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学术期刊 > 按摩与康复医学(中旬刊)杂志

按摩与康复医学(中旬刊)

按摩与康复医学(中旬刊)杂志

Chinese Manipulation & Rehabilitation Medicine 안마여강복의학(중순간)

  • 主管单位: 广东省中医药局
  • 主办单位: 广东省中医研究所 中华中医药学会
  • 影响因子: 0.00
  • 审稿时间:
  • 国际刊号: 1008-1879
  • 国内刊号: 44-1667/R
  • 发行周期:
  • 邮发: 46-114
  • 曾用名:
  • 创刊时间: 2010
  • 语言: 英文
  • 编辑单位: 《按摩与康复医学》杂志社
  • 出版地区:
  • 主编: 孙冬梅
  • 类 别:
期刊收录:
期刊荣誉:
  • 人性化护理模式在手术室的应用效果分析

    作者:许峰

    目的:人性化护理模式下患者效果分析.方法:选取2005年12月~2011年5月于我院进行手术治疗的患者100名,随机分为两组,其中干预组50名给予人性化护理方式,对照组50名给予常规护理的方式,记录其生命体征变化以及满意度和配合度,后根据调查结果给予护理质量分数.结果:比较干预组和对照组的值,干预组变化幅度均大于对照组,接入手术室前对照组的t值分别是2.32、2.12、2.08、3.51,干预组是2.34、2.14、2.11、3.55,等候手术期间对照组的t值是2.52、2.13、2.05、3.76,干预组是2.55、2.16、2.07、3.79.满意度和配合度的人数也是干预组领先,对照组的护士素质、手术室管理方面等均低于干预组,两组之间存在明显差异(P<0.05),具备统计学意义.结论:手术室护士承担着十分重要的任务,需要不断充实自身的专业知识和加强对人性化护理模式的理解和践行,改善患者手术情况,增加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

  • 142例右室双出口患者的术后护理

    作者:周金泉

    目的:总结右室双出口(DORV)矫治术后的护理.方法:回顾分析1992年1月至2011年6月142例DORV矫治术后的护理资料.加强血流动力学监测,实施严格呼吸道护理,合理应用正性肌力药物,保持循环稳定,努力降低各种并发症的发生.结果:手术死亡18例,随访96例,随访时间3个月至8年.所有患者症状明显改善,临床效果满意.结论:依据室间隔缺损(VSD)和大血管位置选择手术方法,有针对性地进行围术期监护和护理,能够有效预防和控制并发症,取得良好效果.

  • 1例脊髓损伤的康复护理

    作者:韩红霞

    脊髓损伤(SCI)是中枢神经系统的一种严重损伤,占全身创伤的0.2%-0.5%,在脊柱骨折中有16%-40%并发脊髓损伤,常遗留严重伤残,导致日常生活困难,影响患者生存质量.[1]2008年9月,本院康复科收治1例脊髓损伤患者,至今一直住院治疗,现将近4年的康复护理报告如下.

    关键词: 脊髓损伤 康复 护理
  • 1例亨廷顿病患者的护理体会

    作者:杨建英;石秀华

    亨廷顿病(Huntington disease)首先由Huntington描述,临床相为痴呆和舞蹈样动作,是一种罕见的特发性神经变性疾病.患病率各家报道不一,估计为5-7/10万[1].目前对该病尚无特效的治疗方法.药物治疗仅能适度的改善症状而不能防止病情的恶化.有文献报道有[2]70%的患者于发病后15年内死亡,因此有必要对该病的护理措施展开研究,以延缓病情的进展,防止并发症延长患者的生命.

  • 探讨家庭病床护理对脑梗塞患者康复的作用

    作者:黎玉梅

    目的:探讨家庭病床护理对脑梗塞患者康复的作用.方法:我院治疗的脑梗塞患者212例.分为护理组和对照组各106例.对照组患者出院后,由家属自行进行护理;护理组患者出院后按照家庭病床护理方法对患者进行护理.结果:护理组的康复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脑梗塞患者进行家庭病床护理可以有效的提高患者出院后的功能恢复,值得临床推广.

  • 护理干预措施对创伤骨折患者疼痛的影响

    作者:王菡;陈渊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创伤骨折患者疼痛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近年来收治的120例创伤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护理干预对于创伤骨折患者的疼痛有明显的改善作用.结论:护理干预对于创伤骨折患者的疼痛有很大影响,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 欣母沛治疗产后出血的观察与护理

    作者:汪彩萍

    目的:观察欣母沛用于治疗宫缩乏力所致的产后出血的疗效.方法:选择因宫缩乏力产后出血≥500ml患者146例,在常规方法治疗无效后,采用欣母沛注射.结果:146例中有144例有效,2例无效,1例为凝血功能障碍,1例为胎盘植入,有效率达98.63%.结论:欣母沛治疗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的效果明显,同时也要加强护理.

  • 糖尿病患者无症状低血糖临床护理体会

    作者:安丽平

    目的:探讨糖尿病患者出现无症状低血糖的预见性护理干预,减少发生率.方法:收集在本科住院的糖尿病患者中出现无症状低血糖76例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76例患者发生无症状低血糖,其发生与血糖严格控制、生活方式以及糖尿病合并的并发症、反复低血糖发生等有关.结论:护理干预有效降低糖尿病患者无症状低血糖发生率,并可显著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

  • 腹腔镜下手术治疗宫外孕的围手术期护理

    作者:陈晓英;陈慧燕;梁丹霞

    目的:探讨腹腔镜下手术治疗宫外孕的围手术期护理.方法:对我院从2011年4月到2012年5月进行腹腔镜下手术治疗的56例宫外孕患者进行围手术期护理.结果:本组的56例患者手术均成功,均治愈,顺利出院,住院时间短的是3天,长的是6天,平均住院时间为(3.5±1.8)天,没有发生严重的并发症.结论:对于进行腹腔镜下手术治疗的宫外孕患者,需要加强围手术期的护理工作,这对于手术的成功以及术后患者的康复都有着重要的意义.

  • 脑积水脑室腹腔分流术后并发症的护理体会

    作者:李艳娟

    目的:探讨脑积水脑室腹腔分流术后并发症的观察与护理方法.方法:回顾分析22例脑积水脑室分流术后护理病例,术后严密监护意识状态、瞳孔、生命体征、头痛、恶心、呕吐变化,注意观察腹部症状和体征,预防感染.结果:本组有2例术后第3天发生分流管堵塞,经反复按压引流阀后通畅,本组2例出现轻微腹痛,给予腹部热敷后缓解、消失,未发生硬脑膜下血肿、感染和分流过度或不足[1].结论:对脑室腹腔分流管术后患者尽早实施护理干预措施,从而有利于脑功能的恢复,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提高生存质量.

  • 老年糖尿病患者社区护理干预的效果分析

    作者:梁杏波

    目的:探讨和分析护理干预在老年糖尿病患者的临床效果,总结其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具有完整临床资料的2009年10月至2011年10月来在我社区卫生中心就诊的老年糖尿病患者8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每组患者有40例,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护理干预,观察和比较两组不同护理方法对老年糖年病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经观察和随访,对照组满意10例,基本满意18例,不满意12例.观察组满意14例,基本满意24例,不满意2例.经X2检验,两组患者经护理后满意程度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护理干预组满意程度优于普通护理组.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在经护理后血糖水平具有降低,但观察组在护理干预后血糖值降低更加明显,两组血糖降低情况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观察组优于对照组.结论:护理干预在老年糖尿病患者治疗过程中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具有较好的临床价值,值得临床借鉴和推广.

  • 体检中心人性化护理服务的探讨

    作者:韩春蕾

    随着社会经济发展,生活水平提高,人们在追求生活质量的过程中,对健康的要求也随之提高.健康体检这一特需的医疗服务被广泛关注.社会的整体健康意识的增强,促使民众对预防保健的需求越来越高.以人的健康为中心的护理观念使护理对象从病人扩展到健康者的预防保健.提供人性化的体检环境,成为体检人员的健康服务要求,对护理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

    关键词: 人性化 体检 护理
  • 如何在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中体现人性化护理

    作者:曹玲云

    随着我国医疗卫生制度的深化改革,提高医院的服务质量已成共识,将人性化理念贯穿于医疗护理服务的整个过程也成必然.人性化护理是一种创造性的、个性化的、整体的、有效的护理模式,是现代护理倡导的理念,以尊重人的生命价值、人格以及尊重个人隐私为核心,其目的为患者营造一个舒适的就医环境是使患者在生理、心理、社会精神上处于满足而舒适的状态[1],也是一种实践人性化、人道化护理服务的行为与规范.本院为三级甲等医院,在临床实践中小儿科是如何对患儿实施人性化护理,真正做到优质化护理服务,促进患儿康复.

  • 静脉输液同时采集静脉血标本的护理体会

    作者:薛娟

    目的:探讨静脉输液同时采集静脉血标本的护理体会.方法:选取2010年1月至2010年6月我科室120例静脉输液同时又有医嘱需要采集静脉血标本患者,给予静脉输液同时采集静脉血标本,探讨其方法、优点及注意事项.结论:静脉输液同时采集静脉血标本,不仅减少静脉穿刺次数,保护血管避免反复穿刺给患者造成精神和躯体的双重伤害,还可以减少护士的工作量,节省了时间及人力资源,提高静脉穿刺成功率.

  • PCA泵在持续输注5-fu药液中的应用及护理体会

    作者:王小燕

    目的:观察PCA泵用于5-Fu持续输注中的护理问题及处理措施.方法:随机选取70位运用5-Fu持续化疗的肿瘤患者,进行深静脉置管后连接PCA泵进行化疗,与传统的输液泵进行比较,观察患者的心理反应及泵使用中的护理问题,进行相应处理.结论:PCA泵的应用显著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体现了人性化治疗及护理.

  • CPAP支持呼吸1例的护理

    作者:耿岩;叶青

    2012年6月14日我科收治一早产儿,经过CPAP支持呼吸及精心治疗和护理,痊愈出院.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1 病历介绍患儿,女,第一胎第一产,33+4周,经阴分娩,胎膜早破3天,产前已给予地塞米松、静滴促进胎儿肺泡发育,生后给予肺泡表面活性物质70mg,气管注入,后经儿科医师会诊收入.患儿早产儿貌,精神反应欠佳,呻吟,口周发绀,皮肤青紫,呼吸急促,三凹征(+),给予头罩氧气吸入,血氧饱和度无法维持在90%以上,听诊双肺呼吸音粗,未闻及啰音,心律整,心音有力,腹软,体温不升.入院后立即给予暖箱保暖,心脏血氧监测,氧气吸入及建立静脉通路,鼻塞CPAP支持呼吸,3天后撤机,血氧饱和度在95%以上,于6月23日痊愈出院.出院时患儿精神反应好,吃奶好,呼吸平稳,面色红润,皮肤弹性好,心音有力,律齐,体温正常.

  • 剖宫产术产妇360例的临床护理体会

    作者:夏红利

    目的:寻找剖宫产术产妇的临床护理要点及有效的临床护理方法,提高产科护理质量.方法:回顾性分析我医院360例剖宫产产妇的病例资料,并进行总结,主要的护理内容有精心的术前护理、术后护理等.结果:360例产妇术后生命体征平稳、情绪稳定,无并发症发生.经过系统精心护理,均痊愈出院,效果满意.结论:给予剖宫产术产妇系统精心护理使术后并发症减少,提高了产科护理质量.

  • 婴儿抚摸浅谈

    作者:高鸿英

    目的:观察抚摸对正常新生儿的生长发育、智力发育、睡眠、疾病发生的影响及效果.方法:将我院2007年4月-9月出生的足月新生儿随机分为抚摸组和对照组两组,每组各30例,比较两组婴儿不同时间段内的成长和发育情况.结果:第10d抚摸组婴儿的头围、身长以及Hb与对照组相比均有显著差异(P<0.05);42d后,抚摸组婴儿的奶摄入量、体重与对照组相比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抚摸能够更好的促进新生婴儿的健康成长,值得广泛推广和实行.

  • 探讨妊娠合并卵巢肿瘤高危患者手术前后的护理措施

    作者:吴珍妹

    目的:对采用手术方法对妊娠合并卵巢肿瘤高危患者进行治疗的围手术期实施综合护理的临床效果进行研究分析.方法:抽取60例妊娠合并卵巢肿瘤高危患者病例,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平均每组30例,均采用手术方法对其进行治疗.对照组患者围手术期内进行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在围手术期内进行综合护理.结果:观察组患者住院时间和手术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明显少于对照组;患者心理状态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采用手术方法对妊娠合并卵巢肿瘤高危患者进行治疗的围手术期实施综合护理的临床效果非常明显.

  • 痔疮病人的护理及健康指导

    作者:努尔巴合提·朱麦卡;杜翠萍

    医学所指痔疮包括内痔,外痔,混合痔,是肛门直肠底部及肛门粘膜的静脉丛发生曲张而形成的一个或多个柔软的静脉团的一种慢性疾病,痔疮的症状:便血和脱出,大便时反复多次的出血,会使体内丢失大量的铁,引起缺铁性贫血.

    关键词: 痔疮 护理 健康指导
  • 弱视儿童的院外延伸护理

    作者:刘晓静;王永丽

    弱视训练是弱视儿童在弱视治疗方面主要的手段,如何提高弱视儿童在训练方面的依从性、训练的持续性,是弱视训练中主要问题.因此,对弱视儿童及家庭进行持续的院内院外护理,监督、督促、指导弱视训练,才能确保弱视儿童视力有所提高.

  • 针灸配合干细胞移植治疗帕金森病20例的护理体会

    作者:张燕;李志红;张莉华;唐颖会;罗亮;钟大勇;王晋川

    帕金森病(PD)又名震颤麻痹,是一种常见的中老年人神经系统变性疾病,主要症状有静止性震颤、强直、运动迟缓和体位不稳等,应用传统药物和外科手术治疗效果不理想,而且需终生服药60岁以上人群中患病率为1000/10万随年龄增长而增高.是一种慢性进展性疾病,目前尚无根治方法,给患者带来很大痛苦.

  • 护理干预对门诊精神分裂症患者负性情绪的影响

    作者:黄润泉

    精神分裂症是一种患病率、复发率、致残率很高的疾病,焦虑、抑郁等负性情绪是精神分裂症患者的常见症状,可出现在精神分裂症病程的任何时期,对认知功能和社会功能会产生不良的影响,甚至会导致患者出现严重的自杀行为,因而有必要对患者的负性情绪实施护理干预.我们针对门诊精神分裂症患者的负性情绪采取综合性护理干预,取得了满意的效果.现以2010年6月至2011年6月在我院精神科门诊就诊的50例精神分裂症患者来探讨分析护理干预对门诊精神分裂症患者负性情绪的影响.

  • 对围手术期患者实施心理护理的重要性

    作者:汪洁

    目的:为了提高护理质量,减轻患者术后疼痛,分析探讨围手术期患者的心理护理方法.方法:收集我院外科2011年6月~2012年12月需要手术的患者160例,在围手术期对患者进行心理分析,并且实施有效的护理措施.结果:患者的负性心理反应有明显改善,均能以较为健康的心理状态接受、配合手术的治疗,对手术成功有信心,并且有效提高了患者对疼痛的耐受力,明显减轻了和避免了患者的疼痛,让患者安然渡过术后疼痛期,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结论:对围手术期患者实施心理护理可有效减轻围手术期患者的术后疼痛,增强患者对疼痛的耐受力,有效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从而提高外科整体的护理质量,促进患者疾病康复.

  • 58例蛛网膜下腔出血的护理

    作者:俞岚;丁宁

    蛛网膜下腔出血(SAH)是神经系统常见的疾病之一,该病容易复发且有并发症出现,很多患者因大出血、再出血和并发血管痉挛,终形成脑疝治疗不好死亡.护理人员科学有效地护理能够减轻患者的痛苦和治愈率,本文通过对诸多临床资料研究讨论,针对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的护理工作进行了总结,希望能够给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家属及医院护理人员一点建议.

  • 对脑血栓患者的临床观察及护理体会

    作者:宋美兰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生活条件的不断改善,目前,脑血栓患者日益增多.尤其今年春节过后,我院病房每天约有30余位该病住院患者.作为县级医院收治此类病人之多、当数历史之,其中60岁以上发病者以脑动脉硬化的多见.

  • 老年卧床患者压疮的护理分析

    作者:徐晓

    目的:探讨老年患者压疮的预防及护理措施,并分析其发生压疮的原因.方法:回顾我院收治的35例压疮患者的临床资料,总结患者发生压疮的原因,针对原因采取相应的护理对策.结果:35例老年患者发生压疮的原因有压力、摩擦力、剪切力、皮肤潮湿以及生理异常等,医护人员对不同时期的压疮患者采取有针对性的护理措施,有效提高了压疮的治愈率,减轻了患者的病痛.结论:通过对老年压疮患者进行护理干预,并加强心理护理,可以缩短治疗时间,降低压疮的复发率,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 布地奈德、沙丁胺醇雾化治疗婴幼儿毛细支气管炎的观察与护理

    作者:韩红卫

    目的:总结了48例婴幼儿毛细支气管炎应用布地奈德、沙丁胺醇雾化吸入的观察与护理体会.方法:将48例患儿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24例,观察组采用压缩雾化器加布地奈德混悬液、吸入用沙丁胺醇雾化,对照组用超声雾化器加病毒唑、糜蛋白酶、地塞米松、庆大霉素雾化.结果:观察组经治疗护理1周后显效17例、有效7例.平均住院7.2天,对照组显效10例、有效12例、无效2例.平均住院9.7天.结论:婴幼儿毛细支气管炎治疗护理困难、病程长,但如果使用好药物,正确使用雾化器雾化护理,能提高疗效,缩短疗程,减轻患儿痛苦与家庭经济负担.

  • 浅谈外伤性脾破裂、失血性休克的抢救及护理

    作者:王艳;马红霞

    目的:探讨外伤性脾破裂失血性休克的抢救及护理.方法:分析32例外伤性脾破裂患者的抢救及护理.结果:除一例合并重度颅脑损伤患者死亡,其余31例均治愈出院.结论:外伤性脾破裂一旦确诊,采取积极有效的抢救及护理,是救治成功的关键.

    关键词: 脾破裂 休克 抢救 护理
  • 低颅内压性头痛个案护理报告

    作者:黄静祎

    低颅内压性头痛是脑脊液压力降低(<60mmH20)导致的头痛,多为体位性.患者立位时出现或加重,卧位时减轻或消失,头痛多在变换体位15-30分钟内出现.可伴有后颈部疼痛或僵硬,恶心,呕吐,畏光或畏声,耳鸣,眩晕等,为神经内科临床少见综合征.近几年,随着放射性核素造影及影像学技术的发展,它被越来越多的认识,是新发每日持续性,体位性头痛的多见的原因.据统计,其发病率为5/10万,可发生于任何年龄人群.其中以中年体弱妇女易发.

  • 髌骨骨折术后的功能康复指导

    作者:张燕丹

    目的:探讨髌骨骨折术后的功能锻炼与膝关节功能恢复的护理.方法:对2010年5月~2012年5月25例髌骨骨折中,行切开复位内固定19例,髌骨部分切除3例,单纯石膏固定3例.术后的患者在护理人员的悉心指导和协助下进行康复功能锻炼.结果:随访25例,时间3个月~1年,其中3个月内膝关节功能完全恢复16例,部分恢复5例,6个月~1年完全恢复7例,1年后未完全恢复1例.结论:骨科护理人员掌握正确的早期功能锻炼方法并积极主动指导患者进行锻炼,能有效缩短骨折愈合时间和促进膝关节的功能恢复.

    关键词: 骨折 功能康复 髌骨
  • 重度颅脑损伤病人的观察及护理

    作者:马红霞;王艳

    目的:总结颅脑损伤病人的临床观察及护理体会.方法:对108例颅脑损伤病人的观察及护理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治愈28例,轻残36例,重残21例,植物样存活4例,死亡19例.结论:通过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及时积极主动采取相应护理措施,对颅脑损伤的治疗和预后至关重要.

    关键词: 颅脑损伤 观察 护理
  • 256层螺旋CT冠脉造影成像质量与护理的相关性

    作者:华静;李静;周璇

    选择性冠状动脉造影一直是诊断冠心病CHD的金标准,但其费用高、创伤大、存在潜在危险,不适于所有患者.随着多层螺旋CT逐步普及,冠状动脉CTA成为诊断冠心病的一项重要的无创性成像手段[1],而256层螺旋CT冠状动脉造影(MSCT CA)作为一种无创、安全性高的新技术在心脏尤其冠状动脉疾病的诊断方面已得到临床医生的认可.256层螺旋CT时间分辨率和空间分辨率较高,使冠脉病变的CT检查更具优越性.检查中,指导患者配合检查和成功注射对比剂以及图像后处理是获得佳图像的关键因素[2].

  • 手术室护理基本步骤的完善

    作者:王绪彩

    手术室是医院实施手术治疗和抢救危重病人的重要工作场所,手术室护理基本步骤的完善是提高手术成功率、减少手术中医疗纠纷的重要举措.本文通过介绍手术前、手术中和手术后各个阶段的注意问题,加强对手术室护理的管理,保障病人利益的同时更好地维护自身的合法权利.

    关键词: 手术室 护理
  • 12例背阔肌皮瓣乳房再造术实施围手术期的护理

    作者:王益鹃;丁伟;邹强

    对12例乳腺癌患者术后即应用背阔肌皮瓣行乳房重建术,进行围手术期的护理.本组乳房重建效果为优7例,良4例,一般1例.术后随访6~24个月,所有患者均生存,无并发症发生,总结认为针对围手术期加强护理,对患者乳房重建术后康复具有重要意义.

  • 浅谈阴式子宫切除术的临床护理

    作者:阳宏

    目的:探讨和总结阴式子宫切除术(TVH)的护理方法和经验.方法:分析10例阴式子宫切除术临床观察和护理.结果:10例阴式子宫切除术患者通过护理人员术前准备,包括心理准备、术后严密观察护理以及出院后健康指导,无一例因护理不当而出现并发症.结论:实施良好的术前准备及术后护理是保证阴式子宫切除术成功,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关键因素之一.

    关键词: 阴式 子宫切除 护理
  • 药物流产的临床观察与护理体会

    作者:曾珍

    目的:探讨药流的临床观察要点和护理体会.方法:对本站2011年2月36例停经小于49d,采用分次服用米非司酮和一次性服用米索实施药流的,并且临床、护理及随访完整早孕妇女的相关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35例早孕妇女在服药6h-1w内排除完整妊娠囊;1例早孕妇女流产不全,第8d实施清宫.所有早孕妇女均随访6个月,未见明确异常.结论:药流是种简单、安全、有效的终止早期妊娠的非手术方法,加强心理护理、认真观察孕妇的流产过程、正确识别、处置不全流产及不良反应,是提高药物流产的重要措施.

    关键词: 药流 护理 体会
  • 哺乳期乳腺炎患者的护理

    作者:仇凤霞

    母乳是婴儿理想的天然食品,母乳喂养也是当今社会十分关注的话题,产妇在哺乳过程中往往会因为乳头皲裂感染,乳腺管阻塞或乳房过度充盈等而发生乳腺炎,从而影响正常的哺乳过程.急性乳腺炎是产后哺乳期妇女常见病,尤其是初产妇多见,又称为产褥期乳腺炎,往往在产后3-4周发生.乳腺炎早期治疗通过乳腺微波理疗、乳房按摩、电动奶泵吸奶,促使乳房组织的血液循环,反复提拉乳头,以扩张乳头内基底部的乳腺管(乳窦),使淤积在乳腺管内乳汁逐步推出,从而达到治愈的目的.

  • 提高护理质量、确保护理安全

    作者:王婷;王琳

    护理质量,对患者的抢救、诊疗和护理有重要意义,做好护理质量的质控,可以避免和减少护理差错及事故的发生,也是确保医疗护理安全的主要举措.

    关键词: 质量 安全 措施
  • 心理护理在门诊抽血中的作用分析

    作者:陈影珊

    目的:探讨分析心理护理对患者静脉抽血的心理影响作用,为减轻患者对抽血产生的不良情绪提供临床参考.方法:选择2011年11月~12月我院诊抽血患者132例,随机分为护理组及对照组各66例,护理组给予心理护理,观察记录比较两组抽血后的疼痛程度.结果:护理组的疼痛程度显著低于对照组,两组的疼痛感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心理护理能有效减轻患者抽血过程中的不良情绪和疼痛感,医护人员在掌握穿刺技术的同时应提高心理护理技术.

  • 肺结核咯血患者的护理体会

    作者:纪颖

    目的:探讨肺结核咳血患者的护理体会.方法:对我院50例肺结核咳血患者护理方法的总结.结果:45例患者抢救及时康复出院.结论:做好对咯血患者的心理护理、健康教育、及出院指导,以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关键词: 肺结核 咯血 护理
  • 人性化护理在股骨骨折患者护理中的应用

    作者:田梅

    目的:探讨人性化护理在股骨骨折患者护理中的护理效果,为临床护理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对本院收治的48例股骨骨折患者采取人性化护理措施,观察患者术后并发症情况.结果:48例患者均全部治愈出院,住院期间无一例患者发生褥疮,有3例患者发生便秘,经过对症治疗后恢复正常.结论:人性化护理可以有效降低患者的便秘以及褥疮等发生率,减轻了患者的痛苦,是一种非常有效的护理模式,显著提高了患者及其家属的满意度,值得在广大基层医院推广应用.

  • 脑卒中的社区护理干预

    作者:刘丹

    目的:通过对脑卒中患者出院后的社区护理干预使患者达到生活能够自理,重新回归社会和家庭.方法:对2010年3月-2010年12月36例脑卒中患者进行社区护理干预.结果:36例脑卒中患者,29例患者可做到上肢可举起,下肢可站立行走.6例可用健肢代替患肢吃饭穿脱衣物等.有1例患者年龄81岁经过训练后可达到正确表达自己的意愿.结论:通过对脑卒中患者的社区护理干预,可以使患者尽快恢复自理功能达到了回归社会和家庭.

  • 护理质量控制体系在门诊护理中的应用分析

    作者:陈杏

    目的:探讨护理质量控制体系在门诊护理工作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本次研究就我院门诊2011年6至12月在护理工作中应用护理质量控制体系的资料(观察组),与2011年1至6月未使用该体系的资料(对照组)进行回顾性比较分析.结果: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在实施护理质量控制体系后,相关护理指标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门诊护理中实施护理控制体系,可规范护理工作的开展,优化护理流程,减少护理纠纷的发生,提高整体护理质量.

  • 剖宫产的术后护理

    作者:赵晓娟

    剖宫产不同于阴道分娩,它是经腹壁切开子宫将婴儿取出的方法.目的:探讨对剖宫产女性的术后护理方法及相关影响.方法:以我院收治的剖宫产女性为例,通过记录对她们的全面护理过程和护理方法,分析对剖宫产后的女性正确的护理方法和带来的不同影响.结果:全部患者都恢复良好,未出现相关的并发症和后遗症.结论:只要采取得当的观察和护理方法,是可以保障剖宫产患者的术后康复效果的,能够实现母婴安全的有效目标.所以术后的护理保健,对于产妇的顺利康复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 剖宫产 护理 观察 恢复
  • 老年胃癌胃切除术后早期肠内营养支持的护理

    作者:王军萍

    目的:对采用胃切除手术对患有胃癌的老年患者进行治疗后进行早期肠内营养支持护理的临床应用效果进行研究分析.方法:抽取70例老年胃癌患者病例,采用胃切除手术方式进行治疗,将其分为肠内组和肠外组两组,平均每组35例.肠外组患者在手术后进行场外营养支持护理;肠内组患者在手术后进行早期肠内营养支持护理.结果:肠内组患者护理干预前后前清蛋白和清蛋白水平的改善幅度明显高于肠外组;手术后的排气和排便时间明显早于肠外组;出现并发症的人数明显少于肠外组.结论:采用胃切除手术对患有胃癌的老年患者进行治疗后进行早期肠内营养支持护理的临床应用效果非常明显.

  • 手术室护理危险因子的分析及应对措施

    作者:涂平花;周维凤

    目的:探讨手术室科学管理方法,减少手术合并症,确保手术安全.方法:从手术室环境物品管理,病人的术前术后护理着手,完善管理体系并严格实施.结果:加强手术室管理,提高了手术室医疗护理质量,确保患者安全.结论:制定有效的手术室管理制度及措施,提高手术室护理管理质量对医疗安全和医疗质量有着有非常重要意义.

  • 静脉留置针的护理体会

    作者:谢芳

    静脉留置针又称套管针,现为临床输液治疗的主要工具,有减少血管穿刺次数,对血管的刺激性小,不易脱出血管,减少患者对输液的心理压力,可随时进行输液治疗,有利于危重患者的抢救和提高护理工作效率,减轻护士的工作量等优点.然而在应用过程中也带来了一些不良影响,特别是长期留置的病人常导致某些并发症的发生.因此,在静脉留置针置管期间,做好并发症的预防及观察护理是十分重要的.

  • 永久性颈内静脉置管血栓形成的冶疗及护理

    作者:卢伟;张晓英

    目的:本文主要是分析了血液透析病人颈内长期留置导管血栓形成的冶疗与护理.方法:皮下隧道颈内静脉长期留置导管病人进行回顾性分析,同时还总结了对该病预防的重要措施.结果:科学的临床护理、正确的预防、及时的临床治疗使该病能得到有效的处理.结论:注意预防、及时处理、科学治疗、规范护理,能有效提升患者的生存质量.

  • 新住院探视制度对患者的护理效果分析

    作者:邓虔玉

    目的:探讨新住院探视制度对患者的护理效果分析及相关护理对策.方法:采用自制调查表,对佛山市第一人民医院肾内科200例住院患者及其家属进行问卷调查.结果:住院环境更加安静适合休息静养,患者拥有更多的时间接受医药治疗,护患沟通更加有效,对提高医疗护理质量及促进患者康复有明显效果.结论:新的住院探视制度有益于患者康复及护理质量的提高.为推行该制度,我们需要大力宣传该制度的具体规定及其优势,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提供更加完善的服务及配套设施.

  • 中医护理干预对肛肠科术后便秘的影响

    作者:汪黔筑

    本文的目的是探讨中医护理干预对肛肠科术后排便的影响.通过72例肛肠术后便秘病人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6例,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进行中医施护.得出的结果是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2.0%,对照组为65.67%,我们得出的结论是常规护理配合中医施护,根据不同的病因进行相应的手术,能有效消除便秘发生,促进切口早期愈合.

  • 优质护理在儿科中的应用

    作者:谢侠

    目的:探讨儿科病房应用优质护理服务的效果.方法:于我院儿科病房中选取了120例患儿,并对其实施优质护理手段,护理一个月后对患儿及家长进行护理满意度调查.结果:实施护理措施前后患儿及家长满意率分别为87.5%和97.5%,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实施优质护理后,有效提高了儿科病房患儿及家长满意率,降低了护患纠纷发生率,增加了患儿恢复率.

  • 剖宫产术前术后护理

    作者:董文星;李晓丽

    1 术前护理1.1 心理护理.责任护士主动介绍病区环境,负责医生和护士,手术前孕妇紧张,害怕疼痛,有的担心手术不成功,责任护士应做好孕妇及家属的思想工作,安慰孕妇,说明手术的必要性及手术前、手术后的注意事项,告知孕妇实施手术要麻醉,麻醉后不会感到疼痛,手术者也是由年资高的医生负责,消除孕妇的恐惧心理,使其能积极配合,确保手术成功.

  • 无肝素血液透析的观察及护理体会

    作者:李敏

    通过对我院2007年1月至2011年6月进行无肝素透析24例,共212例次的治疗过程中的临床观察及护理,得到了相应的护理体会,阐明了该技术的安全性、可靠性及实用性,得到结论.无肝素血液透析对急性、慢性、肾衰合并高危出血倾向的患者而言是一种安全有效、副作用小的治疗方法,可明显提高生存率,改善生活质量.

  • 大肠癌的辨证施护

    作者:廖牡丹

    大肠癌是自大肠粘膜上皮起源的恶性肿瘤,是常见的消化道恶性肿瘤之一,早期以手术治疗为主;中晚期配合化疗、放疗、中医中药等治疗及合理有效的辨证施护,可提高患者的生存率,减少复发,改善生活质量[1].

    关键词: 大肠癌 辨证护理
  • 12例有机磷农药中毒的护理研究

    作者:方树芝

    目的:探讨有效抢救急性重度有机磷农药中毒的方法.方法:积极彻底洗胃,合理有效地应用解毒剂,同时密切进行观察与护理.结果:12例急性有机磷中毒抢救成功11例,成功率91.67%,死亡1例,死亡率8.33%.结论:系统的内科治疗可提高急性重度有机磷中毒患者治愈率,降低死亡率及并发症发生率,严密的病情观察及护理是抢救成功的关键.

    关键词: 有机磷中毒 护理
  • 偏瘫患者的护理

    作者:陆燕;李霞

    中风是中老年患者的常见疾病之一,患者起病急、发展快,其致残率和致死率相对较高.对于中风疾病,常常会遗留不同程度的功能障碍,严重影响了患者的生活质量,对于中风患者的康复护理应该越早越好,尽量减少疾病给患者带来的痛苦.

  • 新生儿黄疸的护理与观察

    作者:周月影

    新生儿黄疸是新生儿期常见的一种症状,是由于胆红素代谢异常引起的血中胆红素水平升高而出现皮肤、巩膜及粘膜黄染的症状.新生儿黄疸分生理性与病理性黄疸.新生儿黄疸特别是病理性黄疸,如果不积极处理,可致中枢神经系统受损.所以,早期新生儿黄疸的观察、护理极为重要.

  • 一例肝硬化腹水伴阴囊水肿的临床观察和护理

    作者:周晶京

    阴囊水肿出现的原因很多,全身及局部因素都可引起.肝硬化腹水患者的白蛋白低及腹内压高是引起阴囊水肿主要的原因.由于水肿阴囊皮肤变薄及尿液浸渍,此部位易发生破溃感染加重病情,不仅患者痛苦,而且增加了护理难度.我科于2011年4月收治1例乙肝后肝硬化大量腹水伴阴囊水肿的患者,经积极治疗和护理,住院40d,病情好转出院.现将护理工作报告如下.

  • 提高自控镇痛产妇满意度的护理研究

    作者:毛亚平;赵芳

    目的:寻找提高自控镇痛产妇满意度的护理方法,总结临床经验.方法:选择剖宫产术后使用PCEA泵的产妇29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各145例.对照组术前传统的护理方法;实验组采用系统化全面护理的方法.观察记录产妇对医疗护理工作满意度情况.结果:两组产妇使用镇痛泵过程中对医疗护理工作满意度相比较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本研究中系统化全面护理方法能提高自控镇痛产妇对医疗护理工作的满意度.

  • 计划生育服务站开展优质护理服务的体会

    作者:吴爱平

    计划生育优质服务是通过宣传教育、普及生殖健康知识,提高广大育龄群众的生育自我保健意识和自觉参与计划生育的积极性,并通过提供完善的以避孕为主的生殖健康服务,使他们安全健康地度过育龄期,促进家庭幸福.计划生育服务站面向全体育龄群众的重要窗口,是关系医护质量和服务质量的缩影,是关系着能否为群众提供便捷、安全、便宜、有效、适宜、可承受的避孕节育方法.我站积极开展优质护理服务,优化服务流程,结合机构特点将"以人为本,以育龄群众为中心"的服务理念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融入到服务对象的护理服务中,建立起以"家庭保健、避孕节育、优生优育、生殖健康"为主要服务内容优质服务体系,在做好规定护理服务项目的基础上,根据服务对象需求,提供全程化、无缝隙护理,促进护理工作更贴近育龄群众、贴近临床、贴近社会.

  • 老年尿毒症的家庭干预

    作者:朱芳;刘禹;张丽娟

    针对老年尿毒症患者的家庭干预,从心理、生活起居、饮食、用药、保护血管通路、预见性护理干预等几个方面实施家庭干预,充分发挥患者家属的监督作用,从而达到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减轻患者痛苦的目的.

  • 神经干细胞移植术后的护理体会

    作者:胡丽彬;李志红;张燕;张莉华;刘晓红;何云;钟大勇

    干细胞技术是近年现代生物科技继克隆技术、基因工程之后的第三大科学成就,他不仅促使人们重新认识细胞生长与分化的基本生命原理,也为多种难治性疾病的治疗带来的革命干细胞是指未分化的细胞,具有自我复制和分化为多种功能体细胞的特性.按其起源,可分为两大类:胚胎干细胞(em bryonic stem ce l,l ESC)和成体干细胞(adu lt stem cells,ASC).ESC能发育分化形成完整的机体以及各种组织细胞,又称全能ESC.

  • 重型颅脑损伤伴脊髓损伤的临床护理措施分析

    作者:陈丽伊

    目的:探讨分析重型颅脑损伤伴脊髓损伤的临床护理措施与效果.方法:随机选取2006年7月至2012年6月在我院住院治疗的重型颅脑损伤伴脊髓损伤患者400例,按照护理方式的不同将患者分成两组,给予常规治疗的250例患者为对照组,给予相应护理的150例患者为实验组,治疗结束后,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效果.结果:经过我院护理人员的精心护理,实验组患者的症状均得到明显改善,并发症的发生率也比对照组低,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重型颅脑损伤伴脊髓损伤患者给予相应的临床护理,能够有效降低并发症的发生,改善患者症状,值得在临床上进一步推广应用.

  • TURP术后尿失禁的原因及护理

    作者:唐倩

    目的:探讨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TURP)尿失禁的原因及围手术期的护理要点及关键措施.方法:回顾分析近2年来本院98例经TURP围手术期的护理要点及措施.结果:本组87病例术后恢复顺利,术后无严重并发症,达到了预期效果,1例术后出现稀释性低钠血症,及时发现,病情很快得到控制,1例术后出现暂时性尿失禁,通过精心护理并结合药物治疗而康复.结论:良好的围手术期的身心护理措施能提高治疗效果,避免或减少并发症的发生,保证患者早日康复.

  • 60例恶性肿瘤骨转移疼痛放射治疗的护理

    作者:李芹飞;余玲玲;郑秀英;罗苑玲;程志斌

    总结了60例恶性肿瘤骨转移疼痛放射治疗的护理体会.主要包括恶性肿瘤骨转移疼痛放射治疗患者60例,共90个疼痛部位.使用直线加速器完成,采用常规分割方式进行,200cGy/次,5次/周,放疗前后进行护理干预.获得完全缓解30个部位(33.3%),部分缓解48个部位(53.3%),无缓解12个部位(13.3%),有效率86.7%.认为放射治疗是治疗恶性肿瘤骨转移的有效方式之一,放疗前后进行有效的护理干预,可以减轻疼痛,提高病人生活质量,预防骨折的发生.

  • 腹腔镜手术的护理

    作者:龙丹

    腹腔镜的微创手术因为创伤小,病人腹部没有长长的手术瘢痕,符合现代女性美观的要求,又由于是微创性手术,疼痛大大减轻,而且由于没有开腹,对身体的生理干扰小,术后恢复快,病人术后当天就能自己起床活动,术后24~72小时即可出院,符合现代都市快节奏、高效率的生活要求而受到了患者的热烈追捧.随着LC技术的广泛开展,大批病人同时接受LC,护士工作繁忙,护理工作显著增加,容易忽视患者的心理状况.因此,加强心理指导及术前术后护理,以提高腹腔镜手术治疗的效果.

  • 一例中心型鳞癌术前咯血的个案护理

    作者:姚蕙

    本文是一例肺癌术前咯血的病例.本文对该病例的护理个案进行探讨,总结护理措施,即加强病情观察,保持呼吸道通畅,观察特殊药物用药后反应,做好心理护理及基础护理,为择期手术做准备,提高了临床的治愈率.

  • DHS治疗老年人股骨粗隆间骨折的护理

    作者:陶辰;李莉

    老年人股骨粗隆间骨折如果因为治疗不当,常会引起畸形愈合,导致残疾.因牵引非手术治疗等因素,卧床时间久,往往会引起压疮、坠积性肺炎、便秘、泌尿系感染等并发症.同时老年人会合并许多内科疾病:高血压、糖尿病、心律失常等,甚至危及生命.我院自2010年3月~2012年3月对92例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行动力髋螺钉(DHS)内固定术,取得了满意的效果,现将护理体会介绍如下.

  • 老年疗养员的景观治疗与护理

    作者:胡亚丽;赵静;齐琦;高风;王冉;崔玮娜

    随着社会的进步和物质文化水平的提高,人们对健康的需求也在不断提高,越来越多的人们不但追求身体的健康,更高层次的要求精神健康.对老年疗养员来说,景观治疗不仅能陶冶情操,回归简单生活,创造良好心情,更重要的是可促进机体新陈代谢,改善各系统器官功能,预防疾病,加速病后机体恢复,起到促进健康,延年益寿的作用.景观治疗是疗养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做好景观疗养工作对于提高我们的疗养护理质量,提高疗养首长的满意度,促进疗养首长的身心健康收到了很好的效果,值得研究和推广.

  • 永久人工心脏起搏器植入术患者的护理体会

    作者:陈全红;卢彩萍

    目的:探讨永久人工心脏起搏植入术患者的护理,可以明显减少术后并发症,提高患者生活质量.方法:针对患者术前,术中,术后及出院康复指导存在的护理问题,采取切合实际的护理干预措施,使患者身心得到全面及时有效的护理.结果:所有患者成功安置起搏器,术后未发生并发症.结论:实施系统全程护理提高了手术依从性,降低了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改善了患者的生活质量.

  • 化疗患者拒绝PICC置管的原因分析及护理

    作者:朱结桃;徐娟华

    目的:研究化疗患者拒绝PICC置管的原因及有效的护理手段.方法:选取我院于2009年5月份到2011年5月份收治的112例化疗患者,其中56例拒绝化疗PICC置管,将其列入研究组.余56例未出现上述情况,将其列入对照组.回顾性分析112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设计调查问卷,内容分为患者对药物外渗是否了解、患者关心的病痛与费用问题、患者对出院后进行管道维护工作的担忧.结果:调查问卷采取不记名方式,因而达到100%的回收率.在是否担忧PICC置管影响正常生活方面,两组结果间统计学差异显著(P<0.05);在对化疗药物外渗危险性的认识上,两组结果间统计学差异显著(P<0.05);在对化疗费用的担忧上,两组结果间统计学差异显著(P<0.05);在对穿刺疼痛的恐惧上,两组结果间统计学差异显著(P<0.05);在是否担心管道脱落上,两组结果间统计学差异显著(P<0.05).结论:化疗患者拒绝PICC置管的原因主要包括,担心费用过高、害怕穿刺疼痛、不了解药物外渗的危险以及担心管道滑落.针对上述问题,有效的护理手段是,首先给予患者健康教育指导,消除其思想负担,其次要对所需化疗费用进行合理评估,其三是进行正确的化疗管道管理,后是加大护理人员培训,提升穿刺效果,减轻患者痛苦.

  • 分娩镇痛的相关护理

    作者:李晓丽;董文星

    自古以来,随着人类一代又一代的繁衍,虽然给社会及家庭带来了新的生命和活力,且自然分娩也被认为是对母婴有利的分娩方式,但自然分娩时的过度疼痛使产妇产生焦虑、紧张、和恐惧的情绪,致使血压升高、心脏负荷加重,影响子宫收缩对产妇胎儿十分不利,日后也会给产妇心理和生理留下痛苦的创伤,所以一提起生产都非常惧怕.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医学模式也从过去的生物医学模式转变为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特别是进入二十一世纪以来,医学领域也推出了人性化的服务,生产疼痛问题日益被国际卫生组织所重视,如何使产妇在清醒状态下无痛苦分娩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也成了医学研究者及人们的追求.

  • 动静脉内瘘并发严重皮下血肿护理体会

    作者:王传芝

    1 典型病例患者男性,23岁,乏力,食欲下降,双下肢II度水肿6月,心悸胸闷2天.为进一步治疗入院.查血常规WBC8.6/L,RBC2.0/L,Hb1.0g/L,凝血酶原时间67s,肾功能尿素氮54.50mm/L,肌酐1017mmol/L,尿酸393.0umol/L,甘油三脂1.99mmol/L,CO2二氧化碳结合力13mmol/L,电解质钾4.21mmol/L,钠138.7mmol/L,氯103.8mmol/L.测血压150/90mmHg,入院诊断慢性肾功能不全尿毒症期.行左上肢前臂桡动脉头静脉侧侧吻合术,一个月后尿毒症症太加重,连续血液透析,因穿刺点按压不当,患者对保护内瘘认识不够,睡眠时患肢受压,导致左手臂穿刺点出血,形成严重血肿样硬块,直径达15cm[1].患者感疼痛肿胀,听诊血管杂音清晰,触诊震颤强.患者用硫酸镁每天热敷,三天后无明显效果,改用喜疗妥处擦配合热敷血肿消散.

  • 甲氨蝶呤联合米非司酮保守治疗输卵管妊娠的疗效及妊娠结局

    作者:郭超荣;赵秀丽

    目的:探讨甲氨蝶呤联合米非司酮保守治疗输卵管妊娠的疗效及妊娠结局.方法:我院妇产科治疗的未破裂型输卵管妊娠患者9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5例.治疗组患者均给予甲氨蝶呤联合米非司酮治疗,对照组患者只给予甲氨蝶呤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疗效和妊娠结局.结果:治疗组患者的治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P<0.05);治疗组患者包块缩小率,血HCG转阴时间,平均住院时间均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患者的手术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P<0.05).治疗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P<0.05).结论:甲氨蝶呤联合米非司酮保守治疗输卵管妊娠具有起效快,疗效确切的特点,并且可以有效的降低患者的手术率,值得临床推广.

  • 慢性阻塞性肺病80例的病理分析

    作者:綦芳

    慢性阻塞性肺病与普通的呼吸相关的疾病的临床表现相似,但是其发病机理和病理改变有着自己的独特之处.在本文中,通过对80例COPD患者进行问卷调查以及生化指标和影像资料等的分析,发现COPD的发病与吸烟史、粉尘接触和家族病史以及反复性的呼吸系统疾病等有关.

  • 128例眼科白内障手术临床分析

    作者:李克东

    目的:研究开展眼科大规模白内障复明手术的临床特点.方法:全面分析2011年2月至2012年2月本院开展的眼科白内障复明手术128例.手术方式均为小切口的非超声乳化白内障囊外摘除,行人工晶体植入术.结果:术后首日的针孔视力≥0.05的有117例,≥0.3的有112例,≥0.6的有14例.脱盲率达90.2%,脱残率达88.7%.术中并发症有后囊膜破裂、玻璃体溢出导致未植入人工晶体等.术后并发症有前房积血、短暂性高眼压、视网膜脱离及眼内炎等.结论:小切口非超声乳化白内障囊外摘除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术在技术上较为成熟,且疗效显著,适合应用于大规模防盲手术.

    关键词: 眼科 白内障 防盲 临床
  • 锁骨内固定术后骨不连的生物力学因素分析

    作者:丑建伟;洪斌

    目的:探讨锁骨中段骨折内固定术后骨不连的生物力学因素,为临床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根据锁骨解剖结构特点,从生物力学角度分析10例内固定术后骨不连与锁骨自身解剖结构的密切关系.结果:锁骨内固定术后生物力学因素易导致内固定失败,造成锁骨骨不连.结论:锁骨解剖结构特点是导致锁骨内固定失败的重要原因之一.锁骨内固定治疗,除必须严格掌握手术适应证,术中保护断端周围血运,争取解剖复位,同时应根据生物力学特点,选用合适的内固定器材,外端加强固定,早期并给予可靠的外固定等,才能减少和避免骨不连的发生.

  • 依达拉奉治疗急性脑梗死临床疗效观察

    作者:王燕美;沈菁

    目的:观察依达拉奉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疗效.方法:选择在12-24小时内急性脑梗死患者204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及对照组各102例.2组均给予常规治疗,治疗组加用依达拉奉30mg,静脉滴注,2次/d,共14天.治疗前及治疗后7d、14d对患者进行临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NFDS)及临床疗效评定.结果:两组NFDS较治疗前均下降(P<0.01,P<0.05);治疗组总有效率97.1%,对照组总有效率75.3%,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无明显不良反应.结论:依达拉奉治疗急性脑梗死是有效安全的.

  • 卡前列氨丁三醇治疗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160例效果观察

    作者:王丽文

    目的:观察卡前列氨丁三醇治疗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对我院2009年2月~2011年1月期间收治的160例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产妇进行分组治疗,其中治疗组80例,给予卡前列氨丁三醇250μg+缩宫素20u宫肌注射;对照组80例给予缩宫素20u宫肌注射+缩宫素20u静注.比较两组产后出血量、产后出血发病率、产后24h血红蛋白下降值.结果:两组患者术中、术后出血量比较,产后2h平均出血量比较,治疗组产后平均出血量明显少于对照组.产后24h平均出血量比较,治疗组产后24h出血量明显少于对照组,差异明显有统计学意义.两组产妇产后血红蛋白情况比较,治疗组血红蛋白下降值明显少于对照组,差异明显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卡前列氨丁三醇在治疗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治疗中具有降低出血量、减少不良反应有点,建议推广应用.

  • 呼吸内科抗生素的临床选择与应用

    作者:黄炜强

    目的:调查本院呼吸内科抗菌药物使用情况.方法:选取2007年2月至2011年2月我院呼吸内科的完整病历410份回顾性调查,记录患者的性别、年龄、诊断、出入院时间、用药方式、细菌种类、药敏试验、药物联用情况及药物的使用频率等.结果:383份病例使用了抗菌药物,使用率为93.4%.共使用9类抗菌药共计34种.用药长时间32d,短3d,平均(15.2±4.1)d.单联用药198例(51.7%),二联用药125例(32.6%),三联用药23例(6.0%),四联用药7例(1.8%).383例患者中有227例送检286例次,送检率为59.3%.41例存在不合理使用抗菌药物现象,占10.7%.用药无指征5例,剂量不当16例,用药时间不当8例,高档次用药7例,重复用药5例.结论:基本符合抗菌药物使用原则,仍有部分不足需要改进.

  • 探讨益肝乐胶囊治疗酒精性脂肪肝的临床疗效

    作者:李广明

    目的:探讨益肝乐胶囊治疗酒精性脂肪肝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08年1月~2010年12月我院门诊收治的80例酒精性脂肪肝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40例和对照组4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应用益肝乐胶囊,疗程均为3个月.观察治疗前后的症状、体征、肝功能等改变情况.结果:治疗组40例中,治愈14例,有效20例,无效6例,总有效率为85%;对照组40例中,治愈10例,有效12例,无效18例,总有效率为55%.治疗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在降低ALT、AST、γ-GT作用方面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之间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益肝乐胶囊治疗酒精性脂肪肝有良好的疗效,值得临床推广.

  • 带蒂骨块原位固定治疗粉碎性骨折52例疗效分析

    作者:马泽伟

    目的:分析带蒂骨块原位固定治疗粉碎性骨折的疗效,以供临床参考.方法:选择我院2010年5月~2011年4月收治的粉碎性骨折患者52例,均给予内、外固定术治疗,术中保留与骨折碎块相连的肌肉组织蒂,并进行原位固定.观察患者骨折愈合情况.结果:经过手术治疗后X线片检查结果提示骨折处解剖复位45例、近解剖复位7例.术后随访1年,全部患者切口均为一期愈合,未发生感染、钢板断裂、骨块移位、畸形愈合、骨不连等并发症.平均愈合时间(110.52±22.54)d.手术疗效为优40例,占76.92%;良10例,占19.23%;可2例,占3.85%;差0例,占0.00%,优良率为96.15%.结论:采用带蒂骨块原位固定治疗粉碎性骨折疗效确切,值得临床推广.

  • 小切口胆囊切除术的外科应用与临床应对措施

    作者:刘杨

    随着外科操作技术的日渐娴熟,临床经验不断增加,小切口胆囊切除术的临床应用已逐步拓宽,尽管如此,手术仍存在难度,术中会遇到一些问题,甚至处理不当易导致手术失败[1].我院于2011~2012年间完成小切口胆囊切除术80例,取得良好效果.现就提高小切口胆囊切除术成功率及相关问题进行讨论如下.

  • 老年脑出血患者康复介入时间不同对功能恢复影响的对照研究

    作者:韩健妮

    目的:研究老年脑出血患者康复介入时间不同对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选取76例老年脑出血的病患作为研究对象,将其划分为早期康复组与晚期康复组,每组含患者38例.早期康复组的患者在神经系统体征与生命体征稳定后的2-8天开始康复,晚期康复组患者在疾病发作的20-27天内开始康复.对两组患者进行运动康复训练,随后采用FMA法对病患机体的运动功能进行评价.结果:两组患者在运动疗法实施前的FMA评分无统计学差异,P>0.05.在治疗后,早期康复组患者呈现更优的治疗效果,P<0.05.结论:老年脑出血患者康复介入能够改善患者的自理能力与运动功能,并且康复介入时间的不同会影响功能恢复,早期介入的效果更好.

  • 老年痴呆症病人褥疮综合治疗的疗效分析

    作者:古丽江·托合塔尔汗

    目的:探讨老年痴呆患者褥疮的综合治疗方法及其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07年3月至2010年5月在我院进行褥疮治疗的70例AD患者病历,其中35例接受普通治疗,其余35例接受综合治疗.统计和分析两组的有效例数和总有效率,比较两组AD患者褥疮愈合时间、下床活动时间等.结果:综合治疗组有效例数、无效例数和总有效分别为:21例、5例和85.71%,与普通治疗组比较差异均达到显著水平(P<0.05);褥疮面愈合时间、住院时间和并发症例数分别为4.0±1.1d、6.0±1.3d和1例,明显早于普通治疗组.结论:综合治疗对于老年痴呆患者褥疮疗效显著,可在临床上加以推广和利用.

  • 钙桔抗剂对心血管疾病器官保护的临床分析研究

    作者:黄香枝

    目的:探讨钙拮抗剂对心血管器官保护的机制和应用.方法:将本院收治的70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在卡托普利治疗的基础上加用硝苯地平缓释片.两组疗程均为12周.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后缺血事件和不良反应发生率和降压疗效[1].结果:患者用药第1周后均能有效控制血压,且随着用药时间的延长血压平稳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间比较,实验组的降压效果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期间两组比较,实验组患者的缺血事件和不良反应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卡托普利联合硝苯地平早期治疗原发性高血压,可以显著改善患者治疗后的各项血压指标,此种钙拮抗剂对心血管器官起到了较好的保护作用,应当在临床中推广使用.

  • 哌替啶联合氟哌利多用于躁动患者介入动脉溶栓的临床观察

    作者:沈兢

    目的:哌替啶联合氟哌利多用于躁动患者介入动脉溶栓手术.方法:介入动脉溶栓患者24例,均伴躁动.患者入室摆好体位后即静注哌替啶25mg+氟哌利多1.25mg.鼻导管给氧气吸入.然后常规穿刺置管手术.根据手术时间长短,术中追加哌替啶25mg+氟哌利多1.25mg一次.观察术中手术配合情况.结果:哌替啶联合氟哌利多用于躁动患者介入动脉溶栓术术中保持体位无躁动,顺利完成手术,整个手术过程无需插管,术后无呕吐.结论:哌替啶联合氟哌利多用于躁动患者介入动脉溶栓安全有效.

  • 关节腔注射治疗颞下颌关节炎

    作者:汪文利

    目的:观察关节腔直接药物注射,治疗颞下颌关节炎的疗效.方法:在患者患侧耳屏前常规消毒,患者呈张口位,将醋酸曲安奈德注射液20mg及2%利多卡因针1ml注入颞下颌关节腔.结论:关节腔直接药物注射治疗颞下颌关节炎,可以消炎、镇痛,缓解症状,改善功能.该治疗方法无风险、无痛苦、见效快、疗效好.

  • 36例胆囊炎治疗研究

    作者:潘小民

    目的:探讨慢性胆囊炎的误诊及治疗情况,分析误诊原因,提高诊治水平.方法:对有误诊经历的36例慢性胆囊炎的临床资料分析.结果:36例中慢性结石性胆囊炎16例,慢性非结石性胆囊炎20例;误诊为慢性胃炎20例,消化性溃疡8例,病毒性肝炎3例,心绞痛2例,带状疱疹后遗症1例,胃肠神经官能症2例.21例行手术治疗,15例保守治疗,均取得较好效果.结论:有误诊经历的慢性胆囊炎中以误诊为"慢性胃炎"或"消化性溃疡"多,因此有消化道症状的患者均应早期行腹部B超检查了解胆囊情况,并作胃镜、十二指肠钡餐等排除胃、十二指肠疾病,必要时行胆囊造影,以免误诊误治.治疗仍以手术治疗为主,也可采取保守治疗.

    关键词: 胆囊炎 误诊
  • 甲硝唑治疗50例细菌性阴道炎的临床观察

    作者:蒋雪琴

    目的:探讨甲硝唑治疗细菌性阴道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1年1月~2012年3月我院门诊就诊的细菌性阴道炎病人共50例,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两组患者均采用甲硝唑呋喃唑酮栓阴道给药,而实验组在此基础上口服甲硝唑片,2周为一疗程,持续三个疗程.三个疗程结束后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效果.结果:实验组患者的总有效率达96.00%,而对照组患者的总有效率为88.00%,对比治疗后两组患者的总有效率,差异存在显著性(P<0.05),说明实验组的临床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采用甲硝唑呋喃唑酮栓阴道给药结合口服治疗细菌性阴道炎的效果确切,不良反应低,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 急诊内科昏迷患者病因分析及治疗

    作者:高永伟;王斌星

    目的:对急诊内科昏迷病人的发病进行研究,同时对临床治疗措施进行探讨.方法:选取我院2011~2012年收治的急诊内科昏迷患者90例,进行回顾性的分析,研究其发病起因、治疗方案和临床表现.结果:在分析的90例患者中抢救成功的为79例,病死的有11例,成功率为87.8%,病死率为12.2%.结论:急诊内科昏迷病人患者病样复杂,长伴有多种器官功能的衰竭,病人病死率较高,临床医师应该及时进行确诊,同时积极采取有效的措施进行救治,以使患者的病死率降低.

    关键词: 急诊内科 昏迷 治疗
  • 正畸牵引治疗埋伏阻生牙伤口感染的临床特点与效果观察

    作者:饶磊

    目的:研究正畸牵引治疗埋伏阻生牙伤口感染的临床特点与效果.方法:选取2008年1月~2011年12月期间在我院接受治疗的埋伏阻生牙患者50例,均予以正畸牵引治疗,分析正畸牵引治疗埋伏阻生牙伤口感染的临床特点与效果.结果:经治疗,伤口感染的患者有10例,其中,中切牙感染3例,尖牙感染5例,第二前磨牙感染2例,且患者的伤口感染率随着年龄的升高而增长,40~49周岁的患者伤口感染率相对较高,唇(颊)侧埋伏阻生牙患者感染率相对较高.结论:正畸牵引治疗埋伏阻生牙容易引起患者伤口感染,尤其是年龄较大的患者,或者唇(颊)侧阻生埋伏牙患者,医务人员在临床中要加以重视.

  • 剖宫产术后拔出尿管的时机对比

    作者:冯艳萍

    剖宫产术是目前解决高危妊娠,难产的重要手段和有效措施.留置导尿是产科护理的重要内容之一.术中排空膀胱可以防止损伤膀胱和邻近器官,有利于暴露手术野,还可以通过导尿管引出尿量及时了解产妇的肾功能,决定输液量.术后可防止尿储留.目的:探索剖宫产术后留置导尿管的适宜时间.方法:本文对200例剖宫产术后留置导尿管的时间进行了临床分析.结果:8小时拔尿管比24小时拔尿管自排小便时间缩短.

  • 小儿高热惊厥之临床初探

    作者:王小荣

    目的:分析小儿高热惊厥的致病因素、主要症状及临床疗效.方法:随机采集2006年~2011年就诊于我院的高热惊厥患儿30例,搜集病史资料,观察临床表现,予以全面有效治疗.结果:入院体温超过38℃并确诊高热惊厥患儿30例,高热伴发惊厥者占100%,本实验治疗小儿高热惊厥有效率达96.67%.结论:提高家长及医务工作者对本病的认识,明确发病诱因,积极采取有效的应对措施,是降低本病发病率,增加临床疗效,提高生存率的有效途径.

  • 坐骨结节囊肿碘酊囊内注射100例治疗体会

    作者:漆玉蓉;银敦富;古世伟

    自2005-2011年,我院门诊外科采用5%碘酊囊内注射治疗坐骨结节囊肿100例,取得满意疗效.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本组100例,男26例,女74例.年龄大85例,小43岁,病程长3年,短者1月.

  • 音乐疗法缓解结肠癌化疗过程中的恶心呕吐的效果观察

    作者:黄燕婷

    目的:探讨音乐疗法缓解结肠癌化疗过程中的恶心呕吐反应的效果分析.方法:对我院收治的68例结肠癌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随机把患者分为两组,其中对照组单纯给予止吐药物与常规护理,治疗组在此基础上配合音乐疗法.对两组的疗效对比分析.结果:治疗组明显高于对照组.治疗组采用音乐疗法有效减少了患者在化疗过程中的恶心呕吐次数.结论:在化疗过程中采用药物治疗,并配合音乐疗法,不仅减低了患者的恶心呕吐的发生频率,而且还缩短经历的时间,同时减轻痛苦症状,增强患者的信心,从而提高了化疗效果,促进患者的康复.

  • 27例切口疝患者高频彩超的临床诊断价值研究

    作者:陈玉英

    目的:探讨高频彩超在腹部切口疝诊治中的应用价值.方法:运用高频彩超对27例腹部切口疝进行检查.结果:27例腹部切口疝经手术证实.结论:高频彩超能测量疝环大小,根据疝环大小供外科医生选择合理手术方式.

  • 200例无痛分娩(连续硬外麻)临床观察

    作者:刘云霞

    目的:探讨连续硬外麻下无痛分娩对胎儿及产妇的影响.方法:对400例孕妇通过随机化原则分成连硬外麻下无痛分娩组200例和自然分娩组200例,记录分析,得出结论.结果:无痛分娩组产妇痛疼程度明显较自然分娩组轻,产程明显缩短,且剖宫产的概率小于自然分娩组.无痛组较自然组胎儿顺产率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连续硬外麻下无痛分娩可明显减轻产妇的产痛,顺产率高,新生儿的一般情况较优,其推广和应用在临床上具有深远意义.

  • 慢性支气管炎病因分析和社区预防

    作者:高旭军

    慢性支气管炎是气管、支气管粘膜及其周围组织发生的慢性非特异性炎症,是社区的常见多发病.随着年龄增长,患病率递增,50岁以上的老年人患病率可高达15%或更多.疾病进展可并发阻塞性肺气肿、肺源性心脏病等,严重影响到患者的健康和劳动能力.本病的发生与吸烟、地区和环境卫生等有密切关系[1].因此社区医师应正确掌握该病的病因,指导患者科学开展社区防治,有效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我们在实际工作中对此进行了总结,现归纳如下.

  • 育龄期妇女闭经的超声诊断与临床分析

    作者:廉波

    目的:通过对女性短期闭经的多种病因的超声诊断效率及准确率,指导临床治疗.方法:对诉说有短期闭经的患者常规行经腹或经阴道B超检查子宫附件,分析声像改变,明确其根本的病因.结果:女性短期闭经的原因较复杂:宫内妊娠、宫外孕、内分泌紊乱、宫内膜炎症、盆腔炎症、肿瘤等.结论:子宫附件的超声检查在确诊女性短期闭经的病因上可以作为一种常规性筛选方法,有较大的临床应用价值.

  • 替米沙坦治疗高血压患者早期肾损伤的效果观察

    作者:何伟强

    目的:探讨和分析替米沙坦治疗高血压患者早期肾损伤的临床疗效,总结其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具有完整临床资料的2009年10月至2011年10月来我院就诊的高血压早期肾损伤患者4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每组患者有20例,两组患者均控制血压,在此基础上杭对照组给予依那普利进行治疗,观察组给予替米沙坦进行治疗.观察和比较两组不同治疗方法治疗高血压合并早期肾损伤的临床疗效.两组不同治疗方法治疗4周后,血清尿素氮和尿微量蛋白排泄率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观察组疗效优于对照组.结果:经观察和随访,两组治疗方法均能有效治疗高血压,经t检验,两组治疗高血压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替米沙坦治疗高血压患者早期肾损伤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具有较好的临床价值,值得临床借鉴和推广.

  • 依那普利联合美托洛尔治疗老年慢性心力衰竭的临床疗效观察

    作者:娜孜古丽·热多拉

    目的:探讨依那普利联合美托洛尔治疗老年慢性心力衰竭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0年1月~2012年6月我院住院部收治的CHF 9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对照组患者给予基础治疗,治疗组患者给予依那普利联合美托洛尔治疗.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1.11%;对照组总有效率62.22%.治疗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治疗前后相比,收缩压与舒张压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后治疗组收缩压与舒张压与对照组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依那普利联合美托洛尔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疗效可靠,能够显著改善心功能,改善了患者生活质量.

  • 创伤性失血性休克的急诊救治

    作者:曾贤梁

    目的:探讨创伤性失血性休克的急诊急救方法,提高急诊急救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380例创伤性失血性休克患者的急诊救治资料.结果:本组好转260例,占68.4%;无变化63例,占6.0%;死亡76例,占5%;恶化73例,占5.2%.结论:制订有效的抢救方案及合理早期抗休克治疗是急诊救治的关键.

    关键词: 创伤 失血 休克 救治
  • 骨盆骨折合并腹部脏器损伤临床分析

    作者:杨德印;杨秦志

    目的:探讨骨盆骨折合并腹部脏器损伤的临床治疗.方法:选取我院在2007-2010年间收治的39例骨盆骨折合并腹部脏器损伤患者,其中,男性19例,年龄在12-58岁之间,女性20例,年龄在14-68岁之间.对所有患者进行全面的检查,并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采取对症治疗,对患者的治疗情况进行跟踪观察,并对所得数据进行记录.结果:经过治疗,患者的病情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改善,39例患者中,治愈13例,显效10例,有效10例,无效6例,有效率为84.6%,治疗效果较为显著,对患者的康复起到了良好的促进作用.结论:在治疗骨盆骨折合并腹部脏器损伤时,由于病情较为复杂,临床医生应当对患者进行全面的检查,并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进行对症治疗,以有效促进患者的康复.

  • 老年股骨骨折术后抑郁发生率的有关研究

    作者:彭光

    目的:社会支持对股骨骨折术后患者的精神状态的影响,分析产生抑郁状态的原因及通过护理干预后对患者精神状态的影响.方法:研究观察150例患者,设置对照组病例150例,通过对观察组采取家庭支持、医疗护理、单位协助等不同的角度进行支持,以对比观察两组患者的抑郁发生情况,以及患者的术后康复情况.结果:对照组的150例患者中出现抑郁情况共有70例,占构成比的46.7%;观察组的150例患者中出现抑郁状态的患者共10例,占观察组人数的6.7%.患者的术后康复情况与社会支持总分、主观支持呈正相关;康复过程中患者要求的项目依次为家属的帮助、功能锻炼、护理人员的帮助、随访、接受宣传.结论:股骨骨折术后患者需要家人及护理人员的悉心照料、社会支持及心理健康教育,两组患者发生抑郁情况具有显著的统计学差异.

  • 前列地尔联合奥扎格雷钠治疗糖尿病肾病临床疗效观察

    作者:迟鹏威

    目的:探讨前列地尔联合奥扎格雷钠治疗糖尿病肾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我院2006年7月至2011年7月糖尿病肾病80例,随机分为两组各40例.对照组40例,治疗组40例.对照组:给予糖尿病肾病饮食、戒除不良生活习惯、嗜好、适当运动、减轻体重.根据空腹血糖浓度合理使用口服降血糖药物和(或)胰岛素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前列地尔每日1次10μg,奥扎格雷钠每日1次80mg静滴,疗程4周.结果:治疗组有效率85.0%,明显高于对照组55.0%.差异有显著性(P<0.05).经治疗后,治疗组的血压不降低,血肌酐、尿微量蛋白及尿微量蛋白排泄率(VAE)明显降低,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前列地尔联合奥扎格雷钠治疗糖尿病肾病疗效满意.

  • 易善复治疗中度乙型病毒性肝炎30例临床观察

    作者:朱秀松

    目的:观察易善复对乙型病毒性肝炎保肝降酶的临床疗效.方法:60例乙型肝炎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30例)和对照组(30例),对照组给予甘草酸二铵胶囊每次150mg,每日3次,治疗组给予易善复每次456mg,每日3次.两组治疗疗程均为4周,治疗结束后进行疗效分析.结果:两组临床疗效比较,总有效率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症状体征均消失或改善,治疗组疲倦乏力、纳差、肝区不适、面色晦暗改善率较对照组明显(P<0.05);两组治疗后TBIL、ALT、AST均较治疗前下降(P<0.01),组间比较,治疗组下降更明显(P<0.01).结论:易善复在乙型肝炎治疗中保肝降酶疗效明显,用药安全.

  • 脑卒中后遗症的康复疗养

    作者:张友娟

    目的:对脑卒中后遗症疗养员疗养康复方法及效果进行研究和分析.方法:以我院疗养的52例脑卒中后遗症疗养员为研究对象,根据康复疗养方式分为康复组和对照组.对照组实施一般护理,康复对照组给予个性化疗养康复护理.对两组患者的恢复情况进行比较.结果:康复组疗养员康复率及语言功能恢复等方面均优于对照组,两组差异具有统计意义,P<0.05.结论:对脑卒中后遗症疗养员实施科学有效的康复疗养护理有利于提高疗效,缩短恢复时间,改善恢复效果.

  • 脑瘫患儿康复训练对预后的影响分析

    作者:单丽艳

    目的:探讨脑瘫患儿康复训练对预防的影响.方法:选择我院2009年1月至2011年1月收治的脑瘫患儿100例,采用全面的康复训练治疗,对临床预后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本组100例患儿中,治愈11例,显效31例,有效49例,无效9例,总有效率为91%.结论:社会的不断进步使公众对医疗服务质量及健康有了更高的要求,对脑瘫患儿在早期行综合康复训练,包括作业疗法、综合康复治疗法(水疗法、药物疗法、语言疗法、中医治疗、高压氧舱治疗),并加强家长配合,可显著改善预后,提高治愈率,改善患儿生存质量.

  • 多处方治疗仪对300例正常分娩产妇乳汁分泌的影响

    作者:王瑾;史寒飒

    目的:探讨如何才能提高产妇乳汁分泌量.方法:产后应用多处方治疗仪催乳治疗.结果:泌乳时间提前,并且能增大泌乳量,治疗泌乳不足.结论:多处方治疗仪经调剂的电脉冲刺激泌乳素的分泌,增强乳腺管壁弹力,提前泌乳时间,增大泌乳量,并且能理顺乳腺细胞的排列顺序,疏通乳腺,松解淤积,消除乳腺管不通的乳胀.

  • 干扰素α-1b治疗小儿轮状病毒肠炎

    作者:龚红娟

    目的:观察干扰素治疗小儿轮状病毒肠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80例轮状病毒肠炎患儿随机分成治疗组与对照组,两组均给予饮食疗法、液体疗法等一般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应用干扰素α-1b肌注,对照组静脉滴注病毒唑.结果:治疗组发热、腹泻缓解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结论:干扰素α-1b治疗小儿轮状病毒肠炎疗效明显.

  • 妇科手术后静脉血栓性疾病临床分析

    作者:郑燕芳

    目的:通过对妇科手术患者的资料的分析,研究术后并发静脉血栓性疾病的概率.方法:选取我院于2005年3月份到2010年3月份收治的46例在接受妇科手术后并发静脉血栓性疾病的患者,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妇科手术后静脉血栓性疾病的发病率是0.280%(46/16430).良性疾病发病率0.015%(2/13657)与恶性肿瘤发病率1.587%(44/2773),良性疾病与恶性肿瘤的出现率存在着显著的统计差异.卵巢癌、子宫内膜癌、宫颈癌出现静脉血栓性疾病的概率为3.131%、0.732%、0.693%.接受盆腔淋巴结清扫的患者发生静脉血栓性疾病的风险更高.结论:妇科手术后会带来一定的静脉血栓性疾病风险,特别是盆腔淋巴结清扫与卵巢癌治疗,更易于引发静脉血栓性疾病.针对该并发症,及时地诊断并治疗,能够收到良好的效果.

  • 对缺血性脑血管病侧支循环的探讨

    作者:孙慧鑫

    急性缺血性脑血管病按病因可区分为血栓形成性和栓塞性两大类.临床上将局部脑缺血症状在24小时以内完全缓解者称短暂脑缺血发作(transient,is-chemic.attacks.TIAS),症状持续24小时以上而经过一定时间消失者称可逆性缺血性脑损害.(reversible、is-chemic、neurologic、deficit、RIND),缺血症状持续24小时不消失者称局限性脑梗塞(focal.ceredral.infarction)或脑梗塞.脑血栓形成的常见原因为动脉粥样硬化、好发于大动脉分叉、成角和弯曲处.重叠于动脉粥样硬化上的粥样化血栓形成在颈内脉脉起始为常见.其次为颈内动脉虹吸部、大脑中动脉或前动脉的起始部.椎-基动脉系统的粥样硬化好发于椎动脉起始部及其刚发出小脑后下动脉的远端段和基底动脉的近端段.再次为颅底大动脉的近端分支处.

  • 左氧氟沙星治疗宫颈炎疗效研究

    作者:钟耐女

    目的:采取左氧氟沙星治疗宫颈炎的疗效分析.方法:选取2006年5月~2012年3月于我院妇产科进行宫颈炎治疗的患者4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20例、对照组20例,治疗组的20例患者使用左氧氟沙星和阿奇霉素共同治疗的方式,对照组单纯使用阿奇霉素口服的方式,治疗时间为3周,治疗1.5月后进行随访记录.治疗组有14例患者完全痊愈,4例患者有显著效果,1例患者病情进步,1例患者治疗无效,95%的总有效率,5.4%的治疗复发率;20例对照组中有6例患者完全痊愈,4例患者有显著效果,3例患者病情进步,7例患者治疗无效,65%的总有效率,39%的治疗复发率.对比治疗组和对照组各项治疗效果、总有效率,复发率存在明显差异(P>0.05).结论:左氧氟沙星治疗宫颈炎疗效明显,值得广泛推广.

  • 原发性甲状腺功能减退症的临床分析

    作者:范亚红

    甲状腺功能减退症简称甲减,是由多种原因引起的甲状腺激素合成、分泌或生物效应不足所致的一种全身代谢减低综合征.其病理特征是粘多糖等在组织和皮肤中堆积,严重者表现为粘液性水肿.因其起病隐袭、临床表现多种多样且不典型而被忽视,导致误诊率高,替代疗法是目前治疗甲减较为有效的方法.

  • 老年吸入性肺炎患者临床分析

    作者:张华

    目的:总结老年吸入性肺炎临床特点、诊断及治疗要点.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0年5月-2011年12月收治的45例老年吸入性肺炎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老年吸入性肺炎临床表现为寒战、发热、胸痛、咳嗽、咳铁锈色痰;肺部检查可见语颤增强,叩诊实音;主要通过胸部X线、CT检查、血象检查及痰的细菌学检查进行诊断和鉴别诊断;根据患者身体状况给予制定合理的治疗方案,提高治疗有效率.结论:透彻认识老年吸入性肺炎的临床特征,结合患者实情制定治疗方案能够有效提高患者生存质量.

  • 常用免疫学检测对乙型肝炎诊断的临床意义

    作者:李祎

    在对乙型肝炎的早期诊断中,曾参照的血清免疫学乙型肝炎病毒这一检验标准的临床意义显得不足,而运用PCR免疫方法对血清中HBV-DNA检测,同时结合免疫组化法对肝组织HBsAg、HBcAg检测,结果显示血清HBVM阴性难以彻底清除HBV感染的存在.为了给肝炎患者的后期治疗提供临床指导,深入研究血清中HBVM阴性的相关问题很有必要.

  • 危重症患者采取镇痛镇静治疗的临床疗效分析

    作者:陈高科;陀子能;袁炳斌;陈伟鹏;吕锐

    目的:探讨危重症患者采取镇痛镇静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08年2月~2011年2月期间在我院接受镇痛镇静治疗的患者80例,所有患者均采用咪唑安定、丙泊酚和芬太尼进行镇静、镇痛.结果:所有患者在用药后均能迅速起到镇痛镇静作用,有效率高达100%.用药后所有患者的气道峰压均下降,氧分压和氧饱和度上升,呼吸频率比用药前明显减慢,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患者的心率、平均动脉压及中心静脉压均较用药前有不同程度的下降(P<0.05).讨论:对危重患者实施镇痛镇静治疗能起到明显的抗焦虑作用,减少学动力学变化,降低患者的疼痛程度,有利于危重患者的顺利治疗.

    关键词: 危重症 镇痛 镇静 疗效
  • 持续静脉静脉滤过治疗(CVVH)联合生长抑素治疗重症胰腺炎的疗效观察

    作者:吕锐;陀子能;袁炳斌;陈高科;陈伟鹏

    目的:探讨持续静脉静脉滤过治疗(CVVH)联合生长抑素治疗重症胰腺炎的治疗效果.方法:将我院从2005年10月到2012年4月共收治的120例确诊重症胰腺炎患者,随机平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的60例患者给予持续静脉静脉滤过治疗,观察组的60例患者在对照组治疗方法的基础上加以生长抑素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的治愈率、死亡率、平均治愈时间存在着显著的差异(P<0.05).结论:对于重症胰腺炎患者,给予持续静脉静脉滤过治疗联合生长抑素治疗,具有显著的治疗效果,可以有效降低死亡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盐酸利多卡因在老年男性患者导尿中的应用

    作者:瞿世华;周卫平;张娟明

    导尿是临床常见的护理技术.由于男性患者尿道的个体差异、精神状况等因素,插尿管时会不同程度的出现尿道痉挛,甚至尿道损伤,给患者带来极大的痛苦,尤其是老年男性患者.为了体现人性化的护理理念,减轻患者因导尿带来的痛苦和不适,我科室从2011年7月至2012年6月将盐酸利多卡因应用于老年男性导尿术中,收效良好.

  • 复方甲氧那明治疗咳嗽变异性哮喘的疗效观察

    作者:杨国华

    目的:观察复方甲氧那明胶囊治疗咳嗽变异性哮喘的临床疗效.方法:将确诊的68例咳嗽变异性哮喘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35例和对照组33例,两组每天均给于糖皮质激素布地奈德200~400μg/日吸入治疗,必要时加用β2-受体激动剂沙丁胺醇气雾剂,每次100μg;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给予复方甲氧那明胶囊2粒,每日3次,口服,治疗8周观察疗效.结果:两组咳嗽频率评分均显著减少,肺功能指标:第一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FEV1与用力肺活量(FVC)的比值(FEV1/FVC%)均显著提高(P均<0.01),且观察组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复方甲氧那明可有效的控制咳嗽变异性哮喘的症状,进一步改善肺功能.

  • 奥美拉唑联合铝碳酸镁治疗胃溃疡的疗效观察

    作者:彭兴平

    目的:探讨奥美拉唑联合铝碳酸镁临床治疗胃溃疡.方法:将120例胃溃疡患者随机分成3组,每组40例,第一组单独给予奥美拉唑,第二组单独给予铝碳酸镁,第三组给予奥美拉唑联合铝碳酸镁治疗,治疗2个月后观察比较临床效果.结果:奥美拉唑组总有效率为77.50%,铝碳酸镁组总有效率为75.00%,联合组总有效率达到90.00%,两个单用组与联合用药组临床疗效比较均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采用奥美拉唑联合铝碳酸镁方案治疗胃溃疡可以提高临床疗效,是奥美拉唑抑制胃酸分泌与铝碳酸镁增强胃粘膜保护共同作用结果.

  • 头孢克洛治疗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的临床疗效观察和不良反应分析

    作者:高晓

    目的:通过对头孢克洛治疗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的临床数据进行分析,探知头孢克洛临床药效和用药安全性,以达到指导临床用药的目的.方法:搜集2000名使用头孢克洛和1000名使用其他抗生素(一代和二代)治疗慢性支气管急性发作的临床数据,对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头孢克洛对慢性支气管炎的急性发作具有较好的治疗作用,整体有效率可达91%,较同类抗生素有优势,且其临床不良反应的总体发生率约为2.55%,出现严重不良反应的比率约为0.005%,临床用药较为安全.

  • 探讨突发性耳聋的治疗

    作者:郭广忠

    目的:本文主要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观察以中药为主治疗突发性耳聋患者的效果.方法:本文随机选择116例突发性耳聋病人,并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58例.结果:治疗组的治愈率为91.9%,而对照组的治愈率为78.6%,这证明治疗组疗治疗效果大于对照组,即显著差异性P<0.05.结论:以中药为主的中西医结合治疗方法对突发性聋的治疗具有很好的疗效.

  • 剖宫产术后镇痛观察

    作者:赵元杰

    疼痛的解剖和生理.疼痛是通过感觉神经包括有髓A&纤维和无髓的C纤维传递致痛物质其介子包括前列腺素、缓激肽、5-羟色胺、组胺、白三烯、神经肽、钾离子、P物质和其它细胞因子.机体疼痛表现不同程度的躯体和内脏疼痛,通过内脏神经、躯体神经传入纤维在脊髓水平汇合,引起相应的疼痛.术后疼痛是人体受到手术伤害刺激后的一种反应,它与术后并发症密切相关,调查发现,约95%的手术病人会对疼痛的惧怕而引起担心、焦虑和不安,有些则引起心慌、血压增高.术后因疼痛而不敢用力呼吸、咳嗽及转动体位,分泌物不易排出,引起肺不张和肺部感染等.

  • 妊娠期肝内汁淤积症临床分析与处理

    作者:张忠碧

    目的:探讨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intrahepatic cholestasis of pregnancy)的妊娠结局预处理.方法:采用回顾性方法分析2007年初至2011年9月就治于本院45例ICP患者的早产、新生儿窒息、肝功能异常等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妊娠期ICP早产率66.7%.结论:妊娠期ICP易发生早产、肝功能异常,应重视此类疾病的治疗.

  • 四联法治疗胃溃疡的临床应用研究

    作者:杨浩;王建斌

    目的:探讨克拉霉素、阿莫西林与奥美拉唑、果胶铋四联法治疗胃溃疡的临床效果.方法:对100例经胃镜病理证实的胃溃疡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分别采用四联法治疗2周,疗程结束4周后复查胃镜,评价两组患者幽门螺旋杆菌根除率和溃疡治愈率.结果:观察组患者的痊愈率和幽门螺旋杆菌转阴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采用红霉素、甲硝唑、奥美拉唑和果胶铋四联法治疗胃溃疡的临床效果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浅析胰腺内分泌肿瘤的诊断

    作者:贺明庆

    所谓胰腺内分泌肿瘤(PET)是一种非常罕见的肿瘤,一般发生于胰岛细胞,也有可能在胰腺腺泡和胰管之间的内分泌细胞中发生.可以将这类肿瘤按功能的存在与否进行分类,一种为内分泌功能,如胰岛素瘤和血管活性肠肽瘤等,另一种为无功能神经内分泌肿瘤,泽类肿瘤的血清激素等都是正常的,但是临床症状十分不明确.在确定和胰岛素肿瘤的类型和进行相关诊断时,内分泌因素占据了极其重要的作用,而且术前的定性诊断比较困难,本文通过对胰腺内分泌肿瘤的常见临床特征进行分析,提出诊断中的方法和注意事项,希望能有助于实际生活中的临床判断.

  • 马铃薯片外敷防治恶性肿瘤化疗患者化学性静脉炎疗效观察

    作者:陈渊;陈雪芬;惠亚珍;李春庆

    目的:探讨应用新鲜马铃薯片外敷的方法防治恶性肿瘤化疗患者化学性静脉炎疗效及依从性.方法:2010年1月至2011年12月在本病区化疗的部分拒绝采用PICC的患者31人,分为马铃薯湿敷组16例和硫酸镁湿敷组15例.选择弹性好、走向直的血管,常规消毒进行静脉穿刺.静脉炎判断标准按美国静脉输液护理学会所规定的标准.结果:湿敷前两组患者静脉炎情况无统计学差异.马铃薯组经过新鲜马铃薯片敷贴后均无出现3度静脉炎,对严重静脉炎,马铃薯组疗效优于硫酸镁组,且依从性较好.结论:从患者的依从性、方便性和减轻经济负担的角度考虑,马铃薯片湿敷对于拒绝应用PICC的患者和乐于自我护理的患者是一种很好的选择.

  • 泌尿系造影的干预分析

    作者:欧阳乐川

    目的:静脉泌尿造影(IVP)是较常用的临床影像学检验方法,分析探讨泌尿系造影的有关注意事项.方法:综合2007-2008年所选的240例做泌尿系造影的患者资料进行分析比较,检查患者泌尿系有无结石、畸形等情况.结果:通过给患者进行泌尿系造影检查,对医生的及早诊断和治疗起到了绝对性作用.结论:通过泌尿系造影检查不仅可以显示出患者肾脏的大小、肾盂肾盏的结构以及输尿管的畅通情况,而且对于患者的肾脏分泌和排泄情况的诊断具有很重要的意义,泌尿系造影的操作简便、费用低,到现在为止成为泌尿系疾病的首选检查方式.

  • 扁桃体切除术后严重出血原因分析及治疗

    作者:傅铭港

    目的:分析扁桃体切除术后严重出血的原因,研究并探讨扁桃体切除术后出血的预防及治疗.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耳鼻咽喉科于2000年5月-2011年1月期间收治的扁桃体切除术后并发出血的病例资料.结果:352例患者中,术后出血者16例,出血率为4.55%,男12例(12/214),女4例(4/138);原发性出血13例,继发性出血3例;大量出血2例,中量出血4例,小量出血10例.全部出血者都及时进行止血,均痊愈出院.结论:扁桃体切除术后出血应考虑到各种可能引起出血的因素,如患者自身因素、术后护理、技术操作等.需严格了解手术的适应症及禁忌症,重点在于预防,降低扁桃体术后的出血率,而一旦出血现象出现,根据出血部位、性质、范围、出血量的多少及局部感染情况而实施不同的止血办法.

  • 妊娠期外阴阴道的诊治及对阴道分娩的影响

    作者:张菊

    目的:探讨妊娠期外阴阴道炎的诊治及对分娩时造成的影响,即会阴、阴道严重裂伤,阴道壁血肿,缝合更困难.妊娠期由于雌激素作用导致阴道微环境改变,妊娠期阴道炎发病率,复发率较高,尤其是较严重的外阴阴道炎可能会导致严重的阴、阴道严重裂伤,甚至可能会发生会阴三度裂伤,故对于严重的外阴阴道炎可考虑放宽剖宫产指征.方法:阴道裂伤及阴道壁血肿,导致缝合困难50例进行分析,并进行比较.结果:两者均有利弊,但对于较严重的外阴阴道炎行剖宫产术利大于弊,且新生儿感染很少,而经阴道分娩的可能会发生新生儿感染.

  • 老年人上消化道溃疡穿孔68例诊治体会

    作者:冯德友;张晓阳

    目的:探讨老年人上消化道溃疡穿孔的治疗方法.方法:分析近10年来外科收治的68例老年人上消化道溃疡穿孔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非手术治疗5例,2例治愈,3例中转手术治疗;手术治疗66例(其中3例为保守治疗无效后中转手术的);治愈56例,10例死亡.死于心肺功能衰竭4例,感染性休克2例,肾衰竭4例.结论:若无明显手术禁忌,手术治疗的方法应结合患者的局部情况、机体的整体状况,以抢救生命,减少并发症为主要导向,宜争取早期手术,术式力求简单.

  • 溶血标本对临床生化检验结果的影响

    作者:庞伟

    目的:探讨溶血标本对临床生化检验结果的影响.方法:选取80份正常血标本,提取血清进行临床相应生化项目检验,再对80份血标本进行处理使之产生轻度溶血和重度溶血两种效果,分别提取轻度溶和重度溶血标本的血清,进行上述相应生化项目检验,对未溶血、轻度溶血和重度溶血标本的生化检验结果进行比较.结果:溶血标本对大多数生化项目检测结果均有影响,血清钾、ALT,LDH等影响大,AST、ALP、CKMB等次之,溶血对TG、HDLC、APOA、APOB、IgA、IgM、C3、C4、CsyC等9项检测结果影响不明显.结论:溶血标本会影响临床多项生化检验结果的准确性,临床检验室工作中要注意筛查标本质量,对溶血标本检测结果应根据其影响情况给予适当表述.

  • 创伤性血气胸并发呼吸窘迫综合症诊治探索

    作者:于文福;郑志鹏;解贵柱;付检韬;汤继泉

    大部分胸部创伤血气胸患者在胸腔闭式引流条件下,依靠自主呼吸和吸氧可以满足动脉氧合而治愈,但在并发呼吸窘迫综合症时必需应用机械通气来纠正低氧血症;急性肺损伤是多器官功能障碍衰竭的始发事件,是一组独立综合征的部分,除应用抗生素外要及时发现隐蔽的感染灶,并彻底清除充分引流尽快缩短感染治疗时间,是治疗成功的关键.

  • 关于产后出血的原因及因素分析

    作者:霍瑞美

    目的:本文将分析孕产妇发生产后出血的原因及高危因素,以避免孕产妇发生产后出血的症状,及防治产后出血的有效措施.方法:对产妇分娩后出血量进行测量,并对胎儿、胎盘及孕产妇自身基本情况进行记录,做出统计学分析,用于判断导致产妇经过分娩后发生产后出血的原因以及对产妇经过分娩后发生产后出血高危因素的分析.结果:由于各种原因导致产妇发生宫缩乏力是造成产妇在进行分娩后发生产后出血的主要原因,其次为胎盘因素引起产妇进行分娩后发生产后出血.有分娩史的经产妇,或发生双胎妊娠、胎盘早剥、前置胎盘、分娩巨大儿、瘢痕子宫以及发生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均可成为产妇分娩后发生产后出血的高危因素.结论:医护人员应采取综合措施,及时并且全面地掌握孕产妇的实际情况,充分做好产后出血的预防工作,若发生产后出血应进行及时有效的救治,才能真正降低产后出血的发生率及产妇因产后出血造成的死亡率,保证孕产妇的生命安全和健康.

  • 五感训练对3-6岁轻度智力低下儿童智能干预观察

    作者:张敏;陈霄

    目的:通过五感训练对3-6岁轻度智力低下儿童智能干预,以提高患儿智能水平.方法:选取我院3-6岁轻度智力低下儿童5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25例,对照组25例.观察组进行五感训练;对照组进行传统家庭训练.疗程3个月.对治疗前后通过智力量表[1]测定每位儿童的IQ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儿童智能较对照组儿童智能明显提高.结论:五感训练能明显提高轻度智力低下儿童的智能,减轻家庭及社会负担.

  • 桡骨头骨折治疗中人工桡骨头置换的应用分析

    作者:丁永利

    目的:探讨桡骨头骨折治疗中人工桡骨头置换的应用分析.方法:选取我院在2007-2010年收治的77例桡骨头骨折患者,其中,男性40例,年龄在29-68岁之间,女性37例,年龄在31-74岁之间,所有患者均经临床诊断为桡骨头骨折.将77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39例,对照组38例,观察组患者采用人工桡骨头置换术进行治疗,对照组患者采用桡骨头切除术进行治疗,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情况进行跟踪观察,并记录所得数据.结果:经过治疗,两组患者的病情均有一定程度的改善,77例患者中,观察组39例患者,治愈21例,显效8例,有效7例,无效3例,有效率为92.3%,对照组38例患者,治愈16例,显效9例,有效5例,无效8例,有效率为78.9%.结论:在治疗桡骨头骨折疾病的过程中,采用人工桡骨头置换术进行治疗的效果较为显著,对于患者病情的改善有较大的帮助,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 52例老年人胃溃疡患者应用川芎嗪治疗的效果

    作者:王细平

    目的:对应用川芎嗪对患有老年胃溃疡的患者进行治疗的临床效果进行研究分析.方法:抽取104例老年胃溃疡患者病例,将其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平均每组52例,对照组患者进行常规止酸抗炎治疗;治疗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应用川芎嗪进行治疗.结果:治疗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出现不良反应的人数明显少于对照组;血液流变学改善幅度明显大于对照组.结论:应用川芎嗪对患有老年胃溃疡的患者进行治疗的临床效果非常明显.

  • 浅析妇科炎症的治疗与预防

    作者:张仁果

    妇科炎症容易造成疾病的扩散,当慢性附件炎,慢性宫颈炎,慢性盆腔炎等疾病发生时很容易造成女性不孕症的发生以及宫外孕的危险.有资料记载患有妇科炎症的女性得宫颈癌的几率要大很多,研究妇科炎症的治疗以及预防措施显得尤为重要.本文从妇科炎症的症状出发,重点分析了妇科炎症的常规治疗以及预防措施.

  • 生物反馈疗法对提高脑瘫患儿肌力的研究与应用

    作者:胡红梅;楚春岭;颜丹丹;刘爱民;杜洪荣

    目的:观察生物反馈对提高脑瘫患儿肌力的研究.方法:2011年3月-2012年3月在我科治疗的脑瘫患儿33例应用电子生物反馈,与家长不配合用生物反馈治疗的对照组各33例进行疗效总结和分析.两组患儿均接受躯体训练、技能训练、水疗等,治疗组在此基础上使用电子生物反馈疗法.一般治疗时间为20分钟,一天1-2次,一周5天,疗程3个月.结果:两组患儿治疗后,治疗组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结合生物反馈治疗更有效的提高脑瘫患儿的肌力.

  • α-硫辛酸联合前列腺素E1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临床分析

    作者:谢爱萍

    目的:探讨α-硫辛酸联合前列腺素E1对2型糖尿病合并周围神经病变的治疗效果.方法:将90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给予α-硫辛酸600mg和前列腺素E1 10μg治疗2周;对照组每日给予前列腺素E1 10μg治疗2周.观察两组治疗前后临床症状体征和神经传导速度的变化.结果:经治疗后,两组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症状体征、神经传导速度明显改善.与对照组相比,治疗组改善更加明显(P<0.05).结论:使用α-硫辛酸联合前列腺素E1治疗,可明显提高2型糖尿病合并周围神经病变的疗效.

  • 探讨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分期与治疗方法

    作者:吾买尔·吐尔逊;买买提·克来木

    目的:探讨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分期与治疗方法.方法:382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临床分期,Ⅰ期(功能障碍期)112例,Ⅱ期(退变失稳期)208例,Ⅲ期(增生狭窄期)62例.分别采用非手术治疗或手术治疗.结果:Ⅰ期非手术治疗87例,手术25例,有效率:91 96%;Ⅱ期非手术治疗154例,手术54例,有效率:91 35%;Ⅲ期非手术治疗42例,手术20例,有效率:83 87%.三期382例病人治愈:143例,好转:202例,未愈:37例.总有效率90 3%.结论:对于LDH目前所有的治疗方法均为缓解症状,而非治愈.治疗方式的选择要以椎间盘突出的病理改变为基础,先行非手术治疗,再考虑手术治疗.

  • 运用序贯疗法治疗小儿支原体肺炎效价分析

    作者:刘立中

    目的:探讨治疗小儿支原体肺炎的疗效和成本.方法:56例小儿支原体肺炎患者采用红霉素、阿奇霉素序贯疗法同阿奇霉素全程疗法对比,比较患儿体温恢复正常、咳嗽停止、住院平均时间和住院平均费用.结果:观察组患儿体温恢复时间为4.32±1.02d,咳嗽停止时间8.14±1.56d,住院时间10.54±2.42d,住院费用845.3±54.2元;对照组患儿体温恢复时间为5.65±1.24d,咳嗽停止时间10.25±1.38d,住院时间14.16±3.18d,住院费用1035.2±36.7元.结论:认为采用序贯疗法能够迅速缓解患者的症状,缩短住院时间降低治疗费用,在临床上值得推广使用.

  • 滴虫性阴道炎中药阴道灌洗治疗73例的临床分析

    作者:任菊霞;倪英荣

    目的:探讨滴虫性阴道炎中药灌洗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分析我所门诊73例滴虫性阴道炎患者的临床治疗资料.结果:本组患者主要采用中药灌洗治疗,有效率达98.63%.结论:中药灌洗治疗滴虫性阴道炎不仅作用有效,而且副作用小,易于接受.

  • 牙列缺损修复对基牙牙体牙髓治疗的要求

    作者:王以河

    目的:研究牙列缺损修复对基牙牙体牙髓治疗的要求.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78例牙科疾病病患,所有患者的患牙均经固定修复,之后重新接受牙体病科治疗,回顾性分析其临床资料.结果:经分析,发现78例患者的治疗过程中,基牙预备前与基牙预备中,分别有7例脱落银汞充填料,8例脱落银汞充填料.5例银汞充填料强度低,出现孔洞,伴随周边沙粒状合金出现.基牙预备后患牙袋修复体期间6例脱落银汞充填料.9例银汞充填料过薄,29例出现固位差.38例患者接受的大面积填充未添加固位钉.结论:牙科治疗中,经过牙体牙髓治疗修复基牙,能确保修复体行使正常功效,同时,新型修复材料与方法的使用对基牙修复的要求更加严格.

  • 剖宫产术后再次妊娠经阴道的临床分析

    作者:张忠碧

    目的:探讨产术后再次妊娠经阴道分娩的可行性,为剖宫产史孕妇的阴道分娩提供临床依据.方法:回顾分析我院5年来有剖宫产占50.8%.结果:48例阴道试产,30例试产成功,成功率过62.5%,18例急诊改行二次剖宫产,占37.5%.无一例子宫破裂,无一例孕产妇死亡,1例新生儿死亡(脐带因素).事实上,剖宫产术后选择阴道试产分娩的成功率较高.结论:剖宫产作为再次妊娠剖宫产的指征是不合理,有选择的阴道试产是安全可行的.

  • 后牙折裂的临床治疗分析

    作者:王以河

    目的:研究与探讨后牙折裂的临床治疗方式.方法:选取我院于2007年3月份到2010年3月份收治的113例后牙折裂患者,回顾性分析其临床资料,观察患者的病情程度、折裂原因以及治疗手段.结果:对患者进行预防性调整,并积极进行牙体牙髓治疗,随后进行全冠修复,113例患者中,95颗折裂牙齿得到保存,康复情况良好,治疗有效率为84.1%.结论:在后牙折裂的治疗中,仔细分析患者病况,有针对性地设计患牙保存治疗方案,并注意修复全冠,能够有效保证治疗效果,值得在临床治疗领域进行广泛的推广与应用.

  • 脑外伤患者认知障碍的特点及康复疗效分析

    作者:再努热·阿不拉汗;阿依努尔·艾尼

    研究综合治疗方法在对脑外伤患者的认知功能障碍的治疗方面的临床实际疗效,通过对脑外伤患者认知功能障碍的特点的介绍,论证有关脑外伤患者认知功能障碍的一些临床疗法的实际效果并对其进行了一定的分析.在对我院接收的63例脑外伤导致的认知功能障碍的患者的临床观察和研究中,发现综合治疗的方法与其他常规性的、非系统性的疗法相比其临床疗效显著,能更好的改善患者的认知功能.

  • 老年人腰腿痛的预防保健措施

    作者:杨富林

    腰腿痛是老年患者中为常见的病痛之一.老年人随着身体内分泌、免疫等方面功能的老化,脊柱的正常组成结构发生变化,失去了正常的力学特征,从而导致腰腿痛的发病率升高.腰腿痛严重威胁着老年人的健康和生活质量.轻者情绪低落,自信心下降,正常社会活动减少;重者可导致瘫痪,完全丧失劳动能力,给社会和家庭造成了严重的负担.

  • 进展性脑卒中患者小剂量尿激酶临床治疗效果观察

    作者:金凯生

    目的:对小剂量尿激酶治疗进展性脑卒中的临床效果进行观察分析,为临床治疗进展性脑卒中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2月~2011年10月收治的80例进展性脑卒中患者的临床资料,随机分为治疗组(40例)与对照组(40例),对照组给予阿司匹林以及复方丹参注射液治疗,治疗组给予小剂量尿激酶治疗,疗程为4周.结果:经过4周的治疗,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5.00%,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7.50%,两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显著性(X2=4.445,P<0.05),治疗组优于对照组.结论:进展性脑卒中患者小剂量尿激酶临床治疗效果显著,有效抑制了脑梗死面积的扩大,保障了患者的生命安全,值得临床应用.

  • 谈谈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后预防胰瘘的措施

    作者:秦文涛

    胰十二指肠切除术是一种复杂且创伤很大的腹部手术,切除范围包括部分胰腺、邻近的十二指肠、胆管下端、部分胃及空肠上端,并且需作胆总管、胰管、胃与空肠的吻合;胰液外引流是多数学者认同的一种简洁安全的方法,附加了空肠袢内引流管的双管引流使得胰、胆液的引流更有效、可靠了,能有效防止术后胰瘘的发生.

  • 针刺配合康复训练治疗脑卒中偏瘫患者60例临床观察

    作者:陈谋

    目的:观察针刺配合康复训练治疗脑卒中偏瘫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120例脑卒中偏瘫病人,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给予针刺配合康复训练治疗,对照组给予单纯针刺治疗,疗程满2个月后将两组治疗前后BI指数和FMA积分进行对比分析.结果:治疗前两组的BI指数和FMA积分差异无显著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这两项指标均有不同程度改善,且两组比较差异显著,观察组的改善程度明显大于对照组(均P<0.01).结论:针刺配合康复训练治疗脑卒中偏瘫疗效优于单纯针刺治疗.

  •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临床护理路径的应用

    作者:张秀云

    目的:分析临床护理路径对腹腔胆囊切除术中的护理质量,以达到减少患者住院天数的目的.方法:将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临床护理路径分为准备阶段、制定路径阶段、实施路径阶段和检测评价及改进路径阶段.结果:实施临床护理路径能提高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护理质量.结论:实施临床护理路径能合理调配护理资源,节约成本,达到提高护理工作的效率.

  • 运用中药经验方养心健脾汤治疗亚健康状态心脾两虚型的临床观察

    作者:柯彤;杨建军;赵广利;凌云;周桂娇

    目的:观察中药经验方养心健脾汤治疗亚健康状态心脾两虚型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011年1月至2012年5月我院中医科门诊诊断为亚健康状态(心脾两虚型患者)的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研究组50例,服用中药经验方养心健脾汤;对照组50例,服用传统中药经方归脾汤.分别在治疗30天后,使用"亚健康状态治疗成绩评分表"对两组患者进行疗效评定.结果:研究组50例,治愈31例(62%),显效10例(20%),有效5例(10%),无效4例(8%),总有效率为92%;对照组50例,治愈15例(30%),显效13例(26%),有效8例(16%),无效14例(28%),总有效率为72%(P<0.05).结论:运用中药经验方养心健脾汤治疗亚健康状态心脾两虚型疗效确切,易于实施,临床上可进一步推广.

  • ICU心脏术后患者失眠的原因分析及护理对策

    作者:王迎

    对我科2009年~2011年心脏手术后120例患者睡眠状况及失眠的原因进行调查,探讨减少心脏术后患者失眠的有效护理措施.通过临床分析发现:患者生理方面(包括术后疼痛、导管的存在、不适的手术后体位)和心理方面(担心预后、经济负担)是失眠的主要原因,环境因素、医务人员因素是次要原因.我们护理人员通过细心观察,采取准确、可靠有效的护理措施,减少失眠的发生率,保证病人手术后顺利康复.

    关键词: 心脏术后 失眠 护理
  • 通过护理干预对社区COPD患者肺功能及生存质量的影响

    作者:温燕红

    目的:评价(探讨)对缓解期COPD患者实施社区护理干预后效果.方法:将186例社区缓解期COPD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93例和干预组93例,对照组行基础护理,干预组行综合护理干预.结果:干预组各项肺功能检查指标优于对照组,气短症状较对照组明显减少,生存质量各项评分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社区综合护理干预能够有效延缓COPD缓解期病人病情发展,促进其肺功能康复,提高病人生活质量和生命质量.

  • 心理干预对成年癌症患者生活质量影响的系统评价

    作者:高建春;郭彦萍

    目的:系统评价心理干预对成年癌症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计算机检索PubMed、EMBASE、MEDLINE、Cochrane Library、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万方数字化期刊群、维普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等2000-2012年发表的相关随机对照试验(RCT),利用RevMan5.0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11篇RCT,包括1189名成年癌症患者,其中干预组641名,对照组548名.Meta分析结果显示,心理干预组和对照组在干预后癌症患者生活质量得分上有统计学差异(SMD=1.33,95%CI:0.41~2.24).结论:实施心理干预能有效改善成年癌症患者的生活质量.

  • 家庭护理干预对前列腺增生患者生命质量及主观幸福感的影响

    作者:李晶;张瑞丽

    目的:研究家庭护理干预对前列腺增生患者生命质量及主观幸福感的影响.方法:选择良性前列腺增生患者,随机分为给予家庭护理干预的观察组和给予普通护理的对照组,观察前列腺症状、主观幸福感、生命质量、自我护理能力和社会支持情况.结果:观察组的IPS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MUNSH评分、QOLS评分、ESCA评分、社会客观支持评分、社会主观支持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家庭护理干预能够有效提高患者的主观幸福感、生命质量和自我护理能力,增加所得到的社会支持,具有积极的治疗意义.

  • 低分子肝素钙在急性脑梗塞治疗中的应用

    作者:凌孟晖;吴敏玲;江慧玲

    目的:探讨低分子肝素钙在急性脑梗塞治疗中的临床效果,为临床治疗急性脑梗塞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选取本院2010年2月~2012年2月收治的74例急性脑梗塞患者,按照治疗方法分为观察组(37例)与对照组(37例),对照组给予低分子右旋糖酐、血栓心脉宁片以及肠溶阿斯匹林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低分子肝素钙进行治疗.治疗结束后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与不良反应.结果:在治疗第2周的时候,观察组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情况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总有效率为86.49%,对照组总有效率为67.57%,两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显著性(X2=8.754,P<0.05),观察组要优于对照组;两组患者不良反应率比较差异没有显著性(X2=2.246,P>0.05).结论:低分子肝素钙治疗急性脑梗塞效果显著,不良反应小,可以迅速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脑血管畸形破裂致颅内血肿的急诊治疗

    作者:梁恩

    目的:探讨脑血管畸形破裂致颅内血肿的急诊治疗.方法:选取我院在2006-2010年间收治的75例脑血管畸形破裂致颅内血肿患者,其中,男性40例,年龄在9个月-77岁之间,女性35例,年龄在2-79岁之间.所有患者均经临床诊断为脑血管畸形破裂致颅内血肿.将75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38例,对照组37例,观察组患者采用颅内血肿清除+血管畸形切除治疗,对照组患者采用保守治疗,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情况进行跟踪观察,并记录所得数据.结果:经过一系列的治疗,两组患者的病情均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改善,效果显著,75例患者中,观察组38例,显效19例,有效13例,无效4例,死亡2例,治疗有效率为84.2%,对照组37例,显效15例,有效12例,无效6例,死亡4例,治疗有效率为73%.观察组的治疗效果显著优于对照组治疗的效果,对患者病情有较大帮助.结论:在治疗脑血管畸形破裂致颅内血肿疾病时,采用颅内血肿清除+血管畸形切除方法治疗的效果较为显著,对患者的病情改善有较大的帮助,因此,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 探讨性病患者心理问题及护理干预措施

    作者:闫小维

    目的:根据门诊上百例性病患者的表现及叙述,通过焦虑自评及抑郁自评等量表对其进行统计分析,发现大多数性病患者存在不同程度的心理问题,依据问题进行护理干预.方法:通过深入分析性病患者的心理状态,设置干预组和对照组,对干预组患者探索性地、有针对性地对给予一定护理干预措施.结果:发现两组患者在治疗效果上有显著的差异性(P<0.05).结论:通过本研究呼吁对性病患者在采取单纯药物治疗的同时,辅以积极心理干预,充分调动患者主观能动性,消除患者恐惧、焦虑等心理障碍,从而缩短治疗时间,提高性病治愈率和患者的生活质量,真正实现医疗和护理相辅相成,相互促进,发挥佳治疗效果.

    关键词: 性病 心理问题 护理
  • PBL教学法在脑血管意外的康复教学中的应用

    作者:王迅;张娣;杨礼跃;左天香

    目的:探讨脑血管意外的康复开展PBL教学的效果.方法:实验组采用PBL教学,对照组采用传统教学,通过理论考试和问卷调查分析教学效果.结果:实验班大部分学生接受PBL教学,并在自学能力、理解分析问题能力等方面得到了提高.结论:PBL教学有效提高脑血管意外的康复教学质量,提高学生学习兴趣.

  • 血管内支架植入术治疗脑动脉盗血综合征疗效观察

    作者:林涛;蔡军

    目的:探讨血管内支架植入术治疗脑动脉盗血综合征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在2006-2010年间收治的77例脑动脉盗血综合征患者,其中,男性44例,年龄在47-79岁之间,女性33例,年龄在49-81岁之间,所有患者均经临床诊断为脑动脉盗血综合征.将77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40例,对照组37例,观察组患者采用血管内支架植入术治疗方法,对照组患者采用保守治疗方法.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情况进行跟踪观察,并记录所得数据.结果:经过治疗,两组患者的病情均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改善,77例患者中,观察组40例患者,显效19例,有效16例,无效5例,有效率为87.5%,对照组37例患者,显效15例,有效13例,无效9例,有效率为75.7%.观察组治疗的效果要显著优于对照组治疗的效果,对于患者病情的改善有较大帮助.结论:在治疗脑动脉盗血综合征疾病时,采用血管内支架植入术方法治疗的效果较为显著,对于患者病情的改善有较大帮助,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 平衡针配合龙氏正骨推拿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研究

    作者:胡德明;郭炯光;刘勇;徐尼亚;陈柏谦;罗启年

    目的:通过对照研究,观察平衡针配合龙氏正骨推拿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80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对照组A和对照组B,每组各60例,观察治疗前后3组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Oswestry腰椎功能障碍指数与临床疗效,并随访6个月.结果:3组治疗均可减轻疼痛,改善腰椎运动功能,同治疗前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对比,治疗组疗效优于2组对照组(P<0.05),对照组间疗效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平衡针配合龙氏正骨推拿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较好.

  •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围手术期的护理

    作者:李科霖

    目的:讨论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围手术期的护理.方法:对30例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病人术前评估足背动脉,测激活全血凝固时间(ACT),指导患者床上大小便.做好心理护理.术后密切观察患者生命体征,尿潴留,心绞痛、心律失常等临床表现,准确记录每小时尿量和24小时出入量,对术后发生心绞痛患者给予舌下含服硝酸甘油或氧气吸入,观察病人的生命体征,连续心电监护,遵医嘱静脉对症用药.结果:30例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患者均得到控制,4例冠状动脉内支架植入术后患者发生持续性心前区疼痛后,急送导管室行冠状动脉造影,经做相应处理后,2例患者心绞痛症状缓解,1例患者由于心功能衰竭、心源性休克抢救无效而死亡.结论:做好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围手术期护理对于病情恢复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 中医正骨手法联合支具治疗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凸的临床研究

    作者:黄柏辉;潘锰;于宝新;郑旭哲

    目的:探讨中医正骨手法联合支具治疗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凸的临床疗效.方法:对2010年1月-2011年6月期间在我院治疗的85例AIS患者进行追踪研究,分为支具治疗组和支具+手法联合治疗组,1年后评价疗效.结果:85例患者进行治疗,并完成随访,其中单纯支具治疗组38例,支具联合手法治疗组47例,支具治疗组病例中,共有腰弯21个,主胸弯22个,胸腰弯6个;支具联合手法治疗组中,腰弯24个,主胸弯27个,胸腰弯9个;随访结果,两组治疗效果明显,Cobb角减小,而支具联合手法治疗,明显优于单纯支具治疗.结论:中医正骨手法联合支具治疗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凸较单纯支具治疗是有效.

  • 红花黄色素联合依达拉奉治疗脑梗死的临床研究

    作者:赵艳

    目的:观察红花黄色素联合依达拉奉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疗效.方法:将10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在西医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红花黄色素注射用灭菌粉末100mg+0.9%氯化钠注射液250mL静脉滴注,1次/d,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依达拉奉30mg,2次/d,疗程均为2周.观察两组的治疗前后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变化并比较治疗效果.结果:两组总有效率、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红花黄色素与依达拉奉联合治疗急性脑梗死疗效较好,无副反应,可明显改善神经功能缺损,降低病死率.

  • 聚焦超声对豚鼠慢性湿疹模型皮肤NGF和SP蛋白表达的影响

    作者:祝青;刁庆春

    目的:观察聚焦超声辐照对神经生长因子(NGF)和P物质(SP)在豚鼠慢性湿疹模型皮肤表达变化的影响.方法:将40只豚鼠随机分成2组,正常组和建模组,每组20只.建模组用2,4-二硝基氯苯制作慢性湿疹动物模型后,自身空白对照,用功率2W聚焦超声辐照一侧,作为辐照组,另一侧空照,作为对照组.超声辐照前,正常组和建模组取皮肤活检,超声辐照后14天,辐照组和对照组取皮肤活检.用SP免疫组化法观察NGF和SP的表达变化.结果:正常组NGF和SP主要表达于表皮中上层,阳性染色浅黄色至棕黄色.建模组,皮损中NGF和SP表达于表皮全层,阳性染色呈棕黄色至棕褐色,明显高于正常组(P<0.001).超声辐照后14天,辐照组NGF和SP表皮角质形成细胞阳性染色变淡,而对照组无明显改变(P<0.001).NGF和SP二者阳性表达呈正相关(P<0.05).结论:在慢性湿疹豚鼠模型中,表皮角质形成细胞NGF和SP表达增强.聚焦超声辐照后表皮角质形成细胞NGF和SP的分泌和表达明显降低.

  • 骨科手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的防治研究

    作者:刘海波;赵枫;曹杰

    目的:分析和阐述骨科手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的防治方式.方法:通过考察和分析40例患者的临床治疗资料.结果:在进行了这40例患者的临床治疗后,这些患者的各项指标和生命体征都达到正常水平,未发生任何严重的并发症,40例患者都能够健康出院.结论:一般来说,因为注入术后制动、仰卧及麻醉术后卧床牵引制动等种种原因,骨折患者容易引起周围静脉舒张等病症,甚至形成下肢深静脉血栓,所以,对于这些患者来说,若要进行有效地骨科手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的防治,加强功能锻炼并进行用药是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及其相应并发症的关键因素.所以,对于医护人员来说,大量有效地健康宣传,是对其进行预防的关键,这样可以更好地帮助患者克服疾病,认识疾病预防的重要性.

  • 改良阴式子宫切除术120例临床分析

    作者:徐莉辉

    目的:分析改良阴式子宫切除术在子宫良性病变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对2005年5月-2008年12月在我院120例行改良阴式子宫切除术(改良组)与30例行传统阴式子宫切除术(对照组)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改良组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肛门排气时间、术后恢复、住院时间及术后病率,均明显少于传统组(P<0.05).改良组子宫大小平均为(403.5±78.2g),传统组为(71.4±22.4g),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但术后疼痛用止痛药例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传统阴式子宫切除术相比,改良阴式子宫切除术具手术时间短,术中出血量少、术野暴露较充分,术后恢复快等优势,是一种安全有效的子宫切除术式.

  • 探讨心理护理干预对糖尿病患者心理状态及治疗依从性的影响

    作者:石惠娟;汪雁;王云

    目的:探讨糖尿病患者经心理护理干预后心理状态及治疗依从性的影响.方法:选取在我院治疗的86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43人,两组在护理干预前给予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A)和焦虑量表(SAS)进行评定,对照组给予糖尿病常规护理,实验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给予心理护理,护理1个月后,再次运用HAMA和SAS进行评定,同时采用昆明医学院陈孜慧报道的方法进行治疗依从性的评定.结果:两组患者在不同护理干预前的HAMA、SAS评分无显著差异(P>0.05),在护理干预后有显著差异(P<0.05);各组组患者在护理干预前后的HAMA、SAS评分有显著差异(P<0.05);实验组患者治疗依从性好的占81.40%,而对照组患者治疗依从性好的占60.47%,X2=4.57,P<0.05.结论:糖尿病患者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加强心理护理干预能较好的改善患者的心理状态和治疗依从性.

  • 小切口胆囊切除不同方法的探讨

    作者:乔君

    胆囊炎、胆囊结石是外科中的多发病、常见病,手术治疗是大多数患者的终选择.自1998年1月~2006年12月,我院手术治疗伴有肝硬化的胆囊结石患者87例,其中采用胆囊硬化疗法42例,现报告如下,我院在传统胆囊切除术的基础上对129例患者施行小横切口胆囊切除术,即所谓的小切口胆囊切除术,由于组织创伤小,恢复快,创口瘢痕不明显,患者乐于接受.现报告如下.

    关键词: 小切口 胆囊切除术
  • 高频电波刀环形电切术联合药物治疗重度宫颈糜烂效果观察

    作者:李学宇;付俐;王艳丽

    高频电波刀环形电切术治疗宫颈疾病能快速切除病变部位,操作简单,手术时间短,切割组织速度快,病人痛苦少,效果好,不需麻醉,切除组织可供病理诊断,伤口愈合后极少形成瘢痕,术后3-6个月宫颈恢复自然状态.术前配合药物治疗,可调节机体免疫力,改善阴道内环境及清洁度,使宫颈及阴道分泌减少,还可消除宫颈局部水肿充血,减少术中流血、术后流液,促进宫颈再生修复,抑制肿瘤细胞生长,使重度糜烂得到缓解,为施行手术提供了良好的条件;术后辅以拔毒生肌散治疗,有清热解毒、凉血、消肿止痛、去腐排脓之功效,又有较广的抗菌抑菌作用,减少流液及伤口脱痂出血,促进创面愈合.

  • 微波配合奥平栓治疗慢性宫颈炎126例临床观察

    作者:刘秋萍

    目的:探讨微波+奥平治疗慢性宫颈炎的临床效果.方法:采用DWY-IV型微波治疗仪配合奥平栓治疗慢性宫颈炎.结果:经2个疗程的治疗后126例患者治疗痊愈84例,显效27例,有效13例,无效2例,痊愈率66.7%,有效率98.4%.结论:微波配合奥平栓治疗慢性宫颈炎临床疗效显著,值得临床,特别是基层医疗机构使用.

  • 动态心电图对冠心病的临床诊断价值

    作者:司玉霞;努尔古丽·库尔班

    目的:探讨动态心电图对冠心病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2009年8月-2011年8月来我院住院的患者进行动态心电图检查,用普通心电图作为对照.用非冠心病者53例作为对照,确定动态心电图在冠心病的诊断中相对敏感性和特异性.结果:在特异度方面动态心电图和普通心电图比较无显著性差异,但在灵敏度方面两者之间有显著性差异(P<0.05).动态心电图的诊断正确率为90.80%,显著高于普通心电图的50.57%.结论:动态心电图检测冠心病安全、经济、无创且敏感性、特异性都较高,值得在临床上推广.

  • 器械子宫复位法在人流中子宫复位中的临床疗效分析

    作者:邓桂华

    目的:临床研究在人流术中采取器械子宫复位法纠正子宫位置的临床疗效分析.方法:本文将选取笔者医院在2010年1月-2012年1月间所收治的254例人流术出现子宫前屈位或后屈位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分析.结果:两组患者经过复位之后,观察组子宫均暂时恢复至平位,而对照组中只有104例患者的子宫均暂时恢复至平位,(P<0.05).术中的疼痛感方面的差异两组患者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中出血量以及手术时间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人流术后出现并发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临床采取器械子宫复位法纠正其异位子宫,整个手术的时间较短、出血量较少及疼痛感较弱,而且纠正率方法与传统手法复位法相比具有显著优势.

  • 耻骨上经膀胱行前列腺摘除术治疗前列腺增生效果观察

    作者:解贵柱;熊志海;于文福;贾元歆;王智慧

    对良性前列增生合并腹股沟斜疝患者在行耻骨上经膀胱前列腺摘除术的同时行聚丙烯网片无张力疝修补术,采用下腹正中切口紧贴腱膜分离,解剖层次简单,损伤小,手术时间短,避免二次手术痛苦,术后恢复快,术野显露同样能达到满意效果.

  • 短刺筋结点治疗前斜角肌综合症50例

    作者:吴世忠

    前斜角肌综合征是由于前斜角肌压迫臂丛、锁骨下动脉而产生的一组血管、神经受压的症候群.笔者近几年来采用短刺斜角肌起点横突处的筋结点治疗该病,报告如下.

  • 超声、X线对比诊断消化道穿孔的应用价值

    作者:刘宏科

    目的:探讨超声、X线腹透对消化道穿孔的诊断价值.方法:随机选择我院101例外科急腹症患者行同期常规X线腹部透视及超声检查,将两种方法对43例消化道穿孔病例的检查结果对照,经统计学处理,进行X2检验.结果:超声、X线腹透对腹腔气体敏感性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25),综合腹腔积气和腹腔积液的超声、X线表现特征,比较二者对消化道穿孔的诊断结果差异却有显著性意义(P<0.005).结论:消化道穿孔时,超声作为一种检查方法既增宽了临床医生的选择视野,又弥补了X线腹透的诸多不足,有助于提高诊断准确性,同时,部分病例还可直接显示穿孔破口,并可发现其它脏器病变,对手术治疗及鉴别诊断都很有意义.

  • 锁骨钩钢板治疗肩锁关节脱位11例临床疗效分析

    作者:莫渊

    目的:观察锁骨钩钢板治疗肩锁关节脱位的疗效.方法:应用锁骨钩钢板治疗肩锁关节脱位(TossyⅢ型)11例.结果:所有患者均获得良好复位和固定,肩锁关节无再脱位.按Karlsson判断标准,疗效优9例,良2例.结论:锁骨钩钢板治疗TossyⅢ型肩锁关节脱位操作简便、固定牢靠、不损伤关节面、并发症少、有利于早期功能锻炼、关节功能恢复快的优点、值得推广.

  • 多排螺旋CT在肺栓塞中的应用

    作者:聂钢

    目的:研究多排螺旋CT在肺栓塞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将本院13例肺栓塞患者的多排螺旋CT资料作为观察组,回顾本院11例肺栓塞患者的单排CT资料,并将其作为对照组,对比两组各级动脉的显示率与各级动脉中血栓的检出率.结果:观察组2~5级血管的显示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2~3级动脉栓塞检出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4~5级动脉栓塞检出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多排螺旋CT可清晰显示4~5动脉的栓塞情况,应用于肺栓塞诊断中检出率更高,可为肺栓塞的临床诊断提供准确依据.

  • 锁骨近端粉碎性移位骨折桡骨远端锁定钛板内固定治疗探析

    作者:张龙生

    目的:探讨锁骨近端粉碎性移位骨折桡骨远端锁定钛板内固定的临床治疗效果,为临床治疗锁骨近端粉碎性移位骨折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2008年10月~2011年2月收治的19例锁骨近端粉碎性移位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19例患者当中,优为16例,良为2例,可为1例,优良率为94.74%.经过6~15个月的随访发现,患者的骨折部位愈合较好,没有出现皮肤坏死感染、螺钉脱出、钛板断裂、畸形愈合或者骨折延迟愈合等问题.结论:骨折桡骨远端锁定钛板内固定治疗锁骨近端粉碎性移位骨折效果显著,患者的术后并发症较少,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J48A型电脑中频透热治疗仪治疗痛症的临床疗效观察

    作者:陈钰;刘静

    北京金豪商贸有限公司是生产医用中频理疗设备的专业厂家.自一九九二年以来,相继开发出"全日康"J18A型、J18Al型、J18A2型、J18B型、J18C型电脑中频治疗仪.现开发出"全日康"第五代产品--J48A型电脑中频透热治疗仪.该仪器将各种波形、频率与热透功能优化组合,设计了30种治疗常见病、多发病的治疗处方.其全新设计,使患者在充分体验治疗舒适的同时,享受到无痛治疗,疗效甚好,是脉冲治疗仪的新变革.为了探索该仪器的临床实用价值,显示其独特的疗效,我们于2003年1月~8月期间,对108例疼痛性疾病患者进行了临床治疗观察.

  • 胃镜诊断十二指肠降部疾病——附13例分析

    作者:曾维琳

    在2844例胃镜检查中发现13例十二指肠降部疾病,其中溃疡5例(38.4%),憩室3例(23.1%),息肉3例(23.1%),乳头及其周围炎性病变2例(15.3%),提示十二指肠降部疾病并不少见,应该将十二指肠降部作为胃镜检查的常规必查部位.

  • 静脉留置针两种留置方法的效果比较

    作者:卢敏;卫勤民;郑英

    应用留置套管针是浅静脉输液患者接受药物治疗和急救及供给营养的方便、快捷、有效的途径.随着静脉输液的发展,在临床输液中,静脉留置针已经被普遍使用.这不仅减轻了患者因反复穿刺造成的痛苦和恐惧,也减少了患者因担心穿刺困难而产生的焦虑,同时也减轻了护士的工作量.临床上一般留置针穿刺送管方式多样,送管成功率差别较大,易导致留置失败,为此我们结合临床穿刺经验,改进了静脉留置针穿刺送管方法,并与常规方法作比较.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 改良腹式横切口与纵切口输卵管绝育术效果比较

    作者:朱其发;郑自立;吴爱平

    随着微创手术在妇产科领域的深入发展,探讨创伤小、恢复快、手术质量高的术式是计划生育服务机构的热点问题.我站自2006年开始探索改良腹式横切口输卵管绝育术,取得良好的效果,现总结分析如下.

  • 经直肠超声引导下前列腺穿刺治疗前列腺脓肿的研究

    作者:艾尼瓦尔·尤努斯

    目的:探讨经直肠超声(transrectal ultrasonography TRUS)引导下前列腺穿刺治疗前列腺脓肿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在2010年1月至2011年11月期间收治的24例前列腺脓肿患者,对其进行直肠超声引导下穿刺治疗,首先用甲硝唑对患者浓腔进行反复全面清洗,直到洗净为止,然后向其注入0.4g丁胺卡那霉素并保留.结果:在24例前列腺脓肿患者中经过一次治疗痊愈的11例,经过两次治疗痊愈的8例,经过三次治疗痊愈的5例,并且穿刺手术成功率为100%,经对患者的术后观察,患者在穿刺治疗后临床症状有所减轻并逐渐消失,所有患者无不良反应及并发症.经3~6个月术后随访,无1例患者复发.结论:经直肠超声引导下前列腺穿刺治疗前列腺脓肿治愈率高,术后无不良反应,治疗效果良好,值得在临床上推荐.

  • 腹腔镜联合胆管镜取石术治疗肾输尿管多发结石的临床效果分析

    作者:吕晓敏

    目的:观察探讨腹腔镜联合胆管镜取石术治疗肾输尿管多发结石的临床效果,并总结其临床意义.方法:选自我院2010年2月~2011年12月期间收治的输尿管结石病患218例,其中有98例为肾输尿管多发结石病患,随机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9例,观察组使用腹腔镜联合胆管镜取石术治疗,对照组使用常规手术治疗,观察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8%;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7.6%,两组疗效比较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使用腹腔镜联合胆管镜取石术治疗肾输尿管多发结石其效果明显,并且创口小,后遗症低,并发症低,恢复快,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 肌肉起止点针刺治疗肩周炎疗效观察

    作者:冷玲

    目的:探讨肌肉起止点针刺对肩周炎患者的影响.方法:选择肩周炎患者70例,随机分成实验组与对照组,每组各35例.实验组用肌肉起止点针刺,对照组用传统针刺,疗程结束后,依据疗效评价标准,观察肌肉起止点针刺治疗法治疗肩周炎的效果.结果:治疗后,实验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肌肉起止点针刺治疗肩周炎,对于改善病变部位疼痛,恢复肩关节功能疗效显著.

    关键词: 肌肉 起止点 针刺
  • 鼻内窥镜下双径路手术治疗40例真菌性上颌窦炎的临床分析

    作者:蔡俊琴

    目的:探讨鼻内窥镜下双径路手术治疗真菌性上颌窦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08年1月~2012年5月我院收治的真菌性上颌窦炎患者共40例,随机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其中实验组患者采用鼻内窥镜下双径路手术治疗,而对照组患者采用采用功能性鼻内镜手术治疗.结果:实验组中治愈16例,有效3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为95.00%;对照组中治愈15例、有效3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为90.00%.两组总有效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在手术后一年内均未出现复发.结论:真菌性上颌窦炎患者可采用鼻内窥镜结合双径路手术进行治疗,其疗效确切,值得临床推广.

  • CT扫描在诊断梗阻性黄疸中的运用体会

    作者:葛宏艳

    目的:分析探讨CT扫描在诊断梗阻性黄疸中的表现,判断其诊断价值,决定其是否可以在临床上使用.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于2008年-2012年经手术或病检确诊的的梗阻性黄疸65例患者的CT扫描资料.结果:经CT扫描后,所有患者显示的胆管梗阻的位置,均与临床诊断证实相符合,同时还能对胆管梗阻定性诊断作出评价.结论:CT扫描对梗阻性黄疸具有较高的诊断价值,且具有无痛苦、无损伤、诊断快等优点,值得临床大面积推广运用.

  • 腹腔镜下多发性子宫肌瘤切除术分析

    作者:李小梅

    目的:采取腹腔镜多发性子宫切除术以及其配合子宫动脉阻断术的效果分析.方法:选取2005年12月~2011年5月于我院妇产科进行手术治疗的患者50例,实行腹腔镜子宫肌瘤切除术的患者有13例,腹腔镜子宫肌瘤切除术加子宫动脉阻断术的患者13例,开腹子宫肌瘤患者24例.结果:24例开腹子宫肌瘤手术患者术后住院时间(7.57±0.75)d,术后排气时间(33.55±7.83)d.单纯采用腹腔镜子宫肌瘤切除术的13例患者,术后住院时间(4.29±0.69)d,术后排气时间(22.49±4.78)d,手术时间(95±31)min,术中出血量(132.5±45.7)ml,手术结束后复发率为25.9%.腹腔镜子宫肌瘤切除术加子宫动脉阻断术的患者手术时间(101±33)min,术中出血量(89.3±17.72)ml,手术结束后复发率为3.8%.结论:采取腹腔镜子宫切除术可以加快康复过程,且会扩大治疗病例的范围,在子宫动脉阻断术的帮助下更加安全有效,术中出血量明显降低,复发率也随之减少.

  • 试谈单臂外固定支架治疗胫腓骨骨折的体会

    作者:董波

    目的:探讨分析单臂外固定支架治疗胫腓骨骨折的临床作用效果,并对其治疗效果进行疗效评定.方法:选自我院骨科科室2005年1月至2007年12月内收治的38例胫骨骨折的患者,并对所有患者实行单臂外固定支架治疗,并在患者治疗之后进行恰当的临床护理,同时对患者进行长期的随访调查,统计分析患者经过单臂外固定治疗后的临床效果,提高患者的治愈率.结果:38例患者经过单臂外固定治疗后,大部分患者的骨折情况愈合良好,患者的关节活动良好,基本恢复正常的生活自理能力,并且患者的固定良好未发生松动以及炎症的发生,其治愈率可达到92.1%,具有较好的临床效果.结论:单臂外固定支架治疗胫骨骨折具有效果稳定、对患者的损伤小、具有较高的治愈率,更有利于对胫骨骨折的治疗,值得临床的广泛使用.

  • 不同清洗方法对金属人流吸管的效果比较

    作者:陈瑞冰

    目的:改进人流吸管的清洗方法;并与传统清洗比较,旨在寻找佳的清洗方法,提高清洗质量.方法:取计划生育室使用的金属人流吸管1000件,随机分为a、b两组,每组样本500件,A组为改进后的清洗方法,多酶浸泡+专业刷洗管腔+高压水枪冲洗+超声波多酶清洗,再用普通方法漂洗消毒.B组为传统清洗方法,用500mg/L含氯消毒液浸泡30分钟+流动水下刷洗.用目测和细菌检测方法比较其清洁质量.结果:清洗后洁净合格率为99%,A组为99.6%,B组为79.2%(P<0.01).管腔内壁带菌率A组0.4%,B组为54.4%(P<0.01),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A组清洗效果佳.结论:选择正确有效清洗方法及合适清洁工具和浸泡液是保证金属人流吸管清洗质量的关键.延长器械使用寿命.

  • 三步疗法治疗肩周炎59例

    作者:蔡民

    目的:探讨注射疗法、针刀疗法、运动疗法结合治疗肩周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分析近年治疗59例患者临床资料.结果:治愈51例,显效7例,有效1例,无效0例.结论:三种治疗方法有机结合,极大地提高了治愈率,缩短了病程,在肩周炎的治疗中取得了满意的疗效.

  • 椎弓根螺钉系统治疗腰椎滑脱的临床观察

    作者:徐晖;肖立军;陈文贵

    目的:对椎弓根螺钉应用在腰椎滑落的临床效果进行观察及分析.方法:选取30例腰椎滑落的患者作为临床研究对象,对患者实现椎体间植骨、腰椎管减压的椎弓根螺钉固定术.结果:术后对30例患者进行为期2年的随访,并对患者术前的临床症状与术后康复状况进行对比,其中28例患者症状完全消失,康复良好,患者显效率为93.33%.结论:椎弓根螺钉在治疗腰椎滑脱临床效果上让人满意,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 如意金黄散在外周静脉保护中的应用

    作者:仇凤霞

    化疗药物刺激性强,毒性大,静脉滴注后对外周静脉刺激局部出现红、肿、热、痛炎性反应,烧灼样疼痛,如果处理不及时或未加处理,严重出现簇疱疹,随后出现局部紫斑、溃疡、坏死,关节僵硬,活动受限,神经病变,静脉怒张等,尤其是刺激性强的药物如:氟脲嘧啶、阿霉素、表阿霉素、长春新碱、长春瑞宾等,因为刺激性药物浓度高,输入速度快,超过了血管缓冲应激的能力,或在血管损伤处堆积,均可使血管内膜受刺激导致静脉炎,不仅给患者带来痛苦,增加经济负担,也给护理人员增加了静脉穿刺的难度和工作量,甚至使患者化疗疗程不能顺利完成,影响疾病的预后,因此,临床上化疗病人保护外周静脉十分重要.

  • 中药治疗感冒后咳嗽的疗效观察

    作者:张艳;傅元陆;巫国平

    目的:观察中药治疗感冒后咳嗽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感冒本身急性期症状消失后,咳嗽仍然迁延不愈60例感冒后咳嗽患者分成两组,对照组予咳必清和扑尔敏等止咳治疗,治疗组予纯中药治疗,疗程共3天,观察两组的疗效.结果:对照组和治疗组均有所改善,但治疗组的疗效优于对照组.结论:中药治疗感冒后咳嗽疗效显著,能明显缓解咳嗽的临床症状.

  • 中药治疗急性脑梗死临床研究

    作者:刘中技

    自2009年2月~2010年8月,以自拟中药方治疗急性脑梗死36例,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现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与方法1.1 病例选择.80例病例(脱落8例)均为在我科住院治疗的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A组)和对照组(B组)各36例.其中A组男20例,女16例;年龄41~69岁,平均年龄(56±12.7)岁;就诊时间为发病后1h~72h.B组男21例,女15例;年龄40~70岁,平均年龄(55±13.8)岁;就诊时间发病后1h~72h.以上病例均经头颅CT证实,两组资料经统计学处理无显著性差异(P>0.05).

  • 小金丸联合桂枝茯苓胶囊治疗乳腺增生症临床效果观察

    作者:殷华;贾珍珍

    目的:观察小金丸联合桂枝茯苓胶囊治疗乳腺增生症的疗效.方法:小金丸2瓶/次(共1.2g)饭后口服,一日2次,并桂枝茯苓胶囊3粒/次(共0.93g)饭后口服,一日3次,一个月经周期为一疗程,共3个疗程.结果:120例患者中,显效89例(显效率为74.1%)、缓解26例(缓解率21.7%)、总有效率为95.8%,无效5例(无效率为4.2%).结论:小金丸联合桂枝茯苓胶囊治疗乳腺增生症疗效确切,无不良反应,价廉,值得推广.

  • 非药物综合疗法治疗中风后遗症25例

    作者:齐欣

    目的:探讨非药物综合疗法治疗中风后遗症的效果.方法:选取50名已确诊的中风后遗症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25例,在不服用任何治瘫药的情况下,治疗组采用以穴位电针为主配合拔罐、刮痧、针刺放血、导平、手法等非药物的治疗方法,对照组只采用穴位电针疗法;统计治疗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作对比,以观察其治疗效果.结果: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后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比较,P<0.01,差异显著,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本观察说明非药物综合疗法治疗中风后遗症效果明显优于单一的治疗方法.

  • 活血化瘀为主治疗脑血管病56例疗效观察

    作者:周新明

    目的:观察活血化瘀法治疗脑血管病的临床疗效.方法:56例脑血管患者在常规神经内科处理的基础上,以自拟活血化瘀基本方辨证加减煎服,每日一剂,连续10天为1疗程,一共进行两个疗程.结果:两个疗程结束后,基本痊愈19例(34%);显效31例(55.2%);有效6例(10.8%);显效率89.2%,总有效率100%.结论:活血化瘀法治疗脑血管病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

  • 中药治疗儿童上气道咳嗽综合症临床研究

    作者:彭万强

    目的:观察中药治疗上气道咳嗽综合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0例上气道咳嗽综合症中医分型属于风痰郁热证患儿随机分为两组各40例.治疗组予中药口服,对照组单用常规西药,两组疗程均为1周.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2.5%,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2.5%,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中药为主治疗儿童上气道咳嗽综合症风痰郁热证临床疗效肯定.

  • 中医辩证与西医结合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疗效观察

    作者:蒋贵平

    目的:观察中医辩证与西医结合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的疗效.方法:将原发性高血压患者160例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各80例,对照组常规只用苯磺酸氨氯地平片口服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进行中医辩证分型,根据各型采用不同方剂治疗,疗程为8周.结果:治疗组的降血压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均示有显著性差异.结论:中医辩证与西医结合治疗原发性高血压,不仅疗效显著,还可调整机体脏腑,阴阳气血,促进整体康复,标本兼治,因而是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的有效方法.

  • 原发性高血压的中医治疗

    作者:梁延东

    目的:探讨中医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的疗效.方法:56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分为肝火亢盛型、阴虚阳亢型、阴阳两虚型和痰湿奎盛型四种类型,采用中医治疗,一个月后评价疗效.结果:56例患者中,38例为痊愈,8例为显效,6例为有效,总有效率为92.9%.结论:原发性高血压采用中医治疗,效果良好,值得推广.

  • 竹叶石膏汤治疗餐后高血糖临床观察

    作者:孟金玲

    笔者自2008年1月-2010年6月以竹叶石膏汤治疗餐后高血糖患者,取得满意疗效,结果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1.1 诊断标准.诊断标准按照1999年WHO公布的糖尿病诊断标准[1];中医辨证分型参照<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的糖尿病中消证候诊断标准[2].

  • 九穴法治疗肝郁脾虚型抑郁症临床观察

    作者:刘伟基;宋永强

    目的:观察九穴法治疗肝郁脾虚型抑郁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24例,分别采用九穴法治疗和西医常规治疗,并进行疗效对比观察.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0%;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0%,两组间疗效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九穴法治疗肝郁脾虚型抑郁症,效果明显,且无副作用,是治疗肝郁脾虚型抑郁症的安全有效方法之一,值得临床推广.

  • 中药治疗高血脂症临床观察

    作者:刘刚

    针对血脂异常者从蠲浊和护肝两个方面给予截源固本治疗是我们多年临床的经验体会.通过采用具有确切降脂作用的药物,按中医理论辨证论治遣药组方,组成蠲浊降脂护肝袋泡茶给予血脂异常者治疗和保健应用,且未发现明显的副作用.由于袋泡茶的效果受浸泡方法、水质、温度和时间影响,量化标准受干扰,使观察结果缺乏说服力.因此我们选用深圳三九单味配方颗粒剂进行临床疗效观察,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 中西医结合治疗膝骨性关节炎临床疗效分析

    作者:陈福生

    目的:探讨分析中西药结合治疗膝骨性关节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8年2月-2011年5月收治的114例,将其随机分为两组,其中57例为治疗组在常规西医疗法基础上行中医推拿及艾灸;剩余57例为对照组进行常规西医治疗,比较两者治疗效果.结果:治疗1个月后治疗组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膝骨性关节炎的临床效果优于单纯西药治疗,值得在临床上推广.

  • 自制膏药外治配合中药汤剂内服治疗附骨疽临床疗效观察

    作者:王卫华

    目的:探讨自制膏药外治配合中药汤剂内服治疗附骨疽临床疗效.方法:对16例附骨疽患者使用自制膏药外治配合仙方活命饮加减内服,连续治疗2个月评价其治疗效果.结果:胫骨9例;股骨3例、肱骨3例、桡骨1例.16例患者痊愈11例;显效3例,有效1例,中途1例因口服药物依从性差,放弃中药内服而改西药治疗视无效.总有效率为93.75%.结论:自制膏药外治配合中药汤剂内服治疗附骨疽临床疗效显著,效果确切,药物性能稳定,副作用少,且药物价廉易得,值得临床推广运用.

  • 采用拔罐治疗小儿急性支气管炎66例疗效观察

    作者:朱军联

    目的:观察采用拔罐联合西医综合治疗小儿急性支气管炎与单纯西医综合治疗的疗效.方法:将我院收治的132例小儿急性支气管炎患儿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66例为拔罐联合西医综合治疗,7天为1个疗程;对照组66例只用西医综合治疗,7天为1个疗程.7天后观察患者症状、体征.结果:治疗组有效率为98.84%,对照组有效率为84.85%,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拔罐联合西医综合治疗小儿急性支气管炎,疗效满意,可缩短疗程,且应用方便,患者易于接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龙珠软膏治疗压疮34例

    作者:刘勤华

    我院自2009年3月~2011年9月,在常规处理压疮伤口的情况下,使用龙珠软膏治疗压疮34例,并与单独使用黄连纱布治疗的34例进行对照,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1 一般资料治疗组34例,男20例,女14例;年龄22~78岁;压疮35处,其中Ⅱ期18处,Ⅲ期17处.对照组34例,男22例,女12例;年龄21~76岁;压疮38处,其中Ⅱ期21处,Ⅲ期17处.两组压疮深度、面积、身体状况及其他治疗情况大致相同,具有可比性.

  • 手解穴治疗针感残余70例

    作者:田凯丞

    在针灸临床,常会遇到针刺术后,该区域残留酸麻胀痛,轻者可自行消除,重的有时会持续数天甚至数月,给病人和医务人员带来不少困扰,笔者自2008年至今采用董氏奇穴的手解穴治疗针感残余患者70例,效果满意,介绍如下:

  • 中西医结合治疗急性水肿型胰腺炎92例疗效分析

    作者:陈建学

    目的:研究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急性水肿型胰腺炎的临床效果.方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对照组给予单纯西医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中西医结合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指标.结果:治疗组治愈率96.65%,对照组治愈率67.39%,两组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运用中西结合治疗急性水肿型胰腺炎其疗效优于单纯西医治疗能明显提高疗效值得临床推广.

  • 探讨中医疗法对慢性胃炎的治疗效果

    作者:张伟彬;姚坤;杜益平

    目的:主要通过对慢性胃炎的中医疗法对慢性胃炎患者进行治疗,观察治疗效果[1].方法:通过对45例慢性胃炎的患者进行治疗,其中应用补中益气、养血活血等中药治疗方法对其中的25例患者进行治疗,此组为治疗组,应用潘多酮等西药治疗方法对其中的20例患者进行治疗,此组为对照组.结果:治疗组中慢性胃炎患者的治疗率为97.2%,而对照组中慢性胃炎患者的治疗率为83.2%,其中这两组的显著性差异 P<0.05.结论:通过这两组的比较得出中医疗法对慢性胃炎的治疗效果更好.

  • 中西医结合治疗喉关痈患者的临床体会

    作者:赵永志

    目的:对应用中西医结合疗法对患有喉关痈的患者进行治疗的临床效果进行研究分析.方法:抽取84例患有喉关痈的患者病例,将其分为甲乙两组,平均每组42例,两组均进行切开排脓处理.甲组应用抗生素进行治疗;乙组在甲组基础上应用中药方剂进行治疗.结果:乙组患者的症状改善效果明显优于甲组,治疗时间明显短于甲组;治疗期间出现感染等并发症的人数明显少于甲组.结论:应用中西医结合疗法对患有喉关痈的患者进行治疗的临床效果非常明显.

  • 益肾固本降浊汤治疗慢性肾衰竭的临床研究

    作者:夏露华;康开彪

    目的:观察益肾固本降浊汤治疗慢性肾功能衰竭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给予尿毒清颗粒,每日4次,每次1包.治疗组给予服用益肾固本降浊汤,每日1剂,早晚分服.结果:显效率治疗组为46.67%,对照组为20.00%,2组相比有显著差异(P<0.05);总有效率治疗组为86.67%,对照组为70.00%,2组相比有显著差异(P<0.05).SCr、BUN、CCr、血浆内皮素、24小时尿蛋白定量等指标治疗后2组均明显改显,治疗组改善较对照组明显(P<0.05).结论:益肾固本降浊汤治疗慢性肾功能衰竭临床疗效显著.

  • 电针治疗Bell's麻痹临床观察

    作者:李兵

    目的:比较电针治疗与药物治疗Bell's麻痹的临床疗效.方法:128病患者随机分为电针组与药物组,电针组取穴翳风、颊车、地仓、攒竹、太阳、牵正、太阳、阳白、下关、谷谷等穴,并在地仓、下关、太阳、阳白进行电针治疗.药物组常规治疗包括静脉点注低分子左旋糖昔,复方丹参注射液和三磷酸腺苷注射液,肌肉注射VitB1、VitB12,同时口服强的松,谷维素.10天为一疗程,2疗程后进行比较.结果:治疗组治愈率,有效率分别为77.8%,96.4%,对照组分别为60.3%,88.9%,两组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电针治疗Bell's麻痹的临床效优于常规药物治疗,具有安全简便,经济实用的优点,值得推广应用.

    关键词: 电针 Bell's麻痹 疗效
  • 中药治疗围绝经期综合征临床研究

    作者:王秉维

    围绝经期综合征也称为绝经前后诸证,中药对于本病有较好的治疗作用.中药配方颗粒是目前临床常用药物,但疗效与传统中药饮片汤剂是否相同,我们进行了围绝经期综合征的两种剂型药物临床疗效比较研究,观察两者的优效性及安全性.现将观察结果报道如下:

  • 中药配合血液灌流(HP)联合血液透析(HD)治疗药物中毒的临床分析

    作者:张宽龙

    我院自2009年元月建立血液透析中心以来,运用中药联合HP及HD治疗42例有机磷及安定等药物中毒患者,现总结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全部病例为2009年3月至2012年3月急诊收治的有机磷农药中毒患者:年龄在15-62岁;药物种类有甲胺磷、辛硫磷、乐果、敌敌畏、百草枯、苯巴比妥等药物.中毒方式为口服34例,皮肤接触8例;中毒后至开始HP/HD时间为0.5-6h;全部符合重度药物中毒的诊断标准[1].

  • 3种方案治疗老年精神分裂症的小成本分析

    作者:李永红

    目的:评价阿立哌唑、奎硫平和奋乃静3种药物治疗老年精神分裂症方案的经济学效果.方法:将225例精神分裂症的患者随机分为3组,分别给予阿立哌唑(A)、奎硫平(B)和奋乃静(C)治疗,疗程8周,观察疗效、不良反应,并进行小成本分析.结果:A、B、C组的成本分别为2800.31元、2901.80元、2505.50元,总有效率分别92.0%、89.3%、88.0%.结论:C组方案为较经济的治疗方案.

  • 浅析人性化管理视域下的护士长作用的发挥

    作者:张世兰

    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管理在我们的日常工作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在医院中也一样,护士长要想管理护理人员进行有效的工作,就必须懂得如何去管理.管理也经历了从泰勒的科学管理理论,到法约尔的一般管理理论,再到梅奥的人际关系学说.现在的管理不同于传统的制度化机械化的管理,强调的是更关心人的因素,也就是人性化管理.本文通过将管理学的思想应用于科室护理人员的管理中,介绍了前沿的人性化的管理的内涵及意义,就如何提高科室整体护理水平这个问题进行了探讨.

  • 探讨护理风险管理在普外科病房中的应用价值

    作者:畅亚红

    目的:研究并探讨护理风险管理在普外科病房中的应用价值.方法:以我院2008年12月-2011年12月期间共收治的200例普外科患者为研究对象,并运用随机分组的方式将所有的患者分成两组,即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分别由100例普外科患者组成,对照组的患者运用常规的管理方式进行管理即可,而治疗组的患者则运用护理风险管理的方式来进行临床的护理管理,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治疗组患者在综合满意度、医患纠纷投诉以及护理质控评分等方面均显著优于对照组患者,对比P<0.05,具有显著的统计学意义.结论:对普外科的患者实施互利风险管理,不仅有助于临床治疗效果的提高,更加有助于临床护理满意度的提高,值得在现代的临床中进行大力的推广与应用.

  • 风险管理在急诊护理质量管理中的应用

    作者:雷轶芳

    风险管理是一个管理程序,通过对现有和潜在的医疗风险的识别、评价和处理,减少医疗风险事件的发生及风险事件对患者和医院的危害及经济损失[1].急诊医疗护理行为面对的是病人病情复杂多变,护理操作频繁,工作预见性难,时间急促,与患者及亲属沟通不足等问题,是抢救事故、纠纷高发区.针对这一特点,我科从2007年3月至2010年3月应用风险管理原则科学地分析现存和潜在的护理安全隐患,及早预见和识别风险,鉴定评估风险,做到预见性护理,减少人为因素造成的错误,杜绝护理缺陷造成的纠纷和差错,提高护理质量,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 医改新政下如何加强医保资金管理的研究

    作者:钟卫平

    医疗保险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能够很好地保障人民群众基本医疗需求,有利于维护社会公平.在<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意见>出台后,各个医院面临的挑战更大.医改新政策下,医保病人是医院病人的重要来源,因为基本医疗保险制度将全面惠及城乡居民.在这种情况之下,医院将进一步加大相应垫支的医保资金[1].因此医院急需加强管理医保资金,以便建立完整合理的医保账务核算体系.

  • 在新形势下如何加强医院的食堂管理

    作者:张军丽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高速发展,医院后勤社会化改革的不断深入,社会化改革巳取得一定的成绩,而医院食堂一直是后勤工作的重点和难点,无论是医院进行的住院病人满意度测评,还是统计部门组织的出院病人征求意见,或是本院职工对食堂饭菜的反应,医院食堂已成为大家意见较为集中的热点和我们亟待破解的难题.食堂主要是为医务人员和病人服务的,在物价不断上涨的情况下,如何更好的做好食堂工作,让我们的医院的工作人员和患者吃好,本人从医院食堂的准入机制,提高安全意识,民主委员会的参与食堂管理,加大开发品种的力度,满足大家口味等方面做了一些思考.

    关键词: 医院食堂 价格管理
  • 探讨社区卫生定向服务模式在社区高血压管理中的应用价值

    作者:陈能栋

    目的:研究并探讨社区卫生定向服务模式在社区高血压管理中的应用价值.方法:以2个社区服务点的200名高血压患者为研究对象,并运用随机分组的方式将所有的患者分成两组,即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分别由100名社区高血压患者组成,对治疗组的患者开展健康教育、收集医疗费用数据、计算疾病的管理率以及有效控制率等,并将上述的数据与对照组患者的数据进行分析对比.结果:从近期的疗效观察中我们得知,治疗组患者的自我管理能力优于对照组患者,健康知识的平均分值也较之前有明显的提高,其中,治疗组患者的健康知识了解情况以及血压的控制情况均显著优于对照组患者,对比P<0.05,具有显著的统计学意义.结论:对于高血压的患者而言,对其进行社区卫生定向服务模式可以有效的提高患者的自我管理能力以及对健康知识的掌握能力等,此外,该项服务模式还有助于直接投入经费的降低,是一种值得推广的模式.

  • 中西医结合科护理风险事件分析与防范对策

    作者:崔刚英

    目的:分析中西医结合科护理风险事件的高危因素,制定防范对策,减少或避免发生.方法:回顾性分析我科2010年1月-2011年1月发生的护理风险,进行总结,分析相关因素,采取相应防范对策.结果:通过健全的规章制度,优化的工作流程,各种风险事件明显减少,甚至为零.结论:完善的制度,认真执行,风险预案的制定与实施,可以杜绝护理风险事件的发生.

  • 护士长在病区管理中的作用

    作者:马亚玲

    随着医学的飞速发展,护理模式的转变、整体护理的深化、循证护理的应用,要求护理工作越做越细、越深、越全面、越科学.护士长工作既繁忙有复杂.责任重大,要想做好这一项工作,单凭良好的愿望和埋头苦干是不够的,在工作中要通过个人行为与才能.要充分调动每个护士的积极性工作,才能造就人才,时时处处要以身做责,诚恳待人.要求别人做到的,首先自己做到;要求别人不做的事,自己坚决不做.总的看来,要想带好一支患者满意,领导放心,技术过硬,作风严谨的高素质护理队伍,我自己认为应从以下几方面做起.

  • 新型医学模式下全科医学中行为医学的临床应用分析

    作者:杨丹丹;王娥;岳宝荣

    生物-心理-社会的新型医学下,医务工作者的任务不仅要对疾病进行治疗,还要重视疾病的康复与转归,在新型医学模式下将行为医学中有关疾病和健康的知识和技术在预防和康复方面进行运用,对疾病的发生、发展及治疗和康复中的作用机制进行研究,通过对不健康的心理和行为方式进行干预,来达到预防和控制疾病的发生与发展,近年来,随着医学界对心理及日常生活行为方式在疾病中的重要作用的重视,行为医学目前已成为全科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被广泛应用到临床各个学科中,笔者现对新型医学模式下全科医学中行为医学的临床应用进行分析.

  • 脊柱手法结合腰腹肌肌力训练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观察

    作者:羊健中;杨坚;沈俊;范利;张琢华;丁珊珊;乔蕾

    目的:脊柱手法结合腰腹肌肌力训练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方法:将93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47例)和对照组(46例),治疗组采用脊柱手法和腰腹肌肌力训练治疗,对照组采用脊柱手法治疗.结果:治疗组治疗后腰椎功能评分和提高幅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脊柱手法结合腰腹肌肌力训练是一种有效的腰椎间盘突出症综合疗法.

  • 推拿手法治疗肩周炎的体会

    作者:李娜

    目的:探讨推拿疗法配合功能锻炼治疗肩周炎的效果.方法:对2010年1月-2011年4月来我院治疗的68例肩周炎患者采用中医推拿疗法,同时配合功能锻炼,后考察和记录患者康复情况,统计该疗法治疗肩周炎的效果及有效率.结果:经过治疗,在68例患者中,20例治愈、26例显效、16例好转、无效6例,即该疗法的总有效率为91.2%.结论:采用中医推拿结合功能锻炼疗法治疗肩周炎,临床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推拿配合针刺人中穴治疗急性腰扭伤疗效观察

    作者:蒋志刚

    目的:推拿配合针刺人中穴治疗急性腰扭伤临床疗效.方法:将100例急性腰扭伤患者随机分2组,各50例,治疗组用推拿配合针刺人中穴治疗,对照组仅用推拿治疗,每日一次,3次为一个疗程.2组均在治疗一个疗程后记录病程改善情况.再进行统计与处理.结果:治疗后2组的治愈率比较,P<0.05,有统计的意义.结论:推拿配合针刺人中穴治疗急性腰扭伤可以明显改善症状,值得临床推广运用.

  • 直腿加压拉伸手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观察

    作者:王茅尖

    腰椎间盘突出症属中医"腰痛"和"痹证"等范畴属临床上的常见病,慢性持续性腰腿痛患者病史往往都会在三个月以上,酸痛症状缠绵不愈,严重影响患者的正常工作与生活.笔者近两年来采用直腿加压拉伸法治疗,取得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

  • 点穴推拿结合穴位注射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65例临床观察

    作者:张润洪

    目的:探讨点穴推拿结合穴位注射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择确诊为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130例,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和对照组.其中观察组采用点穴推拿结合穴位注射治疗;对照组单独采用穴位注射治疗,两个疗程后评定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的总有效率为96.9%,对照组的总有效率为72.3%,两组患者总有效率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点穴推拿结合穴位注射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其临床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单独采用穴位注射疗法,值得在临床中推广.

  • 经络按摩护理在Ⅱ型糖尿病老年人中的应用

    作者:舒琴;王家平;杨思锐;蒋凡

    目的:了解经络按摩护理对提高Ⅱ型糖尿病老年人的生活质量的应用效果.方法:采用随机配对的方法将受试者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进行经络护理和常规护理,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采用糖尿病患者生存质量特异性量表,对两组受试者进行测量,并比较两组干预前后的相关数据.结果:经过四个月的经络护理,对实验组和常规组进行生存质量特异性量表测定后,实验组得分高于对照组,表明实验组整体生存质量较之有明显提高.结论:对长期实施经络按摩护理的Ⅱ型糖尿病老年人,可以有效改善老年人的生活质量.

  • 我院1310例产妇盆底康复效果分析

    作者:陈丽琼

    目的:观察分析不同分娩方式对产后盆底功能的影响及康复治疗的效果,总结其临床意义.方法:选取我院2009年5月至2011年1310例产妇,其中剖宫产组386例,阴道产组924例,对两组产后盆底功能障碍康复治疗的效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阴道产组产后压力性尿失禁、前后壁膨出发生率明显高于剖宫产组(P<0.01),具有统计学意义;经治疗一个疗程后,两组平均肌电位测试结果均有明显上升,阴道产组上升幅度更为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阴道产短期内对产后盆底功能影响比剖宫产要大,但及时给予系统的康复治疗后,阴道产产妇盆底功能恢复较剖宫产要快,因此,临床建议应严格把握剖宫产指征,减少社会因素剖宫产,产后尽快给予康复治疗,对促产后盆底功能恢复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 韦氏智力量表孤独症和智障学生中的应用分析

    作者:滕立峰;赫琳;张翔

    采用中国韦氏儿童智力量表(湖南医科大学版,1981年,龚耀先教授等主持修订)对在特校就读的107例孤独症儿童和107例智力障碍小学生进行测试应用,结果显示:孤独症和智障小学生均存在言语智商和操作智商发展的平衡性现象,而且都与智力发育缺陷程度有关;抽象概括能力、数理及其应用能力都很差;记忆力和注意力都存在严重不足.正确认识他们的智力特征及智能发展状况,对提出具体有针对性的教育建议和促进学生发展有积极作用.

  • 剖宫产率增加原因、并发症统计分析

    作者:张菊连

    目的:分析近年来我院剖宫率的变化情况和剖宫产指征范围,对引起剖宫率增加的原因进行分析,研究由其引起的并发症的原因并提出相关的解决方法.方法:分析全部产妇符合剖宫产指征的情况,第一指征优先.结果:①2008年到2011面的剖宫产率一直呈上升趋势,初的29.5%上升到49.4%.②剖宫率上升的影响因素社会因素上升幅度大.③产程异常、胎儿窘迫等剖宫产指征的发生率逐渐增加.④从2008年到2011年,剖宫产率、产后出血率、新生儿窒息率均呈上升趋势.结论:政府和社会媒体要向人们宣传正确的阴道分娩和剖宫产知识,避免误区的存在,同时还需要控制好剖宫产指征的范围.尽量推广无痛分娩技术,营造产房的温馨气氛,减少孕妇的痛苦.要加强对产科医师和助产人员的正确观念树立,在提高自身分娩技术的同时选择适合产妇的生产方式.

  • 233株大肠埃希氏菌药敏实验结果分析

    作者:普翠英

    目的:对大肠埃希氏菌的耐药情况进行检测分析,为临床医师合理应用抗生素提供实验依据.方法:采用纸片琼脂扩散法(K-B法)进行药敏实验,使用CLSI新制定的的药敏试验标准.结果:233株大肠埃希氏菌对15种常用抗生素表现出不同程度的耐药性,并且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大肠埃希氏菌的检出率达到45.9%.结论:大肠埃希氏菌的检出率比较高,耐药状况日益严重,应当增强药敏检测,合理使用抗生素.

  • 采用不同喹诺酮类药物治疗呼吸道感染的性价比分析

    作者:刘小军

    目的:分析喹诺酮类药物中莫西沙星、帕珠沙星、依诺沙星、环丙沙星对呼吸道感染者的治疗效果,对其性能和价格进行比较,找出性价比高的喹诺酮类药物.方法:选取2006年1月~2012年1月于我院进行呼吸道感染治疗的患者80例,A、B、C、D四组分别采用莫西沙星、环丙沙星、依诺沙星、帕珠沙星静脉治疗方式,疗程规定为3周.按照疗效总判断指标值来判断性能的高低,按照每一个治疗单位所花费的金额来判断价格,性能和价格之间的比例为性价比,数值越大说明性能和价格都是合适的.结果:对四组使用喹诺酮类药物患者的血浆浓度、肺泡上皮衬液浓度、肺泡巨噬细胞浓度进行统计,环丙沙星和依诺沙星的血浆浓度、AUC、PK/PD特性均要低于莫西沙星和帕珠沙星,使用环丙沙星和依诺沙星的患者疗效总判断指标值要低于莫西沙星和帕珠沙星,帕珠沙星治疗每一个单位所花费的费用大,四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无显著差异,不具备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四类治疗呼吸道感染的喹诺酮药物中,莫西沙星的性价比高,值得广泛推广.

  • 医院康复科开展"残疾人康复训练营"活动的思考和分析

    作者:秦少福;林志文;张焕琨;彭文

    目的:探讨残疾人在康复医院进行康复训练实施有效性和社区康复的意义.方法:选取市区内残疾人275人,其中偏瘫235人,截瘫14人,脑瘫26人为例,进行医院内康复训练,对其效果进行评价.结果:残疾人在康复医院进行康复训练实施效果明显.结论:罗湖区中医院康复分院康复专业优势明显,确保了"深圳市残疾人训练营"项目的顺利实施,提高残疾人康复服务质量,并对医院康复和社区康复进行了思考和分析.

  • 中成药的使用现状调查和误区分析

    作者:杨艳丽

    目的:对当前中成药的使用现状进行调查并对其使用误区进行探讨分析.方法:通过问卷调查以及走访的形式对中成药的使用现状以及使用误区进行调查.结果:通过调查发现,当前中成药的使用状况较为混乱,已经成为阻碍医药事业发展的重要障碍.除此之外,在中成药的使用上也存在这诸多的误区,存在诸多的不合理之处.

  • 增补小剂量叶酸相关知识调查报告

    作者:寇莉莉

    出生缺陷是目前世界各国都十分关注的问题,每年各种出生缺陷儿童总数高达80-120万,约占年出生人口数的4-6%,一些严重的出生缺陷如先天性心脏病、先天性脑积水、唇腭裂、尿道下裂等.发生率持续升高,神经管缺陷发生率虽然呈现下降趋势,但地域差异尚未改善,农村地区、贫困地区的发生率远高于城市.我们地处农村地区,必须加强出生缺陷的防治工作,国内外研究发现,孕妇体内叶酸的缺乏是造成神经管缺陷的重要原因之一.因此,叶酸增补成为我们妇幼工作者的一项重要任务.为了搞好这项工作,我所对2010年10月份至2011年10月份的育龄妇女(这里指35岁以下的年轻妇女)进行了增补叶酸相关知识的调查.

  • 助产士工作现状分析与对策

    作者:陈腊梅

    回顾近年助产士相关工作现状文献资料,总结助产士的人力资源管理、专业设置与学科建设、助产士临床工作环境、身心状况及我国的助产专业准入制度特点等.评价产科运行中的各种隐患,探索解决有效方法和途径,为我国助产工作健康有序的发展,提出肤浅的建议.

  • 分析器械清洗灭菌存在问题及应对措施

    作者:马宏娴

    目的:分析器械灭菌消毒存在问题及应对措施.方法:在我院2008年7月-2009年7月间,对8个临床诊疗室的常规器械清洗灭菌工作进行了调查、分析和总结.结果:发现清洗灭菌主要存在以下问题:医护人员对器械预清洗没有足够的认识,清洗人员缺乏素养,责任心不强.器械没有能够及时的处理,延误了器械处置的佳时机,造成污染物残留腐蚀器械,难以清除;器械使用后预处理责任不明确;消毒灭菌方法的不正确或者不规范;消毒后器械的包装和放置问题等等问题.结论:做好器械预处理,制定出有效地应对措施,分析器械清洗灭菌存在问题及提出相应的应对措施,有利于更好地预防院内感染,提高手术质量、提高手术成功率.

  • 128名护生基础护理理论知识考核的结果与分析

    作者:刘友兰

    目的:了解护理实习生对基础护理认识的程度,并提出教育对策.方法:设计理论测试题目,对2007年1月-2011年12月五年我院护理实习生进行基础护理理论知识测试.结果:不同学历层次护理实习生考核合格率分别是本科95.65%、大专71.13%、中专37.50%.不同性别间护理实习生合格率女性为84.48%、男性为58.33%.结论:应加强对护理实习生基础护理重要性的教育,强化基础护理各项操作的培训.

  • Fuchs综合征临床误诊青睫综合症4例

    作者:廖莹琳

    Fuchs综合征是葡萄膜炎类型中的一种,又可以称为"虹膜异色性睫状体炎",我国大多数人的虹膜色素浓深且集中,所以脱色素的改变难以被检查出来,因此造成该疾病的误诊率和漏诊率极高.因为该病并不存在虹膜粘连的情况,要对角膜瞳孔区的分布情况进行仔细检查,患有Fuchs综合征主要特征是前房闪光、角膜后呈弥漫性分布、角膜中央部位出现呈羊脂状的物质.

  • EDTA-K2抗凝剂引起血小板假性减少1例分析

    作者:李伟敬;夏瑞雪;朱红梅

    由于EDTA抗凝剂对血液中细胞形态和血小板聚集性几乎均无影响,用EDTA作为血细胞分析仪进行细胞分析的抗凝剂已被ICSH(Intemational Council for Standardization in Haematology,国际血液学标准委员会)认定,并得到广泛使用,但EDTA偶尔可导致血小板发生聚集,引起血小板假性减少,发生率约为0.07%~1%[1].

  • 阑尾炎手术切口感染临床分析-附28例报告

    作者:汝云

    目的:探讨阑尾炎手术切口感染的相关因素及预防.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阑尾炎手术发生切口感染共28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切口感染患者年龄(53.12±12.12)岁;合并其他疾病10例、体重指数(23.74±0.34)Kg/m2、手术切口暴露时间(59.12±12.32)min;化脓性性穿孔阑尾炎20例、逆行法切除9例均高于同期按照1∶1选择的无切口感染阑尾炎患者的(47.67±13.05)岁、3例、(22.56±0.23)Kg/m2、(40.22±10.12)min,12例、2例P<0.05).两组患者切口长度(5.23±1.05)vs(5.13±1.12)cm无显著性差异(P>0.05).术后住院时间(11.13±3.13)天高于无切口感染患者的(8.56±2.12)天(P<0.05).结论:阑尾炎手术切口感染的原因复杂,延长住院时间,应针对发生原因采取相应的措施减少避免切口感染的发生.

  • 鲜红斑痣伴化脓性肉芽肿1例

    作者:郎琳;李芬;曾世华

    1 临床资料患者男,32岁.因左额顶部红斑32年,伴结节3月就诊.患者出生后不久家长即发现其左侧头顶部有一紫红色斑片,不伴糜烂、破溃、出血及瘙痒,随年龄增长缓慢扩大,视为"胎记"而一直未经任何诊治.3月前患者无意中发现该斑片偏右侧出现一米粒大小紫红色丘疹,无痒痛,常反复自行习惯性搔抓,抓后偶有出血,均能自止,自觉其缓慢长大,遂来院就诊.自患病以来精神食欲良好,体力体重无明显改变.既往体健,否认手术外伤史.体检:一般情况好,各系统检查未见异常,全身浅表淋巴结未扪及肿大.

  • 160例新生儿低血糖临床分析

    作者:邱建芬

    目的:讨论新生儿低血糖的高危因素,为临床新生儿低血糖的防治提供依据.方法:对2009年7月-2011年6月在我科住院的950例患儿进行血糖监测.结果:共检出160例低血糖患儿,发病率为16.8%.低体重儿、早产儿低血糖的发生率分别为50.8%和51.0%,明显高于正常体重儿和足月儿的低血糖的发生率12.8%和14.9%(P<0.05).Apgar评分<7分和Apgar评分<4分的低血糖的发生率分别为33.7%和48.1%,明显高于Apgar评分在7-10分之间的发生率13.9%(P<0.05).160例新生儿低血糖中,无症状和有症状分别占63.1%和36.9%.结论:低体重儿、早产儿、窒息是新生儿低血糖的高危因素,所以应在早期对新生儿血糖进行监测,及时发现,积极治疗,以减少神经系统的损害.

    关键词: 新生儿 低血糖
  • 非溃疡性消化不良46例临床分析

    作者:郑树海

    目的:探讨非溃疡性消化不良的病因及治疗方法,观察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2月~2012年2月在我院诊治的46例非溃疡性消化不良患者的临床资料,对其病因、诱因、疗效进行观察分析.结果:饮食不节,精神因素可引起非溃疡性消化不良发作或加重,本组治愈35例(76.1%),好转10例(21.7%),未愈1例(2.2%),总有效率97.8%.结论:非溃疡性消化不良以运动障碍样型居多,其发病因素可能与饮食、精神、幽门螺杆菌有密切关系,治疗以中西结合治疗疗效更好.

  • 52例米非司酮治疗子宫肌瘤临床分析

    作者:许晓琴

    目的:观察米非司酮治疗子宫肌瘤的临床疗效.方法:52例确诊子宫肌瘤的患者,每日口服米非司酮12.5mg,连服3个月为1个疗程,用药前及用药后分别测定子宫及子宫肌瘤体积.结果:用药后子宫及子宫肌瘤体积明显缩小(P<0.01).患者在服药期间均出现闭经,血红蛋白上升,伴痛经者痛经消失等.不良作用轻微,停药后很快消失.结论:米非司酮治疗子宫肌瘤安全有效、有一定的临床疗效,不良反应少,是一种可行的保守治疗方法.

  • 浅谈剖宫产术后子宫疤痕妊娠5例临床分析

    作者:段风琴

    子宫下段剖宫产术后子宫疤痕处再次妊娠临床罕见,是剖宫产术后远期严重并发症;危险性大,作者对2010年1月至2012年1月收治的5例子宫疤痕妊娠回顾分析,报道如下:

  • 小儿病毒性脑炎32例临床分析

    作者:张懿;蒋煜

    小儿病毒性脑炎的临床特点,起病急、临床表现复杂多样,轻重悬殊较大.给予抗病毒治疗、危重者伍用静脉用丙种球蛋白、纳络酮综合施治,治愈率较高.

  • 完全性干扰性房室脱节、加速的室性逸搏心律1例

    作者:刘榴

    患者男性,65岁,冠心病PCI术后、糖尿病入院.入院心电图示:窦性心律(心率77次/分),一度房室传导阻滞,肢体导联低电压,V1-V5导联R波递增不良.3天后复查心电图示:为I-aVF肢体导联连续记录,为aVF、V1、V2同步连续记录.

  • 剖宫产手术切口脂肪液化30例临床分析

    作者:曹伟琴

    目的:探讨剖宫产手术切口脂肪液化的原因、处理及预防.方法:回顾性分析2005年1月至2012年1月剖宫产切口脂肪液化30例产妇的临床资料.结果:切口脂肪液化合并其他疾病10例、体重指数(24.90±0.49)Kg/m2、手术切口暴露时间(67.89±14.53)min高于同期按照1∶1选择的无手术切口脂肪液化剖宫产手术产妇的2例、(24.12±0.42)Kg/m2、(57.12±11.22)min(P<0.05);治疗后均痊愈出院,术后住院时间(8.89±4.12)天高无手术切口脂肪液化产妇的(5.12±2.12)天(P<0.05).结论:剖宫产手术切口脂肪液化的原因复杂,延长愈合时间,应针对发生原因采取相应的措施:术中注意对脂肪的保护、积极治疗原发病、术后注意严密观察及时处理.

  • 胆汁反流性胃炎70例治疗分析

    作者:王建斌;杨浩

    目的:探讨莫沙必利与吗丁啉分别联合铝碳酸镁/铝镁加混悬液治疗胆汁反流性胃炎的疗效.方法:A组36例胆汁反流性胃炎患者采用铝碳酸镁和吗丁啉治疗,B组34例采用莫沙必利及铝镁加混悬液治疗.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症状积分均明显下降,症状积分下降值两组问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根据患者的症状表现和胃镜检查评定,A组显效率75%,B组显效率76.47%,两组总有效率均为100%.两组间显效率、总有效率比较无显著性差异.结论:吗丁啉和莫沙必利分别联合应用铝碳酸镬/铝镁加混悬液对胆汁反流性胃炎的治疗均具有良好的疗效.

  • 应用护理程序对诱导期血液透析患者开展健康教育

    作者:赵硙;马连霞

    目的:探讨应用护理程序对诱导期血液透析患者开展健康教育的效果.方法:应用护理程序对诱导期血液透析患者实施全程有计划有系统的健康教育.结果:使患者掌握相关的疾病知识及自我护理的方法,从而积极配合治疗,预防减少并发症发生,提高患者透析质量.结论:应用护理程序对诱导期血液透析患者开展健康教育,缓解患者心理压力,帮助其建立正确的生活方式,提高生活质量,取得良好的效果,使其顺利过渡到维持性血液透析.

  • 肾移植术后患者健康教育

    作者:舒玉珍;张红芬;曾红玲

    随着医学科学的飞速发展,肾移植已成为慢性肾功能衰竭的佳治疗方法之一,由于移植肾的存活率提高,肾移植患者日益增多,他们的日常生活及治疗诸方面都有特殊的限定要求,我们通过临床观察发现,肾移植术后患者健康教育显得尤为重要,现报告如下:

    关键词: 肾移植 健康教育
  • 儿童营养性缺铁性贫血的病因分析与健康教育

    作者:石利娜

    研究显示,我国城市儿童营养性缺铁性贫血的原因已从以往的饥饿和疾病转向生活和行为因素.分析研究儿童营养性缺铁性贫血的发病原因,探讨由患者转向易感人群的健康教育重要性及必要性.

  • 浅谈以学生为主体的课堂教学

    作者:赵艳霞;秦亚飞

    教师只有转变教育理念、转变角色、转变教学行为,在课堂教学活动中以学生为主体,才能实现有效教学、才能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才能促进学生的自主成长与发展.

  • 腰椎间盘突出症康复健康教育

    作者:王红;廖蓓

    目的:研究健康教育对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康复效果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接诊80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根据不同病情在入院时住院期间和出院后3个阶段全方位的健康教育,分析总结健康教育的效果.结果:所有的患者均得到良好的治疗.结论:健康教育能减少疼痛,对早日恢复具有促进作用.

  • 浅谈儿科护生临床带教体会

    作者:邓丽;赵芹

    总结儿科护生带教体会,分析在儿科带教中常见的问题,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 开放性提问教学方法对护生学习效果临床观察

    作者:张志卿

    目的:护生是护理建设队伍中不可缺少的一个团体,也是护理阶段中基础薄弱的一层阶梯,年轻的护理专业队伍,虽有活力,但知识、技术、经验不足,专业可持续发展能力不足,技术职称总体低,因而面对突发事件的反应能力、处理能力欠缺,或因沟通不当而引发护理纠纷屡屡发生.在护生实习临床观察中,部分护生在工作中遇到病人病情变化,患者情绪激动,往往出现紧张、手忙脚乱、不知所措等现象,没有了思考、解决问题的意识和动手操作能力,即在带教老师指导下也不敢动手操作.鉴于此,为培养其提高护生的基本理论、知识、动手操作及应急能力是相当有必要的,也为以后成为一名合格护士打好基础.方法:通过对护生开放性提问的方法,提高其思考能力、应急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提问内容涉及"三基"理论、护理常规、核心制度、各种应急预案等方方面面.结果:护生的综合能力能大大提高,较好的参与到临床工作中,患者对护生的业务素质满意度,护理不良差错事故发生率为零.结论:开放性提问的教学方法有利于的综合能力的提高,值得借鉴学习.

  • 项目教学法在"体位引流"中的应用

    作者:阮小芳

    项目教学法是师生通过共同实施一个完整的项目工作而进行的教学活动[1],是目前素质教育改革的一项新的尝试.本文以"体位引流"为例,采用项目教学的方式取得满意的教学效果.现就将具体方法陈述如下.

  • 浅谈班主任在医学教学工作中的艺术

    作者:许敏

    没有爱就没有教育.同样,没有管理也就没有教育.一个和谐温馨、团结向上的班集体离不开班主任的科学管理.在班级工作中班主任如何实施科学管理,促进学生全面可持续和谐发展,为此,笔者谈谈自己一些实践中的认识和体会.

  • 浅谈护理临床带教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作者:张同娥

    临床带教护生的质量高低直接关系到能否培养出社会所需的合格的护理人才,本人结合护理带教中出现的问题,制订了一系列具有针对性的对策及带教方法,予以实践,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 角色扮演法在骨科护理实习生健康教育能力培训中的应用

    作者:吴春君;陈静

    目的:探讨角色扮演法在骨科护理实习生健康教育能力培训中的运用效果.方法:将2009年6月-2011年5月骨科护理实习生随机分为两组(实验组和对照组)进行两种形式健康教育能力培训,比较这两种带教方法的效果.实验组实习生在护患沟通能力、自学能力及临床技能和理论考试成绩等方面都优于对照组.

  • 主体参与教学策略在基础医学教学中的实践

    作者:张颖育

    主体参与教学策略是指让学生积极主动参与教学活动.在基础医学教学中,从接受卫生职业教育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出发,积极探索,全面充分调动学习的主观能动性,树立学生的自信自强,选择合适教学方法,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和质量.

  • 特发性脊柱侧弯的治疗进展

    作者:徐勇

    特发性脊柱侧弯大多发生在青少年身上,出现特发性脊柱侧弯症状的患者不仅为家庭和自己带来了痛苦,还在很大程度上给家庭与国家财政经济带来了沉重负担.因此,各国和各级政府都高度关注着特发性脊柱侧弯的治疗进展.下面主要采取回顾性方法探究特发性脊柱侧弯的治疗进展,并不断总结临床特发性脊柱侧弯治疗各种进展中的综合治疗措施.文章主要阐述了特发性脊柱侧弯的病理进展、特发性脊柱侧弯的论断进展及特发性脊柱侧弯的治疗进展.

  • 近十年穴位埋线治疗癫痫的研究概述

    作者:刘初容;张新斐;曾盼坚

    癫痫是大脑神经元突发性异常放电,导致短暂的大脑功能障碍的一种慢性疾病.而癫痫发作是指脑神经元异常和过度超同步化放电所造成的临床现象.其特征是突然和一过性症状,由于异常放电的神经元在大脑中的部位不同,而有多种多样的表现.可以是运动感觉神经或自主神经的伴有或不伴有意识或警觉程度的变化.现代医学认为发生癫痫的原因可以分为两类:原发性(功能性)癫痫和继发性(症状性)癫痫.根据发作情况主要可分为大发作、小发作、精神运动性发作、局限性发作和复杂部分性发作.其影响因素主要和遗传、年龄、觉醒、内分泌相关.

    关键词: 穴位埋线 癫痫 综述
  • 骨科手术后DVT的预防与护理新进展

    作者:冯丽梅

    本文回顾性综述了骨科术后深静脉血栓(deep venous thrombosis,DVT)形成的预防与护理,对发生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影响因素、药物和机械的预防方法和健康宣教、观察护理、疼痛护理、功能锻炼、用药护理、出院指导等方面进行重点阐述,提出对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关键应以预防为主,有效的预防方法可大程度上降低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发生.

  • 国内心肺复苏现状问题及探讨

    作者:肖成均;陈建秋

    心肺复苏学是急诊医学的重要分支,是研究心搏骤停和心肺复苏过程的病理生理机制,并在此基础上发展和完善各种复苏急救措施以提高心跳骤停患者生存率和改善复苏后生活质量,目前已成为多学科共同参与独特学科.

    关键词: 复苏 急救 学科
  • 食品微生物检测技术新发展

    作者:唐瑜

    在我们生活的环境中广泛存在着细菌、病毒和其他微生物,其中很大一部分是致病菌与病毒,如金黄色葡萄球菌、沙门氏菌、埃希氏大肠杆菌等,这些致病菌与病毒如存在于食品中,达到一定的数量,将会对人类的健康造成极大的威胁,为了加强食品安全的控制,防止被微生物污染的食品注入市场,必须要对食品进行微生物检测.传统的检测方法是通过细菌培养和微生物形态及特性在显微镜下进行评价,随着科学技术水平的不断提高,对食品微生物的检测技术也随之提高,更趋于快速,准确.笔者现就食品微生物检测技术的发展进行分析.

  • 中医非药物治疗癌性疼痛的临床概况

    作者:邱富华;林起铨;刘秋江

    癌痛严重影响着癌症患者的生存质量,也是癌症患者对治疗和生活失去信心的重要原因之一.大量实践证明,中医非药物治疗方法在癌痛的治疗中发挥着重要作用,相关研究报道较多,现将近些年中医非药物外治癌痛方面的研究概况作一综述.

  • 浅谈我国社区护理的现状及发展趋势

    作者:廖路妹;周琼;张小兰

    社区护理是将公共卫生学及护理学的知识与技能结合,借助有组织的社会力量以社区为基础,人群为服务对象,对个人、家庭及社区提供服务.如健康教育、健康指导、家庭护理、康复指导、病人及健康人的营养指导、妇幼及老年人保健及心理咨询等.本文从多方面探讨了我国社区护理的现状及发展趋势.

    关键词: 社区护理 健康 服务
  • 中医药治疗卵巢恶性肿瘤进展

    作者:嵇辉;贾鹏飞

    中医药在卵巢癌恶性肿瘤的治疗中发挥着积极作用,本文分别从辨证分型、经典方药、常用中成药、单秘验方、针灸治疗五个方面对卵巢癌中医治疗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发现中医药在提高卵巢癌患者的生活质量,减轻临床症状,减少化疗的毒副作用等方面有着显著优势.

  • 从脾胃论治恶性肿瘤的研究进展

    作者:贾鹏飞;嵇辉

    恶性肿瘤或称癌瘤,是指机体内某种体细胞失去了正常的调节控不断增殖、分化而形成的新生物.中医认为发病在于脾胃功能紊乱,清浊相干,治疗强调重视脾胃功能,临床疗效满意.文章就从脾胃论治恶性肿瘤的中医理论基础、病因病机、临床应用等方面进行综述.

  • 高血压鼻衄护理干预研究进展

    作者:唐永明

    高血压鼻衄是耳鼻喉科常见急症之一,占鼻出血患者50%[1],它的特点是起病、发展迅速、出血量大,容易反复出血,出血部位多在鼻腔后部隐匿部位,止血困难,重者可危及生命.1976年,Juseliug通过对1724例鼻出血患者进行原因分析发现,在严重的鼻腔后部出血中伴有高血压者占96.7%,1973年,Rosnsgle分析1407例鼻出血,死者中43%有高血压,其中55%死于出后半年内[2],由于反复出血,患者存在焦虑、恐惧、紧张的心理,另外,由于临床传统的鼻腔填塞术,患者感觉不适伴头痛、头晕,因此,护士在协作医生进行局部止血的同时,应给予全方位护理干预,缓解其负性心理,教会患者相应专科知识及自理能力,增强其药物、医嘱及护理依从性,让患者身心得到全面康复,本文就高血压鼻衄的护理干预综述如下.

    关键词: 高血压 鼻出血 护理
按摩与康复医学(中旬刊)分期目录
期数
2012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1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0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