTcd、QTLcd与非黄杨宁组QTd、QTcd、QTLcd组间比较,用黄杨宁后QT间期离散度减少,有显著差异(P<0.05).③非黄杨宁组治疗前后的QTd、QTcd、QTLcd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结果表明黄杨宁治疗后能改善心室复极离散度.

  • 黄杨宁片质量标准的改进

    作者:柯仲成;周亚球;方超

    黄杨宁(cyclovirohuxine D)系一甾烷生物碱.其片剂临床上用于治疗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2005年版药典采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测定含量[1],该测定方法步骤较多,黄杨维星D易损失,从而含量测定经常偏低.

  • 心脏埃勃丝坦畸形并发双侧大面积脑栓塞1例报告

    作者:钟海兰;刘玲

    先天性心脏埃勃丝坦畸形伴发大面积脑栓塞临床少见,现报告1例如下.1 病例女,74岁.因头昏、心慌、胸闷,活动后加重2年于2003年12月10日入院.患者2年前无诱因出现头昏、心慌、胸闷伴黑朦,活动后加重.在当地医院行二维超声心动图检查,诊断为"埃勃丝坦畸形",给予营养心肌、抗血小板聚集治疗好转出院.出院后长期口服"黄杨宁",自觉心慌、胸闷好转.近4个月前无诱因又出现心慌、胸闷,活动后加重,并伴有双下肢水肿,无畏寒、发热.

  • 黄杨宁缓释胶囊在犬体内的药动学研究

    作者:王如伟;姚丹丹;张小平;叶剑锋

    目的 评价自制黄杨宁缓释胶囊在犬体内的药动学.方法 Beagle犬分别单剂量口服给药6mg自制黄杨宁缓释胶囊和市售黄杨宁普通片,两次交叉试验间隔两周.采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犬给药后不同时间的血药浓度,用以估算药动学参数和相对生物利用度.结果 黄杨宁缓释胶囊和黄杨宁普通片的Gmax分别为(5.28±0.81)ng·mL-1和(11.70±2.01)ng·mL-1,tmax分别为(4.3±0.5)h和(1.0±0.1)h.缓释胶囊相对于普通片的生物利用度为96.23%.结论 黄杨宁缓释胶囊具有显著的缓释效果.

30 条记录 1/2 页 « 12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