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学术期刊 > 临床医学 > 诊断病理学杂志

诊断病理学

诊断病理学杂志

Chinese Journal of Diagnostic Pathology 진단병리학잡지

统计源期刊
  • 主管单位: 北京军区联勤部卫生部
  • 主办单位: 北京军区总医院
  • 影响因子: 0.66
  • 审稿时间: 1-3个月
  • 国际刊号: 82-882
  • 国内刊号: 1007-8096
  • 发行周期: 月刊
  • 邮发: 100700
  • 曾用名:
  • 创刊时间: 1994
  • 语言: 英文
  • 编辑单位: 诊断病理学杂志社
  • 出版地区: 北京
  • 主编: 丁华野,周晓军
  • 类 别: 临床医学
期刊荣誉:
  • 自发性孤立性肠系膜纤维瘤病2例报道及文献复习

    作者:李勇;金晓龙

    目的探讨自发性孤立性肠系膜纤维瘤病(SIFM)的临床病理特点.方法通过形态学和免疫组化对2例SIFM进行分析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肿块均位于小肠系膜,病变无包膜,切面灰白、暗红色,质地韧,编织状.镜下肿瘤细胞呈梭形,似纤维母细胞,排列成束状,相互交错,可形成大量胶原纤维;细胞核无异型性.肿瘤向肠壁肌层及周围组织浸润性生长.病变无坏死.增生的梭形细胞Vim、Des(+),而CD34、CD117、actin和S-100均(-).术后随访无复发.结论虽然SIFM具有侵袭性生长的生物学特点,但若切除不彻底易复发,但是并不转移.

  • 胎儿羊膜(粘连)带综合征尸检1例及文献复习

    作者:王啸;王进进

    目的探讨羊膜(粘连)带综合征(ABS)的诊断及临床病理特征.方法对1例羊膜带综合征进行尸检,结合文献讨论该综合征的临床表现、病理形态特点.结果本例主要表现为右上肢及头顶部缩窄环、颅骨缺损、腹裂、腹脏突出和脐带过短.结论羊膜带综合征的特点为多发畸形,每例均有不尽相同的临床表现.正确的诊断有赖于对胎儿和胎盘的细致检查及流行病学分析.

  • IgA肾病135例临床与病理的关系

    作者:金晓明;佟丹丹;张磊

    目的探讨IgAN实验室检查指标与肾活检组织病理变化的关系,寻找控制IgAN进展的关键因素.方法经光镜、免疫荧光和电镜诊断为IgAN的135例肾活检病例,取肾小球、肾小管、肾间质及血管壁的各项病理参数,采用Katafuchi半定量标准.结果 IgAN患者同时检出血尿和蛋白尿者达63.2%;以单纯IgA和IgA+C3沉积为主,其次为IgA+C3+IgG的沉积;肾功能异常(BUN,Cr)在肾小管、肾间质及血管壁增厚方面与肾功能正常者差异显著 (P<0.05);肾功能异常与肾小球球性硬化差异显著(P<0.05),与系膜细胞和系膜基质增生及肾小球的节段性病变差异不显著(P>0.05).结论未出现肾功能不全的IgAN患者,积极抗炎,控制蛋白尿及肾小球、肾小管、肾间质和血管壁病理积分的进展,是阻止IgAN进展为终末期肾的关键.

  • 嗜酸性粒细胞性胃肠炎9例临床病理分析

    作者:杨堤;常晓燕;姜虹;肖雨

    目的探讨嗜酸性粒细胞性胃肠炎临床、病理学特点及鉴别诊断要点.方法对9例嗜酸性粒细胞性胃肠炎进行临床及病理分析.结果所有嗜酸性粒细胞性胃肠炎患者都有消化道症状,伴有外周血嗜酸性粒细胞增多,其中黏膜病变8例,分布在胃、小肠和结肠;肌层病变1例.8例黏膜性病变患者对类固醇治疗有效.结论嗜酸性粒细胞性胃肠炎是以嗜酸性粒细胞浸润消化道为特征的少见疾病.

  • 促纤维组织增生小圆细胞肿瘤3例报道及文献复习

    作者:刘保安;粟占三;匡艺昭

    目的探讨促纤维组织增生小圆细胞肿瘤(DSRCT)的病理诊断要点.方法详细介绍了3例DSRCT的临床特征和病理学所见,并复习了有关文献.结果 3例临床均以腹痛、腹块就诊,镜下所见相似.肿瘤细胞较小,核分裂象多,复合表达上皮、神经和肌源性多种组织的免疫表型标记.结论该瘤为罕见、侵袭力强的高度恶性肿瘤,主要见于年轻男性,绝大多数发生在腹腔内.瘤细胞具有神经、间叶和上皮标记复合表达,预后很差.

  • 伴有腺样结构的胶质肉瘤1例报告并文献复习

    作者:张丽华;黄勤;王益华;周祀侨;王嵘

    目的报告1例伴有腺样结构的胶质肉瘤,结合文献复习分析其临床病理特点.方法标本做常规HE切片和免疫组化染色.结果肿瘤组织具有肉瘤样和腺样双向分化特点,并呈现星形胶质细胞瘤的形态改变,三者相互移行.肉瘤样细胞GFAP和VIM(+);分化成熟的腺上皮细胞AE1/AE3和EMA强(+),巢团状上皮样细胞GFAP、VIM、CK和EMA(+).结论伴有腺样结构的胶质肉瘤是胶质肿瘤的一种特殊形态,需与颅内转移性腺癌和其他具有腺样结构的肿瘤鉴别.

  • 脑泡状棘球蚴病7例临床病理分析

    作者:祁文;张元利;王霄;徐振明;张丽君;祝新丽;黄晓丽;喇华珠

    目的研究和探讨脑泡状棘球蚴病的临床和病理学特征及鉴别诊断.方法对7例脑泡状棘球蚴病标本进行光镜观察,对其临床及组织形态学资料进行分析对比.结果脑泡状棘球蚴病对人脑组织破坏性强,有向周围组织浸润性生长的生物学行为.结论脑泡状棘球蚴病在临床易误诊为胶质瘤、转移瘤及其他寄生虫病,需靠病理诊断确诊.

  • 弹力纤维在肺细支气管肺泡癌和腺癌诊断中的意义

    作者:徐薪;纪小龙;尹彤;申明识;李维华;马亚敏

    目的通过对肺腺癌(AC)和细支气管肺泡癌(BAC)的弹力纤维(EFs)的观察,阐明EFs在AC及BAC中的形态特征.同时,将BAC分型,从而进一步证实BAC有别于AC,为二者的病理鉴别提供辅助诊断依据.方法选取原诊断肺AC、BAC以及AC伴部分BAC病例共66例,正常肺组织及其他病变50例作为对照,观察并对比分析BAC与AC的HE及EF染色结果.再将BAC与肺部其他组织学类型癌的EF染色进行对比.结果肺腺癌EF染色结果为(-)~(±),而B、C型的结果为(+)~(++),AC与BAC的EF染色结果完全不同.肺的其他组织学类型的癌间质内EF染色情况与AC相似.结论通过EF染色可以将BAC从AC中鉴别出来,同时还可将BAC分为浸润和非浸润两种亚型.提示BAC可能是肺癌的一种独立类型.

  • 扁桃体滤泡树突细胞肉瘤1例并文献复习

    作者:石群立;周晓军;马捷;马恒辉;吴昆民;周玫;王秋萍

    目的探讨扁桃体滤泡树突细胞肉瘤的临床和病理特点,提高对其诊治水平.方法运用组织病理学、免疫组化及电镜观察扁桃体滤泡树突细胞肉瘤的特征,总结临床特点和治疗情况,并复习文献加以分析.结果瘤组织常排列成结节状、旋涡状和席纹状,瘤细胞呈梭形合体状,核椭圆形,染色质点彩状,有小核仁.瘤细胞间常混有小淋巴细胞.瘤细胞CD35、S-100、CD68和Vim(+),CKAE1、CKAE3和LCA(-).电镜下见瘤细胞胞质有多个长突起彼此相连.结论滤泡树突细胞肉瘤是一种少见的低度恶性肿瘤,发生于扁桃体者更为罕见,诊断依赖组织病理学及免疫组化标记.

  • 脾炎性假瘤5例报道并文献复习

    作者:巴恩平;于国;周振鸿

    目的探讨脾炎性假瘤的临床病理学特点、诊断和鉴别诊断.方法对5例脾炎性假瘤,主要从临床表现、大体病理、光镜和免疫组化方面进行观察并随访.结果 5例中男性3例,女性2例,平均年龄为59.2岁.肿瘤大直径为18 cm,小直径为3.8 cm.1例呈多发性结节,4例呈局限性肿块.肿瘤分型系浆细胞肉芽肿型2例,纤维增生型1例,淋巴细胞增生型2例.免疫组化阳性率分别为:vimentin和CD68均100%,actin 80%,desmin 60%,CK 40%.结论脾炎性假瘤是一种比较少见的肿瘤,具有组织病理形态学表现多样性之特点.穿刺活检及冷冻切片容易误诊.

  • 食管癌中癌基因MUC4的变化及临床病理意义

    作者:陈健;王鲁平;郭瑞峰;田茹;韩亚玲;徐昕;蔡岩;王明荣

    目的探讨癌基因MUC4在食管癌中的拷贝数变化及其意义.方法应用FISH方法检测MUC4基因在35例食管癌组织中的拷贝数变化,并与18例癌旁组织做对比研究.结果 MUC4基因在35例食管癌组织均出现高频率(100%)扩增,18例癌旁组织中仅5例出现低频率扩增(27.8%),两者之间差异极显著(P<0.01).MUC4基因扩增频率与食管癌患者的年龄、性别、肿瘤TNM分期、淋巴结转移及分化程度无相关性(P>0.05). 结论 MUC4基因扩增可能与食管癌的发生关系密切.

  • 腹膜后结节型节细胞神经母细胞瘤1例报道及文献复习

    作者:段光杰;柳凤轩;阎晓初;李娴

    目的探讨结节型节细胞神经母细胞瘤(GNBn)的病理形态特征、组织分型、预后及诊断要点.方法对1例GNBn进行病理组织学观察和免疫组化检测,并复习文献.结果肿瘤含有肉眼可见并伴有出血的神经母细胞瘤性结节和神经节细胞及成熟神经鞘细胞构成的间质成分.神经母细胞瘤性结节NSE和CgA(+),GFAP、LCA和CK(-).结论 GNBn是一种罕见的混合性肿瘤,仔细的大体检查及广泛取材是诊断的关键;根据肿瘤内结节性质进行组织分型对治疗和预后评估有重要意义.

  • 婴儿鼻腔软骨间叶性错构瘤1例及文献复习

    作者:王银萍;牛春波;马洪喜

    目的报告1例婴儿鼻腔发生的极其罕见的病例,总结其病变特点.方法应用组织学方法,HE染色进行观察.结果肿瘤由梭形细胞、胶原纤维及不规则的骨和软骨岛组成.病理性核分裂象罕见.结论婴幼儿鼻腔软骨间叶性错构瘤具有良性的生物学行为,手术完整切除即可治愈.形态学上需要与间叶性软骨肉瘤鉴别.

  • 膀胱癌脆性组氨酸三体FHIT蛋白表达缺失及其意义

    作者:曹友俊;侯宁;赵坡

    目的探讨膀胱癌中脆性组氨酸三体(FHIT)基因蛋白表达状况及其与临床病理的关系.方法采用兔抗人FHIT蛋白抗体和枸橼酸-微波-SP免疫组化方法,检测膀胱移行细胞癌、癌旁组织、乳头状增生病变和正常膀胱组织标本中FHIT的表达状况,并分析其与组织学分级的关系.结果 51例膀胱移行细胞癌组织FHIT表达20例(+),31例(-);51例癌旁组织FHIT表达48例(+),3例(-);15例乳头状增生病变和10例膀胱正常组织FHIT均为(+);乳头状增生的移行上皮细胞FHIT均为(+),而Ⅰ级乳头状癌则阳性和阴性细胞混合存在.FHIT阳性表达癌Ⅰ级53.3%,Ⅱ级50%,Ⅲ~Ⅳ级20%;Ⅰ~Ⅱ期癌46.7%,Ⅲ~Ⅳ期癌28.6%.结论 FHIT表达可能与膀胱癌的发生和分化有关,FHIT阴性表达可能成为膀胱癌诊断的一项辅助性新指标.

    关键词: 膀胱癌 FHIT 免疫组化
  • 十二指肠间质瘤2例

    作者:朱忠政;丛文铭

    例1男性,21岁.间断性黑便近2年,持续性腹痛10天.胃镜示十二指肠球后、降段小弯侧组织增生,边界尚清,表面呈结节样.CT示十二指肠占位,良性可能.行剖腹探查术.术中见十二指肠降段系膜侧距十二指肠乳头上方1.5 cm处带蒂肿瘤3 cm×2 cm×1 cm大小,凸向肠腔,瘤体灰白色,质软,表面脆,易出血.

  • 胎儿先天性颅内未成熟畸胎瘤尸检2例

    作者:张安民;王进进;汪健平;刁玉珍

    例1女性,死胎,体重2 700 g,身长60 cm.明显巨头颅,头围50 cm,颅骨软化,触之囊性感.剖开见液性脑组织30 ml,另见红棕色肿瘤组织和骨组织,未见正常脑组织.四肢和其他内脏未见明显畸形.其母24岁.妊娠31周,此前B超示胎头不呈比例增大,提示脑积水畸形可能.予引产终止妊娠.

  • 胰腺囊实性肿瘤伴局部淋巴结转移1例

    作者:张伟;吴照东;杨爱清

    患者女性,14岁.偶发性上腹绞痛半年,近20天加重.B超检查示胰头及体部显示尚清,胰尾部扫及8.5 cm×6.7 cm×7.5 cm 囊实性团块,内见片状强回声,底部显示液性无回声暗区.临床诊断:胰腺肿瘤,性质待定.术中见肿瘤位于胰尾部,约12 cm×12 cm×10 cm大小,周围水肿明显,侵及胃后壁、胃结肠韧带,包膜完整,边界清,肿物与脾静脉明显粘连,行胰腺肿物及胰腺体尾部及脾切除术.

  • 多发性上皮样肉瘤1例

    作者:沈金辉

    患者女性,33岁.右前臂、右上臂肿物1年.手术切除(未送病理检查)后10个月复发,生长迅速,再次手术.术中见右前臂肿物位于肌间,右上臂肿物位于皮下累及皮肤.

  • 嗜酸细胞性脉络丛乳头状瘤1例

    作者:耿建祥;石群立;张新华;马恒辉

    患者男性,57岁.右侧肢体无力10个月,加重伴头痛2个月.患者10个月前无明显诱因出现-侧肢体无力,行走时易向右侧摔倒.头颅CT示全脑室系统扩大,考虑为老年性脑萎缩.2个月前上述症状加重,且出现发作性头痛、头晕,每次持续3~5 min,并伴视力明显下降.MRI示第四脑室下部占位,考虑为脉络丛乳头状瘤可能;梗阻性积水.行第四脑室下部肿瘤切除术.术中见肿瘤位于第四脑室内,直径3.5 cm,灰红色,表面呈细小乳头状、结节状,血供丰富,部分脆软,部分较硬,肿瘤与小脑组织有界限,但无明确包膜.切除肿瘤送病理检查.

  • 会阴上皮样肉瘤1例

    作者:施启丰;崔成军;薛善生

    患者女性,53岁.发现会阴部肿块2年余.查体:截石位,肿块位于离肛缘3 cm 11点处,质硬不痒,活动欠佳,表面皮肤无破溃.术中见肿块约3.5 cm×3 cm大小,质硬,与周围组织粘连.

  • 右足皮肤Kaposi肉瘤1例

    作者:蒋莎莉;胡玉林

    患者男性,77岁.发现右足肿物半年.查体:右足外踝下及足底外侧皮面见数十个小结节状肿物隆起,芝麻至黄豆大小,部分融合,灰红色,境界清楚,局部溃烂,肿物固定,轻压痛,肿物所在皮面粗糙(图1);另于右足背皮面见一绿豆大结节,性状同前述.X线片示未见骨组织侵犯.HIV初筛试验(-)(酶链免疫吸附试验双抗原夹心法及病毒抗体硒法)

    关键词: Kaposi肉瘤 CD34 PAS染色
  • 胰腺乳头状和实性上皮性肿瘤1例

    作者:韩爱军;何德平;吴红樱

    患者女性,14岁.因右上腹包块伴疼痛1月余入院.查体:右上腹扪及一10 cm×7 cm大小包块,表面光滑,无压痛,可推动,质中.手术见包块占据胰头、体大部,囊实性,张力高,大小16 cm×14 cm×14 cm,门脉系统怒张,肿块压迫肠系膜上静脉.

  • 左大腿皮肤MerKel细胞瘤1例

    作者:贾树森;邬二喜

    患者男性,58岁.左大腿股内侧肿物2年余,近期显著增大伴皮肤破溃.查体:左大腿内侧腹股沟下方5 cm处有大小为5 cm×4 cm肿物,略高出皮肤,触之稍硬,与皮肤不粘连,中央破溃,有淡黄色稀薄液体渗出.局麻下行肿物摘除术.

  • 胃体及面颊部未成熟畸胎瘤各1例

    作者:刘建成;李艳春;李健;李树根

    例1男性,7个月.黑便1月余,咳嗽7天.患者1个月前开始排黑便,逐渐为柏油样,曾在外院按消化道出血治疗,便血停止后出院.近日又排黑便并咳嗽而入院.查体:贫血貌.肝右肋下1 cm,质软.脾左肋下3 cm,质中边缘锐.父母非近亲结婚,足月平产.粪隐血试验(+),CT示中腹偏左有混杂密度肿块,大小约7 cm×6 cm,上界与左肝分界欠清,下界平肝下缘,其内密度不均,可见散在钙化.CT示畸胎瘤?肝母细胞瘤手术见左胃体外部肿物大小为10 cm×8 cm×4 cm,切除部分胃壁组织,见肿瘤小部分在胃腔内,大部分在胃壁外,切面有囊,部分液体流出.

  • 卵巢及网膜异位蜕膜1例

    作者:周晓宁;陈晓东;陈炳旭

    患者女性,29岁.孕39周行剖宫产术.术中见左卵巢表面有一大小3 cm×2 cm×1 cm淡黄色结节,质硬,界清;另见网膜有一质硬结节,灰白色,界清,大小2 cm×1.3 cm×1 cm.均局部切除送病理检查.临床初步诊断为卵巢肿瘤.

  • 乳腺黏膜相关性B细胞性恶性淋巴瘤1例

    作者:王淑华

    患者女性,21岁.右侧乳腺复发性肿块迅速增大2个月.患者3个月前曾在外院行右乳腺肿瘤切除术,病理诊断"汗腺瘤".术后1个月肿瘤复发并迅速增大,不痛.查体:右乳晕下方2 cm处可触及直径3 cm大小肿块,质中,边界清,无压痛.无乳头溢液.皮肤无色泽变化及橘皮样改变.行右侧乳腺肿瘤单纯切除术.术中见肿瘤位于乳腺深部,与胸肌无粘连,同侧腋窝淋巴结不肿大.

  • 胆囊壁异位肝纤维化1例

    作者:刁鑫伟;叶明福;张哉根

    患者女性,30岁.间歇性右上腹痛,向右肩背部放散1月余.B超示胆囊结石.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术中见胆囊呈慢性炎性改变.

  • 声门上型喉癌颈清标本中淋巴结大小与淋巴结转移类型关系的探讨

    作者:李奕;李振东;刘力男;韩晓光

    喉癌治疗失败的原因,60%~80%是由于颈淋巴结转移和原发肿瘤未能彻底清除.本文对82例声门上型喉癌颈清标本中的1 532枚淋巴结进行了详细的病理学检查,以期从转移淋巴结大小与淋巴结转移类型的关系上探讨选择性颈清术时保留颈内静脉的根据.

  • 乳腺肿瘤术中细胞学与冷冻诊断的互补作用

    作者:李平;王燕霞;赵俊军;白艳;张庆华

    为提高乳腺肿瘤术中诊断的准确性,对717例乳腺肿瘤病例进行分析,针对印片、刮片细胞学诊断中出现的可疑阴性及假阳性病例,重点探讨细胞学诊断与冷冻诊断的互补作用.

  • 介绍一种改良的PTAH染色法

    作者:李丽;田玉旺;李琳;胡海

    在常规病理诊断和科研中,常采用传统的磷钨酸苏木精(PTAH)染色法显示横纹肌的横纹.但此法染色时间长,所配试剂成熟期较长.为此,我们经大量实验,对该法进行了改进,收到了理想的染色效果.

  • 重视早期大肠癌,提高临床病理诊断水平

    作者:丁彦青;杨磊

    近年来大肠癌发生率呈上升趋势,而早期大肠癌的检出率却很低,因此提高对大肠癌的早期诊断有重要的临床意义.当前各种内镜技术已发展成熟,临床病理诊断水平不断提高,可以发现大肠微小病变,为早期癌诊断和治疗提供定性和定量的依据.

  • 皮肤组织细胞增生性疾病的几个问题(二)

    作者:廖松林;柳剑英

    介绍了几种较常见的皮肤良性组织细胞增生性疾病,以及这些病变的临床病理特点、病理诊断及鉴别诊断要点等.

  • 乳腺癌相关生物标志物

    作者:郭会芹;潘秦镜

    乳腺癌是一种多因素疾病,在其发生、发展过程中伴随许多基因和蛋白的改变.通过对这些生物标志物的阐释,可以更深入地认识乳腺癌的生物学行为.临床常用的一些乳腺癌相关标志物ER、PR、HER2、CA15-3和新近研究的端粒酶、PSA、乳腺珠蛋白、TPS等生物标志物,对乳腺癌有提示预后、评估疗效、监测转移复发及术前诊断的作用.

  • 血管淋巴组织增生伴嗜酸性粒细胞浸润与Kimura病的鉴别诊断

    作者:常晓燕;陈杰

    血管淋巴组织增生伴嗜酸性粒细胞浸润与Kimura病有许多共同特点,都是多发于头面部的疾病,局部切除易复发,病理表现为血管瘤样并伴有淋巴细胞和嗜酸性粒细胞的浸润,在文献报道中经常被认为是同一种疾病的不同名称[1].Rosai等[2]1979年发表文章认为,两病有完全不同的临床和病理特点,应分别对待,从而第一次将两病明确分开.近几年由于病例的增多,对其临床特点和组织学表现有了进一步认识,人们普遍认为这是两种不同的疾病.本文就两者的诊断和鉴别诊断作一综述.

  • T、B细胞受体基因重排克隆性分析的应用要略

    作者:闫庆国;郭英;李青;黄高昇

    T、B细胞的受体基因重排克隆性分析可协助诊断淋巴组织的疑难病例,为此综述受体基因重排克隆性分析的理论与实践要领,包括基本原理、假阴性、假阳性、交叉性、敏感性、阳性率、分析方法的选择和具体运用及结果判定.

  • 尸检在解决基层医院临床疑难诊断中的作用

    作者:杨军

    尸检是判断死亡原因,检验临床诊断正确与否,治疗抢救措施是否得力的为重要的手段之一.通过尸检还可积累科研教学资料,发现传染病和新的疾病[1].

  • 皮肤CD30(+)间变性大细胞性淋巴瘤临床病理研究(一)

    作者:刘小丽;邓飞;张锚链;刘华庆;侯文

    皮肤间变性大细胞淋巴瘤在Lukes-Collins分类中曾称作T免疫母细胞淋巴瘤,在Kiel分类中称为间变性大细胞淋巴瘤,工作分类中称作弥漫性大细胞性或免疫母细胞性淋巴瘤,其他名称如异型侵袭性组织细胞增生症、Ki-1淋巴瘤等.目前在REAL分类中被正式命名为原发性皮肤CD30(+)间变性大细胞淋巴瘤[1].

  • 软组织及骨肿瘤分类(2002)

    作者:姜惠峰;廖松林

    WHO软组织肿瘤分类前言新的WHO软组织肿瘤分类与其他分册的变化相同,包含了详细的临床、组织学和遗传学资料.过去的10~15年,在这一领域里对细胞遗传学和分子遗传学的探索,不仅对软组织肿瘤分类产生了重要影响,也影响了我们对其生物学行为的理解.

  • 苗勒上皮异位症

    作者:范嫏娣

    苗勒上皮异位症(Müllerianosis)系Young等[1]首次提出.其定义为苗勒上皮可向宫颈、子宫及输卵管内膜单独或同时衍化,且同时或分别异位至不同的器官或组织内.宫颈内膜异位症(endocervicosis)主要发生于膀胱,易被误诊为高分化黏液腺癌.子宫内膜异位症(endometriosis)可遍及全身,主要为女性生殖器官及卵巢,偶可恶变.输卵管内膜异位症(endosalpingosis)主要发生于盆腔淋巴结、网膜,易被误诊为转移性腺癌.以往提出"种植"、"脉管播散"及"化生”等学说均已被淘汰,现支持"干细胞衍化学说".Clarke(2)(2000)提出人体内干细胞具备广泛的潜能,能在特定条件下向不同类型的细胞(包括苗勒上皮)衍化.

诊断病理学分期目录
期数
2019 01
2018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7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6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5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4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3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2 01 02 03 04 05 06
2011 01 02 03 04 05 06
2010 01 02 03 04 05 06
2009 01 02 03 04 05 06
2008 01 02 03 04 05 06
2007 01 02 03 04 05 06
2006 01 02 03 04 05 06
2005 01 02 03 04 05 06
2004 01 02 03 04 05 06
2003 01 02 03 04 05 06
2002 01 02 03 04 05 06
2001 01 02 03 04 05 06
2000 01 02 03 04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