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学术期刊 > 临床医学 > 诊断病理学杂志

诊断病理学

诊断病理学杂志

Chinese Journal of Diagnostic Pathology 진단병리학잡지

统计源期刊
  • 主管单位: 北京军区联勤部卫生部
  • 主办单位: 北京军区总医院
  • 影响因子: 0.66
  • 审稿时间: 1-3个月
  • 国际刊号: 82-882
  • 国内刊号: 1007-8096
  • 发行周期: 月刊
  • 邮发: 100700
  • 曾用名:
  • 创刊时间: 1994
  • 语言: 英文
  • 编辑单位: 诊断病理学杂志社
  • 出版地区: 北京
  • 主编: 丁华野,周晓军
  • 类 别: 临床医学
期刊荣誉:
  • 肺曲菌病15例临床病理分析

    作者:孙琦;王景美;周强;蔡后荣;王冬梅;孟凡青

    目的 探讨肺曲菌病的临床和病理学特征.方法 对15例经病理确诊的肺曲菌病进行回顾性研究.结果 肺曲菌病病理学改变以坏死性肉芽肿性炎症为主,并可见特征性的菌丝和果实小体,亦可伴有草酸钙结晶、Splendore-Hoeppli现象和色素沉积.而临床及影像学表现多样.结论 肺曲菌病临床表现无特异性,误诊率高,病理活检和病原体培养可以明确诊断.

  • S-100A4和MMP-2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及意义

    作者:张丽媛;郑雄伟;林贤东;师怡;朱伟峰;林娜;何银珠;郑天荣

    目的 通过检测S-100A4和基质金属蛋白酶2(MMP-2)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探讨其在胃癌侵袭和转移中的作用.方法 采用SP法检测S-100A4和MMP-2在91例胃癌组织以及91例配对切缘正常黏膜和72例转移淋巴结组织中的表达,分析其与胃癌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结果 S-100A4在切缘正常黏膜、原发癌和淋巴结转移灶中的表达率分别为12.1%、29.7%和29.2%;MMP-2在相应组织中的表达率为20.8%、58.2%和59.7%.S-100A4和MMP-2在胃癌组织中表达均明显高于正常黏膜组织(P<0.05),而且其表达与肿瘤的浸润程度密切相关.S-100A4与MMP-2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呈正相关(r=0.27,P<0.05).结论 S-100A4和MMP-2的表达与胃癌的侵袭密切相关,联合检测S-100A4和MMP-2表达有助于判定胃癌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

  • 肾混合性上皮间质肿瘤3例临床病理分析

    作者:姜爱华;粟占三;刘保安

    目的 探讨肾混合性上皮间质肿瘤(MESTK)的临床病理特点、鉴别诊断和生物学行为.方法 报道3例MESTK的临床、病理组织学及免疫表型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 3例MESTK中,男性2例,女性1例;均表现为肾区肿块,无肉眼血尿,其中1例有肾区疼痛.肿块大体均呈囊实性,切面灰白、灰黄色,质韧.镜下见上皮和间质成分,上皮可围成小管状或囊腔样;间质成分为不同形态的梭形细胞,异型性不明显,核分裂象少见,可呈束状平滑肌样或卵巢样排列;其中1例PR(+).结论 肾混合性上皮间质肿瘤较少见,具有上皮和间质两种成分,是一种独立的肾肿瘤,诊断主要依靠组织病理学和免疫组化标记,由于近年来出现复发病例和恶性病例报道,其生物学行为有待进一步观察.

  • 小肠系膜淋巴结外树突状细胞肉瘤临床病理观察

    作者:辛芝;罗彦英;战忠利;孙保存

    目的 探讨小肠淋巴结外树突状细胞肉瘤(FDCS)的临床病理学特征、免疫学表型及其鉴别诊断.方法 对发生于小肠淋巴结外的2例树突状细胞肉瘤进行临床资料分析、组织病理学观察和免疫组化标记.结果 镜下显示小肠淋巴结外FDCS组织学无特征性结构,呈席纹状、旋涡状或杂乱排列;瘤细胞呈合体状,卵圆形、梭形,胞质少,核卵圆形或短梭形,有清晰的核膜,部分有明显核仁,病理性核分裂象多见.瘤细胞间常混有T淋巴细胞.免疫组化:瘤细胞CD21、S-100和vimentin(+),CD68散在(+),EMA、CDIa、desmin、AEl/AE3、CD45RO、CD3、LCA和MPO(-).结论 小肠系膜淋巴结外FDCS是一种非常罕见的免疫辅助细胞恶性肿瘤,诊断依赖于组织病理学及免疫组化标记,应予以完整切除.

  • 皮肤环状肉芽肿5例临床病理分析

    作者:刘雪咏;张声;曾赛凡;陈余朋

    目的 探讨环状肉芽肿的临床病理特征、诊断及鉴别诊断.方法 回顾性分析5例环状肉芽肿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病理观察和组织化学染色研究,并复习文献.结果 5例环状肉芽肿患者均为女童,年龄13-39个月.其中局限型4例,穿通型1例.组织病理学表现为中心部凝固性坏死;周边部胶原纤维渐进性坏死;外周部由放射状排列的淋巴细胞、组织细胞围成栅栏状结构.胶原纤维染色(+),黏蛋白染色阳性.结论 环状肉芽肿病因尚不明确,临床表现为一个或多个肉色、红色或紫红色的环状结节,组织学改变以栅栏状肉芽肿常见.组织病理学检查是明确诊断的依据,必要时行组织化学染色检查.

  • 皮肤假血管瘤样鳞状细胞癌临床病理观察

    作者:岳颖;任力;李德昌;毛志远;王萍;赵广;王毅侠

    目的 探讨皮肤假血管瘤样鳞状细胞癌的临床病理特点.方法 对1例发生于皮肤的假血管瘤样鳞状细胞癌的临床表现、组织形态、组织化学、免疫组化及电镜进行分析,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 患者女性,85岁.临床表现为右下腹皮肤暗红色包块.镜下肿瘤细胞轻度异型,呈血管瘤样结构排列.免疫组化显示肿瘤细胞CK(AEl/AFE3)和CK14强(+),CD34、CD31和FⅧ(-).Gomori氏网织纤维染色显示单个肿瘤细胞周边(一).电镜下肿瘤细胞间桥粒连接,细胞质内可见张力丝.结论 免疫组化、电镜及临床表现是正确诊断皮肤假血管瘤样鳞状细胞癌的重要依据.

  • 消化道神经鞘瘤17例临床病理特征分析

    作者:王鸿雁;张学斌;刘佳;邓元;王敏

    目的 探讨消化道神经鞘瘤临床病理、免疫组化特征及与其他间叶源性肿瘤鉴别要点.方法 对17例消化道神经鞘瘤进行临床病理分析,并行S-100、vimentin、CD34、CD117、SMA和desmin检测,对10例作PAS与Masson染色.结果 患者女性11例,男性6例,年龄38~73岁(中位年龄57岁),16例发生于胃,1例位于食管.巨检:肿瘤直径2-8 cm(平均4 cm),无包膜.8例界限较清,9例与周围组织界限欠清,均缺乏锐利边界,切面呈实性.镜检:瘤细胞梭形,呈小束状,多排列成编织状结构,均可见小束的两端及瘤细胞之间有粗细不等的胶原纤维形成.1例有小灶状上皮样结构,3例极少数肿瘤细胞胞质内可有黑色素颗粒.间质内均见有少数至弥漫淋巴细胞、浆细胞浸润,肿瘤周边均出现淋巴细胞反应带.免疫组化:vimentin和S-100强(+),3例有少数瘤细胞CD34灶状(+);10例PAS和Masson染色晶状体(-).结论 消化道神经鞘瘤有不同于软组织发生者的临床、大体及形态学特点,诊断依赖组织学及免疫组化检测.

  • 血管瘤样纤维组织细胞瘤临床病理观察

    作者:武景波;李小静

    目的 探讨血管瘤样纤维组织细胞瘤(AFH)的临床病理特征.方法 对l例发生于左肩的血管瘤样纤维组织细胞瘤的临床表现、组织形态、免疫组化等进行分析,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 患者男性,19岁.左肩部缓慢生长的无痛性肿块.镜检:瘤细胞为增生的组织细胞样细胞或肌样细胞,可见含铁血黄素颗粒和假血管样腔隙、较厚的纤维性假包膜和周围淋巴细胞浆细胞浸润.免疫组化:vimentin、CD57和CD99均(+),SMA、CD68和结蛋白部分(+),CD21、CD31、CD34、CD117、CKpan、S-100、calponin和synaptophysin均(-).结论 血管瘤样纤维组织细胞瘤是一种罕见的低度恶性中间型肿瘤,临床上易与血肿、血管瘤混淆.其诊断主要靠病理形态学特征,免疫组化标记有助于诊断与鉴别诊断;肿块局部扩大切除,必要时可局部放疗,术后随访尤其重要.

  • 睾丸硬化型支持细胞瘤临床病理观察

    作者:潘敏鸿;张智弘;王聪;贡其星;张炜明;范钦和

    目的 探讨睾丸硬化型支持细胞瘤的临床病理和生物学特点.方法 对1例睾丸硬化型支持细胞瘤进行组织形态学、超声诊断学和免疫组化研究,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 患者男性,38岁.无意间发现左侧阴囊内一肿块,质硬、无痛.超声提示左侧睾丸下极低回声占位.组织学表现为片状、条索状、实性小管状结构,由丰富致密的纤维间质分隔,肿瘤细胞无明显异型.免疫组化:vimentin(+),CKpan、inhibin-α、S-100、CD68和calretinin(-).结论 睾丸支持细胞瘤是一种少见的肿瘤,其中硬化型亚型的临床及病理学表现较非特殊类型及大细胞钙化型更为独特,一般无复发或转移,是一种恶性潜能极低的亚型.

  • 肾常见上皮性肿瘤53例免疫表型及胶状铁染色的研究

    作者:刘军;韩桂萍;娄阁;孙毓汶;吴克非;焦宇飞;杜金荣

    目的 研究肾嗜酸细胞腺瘤和肾细胞癌(RCC)的免疫表型特征及胶状铁染色情况.方法 收集肾嗜酸细胞腺瘤9例、嫌色性肾细胞癌(ChRCC)12例、乳头状肾细胞癌(PRCC)Ⅰ型8例、PRCCⅡ型和透明性肾细胞癌(CCRCC)各12例,共53例,观察组织学特征,并检测免疫组化表达情况和胶状铁染色结果.结果 CK阳性染色在肾嗜酸细胞腺瘤定位于胞质,在ChRCC、PPCC和CCRCC定位于胞膜.CD10阳性染色在肾嗜酸细胞腺瘤和ChRCC定位于胞质,在PRCC和CRCC则定位于胞膜.结论 ①肾嗜酸细胞腺瘤和ChRCC的免疫表型及胶状铁染色结果有差别,这些差别可以帮助二者鉴别诊断.CK(-)或胞质(+)、CK7和胶状铁染色(-)支持肾嗜酸细胞腺瘤,而CK胞膜(+)、CK7(+)和胶状铁染色(+)支持ChRCC.②ChRCC、PRCC和CCRCC的免疫表型和胶状铁染色结果不同,这些差异可实现三者之间的鉴别.CK7和CD117(+)、CD10(-)或胞质(+)、vimentin和Rcc.ma(-)及胶状铁染色(+)支持ChRCC;CK7和CD117(-)、CD10胞膜、vimentin和Rcc.ma(+)及胶状铁染色(-)支持PRCC或CCRCC.③CCRCC和PRCC的免疫表型基本相同,而CD15(+)支持CCRCC.④PRCC-I型和Ⅱ型的免疫表型基本相同,而CK7(+)支持PRCC-Ⅰ型.多数情况下,单凭组织形态学就能做出上述4种肿瘤的病理诊断,因此组织形态学仍然是基础,而免疫组化和胶状铁染色只是辅助鉴别手段,用于少数形态学诊断困难的病例.

  • 胰腺癌EGFR和HER3的蛋白表达与基因状态分析

    作者:王可;尹玉峰;曾瑄;梁智勇

    目的 探索胰腺癌EGFR和HER3的基因状态、蛋白表达与胰腺癌临床病理因素之间的关系,分析它们之间的相关性,探讨EGFR和HER3在胰腺癌中的作用.方法 分别采用荧光原位杂交(FISH)和免疫组织化学(IHC)方法,检测55例中国人胰腺癌及癌旁组织EGFR和HER3基因状态和蛋白表达,结合临床病理资料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55例胰腺癌中,EGFR(FISH)阳性33例(60.0%).EGFR(IHC)阳性34例(61.8%).HER3(FISH)阳性26例(47.3%).HER3(IHC)阳性4例(7.3%).统计结果显示,EGFR、HER3蛋白表达与基因扩增间无明显相关性(P>0.05).EGFR与HER3之间在蛋白的表达以及基因状态上也无明显相关性(P>0.05).EGFR、HER3蛋白表达及基因扩增与患者的性别、年龄、肿瘤大小、肿瘤分化程度、胰周浸润,肝转移均无关(P>0.05).结论 在胰腺癌中,EGFR的蛋白表达显著高于癌旁组织;HER3蛋白表达与癌旁组织无显著差异.胰腺癌中存在较高比例的EGFR、HER3基因扩增.EGFR、HER3蛋白表达与基因拷贝数增加无关.EGFR与HER3相互之间在蛋白表达及基因状态上也不相关.EGFR与HER3在胰腺癌中的作用尚不明确.

  • 暂时性棘层松解性皮病临床病理观察

    作者:李菲;陆江阳

    目的 通过报道1例暂时性棘层松解性皮病及复习相关文献增加对该病的了解.方法 观察患者的临床表现,以石蜡切片行组织形态学观察,并做免疫荧光检测.结果 患者男性,88岁.长期卧床,有多种脏器功能损害,且发病前有发热症状.临床以丘疹和水疱为主要皮肤改变.镜下见表皮角质层及颗粒层内有圆体及谷粒,棘细胞空泡变性,棘层松解,形成裂隙和小水疱,伴中性粒细胞浸润,裂隙旁松解的棘层中可见多个微脓疡结构.免疫荧光示lgA、lgM、lgG和C3均为(-).结论 暂时性棘层松解性皮病国内罕见,伴有海绵状水肿的棘层松解是诊断本病的重要线索,结合临床查体和相关病史可以确诊.

  • 原发性十二指肠恶性黑色素瘤临床病理观察

    作者:李红霞;王震;张炜明;宋国新;范钦和

    目的 探讨小肠原发性恶性黑色素瘤的临床病理特点及鉴别诊断要点.方法 对1例原发于十二指肠的恶性黑色素瘤进行组织形态学和免疫组化研究,并复习国内外相关文献.结果 患者男性,60岁.临床表现为持续性右上腹痛伴黑便1个月;胃肠道钡餐检查示十二指肠降部充盈缺损;术中见十二指肠降部外侧2.5 cm×1.5cm×1 cm大小肿块一枚,侵犯浆膜,肠系膜触及直径3 cm淋巴结,切面均灰红色质软,未见色素;组织学表现为十二指肠黏膜下弥漫浸润的肿瘤细胞,圆形、卵圆形或多边形上皮样,胞质未见明显色素颗粒,胞核明显多形性、异型性,可见红核仁及核分裂象;免疫组化:黑色素抗原标记物HMB45、melan-A、S-100和vimentin均呈强(+).术后随访38个月无复发.结论 原发于小肠尤其十二指肠的恶性黑色素瘤非常罕见,临床症状及影像学表现不特异,少色素或无色素者极易误诊,确诊依赖于病理形态学及免疫组化标记,并需结合病史及全面体检排除转移可能.

  • 子宫平滑肌腺瘤样瘤临床病理观察

    作者:郑坚;王建蔚;周伟新

    目的 探讨子宫平滑肌腺瘤样瘤的病理形态学特点、诊断及鉴别诊断.方法 应用光镜观察及免疫组化方法对2例子宫平滑肌腺瘤样瘤进行临床病理分析,并复习文献.结果 2例子宫平滑肌腺瘤样瘤均发生在中年女性,临床与大体检查类似子宫平滑肌瘤,肿瘤境界清楚,镜下特点为大量平滑肌束间散在分布许多大小不等的腔隙;腔隙内衬扁平或立方细胞,可见刷状缘和线状桥连接的特征,瘤细胞核异型性小,无核分裂象.免疫组化:腺瘤样瘤细胞CK和MC(+),CD34(-);平滑肌瘤细胞SMA(+).结论 平滑肌腺瘤样瘤是一个具有明确形态学特征的腺瘤样瘤的变型,其病理形态学特点为瘤性增生的平滑肌束中散布腺瘤样瘤的成分,该肿瘤应与子宫平滑肌瘤、浸润性腺癌等肿瘤相鉴别.

  • 粒细胞肉瘤18例临床病理分析

    作者:周志韶;朱岩;虞梅宁;范钦和;王聪;张炜明;宋国新;肖璇

    目的 探讨粒细胞肉瘤(GS)的临床病理特点及诊断与鉴别诊断.方法 回顾分析18例GS的临床病理和免疫表型特点.结果 18例GS中男女各半;年龄12 ~70岁,中位年龄45.5岁.受累部位为淋巴结6例,乳房4例,皮肤2例,卵巢、胃、小肠、上颌窦、膀胱、口腔各1例.临床主要表现为淋巴结肿大或局部包块,或黏膜息肉样增生.光镜下原有组织结构(尤其是淋巴结)常有多少不等的残存为其重要特点;瘤细胞幼稚、多样.诊断依靠免疫组化标记,但其抗体表达较广,抗体组合运用和结果的分析判断是关键;主要阳性抗体有MPO、CD43、CD68、lysozyme、CD117等.结论 GS少见,部位不定,误诊率高,诊断关键是在遇到不典型“淋巴瘤”时或有幼稚嗜酸粒细胞时要想到它,然后用免疫组化标记证实之.

  • 乳腺假血管瘤样间质增生1例

    作者:伍四春;林善平;谢新梅

    患者女性,30岁.发现左侧乳房包块1年.查体:左侧乳房外上象限有一大小6cm×5 cm×3cm包块,质地实性,中等硬度,边界清楚,活动度好,乳头无凹陷及溢液,皮肤无橘皮征,腋下未触及肿大淋巴结.钼靶照相及超声检查均提示左侧乳房良性肿瘤,纤维腺瘤可能性大.术中见肿物包膜完整,边界清楚,表面光滑,完整切除后送病理检查.

  • 颜面播散性粟粒性狼疮1例

    作者:高萍宇

    患者男性,36岁.面部无明显诱因出现多个米粒大的结节2个月,逐渐增多,无破溃,偶有痒感.皮肤科检查:面部见多个红色丘疹、斑疹,直径1 ~5 mm,表面光滑,孤立存在、无融合,眼周较为集中.病理检查巨检:梭形皮肤组织0.8 cm ×0.4 cm ×0.3cm大小,皮面中心稍隆起,表面完整,无破溃,色泽正常.镜检:表皮完整,无破溃(图1),真皮浅层至皮下组织中见较多上皮样细胞团,结节状分布,可见个别多核巨细胞和少量于酪样坏死(图2,3),上皮样细胞团周围有较多淋巴细胞浸润.病变破坏汗腺、毛囊(图4).

  • 颈淋巴结组织细胞肉瘤1例

    作者:姜青明;周文文;叶学正;李进;宋容

    患者男性,49岁.颈部淋巴结肿大17月余,腰痛6个月,扪及腹部包块伴发热2个月颈部淋巴结活检:淋巴结肉芽肿性炎,考虑特异性性感染可能性大.后颈部淋巴结增多、长大伴局部胀痛,近半年出现腰痛.外院CT及我院彩超示胰腺周围、腹主动脉旁及左右髂血管周围见多枚肿大淋巴结,大2.6 cm×1.8 cm×1.8 cm.血常规检查:WBC 29.2×109/L,RBC 2.56×1012/L,Hb 84g/L,Ph 913×109/L;淋巴细胞3%;单核细胞0.2%,中性粒细胞96.8%,嗜酸和嗜碱性粒细胞百分比均为0.取颈淋巴结1枚送病理活检.

  • 浆细胞骨髓瘤并发胸腔积液1例

    作者:魏清柱;赵彤;符波;刘江欢;张志雄;阳巧

    患者女性,58岁.9个月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心慌、胸闷,3个月前确诊为强直性脊柱炎,此后症状反复且逐渐加重.近日以行走不畅、双下肢无力就诊.血清学检查:lgM 1 03g/L,IgG7.60 g/L,IgA 0.94g/L,C4补体0 22 g/L,C3补体l g/L,均正常范围.尿酸727 μmol/L、CA125 173.1U/ml和CA199 134.3 U/ml均明显高于正常.血红蛋白90g/l、红细胞3 13×1012/L均低于正常.胸部CT示双侧后胸膜及沿脊柱旁走行胸膜不均匀明显增厚,双侧胸腔可见积液影.右侧胸腔穿刺抽出血性液体约20 ml行胸水脱落细胞学及细胞块石蜡切片HE染色和免疫组化检测.镜检:细胞学涂片和细胞块石蜡切片内均可见丰富的异型浆细胞,双核或多核瘤细胞易见,散在分布;瘤细胞圆形或卵圆形,胞质丰富,可见核周空晕,细胞核大小不等,深染,居中或偏位,核仁不明显,核分裂象易见(图1,2).细胞块石蜡切片免疫组化示瘤细胞CD138、CD38、LCA、EMA和λ(+)(图3,4),CD20、CD3、CK、calretinin和K(-).细胞学检查结果提示浆细胞骨髓瘤.后行全身PET-CT发现脊椎和髂骨多发性溶骨性病变,尿本-周氏蛋白定性检查(热沉淀)(+).

  • 臀部微囊性皮肤附属器癌1例

    作者:代翠羽;何明;王心怡;张丽华;李延军;郑伟伟;于浩然

    患者男性,69岁.左侧臀部肿物40年,无任何不适,近期生长快,手术切除送检,临床诊断:脂肪瘤.病理检查巨检:带皮肿物,大小为4 cm ×2.5 cm×2cm,皮肤薄,皮面平滑,切面实性细腻,灰白色、质地脆,无边界.镜检:肿瘤位于表皮下,侵及皮下组织,组织结构复杂多样,形成片块状的基底样细胞以及腺管样、巢团状结构(图1-3),巢团之间为宽窄不一的纤维间隔,瘤细胞界限不清,胞质丰富嗜酸或淡染,瘤细胞团中间可见小囊,囊内可见钙化小体;核异型性明显,可见散在大细胞,核仁明显,可见核分裂及较多细胞核内包涵体(图4),间质纤维化,病变底部明显.

  • 乳腺多形性恶性纤维组织细胞瘤1例

    作者:姜青明;李进;叶学正

    患者女性,59岁.发现左乳房肿块8年,迅速增大伴乳房胀痛1个月.专科检查:左乳头内侧可扪及直径10 cm大小的圆球形肿物,边界欠清,质硬韧,较周定;表面皮肤红肿、溃烂双侧乳头无凹陷,无乳头溢液,乳房皮肤无水肿及橘皮征,左腋窝触及多枚肿大淋巴结.实验室检查:轻度贫血.乳腺超声示左乳腺体内有10cm ×7.8 cm大小包块,边界欠清,部分见包膜回声,内回声不均,呈斑片状强回声及无回声暗区,分叶状.诊断:左乳实性占位伴坏死、液化,考虑肉瘤.胸透、腹部B超无异常.行左乳肿物切除术中冷冻病理报告:(左乳)恶性肿瘤,考虑肉瘤.遂行左乳腺改良根治术.

  • 阑尾杯状细胞类癌1例

    作者:王雅杰;赵兰;声德宏

    患者女性,79岁.因转移性右下腹疼痛27h,以急性阑尾炎人院.查体:T38.5℃,腹软,右下腹可及压痛,麦氏点压痛(+),无反跳痛及肌卫.WBC 8.6×109/L,NE80.2%.术中见阑尾长10 cm,直径1 cm,明显充血、水肿,远端炎症重,系膜充血、水肿.病理检查 巨检:灰红、灰黑色阑尾1个,8 cm×0.8cm×1 cm大小.镜检:阑尾为急性化脓性炎症,局部为坏疽性炎症.远瑞管腔扩张,中段管腔狭窄,管壁增厚,增厚处肿瘤组织弥漫性浸润,侵犯阑尾壁全层达浆膜,部分神经纤维内可见癌浸润(肿瘤侵及阑尾长度<2 cm)(图1).肿瘤细胞呈巢状或微腺管状排列,瘤巢和微腺管中可见2种不同形态的瘤细胞(图2):一种细胞胞质富含黏液,核呈新月形,细胞分化好,异型性不明显,PAS特殊染色(+);另一种细胞体积偏小,胞质嗜酸,核位于基底部,呈空泡状,细胞轻度异型性,免疫组化CgA和Syn(+).

  • 胆囊颈类癌1例

    作者:沈媛;高玉霞;张万水

    患者女性,42岁.因右上腹不适入院.查体:右上腹轻压痛,无反跳痛及肌紧张,墨菲征(一),肝脾肋下未触及.B超示胆囊大小正常,于胆囊颈部附壁可见一直径0.9 cm的息肉,中等回声,不随体位改变而移动,胆总管无扩张.临床诊断:胆囊息肉.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

    关键词: 胆囊 类癌 病理诊断
  • 老年女性宫颈HPV感染及宫颈上皮内瘤变的特点分析

    作者:许斌;姜彦多

    人乳头状瘤病毒(human papillomavirus,HPV),尤其是高危型HPV(HR-HPV)生殖道持续感染是宫颈肿瘤形成的重要因素.目前的研究表明,年轻性行为活跃的女性处于HPV感染和浸润前宫颈肿瘤形成的高危险中,随着年龄的增长危险性显著降低,但发生宫颈癌的危险性增加.探讨老年女性高危HPV感染与宫颈病变的关系,以提高对该病变的认识.1材料与方法1.1材料2009-03-2010-12间于抚顺市巾心医院妇科行宫颈HPV DNA检测的女性1 544例.分析104例>55岁患者,所选对象均有性生活史,均无子宫切除、放化疗及激素替代治疗史.活检组织切片由2位病理科医师重新读片并给出诊断结果.病理诊断分别为:①正常(慢性宫颈炎与萎缩等);②宫颈上皮内瘤变(CIN);③宫颈癌(包括鳞状细胞癌和腺癌).

  • 防止免疫组化切片干燥的新方法

    作者:何小艳;吴宁;孟红;赖荣第

    为防止免疫组化切片干燥,我们经过反复摸索,总结出在清洗缓冲液中加入表面活性剂吐温20(Tween-20)防止干片的方法,已使用2年余,效果良好.现介绍如下.1材料与方法1.1材料PBS磷酸盐缓冲液(0.01 mol/L,pH7.2-7.4)、Tween-20、500 ml容量瓶和吸水纸.1.2方法取500 ml已配制好的PBS磷酸盐缓冲液置容量瓶中,向瓶中加入2-3滴Tween-20,充分混匀.对10张不同组织的切片按照免疫组化染色步骤行常规PBS磷酸盐缓冲液清洗切片后,将切片置入配制好的PBS-Tween-20缓冲液中,上下提拉几次,让其均匀覆盖在整张切片上,再用吸水纸擦去周围多余的液体,放入湿盒中,即可滴加试剂进行下一步操作.为了防止边缘效应的发生,要求距组织边缘<2mm处擦拭,同时用蜡笔及牙签方法处理10张对照片.

  • 切片机标准切削平面的调整在常规切片中的应用

    作者:余波;马恒辉;章如松;周晓军

    在常规切片操作中,准确调整切削平面存在一定难度.为了简化和规范切片操作方法,我们根据国外的文献和科室常规切片工作的实践,摸索总结出种调整切片机标准切削平面的方法[1,2],效果良好,现介绍如下.1材料与方法1.1仪器①日本樱花色埋巾心Sakura Tissue-Tek(R)TeeTM 型.不锈钢标准包埋模型有大、中、小3种型号.②德国徕卡切片机(Lecia RM2135型),附有X轴、Y轴和锁定3个旋钮,分别控制夹头在左右、前后方向及调节后固定的功能.③日本羽毛一次性使片小锈钢刀片,R35型.

  • 比较不同处理方法在冰剩组织切片中的效果

    作者:来小兰;刘艳辉;庄恒国;李丽;张威;骆新兰;姚军

    冰剩组织(即冷冻切片后剩余的组织)如处理不当会造成切片困难、着色不良、抗原丢失、细胞肿胀变形等现象,严重影响制片质量.为此,我科近1年来对1 348例冰剩组织进行了2种不同处理方法的比较,以寻求满意的处理方法.1材料与方法1.1材料选取我院临床手术切除的新鲜标本1 348例(包括乳腺、甲状腺、肝、胃、肠、子宫、淋巴结等),每例标本分别用2种方法进行处理.送检标本须不经任何试剂处理,避免接触水,用纱布吸净组织表面液体;切取的组织块大小2 cm×2 cm×0.3cm,尽量少带或不带脂肪组织,切面要平整,囊性组织取囊壁,宽度为0.3cm即可.

    关键词: 冰剩组织 切片 方法
  • 重视肝针刺活组织病理学检查

    作者:张树辉;朱明华

    尽管无创伤检查技术的发展使肝病的诊断水平得到普遍提高,但肝针刺活检病理学检查对了解许多肝病的病因、评价肝损伤程度和决定治疗方法仍非常重要.准确掌握肝针刺活检指征,清楚合格穿刺标本的要求,重视临床病史、影像学和血清学检测,规范日常病理诊断报告的标准化对提高我国肝活检病理诊断水平仍十分必要.

  • 基底细胞样乳腺癌的研究进展

    作者:王芳

    乳腺癌具有高度异质性,即使组织学类型、临床分期、治疗模式均相同,预后也存在着较大的差别.这使人们认识到,传统的乳腺癌病理分型已经不能完全适应乳腺癌的诊断,特别是个体化治疗的需要.随着分子生物学理论和技术的发展、乳腺癌基因芯片技术的应用,乳腺癌分子分型方法应运而生.由于其更加适应临床治疗及预后评估的需要,被越来越多的人所接受.基底细胞样乳腺癌(BLBC)作为乳腺癌分子分型的一个亚型,以其独特的临床表现、免疫表型及不良预后引起国内外学者的高度关注.本文从BLBC的免疫表型、临床病理特征、分子生物学和遗传学及治疗和预后方面做一综述,以进一步了解其研究进展.

  • MALT淋巴瘤的分子遗传学进展及其在诊断中的价值

    作者:刘宏艳

    黏膜相关淋巴组织结外边缘带B细胞淋巴瘤(MALT淋巴瘤)具有独特的病因学机制和分子遗传学改变,是继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和滤泡性淋巴瘤,发病率排在第3位的非霍奇金B细胞性淋巴瘤.日常临床病理工作中,根治性标本结合形态学和免疫组化染色,诊断并不困难;但是,小活检标本却易造成漏诊和误诊.深入了解MALT淋巴瘤发生、发展过程中的病因学基础和特征性的分子遗传学异常,将分子病理学诊断技术应用到临床病理实践中,对于疾病的诊断和鉴别诊断,以及后续治疗具有重要意义.

  • 抗原修复对乳腺冷冻切片后组织ER、PR、c-erbB-2蛋白表达的影响

    作者:陈晨;傅春燕;金中元

    很多研究表明,多种因素影响冷冻后乳腺癌组织ER、PR、c-erbB-2蛋白的阳性表达.为此,我们选用了不同的抗原修复时间、不同的抗原修复液、不同pH值的抗原修复液对乳腺癌冷冻组织进行了ER、PR、c-erbB-2蛋白的检测,观察它们的效果以便更好的应用于临床诊断.1材料与方法1.1材料选用湘雅医院外科手术乳腺癌组织标本,所有标本经冷冻快速切片后再行4%中性甲醛固定,石蜡包埋,3~5 μm连续切片,市售家用800 w微波炉,市售家用高压锅,ER、PR、c-erbB-2鼠抗人单克隆抗体,通用型polymer检测系统,DAB显色.pH6.0柠檬酸盐(0.01 mol/L),pH8.0EDTA(0.001 mol/L),pH9.0 EDTA(0.001 mol/L)抗原修复液,以上试剂均购自北京中杉金桥生物技术有限公司,载玻片经过APES防脱处理.

  • DAB染色中的两个问题及对策

    作者:涂倩

    免疫组化技术在组织学研究和病理诊断尤其是肿瘤鉴别诊断中起着重要作用,在蛋白抗原的细胞准确定位上是其他蛋白检测方法无法相比的.然而,要做好一张漂亮的染色切片,也不是十分容易的事.下面我将工作中发现的问题以及解决方法列出,以供参考.1 DAB染色后切片呈阴性结果1.1原因①抗体浓度和质量问题以及抗体来源选择错误.另外,不是抗体浓度越高就越易出现阳性结果,抗原抗体反应有前带和后带效应,必须摸索佳浓度.②抗原修复不全,对于甲醛固定的组织必须进行充分的抗原修复才能打开抗原表位,与抗体结合;建议高压修复6 min,柠檬酸.③组织切片本身抗原含量低.④血清封闭时间过长.⑤DAB孵育时间过短.⑥细胞通透不全,抗体未能充分进入胞内参与反应.⑦开始做免疫组化,一定要首先做阳性对照片,以排除抗体外的问题.

  • GS环保试剂套液在骨髓穿刺石蜡切片中的应用

    作者:缪勇建

    我科对骨髓穿刺石蜡切片多采用甲醛固定,经稍脱钙、乙醇脱水及二甲苯透明,骨组织还是较硬(多为二甲苯造成),造血细胞收缩较明显,不易切出薄切片,无法看清胞质及胞核内的颗粒.从2009年10月开始用GS环保型试剂至今,不但骨髓穿刺组织易切出1 μm薄片,大块脱钙骨组织也很好切,细胞无明显收缩,染色鲜艳.

  • 关于建立病理科标本集散站的建议和讨论

    作者:姚育英;金燕燕;马恒辉;周晓军

    目前在国内,通常是患者或家属直接将标本送至病理科由技术室人员接收标本,很容易造成标本混乱.笔者根据南京军区南京总医院病理科及绍兴市人民医院病理科的一些工作经验,对建立病理标本集散站提出如下建议.1标本集散站空间及设备的设立标本集散站是患者接触病理科的第一场所,因此集散站应设在病理科入口处,标志要显眼,以方便患者.服务站内应具备电话、计算机(内有病理科登记、输出、查询等系统)、打印机、标本存放冰柜(盒)、文件夹等.

诊断病理学分期目录
期数
2019 01
2018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7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6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5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4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3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2 01 02 03 04 05 06
2011 01 02 03 04 05 06
2010 01 02 03 04 05 06
2009 01 02 03 04 05 06
2008 01 02 03 04 05 06
2007 01 02 03 04 05 06
2006 01 02 03 04 05 06
2005 01 02 03 04 05 06
2004 01 02 03 04 05 06
2003 01 02 03 04 05 06
2002 01 02 03 04 05 06
2001 01 02 03 04 05 06
2000 01 02 03 04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