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学术期刊 > 临床医学 > 诊断病理学杂志

诊断病理学

诊断病理学杂志

Chinese Journal of Diagnostic Pathology 진단병리학잡지

统计源期刊
  • 主管单位: 北京军区联勤部卫生部
  • 主办单位: 北京军区总医院
  • 影响因子: 0.66
  • 审稿时间: 1-3个月
  • 国际刊号: 82-882
  • 国内刊号: 1007-8096
  • 发行周期: 月刊
  • 邮发: 100700
  • 曾用名:
  • 创刊时间: 1994
  • 语言: 英文
  • 编辑单位: 诊断病理学杂志社
  • 出版地区: 北京
  • 主编: 丁华野,周晓军
  • 类 别: 临床医学
期刊荣誉:
  • β-HCG在颅内生殖细胞瘤临床-病理诊断中的价值

    作者:刘娟;卢朝辉

    目的 探讨颅内生殖细胞瘤的免疫表型、病理学特征与临床表现之间的关系.方法 回顾性分析50例颅内生殖细胞瘤的组织学形态及免疫组化特征,对照患者临床表现、血清学及脑脊液检查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①50例中6例合并其他肿瘤成分(12%),其中4例合并滋养细胞成分,1例合并畸胎瘤伴恶性转化,1例合并成熟性畸胎瘤.此6例患者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β-HCG)免疫组化染色均为强(+),脑脊液β-HCG值均≥5 IU/l(8.4~439 IU/1,平均163.23±179.14 IU/1),血中 β-HCG值4.5 ~798 IU/1,平均173.37 ±311.44 IU/1,≥5 IU/1者5例.②44例单纯性生殖细胞瘤中脑脊液β-HCG≥5 IU/1者33例(33/44,75% ),血中β-HCG值≥5 IU/1者9例(9/44,20.45% ) ,24例进行了 β-HCG的免疫组织化学染色,阳性7例(7/24,29.17%).组织学β-HCG阳性与术前血值差异显著(P>0.05),而与术前脑脊值差异不显著(P>0.05).结论 颅内生殖细胞瘤成份单纯者多见,合并成份亦多为β-HCG阳性的生殖细胞相关性肿瘤;脑脊液β-HCG≥5 IU/1具有较高的诊断敏感性,血液和组织中的β-HCG具有较高特异性.

  • 上皮样血管平滑肌脂肪瘤16例临床病理特征及分析

    作者:张玉;霍媛媛;张桃桃;景彩萍;赵雪艳;刘芮言;李根;张冠军

    目的 探讨上皮样血管平滑肌脂肪瘤(EAML)的临床病理特征、诊断、鉴别诊断及预后,提高对本病的认识.方法 对16例EAML进行临床特征、病理形态学特点及免疫组化等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16例EAML病例中,男性4例,女性12例,平均发病年龄34岁.影像学提示为错构瘤者6例,其余10例均提示为恶性病变.组织学表现以上皮样肿瘤细胞为主,1例见肾门静脉和下腔静脉瘤栓,4例伴出血及囊性变.免疫组化:所有病例瘤细胞均弥漫表达HMB45、SMA和vimentin,不表达EMA、广谱CK.16例EAML患者中14例有完整随访资料,随访时间14 ~75个月,1例复发,其余患者均未见远处转移.结论 EAML是一种非常少见的具有潜在恶性的间叶源性肿瘤,临床易误诊为恶性,病理检查特别是免疫组化对明确诊断有重要意义,本瘤有复发和转移倾向,术后需密切随访.

  • 中枢神经系统原发性磷酸盐尿性间叶性肿瘤

    作者:李媛;李致远;钟定荣

    目的 探讨中枢神经系统原发性磷酸盐尿性间叶性肿瘤(PMT)的临床病理特点.方法 报道北京协和医院诊断的中枢神经系统原发性PMT2例,回顾临床病史并做免疫组化染色.结果 2例中枢神经系统PMT均为女性,年龄分别为68岁和56岁,部位于右侧嗅沟及胸11椎管内,均手术切除.镜下,肿瘤细胞呈梭形或星芒状,散在小灶成熟脂肪细胞,可见云雾状钙化及骨化,富于小血管,可见厚壁血管,间质黏液样变性,核分裂象罕见.免疫组化肿瘤细胞 FGF23 、vimentin、CD56和 NSE均(+) ,CD99和 Bcl-2灶状(+),EMA、GFAP和 CD34(-) ,Ki-67增殖指数<5%.结论 中枢神经系统原发性PMT非常罕见,具有临床及病理特点,影像及病理易被诊断为脑膜瘤.手术切除为主要治疗手段,手术切除不净可复发,放疗有效.

  • 原发性肾脏血管母细胞瘤的临床病理特征和分子遗传学改变

    作者:类成勇;王蔚;张伟;彭大云

    目的 探讨原发性肾脏血管母细胞瘤的临床特点、病理学特征及其分子遗传学改变.方法 收集2例肾血管母细胞瘤患者的临床和病理资料,对其行组织形态学观察、免疫组织化学分析及VHL基因检测.结果 例1,男性63岁,腰痛8年,CT检查发现左肾占位;例2,39岁男性,常规体检发现左肾占位.巨检肿瘤边界清楚,周围有厚的纤维性包膜.切面呈灰黄灰褐色、实性质中.镜下肿瘤由弥漫片状或小叶状分布的卵圆形或多角形细胞组成,被间质丰富的鹿角状或分枝状的毛细血管网分隔,部分血管腔扩张.瘤细胞胞质空亮或淡嗜酸性,可见胞质内脂质空泡.例1可见体积大、胞质丰富红染的横纹肌样细胞呈片状分布,并可见扩张的厚壁静脉血管.两例均未见坏死和核分裂象.免疫组化:肿瘤细胞vimentin、NSE、S-100蛋白和α-inhabin(+),CK、EMA灶性(+),CD10、 SMA和HMB45等(-).分子检测显示2例VHL基因3个外显子均未突变.例1行肿物切除术,例2行根治性肾切除术.术后分别随访12和37个月,均未见复发和转移.结论 肾血管母细胞瘤为WHO(2016)泌尿系统和男性生殖系统肿瘤分类新增的肾间叶性肿瘤.该肿瘤罕见,组织学形态和免疫组化标记是诊断与鉴别诊断的依据,需要与肾细胞癌和上皮样型血管平滑肌脂肪瘤等鉴别.

  • 胃肠道惰性T细胞淋巴组织增生性疾病临床病理特征

    作者:申龙树;肖君;王耀辉;王洁;高丽丽;章宜芬

    目的 探讨胃肠道惰性T细胞淋巴组织增生性疾病临床病理特征.方法 收集胃肠道惰性T细胞淋巴组织增生性疾病患者病变组织标本,利用HE染色、免疫组化、基因重排及原位杂交等方法,结合临床资料并复习文献,分析疾病的临床病理特点.结果 内镜下见胃窦和胃体多发性孤立或融合息肉样丘状隆起,表面光滑.送检胃窦及胃体ESD标本光镜下见黏膜固有层弥漫致密的淋巴细胞浸润,局部浸润到黏膜下层,淋巴细胞形态小到中等大,形态单一,细胞核轻度异型;免疫组化示CD2、CD3、CD5、CD7、CD8、TIA(+),CD4、GrB、CD56(-),Ki-67约5%(+);原位杂交EBER(-);基因重排检出T淋巴细胞受体TCR基因发生克隆性基因重排.肠镜检查肠道黏膜未见特殊.结合复习相关文献,诊断为胃肠道惰性T细胞淋巴组织增生性疾病,对症治疗并随访9个月,患者身体状况良好.结论 胃肠道惰性T细胞淋巴组织增生性疾病具有惰性临床过程,正确诊断并选择适当的治疗措施具有重要临床意义.

  • 儿童胰腺实性-假乳头状肿瘤8例临床病理学分析

    作者:赵雪艳;张桃桃;景彩萍;邓元

    目的 探讨儿童胰腺实性假乳头状肿瘤(SPPT)的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以期提高对儿童SPPT的认识.方法 对2007-2017年间收集的8例儿童SPPT的常规病理及免疫组化进行观察,冋顾复习8例SPPT的临床资料并复习相关文献,探讨其组织发生及生物学行为.结果 SPPT常为边界清楚的囊实性或实性的肿瘤结节,镜下由较一致的中等大肿瘤细胞组成,以实性区、假乳头状区和囊性区以不同比例混合.假乳头表面被覆多层肿瘤细胞,大多数肿瘤细胞核远离纤维血管轴心,类似室管膜样的假菊形团结构.免疫组化:肿瘤细胞α-AT、vimentin、β-caternin、Claudin-5 、PR、CD10均(+),而 E-cadherin(-),内分泌标记物 CD56、NSE、Syn、CgA(+),Ki-67指数低.结论 SPPT是儿童胰腺罕见的一种低度恶性肿瘤,即使伴有肿瘤周围组织的浸润,只要被完整切除均有很好的预后,该肿瘤可能起源于胰腺原始多潜能干细胞,SPPT的分子表达主要集中在Wnt/β-caternin及Notch信号通路,导致β-caternin抗体在肿瘤的细胞核与细胞质表达及E-cadherin免疫组化的失表达,性激素可能在SPPT生长中扮演重要的角色,典型的组织像结合α-AT、Vimentin、β-caternin、Claudin-5、PR、CD10、E-cadherin等免疫组化标记物可对 SPPT做出诊断与鉴别诊断.

  • 上皮样胶质母细胞瘤临床病理观察

    作者:曾英;肖华亮;杨新;王秋实;林俐;杜娟;马瑜;罗清雅;马强;钟鹏

    目的 探讨上皮样胶质母细胞瘤(E-GBM)的临床病理学特征及鉴别诊断要点.方法 收集8例E-GBM临床及影像学资料、观察其病理学形态及免疫表型,检测其分子改变,并复习相关文献,探讨E-GBM的病理诊断和鉴别诊断要点.结果 E-GBM患者8例,其中男性6例,女性2例.7例发生于幕上,好发于颞叶,以头昏、头痛为主要症状.MRI显示边界清楚或不清,病变呈长T1长T2信号,周围见片状水肿带,增强扫描显示不规则强化,瘤周水肿明显,可见囊性变、出血、钙化.镜下观察,肿瘤由上皮样细胞区域、横纹肌样细胞区域及局灶的经典型胶质母细胞瘤(GBM)区域构成,上皮样细胞片状或弥漫生长,局部失去粘附性,部分由围绕血管生长,形成乳头状结构;上皮样细胞呈圆形、卵圆形,细胞膜明显,胞质丰富,嗜酸性,细胞核大小不一,位于胞质一侧,瘤细胞异型性明显,核分裂象易见;血管丰富,可见厚壁血管及微血管明显增生,可见肾小球样血管;坏死呈地图状,1例呈栅栏状坏死;局灶可见钙化.免疫组化:GFAP、Nestin、S-100、INI-1 及 vimentin(+),Nanog、MDM2、p53、c-Met 不同程度(+),1例 EGFR(+);Ki-67增殖指数为10% ~30%,而 NeuN、NF、Olig-2、IDHl、p16、Myogenin、MyoDl、SMA、desmin、CK、LCA、 HMB45、Melan-A、CD68、Syn、CD30、CD34、PTEN均为(-).分子病理表现:FISH显示8例 lp/19q 均未见缺失;未检测到EGFR扩增;MS-PCR显示2例MGMT启动子发生甲基化,6例MGMT启动子未发生甲基化;HRM-PCR显示8例均未见IDH1突变,4例BRAF V600E突变.结论 E-GBM罕见,需与横纹肌样脑膜瘤、中枢神经系统非典型畸胎样/横纹肌样瘤(AT/RT)、恶性黑色素瘤、转移性伴横纹肌样特征的大细胞肺癌、伴横纹肌样细胞特征的肾细胞等进行鉴别,其确诊需结合组织病理学及免疫组化进行综合分析.

  • 食管Paget's病临床病理观察

    作者:谌燕;钟鹏;肖华亮;罗小洪;马强;赵连花;罗清雅;牟江洪;林俐;曾英

    目的 探讨食管Paget's病的临床病理学特征及鉴别诊断要点.方法 收集1例食管Paget's病临床资料、观察其病理学形态及免疫表型,并复习相关文献,探讨该肿瘤的病理诊断和鉴别诊断要点.结果 患者男,73岁,临床表现为进行性吞咽困难2个月.镜下观察中底层鳞状上皮间见胞质透亮或淡染的大细胞成簇或单个散在排列,局部累及黏膜、黏膜下导管,但并未突破基底膜;肿瘤细胞大,细胞呈圆形或卵圆形,胞质丰富,透明或淡染;核大,圆形或不规则,核染色质粗糙,核分裂象易见.免疫组化:Paget细胞CEA、EMA、CK7、CK8/18(+),CK20、 CK14、p63、CK5/6、HMB45、Malan-A、S-100(-).结论 食管Paget's病罕见,需要与原位鳞状细胞癌、浅表型恶性黑色素瘤、腺癌、Paget's样Bowen病及淋巴瘤等鉴别,提高对此病的认识,以减少误诊.

  • 包涵体性纤维瘤病临床病理分析

    作者:张雷;郭芳芳;魏建国;罗荣奎;李晟磊

    目的 总结包涵体性纤维瘤病(IBF)的临床病理、特殊染色、免疫表型、诊断与鉴别诊断.方法 收集5例IBF的临床资料,观察其组织病理学形态、特殊染色及免疫组织化学特征,并进行随访.结果 5例中男性3例,女性2例,年龄为4~24个月,平均10.6个月.发生于足趾3例,手指2例.1例为复发病例,表现为右无名指及小指部有3个小结节.病变体积小、实性,被覆皮肤.组织学均表现为真皮和皮下纤维母细胞增生,伴多量胶原纤维形成.其具特征性改变为梭形纤维母细胞胞质内有数量不等的嗜酸性包涵体.Masson三色染色包涵体呈深红色,免疫组化瘤细胞SMA、deSmin和calponin均(+).结论 IBF是一种罕见的良性肌纤维母细胞性肿瘤,其胞质内嗜酸性包涵体具有特征性.其具有局部复发潜能,扩大切除是治疗的佳手段.

  • 深在性囊性胃炎16例临床病理分析

    作者:缑向楠;王凤华;赵坡

    目的 探讨深在性囊性胃炎(GCP)临床症状、胃镜特点、病理形态特点及鉴别诊断.方法 回顾性分析16例GCP临床病史及病理组织学特点,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 16例患者中,以男性为主,平均发病年龄60.4岁.好发部位为胃底(37.5%).16例患者均无胃部手术史,临床症状多不典型,胃镜亦不能做出GCP的诊断.胃黏膜腺体以位于黏膜下层为主,可达深肌层.病理学形态除GCP典型表现外,伴有表面黏膜不同程度异型增生共11例,包括低级别2例,高级别4例,癌变5例.深在腺体出现异型增生的有4例,其中低级别2例,高级别2例,均同时具有表面腺体高级别异型增生.16例患者中仅1例行活检钳除术,其佘行外科手术切除或内镜下黏膜切除术(EMR)/内镜下黏膜剥离术(ESD).术后尚未发生严重并发症及复发,预后良好.结论 GCP临床症状及内镜表现均不典型,超声内镜结合EMR或ESD有利于疾病诊断.本文16例患者均无胃部手术史,与既往报道不一致.GCP发生机制及恶性潜能尚不明确,仍需要进一步研究.

  • 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恶性胸水中表皮生长因子受体的突变检测

    作者:王蕊;杜芸;王珩;郭晓;纪晓坤;吴娟;马阳

    目的 探讨胸水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基因检测对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表皮生长因子受体-酪氨酸激酶抑制剂(EGFR-TKI)治疗的预测价值.方法 纳入62例NSCLC患者,胸水取样通过ARMS检测 EGFR基因突变,随访其口服吉非替尼的有效率、疾病控制率及无进展生存期.结果 EGFR突变患者的EGFR-TKI治疗的有效率及疾病控制率均优于野生型患者(P<0.05),EGFR突变患者的无进展生存期优于野生型患者,但是两者之间的差异不显著(P>0.05) .结论 胸水的EGFR基因检测对于NSCLC患者的EGFR-TKI治疗具有一定的预测价值.

  • 子宫颈腺样基底细胞癌1例

    作者:马术国;宋静荣;王全刚;梁尚华

    患者女,59岁.主因"常规体检宫颈TCT检查发现 HSIL、HPV 16型阳性"就诊于当地医院.阴道镜检查示宫颈表面光滑,未见异常血管,醋白试验(-),碘试验(+).宫颈多点活检,病理诊断高级别上皮内瘤变(CIN III级).遂行宫颈锥切.病理检查巨检:宫颈锥切组织一块,大小2.5cm×1.5 cm × 1.5 cm,肉眼未见明确肿物.镜检:宫颈鳞状上皮有高级别上皮内瘤变(CIN III级)并累及腺体.其下浅层纤维性间质内可见小巢状浸润性分布的肿瘤细胞团,多数为实性细胞团,部分小巢中央有腺样空腔(图1).肿瘤细胞体积较小,形态一致,分界不清,排列紧密,胞质透明、稀少,胞核深染、梭形,形态类似鳞状上皮基底层细胞,巢外层细胞呈栅栏状排列,核分裂罕见(图2).病变大径约0.15 cm,浸润深度约0.25 cm.免疫组化:Ki-67约5% (+) ,P16(图3)、p53(图4)、CK17、bcl-2、p63、34βE12、p40均(+).

  • 伴肉瘤样分化的甲状旁腺腺癌1例

    作者:张海涛;杨晓庆;孙青

    患者女性,57岁,因骨折后持续右膝关节疼痛就诊.甲状腺彩超:甲状腺右侧叶内下方实性包块并内部液化,不排除甲状旁腺占位.颈部CT:颈部占位性病变.化验血钙:3.37 mmol/L,血磷0.62 mmol/lL,甲状旁腺激素443.9 pg/ml,甲状腺功能五项指标未见明显异常.以甲状旁腺占位收入院.入院后完善辅助检查,全麻下手术切除肿物送病理检查.病理检查巨检:肿物一个,体积7 cm×4cm×3.5cm,表面光滑覆包膜;切面囊实性,内容物已流失,内壁欠光滑,实性区灰白淡褐色,质地韧.镜检:肿瘤细胞主要有主细胞、透亮细胞弥漫呈片状排列,部分侵犯包膜和血管(图1),细胞胞界清楚,核仁明显,嗜酸性.部分区域与梭形细胞交替相间,梭形细胞区呈漩涡状、束状、编制状排列,细胞胖梭形,胞质细颗粒状,有小核仁(图2),异型性明显伴大量核分裂象及凝固性坏死.免疫组化:CK弱(+),Syn少许(+)(图3),PTH(+)(图4),S-100、TG(-),Ki-67约50%.

  • 异位错构瘤性胸腺瘤1例

    作者:姚秀娟;陈祥义;陈振伟;张如意

    患者男性,58岁.3年前发现左侧颈根部一肿物,渐增大,无疼痛,无呼吸困难,于2016年10月10日入院.查体:左锁骨上颈根部扪及一直径约3 cm的肿物,界清,活动欠佳,无压痛,表面皮肤无红肿、破溃.CT示左锁骨上颈根部见类圆形低密度影,CT值21HU,内部密度均匀,边界尚清,直径约2.5cm.考虑软组织肿瘤(图1).实验室检查:生化检查、肿瘤指标及血常规均正常.完善术前准备后在全麻下行左侧颈根部肿物切除术,术中见肿物深达颈阔肌深部,与周围组织无明显粘连,肿瘤直径约3cm,有完整包膜,予以完整游离切除.

  • 复层产黏液上皮内病变研究进展

    作者:胡佐鸿;赵春

    WHO(2014)女性生殖系统肿瘤分类中,新增加一种宫颈原位腺癌(AIS)亚型,即产生黏液的复层上皮内病变,该亚型有独特的病理特点,临床并不常见,处理上应该按照AIS处理.本文将回顾相关文献作一综述.

  • 复发性内淋巴囊肿瘤1例报道

    作者:陈军;朱培培;刘惠敏;余宏宇;马小梅

    内淋巴囊肿瘤(endolymphatic sac tumour, ELST)又称为 Heffner 瘤(Hefner tumour)、内淋巴囊源性低级别腺癌(low grade adenocarcinoma of endolymphatic sac origin, LGAES),是内淋巴囊源性非转移性腺癌,生长缓慢,广泛侵犯岩骨,是成人的一种罕见肿瘤,且缺乏特异性临床和影像学等特征,病理学诊断和鉴别诊断复杂,极易误诊为其他肿瘤.因此,本文报道1例次全切术后复发的内淋巴囊肿瘤病例,且初次误诊为脉络丛乳头状瘤,并分析其临床、影像学特征、组织学形态、免疫组化及鉴别诊断,对患者随访并复习相关文献,旨在为临床、影像学及病理医师对该肿瘤的认识和诊断提供参考.

  • 脑膜瘤患者术后17年发生颅内血管周细胞瘤1例报道

    作者:杨仙荷;徐芬;郝华;李里香;汪庆余;谢新华;冯雨

    颅内血管周细胞瘤(hemangiopericytoma, HPC)是中枢神经系统原发肿瘤中一种少见类型肿瘤,其发生率仅占中枢神经系统原发肿瘤的0.5%[1].由于HPC具有高复发性和延迟转移的特点[2],而且其在临床及影像学上与脑膜瘤非常相似,因此这两种肿瘤的鉴别诊断非常重要,本文报道了1例患者17年前行脑膜瘤切除术后,临床考虑"脑膜瘤复发"的 HPC病例.

  • 腹膜弥漫性高分化乳头状间皮瘤1例报道

    作者:张益;谷永红

    高分化乳头状间皮瘤较罕见,常无明显症状,多为手术中偶然发现,预后好.现报道1例腹膜弥漫性高分化乳头状间皮瘤,并进行相关文献复习.1材料与方法1.1材料患者,男性,62岁,因"腹胀半年余"多次入院,偶伴腹痛.腹部彩超:腹腔积液.高疑结核,长期抗结核治疗腹胀无明显改善.外院腹水细胞学:见大量增生成团的间皮细胞,部分细胞有一定异型,间皮瘤不能排除.半年来反复出现腹水,腹水引流及抗结核治疗效果不佳.患者一般情况良好,既往有"高血压"病史,血压控制良好,无石棉接触史,余病史无特殊.腹部移动性浊音(+);TP-SPOT(+),腹水结核抗体IgM(-),结核抗体IgG(-);腹水格兰仕染色:未见细菌;PET-CT检查未见实体瘤确切证据;腹腔镜:术中见腹腔浑浊腹水,有胶冻样感觉,壁层及脏层腹膜可见多个雪花样结节(图1),结节弥漫分布于壁层腹膜及脏层腹膜,病变范围广泛,结节直径约0.1 ~0.3 cm,于壁层腹膜活检10块送病检.

  • 探讨中英远程病理诊断系统在病理诊断中的应用效果

    作者:温韵洁;邓永键;王晓丹;Samar Betmoni;陈传文

    随着现代数字切片系统的应用,病理诊断已经越来越广泛的应用于临床诊断当中.对于临床医生来说,病理诊断是临床指导的"金标准".但是由于国内病理诊断起步晚,技术相对不够成熟,导致国内病理诊断技术的参差不齐、病理诊断医生数量缺乏及分布失衡[3-4],因此,为弥补这些不足,现阶段国内已经有些地区建立了相应的远程病理诊断系统.但是受限于国内病理技术人员与病理诊断医生的技术水平、国内远程病理诊断系统的数字切片质量等各种原因,目前国内远程病理诊断终端的受检效率、准确率等普遍较低,很多时候无法准确、及时、彻底的反应患者的病症[5-6].

    关键词: 远程 病理 诊断 效果
  • 浅谈快速免疫组化在冷冻中应用的利弊

    作者:马国荣

    在病理科,术中冷冻技术的开展已经十分普遍,而且比较成熟,该技术实施很大程度缩短等待病理诊断的时间.病理医生对大部分病例能作出肯定判断,但对某些疑难病例,终结果待石蜡及免疫组化方能定性,普通免疫组化操作时间过长,而快速免疫组化能巧妙的解决这一技术难题,但同时快速免疫组化又表现出一些不足的地方.1材料与方法1.1材料从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潞河医院手术室送检的新鲜标本中,选取60例乳腺癌标本.仪器及耗材: Leica1950冷冻切片机,95% 乙醇,ER、PR、C-erbB-2、 E-Cadherin、SMMHC、CK5/6、p63、二抗、PBS、DAB显色液等购自北京中杉金桥生物技术有限公司.

  • 聚羟基丙烯酸和Van-clear替代甲醛和二甲苯在苏木精伊红染色的应用比较

    作者:陈志强;陈昂;米贤军;段立锋;邓文同;徐秀梅;代新珍

    病理诊断是医学界公认的疾病诊断"金标准",而及时和恰当的固定、透明与脱腊是制作石蜡切片及苏木精伊红(Hematoxylin eosin,HE)染色的重要步骤.甲醛作为固定液、二甲苯作为透明脱蜡液是病理学界的一贯做法.国内外相关研究发现甲醛具有致癌和促癌作用[1-2].二甲苯对眼及上呼吸道有刺激作用,长期接触有神经衰弱综合症,女性有可能导致月经异常,严重危害病理工作者的身心健康[3-4].因此,寻找环保的固定、透明脱蜡液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作者经多次临床实践证实:聚羟基丙烯酸替代甲醛、Van-Clear替代二甲苯取得了满意实验结果.那么环保试剂聚羟基丙烯酸和Van-clear共同替代传统固定液甲醛、传统透明脱蜡液二甲苯制作的组织切片在HE染色中的效果如何?这是一个非常有悬念的学术问题.

  • 病理科进修医师规范化培训的实践与体会

    作者:余春开;周全

    目前基层医院病理科规模小、病例少、人员短缺,病理医生的诊断水平普遍不高,为了短时间内提高基层医院病理医师的诊断水平,我院病理科每年都会接收来自全国各地的病理进修医师,进修时间为6个月年.现总结近些年的教学实践和探索,以期提高临床病理进修医师规范化培训水平.1注重职业素养教育病理诊断是明确疾病诊断的"金标准",为治疗和评估预后提供重要依据,肩负重要的医疗责任和社会责任.因此,培养病理医师的高度社会责任感、积极地工作态度和敬业精神尤为重要.严格岗前培训制度,组织学习科室规章制度,加强对病理诊断重要性的认识.

  • 基层医院病理科外送会诊结果分析

    作者:赵声春;何桂香;牟海;张莉英

    病理会诊是对已经被病理检查的病例或虽然诊断但尚有存疑的病例,请科内其他病理医师或其他医院的病理医师协助做进一步病理诊断的一宗事件,其隐含着请他人对现有病理诊断进行商讨或确认的过程[1].基层病理科的病理会诊主要是请求上级医院病理老师对疾病确认的过程.诊断工作是高风险职业,基层医院病理科人员少,病例积累少,经验及先进学术水平均有限,诊断困难和压力大,一旦发生诊断偏差,很容易引发医疗纠纷[3],因此病理会诊量相对较大.就我们基层医院而言,病理会诊主要有以下三种情况,一是基层病理医师在工作中遇到难于解决的疑难病例,需求助上一级医院进行病理会诊;二是虽诊断明确,但患者或临床医师有怀疑,要求上级医院会诊;三是患者到上级医院治疗,治疗的医院要求会诊原单位病理切片.本文回顾分析了本单位4年间外出会诊病例218例,对会诊结果进行对比分析,对外出会诊的注意事项、原因及解决方法进行初步讨论.

  • FISH技术应用于石蜡切片的操作质控要素

    作者:陈晓童

    荧光原位杂交(fluorescence in situ hybridization,FISH)技术是根据碱基互补的原则,通过荧光标记的DNA探针与细胞核内待检测的DNA靶序列结合,在荧光显微镜下显示出DNA靶序列杂交信号的一种技术[1].已广泛应用于淋巴瘤、软组织肿瘤、尿路上皮癌等肿瘤的辅助诊断,是乳腺癌、肺癌等肿瘤选择靶向药物的重要检测方法.但该技术的操作相对复杂,易受各种因素影响质量,价格相对昂贵,所以做好一张高质量的FISH片以保证检测结果的准确性,质控显得尤为重要.FISH的主要操作包括:预处理(修复)、酶消化、变性、杂交、洗涤、复染.现根据作者的经验简要概括总结FISH技术操作的各环节质控体会.

诊断病理学分期目录
期数
2019 01
2018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7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6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5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4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3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2 01 02 03 04 05 06
2011 01 02 03 04 05 06
2010 01 02 03 04 05 06
2009 01 02 03 04 05 06
2008 01 02 03 04 05 06
2007 01 02 03 04 05 06
2006 01 02 03 04 05 06
2005 01 02 03 04 05 06
2004 01 02 03 04 05 06
2003 01 02 03 04 05 06
2002 01 02 03 04 05 06
2001 01 02 03 04 05 06
2000 01 02 03 04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